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23691B - 具有被供热的外部面的制冷器具 - Google Patents

具有被供热的外部面的制冷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23691B
CN107923691B CN201680051118.4A CN201680051118A CN107923691B CN 107923691 B CN107923691 B CN 107923691B CN 201680051118 A CN201680051118 A CN 201680051118A CN 107923691 B CN107923691 B CN 1079236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paration
refrigeration appliance
appliance according
storage chamber
horizon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5111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23691A (zh
Inventor
H·伊勒
M·基弗
P·顺德纳
M·丹克特
U·施兰德
M·卡斯特勒
A·福格尔
S·霍尔策
G·赖特
A·克默尔
S·舍兴格
D·贝恩德尔
M·基尔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SH Hausgeraete GmbH
Original Assignee
BSH Hausgeraete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SH Hausgeraete GmbH filed Critical BSH Hausgeraete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79236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236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236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236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6Walls
    • F25D23/065Details
    • F25D23/068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fluids through the insulating materia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1/00Defrosting; Preventing frosting; Removing condensed or defrost water
    • F25D21/04Preventing the formation of frost or condens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 Refrigerator Hous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冷器具、尤其是家用制冷器具,具有:本体,该本体具有至少一个存放腔室(1、2)和包围所述存放腔室(1、2)的隔热层;制冷剂管路,该制冷剂管路与所述存放腔室(1、2)通过所述隔热层分隔开。所述本体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及第一水平壁和第二水平壁,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及第一水平壁和第二水平壁包围用于冷藏物的所述至少一个存放腔室(1、2)。所述制冷剂管路包括第一管回线(10),所述第一管回线的竖直部分(12)在所述第一侧壁上延伸,并且所述第一管回线的水平部分(16)在所述第一水平壁上延伸。

Description

具有被供热的外部面的制冷器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冷器具,该制冷器具尤其是家用制冷器具,该制冷器具适用于具有高的空气湿度的周围环境(尤其热带气候)。
背景技术
制冷器具传统地包括冷凝器/液化器(Verflüssiger),经由该冷凝器将从存放腔室所引出的热输出至周围环境。这种冷凝器经常构造成板形并且装配在制冷器具的背壁上(与该背壁通过间隙分隔开),从而使得在冷凝器上被加热的空气沿着背壁上升并且由此所产生的对流流动促成蒸发器的有效的热导出。
在这种制冷器具中,本体的表面比周围环境更冷一些,因为热从所述表面通过隔热层流出到存放腔室中。当壁表面的温度下降到露点以下时,在壁表面处形成冷凝水,该冷凝水可能会导致对器具或其周围环境产生损害。这在立式器具
Figure BDA0001587152100000011
的情况下是个问题,在所述立式器具的情况下,壁表面露出,并且潮湿的空气能够自由地在该壁表面上循环并且能够在此沉积出水,而装入式器具
Figure BDA0001587152100000012
中也是这种情况。在装入式器具中,周围环境空气虽然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都受限地在壁表面上循环,然而对此该壁表面典型地比在立式器具的情况下还更冷,因为起包围作用的家具板成为相对于周围环境温度而言附加的热隔离层;此外,家具板容易吸收所沉积的冷凝水并由此经受损害。
已知的是具有所谓的皮肤式冷凝器(Skin-Verflüssiger)的制冷器具,也就是说如下制冷器具:在所述制冷器具的情况下,冷凝器埋入到本体的外壳与外壳下方的隔热层之间,并且将废热经由外壳输出至周围环境。在这种制冷器具的情况下,外壳与存放腔室之间的温度差不可避免地高于具有与背壁间隔开的冷凝器的制冷器具的情况下的温度,并且由冷凝器所释放的废热的一部分通过隔热层流动回到存放腔室中。因此,在这种具有皮肤式冷凝器的制冷器具的情况下,要么能量消耗更高,要么需要更高级的隔热层才能得到与具有背壁冷凝器的相同尺寸的制冷器具的能量消耗值可类比的能量消耗值。此外,只有当这些皮肤式冷凝器全部都能够以足够的功率来供热时,具有皮肤式冷凝器的制冷器具才能够成功地防止其外部面被露水润湿。然而,如果为此皮肤式冷凝器必须分布在本体的所有外部面上(包括顶部和底部)的话,则这导致了制冷器具的复杂的且相应昂贵的构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制冷器具,该制冷器具能够以简单的构造来有效地抑制在本体的至少大部分外部面上的冷凝液形成。
该任务通过如下方式来解决:在制冷器具(尤其是家用制冷器具)中,制冷器具具有:本体,该本体具有至少一个存放腔室和包围存放腔室的隔热层;以及制冷剂管路,该制冷剂管路与存放腔室通过隔热层来分隔开;所述本体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及第一水平壁和第二水平壁,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及第一水平壁和第二水平壁包围至少一个用于冷藏物的存放腔室,且制冷剂管路包括第一管回线(Rohrschleife),该第一管回线的竖直部分在一竖直平面中、也就是说在第一侧壁上延伸,并且该第一管回线的水平部分在一水平平面中、也就是说在第一水平壁上延伸。因为由此制冷剂管路的唯一管回线对本体的两个外部面进行供热,所以使制冷器具的组装变得简单,并且将少量的管回线相互连接就足以防止在整个本体的外部面上形成冷凝液。
制冷剂管路的第二管回线尤其能够同样包括竖直部分和水平部分:该竖直部分在第二侧壁上延伸,该水平部分在第二水平壁上延伸,从而两个管回线足以使本体的五个外部面中的四个外部面保持温热。
为了也在本体的背侧上防止发生冷凝,在该处能够设置自身已知的背壁冷凝器。
至少第一管回线能够包括两个连接端,这两个连接端正交于竖直壁延伸。这使制冷器具的组装变得容易,其方式是,使这些管回线分别从正交于竖直壁的方向朝着存放腔室运动并且固定在外侧上。
在这些连接端之间,管回线应该是一件式的,并没有钎焊连接部或同类物。
在本体的背壁上能够设置有分配器组(Verteilerblock),至少第一管回线、(如果有的话)还有第二管回线、和冷凝器附接到该分配器组上。根据各种连接端在分配器组上的安放情况,能够确定出管回线和冷凝器在制冷器具的制冷剂回路中的顺序,并且以该方式确定出废热到管回线及冷凝器上的分配。当例如管回线前置于冷凝器时,那么与管回线后置于冷凝器的情况相比,经由管回线输出更多的热。当管回线前置时,虽然侧壁被相对强烈地加热,并且热与此相应强烈地流入到存放腔室中,然而这样的空气湿度也越高:在低于该空气湿度的情况下能防止在壁的外侧上发生冷凝。由此,通过确定出部件的顺序,使得在制冷器具的组装的后期阶段中仍能够确定出:该制冷器具是否应该适用于极端潮湿的周围环境,并且为此是否要经受较高的能量消耗,或者是否为了更好的效率而针对高的周围环境空气湿度在适宜性方面进行削减。
管回线的竖直部分能够通过粘接而固定在第一侧壁的外壳上。优选地借助于粘接带进行粘接,因为在管回线与外壳之间不需要阻碍热传递的粘接材料层。
当粘接部被限制成竖直部分的相对于侧壁的纵向棱边平行的区段时,则能够将这些区段快速且经济地进行粘接,其方式是,将待粘接的部分运动穿过粘接材料源下方,该粘接材料源例如是粘接带展开器。
至少第一管回线的竖直部分优选安装在外壳与第一壁的隔热层之间(从外部不能看到)。
至少第一水平壁能够具有朝着第一竖直壁敞开的槽口,当第一管回线在组装时从侧向方向朝着存放腔室运动时,第一管回线的水平部分接合到该槽口中。
为了使到槽口中的接入变得容易,在槽口上能够形成导入斜坡。
合乎目的地,槽口能够通过板材的折叠来形成,该板材靠置在第一水平壁的外壳上,用以使由第一管回线的水平部分所输出的热分布在外壳上。
板材能够以受保护的方式布置在外壳的面向隔热层的内侧上。
当在本体的水平壁中的一个水平壁(尤其是顶部)上设置有电子器件格(Elektronikfach)用以在其中安装用于控制制冷器具的电子电路时,板材的一区段能够在存放腔室与电子器件格之间延伸,以便防止热从电子器件格过量地流出至存放腔室,并且保证了:在电子器件格中也丝毫不会发生冷凝。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另外的特征和优点由接下来参考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来得出。附图示出:
图1:根据本发明的制冷器具的分解开的视图;
图2:制冷器具在填满以泡沫之前的底部的立体视图;以及
图3:制冷器具的顶部的立体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以立体视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制冷器具的本体,该制冷器具此处为具有两个存放腔室1、2(一个常规冷藏格和一个冷冻格)的组合式器具。这两个存放腔室1、2分别被由塑料拉深而成的内部容器3或4限界。这两个内部容器3、4以上下方式装配在矩形框架5中,该框架5形成本体的面向图中未示出的门的前侧。
制冷器具的外壳(该外壳分别设置成用于围绕内部容器3、4进行装配)包括:顶板6和底板7、两个侧壁板8、9以及图1中未示出的背壁厚纸板,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分别由塑料注塑成型,所述侧壁板由塑料-扁平材料或由经涂漆的板材构成。
这些侧壁板8、9在其面向内部容器3、4的内侧上分别承载有管回线10或11。这些管回线10、11是制冷剂管路的一部分,该制冷剂管路以自身已知的方式连接了压缩机、在本体的背壁上间隔开地装配的冷凝器以及至少一个使存放腔室冷却的蒸发器。这些管回线10、11包括各一靠置在侧壁板8、9上的竖直部分12或13、两个连接端14以及水平部分16或17,这两个连接端14在侧壁板8或9的后边缘上以直角方式竖起。左侧壁板8的管回线10在其上棱边上折成角度(abgewinkelt),从而水平部分16在顶板6上延伸,与此相对地,右侧壁板9的水平部分17在其下棱边上折成角度,以便在底板7上延伸。
这些管回线10、11的竖直部分12、13分别借助于粘接带条35固定在侧壁板8、9上。如果(正如以右侧壁板9为示例所示出那样)粘接带条35全部都平行于侧壁板9的纵向棱边定向,则所述粘接带条能够快速且有效地安放,其方式是,使侧壁板9连同放置在该侧壁板上的管回线11运动穿过粘接带展开器的组件下方,并且接着使管回线11以侧壁板9的下棱边的高度折成角度,以便形成水平部分17。
在本体的背侧上设有分配器组15,经由该分配器组15使管回线10、11的连接端14相互串联地、与安装在机器空间18中的压缩机以及与装配在本体的背壁上的冷凝器19串联地连接。存在有不同的可行方案:使冷凝器19、压缩机和管回线10、11的连接端在分配器组15上相互连接,从而可选地使这些管回线10、11能够附接在压缩机与冷凝器19之间,从而在压缩机中变热的制冷剂将其热量首先经由管回线10、11并且接着才在冷凝器19中输出,然而,这些管回线10、11也能够后置于冷凝器19,以便减少经由该管回线所输出的热量。
图2以立体视图示出底板7和管回线11在该底板上走向的水平部分17。底板7的中央区域由薄板材20覆盖。沿着前棱边和后棱边21、22,板材20在自身上回折(zurückgefaltet),用以形成镜像地相对置的两个槽口23,管回线11的水平部分17从侧向方向(在图2的视角下是从右下方出来地)被推入到这两个槽口中。此处,板材20的经翻折的前边缘和后边缘以透明方式示出,以便也能够示出管回线11的在所述边缘下方在槽口23中延伸的部分。为了使管回线11到槽口23中的推入变得容易,这些槽口23在板材20的右边缘上分别扩张成导入斜坡24。
图3以下方的立体视图示出顶板6。此处,顶板6以颠倒放置的方式示出,从而该顶板6的下侧朝向观察者。在与背壁相邻的区域中,顶板6以互补于内部容器3的上侧上的隆起部36(见图1)的方式具有拱弯部25,上文所提到的蒸发器能够作为无霜蒸发器安装在所述隆起部36中。在拱弯部25的面向(此处未示出的)隔热层的下侧上(类似于底板7的板材20),同样安装有热分配的板材26,由该板材26在不同的部位上自由切割出舌状部并且成型有钩27、28、29。这些钩27、28、29分别形成槽口23的如下区段:所述区段如底板7的槽口23那样接收管回线10的水平部分16,用以使该水平部分16保持成压抵着板材26。相邻于侧壁8的钩27又设有导入斜坡30,此处,离侧壁8最远的钩29(该钩29由于其形状和布置而用作管回线10的水平部分16用的止挡部)设有两个卷边凹槽31,水平部分16在从侧向方向推入时必须经过这两个卷边凹槽31,并且在所示出的配置下,该水平部分16在这两个卷边凹槽31后方以形状配合的方式卡锁。
板材26的前区域32与顶板6通过中间空间来间隔开,该中间空间设置用于:在完成的制冷器具中,作为电子器件格33,用于将控制电路及通过框架5的窗口34可从本体的前侧触及到的操作元件进行安装。通过使板材32的前区域在电子器件格33与该电子器件格下方的常规冷藏格1之间延伸,这保证了:在电子器件格33的内部也能够使温度无论如何都不会下降到发生可能损害电子部件的冷凝水形成的程度。
在这些外壳元件6、7、8、9和背壁厚纸板以环形方式围绕着内部容器3、4装配之后,在内部容器为一方与外壁元件以及固定在该外壁元件上的管回线10、11为另一方之间的中间空间以自身已知的方式填满有起隔离作用的泡沫材料,以便形成隔热层。在此,这些管回线10、11也以其周缘的一部分埋入到泡沫材料中并被固定,然而这些管回线10、11通过与板材20、26以及与侧壁板8、9接触,从而保持与周围环境处于紧密热接触。
附图标记列表
1 存放腔室(常规冷藏格)
2 存放腔室(冷冻格)
3 内部容器
4 内部容器
5 框架
6 顶板
7 底板
8 侧壁板
9 侧壁板
10 管回线
11 管回线
12 竖直部分
13 竖直部分
14 连接端
15 分配器组
16 水平部分
17 水平部分
18 机器空间
19 冷凝器/液化器
20 板材
21 前棱边
22 后棱边
23 槽口
24 导入斜坡
25 拱弯部
26 板材
27 钩
28 钩
29 钩
30 导入斜坡
31 卷边凹槽(Sicke)
32 前区域
33 电子器件格
34 窗口
35 粘接带条
36 隆起部

Claims (15)

1.一种制冷器具,
所述制冷器具具有:
-本体,该本体具有至少一个存放腔室(1、2)和包围所述存放腔室(1、2)的隔热层,以及
-制冷剂管路,该制冷剂管路与所述存放腔室(1、2)通过所述隔热层分隔开,
其中,所述本体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及第一水平壁和第二水平壁,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及第一水平壁和第二水平壁包围用于冷藏物的所述至少一个存放腔室(1、2),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剂管路包括第一管回线(10),所述第一管回线的竖直部分(12)在所述第一侧壁上延伸,并且所述第一管回线的水平部分(16)在所述第一水平壁上延伸,其中,在所述本体的背壁上设置有分配器组(15),至少所述第一管回线(10)和冷凝器(19)附接到所述分配器组上,使得能够确定出第一管回线(10)和冷凝器(19)在制冷器具的制冷剂回路中的顺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器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剂管路的第二管回线(11)包括竖直部分(13)和水平部分(17),所述第二管回线的竖直部分在所述第二侧壁上延伸,所述第二管回线的水平部分在所述第二水平壁上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冷器具,
其特征在于,
至少所述第一管回线(10)包括两个连接端(14),所述两个连接端相对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正交地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冷器具,
其特征在于,
至少所述第一管回线(10)一件式地构造。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器具,
其特征在于,
布置在所述本体的背壁上的冷凝器(19)与第一管回线(10)和第二管回线(11)串联地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器具,
其特征在于,
至少所述第一管回线(10)的竖直部分(12)通过粘接部(35)固定在所述第一侧壁的外壳(8)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器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接部被限制于所述竖直部分(12)的相对于所述侧壁的纵向棱边平行的区段。
8.根据权利要求1-2、6-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器具,
其特征在于,
至少所述第一管回线(10)的竖直部分(12)在外壳(8)与所述第一侧壁的隔热层之间走向。
9.根据权利要求1-2、6-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器具,
其特征在于,
至少所述第一水平壁具有朝着第一侧壁敞开的槽口(23),所述第一管回线(10)的水平部分(16)配合到所述槽口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冷器具,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槽口(23)上形成有导入斜坡(30)。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冷器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槽口(23)通过板材(26)折叠来形成,该板材靠置在所述第一水平壁的外壳(6)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冷器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材(26)布置在所述第一水平壁的外壳(6)的面向所述隔热层的内侧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制冷器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材(26)的区段(32)在所述存放腔室(1、2)与电子器件格(33)之间延伸。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器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器具是家用制冷器具。
15.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器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接部是粘接带。
CN201680051118.4A 2015-09-03 2016-08-04 具有被供热的外部面的制冷器具 Active CN1079236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5216934.0A DE102015216934A1 (de) 2015-09-03 2015-09-03 Kältegerät mit beheizten Außenflächen
DE102015216934.0 2015-09-03
PCT/EP2016/068609 WO2017036724A1 (de) 2015-09-03 2016-08-04 Kältegerät mit beheizten aussenfläche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23691A CN107923691A (zh) 2018-04-17
CN107923691B true CN107923691B (zh) 2020-11-03

Family

ID=56567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51118.4A Active CN107923691B (zh) 2015-09-03 2016-08-04 具有被供热的外部面的制冷器具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23691B (zh)
DE (1) DE102015216934A1 (zh)
WO (1) WO2017036724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69570Y (zh) * 1996-07-26 1997-12-03 贾会斌 冰柜
CN1589386A (zh) * 2001-11-20 2005-03-02 穆尔蒂布拉斯家电公司 用于制冷系统的冷凝器
CN102483293A (zh) * 2009-09-07 2012-05-30 株式会社东芝 冰箱
JP2013148281A (ja) * 2012-01-19 2013-08-01 Sharp Corp 冷蔵庫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229163A (ja) * 1983-06-08 1984-12-2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冷蔵庫の製造方法
JPH04363575A (ja) * 1991-06-07 1992-12-16 Hitachi Ltd 冷蔵庫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69570Y (zh) * 1996-07-26 1997-12-03 贾会斌 冰柜
CN1589386A (zh) * 2001-11-20 2005-03-02 穆尔蒂布拉斯家电公司 用于制冷系统的冷凝器
CN102483293A (zh) * 2009-09-07 2012-05-30 株式会社东芝 冰箱
JP2013148281A (ja) * 2012-01-19 2013-08-01 Sharp Corp 冷蔵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036724A1 (de) 2017-03-09
CN107923691A (zh) 2018-04-17
DE102015216934A1 (de) 2017-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893732U (zh) 最下方储物间室与箱体底壁具有特定距离的冰箱
US20140216706A1 (en) Humidity control sensor for a refrigerator
CN107621114A (zh) 一种风冷冰箱
JP6405523B2 (ja) 冷蔵庫
RU2010152655A (ru) Холоди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JP5872143B2 (ja) 冷蔵庫
US9927164B2 (en) Refrige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US8931297B2 (en) Cooling apparatus condenser, and a cool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RU2015156306A (ru) Холодильник
RU2553251C2 (ru) Холодильный аппарат
JP7421309B2 (ja) 冷蔵庫
JP5788264B2 (ja) 冷蔵庫
JP2007064601A (ja) 冷蔵庫
CN107923691B (zh) 具有被供热的外部面的制冷器具
KR20210058240A (ko) 냉장고
US20110259896A1 (en) Refrigeration unit having an air channel
EP3926266B1 (en) Refrigerator having blower transversely disposed besides and downstream of evaporator
CN210832694U (zh) 一种具有排水管的冰箱
CN210035945U (zh) 蒸发器具有弯折结构的冰箱
JP6794507B2 (ja) 冷蔵庫
EP3929513B1 (en) Refrigerator with air blower located upstream of lateral side of evaporator
CN112113381A (zh) 蒸发器异形的冰箱
JP5990731B2 (ja) 冷蔵庫
KR102428781B1 (ko) 증발기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냉장고
JP2011127811A (ja) 冷却貯蔵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