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18149A - 观测系统覆盖次数评价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观测系统覆盖次数评价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18149A
CN107918149A CN201610882031.3A CN201610882031A CN107918149A CN 107918149 A CN107918149 A CN 107918149A CN 201610882031 A CN201610882031 A CN 201610882031A CN 107918149 A CN107918149 A CN 1079181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ing
degree
face element
mrow
observa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8203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浩
王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Geophys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Geophysical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Geophysical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088203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18149A/zh
Publication of CN1079181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181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30Analysi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Radiation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观测系统覆盖次数评价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可以包括:基于观测系统,确定分析面元的大小,确定分析范围,获得多个面元的个数,并计算每个面元的覆盖次数;基于多个面元的个数与每个面元的覆盖次数,获得多个面元的平均覆盖次数与覆盖次数方差;以及基于多个面元的平均覆盖次数与覆盖次数方差,分析多个面元的覆盖次数属性。本发明通过计算覆盖次数的方差,实现定量评价观测系统覆盖次数属性。

Description

观测系统覆盖次数评价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地震勘探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方差的观测系统覆盖次数评价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地震采集观测系统设计过程中,覆盖次数分析是必须的环节,覆盖次数的均匀性是评价观测系统好坏的重要属性之一,理论的观测系统满覆盖区域的观测系统覆盖次数是均匀一致的,但实际施工设计受地物因素的影响,很多地方是禁止放炮的,这样就需要进行避障处理,需要调整炮点的位置,炮点位置的调整直接影响观测系统覆盖次数的均匀性。传统的覆盖次数分析方法,是计算出每个面元的覆盖次数,根据每个面元覆盖次数对应的不同的颜色绘制图形,展示给设计人员,或者直接显示每个面元覆盖次数,基本上是通过人工来大致识别,重点识别最低覆盖次数是否满足要求,对于覆盖次数整体的离散程度没有科学的进行评价。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观测系统覆盖次数评价方法及系统。
公开于本发明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观测系统覆盖次数评价方法及系统,其能够通过计算覆盖次数的方差,实现定量评价观测系统覆盖次数属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观测系统覆盖次数评价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包括:基于观测系统,确定分析面元的大小,确定分析范围,获得所述多个面元的个数,并计算每个面元的覆盖次数;基于所述多个面元的个数与所述每个面元的覆盖次数,获得所述多个面元的平均覆盖次数与覆盖次数方差;以及基于所述多个面元的平均覆盖次数与覆盖次数方差,分析所述多个面元的覆盖次数属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观测系统覆盖次数评价系统,所述系统可以包括:用于基于观测系统,确定分析面元的大小,确定分析范围,获得所述多个面元的个数,并计算每个面元的覆盖次数的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多个面元的个数与所述每个面元的覆盖次数,获得所述多个面元的平均覆盖次数与覆盖次数方差的单元;以及用于基于所述多个面元的平均覆盖次数与覆盖次数方差,分析所述多个面元的覆盖次数属性的单元。
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具有其它的特性和优点,这些特性和优点从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将在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行详细陈述,这些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共同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观测系统覆盖次数评价方法的步骤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发明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实施方式1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观测系统覆盖次数评价方法的步骤的流程图。
在该实施方式中,根据本发明的观测系统覆盖次数评价方法可以包括:步骤101,基于观测系统,确定分析面元的大小,确定分析范围,获得多个面元的个数,并计算每个面元的覆盖次数;步骤102,基于多个面元的个数与每个面元的覆盖次数,获得多个面元的平均覆盖次数与覆盖次数方差;以及步骤103,基于多个面元的平均覆盖次数与覆盖次数方差,分析多个面元的覆盖次数属性。
该实施方式通过计算覆盖次数的方差,实现评价观测系统覆盖次数属性。通常,覆盖次数方差值越小,观测系统覆盖次数越均匀。
下面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观测系统覆盖次数评价方法的具体步骤。
在一个示例中,基于观测系统,确定分析面元的大小,确定分析范围,可以获得多个面元的个数,并计算每个面元的覆盖次数。
在一个示例中,计算每个面元的覆盖次数可以包括:对于计算共中心点道集的覆盖次数,通过计算几何的方法,获得每个面元的共中心点道集的覆盖次数;对于计算共深度点道集的覆盖次数,选择计算目的层深度,通过计算几何的方法,获得每个面元的共深度点道集的覆盖次数;以及对于计算共反射点道集的覆盖次数,指定目的层,通过射线追踪的方法,获得每个面元的共反射点道集的覆盖次数。
具体地,基于确定的观测系统,确定分析面元的大小,确定分析范围,获得多个面元的总个数,并计算每个面元的覆盖次数。如果是计算共中心点道集的覆盖次数,采用计算几何的方法得到每个面元的共中心点道集的覆盖次数;对于计算共深度点道集的覆盖次数,预先选择计算目的层深度,再用计算几何方法得到每个面元的共深度点道集的覆盖次数;对于计算共反射点道集的覆盖次数需要指定目的层,然后通过两点射线追踪的方法,计算目的层每个面元的覆盖次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计算的道集类型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覆盖次数。
在一个示例中,基于多个面元的个数与每个面元的覆盖次数,可以获得多个面元的平均覆盖次数与覆盖次数方差。
在一个示例中,获得多个面元的平均覆盖次数可以为:
其中,表示面元平均覆盖次数,n表示面元个数,ai表示每个面元覆盖次数。
在一个示例中,获得多个面元的覆盖次数方差可以为:
其中,s2表示面元覆盖次数方差。
具体地,基于多个面元的个数与每个面元的覆盖次数,带入公式(1),获得多个面元的平均覆盖次数,进而根据公式(2),获得多个面元的覆盖次数方差。
在一个示例中,基于多个面元的平均覆盖次数与覆盖次数方差,可以分析多个面元的覆盖次数属性。通常,覆盖次数方差值越小,观测系统覆盖次数越均匀。
基于多个面元的平均覆盖次数与覆盖次数方差,评价覆盖次数属性的均匀性。
综上所述,本方法通过计算覆盖次数的方差,实现定量评价观测系统覆盖次数属性。
实施方式2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观测系统覆盖次数评价系统,所述系统可以包括:用于基于观测系统,确定分析面元的大小,确定分析范围,获得多个面元的个数,并计算每个面元的覆盖次数的单元;用于基于多个面元的个数与每个面元的覆盖次数,获得多个面元的平均覆盖次数与覆盖次数方差的单元;以及用于基于多个面元的平均覆盖次数与覆盖次数方差,分析多个面元的覆盖次数属性的单元。
该实施方式通过计算覆盖次数的方差,实现定量评价观测系统覆盖次数属性。
在一个示例中,计算每个面元的覆盖次数可以包括:对于计算共中心点道集的覆盖次数,通过计算几何的方法,获得每个面元的共中心点道集的覆盖次数;对于计算共深度点道集的覆盖次数,选择计算目的层深度,通过计算几何的方法,获得每个面元的共深度点道集的覆盖次数;以及对于计算共反射点道集的覆盖次数,指定目的层,通过射线追踪的方法,获得每个面元的共反射点道集的覆盖次数。
在一个示例中,获得多个面元的平均覆盖次数可以为:
其中,表示面元平均覆盖次数,n表示面元个数,ai表示每个面元覆盖次数。
在一个示例中,获得多个面元的覆盖次数方差可以为:
其中,s2表示面元覆盖次数方差。
综上所述,本系统通过计算覆盖次数的方差,实现定量评价观测系统覆盖次数属性。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上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描述的目的仅为了示例性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并不意在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限制于所给出的任何示例。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方式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方式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观测系统覆盖次数评价方法,包括:
基于观测系统,确定分析面元的大小,确定分析范围,获得所述多个面元的个数,并计算每个面元的覆盖次数;
基于所述多个面元的个数与所述每个面元的覆盖次数,获得所述多个面元的平均覆盖次数与覆盖次数方差;以及
基于所述多个面元的平均覆盖次数与覆盖次数方差,分析所述多个面元的覆盖次数属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观测系统覆盖次数评价方法,其中,计算所述每个面元的覆盖次数包括:
对于计算共中心点道集的覆盖次数,通过计算几何的方法,获得每个面元的共中心点道集的覆盖次数;
对于计算共深度点道集的覆盖次数,选择计算目的层深度,通过计算几何的方法,获得每个面元的共深度点道集的覆盖次数;以及
对于计算共反射点道集的覆盖次数,指定目的层,通过射线追踪的方法,获得每个面元的共反射点道集的覆盖次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观测系统覆盖次数评价方法,其中,获得所述多个面元的平均覆盖次数为:
<mrow> <mover> <mi>a</mi> <mo>&amp;OverBar;</mo> </mover> <mo>=</mo> <mfrac> <mn>1</mn> <mi>n</mi> </mfrac> <munderover> <mo>&amp;Sigma;</mo> <mrow> <mi>i</mi> <mo>=</mo> <mn>1</mn> </mrow> <mi>n</mi> </munderover> <msub> <mi>a</mi> <mi>i</mi> </msub> </mrow>
其中,表示面元平均覆盖次数,n表示面元个数,ai表示每个面元覆盖次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观测系统覆盖次数评价方法,其中,获得所述多个面元的覆盖次数方差为:
<mrow> <msup> <mi>s</mi> <mn>2</mn> </msup> <mo>=</mo> <mfrac> <mn>1</mn> <mi>n</mi> </mfrac> <munderover> <mo>&amp;Sigma;</mo> <mrow> <mi>i</mi> <mo>=</mo> <mn>1</mn> </mrow> <mi>n</mi> </munderover> <msup> <mrow> <mo>(</mo> <msub> <mi>a</mi> <mi>i</mi> </msub> <mo>-</mo> <mover> <mi>a</mi> <mo>&amp;OverBar;</mo> </mover> <mo>)</mo> </mrow> <mn>2</mn> </msup> </mrow>
其中,s2表示面元覆盖次数方差。
5.一种观测系统覆盖次数评价系统,包括:
用于基于观测系统,确定分析面元的大小,确定分析范围,获得所述多个面元的个数,并计算每个面元的覆盖次数的单元;
用于所述多个面元的个数与基于所述每个面元的覆盖次数,获得所述多个面元的平均覆盖次数与覆盖次数方差的单元;以及
用于基于所述多个面元的平均覆盖次数与覆盖次数方差,分析所述多个面元的覆盖次数属性的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观测系统覆盖次数评价系统,其中,计算所述每个面元的覆盖次数包括:
对于计算共中心点道集的覆盖次数,通过计算几何的方法,获得每个面元的共中心点道集的覆盖次数;
对于计算共深度点道集的覆盖次数,选择计算目的层深度,通过计算几何的方法,获得每个面元的共深度点道集的覆盖次数;以及
对于计算共反射点道集的覆盖次数,指定目的层,通过射线追踪的方法,获得每个面元的共反射点道集的覆盖次数。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观测系统覆盖次数评价系统,其中,获得所述多个面元的平均覆盖次数为:
<mrow> <mover> <mi>a</mi> <mo>&amp;OverBar;</mo> </mover> <mo>=</mo> <mfrac> <mn>1</mn> <mi>n</mi> </mfrac> <munderover> <mo>&amp;Sigma;</mo> <mrow> <mi>i</mi> <mo>=</mo> <mn>1</mn> </mrow> <mi>n</mi> </munderover> <msub> <mi>a</mi> <mi>i</mi> </msub> </mrow>
其中,表示面元平均覆盖次数,n表示面元个数,ai表示每个面元覆盖次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观测系统覆盖次数评价系统,其中,获得所述多个面元的覆盖次数方差为:
<mrow> <msup> <mi>s</mi> <mn>2</mn> </msup> <mo>=</mo> <mfrac> <mn>1</mn> <mi>n</mi> </mfrac> <munderover> <mo>&amp;Sigma;</mo> <mrow> <mi>i</mi> <mo>=</mo> <mn>1</mn> </mrow> <mi>n</mi> </munderover> <msup> <mrow> <mo>(</mo> <msub> <mi>a</mi> <mi>i</mi> </msub> <mo>-</mo> <mover> <mi>a</mi> <mo>&amp;OverBar;</mo> </mover> <mo>)</mo> </mrow> <mn>2</mn> </msup> </mrow>
其中,s2表示面元覆盖次数方差。
CN201610882031.3A 2016-10-09 2016-10-09 观测系统覆盖次数评价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079181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82031.3A CN107918149A (zh) 2016-10-09 2016-10-09 观测系统覆盖次数评价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82031.3A CN107918149A (zh) 2016-10-09 2016-10-09 观测系统覆盖次数评价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18149A true CN107918149A (zh) 2018-04-17

Family

ID=618923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82031.3A Pending CN107918149A (zh) 2016-10-09 2016-10-09 观测系统覆盖次数评价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18149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00327A1 (en) * 2000-12-04 2002-08-01 Weatherford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the speed of sound in a fluid within a conduit
CN102012524A (zh) * 2010-09-29 2011-04-13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海上三维地震观测系统羽状漂移定量评估方法
CN103454680A (zh) * 2013-08-27 2013-12-18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Walk-away VSP观测系统垂向覆盖次数的计算方法
CN105044799A (zh) * 2015-07-10 2015-11-1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确定三维地震观测系统面元属性均匀程度及均匀化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00327A1 (en) * 2000-12-04 2002-08-01 Weatherford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the speed of sound in a fluid within a conduit
CN102012524A (zh) * 2010-09-29 2011-04-13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海上三维地震观测系统羽状漂移定量评估方法
CN103454680A (zh) * 2013-08-27 2013-12-18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Walk-away VSP观测系统垂向覆盖次数的计算方法
CN105044799A (zh) * 2015-07-10 2015-11-1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确定三维地震观测系统面元属性均匀程度及均匀化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81911B2 (en) 4-D inversion of geophysical data and 4-D imaging method of geological structure using it
US7492372B2 (en) Overlap density (OD) heatmaps and consensus data displays
EP2975602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the level of residual image of display
CN110998286A (zh) 用于确定样本中感兴趣物质的存在的系统
Szafir et al. Adapting color difference for design
CN106326632A (zh) 物体分析方法与物体分析系统
CN107360577A (zh)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频谱感知方法及装置
CN107210181B (zh) 在触发碎裂能量的同时迅速扫描宽四极rf窗
De Beer et al. The quality coefficient as performance assessment parameter of straight line calibration curves in relationship with the number of calibration points
CN107918149A (zh) 观测系统覆盖次数评价方法及系统
CN104768175A (zh) 一种区域网络覆盖检测方法及系统
Alloza et al. Noise source localization in industrial facilities
KR101556560B1 (ko) 스마트 그리드 사업 전략 평가 방법
JP2023159214A (ja) 波形解析方法及び波形解析装置
CN104730217A (zh) 一种玻璃基板的缺陷分布显示方法及显示装置
US10048131B2 (en) Chromaticity test method and chromaticity test apparatus
CN104268724A (zh) 一种业务流程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4683796B (zh) 一种3d显示串扰率的评价方法及装置
CN115280143A (zh) 用于识别质谱响应曲线中的至少一个峰的计算机实现的方法
CN106706533B (zh) 样品智能分析方法
US10169870B2 (en) Objective method for assessing high contrast resolution of image based on Rayleigh criterion and testing operating method
CN101865880A (zh) 质谱成像数据的差异分析方法及系统
Cox et al. Discrete-event simulation of process control in low volume high value industries
WO2018042752A1 (ja) 信号分析装置、信号分析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測定装置及び測定方法
CN117671303B (zh) 基于孪生网络的立体测距隐患预警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