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13027A - 具有过滤器元件的吸尘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过滤器元件的吸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13027A
CN107913027A CN201710872231.5A CN201710872231A CN107913027A CN 107913027 A CN107913027 A CN 107913027A CN 201710872231 A CN201710872231 A CN 201710872231A CN 107913027 A CN107913027 A CN 1079130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ilter cell
distribution device
dust catcher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7223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塞尔奈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orwerk and Co Interholding GmbH
Original Assignee
Vorwerk and Co Interholding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orwerk and Co Interholding GmbH filed Critical Vorwerk and Co Interholding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79130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130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5/00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 A47L5/12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with power-driven air-pumps or air-compressors, e.g. driven by motor vehicle engine vacuum
    • A47L5/22Structural features of suction cleaners with power-driven air-pumps or air-compressors, e.g. driven by motor vehicle engine vacuum with rotary fans
    • A47L5/24Hand-supported suction clean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20Means for cleaning fil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42Auxiliary equipment or operation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尘器(1)、尤其手持导引式蓄电池吸尘器,其具有使洁净空气室(2)与集尘室(3)相分隔的过滤器元件(4),在过滤运行中待清洁空气从集尘室(3)的方向朝洁净空气室(2)的方向穿流所述过滤器元件(4),并且在再生运行中洁净空气流从洁净空气室(2)的方向朝集尘室(3)的方向穿流所述过滤器元件(4),以便在过滤器元件(4)的面朝集尘室(3)的侧面上使抽吸物松脱。为了制造具有尽可能小的结构空间的吸尘器(1)而规定,所述过滤器元件(4)在洁净空气室(2)内部配有相对于过滤器元件(4)可运动地布置的空气分配装置(5),所述空气分配装置(5)具有至少一个空气导引臂(6),所述空气导引臂(6)具有至少一个朝向所述过滤器元件(4)的周向面(7)的过滤有效材料的洁净空气排出口(8)。

Description

具有过滤器元件的吸尘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尘器,尤其是手持导引式的蓄电池吸尘器,其具有使洁净空气室与集尘室相分隔的过滤器元件,在过滤运行中待清洁空气从集尘室的方向朝洁净空气室的方向穿流所述过滤器元件,并且在再生运行中洁净空气流从洁净空气室的方向朝集尘室的方向穿流所述过滤器元件,以便在过滤器元件的面朝集尘室的侧面上使抽吸物松脱。
现有技术
上述类型的具有过滤器元件的吸尘器在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其通常被称为反冲式空气过滤器或长效过滤器。过滤器元件原则上可以在长时间内保留在吸尘器内部,并且在再生运行过程中去除沉积的抽吸物,以便随后能够重新用于过滤器运行。
在吸尘器中使用过滤器元件,以便保护吸尘器的风扇不被灰尘或者说污垢占据。在吸尘器的过滤运行过程中,通常会导致过滤器元件被灰尘逐步占据。随着吸尘器的逐步增加的运行时长,由此需要以一定的时间间隔对过滤器元件进行反冲,以便获得吸尘器的期望的清洁效果。
文献EP 2 979 602 A1例如公开了一种设计为手持导引式的蓄电池吸尘器的吸尘器,吸尘器具有可反冲的空气过滤器。在吸尘器的过滤运行中,待清洁的空气在可反冲的空气过滤器的外部在其周向面上流过空气过滤器。被去除了抽吸物的空气从此处开始进入过滤器内部并且达到吸尘器的风扇。对于再生运行来说,吸尘器例如利用其抽吸嘴与第二吸尘器连接,第二吸尘器将包含在集尘室中的灰尘或污垢吸入第二吸尘器中。可反冲的空气过滤器在此沿相反的方向被空气流冲洗,从而将沉积在过滤器的周向面上的抽吸物去除,并且能够连同其他包含在集尘室中的抽吸物一起转移至第二吸尘器中。在空气过滤器内部布置有可旋转的清洁喷嘴,该清洁喷嘴在再生运行中被洁净空气穿流并且使空气过滤器从洁净空气侧被洁净空气加载。
发明内容
因此基于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吸尘器的备选的实施方式,其中实现过滤器的理想的再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规定,过滤器元件在洁净空气室内部配有相对于过滤器元件可运动地布置的空气分配装置,所述空气分配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空气导引臂,所述空气导引臂具有至少一个朝向所述过滤器元件的周向面的过滤有效材料的洁净空气排出口。
根据本发明的空气分配装置随时间变化地借助洁净空气加载过滤器元件的不同的局部区域。空气分配装置处于洁净空气室内部并且不会与抽吸物接触,从而不会影响理想的功能性。洁净空气流穿流过滤器元件,从而使在过滤器元件上收集的抽吸物能够被去除。在此尤其规定,抽吸物在其路径上从过滤器室开始,要么仅贯穿保持不变的流动横截面,要么尤其贯穿沿再生方向扩宽的流动横截面,从而不会形成导致抽吸物沉积的侧凹部。
空气分配装置相对于过滤器元件是可活动的,从而使通过洁净空气排出口离开空气分配装置的洁净空气流能够指向过滤器元件的不同的局部区域。布置在该局部区域上的过滤有效材料就可以被清洁,从而使在相应局部区域上收集的抽吸物松脱并且被输出。显然,作为备选也可以使空气分配装置不可活动地布置在洁净空气室内部,同时过滤器元件则相对于空气分配装置活动。空气导引臂和构成在该空气导引臂上的洁净空气排出口不是全面地对过滤器元件的表面施加作用,而是使洁净空气流仅集中在相应的、当前与洁净空气排出口相配属的局部表面。通过由此导致的洁净空气流的流动横截面的缩减使得流动速度提高,从而有助于提高再生效果。空气分配装置可以具有要么仅一个要么多个空气导引臂,所述空气导引臂例如从中央分配体向外突伸,并且在此与过滤器元件的不同局部区域相邻。根据空气导引臂及其洁净空气排出口的数量、尺寸以及甚至形状和构造的不同,在相应的局部表面上的流动速度可以发生改变。此外,通过空气分配装置相对于过滤器元件的可活动性还实现的是,洁净空气能够随时间变化地向过滤器元件的不同局部区域偏转,从而能够在第一时刻通过洁净空气加载过滤器元件的与第二时刻相比不同的局部表面。总体上加强了再生效果,从而甚至能够将嵌入过滤器元件的材料中的细微灰尘理想地去除。
所述过滤器元件优选构成所述集尘室的至少一个容纳抽吸物的部分体积。抽吸物由此沉积在过滤器元件内部,从而能够降低在过滤器元件与容纳过滤器元件的过滤器室的腔室内壁之间为过滤器元件的理想再生所需的间距。总体上由此还能够减小整体吸尘器的结构空间。此外,在再生过程中不会导致粗大物卡在过滤器元件的外壁与腔室内壁之间。事实上,在过滤器元件中收集的抽吸物自内部从过滤器元件被去除。此外,过滤器元件内部不再布置旋转喷嘴,从而使过滤器元件的内部体积完全作为用于容纳抽吸物的集尘室而使用。空气分配装置布置在洁净空气室的一侧、也即过滤器元件的外部,并且使洁净空气向过滤器元件的外侧偏转。
尤其规定,所述过滤器元件基本上设计为柱形或截锥形,其中,柱或截锥的体积是所述集尘室的一部分,并且其中,柱或截锥的侧面是所述周向面。过滤器元件由此根据柱或截锥的类型而具有侧面以及两个端面。柱或截锥的体积是集尘室的一部分,并且用于容纳在吸尘器的过滤运行时的抽吸物。所述侧面具有过滤有效材料、例如滤网。为了在过滤器元件上提供尽可能大的过滤有效面积而规定,几乎柱或截锥的整个侧面都具有过滤有效材料。柱或截锥的纵轴线通常基本上平行于过滤运行或再生运行时在吸尘器内部的流动方向地定向。基于柱或截锥相对于纵轴线的对称性,可以实现在柱或截锥的侧面的过滤有效材料上均匀的入流。由此通过柱或截锥以特别有利的方式一方面可以将抽吸物收集在柱或截锥的体积内部,另一方面可以尽可能大面积流入过滤有效材料。
根据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规定,所述空气分配装置围绕旋转轴线可旋转地支承在洁净空气室内部、尤其支承在过滤器元件上。空气分配装置由此通过围绕旋转轴线的旋转而相对于过滤器元件可活动,从而使空气分配装置、也即尤其空气导引臂的洁净空气排出口在旋转过程中能够分别扫过过滤器元件的其他局部周向面。由此在360度旋转环绕的情况下,使洁净空气排出口一次性地扫过过滤器元件的整个周向面。尤其规定,空气分配装置支承在过滤器元件上。由此空气分配装置直接位于待入流的过滤器元件上。然而作为备选还可以规定,空气分配装置布置在容纳过滤器元件的过滤器室的腔室内壁上。同样也可以考虑其他可能性,例如空气分配装置还可以布置在吸尘器的旋转式风扇上或类似部件上。由此可以借助风扇或风扇电机驱动空气分配装置旋转。
根据规定,所述空气分配装置的旋转轴线同时也是基本上设计为柱形或截锥形的过滤器元件的纵轴线。在该设计方案中,可以有利地实现空气分配装置和过滤器元件的对称设计。空气分配装置尤其还可以相对于旋转轴线并且进而还相对于过滤器元件的纵轴线对称地构造。通过空气分配装置、尤其通过多个相对于空气分配装置的旋转轴线或过滤器元件的纵轴线对称布置空气导引臂或空气导引臂的洁净空气排出口实现了向过滤器元件的侧面的均匀的入流。
尤其规定了一种布置方式,其中,所述空气分配装置具有支承在过滤器元件的端面上的分配器壳体和至少一个布置在容纳过滤器元件的过滤器室的腔室内壁与过滤器元件的周向面之间的空气导引臂。支承在过滤器元件的端面上的分配器壳体在此有利地位于流向过滤器元件的洁净空气流的内部的中心。洁净空气流由此可以流入分配器壳体并且从该处开始导入空气导引臂,所述空气导引臂布置在腔室内壁与过滤器元件的周向面之间。由此洁净空气还同时导向过滤器元件的周向面的区域,所述周向面具有过滤有效材料。在此通过具有空气导引臂的空气分配装置有利地获得过滤器元件的壳体的形状。根据具体实施方式的不同,尤其可以实现同样为柱形或截锥形构造的旋转喷嘴,所述旋转喷嘴就朝向风扇的端面和周向面而言几乎完全覆盖过滤器元件,并且通过洁净空气排出口将洁净空气导向过滤器元件的周向面。
空气导引臂有利地具有相对于其宽度更大的纵向延伸段,所述纵向延伸段优选基本上平行于过滤器元件的周向面构造。特别优选地,洁净空气排出口在此构造在空气导引臂的整个长度上,从而使洁净空气排出口在对空气分配装置再生时几乎扫过过滤器元件的整个周向面。洁净空气排出口在此优选可以是空气导引臂内部的狭缝状开孔。例如洁净空气排出口可以具有数毫米、尤其1毫米至3毫米的宽度和几乎相当于过滤器的轴向长度的长度。
根据规定,所述空气导引臂向着所述过滤器元件的周向面延伸,并与之最大形成3毫米的间距。原则上尤其规定,空气导引臂具有相对于周向面的尽可能小的间距,其中,应该力求所述间距仅为约1毫米或更小。此外还可以规定(尤其在距离大于3毫米时),空气导引臂具有面向过滤器元件的周向面方向的密封元件。该密封元件可以例如是刷条、密封唇或类似部件。在空气导引臂相对于周向面运动时,密封元件在过滤器元件的周向面上划过,并且由此使空气导引臂、尤其在洁净空气排出口的区域中相对于周向面密封,从而使从洁净空气排出口中流出的洁净空气仅加载在过滤器元件的规定的周向面上。通过该措施尤其确保了洁净空气仅以适宜过滤器元件再生的流动速度对过滤器元件的过滤有效材料进行冲击。
此外还规定,所述洁净空气排出口的开口平面具有面法线,所述面法线不相当于空气分配装置的旋转轴线的径向,和/或所述洁净空气排出口布置和/或构造在所述空气导引臂上,使得通过所述洁净空气排出口排出的洁净空气流不指向空气分配装置的旋转轴线的径向。通过该设计方式,空气分配装置在不借助电机的情况下能围绕旋转轴线旋转,也即仅仅基于从一个或多个洁净空气排出口流出的洁净空气流而发生旋转。针对空气导引臂的洁净空气排出口方面,所述空气分配装置构造为,在空气分配装置的周向上施加转矩,由此形成相对于过滤器元件的理想的旋转。这能够通过空气分配装置的不对称设计实现,使得洁净空气排出口不指向基于空气分配装置的旋转轴线的径向,这例如通过开口平面的面法线不指向旋转轴线的方向实现,或通过空气导引臂的限定洁净空气排出口边界的边缘相对于径向倾斜实现;并且使得洁净空气由此不朝着旋转轴线流动,而是绕过旋转轴线。由此,空气分配装置的设计方式不仅实现洁净空气流从吸尘器风扇至过滤器元件的过滤有效材料的分配和导引,而且同时还实现了为使洁净空气排出口相对于过滤有效材料相对运动而对空气分配装置的驱动。如果空气分配装置不如此构造,作为备选还可行的是,空气分配装置在被气体穿流时产生转矩,借助独立的驱动驱动器被驱动。该驱动器可以例如是吸尘器的风扇的电机或甚至吸尘器内部的额外的驱动器。
此外还规定,所述洁净空气室具有阀门,所述阀门能够根据压力被触发,从过滤运行位置转换到再生运行位置并且相反地从再生运行位置转换到过滤运行位置,其中,所述阀门在过滤运行位置中开放出跨接或跨过空气分配装置的、从集尘室至吸尘器的风扇的流动路径,并且其中,所述阀门在再生运行位置中关闭跨接的流动路径并且实现对空气分配装置的穿流。根据该设计方式,流动路径在洁净空气室和集尘室内部的转换通过气流的方向逆转而自动实现。在吸尘器的正常的过滤运行中,空气流动穿过吸尘器的抽吸口,穿过过滤器室和过滤器元件,朝风扇的方向流动,其中,阀门保持在过滤运行位置中,并且吸入的空气在穿流过滤器元件之后不进入空气分配装置,而是按照根据旁路的方式从空气分配装置旁进入风扇。由此实现的是,被吸入的空气完全地且尽可能均匀地穿流过滤器元件,而不是仅穿流过滤器元件的个别的体积局部区域。在再生运行中,吸尘器内部的流动方向逆转,在此吸尘器的风扇可以以相反的方向运行,从而使洁净空气从吸尘器的风扇流向抽吸口,并且例如在抽吸口处排入容器、基站或类似部件。作为备选还可以将外置的风扇、例如其他吸尘器的或基站的风扇连接在抽吸口上,并且从抽吸口处开始对过滤器元件的集尘室抽真空。在再生运行中,阀门基于过滤器元件的洁净空气侧的过压而向再生运行位置移动,由此仅通过空气分配装置实现通向过滤器元件的流动路径。由此,向抽吸口流动的空气必须经过空气分配装置,由此仅被导引穿过过滤器元件的一个局部区域,并且连同包含在该局部区域中的抽吸物一起到达吸尘器的抽吸口并且向外流动。如上所述,与过滤运行相比在再生运行中通过空气分配装置实现了更高的流动速度以及在时间上先后依次地清洁过滤器元件的所有局部区域。
尤其规定,所述阀门具有被弹簧元件的复位力加载的阀门元件,所述阀门元件通过在过滤运行时在洁净空气侧上产生的负压能够沿复位力的方向移动到过滤运行位置,并且通过在再生运行时在洁净空气侧上产生的过压能够克服复位力移动到再生运行位置。阀门的位置由此通过洁净空气室和集尘室的压力特性以及作用在阀门元件上的弹簧元件的复位力被确定。如果基于洁净空气室和集尘室之间的压力差在再生运行中作用在阀门上的力大于作用在阀门元件上的弹簧元件的复位力,则弹簧元件向阀门的再生运行位置移动,并且洁净空气仅经过空气分配装置流向过滤器元件,而不再如在过滤器运行中绕过空气分配装置。在此尤其有利地,移动的阀门元件和分配器室的局部区域共同作用,从而仅通过空气分配装置开放流动路径,而不是上述过滤器运行的旁路。
此外还规定,过滤器元件具有至少100ml和最多500ml的容积。过滤器元件的容积和吸尘器的其他体积局部区域的容积相加,从而例如在总容积为1000ml时能够通过过滤器元件的内腔提供500ml并且通过集尘室的其他局部区域提供500ml,所述集尘室与过滤器元件相邻地构造。
尽管本发明设计用于手持导引式的蓄电池吸尘器,其中不应超过吸尘器的最大结构空间,然而本发明同样也能应用在其他吸尘器和/或多功能的抽吸擦拭设备中。此外,本发明还能应用在手持导引式的吸尘器以及自走式吸尘器中。在后者(自走式吸尘器)的情况下,尤其还可以考虑自动应用在自走式清洁机器人中。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实施例更详尽地阐述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示出自外侧观察的吸尘器的立体图;
图2示出在过滤器运行时的吸尘器和以纵剖图示出的局部区域;
图3示出在再生运行时的吸尘器的局部区域;
图4示出空气分配装置的立体图;
图5示出根据图4的自左侧观察的空气分配装置的侧视图;
图6示出空气分配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吸尘器1,所述吸尘器在此构造为手持导引式的蓄电池吸尘器。吸尘器1具有具备手柄23的壳体,吸尘器1的使用者可以将手柄抓握在手中并且导引该手柄。在手柄23上布置有开关24,所述开关用于接通和关闭电机22。电机22用于驱动风扇14。吸尘器1此外还具有具备过滤器元件4的过滤器室12,所述过滤器元件在此构造为可再生的长效过滤器。过滤器元件4将过滤器室12的内部区域分隔成洁净空气室2和集尘室3。在吸尘器1的正常的过滤器运行过程中,风扇14将空气和抽吸物通过构造在壳体上的抽吸口20向过滤器室12和过滤器元件14吸入。吸入的抽吸物保留在过滤器元件4的或过滤器室12的集尘室13中,而仅有被清洁过的空气能够穿过过滤器元件4、也即穿过过滤器元件4的过滤有效材料流向洁净空气室2并且达到风扇14。
在过滤器运行时,抽吸物逐步沉积在过滤器元件4上,从而不时地需要进行再生,以便维持吸尘器1的期望的抽吸效率。在再生运行时,例如吸尘器1的风扇14以相反的方向运行,从而使空气从风扇14开始自外向内地穿过过滤器元件4的过滤有效材料吹向集尘室3并且吹至抽吸口20。由此实现对过滤器元件4或集尘室3的清洁。
图2示出处于部分剖切状态的吸尘器1。在此示出吸尘器1的过滤器运行。所示过滤器室12包含过滤器元件4,所述过滤器元件在此柱状地构造。过滤器元件4的周向面7具有过滤有效材料,在此例如是滤网。过滤器元件4将集尘室3相对于洁净空气室2分隔开。在洁净空气室2内部在此在过滤器元件4的端面上布置有空气分配装置5。空气分配装置5可旋转地保持在过滤器元件4的支座25上。在支座25上空气分配装置5可绕旋转轴线9旋转。空气分配装置5具有内部中空地构造的分配器壳体10和同样内部中空地构造的空气导引臂6。在所示实施例中,空气分配装置5具有两个空气导引臂6。空气导引臂6平行于旋转轴线9地布置在过滤器元件4的周向面7与过滤器室12的腔室内壁11之间。在面向过滤器元件4的周向面7的侧面上,每个空气导引臂6均具有洁净空气排出口8。空气分配装置5此外还具有进气接管26,所述进气接管与旋转轴线9共轴地构造,并且导引穿过过滤器室12的腔室盖17的中央盖孔18。在腔室盖17上方,吸尘器1此外还具有具备阀门元件16和弹簧元件15(仅在图3中示出)的阀门13。阀门元件16具有中央的阀门元件孔21,空气分配装置5的进气接管26的局部区域能够导引穿过所述中央的阀门元件孔。
阀门13能够从图2所示的过滤运行位置切换至再生运行位置(见图3)。在过滤运行位置中阀门13打开,从而使穿流过滤器元件4的过滤有效材料的空气能够从空气分配装置5旁流向风扇14。在此,吸入的空气不经过空气分配装置5,而是在洁净空气室2内部绕过空气分配装置。在此,过滤后的空气从空气导引臂6之间穿过环状地构造在腔室盖17内部的其他的盖孔19,所述盖孔在过滤器运行时未被阀门13的阀门元件16封闭。
图3示出在再生运行时的吸尘器1的局部区域。在此,阀门13的阀门元件16与腔室盖17形成接触,由此封闭腔室盖17的盖孔19。在该阀门位置中,沿着从风扇14至过滤器室12的方向流动的洁净空气流仅能穿过空气分配装置5达到过滤器元件4的周向面7。为此,洁净空气穿过进气接管26流向空气分配装置5并且在分配器壳体10内部到达两个空气导引臂6。洁净空气能够通过空气导引臂6的洁净空气排出口8重新离开空气导引臂6,并且到达过滤器元件4的周向面7。从周向面开始,洁净空气流动穿过过滤有效材料并且到达过滤器元件4的集尘室3,这实现了对过滤器元件4和集尘室3的清洁。阀门13具有弹簧元件15,所述弹簧元件对阀门元件16加载复位力,所述复位力试图将阀门元件16移动回阀门13的过滤运行位置。
图4和图6示出空气分配装置5。图4在此是立体图,图5是自左侧观察的(根据图4)侧视图。图6最后示出空气分配装置5的俯视图。
图4具体示出具有进气接管26以及两个空气导引臂6的分配器壳体10,所述空气导引臂基于空气分配装置5的旋转轴线相互对置。每个空气导引臂6都具有面向内侧、也即朝向旋转轴线9的侧面的狭缝状的洁净空气排出口8。洁净空气排出口8基本上在空气导引臂6的整个轴向纵延伸段上延伸。洁净空气排出口8在此还具有约为2毫米的宽度。此外,洁净空气排出口8偏心地构造在空气导引臂6上,其中,概念“偏心”是相对于空气导引臂6的对称轴而言的偏心。通过该设计方式,洁净空气沿着从洁净空气排出口8向外的方向流动,所述方向不与旋转轴线9的径向一致。由此在空气分配装置5上施加转矩,所述转矩促使空气分配装置5绕旋转轴线9旋转。在空气分配装置5具有多个空气导引臂6的情况下,例如在此如图所示地空气分配装置5具有两个空气导引臂6时要注意的是,在空气导引臂6上形成的转矩并不相互抵消。
图5示出空气分配装置5的侧视图,该侧视图包括在图4左侧示出的空气导引臂6的外部视图。如图所示,洁净空气排出口8如此布置,使得该洁净空气排出口能够经过旋转轴线9与另一个空气导引臂6的洁净空气排出口8相连。洁净空气排出口8的面法线相反地则与旋转轴线9不相交。
图6最后示出空气分配装置5的俯视图。在此示出进气接管26、分配器壳体10和两个空气导引臂6。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吸尘器1首先以正常的过滤器运行工作,其中,载有抽吸物的空气通过抽吸口20进入吸尘器1。在此,载有抽吸物的空气流入集尘室3并且在过滤器元件4内部沉积在内壁上,从而仅使被清除了抽吸物的空气进入洁净空气室2,并且在洁净空气室中通过绕行空气分配装置5流向风扇14。
在再生运行时,流动穿过吸尘器1的空气的流动方向逆转。为此,要么风扇14的旋转方向逆转,要么将外置的风扇连接在吸尘器1的抽吸口20上,以便将抽吸物从吸尘器1中输出。外置的风扇可以是能与吸尘器1相连的基站的风扇,或者例如是其他吸尘器的风扇。在再生过程中,洁净空气流朝抽吸口20的方向流动穿过过滤器室12。在此在洁净空气室2内部形成过压,所述过压导致阀门13的阀门元件16克服弹簧元件15的复位力发生移动。阀门元件16的移动持续进行,直至阀门元件16贴靠在腔室盖17上。在此,阀门元件16封闭腔室盖17的盖孔19。由此封闭了环绕空气分配装置5的旁路。洁净空气由此仅通过进气接管26流向空气分配装置5并且穿过空气导引臂6到达洁净空气排出口8。由于洁净空气排出口8的面法线不与旋转轴线9的径向一致,所以在穿流洁净空气排出口8时力矩作用在空气分配装置5上,所述转矩导致空气分配装置5绕旋转轴线9旋转。在空气分配装置5旋转时,洁净空气排出口8相对于过滤器元件4的周向面7移动,从而在持续的旋转过程中使相应的洁净空气排出口分别与周向面7的其它局部周向面相对置。由于洁净空气流仅集中在一个局部周向面上,因此提高了洁净空气的流动速度,从而使处于过滤器元件4的内壁上、也即集尘室3内部的抽吸物松动并且能够朝抽吸口2的方向输出。
附图标记清单
1 吸尘器
2 洁净空气室
3 集尘室
4 过滤器元件
5 空气分配装置
6 空气导引臂
7 周向面
8 洁净空气排出口
9 旋转轴线
10 分配器壳体
11 腔室内壁
12 过滤器室
13 阀门
14 风扇
15 弹簧元件
16 阀门元件
17 腔室盖
18 盖孔
19 盖孔
20 抽吸口
21 阀门元件孔
22 电机
23 手柄
24 开关
25 支座
26 进气接管

Claims (10)

1.一种吸尘器(1),具有使洁净空气室(2)与集尘室(3)相分隔的过滤器元件(4),在过滤运行中待清洁空气从集尘室(3)的方向朝洁净空气室(2)的方向穿流所述过滤器元件(4),并且在再生运行中洁净空气流从洁净空气室(2)的方向朝集尘室(3)的方向穿流所述过滤器元件(4),以便在过滤器元件(4)的面朝集尘室(3)的侧面上使抽吸物松脱,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元件(4)在洁净空气室(2)内部配有相对于过滤器元件(4)可运动地布置的空气分配装置(5),所述空气分配装置(5)具有至少一个空气导引臂(6),所述空气导引臂(6)具有至少一个朝向所述过滤器元件(4)的周向面(7)的过滤有效材料的洁净空气排出口(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元件(4)构成所述集尘室(2)的至少一个容纳抽吸物的部分体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尘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元件(4)基本上设计为柱形或截锥形,其中,柱或截锥的体积是所述集尘室(3)的一部分,并且其中,柱或截锥的侧面是所述周向面(7)。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尘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分配装置(5)围绕旋转轴线(9)可旋转地支承在洁净空气室(2)内部、尤其支承在过滤器元件(4)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尘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分配装置(5)的旋转轴线(9)同时也是基本上设计为柱形或截锥形的过滤器元件(4)的纵轴线。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尘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分配装置(5)具有支承在过滤器元件(4)的端面上的分配器壳体(10)和至少一个布置在容纳过滤器元件(4)的过滤器室(12)的腔室内壁(11)与过滤器元件(4)的周向面(7)之间的空气导引臂(6)。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尘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导引臂(6)向着所述过滤器元件(4)的周向面(7)延伸,并与之最大形成3mm的间距。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尘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洁净空气排出口(8)的开口平面具有面法线,所述面法线不相当于空气分配装置(5)的旋转轴线(9)的径向,和/或所述洁净空气排出口(8)布置和/或构造在所述空气导引臂(6)上,使得通过所述洁净空气排出口(8)排出的洁净空气流不指向空气分配装置(5)的旋转轴线(9)的径向。
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尘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洁净空气室(2)具有阀门(13),所述阀门(13)能够根据压力被触发,从过滤运行位置转换到再生运行位置并且相反地从再生运行位置转换到过滤运行位置,其中,所述阀门(13)在过滤运行位置中开放出跨接空气分配装置(5)的、从集尘室(3)至吸尘器(1)的风扇(14)的流动路径,并且其中,所述阀门(13)在再生运行位置中关闭跨接的流动路径并且实现对空气分配装置(5)的穿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吸尘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13)具有被弹簧元件(15)的复位力加载的阀门元件(16),所述阀门元件(16)通过在过滤运行时在洁净空气侧上产生的负压能够沿复位力的方向移动到过滤运行位置,并且通过在再生运行时在洁净空气侧上产生的过压能够克服复位力移动到再生运行位置。
CN201710872231.5A 2016-10-10 2017-09-25 具有过滤器元件的吸尘器 Pending CN10791302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6119194.9 2016-10-10
DE102016119194.9A DE102016119194A1 (de) 2016-10-10 2016-10-10 Staubsauger mit einem Filterelement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13027A true CN107913027A (zh) 2018-04-17

Family

ID=616959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72231.5A Pending CN107913027A (zh) 2016-10-10 2017-09-25 具有过滤器元件的吸尘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13027A (zh)
DE (1) DE102016119194A1 (zh)
TW (1) TW20181357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55058A (zh) * 2018-11-09 2021-06-11 戴森技术有限公司 手持式真空吸尘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4110940A1 (de) 2014-08-01 2016-02-04 Vorwerk & Co. Interholding Gmbh Rückspülbarer Luftfilter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55058A (zh) * 2018-11-09 2021-06-11 戴森技术有限公司 手持式真空吸尘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3571A (zh) 2018-04-16
DE102016119194A1 (de) 2018-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30227B2 (en) Robot cleaner
CN107913026A (zh) 具有过滤器元件的吸尘器
CN105268250A (zh) 旋风分离器以及具有旋风分离器的过滤装置
JP2009504310A (ja) アップライト型真空掃除機の集塵容器構造及びアップライト型真空掃除機の集塵容器カバー支持構造
CN106963286B (zh) 可反流冲洗的空气过滤器和具有这种空气过滤器的吸尘器
US8661611B2 (en) Dust collector for a vacuum cleaner having a filtered dust removal function and vacuum cleaner
KR20050098186A (ko) 진공청소기의 먼지통
KR20160149814A (ko) 공압에 의해 운반되는 고형물을 공기로부터 분리하여 배출하는 장치
KR101645328B1 (ko) 진공청소기
CN102711575A (zh) 清扫机
JP6251700B2 (ja) 舗装材切断装置における切断ダスト回収方法並びに装置並びにこの装置を具えた舗装材切断装置
CN107913027A (zh) 具有过滤器元件的吸尘器
CN106974589A (zh) 抽吸清洁设备
JP6707341B2 (ja) 電気掃除装置
JP6670602B2 (ja) 電気掃除装置
CN107913028B (zh) 带有过滤器元件的吸尘器
JP2012061093A (ja) 塵埃分離集塵容器および電気掃除機
JP6811528B2 (ja) ステーションユニット
JP4896818B2 (ja) 電気掃除機
KR20160043401A (ko) 진공청소기
TW201726041A (zh) 吸塵器,特別是手持式可充電吸塵器
JP5405078B2 (ja) 清掃装置
KR20150033591A (ko) 진공청소기
KR102570849B1 (ko) 차량용 청소장치
KR101684470B1 (ko) 진공청소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