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06692B - 一种回收携带漏风和直接漏风进行防堵的空气预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回收携带漏风和直接漏风进行防堵的空气预热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006692B CN108006692B CN201711234268.1A CN201711234268A CN108006692B CN 108006692 B CN108006692 B CN 108006692B CN 201711234268 A CN201711234268 A CN 201711234268A CN 108006692 B CN108006692 B CN 10800669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orehouse
- recycling
- air
- blocking
- air prehe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L—SUPPLYING AIR OR NON-COMBUSTIBLE LIQUIDS OR GASES TO COMBUSTION APPARATUS IN GENERAL ; VALVES OR DAMP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IR SUPPLY OR DRAUGHT IN COMBUSTION APPARATUS; INDUCING DRAUGHT IN COMBUSTION APPARATUS; TOPS FOR CHIMNEYS OR VENTILATING SHAFTS; TERMINALS FOR FLUES
- F23L15/00—Heating of air supplied for combustion
- F23L15/02—Arrangements of regenerato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4—Indirect CO2mitigation, i.e. by acting on non CO2directly related matters of the process, e.g. pre-heating or heat recover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Supp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收携带漏风和直接漏风进行防堵的空气预热器,包括烟气分仓、一次风分仓和二次风分仓,还包括回收吸热分仓、防堵灰分仓、漏风回收风机和热风道;回收吸热分仓与烟气分仓相接;防堵灰分仓与二次风分仓相接;漏风回收风机设在热风道上,热风道一端与热端回收吸热分仓的出口相通、另一端通向冷端防堵灰分仓的进口,漏风回收风机从热端回收吸热分仓的出口回收携带漏风和直接漏风,经漏风回收风机升压后输送至冷端防堵灰分仓的进口。采用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空气预热器,具有低阻力、低漏风率和低排烟温度的显著优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收携带漏风和直接漏风进行防堵的空气预热器,属空气预热器防堵、密封及提效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简称“空气预热器”)是一种用于大型电站锅炉的热交换设备,它利用锅炉烟气的热量来加热燃烧所需的空气,以此来提高锅炉的效率。一般烟气自上而下流动完成放热,空气自下而上流动完成吸热,从而实现把烟气的热量传递给空气。
大型电站锅炉空气预热器普遍采用三分仓设计,包括烟气分仓、一次风分仓和二次风分仓。在转子径向上,烟气分仓与一次风分仓之间被完全相对布置的冷、热端烟气/一次风扇形板分隔;一次风分仓与二次风分仓之间被完全相对布置的冷、热端一次风/二次风扇形板分隔;烟气分仓与二次风分仓之间被完全相对布置的冷、热端烟气/二次风扇形板分隔。上述所有冷端扇形板安放在底部衔架上,所有热端扇形板吊装在顶部衔架上。
空气预热器的空气压力高于烟气压力,虽然装设了若干密封片,但动静之间、各部件配合处不可避免存在漏风间隙,导致空气向烟气侧泄漏,所产生的漏风称为直接漏风;空气预热器在旋转过程中不断把空气携带至烟气侧,所产生的漏风称为携带漏风。
上述直接漏风量的大小与漏风间隙及密封片两侧压差有关,间隙越大、压差越大,直接漏风量越大。上述携带漏风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转子容积以及转速,空气预热器一旦设计确定,携带漏风量也随之确定。
上述直接漏风和携带漏风共同构成空气预热器的漏风,空气泄漏至烟气侧的总量占空气预热器入口烟气流量的比值称为空气预热器漏风率。随着机组检修水平的提高,目前空气预热器漏风率一般可控制在6%左右的水平,其中直接漏风率为4.5%左右,携带漏风率为1.5%左右(转速为1r/min左右时对应值,当前各容量机组的携带漏风率大致相当)。
当前降低直接漏风率仍是空气预热器优化的重点方向,传统降低直接漏风率的技术路径包括:1)减小漏风间隙,以减小径向漏风间隙为主,如柔性密封技术、漏风控制系统(LCS)等;2)减小密封片两侧压差,如普遍采用双密封或三密封设计。
在减小漏风间隙方面,柔性密封技术由于存在结构件磨损、可靠性低等问题,一直未被业内广泛认可;而漏风控制系统(LCS)受恶劣工况(高温、粉尘等)、检修质量、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般较难正常投运。
在减小密封片两侧压差方面,当前空气预热器普遍采用36仓格或48仓格设计(每个仓格为10°或7.5°),其密封系统采用双密封或三密封设计(即冷、热扇形板始终至少覆盖两道或三道密封,其扇形角度为转子仓格角度的两倍或三倍),再设置过多道数密封,所产生的减少漏风的效益趋于变小,反而导致冷、热端扇形板相对的密封区蓄热元件不参与直接换热的扇形面积增大,即换热死区面积增大,在保证一定的换热量和换热效率前提下,势必增大空气预热器体积,导致设备成本增加。
当前空气预热器关注的焦点问题,除上述漏风问题外,还包括堵灰、传热效率低、低温腐蚀严重等,这些问题长期影响着设备的安全和经济运行,而且相互促进、相互影响。近年来,随着脱硝系统的普遍投运,空气预热器运行环境发生改变,上述问题尤为突出,治理更加困难和复杂。
目前燃煤电厂增设的烟气脱硝设施主要以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为主。采用SCR脱硝工艺后,烟气中的部分SO2将被脱硝催化剂氧化成SO3,增加了烟气中SO3的体积浓度,加之存在不可避免的氨逃逸现象,导致硫酸氢铵(NH4HSO4)等副产物的大量生成,且提高了烟气酸露点温度,导致低温腐蚀加剧。
上述副产物硫酸氢铵(NH4HSO4)在温度为146~207℃范围内,呈熔融状,会牢固粘附在空气预热器蓄热元件表面,使蓄热元件发生腐蚀和积灰,最终可能引发堵灰,给机组的安全运行造成极大隐患。
当排烟温度低于酸露点时,硫酸蒸汽将凝结,硫酸液滴附着在冷端蓄热元件上,腐蚀蓄热元件。烟气的酸露点随着SO3浓度的升高而提高,一般达130~160℃。由于脱硝系统增加了SO2向SO3的转化率,即提高了烟气中SO3的浓度,因此目前不少电厂的酸露点普遍高于排烟温度,导致低温腐蚀(酸露点腐蚀)加剧。
空气预热器一般配备在线蒸汽吹灰和水冲洗来应对上述问题,即双介质吹灰,以期达到防止堵灰的目的。在线蒸汽吹灰一般每个运行班(8小时)投运一次,每次投运时间1~4小时;而水冲洗一般在停机状态下进行;在线高压水冲洗对机组的安全运行造成一定威胁,国内仅少部分电厂尝试使用,且不能保证冲洗效果。运行实践表明,双介质吹灰并不能达到很好的清灰效果,已不能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究其原因,不管是在线蒸汽吹灰还是水冲洗,均为间歇运行,而飞灰因硫酸氢铵沉积或低温腐蚀而粘附在蓄热元件表面时,若不及时清理,大量的积灰会结成硬块,很难清除。此外,在线蒸汽吹灰不仅消耗大量高品质蒸汽,造成能量损失,而且对设备下游的布袋除尘等设备的运行不利,如蒸汽参数控制不当会造成除尘布袋的阻力急剧上升。
传统应对低温腐蚀和堵灰的技术措施还包括加装暖风器或采用热风再循环系统,但这两种技术方案都是以牺牲锅炉运行的经济性为代价的,降低了空气预热器的换热性能,导致排烟温度升高,排烟损失增大。且事实上,一些电厂采用上述两方案也未能起到明显防堵灰的效果。究其原因,暖风器和热风再循环系统工作的机理均是提高空气预热器入口平均空气温度,减小换热温差,烟气放热量随之减小,排烟温度得以提升,仅能应对酸露点腐蚀导致的堵灰问题,对缓解或解决硫酸氢铵沉积导致的堵灰问题并无明显益处。
上述低温腐蚀和堵灰问题使蓄热元件的传热系数大幅下降,进而使锅炉排烟温度大幅升高;而且增大了空气预热器烟气和空气侧的压差,导致空气预热器漏风率攀升。由于漏风增加又进一步降低了蓄热元件壁温,会反过来促使低温腐蚀和堵灰问题加剧。
为应对空气预热器易堵灰的问题,当前空气预热器冷端蓄热元件普遍采用镀搪瓷工艺,不仅增加了设备投资,而且搪瓷蓄热元件的传热效率下降,在转子蓄热元件体积一定时,锅炉排烟温度将显著升高。
综上,综合治理漏风、堵灰、腐蚀等问题非常必要,所带来的效益也非常显著,不失为一种大幅提高空气预热器性能的有效手段。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空气预热器漏风率高、易堵灰、排烟温度高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回收携带漏风和直接漏风进行防堵的空气预热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回收携带漏风和直接漏风进行防堵的空气预热器,包括烟气分仓、一次风分仓和二次风分仓,还包括回收吸热分仓、防堵灰分仓、漏风回收风机和热风道;回收吸热分仓与烟气分仓相接;防堵灰分仓与二次风分仓相接;漏风回收风机设在热风道上,热风道一端与热端回收吸热分仓的出口相通、另一端通向冷端防堵灰分仓的进口,漏风回收风机从热端回收吸热分仓的出口回收携带漏风和直接漏风,经漏风回收风机升压后输送至冷端防堵灰分仓的进口。
空气预热器是沿周向分仓的,每个分仓均有冷端和热端,与空气预热器的冷端和热端是对应的。
为了提高整体性能,在空气预热器热端,回收吸热分仓与烟气分仓之间设置一道密封,而在空气预热器冷端,回收吸热分仓与烟气分仓之间无密封设置,即回收吸热分仓呈半分仓结构。
为了保证防堵灰效果,在空气预热器冷端,防堵灰分仓与二次风分仓之间设置一道密封,而在空气预热器热端,防堵灰分仓与二次风分仓之间无密封设置,即防堵灰分仓呈半分仓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比于传统的三分仓空气预热器,几乎完全回收携带漏风并大幅降低直接漏风,空气预热器漏风率可控制在2%以内;所回收的高温漏风进行再利用,在防堵灰分仓中气化H2SO4和NH4HSO4液滴并清除积灰,解决空气预热器低温腐蚀及堵灰难题;此外,实际参与换热的蓄热元件面积增大5%左右,对排烟温度下降的贡献达2℃左右。
上述方案易于实施,不仅适用于新制造的空气预热器配套,而且适用于现役空气预热器的改造,具有降低排烟温度、抑制积灰、降低漏风率、延长蓄热元件寿命等显著效果。
为了提高防堵灰分仓的气体流量及氧浓度,上述空气预热器还包括回收放热分仓,回收放热分仓设在烟气分仓和回收吸热分仓之间;在空气预热器热端,回收吸热分仓和回收放热分仓之间设置一道密封,回收放热分仓和烟气分仓之间设置一道密封;而在空气预热器冷端,回收吸热分仓与回收放热分仓之间无密封设置,仅回收放热分仓和烟气分仓之间设置一道密封;回收吸热分仓与一次风分仓或二次风分仓紧密相邻,且在空气预热器的热端和冷端,回收吸热分仓与一次分仓或二次分仓之间均设置一道密封。
申请人经研究发现,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漏风回收风机的抽吸作用下,热端烟气漏至回收放热分仓内,向冷端流动排挤转子携带漏风,使其进入相邻的回收吸热分仓内,以保证回收漏风的同时,尽量少抽吸热端的烟气,提高所回收漏风的氧浓度。
为了最大限度节约漏风回收风机的能耗以及减少所回收漏风的热损失,周向上,从防堵灰分仓到二次风分仓的方向与转子旋转方向一致。本申请周向指空气预热器转子的周向。
由于上述冷端防堵灰分仓进口所输送的回收漏风的温度水平较高,达300℃左右,为减小高温对空气预热器底部衔架的影响并简化相应隔热工艺,防堵灰分仓设在二次风分仓与一次风分仓之间。
为了兼顾提高换热效果和防堵灰效果,回收吸热分仓和防堵灰分仓各占空气预热器转子的一个仓格大小。
申请人经研究发现,保证防堵灰分仓的高流速状态对防止空气预热器堵灰非常重要,高流速可加大积灰剥离的速率,同时也保证深入蓄热元件内部时气体温度仍处于较高水平,即从提高防堵灰效果角度考虑,上述回收吸热分仓中回收的漏风量应尽量大,但也要同时兼顾漏风回收风机的能耗以及空气预热器的整体性能。
申请人经研究发现,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于转子转向为“烟气→一次风→二次风”的正转空气预热器而言,转子转速适当提高,从传统的1r/min左右提高到1.5~2.5r/min之间,有助于提高转子的携带漏风量,适当弥补因二次风与烟气侧压差小而造成的直接漏风偏小的不足,从而保证所回收的携带漏风和直接漏风总量能够满足防堵灰分仓的设计要求。采用上述提高转子转速的技术方案,还有助于提高热二次风温度,在保证制粉系统干燥出力能够满足要求的前提下,显著增加输入锅炉的总热量,降低排烟温度,提高锅炉效率。对于转子转向为“烟气→二次风→一次风”的反转空气预热器而言,转速优选为0.8~1.2r/min。
为提高本发明空气预热器运行的灵活性,适应漏风回收风机退出运行时的工况,本申请空气预热器还包括冷二次风连通风道,冷二次风连通风道一端与冷二次风相通、另一端通向防堵灰分仓,冷二次风连通风道上设有第一风门,漏风回收风机出口上设有第二风门。在漏风回收风机正常运行时,上述冷二次风连通风道上的第一风门处于关闭状态,漏风回收风机出口的第二风门处于打开状态,防堵灰分仓中通入从热端回收的携带漏风和直接漏风;在漏风回收风机退出运行时,上述冷二次风连通风道上的第一风门打开、漏风回收风机出口的第二风门关闭,防堵灰分仓中通入冷二次风。
为了提高回收携带漏风和直接漏风的总量,上述漏风回收风机入口的静压低于空气预热器烟气分仓冷端的静压。
申请人经研究发现,上述漏风回收风机的运行成本显著小于所回收漏风泄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即不考虑防堵灰的效果,上述漏风回收风机的运行效益也为相当可观,若考虑防堵灰所带来的系统效应,经济效益更大。与传统防堵灰技术(如暖风器、热风再循环系统、蒸汽吹灰、冷端镀搪瓷等)相比,本发明突破了传统防堵技术以经济损失为代价进行防堵的局限性,且防堵灰效果远优于传统技术。
本发明未提及的技术均参照现有技术。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降低空气预热器漏风率;保持蓄热元件的持续清洁,显著提高换热系数;漏风在回收吸热分仓内吸热,提高蓄热元件的有效利用面积;通过转子转速与漏风回收风机出力的协同优化,保证回收适量漏风,并提高空气预热器的整体换热效率;通过防堵维持空气预热器的低阻力,减少三大风机的总电耗;防止低温腐蚀,延长了蓄热元件的寿命;代替传统防堵灰设备及技术措施,如少投用或不投用蒸汽吹灰,减少高品质蒸汽消耗。目前空气预热器普遍存在漏风率大、低温腐蚀、堵灰等问题,600MW等级机组若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锅炉效率可提高0.5%~1%,每年可节约上千吨高品质蒸汽的消耗,厂用电率可下降0.1%~0.5%,且能大幅减少相关设备的投资成本和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从热端俯视特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周向展开的特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从热端俯视特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周向展开的特征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3从热端俯视特征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3周向展开的特征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4从热端俯视特征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4周向展开的特征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5从热端俯视特征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5周向展开的特征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回收吸热分仓,2为防堵灰分仓,3为漏风回收风机,4为转子正转方向,5为转子反转方向,6为热端回收吸热分仓出口,7为冷端防堵灰分仓进口,8为蓄热元件,9为密封片,10为回收放热分仓;G为烟气分仓,A1为一次风分仓,A2为二次风分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内容,但本发明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回收携带漏风和直接漏风进行防堵的空气预热器,包括烟气分仓、一次风分仓和二次风分仓,还包括回收吸热分仓、防堵灰分仓、漏风回收风机和热风道;周向上,回收吸热分仓与烟气分仓相接,回收吸热分仓到烟气分仓的方向与转子旋转方向相同;周向上,防堵灰分仓与二次风分仓紧密相接,从二次风分仓到防堵灰分仓的方向与转子旋转方向一致;漏风回收风机设在热风道上,热风道一端从热端回收吸热分仓引出、热风道另一端通向冷端防堵灰分仓,漏风回收风机从热端回收吸热分仓的出口回收携带漏风和直接漏风,经漏风回收风机升压后输送至冷端防堵灰分仓的进口。
在空气预热器热端,回收吸热分仓与烟气分仓之间设置一道密封,而在空气预热器冷端,回收吸热分仓与烟气分仓之间无密封设置,即回收吸热分仓呈半分仓结构;在空气预热器冷端,防堵灰分仓与二次风分仓之间设置一道密封,而在空气预热器热端,防堵灰分仓与二次风分仓之间无密封设置,即防堵灰分仓呈半分仓结构。
回收吸热分仓和防堵灰分仓各占空气预热器转子的一个仓格大小。
空气预热器转子转向为正转,即“烟气→一次风→二次风”,转子转速为2r/min,转子携带漏风量达3%左右,二次风直接漏风量为1%左右,从而保证所回收的携带漏风和直接漏风总量满足防堵灰分仓的设计要求。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持较高转子转速,有助于提高热二次风温度,在保证制粉系统干燥出力能够满足要求的前提下,显著增加输入锅炉的总热量,降低排烟温度约3℃。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降低空气预热器漏风率的同时,所回收的温度高达300℃左右的漏风输送至防堵灰分仓中,气化H2SO4和NH4HSO4液滴,达到清除积灰的目的。上述方案易于实施,不仅适用于新制造的空气预热器配套,而且适用于现役空气预热器的改造,具有降低排烟温度、抑制积灰、降低漏风率、延长蓄热元件寿命等显著效果。600MW等级机组若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锅炉效率可提高0.5%~1%,每年可节约上千吨高品质蒸汽的消耗,厂用电率可下降0.1%~0.5%,且能大幅减少相关设备的投资成本和维护成本。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如图3-4所示,周向上,从防堵灰分仓到二次风分仓的方向与转子旋转方向一致,防堵灰分仓设在二次风分仓与一次风分仓之间。这样可最大限度节约漏风回收风机的能耗以及减少所回收漏风的热损失,且由于上述冷端防堵灰分仓进口所输送的回收漏风的温度水平较高,达300℃左右,将防堵灰分仓设在二次风分仓与一次风分仓之间,减小了高温对空气预热器底部衔架的影响并简化了相应的隔热工艺。
实施例3
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如图5-6所示,空气预热器转向为反转,即“烟气→二次风→一次风”,转子转速为1r/min,转子携带漏风量为1.5%左右,一次风直接漏风量为2.5%左右,从而保证所回收的携带漏风和直接漏风总量满足防堵灰分仓的设计要求。周向上,回收吸热分仓到烟气分仓的方向与转子反转方向相同。
实施例4
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如图7-8所示,空气预热器还包括回收放热分仓,回收放热分仓设在烟气分仓和回收吸热分仓之间;在空气预热器热端,回收吸热分仓和回收放热分仓之间设置一道密封,回收放热分仓和烟气分仓之间设置一道密封;而在空气预热器冷端,回收吸热分仓与回收放热分仓之间无密封设置,仅回收放热分仓和烟气分仓之间设置一道密封;回收吸热分仓与一次风分仓或二次风分仓紧密相邻,且在空气预热器的热端和冷端,回收吸热分仓与一次分仓或二次分仓之间均设置一道密封,这样可提高防堵灰分仓的气体流量及氧浓度;漏风回收风机入口的静压低于空气预热器烟气分仓冷端的静压,这样可提高回收携带漏风和直接漏风的总量。
实施例5
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如图9-10所示,空气预热器还包括回收放热分仓,回收放热分仓设在烟气分仓和回收吸热分仓之间;在空气预热器热端,回收吸热分仓和回收放热分仓之间设置一道密封,回收放热分仓和烟气分仓之间设置一道密封;而在空气预热器冷端,回收吸热分仓与回收放热分仓之间无密封设置,仅回收放热分仓和烟气分仓之间设置一道密封;回收吸热分仓与一次风分仓或二次风分仓紧密相邻,且在空气预热器的热端和冷端,回收吸热分仓与一次分仓或二次分仓之间均设置一道密封。这样可提高防堵灰分仓的气体流量及氧浓度。
实施例6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回收携带漏风和直接漏风进行防堵的空气预热器,还包括冷二次风连通风道,冷二次风连通风道一端与冷二次风相通、另一端通向防堵灰分仓,冷二次风连通风道上设有第一风门,漏风回收风机出口上设有第二风门。在漏风回收风机正常运行时,上述冷二次风连通风道上的第一风门处于关闭状态,漏风回收风机出口的第二风门处于打开状态,防堵灰分仓中通入从热端回收的携带漏风和直接漏风;在漏风回收风机退出运行时,上述冷二次风连通风道上的第一风门打开、漏风回收风机出口的第二风门关闭,防堵灰分仓中通入冷二次风。
应用证明,上述漏风回收风机的运行成本显著小于所回收漏风泄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即不考虑防堵灰的效果,上述漏风回收风机的运行效益也为相当可观,若考虑防堵灰所带来的系统效应,经济效益更大。与传统防堵灰技术(如暖风器、热风再循环系统、蒸汽吹灰、冷端镀搪瓷等)相比,本发明突破了传统防堵技术以经济损失为代价进行防堵的局限性,且防堵灰效果远优于传统技术。
Claims (10)
1.一种回收携带漏风和直接漏风进行防堵的空气预热器,包括烟气分仓、一次风分仓和二次风分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收吸热分仓、防堵灰分仓、漏风回收风机和热风道;回收吸热分仓与烟气分仓相接;防堵灰分仓与二次风分仓相接;漏风回收风机设在热风道上,热风道一端与热端回收吸热分仓的出口相通、另一端通向冷端防堵灰分仓的进口,漏风回收风机从热端回收吸热分仓的出口回收携带漏风和直接漏风,经漏风回收风机升压后输送至冷端防堵灰分仓的进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携带漏风和直接漏风进行防堵的空气预热器,其特征在于:在空气预热器热端,回收吸热分仓与烟气分仓之间设置一道密封,而在空气预热器冷端,回收吸热分仓与烟气分仓之间无密封设置,即回收吸热分仓呈半分仓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携带漏风和直接漏风进行防堵的空气预热器,其特征在于:在空气预热器冷端,防堵灰分仓与二次风分仓之间设置一道密封,而在空气预热器热端,防堵灰分仓与二次风分仓之间无密封设置,即防堵灰分仓呈半分仓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携带漏风和直接漏风进行防堵的空气预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收放热分仓,回收放热分仓设在烟气分仓和回收吸热分仓之间;在空气预热器热端,回收吸热分仓和回收放热分仓之间设置一道密封,回收放热分仓和烟气分仓之间设置一道密封;而在空气预热器冷端,回收吸热分仓与回收放热分仓之间无密封设置,仅回收放热分仓和烟气分仓之间设置一道密封;回收吸热分仓与一次风分仓或二次风分仓紧密相邻,且在空气预热器的热端和冷端,回收吸热分仓与一次分仓或二次分仓之间均设置一道密封。
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回收携带漏风和直接漏风进行防堵的空气预热器,其特征在于:周向上,从防堵灰分仓到二次风分仓的方向与转子的旋转方向一致。
6.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回收携带漏风和直接漏风进行防堵的空气预热器,其特征在于:防堵灰分仓设在二次风分仓与一次风分仓之间。
7.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回收携带漏风和直接漏风进行防堵的空气预热器,其特征在于:回收吸热分仓和防堵灰分仓各占空气预热器转子的一个仓格大小。
8.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回收携带漏风和直接漏风进行防堵的空气预热器,其特征在于:对于转子转向为“烟气→一次风→二次风”的正转空气预热器,转子转速为1.5~2.5r/min。
9.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回收携带漏风和直接漏风进行防堵的空气预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二次风连通风道,冷二次风连通风道一端与冷二次风相通、另一端通向防堵灰分仓,冷二次风连通风道上设有第一风门,漏风回收风机出口上设有第二风门。
10.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 所述的回收携带漏风和直接漏风进行防堵的空气预热器,其特征在于:漏风回收风机入口的静压低于空气预热器烟气分仓冷端的静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953257 | 2017-10-13 | ||
CN2017109532572 | 2017-10-13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006692A CN108006692A (zh) | 2018-05-08 |
CN108006692B true CN108006692B (zh) | 2019-06-07 |
Family
ID=62055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234268.1A Active CN108006692B (zh) | 2017-10-13 | 2017-11-30 | 一种回收携带漏风和直接漏风进行防堵的空气预热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00669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54807A (zh) * | 2019-07-31 | 2019-11-15 | 南京常荣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声波与热风联合预防空预器堵塞的装置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156200A (en) * | 1960-12-01 | 1964-11-10 | Int Combustion Holdings Ltd | Furnace comprising regenerative heat exchangers |
CN104949149A (zh) * | 2015-06-29 | 2015-09-30 | 南京博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回转式空气预热器防堵灰协同密封的方法及其系统 |
CN205535924U (zh) * | 2016-03-11 | 2016-08-31 |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回转式空预器烟气逆流防硫酸氢铵堵塞装置 |
-
2017
- 2017-11-30 CN CN201711234268.1A patent/CN10800669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156200A (en) * | 1960-12-01 | 1964-11-10 | Int Combustion Holdings Ltd | Furnace comprising regenerative heat exchangers |
CN104949149A (zh) * | 2015-06-29 | 2015-09-30 | 南京博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回转式空气预热器防堵灰协同密封的方法及其系统 |
CN205535924U (zh) * | 2016-03-11 | 2016-08-31 |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回转式空预器烟气逆流防硫酸氢铵堵塞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006692A (zh) | 2018-05-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042623B (zh) | 一种空气预热器 | |
CN104949149B (zh) | 一种回转式空气预热器防堵灰协同密封的方法及其系统 | |
CN204943546U (zh) | 一种空气预热器 | |
CN206504355U (zh) | 一种利用碱性调质系统防堵灰的空气预热器 | |
CN107631320B (zh) | 一种空气预热器防堵灰方法 | |
CN105618019A (zh) | 包括余热利用的活性炭热解析方法及其装置 | |
CN105465803A (zh) | 一种锅炉空气预热器自吹扫系统 | |
CN108469036A (zh) | 防腐防堵自清洁立式管式空气预热器 | |
CN107940438B (zh) | 一种烟气热能利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6546124A (zh) | 一种循环风防堵灰装置及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 |
CN109404958A (zh) | 一种基于空气预热器旁路烟道的节能增效防堵方法及系统 | |
CN108006692B (zh) | 一种回收携带漏风和直接漏风进行防堵的空气预热器 | |
CN204739615U (zh) | 一种回转式空气预热器防堵灰协同密封系统 | |
CN209355296U (zh) | 一种基于空气预热器旁路烟道的节能增效防堵系统 | |
CN208652614U (zh) | 一种利用抽漏风防堵的空气预热器 | |
CN207936049U (zh) | 一种烟气热能利用系统 | |
CN207299004U (zh) | 一种低阻力、低漏风率、低排烟温度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 |
CN202056856U (zh) | 一种利用高温省煤器回收烟气余热的系统 | |
CN204042077U (zh) | 烧结烟气循环用气动三通切换阀 | |
CN208075008U (zh) | 防腐防堵自清洁立式管式空气预热器 | |
CN208075574U (zh) | 一种燃气熔炼炉 | |
CN205299554U (zh) | 一种锅炉空气预热器自吹扫系统 | |
CN204943883U (zh) | 一种带尾气余热处理装置的供热锅炉 | |
CN108019771B (zh) | 一种利用转子携带作用减少直接漏风的空气预热器 | |
CN207614853U (zh) | 一种活性焦锅炉中活性焦再生加热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27 Address after: 017010 about 5km away from Kangbashi sewage treatment plant in the east of Ulan Mulun River, Kangbashi District, Ordos City,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Room 101, building 47) Patentee after: INNER MONGOLIA POWERBEIJING KANGBASHI THERMOELECTRICIT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0000, room 03, building 150, Phoenix West Street, Gulou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105, China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BOWO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