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83747A - 垃圾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垃圾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83747A
CN107983747A CN201711231506.3A CN201711231506A CN107983747A CN 107983747 A CN107983747 A CN 107983747A CN 201711231506 A CN201711231506 A CN 201711231506A CN 107983747 A CN107983747 A CN 1079837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nding rubbish
rubbish
unit
rotating cylinder
pe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3150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oqing Dinghu Sandalwood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oqing Dinghu Sandalwood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oqing Dinghu Sandalwood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oqing Dinghu Sandalwood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23150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83747A/zh
Publication of CN1079837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8374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9DISPOSAL OF SOLID WASTE;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BDISPOSAL OF SOLID WAS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09B3/00Destroying solid waste or transforming solid waste into something useful or harmless
    • B09B3/80Destroying solid waste or transforming solid waste into something useful or harmless involving an extraction step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9DISPOSAL OF SOLID WASTE;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BDISPOSAL OF SOLID WAS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09B3/00Destroying solid waste or transforming solid waste into something useful or harmless
    • B09B3/40Destroying solid waste or transforming solid waste into something useful or harmless involving thermal treatment, e.g. evapo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9DISPOSAL OF SOLID WASTE;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BDISPOSAL OF SOLID WAS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09B5/00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or by a single other group in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垃圾处理装置。所述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垃圾处理单元、热压单元、待处理垃圾供给单元、已处理垃圾排出单元;所述待处理垃圾供给单元设置于所述垃圾处理单元的一侧,所述已处理垃圾排出单元设置于所述垃圾处理单元的一侧;待处理垃圾供给单元包括待处理垃圾供给盘、拾取辊和待处理垃圾供给辊;所述垃圾处理单元用于将降解菌液附着于待处理垃圾中;所述垃圾处理单元包括旋转筒和涂覆单元,所述涂覆单元用于将所述降解菌液附着到所述待处理垃圾上。本发明能以更加环保的方式处理垃圾。

Description

垃圾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垃圾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垃圾处理装置处理垃圾的方式一般为对垃圾进行焚烧。
对垃圾进行焚烧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这些有害气体会严重污染环境。
对垃圾进行处理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然而,由于在焚烧垃圾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因此,上述传统的技术方案不够环保。
故,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处理装置,其能以更加环保的方式处理垃圾。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垃圾处理装置,所述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垃圾处理单元、热压单元、待处理垃圾供给单元、已处理垃圾排出单元;所述待处理垃圾供给单元设置于所述垃圾处理单元的一侧,所述已处理垃圾排出单元设置于所述垃圾处理单元的一侧;待处理垃圾供给单元包括待处理垃圾供给盘、拾取辊和待处理垃圾供给辊;所述垃圾处理单元用于将降解菌液附着于待处理垃圾中;所述垃圾处理单元包括旋转筒和涂覆单元,涂覆单元用于将所述降解菌液附着到所述待处理垃圾上。
优选地,待处理垃圾供给单元还包括传送电机,所述传送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拾取辊和所述待处理垃圾供给辊旋转。
优选地,所述涂覆单元是辊状的旋转体,设置在所述旋转筒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涂覆单元与所述旋转筒接触并且形成为夹持构件,所述夹持构件在夹持所述待处理垃圾的同时输送所述待处理垃圾。
优选地,所述涂覆单元用于在所述待处理垃圾从所述待处理垃圾供给盘到达所述夹持构件并且所述待处理垃圾通过所述夹持构件时,将所述降解菌液从所述旋转筒传送到所述待处理垃圾中。
优选地,所述垃圾处理单元还用于将涂覆有所述降解菌液的所述待处理垃圾传送到所述热压单元。
优选地,垃圾处理装置还包括分离叶片,所述分离叶片设置在涂覆单元和旋转筒之间沿着待处理垃圾传送方向的夹持构件的下游侧。
优选地,所述分离叶片的尖端形成为锥形。
优选地,分离叶片的顶端部分与旋转筒的外周表面接触,所述分离叶片用于防止待处理垃圾缠绕在旋转筒周围。
优选地,分离叶片用于进入穿过夹持构件的所述待处理垃圾和旋转筒之间,并用于通过剥离所述待处理垃圾而将所述待处理垃圾从旋转筒分离。
相对现有技术,本发明能以更加环保的方式处理垃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垃圾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加热辊与加热器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的垃圾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本发明的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垃圾处理单元102、热压单元103、待处理垃圾供给单元101、已处理垃圾排出单元104。垃圾处理单元、热压单元、待处理垃圾供给单元、已处理垃圾排出单元设置在垃圾处理装置的外壳内。
所述待处理垃圾供给单元设置于所述垃圾处理单元的一侧,所述已处理垃圾排出单元设置于所述垃圾处理单元的一侧。待处理垃圾供给单元包括待处理垃圾供给盘,拾取辊和待处理垃圾供给辊。
垃圾处理单元用于将降解菌液附着于待处理垃圾中。
垃圾处理单元包括旋转筒和涂覆单元。
旋转筒与后述的驱动传动构件一体化,构成垃圾处理筒。
涂覆单元用于将降解菌液附着到待处理垃圾上。降解菌液为培养有降解菌的有机溶液。
待处理垃圾供给单元还包括传送电机,传送电机用于驱动拾取辊和待处理垃圾供给辊旋转。待处理垃圾供给盘用于供给待处理垃圾。
涂覆单元是辊状的旋转体,设置在旋转筒的下方。涂覆单元与旋转筒接触并且形成为夹持构件,该夹持构件在夹持待处理垃圾的同时输送待处理垃圾。
当待处理垃圾从待处理垃圾供给盘到达夹持构件并且待处理垃圾通过夹持构件时,涂覆单元将降解菌液从旋转筒传送到待处理垃圾中。
垃圾处理单元还用于将涂覆有降解菌液的待处理垃圾传送到热压单元。
垃圾处理装置还包括分离叶片,分离叶片设置在旋转筒的附近。分离叶片设置在涂覆单元和旋转筒之间沿着待处理垃圾传送方向的夹持构件的下游侧。分离叶片的尖端形成为锥形。分离叶片的顶端部分与旋转筒的外周表面接触。分离叶片用于防止待处理垃圾缠绕在旋转筒周围。分离叶片用于进入穿过夹持构件的待处理垃圾和旋转筒之间,并用于通过剥离待处理垃圾而将待处理垃圾从旋转筒分离。
热压单元通过加热和加压将涂覆在待处理垃圾的表面上的降解菌液压入到待处理垃圾上。热压单元包括加热辊、加压辊和加热器。加热器202设置于加热辊201内,如图2所示。在压入操作期间,加热器通过加热辊将涂覆有降解菌液的待处理垃圾加热到预定温度。当待处理垃圾通过热压单元时,热压单元的加热辊与待处理垃圾相接触,加热辊用于向待处理垃圾施加热量。待处理垃圾上的降解菌液被加热,并被加压辊加压。因此,降解菌液被压入在待处理垃圾上。已经由热压单元压入了降解菌液的待处理垃圾从热压单元向下输送,然后通过垃圾排出辊对从垃圾排出口排出到已处理垃圾排出单元。
垃圾处理单元还包括垃圾处理筒。垃圾处理筒包括旋转筒、驱动传动构件、驱动输入齿轮、旋转轴。垃圾处理筒可旋转地支撑旋转筒,旋转筒、驱动传动构件、驱动输入齿轮和旋转轴一起整体地连接到垃圾处理装置的外壳。垃圾处理筒是具有在一个方向上较长的箱形的筒状装置。垃圾处理筒以其长边方向与垃圾处理装置的长度方向一致的方式设置在外壳内。
垃圾处理筒包括壳体。壳体在长度方向与长度方向一致的状态下安装于外壳等的内框架。壳体支撑旋转轴并围绕旋转轴可旋转地支撑旋转筒。壳体容纳有驱动传动构件。
旋转筒用于在从驱动传动构件传递的旋转驱动力的驱动下旋转。旋转筒形成为圆筒状。在降解菌液被压入时,旋转筒通过涂覆单元携带降解菌液。在旋转的同时,旋转筒承载降解菌液。在旋转筒的表面上,设置有具有凹凸不平状的附着膜,附着膜用于附着降解菌液。
在旋转筒的一端端部设置有凸缘部。凸缘部装配在旋转筒的侧端部分的内孔中,并被整体固定。旋转筒的另一侧的端部设置有凸缘。凸缘是构成驱动传动构件的一部分的部件。凸缘装配在旋转筒的侧端部的内孔中,并被整体地固定(联接)。在凸缘部的中央部和凸缘的中央部均形成有轴孔。旋转轴插入到凸缘部的轴孔和凸缘的轴孔中。轴孔与旋转轴之间设有间隙。旋转筒由旋转轴可旋转地支撑,并且旋转筒由旋转轴支撑。即,旋转轴可旋转地支撑旋转筒,并且支撑旋转筒以在轴向上移动。
旋转筒由在长度方向上分离的支承部分、支撑部支撑。支承部分设置在构成外壳的内框架中,支承部分是从内框架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板状部件。在支承部分上形成有轴承孔,旋转轴的一侧的顶端部由轴承孔支承。支撑部设置在壳体中。支撑部设置在壳体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附近。支撑部是从壳体的内壁突出的板状的部件。
位于长度方向的一侧的支承部分支撑旋转轴。位于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的支撑部支撑驱动传动构件的滑轮。滑轮是构成驱动传动构件的一部分的部件。滑轮用于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旋转轴还用于支撑滑轮。此外,滑轮由设置在凸缘上的圆柱形部分可旋转地支撑。凸缘被固定到旋转筒,并且凸缘由旋转轴支撑。支撑部经由旋转筒的凸缘和由圆柱形部分支撑的滑轮支撑旋转轴。
在凸缘部与支承部分之间设有螺旋弹簧。螺旋弹簧用于沿着远离支承部分的方向以预定的弹力在轴向方向上推动旋转筒。螺旋弹簧作为压缩弹簧被保持为插入到旋转轴的顶端部侧的状态。当垃圾处理筒被安装在外壳上时,旋转轴的顶端部插入到支承部分的轴承孔中。在这种状态下,壳体被固定在外壳内的预定安装位置。在垃圾处理筒被安装到外壳的预定安装位置的状态下,支承部分将螺旋弹簧朝轴向方向压向凸缘部以压缩螺旋弹簧。因此,螺旋弹簧以压缩状态介于凸缘部与支承部分之间。此时,螺旋弹簧在延伸方向上产生弹力。压缩螺旋弹簧弹性地将旋转筒与凸缘部一起向轴向另一侧推压。螺旋弹簧的弹力被设定为比从驱动传动构件接受的横向分力小的力。因此,当横向分力不存在时,旋转筒通过螺旋弹簧的弹力在相反方向上被弹性地推动。
驱动传动构件和驱动输入齿轮附接到旋转轴的另一侧的端部。驱动输入齿轮设置在端部。驱动传动构件设置在相对驱动输入齿轮靠近旋转筒侧的旋转轴上。驱动传动构件和驱动输入齿轮均由旋转轴可旋转地支撑。
驱动输入齿轮用于接收从诸如电动机的驱动源传递的旋转驱动力。该旋转驱动力作为用于使旋转筒沿着旋转方向旋转的力被传递到驱动传动构件。驱动输入齿轮具有传递部和传动部。传递部是在圆盘状的基部的外周面上形成有齿的正齿轮。管状传递部由驱动输入齿轮的一个侧表面形成。驱动输入齿轮的中央部分形成有轴孔。旋转轴穿过轴孔插入,驱动输入齿轮由旋转轴可旋转地支撑。
传递部与驱动输入齿轮一体形成。传递部形成为中空的圆柱形状。传递部的内侧是内径比轴孔的内径大并且与轴孔连通的中空部分。在传递部的轴向前端部形成有能够与后述的接头的接合槽卡合的爪形的卡合爪。卡合爪形成为从传递部的远端部分部分地突出。卡合爪在垂直于旋转轴的方向上朝向旋转轴突出。卡合爪未到达旋转轴,卡合爪与旋转轴之间设有间隙。卡合爪用于在旋转轴的周向上与接头的接合槽卡合。
驱动传动构件设置在旋转轴上。驱动传动构件由接头(第一传动单元)、凸缘(第二传动单元)、滑轮(调节单元)这三个部件构成。旋转驱动力被传递到旋转筒,以使旋转筒在旋转方向上旋转。
接头由旋转轴可旋转地支撑。接头用于接收输入到驱动输入齿轮的在旋转方向上的旋转驱动力,并用于将旋转驱动力传递到凸缘。接头用于在与螺旋弹簧的施力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产生旋转驱动力的至少一部分。
接头包括圆盘状的基部,多个突起(第一突起)和第一圆柱部。
第一圆柱部设置在驱动输入齿轮侧的基部的第一侧面上。在基部的滑轮一侧的第二侧面上设有第二圆柱部。在接头的中央部分形成带轴孔。旋转轴穿过带轴孔。因此,接头被旋转轴可旋转地支撑。
第一圆柱部从第一侧面向轴向的一侧延伸。在第一圆柱部的外周表面上形成三个沿轴向延伸的接合槽。第一圆柱部具有能够插入到驱动输入齿轮的传动部的内孔中的形状。第一圆柱部被插入到传动部中,并且连接接头和驱动输入齿轮。驱动输入齿轮的驱动轴在第一圆柱部插入传动部的状态下插入到接合槽中。因此,接合槽和卡合爪在旋转方向上彼此接合。
接合槽中的两个相对设置的槽侧面中的一者设置为倾斜状。倾斜的槽侧面用于使得接合槽从第一侧面沿着轴向的一侧发散地变宽。因此,在卡合爪插入到接合槽的状态下,当将旋转方向的旋转驱动力传递到驱动输入齿轮时,卡合爪与接合槽的槽侧面卡合。因此,旋转驱动力经由第一圆柱部传递到接头,并且接头沿旋转方向旋转。此时,槽侧面用作倾斜凸轮。通过卡合爪推压槽侧面,产生与槽侧面的倾斜角度对应的第一分力。该第一分力作用在轴向的一侧。槽侧面的倾斜角度和旋转驱动力设定为用于使得第一分力具有比螺旋弹簧的弹力更大的力。因此,当旋转驱动力输入到驱动输入齿轮时,接头在旋转方向上旋转的同时克服螺旋弹簧的推压力,通过第一分力向轴向的一侧移动。卡合爪用于插入到接合槽中,旋转轴用于在周向上与接合槽接合,接合槽的形状为凹槽形状。
第二圆柱部从第二侧面(第一表面)沿轴向的一侧延伸。在第二圆柱部的外圆周表面上形成有三个沿轴向设置的长槽。凸缘的长肋插入到长槽中。长槽与长肋相适配。
三个突起设置在基部的第二侧面上。突起设置在第二圆柱部与第二侧面上的第二侧面的外周边缘之间,并且在圆周方向上以均匀的角度布置。所有三个突起具有相同的形状和相同的尺寸,使得三个突起从第二侧面突出的高度相同。突起用于插入形成于滑轮的多个切口槽部(第一切口部)中。突起形成为与切口槽部对应的形状,具体地,突起的形状为以第二侧面为基底的直角三角形。
凸缘附接到旋转筒的一端。凸缘连接到接头的第二圆柱部以沿轴向移动,并且沿旋转方向与接头接合。凸缘用于从接头接收旋转方向的旋转驱动力。
凸缘具有圆盘状的基体、多个凸起、压配部、长肋。
在基体的接头侧的第三侧面(本发明的第二表面)上设置有管状部。在基体的旋转筒的一侧上设有压配部。轴孔形成在凸缘的中央部分,更具体地,轴孔形成在压配部的中央部分中。旋转轴穿过轴孔插入。因此,凸缘由旋转轴可旋转地支撑。
压配部是从基体向轴向的一侧突出的筒状部。压配部装配到旋转筒的内孔中。压配部固定到旋转筒上。压配部的内部形成有轴承圆柱形部分。轴孔形成在轴承圆柱形部分中。
管状部从第三侧面向轴向的一侧延伸。管状部形成为圆柱形,其内部是中空的。管状部的内径大于接头的第二圆柱部的外径。因此,第二圆柱部能够插入管状部的内孔。第二圆柱部被插入到管状部中,并且凸缘和接头被连接。在驱动传动构件中,管状部从第三侧面沿轴向延伸,以覆盖接头的第二圆柱部。
当第二圆柱部被插入到管状部中时,长肋插入到长槽中。第二圆柱部插入管状部中,使得长肋插入长槽中。传递到接头的旋转方向的旋转驱动力从第二圆柱部的长槽传递到管状部的长肋,并传递到凸缘。此外,旋转驱动力经由凸缘传递到旋转筒,并且使旋转筒沿旋转方向旋转。长肋插入接合槽中。
在第三侧面上设置三个凸起。凸起设置在管状部与第三侧面上的外周边缘之间,并且在圆周方向上以均匀的角度设置。所有三个凸起都具有相同的形状并且形成为相同的尺寸,使得从第三侧面突出的高度相同。凸起用于插入形成于滑轮的多个切槽(第二切口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凸起形成为与切槽对应的形状,具体而言,凸起的形状为以第三侧面为基底的直角三角形。
滑轮介于接头与凸缘之间。滑轮用于在旋转轴的轴向的移动被限制的状态下在旋转轴的周向上旋转。在沿旋转方向的旋转驱动力输入到驱动输入齿轮时,滑轮将凸缘的位置移动到旋转筒的预设位置(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滑轮具有圆筒状(第三筒状部)的筒状部、切口槽部(第一切口部)、切槽。
筒状部的内孔形成为可插入凸缘的管状部中。在驱动传动构件中,管状部被插入到筒状部的内孔中。在管状部插入筒状部的内孔的状态下,筒状部被凸缘的管状部可旋转地支撑,滑轮用于沿着旋转轴的周向旋转。
沿圆周方向延伸的环形肋形成在筒状部的轴向中心处。环形肋用于调节滑轮在旋转轴的轴向上的运动。环形肋是与支撑部的凹槽接合的部分。通过将环形肋插入到凹槽中,环形肋沿轴向固定,以使滑轮的轴向运动受到限制。
在筒状部的接头侧的第一端部(本发明的第一端部)形成有六个切口槽部。六个切口槽部在圆周方向上以相等的角度间隔布置。突起被插入到切口槽部中。切口槽部形成为从第一端部向轴向的一侧凹陷的形状,以使突起插入到切口槽部中。
六个切口槽部中的每一个都具有第一倾斜面和第一垂直面。第一倾斜面是从切口槽部的深度方向朝向旋转方向从第一端部倾斜的表面。第一垂直面是设置在切口槽部中的旋转方向一侧上的表面,并且是垂直于第一端部的表面。当接头沿轴向的一侧移动时,突起插入一个切口槽部中。在该状态下,接头用于向旋转方向旋转,突起用于按压第一垂直面,受到按压力的滑轮与接头一起向相同的方向旋转。
六个切口槽部中任意两个相邻的切口槽部的深度相异。六个切口槽部包括三个第一切口槽部和三个第二切口槽部。三个第一切口槽部的任意一者的深度小于三个第二切口槽部的任意一者的深度。三个第一切口槽部在第一端部处沿圆周方向以相等的角度设置,第二切口槽部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第一切口槽部之间。
切槽形成在筒状部的凸缘侧的第二端部上。六个切槽形成在第二端部中。凸起插入到切槽中。切槽设置为从第二端部向轴向的一侧凹陷的形状,以将凸起插入到切槽中。六个切槽中的每一个具有第二倾斜面和第二垂直面。第二倾斜面是从旋转方向的第二端部向切槽的深度方向倾斜的面。第二垂直面是设置在切槽中的旋转方向侧上的表面,并且是垂直于第二端部的表面。当旋转筒在未输入旋转驱动力的状态下受到螺旋弹簧的弹力而沿轴向的一侧推动时,凸缘向接头侧移动。此时,凸起向相同的方向移动并插入到切槽中。当凸起插入切槽时,凸起将第二倾斜面沿轴向按压。第二倾斜面用作倾斜凸轮。凸起按压第二倾斜面,由此产生与第二倾斜面的倾斜角度对应的第二分力。该第二分力作用于与旋转方向的旋转的相反方向。在接收到该第二分力时,滑轮沿旋转的相反方向移动。
当旋转驱动力没有输入到驱动输入齿轮时,只有螺旋弹簧的弹力作用在旋转筒上。因此,旋转筒被沿轴向按压,凸缘也被向相同的方向按压。因此,凸缘的凸起被插入到切槽中。此时,凸起将第二倾斜面向轴向按压。因此,产生对应于第二倾斜面的倾斜角度的第二分力。由于该第二分力,滑轮沿旋转的相反方向移动。由于在旋转的相反方向上的移动,第一切口槽部和第二切口槽部也在旋转的相反方向上移动。第二倾斜面、第一切口槽部、第二切口槽部和突起的周向相对位置改变。在移动前的状态下,即使突起处于能够插入第一切口槽部内的位置关系,突起也通过向滑轮的移动而变成能够插入到第二切口槽部中的位置。在该状态下,在将旋转方向的旋转驱动力输入到驱动输入齿轮的情况下,通过该旋转驱动力使接头向旋转方向旋转,从而移动到轴向的一侧。通过接头的轴向移动,突起插入到第二切口槽部中。由于第二切口槽部相对于第一切口槽部较深,所以整个突起埋入第二切口槽部中。当接头在轴向上移动时,接头的第二圆柱部克服螺旋弹簧的弹力而挤压凸缘。旋转筒与凸缘一起也沿轴向的一侧移动。旋转筒此时的位置被设定为第一位置。旋转筒在第一位置被旋转驱动。
当向驱动输入齿轮的旋转驱动力的输入消失时,只有螺旋弹簧的弹力再次作用在旋转筒上。此时,凸缘的凸起再次插入到切槽中,并且凸起将第二倾斜面在轴向上按压。因此,再次产生对应于第二倾斜面的倾斜角度的第二分力。由于该第二分力,滑轮再次沿旋转的相反方向移动。由于在旋转的相反方向上的移动,第一切口槽部和第二切口槽部也在旋转的相反方向上移动。因此,在滑轮移动之前,突起处于可插入第二切口槽部中的位置关系。然而,在滑轮移动之后,突起改变到其可插入第一切口槽部中的位置。在这种状态下,当旋转方向上的旋转驱动力再次输入到驱动输入齿轮时,接头通过旋转驱动力在旋转方向上旋转,并且在轴向上移动。通过接头的轴向移动,突起被插入到第一切口槽部中。由于第一切口槽部相对于第二切口槽部较浅,因此整个突起不会埋入第一切口槽部中,只有突起的末端部分被埋入第一切口槽部中。当接头沿轴向移动时,接头的第二圆柱部克服螺旋弹簧的弹力挤压凸缘,以使旋转筒与凸缘一起向轴向移动。然而,此时旋转筒的移动量小于当突起插入第二切口槽部中时的移动量。因此,旋转筒不移动到第一位置,并且仅从第一位置移动到轴向的第二位置。此时,旋转筒在第二位置被旋转驱动。
由于设置有驱动传动构件,所以每当旋转方向上的旋转输入力被输入到驱动输入齿轮时,分离叶片接触旋转筒的位置都发生改变。
当分离叶片与加热辊的外周表面接触以防止待处理垃圾卷绕在热压单元的加热辊上时,驱动传动构件移动到加热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能以更加环保的方式处理垃圾。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垃圾处理单元、热压单元、待处理垃圾供给单元、已处理垃圾排出单元;
所述待处理垃圾供给单元设置于所述垃圾处理单元的一侧,所述已处理垃圾排出单元设置于所述垃圾处理单元的一侧;
待处理垃圾供给单元包括待处理垃圾供给盘、拾取辊和待处理垃圾供给辊;
所述垃圾处理单元用于将降解菌液附着于待处理垃圾中;
所述垃圾处理单元包括旋转筒和涂覆单元,所述涂覆单元用于将所述降解菌液附着到所述待处理垃圾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待处理垃圾供给单元还包括传送电机,所述传送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拾取辊和所述待处理垃圾供给辊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覆单元是辊状的旋转体,设置在所述旋转筒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覆单元与所述旋转筒接触并且形成为夹持构件,所述夹持构件在夹持所述待处理垃圾的同时输送所述待处理垃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覆单元用于在所述待处理垃圾从所述待处理垃圾供给盘到达所述夹持构件并且所述待处理垃圾通过所述夹持构件时,将所述降解菌液从所述旋转筒传送到所述待处理垃圾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处理单元还用于将涂覆有所述降解菌液的所述待处理垃圾传送到所述热压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垃圾处理装置还包括分离叶片,所述分离叶片设置在涂覆单元和旋转筒之间沿着待处理垃圾传送方向的夹持构件的下游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叶片的尖端形成为锥形。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分离叶片的顶端部分与旋转筒的外周表面接触,所述分离叶片用于防止待处理垃圾缠绕在旋转筒周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分离叶片用于进入穿过夹持构件的所述待处理垃圾和旋转筒之间,并用于通过剥离所述待处理垃圾而将所述待处理垃圾从旋转筒分离。
CN201711231506.3A 2017-11-29 2017-11-29 垃圾处理装置 Withdrawn CN1079837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31506.3A CN107983747A (zh) 2017-11-29 2017-11-29 垃圾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31506.3A CN107983747A (zh) 2017-11-29 2017-11-29 垃圾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83747A true CN107983747A (zh) 2018-05-04

Family

ID=62034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31506.3A Withdrawn CN107983747A (zh) 2017-11-29 2017-11-29 垃圾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83747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133418B1 (ko) * 2011-09-08 2012-04-09 주식회사 그린탑 매립 폐기물에서 회수된 토사의 재활용방법
CN202683586U (zh) * 2012-01-05 2013-01-23 沈阳陆港实业有限公司 有机垃圾处理机
CN206122316U (zh) * 2016-09-22 2017-04-26 姜红成 一种餐厨垃圾处理一体机
CN106747742A (zh) * 2016-11-22 2017-05-31 安徽聚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利用秸秆高值化开发多功能肥料专用发酵装置
CN206352123U (zh) * 2016-12-22 2017-07-25 隋新悦 一种好氧堆肥混料车
CN206385042U (zh) * 2016-12-22 2017-08-08 隋新悦 一种带有菌种繁殖箱的好氧堆肥混料车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133418B1 (ko) * 2011-09-08 2012-04-09 주식회사 그린탑 매립 폐기물에서 회수된 토사의 재활용방법
CN202683586U (zh) * 2012-01-05 2013-01-23 沈阳陆港实业有限公司 有机垃圾处理机
CN206122316U (zh) * 2016-09-22 2017-04-26 姜红成 一种餐厨垃圾处理一体机
CN106747742A (zh) * 2016-11-22 2017-05-31 安徽聚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利用秸秆高值化开发多功能肥料专用发酵装置
CN206352123U (zh) * 2016-12-22 2017-07-25 隋新悦 一种好氧堆肥混料车
CN206385042U (zh) * 2016-12-22 2017-08-08 隋新悦 一种带有菌种繁殖箱的好氧堆肥混料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83747A (zh) 垃圾处理装置
CN108015092A (zh) 垃圾降解设备
CN108160659A (zh) 垃圾处理设备
CN108213035A (zh) 可降解垃圾处理设备
CN108554993A (zh) 垃圾降解装置
CN108554990A (zh) 可降解垃圾处理装置
CN108554989A (zh) 用于处理垃圾的装置
CN108554991A (zh) 用于降解垃圾的设备
KR100935664B1 (ko) 파이프의 외경 도장 작업용 설치대
CN108554992A (zh) 用于降解垃圾的装置
CN108213034A (zh) 用于处理垃圾的设备
CN1085133C (zh) 旋板机
CN211575122U (zh) 一种两段式废弃物干燥与焚烧处理系统
KR20140114612A (ko) 파이프 절단기의 면취장치
CN110925773A (zh) 一种两段式废弃物干燥与焚烧处理系统
FR2691389A1 (fr) Dispositif pour couper des tubes.
CN117843224A (zh) 玻璃封底机
CN110925763B (zh) 一种生活垃圾与污泥协同处理系统及方法
KR19990012096U (ko) 파이프 절단기
JP4829527B2 (ja) 特にブレーキのマスターシリンダの円筒形ボアに溝を機械加工で形成するための装置
KR200395724Y1 (ko) 피브이씨관 가열기
JPH06155143A (ja) 小口径管の切断装置
CN209555709U (zh) 后藏式滚筒热再生设备的滚筒链式传动装置
KR101490392B1 (ko) 관 코팅장치
CN111059543A (zh) 一种两段式双桨叶废弃物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