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78040B - 打印机以及用于该打印机的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Google Patents
打印机以及用于该打印机的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878040B CN107878040B CN201710867564.9A CN201710867564A CN107878040B CN 107878040 B CN107878040 B CN 107878040B CN 201710867564 A CN201710867564 A CN 201710867564A CN 107878040 B CN107878040 B CN 10787804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ime period
- heating
- dot
- printer
- peri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31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32—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 B41J2/3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providing current or voltage to the thermal hea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31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32—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 B41J2/335—Structure of thermal head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31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32—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31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32—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 B41J2/3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providing current or voltage to the thermal head
- B41J2/355—Control circuits for heating-element selection
- B41J2/36—Print density control
- B41J2/365—Print density control by compensation for variation in temperatur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8—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improved quality of the output result, e.g. print layout, colours, workflows, print preview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11—Improving printing performanc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18—Reducing or saving of used resources, e.g. avoiding waste of consumables or improving usage of hardware resou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以下描述涉及一种用于使用热头在打印介质上施行打印的打印机、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如今已知一种打印机,该打印机包括具有多个加热元件的热头,多个加热元件安置在垂直于打印介质的传送方向的方向上。打印机被构造成,通过对加热元件重复通电并且逐行地传送打印介质而在打印介质上施行打印。在能够显影多个颜色的打印介质中,每个可显影的颜色的显色条件依据由热头施加于打印介质的能源的量而变化。于是,根据待显影的颜色和曾经施行的打印操作的历史,打印机控制热头将能源施加于打印介质期间的时间段(如,参见日本专利临时公报No2007-50677)。
用户能够希望改变打印介质的显色密度。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允许打印机,通过接受用户改变显色密度设定的输入并且基于被改变的设定调整待施加于打印介质的能源的量,而改变打印介质的显色密度。进一步,打印介质的显色密度可能依赖于环境温度。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允许打印机,根据检测到的环境温度,通过调整待施加于打印介质的能源的量,而即使环境温度改变也使打印介质的显色密度维持恒定。
发明内容
但是,已知的打印机通过均匀地改变待施加于打印介质的能源的量而改变打印介质的显色密度。因此,即使在能够显影多个颜色的打印介质中,不能够仅改变单个颜色的显色密度。进一步,相比于处于较高温度的可显影的颜色,处于较低温度的可显影的颜色更容易由环境温度影响。因而,例如,当待施加于打印介质的能源的量根据环境温度被调整用于处于较低温度的可显影的颜色时,已知的打印机可能在试图使得打印介质显影处于较高温度的可显影的颜色时将过多的能源的量施加于打印介质。
本公开的各方面的优势在于,提供一种或多种用于打印机的改善过的技术,其使得能够根据环境因素而将适当的能源的量施加于其上能够形成多个类型的点的打印介质,用于每个类型的点。
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打印机被设置成包括:热头,热头具有沿着特定方向安置成行的多个加热元件,每个加热元件被构造成根据施加于每个加热元件的能源的量而在打印介质上形成多个类型的点,多个类型的点包括以点形成所需能源的量的升序排列的第一至第N个类型的点;传送器,传送器被构造成在垂直于特定方向的传送方向上传送打印介质,和控制器,控制器被构造成基于打印数据,通过控制待施加于每个加热元件的能源的量并且控制传送器传送打印介质而施行特定处理,以在打印介质上打印每行包括多个点的多个行。特定处理包括获取依据打印机被使用的环境变化的条件值,以及计算由an=(Tn+Xn)-(Tn-1+Xn-1)给定的附加时间段an,用于第一至第N个类型的点中的每一个;其中,n是等于或大于1并且等于或小于N的整数,Tn表示能源P被施加于对应的加热元件以形成第n个类型的点期间的指定时间段,Xn表示根据条件值添加至指定时间段Tn以校正第n个类型的点的点形成条件的校正时间段,T0等于0,X0等于0,形成第n个类型的点所需要的加热时间段An通过将校正时间段Xn添加至指定时间段Tn而得到,形成第n个类型的点所需要的加热时间段An由将附加时间段an添加至形成第n-1个类型的点所需要的加热时间段An-1得出。特定处理进一步包括:根据打印数据,设定由给定的加热时间段An,用于多个行的目标行中包括的每个点;以及,在设定加热时间段An期间,将能源P施加于对应的加热元件,以形成包括在目标行中的每个单独的点。
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多个类型的点能够根据待显影的颜色、色差消除、灰度等级和尺寸而被分类。进一步,点形成条件能够包括显色密度和待形成的点的尺寸。
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进一步提供一种能够在与打印机联接的处理器上实施的方法。打印机包括:热头,热头具有沿着特定方向安置成行的多个加热元件,每个加热元件被构造成根据施加于每个加热元件的能源的量而在打印介质上形成多个类型的点,多个类型的点包括以点形成所需能源的量的升序排列的第一至第N个类型的点;和传送器,传送器被构造成在垂直于特定方向的传送方向上传送打印介质。打印机被构造成基于打印数据,通过控制待施加于每个加热元件的能源的量和控制传送器以传送打印介质,在打印介质上打印每行包括多个点的多个行。该方法包括获取依据打印机被使用的环境而变化的条件值,以及计算由an=(Tn+Xn)-(Tn-1+Xn-1)给定的附加时间段an,用于第一至第N个类型的点中的每一个;其中,n是大于或等于1并且等于或小于N的整数,Tn表示能源P被施加于对应的加热元件以形成第n个类型的点期间的指定时间段,Xn表示根据条件值添加至指定时间段Tn以校正第n个类型的点的点形成条件的校正时间段,T0等于0,X0等于0,形成第n个类型的点所需要的加热时间段An通过将校正时间段Xn添加至指定时间段Tn而得到,形成第n个类型的点所需要的加热时间段An由将附加时间段an添加至形成第n-1个类型的点所需要的加热时间段An-1而得出。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根据打印数据,设定由给定的加热时间段An,用于多个行的目标行中包括的每个点;以及,在设定的加热时间段An期间,将能源P施加于对应的加热元件,以形成包括在目标行中的每个单独的点。
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进一步提供有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能够由与打印机联接的处理器施行的计算机可读指令。打印机包括:热头,热头具有沿着特定方向安置成行的多个加热元件,每个加热元件被构造成根据施加于每个加热元件的能源的量而在打印介质上形成多个类型的点,多个类型的点包括以点形成所需能源的量的升序排列的第一至第N个类型的点;和传送器,传送器被构造成在垂直于特定方向的传送方向上传送打印介质。该指令被构造成,当由处理器施行时,通过控制待施加于每个加热元件的能源的量并且控制传送器以传送打印介质,使得处理器基于打印数据施行特定处理以在打印介质上打印每行包括多个点的多个行。该特定处理包括获取依据打印机被使用的环境而变化的条件值,以及计算由an=(Tn+Xn)-(Tn-1+Xn-1)给定的附加时间段an,用于第一至第N个类型的点中的每一个;其中,n是等于或大于1并且等于或小于N的整数,Tn表示能源P被施加于对应的加热元件以形成第n个类型的点期间的指定时间段,Xn表示根据条件值添加至指定时间段Tn以校正第n个类型的点的点形成条件的校正时间段,T0等于0,X0等于0,形成第n个类型的点所需要的加热时间段An通过将校正时间段Xn添加至指定时间段Tn而得到,形成第n个类型的点所需要的加热时间段An由将附加时间段an添加至形成第n-1个类型的点所需要的加热时间段An-1而得出。特定处理进一步包括:根据打印数据,设定由给定的加热时间段An,用于多个行的目标行中包括的每个点;以及,在设定加热时间段An期间,将能源P施加于对应的加热元件,以形成包括在目标行中的每个单独的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在盖打开的状态下打印机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在盖闭合的状态下打印机的截面侧视图。
图3是示出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打印机的电气构造的方框图。
图4地示出用于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打印机的片状物的构造。
图5是示出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当后加热能源被施加于加热元件时打印机的热头的加热元件的温度的改变的图表。
图6是示出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当预加热能源被施加于加热元件时打印机的热头的加热元件的温度的改变的图表。
图7是示出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加热元件的温度和加热时间段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图8是示出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待由执行打印程序的打印机施行的主要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打印命令数据产生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用于每个类型的点的校正时间段和头温度之间的关系的示范性图表。
图11是示出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用于每个类型的点的校正时间段和检测到的电压之间的关系的示范性图表。
图12是示出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形成每个类型的点所需要的能源的量和头温度之间的关系的示范性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注意,在以下描述中陈述了元件之间的各种连接。注意,除非另有指定,否则这些连接通常能够是直接的或者间接的,并且本说明书并不意指将在这方面有所限制。本公开的各方面能够实施在电路(诸如专用集成电路)上或者在计算机软件中,作为能够储存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但不局限于RAM、ROM、闪速储存器、EEPROM、CD介质、DVD介质、临时存储器、硬盘驱动器、软盘驱动器、永久存储器等等。
下文,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示例性实施例。在以下描述中待参考的附图被用以示意地示出和陈述本公开的各方面的技术特征。但是,所示的技术特征诸如设备构造和各种处理的流程图仅仅是示例而并不局限于附图中作为示范的技术特征。在以下描述中,图1中的右下侧、左上侧、右上侧、左下侧、上侧和下侧将分别被限定为打印机1的右侧、左侧、后侧、前侧、上侧和下侧。这些方向限定施加于参考图2的描述以及随后的附图。
以下描述呈现打印机1的概况。打印机1被构造成经由USB(“USB”是“Universal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的缩写形式)线缆与外部终端(未示出)连接。例如,外部终端能够是通用的个人计算机(下文简单地称之为“PC”)、移动终端或者平板终端。外部终端的CPU(未示出)执行安装在外部终端中的驱动器程序(未示出),从而从图像数据产生打印数据。为了利用在打印介质上的多个点表达形成图像数据的多个像素,打印数据包括图像数据所分解的多块点数据,以将图像数据的每块像素数据与打印数据的对应块的点数据关联。
打印机1从外部终端接收打印数据并且基于打印数据产生打印命令数据。打印命令数据用于驱动热头31的多个加热元件32。在打印命令数据中,单个单元的命令数据被设定为包括有,用于基于通电模式控制加热元件32以被通电的命令,和用于限制加热元件32在加热元件32通电之后在冷却时间段期间被通电的命令。通过由安置成行的加热元件32遍及多个行重复地施行单行点形成过程以形成用于单行的多个点,CPU 51在打印介质上施行打印。打印命令数据被用于包括多个单元的命令数据的单个打印操作,该多个单元的命令数据对应于待形成在单个打印操作中的点的数目。
打印机1被构造成控制由每个单独的加热元件32提供到打印介质上的能源的量并且施行三色打印以在打印介质上形成第一颜色点、第二颜色点和第三颜色点。例如,打印介质能够是安装面上附接有热敏标签的长的片状物3A。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带有在基底材料层37上分层的热敏可显色层36(见图4)的打印片状物3A被用作打印介质的示例。在壳体2内,打印机1具有作为以卷曲形状缠绕的长的片状物3A的卷形片状物3。打印机1在将片状物3A拉出卷形片状物3的同时施行打印。
参考图1和图2,将描述打印机1的构造。如图1所示,打印机1包括形成为盒状、带有开口上侧的壳体2。在前视图和平面图中的每一个中,壳体2形成为矩形形状。壳体2在前后方向上伸长。壳体2的开口上侧利用盖5覆盖。壳体2的左侧部和右侧部中的每一个的后部分利用盖5打开和覆盖。盖5可旋转地由壳体2的后端部支撑。盖5被构造成,以盖5的前端部上下移动的这种方式绕着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线摆动。当盖5闭合时,壳体2的上部的后部分形成为在侧视图中大体圆形,并且壳体2的上部的前部分在向前方向上向下倾斜。
壳体2具有在其前表面处的切割杆9。切割杆9能够在左右方向上移动。切割杆9与切割器单元8(见图2)连接。响应于切割杆9在左右方向上的移动,切割器单元8在左右方向上移动以切割被打印的片状物3A。输入键7布置在壳体2的前端部的上表面处。输入键7包括功率开关。由透明树脂制成的板形托盘6竖立在输入键7后面(即,在输入键7的后侧)。排出端口21(见图2)布置在托盘6后面。排出端口21在左右方向上伸长。排出端口21由盖5的前端部和壳体2形成。托盘6被构造成接收经由排出端口21排出的被打印的片状物3A。在壳体2的后表面下部处,连接件(未示出)布置成能够与功率线10(见图2)连接。进一步,在壳体2的后表面的下部处,连接件(未示出)布置成能够与用于连接打印机1和外部终端的USB线缆(未示出)连接。
如图2所示,片状物存储器4布置在壳体2内侧的后部处。片状物存储器4形成为在侧视图中(当在左右方向上观看时)以圆弧形状向下凹陷。片状物存储器4的上侧、左侧和右侧是打开的。卷形片状物3(即以卷曲形状缠绕的片状物3A)设定至片状物存储器4中。卷形片状物3缠绕成可印刷表面为内侧,并且由带轴42保持。带轴42与竖立在片状物存储器4的左部和右部处的支撑器41(见图1)接合。因而,卷形片状物3由带轴42支撑以能够在片状物存储器4中旋转。当盖5打开时,带轴42可拆卸地附接至支撑器41。控制面板12布置在片状物存储器4下方。控制面板12具有安装其上的CPU 51(见图3)。CPU 51被构造成进行打印机1的全面控制。
杆11(见图1)布置在相对于片状物存储器4的左前侧。辊保持器25布置在相对于杆11的右侧。辊保持器25在左右方向上延伸。辊保持器25被构造成可旋转地保持压纸辊26。杆11一直由螺旋弹簧(未示出)向上推动。当盖5闭合时,杆11由盖5向下按压。杆11与辊保持器25连接。连同杆11上下摆动一起,辊保持器25绕着作为支撑点的其后端上下移动。响应于杆11向下摆动,辊保持器25向下移动。压纸辊26朝向热头31按压拉出卷形片状物3的片状物3A。在这种情况下,使得打印机1处于可印刷状态。响应于盖5打开,杆11向上摆动,从而辊保持器25向上移动。由辊保持器25保持压纸辊26与热头31和片状物3A分离。在这种情况下,使得打印机1处于不可印刷状态。
壳体2包括传送路径22。传送路径22用于从片状物存储器4的前端偏斜地朝向下前侧传送拉出卷形片状物3的片状物3A。传送路径22经过压纸辊26和热头31之间,并且延伸直到排出端口21。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打印机1被构造成在将片状物3A从片状物存储器4传送至排出端口21的同时在片状物3A上施行打印。在以下描述中,片状物3A所沿着传送并且在传送路径22内的方向能够称之为“传送方向”。
压纸辊26和热头31布置在传送路径22的大体中部处。热头31被构造成通过加热片状物3A以显影容纳在片状物3A中染料的颜色而形成点。热头31形成为板形形状。热头31在其上表面中包括多个加热元件32。加热元件32沿着垂直于片状物3A的传送方向的主扫描方向(即,左右方向)安置成行。例如,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热头31包括沿着主扫描方向安置成行的360个加热元件32。注意,在热头31被布置的位置中,垂直于加热元件32安置所沿着的主扫描方向的方向能够称之为“副扫描方向”。在加热元件32附近,副扫描方向与传送方向一致。热头31设置有热敏电阻33(见图3)。热敏电阻33被构造成检测热头31的温度。
压纸辊26由辊保持器25可旋转地支撑。压纸辊26布置在热头31上方。压纸辊26以其轴向方向与主扫描方向一致的这种方式布置,主扫描方向平行于加热元件32的安置。进一步,压纸辊26对置于加热元件32。压纸辊26由辊保持器25朝向热头31推动。压纸辊26经由一个或多个齿轮(未示出)与传送马达60(见图3)连接。压纸辊26由传送马达60驱动以旋转。压纸辊26和热头31在二者之间夹紧片状物3A。当被驱动以旋转时,压纸辊26传送片状物3A。
打印机1的CPU 51(见图3)被构造成,通过控制待施加于每个加热元件32的能源的量,根据加热元件32的安置在片状物3A上形成安置成行的点的点行。点行能够简单地称之为“行”。进一步,与压纸辊26的驱动控制同步,CPU 51控制待施加于每个加热元件32的指定能源的量。从而,多个行形成在片状物3A上,以安置成在垂直于单个行中的点的安置方向的方向上平行于彼此。多个行通过形成在片状物3A上的单独的点的存在(或者不存在)而表达每个颜色的明暗度,从而在片状物3A上形成字符和/或图像。在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方便起见,形成在片状物3A上的单个行中的点的安置方向能够称之为“主扫描方向”。进一步,为了说明方便起见,在片状物3A上多个行被安置成平行于彼此的方向能够称之为“副扫描方向”。
参考图3,将描述打印机1的电气构造。打印机1包括被构造成控制打印机1的CPU51。CPU 51与ROM 52、RAM 53、闪速储存器54和CGROM 55连接。ROM 52被构造成存储能够由CPU 51执行的程序。下述打印程序52A存储在ROM 52中。RAM 53被构造成存储各种种类的临时数据。闪速储存器54被构造成存储各种种类的数据诸如当执行打印程序52A时待被使用的工厂默认设定值。CGROM 55被构造成点模式数据,用于在片状物3A上打印各种字符。
CPU 51经由输入-输出接口(下文称之为“I/O I/F”)56与输入键7、驱动电路57和58、温度检测电路61和62、通信接口(下文称之为“通信I/F”)59以及电压检测电路64连接。布置在打印机1的上表面处的输入键7(见图1)被构造成接受用户的操作。驱动电路57被构造成将对应的能源的量施加于热头31的每个加热元件32。CPU 51经由驱动电路57控制每个单独的加热元件32的热产生。驱动电路58被构造成驱动传送马达60。传送马达60能够是脉冲马达。CPU 51经由驱动电路58控制传送马达60,从而旋转压纸辊26。因而,片状物3A以特定速度被逐行地传送。
温度检测电路61被构造成利用检测设置至热头31的热敏电阻33检测热头31的温度(下文称之为“头温度”)。温度检测电路62被构造成,利用设置至控制面板12的热敏电阻63,检测其上安装有包括CPU 51的电子电路的控制面板12的温度(下文称之为“面板温度”)。
通信I/F 59被构造成经由USB线缆(未示出)施行与外部终端的通信。打印机1经由USB线缆从外部终端(如,PC)接收打印数据。通信I/F 59能够被构造成经由无线连接诸如蓝牙(注册商标)和Wi-Fi(注册商标)。
电压检测电路64被构造成检测从供电电路65供给至驱动电路57的电压。供电电路65与功率线10连接。供电电路65从外部电源66(如,AC电源)供给的AC功率转换成电压恒定的DC功率,并且稳定地将电压恒定的DC功率供给至控制面板12。打印机1包括电池67(如,干电池和可充电电池)。电池67可拆卸地附接至打印机1。电池67与供电电路65连接。当不从外部电源66供给功率时,供电电路65从电池67供给DC功率,并且将DC功率供给至控制面板12。当使用可充电电池作为电池67时,打印机1能够具有电池67作为内置电池。
参考图4,将描述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片状物3A。如上所述,片状物3A是被构造成,依据由热头31的每个单独的加热元件32施加于打印介质的能源的量,逐个点地显影三个颜色中的一个的打印介质。片状物3A被拉出卷形片状物3作为以卷曲形状缠绕的长的片状物3A,并且被馈送到传送路径上。片状物3A夹紧在热头31和压纸辊26之间。在以下描述中,在打印操作中片状物3A的面对热头31的表面能够称之为第一表面或者第一侧。片状物3A的与第一表面相对的表面能够称之为第二表面或者第二侧。在图4中,片状物3A的第一表面向上面对。
片状物3A包括从第一表面以降序排布的保护层35、热敏可显色层36、基底材料层37和离型纸38。保护层35是被构造成保护热敏可显色层36的第一侧表面(即,图4中的上表面)的透明层。热敏可显色层36中的每一个被构造成,当在特定时间段由热头31的每个加热元件32加热到特定温度时,显影对应的颜色。热敏可显色层36包括被构造成当被加热时显影三层相互不同的颜色。例如,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热敏可显色层36具有从第一表面以降序排列的红色可显影层36R、蓝色可显影层36B和黑色可显影层36K。红色可显影层36R容纳当与显影剂反应时产生红色颜料的显影剂和无色染料。蓝可显色层36B容纳当与显影剂反应时产生蓝色颜料的显影剂和无色染料。蓝色可显影层36K容纳当与显影剂反应时产生黑色颜料的显影剂和无色染料。红色可显影层36R、蓝色可显影层36B和黑色可显影层36K中的每一个在显影对应的颜色之前是透明的。
使打印机1的CPU 51能够通过控制用于将能源施加于热敏可显色层36的条件而在片状物3A上形成预期类型的点。各类型的点根据待显影的颜色、色差消除、灰度等级(密度)和尺寸而被分类。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使CPU 51能够使得热敏可显色层36显影三个颜色中的预期一个作为一类点。蓝色可显影层36B被构造成,当处于相比于用于红色可显影层36R的温度更高的温度被加热时显影蓝色。黑色可显影层36K被构造成,当处于相比于用于蓝色可显影层36B的温度更高的温度被加热时显影黑色。注意,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显色”并不局限于通过将能源施加于打印介质的指定斑点而显影指定颜色,而是能够包括通过将能源施加于指定斑点而使打印介质的指定斑点消色。例如,红色可显影层36R能够容纳消色剂以及显影剂和无色染料。在这种情况下,允许红色可显影层36R(的加热斑点)依据将能源施加于红色可显影层36R的条件而改变成,带有通过显影剂和无色染料之间的反应而显影的红色的一类点,以及通过显影剂和消色剂之间的反应而消色的一类点。也即,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不仅“显影指定颜色”而且“色差消除”能够解释为形成“显色”的限定。进一步,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打印机1打印并不局限于在热敏介质上打印而是能够包括热转印打印。
基底材料层37是支撑片状物3A的其他层的基部。例如,基底材料层37的颜色是白色的。如上所述,热敏可显色层36在显影相应的颜色之前是透明的。于是,当无热敏可显色层36显影对应的颜色时,片状物3A的颜色是白色的,如基底材料层37的颜色。基底材料层37的第二侧表面(即,图4中的下表面)涂有粘合剂。离型纸38可拆卸地附加到基底材料层37的第二侧表面上。离型纸38保护粘合剂。当在完成打印操作之后离型纸38从片状物3A拆卸时,允许用户将片状物3A经由粘合剂附接到所需位置上。片状物3A能够是基底材料层37的第二侧表面上无粘合剂设置的热纸。进一步,片状物3A能够是不为卷曲形状的切割片状物。
如上所述,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打印机1的CPU 51被构造成,通过根据如从PC接收的打印数据控制用于将能源施加于热敏可显色层36的条件,在片状物3A上形成三个类型的点(即,红色点、蓝色点和黑色点)。在打印数据中,值“1”至“3”表示待形成在片状物3A上的点,值“0”表示没有点形成的区域。更具体地,值“1”对应于红色,值“2”对应于蓝色,和值“3”对应于黑色。未显影三个颜色中的任何一个的片状物3A的斑点(点)的颜色是白色,如基底材料层37的颜色。当执行下述打印程序52A时,CPU 51产生打印命令数据,打印命令数据将基于用于对热头31的每个加热元件32通电的通电模式的命令与打印数据的对应块的点数据关联。
打印机1的CPU 51定期施行对加热元件32通电的操作。在单个打印段期间,CPU 51施行将打印能源施加于加热元件32的单个操作,从而打印单个行。CPU 51通过施行条件控制和校正控制确定待施加于加热元件32的打印能源的量。在单个打印段期间待打印的行将称之为“目标行”。在打印目标行的操作中打印能源所施加的点将称之为“目标点”。在目标行被打印之前打印的最后一行将称之为“先前目标行”。在先前目标行中,在用于传送片状物3A的传送方向上邻接于目标点的点将称之为“先前目标点”。条件控制用于根据先前目标点的点形成条件,调整待施加以形成目标点的打印能源的量。校正控制用于根据环境因素校正待施加于加热元件32的打印能源的量。环境因素能够包括但并不局限于由外部电源66或者电池67施加作为打印能源的电压、热头31的温度(下文,其能够称之为“头温度”)、控制面板12的温度(下文,其能够称之为“面板温度”)以及由用户指定的点形成条件(如,显色密度)。
将描述条件控制。如图5所示,为了形成单个点,在单个打印段期间,CPU 51将作为打印能源的主要能源MP和后加热能源AP施加于加热元件32用于形成单个点。主要能源MP表示待施加于加热元件32以加热加热元件32的能源的量。CPU 51通过依据待形成的点的预期类型供给能源P(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从AC电源供给的电力)加热时间段An,而将主要能源MP施加于加热元件32。当加热元件32的加热温度变得高于显色温度H时,允许加热元件32在片状物3A上形成点。显色温度H是使容纳在片状物3A中的染料能够显影对应的颜色(红色、蓝色或者黑色)的温度。如稍后描述的,用于红色、蓝色和黑色的显色温度H分别由参考字符“H1”、“H2”和“H3”标识。但是,为了说明方便起见,当需要指定特定颜色时,无需使用参考字符“H1”、“H2”和“H3”中任何一个,“显色温度H”能够称之为待显影颜色。
后加热能源AP表示在作为主要能源MP所施加的单个打印段的相同打印段期间除了主要能源MP之外待施加于加热元件32的能源的量。CPU 51通过供给能源P特定时间段将后加热能源AP施加于加热元件32。当需要施加后加热能源AP时,CPU 51从CPU 51完成施加主要能源MP的时刻起连续地施加后加热能源AP。当施加后加热能源AP时,在指定时间段t期间,允许加热元件32维持加热元件32的加热温度高于显色温度H的状态t。片状物3A在高于显色温度H的温度显影指定颜色。进一步,在加热元件32的加热温度被保持高于显色温度H期间,指定颜色的显色密度依据指定时间段t的长度而变化。
当在第一打印段中主要能源MP和后加热能源AP施加于加热元件32时,在与第一打印段连续的第二打印段开始时的加热元件32的温度高于在第一打印段开始时加热元件32的温度。因此,如果在第二打印段中施加主要能源MP和后加热能源AP形成点,加热元件32将被过多地加热,由于显色过多可能导致以溃损形状形成点。于是,当形成在传送方向上邻接的两个点(即,先前目标点和目标点)时,CPU 51仅施加主要能源MP而不施加后加热能源AP,以在第二打印段中形成点(即,目标点)。因而,能够在加热元件32中过多的热存储,并且防止在第二打印段中以溃损的形状形成目标点。
如图6所示,假设例如在第一打印段和与第一打印段连续的第二打印段中的任何一个中,在传送方向上邻接的两个点中一个也没有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第一打印段和第二打印段中的任何一个中主要能源MP和后加热能源AP一个也没有施加,在与第二打印段连续的第三打印段开始时的加热元件32的温度将低于在第二打印段开始时的加热元件32的温度。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在第三打印段中主要能源MP和后加热能源AP施加于加热元件32,在指定时间段t期间,不允许加热元件32维持加热元件32的加热温度高于显色温度H的状态。因而可能导致以模糊方式形成的点。因此,当在传送方向上邻接的两个点先前目标点和目标点)一个也没有形成时,为了提高在第三打印段开始时的加热元件32的温度,在第二打印段中预加热能源BP施加于加热元件32。预加热能源BP表示在不施加主要能源MP期间在打印段中待施加于加热元件32的能源的量。CPU 51通过供给能源P特定时间段而将预加热能源BP施加于加热元件32。在第二打印段中施加了预加热能源BP之后,当在第三打印段中施加主要能源MP和后加热能源AP时,在指定时间段t期间,允许加热元件32确定地维持加热元件32的加热温度高于显色温度H的状态。
随后,将描述校正控制。如图7所示,加热时间段An被限定为作为主要能源MP的能源P供给至加热元件32以形成以点形成所需要的能源的量的升序排列的第n个类型的点期间的时间段。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类型的点是红色点。第二类型的点是蓝色点。第三类型的点是黑色点。响应于施加于加热元件32的主要能源MP,加热元件32的温度随着加热时间段流逝而沿着温度上升曲线U增加。例如,用于使得点显影红色所需要的加热时间段是加热时间段A1。使得点显影蓝色所需要的加热时间段是加热时间段A2。用于使得点显影黑色所需要的加热时间段是加热时间段A3。
当在作为标准加热时间的时间段A1期间被供给有能源P时,在时间段t1期间加热元件32被保持在加热元件32的温度控制成等于或者大于显色温度H1并且小于显色温度H2的状态下。从而,形成红色点。加热元件32的温度沿着温度上升曲线U增加。在时间段A1流逝之后,加热元件32的温度沿着温度下降曲线D1减小。当在长于标准加热时间的时间段(A1+α)期间施加能源P时,加热元件32的温度沿着温度上升曲线U增加。在时间段(A1+α)流逝之后,加热元件32的温度沿着温度下降曲线D11减小。在这种情况下,在长于时间段t1的时间段(t1+β)期间,加热元件32的温度被保持成大于显色温度H1。从而,红色点的密度高于当在标准加热时间期间加热元件32被供给有能源P时的密度。当在短于标准加热时间的时间段(A1-α)期间施加能源P时,加热元件32的温度沿着温度上升曲线U增加。在时间段(A1-α)流逝之后,加热元件32的温度沿着温度下降曲线D12减小。在这种情况下,在短于时间段t1的时间段(t1-β)期间,加热元件32的温度被保持成大于显色温度H1。从而,红色点的密度低于当在标准加热时间期间加热元件32被供给有能源P时的密度。由此,通过按需要适当地改变加热时间段A1,允许打印机1调整红色点的密度。相同的情况也施加于蓝色点和黑色点。
点的颜色的密度能够依据上述环境因素而变化。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校正控制,打印机1根据在打印机1开始施行用于目标行的打印操作时对每个颜色的密度和头温度(即,热头31的温度)的设定而校正加热时间段An。
加热时间段An由以下表达式(1)给定。
An=Tn+Xn…(1)
“n”表示等于或者大于1并且小于N的整数。“Tn”是能源P施加于加热元件32期间的指定时间段(恒定数)。“Xn”是为了根据环境因素第n个类型的点的点形成条件而添加至指定时间段Tn的校正时间段。校正时间段Xn依据头温度和待显影颜色的密度的设定而变化。例如,当头温度是不需要任何校正的标准温度时,待显影颜色的密度的设定是不需要任何校正的标准密度的设定,校正时间段Xn等于0,加热时间段An等于指定时间段Tn。校正时间段Xn通过具有头温度或者对应值以及待显影颜色的密度的设定值作为自变量的函数而给定。
用于形成蓝色点的加热时间段A2通过将附加时间段a2添加至用于形成红色点的加热时间段A1而确定。用于形成黑色点的加热时间段A3通过将附加时间段a3添加至用于形成蓝色点的加热时间段A2而确定。也即,用于形成第n个类型的点的加热时间段An通过将附加时间段an添加至用于形成第n-1个类型的点的加热时间段An-1。附加时间段an由以下表达式(2)给定。
an=An-An-1=(Tn+Xn)-(Tn-1+Xn-1)…(2)
注意,T0等于0,X0等于0。
也即,加热时间段An是附加时间段an并且由以下表达式(3)给定。
在下述打印程序52A中,允许打印机1的CPU 51通过基于表达式(2)和(3)计算用于形成第n个类型的点的加热时间段An,而单独地调整每个类型的点的密度。从而,例如,当用于形成红色点的加热时间段A1由于环境因素而增加时间段α时,用于蓝色点的附加时间段a2等于时间段(a2–α)。因此,根据环境因素的用于形成红色点的加热时间段A1的校正不会对用于形成蓝色点的加热时间段A2有影响。相同的情况施加于形成其他类型的点时加热时间段A1的校正。
参考图8和图9,将提供由打印机1施行的执行打印程序52A的打印处理的说明。响应于经由USB线缆从外部终端接收打印数据,打印机1的CPU 51执行打印程序52A。如图8所示,CPU 51施行主要处理。在主要处理中,CPU 51首先施行初始化处理(S1)。在初始化处理中,CPU 51将各种种类的存储区域保障在RAM 53中以存储参数和计数器。CPU 51保障在RAM53中存储打印数据的区域。
CPU 51从缓冲器获取从外部终端接收的打印数据,并且将打印数据存储至保留在RAM 53中的区域中。CPU 51从用于存储在闪速储存器54中的打印程序52A的各种初始设定值中读取用于每个类型的点的密度设定值(S2:密度设定读取过程)。例如,允许用户设定值1至5中的一个作为用于三个颜色(即,红色、蓝色和黑色)中的每一个的密度设定值。当用于颜色的密度设定值是3时,颜色的密度被设定成标准密度。当执行初始值改变程序(未示出)时,密度设定值能够响应于CPU 51接受用户经由输入键7的输入操作而设定。
基于打印数据,CPU 51将第一行设定为目标行(S3)。CPU 51获取头温度(即,热头31的温度)(S4:温度读取处理)。头温度由热敏电阻33检测并且经由温度检测电路61被输入至CPU 51中。CPU 51计算校正时间段X1。校正时间段X1由用于红色的密度设定值和头温度作为自变量的预定函数而给定。基于表达式(2),CPU 51通过将校正时间段X1添加至指定时间段T1而计算附加时间段a1(S5:用于红色的加热段校正处理)。附加时间段a1被存储至RAM 53中。
CPU 51计算校正时间段X2。校正时间段X2由用于蓝色的密度设定值和头温度作为自变量的预定函数给定。基于表达式(2),通过从通过将校正时间段X2加至指定时间段T2得到的值减去在S5中计算出的值(即,指定时间段T1和校正时间段X1的总和),CPU 51计算附加时间段a2(S6:用于蓝色的加热段校正处理)。附加时间段a2被存储至RAM 53中。
CPU 51计算校正时间段X3。校正时间段X3由用于黑色的密度设定值和头温度作为自变量的预定函数给定。基于表达式(2),通过从通过将校正时间段X3加至指定时间段T3得到的值减去在S6中计算出的值(即,指定时间段T2和校正时间段X2的总和),CPU 51计算附加时间段a3(S7:用于黑色的加热段校正处理)。附加时间段a3被存储至RAM 53中。
CPU 51施行打印命令数据产生处理(S8)。如图9所示,在打印命令数据产生处理中,CPU 51首先将目标行的第一点设定为目标点(S21)。CPU 51读取目标点的打印数据,并且确定是否待形成目标点(S22)。当目标数据的打印数据为0时,CPU 51确定不是待形成目标点(S22:否)。然后,CPU 51转到S23。
CPU 51确定是否有待形成的先前目标点(S23)。因为第一行不具有先前目标行,CPU 51确定没有待形成的先前目标点(S23:否)。CPU 51设定打印命令数据以将预加热能源BP施加于对应于目标点的加热元件32(S24)。然后,CPU 51转到S32。在用于第二行或者随后行的打印操作中,当形成先前目标行的先前目标点时,不必将预加热能源BP施加于对应的加热元件32。因而,当确定有待形成的先前目标点(S23:是)时,CPU 51转到S32而不执行S24。
CPU 51确定用于目标行的所有目标点的打印命令数据是否已产生(S32)。当确定有打印命令数据还未产生的目标点(S32:否)时,CPU 51返回到S21,并且将以目标行的点安置顺序排布的下一点设定为目标点(S21)。当目标点的打印数据为1、2或者3时,因为目标点形成为显影红色、蓝色或者黑色(S22:是),CPU 51转到S25。
CPU 51确定目标点是否设定成显影红色(S25。当目标点的打印数据为1时,目标点设定成显影红色(S25:是)。基于表达式(3),CPU 51从在S5中确定的附加时间段a1计算加热时间段A1(S26)。CPU 51将加热时间段A1存储至RAM 53中,并且转到S30。
当目标点的打印数据为2时,目标点设定成显影蓝色(S25:否,并且S27:是)。基于表达式(3),CPU 51从分别在S5和S6中确定的附加时间段a1和a2计算加热时间段A2(S28)。CPU 51将加热时间段A2存储至RAM 53中,并且转到S30。
当目标点的打印数据为3时,目标点设定成显影黑色(S25:否,并且S27:否)。基于表达式(3),CPU 51从分别在S5、S6和S7中确定的附加时间段a1、a2和a2计算加热时间段A3(S29)。CPU 51将加热时间段A3存储至RAM 53中,并且转到S30。
CPU 51确定是否有待形成的先前目标点(S30)。因为第一行不具有先前目标行,CPU 51确定没有待形成的先前目标点(S30:否),然后转到S31。CPU 51设定打印命令数据以将后加热能源AP施加于对应于目标点的加热元件(S31),然后转到S32。在用于第二行或者随后行的打印操作中,当形成先前目标行的先前目标点时,不必将后加热能源AP施加于对应的加热元件32。因而,当确定有待形成的先前目标点(S30:是)时,CPU 51转到S32而不执行S31。
如上所述,当通过重复地施行步骤S21至S32完成了产生用于目标行的所有目标点的打印命令数据(S32:是)时,CPU 51返回至主要处理(见图8)并且转到S9。如图8所示,CPU51根据已经在打印命令数据产生处理中产生的用于单个行的打印命令数据施行打印处理以在片状物3A上打印单个行(S9)。CPU 51经由驱动电路58控制传送马达60,以越过对应于单个行的距离传送片状物3A。
基于打印命令数据,通过将用于加热时间段An的能源P供给至对应的加热元件32,CPU 51将主要能源MP施加于对应于加热时间段An设定用于的点的加热元件32,从而形成红色、蓝色或者黑色点。基于打印命令数据,通过供给能源P特定时间段,CPU 51将后加热能源AP施加于对应于后加热能源AP设定用于的点的加热元件32,从而确保形成为红色、蓝色或者黑色点的点质量。基于打印命令数据,通过供给能源P特定时间段,CPU 51将预加热能源BP施加于对应于预加热能源BP设定用于的点的加热元件32,从而预加热对应的加热元件32。因而,单个行形成为能够包括红色点、蓝色点、黑色点和/或没有点形成的白色空白。
CPU 51确定包括在打印数据中的所有行是否已经完全打印(S10)。当确定有还未打印的行(S10:否)时,CPU 51返回至S3,其中CPU 51将以行安置顺序排布的下一行设定为目标行(S3)。以于如上所述相同给的方式,CPU 51重复地执行步骤S3至S10,以打印新设定的目标行。当确定包括在打印数据中的所有行已经完全打印(S10:是)时,CPU 51施行马达停止处理以停止传送马达60(S11)。在马达停止处理中,CPU 51控制传送马达60以越过先前设定的距离将片状物3A传送至预定的切割位置。当片状物3A越过先前设定的距离被传送并且被放置在切割位置中时,CPU 51停止传送马达60。CPU 51终止由CPU 51施行的、执行打印程序52A的主要处理。当用户移动切割杆9时,其上所有行被打印的片状物3A被切割。
如上所述,打印机1被构造成,根据头温度或者对应值以及待显影颜色的密度的设定值,校正用于形成N个类型的点所需要的相应的加热时间段An中的每一个。于是,即使头温度或者待显影颜色的密度的设定值改变,允许打印机1维持每个类型的点的点形成条件恒定。
在形成目标点时头温度依据先前目标点是否形成以及先前目标点是哪一类型的点而变化。通过在S25和S27中进行确定并且根据先前目标点的点形成条件将附加时间段加至对应的加热时间段An,允许打印机1维持每个类型的点的点形成条件恒定。
打印机1被构造成根据头温度单独地校正形成每个点所需要的能源的量。于是,即使头温度改变,允许打印机1维持每个类型的点的点形成条件恒定。
当利用三个颜色即红色、蓝色和黑色在片状物3A上施行打印时,即使头温度改变,允许打印机1维持每个颜色的密度恒定。
上文,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的示例性实施例。本公开能够通过采用常规材料、方法学和设备来实践。因此,这种材料、设备和方法学的细节在此将不详细地陈述。在先前的描述中,为了透彻地了解本公开,陈述了诸多具体细节,诸如具体材料、结构、化学品、处理等。然而,应该认识到,本公开能够在不对具体陈述的细节进行重新分配的情况下实践。在其它实例中,为了不使本发明有不必要的模糊之处,没有详细地描述公知的处理结构。
在本公开中仅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示范性的示例性实施例以及通用的几个示例。应该理解的是,本公开能够在各种其它的组合中和环境下使用,并能够在本文所表述的发明构思的范畴内进行改变和修改。例如,根据本公开的各方面,能够进行以下修改。
(修改例)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在S4中,CPU 51读取头温度,并且通过计算由头温度作为自变量的预定函数给定的校正时间段Xn而确定附加时间段an。但是,在S4中,CPU 51能够读取面板温度,并且通过计算由面板温度作为自变量的预定函数给定的校正时间段Xn而确定附加时间段an。进一步,在S4中,CPU 51能够从外部电源66或者电池67获取已经由电压检测电路64检测到的电压,并且通过计算由检测到的电压作为自变量的预定函数给定的校正时间段Xn而确定附加时间段an。在这种情况下,打印机1能够被构造成根据施加于对应的加热元件32的电压而校正形成每个类型的点所需要的能源的量。于是,即使施加于对应的加热元件32的电压改变,允许打印机1维持每个类型的点的点形成条件恒定。
进一步,热敏可显色层36的导热性依赖于打印介质的构造变化,打印介质的构造诸如用于每个颜色的层数、显影剂的类型、以及在热敏可显色层36中是否使用微囊。因此,校正时间段Xn能够由用于打印的一类打印介质作为自变量的预定函数给定。进一步,用于显色所需要的加热时间段An依据温度上升曲线U和温度下降曲线D的形状变化。因此,校正时间段Xn能够由一类热头31作为自变量的预定函数给定。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打印命令数据产生处理中,CPU 51设定能源P施加于对应于每个目标点的加热元件32期间的加热时间段An。但是,在打印命令数据产生处理中,CPU 51能够设定施加于对应于每个目标点的加热元件32的能源的量,并且能够根据在打印处理中设定的能源的量而设定加热时间段。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打印机1将供给有通过用于形成目标点的指定加热元件32打印先前目标行的能源的点标识为先前目标点。但是,打印机1能够将供给有通过用于形成目标点的指定加热元件32和邻接于指定加热元件32的两个加热元件32打印先前目标行的能源的多个点标识为先前目标点。进一步,例如,打印机1能够将,供给有在通过用于形成目标点的指定加热元件32和邻接于指定加热元件32的两个加热元件32打印先前目标行的操作中的能源的点,以及供给有在打印先前目标行被打印之前待被打印的最后一行的操作中由指定加热元件32提供的能源的点,标识为先前目标点。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先前目标点是否已形成和目标点是否待形成,CPU51附加地将预加热能源BP或者后加热能源AP施加于用于形成目标点的指定加热元件32。但是,不管先前目标点是否已形成和目标点是否待形成,CPU 51能够不附加地将预加热能源BP或者后加热能源AP施加于用于形成目标点的指定加热元件32。进一步,CPU 51能够仅仅附加地将预加热能源BP施加于指定加热元件32而不施加后加热能源AP,或者能够仅仅附加地将后加热能源AP施加于指定加热元件32而不施加预加热能源BP。进一步,依据先前目标点是哪一类型的点,CPU 51能够附加地将后加热能源AP施加于指定加热元件32。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当先前目标点为红色点时,CPU 51能够附加地将后加热能源AP施加于指定加热元件32,并且当先前目标点为蓝色点或者黑色点时能够不附加地将后加热能源AP施加于指定加热元件32。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为了计算加热时间段An,CPU 51计算由用于每个颜色的密度设定值和头温度作为自变量的预定函数给定的校正时间段Xn,并且基于校正时间段Xn确定附加时间段an。但是,用于计算加热时间段An的方法并不局限于以上方法。下文,为了说明方便起见,如图10所示,假定校正时间段Xn由头温度作为自变量的预定函数给定。在用于第一至第N个类型的点的校正时间段Xn之中,用于参考类型的点的校正时间段由Xref表示。进一步,为了根据头温度校正用于参考类型的点的加热时间段Aref而被附加时间段a1至aref的总和相乘的校正系数由TA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加热时间段Aref由以下表达式(4)给定。
当用于另一类型的点的校正时间段由于校正时间段Xref的差确定时,加热时间段An由以下表达式(5)确定。
由此,当在S26、S28和S29中设定加热时间段An时,CPU 51能够基于以上表达式(5)计算加热时间段An。从而,能够在检测到的温度基于的参考类型的点的点形成条件而校正用于每个类型的点的加热时间段An。因此,即使打印机1内侧的温度改变,允许打印机1使每个类型的点的点形成条件维持恒定。
进一步,如图11所示,假定校正时间段Xn由检测到的电压作为自变量的预定函数给定。在用于第一至第N个类型的点的校正时间段Xn之中,用于参考类型的点的校正时间段由Xref表示。进一步,为了根据检测到的电压校正用于参考类型的点的加热时间段Aref而被附加时间段a1至aref的总和相乘的校正系数由Pref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加热时间段Aref由以下表达式(6)给定。
当用于另一类型的点的校正时间段由与校正时间段Xref的差确定时,加热时间段An由以下表达式(7)确定。
由此,当在S26、S28和S29中设定加热时间段An时,CPU 51能够基于以上表达式(7)计算加热时间段An。从而,能够相对于检测到的电压基于参考类型的点的点形成条件校正用于每个类型的点的加热时间段An。因此,即使施加于对应的加热元件32的电压改变,允许打印机1维持每个类型的点的点形成条件恒定。
进一步,如图12所示,假定主要能源MP由头温度Q作为自变量的预定函数fn(Q)给定。参考头温度由参考温度Qref表示。头温度Q和参考温度Qref之间的差由温度差ΔQ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第n个类型的点所需要的能源的量由以下表达式(8)给定。
fn(Qref+ΔQ)=P·An=P(Tn+Xn)=P·Tn+ΔQ·f′n(Qref)…(8)
也即,得出以下表达式(9)。
P·Xn=ΔQ·f′n(QrE)…(9)
基于表达式(9),由表达式(2)给定的附加时间段an由以下表达式(10)确定。
由此,当在S5至S7中计算附加时间段an时,CPU 51能够基于以上表达式(10)计算附加时间段an。从而,能够根据参考温度Qref和头温度Q之间的温度差ΔQ设定校正时间段Xn,以校正用于每个类型的点的附加时间段an。因此,即使头温度改变,允许打印机1维持每个类型的点的点形成条件。
Claims (18)
1.一种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含:
热头,所述热头具有多个加热元件,所述多个加热元件沿着特定方向被安置成行,每个加热元件被构造成,根据施加于每个加热元件的能源的量而在打印介质上形成多个类型的点,所述多个类型的点包括以点形成所需能源的量升序排列的第一至第N个类型的点;
传送器,所述传送器被构造成在垂直于所述特定方向的传送方向上传送所述打印介质;和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构造成,基于打印数据,通过控制待施加于每个加热元件的所述能源的量并且控制所述传送器传送所述打印介质,而施行特定处理以在所述打印介质上打印多个行,每个行包括多个点,所述特定处理包含:
获取条件值,所述条件值依据所述打印机被使用的环境而变化;
为第一至第N个类型的点中的每一个类型的点计算附加时间段an,所述附加时间段an由以下表达式给出:
an=(Tn+Xn)-(Tn-1+Xn-1)
其中,n是大于等于1并且小于等于N的整数;
Tn表示能源P被施加于对应的加热元件以形成第n个类型的点期间的指定时间段;
Xn表示根据所述条件值而被添加至所述指定时间段Tn以校正所述第n个类型的点的点形成条件的校正时间段;
T0等于0;
X0等于0;
形成所述第n个类型的点所需的加热时间段An通过将所述校正时间段Xn添加至所述指定时间段Tn而得到;并且
形成所述第n个类型的点所需的所述加热时间段An由将所述附加时间段an添加至形成第n-1个类型的点所需的加热时间段An-1而得出;
设定所述加热时间段An,所述加热时间段An由以下表达式给出:
其中,根据所述打印数据,为包括在所述多个行的目标行中的每个点设定形成所述第n个类型的点所需的所述加热时间段An;并且
在设定的所述加热时间段An期间,将所述能源P施加于对应的加热元件,以形成包括在所述目标行中的每个单独的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特定处理进一步包含:
确定包括在先前目标行中的先前目标点的点形成条件,所述先前目标行是所述目标行被打印之前待打印的最后一行,所述先前目标点邻接于包括在所述目标行中的目标点,所述目标点是为其设定所述加热时间段An的点;并且
根据所述先前目标点的已确定的点形成条件,将补充时间段添加至所述加热时间段An。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温度检测器,所述温度检测器被构造成检测所述打印机内部的温度Q;
其中,所述条件值包括由所述温度检测器检测到的所述温度Q。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电压检测器,所述电压检测器被构造成检测供给至所述热头的每个加热元件的电压,
其中,所述条件值包括由所述电压检测器检测到的所述电压。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其中,能够形成在所述打印介质上的所述多个类型的点是两个类型的点。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控制器包含:
处理器;和
储存器,所述储存器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被构造成,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施行所述特定处理。
10.一种能够在与打印机联接的处理器上实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机包含:
热头,所述热头具有多个加热元件,所述多个加热元件沿着特定方向被安置成行,每个加热元件被构造成,根据施加于每个加热元件的能源的量而在打印介质上形成多个类型的点,所述多个类型的点包括以点形成所需的能源的量升序排列的第一至第N个类型的点;和
传送器,所述传送器被构造成在垂直于所述特定方向的传送方向上传送所述打印介质;
其中,所述打印机被构造成,基于打印数据,通过控制待施加于每个加热元件的所述能源的量并且控制所述传送器传送所述打印介质,而在所述打印介质上打印多个行,每个行包括多个点,所述方法包含:
获取条件值,所述条件值依据所述打印机被使用的环境而变化;
为第一至第N个类型的点中的每一个类型的点计算附加时间段an,所述附加时间段an由以下表达式给出:
an=(Tn+Xn)-(Tn-1+Xn-1)
其中,n是大于等于1并且小于等于N的整数;
Tn表示能源P被施加于对应的加热元件以形成第n个类型的点期间的指定时间段;
Xn表示根据所述条件值而被添加至所述指定时间段Tn以校正所述第n个类型的点的点形成条件的校正时间段;
T0等于0;
X0等于0;
形成所述第n个类型的点所需的加热时间段An通过将所述校正时间段Xn添加至所述指定时间段Tn而得到;并且
形成所述第n个类型的点所需的所述加热时间段An由将所述附加时间段an添加至形成第n-1个类型的点所需的加热时间段An-1而得出;
设定所述加热时间段An,所述加热时间段An由以下表达式给出:
其中,根据所述打印数据,为包括在所述多个行的目标行中的每个点设定形成所述第n个类型的点所需要的所述加热时间段An;并且
在设定的所述加热时间段An期间,将所述能源P施加于对应的加热元件,以形成包括在所述目标行中的每个单独的点。
11.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能够由与打印机联接的处理器执行,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机包含:
热头,所述热头具有多个加热元件,所述多个加热元件沿着特定方向被安置成行,每个加热元件被构造成,根据施加于每个加热元件的能源的量而在打印介质上形成多个类型的点,所述多个类型的点包括以点形成所需能源的量升序排列的第一至第N个类型的点;和
传送器,所述传送器被构造成在垂直于所述特定方向的传送方向上传送所述打印介质;
其中,所述指令被构造成,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使得所述处理器基于打印数据,通过控制待施加于每个加热元件的所述能源的量并且控制所述传送器传送所述打印介质,而施行特定处理以在所述打印介质上打印多个行,每个行包括多个点,所述特定处理包含:
获取条件值,所述条件值依据所述打印机被使用的环境而变化;
为第一至第N个类型的点中的每一个类型的点计算附加时间段an,所述附加时间段an由以下表达式给出:
an=(Tn+Xn)-(Tn-1+Xn-1)
其中,n是大于等于1并且小于等于N的整数;
Tn表示能源P被施加于对应的加热元件以形成第n个类型的点期间的指定时间段;
Xn表示根据所述条件值而被添加至所述指定时间段Tn以校正所述第n个类型的点的点形成条件的校正时间段;
T0等于0;
X0等于0;
形成所述第n个类型的点所需的加热时间段An通过将所述校正时间段Xn添加至所述指定时间段Tn而得到;并且
形成所述第n个类型的点所需的所述加热时间段An由将所述附加时间段an添加至形成第n-1个类型的点所需的加热时间段An-1而得出;
设定所述加热时间段An,所述加热时间段An由以下表达式给出:
其中,根据所述打印数据,为包括在所述多个行的目标行中的每个点设定形成所述第n个类型的点所需的所述加热时间段An;并且
在设定的所述加热时间段An期间,将所述能源P施加于对应的加热元件,以形成包括在所述目标行中的每个单独的点。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特定处理进一步包含:
确定包括在先前目标行中的先前目标点的点形成条件,所述先前目标行是所述目标行被打印之前待打印的最后一行,所述先前目标点邻接于包括在所述目标行中的目标点,所述目标点是为其设定所述加热时间段An的点;并且
根据所述先前目标点的已确定的点形成条件,将补充时间段添加至所述加热时间段An。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打印机进一步包含温度检测器,所述温度检测器被构造成检测所述打印机内部的温度Q;
其中,所述条件值包括由所述温度检测器检测到的所述温度Q。
16.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打印机进一步包含电压检测器,所述电压检测器被构造成检测供给至所述热头的每个加热元件的电压,
其中,所述条件值包括由所述电压检测器检测到的所述电压。
18.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
其中,能够形成在所述打印介质上的所述多个类型的点是两个类型的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6-190704 | 2016-09-29 | ||
JP2016190704A JP6720807B2 (ja) | 2016-09-29 | 2016-09-29 | 印刷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878040A CN107878040A (zh) | 2018-04-06 |
CN107878040B true CN107878040B (zh) | 2020-12-01 |
Family
ID=61685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867564.9A Active CN107878040B (zh) | 2016-09-29 | 2017-09-22 | 打印机以及用于该打印机的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183499B2 (zh) |
JP (1) | JP6720807B2 (zh) |
CN (1) | CN10787804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104156B2 (en) * | 2018-07-13 | 2021-08-31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Print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
JP2022151118A (ja) * | 2021-03-26 | 2022-10-07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印刷物作成装置及び印刷物作成プログラム |
JP2022187168A (ja) * | 2021-06-07 | 2022-12-19 | サトー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 プリンタ、プリンタの印字方法、プログラム |
US11687294B2 (en) * | 2021-09-29 | 2023-06-27 | Zebra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 Printer with integrated wireless bridg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7116669A (en) * | 1981-01-13 | 1982-07-20 | Omron Tateisi Electronics Co | Heating and controlling method in heat sensitive printer |
JPS61197258A (ja) * | 1985-02-28 | 1986-09-01 | Tokyo Electric Co Ltd | 計量印字装置 |
US20060024114A1 (en) * | 2004-07-29 | 2006-02-02 | Zih Corp. | Printer assembly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
KR100850711B1 (ko) * | 2005-06-17 | 2008-08-0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프린터 헤드 칩의 온도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
JP4848705B2 (ja) | 2005-08-19 | 2011-12-28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サーマルプリンタ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
US8009184B2 (en) * | 2008-06-13 | 2011-08-30 | Zink Imaging, Inc. | Thermal response correction system for multicolor printing |
JP2011062941A (ja) * | 2009-09-18 | 2011-03-31 | Toshiba Tec Corp |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装置およびサーマルプリンタ制御方法 |
-
2016
- 2016-09-29 JP JP2016190704A patent/JP6720807B2/ja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09-08 US US15/699,093 patent/US10183499B2/en active Active
- 2017-09-22 CN CN201710867564.9A patent/CN107878040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878040A (zh) | 2018-04-06 |
US20180088874A1 (en) | 2018-03-29 |
US10183499B2 (en) | 2019-01-22 |
JP2018051931A (ja) | 2018-04-05 |
JP6720807B2 (ja) | 2020-07-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878040B (zh) | 打印机以及用于该打印机的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
US9400624B2 (en) | Paper profile and reading systems | |
JP5540653B2 (ja) |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ーおよびその通電制御方法 | |
US20060109337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printing in thermal printer | |
JP2013158974A (ja) |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及び保護コート印刷方法 | |
US8556398B2 (en) | Printing system with selective heater activation to enable ink flow to a printhead in the printing system | |
JP2011062941A (ja) |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装置およびサーマルプリンタ制御方法 | |
CN107073974B (zh) | 打印机 | |
JP2018144447A (ja) | 印刷装置、印刷システム、印刷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JP2012016874A (ja) | プリンタ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JP6720799B2 (ja) |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JP6805906B2 (ja) | 印刷装置、印刷システム、印刷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JP2019199072A (ja) |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プログラム | |
JP2008284807A (ja) |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およびこれを制御す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 | |
US20180079223A1 (en) | Printing device, printing method, and nonvolatile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 |
JP2020071325A (ja) |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US20180093514A1 (en) | Printer and recording medium | |
US11794487B2 (en) | Thermal printer | |
US7456854B2 (en) | Thermal printer | |
US8511785B2 (en) | Inkjet printer with partial image receiving member heating | |
JP2016020080A (ja) | 印刷データ生成プログラム、印刷データ生成装置および印刷データ生成方法 | |
JP2023093657A (ja) |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US8581947B2 (en) | Printer, printing system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uim having instructions for printing | |
JP6256289B2 (ja) |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濃度決定方法 | |
JP2021130237A (ja) |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方法および印刷制御プログラ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