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80547A - 一种兰花种植土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兰花种植土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80547A
CN107980547A CN201711236647.4A CN201711236647A CN107980547A CN 107980547 A CN107980547 A CN 107980547A CN 201711236647 A CN201711236647 A CN 201711236647A CN 107980547 A CN107980547 A CN 1079805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planting soil
modified
bacterium
coconut hu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3664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金显
陈财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E-More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E-More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E-More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E-More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23664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80547A/zh
Publication of CN1079805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8054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兰花种植土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花卉种植技术领域。所述种植土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杏鲍菇菌渣50‑80份、骨粉10‑15份、改性椰壳10‑15份、泥炭土100‑150份、稻草10‑15份、微生物菌剂0.2‑0.4份、木屑0.3‑0.5份、木薯酒精废液50‑75份、碳酸钾2‑3份;所述微生物菌剂含有质量比为1‑5:2‑4:3:2:1:1的EM菌、纤维弧菌、浮游球衣菌、丝状真菌里氏木霉、白色链孢囊菌、酵母菌;微生物菌剂中的活菌数量在180亿/克以上。本发明的种植土配方科学,具有透气疏水、沥水保水性好、保润性好的特点,避免兰花容易烂根的问题,能提高兰花种植的发苗率和成活率。

Description

一种兰花种植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花卉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兰花种植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兰花属兰科,地生或附生草本植物。由于地生兰大部分品种原产中国,因此兰花又称中国兰。兰花株一般根长筒状,叶自茎部簇生,线状披针形,2~3片成一束。兰的根、叶、花朵、果、种子均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兰花是一种以香著称的花卉,具高洁、清雅的特点。
兰花相对于其他花卉而言,由于其根系对水比较敏感,当种植土过湿或过干的状态持续时间超过兰根所能忍受的时间时(确切地说,是种植土中缺氧或缺水状态持续的时间超过兰根所能忍受的时间),就会引起烂根或空根;持续的时间再长些,根部的问题就反映在叶片上,植株就会枯黄而死。实际种植过程中,兰花更多的是被“淹死”的,即由于种植土选配不当,保水性太强或浇水过频,导致植料老是湿漉漉的。当这种过湿状态持续时间超过兰花所能的忍受限度时,兰根就腐烂了,兰株最终死亡。此外,也有人听说兰花“怕”水,就很少给它浇水,结果矫枉过正,兰花被“渴死”了。由此可见,能否掌控好种植土中的含水量,是决定养兰成败的关键,而能否掌控好种植土的含水量,种植土的科学配料也是关键因素。
目前,由于上述原因,兰花的家庭、办公室养殖难度较大、存活率低,局限性大,无法适应和满足广大养兰爱好者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兰花种植土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种植土配方科学,具有透气疏水、沥水保水性好、保润性好的特点,避免兰花容易烂根的问题,能提高兰花种植的发苗率和成活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兰花种植土,所述种植土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杏鲍菇菌渣50-80份、骨粉10-15份、改性椰壳10-15份、泥炭土100-150份、稻草10-15份、微生物菌剂0.2-0.4份、木屑0.3-0.5份、木薯酒精废液50-75份、碳酸钾2-3份;所述微生物菌剂含有质量比为1-5:2-4:3:2:1:1的EM菌、纤维弧菌、浮游球衣菌、丝状真菌里氏木霉、白色链孢囊菌、酵母菌;微生物菌剂中的活菌数量在180亿/克以上。
更优选地,所述种植土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杏鲍菇菌渣70份、骨粉12份、改性椰壳12份、泥炭土135份、稻草12份、微生物菌剂0.3份、木屑0.4份、木薯酒精废液0.15份、碳酸钾2.5份;所述生物菌剂含有质量比为3:3:3:2:1:1的EM菌、纤维弧菌、浮游球衣菌、丝状真菌里氏木霉、白色链孢囊菌、酵母菌。
更优选地,所述杏鲍菇菌渣是采用黄芩药渣、腐熟花生壳、茶叶渣、麸皮、玉米芯、生石膏按照重量比为1:2:2-3:4-5:2:0.2-0.3混合后栽培杏鲍菇后的副产物。
更优选地,所述改性椰壳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首先将椰壳晒干后粉碎成椰壳粉备用;按照椰壳粉重量的1.5-2.0%称取硅烷偶联剂,将硅烷偶联剂用无水乙醇配制成溶液,得溶液A;将椰壳粉放入到溶液A中,在70-80℃的温度下,以600-800转/分的速度搅拌1-1.5小时,得到改性溶液B;将改性溶液B中的无水乙醇蒸发后得混合物C;将聚丙烯酸钠、混合物C、过磷酸钾按照20-35:80-100:1的质量比混合,在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干燥,得到改性椰壳。
进一步地,所述骨粉为脱脂牛骨粉、脱脂羊骨粉或脱脂猪骨粉。
进一步地,所述改性椰壳的粒度为3-6cm。
进一步地,所述溶液A中含有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浓度为8-12%。
进一步地,所述硅烷偶联剂为DL171。
上述兰花种植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准备好所有的原料,将稻草粉碎至长度小于1cm;
(2)将杏鲍菇菌、泥炭土、稻草、木屑、碳酸钾混合均匀,得发酵料;将微生物菌剂与木薯酒精废液混匀后放置2-5分钟,然后与发酵料混合,再加水调节至含水率为60%-65%,然后在水泥地上堆积成肥堆,用麻袋盖在肥堆表面进行发酵;发酵过程中保持肥堆内的温度在60-65℃,湿度为45-50%,堆温超过65℃时进行翻堆或喷水降温,发酵15-18天后得发酵肥;
(3)将改性椰壳、骨粉与发酵肥混合,充分混匀,即得到所述兰花种植土。
本发明中,种植土中所用杏鲍菇菌渣是采用黄芩药渣、腐熟花生壳、茶叶渣、麸皮、玉米芯、生石膏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栽培杏鲍菇后的副产物,黄芩药渣中含有大量适合食用菌生长的营养成份,与腐熟花生壳、茶叶渣、麸皮、玉米芯、生石膏混合后,被杏鲍菇菌丝体分解变成简单可溶性营养物质,可以有效地提高整体营养价值,其有机质含量高达35%以上,且其经过杏鲍菇的生物转化,所得杏鲍菇菌渣变得疏松、透气性好,作为主要原料之一,可以改善种植土的疏水透气性。
本发明中,种植土中所用泥炭土具有较好的保水性能,但其吸水量不够大、透气性不强,且水干后容易板结,板结后不容易再吸水。该种植土中还采用了改性椰壳,在对椰壳改性时,先采用偶联剂进行表面的偶联,然后按照一定比例复合聚丙烯酸钠、过磷酸钾,得到一种具有超高吸水性的材料,吸水速度快,吸水容量大,保水性好,水干后可以反复吸水。
本发明中,种植土中的杏鲍菇菌渣如直接使用容易滋生霉菌有害孢子和害虫,影响兰花生长,因此需要进行发酵处理。本申请人筛选了质量比为1-5:2-4:3:2:1:1的EM菌、纤维弧菌、浮游球衣菌、丝状真菌里氏木霉、白色链孢囊菌、酵母菌作为混合菌剂,能适应本发明中所用的杏鲍菇菌渣、泥炭土、稻草和木薯酒精废液混合物料的发酵需求,具有升温快、温度高的优点,杀灭病原菌的效果好,除臭效果明显,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对兰花生长有益的氨基酸和短链蛋白质,提升肥力。木薯酒精废液主要来自发酵醪液进入粗馏塔后由底部排放的废液,是一种有机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的糖分、蛋白质、无机盐、纤维素等,整体呈酸性,虽然无毒但却是有害废水,工业处理需要花费较大的成本。本申请人在发酵过程中发现,通过添加木薯酒精废液,可以缩短腐熟的时间5-7天,且与不添加木薯酒精废液进行发酵相比,能使堆肥的有机质含量提高18.5%以上,N、P、K含量分别提高15.6%,17.5%、24.3%,使种植土的综合营养价值增加,更有利于兰花的生长。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种植土配方科学,添加改性椰壳可以瞬间快吸大量水分,改善泥炭土吸水慢,且不能反复吸水的缺点,添加稻草使种植土蓬松,添加杏鲍菇菌渣不仅可以为兰花提供一定的肥力,还能改善泥炭土的透气性问题,使种植土变得疏松、透气性好,杏鲍菇菌渣与泥炭土、稻草、木屑、碳酸钾、木薯酒精废液一起发酵后增加种植土肥力,多种原料混合使用,结合起来具有良好的保润性,避免兰花容易烂根的问题,为兰花提供适宜生长的肥力,能提高兰花种植的发苗率和成活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达本发明,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1、原料的准备
杏鲍菇菌渣:采用黄芩提取有效成份后的药渣、腐熟花生壳、茶叶渣、麸皮、玉米芯、生石膏按照重量比为1:2:2:5:2:0.3混合后栽培杏鲍菇,待杏鲍菇收获后收集副产物备用;
制备改性椰壳:首先将椰壳晒干后粉碎成椰壳粉备用;按照椰壳粉重量的1.5%称取硅烷偶联剂,将硅烷偶联剂用无水乙醇配制成质量浓度为8%的溶液,得溶液A;将椰壳粉放入到溶液A中,在70-72℃的温度下,以600转/分的速度搅拌1.5小时,得到改性溶液B;将改性溶液B中的无水乙醇蒸发后得混合物C;将聚丙烯酸钠、混合物C、过磷酸钾按照20:80:1的质量比混合,在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干燥,得到改性椰壳。
微生物菌剂:按EM菌、纤维弧菌、浮游球衣菌、丝状真菌里氏木霉、白色链孢囊菌、酵母菌质量比为1:2:3:2:1:1准备菌剂;保证微生物菌剂中的活菌数量在180亿/克以上。
2、种植土的制备:
(1)按照以下重量份准备原料:杏鲍菇菌渣50份、脱脂牛骨粉10份、改性椰壳10份、泥炭土100份、稻草10份、微生物菌剂0.2份、木屑0.3份、木薯酒精废液0.1份、碳酸钾2份。将稻草粉碎至长度小于1cm。
(2)将杏鲍菇菌、泥炭土、稻草、木屑、碳酸钾混合均匀,得发酵料;将微生物菌剂与木薯酒精废液混匀后放置2分钟,然后与发酵料混合,再加水调节至含水率为60%,然后在水泥地上堆积成肥堆,用麻袋盖在肥堆表面进行发酵;发酵过程中保持肥堆内的温度在60℃-65℃,湿度为45%,堆温超过65℃时进行翻堆或喷水降温,发酵15天后得发酵肥;
(3)将改性椰壳、骨粉与发酵肥混合,充分混匀,即得到所述兰花种植土。
实施例2
1、原料的准备
杏鲍菇菌渣:采用黄芩提取有效成份后的药渣、腐熟花生壳、茶叶渣、麸皮、玉米芯、生石膏按照重量比为1:2:3:4:2:0.2混合后栽培杏鲍菇,待杏鲍菇收获后收集副产物备用;
制备改性椰壳:首先将椰壳晒干后粉碎成椰壳粉备用;按照椰壳粉重量的1.8%称取硅烷偶联剂,将硅烷偶联剂用无水乙醇配制成质量浓度为10%的溶液,得溶液A;将椰壳粉放入到溶液A中,在75℃的温度下,以700转/分的速度搅拌1小时,得到改性溶液B;将改性溶液B中的无水乙醇蒸发后得混合物C;将聚丙烯酸钠、混合物C、过磷酸钾按照30:95:1的质量比混合,在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干燥,得到改性椰壳。
微生物菌剂:按EM菌、纤维弧菌、浮游球衣菌、丝状真菌里氏木霉、白色链孢囊菌、酵母菌质量比为3:3:3:2:1:1准备菌剂;保证微生物菌剂中的活菌数量在180亿/克以上。
2、种植土的制备:
(1)按照以下重量份准备原料:杏鲍菇菌渣70份、骨粉12份、改性椰壳12份、泥炭土135份、稻草12份、微生物菌剂0.3份、木屑0.4份、木薯酒精废液65份、碳酸钾2.5份。将稻草粉碎至长度小于1cm;
(2)将杏鲍菇菌、泥炭土、稻草、木屑、碳酸钾混合均匀,得发酵料;将微生物菌剂与木薯酒精废液混匀后放置3分钟,然后与发酵料混合,再加水调节至含水率为62%,然后在水泥地上堆积成肥堆,用麻袋盖在肥堆表面进行发酵;发酵过程中保持肥堆内的温度在60-65℃,湿度为48%,堆温超过65℃时进行翻堆或喷水降温,发酵15天后得发酵肥;
(3)将改性椰壳、骨粉与发酵肥混合,充分混匀,即得到所述兰花种植土。
实施例3
1、原料的准备
杏鲍菇菌渣:采用黄芩提取有效成份后的药渣、腐熟花生壳、茶叶渣、麸皮、玉米芯、生石膏按照重量比为1:2:3:5:2:0.3混合后栽培杏鲍菇,待杏鲍菇收获后收集副产物备用;
制备改性椰壳:首先将椰壳晒干后粉碎成椰壳粉备用;按照椰壳粉重量的2.0%称取硅烷偶联剂,将硅烷偶联剂用无水乙醇配制成质量浓度为12%的溶液,得溶液A;将椰壳粉放入到溶液A中,在75-80℃的温度下,以800转/分的速度搅拌1小时,得到改性溶液B;将改性溶液B中的无水乙醇蒸发后得混合物C;将聚丙烯酸钠、混合物C、过磷酸钾按照35:100:1的质量比混合,在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干燥,得到改性椰壳。
微生物菌剂:按EM菌、纤维弧菌、浮游球衣菌、丝状真菌里氏木霉、白色链孢囊菌、酵母菌质量比为5:4:3:2:1:1准备菌剂;保证微生物菌剂中的活菌数量在180亿/克以上。
2、种植土的制备:
(1)按照以下重量份准备原料:杏鲍菇菌渣80份、脱脂羊骨粉15份、改性椰壳15份、泥炭土150份、稻草15份、微生物菌剂0.4份、木屑0.5份、木薯酒精废液0.2份、碳酸钾3份。将稻草粉碎至长度小于1cm;
(2)将杏鲍菇菌、泥炭土、稻草、木屑、碳酸钾混合均匀,得发酵料;将微生物菌剂与木薯酒精废液混匀后放置5分钟,然后与发酵料混合,再加水调节至含水率为65%,然后在水泥地上堆积成肥堆,用麻袋盖在肥堆表面进行发酵;发酵过程中保持肥堆内的温度在60-65℃,湿度为50%,堆温超过65℃时进行翻堆或喷水降温,发酵18天后得发酵肥;
(3)将改性椰壳、骨粉与发酵肥混合,充分混匀,即得到所述兰花种植土。
实施例4
该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所用杏鲍菇菌渣不同,具体为:采用锯末40%、棉子壳40%、麦麸18%、石膏粉1%、糖1%,水适量作为培养料栽培杏鲍菇,待杏鲍菇收获后收集副产物备用;
微生物菌剂:采用EM菌液;保证微生物菌剂中的活菌数量在180亿/克以上。
其他原料与制作方法与实施例2均相同,得到种植土。通过进行种植对比试验,考察种植土的保润性和种植兰花的效果。
实施例5
该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发酵过程中不添加木薯酒精废液。发酵过程中发现只发酵15天,发酵肥还不能完全转为深褐色,且检验发现发酵肥中还有未被完全杀灭的细菌孢子和虫卵。继续发酵至25天,才能达到可以安全使用的程度。
实施例6
该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发酵后的肥料中不添加改性椰壳,得到种植土。通过进行种植对比试验,考察种植土的保润性和种植兰花的效果。
实施例7
该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采用腐叶土50%+珍珠岩50%作为种植土,通过进行种植对比试验,考察种植土的保润性和种植兰花的效果。
为了考察兰花种植土对兰花生长情况的影响,本试验以实施例1-7制备的种植土为栽培基质,根据兰花的生长习性每例种植春兰30株,进行栽培效果对比试验。对比过程中,观察记录种植土的保润性效果,结果见表1。并通过近一年的种植,观察和对比各组中兰花的生长状况、发苗率、根部和成活率,结果见表2,其中发苗率=(新苗数/老苗数)×100%。
表1种植土状况变化情况
实施例 浇透水后第5天 种植半年后
1 种植土不干燥 吸水性好,疏松、透气
2 种植土不干燥 吸水性好,疏松、透气
3 种植土不干燥 吸水性好,疏松、透气
4 种植土不干燥 吸水性好,疏松、透气
5 种植土不干燥 吸水性好,疏松、透气
6 种植土非常干燥 吸水性不好、板结
7 表土较干燥 吸水性不好、板结
从表1的结果可以看出,由于实施例6为添加改性椰壳、实施例7中采用腐叶土代替了更疏松透气的杏鲍菇菌渣,种植土的保水性和保润性都不好,且经过种植半年后,土质开始板结,吸水慢,透气性差。说明本发明的配方更加科学合理,能长效保持疏松透气的特点。
表2兰花的生长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种植土兰花长势好、发苗率高、成活率高,实施例4中由于杏鲍菇菌渣不同,且发酵时采用的菌种不同,不能获得适合兰花生长的营养成分,实际应用中由于发酵不充分,种植兰花时还容易发生病虫害;实施例5中未添加木薯酒精废液,营养和发酵不充分,也影响了兰花长势。实施例6和7由于种植土结构不合理,容易出现板结,保水性、保润性和透气性方面较差,导致其生长情况不佳。
另外,本申请人将本发明的种植土用于种植其他品种的兰花如蝴蝶兰、蕙兰、建兰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

Claims (9)

1.一种兰花种植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土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杏鲍菇菌渣50-80份、骨粉10-15份、改性椰壳10-15份、泥炭土100-150份、稻草10-15份、微生物菌剂0.2-0.4份、木屑0.3-0.5份、木薯酒精废液50-75份、碳酸钾2-3份;所述微生物菌剂含有质量比为1-5:2-4:3:2:1:1的EM菌、纤维弧菌、浮游球衣菌、丝状真菌里氏木霉、白色链孢囊菌、酵母菌;微生物菌剂中的活菌数量在180亿/克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兰花种植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土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杏鲍菇菌渣70份、骨粉12份、改性椰壳12份、泥炭土135份、稻草12份、微生物菌剂0.3份、木屑0.4份、木薯酒精废液65份、碳酸钾2.5份;所述生物菌剂含有质量比为3:3:3:2:1:1的EM菌、纤维弧菌、浮游球衣菌、丝状真菌里氏木霉、白色链孢囊菌、酵母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兰花种植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杏鲍菇菌渣是采用黄芩药渣、腐熟花生壳、茶叶渣、麸皮、玉米芯、生石膏按照重量比为1:2:2-3:4-5:2:0.2-0.3混合后栽培杏鲍菇后的副产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兰花种植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椰壳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首先将椰壳晒干后粉碎成椰壳粉备用;按照椰壳粉重量的1.5-2.0%称取硅烷偶联剂,将硅烷偶联剂用无水乙醇配制成溶液,得溶液A;将椰壳粉放入到溶液A中,在70-80℃的温度下,以600-800转/分的速度搅拌1-1.5小时,得到改性溶液B;将改性溶液B中的无水乙醇蒸发后得混合物C;将聚丙烯酸钠、混合物C、过磷酸钾按照20-35:80-100:1的质量比混合,在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干燥,得到改性椰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兰花种植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骨粉为脱脂牛骨粉、脱脂羊骨粉或脱脂猪骨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兰花种植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椰壳的粒度为3-6c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兰花种植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A中含有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浓度为8-12%。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兰花种植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为DL17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兰花种植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准备好所有的原料,将稻草粉碎至长度小于1cm;
(2)将杏鲍菇菌、泥炭土、稻草、木屑、碳酸钾混合均匀,得发酵料;将微生物菌剂与木薯酒精废液混匀后放置2-5分钟,然后与发酵料混合,再加水调节至含水率为60%-65%,然后在水泥地上堆积成肥堆,用麻袋盖在肥堆表面进行发酵;发酵过程中保持肥堆内的温度在60-65℃,湿度为45-50%,堆温超过65℃时进行翻堆或喷水降温,发酵15-18天后得发酵肥;
(3)将改性椰壳、骨粉与发酵肥混合,充分混匀,即得到所述兰花种植土。
CN201711236647.4A 2017-11-30 2017-11-30 一种兰花种植土及其制备方法 Withdrawn CN1079805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36647.4A CN107980547A (zh) 2017-11-30 2017-11-30 一种兰花种植土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36647.4A CN107980547A (zh) 2017-11-30 2017-11-30 一种兰花种植土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80547A true CN107980547A (zh) 2018-05-04

Family

ID=62034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36647.4A Withdrawn CN107980547A (zh) 2017-11-30 2017-11-30 一种兰花种植土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8054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93108A (zh) * 2021-05-08 2021-08-24 四川农业大学 一种用于兰花盆土清洁的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及得到的生物菌剂和应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15955A (zh) * 2011-12-20 2012-06-27 李卫东 亚热带区域专用型兰花栽培基质及其配制方法
CN102989414A (zh) * 2012-11-22 2013-03-27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超疏水活性炭改性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416288A (zh) * 2013-05-29 2013-12-04 淳安千岛湖金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兰花无土栽培基质
CN103782885A (zh) * 2014-01-16 2014-05-14 何爱华 一种兰花栽培专用栽培基质
CN107244976A (zh) * 2017-07-13 2017-10-13 安徽梅兰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花卉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15955A (zh) * 2011-12-20 2012-06-27 李卫东 亚热带区域专用型兰花栽培基质及其配制方法
CN102989414A (zh) * 2012-11-22 2013-03-27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超疏水活性炭改性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416288A (zh) * 2013-05-29 2013-12-04 淳安千岛湖金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兰花无土栽培基质
CN103782885A (zh) * 2014-01-16 2014-05-14 何爱华 一种兰花栽培专用栽培基质
CN107244976A (zh) * 2017-07-13 2017-10-13 安徽梅兰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花卉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93108A (zh) * 2021-05-08 2021-08-24 四川农业大学 一种用于兰花盆土清洁的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及得到的生物菌剂和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83063A (zh) 一种生物有机肥及其生产工艺
CN105218177B (zh) 利用蚕沙发酵制备复合微生物菌肥的方法
CN106386163A (zh) 利用农作物秸秆种植食用菌的方法
CN102329171A (zh) 一种用菊花秸秆栽培香菇的培养基料及其栽培香菇方法
CN107188674B (zh) 一种茄果类蔬菜育苗基质及其制作方法
CN104054563B (zh) 一种实用高效无土栽培蔬菜和花卉营养基质材料的生产方法
CN103864511A (zh) 一种增效有机无机复合肥
CN103382139A (zh) 一种双孢菇培养基质
CN109479671A (zh) 一种提高半夏组培苗成活率的驯化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48324A (zh) 利用使用过的生物垫料生产食用菌的方法
CN107903112A (zh) 一种桉树育苗基质的制备方法
CN107827499A (zh) 一种用于甘蔗种植的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96753A (zh) 一种富硅平菇的栽培技术
CN103404369A (zh) 以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制备平菇出菇菌包的方法
CN104649812A (zh) 一种茄果蔬菜用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98076A (zh) 一种利用中药废渣生产的中药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24058B (zh) 微生物发酵功能性有机复合肥及其生产方法
CN103951479B (zh) 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04337A (zh) 一种姬松茸原种培养料配伍及此培养料的制作方法
CN107912264A (zh) 一种兰花种植专用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45119A (zh) 一种石斛专用肥
CN112759484A (zh) 一种虾稻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50094A (zh) 一种抗病虫害当归育苗基质
CN109511460A (zh) 一种金针菇床栽栽培方法
CN110402761A (zh) 一种杏鲍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