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96504A - 用于端接柔性管本体的设备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端接柔性管本体的设备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96504A
CN107896504A CN201680026291.9A CN201680026291A CN107896504A CN 107896504 A CN107896504 A CN 107896504A CN 201680026291 A CN201680026291 A CN 201680026291A CN 107896504 A CN107896504 A CN 1078965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flexible pipe
ring component
end fitting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2629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96504B (zh
Inventor
C.格雷
P.诺特
A.克拉克
J.麦克纳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ker Hughes Energy Technology UK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 Ltd Of Oil And Natural Gas Britain Of General Electr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 Ltd Of Oil And Natural Gas Britain Of General Electric filed Critical Co Ltd Of Oil And Natural Gas Britain Of General Electric
Publication of CN1078965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965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965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965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3/00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hoses to rigid members; Rigid hose connectors, i.e. single members engaging both hoses
    • F16L33/01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hoses to rigid members; Rigid hose connectors, i.e. single members engaging both hoses adapted for hoses having a multi-layer wal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1/00Laying or reclaiming pipes; Repairing or joining pipes on or under water
    • F16L1/26Repairing or joining pipes on or under wat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11/00Hoses, i.e. flexible pipes
    • F16L11/02Hoses, i.e. flexible pipes made of fibres or threads, e.g. of textile which may or may not be impregnated, or provided with an impermeable layer, e.g. fire-ho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718Repairing
    • Y10T29/49721Repairing with disassembling
    • Y10T29/4973Replacing of defective par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igid Pipes And Flexible Pipes (AREA)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Shaping Of Tube Ends By Bending Or Straightening (AREA)
  • Pip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端接柔性管本体的方法及设备。该设备包括端部配件核心部分(330)、端部配件端接部分(310),以及可位于核心部分(330)与端接部分(310)之间的间隔环部件(335),以用于将核心部分(330)的整个前端部表面和端接部分(310)的相对的整个后端部表面保持为间隔开的关系。

Description

用于端接柔性管本体的设备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端接柔性管本体或再端接柔性管本体的方法及设备。具体而言,但非排他地,本发明涉及端部配件,其包括分开端部配件的核心部分和端接部分来将那些部分保持成间隔开的关系的间隔环。
背景技术
传统上,柔性管用于将开采流体从一个位置输送到另一个位置,如,油和/或气体和/或水。柔性管在海底位置(其可为深水下,即1000米或更深)与海平面位置的连接中特别有用。管可具有通常达到大约0.6米的内径(例如,直径可范围从0.05m到0.6m)。柔性管大体上形成为柔性管本体和一个或多个端部配件的组件。管本体通常形成为分层材料的组合,其形成压力容纳导管。管结构允许较大的偏转,而不会引起在其寿命内削弱管的功能性的弯曲应力。存在不同类型的柔性管,如,根据API 17J制造的未粘合的柔性管,或复合物类型的柔性管等。管本体大体上构造为组合结构,包括聚合物层和/或复合物层和/或金属层。例如,管本体可包括聚合物和金属层,或聚合物和复合物层,或聚合物、金属和复合物层。取决于使用的柔性管的层和柔性管的类型,一些管层可粘合在一起或保持未粘合。
一些柔性管用于深水(小于3300英尺(1005.84米))和超深水(大于3300英尺)的开发。对于石油的增长的需求造成钻探发生在越来越大的深度处(例如,超过8202英尺(2500米)),在该处,环境因素更为极端。例如,在此深水和超深水的环境中,海床温度升高了开采流体冷却至可导致管堵塞的温度的风险。实际上,柔性管通常设计成在-30℃到+130℃的操作温度下运行,且发展成用于甚至更极端的温度。增大的深度还增大了与柔性管必须在其中操作的环境相关联的压力。例如,可能需要柔性管在作用于管上的范围从0.1MPa到30MPa的外部压力下操作。同样,输送油、气体或水也可能引起从内作用于柔性管上的高压,例如,其中来自作用于管上的膛流体的内部压力范围从零到140MPa。结果,增加了对柔性管本体的压力防护和张力防护层的高性能水平的需要。注意,出于完整性原因,柔性管还可用于浅水应用(例如,低于大约500米深度),或甚至岸上(陆上)应用。
各种常规的端部配件是已知的,其用于端接柔性管的柔性管本体的节段的相应端部。例如,EP2492571示出了一种端部配件,其包括端接部分、核心部分,以及外壳或夹套,且外壳或夹套具有的指定目的在于减少或消除柔性管本体端接于端部配件时由张力防护绕组的塑性变形产生的残余张力。
尽管EP2492571中公开的端部配件可提供某些优点,但其存在由许多其他常规端部配件存在的某些缺点。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抵靠柔性管本体的流体保持层密封的内密封件不能或不充分地产生,则端部配件必须通过在超过端部配件的位置处切穿柔性管本体来以其整体除去,且整个新的(或翻新的)端部配件装固到柔性管的新制作的自由端部上。这是耗时且成本高的过程,且可能在柔性管本体的端部已被切下、缩短和再端接时柔性管本体的长度不足以达到期望的目标结构的某些环境中证明是不可能的。
同样对许多常规端部配件常见的是,提供排放路径或连接通路来允许柔性管本体的环带区域或其他区域排放或相互连接的能力有限。同样,排放路径或流体连通通路的提供难以(如果并非不可能)随后引入初始安装操作。即是说,常规端部配件提供的改造包括制造和原始安装之后在期望位置处的通路的元件的机会有限或不存在。
更进一步,一些常规端部配件允许流体保持层(如,端接于端部配件的阻挡层或衬套)的轴向缓移。即是说,流体保持层可在一定程度上在端部配件内沿侧向移动。这可产生密封问题。常规端部配件较少提供或未提供感测此运动、或实际上感测与使用期间的流体保持层相关联的其他特征的能力。相反,为了评估与流体保持层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端部配件和包封的柔性管本体必须从柔性管的其余部分切下,且然后柔性管本体的新的原始端部由整个新的端部配件再端接。通常,在此后分析以前装固在除去的端部配件内的柔性管本体的部分。然而,这可引起如上文提到的问题。
更进一步,目前使用模型,且从小规模模拟测试推断来预测聚合物流体保持层在工作寿命中退化。实际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各个应用和领域的细节指出了聚合物退化或老化的实际程度可能与预测的略微不同。这在期望分析装备状态以便使其寿命延长超过原来预期的工作寿命的情况下变得关键。目前,用于确定聚合物流体保持层的实际老化状态的唯一手段是除去使用中的管,切下端部配件且分析聚合物,或提供聚合物测试试片,其必须悬置来与流过管的工作流体接触。然而,在许多情况下,后者由于空间约束而不选择,且前者过于昂贵。
更进一步,常规的端部配件较少提供或不提供在膛流体沿由柔性管本体的流体保持层限定的中心膛流动时加热或冷却流体保持层或膛流体的能力。可能的任何加热或冷却应用都很复杂,且不可在初始端接过程之后对端部配件简单地改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部分地缓解一个或多个上文提到的问题。
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可用于允许端部配件再端接,同时确保可抵靠柔性管的流体保持层(如,阻挡层或衬套和/或外护套)再产生不透流体的密封的方法及设备。
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部分的套件,其可响应于端部配件部分替换而选择,从而允许替换过程之后再密封阻挡层或衬套和/或外护套。
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的目的在于允许柔性管的流体保持层的短区段在使用之后除去,且随后针对检查目的而分析,而不必从柔性管除去整个端部配件,且随后再端接柔性管本体的新产生的整个自由端部。
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端部配件,其可在初始端接过程之后总是大致保持附接到柔性管本体的节段的端部上,但其允许端部配件的一个或多个部分替换一次或重复替换,而不必除去端部配件的整体。
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法和设备,以用于提供排放路径或其他此类开口路径(如,用于纤维等的路径),以与柔性管的期望区域连接。
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提供端部配件中的排放路径来用于排放柔性管的环带流体的方法及设备。
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备,以用于改造至端部配件的一个或多个部分,而不必从柔性管的端部除去整个端部配件,以便能够在初始安装过程之后增加或改变排放路径或其他此类开口路径的位置。
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控制柔性管中的流体保持层的温度或随时间的温度曲线的机构。
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或多个传感器或观察端口,其用于有选择地监测柔性管的流体保持层的一个或多个特征。
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流体保持层的密封区,其可在使用期间被分析,但不会由此经历膛流体压力或环带流体压力。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端接柔性管本体的设备,其包括:
端部配件核心部分;
端部配件端接部分;以及
可位于核心部分与端接部分之间的间隔环部件,以用于将核心部分的整个前端部表面和端接部分的相对的整个后端部表面保持为间隔开的关系。
适当地,间隔环部件是环状本体,其具有径向最内边缘表面和径向最外边缘表面,以及后侧表面,后侧表面在内边缘与外边缘之间延伸而与前侧表面间隔开。
适当地,径向最内边缘表面和径向最外边缘表面各自包括相应的大致柱状的表面。
适当地,径向最内边缘表面限定具有一定半径的柱状表面,该半径大致等于在第一端部处由包括核心部分和端接部分的端部配件端接的柔性管的流体保持层的外表面的半径。
适当地,径向最外边缘表面限定外表面,其为端部配件的外表面。
适当地,径向最内边缘表面是大致柱状的,且包括多个嵌入区域。
适当地,前侧表面与间隔环部件的后侧表面大致平行。
适当地,前侧表面大致垂直于径向最内边缘表面和径向最外边缘表面延伸。
适当地,间隔环部件的后边缘表面是带台阶的。
适当地,间隔环部件是单个一体部件。
适当地,间隔环部件是多构件部件。
适当地,间隔环部件包括间隔环部件的径向最外区域处的罩元件。
适当地,环状本体由较强且可选抗腐蚀的材料制成。
适当地,该设备还包括支撑在间隔环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加热器元件和/或冷却器元件,以用于控制流体保持层的下面区域的温度或随时间的温度曲线。
适当地,间隔环部件包括可抵靠或邻近下面的流体保持层定位的至少一个传感器元件。
适当地,间隔环部件包括第一传感器元件和另一个传感器元件,各自布置成检测下面的流体保持层沿相应的正交对准的方向的运动。
适当地,间隔环部件包括测试通道,其从外部测试端口延伸穿过间隔环部件的本体部分,从径向内边缘表面至径向外边缘表面,直至观察端口。
适当地,间隔环部件包括具有至少一个流体连通通路的环状本体,该流体连通通路在环状本体的径向最外边缘表面上的出口端口与环状本体的后侧表面和/或前侧表面上的入口端口之间延伸。
适当地,流体连通通路的至少一个区域衬有或包有或涂布有抗腐蚀衬套或抗腐蚀材料。
适当地,入口端口邻近间隔环部件的径向最内边缘表面。
适当地,设备还包括与流体连通通路流体连通的间隔环部件的前侧表面和/或后侧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圆形凹槽。
适当地,间隔环部件的径向最内边缘表面包括用于接收相应的密封环部件的至少一个凹入区域。
适当地,端接部分的后端部处的径向最内表面包括用于接收相应的密封环部件的凹入区域。
适当地,核心部分的前端部处的径向最内表面包括用于接收相应的密封环部件的凹入区域。
适当地,间隔环部件的径向最内表面可抵靠流体保持层定位在不经历相应的膛流体压力或环带流体压力的间隔开的密封位置之间的密封区中。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用于端接柔性管本体的设备的端部配件,其包括:
端部配件部分;
端部配件端接部分;以及
可位于核心部分与端接部分之间的间隔环部件,以用于将核心部分的整个前端部表面和端接部分的相对的整个后端部表面保持为间隔开的关系。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拉出式探头单元,其包括:
装固在探头本体中的至少一个传感器元件和相应的连接器,其可位于间隔环部件的相应探头本体接收凹口中,间隔环部件可位于端部配件的核心部分与端接部分之间;其中
探头本体和间隔环部件是大致完整厚度的部件,其在端接于端部配件中的柔性管本体的流体保持层与端部配件的外表面之间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给了一种用于端接柔性管本体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在操作的管本体端接阶段期间,将间隔环部件设在端部配件的核心部分与端部配件的端接部分之间,从而将核心部分的整个前端部表面保持为与端接部分的相对的整个后端部表面成间隔开的关系。
适当地,该方法还包括通过经由间隔环部件的径向最内表面上的多个嵌入区域抓持流体保持层的径向外表面来防止管本体的流体保持层相对于端部配件的轴向运动。
适当地,该方法还包括经由支撑在间隔环部件中的相应加热或冷却元件来有选择地加热和/或冷却间隔环部件下面的流体保持层的区域的步骤。
适当地,加热和/或冷却所述区域到预定温度或成预定温度曲线的步骤。
适当地,该方法还包括经由通过间隔环部件支撑的至少一个传感器元件感测间隔环部件下面的流体保持层的至少一个参数的步骤。
适当地,该方法还包括通过将包括包含至少一个流体连通通路的本体的间隔环部件定位在柔性管的第一端部区域处的端部配件的端接部分与核心部分之间来提供用于使柔性管的环带区域排放的排放路径。
适当地,该方法还包括通过将包括包含至少一个流体连通通路的本体的间隔环部件定位在柔性管的第一端部处的端部配件的端接部分与核心部分之间来提供用于加压柔性管的环带区域的流体连通路径;以及
将非环境压力施加至流体连通通路。
适当地,该方法包括与柔性管的膛的加压循环独立,或在此之后,或与此同时施加非环境压力。
适当地,该方法包括当管在海平面处的空气中测试时施加超过大气压力的非环境压力。
适当地,该方法包括施加非环境压力,其包括与柔性管的区域所处的预定深度处的海水相关联的所得的静水压力。
适当地,该方法包括将超过海平面处的环境压力的所得的静水压力直接地施加到端部配件中的内密封环的后方区域。
适当地,该方法包括将间隔环定位在柔性管的流体保持层上,从而将至少一个面向后的入口端口定位在流体连通通路的第一通路端部处,与柔性管的压力防护层大致对准,且将至少一个出口端口定位在端部配件的外表面处的流体连通通路的其余端部处。
适当地,该方法包括将排放阀设在间隔环部件的出口端口处。
适当地,该方法包括经由间隔环部件的面向后的表面中的凹槽将流体连通路径设在防护层与内端口之间的步骤。
适当地,该方法还包括当间隔环部件装固在端部配件的端接部分与核心部分之间时经由间隔环部件激励至少一个内密封环部件。
适当地,该方法包括当间隔环部件装固在端部配件的端接部分与核心部分之间时经由间隔环部件激励两个间隔开的密封环部件。
适当地,该方法包括提供未经历膛流体压力和环带流体压力的密封区的步骤,密封区在间隔开的密封环部件受激励之后处于间隔环部件下面。
适当地,该方法还包括通过以包括流体连通通路的新的间隔环部件替换端部配件的原始间隔环部件来改造间隔环部件。
适当地,改造步骤还包括以包括流体连通通路的替换间隔环部件来替换包括空白本体的原始间隔环部件。
适当地,操作的管端接阶段包括再端接柔性管本体的预端接节段的阶段,该方法还包括:
抵靠柔性管的衬套或阻挡层再密封,而不除去整个之前存在的端部配件。
适当地,该方法还包括将柔性管的膛区域加压至膛压力;以及
将流体连通通路加压至另一个通路压力;由此
通路压力小于或等于膛压力,且大于海平面处的空气的大气压力。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再端接柔性管的端部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从多构件端部配件除去在柔性管的端部处装固到柔性管本体上的至少一个原始端部配件构件,将端部配件的保持部分留在原位;以及
随后将至少一个接替的端部配件构件装固到保持部分上,从而在从原始密封位置沿轴向移位的新密封位置处抵靠柔性管的流体保持层提供新的不透流体的密封。
适当地,该方法还包括通过将内密封环部件和/或外密封环部件抵靠流体保持层的外表面定位在沿与原始密封位置相关联的轴向位置间隔开的柔性管本体的长度的新轴向位置处来提供新的不透流体的密封。
适当地,该方法还包括通过切穿柔性管本体的整个截面来除去原始端部配件构件,且随后提供新的不透流体的密封,而不从柔性管的其余部分切下多构件端部配件。
适当地,该方法还包括除去端接部分和/或内密封环部件和/或内间隔环部件和/或内环插入部件中的至少一者。
适当地,该方法还包括除去外间隔环部件和/或外密封环部件和/或外套环部件中的至少一者。
适当地,该方法还包括以对应的替换构件来替换至少一个原始端部配件构件,替换构件包括接替构件,且具有比原始端部配件构件的对应原始宽度大小较大或较小的宽度大小。
适当地,该方法还包括通过以下步骤来以替换构件来替换原始端部配件构件:
从端部配件的保持部分松开且然后除去原始端部配件构件;以及
随后将替换构件定位在端部配件的保持部分附近,且将替换构件直接地或间接地装固到其上。
适当地,该方法还包括连同内密封环部件和内环插入部件从柔性管本体的区域的端部除去包括后端部凸缘的端部配件的原始端接部分;以及
抵靠端部配件的保持的核心部分的凸缘定位具有比原始端接部分的凸缘的对应宽度较宽或较窄的后端部凸缘的替换端接部分;由此替换内密封环部件和/或内环插入部件定位在替换端接部分与流体保持层的外表面之间的凹入区域中。
适当地,该方法还包括连同内密封环部件和内环插入部件从柔性管本体的区域的端部除去包括后端部凸缘的端部配件的原始端接部分;
从端部配件的保持的核心部分附近的位置除去原始间隔环部件;
抵靠端部配件的保持的核心部分的凸缘定位具有比原始内间隔环部件的宽度较宽或较窄的宽度的替换内间隔环部件的后侧;
抵靠替换内间隔环部件的后侧定位端接部分,以及位于所述端接部分与流体保持层的外表面之间的凹入区域中的内密封环部件;以及
将端接部分装固到替换内间隔环部件上。
适当地,该方法还包括连同内密封环部件和内环插入部件从柔性管本体的端部区域松开且然后除去包括后端部凸缘的端部配件的原始端接部分;
将包括接替构件和内密封环部件的端接部分抵靠端部配件的保持的核心部分的前侧定位在所述端接部分与流体保持层的外表面之间的凹入区域中;以及
将端接部分直接地装固到核心部分上。
适当地,该方法还包括在除去原始端部配件构件之后从流体保持层的其余部分切下流体保持层的端部的一部分。
适当地,该方法还包括在切下流体保持层的所述部分之后,确定与流体保持层的所述部分相关联的至少一个特征。
适当地,流体保持层包括柔性管的阻挡层或衬套。
适当地,该方法还包括连同外密封环部件和外间隔环部件除去端部配件的原始套环部件;以及
抵靠端部配件的夹套部件的后表面定位具有比除去的外间隔环部件的对应宽度较大或较小的宽度的替换外间隔环部件;从而
将替换外密封环部件定位在替换外间隔环部件与流体保持层的外表面之间的凹入区域中。
适当地,该方法还包括连同外密封环部件和外间隔环部件除去端部配件的原始套环部件;以及
抵靠端部配件的夹套部件的后表面定位附加的外间隔环部件;从而
将外密封环部件定位在外间隔环部件与流体保持层的外表面之间的凹入区域中,所述外间隔环部件由附加的外间隔环部件与夹套的后表面间隔开。
适当地,流体保持层包括柔性管的外护套。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端部配件的外夹套部件,其包括:
大体上柱状本体,其具有提供端部配件的外表面区域的外表面,以及限定端部配件的张力防护线端接区域的范围的内表面;其中
大体上柱状本体的第一端部区域包括至少一个装固元件,以用于将本体装固到端部配件的核心部分上,且大体上柱状本体在夹套部件的其余端部区域处的内表面是柱状的。
适当地,大体上柱状本体在夹套部件的其余端部区域处的内表面不包括用于接收外密封环部件的渐缩区域。
适当地,装固元件包括带螺纹区域。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供了用于端部配件的外间隔环部件,其包括:
环形本体,其具有径向内表面和与内表面间隔开的径向外表面,以及第一和另一个间隔开的大致平行的侧壁;其中
内表面包括用于与外密封环部件的径向面向外的表面匹配的至少一个渐缩区域。
适当地,外表面包括大致柱状表面,其提供端部配件的外表面。
适当地,内表面包括至少两个渐缩区域,各自与相应的密封环部件的相关联的径向面向外的表面匹配。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端部配件的内空间环部件,其包括:
环形本体,其具有径向内表面和与内表面间隔开的径向外表面,以及第一和另一个间隔开的大致平行的侧壁;其中
环形本体可位于柔性管的内流体保持层上,且环形本体的径向外表面提供端部配件的外表面区域。
适当地,径向内表面是大致柱状的。
适当地,径向外表面是大致柱状的。
适当地,径向内表面区域包括至少一个渐缩区域,以用于与内密封环部件的径向面向外的表面匹配。
适当地,内表面包括至少两个渐缩区域,各自与相应的密封环部件的相关联的径向面向外的表面匹配。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大致如前文参照附图所述那样构造和布置的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大致如上文参照附图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允许柔性管的端部处的端部配件的一个或多个构件部分出于多种原因替换,而不必改造整个端部配件,这通常将涉及切穿柔性管本体的整个截面且执行整个新的端接过程。
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允许了有限部分的套件,其包括端部配件的一个或多个替换端接部分,和/或外密封环或内密封环,和/或环插入物和/或间隔环部分在一定时间内使用来在沿管长度的间隔开的轴向位置处抵靠柔性管的阻挡层或衬套和/或外护套再密封。这可为一次再端接步骤,或可重复发生。
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允许了流体密封件失效时或检查阻挡层或衬套和/或外护套的一部分时,在沿柔性管的轴向长度的逐步较短或较长的位置处重复再密封阻挡层或衬套和/或外护套。
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提供了在端部配件初始安装在柔性管本体的节段的端部处之后在期望位置处提供用于使柔性管的环带区域排放的排放路径的方法及设备。
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提供了方便的方式来改造用于柔性管的端部配件中的期望位置处的流体连通和/或其他目的的通路。
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提供了用于将柔性管本体的流体保持层的外表面抓持或装固在端部配件内的技术。这有助于在使用期间避免沿与柔性管本体相关联的轴线的侧向运动或缓移。
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热器和/或冷却器,其可有选择地用于控制温度或向流体保持层提供温度曲线。加热和/或冷却温度可有助于控制膛中的固体物质的累积,且有助于控制输送的流体的粘性。
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提供了一个或多个传感器,其可抵靠流体保持层定位,且可用于不断地或重复地监测流体保持层的一个或多个特征。
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提供了端部配件的容易替换的元件,其允许端接于端部配件中的流体保持层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的观察和/或测试和/或感测,而不必除去柔性管本体的整个端部和相关联的端部配件。
附图说明
现在将仅通过举例,参照附图来在下文中描述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柔性管本体;
图2示出了柔性管的使用;
图3a示出了多构件端部配件的部分;
图3b示出了具有眼板端部盖、间隔环和相关联的密封环的多构件端部配件;
图4示出了图3a的端部配件的甚至更示意性的视图;
图5示出了具有某些替换的构件的图4的端部配件;
图6示出了除去的构件部分;
图7示出了多构件端部配件的部分;
图8示出了具有某些替换的构件的图7的端部配件;
图9示出了多构件端部配件的部分;
图10示出了具有替换的构件的图9的端部配件;
图11示出了提供使用间隔环和相关联的密封环的流体密封件;
图12a示出了可如何提供背对背的密封环;
图12b示出了背对背的密封件可如何利用环插入部件激励;
图13示出了间隔开的密封环和加热器元件;
图14示出了密封区中的间隔环中的观察端口;
图15有助于示出具有非平行侧的间隔环和流体保持层的抓持;
图16有助于示出流体连通通路设在间隔环中;以及
图17有助于示出使用替换间隔环的再密封。
在附图中,相似的参照标号表示相似的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贯穿此描述,将参照柔性管。将认识到的是,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适于结合多种柔性管使用。例如,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可相对于根据API 17J制造的柔性管和该类型的相关联的端部配件使用。此柔性管通常称为未粘合的柔性管。同样,且如下文更详细所述,本发明的某些其他实施例可结合用于复合物类型的结构的柔性管的柔性管和相关联的端部配件使用。此复合物类型柔性管及其制造目前由API标准化。此类柔性管可包括粘合在一起的相邻管状层。
转到图1,将理解的是,所示柔性管是管本体的一部分以及一个或多个端部配件的组件,管本体的相应端部端接于各个端部配件中。图1示出了管本体100如何由形成压力容纳导管的分层材料的组合形成。如上文所述,尽管图1中示出了一定数目的特定层,但将理解的是,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广泛适用于包括由多种可能的材料制成的两层或更多层的同轴管本体结构。管本体可包括一层或多层,其包括形成管状复合物层的复合物材料。将进一步注意到的是,仅出于示范目的示出了层厚度。如本文使用的用语"复合物"用于宽泛地表示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材料形成的材料,例如,由基质材料和增强纤维形成的材料。下文描述了某些其他可能的示例。
管状复合物层因此是具有由复合物材料形成的大体上管状形状的层。层可经由挤制、拉挤或沉积过程制造,或通过卷绕过程,其中自身具有复合结构的带的相邻绕组与相邻绕组固结在一起。不管使用的制造技术,复合物材料都可选包括具有第一特征的基质或材料本体,其中嵌进了具有不同物理特征的其他元素。即是说,在一定程度上对准的长形纤维或随机定向的较小纤维可设置在主体中,或球或其他规则或不规则形状的颗粒可嵌进基质材料或以上的一种以上的组合中。适当地,基质材料为热塑性材料,适当地,热塑性材料是聚乙烯或聚丙烯或尼龙或PVC或PVDF或PFA或PEEK或PTFE或此类材料与由玻璃、陶瓷、玄武岩、碳、碳纳米管、聚酯、尼龙、芳纶、钢、镍合金、钛合金、铝合金等中的一者或多者制造的增强纤维、或由玻璃、陶瓷、碳、金属、巴克球、金属硅酸盐、碳化物、碳酸盐、氧化物等制造的填料的合金。
图1中示出的管本体100包括内部压力护套105,其用作流体保持层,且包括确保内部流体完整性的聚合物层。该层提供任何传送的流体的边界。将理解的是,该层自身可包括一定数目的子层。将认识到的是,当使用骨架层102时,内部压力护套通常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称为阻挡层。在没有此类骨架的操作(所谓的滑膛操作)中,内部压力护套可称为衬套。图1中示出了阻挡层105。
将注意的是,在使用之处的骨架层是提供联锁构造的抗压力层,其可用作最内层,以完全或部分地防止内部压力护套105由于管减压、外部压力和张力防护压力和机械挤压负载引起的塌陷。骨架是抗压层。将认识到的是,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可适用于'粗膛'应用(具有骨架)。适当地,骨架层是金属层。适当地,骨架层由不锈钢、抗腐蚀镍合金等形成。适当地,骨架层由复合物、聚合物或其他材料或材料的组合形成。适当地,骨架层可替代还用作压力防护层110的内部压力护套外的粘合的增强层。
压力防护层110为抗压力层,其提供增大柔性管对内部和外部压力以及机械挤压负载的抵抗性的结构层。该层还在结构上支撑内部压力护套。适当地,如图1中所示,压力防护层由管状复合物层形成。适当地,对于未粘合类型的柔性管(未示出),压力防护层由以接近90°捻角的线的联锁构造构成。适当地,在此情况下,压力防护层是金属层。适当地,压力防护层由碳钢、铝合金等形成。适当地,压力防护层由拉挤复合物联锁层形成。适当地,压力防护层由带材料层的挤制或拉挤或沉积或卷绕形成的复合物形成,其中预浸渍复合物带层或复合物带和聚合物带的交错层固结且结合在一起,且还与内部压力护套105粘合在一起来形成粘合的管本体结构。
柔性管本体还包括可选的第一张力防护层115和可选的第二张力防护层120。各个张力防护层用于维持张力负载和还可选内部压力。适当地,对于一些柔性管,张力防护绕组为金属(例如,钢、不锈钢或钛等)。对于一些复合物柔性管,张力防护绕组可为聚合物复合物带绕组(例如,设有热塑性(例如,尼龙)基质复合物或热固性(例如,环氧树脂)基质复合物)。对于未粘合的柔性管,张力防护层通常由多条线形成。(为了给予层强度),其位于内层上,且沿管的长度成通常在大约10°到55°之间的捻角螺旋卷绕。适当地,张力防护层成对反向卷绕。适当地,张力防护层是金属层。适当地,张力防护层由碳钢、不锈钢、钛合金、铝合金等形成。适当地,张力防护层由复合物、聚合物或其他材料或材料的组合形成。
适当地,柔性管本体包括可选的带层(未示出),其有助于包含下面的层,且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相邻层之间的磨蚀。带层可选为聚合物或复合物,或材料的组合,还可选包括管状复合物层。带层可用于协助防止金属与金属的接触来有助于防止磨损。张力防护物上的带层还可有助于防止"局部扭曲"。
柔性管本体还包括可选的绝缘层125和外护套130,其包括聚合物层来用于保护管免受海水渗透和其他外部环境、腐蚀、磨蚀和机械破坏。任何热绝缘层有助于限制通过管壁到周围环境的热损耗。
各个柔性管均包括与位于柔性管的至少一个端部处的端部配件在一起的至少一个部分,称为管本体100的节段或区段。端部配件提供机械装置,其形成柔性管本体与连接器之间的过渡。例如,如图1中所示的不同管层以一种方式端接于端部配件中,以在柔性管与连接器之间传递负载。
图2示出了适用于将开采流体(如油和/或气体和/或水)从海底位置221输送至浮式设施222的立管组件200。例如,在图2中,海底位置221包括海底流送线225。柔性流送线225包括柔性管,其整体或部分靠在海床230上或埋入海床下,且用于静止应用。浮式设施可由平台和/或浮筒或如图2中所示的船提供。立管组件200提供为柔性立管,即是说,柔性管240将船连接到海床装备上。柔性管可成具有连接端部配件的柔性管本体的节段。
将认识到的是,存在不同类型的立管,这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公知的。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可结合任何类型的立管使用,如,自由悬置的(自由悬挂的悬链立管)、受一定程度的约束的立管(浮筒、链)、完全受约束的立管或包围在管中(I或J形管)。此构造的一些但不是所有示例可在API 17J中找到。图2还示出了柔性管的部分如何可用作跨接管线250。
图3a示出了端部配件300,其可用于端接柔性管本体100的另外开口端部。图3中所示的类型的端部配件可装固到柔性管本体的节段的两个端部上,或仅装固在一个端部处,其中柔性管本体的其余端部以一些其他方式端接。端部配件300是多构件端部配件。即是说,端部配件包括许多部分,其中各个均用于支撑和/或密封柔性管本体的特定层的具体目的。
如图3a中所示,骨架层102和上面的阻挡层105共用公共的端部点305。该端部点限定柔性管本体的端部区域处的端部末端。端部305由端部配件的端接部分310包绕和支撑。端接部分310自身包括开口端部315、颈部区域317,以及向外延伸的连接凸缘320。端接部分310制作为一体的单元。端部配件的端接部分的开口端部315可装固到以背对背构造布置的刚性结构或另一个端部配件上。端接部分具有内表面322,其具有带与骨架层102的内径大致匹配的内径的大致柱状的区域,以及朝限定端部配件的开口嘴部的端接部分的开口端部的外扩区域。朝端接部分的连接凸缘320,端接部分的内表面322首先带台阶向外,且然后向外渐缩,以接收骨架层和阻挡层的端部,且形成接收内密封环325的凹入区域。内密封环325是密封部件,其包括底脚部分327,底脚部分327可抵靠阻挡层的径向外表面受激励,以及内密封环本体328,内密封环本体328与底脚部分327一起移动,且可推入限定在端部配件的端接部分的径向内表面与由阻挡层提供的大致柱状的外表面之间的渐缩凹口区域中。将理解的是,内(或外)密封环的其他设计也可使用,如,包括梯形或楔形区段的形状,其与内(或另外相对的)表面322上的其他相似成角的表面,或与包括在端部配件设计中的附加激励环对接,以便激励密封件。还将理解的是,内(或外)密封环材料可为金属、聚合物、复合物或这些的组合,而不有损允许密封的能力。
多构件端部配件300的端接部分310经由介入的间隔环335装固到端部配件300的核心部分330上。间隔环335是环状部件,环状部件具有大致柱状的外表面337(其形成端部配件330的整个外表面340的部分),以及大致柱状的径向内表面343(其具有与流体保持层105的外表面的大小大致匹配的内径)。间隔环部件335因此支撑使用中的间隔环下面的流体保持阻挡层。间隔环的第一侧和另一侧大致平行,且在间隔环的径向外表面337与径向内表面343之间延伸。该侧大致平行且间隔开。该侧由宽度W间隔开。中间间隔环的第一侧345与端接部分310的连接凸缘320的端部表面相对且与其邻接。端接部分的该端部称为后端部,而间隔环的第一侧表面345称为前表面。即是说,仅为了阐释的目的,后表面面朝附图的右手侧,而前表面面朝附图的左手侧。将认识到,该参照系仅用于图示目的,且前和后将关于使用中的端部配件和柔性管本体的实际布置。图3中所示的间隔环的前表面经由相应的O形环密封件348密封到端部配件300的端接部分的后表面上。由中间间隔环部件335的另一侧提供的后表面与端部配件的核心部分330的相对的前端部表面邻接,且相应的O形环密封件350密封该界面。O形环密封件348和350可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熟悉的设计的O形环,或金属、弹性体或聚合物垫圈。当然可使用其他密封件类型。
如图3中所示,端部配件300的端接部分310经由间隔环部件,使用一个或多个螺栓350装固到核心部分330上。将认识到的是,当然可使用其他装固机构。端接部分、核心部分、间隔环部件、密封环和O形环是端部配件的构件的示例。
称为夹套的外壳360是大致柱状的元件,其装固到端部配件的核心部分330上。如图3中所示,夹套360经由匹配螺纹365装固到核心部分上。当然,可使用其他装固机构。夹套360的大致柱状外表面367形成端部配件300的外表面340的一部分。夹套的径向内表面370与端部配件300的核心部分330的颈部380的径向外表面373间隔开。颈部的内表面具有连同接收压力防护层110的端部383的台阶的具有匹配阻挡层的径向外表面的内部大小的区域。
因此,核心部分330的颈部380的径向外表面与夹套360的径向内表面370间隔开,以限定其间的封壳385。该封壳是相应的张力防护绕组115、120的端部387、388可端接的室或空间。封壳385可在将张力防护绕组的端部固定就位的端接过程期间经由接近端口390填充环氧树脂。
图4更详细示出了图3中所示的端部配件300的选择的部分。为了清楚起见,图3中所示的端部配件的大部分在图4中省略。图4有助于示出间隔环部件335的宽度W如何成为可选择成确定端部配件300的核心部分330和端接部分310间隔开多远的大小。当端接部分在柔性管端部配件的端接过程期间经由间隔环部件装固到核心部分上时,间隔环部件抵靠阻挡层105的径向外表面激励内密封环325。宽度W是因此在轴向方向方面设置原始密封位置400的大小。即是说是在与端部配件中的柔性管本体的中心膛相关联的中心轴线A-A沿轴向平行延伸的相对位置方面。
图5有助于示出端部配件构件(在图5中,间隔环部件)可如何从多构件端部配件除去,且由具有不同于原始构件的大小(在图5a中,宽度)的对应端部配件构件替换。更详细而言,在图5中所示的示例中,核心部分330和下面的压力防护层110如端部配件的保持部分那样保持就位,但端接部分310连同原始内密封环和原始间隔环除去。该除去步骤露出了阻挡层105的端部305和下面的骨架层102。阻挡层和骨架层的短区域通过切穿阻挡层和骨架层来经由另一个步骤除去,且然后原始端接部分310或类似的替换物,以及原始内密封环或替换内密封环又装固到核心部分330上。然而,在图5中,具有不同于原始间隔环的宽度的新间隔环部件在再端接过程的步骤中位于核心部分与端接部分之间。结果,当密封环抵靠流体保持层激励时,这发生在新密封位置500处,该位置500从原始密封位置400沿轴向移位。抵靠衬套或阻挡层再密封的该能力是有帮助的,因为这意味着可校正初始的有问题的密封,而不必替换整个端部配件,且/或允许阻挡层和骨架层的一部分在使用之后除去,以便出于监测目的来研究除去的部分。可进行分析,而不必执行常规的再端接过程,再端接过程将涉及切下整个端部配件,因此缩短柔性管,且再配合整个新的端部配件。将理解的是,取决于端接部分310的几何形状和大小,可能不需要切回柔性管本体的阻挡层和骨架层以便再定位内密封环325。
同样,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单独类型的连接器端部可首先附接到开口凸缘端部连接器310的位置;该备选布置可在内密封环325受激励或不受激励的情况下组装。该备选类型的端部连接器提供了端接部分,其可为结合眼板397的安装端部盖395,以接收张紧/悬挂装备(钩链、链、吊索/绳等),其用于安装海底管,以将张力负载从安装装备转移至管。这在图3b中示出。一旦管安装到要求的位置,则除去安装端部盖,且凸缘端部端接部分310连同内密封环325的激励而安装。如果内密封环325如图3b中所示的那样抵靠间隔环335受激励,则可能不需要在安装端部盖由凸缘端部连接器310替换时在随后替换或激励此密封件。
图3a、3b、4和5因此示出了原始端部配件构件(如端接部分310、内密封环部件325和间隔环部件355)可如何从多构件端部配件除去,而使端部配件的保持部分留在原位。随后接替的端部配件构件(接替的端接部分310、接替的内密封环部件325和接替的间隔环部件335)可装固到保持部分上,因此在新密封位置处提供抵靠流体保持层的新的不透流体的密封。新密封位置从原始密封位置沿轴向转位。在前述实施例中,用于端接部分和内密封环部件的接替构件可仅涉及再使用原始部分。作为备选,当然可使用具有相同尺寸和形状大小的新的之前未使用的部分。然而,接替的间隔环部件具有不同于除去的原始构件部分的形状和尺寸构造。
图6有助于示出如何替代除去一个或多个端部配件构件且以对应的替换构件来替换各个除去的构件而有可能根据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除去且不替换端部配件构件。更详细而言,图6有助于示出在柔性管的端部的进一步再端接期间,端接部分310和内密封环部件可如何与图5中所示的间隔环部件535一起除去。端接部分310和内密封环然后通过将这些直接地装固到保持的核心部分330上来再配合。结果,又抵靠柔性管的流体保持层提供了新的不透流体的密封。这又可通过切下阻挡层和骨架层的短端部区段来实现。新的密封位置600示为从产生相对于图5中所示的缩短宽度的间隔环部件535产生的较早密封的位置500的位置偏移。将认识到的是,在再端接过程期间,有可能仅除去图4中所示的原始间隔环部件335,且切下阻挡层和骨架层的略微较长的区段,以允许端接部分310随后按照图6直接地抵靠核心部分330装固。因此,接替的端部配件构件可为全新的构件部分,或为再使用的构件部分。同样,一个或多个构件部分可在再端接过程期间完全省略,而非改变构件部分的大小。
同样,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作为连续再端接过程的一部分,可逐渐引入较宽的中间间隔环部件,而非缩短中间间隔环的宽度。这将具有的净效果在于在沿轴向移离前一密封位置的新密封位置处抵靠柔性管的流体保持层提供新的不透流体的密封。以此方式,再端接当然需要阻挡层和骨架层的较长自由长度,以原始地设在端接部分中,预计随后的再端接过程将使逐渐密封的内密封环部件移离端部配件的核心部分330,这与如图4、5和6中详细所述的使密封点移动到更接近核心部分相反。
图7有助于示出用于柔性管的端部的备选再端接过程。在许多方面,所示的端部配件类似于参照图3至6所述的那样,然而端接部分710具有内表面722,其朝端部配件的开口端部大致是柱状的,带台阶向外而接收阻挡层和骨架层的端部,然后渐缩来接收内密封环部件325的底脚部分。内表面722然后还终止于环形插入物750位于其中的大致柱状的区段。环形插入物是端部配件的构件的示例。图7中所示的端接部分710的内表面722因此限定端接部分710与阻挡层的大致柱状外表面之间的凹口。内密封环部件325的本体和环形插入部件750位于该凹入区域中。在端接过程期间,端部配件的端接部分710和端部配件的核心部分330装固在一起。在该装固动作发生时,核心部分330的前表面抵靠环形插入部件750的后表面受驱动。该推动动作抵靠阻挡层的外表面激励内密封环部件325。结果,原始密封位置780限定在沿柔性管的阻挡层的长度的轴向位置处。
图8有助于示出图7中所示的柔性管的端部的再端接可如何执行。在再端接柔性管的端部的方法期间,端接部分710和内密封环部件325与环形插入部件750一起除去。原始端部配件的其余构件保持就位,以便张力防护绕组的端接端部不受端部配件构件部分的除去影响。如图8中所示,接替的端接部分810和接替的内密封环部件325与接替的环形插入部件850一起使用。将认识到的是,接替的内密封环部件325可为再使用的构件,其已经刚除去,或可为具有大致匹配除去的构件部分的大小的新构件。另一方面,新的环形插入部件850具有相对于图7中所示的环形插入部件750的对应宽度大小减小的宽度。同样,端接部分810具有连接凸缘855,其具有关于除去的端接部分710的连接凸缘的宽度减小的宽度。
在再端接过程期间,原始端接部分和内密封环部件和原始环形插入部件750除去,且阻挡层和骨架层的端部区段可切下。当端接部分、内密封环部件和环形插入部件从端部配件的保持部分除去时,骨架层和阻挡层的端部露出。在将阻挡层和骨架层切割到适合长度之后,替换的端接部分810使用螺栓或一些其他适合的装固机构来装固到核心部分330上,因此接替原始构件。当核心部分330的前表面接触该接替端接部分的后表面时,新的环形插入部件850抵靠新密封位置880处的阻挡层的外表面激励内密封环部件。该新密封位置880沿轴向方向从出现原始密封位置的阻挡层上的位置移位。
图9有助于示出再端接过程可如何在柔性管的端部发生,其中抵靠柔性管的外护套130形成了新的不透流体的密封。因此,将认识到的是,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允许再密封内流体保持层或外流体保持层,或实际上是外流体保持层和内流体保持层两者。还将认识到的是,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还可用于抵靠位于阻挡层或衬套与外护套之间的中间流体保持层再密封。
如图9中所示,柔性管本体的外护套130端接在之前的图3至8中未示出的端部配件的端部处。如图9中所示,端部配件的该另一端部处的夹套360的后端部具有内表面370,其渐缩而部分闭合,但夹套360自身具有保持开口的端部900。夹套360的后端部处的内表面910限定大致柱状的表面,其与由张力防护绕组的最外层提供的外表面间隔开。内套环部件920推到最外张力防护绕组层的外表面与外护套130的内表面925之间。外间隔环935是大致环状的部件,其具有大致柱状的外表面937,外表面937连同包括大致柱状部分和渐缩和重置区域的径向最内表面形成端部配件的外表面的一部分。外间隔环部件的大致柱状部分具有与外护套的外表面的大小大致匹配的大小。外间隔环部件935的内表面的渐缩区域限定外密封环940可位于其中的凹口。外密封环是包括底脚部分942和本体部分945的部件940。当外密封环部件受激励时,外密封环部件940的底脚部分942抵靠外护套130的外表面受推动,因此形成流体密封。外间隔环部件具有前表面,其装固到夹套的后表面上,且经由相应的O形环947密封。当然,可使用其他密封机构。外间隔环部件935的前端部表面与套环960的前表面邻接。作为端接过程的一部分,套环使用螺栓965或其他此类装固机构来经由中间间隔环部件间接地装固到夹套的端部上。
图10有助于示出作为再端接过程的一部分,外间隔环部件可如何除去且然后由具有比前一外间隔环部件的对应宽度较小的宽度的另一个外间隔环部件替换。如图10中所示,替换的外间隔环部件的宽度可与用于抵靠柔性管的外护套130密封的外密封环部件的宽度一样小。将认识到的是,再端接柔性管的外护套的密封件,同时将端部配件的保持部分留在原位由以下事实复杂化:套环和外间隔环部件必须沿柔性管本体的整个长度向下滑动至自由端部,以除去那些构件部分,且然后新的构件部分沿柔性管本体的长度滑动。作为备选,将认识到,外间隔环部件可形成为拆分环元件,如套环部件可能的那样。作为备选,套环部件和/或外间隔环部件可形成为多个环状元件。当期望再端接过程时,多个构件从端部配件的保持部分松开,且非期望的部分可破坏性地除去,从而使之前存在的外间隔环部件元件或至少一个外间隔环部件元件和至少一个外套环部件无损而又由新的适合的缩短的螺栓装固到夹套360的端部上。外护套可热处理来修理在除去构件时出现的任何擦伤或切口。
将认识到的是,尽管图9和10在缩短外间隔环部件的宽度以形成新密封位置方面进行了描述,但新密封位置可通过增大外间隔环部件的宽度来形成。这通过使新构件部分沿柔性管本体的整个长度从柔性管的自由端部滑动,或松开装固机构且将一个或多个新拆分环元件装固就位而用作间隔物来达成。
图11示出了多构架端部配件1100可如何设有端接部分1110和核心部分1130。间隔环1135介于端接部分1110的后端部表面1145与端部配件的核心部分的前表面1150之间。间隔环的前侧表面与端接部分的后侧表面邻接。间隔环1135确保了端接部分的后端部的整个表面保持与核心部分的前表面的整个表面成间隔开的关系。即是说,中间间隔环的本体的宽度使核心部分与端接部分分开。在图11和前述附图中,该宽度大致恒定,但这可选并非总是如此。如图11中所示,密封环部件1135的径向最内边缘表面1155具有大致柱状性质,包括朝间隔环1135的后端部的光滑柱状区域,同时内边缘1155朝间隔环的前端部向外渐缩。间隔环的径向最内表面限定间隔环与内密封环1165所处的阻挡层之间的凹口。即是说,中间间隔环1135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凹入区域来接收相应的密封环。图11中示出了这些中的一个。
图12a示出了图11中所示的备选布置,由此除密封环1165的凹口外,端接部分1210可同样包括用于接收相应的密封环1225的凹入区域。提供端接部分与流体保持层的外表面之间的密封的密封环1225提供密封,以便膛流体压力不会传送至背对背的密封环之间的位置。相比之下,由中间间隔环支撑和激励的密封环1165提供密封,以防止在背对背的密封环之间的位置处经历环带流体压力。将认识到,可提供流体连通端口(T),且这与背对背的密封环之间的位置流体连通。该端口提供了端接部分1210与中间间隔环1235之间的接头的局部打开,且可用于确保外部静水压力传送至背对背的密封环之间的位置。
图12a因此有助于示出可如何使用双密封布置。背对背的密封布置有助于提供第一密封位置,其连同间隔开的另一个密封位置(其用作后备密封件)密封膛,且使环带与形成第一密封位置处的密封的一个或多个部分密封。将认识到,包括相对的密封元件的单个环状密封件(即,一个一体单元)可根据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使用。
在图12a中,中间间隔环1235装固在端部配件的端接部分1210的后表面与核心部分的前表面之间。
图12b有助于示出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可如何使用环形插入物,而非间隔环来激励两个背对背的密封环(或在两个间隔开的位置处密封的单个一体形成的密封环)。
如图12b中所示,端部配件的端接部分1240抵靠核心部分1250的前表面直接地装固。第一密封环1260提供了膛密封,而相邻的密封环1265有助于提供后备密封来停止接收膛压力的环带,且有助于使环带与膛密封件密封。环形插入物1270通过一起驱动/推动的核心部分和端接部分来驱动进入端接部分内的凹入区域中。这激励密封元件。间隔开的'O'形环密封件1280、1285有助于密封至环带的流体路线。
测试端口1287示为抵靠流体保持层经由通路1290连接到密封位置之间的位置。同样,另一个测试端口1292经由相应的通路1294连接到间隔开的'O'形环密封件之间的位置。这允许了测试密封件,且提供了密封环之间的点在使用中通过淹没测测试端口1287和通路1290而经历局部静水压力的可能性。
图13示出了备选布置,其中背对背的密封环1325、1365可用于多构件端部配件中。在该实施例中,密封环都未支撑在中间间隔环内。相反,抵靠膛流体压力密封的第一密封环1325形成在端部配件的端接部分与流体保持层之间的凹口中。环带流体压力和环带流体大体上经由核心部分与流体保持层的外表面之间的凹口中形成的密封环1365来密封。以此方式,两个间隔开的密封环的使用产生了密封区,在该处,未经历相应的膛流体压力或环带流体压力。在图13中,该区位于中间间隔环与流体连通层的外表面之间的界面处。
图13还有助于示出加热器元件1370可如何支撑在中间间隔环中。将认识到的是,非加热器元件1370或实际上除其之外,一个或多个冷却元件可同样嵌进或另外支撑在间隔环中。加热器或冷却器可经由常规技术供有电力或加热或冷却的流体。加热器元件1370(或实际上冷却器元件)可结合使用作为大致完全宽度的间隔环的间隔环的本文所述的任何实施例使用。即是说,大致延伸从流体保持层的外表面到端部配件的外表面的整个距离。当然,将认识到,盖或罩可位于间隔环的径向外侧。加热器和/或冷却器元件可用于选择和保持预定温度和/或随时间的温度曲线,这可有助于控制材料在管的内膛上的累积,且可有助于控制输送的流体的粘性。
图14有助于示出多构件端部配件1400(其包括端接部分1410和核心部分1430)可如何由介入的间隔环保持间隔开。如图14中所示,间隔环1435可包括至少一个观察端口1450,其从间隔环部件1435的径向外边缘表面延伸至间隔环部件的径向内边缘表面处的测试端口或开口1460。由于间隔环是完整宽度的元件,故分析和/或观察可直接在期望的时刻在流体保持层的外表面上执行。将认识到,此观察端口和通路可结合本文所述的许多实施例使用。
图15有助于示出包括端接部分1510和核心部分1530的多构件端部配件1500。图15中示出了介入的间隔环1535。注意,图15中所示的间隔环1535并不具有大致平行间隔开的侧。相反,前侧表面1540在间隔环的径向内边缘表面与径向外边缘表面之间大致正交延伸,同时后侧表面1560是带台阶的。即是说,间隔环的后侧表面并未以与间隔环部件的其余侧表面平行的方式延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间隔环的侧的形状/构造可由与核心部分的相对的整个前端部表面或实际上端接部分的整个后端部表面大致匹配的任何方式制作。这对于本文所述的任何实施例都是如此。
图15还有助于示出间隔环1535可如何包括多个嵌入区域1570。在图15中,示出了六个嵌入区域,其形成为间隔环的内边缘表面上的独立的间隔开的凹槽。将认识到的是,可根据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使用任何数目的凹槽,且实际上,单个螺旋凹槽可提供凹入区域。同样,将认识到的是,可使用形成为盲孔或盲缝隙的单个独立的凹入区域,而非螺旋凹槽或圆形凹槽。同样,间隔环的径向内表面可作为备选以任何其他方式粗糙化来提供嵌入区域。由于中间间隔环包括嵌入区域,故在使用中,流体保持层在一定程度上将由间隔环抓住。这有助于防止或至少减小端接于端部配件中的流体保持层的侧向运动(图15中右到左)的风险。这有助于避免流体保持层相对于可在其他情况下有破坏密封件的风险的任何密封环的运动。将认识到的是,间隔环的粗糙内表面的使用可结合本文所述的任何实施例使用。
图16有助于示出包括端接部分1610和核心部分1630的多构件端部配件1600。间隔环1635示为在端接部分1610与核心部分1630的相对表面之间并排。即是说,如图16中所示的间隔环1635使端接部分的整个后表面与核心部分1630的整个前表面间隔开。图16有助于示出流体连通通路1650可如何形成在中间间隔环1635中。如图16中所示,流体连通通路包括第一部分1655,其从外部端口1660沿大致径向方向延伸。流体连通通路还包括沿轴向延伸的部分1665,其沿与柔性管的主轴线相关联的轴向方向延伸。流体连通通路通向凹槽1670,其围绕间隔环的后表面延伸。该凹槽和提供与其的流体连通的沿轴向延伸的通路与端接于端部配件中的柔性管本体的压力防护层对准。以此方式,可排放环带流体。使用具有在其中的至少一个流体连通通路的间隔环因此可用于帮助排放环带流体。此中间间隔环可通过以包括所需的流体连通通路的间隔环来替换形成为空白本体(即,具有流体连通通路)的之前存在的中间间隔环来针对端接的柔性管改造。将认识到,间隔环可包括具有不同形状的通路。例如,可使用弯曲或迷宫式的内腔,其中一些可与彼此接触和连通,以便实现相同的外部端口1660。
图17有助于示出包括流体连通通路的间隔环可如何根据允许再密封发生的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使用。即是说,具有图16中所示的宽度的间隔环可由图17中所示的间隔环替换,且端接部分1610抵靠阻挡层的原始区域再密封。
贯穿本说明书的描述和权利要求,词语"包括"和"包含"和它们的变体意思是"包括不限于",且它们不旨在(且不会)排除其他部分、添加、构件、整数或步骤。贯穿本说明书的描述和权利要求,单数涵盖复数,除非上下文另外要求。具体而言,在使用不定冠词的情况下,说明书将理解为考虑了复数和单数,除非上下文另外要求。
连同本发明的特定方面、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特性、整数、特征或集合将理解为适用于本文所述的任何其他方面、实施例或示例,除非与其冲突。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性(包括任何所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和/或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过程的所有步骤可以以除至少一些特征和/或步骤互斥的组合外的任何组合来组合。本发明不限于任何前述实施例的任何细节。本发明延伸至本说明书(包括任何所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特性中的任何新颖的一个、或任何新颖的组合,或延伸至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过程的步骤的任何新颖的一个或任何新颖的组合。
读者的注意力引导向结合本申请的本说明书同时或之前的且与本说明书一起向公众开放的所有论文和文献,且所有此类论文和文献的内容都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

Claims (50)

1.一种用于端接柔性管本体的设备,包括:
端部配件核心部分;
端部配件端接部分;以及
可位于所述核心部分与所述端接部分之间的间隔环部件,以用于将所述核心部分的整个前端部表面和所述端接部分的相对的整个后端部表面保持为间隔开的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
所述间隔环部件是环状本体,其具有径向最内边缘表面和径向最外边缘表面,以及后侧表面,所述后侧表面在内边缘与外边缘之间延伸,且与前侧表面间隔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最内边缘表面和所述径向最外边缘表面各自包括相应的大致柱状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
所述径向最内边缘表面限定具有一定半径的柱状表面,所述半径大致等于在第一端部处由包括所述核心部分和所述端接部分的端部配件端接的柔性管的流体保持层的外表面的半径。
5.根据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
所述径向最外边缘表面限定外表面,其为所述端部配件的外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所述径向最内表面是大致柱状的,且包括多个嵌入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2和从属于其的任何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表面与所述间隔环部件的后侧表面大致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2和从属于其的任何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表面大致垂直于所述径向最内边缘表面和所述径向最外边缘表面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2和从属于其的任何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环部件的后边缘表面是带台阶的。
10.根据权利要求2和从属于其的任何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环部件是单个一体的部件。
11.根据权利要求2和从属于其的任何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环部件是多构件部件。
12.根据权利要求2和从属于其的任何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环部件包括所述间隔环部件的径向最外区域处的罩元件。
13.根据权利要求2和从属于其的任何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本体由较强且可选抗腐蚀的材料制成。
14.根据任何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
至少一个加热器元件和/或冷却器元件,其支撑在所述间隔环部件中,以控制流体保持层的下面区域的温度或随时间的温度曲线。
15.根据任何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
所述间隔环部件包括可抵靠或邻近下面的流体保持层定位的至少一个传感器元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
所述间隔环部件包括第一传感器元件和另一个传感器元件,各自布置成检测下面的流体保持层沿相应的正交对准的方向的运动。
17.根据任何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
所述间隔环部件包括测试通道,其从外部测试端口延伸穿过所述间隔环部件的本体部分,从径向内边缘表面至径向外边缘表面,直至观察端口。
18.根据权利要求2和从属于其的任何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
所述间隔环部件包括具有至少一个流体连通通路的环状本体,所述至少一个流体连通通路在所述环状本体的径向最外边缘表面上的出口端口与所述环状本体的后侧表面和/或前侧表面上的入口端口之间延伸。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
所述流体连通通路的至少一个区域衬有或包有或涂布有抗腐蚀衬套或抗腐蚀材料。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
所述入口端口邻近所述间隔环部件的径向最内边缘表面。
21.根据权利要求18至权利要求20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
与所述流体连通通路流体连通的所述间隔环部件的前侧表面和/或后侧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圆形凹槽。
22.根据任何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
所述间隔环部件的径向最内边缘表面包括用于接收相应的密封环部件的至少一个凹入区域。
23.根据任何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
所述端接部分的后端部处的径向最内表面包括用于接收相应的密封环部件的凹入区域。
24.根据任何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
所述核心部分的前端部处的径向最内表面包括用于接收相应的密封环部件的凹入区域。
25.根据任何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
所述间隔环部件的径向最内表面可抵靠流体保持层定位在不经历相应的膛流体压力或环带流体压力的间隔开的密封位置之间的密封区中。
26.一种包括如任何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设备的端部配件。
27. 一种拉出式探头单元,包括:
装固在探头本体中的至少一个传感器元件和相应的连接器,所述探头本体可位于间隔环部件的相应探头本体接收凹口中,所述间隔环部件可位于端部配件的核心部分与端接部分之间;其中
所述探头本体和所述间隔环部件是大致完整厚度的部件,其在端接于所述端部配件中的柔性管本体的流体保持层与所述端部配件的外表面之间延伸。
28.一种用于端接柔性管本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操作的管本体端接阶段期间,将间隔环部件设在端部配件的核心部分与所述端部配件的端接部分之间,从而将所述核心部分的整个前端部表面保持为与所述端接部分的相对的整个后端部表面成间隔开的关系。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经由所述间隔环部件的径向最内表面上的多个嵌入区域抓持所述流体保持层的径向外表面来防止所述管本体的流体保持层相对于端部配件的轴向运动。
30.根据权利要求28或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经由支撑在所述间隔环部件中的相应加热或冷却元件来有选择地加热和/或冷却所述间隔环部件下面的流体保持层的区域。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加热和/或冷却所述区域至预定温度或成预定温度曲线。
32.根据权利要求28至权利要求3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经由通过所述间隔环部件支撑的至少一个传感器元件感测所述间隔环部件下面的流体保持层的至少一个参数。
33.根据权利要求28至权利要求3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将包括包含至少一个流体连通通路的本体的所述间隔环部件定位在柔性管的第一端部区域处的端部配件的核心部分与端接部分之间来提供使柔性管的环带区域排放的排放路径。
34. 根据权利要求28至权利要求3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将包括包含至少一个流体连通通路的本体的间隔环部件定位在柔性管的第一端部处的端部配件的核心部分与端接部分之间来提供用于加压柔性管的环带区域的流体连通路径;以及
将非环境压力施加至所述流体连通通路。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与所述柔性管的膛的加压循环独立,或在此之后,或与此同时施加所述非环境压力。
36.根据权利要求34或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管在海平面处的空气中测试时施加超过大气压力的非环境压力。
37.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施加非环境压力,其包括与所述柔性管的区域所处的预定深度处的海水相关联的所得的静水压力。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超过海平面处的环境压力的所述所得的静水压力直接地施加到所述端部配件中的内密封环的后方区域。
39.根据权利要求33和从属于其的任何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间隔环部件定位在柔性管的流体保持层上,从而将至少一个面向后的入口端口定位在所述流体连通通路的第一通路端部处,与所述柔性管的压力防护层大致对准,且将至少一个出口端口定位在所述端部配件的外表面处的所述流体连通通路的其余端部处。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排放阀设在所述间隔环部件的出口端口处。
41.根据权利要求39或权利要求4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经由所述间隔环部件的面向后的表面中的凹槽将流体连通路径设在所述防护层与内端口之间。
42.根据权利要求28至权利要求4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间隔环部件装固在所述端部配件的端接部分与核心部分之间时经由所述间隔环部件激励至少一个内密封环部件。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间隔环部件装固在所述端部配件的端接部分与核心部分之间时经由所述间隔环部件激励两个间隔开的密封环部件。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未经历膛流体压力和环带流体压力的密封区,其在所述间隔开的密封环部件受激励之后处于所述间隔环部件下面。
45.根据权利要求33和从属于其的任何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以包括所述流体连通通路的新的间隔环部件替换原始间隔环部件来改造所述间隔环部件。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改造步骤还包括:
以包括所述流体连通通路的替换间隔环部件来替换包括空白本体的原始间隔环部件。
47.根据权利要求28至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操作的管端接阶段包括再端接柔性管本体的预端接节段的阶段,所述方法还包括:
抵靠所述柔性管的衬套或阻挡层再密封,而不除去整个之前存在的端部配件。
48. 根据权利要求33和从属于其的任何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柔性管的膛区域加压至膛压力;以及
将所述流体连通通路加压至另一通路压力;由此
所述通路压力小于或等于所述膛压力,且大于海平面处的空气的大气压力。
49.大致如上文参照附图所述那样构造和布置的设备。
50.一种大致如上文参照附图所述的方法。
CN201680026291.9A 2015-05-06 2016-04-28 用于端接柔性管本体的设备及方法 Active CN1078965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B1507720.9 2015-05-06
GBGB1507720.9A GB201507720D0 (en) 2015-05-06 2015-05-06 Access provision
PCT/GB2016/051219 WO2016178001A1 (en) 2015-05-06 2016-04-28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erminating flexible pipe body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96504A true CN107896504A (zh) 2018-04-10
CN107896504B CN107896504B (zh) 2020-10-27

Family

ID=53489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26291.9A Active CN107896504B (zh) 2015-05-06 2016-04-28 用于端接柔性管本体的设备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2) US11293571B2 (zh)
EP (1) EP3292340B1 (zh)
CN (1) CN107896504B (zh)
BR (2) BR112017023012B1 (zh)
DK (1) DK3292340T3 (zh)
GB (1) GB201507720D0 (zh)
MY (1) MY190531A (zh)
WO (1) WO201617800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46452B1 (fr) * 2015-12-31 2018-02-16 Technip France Embout de connexion d'une ligne flexible, dispositif de mesure et procede associe
GB201611246D0 (en) * 2016-06-29 2016-08-10 Ge Oil & Gas Uk Ltd Gas venting
WO2021102318A1 (en) 2019-11-22 2021-05-27 Trinity Bay Equipment Holdings, LLC Reusable pipe fitting systems and methods
AU2020386635A1 (en) * 2019-11-22 2022-06-09 Trinity Bay Equipment Holdings, LLC Potted pipe fitting systems and methods
CA3162606A1 (en) * 2019-11-22 2021-05-27 Trinity Bay Equipment Holdings, LLC Swaged pipe fitting systems and methods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54051A (en) * 1959-11-25 1964-04-02 Oil Feed Engineering Company L A new or improved end fitting for flexible hose
WO1999019654A1 (en) * 1997-10-14 1999-04-22 Nkt Flexibles I/S A flexible pipe with an associated end-fitting
EP2492571A2 (en) * 2011-02-22 2012-08-29 Petroleo Brasileiro S.A. - PETROBRAS End fitting for a riser and method
WO2013074098A1 (en) * 2011-11-16 2013-05-23 Deepflex Inc. End fitting for flexible pipe
WO2014001236A1 (en) * 2012-06-26 2014-01-03 Wellstream International Limited Intermediate sealing for ultradeep water applications
EP2746635A1 (en) * 2012-12-18 2014-06-25 Wellstream International Limited Integrity testing of pip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5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809874A (en) 1925-01-12 1931-06-16 Titeflex Metal Hose Co Hose coupling
US1699911A (en) 1925-07-11 1929-01-22 Fed Metal Hose Corp Coupling for flexible metal hose
US1948211A (en) * 1932-09-17 1934-02-20 Goodrich Co B F Flexible sealing coupling
US2848254A (en) 1950-05-01 1958-08-19 Millar John Humphrey End fittings for flexible metallic hose
US2858147A (en) 1954-04-21 1958-10-28 Titeflex Inc Renewable fitting for reinforced metallic hose
GB809097A (en) 1956-03-29 1959-02-18 Resistoflex Corp Quick-attachable reusable hose end fitting
FR1161980A (fr) 1956-04-25 1958-09-08 Neue Argus Gmbh Raccord pour un tuyau souple en caoutchouc ou en matière synthétique de grand diamètre, et procédé de fixation de ce raccord sur le tuyau
US3306637A (en) 1964-09-04 1967-02-28 Resistoflex Corp Reuseable hose end fitting
US3844587A (en) 1973-03-19 1974-10-29 Kabel Metallwerke Ghh Releasable connection for coaxial tubes
DE2541242A1 (de) 1975-09-12 1977-03-24 Kabel Metallwerke Ghh Armatur fuer eine wellrohrleitung
US4143892A (en) 1977-11-14 1979-03-13 The Gates Rubber Company Hose coupling
US4573527A (en) * 1983-07-29 1986-03-04 Mcdonough M J Heat exchanger closure connection
GB2156031B (en) 1984-03-14 1988-02-24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Flexible pipe
DE3409734A1 (de) 1984-03-20 1985-09-26 The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Tokio/Tokyo Biegsame rohrleitung fuer den transport fliessender medien
US4729583A (en) 1985-08-07 1988-03-08 Titeflex Corporation Reusable end fitting for convoluted hose
US4666191A (en) 1985-10-25 1987-05-19 The Gates Rubber Company High pressure hose and coupling
US4813715A (en) 1986-03-24 1989-03-21 Hercules Incorporated End connectors for filament wound tubes
US4875717A (en) 1987-02-17 1989-10-24 Hercules Incorporated End connectors for filament wound tubes
US4775171A (en) 1987-04-06 1988-10-04 Marshall Don J High pressure field repair coupling
US4950001A (en) 1987-12-11 1990-08-21 Simplex Wire & Cable Graduated friction anchor
DE3814410A1 (de) 1988-04-28 1989-11-09 Kabelmetal Electro Gmbh Verbindungsanordnung fuer kunststoffrohre
US5209267A (en) 1988-05-31 1993-05-11 Dana Corporation Convoluted hose end assembly
FR2683260B1 (fr) 1991-11-05 1995-10-20 Aerospatiale Tube en materiau composite pour forage et/ou transport de produits liquides ou gazeux, en particulier pour l'exploitation petroliere en mer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un tel tube.
US5277455A (en) * 1992-09-25 1994-01-11 Performance Plastics Products, Inc. Plastic lined dual containment piping system
CA2176328A1 (en) 1995-05-12 1996-11-13 Edward P. Goett Field repairable shielded conduit termination system
US5685576A (en) 1995-06-06 1997-11-11 Wolfe; Donald H. Pipe coupling
US6360781B1 (en) 1997-10-14 2002-03-26 Nkt Flexibles A/S Assembly of a flexible pipe and an end-fitting
US6039083A (en) * 1998-10-13 2000-03-21 Wellstream, Inc. Vented, layered-wall deepwater conduit and method
FR2790814B1 (fr) 1999-03-09 2001-04-20 Coflexip Conduite hybride pour grande profondeur
AU5522700A (en) 1999-07-23 2001-02-13 Nkt Flexibles I/S A method of securing reinforcement wires to an end termination of a pipeline or a cable, an end termination, and uses of the method and the end termination
US6592153B1 (en) * 2000-10-12 2003-07-15 Wellstream, Inc. High temperature end fitting
FR2816389B1 (fr) 2000-11-08 2003-05-30 Coflexip Embout pour conduite flexible
DE20205719U1 (de) 2002-04-11 2002-07-11 Festo Ag & Co Fluidbetätigter Kontraktionsantrieb
DK1606544T3 (da) 2003-03-26 2011-01-31 Wellstream Int Ltd Endefitting til et fleksibelt rør, et røraggregat og en fremgangsmåde til at samle røraggregatet
GB0608327D0 (en) 2006-04-27 2006-06-07 Wellstream Int Ltd Riser assembly
GB2439146B (en) * 2006-06-16 2011-07-20 Wellstream Int Ltd Extended collar
FR2906595B1 (fr) 2006-09-29 2010-09-17 Technip France Embout de fixation de conduite tubulaire flexible a hautes resistances
US20090160184A1 (en) * 2007-12-20 2009-06-25 Vo Dang The End Connector For Flexible Pipe
US8276620B2 (en) 2008-03-05 2012-10-02 Vo Dang The Flexible pipe for offshore and other applications
FR2931920B1 (fr) 2008-06-02 2010-09-17 Saltel Ind Conduite flexible a embouts d'extremite integres
US8944471B2 (en) 2009-06-04 2015-02-03 Gary Rodenburg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hydraulic hose
US8479829B2 (en) * 2010-01-08 2013-07-09 Halliburton Energy Services, Inc. Alignment of BOP stack to facilitate use of a rotating control device
FR2963817B1 (fr) * 2010-08-16 2013-10-18 Technip France Embout de connexion d'une conduite flexible de transport d'un fluide cryogenique.
US8960302B2 (en) * 2010-10-12 2015-02-24 Bp Corporation North America, Inc. Marine subsea free-standing riser systems and methods
GB201018538D0 (en) 2010-11-03 2010-12-15 Wellstream Int Ltd Parameter sensing
BRPI1100228B1 (pt) 2011-02-18 2021-01-19 Petroleo Brasileiro S.A. - Petrobras escotilha para monitoramento e inspeção de riser flexível
GB201107014D0 (en) 2011-04-27 2011-06-08 Wellstream Int Ltd Fluid sealing
WO2014001249A1 (en) 2012-06-26 2014-01-03 Wellstream International Limited Monito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MY174099A (en) 2012-06-26 2020-03-09 Baker Hughes Energy Tech Uk Limited Assembly and seal test
CN103576098B (zh) 2012-07-19 2016-1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寿命在线监测方法、系统及电源
US20150292663A1 (en) 2012-11-20 2015-10-15 National Oilwell Varco Denmark I/S An assembly of a flexible pipe and an end-fitting
GB201306823D0 (en) 2013-04-15 2013-05-29 Wellstream Int Ltd Flexible pipe component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of flexible pipe
BR102013021702A2 (pt) 2013-08-26 2016-08-02 Símeros Projetos Eletromecânicos Ltda conjunto de vedação para conector de conduto flexível
GB201507027D0 (en) 2015-04-24 2015-06-10 Ge Oil & Gas Uk Ltd Flexible pipe component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of flexible pipe
GB201507718D0 (en) 2015-05-06 2015-06-17 Ge Oil And Gas Uk Ltd Termination of a flexible pipe
US10094474B2 (en) * 2015-05-26 2018-10-09 Teadit N.A., Inc. Double-shoulder, double-rail serrated metal gasket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54051A (en) * 1959-11-25 1964-04-02 Oil Feed Engineering Company L A new or improved end fitting for flexible hose
WO1999019654A1 (en) * 1997-10-14 1999-04-22 Nkt Flexibles I/S A flexible pipe with an associated end-fitting
EP2492571A2 (en) * 2011-02-22 2012-08-29 Petroleo Brasileiro S.A. - PETROBRAS End fitting for a riser and method
WO2013074098A1 (en) * 2011-11-16 2013-05-23 Deepflex Inc. End fitting for flexible pipe
WO2014001236A1 (en) * 2012-06-26 2014-01-03 Wellstream International Limited Intermediate sealing for ultradeep water applications
EP2746635A1 (en) * 2012-12-18 2014-06-25 Wellstream International Limited Integrity testing of pip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17023012A2 (pt) 2018-07-03
WO2016178001A1 (en) 2016-11-10
US20200355306A1 (en) 2020-11-12
EP3292340A1 (en) 2018-03-14
US11293571B2 (en) 2022-04-05
BR112017023012B1 (pt) 2022-02-22
MY190531A (en) 2022-04-27
GB201507720D0 (en) 2015-06-17
BR122020015930B1 (pt) 2022-07-05
US20180128404A1 (en) 2018-05-10
CN107896504B (zh) 2020-10-27
DK3292340T3 (da) 2021-05-03
EP3292340B1 (en) 2021-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96504A (zh) 用于端接柔性管本体的设备及方法
US20210207749A1 (en) Termination of a flexible pipe
EP2065551B1 (en) Flexible pipe
US9127546B2 (en) Downhole fluid separation
CA2660306C (en) Laminate pressure-containing body for a well tool
US9291004B2 (en) Tubular drill string component and corresponding drill string
CN104487814A (zh) 组件与密封测试
CN104508449B (zh) 用于超深水域应用的居间密封
CN105163878B (zh) 挠性管和制造挠性管的方法
AU2016201166A1 (en) Flexible pipe and end fitting with integrated sensor
CN103388457B (zh) 具有浮力元件的挠性管体及其制造方法
US9958354B2 (en) Integrity testing
Williams et al. Composite Spoolable Pipe Development, Advancements, and Limitations
WO2015067928A2 (en) Fluid communication
Kamp et al. Development of a Power and Data Transmission Thermoplastic Composite Coiled Tubing for Electric Drilling
Parekh-Pandit et al. Coiled tubing as a sucker rod as well as production string in dual zone completion
Podskarbi Flexible riser integrity management: areas of concern and applic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Bristol

Patentee after: Baker Hughes energy technologies UK Limited

Address before: Bristol

Patentee before: GE Oil & Gas UK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