CN108028679A - 在输电线通信网络中使用的网络装置插头的信号极性切换 - Google Patents

在输电线通信网络中使用的网络装置插头的信号极性切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28679A
CN108028679A CN201680055120.9A CN201680055120A CN108028679A CN 108028679 A CN108028679 A CN 108028679A CN 201680055120 A CN201680055120 A CN 201680055120A CN 108028679 A CN108028679 A CN 1080286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terminal
ground pin
connection
so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5512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A·克里希纳马查里
M·A·克里希纳姆
S·A·侯赛因
P·R·拉伊科蒂亚
H·K·阿夫哈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80286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286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54Systems for transmission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 H04B3/542Systems for transmission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the information being in digital for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54Systems for transmission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54Systems for transmission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 H04B3/56Circuits for coupling, blocking, or by-passing of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Quality of the received signal, e.g. BER, SNR, water fi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2203/54Aspects of powerline communications not already covered by H04B3/54 and its subgroups
    • H04B2203/5429Applications for powerline communications
    • H04B2203/5454Adapter and plu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网络装置可以包括插头,所述插头与插座耦接,从而将该网络装置耦接至PLC网络。在插头与插座耦接时插头的位置可以受到交换。在一个例子中,网络装置可以确定插头的耦接取向,耦接取向指示插头相对于插座的位置。插头包括第一插头端子、第二插头端子、第一接地插头端子和第二接地插头端子。网络装置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耦接取向为插头选择信号极性。信号极性指示将经由所述插头端子中的哪一个传输数据以实施经由PLC网络的通信。

Description

在输电线通信网络中使用的网络装置插头的信号极性切换
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2015年9月24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No.14/864051的优先权权益。
技术领域
文中描述的主题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通信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切换输电线通信网络中采用的网络装置插头的极性。
背景技术
一些网络装置可以通过输电线通信网络通信。例如,输电线通信(PLC)网络在又被用于交流(AC)供电的PLC网络导体上携带数据。网络装置可以包括与连接至PLC网络的插座耦接的插头。所述插头包括至少两个插头端子,即第一插头端子和第二插头端子。第一插头端子耦接至网络装置的第一插头连接。第二插头端子耦接至网络装置的第二插头连接。
插座也包括至少两个端子。在插头与插座耦接时,第一和第二插头端子每者与插座的线路端子和中性端子耦接。一些插座和插头可以包括三个、四个或者更多单独的端子,包括保护地(又称为接地)端子。一些插头可以能够按照不同的耦接取向与插座耦接。在第一耦接取向当中,第一插头端子可以与线路插座端子耦接,第二插头端子可以与中性插座端子耦接。然而,在第二耦接取向当中,第一插头端子则可以替代地与中性插座端子耦接,第二插头端子则可以替代地与线路插座端子耦接。这产生了互换的第一和第二插头连接。在通过互换的第一和第二插头连接传输数据时可能出现通信问题。
发明内容
一种网络装置可以包括插头,所述插头与插座耦接,从而将该网络装置连接至PLC网络。在插头与插座耦接时插头的位置可以被称为耦接取向。在一个例子中,网络装置可以确定插头的耦接取向。在一个实施例中,插头包括第一插头端子、第二插头端子、第一接地插头端子和第二接地插头端子。网络装置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耦接取向为插头选择信号极性。如果网络装置确定了插头的耦接取向的变化,那么网络装置可以切换信号极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切换在输电线通信(PLC)网络中使用的网络装置的插头的信号极性的方法包括:确定耦接至插座的插头的耦接取向,其中,插头包括第一插头端子、第二插头端子、第一接地插头端子和第二接地插头端子,并且其中,耦接取向指示插头相对于插座的位置;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耦接取向选择插头的信号极性,其中,信号极性指示将采用第一插头端子和第二插头端子中的哪一个传输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插头端子和第二插头端子用于与插座的线路插座端子耦接,第一插头端子和第二插头端子用于与插座的中性插座端子耦接,第一接地插头端子和第二接地插头端子用于与插座的第一接地插座端子耦接,第一接地插头端子和第二接地插头端子用于与插座的第二接地插座端子耦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插头端子耦接至第一插头连接,第二插头端子耦接至第二插头连接,并且第一是和第二接地插头端子两者均耦接至接地插头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插头的耦接取向包括判断感测单元是否检测到了第二插头连接和接地插头连接之间的信号,以及响应于确定感测单元检测到了所述信号,指示耦接取向,其中,选择信号极性至少部分地以耦接取向为基础。
在一些实施例中,判断感测单元是否检测到了所述信号包括判断光耦合元件是否指示了第二插头连接和接地插头连接之间的高于电压阈值的电压水平。
在一些实施例中,判断感测单元是否检测到了所述信号包括判断感测单元是否检测到了第二插头连接和接地插头连接之间的高于电流阈值的电流水平。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插头的耦接取向包括访问经由第一插头端子或第二插头端子传输的通信,以及判断所述通信当中的信噪比(SNR)是否指示了高于SNR阈值的SNR 水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从采用第一插头端子经由PLC网络进行通信切换至采用第二插头端子经由PLC网络进行通信,其中,所述切换至少部分地基于耦接取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经由PLC网络的通信可以是采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执行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装置包括:用于确定插头的耦接取向的感测单元,其中,插头包括第一插头端子、第二插头端子、第一接地插头端子和第二接地插头端子,并且其中,耦接取向指示插头相对于插座的位置;以及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耦接取向选择插头的信号极性的信号极性单元,其中,信号极性指示第一插头端子和第二插头端子中的哪一个将传输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插头端子和第二插头端子用于与插座的线路插座端子耦接,第一插头端子和第二插头端子用于与插座的中性插座端子耦接,第一接地插头端子和第二接地插头端子用于与插座的第一接地插座端子耦接,第一接地插头端子和第二接地插头端子用于与插座的第二接地插座端子耦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插头端子经由第一插头连接耦接至信号极性单元,第二插头端子经由第二插头连接耦接至信号极性单元,并且第一接地插头端子和第二接地插头端子两者均经由接地插头连接耦接至信号极性单元。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耦接取向包括检测第二插头连接和接地插头连接之间的信号,以及响应于检测到所述信号,指示耦接取向,其中,选择信号极性至少部分地基于耦接取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所述信号包括判断光耦合元件是否指示了第二插头连接和接地插头连接之间的高于电压阈值的电压水平。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所述信号包括检测第二插头连接和接地插头连接之间的高于电流阈值的电流水平。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插头的耦接取向包括访问经由第一插头端子或第二插头端子传输的通信;并且确定插头的耦接取向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通信中的信噪比(SNR)是否指示了高于SNR阈值的SNR水平。
在一些实施例中,选择信号极性包括从采用第一插头端子经由输电线通信网络进行通信切换至采用第二插头端子经由输电线通信网络进行通信,并且其中,所述切换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耦接取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是采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经由输电线通信网络传输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代码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可由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用以:确定在输电线通信网络中采用的网络装置的插头的耦接取向,其中,插头包括第一插头端子、第二插头端子、第一接地插头端子和第二接地插头端子,并且其中,耦接取向指示插头相对于插座的位置;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耦接取向选择插头的信号极性,其中,信号极性指示数据是否要经由第一插头端子和第二插头端子传送。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插头端子和第二插头端子用于与插座的线路插座端子耦接,第一插头端子和第二插头端子用于与插座的中性插座端子耦接,第一接地插头端子和第二接地插头端子用于与插座的第一接地插座端子耦接,第一接地插头端子和第二接地插头端子用于与插座的第二接地插座端子耦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插头端子经由第一插头连接耦接至信号极性单元,第二插头端子经由第二插头连接耦接至信号极性单元,并且第一接地插头端子和第二接地插头端子两者均经由接地插头连接耦接至信号极性单元。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以确定插头的耦接取向的指令包括额外的指令,所述额外指令用以:检测第二插头连接和接地插头连接之间的信号;以及响应于检测到所述信号而指示耦接取向,其中,选择信号极性至少部分地基于耦接取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以检测所述信号的额外指令包括其他用以判断光耦合元件是否指示了第二插头连接和接地插头连接之间的高于电流阈值的电流水平的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以检测所述信号的额外指令包括其他用以检测所述第二插头连接和接地插头连接之间的高于电压阈值的电压水平的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以确定插头的耦接取向的指令包括额外的指令,所述额外指令用以:访问经由第一插头端子和第二插头端子传输的通信,其中,确定插头的耦接取向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通信当中的信噪比(SNR)是否指示了高于SNR阈值的SNR水平。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以选择信号极性的指令包括用以至少部分地基于耦接取向从使用第一插头端子切换至使用第二插头端子的额外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经由输电线通信网络的通信是采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执行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切换在输电线通信网络中使用的网络装置的插头的信号极性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确定插头相对于插座的耦接取向,其中,插头包括第一插头端子、第二插头端子、第一接地插头端子和第二接地插头端子;切换插头的信号极性,从而切换经由第一插头端子和第二插头端子的插头连接;以及在切换插头连接之后,采用所述插头连接经由所述插头进行通信。
在一些实施例中,插头连接包括第一插头连接和第二插头连接,第一插头端子耦接至第一插头连接,第二插头端子耦接至第二插头连接,并且第一接地插头端子和第二接地插头端子两者均耦接至接地插头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插头的耦接取向包括判断感测单元是否检测到了第二插头连接和接地插头连接之间的信号,以及响应于确定感测单元检测到了所述信号,指示耦接取向,其中,切换信号极性至少部分地以耦接取向为基础。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所介绍的实施例可以得到更好的理解,并且可以使很多目的和特征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变得显而易见。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包括其信号极性可以受到切换的插头的网络装置的图示。
图2是包括其信号极性可以受到切换的插头的另一示范性网络装置的图示。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网络装置的插头以及插座的图示。
图4是示出了网络装置的示范性感测单元的图示。
图5是示出了网络装置的示范性信号极性单元的图示。
图6是示出了网络装置的示范性操作的流程图。
图7是包括用于网络通信的接口的电子装置的实施例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的描述包括体现本公开的技术的示范性系统、装置、方法、技术、指令序列和计算机程序产品。但是,应当理解,可以在无需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所描述的实施例。尽管一些例子提到了在PLC网络中进行操作,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将文中描述的操作执行为在其他网络类型中进行操作。在其他实例中,未详细示出已熟知的指令实例、协议、结构和技术,以免对所述描述造成模糊。
PLC网络在又被用于交流(AC)供电的PLC网络导体上携带数据。网络装置可以借助于耦接至与PLC网络连接的插座的插头连接至PLC网络。有很多不同的插座类型。例如,美国(US)和欧洲每者采用不同的插座类型,因而采用不同的插头类型。
网络装置往往包括插头。在一个实施例中,插头包括四个单独的端子,它们是线路插头端子、中性插头端子以及两个单独的保护地插头端子(又称为接地插头端子)。每一插头端子可以与对应的插座端子耦接。每一插座端子可以耦接至PLC网络中的单独的PLC网络导体。因此,网络装置可以经由其插头和所述插座耦接至PLC网络。插座可以包括四个插座端子,即,线路插座端子、中性插座端子以及两个接地插座端子。所述两个接地插座端子可以均耦接至PLC网络的同一接地PLC网络导体。下文将参考图1和图3描述每者具有四个端子的示范性插头和插座。
网络装置可以通过插头发送要采用PLC通信协议经由PLC网络传达的数据。在一个实施例中,网络装置可以通过插头经由PLC网络的线路PLC网络导体和中性PLC网络导体传输数据。在有一个或多个额外的PLC网络导体可用的情况下,PLC通信协议的一些变型可以采用所述额外的PLC网络导体进行通信。例如,PLC通信协议的一种变型可以额外地采用接地PLC网络导体以利用差动传输技术进行通信。网络装置可以利用差动传输技术经由PLC网络的三种PLC网络导体(即,经由线路PLC网络导体、中性PLC 网络导体和接地PLC网络导体)进行通信。所述差动传输技术包括多径信号传送,其可以包括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例如,网络装置可以经由PLC网络导体的线路和中性(L-N)对以及经由PLC网络导体的线路和接地(L-G)对进行通信。在一个实施例中,网络装置根据采用MIMO技术的PLC通信协议进行通信,其中,所述MIMO技术采用PLC网络导体的L-N对和L-G对。
在一个实施例中,网络装置的插头可以按照不同的耦接取向与插座耦接。在耦接取向变化(例如,旋转)时,插头端子和插座端子之间的耦接可能被互换。信号极性是插头的通信状态,其是基于插头端子的每者中的哪一个耦接至插座端子的每者。信号极性可以用于影响在输电线通信过程中将用插头端子中的哪一个发送要传给不同的PLC网络导体的数据。例如,在一种耦接取向当中,插头的第一插头端子可以与线路插座端子耦接,插头的第二插头端子可以与中性插座端子耦接。
在不同的耦接取向当中,所述端子可以被互换。也就是说,插头的第一插头端子可以与中性插座端子耦接,并且插头的第二插头端子可以与线路插座端子耦接。因此,改变耦接取向可能给所述网络装置带来通信问题。例如,想要经由线路插座端子传输的数据可能不慎被经由中性插座端子传输。换言之,在改变插头的耦接取向时,网络装置经由PLC网络导体的N-L对以及PLC网络导体的N-G对通信,而不是经由PLC网络导体的L-N对和L-G对通信。因而,在改变插头的耦接取向时,经由PLC网络的通信的性能可能受到损失。
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装置确定其插头的耦接取向,其指示插头相对于插座的位置。之后,网络装置判断是否要通过切换该网络装置的第一和第二连接而切换信号极性。例如,网络装置可以在判断耦接取向形成了N-L和N-G导体对而非L-N和L-G导体对之后决定切换信号极性。在信号极性被切换之后,网络装置经由切换后的连接通信,因而经由L-N和L-G导体对通信。
图1是包括其信号极性可以受到切换的插头的网络装置的图示。在图1中,网络装置101包括插头102、感测单元104、信号极性单元106和通信单元108。网络装置101 经由插头102耦接至插座103。插头102包括四个端子,即,第一插头端子110、第二插头端子112、第一接地插头端子114和第二接地插头端子116。第一插头连接118耦接至第一插头端子110。第二插头连接120耦接至第二插头端子112。接地插头连接122耦接至第一接地插头端子114和第二接地插头端子116两者。插头102可以按照不同的耦接取向与插座103耦接。
在第一耦接取向当中,插头102与插座103耦接以使得第一插头端子110与线路插座端子124耦接,第二插头端子112与中性插座端子126耦接,第一接地插头端子114与第一接地插座端子128耦接并且第二接地插头端子116与第二接地插座端子130耦接。在第二耦接取向当中,插头102与插座103耦接以使得第一插头端子110与中性插座端子 126耦接,第二插头端子112与线路插座端子124耦接,第一接地插头端子114与第二接地插座端子130耦接,并且第二接地插头端子116与第一接地插座端子128耦接。因而,第一插头连接118和第二插头连接120可以基于相对于插座103的耦接取向互换的。由于第一接地插头端子114和第二接地插头端子116耦接至网络装置的同一接地插头连接122,因而插头102的耦接取向不影响接地插头连接122。
不管插头102的耦接取向如何,插座103均与PLC网络的三种PLC网络导体耦接。线路插座端子124与线路PLC网络导体(未示出)耦接,中性插座端子126与中性PLC 网络导体(未示出)耦接,并且第一接地插座端子128和第二接地插座端子130与接地 PLC网络导体(未示出)耦接。
感测单元104与第二插头连接120和接地插头连接122耦接。感测单元104检测插头102相对于插座103的耦接取向。在一个实施例中,感测单元104通过检测第二插头连接120和接地插头连接122之间的信号而检测耦接取向。之后,感测单元104可以通过 (例如)利用指示132来指示耦接取向。例如,感测单元104可以指示插头102处于第一耦接取向内或者处于第二耦接取向内。下文将参考图4描述感测单元104的一个实施例。
信号极性单元106与第一插头连接118、第二插头连接120和接地插头连接122耦接。信号极性单元106还接收来自感测单元104的指示132。信号极性单元106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指示132切换信号极性。在信号极性单元106切换信号极性时,第一插头连接118和第二插头连接120上的通信将受到切换。在切换之后,原本会被经由第一插头连接 118发送的通信现在将被经由第二插头连接120发送,或反之。
通信单元108采用两个通信连接对耦接至信号极性单元106。第一通信连接对包括连接136和连接138。第二通信连接对包括连接140和连接142。通信单元108可以采用多径技术,例如,采用差动传输技术经由第一通信连接对以及经由第二通信连接对传达数据。在一个实施例中,通信单元108经由第一通信连接对进行通信,以传输要发送给 PLC网络导体的L-N对的数据。通信单元108经由第二通信连接对进行通信,以传输要发送给PLC网络导体的L-G对的数据。
如果插头102处于第一耦接取向内,那么通信单元108可以经由第一通信连接对(连接136和连接138)以及经由第二通信连接对(连接140和连接142)传达数据,并且像预期的那样经由端子110-116通信。如果插头102处于第二耦接取向内,那么通信单元108可以以信号极性单元106切换后的切换信号极性使用第一和第二插头连接。于是,通信单元108采用切换后的第一和第二插头连接经由所述各通信连接对进行通信。
图2是包括其信号极性可以受到切换的插头的示范性网络装置的图示。在图2中,网络装置201的插头202包括第一插头连接208、第二插头连接210和接地插头连接212。网络装置201包括信号极性单元204、感测单元206和通信单元207。
图2的实施例与图1中描述的实施例类似。但是,感测单元206并不耦接至连接208-212中的任何连接。相反,感测单元206可以基于访问由网络装置201接收和处理过的通信确定插头202的耦接取向。感测单元206可以基于确定携带经由插头202的通信的信号的信噪比(SNR)而做出这一判定。感测单元206可以判断SNR水平是否大于SNR 阈值。如果SNR水平大于SNR阈值,那么感测单元206可以确定插头202处于第二耦接取向内。感测单元206可以通过(例如)利用指示232来指示插头202的耦接取向。
图3是示出了网络装置的示范性插头和与所述插头耦接的插座的图示。在图3中,插头302包括第一接地插头端子304、第二接地插头端子306、第一插头端子308和第二插头端子310。插座312包括第一接地插座端子314、第二接地插座端子316、线路插座端子318和中性插座端子320。插头302可以按照不同取向与插座312耦接。
在第一耦接取向中,插头302与插座312耦接以使得第一插头端子308与线路插座端子318耦接,第二插头端子310与中性插座端子320耦接,第一接地插头端子304与第一接地插座端子314耦接,第二接地插头端子306与第二接地插座端子316耦接。在第二耦接取向当中,插头302与插座312耦接以使得第一插头端子308与中性插座端子320耦接,第二插头端子310与线路插座端子318耦接,第一接地插头端子304与第二接地插座端子316耦接,第二接地插头端子306与第一接地插座端子314耦接。
图4是示出了网络装置的示范性感测单元的图示。在图4中,感测单元402可以经由插头连接404和接地插头连接406接收信号,并且可以确定插头的耦接取向。在一个实施例中,感测单元402检测插头连接404和接地插头连接406之间的信号。响应于对所述信号的检测,感测单元402可以指示插头的耦接取向。例如,第一位置可以指示第一耦接取向。感测单元402可以经由指示连接408发送耦接取向指示。指示连接408可以耦接至信号极性单元。在一个实施例中,感测单元402可以将耦接取向指示发送至逻辑单元(未示出)。逻辑单元可以控制信号极性单元选择信号极性。逻辑单元可以是采用处理单元、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实施的。
感测单元402可以包括二极管410和光耦合元件412。二极管410可以形成削波电路,其将去除插头连接404和接地插头连接406之间的电压的部分。二极管410可以为感测单元402的一个或多个元件(例如,LED(未示出))提供反向电压保护。光耦合元件 412可以发送电压阈值指示,从而指示插头连接404和接地插头连接406之间的信号的电压水平是否大于电压阈值。感测单元402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来自光耦合元件412的电压阈值指示确定耦接取向。如果光耦合元件412判断所述电压水平大于电压阈值,那么感测单元402可以指示一种耦接取向。但是,如果光耦合元件412判断所述电压水平不大于所述电压阈值,那么感测单元402可以指示不同的耦接取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光耦合元件412可以确定插头连接404和接地插头连接406之间的信号的电流水平。光耦合元件412可以包括确定所述信号的电流水平的与所述LED串联的电阻器(未示出)。所述光耦合元件412可以发送电流阈值指示,从而指示所述信号的电流水平是否大于电流阈值。如果光耦合元件412判断所述电流电平大于电流阈值,那么感测单元402可以指示一种耦接取向。但是,如果光耦合元件412判断所述电流电平不大于所述电流阈值,那么感测单元402可以指示不同的耦接取向。感测单元402可以经由指示连接408发送耦接取向指示。
图5是示出了网络装置的示范性信号极性单元的图示。在图5中,信号极性单元502包括接地插头连接504、第一插头连接506、通信连接508和第二插头连接510。接地插头连接504在插头和通信单元之间传播数据。第一插头连接506在插头和切换单元512 之间传播数据。通信连接508在通信单元和和切换单元512之间传播数据。第二插头连接 510在插头和切换单元512之间传播数据。
切换单元512包括可以处于闭合位置518或者断开位置520的开关516。开关516 经由指示连接514接收指示。切换单元512在所述指示的基础上将开关516置于闭合位置 518或者断开位置520。所述指示可以是信号、指令等。在开关516处于闭合位置518上时,切换单元512使通信连接508与第一插头连接506耦接。在开关516处于断开位置 520上时,切换单元512使通信连接508与第二插头连接510耦接。
图6是示出了网络装置的示范性操作的流程图。在块602中,网络装置确定插头被耦接至(即,被插入到)插座当中。如上文所述,所述插头可以包括四个端子,包括第一插头端子、第二插头端子、第一接地插头端子和第二接地插头端子。类似地,插座包括四个插座端子。所述插座耦接至PLC网络。
在块604中,网络装置确定插头的耦接取向。所述耦接取向指示在插头与插座耦接时插头的位置。
在块606中,网络装置至少部分地基于耦接取向选择插头的信号极性。
在块608中,网络装置采用所述插头进行通信。网络装置的通信单元经由所述插头进行通信,从而经由所述PLC网络发送和接收数据。所述通信单元使用在块606中选择的所述网络装置的线路插座连接和中性插座连接。
根据本公开将认识到,可以对图6的流程图予以修改,从而推导出本公开的各种替代性方面。而且,本公开的这一方面的一些操作是顺序示出的。但是,某些方面可以是按照与所示的不同的次序发生的,某些操作可以是同时执行的,某些操作可以与其他操作合并,并且在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当中可以不存在某些操作。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可以被体现为系统、装置、方法或者计算机程序产品。相应地,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可以采取硬件实施例、纯粹的软件实施例(包括固件、常驻软件、微代码等)或者结合了软件方面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文中可以将它们全部泛称为“电路”、“模块”、“单元”或“系统”。此外,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可以采取通过一个或多个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代码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体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是作为可以包括存储着指令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软件提供的,所述指令可以用于将计算机系统(或者其他电子装置)编程为执行根据实施例的过程,所述实施例可以是当前描述的,也可以不是当前描述的,因为文中并未枚举出每一种可设想的变化。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任何用于存储或者传输具有机器(例如,计算机)可读形式的信息(例如,软件、处理应用)的机构。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磁存储介质(例如,软盘)、光存储介质 (例如,CD-ROM)、磁光存储介质、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可擦可编程存储器(例如,EPROM和EEPROM)、闪速存储器或者其他类型的适于存储电子指令的介质。此外,实施例可以是通过电、光学、声学或者其他形式的传播信号 (例如,载波、红外信号、数字信号等)或者通过有线线路、无线媒介或者其他通信媒介来体现的。
用于执行实施例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通过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组合所写的,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诸如Java、Smalltalk、C++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以及诸如“C”程序设计语言或类似程序设计语言的过程程序设计语言。所述程序代码可以在用户计算机上运行,作为独立软件包,在用户计算机和远程计算机上运行,并且/或者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运行。在后面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包括局域网 (LAN)、个人区域网(PAN)或广域网(WAN)在内的任何类型的网络连接至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实施与外部计算机的连接(例如,利用Internet服务提供商通过Internet 实施连接)。
下文将参考根据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描述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应当理解,所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的每一块以及所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块的组合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指令实施。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被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者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生成一种机器,从而使得所述指令在经由所述计算机或者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运行时创建用于实施在所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的一个或多个块中指定的功能/操作的手段。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以存储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内,所述指令可以指引计算机、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他装置按照特定的方式工作,从而使存储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内的指令生成一件包含实现所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的一个或多个块内指定的功能/操作的指令的制品。
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以被加载到计算机、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者其他装置上,从而使一系列操作步骤得以在所述计算机、其他可编程设备或者其他装置上受到执行,以生成计算机实现过程,从而使可在所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运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和/或方框图的一个或多个块中指定的功能/操作的过程。
图7是包括用于网络通信的接口的网络装置700的实施例的方框图。网络装置700可以实施所述功能并执行上文在图1-6中描述的操作。网络装置700包括处理器702(包括多个处理器、多个核、多个节点和/或实施多线程等等)。网络装置700包括存储器706。存储器706可以是系统存储器(例如,高速缓冲存储器、SRAM、DRAM、零电容器 RAM、双晶体管RAM、eDRAM、EDO RAM、DDR RAM、EEPROM、NRAM、RRAM、 SONOS、PRAM等中的一个或多个),或者上文已经描述过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可能实现中的任何一者或多者。网络装置700还包括总线710(例如,PCI、ISA、PCI- Express、NuBus等)。网络装置700还包括网络接口 704,所述网络接口704包括无线网络接口(例如,无线局域网(WLAN)接口、接口、WiMAX接口、接口、无线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等)和有线网络接口(例如,PLC接口、以太网接口等)的至少其中之一。所述网络接口可以包括感测单元714、信号极性单元716和/或通信单元718。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接口 704、处理器702和存储器706可以实施上文在图1-6中描述的功能。例如,网络接口704、处理器702和存储器706可以实施感测单元714的功能。
存储器706可以体现实施上文描述的实施例的功能。存储器706可以包括一项或多项促进信号极性的切换的功能。应当指出,这些功能中的任何功能可以部分地(或者完全地)通过硬件和/或在处理器702上实施。例如,所述功能可以借助于专用集成电路实施,可以通过在处理器702中实施的逻辑实施,通过外围设备或卡上的协处理器实施,等等。此外,与图7所示的部件相比,各种实现可以包括更少的部件或者可以包括额外的部件(例如,视频卡、音频卡、额外的网络接口、外围设备等)。处理器702、存储器706 和网络接口704耦接至总线710。尽管存储器706被示为耦接至总线710,但是存储器 706可以被耦接至处理器702。
尽管参考各种实施方式和利用方式描述了各实施例,但是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只是例示性的,主题的范围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一般而言,文中描述的切换插头的信号极性的技术可以是借助于硬件系统的设施实施的。很多变化、修改、添加和改进都是可能的。
对于文中被描述为单个实例的部件、操作或者结构而言可以提供多个实例。最后,各种部件、操作和数据存储器之间的界限在一定程度上是随意的,并且特定的操作是在具体的示范性配置的语境下例示的。可以设想其他功能分配,其落在主题的范围内。一般而言,在示范性配置当中被作为单独的部件介绍的结构和功能可以被实施为合并结构或部件。类似地,被作为单个部件介绍的结构和功能可以被实施为单独的部件。这些以及其他变型、修改、添加和改进可以落在主题的范围内。

Claims (30)

1.一种用于切换在输电线通信(PLC)网络中使用的网络装置的插头的信号极性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耦接至插座的插头的耦接取向,
其中,所述插头包括第一插头端子、第二插头端子、第一接地插头端子和第二接地插头端子,并且
其中,所述耦接取向指示所述插头相对于所述插座的位置;以及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耦接取向选择所述插头的信号极性,其中,所述信号极性指示所述第一插头端子和所述第二插头端子中的哪一个将被用于传输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插头端子和所述第二插头端子用于与所述插座的线路插座端子耦接,所述第一插头端子和所述第二插头端子用于与所述插座的中性插座端子耦接,所述第一接地插头端子和所述第二接地插头端子用于与所述插座的第一接地插座端子耦接,并且所述第一接地插头端子和所述第二接地插头端子用于与所述插座的第二接地插座端子耦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插头端子耦接至第一插头连接,
所述第二插头端子耦接至第二插头连接,并且
所述第一接地插头端子和所述第二接地插头端子两者均耦接至接地插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插头的耦接取向包括,
判断感测单元是否检测到了所述第二插头连接和所述接地插头连接之间的信号,以及
响应于确定感测单元检测到了所述信号,指示耦接取向,
其中,选择信号极性至少部分地以耦接取向为基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判断所述感测单元是否检测到了所述信号包括,
判断光耦合元件是否指示了所述第二插头连接和所述接地插头连接之间的高于电压阈值的电压水平。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判断感测单元是否检测到了所述信号包括,
判断感测单元是否检测到了所述第二插头连接和所述接地插头连接之间的高于电流阈值的电流水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插头的耦接取向包括,
访问经由所述第一插头端子或所述第二插头端子传输的通信;以及
判断所述通信当中的信噪比(SNR)是否指示了高于SNR阈值的SNR水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从采用所述第一插头端子经由PLC网络进行通信切换至采用第二插头端子经由PLC网络进行通信,其中,所述切换至少部分地基于耦接取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经由PLC网络的通信是采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执行的。
10.一种装置,包括:
用于确定插头的耦接取向的感测单元,其中,插头包括第一插头端子、第二插头端子、第一接地插头端子和第二接地插头端子,并且其中,所述耦接取向指示所述插头相对于插座的位置;以及
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耦接取向选择所述插头的信号极性的信号极性单元,其中,所述信号极性指示所述第一插头端子和所述第二插头端子中的哪一个将传输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插头端子和所述第二插头端子用于与所述插座的线路插座端子耦接,所述第一插头端子和所述第二插头端子用于与所述插座的中性插座端子耦接,所述第一接地插头端子和所述第二接地插头端子用于与所述插座的第一接地插座端子耦接,并且所述第一接地插头端子和所述第二接地插头端子用于与所述插座的第二接地插座端子耦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插头端子经由第一插头连接耦接至所述信号极性单元,
所述第二插头端子经由第二插头连接耦接至所述信号极性单元,并且
所述第一接地插头端子和所述第二接地插头端子两者均经由接地插头连接耦接至所述信号极性单元。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确定耦接取向包括,
检测所述第二插头连接和所述接地插头连接之间的信号,以及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信号,指示耦接取向,
其中,选择信号极性至少部分地基于耦接取向。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检测所述信号包括,
判断光耦合元件是否指示了所述第二插头连接和所述接地插头连接之间的高于电压阈值的电压水平。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检测所述信号包括,
检测所述第二插头连接和所述接地插头连接之间的高于电流阈值的电流水平。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
确定所述插头的耦接取向包括访问经由所述第一插头端子和第二插头端子传输的通信;以及
确定所述插头的耦接取向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通信当中的信噪比(SNR)是否指示了高于SNR阈值的SNR水平。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选择信号极性包括,从采用所述第一插头端子经由输电线通信网络进行通信切换至采用第二插头端子经由输电线通信网络进行通信,并且其中,所述切换至少部分地基于耦接取向。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数据是采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经由输电线通信网络传输的。
19.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代码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可由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用以:
确定在输电线通信网络中采用的网络装置的插头的耦接取向,
其中,所述插头包括第一插头端子、第二插头端子、第一接地插头端子和第二接地插头端子,并且
其中,所述耦接取向指示所述插头相对于插座的位置;以及
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耦接取向选择所述插头的信号极性,其中,
所述信号极性指示数据是否要经由所述第一插头端子和所述第二插头端子传输。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代码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
所述第一插头端子和所述第二插头端子用于与所述插座的线路插座端子耦接,所述第一插头端子和所述第二插头端子用于与所述插座的中性插座端子耦接,所述第一接地插头端子和所述第二接地插头端子用于与所述插座的第一接地插座端子耦接,并且所述第一接地插头端子和所述第二接地插头端子用于与所述插座的第二接地插座端子耦接。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代码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
所述第一插头端子经由第一插头连接耦接至信号极性单元,
所述第二插头端子经由第二插头连接耦接至所述信号极性单元,并且
所述第一接地插头端子和所述第二接地插头端子两者均经由接地插头连接耦接至所述信号极性单元。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代码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用以确定所述插头的耦接取向的指令包括用以进行下述操作的额外指令,
检测所述第二插头连接和所述接地插头连接之间的信号;以及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信号指示耦接取向,
其中,选择信号极性至少部分地以耦接取向为基础。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代码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用以检测所述信号的额外指令包括:用以判断光耦合元件是否指示了所述第二插头连接和所述接地插头连接之间的高于电流阈值的电流水平的其他指令。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代码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用以检测所述信号的额外指令包括:用以检测所述第二插头连接和所述接地插头连接之间的高于电压阈值的电压水平的其他指令。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代码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用以确定所述插头的耦接取向的指令包括用以进行下述操作的额外指令,
访问经由所述第一插头端子和所述第二插头端子传输的通信;
其中,确定所述插头的耦接取向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通信当中的信噪比(SNR)是否指示了高于SNR阈值的SNR水平。
26.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代码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用以选择信号极性的指令包括用以进行下述操作的额外指令,
至少部分地基于耦接取向从采用所述第一插头端子切换至采用所述第二插头端子。
27.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代码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
其中,
经由输电线通信网络的通信是采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执行的。
28.一种用于切换在输电线通信网络中使用的网络装置的插头的信号极性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插头相对于插座的耦接取向,其中,所述插头包括第一插头端子、第二插头端子、第一接地插头端子和第二接地插头端子;
切换所述插头的信号极性,从而切换经由所述第一插头端子和所述第二插头端子的插头连接;以及
在切换所述插头连接之后,采用所述插头连接经由所述插头进行通信。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插头连接包括第一插头连接和第二插头连接,
所述第一插头端子耦接至所述第一插头连接,
所述第二插头端子耦接至所述第二插头连接,并且
所述第一接地插头端子和所述第二接地插头端子两者均耦接至接地插头连接。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插头的耦接取向包括,
判断感测单元是否检测到了所述第二插头连接和所述接地插头连接之间的信号,以及
响应于确定所述感测单元检测到了所述信号,指示耦接取向,
其中,切换信号极性至少部分地以耦接取向为基础。
CN201680055120.9A 2015-09-24 2016-08-24 在输电线通信网络中使用的网络装置插头的信号极性切换 Pending CN10802867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864,051 2015-09-24
US14/864,051 US9559752B1 (en) 2015-09-24 2015-09-24 Switching signal polarity of a network device plug for use in a power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
PCT/US2016/048350 WO2017052915A1 (en) 2015-09-24 2016-08-24 Switching signal polarity of a network device plug for use in a power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28679A true CN108028679A (zh) 2018-05-11

Family

ID=569209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55120.9A Pending CN108028679A (zh) 2015-09-24 2016-08-24 在输电线通信网络中使用的网络装置插头的信号极性切换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559752B1 (zh)
CN (1) CN108028679A (zh)
WO (1) WO201705291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73363A (zh) * 2018-07-12 2021-04-16 德克萨斯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DisplayPort Alternate模式通信的检测
CN117095956A (zh) * 2023-10-20 2023-11-21 华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切换极性、工作模式的可插拔开关、供电设备及海缆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527481C (en) * 2013-11-28 2021-04-07 Displaylink Uk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s
KR102333914B1 (ko) * 2019-08-16 2021-12-13 최창준 극성전환 전력선 통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28296A (ja) * 2008-07-16 2010-02-04 Nakayo Telecommun Inc Plcブリッジ装置
CN103081253A (zh) * 2010-06-21 2013-05-01 苹果公司 外部接触插塞连接器
CN103902495A (zh) * 2012-12-25 2014-07-02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接口切换系统以及切换操作模式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393214B1 (en) 2007-08-22 2020-06-17 Sony Corporatio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signal via a power line network, transmitter, receiver,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modem and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453584B1 (en) 2009-06-29 2013-08-28 Sigma Designs Israel S.D.I Ltd.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DE202012013520U1 (de) * 2011-01-26 2017-05-30 Apple Inc. Externer Kontaktverbinder
EP2525503B1 (en) 2011-05-16 2018-03-07 Sony Corporation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modem,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system,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method
US8951073B2 (en) * 2012-03-16 2015-02-10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Audio jack connector preventing grounding contact from deflection
US8556659B1 (en) * 2012-04-09 2013-10-15 Apple Inc. Receptacle connector with circuitry for determining the configuration of a corresponding plug connector mated therewith
US9325377B2 (en) 2013-03-14 2016-04-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line communication adapter for powerline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436761B2 (en) * 2013-03-15 2016-09-06 Apple Inc. Data communications via limited length audio jack
US9722729B2 (en) 2013-05-31 2017-08-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Extracting zero cross information in a powerline communication device
US9244492B2 (en) * 2013-09-09 2016-01-26 Apple Inc. Docking station with audio output
US9153920B2 (en) * 2013-09-12 2015-10-06 Apple Inc. Plug connector having an over-molded contact assembly with a conductive plate between two sets of electrical contacts
TWI535199B (zh) * 2014-05-15 2016-05-21 聯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運算放大器
US9952996B2 (en) * 2014-10-15 2018-04-24 Icron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concurrent superspeed communication and four-lane displayport communication via a USB type-C receptacl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28296A (ja) * 2008-07-16 2010-02-04 Nakayo Telecommun Inc Plcブリッジ装置
CN103081253A (zh) * 2010-06-21 2013-05-01 苹果公司 外部接触插塞连接器
CN103902495A (zh) * 2012-12-25 2014-07-02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接口切换系统以及切换操作模式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73363A (zh) * 2018-07-12 2021-04-16 德克萨斯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DisplayPort Alternate模式通信的检测
CN117095956A (zh) * 2023-10-20 2023-11-21 华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切换极性、工作模式的可插拔开关、供电设备及海缆系统
CN117095956B (zh) * 2023-10-20 2024-01-05 华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切换极性、工作模式的可插拔开关、供电设备及海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052915A1 (en) 2017-03-30
US9559752B1 (en) 2017-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28679A (zh) 在输电线通信网络中使用的网络装置插头的信号极性切换
US9606953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entering accessory docking mode in USB type C
CN103283221B (zh) 通信电缆
CN103124134A (zh) 判定电路
US9970967B2 (en) Methods, systems, and products for power management in cable assemblies
CN101769976A (zh) 连接器检测系统
CN204156228U (zh) 一种新型的安全智能插座
CN104459386B (zh) 一种usb数据线测试仪
CN105490098A (zh) 一种新型的安全智能插座
CN108181570A (zh) 芯片接地引脚连通性测试方法及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CN105161941A (zh) 单输入多输出的快速充电线缆及快速充电器
CN107276040A (zh) 一种电子设备、过温保护系统和方法
CN103675597A (zh) 测试保险丝
CN106462512B (zh) 一种触点式usb设备之间正反向插入相互识别的方案
CN106160033B (zh) 一种终端充电器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4330990A (zh) 一种偶校验电缆型号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5445604B (zh) 一种usb3.1 type‑c型线缆自动测试方法
CN202189122U (zh) 继电保护操作板测试仪
CN104581527B (zh) 一种接口电路及基于该电路的外设检测方法、外置传感器
CN104580629B (zh) 一种基于信号改进的手机模块天线开路检测装置和方法
JP2021083296A (ja) アーク検出システム及び分電盤
CN106501705A (zh) 牵引综自系统保护cpu板自动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N105701049B (zh) 写入充电标志位的系统、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8920399A (zh) 数据线识别系统及方法
CN203606462U (zh) 老化测试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51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