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81944B - 一种全口义齿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口义齿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81944B
CN107981944B CN201711495728.6A CN201711495728A CN107981944B CN 107981944 B CN107981944 B CN 107981944B CN 201711495728 A CN201711495728 A CN 201711495728A CN 107981944 B CN107981944 B CN 1079819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alveolar ridge
base
denture
silicon rub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9572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81944A (zh
Inventor
孙惠强
孙国霞
赵娅雯
高荣
魏霆
文静
刘亭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1149572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81944B/zh
Publication of CN1079819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819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819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819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3/00Dental prostheses; Making same
    • A61C13/08Artificial teeth; Making sam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3/00Dental prostheses; Making same
    • A61C13/01Palates or other bases or supports for the artificial teeth; Making sam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3/00Dental prostheses; Making same
    • A61C13/34Making or working of models, e.g. preliminary castings, trial dentures; Dowel pins [4]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Dentist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Dental Prepa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口义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口腔修复的技术领域,义齿包括基托和人工牙;上颌义齿的基托包括相连的上牙槽嵴顶区和牙槽嵴顶腭侧区,人工牙排列于上牙槽嵴顶区的基托上,牙槽嵴顶腭侧区位于上牙槽嵴顶区的曲线形状的区域内;上牙槽嵴顶区外部面向口腔前庭的基托部分设为硅橡胶;下颌义齿的基托包括下牙槽嵴顶区和磨牙后垫区,人工牙排列于下牙槽嵴顶区的基托上,下牙槽嵴顶区水平投影为曲线形,磨牙后垫区位于下牙槽嵴顶区的曲线端头处;下牙槽嵴顶区外部面向口腔前庭的基托部分设为硅橡胶,磨牙后垫区端头处设为硅橡胶。指定部位边缘软硅橡胶可提高固位力,给牙槽嵴条件较差的患者提供了修复机会。

Description

一种全口义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全口义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口腔修复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无牙颌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的上颌或(和)下颌牙列全部缺失后的颌骨。无牙上下颌可分为牙槽嵴、口腔前庭、口腔本部三部分。牙列缺失是口腔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老年人。牙列缺失的患者失去了牙齿对食物的切割和研磨作用,影响了消化功能,同时对发音功能、面部容貌、神经肌肉系统也产生了影响。针对无牙颌患者,常见的修复方式有全口义齿、种植义齿,全口义齿因其价格便宜而被广泛使用。
全口义齿是采用人工材料替代缺失的上颌或下颌完整牙列及相关软硬组织的修复体。由人工牙和基托两部分组成,靠义齿基托与无牙颌粘膜组织紧密贴合及边缘封闭产生的吸附力和大气压力,使义齿吸附在上下颌牙槽嵴上,恢复患者的缺损组织和面部外貌,恢复咀嚼和发音功能,义齿基托覆盖下的粘膜和骨组织承担义齿的咬合压力。
固位和稳定是全口义齿获得良好修复效果的基础,只有使全口义齿在无牙颌患者口内保持固位和稳定,才能够有效的恢复患者的咀嚼、发音功能和美观。而足够的固位力又是全口义齿稳定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固位的义齿无法保持稳定。全口义齿的固位是指义齿在抵抗垂直向脱位的能力,即抵抗重力、粘性食物和开闭口运动时使义齿脱落的作用力——脱位力而不脱位。
全口义齿的固位力包括吸附力、大气压力和表面张力。在影响全口义齿固位力的多种因素当中,以基托与牙槽嵴黏膜之间的密合程度以及基托边缘的边缘封闭效果两者最为重要。全口义齿基托组织面与粘膜紧密贴合,在基托组织面与粘膜之间有唾液浸润其间,唾液与粘膜之间及与基托组织面之间分别产生附着力,而唾液分子之间具有内聚力,从而使义齿基托与粘膜之间产生吸附作用。大气压力是全口义齿固位的重要因素,义齿基托边缘与周围组织的密合即边缘封闭是获得大气压力固位的前提条件,全口义齿基托边缘与周围软组织始终保持紧密的接触,形成良好的边缘封闭,使空气不能进入基托与黏膜之间,在基托黏膜之间形成负压,在大气压力作用下,基托和组织密贴而使义齿获得固位。基托边缘封闭越好,则大气压力的作用越强,义齿的固位力也就越大。一旦使用过程中义齿轻度脱位,破坏了义齿周边的边缘封闭,固位力立刻大幅度降低。当患者做大张口,打哈欠,打喷嚏,咳嗽,伸舌等动作可导致边缘封闭破坏,义齿轻微松动,整体吸附效果明显变弱,固位力大幅度降低,而使义齿完全脱位,这就使患者使用起来感觉到不便,尤其是对于牙槽嵴吸收较多欠丰满的患者,传统全口义齿不能提供良好的固位,因此设计出一款提高吸附力的全口义齿是很有必要的。
中国专利文件(申请号201610077213.3)是利用新型边缘整塑材料制取全口义齿闭口式印模的方法,涉及一种关于全口义齿制取印模使用的边缘整塑材料的发明创新,在制取印模及灌注印模时提高了印模边缘的准确性,而制作的全口义齿基托材料仍是传统的硬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故当患者在进行打哈欠、打喷嚏、咳嗽等动作时仍然会破坏义齿的边缘封闭,固位下降义齿脱落,该方案并没有改善全口义齿使用过程中轻度脱位而导致的义齿固位大幅度下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全口义齿。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义齿的制备方法。
术语解释
牙槽嵴:牙槽骨是上、下颌骨包围和支持牙根的部分,又称为牙槽突;容纳牙根的窝称牙槽窝,牙槽窝在冠方的游离端称为牙槽嵴。
口腔前庭:口腔前庭为位于唇、颊与牙列、牙龈及牙槽骨牙弓之间的蹄铁形的潜在腔隙。
磨牙后垫:磨牙后垫是位于下颌最后磨牙牙槽嵴远端的黏膜软垫,呈圆形或卵圆形,覆盖在磨牙后三角上,由疏松的结缔组织构成,其中含有黏液腺。下颌全口义齿后缘应盖过磨牙后垫1/2。磨牙后垫可作为指导排列人工牙的标志。
下颌舌骨嵴:下颌舌骨嵴位于下颌骨后部的舌面,从第三磨牙斜向双尖牙区,由宽变窄。下颁舌骨嵴表面覆盖的黏膜较薄,其下方有不同程度的倒凹。
舌侧翼缘区:舌侧翼缘区是与下颌全口义齿舌侧基托接触部位的解剖标志,从前向后包括舌系带、舌下腺、下颌舌骨肌、舌腭肌、翼内肌、咽上缩肌。舌侧翼缘区后部是下颌全口义齿固位的重要部位。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全口义齿,包括上颌义齿和下颌义齿,上颌义齿和下颌义齿均设有基托和人工牙;
上颌义齿的基托部分包括相连的上牙槽嵴顶区和牙槽嵴顶腭侧区,人工牙排列于上牙槽嵴顶区的基托部分,上牙槽嵴顶区水平投影为曲线形,牙槽嵴顶腭侧区位于上牙槽嵴顶区的曲线形区域内;上牙槽嵴顶区外部面向口腔前庭的基托部分设为硅橡胶;
下颌义齿的基托部分包括下牙槽嵴顶区和磨牙后垫区,人工牙排列于下牙槽嵴顶区的基托部分,下牙槽嵴顶区水平投影为曲线形,磨牙后垫区位于下牙槽嵴顶区的曲线端头处;下牙槽嵴顶区外部面向口腔前庭的基托部分设为硅橡胶,磨牙后垫区端头处设为硅橡胶。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下牙槽嵴顶区内部面向舌骨的下颌舌骨嵴以下的基托部分设为硅橡胶。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磨牙后垫区的临近端部的三分之一处设为硅橡胶。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上颌义齿的非硅橡胶材质的基托部分的材料为聚甲基丙烯酸酯,下颌义齿的非硅橡胶材质的基托部分的材料为聚甲基丙烯酸酯。除了特定设置硅橡胶的部分,其余基托部分为传统的硬质基托材料。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硅橡胶材质的基托部分与非硅橡胶材质的基托部分的连接面通过凹凸头连接,硅橡胶材质的基托部分的连接面上设有凹槽,非硅橡胶材质的基托部分的连接面上设有凸台,凹槽与凸台匹配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凹槽设于硅橡胶材质基托部分连接面的中间位置,凸台设于非硅橡胶材质基托部分连接面的中间位置。使受力更加均匀。
进一步优选的,凸台为矩形体,凹槽为矩形凹槽,凸台上设有至少一个圆柱通孔,圆柱轴线与连接面平行;凹槽上对应设有圆柱柱体,圆柱柱体位于圆柱通孔内。
进一步优选的,凸台上设置至少两个圆柱通孔,圆柱柱体数量与圆柱通孔数量相同,圆柱通孔和圆柱柱体的直径为2mm,间隔2mm均匀分布。满足固定要求。
本发明所述全口义齿在牙槽嵴顶处基托仍为传统硬质基托材料,因人工牙排列在牙槽嵴顶处,这样既不影响人工牙与传统基托材料的连接,而且牙槽嵴顶为主承托区,主要承担咀嚼压力,硬质基托材料覆盖在此可保证义齿强度。口腔前庭部分及口底下颌舌骨嵴下的基托部分采用软弹性硅橡胶,既可增加边缘封闭,增大吸附力,又可进入组织倒凹增加固位。上颌硬区仍用传统基托材料保证义齿强度。
本发明使用一种软弹性材料替换原基托的部分结构处的传统基托材料(聚甲基丙烯酸酯)。除上述使用软硅橡胶的基托部分,其余基托地方,如:上颌基托中上牙槽嵴顶区及牙槽嵴顶腭侧区仍使用传统的硬质基托材料。下颌基托中,其余基托部分包括牙槽嵴顶、磨牙后垫区的前2/3和舌侧翼缘区靠近嵴顶部分均为传统硬质材料。
本发明在指定部位设置的硅橡胶材质可为整体结构提供类似吸盘一样的固定,类吸盘在完全就位时,靠大气压力为义齿提供足够的固位力。当义齿脱位时类吸盘产生吸力提供固位,吸力的大小与脱位的拉力成正比,当拉力大于吸力时或类吸盘完全解除真空状态时类吸盘完全脱位,当类吸盘中间脱离被吸附物体,并不立刻破坏边缘的密合性,即仍可保持边缘封闭,仍具有一定的吸附力。由此提供一种具有更强固位力的新型全口义齿。
一种上述全口义齿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1)、进行常规制取印模、灌制模型、颌位关系的记录与转移;
(2)、铺蜡排牙阶段,在设为硅橡胶材质的基托部分对应的区域内,先用不溶于热水的材料如藻酸盐代替蜡,按照基托的位置置于模型对应区域,而传统基托材料相应区域即设为非硅橡胶材质的基托部分仍常规铺蜡排牙;
(3)、进行常规装盒,冲蜡,填胶,热处理;开盒后此新型全口义齿硬质基托部分已形成,且与人工牙常规连接;
(4)、开盒,拿出基托,在要与硅橡胶相连边缘的连接面打磨凸台和圆柱通孔;来增强硅橡胶与硬质基托材料的连接;
(5)、再将此时的基托复位在模型上,去除藻酸盐,在连接面处涂粘接剂后置硅橡胶于对应空间,热压塑成型;
(6)、再次开盒,打磨抛光完成全口义齿的制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传统全口义齿相比,提高了固位力,给牙槽嵴条件较差的患者提供了修复机会。指定部位边缘软硅橡胶类似于吸盘结构,与牙槽嵴黏膜紧密贴合,封闭义齿边缘,增加了边缘吸附力,从而提高了边缘封闭性,并且软弹性硅橡胶可伸入组织倒凹增大义齿的固位。患者进行大张口、打喷嚏、咳嗽等动作时义齿有可能松动,但边缘软硅橡胶结构仍可吸附于口腔黏膜使义齿不完全脱位,大大减少了因为义齿微动而破坏边缘封闭性的情况。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硅橡胶具有疏水性、耐氧化、耐热性以及抗老化性,对人体有良好的相容性,且因硅橡胶富有弹性,当义齿在受到咀嚼力时,可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减轻粘膜压痛,减少牙槽骨的吸收。
3、本发明通过提高边缘封闭性提高义齿固位力,并且由于基托除边缘外仍采用传统聚甲基丙烯酸酯材料,此材料结构致密,与软衬材料比不易出现老化等现象,使本发明结构易抛光,易清洁,不利于微生物附着,最大程度避免发生义齿性口炎。而人工牙与基托的连接则仍为传统的化学性连接,不易脱落。
4、本发明同时设计了增加硅橡胶与非硅橡胶两者之间连接的结构,代替传统的只凭粘结剂连接,连接稳固,更加人性化。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上颌义齿的侧面观示意图;
图2、本发明上颌义齿的组织面观示意图;
图3、本发明下颌义齿的侧面观示意图;
图4、本发明下颌义齿的组织面观示意图;
图5、本发明上颌义齿戴入口内冠状面示意图;
图6、本发明下颌义齿戴入口内冠状面示意图;
图7、本发明非硅橡胶材质的基托部分的连接面形状结构示意图;
图8、本发明硅橡胶材质的基托部分与非硅橡胶材质的基托部分连接示意图;
图中:1、硅橡胶,11、牙槽嵴顶区外部向口腔前庭的基托部分,12、下颌舌骨嵴以下的基托部分,13、磨牙后垫区后三分之一处基托部分,2、传统基托材料,3、人工牙,4、牙槽嵴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新型实用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限于此。
如图1-8所示。
实施例1、
一种全口义齿,包括上颌义齿和下颌义齿,上颌义齿和下颌义齿均设有基托和人工牙。
上颌义齿的基托部分包括相连的上牙槽嵴顶区和牙槽嵴顶腭侧区,人工牙排列于上牙槽嵴顶区的基托部分,上牙槽嵴顶区水平投影为曲线形,牙槽嵴顶腭侧区位于上牙槽嵴顶区的曲线形区域内;上牙槽嵴顶区外部面向口腔前庭的基托部分设为硅橡胶;如图1、2、5所示。
下颌义齿的基托部分包括下牙槽嵴顶区和磨牙后垫区,人工牙排列于下牙槽嵴顶区的基托部分,下牙槽嵴顶区水平投影为曲线形,磨牙后垫区位于下牙槽嵴顶区的曲线端头处;下牙槽嵴顶区外部面向口腔前庭的基托部分设为硅橡胶,磨牙后垫区端头处设为硅橡胶。下牙槽嵴顶区内部面向舌骨的下颌舌骨嵴以下的基托部分设为硅橡胶。如图3、4、6所示。除了设为硅橡胶的部分,上颌基托和下颌基托的其余部分的材料为传统的硬质基托材料聚甲基丙烯酸酯。
硅橡胶可采用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特制的生物医用硅橡胶,有弹性,无毒、无味、对组织无任何刺激,可热压塑成型。
实施例2、
一种全口义齿,其结构如实施例1所述,所不同的是,磨牙后垫区的临近端部的三分之一处设为硅橡胶,如图3、4。
实施例3、
一种全口义齿,其结构如实施例1所述,所不同的是,硅橡胶材质的基托部分与非硅橡胶材质的基托部分的连接面通过凹凸头连接,硅橡胶材质的基托部分的连接面上设有凹槽,非硅橡胶材质的基托部分的连接面上设有凸台,如图7所示,凹槽与凸台匹配连接。凸台为矩形体,凹槽为矩形凹槽,凸台上设有一个圆柱通孔,圆柱轴线与连接面平行;凹槽上对应设有一个圆柱柱体,圆柱柱体位于圆柱通孔内。经过热压塑成型,位于圆柱通孔内的圆柱柱体与周围的其他硅橡胶合为一体,如图8所示,因此使硅橡胶和非硅橡胶的连接更加紧密。
实施例4、
一种全口义齿,其结构如实施例3所述,所不同的是,凹槽设于硅橡胶材质基托部分连接面的中间位置,凸台设于非硅橡胶材质基托部分连接面的中间位置。使受力更加均匀。
实施例5、
一种全口义齿,其结构如实施例3所述,所不同的是,圆柱通孔和圆柱柱体的数量均为多个,圆柱通孔和圆柱柱体的直径为2mm,按间隔2mm均匀分布于硅橡胶材质的基托部分与非硅橡胶材质的基托部分的连接面上,按实际义齿产品的尺寸决定所需圆柱通孔和圆柱柱体的数量。
实施例6、
一种制备如实施例3所述的全口义齿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1)、进行常规制取印模、灌制模型、颌位关系的记录与转移;
(2)、铺蜡排牙阶段,在设为硅橡胶材质的基托部分对应的区域内,先用不溶于热水的材料如藻酸盐代替蜡,按照基托的位置置于模型对应区域,而传统基托材料相应区域即设为非硅橡胶材质的基托部分仍常规铺蜡排牙;
(3)、进行常规装盒,冲蜡,填胶,热处理;开盒后此新型全口义齿硬质基托部分已形成,且与人工牙常规连接;
(4)、开盒,拿出基托,在要与硅橡胶相连边缘的连接面打磨凸台和圆柱通孔;来增强硅橡胶与硬质基托材料的连接;
(5)、再将此时的基托复位在模型上,去除藻酸盐,在连接面处涂粘接剂后置硅橡胶于对应空间,热压塑成型;
(6)、再次开盒,打磨抛光完成全口义齿的制作。

Claims (8)

1.一种全口义齿的制备方法,全口义齿包括上颌义齿和下颌义齿,上颌义齿和下颌义齿均设有基托和人工牙;
上颌义齿的基托部分包括相连的上牙槽嵴顶区和牙槽嵴顶腭侧区,人工牙排列于上牙槽嵴顶区的基托部分,上牙槽嵴顶区水平投影为曲线形,牙槽嵴顶腭侧区位于上牙槽嵴顶区的曲线形区域内;上牙槽嵴顶区外部面向口腔前庭的基托部分设为硅橡胶;
下颌义齿的基托部分包括下牙槽嵴顶区和磨牙后垫区,人工牙排列于下牙槽嵴顶区的基托部分,下牙槽嵴顶区水平投影为曲线形,磨牙后垫区位于下牙槽嵴顶区的曲线端头处;下牙槽嵴顶区外部面向口腔前庭的基托部分设为硅橡胶,磨牙后垫区端头处设为硅橡胶;
包括步骤如下:
(1)、进行常规制取印模、灌制模型、颌位关系的记录与转移;
(2)、铺蜡排牙阶段,在设为硅橡胶材质的基托部分对应的区域内,先用不溶于热水的材料藻酸盐代替蜡,按照基托的位置置于模型对应区域,设为非硅橡胶材质的基托部分仍常规铺蜡排牙;
(3)、进行常规装盒,冲蜡,填胶,热处理;
(4)、开盒,拿出基托,在要与硅橡胶相连边缘的连接面打磨凸台和圆柱通孔;
(5)、再将此时的基托复位在模型上,去除藻酸盐,在连接面处涂粘接剂后置硅橡胶于对应空间,热压塑成型;
(6)、再次开盒,打磨抛光完成全口义齿的制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口义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下牙槽嵴顶区内部面向舌骨的下颌舌骨嵴以下的基托部分设为硅橡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口义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磨牙后垫区的临近端部的三分之一处设为硅橡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口义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颌义齿的非硅橡胶材质的基托部分的材料为聚甲基丙烯酸酯,下颌义齿的非硅橡胶材质的基托部分的材料为聚甲基丙烯酸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口义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硅橡胶材质的基托部分与非硅橡胶材质的基托部分的连接面通过凹凸头连接,硅橡胶材质的基托部分的连接面上设有凹槽,非硅橡胶材质的基托部分的连接面上设有凸台,凹槽与凸台匹配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口义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凹槽设于硅橡胶材质基托部分连接面的中间位置,凸台设于非硅橡胶材质基托部分连接面的中间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口义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凸台为矩形体,凹槽为矩形凹槽,凸台上设有至少一个圆柱通孔,圆柱轴线与连接面平行;凹槽上对应设有圆柱柱体,圆柱柱体位于圆柱通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口义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圆柱通孔和圆柱柱体的数量均为至少两个,圆柱通孔和圆柱柱体的直径为2mm,按间隔2mm均匀分布。
CN201711495728.6A 2017-12-31 2017-12-31 一种全口义齿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79819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95728.6A CN107981944B (zh) 2017-12-31 2017-12-31 一种全口义齿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95728.6A CN107981944B (zh) 2017-12-31 2017-12-31 一种全口义齿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81944A CN107981944A (zh) 2018-05-04
CN107981944B true CN107981944B (zh) 2020-03-06

Family

ID=62040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95728.6A Active CN107981944B (zh) 2017-12-31 2017-12-31 一种全口义齿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819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20440A (zh) * 2019-01-17 2019-04-16 西安新定远精密齿研有限公司 活动义齿及其制造工艺
CN110123469A (zh) * 2019-03-29 2019-08-16 合肥卓越义齿制作有限公司 一种牙科用金属基托铺蜡方法
JP6782032B1 (ja) * 2019-08-19 2020-11-11 株式会社ULTI−Medical 口腔接触部が軟らかい義歯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EP4021342B1 (en) * 2020-02-17 2023-10-18 Technická Univerzita V Kosiciach Personalized medical device and method of its preparation
CN111150509A (zh) * 2020-02-28 2020-05-15 常映明 一种全口假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81582B (zh) * 2020-03-18 2021-08-17 四川易鸿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全口义齿无缝贴合制作方法
CN111494080B (zh) * 2020-04-24 2021-09-21 天津卡帕索医疗器械技术有限公司 双层腭护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3367821B (zh) * 2021-06-07 2022-10-28 深圳云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成型活动全口义齿的数字化加工方法及系统
CN115531017B (zh) * 2022-08-30 2023-11-03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一种具有个性化基托磨光面及中性区排牙的全口义齿的制备方法
CN115581533A (zh) * 2022-10-19 2023-01-10 张文龙 一种机械力学固位的全口吸附义齿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77172A (ja) * 2003-12-19 2005-07-07 Atd Japan:Kk 義歯
US9326834B2 (en) * 2013-12-27 2016-05-03 James R. Glidewell Dental Ceramic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of making denture devices
CN105012033A (zh) * 2014-04-28 2015-11-04 李凤强 全口义齿的制作方法
CN204428185U (zh) * 2014-12-12 2015-07-01 孙鹏元 钢托软衬义齿
CN206214214U (zh) * 2016-08-05 2017-06-06 珠海拜瑞口腔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坚固型义齿基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81944A (zh) 2018-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81944B (zh) 一种全口义齿及其制备方法
CN209187012U (zh) 无托槽隐形矫正器
CN108245268B (zh) 一种硅橡胶压力印模制作下颌半口义齿的方法
Kulkarni et al. Prosthetic rehabilitation of a partially edentulous patient with maxillary acquired defect by a two-piece hollow bulb obturator (Using a Dentogenic Concept)
CN112754693A (zh) 定制型颞下颌关节再定位牙合垫及其制作、应用方法
EP3139857B1 (en) Removable denture with metal denture tooth or teeth
RU2321375C1 (ru) Способ определения центрального соотношения челюстей
CN106109038A (zh) 应力中断式附着体义齿
Porwal et al. Neutral zone approach for rehabilitation of severely atrophic ridge
CN216652514U (zh) 一种用于活动义齿的氧化锆人工牙
Ekfeldt et al. Peri-implant mucosal level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implant-supported fixed prostheses: a 1-year follow-up study.
CN211884101U (zh) 一种全口假牙
Jain et al. Neutral zone approach for severely atrophic ridges; Avenues beyond implants and surgeries-A case report
Paul et al. Flangeless denture: an innovative technique for management of labial undercut in completely edentulous patient: a case report
CN111150509A (zh) 一种全口假牙及其制备方法
CN203169389U (zh) 阻鼾器
CN112386344A (zh) 一种弹性贴面桥及其制备方法
CN212346761U (zh) 一种全口义齿
CN109276333A (zh) 用于口腔种植修复附着龈增宽的装置及方法
Raval et al. Rehabilitation of intraoral maxillofacial defect with an interim obturator: A case report
JP4123917B2 (ja) 空隙部を有し、吸引力を利用した義歯、及び総義歯
RU2388429C1 (ru) Частичный съемный протез на нижнюю челюсть
CN216724801U (zh) 一种种植修复义齿结构
RU2326621C1 (ru) Зубной протез с опорой на внутрикостные имплантаты
Kharel et al. Conventional tooth supported overdenture: A case repor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