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11629B - 一种亮度调节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亮度调节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11629B
CN107911629B CN201711068765.9A CN201711068765A CN107911629B CN 107911629 B CN107911629 B CN 107911629B CN 201711068765 A CN201711068765 A CN 201711068765A CN 107911629 B CN107911629 B CN 1079116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ghtness value
brightness
target
value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6876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11629A (zh
Inventor
蒙诚哲
卢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6876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11629B/zh
Publication of CN1079116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116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116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116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222Studio circuitry; Studio devices; Studio equipment
    • H04N5/262Studio circuits, e.g. for mixing, switching-over, change of character of image, other special effects ; Camer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electronic generation of special eff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3/00Geometric image transformations in the plane of the image
    • G06T3/40Scaling of whole images or parts thereof, e.g. expanding or contracting
    • G06T3/4038Image mosaicing, e.g. composing plane images from plane sub-imag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5/00Image enhancement or restoration
    • G06T5/90Dynamic range modification of images or part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80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亮度调节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针对进行拼接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确定第一重合视区和第二重合视区;针对每个第一亮度值,确定该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根据每个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将第一图像中第一亮度值的每个第三像素点的亮度值调节为所述第一目标亮度值。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第一重合视区中第一亮度值的每个第一像素点,及第二重合视区中与所述每个第一像素点对应的每个第二像素点的第二亮度值,确定该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进而将第一图像中的每个第一亮度值的每个第三像素点的亮度值调节为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因此,能够消除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拼接缝处的亮度差异。

Description

一种亮度调节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亮度调节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监控系统快速发展的今天,系统规模越来越大,监控点越来越多。随着监控范围的不断扩大,大多数图像采集设备的视场达不到用户的要求,因此图像拼接技术应运而生。根据两幅图像中的重合视区,将两幅图像进行拼接,满足用户对监控范围的需求。图像拼接时,需要对进行拼接的图像进行亮度调节。
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医学数字图像拼接方法,该方法通过亮度直方图均衡的方法对图像进行亮度调节,使得进行拼接的两幅图像的亮度统计特性尽可能一致。该方法存在的问题是,一般两幅图像所对应的景物是不同的,重合视区只占全图的一小部分,所以全图的亮度统计特性原本就是不同的。该方法在整体上拉近两幅图像的亮度,是不合理的,会增加拼缝处的亮度差异。
现有技术中还提供了一种多相机图像拼接匀色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Gamma校正提高每幅图像的亮度;S2,从提高亮度后的每幅图像中选取图像信息熵最大的为参考图像,其余图像为目标图像;S3,将每幅图像从RGB颜色空间变换到YCbCr颜色空间;S4,以参考图像为标准,在YCbCr颜色空间中将目标图像的色彩和亮度调整到与参考图像一致;S5,对每幅图进行颜色空间反变换,得到RGB空间的图像;S6,采用图像同名点匹配算法对图像进行拼接,得到初步全景图像;S7、对得到的初步图像进行增强对比度处理,得到亮度、色彩均衡的全景图像。该方法对图像进行亮度调节时,也是在整体上拉近每个目标图像与参考图像的亮度,调节之后拼接缝处的亮度差异仍然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亮度调节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图像拼接时拼接缝处亮度差异明显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亮度调节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针对进行拼接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确定所述第一图像中的第一重合视区和第二图像中的第二重合视区;
针对预设区间范围内的每个第一亮度值,根据所述第一重合视区中该第一亮度值的每个第一像素点,及所述第二重合视区中与所述每个第一像素点对应的每个第二像素点的第二亮度值,确定该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
根据每个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将所述第一图像中每个第一亮度值的每个第三像素点的亮度值调节为对应的所述第一目标亮度值。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重合视区中该第一亮度值的每个第一像素点,及所述第二重合视区中与所述每个第一像素点对应的每个第二像素点的第二亮度值,确定该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包括:
针对每个第二像素点,判断该第二像素点的第二亮度值与该第一亮度值的差的绝对值是否大于预设的亮度阈值,如果是,滤除该第二像素点;
判断剩余的第二像素点的数量是否大于预设的数量阈值;
如果是,采用剩余的第二像素点的第二亮度值,确定该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
进一步地,所述针对预设区间范围内的每个第一亮度值,根据所述第一重合视区中该第一亮度值的每个第一像素点,及所述第二重合视区中与所述每个第一像素点对应的每个第二像素点的第二亮度值,确定该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该第一亮度值是否为0或255,如果否,进行后续步骤。
进一步地,如果该第一亮度值为0或255,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确定为0或255。
进一步地,所述将所述第一图像中该第一亮度值的每个第三像素点的亮度值调节为所述第一目标亮度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不存在与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将该第一亮度值作为第三亮度值,针对每个第三亮度值,查找与该第三亮度值相邻的两个第一亮度值,根据所述两个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确定该第三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每个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将所述第一图像中每个第一亮度值的每个第三像素点的亮度值调节为所述第一目标亮度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针对任意两个大小相邻的第一亮度值,判断较小的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是否大于较大的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如果是,将所述较小的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作为较大的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否则,所述两个大小相邻的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保持不变。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每个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将所述第一图像中每个第一亮度值的每个第三像素点的亮度值调节为对应的所述第一目标亮度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针对预设区间范围内的每个第一亮度值,确定包含该第一亮度值的亮度范围,根据所述亮度范围内的每个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确定该第一亮度值对应的均值滤波后的第二目标亮度值,并根据所述第二目标亮度值调整该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亮度调节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针对进行拼接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确定所述第一图像中的第一重合视区和第二图像中的第二重合视区;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针对预设区间范围内的每个第一亮度值,根据所述第一重合视区中该第一亮度值的每个第一像素点,及所述第二重合视区中与所述每个第一像素点对应的每个第二像素点的第二亮度值,确定该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
调节模块,用于根据每个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将所述第一图像中每个第一亮度值的每个第三像素点的亮度值调节为对应的所述第一目标亮度值。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针对每个第二像素点,判断该第二像素点的第二亮度值与该第一亮度值的差的绝对值是否大于预设的亮度阈值,如果是,滤除该第二像素点;判断剩余的第二像素点的数量是否大于预设的数量阈值;如果是,采用剩余的第二像素点的第二亮度值,确定该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该第一亮度值是否为0或255,如果否,触发第二确定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判断模块,还用于如果该第一亮度值为0或255,将所述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确定为0或255。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如果不存在与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将该第一亮度值作为第三亮度值,针对每个第三亮度值,查找与该第三亮度值相邻的两个第一亮度值,根据所述两个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确定该第三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针对任意两个大小相邻的第一亮度值,判断较小的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是否大于较大的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如果是,将所述较小的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作为较大的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否则,所述两个大小相邻的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保持不变。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调整模块,用于针对预设区间范围内的每个第一亮度值,确定包含该第一亮度值的亮度范围,根据所述亮度范围内的每个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确定该第一亮度值对应的均值滤波后的第二目标亮度值,并根据所述第二目标亮度值调整该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亮度调节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针对进行拼接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确定所述第一图像中的第一重合视区和第二图像中的第二重合视区;针对预设区间范围内的每个第一亮度值,根据所述第一重合视区中该第一亮度值的每个第一像素点,及所述第二重合视区中与所述每个第一像素点对应的每个第二像素点的第二亮度值,确定该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根据每个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将所述第一图像中所述第一亮度值的每个第三像素点的亮度值调节为所述第一目标亮度值。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第一重合视区中第一亮度值的每个第一像素点,及第二重合视区中与所述每个第一像素点对应的每个第二像素点的第二亮度值,确定该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进而将第一图像中的每个第一亮度值的每个第三像素点的亮度值调节为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因此,能够消除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拼接缝处的亮度差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亮度调节过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第一重合视区和第二重合视区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未进行亮度调节时,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拼接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亮度调节过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亮度值与目标亮度值关系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一种亮度调节过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5提供的一种亮度调节过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6提供的亮度值与目标亮度值关系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6提供的亮度调节后,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拼接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6提供的一种亮度调节过程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亮度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亮度调节过程示意图,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101:针对进行拼接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确定所述第一图像中的第一重合视区和第二图像中的第二重合视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亮度调节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可以是PC、平板电脑等设备,也可以是图像采集设备。
图像采集设备可以进行图像采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可以是同一个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的,也可以是两个不同的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的。电子设备可以获取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其中,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中包含重合视区,将位于第一图像中的重合视区作为第一重合视区,将位于第二图像中的重合视区作为第二重合视区,根据重合视区可以实现对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拼接。通过对图像采集设备进行标定、配准等处理,可以确定第一图像中的第一重合视区和第二图像中的第二重合视区。
其中,通过对图像采集设备进行标定、配准等处理,确定第一图像中的第一重合视区和第二图像中的第二重合视区的过程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对上述过程进行赘述。
图2中左侧和右侧(图2中所示的左右)的两个图像中的任意一个为第一图像,另一个为第二图像,例如,左侧的为第一图像,则右侧的为第二图像。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中包含至少一个重合视区,图3为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中包含的其中一个重合视区对应在第一图像中的第一重合视区,以及对应在第二图像中的第二重合视区示意图。图3中的第一重合视区和第二重合视区存在亮度差异,如果不对第一图像或第二图像进行亮度调节,直接拼接的结果如图4所示,用户可以明显看到图4中的拼接缝,拼接缝的存在也正是由于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存在的亮度差异引起的。图4中可以明显看到有两个拼接缝,图3中的第一重合视区和第二重合视区对应的是图4中左侧(图4中所示的左右)的拼接缝。
为了消除拼接缝处的亮度差异,电子设备需要对第一图像进行亮度调节,其中,第一图像为电子设备获取的进行拼接的两个图像中的任意一个。
S102:针对预设区间范围内的每个第一亮度值,根据所述第一重合视区中该第一亮度值的每个第一像素点,及所述第二重合视区中与所述每个第一像素点对应的每个第二像素点的第二亮度值,确定该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
电子设备针对预设区间范围内的每个第一亮度值,可以确定第一图像的第一重合视区中该第一亮度值的每个第一像素点,其中,预设区间范围内的第一亮度值包括0-255。由于第一重合视区和第二重合视区是大小相等,像素点一一对应的两幅图像,在确定第一重合视区中该第一亮度值的每个第一像素点之后,可以确定第二重合视区中与每个第一像素点对应的每个第二像素点,并确定每个第二像素点的第二亮度值。将每个第二像素点的第二亮度值的平均值,作为该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
下面通过一个例子对确定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的过程进行说明。
例如第一亮度值为10,确定第一重合视区中亮度值为10的每个第一像素点,例如第一重合视区中亮度值为10的第一像素点有5个,则确定第二重合视区中与第一像素点对应的第二像素点也为5个。例如这5个第二像素点的第二亮度值分别为11,12,15,16,16,则确定这5个第二像素点的第二亮度值的平均值为(11+12+15+16+16)/5=14。即,第一亮度值为10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为14。
S103:根据每个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将所述第一图像中每个第一亮度值的每个第三像素点的亮度值调节为对应的所述第一目标亮度值。
电子设备确定出每个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之后,将第一图像中每个第一亮度值的每个第三像素点的亮度值调节为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具体的,在进行亮度值调节的时候针对的是第一图像中的全部像素点。还以上述例子进行说明,确定出第一亮度值为10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为14之后,确定第一图像中亮度值为10的每个第三像素点,将确定出的每个第三像素点的亮度值调节为14。
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第一重合视区中第一亮度值的每个第一像素点,及第二重合视区中与每个第一像素点对应的每个第二像素点的第二亮度值,确定该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进而将第一图像中的每个第一亮度值的每个第三像素点的亮度值调节为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因此,能够消除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拼接缝处的亮度差异。
实施例2:
为了使确定的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更准确,在针对第一亮度值,确定了该第一亮度值的每个第一像素点对应的每个第二像素点后,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重合视区中该第一亮度值的每个第一像素点,及所述第二重合视区中与所述每个第一像素点对应的每个第二像素点的第二亮度值,确定该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包括:
针对每个第二像素点,判断该第二像素点的第二亮度值与该第一亮度值的差的绝对值是否大于预设的亮度阈值,如果是,滤除该第二像素点;
判断剩余的第二像素点的数量是否大于预设的数量阈值;
如果是,采用剩余的第二像素点的第二亮度值,确定该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
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的第一图像的第一重合视区和第二图像中第二重合视区中对应的像素点的亮度值的差值一般较小,而当图像采集设备采集图像时,如果存在图像采集设备与所拍摄的物体距离过近等异常情况,则会导致第一重合视区和第二重合视区中对应的像素点的亮度值的差值较大,为了保证确定的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更准确,需要排除图像采集设备与所拍摄的物体距离过近等异常情况,对确定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造成的影响。
具体的,针对每个第一亮度值,电子设备在确定第一重合视区中该第一亮度值的每个第一像素点,以及第二重合视区中与每个第一像素点对应的每个第二像素点的第二亮度值之后,针对每个第二像素点,计算该第二像素点的第二亮度值与该第一亮度值的差的绝对值。电子设备中可以保存预设的亮度阈值,判断计算的差的绝对值是否大于预设的亮度阈值,如果是,则滤除该第二像素点,否则,保留该第二像素点。
如果剩余的第二像素点的数量太少,此时根据剩余的第二像素点的第二亮度值,确定该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很容易受到噪声的影响。因此,为了避免噪声对确定的第一目标亮度值的影响,电子设备中可以保存预设的数量阈值,在滤除差的绝对值大于预设的亮度阈值的第二像素点之后,判断剩余的第二像素点的数量是否大于预设的数量阈值,如果是,则将剩余的第二像素点的第二亮度值的平均值,作为该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否则,考虑到噪声的影响,不采用剩余的第二像素点的第二亮度值,确定该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
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针对每个第二像素点,如果该第二像素点的第二亮度值与第一亮度值的差的绝对值大于预设的亮度阈值,则滤除该第二像素点,并在剩余的第二像素点的数量大于预设的数量阈值时,采用剩余的第二像素点的第二亮度值,确定该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避免了图像采集设备与所拍摄的物体距离过近等异常情况以及噪声,对确定的第一目标亮度值的影响,使得确定的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更准确。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亮度调节过程示意图,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501:针对进行拼接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确定所述第一图像中的第一重合视区和第二图像中的第二重合视区。
S502:针对预设区间范围内的每个第一亮度值,确定所述第一重合视区中该第一亮度值的每个第一像素点,及所述第二重合视区中与所述每个第一像素点对应的每个第二像素点的第二亮度值。
S503:针对每个第二像素点,判断该第二像素点的第二亮度值与对应的第一像素点的第一亮度值的差的绝对值是否大于预设的亮度阈值,如果是,滤除该第二像素点。
S504:针对预设区间范围内的每个第一亮度值,判断该第一亮度值的第一像素点对应的剩余的第二像素点的数量是否大于预设的数量阈值,如果是,采用剩余的第二像素点的第二亮度值,确定该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
S505:根据每个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将所述第一图像中每个第一亮度值的每个第三像素点的亮度值调节为对应的所述第一目标亮度值。
实施例3:
为了保证亮度调节后的第一图像不失真,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针对预设区间范围内的每个第一亮度值,根据所述第一重合视区中该第一亮度值的每个第一像素点,及所述第二重合视区中与所述每个第一像素点对应的每个第二像素点的第二亮度值,确定该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该第一亮度值是否为0或255,如果否,进行后续步骤。
如果该第一亮度值为0或255,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确定为0或255。
预设区间范围内的第一亮度值包括0-255,在对第一图像中的每个第三像素点的亮度值进行调节时,如果将第一亮度值为0或255的每个第三像素点的亮度值调节为其他亮度值,有可能导致亮度调节后的第一图像出现失真。因此,为了避免出现失真的情况,电子设备在确定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之前,可以先判断该第一亮度值是否为0或255。如果该第一亮度值不是0或255,则针对该第一亮度值,进行后续确定该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的步骤。
而如果该第一亮度值为0或255,电子设备中可以预先保存第一亮度值为0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为0,第一亮度值为255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为255。则在后续调节时,将第一图像中第一亮度值为0或255的每个第三像素点的亮度值调节为0或255,也就是第一图像中第一亮度值为0或255的每个第三像素点的亮度值保持不变。
电子设备在确定了每个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之后,可以建立一个关系表,从而根据该关系表中记录的第一亮度值与第一目标亮度值的关系,对第一图像中每个像素点的亮度值进行调节,如下表所示:
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在判断第一亮度值为0或255时,则将所述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确定为0或255,因此可以避免亮度调节后的第一图像失真。
实施例4:
针对每个第一亮度值,第一重合视区中可能不存在该第一亮度值的第一像素点,例如第一重合视区中可能不存在第一亮度值为100的第一像素点,也就不能确定出该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另外,根据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内容,电子设备针对每个第二像素点,判断该第二像素点的第二亮度值与对应的第一像素点的第一亮度值的差的绝对值大于预设的亮度阈值,滤除该第二像素点之后,判断剩余的第二像素点的数量不大于预设的数量阈值时,也不能确定出该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为了保证针对每个第一亮度值,都能确定其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需要确定每个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因此,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第一图像中所述第一亮度值的每个第三像素点的亮度值调节为所述第一目标亮度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不存在与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将该第一亮度值作为第三亮度值,针对每个第三亮度值,查找与该第三亮度值相邻的两个第一亮度值,根据所述两个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确定该第三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
针对每个第一亮度值,当第一重合视区中不存在该第一亮度值的第一像素点时,或者电子设备针对每个第二像素点,判断该第二像素点的第二亮度值与对应的第一像素点的第一亮度值的差的绝对值大于预设的亮度阈值,滤除该第二像素点之后,判断剩余的第二像素点的数量不大于预设的数量阈值时,则不存在与该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亮度值与目标亮度值的关系示意图,如图6所示,横轴为第一亮度值0-255,纵轴为第一目标亮度值,可见,第一亮度值为201-254,不存在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
电子设备将每个不存在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的第一亮度值作为第三亮度值,针对每个第三亮度值,查找与该第三亮度值相邻的两个第一亮度值,根据这两个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确定该第三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其中,可以通过线性插值算法、平均值算法等确定该第三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当第三亮度值确定了其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后,将第三亮度值还重新作为第一亮度值,进行后续的处理。
还以图6所示的第一亮度值与第一目标亮度值的对应关系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亮度值201-254为第三亮度值,针对每个第三亮度值,与每个第三亮度值相邻的两个第一亮度值都为200和255。例如第一亮度值200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为195,第一亮度值255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为255,通过线性插值算法确定第一亮度值201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为195+(201-200)×(255-195)/(255-200)=196.09,取整数为196,确定第一亮度值202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为195+(202-200)×(255-195)/(255-200)=197.18,取整数为197,以此类推,可以确定出第三亮度值201-254中的每个第三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这样,第一亮度值0-255都存在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进而根据每个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将第一图像中每个第一亮度值的每个第三像素点的亮度值调节为对应的所述第一目标亮度值。
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不存在与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将该第一亮度值作为第三亮度值,针对每个第三亮度值,查找与该第三亮度值相邻的两个第一亮度值,根据两个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确定该第三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因此保证了针对每个第一亮度值,都能确定其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亮度调节过程示意图,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701:针对进行拼接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确定所述第一图像中的第一重合视区和第二图像中的第二重合视区。
S702:针对预设区间范围内的每个第一亮度值,确定所述第一重合视区中该第一亮度值的每个第一像素点,及所述第二重合视区中与所述每个第一像素点对应的每个第二像素点的第二亮度值。
S703:针对每个第二像素点,判断该第二像素点的第二亮度值与对应的第一像素点的第一亮度值的差的绝对值是否大于预设的亮度阈值,如果是,滤除该第二像素点。
S704:针对预设区间范围内的每个第一亮度值,判断该第一亮度值的第一像素点对应的剩余的第二像素点的数量是否大于预设的数量阈值,如果是,采用剩余的第二像素点的第二亮度值,确定该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
S705:针对预设区间范围内的每个第一亮度值,如果不存在与该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将该第一亮度值作为第三亮度值,针对每个第三亮度值,查找与该第三亮度值相邻的两个第一亮度值,根据所述两个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确定该第三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
S706:根据每个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将所述第一图像中每个第一亮度值的每个第三像素点的亮度值调节为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
实施例5:
对第一图像进行亮度调节需要满足亮度递增约束,即第一亮度值由0至255递增,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也需是递增的,而如果不满足亮度递增约束,例如第一亮度值150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为152,第一亮度值151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为150,这样在对第一图像进行亮度调节后,会造成第一图像的严重失真。为了进一步保证亮度调节后的第一图像不失真,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每个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将所述第一图像中每个第一亮度值的每个第三像素点的亮度值调节为对应的所述第一目标亮度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针对任意两个大小相邻的第一亮度值,判断较小的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是否大于较大的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如果是,将所述较小的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作为较大的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否则,所述两个大小相邻的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保持不变。
电子设备针对每个第一亮度值,确定该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之后,针对任意两个大小相邻的第一亮度值,判断较小的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是否大于较大的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其中,电子设备可以不按照第一亮度值的大小顺序,随机对任意两个大小相邻的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的大小进行判断。较佳的,可以按照第一亮度值由小到大的顺序,依次针对每两个大小相邻的第一亮度值,判断较小的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是否大于较大的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如果判断较小的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大于较大的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则这两个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不满足亮度递增约束,此时,将较小的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作为较大的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如果判断较小的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不大于较大的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则两个大小相邻的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保持不变。
例如,第一亮度值150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为152,第一亮度值151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为150,此时,将第一目标亮度值为152作为第一亮度值151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即第一亮度值150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为152,第一亮度值151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也为152。
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任意两个大小相邻的第一亮度值,判断较小的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是否大于较大的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如果是,将较小的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作为较大的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否则,两个大小相邻的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保持不变。因此可以保证亮度调节满足亮度递增约束,进一步保证了亮度调节后的第一图像不失真。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亮度调节过程示意图,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801:针对进行拼接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确定所述第一图像中的第一重合视区和第二图像中的第二重合视区。
S802:针对预设区间范围内的每个第一亮度值,确定所述第一重合视区中该第一亮度值的每个第一像素点,及所述第二重合视区中与所述每个第一像素点对应的每个第二像素点的第二亮度值。
S803:针对每个第二像素点,判断该第二像素点的第二亮度值与对应的第一像素点的第一亮度值的差的绝对值是否大于预设的亮度阈值,如果是,滤除该第二像素点。
S804:针对预设区间范围内的每个第一亮度值,判断该第一亮度值的第一像素点对应的剩余的第二像素点的数量是否大于预设的数量阈值,如果是,采用剩余的第二像素点的第二亮度值,确定该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
S805:针对预设区间范围内的每个第一亮度值,如果不存在与该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将该第一亮度值作为第三亮度值,针对每个第三亮度值,查找与该第三亮度值相邻的两个第一亮度值,根据所述两个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确定该第三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
S806:针对任意两个大小相邻的第一亮度值,判断较小的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是否大于较大的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如果是,将所述较小的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作为较大的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否则,所述两个大小相邻的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保持不变。
S807:根据每个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将所述第一图像中每个第一亮度值的每个第三像素点的亮度值调节为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
实施例6:
为了保证亮度调节后的第一图像的质量,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每个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将所述第一图像中每个第一亮度值的每个第三像素点的亮度值调节为对应的所述第一目标亮度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针对预设区间范围内的每个第一亮度值,确定包含该第一亮度值的亮度范围,根据所述亮度范围内的每个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确定该第一亮度值对应的均值滤波后的第二目标亮度值,并根据所述第二目标亮度值调整该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
电子设备针对预设区间范围内的每个第一亮度值,根据上述实施例中公开的内容确定该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进而将第一图像中每个第一亮度值的每个第三像素点的亮度值调节为第一目标亮度值。为了保证亮度调节后的第一图像的质量,电子设备中保存有亮度范围,根据上述实施例中公开的内容确定每个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之后,针对每个第一亮度值,确定包含该第一亮度值的亮度范围。
其中,在确定包含该第一亮度值的亮度范围时,该亮度范围的长度可以相同可以不同,例如该亮度范围可以包括4个亮度值,或者包括5个亮度值等。较佳的,该亮度范围的长度包含的亮度值的数量为奇数,且在针对每个第一亮度值,确定包含该第一亮度值的亮度范围时,将该第一亮度值作为该亮度范围的中心,例如该第一亮度值为100,亮度范围的长度包含的亮度值的数量为5,则包含该第一亮度值的亮度范围为98-102,其中包含的亮度值依次为98、99、100、101和102。
当确定了包含该第一亮度值的亮度范围后,根据亮度范围内的每个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确定该第一亮度值对应的均值滤波后的第二目标亮度值,并根据第二目标亮度值调整该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
例如确定第一亮度值为100对应的均值滤波后的第二目标亮度值,电子设备中保存的亮度范围包括5个亮度值,则确定包含该第一亮度值为100的亮度范围为98-102,其中包含的亮度值依次为98、99、100、101和102,亮度范围内的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依次为96、96、97、99和100,则确定第一亮度值为100对应的均值滤波后的第二目标亮度值为(96+96+97+99+100)/5=97.6,取整为98。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亮度值与目标亮度值关系示意图,如图9所示,横轴为第一亮度值0-255,纵轴为第一目标亮度值,每个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满足亮度递增约束,并且对每个第一目标亮度值进行了均值滤波处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亮度调节方法对第一图像的亮度调节后,对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拼接后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亮度调节方法能够有效地消除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拼接缝处的亮度差异。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亮度调节过程示意图,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1101:针对进行拼接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确定所述第一图像中的第一重合视区和第二图像中的第二重合视区。
S1102:针对预设区间范围内的每个第一亮度值,确定所述第一重合视区中该第一亮度值的每个第一像素点,及所述第二重合视区中与所述每个第一像素点对应的每个第二像素点的第二亮度值。
S1103:针对每个第二像素点,判断该第二像素点的第二亮度值与对应的第一像素点的第一亮度值的差的绝对值是否大于预设的亮度阈值,如果是,滤除该第二像素点。
S1104:针对预设区间范围内的每个第一亮度值,判断该第一亮度值的第一像素点对应的剩余的第二像素点的数量是否大于预设的数量阈值,如果是,采用剩余的第二像素点的第二亮度值,确定该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
S1105:针对预设区间范围内的每个第一亮度值,如果不存在与该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将该第一亮度值作为第三亮度值,针对每个第三亮度值,查找与该第三亮度值相邻的两个第一亮度值,根据所述两个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确定该第三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
S1106:针对任意两个大小相邻的第一亮度值,判断较小的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是否大于较大的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如果是,将所述较小的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作为较大的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否则,所述两个大小相邻的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保持不变。
S1107:针对预设区间范围内的每个第一亮度值,确定包含该第一亮度值的亮度范围,根据所述亮度范围内的每个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确定该第一亮度值对应的均值滤波后的第二目标亮度值,并根据所述第二目标亮度值调整该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
S1108:根据每个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将所述第一图像中每个第一亮度值的每个第三像素点的亮度值调节为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亮度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121,用于针对进行拼接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确定所述第一图像中的第一重合视区和第二图像中的第二重合视区;
第二确定模块122,用于针对预设区间范围内的每个第一亮度值,根据所述第一重合视区中该第一亮度值的每个第一像素点,及所述第二重合视区中与所述每个第一像素点对应的每个第二像素点的第二亮度值,确定该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
调节模块123,用于根据每个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将所述第一图像中每个第一亮度值的每个第三像素点的亮度值调节为对应的所述第一目标亮度值。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122,具体用于针对每个第二像素点,判断该第二像素点的第二亮度值与该第一亮度值的差的绝对值是否大于预设的亮度阈值,如果是,滤除该第二像素点;判断剩余的第二像素点的数量是否大于预设的数量阈值;如果是,采用剩余的第二像素点的第二亮度值,确定该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
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124,用于判断该第一亮度值是否为0或255,如果否,触发第二确定模块122。
所述第一判断模块124,还用于如果该第一亮度值为0或255,将所述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确定为0或255。
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125,用于如果不存在与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将该第一亮度值作为第三亮度值,针对每个第三亮度值,查找与该第三亮度值相邻的两个第一亮度值,根据所述两个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确定该第三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
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判断模块126,用于针对任意两个大小相邻的第一亮度值,判断较小的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是否大于较大的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如果是,将所述较小的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作为较大的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否则,所述两个大小相邻的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保持不变。
所述装置还包括:
调整模块127,用于针对预设区间范围内的每个第一亮度值,确定包含该第一亮度值的亮度范围,根据所述亮度范围内的每个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确定该第一亮度值对应的均值滤波后的第二目标亮度值,并根据所述第二目标亮度值调整该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亮度调节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针对进行拼接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确定所述第一图像中的第一重合视区和第二图像中的第二重合视区;针对预设区间范围内的每个第一亮度值,根据所述第一重合视区中该第一亮度值的每个第一像素点,及所述第二重合视区中与所述每个第一像素点对应的每个第二像素点的第二亮度值,确定该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根据每个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将所述第一图像中所述第一亮度值的每个第三像素点的亮度值调节为所述第一目标亮度值。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第一重合视区中第一亮度值的每个第一像素点,及第二重合视区中与所述每个第一像素点对应的每个第二像素点的第二亮度值,确定该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进而将第一图像中的每个第一亮度值的每个第三像素点的亮度值调节为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因此,能够消除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拼接缝处的亮度差异。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2)

1.一种亮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针对进行拼接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确定所述第一图像中的第一重合视区和第二图像中的第二重合视区;
针对预设区间范围内的每个第一亮度值,根据所述第一重合视区中该第一亮度值的每个第一像素点,及所述第二重合视区中与所述每个第一像素点对应的每个第二像素点的第二亮度值,确定该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
根据每个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将所述第一图像中每个第一亮度值的每个第三像素点的亮度值调节为对应的所述第一目标亮度值;
所述将所述第一图像中该第一亮度值的每个第三像素点的亮度值调节为所述第一目标亮度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不存在与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将该第一亮度值作为第三亮度值,针对每个第三亮度值,查找与该第三亮度值相邻的两个第一亮度值,根据所述两个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确定该第三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重合视区中该第一亮度值的每个第一像素点,及所述第二重合视区中与所述每个第一像素点对应的每个第二像素点的第二亮度值,确定该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包括:
针对每个第二像素点,判断该第二像素点的第二亮度值与该第一亮度值的差的绝对值是否大于预设的亮度阈值,如果是,滤除该第二像素点;
判断剩余的第二像素点的数量是否大于预设的数量阈值;
如果是,采用剩余的第二像素点的第二亮度值,确定该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预设区间范围内的每个第一亮度值,根据所述第一重合视区中该第一亮度值的每个第一像素点,及所述第二重合视区中与所述每个第一像素点对应的每个第二像素点的第二亮度值,确定该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该第一亮度值是否为0或255,如果否,进行后续步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该第一亮度值为0或255,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确定为0或25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将所述第一图像中每个第一亮度值的每个第三像素点的亮度值调节为所述第一目标亮度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针对任意两个大小相邻的第一亮度值,判断较小的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是否大于较大的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如果是,将所述较小的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作为较大的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否则,所述两个大小相邻的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保持不变。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将所述第一图像中每个第一亮度值的每个第三像素点的亮度值调节为对应的所述第一目标亮度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针对预设区间范围内的每个第一亮度值,确定包含该第一亮度值的亮度范围,根据所述亮度范围内的每个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确定该第一亮度值对应的均值滤波后的第二目标亮度值,并根据所述第二目标亮度值调整该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
7.一种亮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针对进行拼接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确定所述第一图像中的第一重合视区和第二图像中的第二重合视区;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针对预设区间范围内的每个第一亮度值,根据所述第一重合视区中该第一亮度值的每个第一像素点,及所述第二重合视区中与所述每个第一像素点对应的每个第二像素点的第二亮度值,确定该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
调节模块,用于根据每个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将所述第一图像中每个第一亮度值的每个第三像素点的亮度值调节为对应的所述第一目标亮度值;
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如果不存在与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将该第一亮度值作为第三亮度值,针对每个第三亮度值,查找与该第三亮度值相邻的两个第一亮度值,根据所述两个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确定该第三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针对每个第二像素点,判断该第二像素点的第二亮度值与该第一亮度值的差的绝对值是否大于预设的亮度阈值,如果是,滤除该第二像素点;判断剩余的第二像素点的数量是否大于预设的数量阈值;如果是,采用剩余的第二像素点的第二亮度值,确定该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该第一亮度值是否为0或255,如果否,触发第二确定模块。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判断模块,还用于如果该第一亮度值为0或255,将所述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确定为0或255。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针对任意两个大小相邻的第一亮度值,判断较小的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是否大于较大的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如果是,将所述较小的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作为较大的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否则,所述两个大小相邻的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保持不变。
12.如权利要求7或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调整模块,用于针对预设区间范围内的每个第一亮度值,确定包含该第一亮度值的亮度范围,根据所述亮度范围内的每个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确定该第一亮度值对应的均值滤波后的第二目标亮度值,并根据所述第二目标亮度值调整该第一亮度值对应的第一目标亮度值。
CN201711068765.9A 2017-11-03 2017-11-03 一种亮度调节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79116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68765.9A CN107911629B (zh) 2017-11-03 2017-11-03 一种亮度调节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68765.9A CN107911629B (zh) 2017-11-03 2017-11-03 一种亮度调节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11629A CN107911629A (zh) 2018-04-13
CN107911629B true CN107911629B (zh) 2019-12-24

Family

ID=61842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68765.9A Active CN107911629B (zh) 2017-11-03 2017-11-03 一种亮度调节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1162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89734A (zh) * 2019-04-16 2019-06-14 北京易诚高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多镜头拍摄的曝光补偿调整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93466B2 (ja) * 1999-01-21 2004-11-24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仮想視点画像生成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CN102903086B (zh) * 2012-10-17 2015-05-20 北京经纬恒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待拼接图像亮度的调整方法和装置
CN104966493B (zh) * 2015-07-31 2017-09-05 西安诺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拼接亮暗线补偿方法
CN105338262B (zh) * 2015-10-09 2018-09-21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成像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321151B (zh) * 2015-10-27 2019-09-10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景图拼接亮度均衡方法及系统
CN105516614B (zh) * 2015-11-27 2019-02-0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220955A (zh) * 2017-04-24 2017-09-29 东北大学 一种基于重叠区域特征点对的图像亮度均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11629A (zh) 2018-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49431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backlight
CN109803086B (zh) 混合具有重叠视场的第一及第二图像的方法、设备和相机
US20130028509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high dynamic range image from which ghost blur is removed using multi-exposure fusion
US10521887B2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CN107395991B (zh) 图像合成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10661977B (zh) 主体检测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0614554B2 (en) Contrast adaptive video denoising system
CN105635559B (zh) 用于终端的拍照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977989B (zh) 一种确定图像偏移量的方法及设备
EP3419278B1 (en) A multi-sensor video camera, and a method and processing pipeline for the same
KR101991754B1 (ko) 이미지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그리고 전자 기기
EP2615837A1 (en) Photographing device and photographing method
CN109559353B (zh) 摄像模组标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846698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picture privacy in video
US20080226159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alculating Depth Information of Object in Image
US9781343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EP2656312B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panoramic image on the basis of a video sequence and implementation apparatus.
CN110956679A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911629B (zh) 一种亮度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11798374A (zh) 一种图像拼接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JP2018061130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7979729B (zh) 一种显示预览图像的方法及设备
CN108010005B (zh) 调节图像亮度的方法、装置及车辆
CN110874814B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装置及终端设备
JP5927363B1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