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88037B - 发电机的装配工装以及装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发电机的装配工装以及装配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888037B CN107888037B CN201711296497.6A CN201711296497A CN107888037B CN 107888037 B CN107888037 B CN 107888037B CN 201711296497 A CN201711296497 A CN 201711296497A CN 107888037 B CN107888037 B CN 10788803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eeve
- rotor
- along
- assembly
- sta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5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group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178 mono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172 neodymium magnet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677 Nyl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QJVKUMXDEUEQLH-UHFFFAOYSA-N [B].[Fe].[Nd] Chemical compound [B].[Fe].[Nd] QJVKUMXDEUEQL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389 magnet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778 nyl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 H02K15/03—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电机的装配工装以及装配方法。发电机的转子和定子中的一者作为被套件,另一者作为套件,装配工装包括:限位装置,围绕预定轴线设置,并在面向预定轴线一侧界定出装配空间,限位装置具有面向装配空间且沿预定轴线延伸的导引面;和随动导向装置,包括连接部和与连接部连接的第一抵靠部,随动导向装置通过连接部连接于套件时,第一抵靠部能够沿套件的径向向套件外部伸出,其中,第一抵靠部能够抵靠于导引面并沿导引面移动,以使套件与被套件之间的气隙保持恒定。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装配工装在辅助套件和被套件套装的过程中,能够保证套件和被套件之间的气隙的均匀性,避免套件发生形变,甚至导致转子磁极和定子铁芯受到毁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电机的装配工装以及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低速大直径的发电机由定子和转子组成,例如风力发电机组中的永磁发电机,以外转子类型的发电机为例,转子同轴地套装于定子外,并且转子能够围绕着定子的中心轴线旋转。转子内侧的永磁体沿圆周均匀排布,由于这些永磁体通常采用具有较好的磁性能的钕铁硼永磁材料,而钕铁硼磁体具有很强的磁性,所以在对转子和定子进行装配的过程中,当转子接近定子时,在永磁体产生的较大吸附力作用下,转子容易与定子铁芯相互吸附而发生冲撞。如果不采取必要的措施,不但转子无法与定子进行套装,同时会损坏永磁体,而且一旦永磁体吸附在定子上将很难将其分开,甚至还会危及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因此,在永磁发电机的装配过程中,需要利用专门的装配工装对发电机的定子和转子进行套装引导,保证定子和转子能够同轴地套装在一起。目前现有的一种装配工装包括滑套和中空的导向轴,导向轴用于套装在定子的定轴上从而与定子的定轴相连,通过滑套内表面沿导向轴外周面由上往下移动,便可使转子套装在定子外,从而完成发电机的装配。套装完成后,先将滑套与转子分离,然后再将导向轴与定子主轴分离。
该方法可以辅助定子与转子的套装,同时该方法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转子在套装过程中磁轭类似于悬臂梁,磁轭时刻受到磁极和定子铁心相吸产生的作用力,随着磁极和铁心重合度的增加,磁轭受到的作用力逐渐增大,所以有可能导致转子磁轭发生变形。二是在将滑套与转子分离后,需要安装转轴,而此时转子缺少固定约束,因此转子和定子同样容易发生吸附现象。而且磁极和铁芯被损坏后,由于后续的修复工作比较复杂并且修复后的可靠性较差,从而带来经济损失的同时还会降低发电机的质量,并减少发电机的使用寿命。
因此,亟需一种新的发电机的装配工装以及装配方法。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电机的装配工装以及装配方法,能够辅助发电机的转子与定子进行套装,并且在转子和定子套装的过程中,该装配工装能够保证转子和定子之间气隙的均匀性,避免作为套件的一者在接近被套件时与被套件相互吸附,避免套件发生径向变形,甚至导致转子磁极和定子铁芯受到毁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发电机的装配工装,装配工装用于辅助发电机的定子和转子彼此套装,其中定子和转子中的一者作为被套件,另一者作为套件,装配工装包括:限位装置,围绕预定轴线设置,并在面向预定轴线一侧界定出供套件和被套件套装的装配空间,限位装置具有面向装配空间且沿预定轴线延伸的导引面;和随动导向装置,包括连接部和与连接部连接的第一抵靠部,第一抵靠部至少部分地沿第一方向伸出于连接部,随动导向装置通过连接部连接于套件时,第一抵靠部能够沿套件的径向向套件外部伸出,其中,第一抵靠部能够抵靠于导引面并沿导引面移动,以使套件与被套件之间的气隙保持恒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工装,在辅助套件和被套件装配的过程中,通过限位装置和随动导向装置彼此配合能够使套件和被套件之间形成的气隙保持恒定不变,避免套件沿径向发生形变而与被套件贴合,导致磁极和铁芯受到毁损。因此,能够节省发电机的装配工时,并节省装配成本。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限位装置包括:固定支座;和限位本体,限位本体连接于固定支座且向远离固定支座的方向延伸,导引面形成在限位本体的面向装配空间一侧。由此,在通过限位装置与随动导向装置限位配合时,能够为随动导向装置提供更加稳定的支撑力。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限位装置包括一个限位本体,限位本体为沿以预定轴线为中心的圆周延续延伸的环状体,导引面为形成在环状体的面向装配空间一侧的环形面;或者,限位装置包括两个以上限位本体,限位本体为沿以预定轴线为中心的圆周间隔布置的条形体,导引面为形成在条形体的面向装配空间一侧的弧形面或者平面。限位本体具有多种实现形式,以通过多种形式适应不同的装配环境、简化组装工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固定支座为沿圆周间隔设置的块状体;或者,固定支座为沿圆周连续延伸的环状体。由此能够简化限位装置的结构,并能够通过固定支座为限位本体提供良好的支撑力。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抵靠部包括三个以上的第一接触件,在随动导向装置通过连接部连接于套件时,三个以上的第一接触件能够沿套件的周向等间隔地分布且沿径向向外伸出于套件,以通过三个以上的第一接触件与导引面接触。由此在简化随动导向装置的结构同时,还能够通过三个以上的第一接触件同时与限位装置限位配合对套件的套装路径进行控制,保证套件与被套件之间气隙的均匀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随动导向装置还包括与连接部连接的第二抵靠部,第二抵靠部至少部分地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伸出于连接部,以在随动导向装置通过连接部连接于套件时,使第二抵靠部能够沿套件的径向向套件内部伸出,并且随动导向装置能够通过第二抵靠部抵靠于被套件的外周面并沿被套件的外周面移动,以使套件与被套件之间的气隙保持恒定。以在套件沿预定轴线移动套装于被套件外时,能够通过第一抵靠部和第二抵靠部同时抵靠于外周面或者导引面,并沿外周面或者导引面移动,从而能够进一步对套件的套装路径进行有效控制,防止套件沿径向发生形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二抵靠部包括三个以上的第二接触件,在随动导向装置通过连接部连接于套件时,三个以上的第二接触件能够沿套件的周向等间隔地分布且沿径向向内伸出于套件,以通过三个以上第二接触件同时与被套件的外周面接触。在简化随动导向装置的结构同时,还能够通过三个以上的第二接触件同时与限位装置限位配合对套件的套装路径进行控制,从而能够进一步对套件的套装路径进行有效控制,防止套件沿径向发生形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连接部包括连接本体,连接本体与三个以上的第一接触件和三个以上的第二接触件对应连接,并且第一接触件沿第一方向伸出于连接本体,第二接触件沿第二方向伸出于连接本体。由此能够简化随动导向装置的结构,并能够通过连接本体为第一接触件和第二接触件提供良好的支撑力。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连接部包括一个连接本体,连接本体为以预定轴线为中心线的环状体,三个以上的第一接触件等间隔地连接于环状体并沿径向向外伸出于环状体,三个以上的第二接触件等间隔地连接于环状体并沿径向向内伸出于环状体;或者,连接部包括三个以上的连接本体,连接本体为块状体,每个块状体连接一个以上的第一接触件和一个以上的第二接触件,并且每个第一接触件沿第一方向伸出于块状体,每个第二接触件沿第二方向伸出于块状体。连接本体具有多种实现形式,以通过多种形式适应不同的装配环境、简化组装工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连接本体包括板状的主体和设置于主体的第一定位部,主体能够贴附连接于套件沿轴向的一端部,以使第一定位部抵靠于套件的内周面和/或外周面。由此,能够简化连接本体的结构,并且随动导向装置在与套件连接的过程中能够通过第一定位部快速定位。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随动导向装置还包括支撑部,支撑部与连接部可拆卸地连接,并且第一接触件和第二接触件通过支撑部与连接部连接。通过设置支撑部将第一接触件和第二接触件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于连接部能够提升随动导向装置的灵活使用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接触件为可转动地连接于连接部的第一滚动体,随动导向装置通过第一滚动体与导引面滚动接触;和/或,第二接触件为可转动地连接于连接部的第二滚动体,随动导向装置通过第二滚动体与被套件的外周面滚动接触。随动导向装置与套件的外周面以及与限位装置的导引面彼此采用滚动接触的方式配合能够减少摩擦,防止发电机受到磨损,同时使套件能够更顺利地套装于被套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装配工装还包括:位置保持装置,具有彼此连接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能够沿套件的周向与套件的第一配合部配合连接,第二安装部能够沿被套件的周向与被套件的第二配合部配合连接,以限制被套件和套件相对彼此移动。通过设置位置保持装置能够将套件和被套件彼此稳固地连接,以便在执行后续连接操作的过程中,使套件和被套件之间的气隙保持恒定不变,避免套件和被套件在套装到位后而未完成整个发电机的装配之前发生径向贴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安装部在第三方向与第一配合部接合,第二安装部在第四方向与第二配合部接合,并且第三方向和第四方向彼此垂直。将位置保持装置设置为能够在彼此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分别与套件和被套件连接,能够提升位置保持装置的连接稳定性,同时套件和被套件均无需设置复杂的连接结构,从而能够降低发电机的成本,并节约发电机的装配工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其中一者包括夹持块,夹持块具有夹持口;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其中另一者包括固定块,固定块具有连接孔。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分别采用夹持或者贴合固定的方式与套件以及被套件连接,能够提升位置保持装置的组装效率,并保证套件和被套件之间连接的稳固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装配工装还包括支撑平台,支撑平台具有支撑端面,限位装置安装在支撑端面上。通过设置支撑平台能够提供平整的支撑平面,使得装配工装能够适应各种装配场地,为发电机的顺利装配提供条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支撑平台还包括垫块,垫块设置于支撑端面上并位于装配空间中。通过设置垫块能够更便捷地组装发电机的端盖。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装配工装还包括支承基座,具有承托部和设置于承托部的第二定位部,支承基座位于装配空间中,支承基座能够通过承托部支撑被套件,并且第二定位部能够与被套件彼此配合,以限制被套件相对承托部移动。由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对被套件进行支撑,并能够保证被套件在套装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平稳状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发电机的装配方法,装配方法包括:提供上述的装配工装;将被套件支撑于装配空间中,并使被套件的轴线与预定轴线重合;将随动导向装置通过连接部连接于套件,以使第一抵靠部沿套件的径向向套件外部伸出;将套件叠置于被套件的轴向一侧并与套件沿轴线保持预定距离,将套件沿预定轴线朝向被套件推进;将随动导向装置的第一抵靠部抵靠于限位装置的导引面并沿导引面移动,使套件以与被套件之间的气隙保持恒定的方式套装于被套件外。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配方法,在辅助套件和被套件装配的过程中,通过限位装置和随动导向装置彼此配合能够使套件和被套件之间形成的气隙保持恒定不变,避免套件沿径向发生形变而与被套件贴合而导致磁极和铁芯受到毁损。因此,能够节省发电机的装配工时,并节省装配成本。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装配工装还包括位置保持装置,位置保持装置具有彼此连接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装配方法进一步包括:将位置保持装置通过第一安装部沿套件的周向与套件的第一配合部配合连接,而通过第二安装部沿被套件的周向与被套件的第二配合部配合连接,以限制被套件和套件相对彼此移动。通过在套件和被套件之间连接位置保持装置,能够将套件和被套件彼此稳固地连接,以便在执行后续连接操作的过程中,使套件和被套件之间的气隙保持恒定不变,避免套件和被套件在套装到位后而未完成整个发电机的装配之前发生径向贴合。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其中:
通过阅读以下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发电机的装配工装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和图2中的装配工装的部分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3的装配工装中的限位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的A部分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1、图2和图5的装配工装中的随动导向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和图6的随动导向单元中的保持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5和图6的随动导向单元中的支撑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5和图6的随动导向单元中的滚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1中的B部分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1是图1、图2和图10的装配工装中的位置保持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装配工装的部分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定子和转子套装的第一步骤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的定子与转子套装的第二步骤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3中的定子与转子套装的第三步骤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3中的定子与转子套装的第四步骤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3中的定子与转子套装的第五步骤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3中的定子与转子套装的第六步骤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3中的定子与转子套装的第七步骤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图13中的定子与转子套装的第八步骤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导向轴;2-滑套;
10-定子;11-定子支架;111-连接法兰;112-定子侧法兰;12-铁芯;
20-定轴;21-连接法兰;
30-转子;31-磁轭;32-磁极;33-斜支撑;331-连接法兰;332-转子侧固定环;34-端盖;
40-转动轴;41-连接法兰;
50-支撑平台;51-垫块;
60-支承基座;61-底部连接板;62-壁部;63-顶部连接板;64-第二定位部;641-弧形凸缘;
70-限位单元;71-支座单体;711-第一板体;712-第二板体;712a-安装端面;72-立板;73-支撑肋板;74-环状板体;
80-随动导向单元;81-连接本体;811-主体;811a-连接孔;812-第一定位部;82-保持架;821-支撑板;822-安装口部;823-压持部分;824-安装孔;825-安装孔;83-第一接触件;831-支撑轴;831a-轴肩;831b-锁止口;832-滚轮;832a-内环;832b-外环;832c-紧定螺钉;84-第二接触件;841-支撑轴;841a-轴肩;841b-锁止口;842-滚轮;842a-内环;842b-外环;842c-紧定螺钉;85-锁止板;
90-位置保持单元;91-转子固定件;911-支撑块;912-夹持块;912a-夹持口;92-定子固定件;921-支撑块;921a-连接孔;922-固定块;922a-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述描述中出现的方位词均为图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对本发明的发电机的装配工装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电机的装配工装,能够辅助发电机的转子和定子进行套装,尤其是针对风力发电技术领域中的永磁发电机,为了保证发电量,永磁发电机的直径比较大,而通过装配工装能够保证转子和定子之间的气隙的均匀性,因此能够提高发电机的装配效率,并降低成本。当然,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限于此,上述的装配工装还能够辅助其他类型的发电机的转子和定子进行套装,避免转子和定子之间发生吸附现象。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图1至图20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发电机的装配工装以及装配方法进行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发电机的装配工装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和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装配工装的使用状态,发电机包括定子10、与定子10固定连接的定轴20、转子30以及与转子30固定连接的转动轴40。定子10包括定子支架11和设置在定子支架11外周的铁芯12;而转子30包括磁轭31、磁极32和斜支撑33,磁极32设置在磁轭31的内周,斜支撑33连接在磁轭31的轴向一端,并沿径向向磁轭31内部倾斜地延伸。定子10通过定子支架11的连接法兰111与定轴20的连接法兰21固定连接,转子30通过斜支撑33的连接法兰331与转动轴40的连接法兰41固定连接。并且定轴20与转动轴40可转动地连接,从而将转子30可自由转动地保持于定子10外,以通过定子10和转子30之间的相对转动,切割磁力线,从而在转子30的绕组中产生电流,并向外输出。
由于发电机包括外转子类型和内转子类型,所以定子10和转子30中的一者作为套件,而另一者作为被套件。本发明实施例的装配工装能够辅助套件套设于被套件外,从而完成发电机的装配。装配工装包括:限位装置和随动导向装置。限位装置,围绕预定轴线设置,并在面向预定轴线一侧界定出供套件和被套件套装的装配空间,限位装置具有面向装配空间且沿预定轴线延伸的导引面;随动导向装置,包括连接部和与连接部连接的第一抵靠部,第一抵靠部至少部分地沿第一方向伸出于连接部,以在随动导向装置通过连接部连接于套件时,第一抵靠部能够沿套件的径向向套件外部伸出;其中,第一抵靠部能够抵靠于导引面并沿导引面移动,以使套件与被套件之间的气隙保持恒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工装,在辅助套件和被套件装配的过程中,通过限位装置和随动导向装置的彼此配合能够保证套件始终相对于被套件沿预定轴线移动,避免套件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径向晃动,造成套件和被套件之间发生碰撞或者彼此贴合产生严重摩擦。
在以下的实施例中,仅以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装配工装辅助外转子类型的发电机装配为例,对装配工装的结构以及应用进行说明,即示例性地,以套件为转子,而被套件为定子为例。但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限于此。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还能够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装配工装辅助内转子类型的发电机进行装配,也就是说,套件还可以为定子,而被套件为转子,并且对于辅助内转子类型的发电机进行装配的方法可以参照外转子类型的发电机的装配方法。
图3是图1和图2中的装配工装的部分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图3的装配工装中的限位单元7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在发电机的装配过程中,定子10和转子30的轴线需要对准,也就是说转子30需要同轴地套装在定子10外,并且与定子10沿周向形成环形的气隙。请一并参见图3和图4,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装配工装还包括支撑平台50和支承基座60,以通过支撑平台50承托装配工装的其他部件,支承基座60具有承托部,能够通过承托部承托并固定作为被套件的定子10。
为了降低对装配空间的要求,示例性地,支撑平台50呈圆盘状并且具有一定的厚度,支撑平台50的至少一侧圆形端面被配置成平坦表面,作为支撑端面,以便在将支撑平台50放置于装配场地后,能够使支撑端面保持水平状态,从而作为整个装配工装的支撑基础。由于支撑平台50为圆形,因此可将支撑平台50的中心线作为定子10和转子30装配的基准轴线(以下称为预定轴线),也就是说限位装置围绕支撑平台50的中心线设置并限定出装配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支撑平台50还可以包括垫块51,本发明实施例对于垫块51的具体形状并不进行限定,例如垫块51可以是方形、圆形、弧形等块体。当然,可以在支撑平台50上设置两个以上的垫块51,两个以上的垫块51沿预定的圆周(即与发电机的端盖34相对应的圆周)彼此分隔地布置;或者,在支撑平台50上设置一个垫块51,此时一个垫块51则构造为环形。以通过至少两个垫块51对放置于支撑平台50的支撑端面上的端盖34(如图13所示)进行平稳支撑,使端盖34与支撑端面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隙。由此,在需要安装端盖34时,能够便捷地将端盖34从支撑平台50上托起。
支承基座60固定在支撑平台50的支撑端面上且位于装配空间中,以承托定子10。具体地,支承基座60包括底部连接板61、壁部62以及顶部连接板63,为了便于运输和灵活使用,支承基座60可以采用分体结构,底部连接板61和顶部连接板63皆为法兰盘,而壁部62为连接在底部连接板61和顶部连接板63之间的中空筒体。示例性地,底部连接板61、壁部62和顶部连接板63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由于支承基座60为大致的筒体,所以支承基座60的中心轴线与装配空间中的预定轴线重合。
支撑平台50对应底部连接板61设置有呈环状分布的连接孔,从而可以采用螺栓组件将底部连接板61固定于支撑平台50连接,并且顶部连接板63与支撑平台50的支撑端面保持平行。顶部连接板63作为承托部,其尺寸需要参照待装配的定子10的尺寸设置,在本实施例中,顶部连接板63和定轴20的连接端部连接,从而对定子10进行支撑。具体地,定轴20的轴向端面上设置有与顶部连接板63的连接孔对应的连接孔,由此可以采用螺栓组件将定轴20固定于支承基座60,从而将连接于定轴20的定子10支撑在装配空间的预定高度位置。由于支承基座60的结构简单,安装便捷,因此能够简化定子10的支撑过程。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为了在定轴20与顶部连接板63连接之前对定轴20进行定位,支承基座60还包括第二定位部64。示例性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定位部64包括多段弧形凸缘641(图2中示出了第二定位部64包括四段弧形凸缘641的情形),多段弧形凸缘641沿顶部连接板63的外周缘等间隔地布置,以通过间隔布置的多段弧形凸缘641在顶部连接板63的表面界定出与定轴20的连接端部相匹配的接收空间。由此,定轴20放置于顶部连接板63后,弧形凸缘641能够与定轴20的连接端部的外周面配合对定轴20进行定位。也就是说,在通过顶部连接板63对定子10进行支撑时,能够通过第二定位部64与定子10的间接配合,限制定子10相对顶部连接板63移动,从而能够更顺利地对定轴20和顶部连接板63进行后续的连接操作,并且能够进一步保证连接的稳定性。当然,在其他的可替换的实施例中,可以理解的是,多段弧形凸缘641还可以被布置成与定轴20的内周面配合对定轴20进行定位。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顶部连接板63作为承托定子10的承托部,但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限于此。在其他的可替换的实施例中,承托部还可以是设置在支承基座60上的其他的板状或者支架形式的结构,而通过其他的板状或者支架形式的结构来实现承托定轴20的目的。当然,支承基座60还可以通过定子支架11直接对定子10进行支撑。而且支承基座60也可以为其他的柱体或者板体结构,只要是能够通过承托部使定子10保持在预定的高度位置以便于后续装配操作即可。
当然,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支撑平台50的支撑端面的大致中间区域设置尺寸不同的更多圈呈环状布置的用于连接支承基座60的连接孔,以使支撑平台50能够与不同尺寸的支承基座60连接,也就是说能够通过不同型号的支承基座60支撑不同型号的定子10,从而使得装配工装能够适应不同型号尺寸的发电机,因此能够提高装配工装的灵活适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示例性地,限位装置可以包括两个以上的限位本体,并且限位本体为沿以预定轴线为中心的圆周间隔布置的条形体,导引面为形成在条形体的面向装配空间一侧的弧形面或者平面;而固定支座为沿圆周间隔设置的块状体。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构成限位本体的条状体和构成固定支座的块状体一一对应地连接,为了便于说明,将一个条状体和一个块状体构成的结构称为限位单元70。限位装置包括多个围绕预定轴线(即围绕支承基座60)布置的限位单元70,因此能够通过多个限位单元70在面向预定轴线的一侧界定出装配空间,并且上述支承基座60位于装配空间的大致中间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多个限位单元70围绕预定轴线以阵列的形式布置于支撑平台50的外周缘,也就是说多个限位单元70沿支撑平台50的外周缘等间隔地布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随动导向装置包括连接部、支撑部以及通过支撑部连接于连接部的第一抵靠部和第二抵靠部,第一抵靠部相对于连接部沿第一方向伸出,而第二抵靠部相对于连接部沿第二方向伸出。以在随动导向装置通过连接部连接于转子30时,能够使第一抵靠部沿转子30的径向向外部伸出,而使第二抵靠部沿转子30的径向向内部伸出。所以在具体的装配过程中,转子30和定子10的套装分为两个套装阶段,在第一套装阶段,第二抵靠部与定子10的外周面限位配合;而在第二套装阶段,第一抵靠部与限位单元70的导引面限位配合,使定子10和转子30之间形成的气隙保持不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为了通过随动导向装置的第一抵靠部与限位装置的导引面配合,并且通过第二抵靠部与定子10的外周面配合,来实现控制转子30的套装路径,避免转子30发生径向晃动或者径向变形的目的,第一抵靠部与限位装置的导引面之间需要沿周向形成均匀分布的至少三个接触点,同理,以及第二抵靠部与定子10的外周面之间同样需要沿周向形成均匀分布的至少三个接触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为了便于说明,按照随动导向装置与定子10的外周面之间以及随动导向装置与限位装置的导引面之间形成的接触点,随动导向装置包括多个随动导向单元80,示例性地,每个随动导向单元80分别与定子10的外周面和限位单元70的导引面各形成一个接触点,并且每个随动导向单元80的构造相同。
当然,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限制装置中的限位单元70的设置数量和随动导向装置中的随动导向单元80的设置数量并不进行限制。但是需要说明的是,限位装置的导引面的分布位置由多个随动导向单元80在转子30上的分布位置决定。即当将转子30套装于定子10外时,需要沿转子30的周向等间隔地连接至少三个随动导向单元80;对应地,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单元70与随动导向单元80一一对应地设置,即限位装置包括至少三个限位单元70。由此,在第二套装阶段,能够通过随动导向单元80与限位单元70一一对应地抵靠配合,保证转子30与定子10之间形成的气隙恒定不变。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限位装置包括六个限位单元70,并且每个限位单元70的构造相同。具体地,每个限位单元70包括:支座单体71、立板72和支撑肋板73。限位单元70能够通过支座单体71连接于支撑平台50,支座单体71包括第一板体711和第二板体712,第一板体711和第二板体712相互叠置并彼此连接,其中,第二板体712位于第一板体711的底部且与第一板体711彼此配合形成让位空间,以使第二板体712与第一板体711构成台阶状。第一板体711的与第二板体712彼此错开的区域设置有用于与支撑平台50连接的连接孔,而第二板体712的朝向该让位空间的安装端面712a为弧形面,以通过该弧形面适应支撑平台50的外周面的曲率。
具体地,支撑平台50的支撑端面上对应每个限位单元70的安装位置设置有与第一板体711上的连接孔相对应的连接孔,限位单元70在与支撑平台50连接时,能够将支撑平台50的边缘部分接收于让位空间中,并且使第二板体712的安装端面712a贴合于支撑平台50的外周面与支撑平台50形成限位配合,并且第一板体711的部分区域则叠置于支撑平台50的支撑端面。由此,在将限位单元70安装于支撑平台50上时,首先能够通过安装端面712a进行精准定位,以便快速地确定限位单元70在支撑平台50的径向安装位置,从而能够采用螺栓组件快速地将第一板体711连接于支撑平台50,同时还能够通过支撑平台50为限位单元70提供有力支撑。当然本发明实施例对于第一板体711和第二板体712的具体形状不进行限制,第一板体711和第二板体712可以是圆形、方形等板体。
立板72与支座单体71一一对应地连接。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立板72为长方形的板体,立板72安装于第一板体711的背离第二板体712一侧的表面上并朝向远离支座单体71的方向延伸,以在将支座单体71连接于支撑平台50后,能够通过立板72的在面向预定轴线(即面向装配空间)的一侧板面形成沿预定轴线延伸的导引面,所以导引面为形成在立板72的面向装配空间一侧的平面。由此,便可以通过多个支座单体71将对应的多个立板72连接于支撑平台50,并将多个立板72围绕预定轴线以圆周阵列的形式布置在支撑平台50上,每个立板72形成的导引面到预定轴线的距离相同。
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限位装置的固定支座包括围绕预定轴线并以阵列形式布置在支撑平台50周缘的多个块状的支座单体71;而限位本体为连接在支座单体71上的立板72。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为了增加立板72和支座单体71的连接强度,在立板72和支座单体71之间设置有支撑肋板73,支撑肋板73分别从立板72的形成导引面的一侧和背离导引面的一侧对立板72进行支撑,从而能够避免立板72相对于支座单体71发生倾覆。当然需要说明的是,设置在立板72的导引面一侧的支撑肋板73的设置高度需要适应导引面的位置,避免对导引面产生干涉影响。
图5是图1中的A部分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6是图1、图2和图5的装配工装中的随动导向单元8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5、图6,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示例性地,随动导向装置包括可以包括六个随动导向单元80,每个随动导向单元80包括:连接本体81、保持架82、第一接触件83以及第二接触件84。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随动导向单元80能够通过连接本体81连接于转子30,而保持架82连接于连接本体81,并且分别与第一接触件83和第二接触件84连接。
因此,随动导向装置的第一抵靠部包括三个以上第一接触件83,而第二抵靠部同样包括三个以上第二接触件84。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包括三个以上连接本体81,连接本体81呈块状。并且支撑部包括三个以上保持架82。多个连接本体81通过多个保持架82与多个第一接触件83以及多个第二接触件84对应地连接,并且第一接触件83和第二接触件84分别沿相反的两个方向伸出于连接本体81。
示例性地,连接本体81具有呈板状的主体811,主体811沿自身的一侧边缘设置有呈弧形排列的连接孔811a,通过将连接孔811a设置为呈弧形排列,在通过主体811与转子30的磁轭31连接时,使连接孔811a能够适应磁轭31的曲率。由此,便可以采用螺栓组件经由主体811上的连接孔811a以及磁轭31的轴向端面(即磁轭31的远离斜支撑33一侧)上对应设置的螺纹连接孔将连接本体81固定连接于转子30的轴向端面处。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主体811上还设置有第一定位部812,示例性地,第一定位部812为弧形凸缘。弧形凸缘连接于主体811的设置有连接孔811a一侧的边缘,并且弧形凸缘相对于连接孔811a更靠近外侧,而弧形凸缘的圆弧曲率同样需要对应磁轭31的曲率设置。因此,当通过主体811与转子30的磁轭31连接时,主体811能够沿轴向贴合于磁轭31的轴向端面,而弧形凸缘则贴靠于磁轭31的内周面(如图5所示)。由此,当随动导向单元80通过连接本体81连接于转子30时,在第一定位部812与磁轭31内周面的抵靠配合作用下,能够快速确定出连接本体81的连接位置,因此能够提升装配工装的安装效率,进一步节约发电机的装配时间。
当然,第一定位部812可以是连续或者断续的圆弧形的凸缘。另外,在其他的可替换的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812还可以是设置在主体811上的其他形状的凸起,例如第一定位部812还可以是沿与转子30的曲率相适配的弧形轨迹分布的多个立柱,则可以通过多个立柱与磁轭31的内周面抵靠配合。因此,只要是能够通过第一定位部812与磁轭31的内周面抵靠配合实现对连接本体81快速定位的目的即可。
另外,当连接于转子30的随动导向单元80与限位单元70配合时,限位单元70的导引面会对随动导向单元80产生沿转子30径向的推力,因此,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812还可以与磁轭31的内周面抵靠配合。此时,第一定位部812同样可以为设置于主体811上的弧形凸缘,但是不同之处在于,此时连接孔811a相比第一定位部812更靠近外侧,以在主体811连接于磁轭31的轴向端面后,能够通过第一定位部812抵靠于转子30的外周面。
由此,通过设置能够与转子30的外周面抵靠配合的第一定位部812,在随动导向单元80和限位单元70彼此配合时,能够为随动导向单元80提供支撑力,避免随动导向单元80与磁轭31之间脱离连接。当然,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定位部812同样可以是能够与转子30内周面抵靠配合的任意凸起,所以此处不在加以赘述。需要说明的是,当需要使第一定位部812能够与转子30的内周面以及外周面同时抵靠配合时,可以在主体811上设置凹槽,而将凹槽的形状构造成能够接收磁轭31的轴向端部,从而使得第一定位部812能够同时与转子30的外周面以及内周面配合。
图7是图5和图6的随动导向单元80中的保持架82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5和图6的随动导向单元80中的支撑轴831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5和图6的随动导向单元80中的滚轮832的结构示意图。请一并参见图5至图9,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接触件83和第二接触件84通过保持架82可拆卸地与连接本体81连接,以通过保持架82对第一接触件83和第二接触件84进行支撑。
示例性地,保持架82的主体包括两个彼此平行并间隔设置的支撑板821,每个支撑板821呈大致的三角形,所以每个支撑板821包括三个凸出部分,第一凸出部分开设有安装口部822,即在支撑板821的一侧边缘间隔连接有条形的压持部分823,以在压持部分823和支撑板821之间形成安装口部822,并且安装口部822在支撑板821的一侧边敞开。而第二凸出部分位于安装口部822的封闭侧(即按照图7所示的观察方向,第二凸出部位于安装口部822的左侧),并且朝向与安装口部822的开口相反的方向(即第一方向)伸出。第二凸出部上设置有安装孔824,从而安装孔824大致位于安装口部822的延伸线上。第三凸出部位于安装口部822的敞开侧,并且朝向与安装口部822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伸出(按照图7所示的观察方向,第三凸出部位于安装口部822的下方)。第三凸出部上设置有安装孔825,从而使安装孔825靠近上述支撑板821的形成敞口的侧边。
由此,连接本体81的主体811能够由远离连接孔811a的一侧的边缘同时插置于两个保持架82的安装口部822中,从而将保持架82与连接本体81彼此固定。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压持部分823在主体811上的设置长度需要避让连接孔811a,避免对连接本体81与磁轭31的连接造成干涉。当然,连接本体81和保持架82的连接方式并不限于此,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连接本体81和保持架82还可以采用螺纹连接方式进行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随动导向单元80的第一接触件83包括第一滚动体,而第二接触件84包括第二滚动体,即随动导向单元80分别通过第一滚动体和限位单元70的导引面滚动配合,而通过第二滚动体和定子10的外周面滚动配合。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第一接触件83包括支撑轴831和滚轮832,其中,滚轮832可转动地套装于支撑轴831,并且支撑轴831固定连接于保持架82;第二接触件84包括支撑轴841和滚轮842,其中,滚轮842可转动地套装于支撑轴841,并且支撑轴841固定连接于保持架82。由于第一接触件83和第二接触件84的构造以及连接方式相同,所以仅以第一接触件83为例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8,具体地,支撑轴831上设置有轴肩831a和锁止口831b,其中,轴肩831a设置在支撑轴831沿轴向的一端部,而并且锁止口831b为在支撑轴831外表面沿径向开设的切口,并且锁止口831b靠近支撑轴831的沿轴向的另一端。
由此,支撑轴831在保持架82上的具体固定方式为,支撑轴831同时穿过保持架82的两个支撑板821上设置的安装孔824,使两个支撑板821彼此平行且间隔一定的距离,并且轴肩831a与其中一个支撑板821的外侧表面形成抵卡配合,以对支撑轴831进行限位。同时锁止口831b从另一个支撑板821的安装孔824处向外露出,而随动导向单元80还包括锁止板85,通过将锁止板85贴合于支撑板821的外侧面地插置于锁止口831b中,能够对支撑轴831进行锁定,防止支撑轴831沿轴向在安装孔824中移动。即通过锁止板85与支撑轴831共同配合将支撑轴831固定于保持架82。当然,本发明对于锁止板85的具体结构并不进行限制,只要是锁止板85能够贴合于支撑板821的外侧面,并至少部分地插置于锁止口831b中,从而将支撑轴831锁定于支撑板821的安装孔824处即可。由于通过锁止板85能够方便、快捷地将支撑轴841固定于保持架82,从而能够提高随动导向单元80的装配效率。
具体地,滚轮832整体呈环状,并具有与支撑轴831相适应的轴孔,滚轮832通过轴孔可转动地套设在支撑轴831上,并位于两个支撑板821之间。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滚轮832包括内环832a和外环832b,内环832a和外环832b同轴套设并彼此贴合,并且内环832a和外环832b通过紧定螺钉832c彼此固定,以使内环832a和外环832b之间不能发生相对转动。当然,内环832a与支撑轴831之间可以直接滑动配合也可以通过轴承滚动配合。将滚轮832和滚轮842安装于支撑轴831上后,滚轮832沿第一方向伸出于主体811,而滚轮842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伸出于主体811。也就是说,在随动导向单元80连接于转子30后,滚轮832能够沿径向向外伸出于转子30,而滚轮842能够沿径向向内伸出于转子30。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由于滚轮842包括相互嵌套的两个环体,因此可以将内环842a和外环842b设置为具有不同的材质。优选地,内环842a的材质可以为金属,例如铜;而外环842b的材质可以为塑料,例如尼龙。这样即可通过内环842a保证滚轮842的结构强度,同时在通过外环842b与限位单元70的导引面以及定子10的外周面接触时,还能够将磨损降至最低,避免对定子10的外周面造成磨损。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的变形实施例中,第一接触件83还可以只包括一个环体,此时可将一个环体直接套装于支撑轴831上。另外,第一接触件83还可以为一体式的结构,即支撑轴831和滚轮832被构造为一个整体结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此时支撑轴831与保持架82的固定方式需要进行调整,例如,可以在靠近支撑轴831的沿轴向的两个端部位置分别各设置一个锁止口831b,而将两个支撑板821分别从支撑轴831的两个端部穿设于支撑轴831,并采用两个锁止板85分别从两个支撑板821的彼此远离的一侧与两个锁止口831b锁止配合,从而将支撑轴831固定于保持架82。另外,第一接触件83的第一滚动体和第二接触件84的第二滚动体还可为滚珠或者轴承等其他能够以滚动方式与其他部件接触的结构。此外,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接触件83还可以直接连接在主体811的远离连接孔811a的一侧,使第一接触件83能够由主体的一侧伸出,从而在将主体811连接于转子30后,能够通过第一接触件与限位单元70的导引面限位配合。
由于安装孔824大致位于安装口部822的延伸线上,所以将第一接触件83连接于保持架82后,支撑轴831大致位于安装口部822的延伸线上,所以在通过滚轮832与限位单元70配合时,安装于安装口部822中的连接本体81能够为滚轮832提供支撑力,从而能够保证滚轮832与限位单元70之间紧密接触,因此能够进一步通过装配工装保证定子10与转子30之间沿径向形成的气隙的稳定性。
由此,即可将多个随动导向单元80通过连接本体81等间隔地连接于转子30,并使第一接触件83沿径向向外(即沿第一方向)伸出于转子30与限位单元70的导引面接触,而第二接触件84沿径向向内(即沿第二方向)伸出于转子30与定子10的外周面接触。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每个连接本体81上不限于连接一个第一接触件83和一个第二接触件84,还可在每个连接本体81上连接更多个第一接触件83和/或第二接触件84。
在具体的实施例过程中,当需要将转子30套装于定子10时,首先需要通过支承基座60将定子10支撑于装配空间中,并将多个随动导向单元80沿周向等间隔地连接于转子30的轴向端面处。在具体的套装过程中,位于定子10轴向一侧的转子30在重力作用下沿预定轴线朝向定子10推进,滚轮842首先会抵靠于铁芯12的外周面,此时由铁芯12的外周面为多个随动导向单元80提供限位作用,转子30在铁芯12的外周面的导引作用下继续朝向定子10移动,从而能够保证转子30与定子10之间气隙的均匀。随着转子30的进一步推进,滚轮832会抵靠于限位单元70的导引面,此时由多个限位单元70的导引面为多个随动导向单元80提供限位作用,转子30在限位单元70的导引面的导引作用下继续朝向定子10移动,保证转子30与定子10之间气隙的均匀。
因此,能够通过随动导向单元80与定子10以及限位单元70的抵靠配合作用,对转子30的套装路径进行约束,并保证转子30的圆柱度,从而在套装过程中,能够使定子10和转子30之间形成的气隙能够保持恒定不变,因此能够避免定子10与转子30发生碰撞或者径向贴合产生摩擦现象。能够防止转子30的磁极32和定子10的铁芯12受到毁损,因此能够节约发电机的装配工时,并降低装配成本。
当然,在上述实施例中,限位本体为长方形的板体,但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限于此,限位本体还可以是其他的条形体。也就是说,在其他的变形实施例中,限位本体还可以替换为沿水平方向延伸预定长度的弧形板体,或者还可以将限位本体替换为长条形的块状结构,只要是通过限位本体能够在背离容置空间一侧形成沿预定轴线延伸的一个或者多个导引面即可。另外,可以理解的是,导引面可以是弧形面或者是平面,只要导引面沿预定轴线延伸,并能够与随动导向装置配合来引导随动导向装置沿预定轴线移动即可。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限位本体的多个导引面至预定轴线的距离相同,但是其他的可替换的实施例中,多个导引面至预定轴线的距离还可以不同,此时只要将随动导向装置中的第一抵靠部伸出于转子30的长度与导引面距离预定轴线的长度相应地设置,使得转子30与定子10之间的气隙沿轴向保持均匀即可。
在上述实施例中,示出了限位装置包括三个以上限位本体的情况,即限位本体为连接于支座单体71的立板72,而且每个立板72的构造相同,但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限于此。在其他的变形实施例中,限位装置还可以包括两个限位本体,当包括两个限位本体时,每个限位本体则被构造成沿支撑平台50的周向(即以预定轴线为中心线的圆周)延伸预定长度的弧形板体,并且两个弧形板体沿支撑平台50的周向彼此分隔地布置,以保证限位装置能够通过两个限位本体在背离容置空间的一侧形成与随动导向装置配合的导引面。当然,当限位装置包括两个以上的限位本体时,每个限位本体的结构还可以不同。
另外,固定支座的支座单体71也不限于为板体结构,在其他的变形实施例中,支座单体71还可以为其他的块状或者框架状的结构,只要是能够实现通过支座单体71将限位本体支撑于支撑平台50上即可。此外,支座单体71还可以直接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于支撑平台50的外周面,或者是将支座单体71连接于从支撑平台50向外延伸出的其他结构,只要能够将多个支座单体71围绕支承基座60大致呈环状地布置即可。
在上述实施例中,同样示出了固定支座包括三个以上的块状体的情况,即固定支座包括三个以上的支座单体71,并且每个支座单体71的构造相同,但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限于此。在其他的变形实施例中,可以理解的是,固定支座还可以对应两个限位本体的情况设置两个支座单体71;或者固定支座还可以为沿支撑平台50的周向连续延伸的环状体,此时,即可通过环状体的固定支座同时对多个限位本体进行支撑。当然,固定支座包括两个以上的支座单体71时,每个支座单体71的结构还可以不同。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保持架82为大致的三角形,但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限于此。在其他的变形实施例中,保持架82还可以为圆形、四边形或者其他的不规则形状。另外,对于第一接触件83和第二接触件84的设置位置,也就是对于安装孔824和安装孔825在保持架82上的开设位置,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进行限定。在其他的可替换的实施例中,安装孔824还可以不位于安装口部822的延伸线上,安装孔824的设置位置只要满足,当将支撑轴831和滚轮832连接于保持架82后,滚轮832能够沿第一方向伸出于连接本体81并与限位单元70的导引面配合;同样地,安装孔825的设置位置只要满足,当将支撑轴841和滚轮842连接于保持架82后,滚轮842能够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伸出于连接本体81并与定子10的外周面配合即可。此外,对于保持架82的结构,本发明的实施例也不限于包括两个支撑板821的形式,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保持架82还可以被构造成能够与连接本体81连接,并能够支撑第一接触件83和第二接触件84的任意的结构。
当然,连接本体81的主体811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板体结构,主体811还可以是其他的结构。例如在其他的变形实施例中,主体811还可以是由保持架82伸出的连接耳,此时同样可采用螺栓组件将连接耳连接于磁轭31的轴向端面处。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采用螺栓组件将连接本体81连接于磁轭31的轴向端面,但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限于此,在其他的可替换的实施例中,可以理解的是,连接本体81还可以采用其他可能的方式连接于磁轭31,例如可以采用焊接、卡接等方式。而且如果不考虑磨损情况,随动导向装置还可以采用滑动接触的方式与限位单元70的导引面配合,同样能够通过限位单元70和随动导向单元80彼此配合实现控制转子30的套装路径的目的。
另外,在其他的变形实施例中,随动导向装置的连接部还可以为连续的环状结构,例如,环状的连接板,此时,第一抵靠部还是包括多个第一接触件83,则同样可以将多个保持架82经由各自的安装口部822与环状的连接板插接连接,并使多个第一接触件83和多个第二接触件84分别沿相反的两侧凸出于连接本体81。当然,在其他的可替换的实施例中,保持架82同样可以被构造成环状的结构,只要能够实现将多个第一接触件83和多个第二接触件84分别连接于连接本体81即可。
另外,在其他的变形实施例中,随动导向装置的第一抵靠部和/或第二抵靠部还可以被构造成整体结构,也就是说,随动导向装置的第一抵靠部和第二抵靠部还可以为连续的环状结构。例如,第一抵靠部和/或第二抵靠部还可以包括套筒以及沿周向均布于套筒外周面的两个以上的滚动体,此时,参照上述实施例中随动导向单元80与转子30的连接方式,即可将套筒通过多个连接本体81连接于转子30,例如,可以通过螺纹连接方式或者通过焊接连接方式将多个连接本体81连接于套筒,而使两个以上的滚动体沿径向向外伸出于转子30。由此,便可以通过设置于套筒外周面的滚动体与限位单元70的导引面限位配合,来对转子30的套装路径进行约束,避免转子30在套装过程中发生径向晃动而与定子10发生碰撞或者贴合现象。
另外,装配工装还可以不包括支撑平台50,如果施工场地本身具有平坦表面,也可以将施工场地的平坦表面作为支撑平面,同时将装配工装的其他部件设置在该支撑平面。此外,装配工装中还可以不包括支承基座60,可以理解的,在装配定子10和转子30时,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支撑或者吊持装置将定子10支撑于装配空间中,并使定子10保持于预定高度位置处。
图10是图1中的B部分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11是图1和图10的装配工装中的位置保持单元9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请一并参见图1、图10和图11,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装配工装还包括位置保持装置,位置保持装置包括能够沿转子30的周向与转子30的第一配合部配合连接的第一安装部和能够与定子10的第二配合部配合连接的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彼此连接,从而通过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对完成套装的定子10以及转子30进行彼此定位,防止定子10和转子30发生相对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采用夹持的方式与第一配合部连接;而第二安装部采用紧固连接的方式与第二配合部连接。示例性地,在本实施例中,位置保持装置同时与定子10以及转子30形成多个连接点,为了便于说明,位置保持装置包括多个位置保持单元90,位置保持单元90与定子10和转子30分别形成一个连接点。示例性地,本实施例的位置保持装置包括六个位置保持单元90,并且每个位置保持单元90的构造相同。当然,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对位置保持单元90的设置数量进行限定,位置保持装置至少包括三个位置保持单元90,从而可将至少三个位置保持单元90沿周向等间隔地连接在定子10和转子30之间,实现对定子10和转子30进行彼此固定的目的。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转子30的第一配合部为转子侧固定环332,转子侧固定环332连接在转子30的斜支撑33的内表面,并沿转子30的轴向延伸预定长度。定子10的第二配合部为定子侧法兰112,定子侧法兰112连接在定子支架11的轴向一端,并沿定子10的径向延伸预定长度。
具体地,每个位置保持单元90包括彼此连接的转子固定件91和定子固定件92。转子固定件91包括支撑块911和夹持块912,支撑块911具有条状主体,并且该条状主体的一侧形成与定子固定件92连接的连接端面,而在背离连接端面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凸出部。在本实施例中,转子固定件91包括两个夹持块912,两个夹持块912为块状,两个夹持块912分别对应地设置在两个凸出部上并沿平行于支撑块911的连接端面的方向延伸。具体地,夹持块912大致为U形,即夹持块912具有夹持口912a(设定夹持口912a的开口方向为第二方向,即定子10和转子30的轴向),而两个夹持块912分别通过背离夹持口912a一侧的端面与支撑块911的凸出部焊接连接。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支撑块911和夹持块912还可以采用一体式结构。
由此,每个位置保持单元90即可通过夹持块912的夹持口912a夹持于转子侧固定环332的远离斜支撑33的端部,并且三个以上的位置保持单元90能够通过各自的夹持块912沿转子30的周向等间隔地与转子侧固定环332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定子固定件92包括支撑块921和固定块922,支撑块921同样具有条状的主体,并且该条状主体的一侧具有与转子固定件91连接的连接端面,从而可以通过支撑块911的连接端面和支撑块921的连接端面彼此接合,并且支撑块921上设置有连接孔921a,从而可以采用螺栓经由连接孔921a和支撑块911上对应开设的螺纹孔将支撑块911和支撑块921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块922为弧形的板体,固定块922设置在支撑块921上并沿平行于支撑块921的连接端面的方向延伸。固定块922沿垂直于上述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即定子10和转子30的径向)开设有连接孔922a。
由此,每个位置保持单元90即可通过定子固定件92的固定块922与定子侧法兰112的径向内表面贴合,并采用螺栓经由连接孔922a将固定块922连接于定子侧法兰112,并且三个以上的位置保持单元90能够通过各自的固定块922沿定子10的周向等间隔地与定子侧法兰112连接。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位置保持装置的第一安装部包括三个以上的夹持块912,而第二安装部包括三个以上的固定块922。
另外,在其他的变形实施例中,转子固定件91还可以只包括一个夹持块912,此时,一个夹持块912呈环状,而夹持口912a则为开设于夹持块912上的环形凹槽,从而同样能够通过夹持口912a实现夹持转子侧固定环332的目的。另外,在其他的变形实施例中,定子固定件92还可以只包括一个固定块922,此时,一个固定块922呈环状,而需要在固定块922的外环面上沿周向均匀布置多个连接孔922a,从而同样能够通过固定块922实现与定子侧法兰112紧固连接的目的。
另外,转子30的第一配合部和定子10的第二配合部并不限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提及的转子侧固定环332和定子侧法兰112。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示例性地,转子30的第一配合部还可以是设置在转子30的斜支撑33或者磁轭31内表面的其他连续或者断续的环状结构,并且该环状结构可以沿转子30的轴向或者径向延伸。而定子10的第二配合部同样可以是设置在定子10的定子支架11轴向端部的其他连续或者断续的环状结构,并且该环状结构同样可以沿定子10的轴向或者径向延伸。
另外,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位置保持装置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的结构还可以互换,即第一安装部还可以包括多个固定块922,而采用螺纹连接方式与转子30的第一配合部连接;而第二安装部还可以包括多个夹持块912,而采用夹持的方式与定子10的第二配合部连接。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装配工装的部分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理解,在本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标号,对于已经进行描述的部件,将不会再次加以赘述。如图12所示,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限位装置还可以包括一个限位本体,当然本实施例中的固定支座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同样是包括多个支座单体71。
示例性地,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本体为以预定轴线为中心线的环状板体74。多个支座单体71沿支撑平台50的周向等间隔地布置,此时环状板体74可以同时连接于多个支座单体71,以通过多个支座单体71将环状板体74连接于支撑平台50,并使环状板体74的轴线与预定轴线重合。即环状板体74包围在多个支座单体71的外侧,导引面则为形成在该环状板体74的背离容置空间一侧的环形面,即环状板体74的外表面。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固定支座还可以为环状的连接板,也就是说,还可以通过环状的连接板将环状板体74支撑于支撑平台50上。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当固定支座为环状的连接板时,还可以通过该环状的连接板对上述实施例的多个立板72进行支撑,即同时将多个立板72设置在环状的连接板上,从而通过环状连接板将多个立板72沿支撑平台50的周向等间隔地连接于支撑平台50。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装配工装的部分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理解,在本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标号,对于已经进行描述的部件,将不会再次加以赘述。如图12所示,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限位装置还可以包括一个限位本体,当然本实施例中的固定支座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同样是包括多个支座单体71。
示例性地,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本体为以预定轴线为中心线的环状板体74。多个支座单体71沿支撑平台50的周向等间隔地布置,以通过多个支座单体71将环状板体74连接于支撑平台50,并使环状板体74的轴线与预定轴线重合。即多个支座单体71围绕在环状板体74外侧,导引面则为形成在该环状板体74的面向装配空间一侧的环形面,即环状板体74的内表面。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可选的实施例,固定支座还可以为环状的连接板,也就是说,还可以通过环状的连接板将环状板体74支撑于支撑平台50上。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当固定支座为环状的连接板时,还可以通过该环状的连接板对上述实施例的多个立板72进行支撑,即同时将多个立板72设置在环状的连接板上,从而通过环状连接板将多个立板72沿支撑平台50的周向等间隔地连接于支撑平台50。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定子10和转子30套装的第一步骤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3中的定子10与转子30套装的第二步骤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图13中的定子10与转子30套装的第三步骤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图13中的定子10与转子30套装的第四步骤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图13中的定子10与转子30套装的第五步骤的结构示意图;图18是图13中的定子10与转子30套装的第六步骤的结构示意图;图19是图13中的定子10与转子30套装的第七步骤的结构示意图;图20是图13中的定子10与转子30套装的第八步骤的结构示意图。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发电机的装配方法,即应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装配工装辅助发电机进行装配,以下分步骤对发电机的装配方法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只针对附图中提供的装配工装的装配方法进行说明,对于装配工装的变形实施例,可以参照以下说明进行相应调整。
步骤S100,提供上述实施例中的装配工装,如图3所示。
首先需要提供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装配工装,具体地,首先需要将支撑平台50放置于发电机的施工场地,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后续的装配操作,需要使支撑平台50的支撑端面保持水平状态,并且支撑平台50的中心轴线设定为定子10与转子30彼此套装的预定轴线。然后将支承基座60置放于支撑平台50的大致中间位置,使支承基座60的顶部连接板63朝向背离支撑平台50的一侧,并且尽可能保证支承基座60与支撑平台50的轴线重叠。
将限位装置中的多个限位单元70围绕预定轴线布置,即将多个限位单元70通过支座单体71沿周向等间隔地连接于支撑平台50的外周缘,从而能够经由多个限位单元70界定出供定子10和转子30装配的装配空间。使每个限位单元70的导引面皆面向装配空间,即多个导引面沿预定轴线延伸且等间隔地环绕于预定轴线。
步骤S101,将定子10支撑于装配空间中,并使定子10的轴线与预定轴线重合,如图13和图14所示。
当将支承基座60和限位装置安装于支撑平台50后,即可将定子10支撑于装配空间中。具体地,首先将定子10与定轴20彼此连接,然后将定轴20的轴向端面与顶部连接板63彼此贴合,经由螺栓组件将定轴20与顶部连接板63固定连接,从而将定子10支撑支承基座60的顶部,也就是使定子10保持于装配空间中的预定高度位置。
步骤S103,将随动导向装置通过连接部连接于转子30,以使第一抵靠部沿转子30的径向向转子30外部伸出,如图16所示。
在本步骤中,需要将随动导向装置连接于待套装的转子30。具体地,所动导向装置中的多个随动导向单元80通过各自的连接本体81沿轴向与磁轭31未连接斜支撑33一侧的轴向端部连接,并采用螺栓组件与磁轭31固定连接,使多个随动导向单元80沿磁轭31的周向等间隔地分布,以使多个随动导向单元80的第一接触件83(即滚轮832)分别沿径向向转子30的外部伸出,而第二接触件84(即滚轮842)分别沿径向向转子30的内部伸出。
另外,需要将上述步骤S101中提及的引导装置中的滑套2连接于转子30。滑套2为两端敞开的中空筒体,由此并可以经由滑套2的轴向一端与转子30的斜支撑33上设置的连接法兰331连接,从而将滑套2与转子30固定连接。
步骤S103,将转子30叠置于定子10的轴向一侧,并使转子30沿预定轴线朝向定子10推进,如图16所示。
在本步骤中,执行转子30与定子10的套装步骤。具体地,将滑套2与转子30连接后,可以采用吊装设备经由滑套2顶部设置的吊耳将转子30吊起至一定高度,使转子30与定子10彼此的轴线重合并沿轴向间隔预定距离。然后可通过吊装设备下放转子30,使转子30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预定轴线朝向定子10推进,此时滑套2则会与导向轴1彼此滑动配合,以辅助转子30沿预定轴线向下移动。利用滑套2与导向轴1的配合关系,可以在套装过程中进一步保证定子10与转子30的同轴度,满足发电机的间隙要求。
当然,将转子30吊起后与定子10间隔的距离不宜过高,以便节约套装工时,并保证转子30能够平稳地套装于定子10。
另外,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不采用导向轴1和滑套2辅助定子10和转子30彼此套装,例如在将定子10支撑于装配空间中后,还可以直接采用吊装设备实现转子30的起吊和下放操作,则同样可以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装配工装完成定子10与转子30的套装。
步骤S104,将随动导向装置的第二抵靠部抵靠于定子10的外周面并沿外周面移动,而将第一抵靠部抵靠于限位装置的导引面并沿导引面移动,使转子30以与定子10之间的气隙保持恒定的方式套装于定子10外,如图16和图17所示。
在本步骤中,通过随动导向装置与限位装置彼此配合,在套装过程中保证转子30与定子10之间形成的气隙保持不变。由于在上述实施例中,限位单元70中立板72的高度低于支撑在装配空间中的定子10的顶部的高度(也就是说,立板72和定子10的位于下部的轴向端面之间沿轴向具有预定的距离),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定子10和转子30的套装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将转子30朝向定子10推进后,在第一阶段,连接于转子30轴向端部的多个随动导向单元80会通过各自的第二接触件84首先接触到定子10的铁芯12,从而随动导向单元80可以通过第二接触件84抵靠于铁芯12的外周面。由于随动导向单元80始终能够跟随转子30沿预定轴线移动,所以第二接触件84能够顺沿铁芯12的外周面向下移动。也就是说,在第一阶段,由定子10的外周面对转子30的套装路径进行约束和引导,保证转子30沿预定轴线无径向晃动地套装于定子10外,同时防止转子30方向径向形变。
在第二阶段,随着转子30逐渐朝向定子10推进,在第二接触件84与铁芯12脱离接触状态前,连接于转子30轴向端部的多个随动导向单元80各自的第一接触件83则会接触到限位单元70的导引面,从而随动导向单元80可以通过第一接触件83抵靠于限位单元70的导引面。由于随动导向单元80始终能够跟随转子30沿预定轴线移动,所以第一接触件83能够顺沿导引面向下移动。也就是说,在第二阶段,由限位单元70的导引面对转子30的套装路径进行约束和引导,保证转子30沿预定轴线无径向晃动地套装于定子10外。
另外,为了使转子30沿预定轴线移动至指定位置后停止,还可以在支撑平台50上设置支撑部件,以通过支撑部件与转子30止挡配合,而对转子30的套装截止位置进行限定。
步骤S105,将位置保持装置通过第一安装部与转子30的第一配合部配合连接,而通过第二安装部与定子10的第二配合部配合连接,以限制定子10和转子30相对彼此移动,如图17所示。
当转子30相对于定子10套装至指定位置后,可以通过位置保持装置对定子10和转子30进行相对固定。具体地,位置保持装置中的多个位置保持单元90可以通过转子固定件91的夹持块912夹持住转子侧固定环332;而通过定子固定件92的固定块922与定子侧法兰112固定连接。由此可将定子10和转子30彼此固定,以便在后续拆卸引导装置、限位单元70以及随动导向单元80的过程中,能够保证定子10和转子30相对静止,防止定子10和转子30发生径向贴合。
步骤S106,拆除导向轴1和滑套2,如图18所示。
在定子10和转子30彼此套装到位后,首先需要将滑套2脱离与转子30的斜支撑33的连接,然后将导向轴1脱离与定轴20的连接。由于多个随动导向单元80依然与对应的限位单元70彼此抵靠配合,同时多个位置保持单元90分别与定子10以及转子30连接,所以转子30不会发生任何的径向晃动和形变,因此在此过程中,定子10和转子30彼此之间的气隙始终保持恒定不变。
步骤S107,将定轴20与转动轴40固定连接,如图19所示。
拆除完导向轴1和滑套2后,即可将定轴20与转动轴40彼此连接。示例性地,在本实施例中,可将转动轴40的连接法兰41以及转子30的斜支撑33上设置的连接法兰331连接,以实现转动轴40与转子30彼此固定,并且转动轴40与定轴20之间通过轴承可转动地连接。
步骤S108,拆除装配工装,如图20所示。
当将定轴20和转动轴40彼此固定后,转子30则可以稳定地支撑在定子10外侧,此时即可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工装拆除,即,使随动导向装置和位置保持装置分别脱离与转子30以及定子10的连接,并将限位装置从支撑平台50上拆除。另外,当将装配工装拆除后,即可将发电机的端盖34连接于转子30的远离斜支撑33一侧的轴向端部,以通过端盖34增加转子30的刚度,从而进一步保证转子30的圆柱度。当然,也可以在将定子10支撑于装配空间之前将端盖34放置于支撑平台50的支撑端面上,从而能够简单并迅速地完成端盖34的安装,从而节省组装工时。
本发明可以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而不脱离其精神和本质特征。因此,当前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都被看作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定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非上述描述定义,并且,落入权利要求的含义和等同物的范围内的全部改变从而都被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之中。并且,在不同实施例中出现的不同技术特征可以进行组合,以取得有益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研究附图、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的基础上,应能理解并实现所揭示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的实施例。
Claims (20)
1.一种发电机的装配工装,所述装配工装用于辅助所述发电机的定子(10)和转子(30)彼此套装,其中所述定子(10)和所述转子(30)中的一者作为被套件,另一者作为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工装包括:
限位装置,围绕预定轴线设置,并在面向所述预定轴线一侧界定出供所述套件和所述被套件套装的装配空间,所述限位装置具有面向所述装配空间且沿所述预定轴线延伸的导引面;和
随动导向装置,包括连接部和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第一抵靠部,所述第一抵靠部至少部分地沿第一方向伸出于所述连接部,所述随动导向装置通过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套件时,所述第一抵靠部能够沿所述套件的径向向所述套件外部伸出,其中,所述第一抵靠部能够抵靠于所述导引面并沿所述导引面移动,以使所述套件与所述被套件之间的气隙保持恒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括:
固定支座;和
限位本体,所述限位本体连接于所述固定支座且向远离所述固定支座的方向延伸,所述导引面形成在所述限位本体的面向所述装配空间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装置包括一个所述限位本体,所述限位本体为沿以所述预定轴线为中心的圆周延续延伸的环状体,所述导引面为形成在所述环状体的面向所述装配空间一侧的环形面;
或者,
所述限位装置包括两个以上所述限位本体,所述限位本体为沿以所述预定轴线为中心的圆周间隔布置的条形体,所述导引面为形成在所述条形体的面向所述装配空间一侧的弧形面或者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座为沿所述圆周间隔设置的块状体;或者,所述固定支座为沿所述圆周连续延伸的环状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靠部包括三个以上的第一接触件(83),在所述随动导向装置通过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套件时,三个以上的所述第一接触件(83)能够沿所述套件的周向等间隔地分布且沿径向向外伸出于所述套件,以通过所述三个以上的第一接触件(83)与所述导引面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导向装置还包括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第二抵靠部,所述第二抵靠部至少部分地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伸出于所述连接部,以在所述随动导向装置通过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套件时,使所述第二抵靠部能够沿所述套件的径向向所述套件内部伸出,并且所述随动导向装置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抵靠部抵靠于所述被套件的外周面并沿所述被套件的外周面移动,以使所述套件与所述被套件之间的气隙保持恒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抵靠部包括三个以上的第二接触件(84),在所述随动导向装置通过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套件时,三个以上的所述第二接触件(84)能够沿所述套件的周向等间隔地分布且沿径向向内伸出于所述套件,以通过所述三个以上第二接触件(84)同时与所述被套件的外周面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本体(81),所述连接本体(81)与所述三个以上的第一接触件(83)和所述三个以上的第二接触件(84)对应连接,并且所述第一接触件(83)沿所述第一方向伸出于所述连接本体(81),所述第二接触件(84)沿所述第二方向伸出于所述连接本体(8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一个所述连接本体,所述连接本体为以所述预定轴线为中心线的环状体,所述三个以上的第一接触件(83)等间隔地连接于所述环状体并沿径向向外伸出于所述环状体,所述三个以上的第二接触件(84)等间隔地连接于所述环状体并沿径向向内伸出于所述环状体;
或者,
所述连接部包括三个以上的所述连接本体,所述连接本体为块状体,每个所述块状体连接一个以上的所述第一接触件(83)和一个以上的所述第二接触件(84),并且每个所述第一接触件(83)沿所述第一方向伸出于所述块状体,每个所述第二接触件(84)沿所述第二方向伸出于所述块状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本体包括板状的主体(811)和设置于所述主体(811)的第一定位部(812),所述主体(811)能够贴附连接于所述套件沿轴向的一端部,以使所述第一定位部(812)抵靠于所述套件的内周面和/或外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导向装置还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连接部可拆卸地连接,并且所述第一接触件(83)和所述第二接触件(84)通过所述支撑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件(83)为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第一滚动体,所述随动导向装置通过所述第一滚动体与所述导引面滚动接触;
和/或,
所述第二接触件(84)为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第二滚动体,所述随动导向装置通过所述第二滚动体与所述被套件的外周面滚动接触。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工装还包括:
位置保持装置,具有彼此连接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能够沿所述套件的周向与所述套件的第一配合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能够沿所述被套件的周向与所述被套件的第二配合部配合连接,以限制所述被套件和所述套件相对彼此移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在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配合部接合,所述第二安装部在第四方向与所述第二配合部接合,并且所述第三方向和所述第四方向彼此垂直。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其中一者包括夹持块(912),所述夹持块(912)具有夹持口(912a);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其中另一者包括固定块(922),所述固定件具有连接孔(922a)。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工装还包括支撑平台(50),所述支撑平台(50)具有支撑端面,所述限位装置安装在所述支撑端面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50)还包括垫块(51),所述垫块(51)设置于所述支撑端面上并位于所述装配空间中。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工装还包括支承基座(60),具有承托部和设置于所述承托部的第二定位部(64),所述支承基座(60)位于所述装配空间中,所述支承基座(60)能够通过所述承托部支撑所述被套件,并且所述第二定位部(64)能够与所述被套件彼此配合,以限制所述被套件相对所述承托部移动。
19.一种发电机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方法包括:
提供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工装;
将所述被套件支撑于所述装配空间中,并使所述被套件的轴线与所述预定轴线重合;
将所述随动导向装置通过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套件,以使所述第一抵靠部沿所述套件的径向向所述套件外部伸出;
将所述套件叠置于所述被套件的轴向一侧并与所述套件沿轴线保持预定距离,将所述套件沿所述预定轴线朝向所述被套件推进;
将所述随动导向装置的所述第一抵靠部抵靠于所述限位装置的导引面并沿所述导引面移动,使所述套件以与所述被套件之间的气隙保持恒定的方式套装于所述被套件外。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工装还包括位置保持装置,所述位置保持装置具有彼此连接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装配方法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位置保持装置通过所述第一安装部沿所述套件的周向与所述套件的第一配合部配合连接,而通过所述第二安装部沿所述被套件的周向与所述被套件的第二配合部配合连接,以限制所述被套件和所述套件相对彼此移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296497.6A CN107888037B (zh) | 2017-12-08 | 2017-12-08 | 发电机的装配工装以及装配方法 |
PCT/CN2018/085580 WO2019109588A1 (zh) | 2017-12-08 | 2018-05-04 | 发电机的装配工装以及装配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296497.6A CN107888037B (zh) | 2017-12-08 | 2017-12-08 | 发电机的装配工装以及装配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888037A CN107888037A (zh) | 2018-04-06 |
CN107888037B true CN107888037B (zh) | 2019-08-09 |
Family
ID=617733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296497.6A Active CN107888037B (zh) | 2017-12-08 | 2017-12-08 | 发电机的装配工装以及装配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888037B (zh) |
WO (1) | WO201910958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88037B (zh) * | 2017-12-08 | 2019-08-09 |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 发电机的装配工装以及装配方法 |
CN109286288A (zh) * | 2018-11-30 | 2019-01-29 | 卓弢机器人盐城有限公司 | 一种风力电机定子转子套装工装 |
CN110365170A (zh) * | 2019-05-30 | 2019-10-22 | 西安中车永电捷力风能有限公司 | 一种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无垫条套装工装及其用途 |
CN110460207B (zh) * | 2019-08-12 | 2024-02-27 | 江苏中车电机有限公司 | 用于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定子转子套装装置及套装方法 |
CN116247884A (zh) * | 2019-12-31 | 2023-06-09 |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机分瓣或组装装置、电机分瓣方法及电机组装方法 |
CN114313571B (zh) * | 2020-09-29 | 2024-05-17 | 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支撑工装和用于装配电机模块的方法 |
CN113852254B (zh) * | 2021-08-11 | 2022-06-17 | 江苏中车电机有限公司 | 一种风力发电机定子端环固定支撑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20153787A1 (en) * | 2001-04-24 | 2002-10-24 | Hollenbeck Robert Keith | Electric motor having snap connection assembly method |
CN102710070B (zh) * | 2012-06-14 | 2015-02-25 | 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定子与转子合装的装配装置 |
CN205544820U (zh) * | 2016-01-27 | 2016-08-31 | 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永磁电机总装导向的拆装工装 |
CN107846113A (zh) * | 2016-09-21 | 2018-03-27 | 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发电机的转子安装组件及安装方法 |
CN106849412A (zh) * | 2017-03-30 | 2017-06-13 | 宁波富佳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无刷电机 |
CN107888037B (zh) * | 2017-12-08 | 2019-08-09 |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 发电机的装配工装以及装配方法 |
CN107947501B (zh) * | 2017-12-08 | 2024-08-16 |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 发电机的装配工装以及装配方法 |
-
2017
- 2017-12-08 CN CN201711296497.6A patent/CN107888037B/zh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5-04 WO PCT/CN2018/085580 patent/WO2019109588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888037A (zh) | 2018-04-06 |
WO2019109588A1 (zh) | 2019-06-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888037B (zh) | 发电机的装配工装以及装配方法 | |
CN107947501A (zh) | 发电机的装配工装以及装配方法 | |
CN207588662U (zh) | 发电机的装配工装 | |
JP4968535B2 (ja) | ロータ組付け装置 | |
CN205544820U (zh) | 一种用于永磁电机总装导向的拆装工装 | |
JP2010506560A (ja) | 永久磁石モータのロータを組み立てる方法及び装置 | |
JP2011167029A (ja) | 組立体の組立装置 | |
CN104269974B (zh) | 大口径永磁直流力矩电机的安装方法 | |
CN207588663U (zh) | 发电机的装配工装 | |
US20150349615A1 (en) | Method of Constructing a Rotor for a Line Start 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 Motor | |
WO2014170940A1 (ja) |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用回転電機のロータ保持構造 | |
WO2019144844A1 (zh) | 转子、电机、加强环工装及其安装方法 | |
CN209505431U (zh) | 一种轮毂电机、车轮及车辆 | |
JP2013223390A (ja) | 回転電機の軸受部の交換方法及びその交換治具 | |
JP3167899B2 (ja) | ロータ用磁石の被覆方法および装置 | |
CN109888996A (zh) | 绕线装置、绕线模具及绕线方法 | |
CN105798346B (zh) | 一种圆形棒料夹紧装置 | |
US20230079456A1 (en) | Brushless Motor | |
CN218514259U (zh) | 一种永磁电机磁钢装入机座的装配装置 | |
CN112640272B (zh) | 旋转电机的临时固定夹具以及使用该临时固定夹具的旋转电机的组装方法 | |
CN108900051B (zh) | 永磁伺服电机的装配方法 | |
CN210360365U (zh) | 一种用于法兰轴的加工夹具 | |
EP2784913A2 (en) | Direct drive motor | |
CN114313571B (zh) | 支撑工装和用于装配电机模块的方法 | |
CN216229363U (zh) | 轮芯、移动轮和移动机械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