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47348B - 一种即时消息发送方法、装置和可读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即时消息发送方法、装置和可读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47348B
CN111147348B CN201811315269.3A CN201811315269A CN111147348B CN 111147348 B CN111147348 B CN 111147348B CN 201811315269 A CN201811315269 A CN 201811315269A CN 111147348 B CN111147348 B CN 1111473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ource transfer
electronic
electronic resource
receiver
instant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1526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47348A (zh
Inventor
彭博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1526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4734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473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473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473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473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7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characterised by the inclusion of specific contents
    • H04L51/10Multimedia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21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 H04L51/234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for tracking messa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即时消息发送方法、装置和可读介质,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及装置中,在接收到发送方输入的即时消息后,根据即时消息,调用电子资源转移接口生成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然后向即时消息发送平台发送携带所述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这样,即时消息发送平台会响应上述电子资源转移请求,并确认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是否满足接收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当确定出满足电子资源转移条件时,从发送方账户中扣除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在接收方账户中增加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将即时消息发送给接收方,这样一来,实现了接收方对发送方向其发送的即时消息中电子资源的灵活配置。

Description

一种即时消息发送方法、装置和可读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即时消息发送方法、装置和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之间的交流方式不再是当面或打电话,而是利用即时通信应用程序来交流,如利用QQ或微信发送即时消息等等。
但现有的即时消息发送方法,要么直接发送文本、图片、表情或音视频等消息,要么发送红包,而当发送红包时仅能由发送方来设定发送的金额,接收方无法设定发送方需要发送的金额;此外,现有技术中也没有给出任何在发送即时消息时需要携带接收方设定的金额的技术方案。
因此,如何让接收方来设定发送方发送的即时消息中需要携带的金额的额度是值得考虑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即时消息发送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接收方无法来设定发送方发送的即时消息中需要携带的金额的额度问题,提高了即时消息发送的灵活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即时消息发送平台侧的即时消息发送方法,包括:
接收发送方发送的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所述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用于指示将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由发送方账户转移到接收方账户;
响应所述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确认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是否满足接收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
当确定出满足电子资源转移条件时,从所述发送方账户中扣除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在所述接收方账户中增加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将所述即时消息发送给接收方;
当确定出不满足电子资源转移条件时,确定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转移失败,向发送方反馈即时消息发送失败通知。
采用上述方法,实现了接收方对发送方向其发送的即时消息中需要携带的电子资源的灵活配置,提高了接收方对电子资源的可控性。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侧的即时消息发送方法,包括:
获取输入的即时消息;
根据所述即时消息,调用电子资源转移接口生成电子资源转移请求,所述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用于指示将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由发送方账户转移到接收方账户;
发送携带所述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
当确认出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满足接收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时,在所述发送方账户中扣除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显示即时消息发送成功反馈消息;
当确认出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不满足接收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时,确定电子资源转移失败,显示即时消息发送失败反馈消息。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侧的即时消息发送方法,包括:
接收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所述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用于指示将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由发送方账户转移到接收方账户,所述即时消息为在确定出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满足所述接收方为发送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时发送的;
将所述即时消息输出展示。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即时消息发送平台侧的即时消息发送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发送方发送的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所述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用于指示将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由发送方账户转移到接收方账户;
确认单元,用于响应所述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确认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是否满足接收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
发送单元,用于当确定出满足电子资源转移条件时,从所述发送方账户中扣除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在所述接收方账户中增加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将所述即时消息发送给接收方;当确定出不满足电子资源转移条件时,确定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转移失败,向发送方反馈即时消息发送失败通知。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侧的即时消息发送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输入的即时消息;
调用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即时消息,调用电子资源转移接口生成电子资源转移请求,所述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用于指示将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由发送方账户转移到接收方账户;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携带所述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
显示单元,用于当确认出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满足接收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时,在所述发送方账户中扣除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显示即时消息发送成功反馈消息;当确认出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不满足接收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时,确定电子资源转移失败,显示即时消息发送失败反馈消息。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侧的即时消息发送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所述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用于指示将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由发送方账户转移到接收方账户,所述即时消息为在确定出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满足所述接收方为发送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时发送的;
输出显示单元,用于将所述即时消息输出显示。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本申请提供的上述任一种即时消息发送方法。
第八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本申请提供的上述任一种即时消息发送方法。
本发明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即时消息发送方法、装置和可读介质,在接收到发送方输入的即时消息后,根据即时消息,调用电子资源转移接口生成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用于指示将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由发送方账户转移到接收方账户,然后向即时消息发送平台发送携带所述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这样,即时消息发送平台会响应上述电子资源转移请求,并确认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是否满足接收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当确定出满足电子资源转移条件时,从发送方账户中扣除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在接收方账户中增加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将即时消息发送给接收方;当确定出不满足电子资源转移条件时,确定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转移失败,向发送方反馈即时消息发送失败通知。这样一来,接收方可以除了查看到即时消息外,还可以获取到发送方发送的满足接收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的电子资源,实现了接收方对发送方向其发送的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中电子资源的灵活配置,提高了接收方对电子资源的可控性。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即时消息发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即时消息发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2与用户1基于应用程序聊天的聊天窗口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的功能界面图;
图2c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2对用户1设置电子资源转移条件的配置界面图之一;
图2d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2对用户1设置电子资源转移条件的配置界面图之二;
图2e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2对用户1设置电子资源转移条件的配置界面图之三;
图2f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2取消了仅接收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的效果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即时消息发送方法的交互流程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1在用户1与用户2的聊天窗口展示提示消息的效果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1在普通消息失败后终端设备1在用户1与用户2的聊天窗口展示提示消息的效果示意图之一;
图5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确认用户1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是否满足用户2为所述用户1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5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确认用户1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是否满足用户2为所述用户1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5c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在聊天界面上展示用户2为用户设置的最小金额的效果示意图;
图5d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当用户1输入小于最小金额时展示的浮层的效果示意图;
图5e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当用户1输入不低于最小金额后弹出的发送界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即时消息发送平台将即时消息发送给终端设备2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将接收到的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发送给终端设备2的流程示意图;
图8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当终端设备2应用程序版本不能查收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时向终端设备2推送的提示消息的效果示意图;
图8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2查收包含普通消息和电子资源的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的效果示意图;
图8c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2未查收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时向用户1展示的提示消息的效果示意图;
图8d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2未实名认证时向用户2展示的实名认证提示消息的效果示意图;
图9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消息群实现即时消息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9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消息群实现即时消息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10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用户1在普通消息失败后终端设备1在用户1与用户2的聊天窗口展示提示消息的效果示意图之二;
图10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重发消息界面图;
图10c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重发消息的支付界面图;
图10d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重发消息的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发送界面;
图11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在聊天窗口昵称下方提醒用户2的效果示意图;
图11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2取消提醒功能后聊天窗口的效果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1与待配置用户的聊天窗口中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功能界面;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即时消息发送平台侧的即时消息发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侧的即时消息发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侧的另一种即时消息发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施即时消息发送方法的计算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即时消息发送方法、装置和可读介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接收方无法来设定发送方发送的即时消息中需要携带的金额的额度的问题,提高了即时消息发送的灵活性。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本发明涉及的技术术语中:
1、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是指携带电子资源的消息,形如:普通消息+电子资源,而普通消息是指文本、表情、图片、音频和视频等类型的消息。
2、终端设备,为可以安装各类应用程序,并且能够将已安装的应用程序中提供的对象进行显示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移动的,也可以是固定的。例如,手机、平板电脑、各类可穿戴设备、车载设备、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销售终端(point of sales,POS)或其它能够实现上述功能的电子设备等。
3、应用程序,为可以完成某项或多项特定工作的计算机程序,它具有可视的显示界面,能与用户进行交互,比如电子地图和微信等都可以称为应用程序。
发明人发现,现有的即时消息,仅能由发送方来设定即时消息携带的金额,接收方无法对发送方发送的即时消息需要携带的金额进行设定,导致接收方对即时消息携带的金额不具备可控性,体验效果不佳。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让接收方来设定接收的即时消息需要携带的金额的额度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给出了解决方案,参考图1a所示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在描述本发明提供的即时消息发送方法之前,先对本发明中的发送方和接收方进行解释,即:本发明中发送方和接收方可以理解为用户,但用户需要基于终端设备的应用程序实施本发明提供的即时消息发送方法,该终端设备可以理解为安装有能够发送携带电子资源的即时消息(即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和接收上述消息的应用程序的用户设备,为了方便描述,此处将发送方记作用户1,接收方记作用户2,用户1使用的设备称作终端设备1,用户2使用的设备称作终端设备2,当用户2期望用户1在基于应用程序向用户2发送即时消息时携带用户2期望的电子资源时,用户2会基于终端设备2中的上述应用程序对用户1进行配置,以实现用户1在向其发送即时消息时携带电子资源,其配置过程为:参考图2a所示的用户2与用户1基于应用程序提供的聊天窗口示意图,图2a中“10”表示聊天窗口,“11”表示输入框;“13”表示功能框,“131”表示功能框中的发送携带电子资源的即时消息的功能开启按钮;用户2先点击图2a中的131,即开启了发送携带电子资源的即时消息功能,然后用户2点击图2b中的设置图标以触发电子资源转移条件的配置指示,然后向即时消息发送平台发送配置指令,即时消息发送平台在接收到该指令后基于终端设备2向用户2展示图2c所示的配置界面,当用户2开启配置按钮时,即:将图2c中“Ta仅可向我发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右边的滑动图标滑动至右侧,切换至图2d所示的配置界面,然后用户2即可基于图2d所示的配置界面配置电子资源转移条件,用户2基于该配置界面即可为用户1设置电子资源转移条件,然后向即时消息发送平台发送用户2为用户1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由此即时消息发送平台可以存储用户2的用户信息、用户1的用户信息与用户2为用户1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基于该对应关系可以确定出用户1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是否满足用户2为用户1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
在此基础上,当用户2对用户1设置电子资源转移条件后,会通过即时消息发送平台向用户1发送提示消息,该消息用于指示用户1需要向用户2发送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该提示消息的内容可以为“好友设置仅接收你的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参考图2e所示。当用户1需要向用户2发送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时,会开启终端设备1中应用程序中展示的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功能,然后基于其与用户2的聊天窗口输入即时消息,由此终端设备1可以获取到输入的即时消息,并根据该即时消息,调用电子资源转移接口生成电子资源转移请求,该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用于指示将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由用户1的账户转移到用户2的账户,然后向即时消息发送平台发送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这样,即时消息发送平台接收到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后,会响应电子资源转移请求,并确认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是否满足用户2为用户1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在确认满足用户2为用户1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时,从用户1的账户中扣除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然后即时消息发送平台在用户2的账户中增加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由此实现了即时消息发送平台将从用户1配置的账户中扣除的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转移至用户2预先在即时消息发送平台登记的账户中,然后即时消息发送平台将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发送给终端设备2,由终端设备2将该即时消息展示给用户2;当确认不满足用户2为用户1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时,则确定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转移失败,并向终端设备1反馈即时消息发送失败的通知。
较佳地,本发明实施例中即时消息发送平台可以包括两部分,即:支付平台和即时通信平台,参考图1b所示。具体地,终端设备1将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发送给支付平台,由支付平台响应该电子资源转移请求,并确认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是否满足用户2为用户1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当确定出满足电子资源转移条件时,从用户11配置的账户中扣除的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转移至用户2预先在即时消息发送平台登记的账户中,然后会向终端设备1发送成功扣除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的响应消息,终端设备1在接收到该响应消息后,将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发送至即时通信平台,由即时通信平台将接收到的即时消息发送给终端设备2,由此,一方面用户2可以获取到用户1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另一方面用户2还可以查看到终端设备2向其展示的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基于此,实现了由用户2对用户1发送即时消息时需要携带的电子资源的设定,提高了用户2对接收到的电子资源的可控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发送的灵活性。
可选地,当支付平台采用预扣款方式时,支付平台在从用户1的账户中扣除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后,不会立即将该电子资源转移至用户2的账户,支付平台会基于本次预扣除电子资源操作生成一个电子支付标识,然后将该电子支付标识携带在成功扣除电子资源的响应消息中发送给终端设备1,终端设备1在接收到该电子支付标识后,将该电子支付标识携带在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中先发送至即时通信平台,再由即时通信平台发送给终端设备2,当终端设备2接收到该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中的电子支付标识后,可以向支付平台发送电子资源获取请求,在该请求中携带有电子支付标识,这样支付平台在接收到上述获取请求时,可以将接收到的电子支付标识对应的电子资源转移至用户2的账户,由此,用户2也可以获取到用户1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当用户2对用户1关闭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功能后,则会向用户1推送一条提示消息,以提示用户1,用户2取消了仅接收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的设置,可以接收普通消息,参考图2f所示,在用户2与用户1的聊天窗口中以小灰条形式发送“好友取消了仅接收你的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当用户1查看到该消息后,可以不用支付电子资源,直接向用户2发送普通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1和2与支付平台、即时通信平台之间通过网络进行通信连接,该网络可以为局域网、广域网等。终端设备1和2可以为便携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等),也可以为个人电脑(PC,Personal Computer),即时消息发送平台12可以为任何能够提供互联网服务的设备,终端设备1和2中的应用程序可以为具有聊天功能的应用程序,例如可以为QQ和微信等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即时消息发送方法的应用场景可以为,以即时消息发送平台包括支付平台和即时通信平台两部分为例进行说明,在一些需要有偿咨询的业务中,咨询者需要向业务人员有偿咨询时,业务人员可以通过实施本发明提供的即时消息发送方法来设定咨询者发送每条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需要携带的电子资源,即本发明中的业务人员为咨询者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这样一来,当咨询者需要向业务人员咨询问题时,咨询者基于终端设备会向业务人员发送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该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包括咨询者需要咨询的问题和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实现过程为:咨询者基于终端设备输入即时消息,由此终端设备会获取到输入的即时消息,然后终端设备根据该即时消息,调用电子资源转移接口生成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用于指示将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由发送方账户转移到接收方账户,然后向支付平台发送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这样,支付平台在接收到上述即时消息后,会响应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然后确定咨询者的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是否满足业务人员为咨询者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在满足电子资源转移条件时需要从咨询者的账户中扣除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当支付平台在确定出已收到咨询者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时会在业务人员的账户中增加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然后向咨询者的终端设备发送成功扣除电子资源的响应消息,这样,咨询者的终端设备在接收到该响应消息后,可以将咨询者需要发送的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经即时通信平台发送至业务人员。基于此,业务人员的终端设备不仅可以获取到咨询者支付的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还可以向业务人员展示咨询者需要咨询的问题,使得业务人员可以基于业务人员的终端设备向咨询者发送该问题的解答。通过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一方面,咨询者可以从业务人员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另一方面,业务人员也得到了相应的补偿。
可选地,当支付平台采用预扣款方式时,支付平台在成功扣除电子资源后,不会立即将预扣除的电子资源直接转移至业务人员的账户,支付平台会生成一个电子支付标识,然后将该电子支付标识携带在响应消息中返回给咨询者的终端设备,咨询者的终端设备从而可以将该电子支付标识携带在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中经过即时通信平台发送给业务人员的终端设备,当业务人员的终端设备在获取到电子支付标识后,会基于该电子支付标识主动向支付平台发送电子资源获取请求,这样支付平台在接收到该获取请求后,将该电子支付标识对应的电子资源转移至业务人员的账户中,由此,业务人员也可以获取到咨询者转移的电子资源。
下面结合图1a、图1b、图2a~图2f和上述描述的应用场景,参考图3-图16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即时消息发送方法。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应用场景仅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而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此方面不受任何限制。相反,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应用于适用的任何场景。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即时消息发送方法的交互流程示意图,以由图1a所示的系统中的设备实施上述方法为例进行说明,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31、终端设备1获取用户1输入的即时消息。
本步骤中,当用户1欲与用户2聊天时,会基于用户1与用户2的聊天窗口输入即时消息,由此终端设备1可以获取到用户1的输入消息。
本步骤中,当用户2在即时消息发送平台对用户1设置电子资源转移条件后,即时消息发送平台会向用户1的终端设备1展示的用户1与用户2的聊天窗口中推送一条提示消息,该提示消息用于指示用户2仅能接收用户1发送的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
用户1会在下述实施方式中获知用户2对用户1设置了仅能接收用户1发送的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用户1打开用于与用户2对话的聊天窗口后,即时消息发送平台会监测到该操作,然后将上述提示消息推送给终端设备1,由终端设备1在该聊天窗口中展示上述提示消息,参考图4a所示,由此用户1会获知用户2对其设置了电子资源转移条件。
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用户1与用户2之间的聊天窗口一直处于打开状态时,当用户1需要向用户2发送消息时,可能不知道用户2对用户1设置了电子资源转移条件。此时,用户1可能会通过即时消息发送平台向用户2发送普通消息,当即时消息发送平台确定出用户2为用户1设置电子资源转移条件时,不会向用户2发送该普通消息,然后向用户1的终端设备1发送提示消息,终端设备1会在用户1与用户2的聊天窗口中展示该提示消息,参考图4b所示,由此用户1会获知用户2对其设置了电子资源转移条件,图4b不仅向用户1展示了用户2仅接收用户1发送的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还向用户1展示了“让聊天更有意义,了解什么是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提示内容,用户1可以点击了解什么是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然后会向用户1展示关于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的内容。
当用户1获知用户2对其设置了电子资源转移条件后,会点击图2a中的131,即: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开启按钮以开启了发送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功能,然后在该功能开启的情况下输入即时消息,这样终端设备1会获取到用户1输入的即时消息。
S32、终端设备1根据即时消息,调用电子资源转移接口生成电子资源转移请求。
本发明中的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用于指示将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由用户1的账户转移到用户2的账户。
本步骤中,当终端设备1获取到即时消息后,会调用电子资源转移接口向用户1展示输入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的界面,用户1可以基于该界面输入用户1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当终端设备1获取到该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后可以获取到用户1的用户信息和用户2的用户信息,然后基于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用户1、用户2的用户信息生成电子资源转移请求。
S33、终端设备1向即时消息发送平台发送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
S34、即时消息发送平台在接收到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后,响应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确认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是否满足用户2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
本步骤中,即时消息发送平台在接收到终端设备1发送的即时消息后,会响应即时消息中的电子资源转移请求,并确定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是否满足用户2为用户1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
接下来详细介绍即时消息发送平台确认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是否满足用户2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的实施方案:
具体地,即时消息发送平台可以按照下述两种方案确认用户1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是否满足用户2为所述用户1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以下详细介绍之: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参考图5a所示,可以包括下述步骤:
S41、终端设备1向即时消息发送平台发送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及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的接收方信息(用户2的用户信息)。
S42、即时消息发送平台根据用户2的用户信息(即接收方信息)和用户1的用户信息,从存储的配置用户信息、被配置用户信息与配置用户为被配置用户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中提取出用户2为用户1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
S43、即时消息发送平台根据提取出的用户2为用户1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对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进行判断得到确认结果。
具体地,步骤S41~S43中,即时消息发送平台会基于用户1与用户2之间的聊天窗口向用户1展示输入框,用户1可以在该输入框中输入包含普通消息+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的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当终端设备1接收到用户1的发送即时消息后,将所述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先发送给即时消息发送平台,这样,即时消息发送平台可以获取到用户1的用户信息和用户2的用户信息,然后根据即时消息发送平台在OIDB数据库中存储的配置用户信息、被配置用户信息与配置用户为被配置用户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中提取出用户2为用户1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进而确定出用户1的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是否满足用户2为用户1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较佳地,当用户2为用户1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为不低于用户2设置的最小电子资源时,则即时消息发送平台可以确定用户1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是否不低于上述最小电子资源,若是,则确定用户1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满足用户2为用户1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否则,确定不满足用户2为用户1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
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参考图5b所示,可以按照下述步骤实施:
S51、向即时消息发送平台发送电子资源转移条件获取请求,该电子资源转移条件获取请求中携带有用户2的用户信息。
本步骤中,用户1可以基于终端设备1展示的用户1与用户2的聊天窗口中输入普通消息,然后终端设备1在接收到用户1输入的普通消息后,表示接收到用户1发送的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指示,然后触发向即时消息发送平台发送电子资源转移条件获取请求,为了使得即时消息发送平台准确地提取出用户2为用户1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可以在该获取请求中携带用户2的用户信息,也即接收方信息。
S52、即时消息发送平台根据用户2的用户信息(即接收方信息)和用户1的用户信息,从存储的配置用户信息、被配置用户信息与配置用户为被配置用户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中提取出用户2为用户1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
本步骤中,即时消息发送平台在接收到电子资源转移条件获取请求后,可以获取到用户1的用户信息,然后基于该请求中携带的用户2的用户信息,从OIDB数据库中存储的配置用户信息、被配置用户信息与配置用户为被配置用户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中提取出用户2为用户1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
S53、即时消息发送平台将提取出的用户2为用户1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发送给终端设备1。
基于步骤S52,即时消息发送平台在提取出用户2为用户1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后,将其发送给终端设备1。
S54、终端设备1将接收到的用户2为用户1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展示给用户1。
为了方便用户1获知用户2为其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将其展示给用户1,较佳地,用户2为用户1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可以为不低于最小电子资源,则终端设备1将上述最小电子资源在可编辑的输入框中展示给用户,且仅允许用户输入不低于最小电子资源的电子资源。参考图5c所示,以电子资源为金额为例进行说明,图5c给出了用户2为用户1设置的最小金额为1.00元,且显示在图5c的可编辑框中,同时可以弹出图5c所示的一条提示消息,该提示消息的内容可以为“好友只接收大于1元的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点此可调整金额”。
S55、终端设备1在接收到用户1输入的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后,确定输入的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是否满足所述电子转移条件。
具体地,用户1可以在图5c所示的输入框中输入用户1想发送给用户2且不低于最小电子资源的电子资源,而输入的电子资源即为用户1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当用户1基于输入框输入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后,终端设备1会判断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是否不小于最小电子资源,若不小于用户1才能输入成果,若小于则用户1输入不成功,该输入框中依然显示最小电子资源,且弹出一个提示消息,该提示消息用于指示用户2仅接收不低于最小电子资源的电子资源,结合图5c进行说明,若用户1在图5c的输入框中输入2元,则在图5c所示的界面上显示2.00元,表示输入成功;若用户1在图5c的输入框中输入0.5元时,则低于用户2设置金额的选项将被置灰,同时会弹出浮层提醒“好友只接收大于1元的即时消息,请重新设置”,参考图5d所示的效果示意图。当用户1基于上述输入框输入不低于最小电子资源后,即图5e中的1.00元,点击图5e中的“发送”选项即可将用户1输入的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发送至即时消息发送平台,由此一来,即时消息发送平台可以确定出用户1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满足用户2为用户1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
此外,图5c中还给出了下述提示消息“注:如首次开启发送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的功能用户被设置仅能发大于一定额度的即时消息,浮层提示仅提示被设置金额,不引导用户开启免密支付”,因为用户是首次使用该功能,会存在对该功能不了解的情况,为了保障用户的权益,首次不会提示用户开启免密支付,但用户多次使用该功能时,会提示用户是否开启免密支付,具体可以在图2d的界面开启。
基于上述两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即时消息发送平台可以确认出用户1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是否满足用户2为用户1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
较佳地,为了增加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发送的安全性,终端设备1会根据用户1输入的普通消息、该普通消息的消息类型和消息标识生成一个第一校验信息,如生成MD5。上述消息标识可以为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的消息ID等。为了保证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的安全性和便于即时消息发送平台验证,需要用户1在基于步骤S41向支付平台发送用户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时,还可以将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中的普通消息和计算出的第一校验信息发送给支付平台,或者用户1基于步骤S51发送电子资源转移条件获取请求时,还可以在该请求中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中的普通消息和第一校验信息,后续说明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中的普通消息和第一校验信息的功能。
S35、即时消息发送平台当确定出满足电子资源转移条件时,从用户1的账户中扣除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在用户2的账户中增加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
本步骤中,当即时消息发送平台确定出用户1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满足用户2为用户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后,确定用户1预先在即时消息发送平台设置的用于扣除电子资源的账户,若确定出用户1未设置免密支付,则基于终端设备1向用户1展示支付密码,待用户1输入密码且对输入的密码认证通过后即可从用户1预先设置的账户中扣除用户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若确定出用户1预先设置了免密支付,则即时消息发送平台直接从用户1预先设置的账户中扣除用户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若用户1设置了指纹或人脸识别等其他支付方式,则调用相应采集接口和认证接口对指纹或人脸进行采集和认证,待认证通过后再从用户1预先设置的账户中扣除用户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然后基于用户2的用户信息确定出用户2预先配置的账户,然后将扣除的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直接转移至用户2的账户中。
S36、即时消息发送平台将即时消息发送给终端设备2。
具体地,参考图1b,当即时消息发送平台包括支付平台和即时通信平台时,由支付平台实施上述步骤S34~S35、图4a、图4b和图5a的流程,在向终端设备2发送即时消息时需要即时通信平台的参与,具体可以按照图6所示的流程实施步骤S36,包括以下步骤:
S61、支付平台向终端设备1发送成功扣除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的响应消息。
较佳地,为了保证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能够成功传输至终端设备2并展示给用户2查收,上述响应消息可以包括支付平台针对扣除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生成的电子支付标识。
具体地,为了保证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能够准确到达用户2,支付平台会针对本次扣除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的操作生成一个电子支付标识,例如,该电子支付标识可以为订单号等。然后,支付平台可以记录该电子支付标识与第一校验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用于对即时通信平台转发的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进行认证,只有认证通过的才会向即时通信平台发送许可消息,许可即时通信平台将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发送给用户2,在步骤S63中详细介绍。
S62、终端设备1在接收到成功扣除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的响应消息后,将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发送给即时通信平台。
具体地,终端设备1在确定出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转移成功后,即可将上述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发送给即时通信平台。
较佳地,当接收到的成功扣除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的响应消息包括步骤S61中的电子支付标识时,终端设备1可以将接收到的电子支付标识携带在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中发送给即时通信平台。
具体实施时,终端设备1在接收到上述电子支付标识后,为了保证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成功传输,终端设备1需要将上述电子支付标识携带在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中一并发送给即时通信平台,即:将普通消息、电子资源转移请求和电子支付标识拼装成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然后发送至即时通信平台。
S63、即时通信平台将接收到的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发送给终端设备2。
本步骤中,即时通信平台首先会根据支付平台同步的对应关系列表,确定接收到的消息的接收方(用户2)是否为发送方(用户1)设置了电子资源转移条件,在确定出设置了电子资源转移条件时,在确定接收到的消息是否为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具体地,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中一般会携带标识符,根据该标识符的值确定接收到的消息是否为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在确定出接收到的消息为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时,将其发送至终端设备2。
较佳地,即时通信平台在将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发送给终端设备2时,为了保证该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即时通信平台可以将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转发给支付平台,以及在接收到支付平台发送的许可消息后,将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发送给用户2,其中,上述许可消息为支付平台根据电子支付标识确定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支付成功后发送的。
具体地,即时通信平台可以按照图7所示的流程实施步骤S63,包括以下步骤:
S71、即时通信平台向支付平台发送校验请求,所示校验请求中携带有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
S72、支付平台根据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中的普通消息、该普通消息的类型和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的消息标识生成第二校验信息。
本步骤中,支付平台会根据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中的普通消息、基于该普通消息确定出的消息类型和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的消息标识生成第二校验信息,上述消息标识可以为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的消息ID等。
S73、支付平台根据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中的电子支付标识确定与其对应的第一校验信息。
S74、支付平台在确定出第一校验信息与生成的第二校验信息一致时,向即时通信平台发送许可消息,该许可消息用于指示允许即时通信平台将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发送至用户2。
步骤S73和S74中,支付平台可以根据接收到的电子支付标识确定预先存储的与该电子支付标识对应的第一校验信息。然后确定存储的第一校验信息与支付平台生成的第二校验信息是否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在收发双方合法的情况下,终端设备1发送至即时通信平台的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和终端设备1发送至支付平台的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中的普通消息、普通消息的消息类型和消息ID是相同的,故终端设备1基于此生成的第一校验信息和支付平台生成的第二校验信息若相同,则表明即时通信平台转发的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是有效的,可以发送至用户2;否则,表明存在其他终端设备盗取电子支付标识携带在自身的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中的情况,不允许即时通信平台将该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发送至用户2。
通过实施本发明上述流程,可以对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的有效性进行验证,这样一来,可以防止其他终端设备盗用电子支付标识将自己的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发送至用户2,但从用户1的账户中扣除电子资源的情况发生,避免了用户1电子资源的损失。
S75、即时通信平台在接收到该许可消息后,将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发送至终端设备2。
本步骤中,即时通信平台在接收到许可消息后,表明接收到的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是合法且有效的,可以将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发送至终端设备2,由终端设备2将其展示给用户2。
需要说明的是,即时通信平台在确定出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合法且有效后,在将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发送至终端设备2时,还需要执行下述过程:
确定终端设备2中的应用程序是否具有转移电子资源的功能,若否,则向终端设备2返回提示消息,该提示消息用于指示能够转移电子资源的接收方信息。
具体地,目前有些终端设备上安装的能够发送普通消息的应用程序因为版本限制不具备发送和/或接收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的功能,例如,PC机上安装的上述应用程序为电脑版,该电脑版可能不具备接收和发送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的功能;再比如,移动终端上安装的上述应用程序可能因版本较低导致不具备发送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的功能等。
基于上述因素,即时通信平台会确定用户2的终端设备中安装的应用程序的版本,当用户2当前的终端设备2是PC机而非移动终端,其安装的应用程序为电脑版应用程序,或者用户2使用的移动终端中安装的应用程序的版本较低,则即时通信平台会向终端设备2发送提示消息,该提示消息用于指示用户2在能够查看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和接收电子资源的终端设备执行。具体实施时,当用户2当前使用的是电脑版应用程序时,该提示消息的内容可以为“收到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请在手机上利用具有查收即时消息功能的版本的应用程序查收”;当用户2当前使用的是移动终端,以手机为例进行说明,当用户2的手机上的应用程序版本较低时,即时通信平台向该应用程序推送的提示消息的内容可以为“请在具有查收即时消息功能的版本的应用程序上查收”,为了区分与正常消息,可以以小灰条的形式发送至终端设备2并展示给用户2,参考图8a所示。
S37、终端设备2将即时消息展示给用户2。
本步骤中,终端设备2会将接收到的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展示给用户2,参考图8b所示,用户2查收包含普通消息和电子资源的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的效果示意图,图8b中普通消息为“这个新功能很好玩哈哈哈”,转移的电子资源为“0.01元”,图8b中仅是示意性展示用户1发送的电子资源的额度,至于这0.01元是转移至用户2的账户中的。
具体地,当用户2基于终端设备2获知用户1发送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后,若终端设备2为PC机,或者终端设备2为移动设备但其安装的应用程序版本较低,则用户2可以根据终端设备2展示的提示消息执行相应的操作,这样,用户2可以利用能够查收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的终端设备查收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具体地,用户2会在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上触发查看操作,然后用户2可以查看预先配置的账户是否已存入用户1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
较佳地,由于即时消息携带电子资源,当该消息发送出现其电子资源也从用户1的账户中扣除了,为了保证用户1的权益,本发明提出对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设置有效期,当该消息发送至用户2时,支付平台若确定出用户2在预设时间内未从支付平台获取用户1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则支付平台一方面将用户1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退还至用户1的账户中,另一方面,支付平台向终端设备1发送提示消息,该提示消息的内容可以为“待好友收款,超期未查收电子资源,将预支付的电子资源退换给你”,参考图8c所示。此外,为了方便用户1查看退换电子资源详情,会向终端设备1发送一个超链接并展示给用户1,参考图8c中的“查看详情”,当用户1点击查看详细时会向用户1展示退换电子资源详情信息。
较佳地,在转移电子资源时,可能存在用户2未实名认证的情况,由于涉及电子资源转移的情况,故需要收发双方均实名认证后才能将电子资源转出或转入账户中,故支付平台在将用户1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转移至用户2的账户之前,会先确定用户2是否经过实名认证,若确定用户2未实名认证,则向终端设备2发送实名认证的指示消息。为了与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相区分,终端设备2此处可以以小灰条的形式向用户2展示实名认证的指示消息,该指示消息的内容可以为“实名认证成功后电子资源将转移至你的账户”;为了便于用户2直接进行实名认证,还可以在指示消息向用户2展示实名认证的超链接,参考图8d所示。这样,用户2点击实名认证超链接即可切换至实名认证界面完成实名认证。若用户2在预设时间内未进行实名认证,则支付平台一方面将用户1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退还至用户1的账户中;另一方面,支付平台向终端设备1发送提示消息,该提示消息的内容可以为“待好友收款,超期未查收电子资源,将预支付的电子资源退换给你”。
较佳地,由于用户2可能因超期或未实名认证等情况存在未查收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的情况,导致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发送失败,为了能够让用户2查看到电子资源中的普通消息,本发明中提出可以由支付平台将发送失败的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中的普通消息以公众号的形式推送至用户2,这样可以方便用户2收到用户1需要发送的普通消息。
S38、即时消息发送平台向终端设备1发送即时消息发送成功的反馈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对步骤S37和步骤S38的执行顺序进行限定,可以同时执行,也可以先执行步骤S37再执行步骤S38;也可以先执行步骤S38再执行步骤S37。
S39、终端设备1向用户1显示即时消息发送成功的反馈消息。
S310、即时消息发送平台当确定出不满足电子资源转移条件时,确定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转移失败,向终端设备1反馈即时消息发送失败通知。
S311、终端设备2将即时消息发送失败的通知展示给用户1。
具体地,用户1的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可能会低于用户2设置的最小电子资源,故此时即时消息发送平台会确定出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不满足用户2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则会向终端设备1发送即时消息发送失败的通知,这样,终端设备2在接收到上述失败的通知时,将该通知展示给用户1,同时即时消息发送平台不会向终端设备2发送即时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35~S39与步骤S310~S311为两个分支,同一时间只能执行一个分支,满足电子资源转移条则执行步骤S35~S38,不满足则执行步骤S39~S310。
此外,本发明提供的即时消息发送方法还适用于群发场景,下述详细介绍该场景下实施即时消息发送方法的流程: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为,本发明中的发送方可以为消息群中的群成员,而接收方可以为消息群内的用于管理群资料的用户,即群主,在该场景下群主统一设置消息群内其他群成员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后续详细介绍设置电子资源转移条件的方法,当业务人员需要为很多用户有偿回答相同问题时,其回建立一个消息群,该业务人员则为群主,然后咨询问题的用户则为非群主的群成员,基于该场景下,以发送方(群成员)为咨询者,接收方为业务人员即群主为例进行说明,咨询者会基于群消息的群聊窗口输入即时消息,这样咨询者的终端设备会接收到该即时消息,然后根据接收到的即时消息调用电子资源转移接口生成电子资源转移请求,该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用于指示将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由咨询者的账户转移到群主的账户,这样,当即时消息发送平台在接收到上述即时消息后,会响应即时消息中的电子资源转移请求,并确认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是否满足群主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当确定出满足电子资源转移条件时,从咨询者的账户中扣除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在群主的账户中增加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将即时消息在消息群的聊天窗口中展示给群主;当确定出不满足电子资源转移条件时,确定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转移失败,向咨询者反馈即时消息发送失败通知。这样,群主在查看到该即时消息后,一方面可以获取到咨询者的电子资源,另一方面,可以向咨询者回复咨询者的询问。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消息群中的群成员可以随意设置其他群成员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则可以按照图9a所示的流程实施即时消息发送方法,以发送方终端设备为终端设备1,接收方的终端设备为终端设备2为例进行说明,上述即时消息发送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81、终端设备1向即时消息发送平台发送基于消息群的群聊窗口输入的即时消息。
S82、即时消息发送平台确定消息群中为发送方设置电子资源转移条件的接收方。
具体地,即时消息平台的OIDB数据库中存储有配置用户信息、被配置用户信息与配置用户为被配置用户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故可以基于上述对应关系可以确定出消息群中为发送方设置电子资源转移条件的接收方,其中,确定出的接收方可以为接收方的一些信息,如在消息群内的昵称等等,这样即时消息发送平台可以将这些接收方的昵称放置在一个列表中。
S83、即时消息发送平台向终端设备1发送消息群中为发送方设置电子资源转移条件的接收方。
基于步骤S82,即时消息发送平台可以将构建的包含接收方的昵称的列表发送给发送方,这样终端设备1在接收到该列表后。
S84、终端设备1将接收到的消息群中为发送方设置电子资源转移条件的接收方输出展示。
具体地,当终端设备1接收到上述列表后,可以将该列表展示给发送方。
S85、终端设备1获取选择出的目的接收方。
这样,发送方可以基于终端设备1展示的列表中的接收方的昵称,选择出期望接收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的目的接收方。为了便于接收方查收即时消息,可以在输入框中输入@目的接收方的昵称,以选中目的接收方,这样可以提醒目的接收方查收即时信息,此外,还可以在列表中的每个昵称一侧添加复选框,这样,发送方可以通过选中复选框来选中目的接收方。
S86、终端设备1根据即时消息和选择出的目的接收方,调用电子资源转移接口生成电子资源转移请求,所述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用于指示将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由发送方账户转移到选择出的目的接收方账户。
具体地,当终端设备1获取到发送方选中的目的接收方后,可以根据即时消息和选择出的目的接收方,调用电子资源转移接口生成电子资源转移请求,以指示即时消息发送平台将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转移到选择出的目的接收方。
S87、终端设备1发送携带所述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
S88、即时消息发送平台响应所述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确认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是否满足选择出的目的接收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
具体地,即时消息发送平台在接收到即时消息后,在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为不低于最小电子资源的情况下,可以确定选择出的目的接收方设置的最小电子资源是否小于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和/或确定选择出的目的接收方设置的最小电子资源的总和是否小于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
S89、即时消息发送平台当确定出满足至少一个目的接收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时,从所述发送方账户中扣除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满足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对应的目的接收方的账户中增加不超过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
基于步骤S88,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为,若确定出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均满足各个目的接收方设置的最小电子资源,且确定出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不小于各个目的接收方设置的最小电子资源的总和,则从发送方账户扣除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然后根据目的接收方设置的最小电子资源,将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划分成n份,以保证每一目的接收方能够接收到不低于最小电子资源的电子资源,n为目的接收方的数量,并确定每一目的接收方能够分到的不低于该目的接收方设置的最小电子资源的电子资源,并将确定出的电子资源转移到该目的接收方的账户中。例如,目的接收方有3个,分别为目的接收方1、目的接收方2和目的接收方3,其分别设置的最小电子资源1、2和3,而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为12,则可以按比例将12分成3份,即目的接收方1可以能分到2,目的接收方2能分到4,目的接收方3能分到6,当然还可以根据这三个目的接收方在消息群内的活跃度为这三个目的接收方转移不低于各自的最小电子资源的电子资源,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本发明在此不一一列举,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为,当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不满足至少一个目的接收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时,则将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仅发送至满足电子资源转移条件的目的接收方的账户中,具体在转移电子资源时也可以参考前述描述。例如,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为5,目的接收方依然有三个,分别为目的接收方1、目的接收方2和目的接收方3,其分别设置的最小电子资源1、2和6,则可以确定出5小于6,则可以将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5转移至目的接收方1和目的接收方2的账户中,目的接收方1的账户中增加1.7,目的接收方的账户增加3.3。
再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为,当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分别不低于各个目的接收方设置的最小电子资源,但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不高于各个目的接收方设置的最小电子资源的总和,则可以根据目的接收方的活跃度选择出满足前述条件的接收方,然后再将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转移至选择出的接收方的账户中,或者向发送方询问,由发送方决定是否修改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或者重新选择接收电子资源的接收方。例如,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为8,目的接收方依然有三个,分别为目的接收方1、目的接收方2和目的接收方3,其分别设置的最小电子资源1、2和6,则可以确定出1+2+6=9大于8,则可以根据目的接收方1、2和3的活跃度选择出两个目的接收方,例如选择出目的接收方2和3,则按比例将8划分成两份,即2和6,然后在目的接收方2的账户中增加2,在目的接收方3的账户中增加6。
S810、即时消息发送平台将即时消息基于消息群的群聊窗口展示给满足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对应的目的接收方1。
S811、即时消息发送平台将即时消息基于消息群的群聊窗口展示给满足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对应的目的接收方2。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810和S811同时实施,实际应用中,是在群聊窗口中将即时消息展示给目的接收方1和2,或者直接@目的接收方1和2查收即时消息等。
S812、即时消息发送平台当确定出均不满足目的接收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时,确定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转移失败,向发送方反馈即时消息发送失败通知。
具体地,当确定出不满足目的接收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时,则不向接收方发送即时消息,也不从发送方的账户中扣除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也不向目的接收方的账户转移电子资源,然后向发送方反馈即时消息发失败的通知。
再一种实施方式中,消息群中的群成员可以随意设置其他群成员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则可以按照图9b所示的流程实施即时消息发送方法,以发送方终端设备为终端设备1,接收方的终端设备为终端设备2为例进行说明,上述即时消息发送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91、终端设备1获取基于消息群的群聊窗口输入的即时消息。
S92、终端设备1根据即时消息,调用电子资源转移接口生成电子资源转移请求,所述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用于指示将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由发送方账户转移到接收方账户。
具体可以参考步骤S32的实施,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S93、终端设备1发送携带所述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
S94、即时消息发送平台从消息群内为所述发送方设置电子资源转移条件的群成员中,确定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满足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的候选接收方。
本步骤中,由于本实施例基于群聊窗口发送即时消息,为了避免将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转移至错误的接收方,故即时消息发送平台会基于OIDB数据库中存储有配置用户信息、被配置用户信息与配置用户为被配置用户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故可以基于上述对应关系可以确定出消息群内为发送方设置电子资源转移条件的接收方,然后在基于这些接收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确定出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满足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的候选接收方。例如,还以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为不低于最小电子资源为例进行说明,发送方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为12,为发送方设置电子资源转移条件的接收方有5个,接收方1~5,其分别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分别3、6、10、14、16,则可以确定出不高于12的接收方为接收方1~3,则称接收方1~3为候选接收方。
S95、即时消息发送平台将即时消息发送给确定出的候选接收方。
本步骤中,即时消息发送平台基于消息群的聊天窗口将即时消息发送给候选接收方。
S96、即时消息发送平台确定候选接收方中查收所述即时消息的接收方。
S97、即时消息发送平台将查收即时消息的接收方账户中增加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
步骤S96和S97中,当消息群中有群成员查收即时消息时,即时消息发送平台可以检测到查收即时消息的接收方,然后可以确定出接收方是否为候选接收方,若是,则将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转移至查收即时消息的接收方的账户中;需要说明的是,当有不止一个候选接收方查收了即时消息,则可以根据候选接收方的查收即时消息的顺序,将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划分成m份,m为查收即时消息的候选接收方的数量,然后依次向候选接收方中查收即时消息的接收方的账户中转移不低于最小电子资源的电子资源,具体可以参考图9a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基于此,实现了消息群内由接收方设定发送方发送即时消息时需要携带的电子资源的额度,提高了接收方对接收到的即时消息中电子资源的可控性。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1(发送方)可能因一些原因不知道用户2(接收方)对其设置了电子资源转移条件,当用户1向用户2发送普通消息时,由于用户2对用户1设置了电子资源转移条件,故该普通消息不会发送至用户2,同时会在用户1与用户2的聊天窗口中向用户1展示普通消息发送失败的提示,参考图10a所示,用户1向用户1发送普通消息“不可思议”时发送失败的效果示意图,图10a中在聊天窗口顶部提示“好友只接收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发送失败的提示”,同时用小灰条提示用户1“好友设置仅接收你的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此外,图10a还向用户展示“注:提示条首次点击面板后消失;”,以提醒用户注意。为了避免用户1重复编辑普通消息,本发明提出支持消息重发,即以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形式进行重发。具体地,需要用户1点击图10a中的“点此进入开启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功能”,待用户1开启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功能后,用户1可以点击图10a中的普通文本“不可思议”,然后出现图10b所示的重发消息界面图,当用户1点击重发消息后,当确定出用户1设置密码支付时,若用户1默认的账户余额足够时会跳转出图10c所示的支付界面,当用户1支付完成后,支付平台会向用户1展示图10d所示的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发送界面,当用户1点击图10d中的“发送框”后,则终端设备1会将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发送至支付平台。若账户余额不足时会提示用户1当前账户余额不足,请切换余额足够的账户。需要说明的是,图10a~图10d仅是一种重发消息的实施方式,当然可能还存在别的实施方式,现有的实施方式也适用,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较佳地,为了防止用户2忘记开启了仅接收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这一功能,会在聊天窗口设置一个提醒功能,该提醒功能用户提醒用户2对用户1开启了仅接收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功能,当该提醒功能被开启时,当用户2每次进入其与用户1之间的聊天窗口时,若确定出用户2开启了接收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这一功能,则会在预设位置处提醒用户2,提醒内容可以为“仅收Ta的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具体地,预设位置可以为昵称下方,提醒内容的字体为小字提醒等,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配置,参考图11a所示的在用户1的昵称下方提醒用户2的效果示意图。该提醒功能一旦被用户2关闭,则不会在聊天窗口中展示,参考图11b所示。
基于此,描述了即时消息发送方法,终端设备1获取用户1输入的即时消息,根据即时消息,调用电子资源转移接口生成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用于指示将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由发送方账户转移到接收方账户,这样,即时消息发送平台在接收到上述即时消息后,会响应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确认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是否满足接收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在确认满足电子资源转移条件时,从用户1的账户中扣除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并在用户2的账户中增加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基于此实现了用户2获取到用户1支付的电子资源,然后即时消息发送平台将即时消息发送至终端设备2。
较佳地,本发明中的即时消息发送平台包括支付平台和即时通信平台,为了保证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安全且成功的传输至用户2,支付平台还可以针对扣除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生成电子支付标识,并携带在响应消息中发送至终端设备1,这样一来,终端设备1可以将接收到的电子支付标识携带在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中发送给即时通信平台,使得即时通信平台在接收到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后,将其内的电子支付发送至支付平台进行校验,当支付平台基于电子支付标识对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校验通过后,向即时通信平台发送许可消息,以使即时通信平台接收到许可消息后,将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发送至终端设备2。终端设备2在接收到该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后,将该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展示给用户2。至此,实现了接收方对发送方发送的即时消息中电子资源的设定,提高了接收方对接收到的电子资源的可控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发送的灵活性,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体验效果。
可选地,支付平台在从用户1的账户中扣除用户1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后,可以不立即将上述电子资源转移至用户2的账户中,可以采用预扣款的方式,即先本地存储该电子资源,当即时通信平台将携带电子支付标识的即时消息发送至终端设备2后,终端设备2会将该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展示给用户2,当用户2点击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后,终端设备2会接收到用户2触发的电子资源获取指示,然后向支付平台发送电子资源获取请求,该获取请求中携带电子支付标识,这样一来,支付平台可以基于该电子支付标识确定出与其对应的电子资源,然后将确定出的电子资源转移至用户2的账户中,基于此,用户2一方面可以查看到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另一方面,用户2也可以获取到用户1转移的电子资源。
接下来电子资源转移条件的配置过程进行描述,以用户1对其他用户进行配置为例进行说明,其他用户可以包括用户2。配置电子资源转移条件的流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终端设备根据用户1发送电子资源转移条件的配置指示,向即时消息发送平台发送待配置用户信息和为待配置用户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此处以在支付平台上存储电子资源转移条件为例进行说明。
具体地,当用户1期望待配置用户仅能向其发送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时,则会打开用户1与待配置用户之间的聊天窗口,然后开启发送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的功能,支付平台会通过终端设备1向用户1展示如图12所示的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功能界面,用户1可以点击“设置”图标,然后支付平台在接收到该指令后,基于终端设备1向用户1展示图2c所示的配置界面,用户1基于该配置界面即可为待配置用户设置电子资源转移条件,然后向支付平台发送用户1为待配置用户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
步骤二、支付平台存储用户1的用户信息、待配置用户信息和用户1为待配置用户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
本步骤中,支付平台在接收到上述配置信息后,可以先获取用户1的用户信息,然后建立用户1的用户信息、待配置用户信息和用户1为待配置用户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存储至对应关系列表中,该列表中存储有配置用户信息、被配置用户信息与配置用户为被配置用户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参考表1所示,表1中以电子资源转移条件为最小电子资源,且电子资源为金额为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用户1可以为用户2设置仅接收用户2的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同样用户2也可以为用户1设置仅接收用户1的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其金额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对应关系列表中分开存储,当用户1为用户2设置电子资源转移条件时,用户1为配置用户,用户2为被配置用户;而当用户2为用户1设置电子资源转移条件时,用户2为配置用户,用户1为被配置用户,故对应关系是不同的。以用户1~n的用户信息用U1~Un表示为例进行说明,表1中M1~Mn为金额,则表1中的对应关系如下:
表1
配置用户信息 被配置用户信息 电子资源转移条件
U1 U2 M1
U2 U1 M2
U1 U3 M3
…… …… ……
Un U10 Mn
由上述表1可知,配置过程可以针对不同的待配置用户分别按照上述两个步骤单独配置,且配置成功后由支付平台存储上述对应关系,即使用户更换终端设备和清除缓存都不会变更上述配置,除非用户主动修改上述对应关系。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用户信息可以为用户的昵称、账号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有些操作是即时通信平台发送至消息收发双方的,故为了避免即时通信平台不能及时获知消息收发双方是否设置了电子资源转移条件,本发明提出支付平台可以将上述对应关系同步到即时通信平台上。
通过实施上述电子资源转移条件的配置过程,实现了接收方为发送方向其发送的电子资源的灵活配置。
本发明提供的即时消息发送方法,在接收到发送方输入的即时消息后,根据即时消息,调用电子资源转移接口生成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用于指示将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由发送方账户转移到接收方账户,然后向即时消息发送平台发送携带所述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这样,即时消息发送平台会响应上述电子资源转移请求,并确认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是否满足接收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当确定出满足电子资源转移条件时,从发送方账户中扣除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在接收方账户中增加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将即时消息发送给接收方;当确定出不满足电子资源转移条件时,确定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转移失败,向发送方反馈即时消息发送失败通知。采用上述方法,接收方可以除了查看到即时消息外,还可以获取到发送方发送的满足接收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的电子资源,实现了接收方对发送方向其发送的即时消息中电子资源的灵活配置,提高了接收方对电子资源的可控性。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即时消息发送平台侧的即时消息发送装置,由于上述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即时消息发送平台侧的即时消息发送方法相似,因此上述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1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即时消息发送平台侧的即时消息发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101,用于接收发送方发送的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所述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用于指示将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由发送方账户转移到接收方账户;
确认单元102,用于响应所述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确认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是否满足接收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
发送单元103,用于当确定出满足电子资源转移条件时,从所述发送方账户中扣除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在所述接收方账户中增加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将所述即时消息发送给接收方;当确定出不满足电子资源转移条件时,确定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转移失败,向发送方反馈即时消息发送失败通知。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送方为消息群内的群成员;以及
所述发送单元103,还用于在接收到发送方基于消息群的群聊窗口输入的即时消息后,向发送方发送所述消息群中为所述发送方设置电子资源转移条件的接收方;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101,还用于接收发送方发送的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所述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用于指示将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由发送方账户转移到选择出的目的接收方账户,所述目的接收方为发送方基于接收到的为所述发送方设置电子资源转移条件的接收方中选择出的;
所述确认单元102,还用于响应所述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确认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是否满足选择出的目的接收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
所述发送单元103,还用于当确定出满足至少一个目的接收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时,从所述发送方账户中扣除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在满足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对应的目的接收方的账户中增加不超过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将所述即时消息基于消息群的群聊窗口展示给满足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对应的目的接收方;当确定出均不满足目的接收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时,确定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转移失败,向发送方反馈即时消息发送失败通知。
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送方为消息群内的群成员;以及
所述确认单元102,具体用于从消息群内为所述发送方设置电子资源转移条件的群成员中,确定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满足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的候选接收方;
所述发送单元103,具体用于将所述即时消息发送给确定出的候选接收方;确定所述候选接收方中查收所述即时消息的接收方;将查收所述即时消息的接收方账户中增加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
较佳地,所述发送方为消息群内的群成员用户,以及所述接收方为消息群内的用于管理群资料的用户。
优选地,接收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为不低于最小电子资源;以及
所述确认单元102,具体用于接收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的接收方信息;根据所述接收方信息和发送方信息,从存储的配置用户信息、被配置用户信息与配置用户为被配置用户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中提取出接收方为所述发送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在确定出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不低于所述最小电子资源时,确认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满足接收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
优选地,接收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为不低于最小电子资源;以及
所述确认单元102,具体用于接收所述发送方发送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获取请求,所述电子资源转移条件获取请求中携带有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的接收方信息;根据所述接收方信息和所述发送方信息,从存储的配置用户信息、被配置用户信息与配置用户为被配置用户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中提取出接收方为所述发送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将提取出的接收方为所述发送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发送给所述发送方,由所述发送方在确定出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不低于最小电子资源,确认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满足接收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的即时消息发送平台侧的即时消息发送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104,用于接收所述发送方发送的待配置用户信息和为所述待配置用户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
存储单元105,用于存储所述发送方信息、待配置用户信息和所述发送方为所述待配置用户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
为了描述的方便,以上各部分按照功能划分为各模块(或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发明时可以把各模块(或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硬件中实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终端侧的即时消息发送装置,由于上述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终端侧的即时消息发送方法相似,因此上述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1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侧的即时消息发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111,用于获取输入的即时消息;
调用单元112,用于根据所述即时消息,调用电子资源转移接口生成电子资源转移请求,所述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用于指示将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由发送方账户转移到接收方账户;
发送单元113,用于发送携带所述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
显示单元114,用于当确认出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满足接收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时,在所述发送方账户中扣除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显示即时消息发送成功反馈消息;当确认出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不满足接收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时,确定电子资源转移失败,显示即时消息发送失败反馈消息。
较佳地,所述输入的即时消息为基于消息群的群聊窗口输入的即时消息。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终端侧的即时消息发送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115,用于在调用单元112根据所述即时消息,调用电子资源转移接口生成电子资源转移请求之前,获取所述消息群中为发送方设置电子资源转移条件的接收方并输出展示;获取选择出的目的接收方;
所述调用单元11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即时消息和选择出的目的接收方,调用电子资源转移接口生成电子资源转移请求,所述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用于指示将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由发送方账户转移到选择出的目的接收方账户。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单元114,具体用于按照下述方法确认出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满足接收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发送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及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的接收方信息;接收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满足接收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的确认结果,所述确认结果是根据提取出的所述接收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对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进行判断得到的,所述接收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为根据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的接收方信息提取出的。
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资源转移条件为不低于最小电子资源;以及
所述显示单元114,还用于按照下述方法确认出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满足接收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发送电子资源转移条件获取请求,所述电子资源转移条件获取请求中携带有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的接收方信息;接收返回的接收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并将所述电子转移条件输出展示;在确定出输入的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不低于最小电子资源,则确认出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满足接收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
较佳地,所述发送单元113,还用于根据输入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的配置指示,发送待配置用户信息和为所述待配置用户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
为了描述的方便,以上各部分按照功能划分为各模块(或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发明时可以把各模块(或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硬件中实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另一种终端侧的即时消息发送装置,由于上述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终端侧的另一种即时消息发送方法相似,因此上述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1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侧的另一种即时消息发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
接收单元121,用于接收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所述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用于指示将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由发送方账户转移到接收方账户,所述即时消息为在确定出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满足所述接收方为发送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时发送的;
输出显示单元122,用于将所述即时消息输出显示。
较佳地,本发明提供的即时消息发送装置,还包括:
发送单元123,用于在接收单元121接收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之前,根据输入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的配置指示,发送发送方信息和为所述发送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
在介绍了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即时消息发送方法、装置和可读介质之后,接下来,介绍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计算装置,该计算装置可以为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也可以为即时消息发送平台。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实现为系统、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实施方式、完全的软件实施方式(包括固件、微代码等),或硬件和软件方面结合的实施方式,这里可以统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本发明的计算装置可以至少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单元、以及至少一个存储单元。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被所述处理单元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单元执行本说明书上述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即时消息发送方法中的步骤。例如,所述处理单元可以执行如图3所示的步骤S31~S311中终端设备或即时消息发送平台实施的即时消息发送流程。
下面参照图16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这种实施方式的计算装置130。图16显示的计算装置13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16所示,计算装置13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计算装置13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131、上述至少一个存储单元132、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132和处理单元131)的总线133。
总线133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存储单元132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32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132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1323。
存储单元132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1324的程序/实用工具1325,这样的程序模块1324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计算装置13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34(例如键盘、指向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计算装置13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计算装置13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135进行。并且,计算装置13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136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136通过总线133与用于计算装置13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理解,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计算装置13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的即时消息发送方法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产品在计算机设备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计算机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即时消息发送方法中的步骤,例如,所述计算机设备可以执行如图3所示的步骤S31~S311中终端设备或即时消息发送平台实施的即时消息发送流程。
所述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即时消息发送方法的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计算设备上运行。然而,本发明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装置的若干单元或子单元,但是这种划分仅仅是示例性的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单元来具体化。
此外,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发明方法的操作,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操作,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操作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地或备选地,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和/或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0)

1.一种即时消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发送方发送的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所述电子资源转移请求基于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发送方信息、接收方信息生成,用于指示将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由发送方账户转移到接收方账户;其中,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是所述发送方在电子资源输入界面中输入的;
响应所述电子资源转移请求,根据预先设置的所述发送方信息、所述接收方信息和接收方为所述发送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发送方对应的所述接收方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
确认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是否满足所述接收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
当确定出满足电子资源转移条件时,从所述发送方账户中扣除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在所述接收方账户中增加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将所述即时消息发送给接收方;
当确定出不满足电子资源转移条件时,确定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转移失败,向发送方反馈即时消息发送失败通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方为消息群内的群成员;以及
在接收到发送方基于消息群的群聊窗口输入的即时消息后,向发送方发送所述消息群中为所述发送方设置电子资源转移条件的接收方;以及
接收发送方发送的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所述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用于指示将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由发送方账户转移到选择出的目的接收方账户,所述目的接收方为发送方基于接收到的为所述发送方设置电子资源转移条件的接收方中选择出的;
响应所述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确认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是否满足选择出的目的接收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
当确定出满足至少一个目的接收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时,从所述发送方账户中扣除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在满足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对应的目的接收方的账户中增加不超过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将所述即时消息基于消息群的群聊窗口展示给满足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对应的目的接收方;
当确定出均不满足目的接收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时,确定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转移失败,向发送方反馈即时消息发送失败通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方为消息群内的群成员;以及响应所述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确认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是否满足接收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具体包括:
从消息群内为所述发送方设置电子资源转移条件的群成员中,确定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满足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的候选接收方;
在所述接收方账户中增加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将所述即时消息发送给接收方,具体包括:
将所述即时消息发送给确定出的候选接收方;
确定所述候选接收方中查收所述即时消息的接收方;
将查收所述即时消息的接收方账户中增加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方为消息群内的群成员用户,以及所述接收方为消息群内的用于管理群资料的用户。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为不低于最小电子资源;以及按照下述方法确认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是否满足接收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
接收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的接收方信息;
根据所述接收方信息和发送方信息,从存储的配置用户信息、被配置用户信息与配置用户为被配置用户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中提取出接收方为所述发送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
在确定出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不低于所述最小电子资源时,确认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满足接收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为不低于最小电子资源;以及按照下述方法确认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是否满足接收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
接收所述发送方发送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获取请求,所述电子资源转移条件获取请求中携带有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的接收方信息;
根据所述接收方信息和所述发送方信息,从存储的配置用户信息、被配置用户信息与配置用户为被配置用户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中提取出接收方为所述发送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
将提取出的接收方为所述发送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发送给所述发送方,由所述发送方在确定出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不低于最小电子资源,确认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满足接收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所述发送方发送的待配置用户信息和为所述待配置用户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
存储所述发送方信息、待配置用户信息和所述发送方为所述待配置用户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
8.一种即时消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输入的即时消息;
根据所述即时消息,调用电子资源转移接口生成电子资源转移请求,所述电子资源转移请求基于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发送方信息、接收方信息生成,用于指示将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由发送方账户转移到接收方账户;其中,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是所述发送方在电子资源输入界面中输入的;
发送携带所述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
当确认出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满足接收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时,在所述发送方账户中扣除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显示即时消息发送成功反馈消息;其中,所述接收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是从即时消息发送平台获取的,即时消息发送平台存储有所述发送方信息、所述接收方信息和所述接收方为所述发送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的对应关系;
当确认出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不满足接收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时,确定电子资源转移失败,显示即时消息发送失败反馈消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的即时消息为基于消息群的群聊窗口输入的即时消息。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即时消息,调用电子资源转移接口生成电子资源转移请求之前,还包括:
获取消息群中为发送方设置电子资源转移条件的接收方并输出展示;
获取选择出的目的接收方;
根据所述即时消息,调用电子资源转移接口生成电子资源转移请求,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即时消息和选择出的目的接收方,调用电子资源转移接口生成电子资源转移请求,所述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用于指示将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由发送方账户转移到选择出的目的接收方账户。
11.如权利要求8~10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方法确认出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满足接收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
发送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及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的接收方信息;
接收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满足接收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的确认结果,所述确认结果是根据提取出的所述接收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对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进行判断得到的,所述接收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为根据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的接收方信息提取出的。
12.如权利要求8~10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资源转移条件为不低于最小电子资源;以及按照下述方法确认出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满足接收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
发送电子资源转移条件获取请求,所述电子资源转移条件获取请求中携带有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的接收方信息;
接收返回的接收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并
将所述电子资源 转移条件输出展示;
在确定出输入的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不低于最小电子资源,则确认出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满足接收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输入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的配置指示,发送待配置用户信息和为所述待配置用户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
14.一种即时消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所述电子资源转移请求基于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发送方信息、接收方信息生成,用于指示将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由发送方账户转移到接收方账户,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是发送方在电子资源输入界面中输入的;所述即时消息为在确定出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满足所述接收方为发送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时发送的;
将所述即时消息输出展示。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之前,还包括:
根据输入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的配置指示,发送发送方信息和为所述发送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
16.一种即时消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发送方发送的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所述电子资源转移请求基于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发送方信息、接收方信息生成,用于指示将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由发送方账户转移到接收方账户;其中,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是所述发送方在电子资源输入界面中输入的;
确认单元,用于响应所述电子资源转移请求,根据预先设置的所述发送方信息、所述接收方信息和接收方为所述发送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发送方对应的所述接收方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并确认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是否满足所述接收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
发送单元,用于当确定出满足电子资源转移条件时,从所述发送方账户中扣除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在所述接收方账户中增加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将所述即时消息发送给接收方;当确定出不满足电子资源转移条件时,确定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转移失败,向发送方反馈即时消息发送失败通知。
17.一种即时消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输入的即时消息;
调用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即时消息,调用电子资源转移接口生成电子资源转移请求,所述电子资源转移请求基于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发送方信息、接收方信息生成,用于指示将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由发送方账户转移到接收方账户;其中,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是所述发送方在电子资源输入界面中输入的;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携带所述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
显示单元,用于当确认出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满足接收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时,在所述发送方账户中扣除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显示即时消息发送成功反馈消息;当确认出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不满足接收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时,确定电子资源转移失败,显示即时消息发送失败反馈消息;其中,所述接收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是从即时消息发送平台获取的,即时消息发送平台存储有所述发送方信息、所述接收方信息和所述接收方为所述发送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的对应关系。
18.一种即时消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携带电子资源转移请求的即时消息,所述电子资源转移请求基于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发送方信息、接收方信息生成,用于指示将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由发送方账户转移到接收方账户,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是发送方在电子资源输入界面中输入的;所述即时消息为在确定出所述指定数量的电子资源满足所述接收方为发送方设置的电子资源转移条件时发送的;
输出显示单元,用于将所述即时消息输出显示。
19.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或执行如权利要求8~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
2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权利要求8~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
CN201811315269.3A 2018-11-06 2018-11-06 一种即时消息发送方法、装置和可读介质 Active CN1111473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15269.3A CN111147348B (zh) 2018-11-06 2018-11-06 一种即时消息发送方法、装置和可读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15269.3A CN111147348B (zh) 2018-11-06 2018-11-06 一种即时消息发送方法、装置和可读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47348A CN111147348A (zh) 2020-05-12
CN111147348B true CN111147348B (zh) 2021-08-20

Family

ID=70516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15269.3A Active CN111147348B (zh) 2018-11-06 2018-11-06 一种即时消息发送方法、装置和可读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4734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38732A (zh) * 2020-06-16 2020-10-02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订单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740897B (zh) * 2020-08-06 2020-11-27 上海众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信息处理的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187622B (zh) * 2020-09-27 2022-06-14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即时消息的展示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1769A (zh) * 2009-11-27 2011-06-0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支付数据处理方法、系统、支付终端及支付服务器
CN105989463A (zh) * 2015-02-13 2016-10-0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基于即时通讯工具的支付方法及装置
CN106920083A (zh) * 2016-08-05 2017-07-0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业务实现方法、支付方法及装置
CN108521364A (zh) * 2018-02-07 2018-09-11 链家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内部即时通讯应用的红包发放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541952B2 (en) * 2017-04-26 2020-01-2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Recommendation generator responsive to messaging content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1769A (zh) * 2009-11-27 2011-06-0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支付数据处理方法、系统、支付终端及支付服务器
CN105989463A (zh) * 2015-02-13 2016-10-0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基于即时通讯工具的支付方法及装置
CN106920083A (zh) * 2016-08-05 2017-07-0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业务实现方法、支付方法及装置
CN108521364A (zh) * 2018-02-07 2018-09-11 链家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内部即时通讯应用的红包发放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47348A (zh) 2020-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10189B1 (en) Method and system to converse across fragmented messaging services based on discussion topics
US11257082B2 (en) Payment system and method
CN109587044B (zh) 群组创建、消息交互方法和装置
US10235663B2 (en) Method, system and server system of payment based on a conversation group
CN107294908B (zh) 即时通信应用中的账号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144154B (zh) 发起预约会议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40052633A1 (en) Payment in a chat session
US20130173424A1 (en) System for delivering gift item using social network information and method thereof
US11902326B1 (en) Secure messaging integration with messaging applications
US9043870B1 (en) Automated sign up based on existing online identity
CN111147348B (zh) 一种即时消息发送方法、装置和可读介质
CN102567299A (zh) 使用文本消息与电子表格交互
JP2022130673A (ja) グループベース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システムにおいて外部許可提供及び外部メッセージング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リクエストを管理する装置及び方法
US20110307565A1 (en) Group messaging integration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8137476A1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及服务器
CN112534837A (zh) 用于提供灵活且集成的通信、调度和商业平台的系统和方法
CN113946739A (zh) 敏感数据查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30013744A1 (en) Connection of network members
CN113127116A (zh) 会话消息显示方法及相关设备
US10021082B2 (en) Integration of form and file services
US8996613B2 (en) Automated activity creation in a mobile device business application
CN106888231A (zh) 一种数据交互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KR101471171B1 (ko) 게시판과 연계된 인스턴트 메시징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2362842B1 (ko) 히든 메시지 이모티콘 서비스 방법 및 시스템
WO2018075709A1 (en) Communications and analysis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