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59091A - 一种电池模组防震散热面板及新能源汽车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模组防震散热面板及新能源汽车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59091A
CN107959091A CN201810017860.4A CN201810017860A CN107959091A CN 107959091 A CN107959091 A CN 107959091A CN 201810017860 A CN201810017860 A CN 201810017860A CN 107959091 A CN107959091 A CN 1079590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e
battery modules
heat emission
shockproof
groove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1786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长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o F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f Shenzhen
Original Assignee
Hao F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f Shenzhe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o F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f Shenzhen filed Critical Hao F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f Shenzhen
Priority to CN20181001786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59091A/zh
Publication of CN1079590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590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3Cooling or keeping col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4Rods or pla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防震散热面板及新能源汽车电池,属于电池技术领域。一种电池模组防震散热面板,其包括安装座,安装座包括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安装座在第一面设置有多个凹槽和多个贯穿第一面和第二面的散热孔,凹槽用于放置至少一个电池,多个散热孔间隔设置在多个凹槽的之间。其具有较好的散热、防震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模组防震散热面板及新能源汽车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模组防震散热面板及新能源汽车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重,节能环保的新能源汽车得到快速发展。电动汽车的能量主要来源于电池模组,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直接影响电动汽车的体验。电池模组作为储能装置元件,它在充放电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得电池模组持续高温,会直接减少电池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防震散热面板,其具有较好的散热、防震作用。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池模组防震散热面板,其包括安装座,安装座包括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安装座在第一面设置有多个凹槽和多个贯穿第一面和第二面的散热孔,凹槽用于放置至少一个电池,多个散热孔间隔设置在多个凹槽的之间。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
安装座包括连接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设置有第一凹槽组、第二凹槽组和多个贯穿第一面、第二面的第一散热孔,第二安装部设置有第三凹槽组和贯穿第一面、第二面的第二散热孔,第一凹槽组、第二凹槽组和第三凹槽组均具有多个凹槽,第一散热孔设置在第一凹槽组和第二凹槽组之间,第二散热孔间隔设置在第三凹槽组的凹槽之间。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
第一凹槽组设置有两个,第二凹槽组设置有一个,第一散热孔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凹槽组沿第一预设方向设置,两个第一散热孔均沿第一预设方向设置并与两个第一凹槽组一一对应,第二凹槽组设置在两个第一散热孔之间。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
第一散热孔的长度与第一凹槽组的长度基本相等。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
第一散热孔的宽度与第二凹槽组的宽度基本相等。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
第一散热孔的长度为51-54mm,宽度为29-31mm。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
第二散热孔设置有4个,4个第二散热孔沿第一预设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
第一安装部包括与第一面及第二面均相邻的第三面,第三面的长度方向与第一预设方向基本一致,第一安装部在第一面开设有通线盲孔。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
通线盲孔内沿其轴向方向设置有螺套。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
第一安装部还设置有用于引出电池模组的电极引出端的多个通孔,多个通孔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散热孔的两侧。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括上述的电池模组防震散热面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电池模组防震散热面板,将电池模组中的单个电池分别置于多个凹槽中,凹槽能对电池起到限位固定的作用,单个电池之间能较少相互碰撞的几率,因而对安装在电池模组防震散热面板的电池模组起到较好地防震作用。另外,由于安装座开设有散热孔,且散热孔间隔设置在多个凹槽之间,则通过散热孔的作用可分散地将电池模组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散热效果较好,可避免电池模组持续高温影响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防震散热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视角下的电池模组防震散热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视角下的电池模组防震散热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视角下的电池模组防震散热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电池模组防震散热面板;100-安装座;110-第一面;120- 第二面;130-凹槽;140-散热孔;150-第三面;160-通线盲孔;210- 第一安装部;211-第一凹槽组;212-第二凹槽组;213-第一散热孔; 214-通孔;220-第二安装部;221-第三凹槽组;222-第二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防震散热面板10,请参照图1和图2,其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
具体地,电池模组防震散热面板10包括安装座100,安装座100 包括相对的第一面110和第二面120,安装座100在第一面110设置有多个凹槽130和多个贯穿第一面110和第二面120的散热孔140,凹槽130用于放置至少一个电池,多个散热孔140间隔设置在多个凹槽130的之间。
将电池模组中的单个电池分别对应置于多个凹槽130中,凹槽 130能对电池起到限位固定的作用,单个电池之间能较少相互碰撞的几率,因而对安装在电池模组防震散热面板10的电池模组起到较好地防震作用。另外,由于安装座100开设有散热孔140,且散热孔140 间隔设置在多个凹槽130之间,则通过散热孔140的作用可分散地将电池模组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散热效果较好,可避免电池模组持续高温影响其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3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座100包括连接的第一安装部210和第二安装部220,第一安装部210设置有第一凹槽组211、第二凹槽组212和多个贯穿第一面110、第二面120 的第一散热孔213,第二安装部220设置有第三凹槽组221和贯穿第一面110、第二面120的第二散热孔222,第一凹槽组211、第二凹槽组212和第三凹槽组221均具有多个凹槽130,第一散热孔213设置在第一凹槽组211和第二凹槽组212之间,第二散热孔222间隔设置在第三凹槽组221的凹槽130之间。
通过将安装座100上的凹槽130分布在不同区域,第一散热孔 213设置在第一凹槽组211和第二凹槽组212之间,可更好地将第一凹槽组211、第二凹槽组212的电池热量散发出去;第二散热孔222 间隔设置在第三凹槽组221的凹槽130之间,可更好地将第三凹槽组221的电池热量散发出去。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凹槽组211设置有两个,第二凹槽组212设置有一个,第一散热孔213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凹槽组 211沿第一预设方向设置。其中,第一预设方向用A箭头表示。两个第一散热孔213均沿第一预设方向设置并与两个第一凹槽组211一一对应,第二凹槽组212设置在两个第一散热孔213之间。
通过两个第一散热孔213可将第一凹槽组211和第二凹槽组212 的电池热量充分散发出去。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散热孔213的长度与第一凹槽组 211的长度基本相等。第一散热孔213的宽度与第二凹槽组212的宽度基本相等。
需要说明的是,基本相等的意思是,第一散热孔213的长度与第一凹槽组211的长度相等或稍微有些偏差;第一散热孔213的宽度与第二凹槽组212的宽度相等或稍微有些偏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散热孔213的长度为51-54mm,宽度为 29-31mm。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散热孔222设置有4个,4个第二散热孔222沿第一预设方向设置。4个第二散热孔222间隔设置在第三凹槽组221的凹槽130间。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2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210 包括与第一面110及第二面120均相邻的第三面150,第三面150的长度方向与第一预设方向基本一致,第一安装部210在第一面110开设有通线盲孔160。另外,第二安装部220在其边缘也开设有通线盲孔160。
该通线盲孔160主要用于将电池模组的电极引出端与电源线固定其中,以使得电池模组的电极引出端与电源线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电源线可与供电主插接端连接,供电主插接端为插头或插座,用于为外部电路供电。通过电源线与供电主插接端连接,再通过供电主插接端接入外部电路,电池模组可为其供电。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通线盲孔160内沿其轴向方向设置有螺套。
螺套可将电池模组的电极引出端与电源线更好地固定以实现两者之间的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210还设置有用于引出电池模组的电极引出端的多个通孔214,多个通孔214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散热孔 213的两侧。
通过通孔214将电池模组的电极引出端引出,同时通孔214还能对电极引出端起到固定的作用,电池模组的电极引出端从通孔214 中穿过后在通线盲孔160中与电源线电连接。
本实施例的电池模组防震散热面板10的工作原理:
将电池模组中的单个电池分别置于多个凹槽130中,凹槽130 能对电池起到限位固定的作用,单个电池之间能较少相互碰撞的几率,因而对安装在电池模组防震散热面板10的电池模组起到较好地防震作用。另外,由于安装座100开设有散热孔140,且散热孔140间隔设置在多个凹槽130之间,则通过散热孔140的作用可分散地将电池模组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散热效果较好,可避免电池模组持续高温影响其使用寿命。
电池模组的电极引出端通过通孔214引出,同时通孔214还能对电极引出端起到固定的作用,电池模组的电极引出端从通孔214中穿过后在通线盲孔160中与电源线电连接。电源线可与供电主插接端连接,供电主插接端为插头或插座,用于为外部电路供电。通过电源线与供电主插接端连接,再通过供电主插接端接入外部电路,电池模组可为其供电。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图中未示出),包括上述的电池模组防震散热面板10和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对应安装在安装座100的凹槽130中,电池模组的电极引出端通过通孔214引出并与电源线电连接,且共同固定于通线盲孔160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池模组防震散热面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包括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安装座在所述第一面设置有多个凹槽和多个贯穿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的散热孔,所述凹槽用于放置至少一个电池,多个所述散热孔间隔设置在多个所述凹槽的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防震散热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连接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设置有第一凹槽组、第二凹槽组和多个贯穿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二面的第一散热孔,所述第二安装部设置有第三凹槽组和贯穿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二面的第二散热孔,所述第一凹槽组、所述第二凹槽组和所述第三凹槽组均具有多个凹槽,所述第一散热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组和所述第二凹槽组之间,所述第二散热孔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三凹槽组的凹槽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防震散热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组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凹槽组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散热孔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凹槽组沿第一预设方向设置,两个所述第一散热孔均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设置并与两个所述第一凹槽组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凹槽组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散热孔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防震散热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孔的长度与所述第一凹槽组的长度基本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池模组防震散热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孔的宽度与所述第二凹槽组的宽度基本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防震散热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孔设置有4个,4个所述第二散热孔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防震散热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与所述第一面及所述第二面均相邻的第三面,所述第三面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基本一致,所述第一安装部在所述第一面开设有通线盲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模组防震散热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线盲孔内沿其轴向方向设置有螺套。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防震散热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还设置有用于引出电池模组的电极引出端的多个通孔,多个所述通孔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散热孔的两侧。
10.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防震散热面板。
CN201810017860.4A 2018-01-08 2018-01-08 一种电池模组防震散热面板及新能源汽车电池 Pending CN1079590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17860.4A CN107959091A (zh) 2018-01-08 2018-01-08 一种电池模组防震散热面板及新能源汽车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17860.4A CN107959091A (zh) 2018-01-08 2018-01-08 一种电池模组防震散热面板及新能源汽车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59091A true CN107959091A (zh) 2018-04-24

Family

ID=61956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17860.4A Pending CN107959091A (zh) 2018-01-08 2018-01-08 一种电池模组防震散热面板及新能源汽车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59091A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225299U (zh) * 2013-03-28 2013-10-0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锂电池装置及具有其的汽车
WO2014034351A1 (ja) * 2012-08-27 2014-03-06 Necエナジー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蓄電装置
CN104538666A (zh) * 2014-12-24 2015-04-22 上海修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组封装结构及封装方法
CN105870378A (zh) * 2016-06-14 2016-08-17 广东松湖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电池卡板及电池
CN205790127U (zh) * 2016-05-31 2016-12-07 德龙伟创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式电池模组
CN106328851A (zh) * 2016-11-10 2017-01-11 天津御道津欣科技有限公司 抗震型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系统
KR20170027075A (ko) * 2015-09-01 2017-03-09 에이치엘그린파워 주식회사 방열공이 형성된 친환경 자동차용 배터리셀 커버
CN206471369U (zh) * 2016-11-14 2017-09-05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
CN206558653U (zh) * 2017-03-29 2017-10-13 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及电池系统
CN206639828U (zh) * 2017-03-08 2017-11-14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结构
CN207834519U (zh) * 2018-01-08 2018-09-07 深圳市浩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防震散热面板及新能源汽车电池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34351A1 (ja) * 2012-08-27 2014-03-06 Necエナジー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蓄電装置
CN203225299U (zh) * 2013-03-28 2013-10-0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锂电池装置及具有其的汽车
CN104538666A (zh) * 2014-12-24 2015-04-22 上海修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组封装结构及封装方法
KR20170027075A (ko) * 2015-09-01 2017-03-09 에이치엘그린파워 주식회사 방열공이 형성된 친환경 자동차용 배터리셀 커버
CN205790127U (zh) * 2016-05-31 2016-12-07 德龙伟创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式电池模组
CN105870378A (zh) * 2016-06-14 2016-08-17 广东松湖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电池卡板及电池
CN106328851A (zh) * 2016-11-10 2017-01-11 天津御道津欣科技有限公司 抗震型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系统
CN206471369U (zh) * 2016-11-14 2017-09-05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电池模组
CN206639828U (zh) * 2017-03-08 2017-11-14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结构
CN206558653U (zh) * 2017-03-29 2017-10-13 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及电池系统
CN207834519U (zh) * 2018-01-08 2018-09-07 深圳市浩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模组防震散热面板及新能源汽车电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90127U (zh) 一种集成式电池模组
CN102569937B (zh) 一种散热式软包装电池模块组
CN101894968A (zh) 一种新型电池模块
CN210577235U (zh) 应急发电车接入箱
CN207834519U (zh) 一种电池模组防震散热面板及新能源汽车电池
CN107959091A (zh) 一种电池模组防震散热面板及新能源汽车电池
CN218677310U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206639828U (zh) 一种电池包结构
CN205646545U (zh) 壁挂式配电箱
CN109616282B (zh) 一种变压器
CN201298893Y (zh) 一种led电视布线结构
CN207198539U (zh) 色轮散热装置及散热系统
CN220527629U (zh) 一种绝缘效果好的轻质化母线槽
CN205413540U (zh) 烤漆加热板
CN214468324U (zh) 一种基于清洁能源的节能照明装置
CN210518093U (zh) 一种实用的大功率低温等离子电源
CN205746444U (zh) 一种节能led路灯
CN205657909U (zh) 一种印刷线路板
CN219918140U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光伏储能箱
CN205543150U (zh) 一种电池模组的散热片结构
CN218071094U (zh) 一种具有太阳能板的换电柜
CN215182869U (zh) 一种循环型节能液晶显示屏
CN216489578U (zh) 一种水利水电用电气设备配线桥架
CN203596982U (zh) 一种vpx板的电源箱
CN217037663U (zh) 一种风电运行数据处理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