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89248A - 信息的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Google Patents

信息的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89248A
CN107889248A CN201610878906.2A CN201610878906A CN107889248A CN 107889248 A CN107889248 A CN 107889248A CN 201610878906 A CN201610878906 A CN 201610878906A CN 107889248 A CN107889248 A CN 1078892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channel
channel resource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resource 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7890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89248B (zh
Inventor
成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to CN20161087890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89248B/zh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19948.8A priority patent/CN113411894B/zh
Priority to KR1020197012453A priority patent/KR102216024B1/ko
Priority to EP21177141.5A priority patent/EP3952546B1/en
Priority to BR112019006459A priority patent/BR112019006459A2/pt
Priority to EP17855033.1A priority patent/EP3512282B1/en
Priority to JP2019517238A priority patent/JP6807453B2/ja
Priority to PCT/CN2017/104835 priority patent/WO2018059583A1/zh
Priority to AU2017337002A priority patent/AU2017337002B2/en
Publication of CN1078892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89248A/zh
Priority to US16/370,058 priority patent/US11356983B2/en
Priority to US17/735,250 priority patent/US11805523B2/en
Priority to US18/472,995 priority patent/US20240032037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892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892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的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其中,信息的传输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属于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不同,或者,包括至少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块个数不同;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终端设备通过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将上行控制信息发送给网络设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的传输方法,提高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配置灵活性和系统资源利用率。

Description

信息的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的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5G通信系统致力于支持更高的系统性能,可以支持各种不同的业务、不同的部署场景和不同的频谱。其中,支持的业务可以包括:增强的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Broadband,简称eMBB)业务、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简称MTC)业务、超可靠低延迟通信(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简称URLLC)业务、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简称MBMS)和定位业务,等等。支持的部署场景可以为:室内热点(也称为Indoor hotspot)场景、密集城区(也称为dense urban)场景、郊区场景、城区宏覆盖(也称为Urban Macro)场景、高铁场景,等等。支持的频谱可以为100GHz以内的任一的频率范围。
在5G通信系统中,用户面延迟是一个重要指标。为了满足不同业务的时延需求,针对不同的业务和不同用户的能力,5G通信系统将支持灵活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Automatic Repeat reQuest,简称HARQ)反馈,即采用的HARQ定时可能会不一样。灵活的HARQ定时可能导致不同子帧对应的HARQ-ACK反馈量不一样,使得有些子帧上用于上行控制信息反馈的资源少,有些子帧上用于上行控制信息反馈的资源多。
目前,通常采用预留固定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来传输上行控制信息。但是,如果按照最大可能使用的资源在每个子帧上预留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则会导致资源利用率降低,如果按照最小可能使用的资源在每个子帧上预留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又可能使得上行控制信道容量不够,不能反馈某些上行控制信息,造成不必要的数据重传,从而导致资源利用率降低。
可见,如何灵活配置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的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可以灵活预留和指示不同子帧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提高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配置灵活性和系统资源利用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的传输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属于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不同,或者,包括至少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块个数不同,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终端设备通过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将上行控制信息发送给网络设备。
通过第一方面提供的信息的传输方法,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控制信息中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所指示的用于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其对应的符号个数或者资源块个数不是固定预留的,而是可以变化的,即,每个子帧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是可以灵活变化的,因此,通过第一信息可以灵活预留和指示每个子帧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提高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配置灵活性,而且提高了系统资源利用率。
可选的,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终端设备接收高层信令,终端设备根据高层信令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
通过该可能的实时方式提供的信息的传输方法,终端设备接收高层信令,终端设备通过该高层信令可以获知网络设备配置的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包括的各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由于终端设备可以获知网络设备根据不同场景需求以及不同业务需求灵活配置的符号个数或者资源块个数,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配置灵活性,保证了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性能。
可选的,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根据高层信令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终端设备根据高层信令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或者,终端设备根据高层信令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块个数。
可选的,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不同,可以包括: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为1个,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还包括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为2个。
可选的,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不同,可以包括: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为7个,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还包括第四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四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为14个。
可选的,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不同,可以包括: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为1个,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还包括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为2个,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还包括第五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为3个,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还包括第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四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为4个。
可选的,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块个数不同,可以包括: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第七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七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块个数为1个,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还包括第八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八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块个数为2个。
可选的,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块个数不同,可以包括: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第九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九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块个数为3个,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还包括第十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十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块个数为4个。
通过上述五种可能的实时方式提供的信息的传输方法,第一信息所指示的用于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其对应的符号个数或者资源块个数可以为上述实现方式的任意一种,通过第一信息可以灵活预留和指示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资源块个数,提高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配置灵活性。
可选的,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可以包括: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控制信道,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或者,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控制信道,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包括第一信息域,第一信息域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或者,终端设备检测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下行控制信息格式包括第一信息域,第一信息域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通过该可能的实时方式提供的信息的传输方法,提供了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控制信道的具体实现方式,增加了信息传输的灵活性。
可选的,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可以为上行控制信道对应的时频域资源,和/或,码资源。
可选的,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码资源可以为上行控制信道对应的序列的循环移位和/或正交扩频码。
可选的,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根据高层信令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可以包括:终端设备根据高层信令,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或者,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块个数。或者,终端设备根据高层信令,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索引。或者,终端设备根据高层信令,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索引。终端设备根据各资源索引确定各资源索引对应的符号个数或者对应的资源块个数。
可选的,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若第一信息对应2比特信息域,则,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可以为:若第一信息对应的2比特信息域为00,则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为第一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若第一信息对应的2比特信息域为01,则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为第二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若第一信息对应的2比特信息域为10,则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为第三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若第一信息对应的2比特信息域为11,则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为第四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通过该可能的实时方式提供的信息的传输方法,第一信息所指示的用于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其对应的符号个数或者资源块个数不同,通过第一信息可以灵活预留和指示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资源块个数,提高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配置灵活性。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的传输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网络设备发送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属于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不同,或者,包括至少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块个数不同,网络设备在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
通过第二方面提供的信息的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发送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第一信息,第一信息所指示的用于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其对应的符号个数或者资源块个数不是固定预留的,而是可以变化的。通过第一信息可以灵活预留和指示每个子帧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提高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配置灵活性,提升了系统资源利用率。
可选的,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网络设备发送高层信令,高层信令用于指示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
通过该可能的实时方式提供的信息的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应对不同场景需求以及针对不同业务的传输需求,可以灵活配置需要的符号个数或者资源块个数,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可以将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包括的各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配置给终端设备,进一步提高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配置灵活性,保证了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性能。
可选的,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高层信令用于指示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高层信令用于指示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或者,高层信令用于指示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块个数。
可选的,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不同,可以包括: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为1个,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还包括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为2个。
可选的,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不同,可以包括: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为7个,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还包括第四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四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为14个。
可选的,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块个数不同,可以包括: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第七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七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块个数为1个,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还包括第八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八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块个数为2个。
可选的,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块个数不同,可以包括: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第九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九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块个数为3个,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还包括第十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十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块个数为4个。
通过上述四种可能的实时方式提供的信息的传输方法,第一信息所指示的用于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其对应的符号个数或者资源块个数不同,通过第一信息可以灵活预留和指示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资源块个数,提高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配置灵活性。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的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属于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和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索引按照先频域后时域的方式排序,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索引按照频域方式排序,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终端设备通过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将上行控制信息发送给网络设备。
通过第三方面提供的信息的传输方法,第一信息所指示的用于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其对应的资源索引不是固定预留的,根据排序方式的不同是可以变化的,即,每个子帧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是可以灵活变化的。通过第一信息可以灵活预留和指示每个子帧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提高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配置灵活性,提高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配置灵活性。
可选的,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小于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
可选的,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第四信息,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包括:终端设备根据第四信息确定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所属的资源集合,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所属的资源集合为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或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所属的资源集合确定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的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发送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属于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和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索引按照先频域后时域的方式排序,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索引按照频域方式排序,网络设备在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
通过第四方面提供的信息的传输方法,第一信息所指示的用于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其对应的资源索引不是固定预留的,根据排序方式的不同是可以变化的。通过第一信息可以灵活预留和指示每个子帧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提高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配置灵活性。
可选的,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第四信息,第四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所属的资源集合,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所属的资源集合为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或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的传输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属于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第四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和第五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第四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第一个时隙,第五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第二个时隙,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终端设备通过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将上行控制信息发送给网络设备。
通过第五方面提供的信息的传输方法,第一信息所指示的用于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其对应的时隙不是固定预留的,而是可以变化的,即,每个子帧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是可以灵活变化的。通过第一信息可以灵活预留和指示每个子帧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提高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配置灵活性。
可选的,在第五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个时隙和第二个时隙属于同一个子帧。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的传输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网络设备发送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属于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第四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和第五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第四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第一个时隙,第五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第二个时隙,网络设备在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
通过第六方面提供的信息的传输方法,第一信息所指示的用于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其对应的时隙不是固定预留的,而是可以变化的,即,每个子帧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是可以灵活变化的。通过第一信息可以灵活预留和指示每个子帧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提高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配置灵活性。
可选的,在第六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个时隙和第二个时隙属于同一个子帧。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装置,该终端装置可以包括:收发单元,用于接收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属于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不同,或者,包括至少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块个数不同,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收发单元,还用于通过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将上行控制信息发送给网络设备。
可选的,在第七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高层信令,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高层信令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
可选的,在第七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高层信令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或者,根据高层信令确定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块个数。
可选的,在第七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不同,包括: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为1个,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还包括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为2个。
可选的,在第七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不同,包括: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为7个,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还包括第四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四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为14个。
第八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装置,该网络装置可以包括:收发单元,用于发送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属于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不同,或者,包括至少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块个数不同,收发单元,还用于在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
可选的,在第八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收发单元还用于:发送高层信令,高层信令用于指示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
可选的,在第八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高层信令用于指示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高层信令用于指示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或者,高层信令用于指示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块个数。
可选的,在第八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不同,包括: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为1个,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还包括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为2个。
可选的,在第八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不同,包括: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为7个,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还包括第四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四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为14个。
第九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装置,该终端装置可以包括:收发单元,用于接收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属于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和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索引按照先频域后时域的方式排序,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索引按照频域方式排序,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收发单元,还用于通过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将上行控制信息发送给网络设备。
可选的,在第九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小于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
可选的,在第九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第四信息,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第四信息确定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所属的资源集合,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所属的资源集合为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或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根据第一信息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所属的资源集合确定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第十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可以包括:收发单元,用于发送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属于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和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索引按照先频域后时域的方式排序,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索引按照频域方式排序,收发单元,还用于在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
可选的,在第十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第四信息,第四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所属的资源集合,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所属的资源集合为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或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
第十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收发单元,用于接收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属于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第四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和第五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第四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第一个时隙,第五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第二个时隙,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收发单元,还用于通过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将上行控制信息发送给网络设备。
可选的,在第十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个时隙和第二个时隙属于同一个子帧。
第十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可以包括:收发单元,用于发送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属于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第四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和第五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第四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第一个时隙,第五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第二个时隙,收发单元,还用于在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
可选的,在第十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个时隙和第二个时隙属于同一个子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的传输方法、终端装置和网络装置,其中,信息的传输方法可以包括:网络设备发送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第一信息,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控制信息,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并通过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将上行控制信息发送给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在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的传输方法,通过第一信息可以灵活预留和指示每个子帧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提高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配置灵活性,而且提高了系统资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5G通信系统的子帧类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的传输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的传输方法实施例一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的传输方法实施例一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的传输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的传输方法实施例二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的传输方法实施例二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的传输方法实施例二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的传输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的传输方法实施例三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终端设备(也称为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无线终端,该无线终端包括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服务的设备,可选的,该设备可以为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并且,该无线终端还可以经无线接入网(例如,RAN,Radio Access Network)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例如该无线终端具体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该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可以与核心网进行语音和/或数据的交互。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CS,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LL,Wireless Local Loop)站、个人数字助理(PDA,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等设备。无线终端也可以称为系统、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Terminal)、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用户设备(User Device)、或用户装备(User Equipment)。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在V2X(Vehicle to X)通信中也可以为车辆等。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网络设备,可以为蜂窝通信网络中的任一设备,例如:基站(例如,接入点),该基站可以是指接入网中在空中接口上通过一个或多个扇区与无线终端通信的设备。基站可用于将收到的空中帧与IP分组进行相互转换,作为无线终端与接入网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其中接入网的其余部分可包括网际协议(IP)网络。基站还可协调对空中接口的属性管理。例如,基站可以是GSM或CDMA中的基站(BTS,Base TransceiverStation),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Node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NodeB或eNB或e-NodeB,evolutional Node B),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的传输方法,可以适用于5G通信系统、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简称:LTE)通信系统、LTE演进通信系统中的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其中,可以为单载波场景,也可以为载波聚合场景。当然,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信息的传输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应用场景,只要涉及动态预留和指示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场景,均可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信息的传输方法。
其中,5G通信系统对应的帧结构可以包括图1示出的4种子帧类型,图1为5G通信系统的子帧类型示意图,如图1所示,第一子帧类型为下行子帧,第二子帧类型为上行子帧,第三子帧类型和第四子帧类型均包括用于下行传输的符号、保护间隔(Guard Period,简称GP)和用于上行传输的符号,可以将第三子帧类型和第四子帧类型归为同一子帧类型。在第三子帧类型中,用于下行传输的符号主要用于下行控制信道传输和下行数据传输,用于上行传输的符号主要用于上行控制信息和/或上行参考信号(例如,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传输。在第四子帧类型中,用于下行传输的符号主要用于下行控制信道传输,用于上行传输的符号主要用于上行数据、上行控制和上行参考信号传输。第三子帧类型也可称为主下行子帧(也称为DL dominant subframe,或者DL centricsubframe),第四子帧类型也可称为主上行子帧(也称为UL dominant subframe,或者ULcentric subframe)。第三子帧类型中用于下行传输的时域符号数可以大于或等于用于上行传输的时域符号,第四子帧类型中用于下行传输的时域符号数可以小于用于上行传输的时域符号。
需要说明,本发明所有实施例中的子帧类型,也可以称为时隙类型,此时,第一子帧类型可以称为第一时隙类型,可以为下行时隙;第二子帧类型可以称为第二时隙类型,可以为上行时隙;第三子帧类型可以称为第三时隙类型,第四子帧类型可以称为第四时隙类型。
需要说明,本发明所有实施例中的时隙和子帧,在时域上的长度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
需要说明,本发明所有实施例中的子帧类型,也可以称为时域结构,此时,第一子帧类型可以称为第一时域结构,第二子帧类型可以称为第二时域结构,第三子帧类型可以称为第三时域结构,第四子帧类型可以称为第四时域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的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灵活预留和指示子帧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以使能快速HARQ-ACK反馈和快速重传,应对灵活HARQ定时的技术问题。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的传输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的传输方法,可以包括:
S101、网络设备发送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第一信息。
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属于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不同,或者,包括至少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块个数不同。
具体的,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了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中包括有第一信息,第一信息指示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用于承载上行控制信息。其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属于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包括有至少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至少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不同,或者对应的资源块个数不同,也就是说,第一信息所指示的用于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其对应的符号个数或者资源块个数不是固定预留的,而是可以变化的,即,每个子帧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是可以灵活变化的。
可见,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预留固定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的传输方法,通过第一信息可以灵活预留和指示每个子帧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提高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配置灵活性。
而且,由于可以灵活预留和指示每个子帧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道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因此,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大小可以根据上行控制信息的反馈量而变化,不会导致资源浪费或者资源不足,进而提升了系统资源利用率。
需要说明的是,对应不同资源块个数的不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其对应的符号个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例如: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块个数为1,对应的符号个数为2;或者,对应的资源块个数为2,对应的符号个数为2;或者,对应的资源块个数为2,对应的符号个数为1,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资源块,在时域上的长度可以对应一个时隙,也可以对应一个子帧。当资源块在时域上的长度对应一个子帧时,资源块也可以称为资源块对,资源块的个数也可以称为资源块对的个数。本发明实施例中,资源块在时域上的长度也可以仅为1个或多个符号,例如可以为1个符号,或者可以为2个符号。其中,子帧和时隙的定义根据不同的通信系统可能有所不同,本发明实施例对于子帧和时隙的定义以及对应关系不做特别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子帧,可以用传输时间单元代替,也可以用传输时间间隔代替,还可以用资源单元代替,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特别限制。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子帧也可以用时隙代替。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符号,可以指时域符号,例如,可以为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简称OFDM)符号,也可以为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carrier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SC-FDMA)符号,等等。
可选的,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不同,可以有如下四种实现方式:
第一种实现方式:
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为1个。
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还包括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为2个。
第二种实现方式:
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为7个。
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还包括第四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四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为14个。
第三种实现方式:
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为1个。
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还包括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为2个。
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还包括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为7个。
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还包括第四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四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为14个。
第四种实现方式:
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为1个。
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还包括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为2个。
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还包括第五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为3个。
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还包括第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四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为4个。
具体的,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可以包括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其对应的符号个数分别为1个和2个,或者为7个和14个;或者,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可以包括四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其对应的符号个数分别为1个、2个、7个和14个,或者为1个、2个、3个和4个。第一信息所指示的用于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其对应的符号个数可以为其中的任意一种,通过第一信息可以灵活预留和指示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符号个数,提高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配置灵活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的实现方式,并不限定仅为上述四种实现方式,还可以包括其他的实现方式。
可选的,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块个数不同,可以有如下三种实现方式:
第一种实现方式:
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第七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七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块个数为1个。
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还包括第八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八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块个数为2个。
第二种实现方式:
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第九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九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块个数为3个。
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还包括第十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十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块个数为4个。
第三种实现方式:
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第七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七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块个数为1个。
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还包括第八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八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块个数为2个。
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还包括第九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九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块个数为3个。
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还包括第十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十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块个数为4个。
具体的,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可以包括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其对应的资源块个数分别为1个和2个,或者为3个和4个;或者,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可以包括四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其对应的资源块个数分别1个、2个、3个和4个。第一信息所指示的用于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其对应的资源块个数可以为其中的任意一种,通过第一信息可以灵活预留和指示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资源块个数,提高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配置灵活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块个数的实现方式,并不限定仅为上述三种实现方式,还可以包括其他的实现方式。
可选的,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还可以包括至少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不同。
可选的,至少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不同,可以为至少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位置不同或者对应的符号个数不同。
例如: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包括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其对应的符号个数均为1,一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承载于子帧的最后一个符号上,另一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承载于子帧的倒数第二个符号上,等等。
可选的,S101,网络设备发送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可以有如下三种实现方式:
第一种实现方式:网络设备发送下行控制信道,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第二种实现方式:网络设备发送下行控制信道,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包括第一信息域,第一信息域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第三种实现方式:网络设备发送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下行控制信息格式包括第一信息域,第一信息域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可选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可以为上行控制信道对应的时频域资源,和/或,码资源。其中,码资源可以为上行控制信道对应的序列的循环移位和/或正交扩频码。
可选的,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可以包括:
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索引,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索引用于终端设备根据该资源索引确定该上行控制信道对应的时频域资源和/或码资源。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S101还可以包括:
网络设备发送高层信令。高层信令用于指示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
具体的,网络设备应对不同场景需求以及针对不同业务的传输需求,可以灵活配置需要的符号个数或者资源块个数,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可以将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包括的各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配置给终端设备,进一步提高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配置灵活性,保证了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性能。
可选的,高层信令用于指示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可以包括:
高层信令用于指示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或者,高层信令用于指示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块个数。
可选的,高层信令用于指示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还可以包括:
高层信令用于指示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S101还可以包括:
网络设备确定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网络设备根据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确定下行控制信息中的第一信息。
具体的,上述步骤提供了网络设备确定第一信息的一种实现方式,网络设备先确定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再根据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确定下行控制信息中的第一信息。
网络设备可以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和不同业务需求确定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通过第一信息指示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以灵活匹配不同应用场景和不同业务。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对于第一信息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特别限制,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可选的,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第一信息对应2比特信息域,则,网络设备根据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确定下行控制信息中的第一信息,可以包括:
若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为第一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则网络设备确定第一信息对应的2比特信息域为00。
若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为第二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则网络设备确定第一信息对应的2比特信息域为01。
若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为第三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则网络设备确定第一信息对应的2比特信息域为10。
若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为第四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则网络设备确定第一信息对应的2比特信息域为11。
其中,第一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二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三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和第四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均属于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第一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二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三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和第四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中,均包括至少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不同,或者对应的资源块个数不同,或者对应的符号不同。
进一步地,下行控制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二信息,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子帧。
具体的,若下行控制信息承载于子帧n,则上行控制信息承载于子帧n+k,其中,n为大于或者等于0的整数,k为大于或者等于0的整数,k的取值根据第二信息确定。
可见,当k等于0时,下行控制信息和上行控制信息可以承载于同一个子帧,可以应对HARQ快速重传,满足时延较小的业务需求,当k大于0时,上行控制信息承载于下行控制信息承载的子帧之后,可以满足对时延要求不高的业务需求。
进一步地,下行控制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三信息,第三信息用于触发信道状态信息上报,上行控制信息为信道状态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信道状态信息的定义和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不做特别限制。例如信道状态信息可以包括信道质量信息、编码矩阵指示、层数指示及波束相关的信息。
可选的,下行控制信息用于调度下行共享信道传输,上行控制信息为下行共享信道传输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S102、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第一信息。
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属于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不同,或者,包括至少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块个数不同。
具体的,终端设备接收到了网络设备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中包括第一信息,第一信息指示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用于承载上行控制信息。其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属于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包括有至少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至少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不同,或者对应的资源块个数不同,也就是说,第一信息所指示的用于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其对应的符号个数或者资源块个数不是固定预留的,而是可以变化的,即,每个子帧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是可以灵活变化的。
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预留固定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的传输方法,通过第一信息可以灵活预留和指示每个子帧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提高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配置灵活性。
而且,由于可以灵活预留和指示每个子帧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道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因此,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大小可以根据上行控制信息的反馈量而变化,不会导致资源浪费或者资源不足,进而提升了系统资源利用率。
可选的,S102,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可以有如下三种实现方式:
第一种实现方式: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控制信道,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第二种实现方式: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控制信道,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包括第一信息域,第一信息域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第三种实现方式:终端设备检测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下行控制信息格式包括第一信息域,第一信息域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S102还可以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高层信令。
终端设备根据高层信令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
具体的,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高层信令,终端设备通过该高层信令可以获知网络设备配置的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包括的各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由于终端设备可以获知网络设备根据不同场景需求以及不同业务需求灵活配置的符号个数或者资源块个数,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配置灵活性,保证了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性能。
可选的,终端设备根据高层信令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可以有如下三种实现方式:
第一种实现方式:终端设备根据高层信令,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或者,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块个数。
第二种实现方式:终端设备根据高层信令,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索引。
第三种实现方式:终端设备根据高层信令,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索引。终端设备根据各资源索引确定各资源索引对应的符号个数或者对应的资源块个数。
可选的,若第一信息对应2比特信息域,则,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可以为:
若第一信息对应的2比特信息域为00,则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为第一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若第一信息对应的2比特信息域为01,则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为第二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若第一信息对应的2比特信息域为10,则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为第三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若第一信息对应的2比特信息域为11,则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为第四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其中,第一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二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三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和第四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均属于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第一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二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三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和第四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四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中,包括至少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不同,或者对应的资源块个数不同,或者对应的符号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步骤中,对于下行控制信息、上行控制信息、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第一信息、符号、资源块、时隙、子帧等其他方面的描述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S101,原理相似,此处不再赘述。
S103、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可选的,S103,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可以有如下两种实现方式:
第一种实现方式:
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索引。
终端设备根据该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索引确定该上行控制信道对应的时频域资源和/或码资源。
第二种实现方式:
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符号上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对应的资源索引。
终端设备根据该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索引确定该上行控制信道对应的时频域资源和/或码资源。
可选的,若第一信息对应2比特信息域,则,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可以包括:
若第一信息对应的2比特信息域为00,则终端设备确定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为高层信令配置的第一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若第一信息对应的2比特信息域为01,则终端设备确定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为高层信令配置的第二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若第一信息对应的2比特信息域为10,则终端设备确定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为高层信令配置的第三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若第一信息对应的2比特信息域为11,则终端设备确定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为高层信令配置的第四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其中,第一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二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三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和第四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均属于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第一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二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三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和第四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四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中,包括至少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不同,或者对应的资源块个数不同,或者对应的符号不同。
S104、终端设备通过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将上行控制信息发送给网络设备。
具体的,终端设备通过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将上行控制信息发送给网络设备,可以采用现有的任意一种处理方法,例如,可以包括对上行控制信息的信道编码、调制、映射等步骤,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特别限制。
S105、网络设备在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
可选的,若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第二信息,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子帧,则本步骤还可以包括:
网络设备在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子帧中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符号上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限定S101~S105各个步骤之间的先后顺序,也不限定S101~S105各个步骤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示例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的传输方法。
其中,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和第四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为1,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可以承载于子帧的倒数第二个符号上。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为1,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可以承载于子帧的倒数第一个符号上。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为2。第四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为2。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和第四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可以占用不同的资源块。
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简称DCI)用于调度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简称PDSCH)传输,上行控制信息(UplinkControl Information,简称UCI)为PDSCH传输对应的HARQ反馈,HARQ反馈具体包括确认应答(Acknowledgment,简称ACK)和/或否认应答(Negative Acknowledgement,简称NACK)。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的传输方法实施例一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以4个子帧为例进行说明,子帧的序号分别为:子帧n、子帧n+1、子帧n+2、子帧n+3,其中,n为子帧编号,n为大于或者等于0的整数。其中,子帧n、子帧n+1为第一类型子帧,子帧n+2、子帧n+3为第三子帧类型。
具体的,子帧n承载有DCI,该DCI承载于子帧n的第一个符号,DCI调度PDSCH传输,该PDSCH传输承载于子帧n。DCI包括第一信息,第一信息指示了,该PDSCH传输对应的HARQ反馈承载于子帧n+2传输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具体为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的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子帧n+1承载有DCI,该DCI承载于子帧n+1的第一个符号,DCI调度PDSCH传输,该PDSCH传输承载于子帧n+1。DCI包括第一信息,第一信息指示了,该PDSCH传输对应的HARQ反馈承载于子帧n+2传输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具体为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的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子帧n+2承载有DCI,该DCI承载于子帧n+2的第一个符号,DCI调度PDSCH传输,该PDSCH传输承载于子帧n+2。DCI包括第一信息,第一信息指示了,该PDSCH传输对应的HARQ反馈承载于子帧n+3传输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具体为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的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可见,在图2示出的示例中,子帧n+2需要承载子帧n和子帧n+1对应的HARQ反馈,因而需要较大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通过子帧n承载的DCI中包括的第一信息,以及通过子帧n+1承载的DCI中包括的第一信息,指示了承载子帧n和子帧n+1对应的HARQ反馈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为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的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由于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2个符号,即,终端设备在子帧n+2上采用2个符号的上行控制信道传输UCI,从而使得子帧n和子帧n+1对应的HARQ反馈都能够在子帧n+2传输,保证了UCI传输的可靠性。
而对于子帧n+3,子帧n+3仅需要承载子帧n+2对应的HARQ反馈,因而需要较小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通过子帧n+2承载的DCI中包括的第一信息,指示了承载子帧n+2对应的HARQ反馈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为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的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由于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1个符号,即,终端设备在子帧n+3采用1个符号的上行控制信道传输UCI,从而使得子帧n+2对应的HARQ反馈可以在子帧n+3传输,因为仅用1个符号进行上行控制信道传输,所以,在保证UCI的传输性能的同时,节省了上行控制信道开销,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下面通过另一个具体的示例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的传输方法。
其中,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的配置如图2对应的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此处不再赘述。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的传输方法实施例一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以2个子帧为例进行说明,子帧的序号分别为:子帧n、子帧n+1,n为子帧编号,n为大于或者等于0的整数。其中,子帧n、子帧n+1为第三子帧类型。
具体的,子帧n承载有DCI,该DCI承载于子帧n的第一个符号,DCI调度PDSCH传输,该PDSCH传输承载于子帧n。DCI包括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其中,第二信息指示了该PDSCH传输对应的HARQ反馈在同一个子帧(子帧n)传输,第一信息指示了,该PDSCH传输对应的HARQ反馈承载于同一个子帧(子帧n)传输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具体为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的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若该PDSCH传输错误,则该PDSCH对应的重传将承载于子帧n+1,该重传对应的DCI承载于子帧n+1的第一个符号上。
可见,在图3示出的示例中,子帧n承载的DCI中包括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子帧n承载的DCI调度本子帧(子帧n)的PDSCH传输,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指示了,PDSCH传输对应的HARQ反馈在本子帧(子帧n)传输,且HARQ反馈具体承载于本子帧(子帧n)的倒数第二个符号上,这样,就给网络设备侧预留了一个符号(子帧n的最后一个符号)的处理时间,从而能够在子帧n+1的第一个符号对重传进行调度,使能快速重传。
而在现有技术中,采用预留固定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方式,若预留仅在子帧n的最后一个符号上传输UCI,则会因为没有给网络设备侧预留处理时间而导致网络设备侧无法在子帧n+1调度重传,最早只能在子帧n+2调度重传,导致增加业务时延。若预留在子帧n的倒数二个符号上传输UCI,虽然能够快速重传,但是不能高效利用子帧n的最后一个符号,从而造成较低的资源利用率。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的传输方法,相比于现有技术,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灵活预留和指示子帧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以使能快速HARQ反馈和快速重传,应对灵活HARQ定时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的传输方法,包括:网络设备发送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第一信息,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控制信息,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并通过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将上行控制信息发送给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在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的传输方法,通过第一信息可以灵活预留和指示每个子帧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提高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配置灵活性,而且提高了系统资源利用率。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的传输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与上述方法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的实现方式不同。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的传输方法,可以包括:
S201、网络设备发送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第一信息。
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属于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和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索引按照先频域后时域的方式排序,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索引按照频域方式排序。
具体的,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了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中包括有第一信息,第一信息指示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用于承载上行控制信息。其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属于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和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索引按照先频域后时域的方式排序,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索引按照频域方式排序。也就是说,第一信息所指示的用于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其对应的资源索引不是固定预留的,根据排序方式的不同是可以变化的,即,每个子帧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是可以灵活变化的。
可见,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预留固定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的传输方法,通过第一信息可以灵活预留和指示每个子帧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提高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配置灵活性。
而且,由于可以灵活预留和指示每个子帧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道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因此,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大小可以根据上行控制信息的反馈量而变化,不会导致资源浪费或者资源不足,进而提升了系统资源利用率。
可选的,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索引按照先频域后时域的方式排序,可以包括:
按照先频域后时域的方式排序的资源索引中最小的资源索引对应子帧的最后一个符号;或者,按照先频域后时域的方式排序时从子帧或时隙的最后一个符号开始排序。
可选的,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小于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
可选的,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大于或者等于2。
可选的,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等于1。
可选的,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不同。
可选的,至少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不同,可以为至少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对应的符号位置不同或者资源块位置不同。
例如: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其中,一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子帧的最后一个符号,另一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子帧的倒数第二个符号,等等。
可选的,S201,网络设备发送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可以有如下三种实现方式:
第一种实现方式:网络设备发送下行控制信道,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第二种实现方式:网络设备发送下行控制信道,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包括第一信息域,第一信息域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第三种实现方式:网络设备发送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下行控制信息格式包括第一信息域,第一信息域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可选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可以为上行控制信道对应的时频域资源,和/或,码资源。其中,码资源可以为上行控制信道对应的序列的循环移位和/或正交扩频码。
可选的,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可以包括:
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索引,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索引用于终端设备根据该资源索引确定该上行控制信道对应的时频域资源和/或码资源。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S201还可以包括:
网络设备发送高层信令。高层信令用于指示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
具体的,网络设备应对不同场景需求以及针对不同业务的传输需求,可以灵活配置需要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可以将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包括的各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配置给终端设备,进一步提高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配置灵活性,保证了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性能。
可选的,高层信令用于指示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可以有如下四种实现方式:
第一种实现方式:
高层信令用于指示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索引。
第二种实现方式:
高层信令用于指示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索引,以及各资源索引对应的符号个数或者对应的资源块个数。
第三种实现方式:
高层信令用于指示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和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
第四种实现方式:
高层信令用于指示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索引,和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索引。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S201还可以包括:
网络设备确定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网络设备根据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确定下行控制信息中的第一信息。
具体的,上述步骤提供了网络设备确定第一信息的一种实现方式,网络设备先确定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再根据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确定下行控制信息中的第一信息。
网络设备可以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和不同业务需求确定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通过第一信息指示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以灵活匹配不同应用场景和不同业务。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对于第一信息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特别限制,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可选的,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第一信息对应2比特信息域,则,网络设备根据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确定下行控制信息中的第一信息,可以包括:
若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为第一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则网络设备确定第一信息对应的2比特信息域为00。
若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为第二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则网络设备确定第一信息对应的2比特信息域为01。
若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为第三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则网络设备确定第一信息对应的2比特信息域为10。
若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为第四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则网络设备确定第一信息对应的2比特信息域为11。
其中,第一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二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三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和第四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均属于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来自不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至少一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来自于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至少一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来自于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
进一步地,下行控制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二信息,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子帧。
具体的,若下行控制信息承载于子帧n,则上行控制信息承载于子帧n+k,其中,n为大于或者等于0的整数,k为大于或者等于0的整数,k的取值根据第二信息确定。
可见,当k等于0时,下行控制信息和上行控制信息可以承载于同一个子帧,可以应对HARQ快速重传,满足时延较小的业务需求,当k大于0时,上行控制信息承载于下行控制信息承载的子帧之后,可以满足对时延要求不高的业务需求。
进一步地,下行控制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三信息,第三信息用于触发信道状态信息上报,上行控制信息为信道状态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信道状态信息的定义和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不做特别限制。例如信道状态信息可以包括信道质量信息、编码矩阵指示、层数指示及波束相关的信息。
进一步地,下行控制信息还可以包括第四信息,第四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所属的资源集合,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所属的资源集合为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或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
具体的,通过下行控制信息中的第一信息和第四信息,可以使得终端设备能够根据第一信息和第四信息确定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可选的,下行控制信息用于调度下行共享信道传输,上行控制信息为下行共享信道传输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S202、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第一信息。
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属于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和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索引按照先频域后时域的方式排序,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索引按照频域方式排序。
具体的,终端设备接收到了网络设备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中包括第一信息,第一信息指示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用于承载上行控制信息。其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属于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和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索引按照先频域后时域的方式排序,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索引按照频域方式排序。也就是说,第一信息所指示的用于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其对应的资源索引不是固定预留的,根据排序方式的不同是可以变化的,即,每个子帧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是可以灵活变化的。
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预留固定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的传输方法,通过第一信息可以灵活预留和指示每个子帧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提高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配置灵活性。
而且,由于可以灵活预留和指示每个子帧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道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因此,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大小可以根据上行控制信息的反馈量而变化,不会导致资源浪费或者资源不足,进而提升了系统资源利用率。
可选的,S202,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可以有如下三种实现方式:
第一种实现方式: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控制信道,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第二种实现方式: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控制信道,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包括第一信息域,第一信息域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第三种实现方式:终端设备检测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下行控制信息格式包括第一信息域,第一信息域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S202还可以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高层信令。
终端设备根据高层信令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
具体的,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高层信令,终端设备通过该高层信令可以获知网络设备配置的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包括的各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由于终端设备可以获知网络设备根据不同场景需求以及不同业务需求灵活配置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配置灵活性,保证了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性能。
可选的,终端设备根据高层信令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可以有如下四种实现方式:
第一种实现方式:终端设备根据高层信令,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索引。
第二种实现方式:终端设备根据高层信令,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索引,以及各资源索引对应的符号个数或者对应的资源块个数。
第三种实现方式:终端设备根据高层信令,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和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
第四种实现方式:
终端设备根据高层信令,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索引,和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索引。
可选的,若第一信息对应2比特信息域,则,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可以为:
若第一信息对应的2比特信息域为00,则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为第一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若第一信息对应的2比特信息域为01,则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为第二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若第一信息对应的2比特信息域为10,则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为第三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若第一信息对应的2比特信息域为11,则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为第四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其中,第一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二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三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和第四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均属于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来自不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至少一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来自于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至少一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来自于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步骤中,对于下行控制信息、上行控制信息、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第一信息、符号、资源块、时隙、子帧等其他方面的描述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S201,原理相似,此处不再赘述。
S203、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可选的,S203,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可以有如下两种实现方式:
第一种实现方式:
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索引。
终端设备根据该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索引确定该上行控制信道对应的时频域资源和/或码资源。
第二种实现方式:
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符号上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对应的资源索引。
终端设备根据该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索引确定该上行控制信道对应的时频域资源和/或码资源。
可选的,若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第四信息,则S203可以包括:
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和第四信息确定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可选的,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和第四信息确定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可以包括:
终端设备根据第四信息确定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所属的资源集合,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所属的资源集合为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或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
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所属的资源集合确定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可选的,若第一信息对应2比特信息域,则,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可以包括:
若第一信息对应的2比特信息域为00,则终端设备确定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为高层信令配置的第一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若第一信息对应的2比特信息域为01,则终端设备确定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为高层信令配置的第二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若第一信息对应的2比特信息域为10,则终端设备确定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为高层信令配置的第三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若第一信息对应的2比特信息域为11,则终端设备确定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为高层信令配置的第四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其中,第一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二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三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和第四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均属于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来自不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至少一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来自于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至少一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来自于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
S204、终端设备通过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将上行控制信息发送给网络设备。
具体的,终端设备通过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将上行控制信息发送给网络设备,可以采用现有的任意一种处理方法,例如,可以包括对上行控制信息的信道编码、调制、映射等步骤,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特别限制。
S205、网络设备在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
可选的,若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第二信息,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子帧,则本步骤还可以包括:
网络设备在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子帧中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符号上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限定S201~S205各个步骤之间的先后顺序,也不限定S201~S205各个步骤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下行控制信息、上行控制信息、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第一信息、第二信息、第三信息、符号、资源块、时隙、子帧、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索引等其他方面的描述如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一,原理相似,此处不再赘述。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示例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的传输方法,主要说明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的一种实现方式。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的传输方法实施例二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其对应的资源索引按照先频域后时域的方式排序,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的每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均对应1个符号。
具体的,先排最后一个符号上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再排倒数第二个符号上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最后一个符号上对应资源索引从0到N-1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倒数第二个符号上对应资源索引从N到2N-1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可以包括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例如包括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和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其中,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和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不同的符号。例如,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索引为2,对应最后一个符号,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索引为N+2,对应倒数第二个符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也可以包括四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其中,至少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不同的符号,例如,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索引为2,对应最后一个符号,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索引为N+2,对应倒数第二个符号,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索引为N-1,对应最后一个符号,第四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索引为N-2,对应最后一个符号。
下面通过另一个具体的示例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的传输方法,主要说明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的一种实现方式。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的传输方法实施例二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其对应的资源索引按照频域方式排序,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的每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均对应2个符号。
具体的,第三上行控制信道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其对应的资源索引仅按照不同的资源块和/或不同的码资源进行排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可以包括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例如包括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和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其中,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和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不同的资源块和/或不同的码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也可以包括四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不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不同的资源块和/或码资源。
下面通过又一个具体的示例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的传输方法。
其中,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和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
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和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为1,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可以承载于子帧的倒数第二个符号上,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为1,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可以承载于子帧的倒数第一个符号上。
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和第四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为2,第四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为2。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和第四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可以占用不同的资源块。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的传输方法实施例二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以3个子帧为例进行说明,子帧的序号分别为:子帧n、子帧n+1、子帧n+2,其中,n为子帧编号,n为大于或者等于0的整数。其中,子帧n+1为第一类型子帧,子帧n、子帧n+2为第三子帧类型。
具体的,子帧n承载有DCI,该DCI承载于子帧n的第一个符号,DCI调度PDSCH传输,该PDSCH传输承载于子帧n。DCI包括第一信息,第一信息指示了,该PDSCH传输对应的HARQ反馈承载于同一个子帧(子帧n)传输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具体为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的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若该PDSCH传输错误,则该PDSCH对应的重传承载于子帧n+1,该重传对应的DCI承载于子帧n+1的第一个符号上。
可见,在图8示出的示例中,子帧n传输的PDSCH承载的数据对应低延迟业务,子帧n承载的DCI中包括第一信息,子帧n承载的DCI调度本子帧(子帧n)的PDSCH传输,第一信息指示了,PDSCH传输对应的HARQ反馈在本子帧(子帧n)传输,且HARQ反馈具体承载于本子帧(子帧n)的倒数第二个符号上,这样,就给网络设备侧预留了一个符号(子帧n的最后一个符号)的处理时间,从而能够在子帧n+1的第一个符号对重传进行调度,使能快速重传。
进一步的,子帧n+1和子帧n+2承载的PDSCH传输,其对应的HARQ反馈都在子帧n+2进行传输,此时,子帧n+1传输的PDSCH可以不是子帧n的PDSCH重传。通过子帧n+1和子帧n+2承载的DCI中的第一信息,指示了子帧n+2承载HARQ反馈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为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的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2个符号,从而使得子帧n和子帧n+1都能在子帧n+2传输,保证了UCI传输的可靠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的传输方法,包括:网络设备发送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第一信息,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控制信息,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并通过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将上行控制信息发送给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在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的传输方法,通过第一信息可以灵活预留和指示每个子帧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提高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配置灵活性,而且提高了系统资源利用率。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的传输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与上述方法实施例一和方法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的实现方式不同。如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的传输方法,可以包括:
S301、网络设备发送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第一信息。
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属于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第四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和第五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第四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第一个时隙,第五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第二个时隙。
具体的,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了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中包括有第一信息,第一信息指示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用于承载上行控制信息。其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属于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第四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和第五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第四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第一个时隙,第五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第二个时隙。也就是说,第一信息所指示的用于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其对应的时隙不是固定预留的,而是可以变化的,即,每个子帧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是可以灵活变化的。
可见,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预留固定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的传输方法,通过第一信息可以灵活预留和指示每个子帧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提高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配置灵活性。
而且,由于可以灵活预留和指示每个子帧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道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因此,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大小可以根据上行控制信息的反馈量而变化,不会导致资源浪费或者资源不足,进而提升了系统资源利用率。
可选的,第一个时隙和第二个时隙可以属于同一个子帧。
可选的,S301,网络设备发送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可以有如下三种实现方式:
第一种实现方式:网络设备发送下行控制信道,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第二种实现方式:网络设备发送下行控制信道,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包括第一信息域,第一信息域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第三种实现方式:网络设备发送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下行控制信息格式包括第一信息域,第一信息域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可选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可以为上行控制信道对应的时频域资源,和/或,码资源。其中,码资源可以为上行控制信道对应的序列的循环移位和/或正交扩频码。
可选的,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可以包括:
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索引,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索引用于终端设备根据该资源索引确定该上行控制信道对应的时频域资源和/或码资源。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S301还可以包括:
网络设备发送高层信令。高层信令用于指示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
具体的,网络设备应对不同场景需求以及针对不同业务的传输需求,可以灵活配置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时隙,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可以将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包括的各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配置给终端设备,进一步提高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配置灵活性,保证了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性能。
可选的,高层信令用于指示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可以有如下四种实现方式:
第一种实现方式:
高层信令用于指示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索引。
第二种实现方式:
高层信令用于指示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索引,以及各资源索引对应的符号个数或者对应的资源块个数。
第三种实现方式:
高层信令用于指示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第四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和第五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
第四种实现方式:
高层信令用于指示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第四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索引,和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第五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索引。
可选的,第四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第一个时隙,第五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第二个时隙。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S301还可以包括:
网络设备确定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网络设备根据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确定下行控制信息中的第一信息。
具体的,上述步骤提供了网络设备确定第一信息的一种实现方式,网络设备先确定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再根据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确定下行控制信息中的第一信息。
网络设备可以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和不同业务需求确定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通过第一信息指示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以灵活匹配不同应用场景和不同业务。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对于第一信息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特别限制,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可选的,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第一信息对应2比特信息域,则,网络设备根据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确定下行控制信息中的第一信息,可以包括:
若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为第一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则网络设备确定第一信息对应的2比特信息域为00。
若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为第二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则网络设备确定第一信息对应的2比特信息域为01。
若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为第三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则网络设备确定第一信息对应的2比特信息域为10。
若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为第四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则网络设备确定第一信息对应的2比特信息域为11。
其中,第一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二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三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和第四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均属于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来自不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至少一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来自于第四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至少一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来自于第五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
进一步地,下行控制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二信息,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子帧。
具体的,若下行控制信息承载于子帧n,则上行控制信息承载于子帧n+k,其中,n为大于或者等于0的整数,k为大于或者等于0的整数,k的取值根据第二信息确定。
可见,当k等于0时,下行控制信息和上行控制信息可以承载于同一个子帧,可以应对HARQ快速重传,满足时延较小的业务需求,当k大于0时,上行控制信息承载于下行控制信息承载的子帧之后,可以满足对时延要求不高的业务需求。通过第二信息提高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配置灵活性。
进一步地,下行控制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三信息,第三信息用于触发信道状态信息上报,上行控制信息为信道状态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信道状态信息的定义和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不做特别限制。例如信道状态信息可以包括信道质量信息、编码矩阵指示、层数指示及波束相关的信息。
可选的,下行控制信息用于调度下行共享信道传输,上行控制信息为下行共享信道传输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S302、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第一信息。
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属于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第四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和第五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第四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第一个时隙,第五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第二个时隙。
具体的,终端设备接收到了网络设备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中包括第一信息,第一信息指示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用于承载上行控制信息。其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属于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第四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和第五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第四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第一个时隙,第五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第二个时隙。也就是说,第一信息所指示的用于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其对应的时隙不是固定预留的,而是可以变化的,即,每个子帧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是可以灵活变化的。
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预留固定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的传输方法,通过第一信息可以灵活预留和指示每个子帧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提高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配置灵活性。
而且,由于可以灵活预留和指示每个子帧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道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因此,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大小可以根据上行控制信息的反馈量而变化,不会导致资源浪费或者资源不足,进而提升了系统资源利用率。
可选的,S302,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可以有如下三种实现方式:
第一种实现方式: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控制信道,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第二种实现方式: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控制信道,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包括第一信息域,第一信息域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第三种实现方式:终端设备检测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下行控制信息格式包括第一信息域,第一信息域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S302还可以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高层信令。
终端设备根据高层信令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
具体的,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高层信令,终端设备通过该高层信令可以获知网络设备配置的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包括的各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由于终端设备可以获知网络设备根据不同场景需求以及不同业务需求灵活配置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配置灵活性,保证了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性能。
可选的,终端设备根据高层信令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可以有如下四种实现方式:
第一种实现方式:终端设备根据高层信令,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索引。
第二种实现方式:终端设备根据高层信令,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索引,以及各资源索引对应的符号个数或者对应的资源块个数。
第三种实现方式:终端设备根据高层信令,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第四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和第五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
第四种实现方式:
终端设备根据高层信令,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第四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索引,和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第五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索引。
可选的,第四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第一个时隙,第五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第二个时隙。
可选的,若第一信息对应2比特信息域,则,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可以为:
若第一信息对应的2比特信息域为00,则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为第一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若第一信息对应的2比特信息域为01,则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为第二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若第一信息对应的2比特信息域为10,则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为第三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若第一信息对应的2比特信息域为11,则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为第四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其中,第一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二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三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和第四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均属于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来自不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至少一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来自于第四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至少一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来自于第五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步骤中,对于下行控制信息、上行控制信息、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第一信息、符号、资源块、时隙、子帧等其他方面的描述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S301,原理相似,此处不再赘述。
S303、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可选的,S303,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可以有如下两种实现方式:
第一种实现方式:
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索引。
终端设备根据该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索引确定该上行控制信道对应的时频域资源和/或码资源。
第二种实现方式:
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符号上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对应的资源索引。
终端设备根据该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索引确定该上行控制信道对应的时频域资源和/或码资源。
可选的,若第一信息对应2比特信息域,则,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可以包括:
若第一信息对应的2比特信息域为00,则终端设备确定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为高层信令配置的第一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若第一信息对应的2比特信息域为01,则终端设备确定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为高层信令配置的第二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若第一信息对应的2比特信息域为10,则终端设备确定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为高层信令配置的第三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若第一信息对应的2比特信息域为11,则终端设备确定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为高层信令配置的第四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其中,第一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二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三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和第四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均属于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来自不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至少一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来自于第四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至少一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来自于第五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
S304、终端设备通过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将上行控制信息发送给网络设备。
具体的,终端设备通过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将上行控制信息发送给网络设备,可以采用现有的任意一种处理方法,例如,可以包括对上行控制信息的信道编码、调制、映射等步骤,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特别限制。
S305、网络设备在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
可选的,若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第二信息,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子帧,则本步骤还可以包括:
网络设备在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子帧中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符号上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限定S301~S305各个步骤之间的先后顺序,也不限定S301~S305各个步骤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下行控制信息、上行控制信息、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第一信息、第二信息、第三信息、符号、资源块、时隙、子帧、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索引等其他方面的描述如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一,原理相似,此处不再赘述。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示例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的传输方法。
其中,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第四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和第五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第四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第一个时隙,第五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第二个时隙。
第四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和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和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第一个时隙包括的上行符号。
第五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和第四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和第四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第二个时隙包括的上行符号。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的传输方法实施例三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以2个时隙为例进行说明,时隙的序号分别为:时隙0、时隙1。
具体的,时隙0的第一个符号承载的DCI调度的PDSCH传输承载于时隙0,该DCI通过第一信息指示了该PDSCH传输对应的HARQ反馈在时隙0传输,即指示了该PDSCH传输对应的HARQ反馈通过第四上行控制信道集合中的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传输,从而使能快速HARQ反馈,降低业务延迟。
若时隙0的第一个符号承载的DCI调度的PDSCH传输承载于时隙0和时隙1,该DCI通过第一信息指示了该PDSCH传输对应的HARQ反馈在时隙1传输,即指示了该PDSCH传输对应的HARQ反馈通过第五上行控制信道集合中的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传输。另外,即使该DCI调度的PDSCH传输承载于时隙0,若其对应的数据对延迟要求不高,则可以通过该DCI中的第一信息指示该PDSCH传输对应的HARQ反馈通过第五上行控制信道集合中的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传输,从而避免因为需要在时隙0传输HARQ反馈而在时隙0引入GP,降低了GP的开销,避免了一个子帧引入两个GP,从而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的传输方法,包括:网络设备发送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第一信息,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控制信息,根据第一信息确定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并通过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将上行控制信息发送给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在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的传输方法,通过第一信息可以灵活预留和指示每个子帧用于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提高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配置灵活性,而且提高了系统资源利用率。
下面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该设备与上述方法一一对应,用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信息的传输方法,具有相同的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11示出了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终端设备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示意图,如图11所示,终端设备包括:收发单元11和处理单元12。处理单元12用于对终端设备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和执行。收发单元11用于支持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终端设备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12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网络设备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网络设备可以包括:收发单元21和处理单元22。处理单元22用于对网络设备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和执行。收发单元21用于支持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网络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网络设备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可用于执行如图2至10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信息的传输方法。示例性的,终端设备中的收发单元21可用于执行图2中的S102和S104、图5中的S202和S204、图9中的S302和S304。端设备中的处理单元22可用于执行图2中的S103、图5中的S203、图9中的S303。网络设备中的收发单元21可用于执行图2中的S101和S105、图5中的S201和S205、图9中的S301和S305。
其中,处理单元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发明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收发单元可以为收发器、收发电路等。存储单元可以为存储器。
下面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该设备与上述方法一一对应,用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信息的传输方法,具有相同的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图13示出了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终端设备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示意图,如图13所示,终端设备包括:收发器31和处理器32。处理器32用于对终端设备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和执行。收发器31用于支持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终端设备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14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网络设备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网络设备可以包括:收发器41和处理器42。处理器42用于对网络设备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和执行。收发器41用于支持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网络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网络设备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可用于执行如图2至10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信息的传输方法。示例性的,终端设备中的收发单元21可用于执行图2中的S102和S104、图5中的S202和S204、图9中的S302和S304。端设备中的处理单元22可用于执行图2中的S103、图5中的S203、图9中的S303。网络设备中的收发单元21可用于执行图2中的S101和S105、图5中的S201和S205、图9中的S301和S305。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公开内容所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可以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是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闪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EP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只读光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基站或终端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基站或终端中。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38)

1.一种信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属于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不同,或者,包括至少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块个数不同;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承载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将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发送给网络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高层信令;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高层信令确定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高层信令确定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高层信令确定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
或者,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高层信令确定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块个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不同,包括:
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为1个;
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还包括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为2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不同,包括:
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所述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为7个;
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还包括第四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所述第四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为14个。
6.一种信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发送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属于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不同,或者,包括至少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块个数不同;
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发送高层信令;所述高层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层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
所述高层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或者,所述高层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块个数。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不同,包括:
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为1个;
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还包括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为2个。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不同,包括:
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所述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为7个;
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还包括第四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所述第四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为14个。
11.一种信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属于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和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索引按照先频域后时域的方式排序,所述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索引按照频域方式排序;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承载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将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发送给网络设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小于所述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第四信息,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承载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四信息确定承载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所属的资源集合,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所属的资源集合为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或所述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所属的资源集合确定承载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14.一种信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发送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属于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和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索引按照先频域后时域的方式排序,所述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索引按照频域方式排序;
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用于指示承载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所属的资源集合,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所属的资源集合为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或所述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
16.一种信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属于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第四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和第五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所述第四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第一个时隙,所述第五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第二个时隙;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承载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将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发送给网络设备。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个时隙和所述第二个时隙属于同一个子帧。
18.一种信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发送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属于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第四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和第五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所述第四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第一个时隙,所述第五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第二个时隙;
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个时隙和所述第二个时隙属于同一个子帧。
20.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接收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属于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不同,或者,包括至少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块个数不同;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承载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将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发送给网络设备。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高层信令;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高层信令确定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高层信令确定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
或者,
根据所述高层信令确定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块个数。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不同,包括:
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为1个;
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还包括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为2个。
24.根据权利要求20或2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不同,包括:
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所述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为7个;
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还包括第四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所述第四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为14个。
25.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发送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属于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不同,或者,包括至少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块个数不同;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发送高层信令;所述高层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层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
所述高层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或者,所述高层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块个数。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不同,包括:
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为1个;
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还包括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为2个。
29.根据权利要求25或28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两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不同,包括:
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所述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为7个;
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还包括第四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所述第四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为14个。
30.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接收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属于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和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索引按照先频域后时域的方式排序,所述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索引按照频域方式排序;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承载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将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发送给网络设备。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小于所述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符号个数。
32.根据权利要求30或3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第四信息,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四信息确定承载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所属的资源集合,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所属的资源集合为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或所述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所属的资源集合确定承载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33.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发送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属于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和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索引按照先频域后时域的方式排序,所述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的资源索引按照频域方式排序;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还包括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用于指示承载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所属的资源集合,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所属的资源集合为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或所述第三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
35.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接收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属于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第四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和第五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所述第四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第一个时隙,所述第五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第二个时隙;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承载所述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将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发送给网络设备。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个时隙和所述第二个时隙属于同一个子帧。
37.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发送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属于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第四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和第五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所述第四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第一个时隙,所述第五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包括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对应第二个时隙;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控制信息。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个时隙和所述第二个时隙属于同一个子帧。
CN201610878906.2A 2016-09-30 2016-09-30 信息的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Active CN1078892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19948.8A CN113411894B (zh) 2016-09-30 2016-09-30 信息的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201610878906.2A CN107889248B (zh) 2016-09-30 2016-09-30 信息的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PCT/CN2017/104835 WO2018059583A1 (zh) 2016-09-30 2017-09-30 信息的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BR112019006459A BR112019006459A2 (pt) 2016-09-30 2017-09-30 método de transmissão de informações, dispositivo terminal, e dispositivo de rede
EP17855033.1A EP3512282B1 (en) 2016-09-30 2017-09-30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JP2019517238A JP6807453B2 (ja) 2016-09-30 2017-09-30 情報送信方法、端末デバイス、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
KR1020197012453A KR102216024B1 (ko) 2016-09-30 2017-09-30 정보 전송 방법, 단말 장치 및 네트워크 장치
AU2017337002A AU2017337002B2 (en) 2016-09-30 2017-09-30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EP21177141.5A EP3952546B1 (en) 2016-09-30 2017-09-30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US16/370,058 US11356983B2 (en) 2016-09-30 2019-03-29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US17/735,250 US11805523B2 (en) 2016-09-30 2022-05-03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US18/472,995 US20240032037A1 (en) 2016-09-30 2023-09-22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78906.2A CN107889248B (zh) 2016-09-30 2016-09-30 信息的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19948.8A Division CN113411894B (zh) 2016-09-30 2016-09-30 信息的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89248A true CN107889248A (zh) 2018-04-06
CN107889248B CN107889248B (zh) 2024-01-09

Family

ID=6176330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78906.2A Active CN107889248B (zh) 2016-09-30 2016-09-30 信息的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202110519948.8A Active CN113411894B (zh) 2016-09-30 2016-09-30 信息的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19948.8A Active CN113411894B (zh) 2016-09-30 2016-09-30 信息的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3) US11356983B2 (zh)
EP (2) EP3952546B1 (zh)
JP (1) JP6807453B2 (zh)
KR (1) KR102216024B1 (zh)
CN (2) CN107889248B (zh)
AU (1) AU2017337002B2 (zh)
BR (1) BR112019006459A2 (zh)
WO (1) WO2018059583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77120A1 (zh) * 2017-03-31 2018-10-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选择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475327A (zh) * 2018-05-11 2019-11-19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功率控制的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0636630A (zh) * 2018-06-22 2019-12-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系统消息的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0200035A1 (zh) * 2019-03-29 2020-10-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89248B (zh) * 2016-09-30 2024-0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的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18167959A1 (ja) * 2017-03-17 2018-09-20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12740784A (zh) * 2018-09-17 2021-04-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反馈时序的确定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12019363B (zh) * 2019-05-30 2021-1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业务传输需求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US11974283B2 (en) * 2021-03-19 2024-04-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Implicit uplink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 allocation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13831A1 (en) * 2010-04-30 2012-05-10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Determination of Carriers and Multiplexing for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CN104969499A (zh) * 2013-08-01 2015-10-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资源配置的方法和设备
CN113411894B (zh) * 2016-09-30 2022-04-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的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2300A (zh) * 2007-12-29 2009-07-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和接收调度用户数据的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JP2012520621A (ja) * 2009-03-13 2012-09-06 リサーチ イン モーション リミテッド 中継受信同調化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方法
EP3691172B1 (en) * 2009-10-01 2023-12-0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Uplink control data transmission
US8923223B2 (en) * 2010-08-16 2014-12-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multiple component carriers
US20140177586A1 (en) * 2011-08-10 2014-06-2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access system
KR102019892B1 (ko) * 2011-12-20 2019-09-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주기적 채널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3209483B (zh) * 2012-01-12 2015-09-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KR20140019718A (ko) * 2012-08-06 2014-02-17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송수신포인트의 제어정보 전송방법 및 그 송수신포인트, 단말의 상향링크 컨트롤 채널 자원 매핑방법, 그 단말
CN104641577B (zh) * 2012-09-19 2018-03-02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WO2015064896A1 (ko) 2013-10-30 2015-05-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복수의 셀에 동시 접속한 사용자 장치가 harq ack/nack을 전송하는 방법
US10009920B2 (en) * 2015-01-27 2018-06-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iggering a group acknowledgement/negative acknowledgement or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KR102316775B1 (ko) * 2015-04-02 2021-10-26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셀룰라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전송시간구간 감소를 위한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6301670A (zh) * 2015-05-15 2017-01-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4944893A (zh) * 2015-08-25 2022-08-26 Idac控股公司 无线系统中的成帧、调度和同步
EP3740009A1 (en) * 2015-08-25 2020-11-18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Radio frame configuration
US10129859B2 (en) * 2015-10-15 2018-11-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control channel for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
JP6125596B1 (ja) * 2015-11-05 2017-05-10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7027181B (zh) * 2016-02-02 2020-02-0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7150925A1 (ko) * 2016-03-02 2017-09-08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상향링크 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9417790A (zh) * 2016-03-16 2019-03-01 寰发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息的调度方法及无线通讯装置
KR20170114911A (ko) * 2016-04-04 2017-10-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피드백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KR102134685B1 (ko) * 2016-07-01 2020-07-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과 단말 간 상향링크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13831A1 (en) * 2010-04-30 2012-05-10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Determination of Carriers and Multiplexing for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CN104969499A (zh) * 2013-08-01 2015-10-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资源配置的方法和设备
CN113411894B (zh) * 2016-09-30 2022-04-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的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1-167203\""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77120A1 (zh) * 2017-03-31 2018-10-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选择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475327A (zh) * 2018-05-11 2019-11-19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功率控制的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0636630A (zh) * 2018-06-22 2019-12-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系统消息的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0636630B (zh) * 2018-06-22 2021-05-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系统消息的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0200035A1 (zh) * 2019-03-29 2020-10-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US11917614B2 (en) 2019-03-29 2024-02-2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59583A1 (zh) 2018-04-05
AU2017337002B2 (en) 2020-07-16
KR20190058603A (ko) 2019-05-29
BR112019006459A2 (pt) 2019-06-25
AU2017337002A1 (en) 2019-05-02
JP2019535189A (ja) 2019-12-05
US20240032037A1 (en) 2024-01-25
EP3952546B1 (en) 2023-08-09
EP3952546A1 (en) 2022-02-09
CN107889248B (zh) 2024-01-09
KR102216024B1 (ko) 2021-02-15
CN113411894A (zh) 2021-09-17
US11356983B2 (en) 2022-06-07
EP3512282A4 (en) 2019-10-02
US11805523B2 (en) 2023-10-31
EP3512282B1 (en) 2021-06-02
US20220264550A1 (en) 2022-08-18
CN113411894B (zh) 2022-04-29
JP6807453B2 (ja) 2021-01-06
US20190230644A1 (en) 2019-07-25
EP3512282A1 (en) 2019-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9685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sidelink feedbac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46985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 feedback signa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7889248A (zh) 信息的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4125610B (zh) D2d通信中的数据发送方法和设备
KR102616557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및 제어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3765806B (zh) 机器型通信网络中的多播arq
CN103220796B (zh) 一种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及其设备
CN102882644B (zh) 下行控制信息的检测处理、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5743619A (zh)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07690160B (zh)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
US2022001508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side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095436B (zh) 用于确定/辅助确定pucch的资源的方法及相应的装置
CN102333381A (zh) 一种资源调度及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
CN102892084B (zh) 集群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基站及用户设备
WO2019158013A1 (zh) 信道传输方法和装置、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2804663A (zh) 用于确定上行链路harq资源的设备、方法和制造产品
CN105634688B (zh) 一种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6575994A (zh) 无线设备至设备通信调度
CN110278062A (zh) 资源指示、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8702279A (zh) 用于分配确认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CN102415187A (zh) 用于生成多个上行链路传输块的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过程
CN109792331A (zh) 用户设备、基站和方法
CN106804116A (zh) 一种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和基站以及用户设备
KR20230044431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10572247B (zh) 一种窄带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