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96569A - 一种高效实用的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实用的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96569A
CN107896569A CN201710719364.9A CN201710719364A CN107896569A CN 107896569 A CN107896569 A CN 107896569A CN 201710719364 A CN201710719364 A CN 201710719364A CN 107896569 A CN107896569 A CN 1078965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volume
coupling shaft
end pin
conical surfac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1936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aili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aili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aili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aili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71936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96569A/zh
Publication of CN1078965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9656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5/00Making or covering furrows or holes for sowing, planting or manuring
    • A01C5/04Machines for making or covering holes for sowing or planting
    • A01C5/045Machines for making or covering holes for sowing or planting with piercing bucke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7/00Sowing
    • A01C7/20Parts of seeders for conducting and depositing se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11/00Manipula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obo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o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实用的机器人,包括机座以及安装在机座内的播种部,播种部顶部段伸出机座顶面外且顶面固定设置有加种箱,播种部内设有第一容腔,第一容腔顶部通连设有第一锥面腔,第一容腔底部通连设有第二锥面腔,第一锥面腔顶部通连设有向上伸长设置的入种口,第一容腔左侧的播种部内设置有第二容腔,第一容腔右侧的播种部内设置有第三容腔,第一容腔底部通连设有向下伸长设置的第一滑接槽,第一滑接槽底部伸长尾梢穿贯播种部底面,入种口右侧内壁通连设有向右侧伸长设置的第二滑接槽;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实现自动控制反复挖坑作业以及自动控制种子的打散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实用的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高效实用的机器人。
背景技术
近年来机器人技术发展迅速,机器人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但是应用在种植的领域的较为稀少,规模化的种植已经成为趋势,利用机器人来提高生产效率具有很大的优势。种植过程中,播种是重要的一步。传统的人工手撒种子已经不能适应需求,效率过低,人工成本高,现有的播种车较为笨重,造价较高,有些作物的种子容易板结,会对播种机造成堵住,除此之外,现有的播种车需要在事先挖好的土坑中进行播种,挖坑和播种作为两个环节分别进行,费时费力,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实用的机器人,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高效实用的机器人,包括机座以及安装在所述机座内的播种部,所述播种部顶部段伸出所述机座顶面外且顶面固定设置有加种箱,所述播种部内设有第一容腔,所述第一容腔顶部通连设有第一锥面腔,所述第一容腔底部通连设有第二锥面腔,所述第一锥面腔顶部通连设有向上伸长设置的入种口,所述第一容腔左侧的所述播种部内设置有第二容腔,所述第一容腔右侧的所述播种部内设置有第三容腔,所述第一容腔底部通连设有向下伸长设置的第一滑接槽,所述第一滑接槽底部伸长尾梢穿贯所述播种部底面,所述入种口右侧内壁通连设有向右侧伸长设置的第二滑接槽,所述第二滑接槽右侧伸长尾梢位于所述第三容腔顶部的所述播种部内,所述第一容腔内设有左右伸长设置的第一转接轴,所述第一转接轴左侧伸长段穿贯所述第二容腔与所述第一容腔之间的所述播种部且转接,所述第一转接轴左侧伸长尾梢与所述第二容腔左侧内壁转接,所述第一转接轴右侧伸长段穿贯所述第三容腔与所述第一容腔之间的所述播种部且转接,所述第一转接轴右侧伸长尾梢与驱动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容腔内的所述第一转接轴上设有第一凸轮,所述第三容腔内的所述第一转接轴上设有第一锥面轮,所述第一滑接槽内设有与用以与所述第一凸轮配合连接的挖坑装置,所述第二滑接槽内设有与用以与所述第一锥面轮配合连接的打散装置,所述机座两侧设置有脚轮,所述机座内设置有轮间距调整腔,所述轮间距调整腔固定设置有横向驱动器,所述横向驱动器上配合设置有驱动螺杆,所述驱动螺杆外周面螺纹配合连接有驱动套筒,所述驱动套筒与所述脚轮中心转接,所述驱动器上设置有隔声降热装置。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入种口顶部伸长尾梢通连设有穿贯所述播种部顶面的锥面加种口,所述锥面加种口与所述加种箱底部通连设置。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锥面腔底部通连设有闸阀,所述第一滑接槽底部段的右侧内壁与所述闸阀底部之间通连设有斜倾腔。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驱动器外表面设置于所述第三容腔的右侧内壁内且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挖坑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接槽内且上下伸长设置的的挖坑铲,所述第一滑接槽左侧内壁内设有导接槽,所述导接槽内滑接有导接块,所述导接块底部的所述导接槽内设有第一簧圈,所述导接块右侧尾梢与所述挖坑铲左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挖坑铲顶部伸长段探入所述第二容腔内且与所述第一凸轮底部外表面承压滑接,所述挖坑铲底部尾梢固定设置有铲部。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打散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滑接槽内且左右滑接的打散滑接块以及设置在所述打散滑接块右侧的所述第二滑接槽内且上下伸长设置的第二转接轴,所述第二转接轴顶部伸长尾梢与所述第二滑接槽内顶壁转接,所述第二转接轴底部伸长段穿贯所述第二滑接槽与所述第三容腔之间的所述播种部且转接,所述第二转接轴底部伸长尾梢探入所述第三容腔内且尾梢固定设置有右侧底部与所述第一锥面轮左侧顶部吻合连接的第二锥面轮,所述第二滑接槽内的所述第二转接轴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凸轮,所述打散滑接块左侧尾梢设有探入所述入种口内的齿牙斜倾面,所述打散滑接块内部上下穿贯设有第二导接槽,所述第二导接槽内滑接有上下两侧尾梢分别与所述第二滑接有上下两侧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二导接块,所述第二导接块右侧的所述第二导接槽内设有第二簧圈。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容腔内的所述第一转接轴外表面上设有打散叶片。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隔声降热装置包括所述驱动器上下侧面固定设置的隔声垫和所述驱动器右侧面固定设置的降热铁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第一容腔内设左右伸长设置的第一转接轴,第一转接轴左侧伸长段穿贯第二容腔与第一容腔之间的播种部且转接,第一转接轴左侧伸长尾梢与第二容腔左侧内壁转接,第一转接轴右侧伸长段穿贯第三容腔与第一容腔之间的播种部且转接,第一转接轴右侧伸长尾梢与驱动器配合连接,第二容腔内的第一转接轴上设第一凸轮,第三容腔内的第一转接轴上设第一锥面轮,第一滑接槽内设与用以与第一凸轮配合连接的挖坑装置,第二滑接槽内设与用以与第一锥面轮配合连接的打散装置,从而实现通过驱动器转动自动控制挖坑装置的持续反复挖坑作业,同时,通过设置所述轮间距调整腔调整轮间距以适应不同宽度的田埂,避免播种过程中压到作物,实现挖坑后的自动播种工作,以及自动控制打散装置的种子的打散工作。
2.通过挖坑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滑接槽内且上下伸长设置的的挖坑铲,第一滑接槽左侧内壁内设导接槽,导接槽内滑接有导接块,导接块底部的导接槽内设第一簧圈,导接块右侧尾梢与挖坑铲左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挖坑铲顶部伸长段探入第二容腔内且与第一凸轮底部外表面承压滑接,挖坑铲底部尾梢固定设置铲部,从而实现自动驱动控制挖坑铲的反复升降挖坑工作以及实现挖坑后的自动播种工作。
3.通过打散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二滑接槽内且左右滑接的打散滑接块以及设置在打散滑接块右侧的第二滑接槽内且上下伸长设置的第二转接轴,第二转接轴顶部伸长尾梢与第二滑接槽内顶壁转接,第二转接轴底部伸长段穿贯第二滑接槽与第三容腔之间的播种部且转接,第二转接轴底部伸长尾梢探入第三容腔内且尾梢固定设置右侧底部与第一锥面轮左侧顶部吻合连接的第二锥面轮,第二滑接槽内的第二转接轴上固定设置第二凸轮,打散滑接块左侧尾梢设探入入种口内的齿牙斜倾面,打散滑接块内部上下穿贯设第二导接槽,第二导接槽内滑接有上下两侧尾梢分别与第二滑接有上下两侧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二导接块,第二导接块右侧的第二导接槽内设第二簧圈,从而实现自动控制打散滑接块的左右滑动,进而对落入入种口内的种子进行初步打散工作,提高效率。
4.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实现自动控制挖坑装置的持续反复挖坑作业,同时,通过设置所述轮间距调整腔调整轮间距以适应不同宽度的田埂,避免播种过程中压到作物,实现挖坑后的自动播种工作,以及自动控制打散装置的种子的打散工作,从而实现种子的充分打散工作,移动方便,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高效实用的机器人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高效实用的机器人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播种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隔声降热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的一种高效实用的机器人,包括机座9以及安装在所述机座9内的播种部8,所述播种部8顶部段伸出所述机座9顶面外且顶面固定设置有加种箱7,所述播种部8内设有第一容腔81,所述第一容腔81顶部通连设有第一锥面腔83,所述第一容腔81底部通连设有第二锥面腔82,所述第一锥面腔83顶部通连设有向上伸长设置的入种口88,所述第一容腔81左侧的所述播种部8内设置有第二容腔84,所述第一容腔81右侧的所述播种部8内设置有第三容腔86,所述第一容腔81底部通连设有向下伸长设置的第一滑接槽85,所述第一滑接槽85底部伸长尾梢穿贯所述播种部8底面,所述入种口88右侧内壁通连设有向右侧伸长设置的第二滑接槽87,所述第二滑接槽87右侧伸长尾梢位于所述第三容腔86顶部的所述播种部8内,所述第一容腔81内设有左右伸长设置的第一转接轴810,所述第一转接轴810左侧伸长段穿贯所述第二容腔84与所述第一容腔81之间的所述播种部8且转接,所述第一转接轴810左侧伸长尾梢与所述第二容腔84左侧内壁转接,所述第一转接轴810右侧伸长段穿贯所述第三容腔86与所述第一容腔81之间的所述播种部8且转接,所述第一转接轴810右侧伸长尾梢与驱动器861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容腔84内的所述第一转接轴810上设有第一凸轮841,所述第三容腔86内的所述第一转接轴810上设有第一锥面轮862,所述第一滑接槽85内设有与用以与所述第一凸轮841配合连接的挖坑装置,所述第二滑接槽87内设有与用以与所述第一锥面轮862配合连接的打散装置,所述机座9两侧设置有脚轮91,所述机座9内设置有轮间距调整腔901,所述轮间距调整腔901固定设置有横向驱动器902,所述横向驱动器902上配合设置有驱动螺杆903,所述驱动螺杆903外周面螺纹配合连接有驱动套筒904,所述驱动套筒904与所述脚轮91中心转接,所述驱动器861上设置有隔声降热装置。
有益地,所述入种口88顶部伸长尾梢通连设有穿贯所述播种部8顶面的锥面加种口89,所述锥面加种口89与所述加种箱7底部通连设置,从而方便加种箱7内的种子经落入锥面加种口89快速落入入种口88内进行种子的初始打散工作。
有益地,所述第二锥面腔82底部通连设有闸阀801,所述第一滑接槽85底部段的右侧内壁与所述闸阀801底部之间通连设有斜倾腔80,从而实现自动控制将的种子经第二锥面腔82引导落入斜倾腔80内,再由斜倾腔80引导落入第一滑接槽85内。
有益地,所述驱动器861外表面设置于所述第三容腔86的右侧内壁内且固定连接,从而实现自动控制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有益地,所述挖坑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接槽85内且上下伸长设置的的挖坑铲852,所述第一滑接槽85左侧内壁内设有导接槽851,所述导接槽851内滑接有导接块853,所述导接块853底部的所述导接槽851内设有第一簧圈854,所述导接块853右侧尾梢与所述挖坑铲852左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挖坑铲852顶部伸长段探入所述第二容腔84内且与所述第一凸轮841底部外表面承压滑接,所述挖坑铲852底部尾梢固定设置有铲部855,从而实现自动控制挖坑铲852的反复升降挖坑工作以及实现挖坑后的自动播种工作。
有益地,所述打散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滑接槽87内且左右滑接的打散滑接块872以及设置在所述打散滑接块872右侧的所述第二滑接槽87内且上下伸长设置的第二转接轴873,所述第二转接轴873顶部伸长尾梢与所述第二滑接槽87内顶壁转接,所述第二转接轴873底部伸长段穿贯所述第二滑接槽87与所述第三容腔86之间的所述播种部8且转接,所述第二转接轴873底部伸长尾梢探入所述第三容腔86内且尾梢固定设置有右侧底部与所述第一锥面轮862左侧顶部吻合连接的第二锥面轮863,所述第二滑接槽87内的所述第二转接轴873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凸轮871,所述打散滑接块872左侧尾梢设有探入所述入种口88内的齿牙斜倾面8721,所述打散滑接块872内部上下穿贯设有第二导接槽8722,所述第二导接槽8722内滑接有上下两侧尾梢分别与所述第二滑接槽87上下两侧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二导接块8723,所述第二导接块8723右侧的所述第二导接槽8722内设有第二簧圈8724,从而实现自动控制打散滑接块872的左右滑,进而对落入入种口88内的种子进行初步打散工作,提高效率。
有益地,所述第一容腔81内的所述第一转接轴810外表面上设有打散叶片8101。
有益地,所述隔声降热装置包括所述驱动器861上下侧面固定设置的隔声垫8611和所述驱动器861右侧面固定设置的降热铁片8612,通过设置所述隔声垫8611能够减少所述驱动器861运转产生的噪音,通过设置所述降热铁片8612能减少所述驱动器861运转产生的热量。
当需要播种工作时,首先通过驱动器861控制第一转接轴810转动,同时,将加种箱7内的种子通过锥面加种口89落入入种口88内,此时,由第一转接轴810带动第三容腔86内第一转接轴810上的第一锥面轮862、第一容腔81内第一转接轴810上的打散叶片8101以及第二容腔84内第一转接轴810上的第一凸轮841转动,进而,由第一锥面轮862带动第二锥面轮863以及第二锥面轮863上的第二转接轴873转动,并由第二转接轴873带动第二滑接槽87内的第二凸轮871转动,由第二凸轮871带动打散滑接块872克服第二簧圈8724的承压力,从而实现打散滑接块872的反复左右滑动,此时,使打散滑接块左侧端的齿牙斜倾面8721反复探入伸出入种口88内进行对落入入种口88内的种子进行初始打散工作,同时,由第一容腔81内第一转接轴810上的打散叶片8101对通过入种口88落入第一锥面腔83后落入第一容腔81内的种子进行再打散工作,打散完成的种子落入第二锥面腔82,同时,由第二容腔84内第一转接轴810上的第一凸轮841与探入第二容腔84内且与第一凸轮841顶面滑动承压配合连接的挖坑铲852带动导接块853克服第一簧圈854的承压力,使挖坑铲852沿第一滑接槽85上下伸长方向上下滑动配合,当第一凸轮841最大程度远离第一转接轴810中心线一侧外表面与挖坑铲852顶面相抵接时,此时,挖坑铲852带动导接块853最大程度克服第一簧圈854的承压力,使导接块853最大程度滑动至导接槽851内的底部位置,同时,使挖坑铲852底部的铲部855最大程度伸出播种部8的底面外,此时,通过控制闸阀801开启,使落入第二锥面腔82内的种子落入斜倾腔80内且与第一滑接槽85内的挖坑铲852右侧外表面相抵接,然后控制闸阀801关闭,当第一凸轮841距离第一转接轴810中心线最短一侧的外表面与挖坑铲852顶面相抵接时,此时,导接块853受到第一簧圈854的承压力,使导接块853被最大程度承压于导接槽851内的最顶部位置,同时,由导接块853带动挖坑铲852顶部伸长段最大程度探入第二容腔84内,此时,使挖坑铲852带动底部的铲部855最大程度移动至第一滑接槽85与斜倾腔80连接处顶部的第一滑接槽85内,此时,使斜倾腔80内的种子经第一滑接槽85落入挖坑后的土壤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第一容腔内设左右伸长设置的第一转接轴,第一转接轴左侧伸长段穿贯第二容腔与第一容腔之间的播种部且转接,第一转接轴左侧伸长尾梢与第二容腔左侧内壁转接,第一转接轴右侧伸长段穿贯第三容腔与第一容腔之间的播种部且转接,第一转接轴右侧伸长尾梢与驱动器配合连接,第二容腔内的第一转接轴上设第一凸轮,第三容腔内的第一转接轴上设第一锥面轮,第一滑接槽内设与用以与第一凸轮配合连接的挖坑装置,第二滑接槽内设与用以与第一锥面轮配合连接的打散装置,从而实现通过驱动器转动自动控制挖坑装置的持续反复挖坑作业,同时,通过设置所述轮间距调整腔调整轮间距以适应不同宽度的田埂,避免播种过程中压到作物,实现挖坑后的自动播种工作,以及自动控制打散装置的种子的打散工作。
2.通过挖坑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滑接槽内且上下伸长设置的的挖坑铲,第一滑接槽左侧内壁内设导接槽,导接槽内滑接有导接块,导接块底部的导接槽内设第一簧圈,导接块右侧尾梢与挖坑铲左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挖坑铲顶部伸长段探入第二容腔内且与第一凸轮底部外表面承压滑接,挖坑铲底部尾梢固定设置铲部,从而实现自动驱动控制挖坑铲的反复升降挖坑工作以及实现挖坑后的自动播种工作。
3.通过打散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二滑接槽内且左右滑接的打散滑接块以及设置在打散滑接块右侧的第二滑接槽内且上下伸长设置的第二转接轴,第二转接轴顶部伸长尾梢与第二滑接槽内顶壁转接,第二转接轴底部伸长段穿贯第二滑接槽与第三容腔之间的播种部且转接,第二转接轴底部伸长尾梢探入第三容腔内且尾梢固定设置右侧底部与第一锥面轮左侧顶部吻合连接的第二锥面轮,第二滑接槽内的第二转接轴上固定设置第二凸轮,打散滑接块左侧尾梢设探入入种口内的齿牙斜倾面,打散滑接块内部上下穿贯设第二导接槽,第二导接槽内滑接有上下两侧尾梢分别与第二滑接有上下两侧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二导接块,第二导接块右侧的第二导接槽内设第二簧圈,从而实现自动控制打散滑接块的左右滑动,进而对落入入种口内的种子进行初步打散工作,提高效率。
4.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实现自动控制挖坑装置的持续反复挖坑作业,同时,通过设置所述轮间距调整腔调整轮间距以适应不同宽度的田埂,避免播种过程中压到作物,实现挖坑后的自动播种工作,以及自动控制打散装置的种子的打散工作,从而实现种子的充分打散工作,移动方便,省时省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高效实用的机器人,包括机座以及安装在机座内的播种部,其特征在于:播种部顶部段伸出机座顶面外且顶面固定设置有加种箱,播种部内设有第一容腔,第一容腔顶部通连设有第一锥面腔,第一容腔底部通连设有第二锥面腔,第一锥面腔顶部通连设有向上伸长设置的入种口,第一容腔左侧的播种部内设置有第二容腔,第一容腔右侧的播种部内设置有第三容腔,第一容腔底部通连设有向下伸长设置的第一滑接槽,第一滑接槽底部伸长尾梢穿贯播种部底面,入种口右侧内壁通连设有向右侧伸长设置的第二滑接槽,第二滑接槽右侧伸长尾梢位于第三容腔顶部的播种部内,第一容腔内设有左右伸长设置的第一转接轴,第一转接轴左侧伸长段穿贯第二容腔与第一容腔之间的播种部且转接,第一转接轴左侧伸长尾梢与第二容腔左侧内壁转接,第一转接轴右侧伸长段穿贯第三容腔与第一容腔之间的播种部且转接,第一转接轴右侧伸长尾梢与驱动器配合连接,第二容腔内的第一转接轴上设有第一凸轮,第三容腔内的第一转接轴上设有第一锥面轮,第一滑接槽内设有与用以与第一凸轮配合连接的挖坑装置,第二滑接槽内设有与用以与第一锥面轮配合连接的打散装置,机座两侧设置有脚轮,机座内设置有轮间距调整腔,轮间距调整腔固定设置有横向驱动器,横向驱动器上配合设置有驱动螺杆,驱动螺杆外周面螺纹配合连接有驱动套筒,驱动套筒与脚轮中心转接,驱动器上设置有隔声降热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实用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入种口顶部伸长尾梢通连设有穿贯所述播种部顶面的锥面加种口,所述锥面加种口与所述加种箱底部通连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实用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锥面腔底部通连设有闸阀,所述第一滑接槽底部段的右侧内壁与所述闸阀底部之间通连设有斜倾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实用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外表面设置于所述第三容腔的右侧内壁内且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实用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挖坑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接槽内且上下伸长设置的的挖坑铲,所述第一滑接槽左侧内壁内设有导接槽,所述导接槽内滑接有导接块,所述导接块底部的所述导接槽内设有第一簧圈,所述导接块右侧尾梢与所述挖坑铲左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挖坑铲顶部伸长段探入所述第二容腔内且与所述第一凸轮底部外表面承压滑接,所述挖坑铲底部尾梢固定设置有铲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实用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散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滑接槽内且左右滑接的打散滑接块以及设置在所述打散滑接块右侧的所述第二滑接槽内且上下伸长设置的第二转接轴,所述第二转接轴顶部伸长尾梢与所述第二滑接槽内顶壁转接,所述第二转接轴底部伸长段穿贯所述第二滑接槽与所述第三容腔之间的所述播种部且转接,所述第二转接轴底部伸长尾梢探入所述第三容腔内且尾梢固定设置有右侧底部与所述第一锥面轮左侧顶部吻合连接的第二锥面轮,所述第二滑接槽内的所述第二转接轴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凸轮,所述打散滑接块左侧尾梢设有探入所述入种口内的齿牙斜倾面,所述打散滑接块内部上下穿贯设有第二导接槽,所述第二导接槽内滑接有上下两侧尾梢分别与所述第二滑接有上下两侧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二导接块,所述第二导接块右侧的所述第二导接槽内设有第二簧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实用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腔内的所述第一转接轴外表面上设有打散叶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实用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声降热装置包括所述驱动器上下侧面固定设置的隔声垫和所述驱动器右侧面固定设置的降热铁片。
CN201710719364.9A 2017-08-21 2017-08-21 一种高效实用的机器人 Withdrawn CN1078965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19364.9A CN107896569A (zh) 2017-08-21 2017-08-21 一种高效实用的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19364.9A CN107896569A (zh) 2017-08-21 2017-08-21 一种高效实用的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96569A true CN107896569A (zh) 2018-04-13

Family

ID=61840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19364.9A Withdrawn CN107896569A (zh) 2017-08-21 2017-08-21 一种高效实用的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96569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20065212A (ko) * 2010-12-20 2012-06-20 임종록 양파모 이식기
CN205284093U (zh) * 2016-01-25 2016-06-08 牛贵茂 一种地膜当归高效节能穴播机
CN205408487U (zh) * 2016-03-25 2016-08-03 塔里木大学 一种适用于果园中果树行间种植播种装置
CN106489364A (zh) * 2016-12-05 2017-03-15 江苏吉星光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孔距可调的定距播种打孔机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20065212A (ko) * 2010-12-20 2012-06-20 임종록 양파모 이식기
CN205284093U (zh) * 2016-01-25 2016-06-08 牛贵茂 一种地膜当归高效节能穴播机
CN205408487U (zh) * 2016-03-25 2016-08-03 塔里木大学 一种适用于果园中果树行间种植播种装置
CN106489364A (zh) * 2016-12-05 2017-03-15 江苏吉星光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孔距可调的定距播种打孔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78749B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大蒜自动调向控制播种机
CN208590233U (zh) 一种一体化农用播种打孔装置
CN103329667B (zh) 株行条播机
CN103398034A (zh) 一种用于马铃薯播种机的液压控制系统
CN106797737A (zh) 大蒜播种机
CN107517623B (zh) 一种播种机
CN107896569A (zh) 一种高效实用的机器人
CN107509426A (zh) 一种能周期性施肥的施肥装置
CN104396370A (zh) 一种带单圆弧凸轮机构的水稻稀泥育秧机及其使用方法
CN209497864U (zh) 一种小型农业播种机
CN107896575A (zh) 一种高效的机器人
CN207692352U (zh) 竖盘式自动播秧机
CN206977985U (zh) 一种小型手推式饲用高粱播种机
CN105379480A (zh) 自走式水稻直播机
CN210808225U (zh) 栽植装置
CN107667610B (zh) 一种播种设备
CN203374542U (zh) 一种用于马铃薯播种机的液压控制系统
CN206923270U (zh) 大蒜播种机
CN205040560U (zh) 一种晒谷机
CN108184396A (zh) 齿条正向驱动式钵秧取秧末端执行机构
CN109644637A (zh) 一种幼苗栽培机
CN107466557A (zh) 一种大数据管理的作业设备
CN107371501A (zh) 一种清洁能源车
CN107535139A (zh) 一种大数据管理的科学作业设备
CN107439105B (zh) 一种播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