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62512A - 一种工作任务处理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作任务处理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62512A
CN107862512A CN201711259924.3A CN201711259924A CN107862512A CN 107862512 A CN107862512 A CN 107862512A CN 201711259924 A CN201711259924 A CN 201711259924A CN 107862512 A CN107862512 A CN 1078625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sk
recipient
processing method
decomposition
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5992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彦波
刘玉锋
任国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hongy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hongy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hongy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hongy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25992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62512A/zh
Publication of CN1078625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625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5Human resource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作任务处理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工作任务处理方法包括:接收创建的工作任务;根据预设的岗位数据库得到与工作任务对应的任务接收人,并将工作任务发送至对应的任务接收人;当接收到工作任务结束的指令后,根据预设的评价模型对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本发明提供的工作任务处理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规章制度为准则,以部门职责、岗位职责为抓手,对员工的工作内容以及工作质量进行了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Description

一种工作任务处理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工作任务处理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的无纸化办公系统只是简单的参照原有的模式建立的线上办公系统,并进行了适当的功能扩展,例如加入了“互动”、“考勤”等功能。这些功能的出现只是简单的丰富了系统功能内容,但对于系统的本质功能并没有过多的早增强,并且对于企业任务工作也缺乏有效的后期跟踪、评价等手段。
工作任务作为日常企业工作的最小单位,不仅仅是工作内容的体现,更多的是企业性质、营业范围、人员岗位的具体体现。针对工作任务的管理,如果仅仅是从任务质量、任务进度着手,将出现以绩效为标准的僵化考核体系,进而出现职责不清、内容不明的混乱局面,并且无法有效的评价出“什么事该找谁,什么人该做什么事”。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出现的对工作任务的管理出现职责不清、内容不明的混乱局面,及无法对员工的工作内容以及工作质量进行了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作任务处理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工作任务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创建的工作任务;
根据预设的岗位数据库得到与所述工作任务对应的任务接收人,并将所述工作任务发送至所述对应的任务接收人;
当接收到所述工作任务结束的指令后,根据预设的评价模型对所述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可选的,在本发明所述的工作任务处理方法中,所述根据预设的岗位数据库得到与所述工作任务对应的任务接收人,包括:
将所述工作任务输入到预设的岗位数据库中进行匹配,得到与所述工作任务对应的任务接收人;
或者,将在先选取的任务接收人输入到预设的岗位数据库中,得到在先选取的任务接收人的岗位职责;当所述岗位职责中包括所述工作任务时,判断所述在先选取的任务接收人为所述工作任务对应的任务接收人。
可选的,在本发明所述的工作任务处理方法中,在接收创建的工作任务之后,还包括:
接收分解后的工作任务,其中,所述分解后的工作任务是将所述创建的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得到的工作任务。
可选的,在本发明所述的工作任务处理方法中,根据预设的岗位数据库得到与所述工作任务对应的任务接收人,并将所述工作任务发送至所述对应的任务接收人,包括:
当接收到分解后的工作任务时,根据预设的岗位数据库得到与所述分解后的工作任务对应的任务接收人,并将每一个分解后的工作任务发送至对应的任务接收人。
可选的,在本发明所述的工作任务处理方法中,在将每一个分解后的工作任务发送至对应的任务接收人之后,还包括:
将所有的任务接收人组成工作群组,以供所述任务接收人在所述工作群组中进行讨论。
可选的,在本发明所述的工作任务处理方法中,在将所述工作任务/每一个分解后的工作任务发送至所述对应的任务接收人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工作任务/每一个分解后的工作任务需要新增的任务接收人时,接收所述新增的任务接收人的信息;
根据所述新增的任务接收人的信息,将所述工作任务/每一个分解后的工作任务转发给所述新增的任务接收人。
可选的,在本发明所述的工作任务处理方法中,在将所述工作任务/每一个分解后的工作任务发送至所述对应的任务接收人之后,还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任务接收人的驳回请求后,将所述驳回请求发送至任务发起人;
当接收到所述任务发起人接受所述驳回请求的指令时,判定所述任务接收人的工作任务结束。
可选的,在本发明所述的工作任务处理方法中,还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任务发起人确定任务接收人未完成工作任务的指令后,向所述任务接收人发出继续/重新工作的指令。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工作任务处理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工作任务处理程序,所述工作任务处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工作任务处理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工作任务处理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规章制度为准则,以部门职责、岗位职责为抓手,对员工的工作内容以及工作质量进行了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法实施例工作任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例1的工作任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出现的对工作任务的管理出现职责不清、内容不明的混乱局面,及无法对员工的工作内容以及工作质量进行了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作任务处理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作任务处理方法,图1是本发明方法实施例工作任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工作任务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接收创建的工作任务。
可选的,在本发明方法实施例所述的工作任务处理方法中,在接收创建的工作任务之后,还包括:
接收分解后的工作任务,其中,所述分解后的工作任务是将所述创建的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得到的工作任务。
S102:根据预设的岗位数据库得到所述工作任务的任务接收人,并将所述工作任务发送至所述任务接收人。
所述根据预设的岗位数据库得到与所述工作任务对应的任务接收人,包括:
将所述工作任务输入到预设的岗位数据库中进行匹配,得到与所述工作任务对应的任务接收人;或者,将在先选取的任务接收人输入到预设的岗位数据库中,得到在先选取的任务接收人的岗位职责;当所述岗位职责中包括所述工作任务时,判断所述在先选取的任务接收人为所述工作任务对应的任务接收人。即,根据预设的岗位数据库得到与所述工作任务对应的任务接收人,可以将所述工作任务在预设的岗位数据库中进行匹配,得到与所述工作任务对应的任务接收人;也可以根据已知的知识确定对应的任务接收人,并根据预设的岗位数据库判断所述人员是否符合要求。
可选的,在本发明所述的工作任务处理方法中,在接收创建的工作任务之后,还包括:接收分解后的工作任务,其中,所述分解后的工作任务是将所述创建的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得到的工作任务。
可选的,在本发明所述的工作任务处理方法中,根据预设的岗位数据库得到与所述工作任务对应的任务接收人,并将所述工作任务发送至所述对应的任务接收人,包括:当接收到分解后的工作任务时,根据预设的岗位数据库得到与所述分解后的工作任务对应的任务接收人,并将每一个分解后的工作任务发送至对应的任务接收人。
可选的,在本发明所述的工作任务处理方法中,在将每一个分解后的工作任务发送至对应的任务接收人之后,还包括:将所有的任务接收人组成工作群组,以供所述任务接收人在所述工作群组中进行讨论。
可选的,在本发明所述的工作任务处理方法中,在将所述工作任务/每一个分解后的工作任务发送至所述对应的任务接收人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工作任务/每一个分解后的工作任务需要新增的任务接收人时,接收所述新增的任务接收人的信息;
根据所述新增的任务接收人的信息,将所述工作任务/每一个分解后的工作任务转发给所述新增的任务接收人。
可选的,在本发明所述的工作任务处理方法中,在将所述工作任务/每一个分解后的工作任务发送至所述对应的任务接收人之后,还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任务接收人的驳回请求后,将所述驳回请求发送至任务发起人;
当接收到所述任务发起人接受所述驳回请求的指令时,判定所述任务接收人的工作任务结束。
可选的,在本发明所述的工作任务处理方法中,还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任务发起人确定任务接收人未完成工作任务的指令后,向所述任务接收人发出继续/重新工作的指令。
S103:当接收到所述工作任务结束的指令后,根据预设的评价模型对所述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本发明方法实施例通过将工作任务在预设的岗位数据库中进行匹配得到对应的任务接收人,并且以任务结束后的评价为入口,实现了工作任务的闭环管理,以绩效评价为入口,通过对岗位职责与任务的关联度、任务各节点的完成质量、交付件质量等多个维度对工作任务进行完整性评价,即实现了对任务的评价,又实现了岗位职责与工作内容的有效联动。
为了更加详细的说明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给出实例1。
图2是本发明实例1的工作任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企业部门职责,岗位清单、岗位职责,岗位人员的基础数据模型;
2)任务发起人A创建工作任务W,根据工作内容查找相应的部门岗位,由岗到人。根据岗位职责进行二次筛选,判断人员是否符合条件。人员选定后通过短信、应用消息等方式进行通知;
3)任务接收人B接到任务后,根据任务内容判断该任务是否需要自己参与,如果需要,则执行4),否则填写驳回原因,直接驳回,针对B的任务结束;
4)依据分配的工作内容进行处理,在任务处理过程中,如果存在需要沟通的情况,可以在任务消息中进行讨论。讨论的范围包括所有人或目标人员;
5)企业人员B在任务完成后,需要对所完成的任务内容进行确认;
6)对于驳回的任务,任务发起人A如果不认可驳回原因,可以继续给驳回人发送任务信息,否则驳回人任务结束。
7)任务里过程中,发现有新增的参与人,可以通过转发操作将任务转发给新增的任务接收人;
8)任务发起人A在整个任务完成后,依据评价模型对任务的所有参与人进行绩效评价,评价后整个任务结束。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工作任务处理方法的步骤。
具体的,本发明的终端具有工作任务管理及绩效评价功能。企业工作集成与绩效评价系统主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人与事的对应”,通过部门职责、岗位职责确认需要哪些部门的哪些岗位参与执行,并通过岗位与人员的配置关系确认到具体的人员上;二是解决了工作任务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从任务的创建、执行、结束这三个关键节点对任务进行全生命周期的掌控,特别是任务结束时的评价环节,不仅仅是对任务完成情况的反馈,更是对工作内容与工作岗位匹配程度的评价。企业工作集成与绩效评价系统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为整个管理体系提供支撑。
该系统中的职责管理包括部门职责、岗位职责、岗位人员三部门管理,主要解决随着部门及人员的增多,出现的部门职责不清,部门岗位重复或缺失,以及人员不足或人员超员的情况,可以为企业管理者“定岗定编”提供数据支撑。
该系统中的任务功能提供了类似于工作组或者圈子的形式,将任务的相关人员集中在一起,针对当前任务可以进行相应的讨论,资料共享,增加了任务参与的互动,提升了沟通效率,并且随时可以增加新的人员。由于任务中的相关人员均是以其岗位、岗位职责为依托,通过建立工作内容与岗位职责的关联模型,依托于大数据平台,实现对工作内容与岗位职责的关联度分析,为后续的任务自动分配提供可能。
绩效评价作为整个闭环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即代表着任务的结束点,又是对任务完成情况的重要考核。做事很重要,但事情的完成质量更为重要。通过时间、工作质量、交付件质量等相关维度,对整个任务的完成情况以及任务相关参与人员进行评价,确保任务可以保质保量的完成,也可以对每个人的任务分工进行有效的掌控,为后续的任务处理提供参考依据。
本系统提供的岗位模型、任务模型、评价模型,具有如下优点:
基于岗位模型实现了人员的动态管理。员工作为企业组成的最小物理单位,岗位作为企业管理的最小单位,两者之间的联动是企业管理的基石,通过岗位人员的动态管理,解决了“岗位不清,人员不明”的情况。
基于岗位模型的任务管理。所有的工作内容均要落实到具体的岗位职责上,实现岗位与工作内容的动态绑定,解决了“事不对岗”和“有事无岗”的情况。基于圈子的任务模型提供了人员交互、附件共享、进度查询等增强性功能。任务参与人员可以直观的了解到其他参与人的工作情况、进展。对于遇到的问题可以及时反馈到系统中,其他人可以对该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和工作指导。
基于岗位职责的绩效评价体系为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提供了保证机制。从任务完成时间、岗位职责匹配程度、交付件质量以及人员反馈情况等多个对整体任务的完成质量进行评估,保证工作可以有序、高效、高质量的完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工作任务处理程序,所述工作任务处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工作任务处理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规章制度为准则,以部门职责、岗位职责为抓手,对员工的工作内容以及工作质量进行了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工作任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创建的工作任务;
根据预设的岗位数据库得到与所述工作任务对应的任务接收人,并将所述工作任务发送至所述对应的任务接收人;
当接收到所述工作任务结束的指令后,根据预设的评价模型对所述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任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的岗位数据库得到与所述工作任务对应的任务接收人,包括:
将所述工作任务输入到预设的岗位数据库中进行匹配,得到与所述工作任务对应的任务接收人;
或者,将在先选取的任务接收人输入到预设的岗位数据库中,得到在先选取的任务接收人的岗位职责;当所述岗位职责中包括所述工作任务时,判断所述在先选取的任务接收人为所述工作任务对应的任务接收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任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创建的工作任务之后,还包括:
接收分解后的工作任务,其中,所述分解后的工作任务是将所述创建的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得到的工作任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作任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预设的岗位数据库得到与所述工作任务对应的任务接收人,并将所述工作任务发送至所述对应的任务接收人,包括:
当接收到分解后的工作任务时,根据预设的岗位数据库得到与所述分解后的工作任务对应的任务接收人,并将每一个分解后的工作任务发送至对应的任务接收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作任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每一个分解后的工作任务发送至对应的任务接收人之后,还包括:
将所有的任务接收人组成工作群组,以供所述任务接收人在所述工作群组中进行讨论。
6.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工作任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工作任务/每一个分解后的工作任务发送至所述对应的任务接收人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工作任务/每一个分解后的工作任务需要新增的任务接收人时,接收所述新增的任务接收人的信息;
根据所述新增的任务接收人的信息,将所述工作任务/每一个分解后的工作任务转发给所述新增的任务接收人。
7.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工作任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工作任务/每一个分解后的工作任务发送至所述对应的任务接收人之后,还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任务接收人的驳回请求后,将所述驳回请求发送至任务发起人;
当接收到所述任务发起人接受所述驳回请求的指令时,判定所述任务接收人的工作任务结束。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作任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任务发起人确定任务接收人未完成工作任务的指令后,向所述任务接收人发出继续/重新工作的指令。
9.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工作任务处理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工作任务处理程序,所述工作任务处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工作任务处理方法的步骤。
CN201711259924.3A 2017-12-04 2017-12-04 一种工作任务处理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078625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59924.3A CN107862512A (zh) 2017-12-04 2017-12-04 一种工作任务处理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59924.3A CN107862512A (zh) 2017-12-04 2017-12-04 一种工作任务处理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62512A true CN107862512A (zh) 2018-03-30

Family

ID=61704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59924.3A Pending CN107862512A (zh) 2017-12-04 2017-12-04 一种工作任务处理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6251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32113A (zh) * 2020-08-10 2020-11-13 深圳博沃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境监督管理方法、平台及存储介质
CN113379394A (zh) * 2021-06-30 2021-09-10 北京世纪互联宽带数据中心有限公司 工单处理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2195A (zh) * 2011-12-28 2012-07-18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产品开发的项目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03745303A (zh) * 2013-12-19 2014-04-23 镇江锐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端的工程项目管理方法
CN105868926A (zh) * 2016-04-28 2016-08-17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实现供电所任务分解自动化分配及绩效考核的管理平台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2195A (zh) * 2011-12-28 2012-07-18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产品开发的项目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03745303A (zh) * 2013-12-19 2014-04-23 镇江锐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端的工程项目管理方法
CN105868926A (zh) * 2016-04-28 2016-08-17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实现供电所任务分解自动化分配及绩效考核的管理平台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32113A (zh) * 2020-08-10 2020-11-13 深圳博沃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境监督管理方法、平台及存储介质
CN111932113B (zh) * 2020-08-10 2023-12-05 深圳博沃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境监督管理方法、平台及存储介质
CN113379394A (zh) * 2021-06-30 2021-09-10 北京世纪互联宽带数据中心有限公司 工单处理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lewellyn et al. 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Exploring social capital within processes
CN103559575B (zh) 企业间对话的系统和方法
Korkala et al. Communication in distributed agile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US20030061266A1 (en) Project workflow system
US2007019217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liberating a proposal
CN105577398B (zh) 一种会务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6980530A (zh) 一种分布式系统工作流处理方法和工作流引擎系统
CN104050540A (zh) 一种团队协作任务管理的方法及系统
CN109740849A (zh) 快速交付的结构设计工作管理方法、平台及系统
Dorairaj et al. Agile software development with distributed teams: Agility, distribution and trust
CN106060075A (zh) 一种实现网页匿名聊天的方法
CN112395341B (zh) 一种基于联邦云合作网络的联邦学习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7862512A (zh) 一种工作任务处理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910089A (zh) 一种智慧社区工单处理方法及装置、服务器、系统
Helquist et al. Dynamic collaboration: Participant-driven agile processes for complex tasks
Bundhun et al. Developing a framework to overcome communication challenges in agile distributed teams–Case study of a Mauritian-based IT service delivery centre
Kundu et al. IT support service: identification and categorisation of wastes
Goulden Supervisory management and quality circle performance: anempirical study
CN110276593A (zh) 对象推荐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JP2004318733A (ja) 会議の管理・運営システム、方法、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8122329A (zh) 开放园区废物回收价值共享方法
CN112990849A (zh) 一种绩效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06230862A (zh) 一种业务平台及业务管理方法
Ferreira et al. Analyzing the collaborative aspects of the Future-oriented Technology Analysis
Hart Managing knowledge in policymaking and decision mak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3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