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75294B - 具备防入侵机构的门锁 - Google Patents

具备防入侵机构的门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75294B
CN107975294B CN201710223213.4A CN201710223213A CN107975294B CN 107975294 B CN107975294 B CN 107975294B CN 201710223213 A CN201710223213 A CN 201710223213A CN 107975294 B CN107975294 B CN 1079752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handle
door lock
door
in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2321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75294A (zh
Inventor
朴文赫
金度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langjie Security Technology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langjie Security Technology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langjie Security Technology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langjie Security Technology (china)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9752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752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752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752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3/00Devices preventing the key or the handle or both from being used
    • E05B13/007Handles which are locked or blocked in the open posi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5/00Other details of locks; Parts for engagement by bolts of fastening devices
    • E05B15/10Bolts of locks or night latch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05B47/0001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with electric actu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 E05B47/0012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with electric actu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with rotary electromoto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9/00Electric permutation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 Mechanical aspects of electronic locks; 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 E05B49/002Keys with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e.g. notches, perforations, opaque mark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05B2047/0093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including means for preventing manipulation by external shocks, blows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备防入侵机构的门锁,更详细地,该门锁具备防入侵机构,所述防入侵机构不仅仅在普通的门打开状态下具备安全功能,而且在外出模式状态下,在外部人员试图通过非法手段解除室内侧本体锁定从而入侵的情形时,该防入侵机构通过禁止室内侧把手自身发生动作,从而可以防止外部人员入侵。

Description

具备防入侵机构的门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防入侵机构的门锁,更具体地,该门锁具备防入侵机构,所述防入侵机构不仅仅在普通的门打开状态下具备安全功能,而且在外出模式状态下,在外部人员试图通过非法手段解除室内侧本体锁定从而入侵的情形时,该防入侵机构通过禁止室内侧把手自身发生动作,从而可以防止外部人员入侵。
背景技术
普通的数字门锁包括:设置于门室外侧的室外侧本体、设置于门室内侧的室内侧本体以及设置于门内部的榫眼。
这样的数字门锁为了满足安全性及防护性,室外侧本体上设置有密码输入部和/或指纹识别部和/或安全钥匙或(磁卡)接触部等,室内侧本体上设置有打开/锁定按钮或开关旋钮,通过这些设备来实现只有被许可出入的人员能通过导出榫眼内的锁舌,进而解除门锁的锁定。
在解除锁舌锁定的状态下,使用室外侧或室内侧本体上设置的把手驱动榫眼内的碰珠螺栓,从而打开门体。
这样的数字门锁,具备通过密码输入或安全钥匙、指纹接触等方式实现解除数字锁定的手段,与通过普通钥匙解锁方式实现锁定的装置相比,不仅具有使用上的便利性,其安全性能也大幅提高。
这样的数字门锁虽然可以仅通过室内侧的简单操作,即能轻易解除锁舌锁定,但却存在无法完全杜绝外部入侵可能性的隐患。
即,在门锁的室内侧本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导出/导入榫眼内锁舌的打开/锁定按钮或开关旋钮,室内的使用者按压打开/锁定按钮或旋转开关旋钮时,将锁舌导入榫眼内部,从而锁定状态解除转变为打开状态,在打开状态下,通过将锁舌向外导出,从而变更为锁定状态。
在这样的打开/锁定按钮或开关旋钮上没有设置专门的安全装置,从而可实现很容易的操作。由此,试图入侵的第三者可利用门上设置的牛奶投入口等,伸入特殊工具,去操作打开/锁定按钮或开关旋钮,从而解除锁定,实现外部入侵。
根据最近上市的门锁,在其内置有警报功能,在通过室内侧本体上设置的把手解禁锁舌及碰珠螺栓的同时会触发警报,但并不具备打开/锁定按钮或开关旋钮等解除锁定的机构,这样依旧存在外部人员通过非法手段利用室内侧的把手来实现外部入侵的问题。
因此,由于门的锁定功能不能只依赖于榫眼的锁舌,还要赋予碰珠螺栓以锁定功能,还需要将室内侧把手的自身操作完全限制为不可能,从而在技术上提出了防外部入侵的需求。
作为参考,数字门锁相关的现有技术有:授权专利第10-0907642号,授权专利第10-1263446号,授权专利第10-1331979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第20-0459876号等。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本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防入侵机构的门锁,所述防入侵机构不仅在普通的门打开状态下具备安全功能,而且在外出模式状态下,在面对利用牛奶投入口等从室外侧非法入侵企图的情形下,该防入侵机构通过向与驱动锁舌和/或滚珠螺栓的把手连接的副齿轮赋予锁定功能,从而限制把手的自身动作,进而防止外部入侵。
本发明目的在于进一步提供一种具备防入侵机构的门锁,该防入侵机构在一般模式下稳定提供正常的锁定解除及联动职能,而在外出模式下,长期维持锁定状态,并能提供更高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本发明目的在于进一步提供一种具备防入侵机构的门锁,在使用者因为失误等原因导致室内还有其他使用者的情况下触发外出模式时,当室内侧使用者需要外出或者因发生火灾等情况而要到室外躲避时,室内侧使用者在不解除外出模式的情况下,也可以容易地解除防入侵机构的锁定,进而打开门。尤其是,当电池完全放电等原因导致防入侵机构的马达无法运作时,室内侧使用者也可以通过手动方式解除防入侵机构的锁定,从而打开门。
此外,针对现有在室外侧及室内侧本体上设置的前后回动把手其回动方向均固定为一个方向,从而存在门的打开方向必须与把手的回动方向相一致的麻烦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具备防入侵机构的门锁,该门锁各本体上的把手均可沿前后两个方向进行回动,在安装门锁时,仅通过固定简单的配件,即可实现将把手的回动方向变更为与门的打开方向相一致。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门锁,其特征在于,在门室内侧安装的门锁上,包括:
副齿轮,其设置为在门打开时与把手联动旋转,用于解除榫眼的锁定,其一侧面上形成有锁定孔;
防入侵机构,其包括锁紧片和马达;所述锁紧片用于沿所述副齿轮的锁定孔导出导入;所述马达用于提供驱动锁紧片位置移动的动力;在外出模式下,通过保持所述锁紧片的导入状态,使得其挂接于所述锁紧孔内,由此限制由把手引起的副齿轮旋转,从而使把手不可能实现自身动作。
本发明进一步涉及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入侵机构包括:螺旋形引导部件和连接器;
所述螺旋形引导部件设置于所述马达旋转轴上;
所述连接器包括:轴部、驱动部和操作部;所述轴部轴结合于壳体上;所述驱动部与所述轴部一侧连接,并与所述螺旋形引导部件相接触;所述操作部与所述轴部另一侧连接,并结合于所述锁紧片上;沿着所述螺旋形引导部件的旋转方向,所述驱动部通过所述螺旋形引导部件的上升或下降来实现变位,所述操作部以所述轴部为轴,进行来回摆动,同时驱动所述锁紧片导出导入。
本发明进一步涉及的门锁,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具备向上侧方向逆设的把持部;
所述门锁还包括暂时解除按钮;所述暂时解除按钮设置在被所述把手的把持部覆盖的门锁室内侧壳体前表面上;所述暂时解除按钮与控制所述马达动作的控制部电气连接,在外出模式状态下,室内侧的使用者通过该暂时解除按钮驱动所述马达,暂时解除所述防入侵机构的动作。
本发明所涉及的门锁,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具备向上侧方向逆设的把持部;
所述门锁还包括手动解除按钮;所述暂时解除按钮设置在被所述把手的把持部覆盖的门锁室内侧壳体前表面上;在外出模式状态下,室内侧的使用者手动操作手动解除按钮,将所述锁紧片强制导出。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涉及的门锁,其并非仅依靠榫眼内的锁舌来保持门的锁定,而是还借助副齿轮来引入榫眼内的锁舌和/或滚珠螺栓,通过限制把手使其无法进行自身动作,从而可以有效提高安全性。尤其是在外出模式状态下,当试图以非法方式通过把手入侵时,因把手无法自身动作,从而可从根本上防止门被打开,因此具备更完备的防范外部入侵的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涉及的门锁,在一般模式下,防入侵机构与带动锁舌动作的控制部相联动,通过同时动作来提高安全性,并且不存在使用上的不便。防入侵机构可防止以非法方式解除锁定,即使通过非法方式成功解除了锁舌的锁定,在外出模式下门仍然不会打开,从而显著提高了门锁的安全性能。
本发明进一步涉及的门锁,从室外侧完全无法解除防入侵机构的锁定,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在室内侧可以通过简单的结构,即不仅可通过自动方式暂时解除防入侵机构的锁定,还有可以通过手动方式解除防入侵机构的锁定。在使用者因为失误等原因导致室内还有其他使用者的情况下触发外出模式时,当室内侧使用者需要外出或者因发生火灾等情况而要到室外躲避时,室内侧使用者可以容易地解除防入侵机构的锁定,从而外出躲避。
本发明进一步所涉及的门锁,其设有升降体与限制部件;该升降体在把手的前后回动作用下进行上升或下降;该限制部件仅对所述升降体的上升或下降中的某一动作进行限制,从而仅对所述把手回动中向前或向后中的某一方向实现限制;在安装门锁时,仅通过固定简单的配件,即可实现将把手的回动方向变更为与门的打开方向相一致,然后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门锁在安装状态下的侧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室内侧本体的立体图。
图3a、图3b为本发明室内侧本体的分解图。
图4为本发明室内侧本体的腰部的正视图及后视图。
图5a、图5b为本发明防入侵机构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防入侵机构的分解图。
图7为用于说明本发明把手旋转方向转换的腰部正视图。
【附图标记】
D:门 1:室外侧本体 2:室内侧本体
10:壳体 10a:收容槽
11:前罩 11a:安装孔
12:内部主体 12a:轴结合部 12b:轴插入部
13:驱动部件 13a:旋转轴 13b:齿轮部
14:插入片 14a:插入部
15:控制部 16:暂时解除按钮
20:把手 20a:回动轴
21:把持部 22:驱动齿轮部
30:升降体 31:齿条齿轮部
32:引导孔 33:锯齿部
34:下降引导槽 34a:下端部
35:上升引导槽 35a:上端部
40:限制部件 41:上升限制凸起 42:下降限制凸起
43:引导部 43a:引导洞
44:操纵部 50:副齿轮 51:对应锯齿部
52:连接孔 53:锁定孔
54:加压片 54a:凹陷部 54b:突出部
60:防入侵机构 61:锁紧片 61a:插装球
62:马达 62a:螺旋形引导部件
63:连接器 63a:轴部
63b:驱动部 63c:操作部
64:手动解除按钮 64a:按钮部 64b:加压凸起
64c:弹簧 64d:挂接凸起
65:挂接部件 65a:挂接部 65b:上升凸起
66:弹簧销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可进行各种变形,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形态,实现例(aspect)(或称之为实施例)的内容将在本文中详细说明。但,并非意味着本发明被特定的公开内容所限定,而应理解为:基于本发明思想或技术范围所包含的全部变形、等同方案甚至替换方案均应被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内容。
各个附图中统一的附图标记,特别是,十位数和个位数,或者十位、个位及罗马字母统一的附图标记代表具有的相同或类似的功能的部件,在没有特别强调的情况下,附图中的各个附图标记指代的部件以标准部件来理解。
且,考虑到理解各附图中结构组成部件的便利性,将大小和厚度以夸张地放大(或变厚)、缩小(或变薄)的形式来表现,或者简单化的方式表现,因此不应理解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受其限定。
本说明书中使用的用语仅仅用于为了说明特定的实现例(aspect)(或者实施例)而使用,并非意欲限定本发明。单数的表述方式,其包含多数的意思,这在上下文中是并无异议的清楚表达方式。
本申请中,“包含”、“由…实现”等用语,需要理解为:其指定说明书中记载的特征、数字、单位、动作、结构组成部件、零配件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但不能预先排除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不同特征、数字、单位、动作、结构组成部件、零配件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或附加可能性。
在没有不同定义的情况下,在此使用的所有用语,包括技术方面或科学方面的用语,其所代表的含义,与具备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公知常识的技术人员根据一般情况进行理解所得到的含义相同。一般情况下使用的事先定义的同一用语应理解为:具有与关联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相一致的含义,本申请中未明确定义的内容,不得按异常情况或过度形容的形式的含义来进行解释。
本说明书中记载的“第一”、“第二”等用语,仅用于针对相互不同的结构组成部件进行区分来指代,并不意味着会受到制造工序上的区别,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中以及权利要求书中,该名称也可以不保持一致。
在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具备防入侵机构的数字门锁的过程中,考虑到便利性,按照并不严格的大概方向基准来参考图1及图3,将重力作用的方向作为沿下侧可视的方向,由此定义上下左右方向。从室外侧和室内侧看着门一侧的方向作为正面,以观看正面的方向作为基准,将重力作用的方向定义为下侧,从而定义上下左右方向。在说明中,各个本体的前后方向与室内侧、室外侧方向混用着说明,其余的与附图相关联的本发明的详细说明及权利要求书中,不再有其余不同的特定说明,仅按照前述唯一标准的方向特定内容来进行叙述。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具备防入侵机构的数字门锁。
本发明所涉及的门锁中,门D的室内侧与室外侧上分别设置有壳体10,尤其是室内侧本体的壳体10上设置有防入侵机构60,预防外部人员非法入侵。
如图2至图7所示代表了室内侧本体2,本发明所涉及的门锁主要包括:壳体10、把手20、升降体30、限制部件40、副齿轮50、防入侵机构60。
下面为了便于理解,首先与各部件的简要说明一起,对防入侵机构60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与限制部件40相关联的把手20的前后回动转换相关的说明在后描述。
首先,所述副齿轮50设置为在门D打开时与把手20一起联动旋转,驱使榫眼的锁舌和/或滚珠螺栓(未图示)导入(在由打开/锁定按钮或开关旋钮实现解除锁舌锁定的模式下,副齿轮仅驱动滚珠螺栓导入;而对于没有专门的按钮,仅通过把手开启警报模式的情况下,副齿轮驱动锁舌与滚珠螺栓一起导入)。为了实现跟随把手20的动作一起联动旋转,在所述副齿轮50一个侧面上设有对应锯齿部51,该对应锯齿部51与通过把手20升降的升降体30的锯齿部33啮合,且副齿轮50上形成有前后贯通的连接孔52,在该连接孔52内结合有打开机构的动作轴(未图示),用于导出导入锁舌和/或滚珠螺栓。
这样的副齿轮50上,在所述对应锯齿部51对面的另一侧面上凹陷形成有锁定孔53,防入侵机构60的锁紧片61在锁定孔53中导出导入。
所述防入侵机构60包括锁紧片61和马达62;所述锁紧片61用于沿所述副齿轮50的锁定孔53导出导入;所述马达62用于提供驱动锁紧片61位置移动的动力;在外出模式下,通过保持所述锁紧片61的导入状态,使得其挂接于所述锁紧孔53内,由此限制由把手20引发的副齿轮50旋转,从而强制使锁舌和/或滚珠螺栓不得导入。
即,即使通过非法手段解除了锁舌的锁定状态,但由于室内侧本体2上设置的防入侵机构60的锁紧片61的介入,使得与把手20连接的副齿轮50无法旋转动作,从而阻断把手20的自身动作,使得门D不可能被打开。
因此,把手20受到由防入侵机构60导致的动作限制,起到了与锁舌的锁定功能相互独立的(或共同的)锁定效果。
在电子控制门锁的PCB基板(控制部15)的控制下,所述防入侵机构60的马达62的作用是:在一般模式状态下,在锁定或解除锁定时,副齿轮50与锁舌动作联动,实现门D的开合;而在外出模式下,与锁舌动作相互独立的副齿轮50单独进行锁定时,实现门D不可能被打开。
由此,作为更详细的说明,本发明的防入侵机构60包括:螺旋形引导部件62a和连接器63;所述螺旋形引导部件62a设置在所述马达62旋转轴上;所述连接器63包括:轴部63a、驱动部63b和操作部63c;所述轴部63a轴结合于壳体10上;所述驱动部63b连接在所述轴部63a一侧,并与所述螺旋形引导部件62a相接触;所述操作部63c连接在所述轴部63a的另一侧,并结合于所述锁紧片61上。所述驱动部63b沿所述螺旋形引导部件62a的旋转方向,随着所述螺旋形引导部件62a的上升或下降来实现变位,所述操作部63c以所述轴部63a为轴进行来回摆动,同时驱动所述锁紧片61导出导入。
即,在控制部15的控制下,马达62的旋转轴沿一个方向旋转时,一同旋转的螺旋形引导部件62a带动所述驱动部63b上升,由此带来的反作用效果,使得连接器63以轴部63a为轴沿一侧方向进行来回摆动,从而使得锁紧片61从锁定孔53中导出;由此副齿轮50实现回转,通过把手20可以打开门D。
与之相反,在控制部15的控制下,马达62的回转轴沿另一个方向旋转时,一同旋转的螺旋形引导部件62a带动所述驱动部63b下降,由此带来的反作用效果,使得连接器63以轴部63a为轴沿另一侧方向进行来回摆动,从而使得锁紧片61导入锁定孔53;该状态下,由于锁紧片61的作用,使得副齿轮50无法回转,从而无法通过把手20打开门D。
因此,在一般模式状态下,控制所述马达62与锁定部件锁舌一起联动旋转,使滚珠螺栓按普通门锁的方式进行动作,从而可以开关门D。而在选择了外出模式的状态下,通过控制部15使所述马达62与锁定部件不再一起联动,由于一直保持马达62带动锁定片61导入的状态,即使通过非法手段解除了锁定部件锁舌的锁定状态,也无法通过把手20来导入滚珠螺栓,从而维持门D的锁定状态,可以防止非法外部入侵。
此时,由于使用者的错觉或失误,会发生在室内侧还有别的使用者却选择了外出模式的情况,该情况下,当室内侧使用者需要外出或者因发生火灾等情况而要到室外躲避时,由于室内侧使用者无法通过室外侧本体1来解除外出模式,因此本发明还包括用于解除所述防入侵机构60锁定的暂时解除按钮16和/或手动解除按钮64。
对其进行更详细地说明的话,首先,所述暂时解除按钮16与控制所述马达62动作的控制部15电气连接,在外出模式状态下,室内侧的使用者通过该暂时解除按钮16驱动所述马达16,可以暂时解除所述防入侵机构60的动作。
即,根据需要,室内侧的使用者操作所述暂时解除按钮16时,控制部15向所述马达62传递电信号,用于将锁紧片61从锁定孔53中导出,通过马达62暂时解除防入侵机构60的锁定状态,从而可以使门D从室内侧打开。
这样,通过暂时解除按钮16解除防入侵机构60的状态,在保持设定时间段后,再次通过马达62的动作,驱动锁紧片61恢复锁定。为了便于使用暂时解除按钮16,暂时解除按钮16上设置有点动jog操作部件,该点动jog操作部件以轴插接方式设置于控制部15上,在向一个方向旋转之后,可以再次恢复原状态。
因此,使用者在一般模式和外出模式下,可以专门利用所述用于解除锁定机构的暂时解除按钮16,来解除防入侵机构60的锁定,从而打开门D。
另一方面,仅通过所述暂时解除按钮16实现防入侵机构60锁定解除的情况下,在电池完全放电后则无法完成防入侵机构60的锁定解除。本发明还包括有可以预防该问题发生的手动解除按钮64。
为了在外出模式状态下,室内侧的使用者可以通过手动方式强制将所述锁紧片61从锁定孔53中引出,所述手动解除按钮64包括:按钮部64a和加压凸起64b;所述按钮部64a设置为在所述锁紧片61的导出导入方向左右滑动,其在正面方向上形成突出,并向着壳体10的前罩11方向露出,从而可由使用者直接把持来移动手动解除按钮64;所述加压凸起64b配置在所述操作部63c的摆动路线上,其从背面形成突出,随着手动解除按钮64的左右滑动,选择性地对所述操作部63c加压,将所述锁紧片61导入。
这样的手动解除按钮64,为了实现在锁紧片61的引入方向上进行强制位置移动,通过外插于支撑部件上的弹簧64c提供弹性支撑,将所述加压凸起64b配置为不干涉所述操作部63c的摆动。
因此,手动解除按钮64在沿锁紧片61的导入方向从图5[B]处向右侧移动的状态下,不会对依靠所述马达62与连接器63实现的锁紧片61的导出导入动作造成干涉;当使用者沿锁紧片61的导出方向弹簧64c压缩的方向,从图5[B]处向左侧推动手动解除按钮64时,所述加压凸起64b对所述操作部63c加压,从而与马达62的动作无关,可将锁紧片61从锁定孔53中导出,随之副齿轮50进行旋转,实现通过把手20将门D打开。图5中已图示出:为了将锁紧片61导出,在连接器63摆动状态下,手动解除按钮64沿锁紧片61导出方向移动的状态。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包括挂接部件65,其用于保持由手动解除按钮64实现的锁紧片61引出状态,并在门D打开后使手动解除按钮64恢复原状,将锁紧片61重新导入锁定孔53。
所述挂接部件65作为一种触发器,其用于暂时固定已导出锁紧片61的手动解除按钮64,并在门D打开后使手动解除按钮64恢复原状,将锁紧片61重新导入锁定孔53。所述挂接部件65包括:挂接部65a和上升凸起65b;所述挂接部65a轴结合在外壳10上,并可上下移动,沿着手动解除按钮64的移动方向选择性地与手动解除按钮64挂接结合;所述上升凸起65b与副齿轮50的旋转联动,用于使挂接部件65上下移动。
为了使挂接部65a与上升凸起65b实现朝着手动解除按钮64和副齿轮50的加压片54的方向回动,所述挂接部件65上通过弹簧销66来实现弹性支撑。
并且,所述手动解除按钮64还包括挂接凸起64d,所述挂接凸起64d在加压凸起64b沿锁紧片61引入方向移动的状态下,解除与所述挂接部65a的挂接,在加压凸起64b沿锁紧片61引出方向移动的状态下,与所述挂接部65a进行挂接结合。
另外,所述副齿轮50的加压片54由凹陷部54a和突出部54b组成;所述凹陷部54a随着旋转变化,在其一侧的中央部位形成凹陷;所述突出部54b有一对,其从所述凹陷部54a的两侧突出形成而成。随着副齿轮50在两个方向上进行旋转,所述上升凸起65b与所述凹陷部54a和突出部54b(一对突出部54b中的任意一个)连续接触,从而使挂接部件65上下回动。
因此,在手动解除按钮64未被使用的状态(即,按压凸起64b没有对操作部63c加压的状态)下,挂接部65a不与挂接凸起64d挂接结合,该状态下,挂接部件65在弹簧销66的作用下强制下降回动,随着副齿轮50的旋转,上升凸起65b依次与凹陷部54a、突出部54b接触的同时,仅使挂接部件65实现上下回动,而与手动解除按钮64无关。
并且,在移动手动解除按钮64的位置,以使锁紧片61从锁定孔53中导出时,在挂接凸起64d作用下,挂接部件65向上回动,然后在弹簧销66的作用下,挂接部件65再次向下回动,同时挂接部65a结合在挂接凸起64d上,通过静止状态的手动解除按钮64来保持锁紧片61的导出状态。
该状态下,通过把手20打开门D时,随着副齿轮50旋转,突出部54b推动上升凸起65b,同时挂接部件65上下回动,挂接部65a与挂接凸起64d的挂接结合状态解除,在弹簧64c作用下,手动解除按钮64向原位置复位,加压凸起64b对操作部63c的加压被解除,最终锁紧片61在连接器63弹力的作用下再次被导入锁定孔53,从而再次锁定副齿轮50。
换句话说,在一般情况下开关门D时,与手动解除按钮64无关地,在仅有所述挂接部件65与副齿轮50联动,手动解除按钮64带动锁紧片61导入的状态下,通过挂接部件65防止手动解除按钮64复位,手动解除之后,在门D打开的状态下,在由副齿轮50引发挂接部件65动作,手动解除按钮64复位的同时,锁紧片64再次导入锁定孔53。
通过该挂接部件65,能够方便使用手动解除部件64,同时在使用手动解除部件64后,实现锁紧片61的自动引入,从而防入侵机构60再次恢复职能。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尽管通过上述方案,可以达到对利用牛奶投入口等非法入侵方式无法解除防入侵机构60的防范作用,但仍需要限制外部人员对所述暂时解除按钮16及手动解除按钮64的触碰可能。
即,在外部入侵者无法依靠非法方式轻易接近所述暂时解除按钮16或手动解除按钮64的同时,对于室内的使用者而言,则需要能够比较容易地相对而言接近该暂时解除按钮16或手动解除按钮64。
由此,本发明的把手20设置为可以在推拉作用下进行前后回动的前后回动把手,其具备向上侧方向逆设的把持部21,所述暂时解除按钮16与手动解除按钮64设置在被所述把手20的把持部21覆盖的门锁室内侧壳体10的前表面上。
因此,由于一般的牛奶投入口设置于门D的下端部处,该情形下,把持部21与壳体10前表面之间构成的空间非常狭小,外部入侵者无法轻易接近到所述暂时解除按钮16或手动解除按钮64的侵入空间,与之相反,对于室内侧使用者而言,则很容易地通过正常手段即可接触到所述暂时解除按钮16或手动解除按钮64,从而可以很简单地解除防侵入机构60的锁定。
另一方面,对于具备普通前后回动把手的门锁而言,室外侧及室内侧本体上设置的把手的回动方向设定为单一方向,这就存在必须使门D的打开方向与把手的回动方向相一致的麻烦问题。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设置的各本体上的把手20均可沿前后两个方向回动,在安装门锁时,仅通过固定简单的配件,即可实现将把手20的回动方向变更为与门D的打开方向相一致。
即,本发明中,室外侧本体1及室内侧本体2上设置的各个把手20构成为:无论在拉或推的情况下均可进行前后回动。安装门锁时,按照门D的打开方向,若一个本体上设置的把手20结构定位其拉动动作是开门(拉动(pull)开门)的情况下,则将另一个本体上设置的把手20结构定为其推动动作是开门(推动(push)开门)。
以下为本发明的另一关键核心,依据下述内容对与把手20前后回动转换相关的限制部件40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所述壳体10,在其前罩11上设有用于插入把手20的驱动齿轮部22的安装孔11a,并内置有内部主体12、升降体30、限制部件40、副齿轮50以及门锁的电子控制用PCB基板等各种部件。
所述内部主体12正面设有轴结合部12a,其与把手20上设置的回动轴20a相互轴插接,以作为把手20的前后回动动作的轴心;所述内部主体12背面设有轴插入部12b,其与驱动部件13的旋转轴13a相互轴插接,该旋转轴13a用于将把手20前后回动的动力转换为升降体30上升下降的动力。
该内部主体12与壳体10可以相互独立分别制造,然后结合在一起,或者也可以在壳体10上一体式连接内部主体12。
所述驱动部件13外周面的部分部位处设置有齿轮部13b,该齿轮部13b与插入所述安装孔11a的把手20的驱动齿轮部22啮合;齿轮部13b一侧突出形成有一对插入片14,该插入片14上形成有后方开口的插入部14a;升降体30的齿条齿轮部31啮合于所述插入片14上,随着驱动部件13的前后回转使得升降部30上升下降。
为了在壳体10的安装孔11a内前后回动,所述把手20包括把持部21和驱动齿轮部22;所述把持部21可由使用者握住;所述驱动齿轮部22连接于所述把持部21一端,并与所述驱动部件13的齿轮部13a相互啮合。
因此,在推动或拉动所述把手进行前后回动时,驱动齿轮部22上啮合的驱动部件13进行前后回转,同时使升降体30上升下降。
这样的把手20的把持部21向下侧垂直设置的情况也是可行的,但把手20的高度设置要便于使用。而为了限制接近上述暂时解除按钮16与手动解除按钮64,如图所示,优选为将把持部21朝着上侧垂直设置。
所述升降体30作为随着所述把手的前后回动而进行上升下降的部件,其下端部设置有与所述驱动部件13的插入部14a处于啮合插入状态的齿条齿轮部31,其中端部设有与结合在壳体10上的引导部件螺栓等相互滑动结合的引导孔32,其上端部设有与用于引出引入榫眼内滚珠螺栓未图示的副齿轮50相互啮合的锯齿部33。
并且,所述升降体30背面两侧端部处各自设有凹陷形成的下降引导槽34与上升引导槽35,限制部件40的上升限制凸起41与下降限制凸起42分别插入各个引导槽34、35。
所述限制部件40仅对所述升降体30的上升或下降中的某一动作进行限制,从而仅对所述把手20回动中向前或向后中的某一方向实现限制。
即,安装门锁时,根据门D的打开方向,为了使把手20仅沿前后某一方向进行回动,所述限制部件40对所述升降体30的上升或下降的一个方向进行约束。
对其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如下。
首先,所述限制部件40包括用于插入所述升降体30的各自突出形成的上升限制凸起41和下降限制凸起42;随着限制部件40的位置移动,所述上升限制凸起41或所述下降限制凸起42中的某一个选择性地插入所述升降体30,并挂接接触,由此,升降体30仅能向挂接接触状态下的限制凸起41、42的反方向进行下降或上升。
即,上升限制凸起41插入升降体30中并挂接接触的状态下,升降体30在上升限制凸起41的限制下不能继续上升,使得升降体30强制性地仅能进行下降动作,因此与该受到约束只能进行下降动作的升降体30联动的把手20只能向升降体30下降的方向回动。
与之相反,下降限制凸起42插入升降体30中并挂接接触的状态下,升降体30在下降限制凸起42的限制下不能继续下降,使得升降体30强制性地仅能进行上升动作,因此与该受到约束只能进行上升动作的升降体30联动的把手20只能向升降体30上升的方向回动。
所述利用限制凸起41、42的限制部件40的位置移动方向,根据设置限制凸起41、42的位置的不同例如,上升限制凸起41设于限制部件40的上端,下降限制凸起42设于限制部件40的下端,随着限制部件40的上下移动,选择性地实现各个限制凸起41、42的挂接接触,从而可以强制性地确定升降体(30的上升或下降方向,为了实现门锁的小型化,同时为限制部件40提供更稳定的限制把手20回动方向的效果,所述限制部件40在左右两侧端部分别突出形成所述上升限制凸起41及下降限制凸起42,并可进行左右水平移动;同时在所述升降体30左右两侧端部分别凹陷形成有下降引导槽34和上升引导槽35,随着所述限制部件40的左右水平移动,所述下降引导槽34内部插入所述上升限制凸起41,所述上升引导槽35内部插入所述下降限制凸起42。
即,限制部件40右侧端部设有上升限制凸起41,限制部件40左侧端部设有下降限制凸起42的情况下,与之相对应地,升降体30右侧端部设有下降引导槽34,升降体30左侧端部设有上升引导槽35。
并且,如图7[A]所示,限制部件40向左侧水平移动时,上升限制凸起41插入下降引导槽34中,同时,下降限制凸起42从上升引导槽35中脱离。
与之相反,如图7[B]所示,限制部件40向右侧水平移动时,下降限制凸起42插入上升引导槽35中,同时,上升限制凸起41从下降引导槽34中脱离。
因此,上升限制凸起41在插入下降引导槽34中的状态下,在上升限制凸起41挂接结构的影响下,升降体30仅能通过由下降引导槽34下端部向上延伸形成的空间进行下降;与之相反,下降限制凸起42在插入上升引导槽35中的状态下,在下降限制凸起42挂接结构的影响下,升降体30仅能通过由上升引导槽35上端部向下延伸形成的空间进行上升;由此,与其相联动的把手20的前后回动的方向则受到限制。
为此,所述下降引导槽34形成为:从与所述上升限制凸起41相同高度的下端部34a处起向上延伸形成,所插入的上升限制凸起41挂接于下降引导槽34的下端部34a处;所述上升引导槽35形成为:从与所述下降限制凸起42相同高度的上端部35a处起向下延伸形成,所插入的下降限制凸起42挂接于上升引导槽35的上端部35a处。
尤其是为了实现门锁内部结构的精简化以及小型化,所述上升限制凸起41与所述下降限制凸起42在限制部件40上沿左右水平方向按同一线形一字排开;即,[上升限制凸起41-上升限制凸起41所挂靠接触的下降引导槽34的下端部34a-下降限制凸起42所挂靠接触的上升引导槽35的上端部35a-下降限制凸起42]全部沿左右水平方向按同一线形一字排开此处,下降引导槽34的下端部34a与上升引导槽35的上端部35a的含义是:并非是各引导槽34、35的下侧或上侧的末端部,而是指限制凸起所能最初插入的部位的意思。
由此,各限制凸起41、42与各引导槽34、35,其沿限制部件40与升降体30左右两侧端部的水平方向按同一线形一字排开的原因是:
首先,各限制凸起41、42与各引导槽34、35沿上下配置的情况下,当限制部件40上升移动时,防止因外部冲击或自身重力导致限制部件40从原先的高度位置处落下;
对于壳体10而言,与其内设有多个用于门锁工作的部件的上下部空间相比,其左右空间中内设部件相对较少而存有空余空间,因此,可将其灵活用为限制部件40位置移动的所需空间。
未说明的附图标记43是引导部,其设有引导洞43a,该引导洞43a与引导限制部件40进行左右水平移动的引导部件(螺栓等)滑动结合。
并且,所述限制部件40左右水平移动后需进行固定,可以由水平移动后静止的双重弹簧弹性支撑方式实现,也可以由螺栓连接紧固的方式来实现。
安装好门锁之后,为了更为稳定地固定限制部件40,优先采用螺栓连接紧固的方式。
图2的[B]中,为了便于说明而省略了限制部件40的背面支架,该附图中,为使所述限制部件40进行左右水平移动,从限制部件40背面突出形成的操纵部44可以向壳体10背面露出,操纵部44所处的收容槽10a两侧可以设有用于固定限制部件40的螺栓未图示。
因此,在安装门锁之前,在壳体10中,先将支架处于分离状态的限制部件40安装好后,再安装门锁。
以上内容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参照附图对具备本发明特定形状、构造及结构的具备防入侵机构的门锁进行了针对性说明,但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修改、变形及替换,由此而来的修改、变形及替换均应被视作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门锁,其特征在于,在门室内侧安装的门锁上,包括:
副齿轮,其设置为在门打开时与把手联动旋转,用于解除榫眼的锁定,其一侧面上形成有锁定孔;
防入侵机构,其包括锁紧片和马达;所述锁紧片用于沿所述副齿轮的锁定孔导出导入;所述马达用于提供驱动锁紧片位置移动的动力;在外出模式下,通过保持所述锁紧片的导入状态,使得其挂接于所述锁紧孔内,由此限制由把手引起的副齿轮回转,从而使把手不可能实现自身动作,所述防入侵机构还包括:螺旋形引导部件和连接器;
所述螺旋形引导部件设置在所述马达的旋转轴上;
所述连接器包括:轴部、驱动部和操作部;所述轴部轴结合于所述门锁的壳体上;所述驱动部向所述轴部一侧连接,并与所述螺旋形引导部件相接触;所述操作部与所述轴部另一侧连接,并结合于所述锁紧片上;沿着所述螺旋形引导部件的旋转方向,所述驱动部通过所述螺旋形引导部件的上升或下降来实现变位,所述操作部以所述轴部为轴,进行来回摆动,同时驱动所述锁紧片导出导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具备沿上侧方向逆设的把持部;
所述门锁还包括暂时解除按钮;所述暂时解除按钮设置在被所述把手的把持部覆盖着的门锁室内侧壳体前表面上;所述暂时解除按钮与控制所述马达动作的控制部电气连接,在外出模式状态下,室内侧的使用者通过该暂时解除按钮驱动所述马达,暂时解除所述防入侵机构的动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具备沿上侧方向逆设的把持部;
所述门锁还包括手动解除按钮;所述手动解除按钮设置在被所述把手的把持部覆盖着的门锁室内侧壳体前表面上;在外出模式状态下,室内侧的使用者手动操作手动解除按钮将所述锁紧片强制导出。
CN201710223213.4A 2016-10-21 2017-05-08 具备防入侵机构的门锁 Active CN1079752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6-0137638 2016-10-21
KR1020160137638A KR101742771B1 (ko) 2016-10-21 2016-10-21 침입 방지수단을 구비한 도어락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75294A CN107975294A (zh) 2018-05-01
CN107975294B true CN107975294B (zh) 2019-10-22

Family

ID=592223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23213.4A Active CN107975294B (zh) 2016-10-21 2017-05-08 具备防入侵机构的门锁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1742771B1 (zh)
CN (1) CN1079752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24968B (zh) * 2018-08-02 2024-03-01 一诺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包含独立推拉模块的智能锁
FR3096067B1 (fr) * 2019-05-17 2022-06-17 Ferco Dispositif de poignée de commande à levier
KR102292903B1 (ko) * 2020-09-09 2021-08-25 이현진 록킹수단을 갖는 푸쉬풀 도어록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06562Y (zh) * 2004-05-20 2005-06-29 曹湛斌 单斜舌插芯门锁的锁定机构
CN104047470A (zh) * 2013-03-13 2014-09-17 三星Sds株式会社 可选择把手操作方向的推拉门锁定装置
CN205445168U (zh) * 2015-12-29 2016-08-10 陈健有 一种锁具离合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10084450A (ko) * 2000-02-25 2001-09-06 장용우 도어 잠금장치
KR100378314B1 (ko) * 2000-08-22 2003-03-29 김성수 출입문의 잠금 장치
US7363784B2 (en) * 2005-02-28 2008-04-29 Assa Abloy, Inc. Independently interactive interconnected lock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06562Y (zh) * 2004-05-20 2005-06-29 曹湛斌 单斜舌插芯门锁的锁定机构
CN104047470A (zh) * 2013-03-13 2014-09-17 三星Sds株式会社 可选择把手操作方向的推拉门锁定装置
CN205445168U (zh) * 2015-12-29 2016-08-10 陈健有 一种锁具离合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75294A (zh) 2018-05-01
KR101742771B1 (ko) 2017-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75294B (zh) 具备防入侵机构的门锁
EP2255052B1 (en) Locking system
KR101671408B1 (ko) 풀-푸시 핸들을 이용한 도어락
KR100957167B1 (ko) 도어락 모티스
KR100977805B1 (ko) 도어 금고 가구 종합 제어 지문 인식 장치
CN109706705B (zh) 一种洗衣机
KR100976818B1 (ko) 자동 도어락 장치
CN108193941B (zh) 一种智能防盗门
CN203160883U (zh) 一种箱门锁定结构
KR20110008451U (ko) 클러치 구조를 갖는 문 잠금장치
CN206829827U (zh) 电控锁芯离合控制机构
JP2020056151A (ja) 建具及び建具用のコントロールユニット
CN213838114U (zh) 一种多功能复杂锁具结构
JP3358859B2 (ja) 電動式ダイアル錠付き金庫
CN211819034U (zh) 一种紧急防盗门
JPH09303027A (ja) キャビネットのロック装置
EP1945899B1 (en) Pet door
CN220909527U (zh) 防盗门组件和防盗系统
CN214786681U (zh) 一种生物虹膜识别智能安全门
CN216476748U (zh) 一种智能门锁后驱动面板结构
CN219431573U (zh) 一种具备应急逃生能力的防盗锁
CN116397961B (zh) 一种智能门锁用防猫眼开启的开关结构及其报警装置
CN212642370U (zh) 一种安全性高的智能锁
CN207499629U (zh) 一种易于装配和控制的推拉式门控锁
CN217001317U (zh) 一种电机控制的机柜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