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25513A - 错误监视设备、方法和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错误监视设备、方法和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25513A
CN107925513A CN201680047583.0A CN201680047583A CN107925513A CN 107925513 A CN107925513 A CN 107925513A CN 201680047583 A CN201680047583 A CN 201680047583A CN 107925513 A CN107925513 A CN 1079255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rror
threshold value
comparative result
bit number
error b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4758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25513B (zh
Inventor
北村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9255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255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255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255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using signal quality detector
    • H04L1/203Details of error rate determination, e.g. BER, FER or W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10/075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 H04B10/079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using measurements of the data signal
    • H04B10/0795Performance monitoring;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 H04B10/07953Monitoring or measuring OSNR, BER or 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15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 H04L1/001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in which mode-switching is based on a statistical approac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4Testing correct operation
    • H04L1/242Testing correct operation by comparing a transmitted test signal with a locally generated replica

Abstract

为了使得能够估计比特错误是稳态还是瞬态发生,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方面的一种错误监视方法包括:对每数量预定的比特来检测所接收到的数据的错误比特数;将所述错误比特数与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以及对所述比较结果指示大的连续发生次数和对所述比较结果指示小的连续发生次数进行计数和输出。

Description

错误监视设备、方法和记录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被配置为监视传输线路上发生的比特错误的连续性的错误监视设备、方法和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在通过长距离光纤进行信号传输的情况下,存在以下情况:由于发生因光学传输线路上的光学放大而造成的光学噪声和接收器中造成的噪声,导致信号劣化,由此出现比特错误(在二进制信号的情况下,值从0到1或1到0的改变)。因此,光学传输器在传输信号中添加纠错码并且传输包括纠错码的传输信号,并且光学接收器检测接收到的信号中包括的错误比特数,并且基于纠错码来校正错误比特。
由于纠错码通常是在每一帧添加的,因此每一帧都执行检测错误比特数并且校正错误比特。然而,在进行光学传输的情况下,1秒内发送的帧数巨大。例如,在OTU(光学信道传输单元)4的情况下,在1秒内发送的帧数是856,388。因此,当每帧向外部输出多个错误比特的情况下,存在输出数据的数量变大并且大量输出数据造成处理延迟等的可能性。
为了使输出数据量减少,能料想到以下方法:在单位时间(例如,1秒)内将每一帧检测到的错误比特数求积分,并且将积分结果输出到外部。
例如,根据专利文献(下文中,被简称为PTL)1所描述的方法,将在预定监视时间段内出现的错误比特数求积分,并且在一旦积分值超过阈值就满足劣化检测条件的假设下,当劣化检测条件被连续满足M次时,确定检测到劣化。
此外,作为错误的出现成因,能料想到在传输系统中出现的稳态噪声的影响和瞬态干扰等的影响。在由于稳态噪声的影响而造成错误的情况下,错误比特数的时间变化是渐变的,并且比特错误是随机分布的。另一方面,在由于瞬态干扰等的影响而导致错误的情况下,只有一些帧中的错误比特数增加。如以上提到的,能够通过获悉比特错误是稳态还是瞬态出现来估计错误的成因。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PTL 1]日本专利申请特许公开No.1998-117181
[技术问题]
但是,如果如PTL 1的方法那样将错误比特数在单位时间内求积分,则对在一定时间段内出现的错误比特数求平均。因此,存在以下可能性:即使在错误比特数瞬态增加时,根据输出结果,也识别不到错误瞬时增加。
图15例示了在单位时间内出现的错误的积分数的示例。图15的水平轴和垂直轴分别指示时间和在单位时间内出现的错误比特数的积分数。周期τ是单位时间,并且单位时间内每帧的错误比特数的总数是错误比特的积分数。
假定如图16中例示的,在从时间Te-τ到时间Te的时间段内,错误比特数瞬时增加。在单位时间内的帧数大的情况下,存在以下可能性:即使在错误比特数瞬时增加时,也对错误比特数求平均,由此错误比特的积分数变得几乎等于错误比特的之前和之后的积分数,如图15中例示的。
因此,存在以下可能性:当对错误比特数求积分时,不能够识别错误比特是稳态还是瞬态出现的,由此不能够估计错误的成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估计错误比特是稳态还是瞬态出现的错误监视设备、方法和记录介质。
发明内容
[问题的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以上提到的问题,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方面的一种错误监视设备包括:错误检测装置,其用于对每数量预定的比特来检测所接收到的数据的错误比特数;比较装置,其用于将所述错误比特数与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以及计数装置,其用于对所述比较结果指示大的连续发生次数和对所述比较结果指示小的连续发生次数进行计数和输出。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方面的一种错误监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每数量预定的比特来检测所接收到的数据的错误比特数;将所述错误比特数与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以及对所述比较结果指示大的连续发生次数和对所述比较结果指示小的连续发生次数进行计数和输出。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方面的一种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记录有错误监视程序,其致使计算机执行:错误检测功能,其对每数量预定的比特检测所接收到的数据的错误比特数;比较功能,其将所述错误比特数与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以及计数功能,其对所述比较结果指示大的连续发生次数和对所述比较结果指示小的连续发生次数进行计数和输出。
[本发明的有利效果]
通过本发明的错误监视设备、方法和记录介质,可以估计比特错误是稳态还是瞬态发生的。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例示了本发明的第一示例实施例的错误监视设备的配置示例的示图;
图2示出例示了本发明的第一示例实施例的错误监视设备的操作示例的示图;
图3示出例示了本发明的第二示例实施例的信号传输系统的配置示例的示图;
图4示出例示了本发明的第二示例实施例的多路复用终端站装置的配置示例的示图;
图5示出例示了本发明的第二示例实施例的多路复用终端站装置的配置示例的示图;
图6示出例示了本发明的第二示例实施例的另一个多路复用终端站装置的配置示例的示图;
图7示出例示了本发明的第二示例实施例的其他多路复用终端站装置的配置示例的示图;
图8示出例示了本发明的第二示例实施例的计数单元的操作示例的示图;
图9示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二示例实施例的计数单元的操作示例的示图;
图10示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二示例实施例的计数单元的另一个操作示例的示图;
图11示出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实施例的绘出连续发生次数的示例的示图;
图12示出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实施例的绘出连续发生次数的另一个示例的示图;
图13示出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实施例的绘出连续发生次数的另一个示例的示图;
图14示出例示了本发明的第二示例实施例的错误监视设备的配置示例的另一个示图的示图;
图15示出例示了比特错误的积分数示例的示图;以及
图16示出例示了错误比特数的示例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示例实施例]
以下,将说明本发明的第一示例实施例。
图1例示了本示例实施例的错误监视设备10的配置示例。错误监视设备10包括错误检测装置11、比较单元12和计数单元13。
错误检测单元11是对每数量预定的比特检测所接收到的数据的错误比特数的组件。比较单元12是将错误比特数与预定阈值进行比较的组件。计数单元13是对比较结果指示错误比特数大的连续发生次数进行计数和输出并且对比较结果指示错误比特数小的连续发生次数进行计数和输出的组件。
通过如上所述地配置错误监视设备10,可以估计比特错误是稳态还是瞬态发生。
接下来,在图2中例示了本示例实施例的错误监视设备10的操作示例。
错误监视设备10的错误检测单元11对每数量预定的比特检测所接收到的数据的错误比特数(步骤S101)。接下来,比较单元12将错误比特数与预定阈值进行比较(步骤S102)。然后,计数单元13对比较结果指示大的连续发生次数进行计数,并且对比较结果指示小的连续发生次数进行计数(步骤S103)。
通过如上所述地操作错误监视设备10,可以估计比特错误是稳态还是瞬态发生。
如以上提到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实施例,将错误比特数与预定阈值进行比较,并且对比较结果指示大的连续发生次数和比较结果指示小的连续发生次数进行计数和输出。当错误比特数大的状态比错误比特数小的状态更连续出现时,可以估计错误是稳态发生的,并且当错误比特数小的状态比错误比特数大的状态更连续出现时,可以估计错误是瞬态发生的。因此,可以估计比特错误是稳态还是瞬态发生的。
[第二示例实施例]
接下来,将说明本发明的第二示例实施例。
在本示例实施例中,将通过例示使用光学信号的信号传输系统来具体说明第一示例实施例的错误监视设备10。
图3例示了本示例实施例的信号传输系统的配置示例。SDH终端站装置101至104和110至113是各自都按照SDH(同步数字分层结构)发送和接收数据帧的终端站装置。SDH是ITU-T(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门)的标准。
多路复用终端站装置105和SDH终端站装置101至104中的每个通过光纤彼此连接,并且多路复用终端站装置108和SDH终端站装置110至113中的每个通过光纤彼此连接。监视装置106和109是分别监视多路复用终端站装置105和108的状态以及光学信号的通信状态的装置。
多路复用终端站装置105将由SDH终端站装置101至104中的每个所输出的光学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对电信号进行多路复用,并且再将多路复用电信号转换成光学信号。然后,多路复用终端站装置105通过长距离光纤传输线路107将光学信号发送到多路复用终端站装置108。多路复用终端站装置108将接收到的光学信号转换成多路复用电信号,对多路复用信号进行解复用,并且将解复用信号转换成光学信号。然后,多路复用终端站装置108向SDH终端站装置110至113发送光学信号。如上所述,由SDH终端站装置101至104所输出的信号被发送到SDH终端站装置110至113。类似地,可以执行从SDH终端站装置110至113到SDH终端站装置101至104的传输。
图4和图5中的每个例示了多路复用终端站装置105的传输部分的框图。这里,将在下面说明多路终端站装置105执行传输的情况。此外,多路复用终端站装置108执行传输的情况与以上提到的情况相同。
电信号转换单元201至204将从SDH终端站装置101至104接收的光学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且将电信号分别输出到监视单元205至208。监视单元205至208检查所输入电信号的内容,并且将电信号输出到光学传输单元209。监视单元205至208中的每个检查例如SDH所指定的B1错误等。当监视单元检测到错误时,监视单元通知监视装置106检测到错误。
光学传输单元209的信号多路复用单元210(图5)对只使用一个光学波长传输的所输入电信号进行多路复用,并且将多路复用信号输出到纠错码生成单元211。纠错码生成单元211针对所输入的多路复用信号生成纠错码,将纠错码添加到多路复用信号中,并且将包括纠错码的多路复用信号发送到光学信号调制单元212。光学信号调制单元212将所输入的电信号转换成光学信号,并且将光学信号输出到长距离光纤传输线路107。光学信号调制单元212输出的光信号通过长距离光纤传输线107传输到多路复用终端站装置108。
图6和图7中的每个例示了多路复用终端站装置108的接收部分的框图。多路复用终端站装置108对应于图1的错误监视设备10。这里,将在下面说明多路复用终端站装置108执行接收的情况。此外,多路复用终端站装置105执行接收的情况与以上提到的情况相同。
光学接收单元301的光学信号解调单元302(图7)将通过长距离光纤传输线路107接收到的光学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且将该电信号输出到错误校正单元303。
错误校正单元303对应于图1的错误检测单元11。错误校正单元303校正错误,并且根据添加到电信号中的纠错码来检测错误比特数。由于是每帧添加纠错码,因此每帧执行校正错误并且检测错误比特数。然后,在校正错误之后,错误校正单元303将错误比特数输出到错误比特数比较单元304,并且将其错误得以校正的信号输出到信号解多路复用单元307。
错误比特数比较单元304对应于图1的比较单元12。错误比特数比较单元304将从错误校正单元303接收的错误比特数与预定阈值进行比较,并且将每帧的比较结果输出到计数单元305,即,将错误比特数是大于阈值(“大于阈值”)还是等于或小于阈值(“等于或小于”阈值)的每帧比较结果输出到计数单元305。例如,监视装置109可以预先设置阈值。此外,也可以将阈值设置成0,并且将关于是否存在错误比特数的确定作为比较结果输出。此外,错误比特数比较单元304可输出“等于或大于阈值”或“小于阈值”作为比较结果。
计数单元305和输出单元306对应于图1的计数单元13。计数单元305参照从错误比特数比较单元304输入的每帧的比较结果,对“大于阈值”的连续发生次数以及“等于或小于阈值”的连续发生次数进行计数。输出单元306将计数单元305进行计数而得到的“大于阈值”的连续发生次数和“等于或小于阈值”的连续发生次数输出到监视装置109。
根据本示例实施例,当比较结果从“大于阈值”变成“等于或小于阈值”时,“大于阈值”的连续发生次数和“等于或小于阈值”的连续发生次数被输出到后续单元(监视装置109等),并且被清零。通过执行以上操作,相比于每帧向后续单元输出错误比特数的情况,可以减少输出错误信息的次数。
此外,通过执行以上操作,从比较结果从“大于阈值”变成“等于或小于阈值”的时间直至比较结果再次从“大于阈值”变成“等于或小于阈值”的时间的时段,对“大于阈值”的连续发生次数和“等于或小于阈值”的之后的连续发生次数进行计数并且进行输出。换句话说,对比较结果指示“等于或小于阈值”的连续发生次数进行计数,并且此后,对比较结果指示“大于阈值”的连续发生次数进行计数,然后,在当比较结果指示“等于或小于阈值”的时刻输出两种类型的连续发生次数。由此,可以将比较结果指示“大于阈值”连同比较结果指示“大于阈值”的连续发生次数一起输出,并且将以上提到的两个输出通知给后续单元。
当比特错误稳态地发生时,“大于阈值”的连续发生次数大于“等于或小于阈值”的连续发生次数。另一方面,当比特错误瞬态地发生时,“大于阈值”的连续发生次数小于“等于或小于阈值”的连续发生次数。因此,基于“大于阈值”的连续发生次数和“等于或小于阈值”的连续发生次数,可以估计比特错误是稳态还是瞬态发生。
这里,虽然在本示例实施例中已经说明了在比较结果从“大于阈值”变成“等于或小于阈值”时输出连续发生次数的情况,但是在比较结果从“等于或小于阈值”变成“大于阈值”时,也可以输出连续发生次数。此外,还可以在比较结果从“大于阈值”变成“等于或小于阈值”时输出连续发生次数的情况,并且在比较结果从“等于或小于阈值”变成“大于阈值”时,也可以输出连续发生次数。
信号解多路复用单元307对从错误校正单元303输入并且其错误得以校正的多路复用信号进行解多路复用,并且将解多路复用信号输出到监视单元308至311(图6)。监视单元308至311检查所接收的解多路复用信号的内容,并且将经检查的解多路复用信号分别输出到光学信号转换单元312至315。例如,监视单元308至311中的每个检查例如SDH标准所指定的B1错误。当一个监视单元检测到错误时,监视单元通知监视装置109检测到错误。光学信号转换单元312至315将从监视单元308至311接收的电信号转换成光学信号,并且将光学信号分别发送到SDH终端站装置110至113。
通过如以上提到地配置错误监视设备10(多路终端站装置108),可以估计比特错误是稳态还是瞬态发生。
接下来,将参照图2来说明由本示例实施例的错误监视设备10(多路复用终端站装置108)执行的操作的示例。
首先,多路复用终端站装置108的错误校正单元303对接收到的数据执行每帧的错误校正(步骤S101)。接下来,错误比特数比较单元304将错误比特数与阈值进行比较,并且将每帧的比较结果输出到计数单元305(步骤S102)。然后,计数单元305对连续发生次数(比较结果指示“大于阈值”的连续发送次数和比较结果指示“等于或小于阈值”的连续发生次数)进行计数,并且输出单元306输出连续发生次数(步骤S103)。
图8例示了在步骤S103中对连续发生次数进行计数的方法的示例。
计数单元305从错误比特数比较单元304接收错误比特数与阈值的比较结果。然后,计数单元305参照接收到的比较结果,对“大于阈值”的连续发生次数和“等于或小于阈值”的连续发生次数进行计数。具体地,计数单元305保持并更新最近帧的比较结果(a)、“大于阈值”的连续发生次数(b)和“等于或小于阈值”的连续发生次数(c)。
首先,计数单元305确定从错误比特数输入的比较结果是指示“大于阈值”还是“等于或小于阈值”(步骤S201)。当比较结果指示“等于或小于阈值”时,计数单元305确定最近帧(之前一帧)的比较结果(a)指示“大于阈值”或“等于或小于阈值”(步骤S202)。
当在步骤S202最近帧的比较结果(a)指示“大于阈值”时,发现比较结果从“大于阈值”变成“等于或小于阈值”。因此,计数单元305将“大于阈值”的连续发生次数(b)和“等于或小于阈值”的连续发生次数(c)输出到输出单元306。输出单元306将连续发生次数(b和c)发送到监视装置(步骤S203)。然后,计数单元305将“等于或小于阈值”的连续发生次数(c)和“大于阈值”的连续发生次数(b)清零(步骤S204和步骤S205)。由于当前比较结果指示“等于或小于阈值”,因此计数单元305将“等于或小于阈值”的连续发生次数(c)加1(步骤S206),并且将最近帧的比较结果(a)更新成“等于或小于阈值”(步骤S207)。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202最近帧的比较结果(a)是“等于或小于阈值”时,比较结果没有从“等于或小于阈值”改变。因此,计数单元305将“大于阈值”的连续发生次数(b)清零(步骤S205),并且将“等于或小于阈值”的连续发生次数(c)加1(步骤S206)。此外,计数单元305将最近帧的比较结果(a)更新成“等于或小于阈值”(步骤S207)。
当在步骤S201当前比较结果指示“大于阈值”时,计数单元305将“大于阈值”的连续发生次数(b)加1(步骤S208),并且将最近帧的比较结果(a)更新成“大于阈值”(步骤S209)。
通过如以上提到地操作计数单元305和输出单元306,可以参照从错误比特数比较单元304输入的比较结果,对“大于阈值”的连续发生次数(b)和“等于或小于阈值”的连续发生次数(c)进行计数。此外,由于在比较结果从“大于阈值”变成“等于或小于阈值”的时刻向作为后续单元的监视装置109输出每个连续发生次数,因此后续单元可获悉错误比特数“大于阈值”,由此,可以估计比特错误是稳态还是瞬态发生。
接下来,将参照图9和图10来具体说明由计数单元305和输出单元306执行的操作的示例(参照图8)。
图9是例示了每帧的错误比特数的示例的示图。图10是例示了最近帧的比较结果(a)、“大于阈值”的连续发生次数(b)和“等于或小于阈值”的连续发生次数(c)的示图。
错误比特数比较单元304将每帧的错误比特数与预设阈值T进行比较。由于帧编号是0至3的各帧中错误比特数等于或小于阈值T,因此比较结果指示“等于或小于阈值”。计数单元305在图8的步骤S202执行“是”的确定,并且将“大于阈值”的连续发生次数(b)清零。然后,计数单元305将“等于或小于阈值”的连续发生次数(c)加1,并且将最近帧的比较结果(a)更新成“等于或小于阈值”。在帧编号为3的帧的时刻,b为0而c为4。
在帧编号为4至7的各帧中,比较结果指示“大于阈值”。然后,计数单元305在步骤S201执行“否”的确定,并且将“大于阈值”的连续发生次数(b)加1,并且将最近帧的比较结果(a)更新成“大于阈值”。在帧编号为7的帧的时刻,b为4而c为4。
在帧编号为8的帧中,比较结果从“大于阈值”变成“等于或小于阈值”。计数单元305在步骤202执行“否”的确定,并且将“大于阈值”的连续发生次数(b)为4和“等于或小于阈值”的连续发生次数(c)为4输出到输出单元306。此外,输出单元306将b为4而c为4输出到后续单元。然后,计数单元305将“大于阈值”的连续发生次数(b)和“等于或小于阈值”的连续发生次数(c)清零,并且将“等于或小于阈值”的连续发生次数(c)加1。此外,计数单元305将最近帧的比较结果(a)更新成“等于或小于阈值”。
类似地,计数单元305在帧编号为12的帧的时刻将b为1而c为3输出到输出单元306。然后,输出单元306将b为1而c为3输出到后续单元。
作为后续装置的监视装置109保持所输入的连续发生次数b和c。然后,如将在下面描述的,用户可基于监视装置109所保持的连续发生次数来估计错误比特是稳态还是瞬态发生。
例如,图11例示了参照图9和图10的示例绘制每个连续发生次数的示例,其中,图11的X轴和Y轴分别指示“等于或小于阈值”的连续发生次数(c)和“大于阈值”的连续发生次数(b)。由于在帧编号为8的帧的时刻通知了帧时段A中的b和c而在帧编号为12的帧的时刻通知了帧时段B中的b和c,因此绘制每个帧时段中的b和c。当比特错误更瞬态地发生时,“大于阈值”的连续发生次数小于“等于或小于阈值”的连续发生次数,由此绘制点接近X轴。因此,与帧时段B相关的绘制点更接近于X轴,并且可以估计在帧时间段B中更瞬态地发生错误。
图12和图13中的每个例示了其中绘制更多帧时段中的连续出现次数的示例。当如图12中例示地绘制点接近Y轴时,可以确定错误是稳态发生的。另一方面,当如图13中例示地绘制点接近X轴时,可以确定错误是瞬态发生的。以这种方式,用户可估计对于更多帧时段而言错误比特是稳态还是瞬态发生的。这里,监视装置109可以执行以上提到的分析,并且如图14中例示地,错误监视设备20的错误分析单元24也可以执行该分析。
通过如以上提到地操作错误监视设备10,可以估计比特错误是稳态还是瞬态发生。
如以上提到的,根据第二示例实施例以及第一示例实施例,将错误比特数与预定阈值进行比较,并且对比较结果指示大的连续发生次数和比较结果指示小的连续发生次数进行计数和输出。当错误比特数大的状态比错误比特数小的状态更连续出现时,可以估计错误是稳态发生的,并且当错误比特数小的状态比错误比特数大的状态更连续出现时,可以估计错误是瞬态发生的。因此,可以估计比特错误是稳态还是瞬态发生的。
[第三示例实施例]
接下来,将说明本发明的第三示例实施例。
在本示例实施例中,将在下面说明错误检测单元11使用预定测试数据而非执行错误校正来检测错误比特数的方法。
本示例实施例的错误监视设备10的配置示例与图1中例示的示例相同。此外,操作示例与图2中例示的示例相同。
根据本示例实施例,错误检测单元11通过使用预定测试数据而非执行错误校正来检测错误比特数。
首先,传输侧的装置(例如,图3中例示的多路复用终端站105)将预定的测试数据转换成光学信号,并且发送该光学信号。测试数据可以是固定的数据,或者可以是能基于预定规则而改变的数据。
接收侧的错误监视装置10(例如,图3中例示的多路复用终端站装置108)将接收到的光学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且将电信号与预定的测试数据逐比特进行比较。以这种方式,可以检测每数量预定的比特的错误比特数。
由于作为后续单元的比较单元12和计数单元13与第二示例实施例的那些相同,因此省略对比较单元12和计数单元13的说明。
如以上提到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例实施例以及第一示例实施例和第二示例实施例,将错误比特数与预定阈值进行比较,并且对比较结果指示大的连续发生次数和比较结果指示小的连续发生次数进行计数和输出。当错误比特数大的状态比错误比特数小的状态更连续出现时,可以估计错误是稳态发生的,并且当错误比特数小的状态比错误比特数大的状态更连续出现时,可以估计错误是瞬态发生的。因此,可以估计比特错误是稳态还是瞬态发生的。
此外,即使在发生其数量大于待校正错误的数量时,也可以检测错误的数量。
虽然已经通过举例说明使用光信号的传输系统在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但是示例实施例可应用于使用除了诸如电信号等的光学信号之外的信号的传输系统。
以上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整体或部分可被描述为——但不限于——以下的补充注释。
(补充注释1)
一种错误监视设备,所述错误监视设备包括:
错误检测装置,其用于对每数量预定的比特来检测所接收到的数据的错误比特数;
比较装置,其用于将所述错误比特数与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以及
计数装置,其用于对所述比较结果指示大的连续发生次数和对所述比较结果指示小的连续发生次数进行计数和输出。
(补充注释2)
根据补充注释1所述的错误监视设备,其中,
所述错误检测装置基于用于检测所接收到的数据的错误的错误检测码来检测所述错误比特数。
(补充注释3)
根据补充注释1所述的错误监视设备,其中,
所述错误检测装置基于预定的测试数据和所接收到的数据之间的差异来检测所述错误比特数。
(补充注释4)
根据补充注释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错误监视设备,其中,
当所述比较结果改变时,
所述计数装置输出所述连续发生次数,并且将所述连续发生次数清零。
(补充注释5)
根据补充注释4所述的错误监视设备,其中,
当所述比较结果的指示从大变成小时,所述计数装置输出所述连续发生次数。
(补充注释6)
根据补充注释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错误监视设备,所述错误监视设备还包括:
错误分析装置,其用于基于所述连续发生次数来分析错误是稳态的还是瞬态的。
(补充注释7)
一种错误监视方法,包括:
对每数量预定的比特来检测所接收到的数据的错误比特数;
将所述错误比特数与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以及
对所述比较结果指示大的连续发生次数和对所述比较结果指示小的连续发生次数进行计数和输出。
(补充注释8)
根据补充注释7所述的错误监视方法,还包括:
基于用于检测所接收到的数据的错误的错误检测码来检测所述错误比特数。
(补充注释9)
根据补充注释7所述的错误监视方法,还包括:
基于预定的测试数据和所接收到的数据之间的差异来检测所述错误比特数。
(补充注释10)
根据补充注释7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错误监视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比较结果改变时,输出所述连续发生次数,并且将所述连续发生次数清零。
(补充注释11)
根据补充注释10所述的错误监视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比较结果的指示从大变成小时,输出所述连续发生次数。
(补充注释12)
根据补充注释7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错误监视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连续发生次数来分析错误是稳态的还是瞬态的。
(补充注释13)
一种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记录有错误监视程序,其致使计算机执行:
错误检测功能,其对每数量预定的比特检测所接收到的数据的错误比特数;
比较功能,其将所述错误比特数与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以及
计数功能,其用于对所述比较结果指示大的连续发生次数和对所述比较结果指示小的连续发生次数进行计数和输出。
补充注释14)
根据补充注释13所述的记录有错误监视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其中,
所述错误检测功能基于用于检测所接收到的数据的错误的错误检测码来检测所述错误位的数量。
(补充注释15)
根据补充注释13所述的记录有错误监视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其中,
所述错误检测功能基于预定的测试数据和所接收到的数据之间的差异来检测所述错误比特数。
(补充注释16)
根据补充注释13至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记录有错误监视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其中,
当所述比较结果改变时,
所述计数功能输出所述连续发生次数,并且将所述连续发生次数清零。
(补充注释17)
根据补充注释16所述的记录有错误监视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其中,
当所述比较结果的指示从大变成小时,所述计数功能输出所述连续发生次数。
(补充注释18)
根据补充注释13至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记录有错误监视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所述错误监视程序还致使计算机执行:
错误分析功能,其基于所述连续发生次数来分析错误是稳态的还是瞬态的。
虽然已经参考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具体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可在不脱离如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在本文中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
本申请是基于并且要求2015年8月19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5-162014的优先权权益,该日本专利申请的公开的全部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
参考符号列表
10和20 错误监视设备
11 错误检测单元
12 比较单元
13 计数单元
24 错误分析单元
101 至104以及110至113SDH终端站装置
105 和108多路复用终端站装置
106 和109监视装置
107 长距离光纤传输线路

Claims (10)

1.一种错误监视设备,包括:
错误检测装置,所述错误检测装置用于对每数量预定的比特来检测所接收到的数据的错误比特数;
比较装置,所述比较装置用于将所述错误比特数与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以及
计数装置,所述计数装置用于对比较结果的指示为大的连续发生次数以及对所述比较结果的指示为小的连续发生次数进行计数和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错误监视设备,其中,
所述错误检测装置基于用于检测所接收到的数据的错误的错误检测码,来检测所述错误比特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错误监视设备,其中,
所述错误检测装置基于在预定的测试数据和所接收到的数据之间的差异,来检测所述错误比特数。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错误监视设备,其中,
当所述比较结果改变时,
所述计数装置输出所述连续发生次数,并且将所述连续发生次数清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错误监视设备,其中,
当所述比较结果从指示为大变成指示为小时,所述计数装置输出所述连续发生次数。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错误监视设备,还包括:
错误分析装置,所述错误分析装置用于基于所述连续发生次数来分析错误是稳态的还是瞬态的。
7.一种错误监视方法,包括:
对每数量预定的比特来检测所接收到的数据的错误比特数;
将所述错误比特数与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以及
对比较结果的指示为大的连续发生次数以及对所述比较结果的指示为小的连续发生次数进行计数和输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错误监视方法,还包括:
基于用于检测所接收到的数据的错误的错误检测码,来检测所述错误比特数。
9.根据权利要求7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错误监视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比较结果改变时,输出所述连续发生次数,并且将所述连续发生次数清零。
10.一种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记录有错误监视程序,所述错误监视程序致使计算机执行:
错误检测功能,对每数量预定的比特来检测所接收到的数据的错误比特数;
比较功能,将所述错误比特数与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以及
计数功能,对比较结果的指示为大的连续发生次数以及对所述比较结果的指示为小的连续发生次数进行计数和输出。
CN201680047583.0A 2015-08-19 2016-08-17 错误监视设备、方法和记录介质 Active CN1079255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62014 2015-08-19
JP2015162014 2015-08-19
PCT/JP2016/003750 WO2017029809A1 (ja) 2015-08-19 2016-08-17 エラー監視装置、方法および記録媒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25513A true CN107925513A (zh) 2018-04-17
CN107925513B CN107925513B (zh) 2021-06-18

Family

ID=580521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47583.0A Active CN107925513B (zh) 2015-08-19 2016-08-17 错误监视设备、方法和记录介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742366B2 (zh)
EP (1) EP3340506A4 (zh)
JP (1) JP6508340B2 (zh)
CN (1) CN107925513B (zh)
WO (1) WO201702980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60296B (zh) * 2019-01-08 2020-10-20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复杂环境下的光通信误码率检测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17677A (en) * 1984-01-31 1986-10-14 Pioneer Electronic Corporation Data signal reading device
JP2001203673A (ja) * 2000-01-20 2001-07-2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ビット誤り率劣化検出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US20020044619A1 (en) * 2000-10-13 2002-04-18 Satoshi Kobori Synchronism judgment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04017555A1 (ja) * 2002-08-12 2004-02-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受信装置、送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WO2007110912A1 (ja) * 2006-03-27 2007-10-04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品質監視方法および受信機
US20110087947A1 (en) * 2003-08-05 2011-04-14 Fujitsu Limited Regenerative Relay System and Regenerative Relay Apparatus
CN102831789A (zh) * 2012-08-22 2012-12-19 宁波成电泰克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fpga的s模式ads_b系统的纠检错方法
CN103929211A (zh) * 2014-04-30 2014-07-16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一种bch编码方案自适应调整方法及系统
CN104022784A (zh) * 2013-02-28 2014-09-03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纠正突发错误的解码方法、解码设备和解码器
US20140293764A1 (en) * 2013-03-27 2014-10-02 Hitachi-Lg Data Storage, Inc. Optical disc inspection method in optical disc library apparatus and optical disc library apparatus
US20140331109A1 (en) * 2013-05-01 2014-11-06 Fujitsu Limi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errors on a transmission path
JP2015069545A (ja) * 2013-09-30 2015-04-1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力管理装置、電力管理方法、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92935B2 (ja) 2000-09-11 2010-12-0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ヘッダ復元装置およびヘッダ復元方法
JPH06268633A (ja) * 1993-03-15 1994-09-22 Fujitsu Ltd データ多重保護方法及び回路
US5822139A (en) * 1996-05-10 1998-10-13 Hitachi Electronics Engineering Co., Ltd. Method of detecting thermal asperity error of MR head and magnetic disk certifier using the same method
JP3793293B2 (ja) 1996-10-11 2006-07-05 株式会社日立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テクノロジー ビット誤り率劣化の検出方法及び装置
JP6275427B2 (ja) * 2013-09-06 2018-02-07 株式会社東芝 メモリ制御回路およびキャッシュメモリ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17677A (en) * 1984-01-31 1986-10-14 Pioneer Electronic Corporation Data signal reading device
JP2001203673A (ja) * 2000-01-20 2001-07-2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ビット誤り率劣化検出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US20020044619A1 (en) * 2000-10-13 2002-04-18 Satoshi Kobori Synchronism judgment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04017555A1 (ja) * 2002-08-12 2004-02-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受信装置、送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US20110087947A1 (en) * 2003-08-05 2011-04-14 Fujitsu Limited Regenerative Relay System and Regenerative Relay Apparatus
WO2007110912A1 (ja) * 2006-03-27 2007-10-04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品質監視方法および受信機
CN102831789A (zh) * 2012-08-22 2012-12-19 宁波成电泰克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fpga的s模式ads_b系统的纠检错方法
CN104022784A (zh) * 2013-02-28 2014-09-03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纠正突发错误的解码方法、解码设备和解码器
US20140293764A1 (en) * 2013-03-27 2014-10-02 Hitachi-Lg Data Storage, Inc. Optical disc inspection method in optical disc library apparatus and optical disc library apparatus
US20140331109A1 (en) * 2013-05-01 2014-11-06 Fujitsu Limi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errors on a transmission path
JP2015069545A (ja) * 2013-09-30 2015-04-1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力管理装置、電力管理方法、プログラム
CN103929211A (zh) * 2014-04-30 2014-07-16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一种bch编码方案自适应调整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40506A1 (en) 2018-06-27
US10742366B2 (en) 2020-08-11
EP3340506A4 (en) 2018-08-29
CN107925513B (zh) 2021-06-18
JPWO2017029809A1 (ja) 2018-05-10
JP6508340B2 (ja) 2019-05-08
WO2017029809A1 (ja) 2017-02-23
US20180212723A1 (en) 2018-07-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70280684A1 (en) Loss-of-signal detecting device
EP0966117A1 (en) Optical signal monito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5555248A (en) Tandem connection maintenance system
EP2337268B1 (en) Method of localizing a failure occurring along a transmission path
EP2034657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120093499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line analysis of continuous data signals
EP2849371B1 (en) Wavelength label conflict detect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wavelength label receiving device
CN107925513A (zh) 错误监视设备、方法和记录介质
JP2012044574A (ja) 伝送システム
CN101800913A (zh) 自动交换光网络复用段的保护及恢复的实现方法
US7522835B1 (en) Method of testing bit error rates for a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ed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JPH08256172A (ja) 伝送障害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JP5499313B2 (ja) トランスポンダ、中継装置、及び端局装置
CN101882974A (zh) 一种高速串行信号实时在线检测的方法和系统
CN106330315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JP2017228934A (ja) 障害検出装置及び障害検出方法
KR100632975B1 (ko) 이동통신망 광중계기의 리모트 및 이동통신망 광중계기의리모트에서 절체된 광스위치를 자동복구 하는 방법,이동통신망 광중계기의 리모트에서 전송로의 자기진단방법
CN102386993A (zh) 一种光传输网络保护倒换的方法及传输设备
US8218701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3132048A (zh) 业务码流处理装置及方法
EP4120592B1 (en) Optical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4144121A (zh) 在分段保护中避免倒换传递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2158354A (zh) 防止同步数字体系设备段层缺陷透传的方法
KR100291590B1 (ko) 데이터 통신시스템에서 에러 복구장치
JP2006319880A (ja) 光空間通信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