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10265A - 移动终端及其离线模式下的位移提醒方法、存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及其离线模式下的位移提醒方法、存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10265A
CN108010265A CN201711041948.1A CN201711041948A CN108010265A CN 108010265 A CN108010265 A CN 108010265A CN 201711041948 A CN201711041948 A CN 201711041948A CN 108010265 A CN108010265 A CN 1080102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wireless senser
wireless
displacement
al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4194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智伟
张�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RD Communication Shenzhen Ltd
Original Assignee
JRD Communication Shenzhe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RD Communication Shenzhen Ltd filed Critical JRD Communication Shenzhen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4194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10265A/zh
Publication of CN1080102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102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02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 G08B21/0202Child monitoring systems using a transmitter-receiver system carried by the parent and the child
    • G08B21/0233System arrangements with pre-alarms, e.g. when a first distance is exceeded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02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 G08B21/0202Child monitoring systems using a transmitter-receiver system carried by the parent and the child
    • G08B21/0277Communication between units on a local network, e.g. Bluetooth, piconet, zigbee,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s [WPAN]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18Status alarms
    • G08B21/24Reminder alarms, e.g. anti-loss alar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7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geographic lo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及其离线模式下的位移提醒方法、存储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在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断开无线连接时,第一终端触发位移传感器获取自身的位移;当第一终端的位移与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保持无线连接的最大距离的和达到预设的安全距离时,第一终端发出警报。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在离线模式下获取终端的位移,在达到预设范围时发出警报提醒用户,防止物品的丢失和人员的走失。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及其离线模式下的位移提醒方法、存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移动终端及其离线模式下的位移提醒方法、存储装置。
背景技术
随身物品的丢失和人员的走失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困扰,造成了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损失。在物品丢失和人员走失的时候及时的得到提醒或收到警报可以让人们及时发现物品丢失或人员走失的情况,让人们得以更早寻找到失物和走失的人,降低人们的困扰,减少损失。现有技术普遍是利用GPS卫星定位实时上报位置信息,然后由服务器计算是否超出报警的范围,从而提醒用户。这种方式需要SIM卡等网络在线数据流量的支持,无法在离线的情况下使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及其离线模式下的位移提醒方法、存储装置,能够在离线模式下获取移动终端的位移,在达到预设范围时报警提醒用户,防止物品的丢失和人员的走失。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离线模式下的位移提醒方法,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的第一无线传感器与第二终端的第二无线传感器连接,以建立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无线连接;
第一终端预置与第二终端的安全距离,安全距离大于第一无线传感器和第二无线传感器保持无线连接的最大距离;
第一终端检测第一无线传感器和第二无线传感器的连接状态;
在检测到第一无线传感器和第二无线传感器断开无线连接时,第一终端触发自身的位移传感器,并通过位移传感器检测第一终端的位移;
计算第一终端的位移与最大距离之和,并将其作为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
在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距离达到安全距离时,第一终端发出第一警报。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以及与处理器连接的第一无线传感器、报警器、位移传感器;
第一无线传感器用于与监控终端的第二无线传感器连接,以建立移动终端和监控终端的无线连接;
处理器用于根据用户指令预置移动终端与监控终端的安全距离,安全距离大于第一无线传感器和第二无线传感器保持无线连接的最大距离;
处理器还用于检测第一无线传感器和第二无线传感器的连接状态;
在检测到第一无线传感器和第二无线传感器断开无线连接时,处理器还用于触发移动终端自身的位移传感器;
位移传感器用于检测移动终端的位移;
处理器还用于计算移动终端的位移与最大距离之和,并将其作为移动终端与监控终端之间的距离;
处理器还用于在移动终端和监控终端的距离达到安全距离时,控制报警器发出第一警报。
有益效果:本发明设计第一终端在检测到第一无线传感器和第二无线传感器断开无线连接时自动触发位移传感器,并通过位移传感器监测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继而判断该距离是否到达安全距离,各个无线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的运行无需SIM卡等提供的网络在线数据流量支持,因此本发明能够在离线模式下监测两个终端的位移,在两者超过预设范围时通过警报提醒用户,允许用户及时作出应对措施,以防止物品的丢失或人员的走失,降低人们的困扰以及减少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离线模式下的位移提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离线模式下的位移提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所提供的各个示例性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各个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离线模式下的位移提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1:第一终端的第一无线传感器与第二终端的第二无线传感器连接,以建立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无线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可视为移动终端,第二终端可视为监控终端,移动终端接受监控终端的监控。该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移动终端,或是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和嵌入在衣物中的智能穿戴设备,也可以是方便携带、可以附着在随身物品上的,比如可以放入钱包、卡包中的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电子设备。
其中,第一无线传感器与第二无线传感器的连接方式包括蓝牙、红外、NFC(Near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讯)、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保真)中的任一种。
S12:第一终端预置与第二终端的安全距离,安全距离大于第一无线传感器和第二无线传感器保持无线连接的最大距离。
在现实应用场景中,该功能的实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智能手机为例,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连接后,通过预先编程的脚本或应用程序,终端自动在智能手机的屏幕上弹出对话框和输入框,该对话框中显示有“请设置安全距离”;然后,用户在输入框中输入安全距离后点击“确认”按钮,按照预定操作设定安全距离。
对于不适合用屏幕显示对话框的方式来设置安全距离的第一终端,可以在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建立连接后,通过第二终端在第一终端上设置安全距离,也可以通过其他有无线连接功能的终端在第一终端上设置安全距离。
其中,第一无线传感器与第二无线传感器可以通过多种无线连接方式连接,上述最大连接距离也因连接方式的不同而不同。优选的,最大连接距离稍近的连接方式更适合防止物品丢失的情况,最大连接距离稍远的连接方式更适合防止人员走失的情况。以生活中可能发生的情况为例,用户在自己的钱包中放置了第一终端,此处第二终端可以是用户携带的智能手机,在用户在餐馆用餐时,钱包放置在餐桌上忘记带走,在用户离开不远时,无线连接就会断开;又或者,第一终端为儿童携带的智能终端,第二终端为监护人携带的智能手机,此时适用于最大连接距离稍远的情况,儿童的活动范围更大。
S13:第一终端检测第一无线传感器和第二无线传感器的连接状态。
第一终端定时或实时检测第一无线传感器与第二无线传感器的连接状态。为方便用户使用,用户可以自定义第一终端的检测间隔,在长时间使用且不方便为第一终端补充能源的情况下,用户可以将检测间隔时间设置稍长,以节省终端能耗,延长终端使用时间。
S14:在检测到第一无线传感器和第二无线传感器断开无线连接时,第一终端触发自身的位移传感器,并通过位移传感器检测第一终端的位移。
所述位移传感器可以是加速度计、陀螺仪或其他可以获取位移信息的设备。第一无线传感器与第二无线传感器断开连接后,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无法再通过无线连接传递信息,此时第一终端通过位移传感器获取自身的位移。以第一终端佩戴在人身上且位移传感器为加速度计作为参考,加速度计可以检测交流信号以及物体的振动,人在走动的时候会产生一定规律性的振动,而加速度传感器可以检测振动的过零点,从而计算出人所走的步或跑步所走的步数,从而计算出人所移动的位移。同样,若是物品失窃,在盗窃者盗取物品并远离受窃者的情况下,加速度计会获取盗窃者的位移。
S15:计算第一终端的位移与最大距离之和,并将其作为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
将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断开无线连接后第一终端位移的距离,与第一无线传感器和第二无线传感器的最大无线连接距离的和,作为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的距离。其中,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的距离可能并非直线最短距离,在断开无线连接后,第一终端产生的位移方向有不确定性,且第二终端在断开无线连接后有发生位移的可能。但此时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已无法通过无线连接传递信息,只能通过第一终端自身来判断位移的距离,并将此与最大连接距离接合起来作为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的距离。
S16:在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距离达到安全距离时,第一终端发出警报。
在第一终端计算自身的位移与无线连接的最大距离的和达到预设的安全距离时,则意味着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的距离达到了需要预警的距离。超过此距离,则物品丢失或人员走失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且不方便用户寻找。此时,第一终端发出第一警报提醒用户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的距离已经达到安全距离。提醒用户寻找以防止发生物品丢失或人员走失的情况。
基于此,本实施例将第一终端的位移与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保持无线连接的最大距离的和作为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距离,第一终端在检测到第一无线传感器和第二无线传感器断开无线连接时自动触发位移传感器,并通过位移传感器监测第一终端的位移,各个无线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的运行无需SIM卡等提供的网络在线数据流量支持,因此本发明能够在离线模式下检测两个终端的位移,在两者超过预设范围时通过警报提醒用户,允许用户及时的采取措施,有效的避免了失物或人员的走失的情况发生。
现给出一现实生活中可能发生的情况作为示例,以方便理解本发明的思想。例如,一母亲带着孩子在广场游玩,母亲的智能手机通过蓝牙连接着她小孩的智能手环;预设小孩不能离开母亲60米;当小孩顽皮离开母亲去别处玩耍时,随着小孩的远离,首先触发的蓝牙连接的断开;随着蓝牙连接的断开,小孩佩戴的智能手环中的加速度计开始获取小孩的位移;假设蓝牙在小孩离开母亲15米时断开连接,则智能手环获取到小孩的位移达到45米时,智能手环发出警报;小孩听到警报后知道自己离母亲太远了开始向母亲靠近,母亲听到警报开始寻找小孩,当母亲的智能手机与小孩佩戴的智能手环恢复蓝牙连接,警报停止;此时小孩距离母亲只有15米,已在母亲的可视范围内。
参阅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离线模式下的位移提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1:第一终端的第一无线传感器与第二终端的第二无线传感器连接,以建立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无线连接。
S22:第一终端预置与第二终端的安全距离,安全距离大于第一无线传感器和第二无线传感器保持无线连接的最大距离。
S23:第一终端检测第一无线传感器和第二无线传感器的连接状态。
S24:在检测到第一无线传感器和第二无线传感器断开无线连接时,第一终端检测第一无线传感器和第二无线传感器断开连接的时间是否达到预设时长。
若断开连接的时间未达到预设时长,则执行步骤S251。若断开连接的时间达到预设时长,则执行步骤S252。
第一无线传感器与第二无线传感器断开连接时,第一终端开始记录断开连接的时长。若断开连接的时长未达到预设时长,则说明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的距离还在用户可接受的范围内,此时发生物品丢失或人员走失的风险较低。若断开连接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则说明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断开连接的时间达到了预警值,此时物品丢失或人员走失的风险大大增加。
S251:第一终端保持现有工作状态,继续检测断开连接的时间。
S252:第一终端触发自身的位移传感器,并通过位移传感器检测第一终端的位移。
若断开连接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则说明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断开连接的时长达到了预警值,此时物品丢失或人员走失的风险大大增加。这个时候第一终端开始通过位移传感器获取自身的位移。
在断开连接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且第一终端触发位移传感器的同时,第一终端还可以发出警报在第一终端发出警报后,第一终端继续监测无线连接状态,若恢复与第二终端的无线连接,则说明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的距离较近,此时停止警报。
类似的,设置预设时长的方法可以参考上述设置安全距离。第一终端预置所述预设时长的实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智能手机为例,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连接后,通过预先编程的脚本或应用程序,终端自动在智能手机的屏幕上弹出对话框和输入框,该对话框中显示有“请设置预设时长”;然后,用户在输入框中输入预设时长后点击“确认”按钮,按照预定操作设定预设时长。
S26:计算第一终端的位移与最大距离之和,并将其作为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
S27:在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距离达到安全距离时,终端发出警报。
该警报可视为第一警报,其为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达到预设的安全距离时发出,可以称之为超距警报。而前述步骤S252中的警报可视为第二警报,该第二警报为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断开连接的时长超过预定时长的发出的警报,可以称之为超时警报。因超距警报与超时警报的触发条件不同,可以将之区分开来,方便用户判断。若通过报警铃声来报警,则可以设置不同的报警铃声以示区分;若通过蜂鸣器报警,则可以设置不同的蜂鸣节奏以示区分;若通过震动报警,则可以设置不同的震动间隔以示区分。根据用户的需求也可以不将超距警报和超时警报区分开来。
在第一终端发出警报(第一警报)后,第一终端继续检测第一无线传感器和第二无线传感器的连接状态,在检测到第一无线传感器和第二无线传感器建立无线连接时,第一终端清空前次断开连接后记录的数据。
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描述基础上,但与其不同的是,本实施例还检测第一无线传感器和第二无线传感器断开连接的时长是否达到预设时长,以避免两者之间连接不稳定而触发警报(第一警报)。
另外,在第一无线传感器和第二无线传感器断开连接的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时发出警报(第二警报),本实施例使得持有第二终端的用户可以根据第二警报及时检测第一无线传感器和第二无线传感器断开连接的原因,并及时恢复两者的连接,以便于继续监控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距离是否达到安全距离。
请参阅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30。所述移动终端30包括处理器31、第一无线传感器32、位移传感器33、报警器34,第一无线传感器32、位移传感器33和报警器34可以通过通信总线35与处理器31连接。
第一无线传感器32用于移动终端30与监控终端36的第二无线传感器37连接,以建立移动终端30和监控终端36的无线连接。
处理器31用于根据指令预置移动终端30与监控终端36的安全距离,安全距离大于第一无线传感器32和第二无线传感器37保持无线连接的最大距离。
处理器31还用于检测第一无线传感器32和第二无线传感器37的连接状态。
在检测到第一无线传感器32和第二无线传感器37断开无线连接时,处理器31还用于触发移动终端30自身的位移传感器33。
位移传感器33用于检测移动终端30的位移。
处理器31还用于计算移动终端30的位移与最大距离之和,并将其作为移动终端30与监控终端之间36的距离。
处理器31还用于在移动终端30和监控终端36的距离达到安全距离时,控制报警器34发出警报。
其中,第一无线传感器32可以通过包括蓝牙、红外、NFC中的至少一种方式与第二无线传感器与37连接。位移传感器33可以为加速度计、陀螺仪等可以检测位移的设备。在实际应用中,以断开连接时监控终端36所在的位置为原点,通过加速度计、陀螺仪或角速度计等设备检测移动终端30的位移,并通过预设的算法将检测到的位移、转向等信息转换成移动终端30的实际位移,在断开无线连接,移动终端30无法与监控终端36进行无线通讯的情况下,该实际位移与无线连接的最大距离的和更接近于实际的移动终端30与监控终端36的距离。
在处理器31检测到第一无线传感器32和第二无线传感器36断开无线连接时,处理器31还用于检测第一无线传感器32和所述第二无线传感器36断开连接的时间是否达到预设时长。在处理器31检测到断开连接的时间达到预设时长时,处理器31触发移动终端30自身的位移传感器33,并通过位移传感器33检测移动终端30的位移。在处理器31检测到断开连接的时间达到预设时长时,处理器31还可以用于控制警报器34发出第二警报。
在处理器31控制报警器34发出警报后,在处理器31检测到第一无线传感器32与第二无线传感器37建立无线连接时,所述处理器31还可用于控制所述报警器34停止报警及清空前次断开连接后记录的数据。
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30和监控终端36相当于上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该移动终端30的上述结构元件对应执行上述实施例的离线模式下的位移提醒方法,具有与其相同的技术效果。
应理解,上述各实施例之间可以相互结合,并且上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存储在一个电子设备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即,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存储有程序数据的存储装置,所述程序数据能够被执行以实现上述实施例的方法,该存储装置可以为如U盘、光盘、服务器等。也就是说,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其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智能终端执行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离线模式下的位移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的第一无线传感器与第二终端的第二无线传感器连接,以建立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的无线连接;
所述第一终端预置与所述第二终端的安全距离,所述安全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无线传感器和第二无线传感器保持无线连接的最大距离;
所述第一终端检测所述第一无线传感器和第二无线传感器的连接状态;
在检测到所述第一无线传感器和第二无线传感器断开无线连接时,所述第一终端触发自身的位移传感器,并通过所述位移传感器检测所述第一终端的位移;
计算所述第一终端的位移与所述最大距离之和,并将其作为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
在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距离达到所述安全距离时,所述第一终端发出第一警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无线传感器和第二无线传感器断开无线连接时,所述第一终端触发自身的位移传感器,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检测所述第一无线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无线传感器断开连接的时间是否达到预设时长;
若所述断开连接的时间未达到预设时长,则所述第一终端保持现有工作状态,继续检测断开连接的时间;
若所述断开连接的时间达到预设时长,则所述第一终端触发自身的位移传感器,并通过所述位移传感器检测所述第一终端的位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断开连接的时间达到预设时长,且所述第一终端触发所述位移传感器的同时,所述第一终端发出第二警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发出第一警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继续检测所述第一无线传感器和第二无线传感器的连接状态;
在检测到所述第一无线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无线传感器建立无线连接时,所述第一终端清空前次断开连接后记录的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传感器通过蓝牙、红外、NFC中的至少一种方式与所述第二无线传感器连接。
6.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以及与处理器连接的第一无线传感器、报警器、位移传感器;
所述第一无线传感器用于与所述监控终端的第二无线传感器连接,以建立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监控终端的无线连接;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用户指令预置所述移动终端与监控终端的安全距离,所述安全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无线传感器和第二无线传感器保持无线连接的最大距离;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无线传感器和第二无线传感器的连接状态;
在检测到所述第一无线传感器和第二无线传感器断开无线连接时,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触发所述位移传感器;
所述位移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移;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计算所述移动终端的位移与所述最大距离之和,并将其作为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监控终端之间的距离;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移动终端和监控终端的距离达到所述安全距离时,控制所述报警器发出第一警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一无线传感器和第二无线传感器断开无线连接时,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无线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无线传感器断开连接的时间是否达到预设时长,并在所述断开连接的时间达到预设时长时触发所述位移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断开连接的时间达到预设时长,且所述处理器触发所述位移传感器的同时,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控制所述报警器发出第二警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在控制所述报警器发出第一警报之后,所述处理器继续监测所述第一无线传感器和第二无线传感器的连接状态,并在检测到所述第一无线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无线传感器建立无线连接时,进一步清空前次断开连接后记录的数据。
10.一种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装置存储有程序数据,所述程序数据能够被执行以实现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711041948.1A 2017-10-30 2017-10-30 移动终端及其离线模式下的位移提醒方法、存储装置 Pending CN1080102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41948.1A CN108010265A (zh) 2017-10-30 2017-10-30 移动终端及其离线模式下的位移提醒方法、存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41948.1A CN108010265A (zh) 2017-10-30 2017-10-30 移动终端及其离线模式下的位移提醒方法、存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10265A true CN108010265A (zh) 2018-05-08

Family

ID=62051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41948.1A Pending CN108010265A (zh) 2017-10-30 2017-10-30 移动终端及其离线模式下的位移提醒方法、存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1026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65900A (zh) * 2018-06-28 2018-11-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可穿戴设备防止智能设备丢失的方法及系统
CN108848278A (zh) * 2018-06-01 2018-11-2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号多终端业务安全监控方法、装置和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97094A (zh) * 2012-03-01 2013-09-1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实现监控的监控方法和系统
CN104658186A (zh) * 2015-02-05 2015-05-27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报警的方法和系统
CN104936201A (zh) * 2014-03-21 2015-09-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终端监控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814956A (zh) * 2013-12-16 2016-07-27 威里利生命科学有限责任公司 多个装置之间经由无线协议的位置坐标定位的方法
CN106097678A (zh) * 2016-08-19 2016-11-09 北海华源电子有限公司 识别通讯设备是否被携带的方法
CN206079446U (zh) * 2016-10-10 2017-04-12 越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箱包状态监测装置、防盗箱包和箱包状态监测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97094A (zh) * 2012-03-01 2013-09-1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实现监控的监控方法和系统
CN105814956A (zh) * 2013-12-16 2016-07-27 威里利生命科学有限责任公司 多个装置之间经由无线协议的位置坐标定位的方法
CN104936201A (zh) * 2014-03-21 2015-09-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终端监控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658186A (zh) * 2015-02-05 2015-05-27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报警的方法和系统
CN106097678A (zh) * 2016-08-19 2016-11-09 北海华源电子有限公司 识别通讯设备是否被携带的方法
CN206079446U (zh) * 2016-10-10 2017-04-12 越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箱包状态监测装置、防盗箱包和箱包状态监测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48278A (zh) * 2018-06-01 2018-11-2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号多终端业务安全监控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8848278B (zh) * 2018-06-01 2020-04-1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号多终端业务安全监控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8765900A (zh) * 2018-06-28 2018-11-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可穿戴设备防止智能设备丢失的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96139B2 (en) Proximity tag for object tracking
US9269252B2 (en) Man down detector
US20150126234A1 (en) User interface for object tracking
US20140173439A1 (en) User interface for object tracking
CN103810817B (zh) 一种穿戴式人体瘫倒检测报警装置的检测报警方法
US9270319B2 (en) Mobile device utilizing time of flight for personal security and localization
US10037667B2 (en) Wristband and application to allow one person to monitor another
CN109658666A (zh) 一种危险防护方法、设备、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8121792A1 (zh) 一种电子监护器及其控制方法
KR20090092900A (ko) 어린이 및 노약자 안전보호시스템
US20160249815A1 (en) Safety system
US20070109133A1 (en) Monitoring motions of entities within GPS-determined boundaries
CN106465278A (zh) 可穿戴设备及用于与其通信的网络
CN104537802B (zh) 一种定位报警装置、系统及定位报警方法
US20170035367A1 (en) Personal safety monitoring using a multi-sensor apparatus
TWI627610B (zh) 穿戴式裝置防盜系統及其方法
US20120282877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itiating a stand-by signal and a distress signal from a mobile device
CN111524317A (zh) 一种儿童防丢智能监测系统
US20120282878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itiating a stand-by signal and a distress signal from a mobile device
US20190066478A1 (en) Personal safety monitoring using a multi-sensor apparatus
TW201727591A (zh) 智慧型電子鎖系統
CN108010265A (zh) 移动终端及其离线模式下的位移提醒方法、存储装置
KR101981312B1 (ko) 블루투스 메쉬 네트위크 통신 방식을 이용한 그룹 이탈자 감지 시스템
KR101612507B1 (ko) 호신용 반지를 이용한 위험상황 관리시스템
WO2014160372A1 (en) User interface for object track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50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