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48057B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与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48057B
CN107948057B CN201711352935.6A CN201711352935A CN107948057B CN 107948057 B CN107948057 B CN 107948057B CN 201711352935 A CN201711352935 A CN 201711352935A CN 107948057 B CN107948057 B CN 1079480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user
information
server
detailed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5293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48057A (zh
Inventor
袁宏永
陈涛
李长征
苏国锋
巢伯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Global Safet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Global Safe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Global Safet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1135293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48057B/zh
Publication of CN1079480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480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480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480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21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 H04L51/222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using geographical location information, e.g. messages transmitted or received in proximity of a certain spot or are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7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B5/77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interrog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方法与系统,涉及通信技术领域。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响应于服务器发送的第一获取请求,读取一个或多个电子标签中每个电子标签保存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第一终端和第一用户位于所述车辆中,第一终端将读取的一个或多个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获取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服务器将获取的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第二终端显示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其中,第二终端可自动获取第一用户详细信息,无需人工一一询问、记录每一用户的用户详细信息,节省了获取第一用户详细信息的时间,因此提高了现有技术中获取用户详细信息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传输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实际应用中,若想获知某一场所中的一个或多个用户的用户详细信息,工作人员便要在现场一一询问现场中的一个或多个用户的用户详细信息,然后将该些信息记录下来,并最终汇总在一起,才能获取到该场所中的一个或多个用户的用户详细信息。其中,用户详细信息可包括用户的名字、年龄、联系方式或技能等信息。
其中,工作人员一一问询并记录各用户的用户详细信息,会耗费较多时间,导致现有技术中的获取用户详细信息的方法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方法与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获取用户详细信息的方法效率较低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包括第一终端、第二终端以及服务器的系统,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响应于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第一获取请求,读取一个或多个电子标签中每个电子标签保存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其中,保存有所述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的电子标签设置于第一用户使用的第一穿戴设备中;
所述第一终端将读取的一个或多个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获取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
所述服务器将获取的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第二终端显示所述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一终端响应于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第一获取请求,读取一个或多个电子标签中每个电子标签保存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响应于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第一获取请求,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方式,读取所述一个或多个电子标签中每个电子标签保存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一终端将读取的一个或多个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之后,所述第二终端显示所述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的标识数量;
所述服务器将所述标识数量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第二终端显示所述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显示所述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以及所述标识数量。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二终端显示所述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响应于用户的查询指令,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查询请求;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查询请求,在所述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中查找与所述查询请求对应的第一目标用户详细信息;
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一目标用户详细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第二终端显示所述第一目标用户详细信息。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一终端设置于车辆中。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一终端响应于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第一获取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第一通知消息;
所述第一终端按照第一预设时间间隔获取所述车辆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并将每一次获取到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通知消息、所述当前地理位置信息以及始发地地理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终端与始发地的距离是否大于第一预设距离;
若所述第一终端与始发地的距离大于第一预设距离,所述服务器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一获取请求;
或,
所述第二终端响应于用户的第一预设操作,生成所述第一获取请求;
所述第二终端通过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一获取请求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二终端显示所述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响应于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第二获取请求,读取一个或多个电子标签中每个电子标签保存的第二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其中,保存有所述第二用户身份标识信息的电子标签设置于第二用户使用的第二穿戴设备中;
所述第一终端判断所述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与各第二用户身份标识信息是否相同;
若判断结果为所述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与所述各第二用户身份标识信息相同,所述第一终端将所述判断结果通过所述服务器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第二终端显示所述判断结果;
若判断结果为所述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与所述各第二用户身份标识信息不相同,所述第一终端获取所述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与所述各第二用户身份标识信息的区别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输出第一提醒信息,并将所述判断结果和所述区别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区别信息获取所述区别信息对应的区别用户详细信息;
所述服务器将所述判断结果、所述区别信息以及所述区别用户详细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第二终端显示所述判断结果、所述区别信息以及所述区别用户详细信息,且输出第二提醒信息。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二终端显示所述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之后,所述第一终端响应于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第二获取请求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第二通知消息;
所述第一终端按照第二预设时间间隔获取所述车辆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并将每一次获取到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通知消息、所述当前地理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目的地地理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终端与目的地的距离是否大于第二预设距离;
若所述第一终端与目的地的距离大于第二预设距离,所述服务器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二获取请求;
或,
所述第二终端响应于用户的第二预设操作,生成所述第二获取请求;
所述第二终端通过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二获取请求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包括第一终端、第二终端以及服务器的系统,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读取一个或多个电子标签中每个电子标签保存的第一物品标识信息,其中,保存有第一物品标识信息的电子标签设置于第一物品中;
所述第一终端将读取的各第一物品标识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各第一物品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物品详细信息;
所述服务器将各第一物品详细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第二终端显示所述各第一物品详细信息。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一终端读取一个或多个电子标签中每个电子标签保存的第一物品标识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方式,读取所述一个或多个电子标签中每个电子标签保存的第一物品标识信息。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一终端将读取的各第一物品标识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之后,所述服务器将所述各第一物品详细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各第一物品标识信息的标识数量;
所述服务器将所述标识数量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第二终端显示所述各第一物品详细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显示所述各第一物品详细信息以及所述标识数量。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二终端显示所述各第一物品详细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读取一个或多个电子标签中每个电子标签保存的第二物品标识信息,其中,保存有第二物品标识信息的电子标签设置于第二物品中;
所述第一终端判断所述各第一物品标识信息与各第二物品标识信息是否相同;
若判断结果为所述各第一物品标识信息与所述各第二物品标识信息相同,所述第一终端将所述判断结果通过所述服务器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第二终端显示所述判断结果;
若所述判断结果为所述各第一物品标识信息与所述各第二物品标识信息不相同,所述第一终端获取所述各第二物品标识信息与所述各第一物品标识信息的区别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输出第一提醒信息,并将所述判断结果和所述区别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区别信息对应的区别物品详细信息;
所述服务器将所述判断结果、所述区别信息以及所述区别物品详细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第二终端显示所述判断结果、所述区别信息以及所述区别物品详细信息,且输出第二提醒信息。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一物品和所述第二物品位于车辆中。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系统,包括第一终端、第二终端以及服务器:
所述第一终端,用于响应于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第一获取请求,读取一个或多个电子标签中每个电子标签保存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其中,保存有所述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的电子标签设置于第一用户使用的第一穿戴设备中,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一用户位于所述车辆中;
所述第一终端,还用于将读取的一个或多个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用于获取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
所述服务器,还用于将获取的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第二终端,用于显示所述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一终端,具体用于:
响应于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第一获取请求,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方式,读取所述一个或多个电子标签中每个电子标签保存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一终端,还用于:
若所述第一终端和各第一用户位于车辆中,在所述第一终端响应于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第一获取请求之前,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第一通知消息;
按照第一预设时间间隔获取所述车辆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并将每一次获取到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通知消息、所述当前地理位置信息以及始发地地理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终端与始发地的距离是否大于第一预设距离;
在所述第一终端与始发地的距离大于第一预设距离时,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一获取请求;
或,
所述第二终端还用于:
若所述第一终端和各第一用户位于车辆中,在所述第一终端响应于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第一获取请求之前,响应于用户的第一预设操作,生成所述第一获取请求;
通过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一获取请求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服务器,还用于:
在所述第一终端将读取的一个或多个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之后,在所述第二终端显示所述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之前,获取所述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的标识数量;
将所述标识数量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第二终端,具体用于:显示所述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以及所述标识数量。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一终端设置于车辆中。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二终端,还用于:
所述第二终端显示所述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之后,响应于用户的查询指令,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查询请求;
所述服务器,还用于:
根据所述查询请求,在所述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中查找与所述查询请求对应的第一目标用户详细信息;
将所述第一目标用户详细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第二终端,还用于:显示所述第一目标用户详细信息。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一终端,还用于:
所述第二终端显示所述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之后,响应于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第二获取请求,读取一个或多个电子标签中每个电子标签保存的第二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其中,保存有所述第二用户身份标识信息的电子标签设置于第二用户使用的第二穿戴设备中;
判断所述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与各第二用户身份标识信息是否相同;
在判断结果为所述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与所述各第二用户身份标识信息相同时,将所述判断结果通过所述服务器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第二终端,还用于:显示所述判断结果;
所述第一终端,还用于:
在判断结果为所述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与所述各第二用户身份标识信息不相同时,获取所述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与所述各第二用户身份标识信息的区别信息;
输出第一提醒信息,并将所述判断结果和所述区别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还用于:
根据所述区别信息获取所述区别信息对应的区别用户详细信息;
将所述判断结果、所述区别信息以及所述区别用户详细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第二终端,还用于显示所述判断结果、所述区别信息以及所述区别用户详细信息,且输出第二提醒信息。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一终端,还用于:
若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各第二用户位于所述车辆中,所述第二终端显示所述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之后,所述第一终端响应于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第二获取请求之前,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第二通知消息;
按照第二预设时间间隔获取所述车辆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并将每一次获取到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二通知消息、所述当前地理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目的地地理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终端与目的地的距离是否大于第二预设距离;
在所述第一终端与目的地的距离大于第二预设距离时,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二获取请求;
或,
所述第二终端还用于:
若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各第二用户位于所述车辆中,所述第二终端显示所述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之后,所述第一终端响应于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第二获取请求之前,响应于用户的第二预设操作,生成所述第二取请求;
通过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二获取请求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终端、第二终端以及服务器:
所述第一终端,用于读取一个或多个电子标签中每个电子标签保存的第一物品标识信息,其中,保存有第一物品标识信息的电子标签设置于车辆中的第一物品中;
所述第一终端,用于将读取的各第一物品标识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用于获取所述各第一物品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物品详细信息;
所述服务器,还用于将各第一物品详细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第二终端,用于显示所述各第一物品详细信息。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一终端,具体用于:
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方式,读取所述一个或多个电子标签中每个电子标签保存的第一物品标识信息。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服务器,还用于:
所述第一终端将读取的各第一物品标识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之后,所述服务器将所述各第一物品详细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之前,获取所述各第一物品标识信息的标识数量;
将所述标识数量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第二终端,具体用于:显示所述各第一物品详细信息以及所述标识数量。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一终端,还用于:
所述第二终端显示所述各第一物品详细信息之后,读取一个或多个电子标签中每个电子标签保存的第二物品标识信息,其中,保存有第二物品标识信息的电子标签设置于第二物品中;
判断所述各第一物品标识信息与各第二物品标识信息是否相同;
若判断结果为所述各第一物品标识信息与所述各第二物品标识信息相同,将所述判断结果通过所述服务器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第二终端,还用于显示所述判断结果;
所述第一终端,还用于:
若所述判断结果为所述各第一物品标识信息与所述各第二物品标识信息不相同,获取所述各第二物品标识信息与所述各第一物品标识信息的区别信息;
输出第一提醒信息,并将所述判断结果和所述区别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还用于:
获取所述区别信息对应的区别物品详细信息;
将所述判断结果、所述区别信息以及所述区别物品详细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第二终端,还用于:显示所述判断结果、所述区别信息以及所述区别物品详细信息,且输出第二提醒信息。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一物品和所述第二物品位于车辆中。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第一终端响应于服务器发送的第一获取请求,读取一个或多个电子标签中每个电子标签保存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其中,保存有所述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的电子标签设置于第一用户使用的第一穿戴设备中,第一终端将读取的一个或多个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获取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服务器将获取的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第二终端显示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其中,第二终端可自动获取第一用户详细信息,无需人工一一询问、记录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节省了获取第一用户详细信息的时间,因此提高了现有技术中获取用户详细信息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的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信息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本发明实施例给出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请参考图1,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该方法应用于包括第一终端、第二终端以及服务器的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所述第一终端响应于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第一获取请求,读取一个或多个电子标签中每个电子标签保存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其中,保存有所述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的电子标签设置于第一用户使用的第一穿戴设备中。
其中,第一终端可设置于任意场所或交通工具中,比如办公室、车辆、飞机或轮船中等。
第一获取请求可为任意字符或字符串。可根据实际需求,事先设置某一字符或字符串为第一获取请求,并针对第一终端进行设置,使得当第一终端接收到该字符或字符串后,第一终端便执行步骤101。
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可用于唯一表示用户的身份,该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可为用户姓名、身份证号码或编号等信息。第一用户与第一穿戴设备存在一一对应关系,一个第一穿戴设备仅仅对应一个第一用户。
其中,上述电子标签可包括蓝牙电子标签、紫蜂(ZigBee)电子标签、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电子标签和基于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电子标签中的至少一种电子标签。上述不同的电子标签是基于不同的无线通信技术制作出来的,比如NFC电子标签是基于NFC技术制作出来的;RFID电子标签是基于RFID技术制作出来的等。
第一终端在接收到第一获取请求后,可响应于该第一获取请求,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方式,读取一个或多个电子标签中每个电子标签保存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在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方式来获取电子标签中的信息时,第一终端和电子标签的距离不能较大,若第一终端和电子标签的距离较大,第一终端可能无法读取到电子标签中的信息,因此,若第一终端设置于车辆中,那么电子标签也可位于该车辆中,即第一穿戴设备的使用者-----第一用户可位于该车辆中。
上述近距离无线通信方式可包括基于蓝牙的通信方式、基于NFC技术的通信方式、基于ZigBee的通信方式和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方式中的至少一种通信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终端具体通过什么样的无线通信方式来读取各电子标签保存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取决于各电子标签是什么样的电子标签,一般情况下来说,电子标签是基于什么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制作出的,第一终端便通过基于该无线近距离通信技术的通信方式来获取各电子标签中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
步骤102,所述第一终端将读取的一个或多个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步骤103,所述服务器获取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
其中,上述用户详细信息可包括用户的姓名、性别、年龄、血型、技能、职位、家庭情况和联系方式中的至少一种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事先在服务器中保存用户身份标识信息与用户详细信息的对应关系,服务器在接收到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后,可根据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以及上述对应关系,获取各第一用户身份信息对应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
步骤104,所述服务器将获取的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步骤105,所述第二终端显示所述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执行步骤101~105,第二终端便可自动获取到第一用户详细信息,第二终端使用者便可获知第一用户详细信息,但是有时,第二终端使用者除了想要获知第一用户详细信息外,还想要获知第一用户的数量,那么本发明实施例便提供两种获取第一用户数量的方法,如下所述:
第一种方法:
在执行步骤102之后,在执行步骤105之前,服务器可根据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获取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的标识数量,并将标识数量发送给第二终端,那么第二终端在执行步骤105时,便可一并显示出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以及标识数量。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认为标识数量与第一用户的数量相同,那么第二终端使用者通过看第二终端的显示屏幕,便可对第一用户的数量一目了然,无需进行计算或分析便可获知第一用户的数量,因此,提高了第二终端使用者获取第一用户的数量的效率。
第二种方法:
第一终端在执行步骤101后,便可获取各第一身份标识信息的标识数量,并将该标识数量以及第一身份标识信息一并发送给服务器,以使得服务器将该些信息发送给第二终端,第二终端便可显示出标识数量以及第一身份标识信息。
另外,某一实施场景中,第二终端使用者想要获知各第一用户中哪个第一用户具备某一指定技能,或想要获知哪个第一用户具备某一指定血型等,那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获取具备某一特征的第一用户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的方法,该方法如下所述:
在第二终端显示出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之后,第二终端可响应于用户的查询指令,向服务器发送查询请求,服务器根据查询请求,在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中查找与查询请求对应的第一目标用户详细信息,将第一目标用户详细信息发送给第二终端,第二终端显示第一目标用户详细信息。其中,用户的查询指令可以是第二终端使用者针对第二终端执行相应操作而触发第二终端生成的。上述相应操作可以为用户在第二终端中输入查询条件信息,单击或双击第二终端中存在的查询控件的操作。上述用户的查询指令中可包括查询条件信息。上述查询请求中可包括上述查询条件信息。上述查询条件信息可包括长跑或O型血等信息。
再者,有时,第二终端使用者可能想获知不同时刻同一场所或交通工具中的人员的变化情况,比如,若第一终端设置于车辆中,第二终端使用者想要知道不同时间时,车辆中的人员变化情况,那么可采用下述方法获知:
在第二终端显示出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之后,第一终端可响应于服务器发送的第二获取请求,读取一个或多个电子标签中每个电子标签保存的第二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其中,保存有第二用户身份标识信息的电子标签设置于第二用户使用的第二穿戴设备中。第一终端判断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与各第二用户身份标识信息是否相同,若判断结果为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与各第二用户身份标识信息相同,第一终端将该判断结果通过服务器发送给第二终端,第二终端显示该判断结果;若判断结果为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与各第二用户身份标识信息不相同,第一终端获取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与各第二用户身份标识信息的区别信息,第一终端输出第一提醒信息,并将判断结果和区别信息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根据区别信息获取区别信息对应的区别用户详细信息,将判断结果、区别信息以及区别用户详细信息发送给第二终端,第二终端显示判断结果、区别信息以及区别用户详细信息,且输出第二提醒信息。
上述区别信息可以是将各第一身份标识信息与各第二身份标识信息进行对比后得到的比对结果,该比对结果可包括各第一身份标识信息与各第二身份标识信息中的不相同的身份标识信息以及各第一身份标识信息与各第二身份标识信息的数量差等信息。第一终端可分别获取各第一身份标识信息与各第二身份标识信息的标识数量,然后进行标识数量的比对,从而获取到数量差。
例如,将各第一身份标识信息与各第二身份标识信息进行对比后,最后得到的比对结果,即区别信息可能为:各第一身份标识信息比各第二身份标识信息少3个身份标识信息,少的这三个身份标识信息分别为001、002和003,其中,001、002和003属于各第一身份标识信息。
第二获取请求可为任意字符或字符串。可根据实际需求,事先设置某一字符或字符串为第二获取请求,并针对第一终端进行设置,使得当第一终端接收到该字符或字符串后,第一终端便响应于第二获取请求,执行后续操作。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获取请求与第一获取请求是不同的字符或字符串,以避免第一终端无法识别出第一获取请求或第二获取请求,而无法正确执行操作的情况出现。
第二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可用于唯一表示用户的身份,该第二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可为用户姓名、身份证号码或编号等信息。第二用户与第二穿戴设备存在一一对应关系,一个第二穿戴设备仅仅对应一个第二用户。若第一终端设置于车辆中,那么第二用户也位于该辆中,其中,第二用户位于该车辆中的原因与第一用户位于该车辆中的理由相似,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上述第一提醒信息用于告知第一终端使用者,人员发生了变化。第二提醒信息用于告知第二终端使用者,人员发生了变化。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输出第一提醒信息和第二提醒信息的方式可为任意方式,比如文字、声音或图像等方式。需要说明的是,若人员并未发生变化,那么穿戴设备以及用户便不会发生变化,各第一穿戴设备便是各第二穿戴设备,各第一用户便是各第二用户;若人员发生了变化,各第二穿戴设备便不再是各第一穿戴设备,各第一用户便不再是各第二用户。
本发明实施例介绍到这里,读者可能比较好奇服务器是在什么情况下将第一获取请求与第二获取请求,发送给第一终端的,下面便分别介绍服务器是在什么情况下将第一获取请求和第二获取请求发送给第一终端的:
(1)发送第一获取请求的情况
第一种情况:第二终端主动通过服务器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获取请求。
第二终端响应于第二终端使用者的第一预设操作,生成第一获取请求,并通过服务器将该第一获取请求发送给第一终端。上述第一预设操作可为单击或双击第二终端中包括的第一获取控件等操作。
第二种情况:第一终端主动触发服务器发送第一获取请求。
若第一终端设置于车辆中,在执行步骤101之前,第一终端可向服务器发送第一通知消息,第一终端按照第一预设时间间隔获取上述车辆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并将每一次获取到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根据第一通知消息、当前地理位置信息以及始发地地理位置信息,判断第一终端与始发地的距离是否大于第一预设距离,若第一终端与始发地的距离大于第一预设距离,服务器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获取请求;若第一终端与始发地的距离不大于第一预设距离,服务器拒绝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获取请求。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可通过全球定位系统或基站定位方法等系统或方法来获取车辆的位置信息。另外,在服务器获取到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后,可获取该地理位置信息对应的坐标,并获取始发地地理位置信息对应的坐标,计算出的这两个坐标间的距离,便为第一终端与始发地的距离。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终端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第一获取请求后,第一终端便不再获取车辆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
上述第一预设时间间隔可以为任意时间间隔,比如1S、2S或3S等。上述第一预设距离可为任意大于0的距离,比如1m、2m或10m等。上述始发地地理位置信息可以是事先保存在服务器本地的。上述第一通知消息可为任意字符或字符串。可根据实际需求,事先设置某一字符或字符串为第一通知消息,并针对服务器进行设置,使得当服务器接收到该字符或字符串,并接收到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后,便执行相应后续操作。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通知消息与第一获取请求以及第二获取请求并不相同。
(2)发送第二获取请求的情况
第一种情况:第二终端主动通过服务器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二获取请求。
第二终端响应于第二终端使用者的第二预设操作,生成第二获取请求,并通过服务器将该第二获取请求发送给第一终端。上述第二预设操作可为单击或双击第二终端中包括的第二获取控件等操作。
第二种情况:第一终端主动触发服务器发送第二获取请求。
若第一终端位于上述车辆中,第二终端显示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之后,第一终端响应于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第二获取请求之前,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第二通知消息,第一终端按照第二预设时间间隔获取车辆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并将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根据第二通知消息、当前地理位置信息以及目的地地理位置信息,判断第一终端与目的地的距离是否大于第二预设距离,若第一终端与目的地的距离大于第二预设距离,服务器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二获取请求;若第一终端与目的地的距离不大于第二预设距离,服务器拒绝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二获取请求。需要说明的,当第一终端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第二获取请求后,第一终端便不再获取车辆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
上述第二预设时间间隔可以为任意时间间隔,比如1S、2S或3S等。上述第二预设距离可为任意大于0的距离,比如1m、2m或10m等。上述目的地地理位置信息可以是事先保存在服务器本地的。
上述第二通知消息可为任意字符或字符串。第二通知消息与第一通知消息是不同的。可根据实际需求,事先设置某一字符或字符串为第一通知消息,并针对服务器进行设置,使得当服务器接收到该字符或字符串,并接收到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后,便执行后续相应操作。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通知消息、第一通知消息、第一获取请求以及第二获取请求均不同。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第一终端响应于服务器发送的第一获取请求,读取一个或多个电子标签中每个电子标签保存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其中,保存有所述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的电子标签设置于第一用户使用的第一穿戴设备中,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一用户位于所述车辆中,第一终端将读取的一个或多个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获取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服务器将获取的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第二终端显示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其中,第二终端可自动获取第一用户详细信息,无需人工一一询问、记录每一用户的用户详细信息,节省了获取第一用户详细信息的时间,因此提高了现有技术中获取用户详细信息的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具体的信息传输方法,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201,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第一通知消息。
其中,第一终端位于消防车中。
在消防中心接到火警电话后,消防员便迅速上消防车,驾驶消防车去火灾现场。
在消防车启动之后,消防车中的消防员开启第一终端,针对该第一终端执行相应操作,触发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第一通知消息。上述相应操作可以为按压第一终端中的第一发送控件。
步骤202,第一终端按照第一预设时间间隔获取消防车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并将每一次获取到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发送给服务器。
步骤203,服务器根据第一通知消息、当前地理位置信息以及始发地地理位置信息,判断第一终端与始发地的距离是否大于第一预设距离;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204。
步骤204,服务器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获取请求。
步骤205,第一终端响应于服务器发送的第一获取请求,读取一个或多个电子标签中每个电子标签保存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并将读取的一个或多个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发送给服务器。
其中,保存有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的电子标签设置于第一用户使用的第一穿戴设备中,第一用户位于所述车辆中。
其中,上述第一用户是消防员。上述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为消防员的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可包括消防员的姓名、编号、身份证号码等信息。
步骤206,服务器获取各第一用户身份信息对应的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并将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发送给第二终端。
其中,第二终端可位于火灾现场,也可位于消防车中的某一位消防员手中。
步骤207,第二终端显示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
步骤208,第一终端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第二通知消息。
在消防员执行完任务后,消防员重新回到消防车中,准备返回消防中心。消防员可针对第一终端执行相应操作,触发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第二通知消息。其中,相应操作可以为按压第一终端中的第二发送控件。
步骤209,第一终端按照第二预设时间间隔获取消防车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并将每一次获取到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步骤210,服务器根据第二通知消息、当前地理位置信息以及目的地地理位置信息,判断第一终端与目的地的距离是否大于第二预设距离;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211。
上述目的地可以为火灾现场,可事先将火灾现场的地理位置信息保存在服务器中。
步骤211,服务器向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二获取请求。
步骤212,第一终端响应于第二获取请求,读取一个或多个电子标签中每个电子标签保存的第二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其中,保存有所述第二用户身份标识信息的电子标签设置于第二用户使用的第二穿戴设备中。
其中,上述第二用户是消防员。上述第二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可为消防员的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可包括消防员的姓名、编号、身份证号码等信息。
步骤213,第一终端判断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与各第二用户身份标识信息是否相同;若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214;否则,执行步骤216。
步骤214,第一终端将判断结果通过所述服务器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步骤215,第二终端显示判断结果。
步骤216,第一终端获取所述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与所述各第二用户身份标识信息的区别信息,输出第一提醒信息,并将判断结果和所述区别信息发送给服务器。
步骤217,服务器根据区别信息获取区别信息对应的区别用户详细信息。
步骤218,服务器将判断结果、区别信息以及区别用户详细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步骤219,第二终端显示判断结果、区别信息以及区别用户详细信息,且输出第二提醒信息。
其中,若现场指挥人员想要获知具备某一特殊技能的消防员的详细信息,便于在火灾现场进行现场工作分配和调度,可采用下述方法来获取消防员的特长:
在执行步骤207后,在执行步骤208前,第二终端可响应于用户的查询指令,向服务器发送查询请求,服务器根据查询请求,在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中查找与查询请求对应的第一目标用户详细信息。服务器将第一目标用户详细信息发送给第二终端。第二终端显示第一目标用户详细信息。
其中,用户详细信息可包括消防员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出警次数、血型、技能、职位、家庭情况或联系方式等信息。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第一终端响应于服务器发送的第一获取请求,读取一个或多个电子标签中每个电子标签保存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其中,保存有所述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的电子标签设置于第一用户使用的第一穿戴设备中,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一用户位于所述车辆中,第一终端将读取的一个或多个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获取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服务器将获取的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第二终端显示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其中,第二终端可自动获取第一用户详细信息,无需用户记录人员亲自问询所有第一用户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并将该些信息手动记录下来,节省了获取第一用户详细信息的时间,因此提高了现有技术中获取用户详细信息的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可参见图3,该方法应用于包括第一终端、第二终端以及服务器的系统,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301,所述第一终端读取一个或多个电子标签中每个电子标签保存的第一物品标识信息,其中,保存有第一物品标识信息的电子标签设置于第一物品中。
上述第一物品可为任意物品,比如消防用品等。上述各第一物品可存在于任意场所或交通工具中,比如车辆、飞机或轮船中等。若上述第一物品在消防车中,该第一物品可以为消防用品。
第一终端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方式,读取一个或多个电子标签中每个电子标签保存的第一物品标识信息。
步骤302,所述第一终端将读取的各第一物品标识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步骤303,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各第一物品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物品详细信息。
步骤304,所述服务器将各第一物品详细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步骤305,所述第二终端显示所述各第一物品详细信息。
有时,在获取到第一物品详细信息后,若还想获取到第一物品的数量,可按照下述方法获取:
第一终端将读取的各第一物品标识信息发送给服务器之后,服务器将各第一物品详细信息发送给第二终端之前,服务器可根据各第一物品标识信息,获取各第一物品标识信息的标识数量,服务器将标识数量发送给第二终端,第二终端显示各第一物品详细信息以及标识数量。其中,标识数量便为第一物品的数量。其中,第一物品和第二物品可以位于车辆中。
另外,若用户想要获知不同时刻时,同一场所或交通工具中的物品是否发生了变化,执行下述操作便可获知:
第一种操作:
若第一物品和第二物品均位于同一场所或交通工具中,比如第一物品和第二物品均为消防用品,均位于同一消防车中,第二终端显示各第一物品详细信息之后,第一终端读取一个或多个电子标签中每个电子标签保存的第二物品标识信息,其中,保存有第二物品标识信息的电子标签设置于第二物品中,第一终端判断各第一物品标识信息与各第二物品标识信息是否相同。
若判断结果为各第一物品标识信息与各第二物品标识信息相同,第一终端将判断结果通过服务器发送给第二终端,第二终端显示判断结果。
若判断结果为各第一物品标识信息与所述各第二物品标识信息不相同,第一终端获取各第二物品标识信息与各第一物品标识信息的区别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输出第一提醒信息,并将判断结果和区别信息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获取区别信息对应的区别物品详细信息,将判断结果、所述区别信息以及区别物品详细信息发送给第二终端,第二终端显示判断结果、区别信息以及区别物品详细信息,且输出第二提醒信息。
第二种操作:
第一终端在获取到各第二物品标识信息后,可将该信息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便判断各第一物品标识信息与各第二物品标识信息是否相同。
若判断结果为各第一物品标识信息与各第二物品标识信息相同,服务器将判断结果发送给第二终端,第二终端显示判断结果。
若判断结果为各第一物品标识信息与所述各第二物品标识信息不相同,服务器获取各第二物品标识信息与各第一物品标识信息的区别信息,并获取区别信息对应的区别物品详细信息,然后将判断结果、区别信息以及区别物品详细信息发送给第二终端,第二终端显示判断结果、区别信息以及区别物品详细信息,且输出第二提醒信息。
现有技术中,若要获取某一场所中的所有物品的详细信息,便需要用户一一查看、记录,这样会耗费较长时间,导致现有技术中的获取物品详细信息的方法效率较低。
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上述信息传输方法,第一终端读取一个或多个电子标签中每个电子标签保存的第一物品标识信息,其中,保存有第一物品标识信息的电子标签设置于车辆中的第一物品中,所述第一终端将读取的各第一物品标识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各第一物品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物品详细信息,所述服务器将各第一物品详细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所述第二终端显示所述各第一物品详细信息。其中,第二终端可自动获取到第一物品详细信息,无需用户一一查看、记录,节省了获取第一物品详细信息的时间,提高了现有技术中获取第一物品详细信息的方法的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息传输系统,该系统的结果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系统包括第一终端41、第二终端42以及服务器43:
所述第一终端41,用于响应于所述服务器43发送的第一获取请求,读取一个或多个电子标签中每个电子标签保存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其中,保存有所述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的电子标签设置于第一用户使用的第一穿戴设备中,所述第一终端41和所述第一用户位于所述车辆中。
所述第一终端41,还用于将读取的一个或多个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43。
所述服务器43,用于获取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
所述服务器43,还用于将获取的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42。
所述第二终端42,用于显示所述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41,具体用于:
响应于所述服务器43发送的第一获取请求,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方式,读取所述一个或多个电子标签中每个电子标签保存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服务器43,具体用于:
所述第一终端41将读取的一个或多个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43之后,所述第二终端42显示所述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之前,获取所述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的标识数量;
将所述标识数量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42;
所述第二终端42,具体用于:
显示所述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以及所述标识数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终端42,还用于:
所述第二终端42显示所述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之后,响应于用户的查询指令,向所述服务器43发送查询请求;
上述服务器43,还用于:
根据所述查询请求,在所述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中查找与所述查询请求对应的第一目标用户详细信息;
将所述第一目标用户详细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42;
所述第二终端,还用于:显示所述第一目标用户详细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41设置于车辆中。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41,还用于:
在所述第一终端41响应于所述服务器43发送的第一获取请求之前,向所述服务器43发送第一通知消息;
按照第一预设时间间隔获取所述车辆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并将每一次获取到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43;
所述服务器43,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通知消息、所述当前地理位置信息以及始发地地理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终端41与始发地的距离是否大于第一预设距离;
在所述第一终端41与始发地的距离大于第一预设距离时,向所述第一终端41发送所述第一获取请求;
或,
所述第二终端42还用于:
若所述第一终端41和各第一用户位于车辆中,在所述第一终端41响应于所述服务器43发送的第一获取请求之前,响应于用户的第一预设操作,生成所述第一获取请求;
通过所述服务器43将所述第一获取请求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41。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服务器43,还用于: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41,还用于:
所述第二终端42显示所述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之后,响应于所述服务器43发送的第二获取请求,读取一个或多个电子标签中每个电子标签保存的第二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其中,保存有所述第二用户身份标识信息的电子标签设置于第二用户使用的第二穿戴设备中;
判断所述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与各第二用户身份标识信息是否相同;
在判断结果为所述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与所述各第二用户身份标识信息相同时,将所述判断结果通过所述服务器43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42;
所述第二终端42,还用于:显示所述判断结果;
所述第一终端41,还用于:
在判断结果为所述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与所述各第二用户身份标识信息不相同时,获取所述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与所述各第二用户身份标识信息的区别信息;
输出第一提醒信息,并将所述判断结果和所述区别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43;
所述服务器43,还用于:
根据所述区别信息获取所述区别信息对应的区别用户详细信息;
将所述判断结果、所述区别信息以及所述区别用户详细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42;
所述第二终端42,还用于显示所述判断结果、所述区别信息以及所述区别用户详细信息,且输出第二提醒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41,还用于:
所述第二终端42显示所述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之后,所述第一终端41响应于所述服务器43发送的第二获取请求之前,向所述服务器43发送第二通知消息;
按照第二预设时间间隔获取所述车辆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并将每一次获取到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43;
所述服务器43,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二通知消息、所述当前地理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目的地地理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终端41与目的地的距离是否大于第二预设距离;
在所述第一终端41与目的地的距离大于第二预设距离时,向所述第一终端41发送所述第二获取请求;
或,
所述第二终端42还用于:
若所述第一终端41和所述各第二用户位于所述车辆中,所述第二终端42显示所述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之后,所述第一终端41响应于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第二获取请求之前,响应于用户的第二预设操作,生成所述第二取请求;
通过所述服务器43将所述第二获取请求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41。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系统,第一终端响应于服务器发送的第一获取请求,读取一个或多个电子标签中每个电子标签保存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其中,保存有所述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的电子标签设置于第一用户使用的第一穿戴设备中,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一用户位于所述车辆中,第一终端将读取的一个或多个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获取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服务器将获取的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第二终端显示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其中,第二终端可自动获取第一用户详细信息,无需人工一一询问、记录每一用户的用户详细信息,节省了获取用户详细信息的时间,因此提高了现有技术中获取用户详细信息的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另外一种信息传输系统,该系统的结果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系统包括第一终端51、第二终端52以及服务器53:
所述第一终端51,用于读取一个或多个电子标签中每个电子标签保存的第一物品标识信息,其中,保存有第一物品标识信息的电子标签设置于车辆中的第一物品中;
所述第一终端51,用于将读取的各第一物品标识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53;
所述服务器53,用于获取所述各第一物品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物品详细信息;
所述服务器53,还用于将各第一物品详细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52;
所述第二终端52,用于显示所述各第一物品详细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51,具体用于:
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方式,读取所述一个或多个电子标签中每个电子标签保存的第一物品标识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服务器53,还用于:
所述第一终端51将读取的各第一物品标识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53之后,所述服务器53将所述各第一物品详细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52之前,获取所述各第一物品标识信息的标识数量;
将所述标识数量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52;
所述第二终端52,具体用于:显示所述各第一物品详细信息以及所述标识数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51,还用于:
所述第二终端52显示所述各第一物品详细信息之后,读取一个或多个电子标签中每个电子标签保存的第二物品标识信息,其中,保存有第二物品标识信息的电子标签设置于所述车辆中的第二物品中;
判断所述各第一物品标识信息与各第二物品标识信息是否相同;
若判断结果为所述各第一物品标识信息与所述各第二物品标识信息相同,将所述判断结果通过所述服务器53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52;
所述第二终端52,还用于显示所述判断结果;
所述第一终端51,还用于:
若所述判断结果为所述各第一物品标识信息与所述各第二物品标识信息不相同,获取所述各第二物品标识信息与所述各第一物品标识信息的区别信息;
输出第一提醒信息,并将所述判断结果和所述区别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53;
所述服务器53,还用于:
获取所述区别信息对应的区别物品详细信息;
将所述判断结果、所述区别信息以及所述区别物品详细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52;
所述第二终端52,还用于:显示所述判断结果、所述区别信息以及所述区别物品详细信息,且输出第二提醒信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物品和所述第二物品位于车辆中。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物品为消防用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物品为消防用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车辆为消防车。
现有技术中,若要获取某一场所中的所有物品的详细信息,便需要用户一一查看、记录,这样会耗费较长时间,导致现有技术中的获取物品详细信息的方法效率较低。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上述信息传输系统法,第一终端读取一个或多个电子标签中每个电子标签保存的第一物品标识信息,所述第一终端将读取的各第一物品标识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各第一物品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物品详细信息,所述服务器将各第一物品详细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所述第二终端显示所述各第一物品详细信息。其中,第二终端可自动获取到第一物品详细信息,无需用户一一查看、记录,节省了获取第一物品详细信息的时间,提高了现有技术中获取第一物品详细信息的方法的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终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无线手持设备、平板电脑(Tablet Computer)、手机、MP3播放器、MP4播放器等。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装置(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装置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包括第一终端、第二终端以及服务器的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响应于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第一获取请求,读取一个或多个电子标签中每个电子标签保存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其中,保存有所述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的电子标签设置于第一用户使用的第一穿戴设备中;其中,所述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用于唯一表征所述第一用户的身份;
所述第一终端将读取的一个或多个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获取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所述第一用户详细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用户的姓名、性别、年龄、血型、技能、职位、家庭情况和联系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服务器将获取的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第二终端显示所述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
所述第二终端响应于用户的查询指令,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查询请求;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查询请求,在所述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中查找与所述查询请求对应的第一目标用户详细信息;
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一目标用户详细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第二终端显示所述查询请求对应的第一目标用户详细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响应于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第一获取请求,读取一个或多个电子标签中每个电子标签保存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响应于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第一获取请求,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方式,读取所述一个或多个电子标签中每个电子标签保存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将读取的一个或多个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之后,所述第二终端显示所述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的标识数量;
所述服务器将所述标识数量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第二终端显示所述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显示所述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以及所述标识数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置于车辆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响应于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第一获取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第一通知消息;
所述第一终端按照第一预设时间间隔获取所述车辆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并将每一次获取到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通知消息、所述当前地理位置信息以及始发地地理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终端与始发地的距离是否大于第一预设距离;
若所述第一终端与始发地的距离大于第一预设距离,所述服务器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一获取请求;
或,
所述第二终端响应于用户的第一预设操作,生成所述第一获取请求;
所述第二终端通过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一获取请求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显示所述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响应于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第二获取请求,读取一个或多个电子标签中每个电子标签保存的第二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其中,保存有所述第二用户身份标识信息的电子标签设置于第二用户使用的第二穿戴设备中;
所述第一终端判断所述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与各第二用户身份标识信息是否相同;
若判断结果为所述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与所述各第二用户身份标识信息相同,所述第一终端将所述判断结果通过所述服务器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第二终端显示所述判断结果;
若判断结果为所述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与所述各第二用户身份标识信息不相同,所述第一终端获取所述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与所述各第二用户身份标识信息的区别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输出第一提醒信息,并将所述判断结果和所述区别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区别信息获取所述区别信息对应的区别用户详细信息;
所述服务器将所述判断结果、所述区别信息以及所述区别用户详细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第二终端显示所述判断结果、所述区别信息以及所述区别用户详细信息,且输出第二提醒信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显示所述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之后,所述第一终端响应于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第二获取请求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第二通知消息;
所述第一终端按照第二预设时间间隔获取所述车辆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并将每一次获取到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通知消息、所述当前地理位置信息以及目的地地理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终端与目的地的距离是否大于第二预设距离;
若所述第一终端与目的地的距离大于第二预设距离,所述服务器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二获取请求;
或,
所述第二终端响应于用户的第二预设操作,生成所述第二获取请求;
所述第二终端通过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二获取请求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
8.一种信息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终端、第二终端以及服务器:
所述第一终端,用于响应于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第一获取请求,读取一个或多个电子标签中每个电子标签保存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其中,保存有所述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的电子标签设置于第一用户使用的第一穿戴设备中,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一用户位于车辆中;其中,所述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用于唯一表征所述第一用户的身份;
所述第一终端,还用于将读取的一个或多个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用于获取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所述第一用户详细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用户的姓名、性别、年龄、血型、技能、职位、家庭情况和联系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服务器,还用于将获取的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第二终端,用于显示所述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
所述第二终端,还用于显示所述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之后,响应于用户的查询指令,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查询请求;
所述服务器,还用于:
根据所述查询请求,在所述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中查找与所述查询请求对应的第一目标用户详细信息;
将所述第一目标用户详细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第二终端,还用于:显示所述第一目标用户详细信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具体用于:
响应于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第一获取请求,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方式,读取所述一个或多个电子标签中每个电子标签保存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还用于:
若所述第一终端和各第一用户位于车辆中,在所述第一终端响应于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第一获取请求之前,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第一通知消息;
按照第一预设时间间隔获取所述车辆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并将每一次获取到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通知消息、所述当前地理位置信息以及始发地地理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终端与始发地的距离是否大于第一预设距离;
在所述第一终端与始发地的距离大于第一预设距离时,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一获取请求;
或,
所述第二终端还用于:
若所述第一终端和各第一用户位于车辆中,在所述第一终端响应于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第一获取请求之前,响应于用户的第一预设操作,生成所述第一获取请求;
通过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一获取请求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还用于:
在所述第一终端将读取的一个或多个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之后,在所述第二终端显示所述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之前,获取所述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的标识数量;
将所述标识数量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第二终端,具体用于:显示所述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以及所述标识数量。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置于车辆中。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还用于:
所述第二终端显示所述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之后,响应于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第二获取请求,读取一个或多个电子标签中每个电子标签保存的第二用户身份标识信息,其中,保存有所述第二用户身份标识信息的电子标签设置于第二用户使用的第二穿戴设备中;
判断所述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与各第二用户身份标识信息是否相同;
在判断结果为所述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与所述各第二用户身份标识信息相同时,将所述判断结果通过所述服务器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第二终端,还用于:显示所述判断结果;
所述第一终端,还用于:
在判断结果为所述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与所述各第二用户身份标识信息不相同时,获取所述各第一用户身份标识信息,与所述各第二用户身份标识信息的区别信息;
输出第一提醒信息,并将所述判断结果和所述区别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还用于:
根据所述区别信息获取所述区别信息对应的区别用户详细信息;
将所述判断结果、所述区别信息以及所述区别用户详细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第二终端,还用于显示所述判断结果、所述区别信息以及所述区别用户详细信息,且输出第二提醒信息。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还用于:
若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各第二用户位于所述车辆中,所述第二终端显示所述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之后,所述第一终端响应于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第二获取请求之前,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第二通知消息;
按照第二预设时间间隔获取所述车辆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并将每一次获取到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二通知消息、所述当前地理位置信息以及目的地地理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第一终端与目的地的距离是否大于第二预设距离;
在所述第一终端与目的地的距离大于第二预设距离时,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二获取请求;
或,
所述第二终端还用于:
若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各第二用户位于所述车辆中,所述第二终端显示所述各第一用户详细信息之后,所述第一终端响应于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第二获取请求之前,响应于用户的第二预设操作,生成所述第二获取请求;
通过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二获取请求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
CN201711352935.6A 2017-12-15 2017-12-15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与系统 Active CN1079480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52935.6A CN107948057B (zh) 2017-12-15 2017-12-15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52935.6A CN107948057B (zh) 2017-12-15 2017-12-15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与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48057A CN107948057A (zh) 2018-04-20
CN107948057B true CN107948057B (zh) 2024-05-14

Family

ID=61943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52935.6A Active CN107948057B (zh) 2017-12-15 2017-12-15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48057B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72648A (ja) * 2003-03-10 2004-09-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子タグデータ読み取り装置及び物品管理システム、管理方法、管理プログラム、管理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媒体
CN101350060A (zh) * 2008-07-23 2009-01-21 西安西电捷通无线网络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适合电子标签的数据安全存取方法
CN103177297A (zh) * 2013-04-02 2013-06-26 浙江中呼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二维码进行电子身份识别的方法
CN103198661A (zh) * 2013-03-25 2013-07-10 无锡市崇安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 一种停车管理系统
CN103390144A (zh) * 2012-05-10 2013-11-13 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rfid数据获取方法及rfid系统
CN103714441A (zh) * 2012-09-28 2014-04-09 天津开发区中环系统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仓库管理系统
WO2014195194A1 (de) * 2013-06-04 2014-12-11 Bundesdruckerei Gmbh Verfahren zum deaktivieren einer sicherheitsanlage
CN104504529A (zh) * 2014-12-31 2015-04-08 北京太格时代自动化系统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无线射频技术的接触网巡检电子标签系统
CN104702561A (zh) * 2013-12-04 2015-06-10 香港微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推送或接收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007571A (zh) * 2015-05-28 2015-10-2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服务设备
CN105678555A (zh) * 2015-12-30 2016-06-15 重庆中陆承大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身份鉴权方法及装置
CN107316465A (zh) * 2017-08-28 2017-11-03 江苏本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汽车电子标识的车主联络方法及系统
CN107368867A (zh) * 2017-07-26 2017-11-21 四川西谷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信息反馈系统及服务器
CN107423936A (zh) * 2017-07-25 2017-12-01 杭州纳戒科技有限公司 共享物流箱管理系统以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56055A (en) * 2006-11-27 2009-07-08 Authix Technologies Ltd Product authentication using b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mobile phone and a tag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72648A (ja) * 2003-03-10 2004-09-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子タグデータ読み取り装置及び物品管理システム、管理方法、管理プログラム、管理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媒体
CN101350060A (zh) * 2008-07-23 2009-01-21 西安西电捷通无线网络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适合电子标签的数据安全存取方法
CN103390144A (zh) * 2012-05-10 2013-11-13 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rfid数据获取方法及rfid系统
CN103714441A (zh) * 2012-09-28 2014-04-09 天津开发区中环系统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仓库管理系统
CN103198661A (zh) * 2013-03-25 2013-07-10 无锡市崇安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 一种停车管理系统
CN103177297A (zh) * 2013-04-02 2013-06-26 浙江中呼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二维码进行电子身份识别的方法
WO2014195194A1 (de) * 2013-06-04 2014-12-11 Bundesdruckerei Gmbh Verfahren zum deaktivieren einer sicherheitsanlage
CN104702561A (zh) * 2013-12-04 2015-06-10 香港微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推送或接收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504529A (zh) * 2014-12-31 2015-04-08 北京太格时代自动化系统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无线射频技术的接触网巡检电子标签系统
CN105007571A (zh) * 2015-05-28 2015-10-2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服务设备
CN105678555A (zh) * 2015-12-30 2016-06-15 重庆中陆承大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身份鉴权方法及装置
CN107423936A (zh) * 2017-07-25 2017-12-01 杭州纳戒科技有限公司 共享物流箱管理系统以及方法
CN107368867A (zh) * 2017-07-26 2017-11-21 四川西谷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信息反馈系统及服务器
CN107316465A (zh) * 2017-08-28 2017-11-03 江苏本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汽车电子标识的车主联络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Bin Wang ; Maode Ma.A Server Independent Authentication Scheme for RFID 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 ( Volume: 8, Issue: 3, August 2012)》.2012,全文. *
RFID自动识别技术在电力设备检测信息管理中的应用;白雪鹏;刘华谱;;《科技广场》(03);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48057A (zh) 2018-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9655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nd maintaining object location and status
US10565859B2 (en) Indoor positioning system for fire alarm system
US9277374B2 (en) Delivering wireless information associating to a facility
US20190171740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difying a search request corresponding to a person, object, or entity (poe) of interest
CN103353981A (zh) 基于rfid/无线网络的火灾逃生云指挥系统和方法
US947811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inding an object at distance
US9549282B1 (en) Verification of wireless transmitter articles in proximity to registered devices
WO2013154588A1 (en) Autonomous aggregated search platform and methods using the same
CN102958008A (zh) 一种实现即时通讯的方法、系统和移动终端
US11765117B2 (en) Storing data based on device location
US10235864B2 (en) Tracking items in a container
Chu et al. An integrated building fire evacuation system with RFID and cloud computing
US20180234804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US20180306895A1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determining an estimated position of a target electronically tagged object
KR20180138484A (ko) 소방설비 안전점검 시스템
Chu A RFID-based hybrid building fire evacuation system on mobile phone
EP390798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a shoulder speaker microphone device with an integrated thermal imaging device
CN107948057B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与系统
CN106772480A (zh) 基于北斗短报文的定位终端、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
JP2015071492A (ja) 物品所在管理システム、及び物品所在管理システムに適用されるサーバ側管理システム及び端末側管理システム
JP2021520020A (ja) 仮想アセットタグ付け及び拡張カメラ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CN112489236B (zh) 一种考勤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EP2899675A1 (en) A method, a device, a computer program for implementing electronic service requests
JP2016091256A (ja) 警報装置、警報システム、警報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20004552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verifying tactical equip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