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71237A - 消息传递系统内的安全支付处理 - Google Patents

消息传递系统内的安全支付处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71237A
CN107871237A CN201710867904.8A CN201710867904A CN107871237A CN 107871237 A CN107871237 A CN 107871237A CN 201710867904 A CN201710867904 A CN 201710867904A CN 107871237 A CN107871237 A CN 1078712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payment
session
token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6790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帕特里克·古德·沃森
约书亚·兹维·利希特
尼尔·韦尔特曼
布伦特·万斯·朱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CR Voyix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C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CR Corp filed Critical NC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8712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712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2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 G06Q20/3821Electronic credentials
    • G06Q20/38215Use of certificates or encrypted proofs of transaction righ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8Payment architectures
    • G06Q20/085Payment architectures involving remote charge determination or related payment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8Payment architectures
    • G06Q20/16Payments settled vi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22Payment schemes or models
    • G06Q20/227Payment schemes or models characterised in that multiple accounts are available, e.g. to the p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2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 G06Q20/3821Electronic credenti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5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using an alias or single-use c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40Authorisation, e.g. identification of payer or payee, verification of customer or shop credentials; Review and approval of payers, e.g. check credit lines or negative lists
    • G06Q20/401Transaction verification
    • G06Q20/4014Identity check for transac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1Social networ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H04L51/046Interoperability with other network applications or service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na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用户通过带外登记通信在利用消息传递平台(402)进行的会话期间进行初始登记。当用户尝试在所述会话内或利用所述消息传递平台(402)的后续会话内或利用不同消息传递平台的后续会话内进行支付时,所述用户在所述用户的会话内呈现有表示已登记支付形式的令牌名。在所述会话外将所述选定令牌名映射到已登记的特定支付细节,且代表所述用户在所述会话期间但通过带外会话通信处理所述支付处理。接着以会话通信将支付确认发送回到所述用户。

Description

消息传递系统内的安全支付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息传递系统内的安全支付处理。
背景技术
个人和企业利用多种消息传递技术来:交际、沟通以及参加企业活动。这些消息传递技术中的一些包括:电子邮件平台、文本平台、即时通讯平台、基于浏览器的平台和多种社交媒体平台。每个特定类型的消息传递平台具有其自身的接口和特征集合,其中的一些可为装置类型所特有的,或可能对给定装置类型更好地起作用(具有更多特征)。此外,大多数消息传递平台包括其自身的应用编程接口(API),所述API准许与消息传递平台的特征进行自动和基于程序的交互。
结果,除了个人和企业之间经由特定消息传递平台进行的直接交互以外,关于消费者如何使用消息传递平台来参加企业的活动,企业几乎没有有用的度量标准。这种情形中的问题在于在当前技术和技术方法下,个人在其加入企业之前的消息传递活动基本上是无法知晓的。
用消息传递系统进行操作的另一个问题是黑客能够轻松地访问常规消息传递系统中的通信。举例来说,考虑到通过聊天/消息传递系统支付商品或服务的个人。消息传递系统定期受到骇客和病毒攻击。因此,准许消息传递系统存储客户针对需要支付的交易的支付方法成问题,且大多数客户对提供此类支付方法用于存储而感到不安。并且,客户出于多种原因而不喜欢提供基于每一次交易的支付方法,例如操作繁琐且耗费时间,并且客户意识到消息传递系统内缺乏安全性而不愿意在察觉到不安全的消息传递系统上提供他们的机密数据。
发明内容
在各种实施例中,呈现用于消息传递系统内的安全支付处理的方法和系统。
根据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消息传递系统内的安全支付处理的方法。具体地说,并且在一个实施例中,为利用消息传递平台进行的会话内的用户提供令牌列表以用于选择令牌。通过会话从用户获得选定令牌。最后,响应于选定令牌处理与外部服务的支付交易。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方法,包括:为利用消息传递平台进行的会话内的用户提供令牌列表以用于选择令牌;通过会话从用户获得选定令牌;以及响应于选定令牌处理与外部服务的支付交易。
任选地,发出还可包括预先使会话内或者利用消息传递平台或利用不同消息传递平台进行的不同会话内的用户参加会话带外通信以登记支付方法和支付细节用于支付处理。
任选地,预先参加还可包括将支付方法映射到包括令牌列表的令牌。
任选地,映射还可包括产生对用户唯一而以便掩盖支付细节的令牌。
任选地,提供还可包括响应于检测到由用户发出的会话内的指示用户正尝试与外部服务进行支付交易的消息而提供令牌列表。
任选地,获得还可包括利用选定令牌接收外部服务已知的用户的识别符,其中所述识别符并非由用户提供。
任选地,接收还可包括利用选定令牌接收外部服务的识别符,其中所述识别符并非由用户提供。
任选地,接收还可包括利用选定令牌接收支付交易的支付交易识别符,其中所述支付交易识别符具备选定令牌。
任选地,处理还可包括提供确认码作为消息传递平台上的会话内消息以便于完成与外部服务的支付交易。
任选地,处理还可包括利用映射到选定令牌的用户的支付细节处理外部服务的应用软件编程接口(API)。
任选地,处理还可包括获得并接着提供由外部服务辨识的用户识别符以及识别支付交易的支付交易识别符。
任选地,处理还可包括将完成与外部服务的支付交易的支付细节提供回到用户作为消息传递平台上的会话内消息。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方法,包括:检测利用消息传递平台登录进入会话的用户;将用户识别为未登记支付处理;使用户参加会话外通信以登记用于支付处理的至少一种支付方法;将登记表中提供的支付方法和支付细节映射到令牌;以及通过在消息传递平台上与用户进行会话内通信而提供支付处理。
任选地,所述方法还可包括:接收消息传递平台内的用户会话内的支付交易请求;获得用户对特定令牌的选择;获得所述令牌的支付细节;以及通过代表用户与外部服务进行会话外通信而处理支付交易。
任选地,所述方法还可包括:接收消息传递平台内的不同用户会话内的支付交易;获得用户对特定令牌的选择;获得所述令牌的支付细节;以及通过代表用户与外部服务进行会话外通信而处理支付交易。
任选地,所述方法还可包括:接收不同消息传递平台内的不同用户会话内的支付交易请求;获得用户对特定令牌的选择;获得所述令牌的支付细节;以及通过代表用户与外部服务进行会话外通信而处理支付交易。
任选地,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在会话内通信内将支付完成细节和确认提供回到消息传递平台内的用户。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系统,包括:服务器;和跨消息传递平台支付管理器;其中所述跨消息传递平台支付管理器被配置成:(i)在服务器的至少一个硬件处理器上执行;(ii)通过会话外通信在利用消息传递平台进行的会话内登记用户以便于进行支付处理;(iii)将在会话外通信期间获得的支付方法和细节映射到令牌;(iv)在会话期间、在利用消息传递平台进行的不同会话期间、以及在利用不同消息传递平台进行的不同会话期间基于用户选择的令牌允许代表用户进行与外部服务的支付处理。
任选地,跨消息传递平台支付管理器还可被配置成:(v)在完成与外部服务的支付处理后将接收数据返回到会话或不同会话内的用户。
任选地,跨消息传递平台支付管理器还可被配置成:(v)仅在支付处理期间将支付方法和细节提供给外部服务并使其可用。
附图说明
通过下文例如参考附图提供的具体描述,将明白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方面,在附图中:
图1A是根据实例实施例的用于消息传递系统内的安全支付处理的系统的图。
图1B(包括图1B-1和图1B-2)是根据实例实施例的用于消息传递系统内的安全支付处理的样本处理流的图。
图2是根据实例实施例的用于消息传递系统内的安全支付处理的一种方法的图。
图3是根据实例实施例的用于消息传递系统内的安全支付处理的另一种方法的图。
图4是根据实例实施例的用于消息传递系统内的安全支付处理的另一系统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是根据实例实施例的用于消息传递系统内的安全支付处理的系统的图。系统100是以大大简化的形式示意性示出的,其中仅示出与对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表示于本说明书中)的理解相关的那些组件。仅出于说明目的而示出各种组件且呈现组件的布置。应注意,具有更多或更少组件的其它布置是可能的,而不会脱离本说明书和下文呈现的消息传递系统技术内的安全支付处理。
此外,各种组件说明为一个或多个软件模块,所述一个或多个软件模块作为可执行指令驻存在非暂时性存储装置和/或硬件存储器中,所述可执行指令在由一个或多个硬件处理器执行时进行本说明书和下文所论述的处理。
本说明书和下文所呈现的用于消息传递系统内的安全支付处理的技术、方法和系统可在具有一个或多个硬件处理器的不同硬件计算装置中所展示的所有组件或其某种组合中实施。
系统100包括:消息传递客户端110、消息传递平台120、自动程序连接器130、消息传递支付服务140、跨平台整合器150和至少一个敏感(基于网络)在线服务150。消息传递平台120包括消息传递平台认证器121。自动程序连接器130包括消息传递自动程序131。消息传递支付服务140包括令牌管理器141。
消息传递客户端110可在任何具备处理器功能的装置上处理,所述具备处理器功能的装置例如(但不限于):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平板电脑、可佩戴处理装置(手表、护目镜等)、车辆内具备处理器功能的车辆接口、智能电器(照明开关、灯、车库门开启器、冰箱、电视、立体声系统等)、服务器等。
如本说明书中所使用,“消息传递平台”是指用来进行用户的消息传递通信的软件、接口、API、处理装置和网络连接性。消息传递平台包括(仅借助于实例)电子邮件、短消息服务(SMS)文本、即时消息和社交媒体应用程序(例如FacebookTM、SlackTM、TwitterTM、InstagramTM、Snap ChatTM、LinkedInTM等)。
如本说明书中所使用,“自动程序”的“消息传递自动程序”是指软件应用程序,所述软件应用程序被设计成作为多个不同消息传递平台内的主动或被动参与者以自动方式参加消息传递活动。消息传递自动程序131是任何给定消息传递平台的给定聊天会话(消息传递会话或对话)中的逻辑参与者。此外,消息传递自动程序131被配置成进行消息传递平台之内和/或消息传递平台之外的多种预先配置的自动动作。
在实施例中,消息传递客户端110(也被称为“消息传递应用程序(app)”110)不包括软件改变或修改以用于与操作中的消息传递自动程序131交互,且进行本说明书和下文所论述的处理。也就是说,从消息传递平台120和消息传递应用程序110的角度,消息传递自动程序131(本说明书中也被称为“消息传递自动程序131或自动程序131)是真实的用户或参与者(即使自动程序131为逻辑参与者)。
在实施例中应注意,自动程序131不必在与对应消息传递app 110相同的装置上进行处理。因此,操作消息传递app 110的所有用户需要做的是将(消息传递app 110所起始的)聊天会话的参与者识别为消息传递自动程序110(通过将消息传递app 110内的消息引导到与自动程序131相关联的唯一参与者识别符)。执行自动程序131的实际装置可以是服务器或云(逻辑上合作的服务器集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自动程序131可在本地处理背景内且在处理对应消息传递app110的装置上进行处理。
在云处理环境中保留自动程序131的一个益处在于可实现自动程序131的任何更新和增强,而不用更新具有消息传递app 110的装置。此外,自动程序131的单个初始版本可存在于云中,且通过使用用户定制配置文件而支持多个不同用户,所述用户定制配置文件包括自动程序131的用户特定配置。以此方式,在特定用户识别消息传递app 110中的自动程序131时,云服务可导致起始初始自动程序,且应用所述用户的特定偏好/配置,以产生用户所特有且定制的自动程序131的运行实例。
自动程序131被配置成进行独立于消息传递平台120的多种功能。也就是说,自动程序131(通过自动程序连接器130)被设计成通过消息传递平台接口与消息传递app 110的用户交互,且通过与用户的不同消息传递平台相关联的不同消息传递客户端与用户交互。自动程序连接器130充当多种不同消息传递平台的中间商,且将消息传递平台特定接口转变成由自动程序131辨识和处理的通用的基于自动程序的接口。类似地,在自动程序131在通用的基于自动程序的接口中作出应答时,自动程序连接器130转变成消息传递平台特定接口,以用于传递到消息传递app 110中的用户。
应注意,多个定制化自动程序可具备被定制成进行一个或多个特定功能的每个自动程序131。为了便于说明,图1A中仅示出单个消息传递平台120和自动程序131。
系统100准许跨越消息传递平台的用户活动,且具有敏感在线服务160,所述敏感在线服务160可或可不具有与消息传递平台相关联的接口。这是通过结合自动程序连接器130和消息传递自动程序131来处理消息传递支付服务140实现的。
最初,用户访问消息传递客户端110,且利用用户识别符和凭证(例如密码、指纹等)由消息传递平台认证器121认证。消息传递平台认证器121认证用户以供访问用户在消息传递平台120的账号。
在用户成功地登录进入消息传递平台120时,由自动程序连接器130检测或接收成功登录事件、从消息传递app 100发送的自动消息或用户通过消息传递app 110发送的消息。
自动程序连接器130能够访问用户的至少两段信息:存在指示用户成功地登录进入消息传递平台120的事件的事件或假设;和用户识别符,用户的所述用户识别符在消息传递平台120内识别。
用于消息传递平台120的用户识别符连同用户通过消息传递app110登录进入消息传递平台120的指示一起由自动程序连接器130发送到消息传递自动程序131。自动程序131接着与跨消息传递平台身份服务(图1A未示出)交互以获得用户识别符在消息传递平台120内的身份映射。这准许自动程序131了解其它消息传递平台中的用户的用户识别符(人物角色)且了解在线服务160中的用户的用户识别符。在一些情况下,跨消息传递平台身份服务可将全球识别符返回到自动程序131以分配给用户和用户与消息传递平台120的会话。
当用户在消息传递平台的会话内发送需要支付的消息时,消息传递自动程序131(通过转变成自动程序连接器130和从自动程序连接器130转变)接收具有订单id(交易识别符)的消息和用户的消息传递平台用户识别符。自动程序131将用户id分解为全球id以实现跨消息传递平台和在线服务160的用户的身份映射并且将订单id连同用户的经映射全球id转发到消息传递支付服务140,从而出于贯穿用户正与消息传递平台进行的会话和在所述会话期间针对用户订单进行支付处理的目的对有待针对此订单id和此特定用户产生的唯一令牌作出请求。
作为应答,消息传递支付服务140确定与全球id相关联的用户之前尚未登记任何支付方法以用于在任何消息传递平台内进行支付处理。这是由用户进行的初始登记。登记统一资源定位符(URL)链接内嵌于消息中,所述链接(在被激活时)将会使用户通过浏览器(带外会话)通信连接到消息传递支付服务。嵌入有URL链接的此消息被转发回到自动程序131并通过消息传递平台120返回,作为从消息传递支付服务返回到消息传递客户端110上的用户的会话内消息。
当用户激活来自消息传递平台接口和消息传递客户端110上的会话的消息内的嵌入式URL链接时,用户的客户端产生会话带外浏览器应用程序,所述应用程序重新定向并将用户(通过单独的浏览器窗口)与消息传递支付服务140连接。这是加密连接(基于安全套接的超文本标记语言(HTTPS)并包括便于用户键入一种或多种支付方法的细节的接口屏幕,例如信用卡、银行卡、借记卡、礼物卡、账号等,连同包括账号、截止日期、安全代码、账单地址、账单邮编、信用卡英文名等的所有相关细节。支付方法的此登记和通信超出了消息传递平台的范围且不可从消息传递平台120和用户与消息传递平台120的会话访问此信息(尽管会话贯穿消息传递客户端上的消息传递平台接口进行)。
当已成功地在用户与消息传递支付服务140之间(通过会话带外通信)处理了由用户进行的登记后,消息传递支付服务140验证支付方法。假设这是成功的,那么消息传递支付服务140将指示成功的支付方法登记表发送回自动程序131,所述支付方法登记表被传递回到用户作为会话内和消息传递平台120内的消息。
随后,可支付并传达原始订单,也就是说,在用户正与消息传递平台120进行的会话内支付。令牌管理器针对用户登记的支付方法中的每一种产生令牌名。用户登记的支付方法的列表变成掩盖真实支付方法的细节的令牌名的列表。令牌管理器产生令牌名的列表并与消息传递自动程序131交互以使自动程序131产生会话内消息,所述会话内消息被传递到消息传递平台120的会话内的用户;所述消息包括令牌名列表并询问用户选择令牌名以针对正贯穿消息传递平台120内的通信发生的订单id进行支付。
用户利用订单id和所选择的特定令牌名对会话内且在消息传递平台上方的消息作出应答。所述消息通过自动程序连接器130被传达并转移回到自动程序131,并且自动程序131将其递送到令牌管理器141。令牌管理器141对用户发送的会话消息中识别的令牌名进行映射并使用订单id来对需要利用在线服务进行支付的交易进行定位。与令牌名相关联的支付细节接着由令牌管理器141处理以与在线服务160的应用软件编程接口(API)交互,其中需要支付连同由在线服务160和订单id辨识的用户的用户识别符以进行交易。令牌管理器141或消息传递支付服务140的其它接口接着对API进行处理以代表用户支付与订单id相关联的交易(这是会话外通信但在用户仍然与消息传递平台120保持会话的同时发生)。
所返回的指示客户完成支付的确认码由消息传递支付服务140获得、转发到自动程序131、传递到自动程序连接器130并作为确认码消息且在进行中的会话期间传达回到消息平台内的用户。
引进数个事项以进行此处理。首先,在带外登记过程范围外,用户的支付方法和每种支付方法的细节从不传输通过消息传递平台120。这意味着消息传递平台120或甚至消息传递平台120的会话的黑客不能够篡夺机密支付细节。黑客将会看到或能够获得的全部是无害令牌名。然而,令牌名是订单id或交易以及客户所特有的。第二,支付方法的支付细节所存储的唯一位置是仅可访问消息传递支付服务140的环境。这意味着用户能够通过不安全的消息传递平台进行安全支付。
此外,当用户登记支付方法后,用户可跨和与多个不同消息传递平台进行会话的用户相关联的那些平台使用自动程序131和消息传递支付服务140。这是因为自动程序131和消息传递支付服务140是独立的消息传递平台且跨越多个不同消息传递平台进行操作。自动程序连接器130将消息传递平台所特有的接口和数据格式转变成独立的通用消息传递平台接口和数据格式。此外,自动程序连接器130从通用自动程序接口和数据格式转变成消息传递平台所特有的特定接口和数据格式。
因此,登记在用户具有跨用户与多个消息传递平台的多个会话的完整的支付处理整合时且在其之后发生。
图1B是根据实例实施例的用于消息传递系统内的安全支付处理的样本处理流的图。
图1B示出消息传递平台120内的更加详细的处理支付处理和初始支付处理登记。这增强了消息传递平台支付处理的安全性且可通过多个不同消息传递平台访问。
最初,用户访问消息传递客户端110,且被提示通过消息传递平台120的消息传递认证提供者121登录到用户在消息传递平台120中的现有账号。这连同自动程序131(在图1B中被识别为对话服务)被转发到自动程序连接器130且到身份管理服务(图1B未示出)上。自动程序131和/或身份管理服务接着将会话内的用户的消息传递平台所特有的识别符映射到全球身份,利用在线服务160将所述全球身份辨识和映射到多个消息传递平台上的用户的多个已知识别符。这确保能够提供并复制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处理能力,而不管由用户访问的消息传递平台。
在会话期间的某一时刻,用户参加自动程序131以利用在线服务160进行支付交易。自动程序接收订单id和用户识别符。用户识别符映射(或可能已经如上文所论述的映射)到用户的全球识别符(利用其它消息传递平台映射到用户的在线服务识别符和用户的识别符)。
自动程序131对消息传递支付服务和/或令牌管理器141作出令牌请求,以提供用户的全球识别符。如果这是第一次,那么用户将会作出在此消息传递平台或任何其它消息传递平台内进行支付处理的请求,所述消息传递支付服务140利用指示需要登记的消息传递对自动程序作出应答并且将嵌入式URL链接返回到令牌管理器141以进行所述登记。这被转发回到会话内的用户作为用户的消息传递平台会话消息。当用户激活来自消息的嵌入式URL链接时,用户的客户端110产生带外浏览器窗口,所述带外浏览器窗口使用安全通信(例如HTTPS)将用户连接到令牌管理器的接口。用户接着通过接口提供支付方法(一种到多种)并通过所述安全接口提供对应的支付细节。在登记结束后,令牌管理器产生确认码,所述确认码指示登记成功且致使消息通过会话消息中的消息传递平台传递回到用户。
此时,用户现在能够通过消息传递平台所特有的消息处理在会话内起始的支付交易。
令牌管理器141产生表示用户的可用已登记支付方法中的每一种的令牌名且将所述令牌名和交易的订单id作为会话消息发送到用户(通过自动程序131和自动程序连接器130)。用户选择他的令牌名中的一个以支付交易并将此令牌名返回到自动程序连接器130,所述令牌名接着被传递到自动程序131且到令牌管理器141和/或消息传递支付服务140的其它接口上。
消息传递支付服务140使由用户返回的令牌名选择变成特定支付方法及其支付细节。消息传递支付服务140接着处理API以使在线服务160与由在线服务160辨识的用户的识别符、订单id或交易识别符和支付细节接合,并代表用户利用在线服务160完成所述交易。
从在线服务160返回的确认码接着传达回到用户作为会话内消息传递平台所特有的消息。
消息传递平台无论何时都不能够访问任何支付方法及其对应的支付细节。只有消息传递支付服务140和在线服务160(驻存在消息传递平台120外部并进行操作)能够访问此类方法及其细节。
现在应了解此新颖的支付处理准许在不安全的消息传递平台内进行支付而不会暴露任何支付细节(除了对于黑客无意义的令牌名)的方式。这使得能够更加无缝且安全地整合消息传递平台(例如社交媒体平台)内的客户活动。
图1A到1B中呈现的实施例和其它实施例现已参考图2到4进行论述。
图2是根据实例实施例的用于消息传递系统内的安全支付处理的方法200的图。实施方法200的软件模块被称为“安全消息传递支付管理器”。安全消息传递支付管理器被实施为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被编程且驻存在存储器和/或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处理器可读)存储媒体内,并由硬件计算装置的一个或多个硬件处理器执行。对执行安全消息传递支付管理器的装置的处理器进行专门配置和编程,以处理安全消息传递支付管理器。安全消息传递支付管理器在处理期间能够访问一个或多个网络。网络可以是有线的、无线的,或有线与无线的组合。
在实施例中,执行安全消息传递支付管理器的装置是在云处理环境中处理的装置或装置集合。
在实施例中,执行安全消息传递支付管理器的装置是服务器。
在实施例中,安全消息传递支付管理器是以下中的某一组合或全部:自动程序连接器130、自动程序131、消息传递支付服务140、令牌管理器141和跨平台整合器150。
在210处,安全消息传递支付管理器为利用消息传递平台进行的会话内的用户提供令牌列表以用于选择令牌。
根据实施例,在211处,安全消息传递支付管理器预先使会话或者利用消息传递平台或利用不同消息传递平台进行的不同会话内的用户参加会话带外通信,以便于登记支付方法和支付细节用于支付处理。此登记过程在上文中的图1A到1B中论述且在下文中的图3中论述。
在211的实施例中且在212处,安全消息传递支付管理器将支付方法映射到包括令牌列表的令牌。令牌参考消息传递平台或由用户使用的其它不同消息传递平台内的支付信息是曾经暴露的全部。
在实施例中,在213处,安全消息传递支付管理器响应于检测到由用户发出的会话内的指示用户正尝试与外部服务进行支付交易的消息而提供令牌列表。
在220处,安全消息传递支付管理器通过会话从用户获得选定令牌。也就是说,来自用户的会话内消息从210中提供的令牌列表中选择令牌。
在实施例中,在221处,安全消息传递支付管理器利用选定令牌接收外部服务已知的用户的识别符。识别符并非由用户提供;相反,安全消息传递支付管理器从自动程序131接收用户识别符,如上文中的图1A到1B所描述。
在221的实施例中且在222处,安全消息传递支付管理器利用选定令牌接收外部服务的识别符。外部服务的识别符并非由用户利用选择而提供;相反,所述识别符也从自动程序131接收,如图1A到1B所描述。
在222的实施例中且在223处,安全消息传递支付管理器利用选定令牌接收支付交易的支付交易识别符(订单id)。用户利用会话内的选定令牌通信接收或提供订单id。
在230处,安全消息传递支付管理器响应于选定令牌处理与外部服务的支付交易。
根据实施例,在231处,安全消息传递支付管理器提供确认码作为消息传递平台上的会话内消息以完成与外部服务的支付交易。
在实施例中,在232处,安全消息传递支付管理器利用映射到选定令牌的支付细节处理外部服务的API。
在232的实施例中且在233处,安全消息传递支付管理器获得并接着提供由外部服务辨识的用户的识别符以及识别支付交易的支付交易识别符(订单id)。
根据实施例,在234处,安全消息传递支付管理器将用于完成与外部服务的支付交易的支付细节提供回到用户作为消息传递平台上的会话内消息。
图3是根据实例实施例的用于消息传递系统内的安全支付处理的另一种方法300的图。实施方法300的软件模块(一个或多个)被称为“跨消息传递平台安全支付管理器”。跨消息传递平台安全支付管理器被实施为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被编程且驻存在存储器和/或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处理器可读)存储媒体内,并由硬件装置的一个或多个硬件处理器执行。对执行跨消息传递平台安全支付管理器的装置的处理器进行专门配置和编程,以处理跨消息传递平台安全支付管理器。跨消息传递平台安全支付管理器在处理期间能够访问一个或多个网络。网络可以是有线的、无线的,或有线与无线的组合。
跨消息传递平台安全支付管理器呈现方法200的另一视角且以某些方式增强的视角。
在实施例中,跨平台语音认证器是以下中的某一组合或全部:自动程序连接器130、自动程序131、消息传递支付服务140、令牌管理器141、跨平台整合器150和方法200。
在实施例中,执行跨消息传递平台安全支付管理器的装置是服务器。
在实施例中,执行跨消息传递平台安全支付管理器的装置是云处理环境。
在310处,跨消息传递平台安全支付管理器检测用户登录进入与消息传递平台的会话。
在320处,跨消息传递平台安全支付管理器将用户识别为尚未登记以通过跨消息传递平台安全支付进行支付处理。
在330处,跨消息传递平台安全支付管理器使用户参加会话外通信以登记至少一种支付方法用于支付处理。
在340处,跨消息传递平台安全支付管理器将登记表中提供的支付方法和支付细节映射到掩盖支付方法和细节的令牌。
在350处,跨消息传递平台安全支付管理器通过在消息传递平台上与用户的会话内通信提供支付处理。
根据实施例,在360处,跨消息传递平台安全支付管理器接收消息传递平台内的用户的会话内的支付请求。跨消息传递平台安全支付管理器获得用户对特定令牌的选择。随后,跨消息传递平台安全支付管理器获得所述选定令牌的支付细节。最后,跨消息传递平台安全支付管理器代表用户通过会话外通信处理与外部服务的支付交易。
根据实施例,在370处,跨消息传递平台安全支付管理器接收消息传递平台内的不同用户会话内的支付请求。跨消息传递平台安全支付管理器获得用户对特定令牌的选择。随后,跨消息传递平台安全支付管理器获得所述选定令牌的支付细节。最后,跨消息传递平台安全支付管理器代表用户通过会话外通信处理与外部服务的支付交易。
根据实施例,在380处,跨消息传递平台安全支付管理器接收不同消息传递平台内的不同用户会话内的支付请求。跨消息传递平台安全支付管理器获得用户对特定令牌的选择。随后,跨消息传递平台安全支付管理器获得所述选定令牌的支付细节。最后,跨消息传递平台安全支付管理器代表用户通过会话外通信处理与外部服务的支付交易。
在实施例中,在390处,跨消息传递平台安全支付管理器在会话内通信内将支付完成细节和确认细节提供回到消息传递平台内的用户。
图4是根据实例实施例的用于消息传递系统内的安全支付处理的另一系统400的图。系统400包括多种硬件组件和软件组件。系统400的软件组件被编程且驻存在存储器和/或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体内,且在硬件装置的一个或多个硬件处理器上执行。系统400利用一个或多个网络进行通信,所述网络可以是有线的、无线的或有线与无线的组合。
在实施例中,系统400实施上文参考图1A到1B和图2到3所论述的处理的全部或某种组合。
在实施例中,系统400实施特别是图2的方法200。
在实施例中,系统400实施特别是图3的方法300。
系统400包括服务器401和包含跨消息传递平台支付管理器402的服务器。
跨消息传递平台支付管理器402被配置成:1)在服务器401的至少一个硬件处理器上执行;2)通过会话外通信在利用消息传递平台进行的会话内登记用户以进行支付处理;3)将在会话外通信期间获得的支付方法和细节映射到令牌;和4)在会话期间、在利用消息传递平台进行的不同会话期间、以及在利用不同消息传递平台的不同会话期间允许基于用户选择的令牌代表用户与外部服务进行支付处理
在实施例中,跨消息传递平台支付管理器402还被配置成:5)在完成与外部服务的支付处理后将接收数据返回到会话或不同会话内的用户。
在实施例中,跨消息传递平台支付管理器402还被配置成:5)仅在支付处理期间向外部服务提供支付方法和细节并使其可用。
在实施例中,跨消息传递平台支付管理器402是以下中的全部或某种组合:自动程序连接器130、自动程序131、消息传递支付服务140、令牌管理器141、跨平台整合器150、系统100、方法200和方法300。
应了解,以特定形式(例如,组件或模块)描述软件仅为了辅助理解,且并不意图限制实施那些功能的软件的构造或组织形式。举例来说,虽然模块说明为单独的模块,但可作为同源代码、个别组件加以实施,这些模块中的一些(但并非所有)可结合,或者可在以任何其他便利方式构建的软件中实施所述功能。
此外,尽管软件模块说明为在一件硬件上执行,但软件可跨越多个处理器或以任何其他便利方式分布。
以上描述是说明性且非限制性的。在查阅以上描述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许多其它实施例。
在前述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出于简化本发明的目的而将各个特征一并归到单个实施例中。这种公开方法不应理解为反映所要求实施例的特征比各权利要求中明确表述的特征要多。相反,正如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本发明的主题少于单个公开的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以下权利要求书在此并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项权利要求自身代表单独的示范性实施例。

Claims (12)

1.一种方法,包括:
为利用消息传递平台进行的会话内的用户提供令牌列表以用于选择令牌(210);
通过所述会话从所述用户获得选定令牌(220);以及
响应于所述选定令牌处理与外部服务的支付交易(2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发出还包括预先使所述会话或者利用所述消息传递平台或利用不同消息传递平台进行的不同会话内的所述用户参加会话带外通信,以便于登记支付方法和支付细节用于支付处理(2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预先使其参加还包括将所述支付方法映射到包括所述令牌列表的令牌(2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映射还包括产生对所述用户唯一从而掩盖所述支付细节的所述令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提供还包括响应于检测到由所述用户发出的所述会话内的指示所述用户正尝试与所述外部服务进行所述支付交易的消息而提供所述令牌列表(2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获得还包括利用所述选定令牌接收所述外部服务已知的所述用户的识别符,其中所述识别符并非由所述用户提供(2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接收还包括利用所述选定令牌接收所述外部服务的识别符,其中所述识别符并非由所述用户提供(222)。
8.一种系统(SST),包括
服务器(401);以及
跨消息传递平台支付管理器(402);
其中所述跨消息传递支付管理器(402)被配置成:(i)在所述服务器的至少一个硬件处理器上执行;(ii)通过会话外通信在利用消息传递平台进行的会话内登记用户以进行支付处理;(iii)将在所述会话外通信期间获得的支付方法和细节映射到令牌;(iv)在所述会话期间、在利用所述消息传递平台进行的不同会话期间、以及在利用不同消息传递平台进行的不同会话期间允许基于用户选择的令牌代表用户与外部服务进行支付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跨消息传递平台支付管理器(402)还被配置成:(v)在完成与所述外部服务的支付处理后将接收数据返回到所述会话或不同会话内的所述用户。
10.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跨消息传递平台支付管理器(402)还被配置成:(v)仅在支付处理期间向所述外部服务提供所述支付方法和细节并使其可用。
11.一种方法,包括权利要求1-7所述的任一项技术特征或技术特征的任意组合。
12.一种系统,包括权利要求8-10所述的任一项技术特征或技术特征的任意组合。
CN201710867904.8A 2016-09-23 2017-09-22 消息传递系统内的安全支付处理 Pending CN10787123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275,015 2016-09-23
US15/275,015 US10621562B2 (en) 2016-09-23 2016-09-23 Secure payment processing within messaging system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71237A true CN107871237A (zh) 2018-04-03

Family

ID=59829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67904.8A Pending CN107871237A (zh) 2016-09-23 2017-09-22 消息传递系统内的安全支付处理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621562B2 (zh)
EP (1) EP3300011A1 (zh)
CN (1) CN107871237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23580B1 (en) * 2017-09-06 2022-01-11 Octane AI, Inc. Optimized conversation routing for unified multi-platform chatbots
US20190220843A1 (en) * 2018-01-18 2019-07-18 Sanjeev Kaithvas Mobile device payment system and method
CN111176673B (zh) * 2018-11-12 2021-02-23 商派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升级支付接口的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82042A1 (en) * 2008-05-12 2009-11-12 Expressor Software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the development of data integration projects to facilitate project development and analysis thereof
CN102971758A (zh) * 2010-04-14 2013-03-13 诺基亚公司 用于提供自动化支付的方法和装置
US20140074637A1 (en) * 2012-09-11 2014-03-13 Visa International Service Association Cloud-based virtual wallet nfc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system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45534B2 (en) 2000-08-24 2013-05-21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Research Foundation Treating androgen decline in aging male (ADAM)-associated conditions with SARMs
US20080177659A1 (en) * 2007-01-19 2008-07-24 Timothy Douglas Lace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financial processing in conjunction with instant messaging and other communications
DE102013009760A1 (de) 2012-06-29 2014-09-18 Mando Corporation Fahrsteuervorrichtung für Fahrzeuge und Fahrsteuerverfahren hierfür
US10206451B2 (en) 2012-07-06 2019-02-19 Specialized Bicycle Components, Inc. Cycling shoe
GB2505872B (en) 2012-07-24 2019-07-24 Snell Advanced Media Ltd Interpolation of images
US9256871B2 (en) 2012-07-26 2016-02-09 Visa U.S.A. Inc. Configurable payment tokens
US20140052633A1 (en) * 2012-08-15 2014-02-20 Ebay Inc. Payment in a chat session
US20140058939A1 (en) * 2012-08-24 2014-02-27 Eba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payment transactions from a chat application integrated with a payment application that leverages social features from the chat application
WO2014113596A1 (en) 2013-01-16 2014-07-24 Mercury Payment System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stributed enhanced payment processing
US10339506B2 (en) * 2013-03-25 2019-07-02 Swoop Ip Holdings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secure registration
US20160012536A1 (en) 2014-07-09 2016-01-14 Financialcad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ddressing convexity in automated valuation of financial contracts
US10015147B2 (en) * 2014-10-22 2018-07-03 Visa International Service Association Token enrollment system and method
US11481741B2 (en) * 2014-10-31 2022-10-25 Block, Inc. Money transfer by use of a payment proxy
US11308485B2 (en) * 2016-07-15 2022-04-19 Paypal, Inc. Processing a transaction using electronic tokens
US20180048594A1 (en) * 2016-08-11 2018-02-15 TruVers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cross-messaging application conversation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82042A1 (en) * 2008-05-12 2009-11-12 Expressor Software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the development of data integration projects to facilitate project development and analysis thereof
CN102971758A (zh) * 2010-04-14 2013-03-13 诺基亚公司 用于提供自动化支付的方法和装置
US20140074637A1 (en) * 2012-09-11 2014-03-13 Visa International Service Association Cloud-based virtual wallet nfc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system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621562B2 (en) 2020-04-14
US20180089643A1 (en) 2018-03-29
EP3300011A1 (en) 2018-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43197B2 (en) Using a computerized agent external to an instant messaging (IM) service for enhancing an IM session managed by the IM service
US20190333064A1 (en) Payment system and method
CN103888451B (zh) 认证的授权方法、装置及系统
TWI378695B (en) Specializing support for a federation relationship
ES2553222T3 (es) Seguridad de autentificación 2CHK mejorada con transacciones de consulta
US20130152176A1 (en) Secure authentication
CN107689944A (zh) 身份认证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140052633A1 (en) Payment in a chat session
CN107423975A (zh) 通过提交号码进行强认证
US10762498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cure transactions on a social network platform
US20150381624A1 (e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combating device theft with user notarization
EP3262798B1 (en) Asymmetric permissions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6416336A (zh) 识别和/或认证系统和方法
CN107871237A (zh) 消息传递系统内的安全支付处理
CN105046540A (zh) 自动远程交易协助
US2020010673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ons & Commerce Between System Users and Non-System Users
CN111147348B (zh) 一种即时消息发送方法、装置和可读介质
CN109740319A (zh) 数字身份验证方法及服务器
CA2797353C (en) Secure authentication
CN105141586B (zh) 一种对用户进行验证的方法和系统
CN106254226A (zh) 一种信息同步方法及装置
WO2015186195A1 (ja) 取引システム
JP2022105323A (ja) ユーザプロフィール管理方法及び装置
TWM583082U (zh) 安全交易環境的用戶身分驗證系統
JP2020091674A (ja) 仮想通貨提供システム、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