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54230B - 一种陆上伤员后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陆上伤员后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54230B
CN107854230B CN201711383819.0A CN201711383819A CN107854230B CN 107854230 B CN107854230 B CN 107854230B CN 201711383819 A CN201711383819 A CN 201711383819A CN 107854230 B CN107854230 B CN 1078542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wounded
cabin
aid
l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8381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54230A (zh
Inventor
姚世平
刘光中
谌云云
姚洪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di Weidun (beij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di Weidun (beij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di Weidun (beij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di Weidun (beij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38381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542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78542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542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542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542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1/00Stretch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1/00Stretchers
    • A61G1/007Stretchers with skis or sled runn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1/00Stretchers
    • A61G1/04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e.g. head-, foot-, or like res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retch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1/00Stretchers
    • A61G1/06Supports for stretchers, e.g. to be placed in or on vehic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10/00Treatment rooms or enclosures for medical purpo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2203/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 A61G2203/3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sensor mea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陆上伤员后送系统,包括易于携带移动的现场处置模块和单人转运舱,所述现场处置模块包括多种全自动急救设备;所述单人转运舱包括转运舱模块和生命支持模块,所述转运舱模块能够容置伤员,所述生命支持模块用于维持伤员的生命体征,包括控制平台以及与该控制平台连接的多个探测生命体征的传感器;急救人员能够携带该现场处置模块至伤员所在地为伤员进行紧急救治,并且将伤员放置于单人转运舱内后将伤员运送至后方。该陆上伤员后送系统,不但能够到达现有急救设备难以到达的恶劣环境对伤员进行急救,而且能够在转运过程中也为伤员提供急救和生命维持服务,满足了现今复杂、恶劣的环境下进行现场急救和转运伤员的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陆上伤员后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伤员救助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陆上伤员后送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军卫勤建设的日益增加,目前的卫生装备体系已经能够为战时卫勤保障提供较为完整的装备体系支撑,但对于新形势下的联合搜救卫勤保障来说,与传统战时卫勤保障的体系应用有所不同,保障链和救治阶梯亦有所区别,由此对联合搜救提供装备支撑的卫生装备也需更具有针对性。
由于国际恐怖活动的猖獗及全球性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我军面临着搜救对象处于孤立失能状态和缺乏自救互救能力、搜救力量抵达耗时较长的局面,因此可能造成伤病员生命状态更为恶劣,脱离被困地点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手段,后送转运过程需要高质量的生命支持的情况。被称为救治的“白金时间”和“黄金时间”,即创伤发生后的10分钟和1小时内,伤病员若能在这个时间段内得到有效救治会大大提高其存活率。因此,各国对现场和途中的救治装备的要求日益提高。
目前,有些国家充分利用了现代医学技术、生物工程技术、信息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等,陆续研制了相关一体化多功能的生命支持系统,并在自然灾害、院前急救等多种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这些生命支持系统都很难适用于野外恶劣环境的救援,对电源以及使用环境的要求较高,而且对于使用者的专业程度要求也较高。
我国目前军队的战现场救治与转运卫生装备和器材,以自救互救处理和常规短途搬运为主,难于应对复杂搜救现场的处置要求。而且需要依托现有军队卫生装备器材体系,如各种陆上载具、直升机吊运等,来加强搜救现场处置与转运装备器材的能力,以适应搜救现场急救处置、伤病员险境脱离和生命体征稳定与维持的要求,但是这些现场救治和转运卫生装备仍旧不能达到现有各型装甲救护车、急救车、救护直升机等装备难以抵达的林地、沟壑等复杂环境,难以适应特战、空降、海军陆战等特种作战模式伤员救治的转运需求。
我军的轮式转运后送装备,如履带式装甲救护车、两栖装甲救护车、野战急救车、中型野战伤员运输车、生防急救车和高机动越野型急救车;这些装甲车一般为南汽依维柯越野汽车底盘或东风猛士越野底盘等平台改装,在其上装配除颤监护仪、急救呼吸机、输液泵、氧气瓶以及若干急救器材来形成。但是大多数未装备心肺复苏器,针对转运过程中的心脏骤停等症状难以实施有效救治;而且一般的急救车所装除颤监护仪多为半自动或手动除颤型,对于施救者急救水平要求过高,所装呼吸机、复苏器依靠压缩氧气驱动,氧气消耗量极大,难以维持长时间运转;难以适应特种作战分队、飞行员深入敌占区域的军事行动中的医疗救治与转运作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适应各种恶劣环境的伤员后送系统,并且该陆上伤员后送系统能够对伤员进行及时救助处理。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陆上伤员后送系统,包括易于携带移动的现场处置模块和单人转运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现场处置模块包括多种全自动急救设备、与该多种全自动急救设备连接的处置系统以及为全自动急救设备和处置系统供电的电池;
所述单人转运舱包括转运舱模块和生命支持模块,所述转运舱模块能够容置伤员,所述生命支持模块用于维持伤员的生命体征,包括控制平台以及与该控制平台连接的多个探测生命体征的传感器;
急救人员能够携带该现场处置模块至伤员所在地为伤员进行紧急救治,并且将伤员放置于单人转运舱内后将伤员运送至后方。
为了便于单人转运舱的运送,所述转运舱模块包括供伤员平躺的舱体平台,和设于舱体平台上方与舱体平台共同围设成一容置伤员的空间的盖体,所述舱体平台的外周设有吊运或者拖拽的扶手,所述舱体平台的底部设有滑行导轨。
为了便于搬动伤员,所述舱体平台上设有担架,伤员直接躺于所述担架上。
为了在急救过程中能够清楚显示伤员的情况,所述处置系统能够连接显示装置,并将从种全自动急救设备得到的急救数据形成第一显示界面实时显示于该显示装置。
优选的,所述控制平台内设有处理模块、与处理模块连接的各个导联接口,所述导联接口用于连接多个探测生命体征的传感器,与处理模块连接的控制模块,与控制模块分别连接的存储模块和人机交互模块,所述人机交互模块包括位于控制平台上的显示屏和按钮,所述控制模块接收从处理模块传送过来的数据进而形成第二显示界面实时显示于该显示屏上。
为了维持基本生命系统,所述生命支持模块还包括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的位于控制平台外侧的机械通气模块和液体输注模块,所述机械通气模块实现氧气的供给输入,所述液体输注模块用于给伤员输液。
优选的,所述多种全自动急救设备包括除颤仪,全电驱动心肺复苏装置、快速输液装置、吸引救治设备、和呼吸监护一体机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多个探测生命体征的传感器包括心电传感器、血压传感器、血氧传感器、体温传感器和呼气末二氧化碳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
为了便于显示,所述处置系统能够连接至所述显示屏并且将所述第一显示界面显示于所述显示屏上。
优选的,所述人机交互模块还包括设于控制平台外表面的报警提示灯、扬声器、键盘和飞梭中的至少其中一个。
该陆上伤员后送系统,能够使得救助伤者的救援人员将该现场处置模块1和单人转运舱到达飞机、车辆等无法到达的环境恶劣区域,救援人员能够利用现场处置模块1中的多个急救设备、急救器材对伤员进行现场救援和临时医疗处理,然后将伤员固定于单人转运舱后,通过人工搬动或者是飞机调运、车辆调运,将伤员运送至后方医院,而且单人转运舱采用与生命支持模块的一体化设计,使得伤员能够隔绝外界恶劣环境处于相对安全的环境内。并且在后送过程中,也可以利用单人转运舱内的生命支持模块对伤员进行生命体征的探测和维持,并且通过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显示各种生命体征,供救援人员参考是否采取适时的急救措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陆上伤员后送系统的单人转运舱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陆上伤员后送系统的单人转运舱的控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陆上伤员后送系统的单人转运舱的舱体平台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陆上伤员后送系统的急救背囊的示意图。
图5 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陆上伤员后送系统的生命支持模块的功能结构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陆上伤员后送系统的控制平台的第一显示界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陆上伤员后送系统的控制平台的第二显示界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4所示,该发明的陆上伤员后送系统,包括易于携带移动的现场处置模块1和单人转运舱2,所述现场处置模块1可以为一急救背囊,如图5所示,该现场处置模块1包括多种全自动急救设备、与该多种全自动急救设备连接的处置系统以及为该些设备供电的电池,急救设备例如除颤仪,全电驱动心肺复苏装置、快速输液装置、吸引等救治设备,还可以带有 、止血、通气和固定等急救器材。用于在车辆、飞机等交通工具难以到达的第一现场对伤员开展急救处置,适于单兵携行,可装备部队独立作战小分队和应急医疗分队,各类海军舰艇和海军医院船等,而且轻便实用,操作简单。
优选地,如图5所示,分别为急救背囊上端的置物包裹位置11,内包含处置系统、无线血氧指夹及呼气末二氧化碳模块,分别用于观测观测伤病员肢端末梢血氧状态和伤病员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含量;处置背囊中负压吸引器位置12用于放置负压吸引器,可以对发现的伤病员口腔、呼吸道及食管的血液,反流物等进行负压吸引,清理气道等作用;处置背囊中全电心肺复苏器位置13用于放置心肺复苏器,用于对心脏骤停的伤病员进行不间断的紧急救治;处置背囊中便携式除颤器位置14用于放置除颤器,用于治疗快速异位心律失常的伤病员;处置背囊中呼吸监护一体机位置15用于放置呼吸监护一体机,可以对发现的伤病员进行体征监测及机械通气的生命支持作用。
急救背囊中的处置系统连接背囊中的各个急救设备,并且该处置系统可连接有一显示装置,可以使得使用者通过显示装置观察伤员的生命体征,该显示装置可以是与处置系统一同位于该现场处置模块,也可以是利用单人转运舱2内的显示屏50,该处置系统连接至单人转运舱2,利用单人转运舱2上设有的显示屏来显示伤员的生命体征。该处置系统所处理的数据,显示在显示屏上50,该显示屏50上显示的即为第一显示界面,该第一显示界面,如图6所示,包括位于第一显示界面左上角的报警区域71,包括技术报警区域和生理报警区域,分别显示技术报警信息和生理报警信息,其中技术报警信息主要包括心电信号弱、心电导联脱落、过压保护、袖带太松或未接、血压测量时间过长、血氧探头脱落等检测错误的报警,如有多种技术报警信息,则在技术报警区域滚动显示该些技术报警信息,生理报警信息主要包括停博、室颤、室速、心动过速等紧急病症报警,若有多条生理报警信息,则在该生理报警区域滚动显示;位于左方的心率区域72,用于显示心率值;血压区域73,用于显示血压值包括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平均血压;血氧区域74,用于显示血氧饱和度和脉率;呼吸率区域75,用于显示呼吸率值和呼吸末二氧化碳值;体温区域76,用于显示伤员体温;位于第一显示界面右侧上方的时间电量区域79,用于显示系统的时间和电池的剩余电量;并且右侧下方为生理波形显示区域77,分别可以显示导线心电图、脉搏波形、呼吸波形以及呼吸末二氧化碳波形;右侧的下方为提示区域78,用于提示报警原因和当前伤病员的伤情信息。该些数据内容均由各急救设备来测量提供,并且由处置系统汇总分析和得出并且显示。
单人转运舱2包括转运舱模块3和设于转运舱模块3内的生命支持模块4,转运舱模块3如图2-3所示,包括供伤员平躺的舱体平台31,和设于舱体平台31上方并且与舱体平台31共同围设成一容置伤员的空间的盖体32。生命支持模块4用于维持伤员的生命体征,设于舱体平台31和盖体32内,包括一控制平台5以及与该控制平台5连接的多个探测生命体征的传感器,如图2所示,该控制平台5包括位于其上的各个按钮以及位于侧面的接口,接口可以包括USB接口用于外接扩展设备,外接电源接口,以及其他的外接接口等,还包括与传感器连接的导联接口。与该控制平台5连接的各个传感器,可以包括如图6所示的心电传感器41、血压传感器42、血氧传感器43、体温传感器44和呼气末二氧化碳传感器45,这些传感器,通过设于控制平台5上的各个导联接口51,与控制平台5连接,控制平台5内设有处理模块52,该处理模块52用于从导联接口接收各个传感器传来的各种生理信号,并且将信号进行生理信号进行滤波处理,然后通过串口53将信号传输给控制模块54。控制模块54连接存储模块55,用于存储数据,控制模块54还连接人机交互模块58,显示屏50即为该人机交互模块58的一部分,该显示屏50设于控制平台5上,该人机交互模块58还可以包括设于控制平台5外表面的报警提示灯、扬声器、键盘和飞梭中的至少其中一个。用于亮灯提示、声音提示、以及人工输入设置参数。控制模块54还连接有位于控制平台5外侧的机械通气模块56,该机械通气模块56包括设于控制平台5上的供氧接口34,该供氧接口34用于连接外侧的制氧机或者氧气压缩瓶,控制模块54会根据人机交互模块设置的参数来控制通气的潮气量和通气频率,使得该机械通气模块56用于实现氧气的供给输入,该机械通气模块56还可以包括供氧管、供氧面罩等等。该控制模块54还连接有位于控制平台5外侧的液体输注模块57,用于实现给伤员输液供给。医护人员可以通过人机交互模块58,对液体输注模块57的参数进行设置,控制输液的量和速率。
如图1、3所示,该单人转运舱的舱体平台31的外周还设有吊运或者拖拽的扶手311,盖体32上还设有气体交换口321,实现舱内与外界的空气交换。舱体平台31的底部设有滑行导轨312,用于在人力拖送该单人转运舱时,方便在雪山、高原等地进行滑行拖拽。并且如图3所示,该舱体平台31上还可以设有担架33,伤员可以躺于担架33上,需要的时候直接通过搬动担33即可将伤员连同担架从舱体平台31内移出。并且该舱体平台31上还设有开口35,该开口35供机械通气模块56的一部分通过,用于给舱体平台31上的伤员进行通氧。该单人转运舱可以由飞机或者车辆运送至伤员处,也可以运送至接近伤员处,由急救人员拖拽至伤员处。将伤员放入单人转运舱后,即可进行飞机吊运或者车辆托运,向后方运送。并且在后送过程中,急救人员仍然可以根据病情,利用急救背囊内的急救设备对伤员进行救治。
上述控制模块54连接的人机交互模块包括一显示屏,该显示屏可以用于显示急救背囊中处置系统所想要显示的第一显示界面,也可以受控制模块54的控制显示第二显示界面。该第二显示界面如图7所示,该第二显示界面包括位于左上方的报警区域81,分为生理报警区域和及其报警区域,分别显示生理报警信息和机器报警信息,该生理报警信息为多个传感器的测量值超出预设范围时所提示的报警信息,而机器报警信息,包括机械通气模块56和液体输注模块出现问题时的相关报警信息;报警区域81的下方为指数显示区域82,分别用于显示休克指数、休克等级、呼吸衰竭指数、呼吸衰竭指数和除颤优化时机指数,其中休克指数表示失血休克等级的量化参数,休克等级则表示休克程度的量化等级,呼吸衰竭指数表示呼吸衰竭程度的量化参数,呼吸衰竭等级为呼吸衰竭程度的量化等级,除颤优化时机指数,可根据其数值变化准确把握除颤时机,显示数值越高,除颤成功率越高。指数显示区域82的下方为胸外信息显示区域83,该区域内用于显示胸外按压频率和胸外按压深度,即显示当前胸外按压的频率和胸外按压深度;报警区域81、指数显示区域82和胸外信息显示区域83的右方为波形显示区域84,该波形显示区域84用于显示各种波形曲线,例如失血休克指数曲线和呼吸衰竭指数曲线,显示了患者当前失血休克和呼吸衰竭的病情严重程度变化趋势;该第二显示界面的右侧为机械通气模块的参数显示区域85和液体输注模块的参数显示区域86,机械通气模块的参数显示区域85用于显示潮气量、通气频率、PEEP值以及吸氧浓度,液体输注模块的参数显示区域86用于显示液体输注模块的工作状态、液体输注模块中输液泵的流速;该第二显示界面的最下方为处置建议显示模块87,通过对患者各个生理指标的综合判断会给出紧急救治策略和急救复苏操作等处置建议;另外还设有系统模式显示模块88,用于显示系统处于急救模式还是常规模式。
该陆上伤员后送系统,能够使得救助伤者的救援人员将该现场处置模块1和单人转运舱到达飞机、车辆等无法到达的环境恶劣区域,救援人员能够利用现场处置模块1中的多个急救设备、急救器材对伤员进行现场救援和临时医疗处理,然后将伤员固定于单人转运舱后,通过人工搬动或者是飞机调运、车辆调运,将伤员运送至后方医院,而且单人转运舱采用与生命支持模块的一体化设计,使得伤员能够隔绝外界恶劣环境处于相对安全的环境内。并且在后送过程中,也可以利用单人转运舱内的生命支持模块对伤员进行生命体征的探测和维持,并且通过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显示各种生命体征,供救援人员参考是否采取适时的急救措施。

Claims (8)

1.一种陆上伤员后送系统,包括易于携带移动的现场处置模块(1)和单人转运舱(2),其特征在于:所述现场处置模块(1)包括多种全自动急救设备、与该多种全自动急救设备连接的处置系统以及为全自动急救设备和处置系统供电的电池;
所述处置系统能够连接显示装置,并将从种全自动急救设备得到的急救数据形成第一显示界面实时显示于该显示装置,该第一显示界面包括报警区域(71)、心率区域(72)、血压区域(73)、血氧区域(74)、呼吸率区域(75)、体温区域(76)、生理波形显示区域(77)、提示区域(78)和时间电量区域(79);
所述单人转运舱(2)包括转运舱模块(3)和生命支持模块(4),所述转运舱模块(3)能够容置伤员,所述生命支持模块(4)用于维持伤员的生命体征,包括控制平台(5)以及与该控制平台连接的多个探测生命体征的传感器;
所述控制平台(5)内设有处理模块(52)、与处理模块(52)连接的各个导联接口(51),所述导联接口(51)用于连接多个探测生命体征的传感器,与处理模块(52)连接的控制模块(54),与控制模块(54)分别连接的存储模块(55)和人机交互模块(58),所述人机交互模块包括位于控制平台(5)上的显示屏(50)和按钮,所述控制模块(54)接收从处理模块(52)传送过来的数据进而形成第二显示界面实时显示于该显示屏(50)上,该第二显示界面包括报警区域(81)、指数显示区域(82)、胸外信息显示区域(83)、波形显示区域(84)、机械通气模块的参数显示区域(85)、液体输注模块的参数显示区域(86)、处置建议显示模块(87)和系统模式显示模块(88);
急救人员能够携带该现场处置模块(1)至伤员所在地为伤员进行紧急救治,并且将伤员放置于单人转运舱(2)内后将伤员运送至后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陆上伤员后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舱模块(3)包括供伤员平躺的舱体平台(31),和设于舱体平台(31)上方与舱体平台共同围设成一容置伤员的空间的盖体(32),所述舱体平台(31)的外周设有吊运或者拖拽的扶手(311),所述舱体平台的底部设有滑行导轨(31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陆上伤员后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平台(31)上设有担架(33),伤员能直接躺于所述担架(33)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陆上伤员后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命支持模块(4)还包括与所述控制模块(54)连接的位于控制平台(5)外侧的机械通气模块(56)和液体输注模块(57),所述机械通气模块(56)实现氧气的供给输入,所述液体输注模块(57)用于给伤员输液。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陆上伤员后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种全自动急救设备包括除颤仪,全电驱动心肺复苏装置、快速输液装置、吸引救治设备、和呼吸监护一体机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陆上伤员后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探测生命体征的传感器包括心电传感器(41)、血压传感器(42)、血氧传感器(43)、体温传感器(44)和呼气末二氧化碳传感器(45)中的至少一个。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陆上伤员后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置系统能够连接至所述显示屏(50)并且将所述第一显示界面显示于所述显示屏(50)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陆上伤员后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机交互模块(58)还包括设于控制平台(5)外表面的报警提示灯、扬声器、键盘和飞梭中的至少其中一个。
CN201711383819.0A 2017-12-20 2017-12-20 一种陆上伤员后送系统 Active CN1078542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83819.0A CN107854230B (zh) 2017-12-20 2017-12-20 一种陆上伤员后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83819.0A CN107854230B (zh) 2017-12-20 2017-12-20 一种陆上伤员后送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54230A CN107854230A (zh) 2018-03-30
CN107854230B true CN107854230B (zh) 2019-10-01

Family

ID=61706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83819.0A Active CN107854230B (zh) 2017-12-20 2017-12-20 一种陆上伤员后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542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18953A (zh) * 2018-05-07 2018-10-09 李振翮 一种多功能自动化心肺复苏急救设备
IT201800006228A1 (it) * 2018-06-12 2019-12-12 Barella sensorizzata.
CN109646191A (zh) * 2018-12-27 2019-04-19 牛刚 具有心肺复苏及协同控制功能的担架
CN113329340A (zh) * 2021-05-29 2021-08-31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 一种背负舱用生命信息处理装置及伤员后送背负舱
CN113476218B (zh) * 2021-07-07 2023-02-28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集成式综合急救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13498A (zh) * 2014-06-26 2014-09-03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舱室转运担架
CN104605944A (zh) * 2015-02-28 2015-05-13 珠海仁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野战急救单元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13498A (zh) * 2014-06-26 2014-09-03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舱室转运担架
CN104605944A (zh) * 2015-02-28 2015-05-13 珠海仁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野战急救单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54230A (zh) 2018-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54230B (zh) 一种陆上伤员后送系统
US5626151A (en) Transportable life support system
US11890257B2 (en) Automated resuscitation device with ventilation sensing and prompting
RU2556572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медицинской помощи пациенту при неотложном состоянии
JP2000512531A (ja) 搬送式自給型生命維持システム
CN105722551A (zh) 用于受控的除颤和通气的系统
CN103619390A (zh) 具有通气质量反馈单元的医疗通气系统
RU2658466C1 (ru) Переносной и транспортируемый изолируемый роботизированный эвакуационный медицинский модуль
CN104955509A (zh) 用于提供非侵入性通气的系统和方法
US11712574B2 (en) Accessory-based storage for use with a medical device
CN105641789A (zh) 急诊科心脑肺复苏抢救装置
CN211301054U (zh) 一种心肺复苏压力提示手套
CN211326195U (zh) 一种多功能急诊抢救装置
Borne et al. Collective air medical evacuation: the French tool
US20170196767A1 (en) Emergency medical gloves
CN209059697U (zh) 陆上伤员快速后送平台
BG3457U1 (bg) Преносимо устройство за прилагане на смес от газове при кардиопулмонална реанимация на пациент
CN111110485A (zh) 一种跨平台转运生命支持舱
CN211705132U (zh) 一种跨平台转运生命支持舱
RU2017108880A (ru) Способ длительного поддержания жизнеспособности человека в полевых условиях при ранениях с большой кровопотерей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N209852585U (zh) 一种急救无人机
US20170319085A1 (en) Multifunctional healthcare monitoring apparatus
CN101999966A (zh) 一种心脏骤停和急性呼吸功能衰竭患者急救的“生命抢救箱”
Martin Aeromedical Equipment
Potapov et al. Transcontinental transport of a patient with an AbioMed BVS 5000 BVA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Room 201, No. 1 Xingchang Road, Changping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Beijing 102200

Applicant after: Medi Weidun (Beij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01, No. 1 Xingchang Road, Changping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Beijing 102200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BIOCHEM HUAY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