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90977A -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90977A
CN107890977A CN201711042711.5A CN201711042711A CN107890977A CN 107890977 A CN107890977 A CN 107890977A CN 201711042711 A CN201711042711 A CN 201711042711A CN 107890977 A CN107890977 A CN 1078909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int
skin
layer
housing
casing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4271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90977B (zh
Inventor
杨光明
张涛
孙文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4271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909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78909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909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909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909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5/00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to obtain special surface effects, finishes or structures
    • B05D5/06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to obtain special surface effects, finishes or structures to obtain multicolour or other optical effects
    • B05D5/061Special surface effec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3/00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3/002Pretreat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3/00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3/10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by other chemical means
    • B05D3/102Pretreatment of metallic substr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5/00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to obtain special surface effects, finishes or structures
    • B05D5/08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to obtain special surface effects, finishes or structures to obtain an anti-friction or anti-adhesive surfac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05K5/0243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for decorative purpo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2202/00Metallic substrate
    • B05D2202/20Metallic substrate based on light metals
    • B05D2202/25Metallic substrate based on light metals based on 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2350/00Pretreatment of the substrate
    • B05D2350/30Change of the surface
    • B05D2350/33Roughe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2350/00Pretreatment of the substrate
    • B05D2350/60Adding a layer before co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2451/00Type of carrier, type of coating (Multilay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其中,壳体制作方法包括:提供一壳体基板;对壳体基板的外表面进行抛光处理;对抛光处理后的壳体基板的外表面进行喷砂处理,在壳体基板的外表面形成具有粗糙结构的喷砂层;对喷砂处理后的壳体基板外表面进行氧化处理,在喷砂层上形成氧化层;对氧化处理后的壳体基板外表面进行第一次喷漆处理、并对壳体基板外表面喷涂自发光材料,在氧化层上形成第一层油漆层和自发光层,以形成整体的壳体结构。本申请实施例油漆层位于壳体外表面的最外层,可以使得壳体表面光滑平整、不易粘指纹印,可以保持壳体外表面整洁。

Description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设备,譬如手机、平板电脑的壳体制备加工的原料通常为铝材,而商业购买得到的铝材则由于自身硬度等问题无法直接使用。需要对原料铝材进行多次加工处理形成所需壳体结构。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壳体加工后,壳体外表面容易粘指纹印。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可以减少壳体外表面粘指纹印。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制作方法,所述壳体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壳体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一壳体基板;
对所述壳体基板的外表面进行抛光处理;
对所述抛光处理后的壳体基板外表面进行氧化处理,在所述壳体基板外表面上形成氧化层;
对所述氧化处理后的壳体基板外表面进行第一次喷漆处理、并对所述壳体基板外表面喷涂自发光材料,在所述氧化层上形成第一层油漆层和自发光层。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壳体,所述壳体采用如上所述的壳体制作方法形成。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壳体,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内表面和外表面,所述壳体还包括喷砂层、氧化层、第一油漆层和自发光层,所述喷砂层具有粗糙结构,所述氧化层形成在所述喷砂层上,所述第一油漆层和所述自发光层形成在所述氧化层上。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如上所述的壳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制作方法,首先,提供一壳体基板,对所述壳体基板的外表面进行抛光处理;对所述抛光处理后的壳体基板的外表面进行喷砂处理,在所述壳体基板的外表面形成具有粗糙结构的喷砂层;对所述喷砂处理后的壳体基板外表面进行氧化处理,在所述喷砂层上形成氧化层;对所述氧化处理后的壳体基板外表面进行第一次喷漆处理、并对所述壳体基板外表面喷涂自发光材料,在所述氧化层上形成第一层油漆层和自发光层,以形成整体壳体结构。自发光层在有光照时具有吸光特性,在无光照时具有发光特性,在夜晚无光照的情况下自发光层发光可以产生光亮,以便用户寻找具有该壳体的电子设备,防止被压到或碰到地上而损坏。而且油漆层位于壳体外表面的最外层,可以使得壳体表面光滑平整、不易粘指纹印,可以保持壳体外表面整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后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在A-A方向的剖面图。
图5为图3在A-A方向的另一剖面图。
图6为图3在A-A方向的另一剖面图。
图7为图3在A-A方向的另一剖面图。
图8为图3在A-A方向的另一剖面图。
图9为图3在A-A方向的另一剖面图。
图10为图3在A-A方向的另一剖面图。
图11为图3在A-A方向的另一剖面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后盖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在B-B方向的剖面图。
图14为图12在B-B方向的另一剖面图。
图15为图12在B-B方向的另一剖面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后盖外表面进行喷砂处理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后盖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7在C-C方向的剖面图。
图19为图3在A-A方向的另一剖面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后盖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后盖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喷漆处理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以下将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将从后盖制作方法的角度进行描述,该壳体制作方法可以形成壳体,该壳体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中,比如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等。
请参阅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1包括壳体10、显示屏20、印制电路板30、电池40。
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壳体10可以包括盖板11、中框12和后盖13,盖板11、中框12和后盖13相互组合形成该壳体10,该壳体10具有通过盖板11、中框12和后盖13形成的密闭空间,以容纳显示屏20、印制电路板30、电池40等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11盖设到中框12上,后盖13盖设到中框12上,盖板11和后盖13位于中框12的相对面,盖板11和后盖13相对设置,壳体10的密闭空间位于盖板11和后盖13之间。
其中,盖板11可以为透明玻璃盖板。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盖板11可以是用诸如蓝宝石等材料制成的玻璃盖板。其中,中框12可以为金属壳体,比如铝合金中框12。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框12的材料并不限于此,还可以采用其它方式,比如:中框12可以陶瓷中框、玻璃中框。再比如:中框12可以为塑胶中框。还比如:中框12可以为金属和塑胶相互配合的结构,可以将塑胶部分和注塑到金属板材上形成。其中,后盖13可以金属后盖,比如铝合金后盖。
请一并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后盖的结构示意图。该后盖13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内表面131和外表面132,该后盖13的内表面131靠近中框12及盖板11,形成壳体10的内表面,该后盖13的外表面132远离中框12及盖板11,形成壳体10的外表面。该后盖13还可以包括开孔133,该开孔133可以安装摄像头。
在一些实施例中,后盖13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一边111、第二边112、第三边113和第四边114,其中,第一边111和第三边113相对,第二边112和第四边114相对。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边112可以位于电子设备1的底部,第四边114可以位于电子设备1的顶部,第一边111和第三边113可以位于电子设备1的两侧。其中,开孔133可以位于第四边114位置。
请一并参阅图4,图4为图3在A-A方向的剖面图。该后盖13a可以包括后盖基板137、氧化层134和油漆层136。
其中,后盖基板137可以采用铝材,比如铝合金。该后盖基板137包括内表面131和外表面132,该后盖基板137的内表面可以理解为后盖13的内表面,以及该后盖基板137的外表面可以理解为后盖未氧化处理、喷漆处理等之前的外表面。需要说明的是,后盖基板137具有与后盖13a相同的第一边111、第二边112、第三边113和第四边114。
其中,氧化层134形成在后盖基板137的外表面132上。该氧化层134可以通过一次氧化形成一层氧化层134。比如:单色氧化形成该氧化层134,具体可以通过氧化工艺后进行着色所形成。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两次氧化或两次以上的氧化形成多层氧化层。
比如:请参阅图5,图5为图3在A-A方向的另一剖面图。图5与图4的区别在于:后盖13b的氧化层134包括两层,即第一氧化层1341和第二氧化层1342。第一氧化层1341形成在后盖基板137的外表面132上,第二氧化层1342形成在第一氧化层1341上,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氧化层可以仅覆盖到第一氧化层上的一部分。第一氧化层1341和第二氧化层1342可以增加与油漆层136的结合力。其中,关于氧化层的多层结构,在此不再一一举例说明。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氧化层可以为有色氧化层,第二氧化层也可以为有色氧化层。该第一氧化层的颜色可以与第二氧化层的颜色不同,也可以相同。
其中,油漆层136形成在氧化层134上,氧化层134位于油漆层136和后盖基板137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氧化层134上喷一层油漆形成该油漆层136。该油漆层136位于后盖13外表面的最外层,其表面光滑平整,不易粘指纹印,可以保持后盖外表面洁净光滑。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在氧化层134上喷两层油漆或两层以上的油漆,以形成两层油漆层或多层油漆层。比如:请参阅图6,图6为图3在A-A方向的另一剖面图。图6与图4的区别在于:后盖13c的油漆层136包括第一油漆层1361和第二油漆层1362。该第一油漆层1361形成在氧化层134上,该第二油漆层1362形成在第一油漆层1361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油漆层1362的厚度大于第一油漆层1361的厚度,进一步的,第二油漆层1362的厚度是第一油漆层1361的厚度的两倍,比如第二油漆层1362的厚度为10um,第一油漆层1361的厚度为5um。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油漆层1362和第一油漆层1361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值,比如误差值为0.5um。第二油漆层及第一油漆层厚度的设置可以对后盖外表面提供更好的保护,而且使得两层油漆层之间粘合更加紧密。
再比如:请参阅图7,图7为图3在A-A方向的另一剖面图。图7与图4的区别在于:后盖13d的油漆层136包括第一油漆层1361、第二油漆层1362和第三油漆层1363。该第一油漆层1361形成在氧化层134上,该第二油漆层1362形成在第一油漆层1361上,该第三油漆层1363形成在第二油漆层1362上。在氧化层134上形成两层或三层油漆层可以增加氧化层和油漆层的结合力,对后盖的保护效果更佳。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油漆层1363的厚度大于第二油漆层1362,第二油漆层1362的厚度大于第一油漆层1361的厚度。进一步的,第三油漆层1363的厚度是第二油漆层1362的厚度的两倍,第二油漆层1362的厚度是第一油漆层1361的厚度的两倍,比如第三油漆层1363的厚度为8um,第二油漆层1362的厚度为4um,第一油漆层1361的厚度为2um。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油漆层1363、第二油漆层1362和第一油漆层1361的厚度依次等厚度减少,比如第三油漆层1363的厚度为9um,第二油漆层1362的厚度为6um,第一油漆层1361的厚度为3um。第三油漆层、第二油漆层及第一油漆层厚度的设置可以对后盖外表面提供更好的保护,而且使得三层油漆层之间粘合更加紧密。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油漆层可以透明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当油漆层至少为两层时,其中至少一层油漆层可以透明设置。进一步的,所有的油漆层均透明设置。以后盖氧化层为后盖的外表面颜色。
为了增加油漆层136和氧化层134之间的结合力,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图8为图3在A-A方向的另一剖面图。图8与图4的区别在于:后盖13e还可以包括结合层135。该结合层135形成在氧化层134上,油漆层136形成在结合层135上。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结合层135可以采用PVD(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物理气相沉积)的方式形成在氧化层134上。该结合层135位于氧化层134和油漆层136之间,可以增加氧化层134和油漆层136之间的结合力。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也可以其它方式在氧化层形成结合层,以增加氧化层和油漆层的结合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图9为图3在A-A方向的另一剖面图,图9与图4的区别在于:后盖13f后盖基板137的外表面形成具有粗糙结构的喷砂层1371,该喷砂层1371上的粗糙结构可以通过喷砂机采用喷砂的方式形成,使得后盖基板137外表面清洁、粗糙,进而可以增加形成在该喷砂层1371上氧化层134和油漆层136之间的结合力。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喷砂层1371覆盖于后盖基板137的整个外表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粗糙结构可以为凹凸结构,该凹凸结构可以为规则的结构,即凹凸结构均匀的排布在后盖基板137的外表面上;也可以为不规则的结构,即间距不同的排布在后盖基板137的外表面上。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粗糙结构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仅为凸出结构,比如:可以参阅图10,图10为图3在A-A方向的另一剖面图,图10与图9的区别在于:图10中的粗糙结构为凸出结构,可以是均布的凸点,也可以是不均匀布置的凸点。还比如:可以参阅图11,图11为图3在A-A方向的另一剖面图,图11与图9的区别在于:图11中的粗糙结构为凹陷结构,可以是均布的凹点,也可以是不均匀布置的凹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2,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后盖的另一结构示意图。该后盖13g的外表面包括预喷砂区115,该与预喷砂区115为两个,且两个预喷砂区115相互间隔设置。具体的,两个预喷砂区115分别靠近第一边111和第三边113。即一个预喷砂区115靠近第一边111,或者说一个预喷砂区115和第一边111相邻设置;另一个预喷砂区115靠近第三边113,或者说一个预喷砂区115和第三边113相邻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预喷砂区115通过喷砂机采用喷砂的方式进行处理,以在预喷砂区115形成粗糙结构。具体的,请参阅图13,图13为图12在B-B方向的剖面图。在预喷砂区115形成具有粗糙结构的喷砂层1373,该喷砂层1373具有两部分,即第一喷砂层1371和第二喷砂层1372。其中,第一喷砂层1371形成在其中一个预喷砂区115上,第一喷砂层1371和第一边111相邻。其中,第二喷砂层1372形成在另一个预喷砂区115上,第二喷砂层1372和第三边113相邻。第一喷砂层1371和第二喷砂层1372相互间隔。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粗糙结构可以为凹凸结构,该凹凸结构可以为规则的结构,即凹凸结构均匀的排布在后盖基板137的外表面上;也可以为不规则的结构,即间距不同的排布在后盖基板137的外表面上。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粗糙结构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仅为凸出结构,比如:可以参阅图14,图14为图12在B-B方向的另一剖面图,图14与图13的区别在于:图14中的粗糙结构为凸出结构,可以是均布的凸点,也可以是不均匀布置的凸点。还比如:可以参阅图15,图15为图12在B-B方向的另一剖面图,图15与图13的区别在于:图15中的粗糙结构为凹陷结构,可以是均布的凹点,也可以是不均匀布置的凹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6,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后盖外表面进行喷砂处理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二边112和第四边114的距离为H1,喷砂层1373靠近第二边112,喷砂层1373在第二边112至第四边113方向的高度为H2,其中,2/5H1<H2<4/5H1。需要说明的是,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喷砂层1373的高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其中,喷砂层1373在第一边111至第三边113方向的宽度为W,其中,1cm<W<2cm。需要说明的是,喷砂层1373的宽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喷砂层1373可以为弧形结构,该弧形结构的弯曲方向可以是从第一边111至第三边113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在拿握电子设备1的过程中,时长拿握的区域为电子设备1的壳体外表面,具体的是用户拿握到壳体的后盖两侧边缘位置。更具体的,用户拿握后盖外表面在宽度方向上手心拿握的宽度在1-2cm,以及手指拿握的宽度在1-2cm。另外,用户用手拿握电子设备1的高度时长是占用到电子设备1高度的一半以上。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根据用户拿握电子设备1的习惯、区域等在后盖的两侧边缘位置进行喷砂处理,可以形成具有粗糙结构的喷砂层,从而可以增加摩擦力,可以增加防滑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预喷砂区115并不限于此,可以为一个。具体的,请参阅图17和图18,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后盖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18为图17在C-C方向的剖面图。该图17、图18与图12、图13的区别在于:预喷砂区115为一个,该预喷砂区115靠近第一边111,或者说预喷砂区115和第一边111相邻。
需要说明的是,当预喷砂区115为一个时,也可以将一个预喷砂区115靠近第三边113设置。还需要说明的是,图17和图18的粗糙结构可以包括凹凸结构、凸出结构或凹陷结构,具体可以参阅以上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油漆层可以形成在后盖的整个外表面,也可以形成在喷砂层上。当油漆层形成在喷砂层上时,油漆层可以与喷砂层重叠。当油漆层两层或多层时,可以将其中一层油漆层设置在喷砂层上,也可以将其中一层或多层油漆层设置在后盖的整个外表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9,图19为图3在A-A方向的另一剖面图。该图19与图6的区别在于:在第一油漆层1361和第二油漆层1362之间设置一层自发光层138。具体的,可以在第一油漆层1361和第二油漆层1362之间喷涂自发光材料,形成自发光层138,该自发光层138在有光照时具有吸光特性,在无光照时具有发光特性,在夜晚无光照的情况下自发光层138发光可以产生光亮,以便用户寻找具有该壳体的电子设备,防止被压到或碰到地上而损坏。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在第二油漆层1362上设置第三油漆层。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也可以在具有一层油漆层的结构上设置自发光层。比如:将自发光材料喷涂到油漆层内部,具体可以将自发光材料掺杂到油漆中,再喷涂到后盖基板外表面上。可以理解的是,将自发光材料设置到油漆层内的方式,油漆层也可以为两层或多层。
还需要说明的是,自发光层也可以形成在氧化层上,油漆层形成在自发光层上。比如:将自发光材料设置到粘合剂中,并喷涂到氧化层上,烘干形成自发光层,然后可以再在自发光层上喷涂透明油漆。
其中,自发光材料可以包括荧光粉。
其中,当设置两层油漆层时,外侧的第二油漆层的厚度大于内侧第一油漆层及自发光层的厚度之和。
其中,该自发光材料可以设置于喷砂层的粗糙结构内,使得自发光材料可以向不同方向发光。比如:将自发光材料喷涂到具有凹凸结构中,自发光材料布置到凹凸结构的壁上,可以向周围发光。其中,该凹凸结构可以参阅以上内容。再比如:将自发光材料喷涂到具有凸出结构中,自发光材料布置到凸出结构的壁上,可以向周围发光。其中,凸出结构可以参阅以上内容。还比如:将自发光材料喷涂到具有凹陷结构中,自发光材料布置到凹陷结构的壁上,可以向周围发光。其中,凹陷结构可以参阅以上内容。需要说明的是,将自发光材料喷涂到粗糙结构中,可以喷涂到凹陷结构或凸出结构或凹凸结构的单一侧或两侧或三侧等,从而可以使得自发光材料定向发光,即朝向喷涂到的一侧或两侧或三侧进行发光。
需要说明的是,该后盖的结构并不限于此,比如:后盖可以包括两层或多层氧化层、两层或多层油漆层。再比如:后盖可以包括两层或多层氧化层、两层或多层油漆层以及结合层。再比如:后盖可以包括两层或多层氧化层、两层或多层油漆层以及喷砂层。再比如:后盖可以包括两层或多层氧化层、两层或多层油漆层以及自发光层。需要说明的是,氧化层、结合层、喷砂层、自发光层以及油漆层之间的层数变化均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在此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壳体的结构并不限于此,比如,请参阅图20,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0所示的壳体10a包括盖板16和后盖17。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16直接盖设到后盖17上,盖板16和后盖17相互组合形成该壳体10a,该壳体10a具有通过盖板16和后盖17形成的密闭空间,以容纳显示屏20、印制电路板30、电池40等器件。相比图2所示的壳体10,该壳体10a不包括中框,或者说是将图2中的中框12和后盖13一体成型形成一后盖17结构(当然,在此也可以命名为中框结构)。具体的,请参阅图21,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后盖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后盖17包括内表面171和外表面172,内表面171和外表面172相对设置,形成后盖17的整个表面。该后盖17的各层结构可以参阅后盖13,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该印制电路板30安装在壳体10中,该印制电路板30可以为电子设备1的主板,印制电路板30上可以集成有天线、马达、麦克风、摄像头、光线传感器、受话器以及处理器等功能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印制电路板30固定在壳体10内。具体的,该印制电路板30可以通过螺钉螺接到中框12上,也可以采用卡扣的方式卡配到中框12上。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印制电路板30具体固定到中框12上的方式并不限于此,还可以其它方式,比如通过卡扣和螺钉共同固定的方式。
其中,该电池40安装在壳体10中,电池40与该印制电路板30进行电连接,以向电子设备1提供电源。壳体10可以作为电池40的电池盖。壳体10覆盖电池40以保护电池40,具体的是后盖13覆盖电池40以保护电池40,减少电池40由于电子设备1的碰撞、跌落等而受到的损坏。
其中,该显示屏20安装在壳体10中,同时,该显示屏20电连接至印制电路板30上,以形成电子设备1的显示面。该显示屏20包括显示区域14和非显示区域15。该显示区域14可以用来显示电子设备1的画面或者供用户进行触摸操控等。该非显示区域15的顶部区域开设供声音、及光线传导的开孔,该非显示区域15底部上可以设置指纹模组、触控按键等功能组件。其中该盖板11安装到显示屏20上,以覆盖显示屏20,形成与显示屏20相同的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具体可以参阅显示屏20的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该显示屏20的结构并不限于此。比如,该显示屏可以为全面屏或异性屏,具体的,请参阅图22,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22中的电子设备与图1中的电子设备的区别在于:该非显示区域15a直接形成在显示屏20a上,比如在显示屏20a的非显示区域15a设置成透明结构,以便光信号穿过,或者直接在显示屏20a的非显示区域开设供光线传导的开孔或缺口等结构,可以将前置摄像头、光电感应器等设置于非显示区域位置,以便前置摄像头拍照、光电感应器检测。该显示区域14a铺满电子设备1a整个表面。需要说明的是,该电子设备1a中的壳体10、印制电路板30及电池40等器件可以参阅以上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还需要说明的是,显示屏也可以全屏显示,而不设置非显示区域。
为了进一步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壳体结构,下面以壳体制作方法为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壳体制作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后盖制作方法、中框制作方法。下面壳体制作方法以后盖制作方法为例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壳体制作方法并不限于后盖。
请一并参阅图23,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后盖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后盖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101中,提供一后盖基板。该后盖基板可以为金属材料,比如铝材,进一步的,比如铝合金。需要说明的是,该后盖基板可以直接购买得到,也可以对板材加工得到,比如对铝合金板材进行锻压、时效等工艺处理得到。
其中,该后盖基板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内表面和外表面,该后盖基板及其内表面、外表面可以参阅以上内容,在此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后盖基板还可以包括第一边、第二边、第三边及第四边,具体可以参阅以上内容。
在步骤102中,对后盖基板的外表面进行抛光处理。使得后盖基板外表面平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采用机械、化学、电化学或超声波等的方式对后盖基板外表面实现抛光。以使得后盖基板表面粗糙度降低,以获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后盖基板外表面。其中,化学抛光方式是对后盖基板外表面进行有规则溶解达到光滑平整。其中,电化学抛光方式是将后盖基板外表面作为阳极、不溶性金属为阴极,两极同时浸入到电解槽内,通直流而产生有选择性的阳极溶液,从而使得后盖基板外表面光亮度增加大。其中机械抛光的方式是靠切削后盖基板外表面,使得后盖基板外表面塑性变形去掉抛光后的凸部而得到平滑面。其中超声波抛光的方式是将后盖基板放入磨料悬浮液中并一起置于超声波场中,依靠超声波的振荡作用,使磨料在工件表面磨削抛光。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对后盖基板的外表面进行抛光处理之前,可以先对后盖基板外表面进行打磨处理,然后再对打磨处理后的后盖基板外表面进行抛光处理,使抛光处理效果更佳,使得后盖基板外表面更加平整。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该打磨处理可以理解为对抛光处理前的粗加工。即,可以先对后盖基板外表面进行一次粗打磨,再进行一次细打磨,完成抛光处理。
在步骤104中,对抛光处理后的后盖基板外表面进行喷砂处理,在后盖基板外表面形成具有粗糙结构的喷砂层。该喷砂层可以覆盖后盖基板的整个外表面,也可以仅设置于后盖基板外表面的预喷砂区。该喷砂层具有可以参阅以上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在步骤104中,对喷砂处理后的后盖基板外表面进行氧化处理,在喷砂层上形成氧化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对喷砂处理后的后盖基板外表面进行至少一次氧化处理,以形成氧化层,或者说是氧化膜。氧化过程中可以对每次氧化进行着色,进而形成所需的外观颜色。比如:可以对氧化处理后的后盖基板外表面进行一次氧化处理,形成一层氧化层,并在该氧化后进行着色处理,形成所需的颜色,比如红色、蓝色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对喷砂处理后的后盖基板外表面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氧化处理,以形成至少两层氧化层,并在氧化过程中进行着色处理,进而形成所需的外观颜色。通过两次或更多次氧化处理不仅对后盖基板外表面的保护效果更佳,而两次或更多次氧化后所形成的至少两层与油漆层的结合力更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氧化层覆盖于后盖基板的外表面。
在步骤105中,对氧化处理后的后盖基板外表面进行第一次喷漆处理、并对所述后盖基板外表面喷涂自发光材料,在后盖基板外表面形成第一油漆层和自发光层。该第一油漆层和自发光层形成在氧化层上,以形成整体的后盖结构。
其中,自发光材料可以包括荧光粉。
其中,该自发光材料可以喷涂到喷砂层的粗糙结构内,使得自发光材料可以向不同方向发光。比如:将自发光材料喷涂到具有凹凸结构中,自发光材料布置到凹凸结构的壁上,可以向周围发光。其中,该凹凸结构可以参阅以上内容。再比如:将自发光材料喷涂到具有凸出结构中,自发光材料布置到凸出结构的壁上,可以向周围发光。其中,凸出结构可以参阅以上内容。还比如:将自发光材料喷涂到具有凹陷结构中,自发光材料布置到凹陷结构的壁上,可以向周围发光。其中,凹陷结构可以参阅以上内容。需要说明的是,将自发光材料喷涂到粗糙结构中,可以喷涂到凹陷结构或凸出结构或凹凸结构的单一侧或两侧或三侧等,从而可以使得自发光材料定向发光,即朝向喷涂到的一侧或两侧或三侧进行发光。
需要说明的是,在氧化处理后,可以对后盖基板外表面进行一次或多次氧化处理。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氧化层上进行一次喷漆处理,形成一层油漆层,也可以在氧化层上进行两次或更多次喷漆处理,形成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油漆层。需要说明的是,当氧化层仅有一层或两层或多层时,可以在氧化层上直接进行一次喷漆处理,形成一层油漆层,也可以在氧化层上进行两次或更多次喷漆处理,形成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油漆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氧化处理后的后盖基板外表面进行至少一次喷漆处理之后,可以对后盖基板外表面进行至少一次烘烤处理,可以采用高温烘烤,以将喷涂在后盖基板外表面的油漆烘干形成油漆层。比如烘烤温度为80度、烘烤时间为1小时对后盖基板外表面进行烘烤。需要说明的是,每一次喷漆处理后均可以进行一次烘烤处理。下面以一次喷漆处理为例进行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氧化处理后的后盖基板外表面进行第一次喷漆处理、并在第一次喷漆处理过程中对氧化处理后的后盖基板外表面喷涂自发光材料;对第一次喷漆处理及喷涂自发光材料后的后盖基板外表面进行第一次烘烤处理,在氧化层上形成第一油漆层,在第一油漆层内形成自发光层。具体的,可以将自发光材料掺杂到油漆中,形成第一油漆,将第一油漆喷涂到氧化处理后的后盖基板外表面上。然后进行烘烤处理,在氧化层上形成第一油漆层和自发光层。
也可以将自发光材料掺杂到其它粘合剂上,直接将具有自发光材料的粘合剂喷涂到氧化层上,并实现粘合,烘干后形成自发光层。然后再在自发光层上进行第一次喷漆处理。
还可以先喷涂油漆,将自发光材料喷涂到油漆上,实现粘合,再进行烘烤处理。从而在第一油漆层上形成自发光层。从而在第一油漆层上形成自发光层。具体的,对氧化处理后的后盖基板外表面进行第一次喷漆处理;对第一次喷漆处理后的后盖基板外表面喷涂自发光材料;对喷涂自发光材料处理后的后盖基板外表面进行第一次烘烤处理,在氧化层上形成第一油漆层,在第一油漆层上形成自发光层。
该第一油漆层可以位于后盖外表面的最外层,其表面光滑平整,不易粘指纹,可以保持后盖外表面洁净光滑。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在以上第一次喷漆处理及喷涂自发光材料之后进行第二次喷漆处理或更多次喷漆处理。下面以两次喷漆处理为例进行说明,请参阅图24,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喷漆处理的流程示意图。该喷漆处理的工艺过程包括:
在步骤1051中,对氧化处理后的后盖基板外表面进行第一次喷漆处理。在氧化处理后的后盖基板外表面进行第一次喷漆,喷涂一层透明油漆。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次喷漆处理可以在后盖基板的整个外表面上进行,即可以对后盖基板的整个外表面进行第一次喷漆处理。
在步骤1052中,对第一次喷漆处理后的后盖基板外表面进行第一次烘烤处理,在后盖基板外表面形成第一油漆层。第一次喷漆处理以及烘烤处理可以增加氧化层和第一次喷涂油漆的结合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油漆层可以覆盖后盖基板的整个外表面。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次喷漆过程中喷涂自发光材料的方式可以参阅以上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在步骤1053中,对第一次烘烤处理后的后盖基板外表面进行第二次喷漆处理。在第一次烘烤处理后的后盖基板外表面进行第二次喷漆处理,喷涂透明油漆。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次喷漆处理可以在后盖基板的整个外表面进行。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次喷漆处理和第二次喷漆处理过程中,至少有一次喷漆处理是覆盖到后盖基板的整个外表面。即两次喷漆处理过程,可以一次在喷砂层位置进行喷漆处理,一次在后盖基板整个外表面进行喷漆处理。也可以两次均在后盖基板整个外表面进行喷漆处理。
在步骤1054中,对第二次喷漆处理后的后盖基板外表面进行第二次烘烤处理,后盖基板外表面形成第二油漆层,以形成后盖结构。
其中,该第二油漆层可以形成在第一油漆层上。该第二油漆层也可以形成在氧化层和第一油漆层上。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油漆层和第二油漆层至少有一层覆盖到后盖基板的整个外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油漆层和第二油漆层均为透明油漆所形成。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油漆层和第二油漆层中有一层为透明油漆层也是可以的。
其中,当设置两层油漆层时,外侧的第二油漆层的厚度大于内侧第一油漆层及自发光层的厚度之和。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进行三次喷漆处理和三次烘烤处理,在此不再赘述。其中,各油漆层之间的厚度关系可以参阅以上内容,在此不再赘述。还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进行三次以上的喷漆处理和三次以上的烘烤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喷漆处理之间,先对氧化处理后的后盖基板外表面进行物理气相沉积处理,在后盖基板外表面形成结合层。然后再在物理气相沉积处理后的后盖基板外表面进行喷漆处理。
具体的,在氧化处理后,为了增加油漆层和氧化层之间的结合力,可以采用物理气相沉积的方式在氧化层上形成一层结合层,然后再在结合层上进行喷漆处理,在结合层上形成油漆层。结合层就可以增加氧化层和油漆层的结合力,对后盖外表面的保护效果更佳。
综上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后盖制作方法,可以在后盖外表面依次形至少一层氧化层、自发光层以及一层或两层或多层油漆层,油漆层形成在后盖外表面的最外层,其表面高亮、通透,使得其表面光滑平整、不易粘指纹,可以保持后盖外表面整洁。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电子设备1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1的限定。电子设备1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电子设备1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20)

1.一种壳体制作方法,所述壳体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一壳体基板;
对所述壳体基板的外表面进行抛光处理;
对所述抛光处理后的壳体基板的外表面进行喷砂处理,在所述壳体基板的外表面形成具有粗糙结构的喷砂层;
对所述喷砂处理后的壳体基板外表面进行氧化处理,在所述喷砂层上形成氧化层;
对所述氧化处理后的壳体基板外表面进行第一次喷漆处理、并对所述壳体基板外表面喷涂自发光材料,在所述氧化层上形成第一层油漆层和自发光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氧化处理后的壳体基板外表面进行第一次喷漆处理、并对所述壳体基板外表面喷涂自发光材料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氧化处理后的壳体基板外表面进行第一次喷漆处理;
对所述第一次喷漆处理后的壳体基板外表面喷涂自发光材料;
对所述喷涂自发光材料处理后的壳体基板外表面进行第一次烘烤处理,在所述氧化层上形成第一油漆层,在所述第一油漆层上形成自发光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氧化处理后的壳体基板外表面进行第一次喷漆处理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自发光材料喷涂在所述喷砂层位置,所述自发光材料置于所述粗糙结构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氧化处理后的壳体基板外表面进行第一次喷漆处理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氧化处理后的壳体基板外表面喷涂一层透明油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氧化处理后的壳体基板外表面进行第一次喷漆处理、并对所述壳体基板外表面喷涂自发光材料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氧化处理后的壳体基板外表面进行第一次喷漆处理、并在所述第一次喷漆处理过程中对所述氧化处理后的壳体基板外表面喷涂自发光材料;
对所述第一次喷漆处理及喷涂自发光材料后的壳体基板外表面进行第一次烘烤处理,在所述氧化层上形成第一油漆层,在所述第一油漆层内形成自发光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氧化处理后的壳体基板外表面进行第一次喷漆处理、并在所述第一次喷漆处理过程中对所述氧化处理后的壳体基板外表面喷涂自发光材料的步骤,包括:
将自发光材料掺杂到油漆中,形成第一油漆;
将所述第一油漆喷涂到所述氧化处理后的壳体基板外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氧化处理后的壳体基板外表面进行第一次喷漆处理、并对所述壳体基板外表面喷涂自发光材料的步骤之后,所述壳体基板制作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第一次喷漆处理及喷涂自发光材料后的壳体基板外表面进行第二次喷漆处理,在所述第一油漆层和自发光层上形成第二油漆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壳体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次喷漆处理及喷涂自发光材料后的壳体基板外表面进行第二次喷漆处理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第一次喷漆处理及喷涂自发光材料后的壳体基板外表面进行第二次喷漆处理;
对所述第二次喷漆处理后的壳体基板外表面进行第二次烘烤处理,在所述第一油漆层和自发光层上形成第二油漆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壳体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次喷漆处理及喷涂自发光材料后的壳体基板外表面进行第二次喷漆处理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第一次喷漆处理及喷涂自发光材料后的壳体基板外表面喷涂一层透明油漆。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壳体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油漆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油漆层和自发光层的厚度之和。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发光材料包括荧光粉。
12.一种壳体,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壳体制作方法形成。
13.一种壳体,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内表面和外表面,所述壳体还包括喷砂层、氧化层、第一油漆层和自发光层,所述喷砂层具有粗糙结构,所述氧化层形成在所述喷砂层上,所述第一油漆层和所述自发光层形成在所述氧化层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发光层和所述喷砂层重叠。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发光层形成在所述第一油漆层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发光层形成在所述第一油漆层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3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二油漆层,所述第二油漆层形成在所述第一油漆层和所述自发光层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油漆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油漆层和自发光层的厚度之和。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漆层和第二油漆层中至少有一层透明设置。
2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如权利要求12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
CN201711042711.5A 2017-10-30 2017-10-30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78909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42711.5A CN107890977B (zh) 2017-10-30 2017-10-30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42711.5A CN107890977B (zh) 2017-10-30 2017-10-30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90977A true CN107890977A (zh) 2018-04-10
CN107890977B CN107890977B (zh) 2021-02-19

Family

ID=61803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42711.5A Active CN107890977B (zh) 2017-10-30 2017-10-30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9097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38836A (zh) * 2021-05-06 2021-09-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壳体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30723A2 (en) * 1989-11-27 1991-06-05 Kabushiki-Kaisha Yamau A method for producing concrete products provided with inlaid patterns
CN2566410Y (zh) * 2002-09-29 2003-08-13 深圳市日月合天广告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发光反光标识板
CN201973668U (zh) * 2010-12-09 2011-09-14 韩金玲 一种基于荧光涂层的高效路灯反光器
CN202764294U (zh) * 2012-06-26 2013-03-06 佳木斯大学 一种复合层发光金属板
CN105578822A (zh) * 2016-02-01 2016-05-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产品壳体及其制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30723A2 (en) * 1989-11-27 1991-06-05 Kabushiki-Kaisha Yamau A method for producing concrete products provided with inlaid patterns
CN2566410Y (zh) * 2002-09-29 2003-08-13 深圳市日月合天广告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发光反光标识板
CN201973668U (zh) * 2010-12-09 2011-09-14 韩金玲 一种基于荧光涂层的高效路灯反光器
CN202764294U (zh) * 2012-06-26 2013-03-06 佳木斯大学 一种复合层发光金属板
CN105578822A (zh) * 2016-02-01 2016-05-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产品壳体及其制作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38836A (zh) * 2021-05-06 2021-09-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壳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38836B (zh) * 2021-05-06 2023-08-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壳体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90977B (zh) 2021-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11964A (zh)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07683047A (zh)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基板、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07864581A (zh)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TWI734923B (zh) 電子裝置中的圖案化接合玻璃層
US11199929B2 (en) Antireflective treatment for textured enclosure components
CN107872611A (zh) 摄像头组件、电子设备、摄像头装饰圈及其加工方法
CN107645866A (zh)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07740164A (zh)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07716253A (zh)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07890977A (zh)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07734892A (zh)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07708355A (zh)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07896447A (zh)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07708352A (zh)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07734884A (zh)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07734885A (zh)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05492221B (zh) 电子设备用罩玻璃及其制造方法
CN107744932A (zh)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07670925A (zh)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07708356A (zh)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07716251A (zh)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07899920A (zh)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07683044A (zh)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07889391A (zh)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07708363A (zh) 壳体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