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52775A - 在服务无线电节点和控制节点以及相关联设备中使用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在服务无线电节点和控制节点以及相关联设备中使用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52775A
CN107852775A CN201680037637.5A CN201680037637A CN107852775A CN 107852775 A CN107852775 A CN 107852775A CN 201680037637 A CN201680037637 A CN 201680037637A CN 107852775 A CN107852775 A CN 1078527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sensing
radio
node
ser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3763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52775B (zh
Inventor
刘进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078527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527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527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527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2Distributed allocation, i.e.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allocating devices, each making partial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24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 H04L25/0226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sounding signals per 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common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multiple user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73Allocation arrangements that take into account other cell interfer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7Inter-user or inter-terminal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9Allocation based on distance or geographical 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服务无线电节点和相关联的服务无线电节点中使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从控制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控制节点接收针对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其中,由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所指示的每个探测资源元素与由针对每个相邻无线电节点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所指示的每个探测资源元素正交;以及通过被配置用于一个或多个无线电链路中的每个无线电链路的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接收机(RX)射频(RF)链,基于接收到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感测在无线电链路的方向上的全部探测信号。本公开还公开了一种在服务无线电节点和相关联的服务无线电节点中使用的另一方法。本公开还公开了一种在控制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控制节点和相关联的控制节点中使用的方法。

Description

在服务无线电节点和控制节点以及相关联设备中使用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中提出的技术总体上涉及无线通信网络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在服务无线电节点和相关联的服务无线电节点中使用的方法,并且涉及在控制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控制节点和相关联的控制节点中使用的方法。
背景技术
本节意在提供本公开中描述的技术的各个实施例的背景技术。本节中的描述可能包括可要求保护的构思,但其不一定是之前已经想到或要求保护的构思。因此,除非本文另有明示,否则本节中描述的内容不是本公开的说明书和/或权利要求书的现有技术,也不因其仅仅被包含在本节中而被承认为现有技术。
当前,在从30GHz到300GHz的高频下操作的无线通信网络或系统(比如,毫米波(MMW)无线系统)作为有前途的技术日益显露,以通过实现多Gb/s速度来满足激增的带宽要求。例如,第5代(5G)网络有可能是演进的第3代(3G)技术、第4代(4G)技术以及新兴的或实质新的组件(例如,超密度网络(UDN),其也被称为MMW无线电接入技术(RAT))的组合。在这些高频率处,在发射机、接收机或这二者处大量天线可用。为了补足通常发生的较大传播损耗,波束成形变为MMW无线系统中的非常重要的特征。
波束成形是用于定向信号发送和/或接收的信号处理技术。对于发射机(TX)波束成形,经由对TX天线阵列应用选择的预编码向量来使得信号集中在期望的方向上。对于接收机(RX)波束成形,通过对RX天线阵列应用选择的预编码向量来使得接收机天线的RX波束集中在无线电信号的进入方向上。波束成形可以在发送端和接收端这二者处使用,以实现空间选择性。与全向接收/发送相比,此种改进被称为波束成形增益。当在发射机、接收机或这二者处多个天线可用时,因此重要的是对天线应用高效的波束图案,以更好地利用对应无线信道的空间选择性。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一个示例MMW RAT网络。如图1所示,存在被称为中央控制单元(CCU)的网络节点或控制节点,其至少负责接入节点(AN)(例如,AN1、AN2、AN3和AN4)之间的参数配置和协调。
通常,在接收机侧的接收功率可以表示为:
其中,PTX是发送功率,GTX和GRX分别是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的波束成形增益,λ是波长,并且α是由于介质中的吸收所引起的衰减因子。对于60GHz处的MMW波链路,氧吸收损耗可以高达16dB/km。
根据以上公式,清楚地看到无线电波的衰减与I/λ2成正比。在不考虑氧吸收的情况下,对于相同的传播距离,60GHz比2GHz多衰减29.5dB。
有鉴于此,高增益波束成形是强制性的,以便补偿额外的衰减。由于小波长,可以在具有相同大小的天线面板中集成更多的天线元件。这使得可以达到更高的波束成形增益。然而,如果存在数十或数百个天线元件,则由于不可接受的成本,针对每个天线元件的一个射频(RF)链(TX RF链或RX RF链)是不适用的。在这种情况下,多个天线元件共享一个RF链,并且对每个天线应用特定的模拟相位调整,以便调整波束方向并最大化波束成形增益。由于较窄的TX波束,因此需要使信标信号的发送转向以实现AN发现区域,并且预先形成波束成形训练以最大化波束成形增益。
同时,高增益波束成形可能带来挑战,包括例如隐藏问题和耳聋问题。
图2示出了由高增益波束成形的方向性引起的隐藏问题的示例。如图2所示,链路对1由接入点1(AP 1)和用户设备1(UE 1)组成,并且链路对2由AP 2和UE 2组成。当AP 2向UE 2发送时,AP 1或UE 1都不能检测到由AP 2和UE 2使用的信道,因为AP 1和UE 1都在从AP 2到UE 2的TX波束覆盖之外。然而,当AP 1向UE 1发送数据时,AP 1的TX波束可以到达UE2并造成干扰。
图3示出了由高增益波束成形的方向性引起的耳聋问题的示例。如图3所示,UE 1和AP 1组成链路对1,并且UE 2和AP 2组成链路对2。链路对2正在进行从AP 2到UE 2的数据发送。但这并不是被UE 1检测到,因为UE 1不监测(或感测)这个方向。然而,当UE 1开始数据发送时,由于UE 1和UE 2彼此靠近,因此由UE 2接收的数据可以明显受到影响。
目前,假定MMW-RAT的总载波带宽可以高达1GHz或2GHz。这个带宽可以由多个具有某一带宽(例如,100MHz)的子带载波组成。作为示例,图4示出了具有4个子带的一个MMW-RAT载波。图4中的最小资源网格与频域中的子带和时域中的子帧相对应,并且可以被称为探测和感测资源元素。当然,探测和感测资源元素也可以是就代码而言。
为了分配可用资源,可以在MMW-RAT中应用基于竞争的资源分配方案和/或基于调度的资源分配方案来作为冲突避免的基本策略。基于竞争的资源分配方案提供了用于基于信道可用性上的自我确定来竞争信道的机制。在基于调度的资源分配方案中,调度器(例如,如图1所示的CCU)首先经由基于竞争的方法或协调方法首先获得资源可控性,并且将资源分配给受控链路。
可以存在基于竞争的资源分配方案和基于调度的资源分配方案的某一组合。图5示出了MMW-RAT网络中的复杂干扰情况的示例。如图5所示,由于高增益波束成形的方向性,链路1和链路2可能具有不可忍受的上行链路(UL)对下行链路(DL)干扰,而链路5和链路6可能具有不可忍受的DL对DL干扰和UL对DL干扰。
由于高增益波束成形的方向性,冲突确定比全向发送更复杂。由于上述的耳聋问题和隐藏问题,传统的测量不良好工作。此外,尽管开发了在无线局域网(WLAN,802.11)和无线个人局域网(WPAN,802.15)中商业使用的载波感测方法,但这些方法主要用于本地接入系统。它是分布式载波感测方案,即载波感测是由每个节点对独立完成的。对于MMW RAT,首先预期可以有涉及AP和UE的多个节点的更好的维度部署,并且以比无线保真(WiFi)更好的网络可控性(例如,自我优化、自组织和移动性)为目标。其次,MMW RAT预期提供比WiFi更好的服务质量(QoS)。在这个意义上,期望比简单的WiFi的分布式载波感测更好的测量。
3G和4G无线系统中的干扰测量主要被设计为测量小区间/发送点间干扰,而不是链路间干扰。由于在MMW RAT情况下扇区大小较小并且重叠覆盖较大,因此与3G或4G系统类似的测量不足以识别冲突的链路,并且不能有助于干扰管理。
发明内容
已经基于以上和其它考虑等作出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具体地,针对上述缺陷中的至少一些,本公开提出了:配置具有不同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受一个CCU控制的相邻无线电节点,从而促进干扰测量。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在服务无线电节点中使用的方法。服务无线电节点对如下覆盖区域中的经由一个或多个无线电链路连接到该服务无线电节点的一个或多个客户端无线电节点进行服务,所述覆盖区域与由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相邻无线电节点服务的一个或多个覆盖区域相邻。所述方法包括:从控制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控制节点接收针对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由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所指示的每个探测资源元素与由针对每个相邻无线电节点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所指示的每个探测资源元素正交。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被配置用于一个或多个无线电链路中的每个无线电链路的服务无线电节点的RX RF链,基于接收到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感测在无线电链路的方向上的全部探测信号。
优选地,接收到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指示每个探测和感测持续时间有两个或更多个探测和感测窗口,这些探测和感测窗口中的一个或多个探测和感测窗口被配置为用于通过服务无线电节点进行感测的感测窗口,并且其余的探测和感测窗口被配置为用于通过服务无线电节点进行探测的探测窗口。
优选地,在时域上,针对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探测窗口与针对每个相邻无线电节点的感测窗口相对应。
优选地,每个探测和感测窗口均具有相同或不同数量的探测和感测资源元素。
优选地,每个探测和感测窗口均具有连续的或不连续的探测和感测资源元素。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将由接收到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所指示的一个或多个探测和感测资源元素分配给一个或多个无线电链路。
优选地,所述感测在由接收到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所指示的全部感测资源元素中执行。
优选地,所述感测还在由接收到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所指示的部分或全部探测资源元素中执行。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服务无线电节点的RX RF链的数量小于其中服务节点用作接收机的全部无线电链路的数量时,基于接收到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以及一个或多个预定义参数,调整一个或多个无线电链路中的每个无线电链路的感测周期;通过被配置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无线电链路中的每个无线电链路的所述服务无线电节点的RX RF链,基于调整的感测周期,感测在所述无线电链路的方向上的全部探测信号。
优选地,一个或多个预定义参数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链路无线电质量;链路速率;或链路业务优先级。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在控制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控制节点中使用的方法。服务无线电节点对如下覆盖区域中的经由一个或多个无线电链路连接到该服务无线电节点的一个或多个客户端无线电节点进行服务,所述覆盖区域与由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相邻无线电节点服务的一个或多个覆盖区域相邻。所述方法包括:确定针对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其中,由针对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所指示的探测资源元素与由针对每个相邻无线电节点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所指示的每个探测资源元素正交;以及向服务无线电节点发送所确定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在服务无线电节点中使用的方法。服务无线电节点对如下覆盖区域中的经由一个或多个无线电链路连接到该服务无线电节点的一个或多个客户端无线电节点进行服务,所述覆盖区域与由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相邻无线电节点服务的一个或多个覆盖区域相邻。所述方法包括:从控制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控制节点接收针对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当服务无线电节点的RX RF链的数量小于其中服务节点用作接收机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电链路的数量时,基于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以及一个或多个预定义参数,调整一个或多个无线电链路中的每个无线电链路的感测周期;以及通过被配置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无线电链路中的每个无线电链路的所述服务无线电节点的RX RF链,基于调整的感测周期,感测在所述无线电链路的方向上的全部探测信号。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服务无线电节点,其对如下覆盖区域中的经由一个或多个无线电链路连接到该服务无线电节点的一个或多个客户端无线电节点进行服务,所述覆盖区域与由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相邻无线电节点服务的一个或多个覆盖区域相邻。所述服务无线电节点包括:接收单元,被配置为从控制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控制节点接收针对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其中,由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所指示的每个探测资源元素与由针对每个相邻无线电节点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所指示的每个探测资源元素正交;以及感测单元,被配置为:通过被配置用于一个或多个无线电链路中的每个无线电链路的服务无线电节点的RX RF链,基于接收到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感测在无线电链路的方向上的全部探测信号。
根据本公开的第五方面,提出了一种控制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控制节点。服务无线电节点对如下覆盖区域中的经由一个或多个无线电链路连接到该服务无线电节点的一个或多个客户端无线电节点进行服务,所述覆盖区域与由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相邻无线电节点服务的一个或多个覆盖区域相邻。所述控制节点包括:确定单元,被配置为确定针对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其中,由针对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所指示的探测资源元素与由针对每个相邻无线电节点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所指示的每个探测资源元素正交;以及发送单元,被配置为向服务无线电节点发送所确定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
根据本公开的第六方面,提出了一种服务无线电节点,其对如下覆盖区域中的经由一个或多个无线电链路连接到该服务无线电节点的一个或多个客户端无线电节点进行服务,所述覆盖区域与由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相邻无线电节点服务的一个或多个覆盖区域相邻。所述服务无线电节点包括:接收单元,被配置为从控制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控制节点接收针对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调整单元,被配置为:当服务无线电节点的RX RF链的数量小于其中服务节点用作接收机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电链路的数量时,基于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以及一个或多个预定义参数,调整一个或多个无线电链路中的每个无线电链路的感测周期;以及感测单元,被配置为:通过被配置用于一个或多个无线电链路中的每个无线电链路的服务无线电节点的RX RF链,基于调整的感测周期,感测在无线电链路的方向上的全部探测信号。
根据本公开的第七方面,提出了一种存储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指令在被执行时使得一个或多个计算设备执行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的任何一方面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在一个CCU的控制下的相邻无线电节点以如下方式而被配置有不同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所述方式为:由一个无线电节点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所指示的每个探测资源元素与由针对该无线电节点的相邻无线电节点中的每一个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所指示的每个探测资源元素正交。在这种情况下,无线电节点的TX RF链被配置有用于在其链路方向上发送探测信号的资源元素,并且相应地,该无线电节点的相邻节点的RXRF链被配置有用于在其链路方向上感测全部可能的探测信号的相同的资源元素。也就是说,当无线电节点处于定向探测状态(即,处于TX状态)时,每个相邻无线电节点应当正在感测定向探测信号(即,处于RX状态)。这促进干扰测量,同时提高干扰测量精度。
附图说明
根据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和所附权利要求,本公开的前述特征和其它特征将变得更加完全地明确。应该理解:这些附图仅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若干实施例,并因此不应被认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将通过使用附图以附加的特性和细节来描述本公开。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一个示例MMW RAT网络。
图2示出了由高增益波束成形的方向性引起的隐藏问题的示例。
图3示出了由高增益波束成形的方向性引起的耳聋问题的示例。
图4示出了具有4个子带的一个MMW-RAT载波。
图5示出了MMW-RAT网络中的复杂干扰情况的示例。
图6示出了在其中可以实现本文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网络的示例。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控制节点中执行的方法700的流程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一般的探测和感测资源分配结构。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链路的接收节点中执行的方法900的流程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感测资源分配结构。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链路的发送节点中执行的方法1100的流程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探测资源分配结构。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DSSI到DSSW的三个示例性划分。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三个示例性DSSI配置。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在CCU的控制下的两个示例性网络部署。
图1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服务无线电节点中使用的方法1600的流程图。
图1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性DSSI模式。
图1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服务无线电节点中使用的方法1800的流程图。
图1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控制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控制节点中使用的方法1900的流程图。
图20是根据本公开的服务无线电节点2000的示意框图。
图2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服务无线电节点2100的示意框图。
图22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控制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控制节点2200的示意框图。
图2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装置2300的实施例,该装置2300可以用于服务无线电节点2000、服务无线电节点2100或者控制节点2200。
图2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ADSS子功能模块及其到协议层的对应映射。
图25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配置信令流。
图26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感测结果信令流。
图27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用于基于调度的资源分配的示例性信令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来描述本公开。然而,应理解,这些描述仅仅提供用于示意目的,而不是限制本公开。此外,以下省略了对已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免不必要地模糊本公开的构思。
首先,本公开提出在例如在MMW RAT网络中对齐定向探测和感测参数(在下文中,该解决方案可以被称为“对齐的定向探测和感测(ADSS)”)。具体地,本公开利用时间-频率无线电资源模式配置每个链路对(即,链路发射机和接收机)的发射机,以在该发射机的链路方向上发送定向探测波束,并且利用相同的时间-频率无线电资源模式来相应地配置每个链路对的接收机,以定向监测在该接收机的链路方向上的全部可能的探测信号。从而,在全部的链路对的发射机正在发送定向探测信号时,对应的接收机可以处于定向感测状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精确识别受扰链路对和干扰链路对,并且可以测量相互干扰水平。也就是说,可以导出MMW RAT网络的有效的链路间干扰映射(也称为定向链路干扰映射,即DLIM)。这样的测量信息可以用于增强资源分配方案,例如时间、频率和发送功率资源。
图6示出了在其中可以实现ADSS的无线通信网络的示例。无线通信网络包括中央控制单元(CCU)600和多个无线电节点(也称为接入节点(AN)),图6中示出了6个AN。CCU 600可以是任何无线系统或蜂窝网络(比如,LTE网络、任何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蜂窝网络、MWV网络、Wimax网络、WLAN/Wi-Fi、WPAN等)中的节点B、基站(BS)、eNB、eNodeB、家庭节点B、家庭eNodeB、中继节点、AP或至少负责AN之间的参数配置和协调以及控制AN之间的无线电链路的任何其它控制节点或网络节点。每个无线电节点可以是:例如,具有无线能力的无线设备、移动无线终端或无线终端、移动电话、计算机(比如,膝上型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DA)或平板计算机(有时称作上网本))(前述可统称为UE)、具有无线能力的传感器或执行器或者能够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无线电链路进行通信的任何其它无线电网络单元。应当注意,本文中使用的术语“无线电节点”或“AN”还涵盖其它无线设备,例如机器对机器(M2M)设备(也称为机器类型通信(MTC)设备)。在该示例中,四个AN被例示为AP(即,AP 610、AP620、AP 630和AP 640),并且两个AN被例示为UE(即,UE 650和UE 660)。此外,每个AN可以被看作是不同无线电链路中的发送节点或接收节点。例如,在AP 610向UE 650发送数据的链路上,AP 610是发送节点,并且UE 650是接收节点。相反,在AP 610从UE650接收数据的链路上,AP 610是接收节点,并且UE650是发送节点。换言之,无线电节点或AN可以是客户端无线电节点或服务无线电节点,这取决于其作用。例如,如果无线电节点是如图6所示的UE 660,则AP 620用作其服务无线电节点。当UE用作热点并且服务其它UE时,UE也可以起到服务无线电节点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服务无线电节点是UE,并且客户端无线电节点可以是由UE服务的其它UE。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控制节点(例如,图6中的CCU 600)中执行的方法700的流程图。具体地,方法700用于在网络侧实现ADSS。
在步骤S710处,控制节点确定针对链路(例如,如图6所示的AP 610和UE 650之间的无线电链路)的探测和感测相关参数。所确定的探测和感测相关参数包括:针对链路的专用探测和感测相关参数和针对由控制节点控制的全部链路的公共探测和感测相关参数。公共探测和感测相关参数包括探测和感测周期以及探测和感测间隔(即,探测和感测的持续时间)。
作为可行的实现,控制节点可以在从例如链路的任一端(例如,AP 610或UE 650等)接收到针对链路的建立请求时确定探测和感测相关参数。
在步骤S720处,控制节点向链路的发送节点和接收节点发送所确定的探测和感测相关参数。例如,如图6所示,发送节点是AP 610,并且接收节点是UE 650。
在一个实现中,公共探测和感测相关参数还可以包括:用于接收节点将其感测结果报告给控制节点的规则。
在另一个实现中,针对链路的专用探测和感测相关参数可以包括探测资源参数,用于为发送探测信号的发送节点指定探测资源元素。指定的探测资源元素是就以下中的至少一个或多个而言:时间、频率和代码。
在另一个实现中,方法700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未示出):在控制节点的控制下,从全部链路的全部接收节点接收一个或多个感测结果;基于所接收的一个或多个感测结果来确定DLIM;以及基于所确定的DLIM,确定用于由控制节点控制的全部链路中的数据发送的资源分配方案或资源分配策略。
方法700的一个主要优点是:在全部链路对的相邻链路的发送节点正在发送定向探测信号时,全部链路对的接收节点可以处于定向感测状态。这使得一条链路能够识别全部的干扰链路,并且测量来自这些干扰链路的干扰水平,基于此,网络可以高效地改善频率资源的空间重复利用,同时避免和/或控制不同链路之间的冲突。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一般的探测和感测资源分配结构。
如图8所示,定向探测和感测周期(DSSP)表示探测和感测周期,并且定向探测和感测间隔(DSSI)表示探测和感测间隔,即,用于探测和感测的窗口/持续时间。DSSP和DSSI是针对由控制节点控制的全部链路的公共探测和感测相关参数,并且可以由控制节点确定。
DSSP和DSSI主要是就时域而言。例如,DSSP和DSSI两者都指代时间窗口。在这种情况下,每个链路的发送节点可以在由DSSI定义的时间窗口期间在链路的方向上向链路的接收节点发送探测信号,并且接收节点在同一时间窗口期间感测链路方向上的全部探测信号。由此,可以以高效的方式感测链路间干扰(例如,如图5所示的链路5和链路6之间的DL-DL干扰)。
可选地,DSSP和DSSI还可以就频域而言。例如,DSSI还可以定义将要由链路的发送节点/接收节点使用的一个或多个子带。
在DSSI内,存在多个探测和感测资源元素,其中一些探测和感测资源元素通过专用探测和感测相关参数而被分配给用于发送探测信号的链路,并且由此被称为探测资源单元(SRU)。一个探测和感测资源元素可以根据以下中的至少一个或多个来定义:时间、频率和代码。例如,可以将一个探测和感测资源元素定义为一个时间-频率资源单元加上正交序列。这意味着:可以通过使用正交序列在一个时间-频率单元上重复利用多个探测信号。
实际上,可以基于网络中的链路密度来确定DSSI长度,并且DSSP长度可以足够短以跟踪链路对的TX/RX波束改变,包括TX/RX方向改变和TX功率改变两者。
可以通过参考图5来描述示例性的DLIM。如图5所示,DLIM可以指示从每个链路(链路i,例如,如图5所示的链路1至6中的任何一个链路)的发射机接收的探测信号功率、以及从其它链路(其探测信号是由链路(链路i)接收机检测的)接收的探测信号强度。
DLIM可以识别第一链路的发射机是否对第二链路的接收机贡献了相当大的干扰。如果贡献了相当大的干扰,则干扰水平和对应的链路标识被包括在DLIM中。依靠从接收机报告的探测信号(SRU)和对应的信号强度,控制节点可以识别链路和针对接收机的对应的干扰水平。
例如,在从接收机接收到新的定向探测报告时或者在链路建立/链路释放时,可以更新DLIM。
利用这样的DLIM,本公开可以增强无线资源分配(例如,时间、频率和TX功率资源),使得可以高效且充分地改善空间重复利用。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链路(比如,如图6所示的AP 610和UE 650之间的无线电链路)的接收节点中执行的方法900的流程图。具体地,方法900用于在接收侧执行ADSS。在这种情况下,接收节点可以是AP 610或UE 650。为了说明,这里将UE 650作为接收节点,并且相应地,AP 610用作接收节点的对应发送节点,反之亦然。
在步骤S910处,UE 650从控制节点(例如,图6中的CCU 600)接收针对链路的探测和感测相关参数。接收到的探测和感测相关参数包括:针对链路的专用探测和感测相关参数和针对由控制节点控制的全部链路的公共探测和感测相关参数。公共探测和感测相关参数包括探测和感测周期以及探测和感测间隔。
在步骤S920处,UE 650基于接收到的探测和感测相关参数来感测在链路方向上的全部探测信号。
在步骤S930处,UE 650向控制节点报告一个或多个感测结果。
在实现中,公共探测和感测相关参数还包括:用于UE 650向控制节点报告一个或多个感测结果的规则。
在探测间隔期间,在全部接收节点的链路方向上,全部接收节点都应该处于盲测状态。每个接收节点应该以在其链路的进入方向上的其RX波束为目标。为了在一个探测周期内为RX波束调整留出一些空间,用于定向感测的RX波束可以比用于实际数据接收的RX波束更宽。
经由盲测,接收节点可以确定与检测到的探测信号的SRU相关的信息。应该将这个信息报告给控制节点,以便识别可能的干扰发射机。此外,接收节点还可以测量每个检测到的探测信号的强度。应该将该测量结果报告给CCU,以导出DLIM,DLIM可以用于确定发射机的最大允许TX功率或干扰协调模式,以便控制干扰。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感测资源分配结构。如图10所示,每个接收节点可以在DSSI期间通过全部SRU来感测所述每个接收节点的链路方向上的全部可能的探测信号。
方法900的一个主要优点是:在相邻链路的发送节点正在发射探测信号的时间窗口内,接收节点可以感测链路方向上的全部探测信号。当在两个相邻链路中应用方法900时,可以以高效的方式感测这两个链路之间的干扰。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链路(比如,如图6所示的AP 610和UE 650之间的无线电链路)的发送节点中执行的方法1100的流程图。具体地,方法900用于在发送侧执行ADSS。在这种情况下,发送节点可以是AP 610或UE 650。为了说明,这里将AP 610作为发送节点,并且相应地,UE 650用作发送节点的对应接收节点,反之亦然。
在步骤S1110处,AP 610从控制节点(例如,如图6所示的CCU 600)接收针对链路的探测和感测相关参数。接收到的探测和感测相关参数包括:针对链路的专用探测和感测相关参数和针对由控制节点控制的全部链路的公共探测和感测相关参数。公共探测和感测相关参数包括探测和感测周期以及探测和感测间隔(例如,图8所示的DSSP和DSSI)。
在步骤S1120处,AP 610基于探测和感测相关参数来在链路方向上发送探测信号。
在实现中,针对链路的专用探测和感测相关参数包括探测资源参数,用于为发送探测信号的发送节点指定探测资源元素。指定的资源单元是就以下中的至少一个或多个而言:时间、频率和代码。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探测资源分配结构。
如图12所示,每个发送节点可以分配有一个SRU,并且总共有由控制节点(例如,如图6所示的CCU 600)控制的M个发射机。可选地,也可以根据频率来定义每个SRU。例如,每个SRU可以占用一个子带。
方法1100的一个主要优点是:发送节点可以在时间窗内在所述链路方向上发送探测信号,在所述时间窗口期间,其自身的接收节点及其相邻链路的接收节点正在感测探测信号。当在两个相邻链路中应用方法1100时,可以以高效的方式感测这两个链路之间的干扰。
实际上,一个AN可以服务多个链路(包括接入链路和/或回程链路),并且用作发射机和/或接收机。由于一个AN只能处于TX或RX状态,因此不用管该AN有多少TXRF链或多少RXRF链。由于这个原因,当AN处于TX状态而作为发射机时,该AN可能会在每个DSSI期间都错过监测一些SRU而作为其它链路的接收机。也就是说,在一个节点用作不同链路的发射机和接收机两者的情况下,ADSS中存在耳聋问题。此外,对于服务链路的接收机的每个AN,应该有在每个DSSI期间瞄准链路方向的一个RX RF链。当由一个AN服务的接收链路的数量大于该AN的RX RF链的数量时,由于缺乏RX RF链,因此该AN不能在一个DSSI期间同时处理针对全部被服务的接收链路(其中,所述AN用作接收机)的定向感测。
针对上述问题,本公开还提出了:根据在CCU控制下的无线电节点的网络部署,在一个CCU的控制下设置针对无线电节点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具体地,本公开提出了:用不同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来配置在一个CCU控制下的相邻无线电节点。
首先,介绍定向探测和感测窗口(DSSW)的定义。每个DSSI(如图8中所示)可以被划分成一个或多个(在本公开中优选地为两个或更多个)DSSW。每个DSSW可以具有相同或不同数量的探测和感测资源元素(例如,每个探测和感测资源元素由图8中的最小资源网格指示),这些探测和感测资源元素可以是连续的或不连续的。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DSSI到DSSW的三个示例性划分。在这三个示例中,DSSI被划分成三个DSSW(即,DSSW0、DSSW1和DSSW2)。应该理解,DSSI也可以被划分成多于或少于三个DSSW。
如图13的上部和中部所示,每个DSSW具有相同的大小,即四个子带和两个子帧中的探测和感测资源元素。上部与中部之间的差别在于:前者中的探测和感测资源元素是不连续的,而后者中的探测和感测资源元素是连续的。在图13的下部中,每个DSSW具有不同数量的探测和感测资源元素(即,探测和感测资源元素的大小不等)。尽管如图13所示的每个DSSW是由四个子带上的探测和感测资源元素形成的,但是应当理解,DSSW可以由任意数量的探测和感测资源元素形成,如图8所示。因此,每个DSSI的每一个DSSW可以由相等/不相等大小的连续/不连续的探测和感测资源元素组成。
根据本公开,DSSI的至少一个DSSW可以被分配给一个AN而作为定向探测信号发送窗口(被称为发送DSSW,即,TDSSW),并且其余的DSSW可以被分配给该AN的全部相邻AN而作为接收DSSW(RDSSW)。换句话说,本公开提出了配置具有不同DSSI配置(DSSI模式)的相邻AN,不同DSSI配置中的每一个由至少一个TDSSW和至少一个RDSSW形成。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三个示例性DSSI配置。如所示,存在三种DSSI配置(即,配置0、配置1和配置2),它们可以分别被分配给三个相邻的AN。在每个配置中,DSSI被划分成三个DSSW,包括一个TDSSW和两个RDSSW。这是为了说明,并且应当理解,其它适当的配置也是可以适用的。
如图14所示,配置0、1和2的TDSSW彼此正交。也就是说,配置0的TDSSW中涉及的每个探测资源元素与配置1或2的TDSSW中涉及的每个探测资源元素正交。这里的“正交”可以指代时域或频域。例如,配置0、1和2的TDSSW可以出现在分开的子帧中,但是占用相同的子带。备选地,配置0、1和2的TDSSW可以出现在分开的子带中,但是占用相同的子帧。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在CCU的控制下的两个示例性网络部署。根据本公开,CCU可以确定在CCU控制下的每个AN的DSSI配置,并且AN又将由各个DSSI配置指示的探测和感测资源元素分配给由AN服务的每个链路。
假定每个AN覆盖六角形区域。在图15的左部,存在3种不同的DSSI配置(例如,如图14所示的配置0、1和2),并且每个AN可以被配置为具有与其相邻AN不同的DSSI配置。以图15中的覆盖六角形区域的AN(被示为AN 1501)为例,如图14所示的配置2被分配给该AN,而该AN的相邻AN被分配有配置0或配置1。以这种方式,当AN 1501处于TX状态时,其相邻AN的全部链路接收机都处于RX状态。
在图15的右部,存在7个不同的DSSI配置,并且每个AN可以被分配有与甚至更多个相邻AN不同的DSSI配置。例如,具有阴影区域的AN可以被分配有DSSI配置4,而具有由两个虚线圆标记的六边形区域的相邻AN被分配有其它DSSI配置。
应当理解,除了图15所示的那些网络部署之外,任何其它适当的网络部署可以适用于本公开。
图1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服务无线电节点(例如,图5中的AP 2)中使用的方法1600的流程图。服务无线电节点对如下覆盖区域中的经由一个或多个无线电链路连接到该服务无线电节点的一个或多个客户端无线电节点进行服务,所述覆盖区域与由无线通信网络(比如,MMW RAT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相邻无线电节点服务的一个或多个覆盖区域相邻。例如,AP 2服务UE 2和UE 5,UE 2经由链路对2连接到AP 2,并且UE 5经由链路对5连接到AP 2。在这个示例中,AP 1、AP 3和AP 4可以是AP 2的相邻无线电节点。
方法1600包括步骤S1610,在步骤S1610处,服务无线电节点从控制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控制节点(例如,图5中的CCU)接收针对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例如,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可以是如图14所示的DSSI配置。由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指示的每个探测资源元素(即,如图8所示的SRU)与由针对每个相邻无线电节点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指示的每个探测资源元素正交。
在实现中,接收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指示每个探测和感测持续时间(即,DSSI)有两个或更多个探测和感测窗口,这些探测和感测窗口中的一个或多个探测和感测窗口被配置为用于通过服务无线电节点进行感测的感测窗口,并且其余的探测和感测窗口被配置为用于通过服务无线电节点进行探测的探测窗口。
接收到的针对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可以指示每个DSSI有两个或更多个DSSW,如图13所示。例如,在图14中,接收的针对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可以是配置0,并且针对每个相邻无线电节点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可以是配置1或配置2。
作为实现的示例,在时域上,针对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探测窗口与针对每个相邻无线电节点的感测窗口相对应。以这种方式,当服务无线电节点在探测窗口中发送探测信号时,每个相邻无线电节点应该在感测窗口中感测探测信号。也就是说,当AN在DSSI期间处于TX状态时,该AN的相邻链路接收机全部处于RX状态。
作为实现的另一示例,每个探测和感测窗口具有相同或不同数量的探测和感测资源元素(例如,如图13所示)。
作为实现的又一示例,每个探测和感测窗口具有连续的或不连续的探测和感测资源元素(例如,如图13所示)。
方法1600还包括步骤S1620,在该步骤S1620处,服务无线电节点通过被配置用于一个或多个无线电链路中的每个无线电链路的服务无线电节点的RX RF链,基于接收到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感测在无线电链路的方向上的全部探测信号。
在实现中,在步骤S1620处的感测可以在由接收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所指示的全部感测资源元素中执行。备选地,所述感测还可以在由接收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所指示的部分或全部探测资源元素中执行。
可选地,方法1600还可以包括步骤S1630。在步骤S1630处,服务无线电节点将由接收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所指示的一个或多个探测资源元素分配给一个或多个无线电链路。
当服务无线电节点的RX RF链的数量小于其中服务节点用作接收机的全部无线电链路的数量时,不能在每个DSSI内同时处理针对全部这些链路的定向感测。
在这种情况下,方法1600可以可选地包括以下中的两个附加的步骤:基于接收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以及一个或多个预定义的参数,调整针对一个或多个无线电链路中的每个无线电链路的感测周期;以及通过被配置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无线电链路中的每个无线电链路的所述服务无线电节点的RX RF链,基于调整的感测周期,感测在所述无线电链路的方向上的全部探测信号。
例如,服务无线电节点可以每第n个(n是整数且n>1)DSSI而不是每个DSSI处理针对一些链路的定向感测。也就是说,可以将针对一些链路中的每个链路的感测周期调整为大于一个DSSP。在本文中,这样的链路可以被称为慢速定向感测链路。然而,仍然可以在每个DSSI中处理针对全部链路的定向探测信号的发送,以便一个或多个相邻链路可以监测干扰情况。作为结果,慢速定向感测链路对于跟随干扰情况来说较慢,但是携带定向探测的每个链路都可以监测整个干扰情况。仍然可以以慢速定向感测链路的经历干扰用更长周期被更新为代价来实现完整的DLIM。
图1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性DSSI模式。假定服务无线电节点具有两个RX RF链,并且存在由服务无线电节点服务的三个接收链路。
如图17所示,服务无线电节点可以每个DSSI处理针对第一接收链路(链路0)的定向感测,并且每个其它DSSI处理针对第二链路和第三链路(链路1和2)的定向感测。也就是说,针对链路0、1和2的感测周期分别被调整为一个DSSP、两个DSSP和两个DSSP。在这种情况下,链路0可以被称为常规定向感测链路,而链路1和2可以被称为慢速定向感测链路。
当AN的接收链路数量减少时,AN可以将慢速定向感测链路调整为常规定向感测链路(即,针对链路每个DSSI处理定向感测)。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一个或多个预定义的参数可以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链路无线电质量;链路速率;或链路业务优先级。
作为示例,可以基于链路无线电质量来选择慢速定向感测链路。例如,可以以相对较高的优先级来选择可以忍受较高干扰的具有较好无线电质量的链路。假定存在两个相邻链路,并且一个链路与另一个链路相比具有更好的无线电链路。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以相对较高优先级将具有较好无线电质量的链路选择为慢速定向感测链路,从而该链路与另一链路相比将被感测得较不频繁(即,以更大的周期)。
作为另一示例,可以基于链路速率来选择慢速定向感测链路。例如,可以以相对较高优先级来选择具有低要求速率的链路。
作为又一示例,可以基于链路业务优先级来选择慢速定向感测链路。例如,可以以相对较高优先级来选择具有较低业务优先级的链路。
图1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服务无线电节点中使用的方法1800的流程图。方法1800是方法1600的可行变型。
在步骤S1810处,服务无线电节点从控制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控制节点(例如,图5中的CCU)接收针对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针对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可以由控制节点例如根据详细的网络部署或无线电环境根据需要来确定。例如,针对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可以由控制节点以如下这样的方式来确定:由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所指示的每个探测资源元素与由针对每个相邻无线电节点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所指示的每个探测资源元素正交。
在步骤S1820处,当服务无线电节点的RX RF链的数量小于其中服务节点用作接收机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电链路的数量时,服务无线电节点基于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以及一个或多个预定义参数,调整一个或多个所选择的无线电链路中的每个无线电链路的感测周期。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一个或多个预定义的参数可以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链路无线电质量;链路速率;或链路业务优先级。例如,可以以相对较高优先级来将具有较好无线电质量、较低链路速率或较低业务优先级的链路选择为慢速定向感测链路,从而可以以较大周期来感测这样的链路。也就是说,可以将这样的链路的感测周期调整为大于一个DSSP。
在步骤S1830处,服务无线电节点通过被配置用于一个或多个无线电链路中的每个无线电链路的服务无线电节点的RX RF链,基于调整的感测周期,感测在无线电链路的方向上的全部探测信号。例如,这里的接收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可以指示如图17所示的示例性DSSI模式。
图1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控制服务无线电节点(例如,图5中的AP 2)的控制节点(例如,图5中的CCU)中使用的方法1900的流程图。服务无线电节点对如下覆盖区域中的经由一个或多个无线电链路连接到该服务无线电节点的一个或多个客户端无线电节点进行服务,所述覆盖区域与由无线通信网络(比如,MMW RAT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相邻无线电节点服务的一个或多个覆盖区域相邻。例如,AP 2服务UE 2和UE 5。UE 2经由链路对2连接到AP 2,并且UE 5经由链路对5连接到AP 2。在这个示例中,AP 1、AP 3和AP 4可以是AP 2的相邻无线电节点。
如图19所示,方法1900包括步骤S1910和S1920。在步骤S1910处,控制节点确定针对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由针对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所指示的探测资源元素与由针对每个相邻无线电节点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所指示的每个探测资源元素正交。
在实现中,确定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指示每个探测和感测持续时间有两个或更多个探测和感测窗口,这些探测和感测窗口中的一个或多个探测和感测窗口被配置为用于通过服务无线电节点进行感测的感测窗口,并且其余的探测和感测窗口被配置为用于通过服务无线电节点进行探测的探测窗口。
例如,控制节点可以基于网络部署来确定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例如,控制节点可以将配置2分配给AN1501,同时将配置0或配置1分配给AN 1501的相邻AN。
确定的针对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可以指示每个DSSI有两个或更多个DSSW,如图13所示。例如,在图14中,确定的针对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可以是配置0,并且针对每个相邻无线电节点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可以是配置1或配置2。
作为实现的示例,在时域上,针对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探测窗口与针对每个相邻无线电节点的感测窗口相对应。以这种方式,当服务无线电节点在探测窗口中发送探测信号时,每个相邻无线电节点应该在感测窗口中感测探测信号。
作为实现的另一示例,每个探测和感测窗口具有相同或不同数量的探测和感测资源元素(例如,如图13所示)。
作为实现的又一示例,每个探测和感测窗口具有连续的或不连续的探测和感测资源元素(例如,如图13所示)。
在步骤S1920处,控制节点向服务无线电节点发送所确定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然后,服务无线电节点可以将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应用于每个被服务的链路。
这种配置的一个主要优点是:当服务无线电节点处于TX状态时,其相邻AN的全部链路接收机都处于RX状态。以这种方式,可以以高效的方式克服图3所示的耳聋问题。
图20是根据本公开的服务无线电节点2000的示意框图。服务无线电节点2000对如下覆盖区域中的经由一个或多个无线电链路连接到该服务无线电节点的一个或多个客户端无线电节点进行服务,所述覆盖区域与由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相邻无线电节点服务的一个或多个覆盖区域相邻。例如,服务无线电节点2000可以是如图5所示的AP 2,其服务UE 2和UE 5。UE 2经由链路对2连接到AP 2,并且UE 5经由链路对5连接到AP 2。在这个示例中,AP 1、AP 3和AP 4可以是AP 2的相邻无线电节点。
如图20所示,服务无线电节点2000包括接收单元2010、感测单元2020、分配单元2030和调整单元2040。分配单元2030和调整单元2040是可选的。
接收单元2010被配置为:从控制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控制节点(例如,图5中的CCU)接收针对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由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所指示的每个探测资源元素与由针对每个相邻无线电节点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所指示的每个探测资源元素正交。
在实现中,接收到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指示每个探测和感测持续时间有两个或更多个探测和感测窗口,这些探测和感测窗口中的一个或多个探测和感测窗口被配置为用于通过服务无线电节点进行感测的感测窗口,并且其余的探测和感测窗口被配置为用于通过服务无线电节点进行探测的探测窗口。
接收到的针对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可以指示每个DSSI有两个或更多个DSSW,如图13所示。例如,在图14中,接收的针对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可以是配置0,并且针对每个相邻无线电节点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可以是配置1或配置2。
作为实现的示例,在时域上,针对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探测窗口与针对每个相邻无线电节点的感测窗口相对应。以这种方式,当服务无线电节点在探测窗口中发送探测信号时,每个相邻无线电节点应该在感测窗口中感测探测信号。也就是说,当AN在DSSI期间处于TX状态时,该AN的相邻链路接收机全部处于RX状态。
作为实现的另一示例,每个探测和感测窗口具有相同或不同数量的探测和感测资源元素(例如,如图13所示)。
作为实现的又一示例,每个探测和感测窗口具有连续的或不连续的探测和感测资源元素(例如,如图13所示)。
感测单元2020被配置为:通过被配置用于一个或多个无线电链路中的每个无线电链路的服务无线电节点的RX RF链,基于接收到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感测在无线电链路的方向上的全部探测信号。
在实现中,感测单元2020被配置为:在由接收到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所指示的全部感应资源元素中执行感测。备选地,感测单元2020被配置为:还在由接收到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所指示的部分或全部探测资源元素中执行感测。
分配单元2030被配置为:将由接收到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所指示的一个或多个探测资源元素分配给一个或多个无线电链路。
调整单元2040还被配置为:当服务无线电节点的RX RF链的数量小于其中服务节点用作接收机的全部无线电链路的数量时,基于接收到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以及一个或多个预定义参数,调整一个或多个无线电链路中的每个无线电链路的感测周期。在这种情况下,感测单元2020还可以被配置为:通过被配置用于一个或多个无线电链路中的每个无线电链路的服务无线电节点的RX RF链,基于调整的感测周期,感测在无线电链路的方向上的全部探测信号。
例如,这里的接收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可以指示如图17所示的示例性DSSI模式。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一个或多个预定义的参数可以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链路无线电质量;链路速率;或链路业务优先级。例如,可以将具有较好无线电质量、较低链路速率或较低业务优先级的链路的感测周期调整为大于一个DSSP。
图2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服务无线电节点2100的示意框图。这里服务无线电节点2100是服务无线电节点2000的可行变型。
如图21中所示,服务无线电节点2100包括接收单元2110、调整单元2120和感测单元2130。调整单元2120像图20中的调整单元2040那样操作。
接收单元2110被配置为:从控制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控制节点(例如,图5中的CCU)接收针对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针对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可以由控制节点例如根据详细的网络部署或无线电环境根据需要来确定。例如,针对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可以由控制节点以如下这样的方式来确定:由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所指示的每个探测资源元素与由针对每个相邻无线电节点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所指示的每个探测资源元素正交。
调整单元2120被配置为:当服务无线电节点的RX RF链的数量小于其中服务节点用作接收机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电链路的数量时,基于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以及一个或多个预定义参数,调整一个或多个无线电链路中的每个无线电链路的感测周期。
感测单元2130被配置为:通过被配置用于一个或多个无线电链路中的每个无线电链路的服务无线电节点的RX RF链,基于调整的感测周期,感测在无线电链路的方向上的全部探测信号。例如,这里的接收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可以指示如图17所示的示例性DSSI模式。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一个或多个预定义的参数可以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链路无线电质量;链路速率;或链路业务优先级。例如,可以将具有较好无线电质量、较低链路速率或较低业务优先级的链路的感测周期调整为大于一个DSSP。
图22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控制服务无线电节点(例如,图5中的AP 2)的控制节点2200(例如,图5中的CCU)的示意框图。服务无线电节点对如下覆盖区域中的经由一个或多个无线电链路连接到该服务无线电节点的一个或多个客户端无线电节点进行服务,所述覆盖区域与由无线通信网络(比如,MMW RAT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相邻无线电节点服务的一个或多个覆盖区域相邻。例如,AP 2服务UE 2和UE 5。UE 2经由链路对2连接到AP 2,并且UE 5经由链路对5连接到AP 2。在这个示例中,AP 1、AP 3和AP 4可以是AP 2的相邻无线电节点。
如图22所示,控制节点2200包括确定单元2210和发送单元2220。
确定单元2210被配置为确定针对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由针对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所指示的探测资源元素与由针对每个相邻无线电节点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所指示的每个探测资源元素正交。
在实现中,确定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指示每个探测和感测持续时间有两个或更多个探测和感测窗口,这些探测和感测窗口中的一个或多个探测和感测窗口被配置为用于通过服务无线电节点进行感测的感测窗口,并且其余的探测和感测窗口被配置为用于通过服务无线电节点进行探测的探测窗口。
例如,控制节点2200可以基于网络部署来确定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例如,控制节点2200可以将配置2分配给AN 1501,而将配置0或配置1分配给AN 1501的相邻AN。
确定的针对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可以指示每个DSSI有两个或更多个DSSW,如图13所示。例如,在图14中,确定的针对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可以是配置0,并且针对每个相邻无线电节点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可以是配置1或配置2。
作为实现的示例,在时域上,针对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探测窗口与针对每个相邻无线电节点的感测窗口相对应。以这种方式,当服务无线电节点在探测窗口中发送探测信号时,每个相邻无线电节点应该在感测窗口中感测探测信号。
作为实现的另一示例,每个探测和感测窗口具有相同或不同数量的探测和感测资源元素(例如,如图13所示)。
作为实现的又一示例,每个探测和感测窗口具有连续的或不连续的探测和感测资源元素(例如,如图I3所示)。
发送单元2220被配置为:向服务无线电节点发送所确定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然后,服务无线电节点可以将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应用于每个被服务的链路。
图2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装置2300的实施例,该装置2300可以用于服务无线电节点2000、服务无线电节点2100或者控制节点2200。
被包括在布置2300中的是处理单元2306中,例如具有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处理单元2306可以是执行本文描述的过程的不同动作的单一单元或多个单元。装置2300还可以包括用于从其他实体接收信号的输入单元2302、以及用于向其它实体提供信号的输出单元2304。输入单元和输出单元可以被布置为集成实体或如图20、图21或图22中的示例所示。
此外,布置2300可包括至少一个具有非易失性或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程序产品2308,例如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闪存和硬盘驱动。计算机程序产品2308包括计算机程序2310,计算机程序2310包括代码/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代码/计算机可读指令在由装置2300中的处理单元2306执行时,使装置2300和/或包括其的服务无线电节点或控制节点来执行例如之前结合图16、图18或图19描述的过程的动作。
计算机程序2310可以被配置为在计算机程序模块2310A至2310E、2310F至2310I或2010J至2310L中所构建的计算机程序代码。
因此,在装置2300用于服务无线电节点2000中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2300的计算机程序中的代码包括接收模块2310A,用于从控制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控制节点接收针对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由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所指示的每个探测资源元素与由针对每个相邻无线电节点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所指示的每个探测资源元素正交。计算机程序2310中的代码还包括感测模块2310B,用于:通过被配置用于一个或多个无线电链路中的每个无线电链路的服务无线电节点的RX RF链,基于接收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感测在无线电链路的方向上的全部探测信号。可选地,计算机程序2310中的代码还包括分配模块2310C,用于:将由接收到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所指示的一个或多个探测和感测资源元素分配给一个或多个无线电链路。可选地,计算机程序2310中的代码还包括调整模块2310D,用于:当服务无线电节点的RX RF链的数量小于其中服务节点用作接收机的全部无线电链路的数量时,基于接收到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以及一个或多个预定义参数,调整一个或多个无线电链路中的每个无线电链路的感测周期。计算机程序2310中的代码还可以包括被示出为模块2310E的模块,例如用于控制和执行与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操作相关联的其它相关过程。例如,当服务无线电节点是BS时,则模块2310E可以控制和执行与BS的操作相关联的其它相关过程。
在装置2300用于服务无线电节点2100中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2300的计算机程序中的代码包括接收模块2310F,用于从控制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控制节点接收针对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计算机程序中的代码还包括调整模块2310G,用于:当服务无线电节点的RX RF链的数量小于其中服务节点用作接收机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电链路的数量时,基于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以及一个或多个预定义参数,调整一个或多个无线电链路中的每个无线电链路的感测周期。计算机程序中的代码还包括感测单元2310H,用于:通过被配置用于一个或多个无线电链路中的每个无线电链路的服务无线电节点的RXRF链,基于调整的感测周期,感测在无线电链路的方向上的全部探测信号。计算机程序2310中的代码还可以包括被示出为模块2310I的模块,例如用于控制和执行与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操作相关联的其它相关过程。例如,当服务无线电节点是BS时,则模块2310I可以控制和执行与BS的操作相关联的其它相关过程。
在装置2300用于控制节点2200中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2300的计算机程序中的代码包括确定模块2310J,用于确定针对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由针对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所指示的探测资源元素与由针对每个相邻无线电节点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所指示的每个探测资源元素正交。计算机程序中的代码还包括发送模块2310K,用于向服务无线电节点发送所确定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计算机程序2310中的代码还可以包括被示出为模块2310L的模块,例如用于控制和执行与控制节点的操作相关联的其它相关过程。
计算机程序模块实质上可以执行图16中所示的流程的动作来模拟服务无线电节点2000,或者执行图18中所示的流程的动作来模拟服务无线电节点2100,或者执行图19中所示的流程的动作来模拟控制节点2100。换句话说,当在处理单元2306中执行不同的计算机程序模块时,这些模块可以与例如图20的单元2010至2010相对应,或者与图21的单元2110至2130相对应、或者与图22的单元2210至2220相对应。
尽管以上结合图23公开的实施例中的代码装置被实现为计算机程序模块,该计算机程序模块当在处理器中执行时,使装置执行以上结合上述附图描述的动作,在备选实施例中可以至少部分地将至少一个代码装置实现为硬件电路。
处理器可以是单个CPU(中央处理单元),但是还可以包括两个或多于两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可以包括通用微处理器;指令集处理器和/或相关芯片集和/或专用微处理器(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处理器还可以包括用于高速缓存目的的板载存储器。计算机程序可以由与处理器相连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来承载。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其上存储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是闪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或EEPROM,并且在备选实施例中,上述计算机程序模块可以以服务无线电节点或控制节点内的存储器的形式分布在不同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上。
本公开还提出了:将ADSS相关功能(在下文中也称为ADSS功能)映射到系统协议层和相关信令流中。如本领域所公知的,系统协议层(下文中简称为“协议层”)可以包括例如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媒体访问控制(MAC)层、物理(PHY)层等。
如上所例示,ADSS功能可以包括由例如方法700、方法900、方法1100、方法1600、方法1800和/或方法1900实现的功能。此外,如上所例示的,ADSS功能可以包括由服务无线电节点2000、服务无线电节点2100、控制节点2200和/或装置2300执行的功能。
根据本公开,ADSS功能可以由与不同的职责相对应并被映射到不同的协议层中的多个ADSS子功能模块实现。
图2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ADSS子功能模块及其到协议层的对应映射。
如所示,根据本公开的整个ADSS功能可以分布在每个服务无线电节点(例如,图6中的AP 620)的CCU、RRC层和MAC层以及其客户端无线电节点(例如图6中的UE 660)的RRC层和MAC层上。被映射到每个协议层中的ADSS功能还可以被划分成多个子功能模块。
在CCU中,ADSS功能由包括如下3个子功能模块的CCU ADSS管理器实现:配置管理器、DLIM管理器和资源分配管理器,如图24所示。
配置管理器可以在CCU的控制下管理针对每个AP或每个链路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可以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
·DSSP开始点和长度、DSSI开始点和长度、DSSI模式,例如如图17所示;
·与如何为每个链路配置SRU相关的配置,例如如图12所示;或者
·与用于接收节点向CCU报告其感测结果(包括例如报告时间、报告格式等)的规则相关的配置。
例如,配置管理器可以执行图7中的步骤S710或者图19中的步骤S1910。此外,配置管理器可以用作图22中的确定单元2210。
DLIM管理器可以导出DLIM。具体地,这可以如下进行。首先,DLIM管理器从全部链路接收机(即,接收节点)收集感测结果。可以经由测量报告向CCU报告感测结果。其次,DLIM管理器评价感测结果,并且确定各个链路之间的干扰关系。再次,DLIM管理器基于干扰关系导出DLIM,并且将DLIM输出到资源管理器。可选地,DLIM管理器可以基于最新的感测结果来更新DLIM。
例如,DLIM管理器可以以方法700来执行对DLIM的确定。
资源管理器可以确定资源分配相关配置和适配。例如,资源分配相关配置和适配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针对基于调度的资源分配的资源模板分配、用于干扰缓解的针对干扰链路和/或受扰链路的资源模板调整;针对对应节点的对应指令的干扰缓解动作确定和产生、或者用于改善冲突避免的竞争相关配置调整。
针对对应节点的对应指令的干扰缓解动作确定和产生可以包括:
·用于干扰缓解的针对干扰链路和/或受扰链路的链路重定向调整,和/或
·协调的调度,和/或
·协调的波束成形,和/或
·协调的消隐等。
在AP中,ADSS功能可以分布在RRC层和MAC层上。具体地,AP侧的ADSS功能可以由ADSS RRC模块和ADSS MAC模块来实现。
在RRC层中,ADSS RRC模块可以用于链路特定探测资源分配和适配。ADSS RRC模块可以包括SRU管理器和RRC ADSS管理器。SRU管理器管理SRU资源。换句话说,SRU管理器可以根据配置的DSSI模式来管理每个链路的SRU资源的分配。RRC ADSS管理器可以在探测资源拥塞时调整链路特定ADSS配置策略,并且管理定向探测和感测报告。
在MAC层中,ADSS MAC模块用于根据来自更高层ADSS模块(例如,AP侧的ADSS RRC模块)的指令来执行ADSS和使用资源。ADSS MAC模块可以包括ADSS执行器和资源分配执行器。ADSS执行器通过为TX链路所分配的SRU来确定针对发射机的定向探测信号的发送,并且执行针对RX链路的定向感测。资源分配执行器根据来自更高级单元的资源分配或资源分配策略来确定数据发送和接收。例如,如果一个链路有业务到达,则资源分配执行器可以基于从CCU的资源管理器接收到的调度模板来调度资源。此外,资源分配执行器可以根据配置的策略和参数向CCU报告探测资源用途。
作为示例,ADSS执行器可以执行图9中的步骤S920、或者图11中的步骤S1120、或者图16中的步骤S1620、或者图18中的步骤S1830。此外,配置管理器可以用作图20中的感测单元2020或图21中的感测单元2130。
作为示例,资源分配执行器可以执行图16中的步骤S1630。此外,资源分配执行器可以用作图20中的分配单元2030。
在客户端无线电节点中,存在对应的对等ADSS协议实体,即RRC层中的ADSS RRC模块和MAC层中的ADSS MAC模块。
ADSS RRC模块可以从来自服务AP的对等ADSS RRC模块接收配置,并且配置本地ADSS功能模块。此外,如果客户端无线电节点用作链路的接收节点,则ADSS RRC模块还可以产生感测结果。
例如,客户端无线电节点中的ADSS RRC模块可以执行图9中的步骤S910或者图11中的步骤S1110。如果客户端无线电节点用作链路的接收节点,则客户端无线电节点中的ADSS RRC模块也可以执行图9中的步骤S930。
如果客户端无线电节点用作链路的发送节点,则ADSS MAC模块可以调度定向探测信号发送,并且如果客户端无线电节点用作链路的接收节点,则ADSS MAC模块可以调度定向感测信号接收。此外,如果客户端无线电节点用作接收节点,则其ADSS MAC模块也可以产生感测结果并且根据配置将该感测结果发送给RRC层。
例如,客户端无线电节点中的ADSS MAC模块可以执行图9中的步骤S930。
图25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配置信令流。
如图25a所示,CCU可以向AP的ADSS RRC模块发送与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相关的信息(也称为配置信息)。然后,根据该信息来配置AP的ADSS RRC模块。如图25b所示,AP的ADSSRRC模块可以向客户端无线电节点的ADSS RRC模块(即,如图24所示的客户端无线电节点中的ADSS RRC模块)发送配置信息。然后,在图25c和图25d中,对于AP或客户端无线电节点,相应的ADSS RRC模块应当根据配置信息来配置相应的ADSS MAC模块。配置信息可以指示ADSS相关参数,例如,DSSP开始和长度、DSSI开始和长度、DSSI模式,用于SRU分配和定向感测和测量的配置、测量报告相关配置、定向探测信号发送相关配置(例如,TX功率)。
图26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感测结果信令流。
感测结果在接收节点中被处理,并被输出在测量报告中。链路的每个接收节点可以在MAC层中产生针对链路的感测结果,并且将测量报告发送给其ADSS RRC模块(图26a)。如果接收节点是AP,则通过AP的ADSS RRC模块直接将测量报告发送给CCU(图26b)。如果接收节点是客户端无线电节点,则首先将测量报告发送给AP的对等ADSS RRC模块,对等ADSSRRC模块进而将测量报告转发给CCU(图26c)。CCU可以一次性地利用配置信息来配置AP的ADSS RRC模块,并且AP的ADSS RRC模块可以存储配置信息,然后利用所存储的针对新链路的配置信息来配置AP所服务的链路。
对于服务多个链路的AP,其ADSS RRC模块还可以集成多个链路上的感测报告,并将集成的感测结果发送给CCU,以节省开销。
图27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用于基于调度的资源分配的示例性信令流。
根据本公开,当发生业务变化时,可以动态调整被分配用于一个链路的资源模板。在示例中,当链路需要比(例如,通过模板)所分配的授权更高的数据速率时,服务该链路的AP可以向CCU发送模板授权请求授权(GRA)。作为响应,CCU中的资源管理器可以经由模板授权分配(TGA)消息利用新的资源模板为链路分配更多的资源。类似地,当链路需要比所分配的授权更低的数据速率时,AP可以向CCU发送GRA,CCU可以通过CCU的资源管理器经由TGA消息利用新的资源模板为链路分配更少的资源。
以上参考本公开的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然而,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目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公开。通过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来限定本公开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多种变型和修改,而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其中这些变型和修改都落入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Claims (35)

1.一种在服务无线电节点中使用的方法(1600),其中,所述服务无线电节点对如下覆盖区域中的经由一个或多个无线电链路连接到所述服务无线电节点的一个或多个客户端无线电节点进行服务:所述覆盖区域与由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相邻无线电节点服务的一个或多个覆盖区域相邻,所述方法包括:
从控制所述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控制节点接收(S1610)针对所述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其中,由所述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所指示的每个探测资源元素与由针对每个相邻无线电节点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所指示的每个探测资源元素正交;以及
通过被配置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无线电链路中的每个无线电链路的所述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接收机(RX)射频(RF)链,基于接收到的所述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感测(S1620)在所述无线电链路的方向上的全部探测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1600),其中,接收到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指示每个探测和感测持续时间的两个或更多个探测和感测窗口,这些探测和感测窗口中的一个或多个探测和感测窗口被配置为用于通过所述服务无线电节点进行感测的感测窗口,并且其余的探测和感测窗口被配置为用于通过所述服务无线电节点进行探测的探测窗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1600),其中,针对所述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所述探测窗口与针对每个相邻无线电节点的感测窗口在时域中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1600),其中,每个探测和感测窗口具有相同或不同数量的探测和感测资源元素。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1600),其中,每个探测和感测窗口具有连续的或不连续的探测和感测资源元素。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1600),还包括:
将由接收到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所指示的一个或多个探测和感测资源元素分配(S1630)给所述一个或多个无线电链路。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1600),其中,所述感测在由接收到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所指示的全部感测资源元素中执行。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1600),其中,所述感测还在由接收到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所指示的部分或全部探测资源元素中执行。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1600),还包括:
当所述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接收机(RX)射频(RF)链的数量小于其中所述服务节点用作接收机的全部无线电链路的数量时,基于接收到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以及一个或多个预定义参数,调整所述一个或多个无线电链路中的每个无线电链路的感测周期;以及
通过被配置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无线电链路中的每个无线电链路的所述服务无线电节点的RX RF链,基于调整的感测周期,感测在所述无线电链路的方向上的全部探测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1600),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预定义参数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
链路无线电质量;
链路速率;或者
链路业务优先级。
11.一种在控制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控制节点中使用的方法(1900),其中,所述服务无线电节点对如下覆盖区域中的经由一个或多个无线电链路连接到所述服务无线电节点的一个或多个客户端无线电节点进行服务:所述覆盖区域与由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相邻无线电节点服务的一个或多个覆盖区域相邻,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S1910)针对所述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其中,由针对所述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所述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所指示的探测资源元素与由针对每个相邻无线电节点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所指示的每个探测资源元素正交;以及
向所述服务无线电节点发送(S1920)所确定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1900),其中,所确定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指示每个探测和感测持续时间的两个或更多个探测和感测窗口,这些探测和感测窗口中的一个或多个探测和感测窗口被配置为用于通过所述服务无线电节点进行感测的感测窗口,并且其余的探测和感测窗口被配置为用于通过所述服务无线电节点进行探测的探测窗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1900),其中,针对所述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所述探测窗口与针对每个相邻无线电节点的感测窗口在时域中相对应。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1900),其中,每个探测和感测窗口具有相同或不同数量的探测和感测资源元素。
15.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1900),其中,每个探测和感测窗口具有连续的或不连续的探测和感测资源元素。
16.一种在服务无线电节点中使用的方法(1800),其中,所述服务无线电节点对如下覆盖区域中的经由一个或多个无线电链路连接到所述服务无线电节点的一个或多个客户端无线电节点进行服务:所述覆盖区域与由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相邻无线电节点服务的一个或多个覆盖区域相邻,所述方法包括:
从控制所述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控制节点接收(S1810)针对所述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
当所述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接收机(RX)射频(RF)链的数量小于其中所述服务节点用作接收机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电链路的数量时,基于所述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以及一个或多个预定义参数,调整(S1820)所述一个或多个无线电链路中的每个无线电链路的感测周期;以及
通过被配置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无线电链路中的每个无线电链路的所述服务无线电节点的RX RF链,基于调整的感测周期,感测(S1830)在所述无线电链路的方向上的全部探测信号。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1800),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预定义参数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
链路无线电质量;
链路速率;或者
链路业务优先级。
18.一种服务无线电节点(2000),对如下覆盖区域中的经由一个或多个无线电链路连接到所述服务无线电节点的一个或多个客户端无线电节点进行服务:所述覆盖区域与由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相邻无线电节点服务的一个或多个覆盖区域相邻,所述服务无线电节点包括:
接收单元(2010),被配置为从控制所述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控制节点接收针对所述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其中,由所述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所指示的每个探测资源元素与由针对每个相邻无线电节点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所指示的每个探测资源元素正交;以及
感测单元(2020),被配置为:通过被配置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无线电链路中的每个无线电链路的所述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接收机(RX)射频(RF)链,基于接收到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感测在所述无线电链路的方向上的全部探测信号。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服务无线电节点(2000),其中,接收到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指示每个探测和感测持续时间的两个或更多个探测和感测窗口,这些探测和感测窗口中的一个或多个探测和感测窗口被配置为用于通过所述服务无线电节点进行感测的感测窗口,并且其余的探测和感测窗口被配置为用于通过所述服务无线电节点进行探测的探测窗口。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服务无线电节点(2000),其中,针对所述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所述探测窗口与针对每个相邻无线电节点的感测窗口在时域中相对应。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服务无线电节点(2000),其中,每个探测和感测窗口具有相同或不同数量的探测和感测资源元素。
22.根据权利要求19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服务无线电节点(2000),其中,每个探测和感测窗口具有连续的或不连续的探测和感测资源元素。
23.根据权利要求18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服务无线电节点(2000),还包括:
分配单元(2030),被配置为:将由接收到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所指示的一个或多个探测和感测资源元素分配给所述一个或多个无线电链路。
24.根据权利要求18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服务无线电节点(2000),所述感测单元(2020)被配置为:在由接收到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所指示的全部感测资源元素中执行所述感测。
25.根据权利要求18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服务无线电节点(2000),所述感测单元(2020)被配置为:还在由接收到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所指示的部分或全部探测资源元素中执行所述感测。
26.根据权利要求18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服务无线电节点(2000),还包括:
调整单元(2040),还被配置为:当所述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接收机(RX)射频(RF)链的数量小于其中所述服务节点用作接收机的全部无线电链路的数量时,基于接收到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以及一个或多个预定义参数,调整所述一个或多个无线电链路中的每个无线电链路的感测周期;以及
其中,所述感测单元(2020)还被配置为:通过被配置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无线电链路中的每个无线电链路的所述服务无线电节点的RX RF链,基于调整的感测周期,感测在所述无线电链路的方向上的全部探测信号。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服务无线电节点(2000),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预定义参数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
链路无线电质量;
链路速率;或者
链路业务优先级。
28.一种控制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控制节点(2200),其中,所述服务无线电节点对如下覆盖区域中的经由一个或多个无线电链路连接到所述服务无线电节点的一个或多个客户端无线电节点进行服务:所述覆盖区域与由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相邻无线电节点服务的一个或多个覆盖区域相邻,所述控制节点包括:
确定单元(2210),被配置为确定针对所述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其中,由针对所述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所述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所指示的探测资源元素与由针对每个相邻无线电节点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所指示的每个探测资源元素正交;以及
发送单元(2220),被配置为向所述服务无线电节点发送所确定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控制节点(2200),其中,所确定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指示每个探测和感测持续时间的两个或更多个探测和感测窗口,这些探测和感测窗口中的一个或多个探测和感测窗口被配置为用于通过所述服务无线电节点进行感测的感测窗口,并且其余的探测和感测窗口被配置为用于通过所述服务无线电节点进行探测的探测窗口。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控制节点(2200),其中,针对所述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所述探测窗口与针对每个相邻无线电节点的感测窗口在时域中相对应。
31.根据权利要求29或30所述的控制节点(2200),其中,每个探测和感测窗口具有相同或不同数量的探测和感测资源元素。
32.根据权利要求29或30所述的控制节点(2200),其中,每个探测和感测窗口具有连续的或不连续的探测和感测资源元素。
33.一种服务无线电节点(2100),对如下覆盖区域中的经由一个或多个无线电链路连接到所述服务无线电节点的一个或多个客户端无线电节点进行服务:所述覆盖区域与由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相邻无线电节点服务的一个或多个覆盖区域相邻,所述服务无线电节点(2100)包括:
接收单元(2110),被配置为从控制所述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控制节点接收针对所述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
调整单元(2120),被配置为:当所述服务无线电节点的接收机(RX)射频(RF)链的数量小于其中所述服务节点用作接收机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电链路的数量时,基于所述探测和感测相关配置以及一个或多个预定义参数,调整所述一个或多个无线电链路中的每个无线电链路的感测周期;以及
感测单元(2130),被配置为:通过被配置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无线电链路中的每个无线电链路的所述服务无线电节点的RX RF链,基于调整的感测周期,感测在所述无线电链路的方向上的全部探测信号。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服务无线电节点(2100),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预定义参数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
链路无线电质量;
链路速率;或者
链路业务优先级。
35.一种存储指令(2310)的计算机程序产品(2308),所述指令(2310)在被执行时使一个或多个计算设备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680037637.5A 2015-06-26 2016-06-24 在服务无线电节点和控制节点以及相关联设备中使用的方法 Active CN1078527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PCT/CN2015/082516 2015-06-26
PCT/CN2015/082516 WO2016206103A1 (en) 2015-06-26 2015-06-26 Methods used in serving radio node and control node, and associated devices
PCT/CN2016/087045 WO2016206628A1 (en) 2015-06-26 2016-06-24 Methods used in serving radio node and control node, and associated devic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52775A true CN107852775A (zh) 2018-03-27
CN107852775B CN107852775B (zh) 2021-06-04

Family

ID=57584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37637.5A Active CN107852775B (zh) 2015-06-26 2016-06-24 在服务无线电节点和控制节点以及相关联设备中使用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3) US10033496B2 (zh)
EP (1) EP3320753B1 (zh)
JP (1) JP6538208B2 (zh)
KR (1) KR102105978B1 (zh)
CN (1) CN107852775B (zh)
AR (1) AR105139A1 (zh)
HK (1) HK1247496A1 (zh)
RU (1) RU2683617C1 (zh)
WO (2) WO201620610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77268A1 (zh) * 2020-10-14 2022-04-2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感知方法、无线感知装置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206103A1 (en) * 2015-06-26 2016-12-2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used in serving radio node and control node, and associated devices
US10111105B2 (en) 2015-06-26 2018-10-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used in control nodes, and associated control nodes
KR102209576B1 (ko) * 2018-11-22 2021-02-01 중앙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데이터 처리를 위한 링크 스케쥴링 방법 및 그 장치
WO2022040843A1 (en) * 2020-08-24 2022-03-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nsing resource configuration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51145A1 (en) * 2006-08-23 2008-02-28 Navini Networks, Inc. Method for Computing Beamforming Weighting Vectors with Collaborated Uplink Sounding
CN101674160A (zh) * 2009-10-22 2010-03-17 复旦大学 多输入多输出无线通信系统信号检测方法及装置
US20110021153A1 (en) * 2009-07-10 2011-01-27 Saeid Safavi Centralized cross-layer enhanc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02804840A (zh) * 2009-06-22 2012-11-2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 son 解决方案进行网络优化的方法和装置
US20140241242A1 (en) * 2013-02-27 2014-08-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sounding in beamformed massive mimo systems

Family Cites Families (4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49551B2 (ja) 2002-03-05 2006-11-22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KR101099993B1 (ko) * 2006-12-07 2011-12-28 미쓰비시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무선 단말국, 무선 기지국 및 무선 통신 방법
US20080188260A1 (en) 2007-02-02 2008-08-07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power control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599705B2 (en) 2008-02-01 2013-12-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based on enhanced pilot measurement reports
JP5181883B2 (ja) 2008-07-08 2013-04-1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8068844B2 (en) * 2008-12-31 2011-11-29 Intel Corporation Arrangements for beam refinement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8923215B2 (en) * 2009-02-27 2014-12-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transmissions in spatial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network systems
CN101867938B (zh) * 2009-04-20 2013-01-0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用于多点协同传输的上行参考信号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EP2424137B1 (en) 2009-04-24 2015-12-0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RU2526886C2 (ru) * 2009-09-21 2014-08-27 Блэкберри Лимитед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по технологии mimo и передатчик (варианты)
KR101524752B1 (ko) * 2009-10-23 2015-06-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셀간 협력을 위한 통신 시스템
CN102111844B (zh) 2009-12-26 2013-08-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中继的选择方法、通信方法、基站及系统
KR101643225B1 (ko) 2010-02-23 2016-07-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운딩 신호 송신 방법
RU2432581C1 (ru) * 2010-03-03 2011-10-27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РТЛ-Сервис" Способ локации радиоузла, система локации радиоузла и узел обработки данных
KR20120007696A (ko) * 2010-07-15 2012-01-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펨토 셀에서의 간섭 완화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02448126A (zh) 2010-09-30 2012-05-09 索尼公司 通信资源集合配置方法和装置以及资源管理方法和系统
WO2012060613A2 (ko) 2010-11-01 2012-05-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한된 측정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US20120170497A1 (en) 2011-01-04 2012-07-05 HT mMobile Inc. Method for reporting srs in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hereof
CN102624465B (zh) 2011-01-30 2016-01-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认知无线电的感知辅助的方法及系统
EP2716132A2 (en) 2011-06-02 2014-04-09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s, apparatus, and systems for managing converged gateway communications
CA2832903C (en) 2011-06-09 2018-10-16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tributed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for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US9585083B2 (en) * 2011-06-17 2017-02-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network entry in a millimeter-wave mobile broadb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721858B1 (en) 2011-08-08 2017-10-18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uplink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heterogeneous cellular networks
WO2013025158A1 (en) 2011-08-12 2013-02-2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nodes for coordinating uplink transmiss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GB2498402B (en) 2012-01-16 2014-01-15 Toshiba Res Europ Ltd Enhancing the reliability of spectrum sensing with partial soft information feedback in a cognitive relay network
CN103378935B (zh) 2012-04-27 2018-04-27 广州世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反馈歧义调整下行相关参数的方法
US9219541B2 (en) 2012-06-13 2015-12-22 All Purpose Networks LLC Baseband data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in an LTE wireless base station employing periodically scanning RF beam forming techniques
US9398630B2 (en) * 2012-08-10 2016-07-19 Alcatel Lucent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controlling and scheduling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KR20140023738A (ko) 2012-08-17 2014-02-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링크 간의 간섭 정보 공유에 기반한 링크 스케줄링 방법 및 장치
EP2891362A1 (en) * 2012-08-28 2015-07-08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for handover of a communication link using a primary beam
EP2891355A1 (en) * 2012-08-28 2015-07-08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Dynamic point-to-point spectrum licensing
US20150236808A1 (en) 2012-09-25 2015-08-2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dio link adaptation for flexible subframe communications
KR20140047394A (ko) 2012-10-12 2014-04-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채널의 채널 상태 정보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WO2014075287A1 (en) 2012-11-16 2014-05-22 Broadcom Corporation Low-power almost blank subframe (abs)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US9699589B2 (en) 2012-12-21 2017-07-04 Blackberry Limited Managing sessions for direct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s
US9516563B2 (en) 2013-01-21 2016-12-06 Intel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handover of a beamformed link
WO2014124164A1 (en) 2013-02-07 2014-08-14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Physical layer (phy) design for a low latencymillimeter wave (mmw) backhaul system
US20140315490A1 (en) 2013-04-23 2014-10-23 Robbin Hughes Enhancing efficiency of communication terminals using radio communication
KR102261878B1 (ko) * 2013-04-30 2021-06-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빔 포밍 방식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준 신호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US20140328264A1 (en) 2013-05-03 2014-11-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ordination messaging using high efficiency wifi
US9497047B2 (en) * 2013-07-02 2016-11-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ounding channel operation in millimeter wave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445283B2 (en) * 2013-08-23 2016-09-1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hannel sounding for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 system
CN103813347B (zh) 2014-02-28 2018-01-2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站频率资源配置方法及网络设备
EP3235315B1 (en) 2014-12-15 2019-02-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used in network node, and receiving and transmitting nodes of link, and associated devices
CN107637158A (zh) * 2015-05-14 2018-01-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管理竞争窗口的方法和装置
GB2539736A (en) * 2015-06-25 2016-12-28 Airspan Networks Inc Wireless network configuration using path loss determination between nodes
WO2016206103A1 (en) * 2015-06-26 2016-12-2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used in serving radio node and control node, and associated devices
WO2017018762A1 (ko) * 2015-07-24 2017-02-02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비 면허 대역을 사용하는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제어 신호 및 채널 전송 방법
US10064227B2 (en) * 2015-08-13 2018-08-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acces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unlicensed spectrum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51145A1 (en) * 2006-08-23 2008-02-28 Navini Networks, Inc. Method for Computing Beamforming Weighting Vectors with Collaborated Uplink Sounding
CN102804840A (zh) * 2009-06-22 2012-11-2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 son 解决方案进行网络优化的方法和装置
US20110021153A1 (en) * 2009-07-10 2011-01-27 Saeid Safavi Centralized cross-layer enhanc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01674160A (zh) * 2009-10-22 2010-03-17 复旦大学 多输入多输出无线通信系统信号检测方法及装置
US20140241242A1 (en) * 2013-02-27 2014-08-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sounding in beamformed massive mimo systems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EW POSTCOM: "Considerations on issues of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schemes",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73 R1-132199》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77268A1 (zh) * 2020-10-14 2022-04-2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感知方法、无线感知装置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316473A1 (en) 2018-11-01
HK1247496A1 (zh) 2018-09-21
WO2016206628A1 (en) 2016-12-29
EP3320753A1 (en) 2018-05-16
US10033496B2 (en) 2018-07-24
JP6538208B2 (ja) 2019-07-03
KR102105978B1 (ko) 2020-05-04
WO2016206103A1 (en) 2016-12-29
JP2018525876A (ja) 2018-09-06
US20180367266A1 (en) 2018-12-20
KR20180021821A (ko) 2018-03-05
US20170180092A1 (en) 2017-06-22
US10341068B2 (en) 2019-07-02
CN107852775B (zh) 2021-06-04
EP3320753B1 (en) 2022-03-23
EP3320753A4 (en) 2019-06-05
RU2683617C1 (ru) 2019-03-29
AR105139A1 (es) 2017-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359808B2 (ja) セルラ時分割複信(tdd)ミリ波システムのためのサウンディング参照信号(srs)設計
CN104521155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波束成形的通信方法和设备
CN106464415B (zh) 多输入多输出训练方法及无线装置
JP5089333B2 (ja) コグニティブ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いて未使用周波数帯域を検出する方法
JP6806165B2 (ja) 無線通信における予防的mimo中継
US11190252B2 (en) Antenna element selection system
CN110476396A (zh) 在空间准共址的高频多载波操作中用于波束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CN107852775A (zh) 在服务无线电节点和控制节点以及相关联设备中使用的方法
CN107615856A (zh) 用于多级波束成形的非正交多址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US1006955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nd report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7949989A (zh) 可旋转天线设备以及配置用于该可旋转天线设备的发射射束的方法
CN106063148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混合波束成形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5340190A (zh) 多输入多输出蜂窝网络通信
CN107005975A (zh) 在网络节点中使用的方法和链路的接收和发送节点以及相关联设备
CN114641940B (zh) 毫米波频段中多模式装置的发送和接收方法
TWI484837B (zh) 基地台的操作方法及基地台
CN115004568B (zh) 频带中的不对称上行链路-下行链路波束训练
CN107710851A (zh) 在控制节点中使用的方法和相关的控制节点
CN107852733A (zh) 在控制节点和无线电节点中使用的方法及关联装置
JP6812393B2 (ja) ヘテロジニアスに装備されたマルチアンテナシステム及びそのシステムを動作させる方法
EP3571779B1 (en) Network node and method performed thereby for scheduling transmissions between the network node and one or more wireless devic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4749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