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23634B - 制冷装置的热源单元 - Google Patents

制冷装置的热源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23634B
CN107923634B CN201680047843.4A CN201680047843A CN107923634B CN 107923634 B CN107923634 B CN 107923634B CN 201680047843 A CN201680047843 A CN 201680047843A CN 107923634 B CN107923634 B CN 1079236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face
extension
exchange department
out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4784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23634A (zh
Inventor
阿形葉
西村忠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9236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236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236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236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42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the condensate, e.g. for enhanced coo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25B39/04Condens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制冷装置的热源单元,即使在采用使空气流过多个面的热交换器的情况下,也能够将通过从至少一个的喷雾器喷洒的水所得到的冷却空气供给至不同的面。空调装置(1)的室外单元(2)包括室外热交换器(14)、室外风扇(15)、风洞(8)以及在风洞(8)内喷洒水滴的双流体喷雾器(6),风洞(8)的背面侧延伸部(80)向室外热交换器(14)的背面侧延伸,风洞(8)的前表面侧延伸部(70)在背面侧延伸部(80)的前表面侧处连续,并且在构成室外热交换器(14)的左右方向侧面部分的部分的更外侧处确保间隙地扩展。

Description

制冷装置的热源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冷装置的热源单元。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提高在热交换器内流动的制冷剂的冷凝效率和散热效率,使送至热交换器的空气包含被喷洒出的水。藉此,在上述水在到达热交换器之前汽化的情况下,能够使供给至热交换器的空气的温度与上述汽化热的量相应地下降。
此处,例如在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3-76538号公报)中记载的例子中,在从多个方向送入空气的热交换器中,以分别与空气送入方向对应的方式设置有多个喷雾器。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例子中,由于从热交换器周围的多个方向喷洒水,因而能够获得向热交换器的更多面送入的空气的冷却效果。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例子中,由于在热交换器周围的多个方向分别配置有喷雾器,因而喷雾器的数量较多,成本增大。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形成的,即提供一种制冷装置的热源单元,即使在采用使空气流过多个面的热交换器的情况下,也能够将通过从至少一个的喷雾器喷洒的水所得到的冷却空气供给至不同的面。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的制冷装置的热源单元包括热交换器、风扇、风洞和喷雾器。热交换器至少具有在第一面上扩展的第一热交换部以及在与第一面正交的第二面上扩展的第二热交换部。风扇产生流过热交换器的空气流动。风洞具有第一延伸部、与第一延伸部连续的第二延伸部。第一延伸部朝向空气流动中的第一热交换部的上风侧且沿与第一面相交的方向延伸。第二延伸部在空气流动中的第二热交换部的上风侧一边确保与第二热交换部之间的间隙一边扩展。喷雾器在风洞内的、空气流动中的第一热交换部的上风侧喷洒水。此外,上述喷雾器的个数没有特别的限定,至少设置有一个。
此处,作为热交换器,可以仅在第一面和第二面这两个面扩展,也可在三个面扩展,也可在四个面扩展。
作为沿与第一面相交的方向延伸的风洞,不限定于仅沿与第一面相交的方向呈直线状延伸的风洞,例如也包括以具有局部缩小的部位的方式弯曲形成的、主要沿与第一面相交的方向延伸的风洞。
在上述制冷装置的热源单元中,在第一热交换部的上风侧处从喷雾器喷洒的水不仅能够供给至第一热交换部,还能够供给至在与第一热交换部的第一面正交的第二面上扩展的第二热交换部。藉此,能够同时在第一热交换部和第二热交换部得到由在第一热交换部的上风侧喷洒的水产生的冷却效果。
在第一方面的制冷装置的热源单元的基础上,在第二方面的制冷装置的热源单元中,在风洞中,第二面的法线方向上的、从第二热交换部到第二延伸部的距离比第一面的法线方向上的、从第一热交换部到第一延伸部的空气流动的上风侧端部的距离短。
在上述制冷装置的热源单元中,能够同时在第一热交换部和第二热交换部获得由在第一热交换部的上风侧喷洒的水产生的冷却效果,并且使第二热交换部的上风侧紧凑化,因而即使在狭小的设置空间中也能够设置上述制冷装置的热源单元。
此外,由于在进行喷洒水的第一热交换部的上风侧处第一延伸部比第二延伸部设置得长,因而能够使喷洒的水不容易逸出至风洞的第一延伸部的外侧,从而能够更可靠地捕捉喷洒的水,进而能够更可靠地获得冷却效果。
在第二方面的制冷装置的热源单元的基础上,在第三方面的制冷装置的热源单元中,第二面的法线方向上的、从第二热交换部到第二延伸部的距离为50mm以上。
此外,从抑制喷洒的水扩散至风洞外的观点出发,第二面的法线方向上的、从第二热交换部到第二延伸部的距离虽然没有特别的限定,但可以是例如250mm以下。
在上述制冷装置的热源单元中,通过确保第二面的法线方向上的、从第二热交换部到第二延伸部的距离为50mm以上,能够更充分地将在第一热交换部的上风侧喷洒的水供给至第二热交换部的整体,并且也容易充分地确保第二热交换部中的风速,进而也能够在第二热交换部进行充分的热交换。
在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制冷装置的热源单元的基础上,在第四方面的制冷装置的热源单元中,第二面的法线方向上的第一热交换部的宽度和第二面的法线方向上的第一延伸部的宽度之比(第二面的法线方向上的第一热交换部的宽度/第二面的法线方向上的第一延伸部的宽度)的值为0.5以上0.9以下。
在上述制冷装置的热源单元中,在第二热交换部也能够更充分地获得由在第一热交换部的上风侧喷洒的水产生的冷却效果。
在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制冷装置的热源单元的基础上,在第五方面的制冷装置的热源单元中,在第二热交换部和第二延伸部之间的间隙空间中不喷洒水。
在上述制冷装置的热源单元中,即使在第二热交换部和第二延伸部之间不喷洒水的情况下,也能够同时在第一热交换部和第二热交换部获得由在第一热交换部的上风侧喷洒的水产生的冷却效果。藉此,即使在第二热交换部和第二延伸部之间不设置喷洒水的喷雾器(在第二热交换部和第二延伸部之间不设置喷洒水的喷雾口)的情况下,也能够同时在第一热交换部和第二热交换部获得由喷洒的水产生的冷却效果。
在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制冷装置的热源单元的基础上,在第六方面的制冷装置的热源单元中,第一热交换部的空气流动的流过面积比第二热交换部的空气流动的流过面积大。
此处,所指的是,在第二热交换部设置有多个的情况下,第一热交换部的空气流动的流过面积比第二热交换部中空气流动的流过面积最大的还大。
在上述制冷装置的热源单元中,由于能够更可靠地获得在空气流动的流过面积比第二热交换部大的第一热交换部喷洒的水所产生空气的冷却效果,因而能够更可靠地获得期望的节能效果。
在从第一方面到第六方面的制冷装置的热源单元的基础上,在第七方面的制冷装置的热源单元中,热交换器还具有第三热交换部。第三热交换部在与第一面正交且与第二面相对的第三面上扩展。风洞还具有与第一延伸部连续的第三延伸部。第三延伸部在空气流动的第三热交换部的上风侧一边确保与第三热交换部之间的间隙一边扩展。
在上述制冷装置的热源单元中,在第一热交换部的上风侧处从喷雾器喷洒的水不仅能够供给至第一热交换部和第二热交换部,还能够供给至在与扩展有第一热交换部的第一面正交的第三面上扩展的第三热交换部。藉此,能够在第一热交换部、第二热交换部以及第三热交换部中的任意一处获得由在第一热交换部的上风侧喷洒的水产生的冷却效果。
发明效果
在第一方面的制冷装置的热源单元中,能够同时在第一热交换部和第二热交换部获得由在第一热交换部的上风侧喷洒的水产生的冷却效果。
在第二方面的制冷装置的热源单元中,能够同时在第一热交换部和第二热交换部获得冷却效果,并且即使在狭小的设置空间中也能够设置上述制冷装置的热源单元。
在第三方面的制冷装置的热源单元中,能够更充分地将在第一热交换部的上风侧喷洒的水供给至第二热交换部的整体,并且也容易更充分地确保第二热交换部中的风速,从而也能够在第二热交换部进行充分的热交换。
在第四方面的制冷装置的热源单元中,在第二热交换部也能够更充分地获得由在第一热交换部的上风侧喷洒的水产生的冷却效果。
在第五方面的制冷装置的热源单元中,即使在第二热交换部和第二延伸部之间未设置喷洒水的喷雾器的情况下,也能够同时在第一热交换部和第二热交换部获得由喷洒的水产生的冷却效果。
在第六方面的制冷装置的热源单元中,能够更可靠地获得期望的节能效果。
在第七方面的制冷装置的热源单元中,能够在第一热交换部、第二热交换部以及第三热交换部中的任意一处获得由在第一热交换部的上风侧喷洒的水产生的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包括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回路的示意结构图。
图2是包括室外单元(除了风洞)的前表面侧的示意立体图。
图3是室外单元的示意侧视图。
图4是室外单元的示意俯视图。
图5是双流体喷雾器的剖视图。
图6是双流体喷雾器的喷嘴的剖视图。
图7的上图是图6的A-A剖视图,图7的下图是图6的B-B剖视图。
图8是作为比较对象的、包括风洞的室外单元的俯视图。
图9是作为比较对象的、包括风洞的室外单元的主视图。
图10是作为比较对象的、包括风洞的室外单元的侧视图。
图11是表示冷却效果的分布情形的模拟结果的图。
图12是表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与图11相同的内容的情况下的、冷却效果的分布情形的模拟结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以一实施方式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
(1)空调装置的结构
在图1中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包括室外单元2的空调装置1的制冷剂回路10等。
空调装置1是大厦用的多联式空调装置,并且构成为相对于作为一个或多个热源单元的室外单元2并联连接有作为多个利用单元的室内单元3。
在空调装置1的制冷回路10中依次主要连接有压缩机11、四通换向阀12、室外热交换器14、室外膨胀阀16、室内膨胀阀17和室内热交换器18,并且形成蒸汽压缩式的制冷循环。通过切换四通换向阀12的连接状态,能够使制冷剂回路10进行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的切换。
室外单元2包括压缩机11、四通换向阀12、室外热交换器14以及室外膨胀阀16。此外,在室外单元2中,在压缩机11的吸入侧和四通换向阀12之间设置有储罐13。此外,在室外单元2设置有室外风扇15,该室外风扇15将空气吹至室外热交换器14以促进制冷剂和空气进行热交换。此外,作为压缩机11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由通过逆变器进行转速控制的容量可变的压缩机(逆变器压缩机)和进行接通断开控制的恒定容量的压缩机(恒定容量压缩机)组合而成。
室内单元3包括室内膨胀阀17和室内热交换器18。此外,在室内单元3设置有室内风扇19,该室内风扇19将空气吹至室内热交换器18以促进制冷剂和空气进行热交换。
此外,四通换向阀12和室内热交换器18之间通过气体侧制冷剂连通配管5连接。室外膨胀阀16和室内膨胀阀17之间通过液体侧制冷剂连通配管4连接。液体侧制冷剂连通配管4和气体侧制冷剂连通配管5配置在室外单元2和室内单元3之间。此外,在室外单元2内,除了上述设备以外还设置有附属设备,此处省略图示。
在室外单元2的内部制冷剂回路的末端部设置有气体侧截止阀20b和液体侧截止阀20a。气体侧截止阀20b配置于四通换向阀12侧,并且连接有气体侧制冷剂连通配管5。液体侧截止阀20a配置于室外膨胀阀16侧,并且连接有液体侧制冷剂连通配管4。上述气体侧截止阀20b和液体侧截止阀20a在对室外单元2和室内单元3进行设置时被设为关闭状态。此外,在现场设置室外单元2和室内单元3并且将气体侧制冷剂连通配管5和液体侧制冷剂连通配管4与气体侧截止阀20b和液体侧截止阀20a连接后,气体侧截止阀20b和液体侧截止阀20a被设为打开状态。
为了提高室外热交换器14中的制冷剂的冷凝效率,在室外单元2设置有用于对送至室外热交换器14的空气进行冷却的双流体喷雾器6。在本实施方式中,双流体喷雾器6设置有多个(七个:第一双流体喷雾器6a~第七双流体喷雾器6g),但对双流体喷雾器6的数量没有特别的限定,也可以是一个。双流体喷雾器6喷洒空气和水的混合物。双流体喷雾器6配置于在室外风扇15形成的空气流动中比室外热交换器14靠上风侧且被后述的风洞8围住的位置。虽然没有特别的限定,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双流体喷雾器6构成为朝向与室外热交换器14侧相反一侧将水滴呈放射状地喷洒。在风洞8内从双流体喷雾器6朝向与室外热交换器14侧相反一侧呈放射状喷洒的水滴一边扩散一边由于室外风扇15产生的空气流动而逐渐向室外热交换器14侧改变流动,并且在到达室外热交换器14前,所有水滴基本上都汽化。藉此,能够使送至室外热交换器14的空气冷却,从而提高室外热交换器14中的制冷剂的冷凝效率。此外,由于从双流体喷雾器6喷洒的水滴到达室外热交换器14前基本全部汽化,因而能够对主要由金属构成的室外热交换器14的腐蚀进行抑制。
作为喷洒对象的水从水供给源95经由液体输送配管93供给至双流体喷雾器6。在液体输送配管93的中途设置有液体输送泵94,该液体输送泵94能够对在液体输送配管93中流动的水的量进行调节。此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相对于本实施方式的七个双流体喷雾器6分别连接有分岔的液体输送配管93。
此外,用于与作为喷洒对象的水混合的空气经由气体输送配管91供给至双流体喷雾器6。在气体输送配管91的中途设置有压缩机等气体输送泵92,该气体输送泵92能够对在气体输送配管91中流动的空气的量进行调节。此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相对于本实施方式的七个双流体喷雾器6分别连接有分岔的气体输送配管91。
此外,详细情况在后面说明,在双流体喷雾器6中,经由液体输送配管93送来的水和经由气体输送配管91送来的空气在气液混合部61混合,将混合所得的气液混合水从喷嘴62喷洒。
此外,空调装置1具有进行各种控制的控制部98。控制部98构成为具有设置于室内单元3内的室内控制部96和设置于室外单元2内的室外控制部97。室内控制部96和室外控制部97分别具有ROM、RAM、CPU等。控制部98进行下述控制:压缩机11的频率控制、四通换向阀12的切换控制、室外风扇15的风量控制、室外膨胀阀16的阀开度控制、室内膨胀阀17的阀开度控制、室内风扇19的风量控制、液体输送泵94的输出控制以及气体输送泵92的输出控制等。
(2)空调装置的动作
接着,对上述空调装置1的运转动作进行说明。
在制冷运转时,四通换向阀12保持于图1中实线所示的状态。从压缩机1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四通切换阀12流入室外热交换器14,并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冷凝、液化。此外,在制冷运转时从双流体喷雾器6喷洒水,使朝向室外热交换器14流动的空气得到冷却,从而提高室外热交换器14中的制冷剂的冷凝效率。此外,在此,也可设置为在制冷运转时超过了规定的负载水平的情况下从双流体喷雾器6喷洒水。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对液体输送泵94和气体输送泵92进行控制,以在规定时间的期间从各双流体喷雾器6连续或间歇地喷洒水。在室外热交换器14中液化的制冷剂流过处于全开状态的室外膨胀阀16,并且经由液体侧制冷剂连通配管4而流入各室内单元3,在室内单元3中,制冷剂在室内膨胀阀17中被减压到规定的低压,继而在室内热交换器18中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蒸发。此外,通过制冷剂的蒸发而冷却后的室内空气经由室内风扇19吹出至室内,从而对室内进行制冷。此外,在室内热交换器18中蒸发并汽化的制冷剂经由气体侧制冷剂连通配管5返回至室外单元2,并且在流过四通换向阀12和储罐13后被吸入压缩机11。
在制热运转时,四通换向阀12保持于图1中虚线所示的状态。从压缩机1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四通切换阀12流入各室内单元3的室内热交换器18,并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冷凝、液化。通过制冷剂的冷凝而被加热的室内空气经由室内风扇19吹出至室内,以对室内进行制热。在室内热交换器18中液化的制冷剂从处于全开状态的室内膨胀阀17经由液体侧制冷剂连通配管4返回至室外单元2。返回至室外单元2的制冷剂在室外膨胀阀16中被减压到规定的低压,继而在室外热交换器14中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蒸发。此处,在制冷运转时所进行的从双流体喷雾器6喷洒水这一动作在制热运转时不执行。此外,在室外热交换器14中蒸发并汽化的制冷剂经由四通换向阀12和储罐13被吸入压缩机11。
(3)室外单元的详细结构
接着,参照图2~图4对室外单元2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2是包括室外单元2(除了风洞)的前表面侧的示意立体图。图3是室外单元2的示意侧视图。图4是室外单元2的示意俯视图。
室外单元2具有将室外热交换器14、室外风扇15、压缩机11、储罐13以及室外膨胀阀16收容于内部的室外机外壳30。
室外机外壳30是大致长方体形状,具有第一支柱31a、第二支柱31b、第三支柱31c、第四支柱31d、加强构件31x、前表面基础脚36a、背面基础脚36b、前表面上部面板32a、前表面左侧下部面板32b、右侧面板33、背面面板34、左侧上部面板35a、左前侧下部面板35b、上部吹出口15a以及底框架37等。
支柱具有:第一支柱31a,该第一支柱31a在前表面右侧沿铅垂方向延伸;第二支柱31b,该第二支柱31b在背面右侧沿铅垂方向延伸;第三支柱31c,该第三支柱31c在背面左侧沿铅垂方向延伸;以及第四支柱31d,该第四支柱31d在前表面左侧沿铅垂方向延伸。
加强构件31x以在中间左右的高度位置并且在多个部位将第一支柱31a和第二支柱31b连接的方式设置,从而提高室外机外壳30的强度。
前表面基础脚36a在室外机外壳30的前表面侧下端部沿左右方向延伸。背面基础脚36b在室外机外壳30的背面侧下端部沿左右方向延伸。
前表面上部面板32a在室外机外壳30的前表面上方将室外风扇15的前侧覆盖。前表面左侧下部面板32b在室外机外壳30中以将前表面左下方覆盖的方式扩展。右侧面板33设置为在室外机外壳30的右侧面上方将室外风扇15的右侧覆盖。背面面板34设置为在室外机外壳30的背面上方将室外风扇15的背面侧覆盖。左侧上部面板35a设置为在室外机外壳30的左侧面上方将室外风扇15的左侧覆盖。左前侧下部面板35b在室外机外壳30中以将左侧面的前侧下方覆盖的方式扩展。上部吹出口15a是以在室外机外壳30的上表面中沿铅垂方向贯穿的方式设置的开口,朝向铅垂上方将由室外风扇15产生的空气流动F送出。底框架37在支柱31a~31d的下端附近相对于支柱31a~31d固定,并且在平面上扩展。
室外风扇15配置于室外机外壳30内的上方的、比室外热交换器14靠空气流动的下游侧(下风侧)。作为室外风扇15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能够采用轴流送风机、离心送风机以及斜流送风机等。以在俯视观察时的室外机外壳30的长边方向上并排排列的方式设置有两台上述室外风扇15。室外风扇15分别设置为转轴朝向铅垂上方。在多个室外风扇15的周围分别设置有沿铅垂方向呈圆筒状延伸的喇叭口15b。较为理想的是,由室外风扇15产生的空气流动在室外热交换器14的第五热交换部分14e的中心跟前的风速在0.5m/s以上2.0m/s以下的范围内运转,更为理想的是,上述风速在0.8m/s以上1.7m/s以下的范围内运转。
室外热交换器14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能够列举交叉翅片盘管式的热交换器。交叉翅片盘管式的热交换器包括传热管以及供传热管贯穿的多个板状翅片,制冷剂流动于传热管的内部,外部空气在板状翅片彼此间流动。此外,室外热交换器14的传热管和板状翅片例如由铝、铝合金、铜、铜合金等金属构成。室外热交换器14以沿着室外机外壳30的四个侧面的方式设置,并且以相对室外单元2的设置面(水平面)向上方延伸的方式立设。在俯视观察时,如图4所示,室外热交换器14具有在前表面的右侧扩展的第一热交换部分14a、以连接前表面和右侧面之间的方式弯曲的第二热交换部分14b、在右侧面扩展的第三热交换部分14c、以连接右侧面和背面的方式弯曲的第四热交换部分14d、在背面扩展的第五热交换部分14e、以连接背面和左侧面的方式弯曲的第六热交换部分14f以及在左侧面的背面侧扩展的第七热交换部分14g,上述室外热交换器14以使上述热交换部分彼此相连并沿着室外机外壳30的侧面的方式设置。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室外热交换器14中空气流过面积最大的部位是第五热交换部分14e,该第五热交换部分14e构成为空气流过面积比第三热交换部分14c的空气流过面积和第七热交换部分14g的空气流过面积大。此外,第三热交换部分14c的空气流过面积构成为比第七热交换部分14g的空气流过面积大。经由室外机外壳30中相对地开口的部分而吸入的外部空气流过室外热交换器14的各热交换部分。
此处,流过后述风洞8内部的外部空气被送至构成室外热交换器14的左侧面侧、右侧面侧和背面侧的第二热交换部分14b、第三热交换部分14c、第四热交换部分14d、第五热交换部分14e、第六热交换部分14f以及第七热交换部分14g。此外,如后所述,因从配置于风洞8内侧的双流体喷雾器6喷洒的水滴的蒸发而冷却的空气被供给至室外热交换器14中的第二热交换部分14b、第三热交换部分14c、第四热交换部分14d、第五热交换部分14e、第六热交换部分14f以及第七热交换部分14g。
在空调装置1运转时,由于压缩机11的运转而使制冷剂在室外单元2和多个室内单元3之间循环。此处,室外风扇15通过未图示的风扇马达的运转而旋转,从而使外部空气从室外机外壳30的下方周围被吸入内部。此处,因从双流体喷雾器6喷洒的水滴蒸发而冷却的空气被送至构成室外热交换器14的左侧面侧、右侧面侧和背面侧的第二热交换部分14b、第三热交换部分14c、第四热交换部分14d、第五热交换部分14e、第六热交换部分14f以及第七热交换部分14g。流过室外热交换器14的空气在与流动于室外热交换器14内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后,经由上部吹出口15a朝向上方吹出至室外机外壳30的外部。
(4)双流体喷雾器及其周边的详细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双流体喷雾器6如图3、图4所示那样配置有多个(七个:第一双流体喷雾器6a、第二双流体喷雾器6b、第三双流体喷雾器6c、第四双流体喷雾器6d、第五双流体喷雾器6e、第六双流体喷雾器6f以及第七双流体喷雾器6g)。
各双流体喷雾器6位于由室外风扇15驱动而形成的空气流动F的方向中的、比室外热交换器14靠上游侧的位置。虽然没有特别的限定,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双流体喷雾器6配置于风洞8内部的、室外热交换器14的第五热交换部分14e的背面侧(上风侧)的同一流过面上。此处,各双流体喷雾器6在左右方向上隔着规定的间隔配置。双流体喷雾器6中的第一双流体喷雾器6a、第四双流体喷雾器6d以及第七双流体喷雾器6g配置于室外热交换器14的第五热交换部分14e的高度方向的中央附近的高度位置。在多个双流体喷雾器6中,第一双流体喷雾器6a配置于最靠近后述的风洞8的背面侧左侧面部84的位置。在多个双流体喷雾器6中,第七双流体喷雾器6g配置于最靠近后述的风洞8的背面侧右侧面部83的位置。第四双流体喷雾器6d配置于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附近。第二双流体喷雾器6b和第三双流体喷雾器6c在左右方向上配置于第一双流体喷雾器6a和第四双流体喷雾器6d之间。第二双流体喷雾器6b配置于比第一双流体喷雾器6a等的高度位置高的位置,第三双流体喷雾器6c配置于比第一双流体喷雾器6a等的高度位置低的位置。第五双流体喷雾器6e和第六双流体喷雾器6f在左右方向上配置于第四双流体喷雾器6d和第七双流体喷雾器6g之间。第五双流体喷雾器6e配置于比第七双流体喷雾器6g等的高度位置高的位置,第六双流体喷雾器6f配置于比第七双流体喷雾器6g等的高度位置低的位置。
图5是表示双流体喷雾器6的剖视图。图6是表示双流体喷雾器6的喷嘴62的剖视图。此外,用虚线表示中心轴C。
如图5所示,双流体喷雾器6具有由第一混合主体55和第二混合主体56构成的气液混合部61和喷嘴62。第一混合主体55、第二混合主体56以及喷嘴62以在气液混合水流动的方向上排列的方式配置,并且彼此连接。喷嘴62例如通过如图5所示的支承构件57支承,支承构件57例如通过未图示的螺栓等紧固固定于第一混合主体55。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混合主体55和第二混合主体56作为不同的构件使用,但上述第一混合主体55和第二混合主体56也可一体地形成。
在第一混合主体55具有:液体流路51,该液体流路51与液体输送配管93连接;气体流路52,该气体流路52与气体输送配管91连接;以及气液混合流路53,该气液混合流路53使在液体流路51中流动的水和在气体流路52中流动的空气混合。在气液混合流路53中生成的气液混合水经由在第二混合主体56内沿轴向延伸的连通流路54被送至喷嘴62。气液混合流路53和连通流路54的内径比后述的喷嘴62的上游小径流路58的内径大,连通流路54的内径比气液混合流路53的内径大。
图7的上图是图6的A-A剖视图,图7的下图是图6的B-B剖视图。此外,用虚线表示中心轴C。
喷嘴62具有流入口58a、上游小径流路58、下游大径流路59以及一个或多个喷出孔68。流入口58a是用于将在气液混合部61中生成的气液混合水导入喷嘴62内部的上游侧端部的开口。喷出孔68是供气液混合水从喷嘴62喷出的孔。上游小径流路58和下游大径流路59在喷嘴62中构成从流入口58a到喷出孔68的流路。上游小径流路58是直接与下游大径流路59的非前端部63连接的流路。
喷嘴62包括形成有上游小径流路58、下游大径流路59以及喷出孔68的主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喷嘴62的上述主体包括第一喷嘴主体62a和第二喷嘴主体62b。第一喷嘴主体62a的下游侧端部与设置于第二喷嘴主体62b的上游侧的凹部嵌合,第一喷嘴主体62a和第二喷嘴主体62b被一体化。
上游小径流路58通过设置于喷嘴62的第一喷嘴主体62a的贯穿孔的内周面而被划定,上述上游小径流路58是内径恒定的部位。上游小径流路58是内径比后述的下游大径流路59的非前端部63的内径小的部位。这样,上游小径流路58与喷嘴62的轴向平行地、并且以内径恒定的方式延伸,并且上游小径流路58是内径比下游大径流路59的非前端部63的内径小的部位,因而与气液混合水在气液混合部61中流动时相比,在上游小径流路58中,气液混合水的流速提高并且流动模式变得容易稳定。
下游大径流路59由喷嘴62的第一喷嘴主体62a的出口侧端面、设置于喷嘴62的第二喷嘴主体62b的凹部的内周面64以及凹部的前端面66划定。下游大径流路59具有内径在轴向上恒定的大径上游部分59a以及内径随着朝向前端侧(喷出孔68侧)而变小的大径下游部分59b。
如图6的点划线的曲线的箭头所示,前端面66是流入下游大径流路59的气液混合水在下游大径流路59的前端侧进行碰撞的面。前端面66是沿与喷嘴62的轴向(上游小径流路58的中心轴C)相交的方向延伸的面。喷嘴62的前端面66由随着朝向前端而变得尖细的锥面66a和与锥面66a的前端连接的平面66b构成。平面66b以将锥面66a的圆形的前端封闭的方式设置于下游大径流路59的前端的位置,上述平面66b是沿与喷嘴62的轴向(上游小径流路58的中心轴C)正交的方向延伸的面。
喷出孔68设置于锥面66a和平面66b的边界附近的锥面66a。
下游大径流路59包括内径比上游小径流路58的内径大的非前端部63。此外,前端部65是比图7的下图中虚线所示的圆靠轴向前端侧的部分,上述前端部65的内径小于等于上游小径流路58的内径。非前端部63由整个大径上游部分59a和大径下游部分59b的一部分构成,前端部65由大径下游部分59b的剩余部分(即,大径下游部分59b的前端部)构成。因此,从上游小径流路58流出的气液混合水首先流入非前端部63,接着在非前端部63中一边向径向外侧扩展一边向前端面66流动,与前端面66急速地碰撞,通过该时刻的碰撞在下游大径流路59(主要是非前端部63)中例如呈涡旋状剧烈地流动。藉此,在下游大径流路59内,水中的较大的空气块被分解为多个微细的气泡,因而下游大径流路59内的气液混合水成为例如气泡流或接近气泡流的流动状态。
喷出孔68在喷嘴62的前端部由连通下游大径流路59和喷嘴62的外部(双流体喷雾器6的外部)的贯穿孔构成。
接着,对喷嘴62的上游小径流路58的长度及内径和下游大径流路59的长度及内径的关系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上游小径流路58的轴向的长度L1比下游大径流路59的轴向的长度L2长,较为理想的是,上游小径流路58的长度L1和下游大径流路59的长度L2之比(L1/L2)为比1.0大且比4.5小。藉此,能够对被微粒化为平均粒子直径60μm以下的水滴进行喷洒。此外,从进一步减小平均粒子直径的观点出发,较为理想的是,长度之比(L1/L2)在1.27以上3.45以下的范围内。能够将非前端部63的内径的最大值D2和上游小径流路58的内径的最大值D1之比(D2/D1)设为例如比1.1大且比20小,更为理想的是在1.5以上10.7以下的范围内。虽然没有特别的限定,但较为理想的是,例如将上游小径流路58的长度L1设定在5.0mm~38.8mm的范围内,将下游大径流路59的长度L2设定在2.9mm~12.9mm的范围内,将上游小径流路58的内径的最大值D1设定在0.6mm~2.0mm的范围内,将下游大径流路59的内径的最大值D2设定在3.0mm~6.4mm的范围内。此外,较为理想的是,喷出孔68的内径的下限值为0.4mm以上,更为理想的是0.6mm以上。较为理想的是,喷出孔68的内径的上限值为2.0mm以下,更为理想的是1.6mm以下。
较为理想的是,流入双流体喷雾器6的水流量为0.020L/分以上2.0L/分以下,例如能够设定在0.040L/分~0.080L/分的范围内。
较为理想的是,流入双流体喷雾器6的空气流量为1.0L/分以上50L/分以下,例如能够设定在3L/分~13L/分的范围内。
较为理想的是,双流体喷雾器6的喷雾压力的下限值为0.03MPa以上0.5MPa以下,例如能够设定在0.04MPa~0.19MPa的范围内。
此外,关于上述双流体喷雾器6,若运转液体输送泵94和气体输送泵92,则水经由液体输送配管93供给至双流体喷雾器6的气液混合部61的同时,气体(空气)经由气体输送配管91供给至气液混合部61。藉此,在气液混合部61生成气液混合水。生成后的气液混合水被引导至喷嘴62。
被引导至喷嘴62的气液混合水在上游小径流路58中流速提高,并且流动模式变化为例如环状流或接近环状流的流动模式,然后流入下游大径流路59。流入下游大径流路59的气液混合水在非前端部63一边向径向外侧扩展一边向前端面66流动,并且在流速没怎么降低的势头下与前端面66碰撞。通过该时刻的碰撞使气液混合水在下游大径流路59内呈涡旋状剧烈地流动。藉此,在下游大径流路59内,水中的较大的空气块被分解为多个微细的气泡,因而下游大径流路59内的气液混合水成为例如气泡流或接近气泡流的流动状态。
这样,能够在即将从喷嘴62的喷出孔68喷出之前,在下游大径流路59中稳定地形成由多个微细的气泡分散而成的气液混合水。到达喷出孔68的气液混合水包括多个微细的气泡,上述气液混合水和这些气泡一起被喷洒至双流体喷雾器6的外部。包括多个气泡的水从喷出孔68喷洒时或从喷出孔68喷洒后,由于气泡膨胀、破裂而使水滴微细化。
如上所述,通过双流体喷雾器6能够喷洒SMD(索特平均粒子直径)为30μm以上至60μm的微细化的水滴。通过喷洒以上述方式微细化的水滴,能够使喷洒后的水滴在到达室外热交换器14之前基本上全部(例如70质量%以上)被蒸发,从而能够将送至室外热交换器14的空气冷却,并且使室外热交换器14的腐蚀不容易发生。
(5)风洞
本实施方式的室外单元2主要设置有在室外单元2的背面侧延伸的风洞8,以将外部空气引导至构成室外热交换器14的左侧面侧、右侧面侧和背面侧的第二热交换部分14b、第三热交换部分14c、第四热交换部分14d、第五热交换部分14e、第六热交换部分14f、第七热交换部分14g。此外,在风洞8内如上述那样配置有双流体喷雾器6a,水滴相对于室外热交换器14被喷洒至空气流动的上风侧,能够通过上述水滴的蒸发而将冷却后的空气供给至室外热交换器14的第二热交换部分14b、第三热交换部分14c、第四热交换部分14d、第五热交换部分14e、第六热交换部分14f、第七热交换部分14g。
风洞8具有:背面侧延伸部80,该背面侧延伸部80构成室外机外壳30的背面侧(比背面面板34、第二支柱31b、第三支柱31c靠背面侧)的部分;以及前表面侧延伸部70,该前表面侧延伸部70具有与背面侧延伸部80连续的部分,并且在比背面侧延伸部80靠前侧处主要将室外机外壳30的左右侧面覆盖。
背面侧延伸部80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四方筒状的形状,并且具有背面侧上表面部81、背面侧底面部82、背面侧右侧面部83以及背面侧左侧面部84。
背面侧上表面部81在从比第二支柱31b更靠左侧处到比第三支柱31c更靠右侧处之间以从背面面板34的下方朝背面侧扩展的方式延伸,从而形成法线方向为铅垂方向的面。背面侧上表面部81在俯视观察时具有大致长方形的形状。
背面侧底面部82与背面侧上表面部81相对,并且在从比第二支柱31b更靠左侧处到比第三支柱31c更靠右侧处之间以从背面基础脚36b附近朝背面侧扩展的方式延伸,从而形成法线方向为铅垂方向的面。背面侧底面部82在俯视观察时具有大致长方形的形状。
背面侧右侧面部83以在上下方向上连接背面侧上表面部81的右侧端部和背面侧底面部82的右侧端部的方式扩展,上述背面侧右侧面部83是法线方向为水平方向的面。
背面侧右侧面部83从第二支柱31b的左侧端部附近向背面侧延伸。
背面侧左侧面部84与背面侧右侧面部83相对,以在上下方向上连接背面侧上表面部81的左侧端部和背面侧底面部82的左侧端部的方式扩展,上述背面侧左侧面部84是法线方向为水平方向的面。背面侧左侧面部84从第三支柱31c的右侧端部附近向背面侧延伸。
前表面侧延伸部70具有与背面侧延伸部80在右前侧连续的右前表面侧延伸部70a、与背面侧延伸部80在左前侧连续的左前表面侧延伸部70b。
右前表面侧延伸部70a具有右前表面侧的上表面部71、右前表面侧的底面部72、右前表面侧的侧面部73以及右前表面侧的前表面部74。
右前表面侧的上表面部71以与背面侧上表面部81在同一平面上且与背面侧上表面部81在右前侧相连的方式延伸。右前表面侧的上表面部71在与室外机外壳30的右侧面对应的位置处以法线方向为铅垂方向的方式扩展。右前表面侧的底面部72以与右前表面侧的上表面部71相对的方式设置,并且以与背面侧底面部82在同一平面上且与背面侧底面部82在右前侧相连的方式延伸。右前表面侧的底面部72在与室外机外壳30的右侧面对应的位置处以法线方向为铅垂方向的方式扩展。右前表面侧的侧面部73以与室外机外壳30的右侧面相对的方式设置,并且在与背面侧右侧面部83相同的平面上扩展。右前表面侧的侧面部73具有与背面侧右侧面部83的上下方向的宽度相同的宽度,并且从背面侧右侧面部83的前表面侧端部进一步朝前表面侧延伸至与室外机外壳30的前表面相同的位置。右前表面侧的前表面部74与室外机外壳30的前表面侧位于同一面上,并且在从第一支柱31a的右侧端部到右前表面侧的侧面部73的前侧端部之间扩展,上述右前表面侧的前表面部74是法线方向为前后方向的面。右前表面侧的前表面部74的上下方向的宽度与右前表面侧的侧面部73的上下方向的宽度对应。
左前表面侧延伸部70b具有左前表面侧的上表面部76、左前表面侧的底面部77、左前表面侧的侧面部78以及左前表面侧的前表面部79。
左前表面侧的上表面部76以与背面侧上表面部81在同一平面上且与背面侧上表面部81在左前侧相连的方式延伸。左前表面侧的上表面部71在与室外机外壳30的左侧面对应的位置处以法线方向为铅垂方向的方式扩展。左前表面侧的底面部77以与左前表面侧的上表面部76相对的方式设置,并且以与背面侧底面部82在同一平面上且与背面侧底面部82在左前侧相连的方式延伸。左前表面侧的底面部77在与室外机外壳30的左侧面对应的位置处以法线方向为铅垂方向的方式扩展。左前表面侧的侧面部78以与室外机外壳30的左侧面相对的方式设置,并且在与背面侧左侧面部84相同的平面上扩展。左前表面侧的侧面部78具有与背面侧左侧面部84的上下方向的宽度相同的宽度,并且从背面侧左侧面部84的前表面侧端部进一步朝前表面侧延伸至与室外机外壳30的前表面相同的位置。左前表面侧的前表面部79与室外机外壳30的前表面侧位于同一面上,并且在从第四支柱31d的左侧端部到左前表面侧的侧面部78的前侧端部之间扩展,上述左前表面侧的前表面部79是法线方向为前后方向的面。左前表面侧的前表面部79的上下方向的宽度与左前表面侧的侧面部78的上下方向的宽度对应。
此处,在本实施方式中,风洞8构成为从第三热交换部分14c到右前表面侧的侧面部73的左右方向上的距离(图4中以“x”表示的距离)比从第五热交换部分14e到背面侧延伸部80的空气流动的上风侧端部的距离(图3、图4中以“b”表示的距离)短。此外,同样地,风洞8构成为从第七热交换部分14g到左前表面侧的侧面部78的左右方向上的距离(图4中以“x”表示的距离)比从第五热交换部分14e到背面侧延伸部80的空气流动的上风侧端部的距离(图3、图4中以“b”表示的距离)短。此外,较为理想的是,图4中以“x”表示的部分的距离为50mm以上,并且比从第五热交换部分14e到背面侧延伸部80的空气流动的上风侧端部的距离(图3、图4中以“b”表示的距离)短。
此处,在本实施方式中,图4中左右的以“x”表示的部分的距离是相同的,但也可构成为彼此具有不同的长度。
此外,作为本实施方式的风洞8和室外热交换器14的关系,从使在室外热交换器14的第三热交换部分14c和第七热交换部分14g中由于水滴的蒸发而得到的冷却空气容易供给的观点出发,较为理想的是,例如左右方向上的第五热交换部分14e的宽度(W2)/左右方向上的背面侧延伸部80的宽度(W1)在0.5以上0.9以下的范围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双流体喷雾器6均相对于室外热交换器14的第五热交换部分14e配置于空气流动的上风侧,而未配置在室外热交换器14的第三热交换部分14c和右前表面侧的侧面部73之间,也未配置在室外热交换器14的第七热交换部分14g和左前表面侧的侧面部78之间。
(6)水滴的大小和喷洒位置的关系
作为液滴的大小,较为理想的是,在主要包括30μm以上60μm以下的液滴的状态(包括70重量%以上的状态)下喷洒液滴,上述液滴具有能够在空中飘浮程度的大小,并且为了不易到达室外热交换器14而使室外热交换器14中发生腐蚀,从而能够尽可能早地蒸发,而且能够在不使用将向室外热交换器14供给的供给空气的冷却所形成的节能效果抵消这样的能量的情况下生成。通过对液体输送泵94和/或气体输送泵92的输出进行调节来得到上述大小的水滴。
此外,液滴的大小例如能够通过使用相位多普勒式激光粒子分析仪(日文:位相ドップラー式レーザー粒子分析器)来求出SMD(索特平均粒子直径)的方式进行测定。
此处,为了使液滴在到达室外热交换器14前蒸发,较佳的是,尽可能地确保双流体喷雾器6和室外热交换器14的距离。此处,在确保双流体喷雾器6和室外热交换器14的距离较长的情况下,较佳的是,将风洞8以延伸至比双流体喷雾器6更靠空气流动上风侧的方式配置,以使从双流体喷雾器6喷洒的水滴不容易朝向风洞8的上风侧(与室外热交换器14侧相反一侧)的外部飞散。然而,像这样尽可能地确保双流体喷雾器6和室外热交换器14的距离并且抑制水滴向风洞8的上风侧飞散会导致风洞8在空气流动方向上变长从而巨大化,因此存在需要使设置空间变大的问题。
因此,为了对作为由尽可能少的能量生成的液滴的、具有30μm以上60μm以下的平均粒径的水滴进行喷洒,并且在喷洒后的水滴的大部分(例如80重量%以上)不从风洞8的上风侧朝向外部飞散的情况下使上述水滴在风洞8的内部蒸发,较为理想的是,风洞8从双流体喷雾器6的设置位置进一步向上风侧延伸空气流动方向的300mm以上900mm以下。更为理想的是,风洞8从双流体喷雾器6的设置位置进一步向上风侧延伸空气流动方向的400mm以上800mm以下。
此外,为了使从双流体喷雾器6喷洒的水滴能够在朝向室外热交换器14的空气流动的整体中蒸发,较为理想的是,双流体喷雾器6的配置不过于靠近室外热交换器14,更为理想的是,例如双流体喷雾器6距离室外热交换器14为100mm以上,进一步更为理想的是,距离室外热交换器14为200mm以上。
(7)本实施方式的特征
(7-1)
在本实施方式的室外单元2中,在室外热交换器14的第五热交换部分14e的上风侧处从双流体喷雾器6喷洒的水滴不仅能够供给至室外热交换器14中的第五热交换部分14e,还能够供给至构成室外热交换器14的左右方向的侧面的第三热交换部分14c和第七热交换部分14g。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在室外热交换器14的第三热交换部分14c的右侧和第七热交换部分14g的左侧没有从双流体喷雾器6喷洒水滴,但即使是水滴不从上述这样的部位喷洒的结构,通过在室外热交换器14的第五热交换部分14e的上风侧从双流体喷雾器6喷洒的水滴的蒸发而得到的冷却空气也不仅能够供给至室外热交换器14的第五热交换部分14e,还能够供给至在与第五热交换部分14e的扩展面相交的面上扩展的室外热交换器14的第三热交换部分14c和第七热交换部分14g。
藉此,不仅在室外热交换器14中进行水滴喷洒侧的面,而且在除上述面以外的面也能够获得通过在室外热交换器14的第五热交换部分14e的上风侧喷洒的水滴所形成的冷却空气而获得的冷凝效率提高效果。
(7-2)
本实施方式的室外单元2的风洞8构成为从第三热交换部分14c到右前表面侧的侧面部73的左右方向上的距离(图4中以“x”表示的距离)比从第五热交换部分14e到背面侧延伸部80的空气流动的上风侧端部的距离(图3、图4中以“b”表示的距离)短。此外,从第七热交换部分14g到左前表面侧的侧面部78的左右方向上的距离(图4中以“x”表示的距离)也比从第五热交换部分14e到背面侧延伸部80的空气流动的上风侧端部的距离(图3、图4中以“b”表示的距离)短。
因此,能够使第五热交换部分14e以外的部分也获得由在室外热交换器14中的第五热交换部分14e的上风侧喷洒的水滴所产生的冷却效果,并且能够使包括风洞8的室外单元2的左右方向的宽度紧凑。藉此,能够将设置所需的空间减小。
此外,由于上述实施方式的风洞8的背面侧延伸部80从设置有双流体喷雾器6的部位进一步向上风侧设置得足够长,因而能够抑制从双流体喷雾器6喷洒的水滴从风洞8的上风侧向外部漏出,并且能够使水滴在风洞8内部蒸发,能在不逸出的情况下使用冷却空气。
(7-3)
以本实施方式的例子的室外单元2中图4的以“x”表示的距离为10mm的例子、50mm的例子、100mm的例子以及图8、图9、图10所示的作为比较对象的室外单元902为对象,进行了对由室外热交换器14的第三热交换部分14c和第七热交换部分14g中的冷却空气产生的效果的程度进行确认的模拟,并且进行了对室外热交换器14的各热交换部分14a~g中的风速分布等进行确认的模拟。
此处,在本实施方式的室外单元2中,在图4的以“x”表示的距离为10mm的例子、50mm的例子以及100mm的例子中的任意一例子中,图3和图4所示的“a”、“b”、“c”、“d”、“e”、“f”、“g”、“h”的各尺寸分别设置如下。即,a=300mm、b=1000mm、c=1000mm、d=300mm、e=500mm、f=700mm、g=300mm、h=500mm。
此外,在作为比较对象的室外单元902中,风洞以外的结构与上述本实施方式的例子的室外单元2相同,如图8、图9、图10所示,上述室外单元902具有沿室外机外壳30的前后和左右四个方向延伸的风洞908。作为比较对象的室外单元902的风洞908在室外机外壳30的前后和左右四个方向分别具有风洞908a、风洞908b、风洞908c、风洞908d。此处,在作为比较对象的室外单元902中,图8、图9、图10所示的“j”、“k”、“l”、“m”、“n”、“o”、“p”的各尺寸分别设置如下。即,j=300mm、k=1000mm、l=300mm、m=500mm、n=300mm、o=700mm、p=1000mm。
此外,均设置为从双流体喷雾器6向背面侧喷洒水滴。
在图11、图12中示出了表示上述室外热交换器14的冷却效果的表面温度分布的情况的模拟结果(图12表示从不同角度观察与图11相同的结果而得到的情况)。在上述图11、图12中,根据室外热交换器14的表面温度来改变色调并示出,并且表示产生高温区域、中温区域、低温区域的分布。
此外,在下述表中示出了表示室外热交换器14的表面温度的分布等的模拟结果。
此处,将“x”的长度为10mm的情况设为情况一(Case1),将“x”的长度为50mm的情况设为情况二(Case2),将“x”的长度为100mm的情况设为情况三(Case3),将作为比较对象的室外单元902设为情况四(Case4)。此外,“热交换编号”的1~7分别与第一热交换部分14a~第七热交换部分14g对应。
(表1)
根据上述冷却效果的模拟结果,能够确认的是,在任意一例子中,不仅在室外热交换器14的第五热交换部分14e中,而且在第三热交换部分14c和第七热交换部分14g中也能够获得冷却效果。
此外,以下示出了室外热交换器14的风速分布等的模拟结果。
(表2)
根据上述模拟结果,能够确认的是,在“x”的长度只有10mm左右的情况下,在第三热交换部分14c和第七热交换部分14g的风速变小,因而可能无法在上述部位进行充分的热交换。另一方面,能够确认的是,在“x”的长度为50mm以上的情况下,在第三热交换部分14c和第七热交换部分14g也能够确保足够的风速。
(8)变形例
(8-1)变形例A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俯视观察时室外热交换器14具有四个面(第一热交换部分14a、第三热交换部分14c、第五热交换部分14e、第七热交换部分14g)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
然而,作为室外热交换器,并不限定于具有以与上述那样相邻的面彼此相交的方式设置的四个面,例如可以只有三个面,也可只有两个面。即使在上述这些情况下,也能够将冷却空气供给至与配置有双流体喷雾器6的面相交的面。
(8-2)变形例B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双流体喷雾器6构成为朝向与室外热交换器14侧相反一侧将水滴呈放射状地喷洒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
但是,对水滴从双流体喷雾器6的喷洒方向没有特别的限定,只要能够将与室外热交换器14之间的水滴的飘浮距离设置得较长,也可以将水滴从双流体喷雾器6朝向室外热交换器14侧喷洒。
符号说明
1 空调装置(制冷装置);
2 室外单元(热源单元);
6 双流体喷雾器(喷雾器);
8 风洞;
14 室外热交换器(热交换器);
14c 第三热交换部分(第二热交换部、第三热交换部);
14e 第五热交换部分(第一热交换部);
14g 第七热交换部分(第三热交换部、第二热交换部);
15 室外风扇(风扇);
30 室外机外壳(外壳);
70 前表面侧延伸部(第二延伸部、第三延伸部);
73 右前表面侧的侧面部(第二延伸部、第三延伸部);
78 左前表面侧的侧面部(第三延伸部、第二延伸部);
80 背面侧延伸部;
83 背面侧右侧面部(第一延伸部);
84 背面侧左侧面部(第一延伸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3-76538号公报。

Claims (12)

1.一种制冷装置(1)的热源单元(2),其特征在于,包括:
热交换器(14),该热交换器(14)至少具有在第一面上扩展的第一热交换部(14e)以及在与所述第一面正交的第二面上扩展的第二热交换部(14c、14g);
风扇(15),该风扇(15)产生流过所述热交换器的空气流动;
风洞(8),该风洞(8)具有朝向所述空气流动中的所述第一热交换部的上风侧且沿与所述第一面相交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部(80、83、84)、在所述空气流动中的所述第二热交换部的上风侧处一边确保与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之间的间隙一边扩展且与所述第一延伸部连续的第二延伸部(70、73、78);以及
喷雾器(6),该喷雾器(6)在所述风洞内的、所述空气流动中的所述第一热交换部的上风侧喷洒平均粒子直径为60μm以下的水,
在所述第二热交换部(14c、14g)和所述第二延伸部(70、73、78)之间的间隙空间中不喷洒水,
所述第二面的法线方向上的、从所述第二热交换部(14c、14g)到所述第二延伸部(70、73、78)的距离为50mm以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的热源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风洞中,所述第二面的法线方向上的、从所述第二热交换部到所述第二延伸部的距离比所述第一面的法线方向上的、从所述第一热交换部到所述第一延伸部的所述空气流动的上风侧端部的距离短。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冷装置的热源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面的法线方向上的、从所述喷雾器(6)到所述风洞(8)的所述第一延伸部(80、83、84)的空气流动上游侧端部之间的距离为300mm以上900mm以下。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冷装置的热源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面的法线方向上的所述第一热交换部的宽度和所述第二面的法线方向上的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宽度之比,即所述第二面的法线方向上的所述第一热交换部的宽度/所述第二面的法线方向上的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宽度的值为0.5以上0.9以下。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装置的热源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面的法线方向上的所述第一热交换部的宽度和所述第二面的法线方向上的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宽度之比,即所述第二面的法线方向上的所述第一热交换部的宽度/所述第二面的法线方向上的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宽度的值为0.5以上0.9以下。
6.如权利要求1、2、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装置的热源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热交换部(14e)的所述空气流动的流过面积比所述第二热交换部(14c、14g)的所述空气流动的流过面积大。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装置的热源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热交换部(14e)的所述空气流动的流过面积比所述第二热交换部(14c、14g)的所述空气流动的流过面积大。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装置的热源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热交换部(14e)的所述空气流动的流过面积比所述第二热交换部(14c、14g)的所述空气流动的流过面积大。
9.如权利要求1、2、5、7、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装置的热源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交换器还具有在与所述第一面正交且与所述第二面相对的第三面上扩展的第三热交换部(14g、14c),
所述风洞还具有第三延伸部(70、78、73),所述第三延伸部(70、78、73)在所述空气流动的所述第三热交换部的上风侧处一边确保与所述第三热交换部之间的间隙一边扩展,并且与所述第一延伸部连续。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装置的热源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交换器还具有在与所述第一面正交且与所述第二面相对的第三面上扩展的第三热交换部(14g、14c),
所述风洞还具有第三延伸部(70、78、73),所述第三延伸部(70、78、73)在所述空气流动的所述第三热交换部的上风侧处一边确保与所述第三热交换部之间的间隙一边扩展,并且与所述第一延伸部连续。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装置的热源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交换器还具有在与所述第一面正交且与所述第二面相对的第三面上扩展的第三热交换部(14g、14c),
所述风洞还具有第三延伸部(70、78、73),所述第三延伸部(70、78、73)在所述空气流动的所述第三热交换部的上风侧处一边确保与所述第三热交换部之间的间隙一边扩展,并且与所述第一延伸部连续。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装置的热源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交换器还具有在与所述第一面正交且与所述第二面相对的第三面上扩展的第三热交换部(14g、14c),
所述风洞还具有第三延伸部(70、78、73),所述第三延伸部(70、78、73)在所述空气流动的所述第三热交换部的上风侧处一边确保与所述第三热交换部之间的间隙一边扩展,并且与所述第一延伸部连续。
CN201680047843.4A 2015-08-21 2016-08-10 制冷装置的热源单元 Active CN1079236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63961A JP6094646B2 (ja) 2015-08-21 2015-08-21 冷凍装置の熱源ユニット
JP2015-163961 2015-08-21
PCT/JP2016/073656 WO2017033756A1 (ja) 2015-08-21 2016-08-10 冷凍装置の熱源ユニッ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23634A CN107923634A (zh) 2018-04-17
CN107923634B true CN107923634B (zh) 2019-01-08

Family

ID=58099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47843.4A Active CN107923634B (zh) 2015-08-21 2016-08-10 制冷装置的热源单元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094646B2 (zh)
CN (1) CN107923634B (zh)
WO (1) WO201703375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80305B (zh) * 2020-10-08 2021-06-15 杨松 废旧轮胎热解反应炉专用回转耙辊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87880A (ja) * 2008-05-30 2009-12-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調機用散水装置
CN101813342A (zh) * 2010-03-09 2010-08-25 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节电喷雾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JP2013015256A (ja) * 2011-07-04 2013-01-24 Ikeuchi:Kk 室外機冷却装置
CN103857964A (zh) * 2011-09-30 2014-06-11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的室外机
CN104040263A (zh) * 2012-01-17 2014-09-10 夏普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87880A (ja) * 2008-05-30 2009-12-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調機用散水装置
CN101813342A (zh) * 2010-03-09 2010-08-25 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节电喷雾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JP2013015256A (ja) * 2011-07-04 2013-01-24 Ikeuchi:Kk 室外機冷却装置
CN103857964A (zh) * 2011-09-30 2014-06-11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的室外机
CN104040263A (zh) * 2012-01-17 2014-09-10 夏普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094646B2 (ja) 2017-03-15
WO2017033756A1 (ja) 2017-03-02
JP2017040460A (ja) 2017-02-23
CN107923634A (zh) 2018-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79508B (en) Falling film evaporator
CN100510571C (zh) 具有喷射器的制冷剂循环装置
US8650905B2 (en) Falling film evaporator
CN107631376B (zh) 一种基于冷却气流喷雾降温的风冷模块机组
JP2013092365A (ja) 蒸気圧縮システム
JPH08136086A (ja) 冷媒蒸発器
CN108139124A (zh) 理想便携式空调
CN104838151A (zh) 喷射器和使用了该喷射器的热泵装置
US9903623B2 (en) Ejector having an atomization mechanism and heat pump apparatus
CN101608642A (zh) 喷射器
CN107923634B (zh) 制冷装置的热源单元
JP2008267725A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06574807A (zh) 蒸发器
JP2013130326A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機
JP2005133976A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5998476B2 (ja) 空気調和機
JP2017040459A (ja) 冷凍装置の熱源ユニット
CN210050935U (zh) 闪蒸式空调
CN101457996B (zh) 制冷循环装置
CN207395014U (zh) 一种基于冷却气流喷雾降温的风冷模块机组
JP2008008591A (ja) 蒸気圧縮式冷凍サイクル
JP2010185663A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US9562705B2 (en) Energy recovery apparatus for use in a refrigeration system
WO2023188009A1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201476422U (zh) 冷凝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