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81935B - 一种医疗影像医疗诊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疗影像医疗诊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81935B
CN107981935B CN201711435417.0A CN201711435417A CN107981935B CN 107981935 B CN107981935 B CN 107981935B CN 201711435417 A CN201711435417 A CN 201711435417A CN 107981935 B CN107981935 B CN 1079819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bar
spring
thick stick
inter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3541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81935A (zh
Inventor
付诚
丁大勇
练陈敏
赵磊
王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ing Dayong
Fu Cheng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143541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81935B/zh
Publication of CN1079819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819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819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819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0Containers, covers, furniture or hol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ical or diagnostic appliances or instruments, e.g. sterile covers
    • A61B50/20Hol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ical or diagnostic appliances or instru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0Containers, covers, furniture or hol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ical or diagnostic appliances or instruments, e.g. sterile covers
    • A61B50/10Furni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ical or diagnostic appliances or instruments
    • A61B50/13Trolleys, e.g. car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疗影像医疗诊断装置,其结构包括脚轮、承接底板、机体、支撑柱、推把、显示器、连接板、探头、控制面板,脚轮与承接底板锁接,脚轮共有4个分别位于承接底板底部4个角,机体与承接底板锁接,机体位于承接底板上方,支撑柱与机体镶嵌锁接,支撑柱位于机体顶部前方,推把与机体镶嵌焊接,推把位于支撑柱后方,控制面板与支撑柱铰链连接,控制面板位于支撑柱顶部,使装置使用时,可以实现让底座稳定的固定在需求的位置,在光滑地面上也能够很好的固定底座,避免了由于底座出现滑动而带来的不便。

Description

一种医疗影像医疗诊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影像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医疗影像医疗诊断装置。
背景技术
疗影像医疗诊断是以非侵入方式取得内部组织影像的技术与处理过程。它包含以下两个相对独立的研究方向:医学成像系统和医学图像处理,前者是指图像行成的过程,包括对成像机理、成像设备、成像系统分析等问题的研究;后者是指对已经获得的图像作进一步的处理,其目的是或者是使原来不够清晰的图像复原,或者是为了突出图像中的某些特征信息,或者是对图像做模式分类等,除了X射线以外,还有其他的成像技术,并发展出多种的影像技术应用,如:电脑断层扫描、核磁共振成像、医学超音波检查等等。
现有技术使用时,由于采用脚轮刹车的固定方式使得底座固定位置不稳定,特别是在光滑地面容易出现滑动,给使用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疗影像医疗诊断装置,以解决由于采用脚轮刹车的固定方式使得底座固定位置不稳定,特别是在光滑地面容易出现滑动,给使用带来不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医疗影像医疗诊断装置,其结构包括脚轮、承接底板、机体、支撑柱、推把、显示器、连接板、探头、控制面板,所述脚轮与承接底板锁接,所述脚轮共有4个分别位于承接底板底部4个角,所述机体与承接底板锁接,所述机体位于承接底板上方,所述支撑柱与机体镶嵌锁接,所述支撑柱位于机体顶部前方,所述推把与机体镶嵌焊接,所述推把位于支撑柱后方,所述控制面板与支撑柱铰链连接,所述控制面板位于支撑柱顶部,所述探头与控制面板镶嵌扣接,所述探头共有3个一字排开位于控制面板右侧,所述连接板与控制面板镶嵌锁接,所述连接板位于控制面板上方,所述显示器与连接板铰链连接,所述显示器位于连接板上方,所述承接底板包括固定板、限位顶杆、固定板撑杆、导线、第一齿轮、电机、第二齿轮、承接底板主体、第一皮带、第三齿轮、第一齿条、第一移动杆、第二皮带、第四齿轮、第二齿条、第一连接杆、扣盘、锁杆、第二连接杆、第一弹簧、第三齿条、连接板、第二移动杆、踏板、第一杆杠、杆杠支撑柱、第二弹簧、第一凸块、齿轮连接杆、第五齿轮、第六齿轮、第七齿轮、第八齿轮、第二凸块、第二杆杠、第三弹簧、限位柱、第三杆杠、第三凸块、限位杆、第四弹簧、第四杆杠、第四凸块、第一绝缘套杆、导电接触板、第五弹簧、第一绝缘套筒、第一导电板、第二绝缘套杆、第一导电连接棒、第二导电板、第二绝缘套筒、第六弹簧、第三绝缘套杆、第二导电连接棒、第三导电连接棒、第三导电板、第三绝缘套筒、第七弹簧,所述踏板与承接底板主体镶嵌扣接,所述踏板位于承接底板主体右侧,所述第一杆杠与踏板锁接,所述第一杆杠位于踏板左侧,所述杆杠支撑柱一端与第一杆杠铰链连接,所述杆杠支撑柱另一端与承接底板主体锁接,所述杆杠支撑柱位于第一杆杠下方,所述第二弹簧一端与第一杆杠扣接,所述第二弹簧另一端与承接底板主体锁接,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杆杠支撑柱左侧,所述连接板与第一杆杠锁接,所述连接板位于第一杆杠顶部左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连接板扣接,所述第一弹簧位于连接板上方,所述第二连接杆与第一弹簧另一端扣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位于第一弹簧上方,所述扣盘与第二连接杆锁接,所述扣盘位于第二连接杆上方,所述锁杆与承接底板主体铰链连接,所述锁杆位于扣盘右侧,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扣盘焊接,所述第一连接杆位于扣盘左侧,所述第二齿条与第一连接杆锁接,所述第二齿条位于第一连接杆左下方,所述第四齿轮与第二齿条啮合,所述第四齿轮位于第二齿条左侧,所述第二皮带一端与第四齿轮啮合,所述第二皮带位于第四齿轮下方,所述第六齿轮与第二皮带另一端啮合,所述第六齿轮位于第二皮带下方,所述第七齿轮与第六齿轮啮合,所述第七齿轮位于第六齿轮右下方,所述第八齿轮与第七齿轮啮合,所述第八齿轮位于第七齿轮左下方,所述第三齿条与第八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齿条位于第八齿轮下方,所述第三齿条上设有第一移动杆、第二移动杆,所述第一移动杆位于第三齿条左端,所述第二移动杆位于第三齿条右端,所述第一凸块与第二移动杆焊接,所述第一凸块位于第二移动杆底端左侧,所述第三凸块与第一移动杆焊接,所述第三凸块位于第一移动杆底部右端,所述限位柱与承接底板主体锁接,所述限位柱位于第一凸块左侧,所述第三杆杠贯穿于限位柱,所述第三杆杠位于第三凸块下方,所述限位杆与限位柱焊接,所述限位杆位于限位柱右侧,所述第三弹簧一端与限位柱扣接,所述第三弹簧位于限位柱下方,所述第二杆杠与第三弹簧另一端扣接,所述第二杆杠位于第三弹簧下方,所述第二凸块与第二杆杠焊接,所述第二凸块位于第二杆杠底部右端,所述第四杆杠与限位柱套接,所述第四杆杠位于限位柱右端内部,所述第四凸块与第四杆杠焊接,所述第四凸块位于第四杆杠底部左端,所述第四弹簧一端与第四杆杠扣接,所述第四弹簧另一端与限位柱扣接,所述第四弹簧位于第四杆杠左侧,所述第一绝缘套杆与限位柱镶嵌扣接,所述第一绝缘套杆位于第四凸块左侧,所述第三导电连接棒与第一绝缘套杆锁接,所述第三导电连接棒位于第一绝缘套杆下端,所述第三导电板与承接底板主体锁接,所述第三导电板位于第三导电连接棒右下方,所述第七弹簧与第一绝缘套杆扣接,所述第七弹簧位于第一绝缘套杆下方,所述第三绝缘套筒与第一绝缘套杆间隙连接,所述第三绝缘套筒位于第三导电板左下方,所述导电接触板与承接底板主体锁接,所述导电接触板位于第三导电连接棒左下方,所述第三绝缘套杆与承接底板主体镶嵌扣接,所述第三绝缘套杆位于第二凸块下方,所述第二导电连接棒与第三绝缘套杆锁接,所述第二导电连接棒位于导电接触板左上方,所述第一导电板与承接底板主体锁接,所述第一导电板位于第二导电连接棒左下方,所述第五弹簧与第三绝缘套杆扣接,所述第五弹簧位于第三绝缘套杆下方,所述第一绝缘套筒与第三绝缘套杆间隙连接,所述第一绝缘套筒位于第二导电连接棒下方,所述第二绝缘套杆与承接底板主体镶嵌扣接,所述第二绝缘套筒与承接底板主体锁接,所述第二绝缘套筒位于第三绝缘套杆左侧,所述第二绝缘套杆与第二绝缘套筒间隙连接,所述第二绝缘套杆位于第二绝缘套筒左侧,所述第一导电连接棒与第二绝缘套杆锁接,所述第一导电连接棒位于第二绝缘套筒左侧,所述第二导电板与承接底板主体锁接,所述第二导电板位于第一导电连接棒右上方,所述第六弹簧与第二绝缘套杆扣接,所述第六弹簧位于第二绝缘套杆右端,所述电机与承接底板主体锁接,所述电机位于承接底板主体左侧,所述第一齿轮与电机镶嵌扣接,所述第一齿轮位于电机电机轴右端,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位于第一齿轮右上方,所述齿轮连接杆一端与第二齿轮镶嵌扣接,所述齿轮连接杆位于第二齿轮上方,所述第五齿轮与齿轮连接杆另一端啮合,所述第五齿轮位于齿轮连接杆上方,所述第一皮带一端与第五齿轮啮合,所述第一皮带位于第五齿轮右上方,所述第三齿轮与第一皮带另一端啮合,所述第三齿轮位于第一皮带右上方,所述第一齿条与第三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条位于第三齿轮右侧,所述固定板撑杆与第一齿条焊接,所述固定板撑杆位于第一齿条下方,所述固定板与固定板撑杆锁接,所述固定板位于固定板撑杆下方,所述限位顶杆与固定板撑杆焊接,所述限位顶杆位于固定板撑杆右侧,所述导线与承接底板主体扣接,所述导线位于限位顶杆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杆杠与承接底板主体铰链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脚轮与承接底板主体锁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撑杆贯穿于承接底板主体。
进一步的,所述导线与电机电连接。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医疗影像医疗诊断装置,通过推把推动机体促使承接底板带动脚轮移动到适当的位置,通过向下踩踏踏板让第一杆杠通过杆杠支撑柱的支撑使得第一杆杠左端向上移动,同时把第二弹簧拉伸,当第一杆杠左端向上移动时带动连接板向上移动,促使第一弹簧被挤压同时把第二连接杆向上推移,进而带动扣盘也向上移动,从而让锁杆扣住扣盘,同时带动第一连接杆向上移动,促使第二齿条也随着向上移动,进而带动第四齿轮逆时针旋转,通过第二皮带带动第六齿轮逆时针旋转,从而让第七齿轮顺时针旋转促使第八齿轮逆时针旋转,通过第八齿轮逆时针旋转带动第三齿条向右移动,促使第一移动杆和第二移动杆都向右移动,当第一移动杆移动到限位杆时停止,同时第三凸块把第三杆杠向下顶出,使得第二杆杠右端向下压,进而使得第二凸块向下挤压第三绝缘套杆,使得第二导电连接棒连接导电接触板与第一导电板,同时第五弹簧收缩,通过导电接触板与第一导电板导通使得电机的电机轴逆时针旋转,从而让第一齿轮逆时针转动,使得第二齿轮顺时针转动,进而带动齿轮连接杆顺时针转动,使得第五齿轮顺时针转动,通过第一皮带使得第五齿轮带动第三齿轮顺时针转动,进而让第一齿条向下移动,从而带动固定板撑杆和限位顶杆同时向下移动,促使固定板向下移动把脚轮撑离地面,通过固定板支撑固定机体,当固定板撑杆移动到一定位置时限位顶杆挤压到第二绝缘套杆左下端,使得第一导电连接棒向右移动与第二导电板连接导通电机停止转动,同时第六弹簧收缩,当需要再次移动机体时,可通过再次向下踩踏踏板促使扣盘向上移动从而让锁杆解扣,通过第一弹簧收缩恢复原状态产生的弹力带动使得第一连接杆线下移动,进而让第二齿条向下移动,使得第四齿轮顺时针转动,从而使得第八齿轮顺时针转动,促使第三齿条向左移动,从而带动第一移动杆向左移动,使得第三凸块离开第三杆杠通过第三弹簧和第五弹簧使得第二杆杠、第三绝缘套杆、第二导电连接棒复位,然后第二移动杆向左移动使得第一凸块挤压第四杆杠从而使得第四弹簧收缩,让第四杆杠向左移动促使第四凸块挤压第一绝缘套杆,从而让第一绝缘套杆向下移动让第三导电连接棒连接导电接触板和第三导电板同时第七弹簧收缩,当导电接触板和第三导电板连通时电机通电电机轴顺时针转动,最终促使第一齿条向上移动,进而带动固定板撑杆向上移动,从而让固定板和限位顶杆向上移动,当固定板撑杆向上移动到移动位置时限位顶杆挤压到第二绝缘套杆左上端从而促使电机停止转动,让固定板停止在适当的位置,固定好机体后可以通过支撑柱让控制面板转动到适宜的位置,通过连接板可以调整显示器的角度方便使用人员查看,通过探头可以接触检测位置,通过控制面板可以设置调整相关的参数,使装置使用时,可以实现让底座稳定的固定在需求的位置,在光滑地面上也能够很好的固定底座,避免了由于底座出现滑动而带来的不便。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医疗影像医疗诊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承接底板开启侧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承接底板关闭状态侧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2中A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2中B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2中C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图2中D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脚轮-1、承接底板-2、机体-3、支撑柱-4、推把-5、显示器-6、连接板-7、探头-8、控制面板-9、固定板-201、限位顶杆-202、固定板撑杆-203、导线-204、第一齿轮-205、电机-206、第二齿轮-207、承接底板主体-208、第一皮带-209、第三齿轮-210、第一齿条-211、第一移动杆-212、第二皮带-213、第四齿轮-214、第二齿条-215、第一连接杆-216、扣盘-217、锁杆-218、第二连接杆-219、第一弹簧-220、第三齿条-221、连接板-222、第二移动杆-223、踏板-224、第一杆杠-225、杆杠支撑柱-226、第二弹簧-227、第一凸块-228、齿轮连接杆-229、第五齿轮-230、第六齿轮-231、第七齿轮-232、第八齿轮-233、第二凸块-234、第二杆杠-235、第三弹簧-236、限位柱-237、第三杆杠-238、第三凸块-239、限位杆-240、第四弹簧-241、第四杆杠-242、第四凸块-243、第一绝缘套杆-244、导电接触板-245、第五弹簧-246、第一绝缘套筒-247、第一导电板-248、第二绝缘套杆-249、第一导电连接棒-250、第二导电板-251、第二绝缘套筒-252、第六弹簧-253、第三绝缘套杆-254、第二导电连接棒-255、第三导电连接棒-256、第三导电板-257、第三绝缘套筒-258、第七弹簧-25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7,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疗影像医疗诊断装置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脚轮1、承接底板2、机体3、支撑柱4、推把5、显示器6、连接板7、探头8、控制面板9,所述脚轮1与承接底板2锁接,所述脚轮1共有4个分别位于承接底板2底部4个角,所述机体3与承接底板2锁接,所述机体3位于承接底板2上方,所述支撑柱4与机体3镶嵌锁接,所述支撑柱4位于机体3顶部前方,所述推把5与机体3镶嵌焊接,所述推把5位于支撑柱4后方,所述控制面板9与支撑柱4铰链连接,所述控制面板9位于支撑柱4顶部,所述探头8与控制面板9镶嵌扣接,所述探头8共有3个一字排开位于控制面板9右侧,所述连接板7与控制面板9镶嵌锁接,所述连接板7位于控制面板9上方,所述显示器6与连接板7铰链连接,所述显示器6位于连接板7上方,所述承接底板2包括固定板201、限位顶杆202、固定板撑杆203、导线204、第一齿轮205、电机206、第二齿轮207、承接底板主体208、第一皮带209、第三齿轮210、第一齿条211、第一移动杆212、第二皮带213、第四齿轮214、第二齿条215、第一连接杆216、扣盘217、锁杆218、第二连接杆219、第一弹簧220、第三齿条221、连接板222、第二移动杆223、踏板224、第一杆杠225、杆杠支撑柱226、第二弹簧227、第一凸块228、齿轮连接杆229、第五齿轮230、第六齿轮231、第七齿轮232、第八齿轮233、第二凸块234、第二杆杠235、第三弹簧236、限位柱237、第三杆杠238、第三凸块239、限位杆240、第四弹簧241、第四杆杠242、第四凸块243、第一绝缘套杆244、导电接触板245、第五弹簧246、第一绝缘套筒247、第一导电板248、第二绝缘套杆249、第一导电连接棒250、第二导电板251、第二绝缘套筒252、第六弹簧253、第三绝缘套杆254、第二导电连接棒255、第三导电连接棒256、第三导电板257、第三绝缘套筒258、第七弹簧259,所述踏板224与承接底板主体208镶嵌扣接,所述踏板224位于承接底板主体208右侧,所述第一杆杠225与踏板224锁接,所述第一杆杠225位于踏板224左侧,所述杆杠支撑柱226一端与第一杆杠225铰链连接,所述杆杠支撑柱226另一端与承接底板主体208锁接,所述杆杠支撑柱226位于第一杆杠225下方,所述第二弹簧227一端与第一杆杠225扣接,所述第二弹簧227另一端与承接底板主体208锁接,所述第二弹簧227位于杆杠支撑柱226左侧,所述连接板222与第一杆杠225锁接,所述连接板222位于第一杆杠225顶部左侧,所述第一弹簧220一端与连接板222扣接,所述第一弹簧220位于连接板222上方,所述第二连接杆219与第一弹簧220另一端扣接,所述第二连接杆219位于第一弹簧220上方,所述扣盘217与第二连接杆219锁接,所述扣盘217位于第二连接杆219上方,所述锁杆218与承接底板主体208铰链连接,所述锁杆218位于扣盘217右侧,所述第一连接杆216与扣盘217焊接,所述第一连接杆216位于扣盘217左侧,所述第二齿条215与第一连接杆216锁接,所述第二齿条215位于第一连接杆216左下方,所述第四齿轮214与第二齿条215啮合,所述第四齿轮214位于第二齿条215左侧,所述第二皮带213一端与第四齿轮214啮合,所述第二皮带213位于第四齿轮214下方,所述第六齿轮231与第二皮带213另一端啮合,所述第六齿轮231位于第二皮带213下方,所述第七齿轮232与第六齿轮231啮合,所述第七齿轮232位于第六齿轮231右下方,所述第八齿轮233与第七齿轮232啮合,所述第八齿轮233位于第七齿轮232左下方,所述第三齿条221与第八齿轮233啮合,所述第三齿条221位于第八齿轮233下方,所述第三齿条221上设有第一移动杆212、第二移动杆223,所述第一移动杆212位于第三齿条221左端,所述第二移动杆223位于第三齿条221右端,所述第一凸块228与第二移动杆223焊接,所述第一凸块228位于第二移动杆223底端左侧,所述第三凸块239与第一移动杆212焊接,所述第三凸块239位于第一移动杆212底部右端,所述限位柱237与承接底板主体208锁接,所述限位柱237位于第一凸块228左侧,所述第三杆杠238贯穿于限位柱237,所述第三杆杠238位于第三凸块239下方,所述限位杆240与限位柱237焊接,所述限位杆240位于限位柱237右侧,所述第三弹簧236一端与限位柱237扣接,所述第三弹簧236位于限位柱237下方,所述第二杆杠235与第三弹簧236另一端扣接,所述第二杆杠235位于第三弹簧236下方,所述第二凸块234与第二杆杠235焊接,所述第二凸块234位于第二杆杠235底部右端,所述第四杆杠242与限位柱237套接,所述第四杆杠242位于限位柱237右端内部,所述第四凸块243与第四杆杠242焊接,所述第四凸块243位于第四杆杠242底部左端,所述第四弹簧241一端与第四杆杠242扣接,所述第四弹簧241另一端与限位柱237扣接,所述第四弹簧241位于第四杆杠242左侧,所述第一绝缘套杆244与限位柱237镶嵌扣接,所述第一绝缘套杆244位于第四凸块243左侧,所述第三导电连接棒256与第一绝缘套杆244锁接,所述第三导电连接棒256位于第一绝缘套杆244下端,所述第三导电板257与承接底板主体208锁接,所述第三导电板257位于第三导电连接棒256右下方,所述第七弹簧259与第一绝缘套杆244扣接,所述第七弹簧259位于第一绝缘套杆244下方,所述第三绝缘套筒258与第一绝缘套杆244间隙连接,所述第三绝缘套筒258位于第三导电板257左下方,所述导电接触板245与承接底板主体208锁接,所述导电接触板245位于第三导电连接棒256左下方,所述第三绝缘套杆254与承接底板主体208镶嵌扣接,所述第三绝缘套杆254位于第二凸块234下方,所述第二导电连接棒255与第三绝缘套杆254锁接,所述第二导电连接棒255位于导电接触板245左上方,所述第一导电板248与承接底板主体208锁接,所述第一导电板248位于第二导电连接棒255左下方,所述第五弹簧246与第三绝缘套杆254扣接,所述第五弹簧246位于第三绝缘套杆254下方,所述第一绝缘套筒247与第三绝缘套杆254间隙连接,所述第一绝缘套筒247位于第二导电连接棒255下方,所述第二绝缘套杆249与承接底板主体208镶嵌扣接,所述第二绝缘套筒252与承接底板主体208锁接,所述第二绝缘套筒252位于第三绝缘套杆254左侧,所述第二绝缘套杆249与第二绝缘套筒252间隙连接,所述第二绝缘套杆249位于第二绝缘套筒252左侧,所述第一导电连接棒250与第二绝缘套杆249锁接,所述第一导电连接棒250位于第二绝缘套筒252左侧,所述第二导电板251与承接底板主体208锁接,所述第二导电板251位于第一导电连接棒250右上方,所述第六弹簧253与第二绝缘套杆249扣接,所述第六弹簧253位于第二绝缘套杆249右端,所述电机206与承接底板主体208锁接,所述电机206位于承接底板主体208左侧,所述第一齿轮205与电机206镶嵌扣接,所述第一齿轮205位于电机206电机轴右端,所述第二齿轮207与第一齿轮205啮合,所述第二齿轮207位于第一齿轮205右上方,所述齿轮连接杆229一端与第二齿轮207镶嵌扣接,所述齿轮连接杆229位于第二齿轮207上方,所述第五齿轮230与齿轮连接杆229另一端啮合,所述第五齿轮230位于齿轮连接杆229上方,所述第一皮带209一端与第五齿轮230啮合,所述第一皮带209位于第五齿轮230右上方,所述第三齿轮210与第一皮带209另一端啮合,所述第三齿轮210位于第一皮带209右上方,所述第一齿条211与第三齿轮210啮合,所述第一齿条211位于第三齿轮210右侧,所述固定板撑杆203与第一齿条211焊接,所述固定板撑杆203位于第一齿条211下方,所述固定板201与固定板撑杆203锁接,所述固定板201位于固定板撑杆203下方,所述限位顶杆202与固定板撑杆203焊接,所述限位顶杆202位于固定板撑杆203右侧,所述导线204与承接底板主体208扣接,所述导线204位于限位顶杆202下方,所述第二杆杠235与承接底板主体208铰链连接,所述脚轮1与承接底板主体208锁接,所述固定板撑杆203贯穿于承接底板主体208,所述导线204与电机206电连接。
用户在通过本医疗影像医疗诊断装置进行使用时,通过推把5推动机体3促使承接底板2带动脚轮1移动到适当的位置,通过向下踩踏踏板224让第一杆杠225通过杆杠支撑柱226的支撑使得第一杆杠225左端向上移动,同时把第二弹簧227拉伸,当第一杆杠225左端向上移动时带动连接板222向上移动,促使第一弹簧220被挤压同时把第二连接杆219向上推移,进而带动扣盘217也向上移动,从而让锁杆218扣住扣盘217,同时带动第一连接杆216向上移动,促使第二齿条215也随着向上移动,进而带动第四齿轮214逆时针旋转,通过第二皮带213带动第六齿轮231逆时针旋转,从而让第七齿轮232顺时针旋转促使第八齿轮233逆时针旋转,通过第八齿轮233逆时针旋转带动第三齿条221向右移动,促使第一移动杆212和第二移动杆223都向右移动,当第一移动杆212移动到限位杆240时停止,同时第三凸块239把第三杆杠238向下顶出,使得第二杆杠235右端向下压,进而使得第二凸块234向下挤压第三绝缘套杆254,使得第二导电连接棒255连接导电接触板245与第一导电板248,同时第五弹簧246收缩,通过导电接触板245与第一导电板248导通使得电机206的电机轴逆时针旋转,从而让第一齿轮205逆时针转动,使得第二齿轮207顺时针转动,进而带动齿轮连接杆229顺时针转动,使得第五齿轮230顺时针转动,通过第一皮带209使得第五齿轮230带动第三齿轮210顺时针转动,进而让第一齿条211向下移动,从而带动固定板撑杆203和限位顶杆202同时向下移动,促使固定板201向下移动把脚轮1撑离地面,通过固定板201支撑固定机体3,当固定板撑杆203移动到一定位置时限位顶杆202挤压到第二绝缘套杆249左下端,使得第一导电连接棒250向右移动与第二导电板251连接导通电机206停止转动,同时第六弹簧253收缩,当需要再次移动机体3时,可通过再次向下踩踏踏板224促使扣盘217向上移动从而让锁杆218解扣,通过第一弹簧220收缩恢复原状态产生的弹力带动使得第一连接杆216线下移动,进而让第二齿条215向下移动,使得第四齿轮214顺时针转动,从而使得第八齿轮233顺时针转动,促使第三齿条221向左移动,从而带动第一移动杆212向左移动,使得第三凸块239离开第三杆杠238通过第三弹簧236和第五弹簧246使得第二杆杠235、第三绝缘套杆254、第二导电连接棒255复位,然后第二移动杆223向左移动使得第一凸块228挤压第四杆杠242从而使得第四弹簧241收缩,让第四杆杠242向左移动促使第四凸块243挤压第一绝缘套杆244,从而让第一绝缘套杆244向下移动让第三导电连接棒256连接导电接触板245和第三导电板257同时第七弹簧259收缩,当导电接触板245和第三导电板257连通时电机206通电电机轴顺时针转动,最终促使第一齿条211向上移动,进而带动固定板撑杆203向上移动,从而让固定板201和限位顶杆202向上移动,当固定板撑杆203向上移动到移动位置时限位顶杆202挤压到第二绝缘套杆249左上端从而促使电机停止转动,让固定板201停止在适当的位置,固定好机体3后可以通过支撑柱4让控制面板9转动到适宜的位置,通过连接板7可以调整显示器6的角度方便使用人员查看,通过探头8可以接触检测位置,通过控制面板9可以设置调整相关的参数。
本发明所述的承接底板2相对传统的底板,其通过增加固定板201、电机206、踏板224等部件,实现了可以不采用脚轮刹车固定底板,在光滑地面也能够很好的固定底板,可以避免底板的滑动。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由于采用脚轮刹车的固定方式使得底座固定位置不稳定,特别是在光滑地面容易出现滑动,给使用带来不便,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可以实现让底座稳定的固定在需求的位置,在光滑地面上也能够很好的固定底座,避免了由于底座出现滑动而带来的不便。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5)

1.一种医疗影像医疗诊断装置,其结构包括脚轮(1)、承接底板(2)、机体(3)、支撑柱(4)、推把(5)、显示器(6)、连接板(7)、探头(8)、控制面板(9),所述脚轮(1)与承接底板(2)锁接,所述脚轮(1)共有4个分别位于承接底板(2)底部4个角,所述机体(3)与承接底板(2)锁接,所述机体(3)位于承接底板(2)上方,所述支撑柱(4)与机体(3)镶嵌锁接,所述支撑柱(4)位于机体(3)顶部前方,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把(5)与机体(3)镶嵌焊接,所述推把(5)位于支撑柱(4)后方,所述控制面板(9)与支撑柱(4)铰链连接,所述控制面板(9)位于支撑柱(4)顶部,所述探头(8)与控制面板(9)镶嵌扣接,所述探头(8)共有3个,所述探头(8)一字排开且位于控制面板(9)右侧,所述连接板(7)与控制面板(9)镶嵌锁接,所述连接板(7)位于控制面板(9)上方,所述显示器(6)与连接板(7)铰链连接,所述显示器(6)位于连接板(7)上方;
所述承接底板(2)包括固定板(201)、限位顶杆(202)、固定板撑杆(203)、导线(204)、第一齿轮(205)、电机(206)、第二齿轮(207)、承接底板主体(208)、第一皮带(209)、第三齿轮(210)、第一齿条(211)、第一移动杆(212)、第二皮带(213)、第四齿轮(214)、第二齿条(215)、第一连接杆(216)、扣盘(217)、锁杆(218)、第二连接杆(219)、第一弹簧(220)、第三齿条(221)、连接板(222)、第二移动杆(223)、踏板(224)、第一杆杠(225)、杆杠支撑柱(226)、第二弹簧(227)、第一凸块(228)、齿轮连接杆(229)、第五齿轮(230)、第六齿轮(231)、第七齿轮(232)、第八齿轮(233)、第二凸块(234)、第二杆杠(235)、第三弹簧(236)、限位柱(237)、第三杆杠(238)、第三凸块(239)、限位杆(240)、第四弹簧(241)、第四杆杠(242)、第四凸块(243)、第一绝缘套杆(244)、导电接触板(245)、第五弹簧(246)、第一绝缘套筒(247)、第一导电板(248)、第二绝缘套杆(249)、第一导电连接棒(250)、第二导电板(251)、第二绝缘套筒(252)、第六弹簧(253)、第三绝缘套杆(254)、第二导电连接棒(255)、第三导电连接棒(256)、第三导电板(257)、第三绝缘套筒(258)、第七弹簧(259),所述踏板(224)与承接底板主体(208)镶嵌扣接,所述踏板(224)位于承接底板主体(208)右侧,所述第一杆杠(225)与踏板(224)锁接,所述第一杆杠(225)位于踏板(224)左侧,所述杆杠支撑柱(226)一端与第一杆杠(225)铰链连接,所述杆杠支撑柱(226)另一端与承接底板主体(208)锁接,所述杆杠支撑柱(226)位于第一杆杠(225)下方,所述第二弹簧(227)一端与第一杆杠(225)扣接,所述第二弹簧(227)另一端与承接底板主体(208)锁接,所述第二弹簧(227)位于杆杠支撑柱(226)左侧,所述连接板(222)与第一杆杠(225)锁接,所述连接板(222)位于第一杆杠(225)顶部左侧,所述第一弹簧(220)一端与连接板(222)扣接,所述第一弹簧(220)位于连接板(222)上方,所述第二连接杆(219)与第一弹簧(220)另一端扣接,所述第二连接杆(219)位于第一弹簧(220)上方,所述扣盘(217)与第二连接杆(219)锁接,所述扣盘(217)位于第二连接杆(219)上方,所述锁杆(218)与承接底板主体(208)铰链连接,所述锁杆(218)位于扣盘(217)右侧,所述第一连接杆(216)与扣盘(217)焊接,所述第一连接杆(216)位于扣盘(217)左侧,所述第二齿条(215)与第一连接杆(216)锁接,所述第二齿条(215)位于第一连接杆(216)左下方,所述第四齿轮(214)与第二齿条(215)啮合,所述第四齿轮(214)位于第二齿条(215)左侧,所述第二皮带(213)一端与第四齿轮(214)啮合,所述第二皮带(213)位于第四齿轮(214)下方,所述第六齿轮(231)与第二皮带(213)另一端啮合,所述第六齿轮(231)位于第二皮带(213)下方,所述第七齿轮(232)与第六齿轮(231)啮合,所述第七齿轮(232)位于第六齿轮(231)右下方,所述第八齿轮(233)与第七齿轮(232)啮合,所述第八齿轮(233)位于第七齿轮(232)左下方,所述第三齿条(221)与第八齿轮(233)啮合,所述第三齿条(221)位于第八齿轮(233)下方,所述第三齿条(221)上设有第一移动杆(212)、第二移动杆(223),所述第一移动杆(212)位于第三齿条(221)左端,所述第二移动杆(223)位于第三齿条(221)右端,所述第一凸块(228)与第二移动杆(223)焊接,所述第一凸块(228)位于第二移动杆(223)底端左侧,所述第三凸块(239)与第一移动杆(212)焊接,所述第三凸块(239)位于第一移动杆(212)底部右端,所述限位柱(237)与承接底板主体(208)锁接,所述限位柱(237)位于第一凸块(228)左侧,所述第三杆杠(238)贯穿于限位柱(237),所述第三杆杠(238)位于第三凸块(239)下方,所述限位杆(240)与限位柱(237)焊接,所述限位杆(240)位于限位柱(237)右侧,所述第三弹簧(236)一端与限位柱(237)扣接,所述第三弹簧(236)位于限位柱(237)下方,所述第二杆杠(235)与第三弹簧(236)另一端扣接,所述第二杆杠(235)位于第三弹簧(236)下方,所述第二凸块(234)与第二杆杠(235)焊接,所述第二凸块(234)位于第二杆杠(235)底部右端,所述第四杆杠(242)与限位柱(237)套接,所述第四杆杠(242)位于限位柱(237)右端内部,所述第四凸块(243)与第四杆杠(242)焊接,所述第四凸块(243)位于第四杆杠(242)底部左端,所述第四弹簧(241)一端与第四杆杠(242)扣接,所述第四弹簧(241)另一端与限位柱(237)扣接,所述第四弹簧(241)位于第四杆杠(242)左侧,所述第一绝缘套杆(244)与限位柱(237)镶嵌扣接,所述第一绝缘套杆(244)位于第四凸块(243)左侧,所述第三导电连接棒(256)与第一绝缘套杆(244)锁接,所述第三导电连接棒(256)位于第一绝缘套杆(244)下端,所述第三导电板(257)与承接底板主体(208)锁接,所述第三导电板(257)位于第三导电连接棒(256)右下方,所述第七弹簧(259)与第一绝缘套杆(244)扣接,所述第七弹簧(259)位于第一绝缘套杆(244)下方,所述第三绝缘套筒(258)与第一绝缘套杆(244)间隙连接,所述第三绝缘套筒(258)位于第三导电板(257)左下方,所述导电接触板(245)与承接底板主体(208)锁接,所述导电接触板(245)位于第三导电连接棒(256)左下方,所述第三绝缘套杆(254)与承接底板主体(208)镶嵌扣接,所述第三绝缘套杆(254)位于第二凸块(234)下方,所述第二导电连接棒(255)与第三绝缘套杆(254)锁接,所述第二导电连接棒(255)位于导电接触板(245)左上方,所述第一导电板(248)与承接底板主体(208)锁接,所述第一导电板(248)位于第二导电连接棒(255)左下方,所述第五弹簧(246)与第三绝缘套杆(254)扣接,所述第五弹簧(246)位于第三绝缘套杆(254)下方,所述第一绝缘套筒(247)与第三绝缘套杆(254)间隙连接,所述第一绝缘套筒(247)位于第二导电连接棒(255)下方,所述第二绝缘套杆(249)与承接底板主体(208)镶嵌扣接,所述第二绝缘套筒(252)与承接底板主体(208)锁接,所述第二绝缘套筒(252)位于第三绝缘套杆(254)左侧,所述第二绝缘套杆(249)与第二绝缘套筒(252)间隙连接,所述第二绝缘套杆(249)位于第二绝缘套筒(252)左侧,所述第一导电连接棒(250)与第二绝缘套杆(249)锁接,所述第一导电连接棒(250)位于第二绝缘套筒(252)左侧,所述第二导电板(251)与承接底板主体(208)锁接,所述第二导电板(251)位于第一导电连接棒(250)右上方,所述第六弹簧(253)与第二绝缘套杆(249)扣接,所述第六弹簧(253)位于第二绝缘套杆(249)右端,所述电机(206)与承接底板主体(208)锁接,所述电机(206)位于承接底板主体(208)左侧,所述第一齿轮(205)与电机(206)镶嵌扣接,所述第一齿轮(205)位于电机(206)电机轴右端,所述第二齿轮(207)与第一齿轮(205)啮合,所述第二齿轮(207)位于第一齿轮(205)右上方,所述齿轮连接杆(229)一端与第二齿轮(207)镶嵌扣接,所述齿轮连接杆(229)位于第二齿轮(207)上方,所述第五齿轮(230)与齿轮连接杆(229)另一端啮合,所述第五齿轮(230)位于齿轮连接杆(229)上方,所述第一皮带(209)一端与第五齿轮(230)啮合,所述第一皮带(209)位于第五齿轮(230)右上方,所述第三齿轮(210)与第一皮带(209)另一端啮合,所述第三齿轮(210)位于第一皮带(209)右上方,所述第一齿条(211)与第三齿轮(210)啮合,所述第一齿条(211)位于第三齿轮(210)右侧,所述固定板撑杆(203)与第一齿条(211)焊接,所述固定板撑杆(203)位于第一齿条(211)下方,所述固定板(201)与固定板撑杆(203)锁接,所述固定板(201)位于固定板撑杆(203)下方,所述限位顶杆(202)与固定板撑杆(203)焊接,所述限位顶杆(202)位于固定板撑杆(203)右侧,所述导线(204)与承接底板主体(208)扣接,所述导线(204)位于限位顶杆(202)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影像医疗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杆杠(235)与承接底板主体(208)铰链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影像医疗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轮(1)与承接底板主体(208)锁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影像医疗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撑杆(203)贯穿于承接底板主体(20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影像医疗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204)与电机(206)电连接。
CN201711435417.0A 2017-12-26 2017-12-26 一种医疗影像医疗诊断装置 Active CN1079819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35417.0A CN107981935B (zh) 2017-12-26 2017-12-26 一种医疗影像医疗诊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35417.0A CN107981935B (zh) 2017-12-26 2017-12-26 一种医疗影像医疗诊断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81935A CN107981935A (zh) 2018-05-04
CN107981935B true CN107981935B (zh) 2019-11-22

Family

ID=62042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35417.0A Active CN107981935B (zh) 2017-12-26 2017-12-26 一种医疗影像医疗诊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819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71478A (zh) * 2018-06-21 2018-11-23 重庆前卫克罗姆表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超声波流量计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84033A1 (fr) * 2010-12-22 2012-06-28 Henri Lescher Ensemble de micro pompe
CN204839862U (zh) * 2015-08-04 2015-12-09 朱延民 一种骨科用牵引装置
CN205549058U (zh) * 2016-03-01 2016-09-07 宋斌 一种医院用手术刀具全方位消毒装置
CN108403373B (zh) * 2016-10-31 2020-12-01 王维冬 可升降外科手术用床
CN107510513B (zh) * 2017-08-10 2020-06-05 青岛市中医医院 一种口腔科手术用托盘放置装置
CN107468430A (zh) * 2017-08-24 2017-12-15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可升降的医用手推车及使用方法
CN107376053A (zh) * 2017-08-31 2017-11-24 罗金明 一种便于移动的医疗输液支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81935A (zh) 2018-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72836B (zh) 利用远程运动中心的超声波探头注射装置
US10653377B2 (en) Breast computed tomography system comprising a gripper
CN107981935B (zh) 一种医疗影像医疗诊断装置
CN108433741B (zh) 回转装置和包括该回转装置的医疗设备
EP1457155A4 (en) X-RAY CT DEVICE
CN108186274B (zh) 一种新型的神经内科磁疗按摩躺床
KR20180077989A (ko) 의료기기
JP2014030662A (ja) X線撮像装置
EP2448493A1 (en) Movement mechanism for dental x-ray apparatus
US10687773B2 (en) Mammography apparatus
CN207486378U (zh) 一种神经内科监护装置
CN105877887B (zh) 多功能牵引椅
FR2809849A1 (fr) Procede et dispositif d'acquisition d'images
WO2016190285A1 (ja) リハビリテーションシステム、リハビリテーション用プログラム、及び、リハビリテーション方法
CN208404601U (zh) 一种适用于放射影像科的造影辅助装置
CN110037745A (zh) 一种用于测试膝跳反应的神经内科临床叩诊锤
CN109718088A (zh) 神经内科康复治疗装置
CN111345975B (zh) 一种基于神经内科兼具上下肢体一体的训练康复设备
CN104127273B (zh) 电脑四维双向牵引床
FR2630910A1 (fr) Table de traitement therapeutique
CN208640738U (zh) 一种医学ct影像检查床
CN213097973U (zh) 触控式超声设备及超声成像系统的触控设备
CN106371045B (zh) 介入性磁共振接收线圈组件及磁共振设备
CN217853747U (zh) 一种腰椎穿刺体位辅助装置
CN104334083A (zh) 控制面板的旋转制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Fu Cheng

Inventor after: Ding Dayong

Inventor after: Lian Chenmin

Inventor after: Zhao Lei

Inventor after: Wang Dan

Inventor before: Lian Chenmin

Inventor before: Zhao Lei

Inventor before: Wang Da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025

Address after: 261500 Gaomi City people's Hospital, 77 West Government Street, Weifang, Shandong, Gaomi City

Applicant after: Fu Cheng

Applicant after: Ding Dayong

Address before: 450002 No. 5 Dongfeng Road, Jinshui District, Henan, Zhengzhou

Applicant before: Practice Chen Mi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