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52759B - 连接控制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连接控制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52759B
CN107852759B CN201580082085.5A CN201580082085A CN107852759B CN 107852759 B CN107852759 B CN 107852759B CN 201580082085 A CN201580082085 A CN 201580082085A CN 107852759 B CN107852759 B CN 1078527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bearer
enb
radio bearer
request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8208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52759A (zh
Inventor
蔺波
王宏
李亚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8527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527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527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527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16Hand-off prepa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end-to-end data se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04W64/006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with addition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g. for direction or speed determin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terminal or device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2Manipulation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07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33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with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连接控制装置及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链路配置请求消息;根据所述链路配置请求消息向网络侧设备发送承载配置请求消息;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承载配置请求消息发送的承载配置完成消息;建立所述业务承载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映射关系;在建立所述映射关系后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链路配置完成消息,以使所述第二终端利用所述业务承载,通过所述第一终端与网络侧设备进行数据传输。该方法可以实现在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之间进行D2D通信时,第二终端还可以借助第一终端接入到网络中,进行数据传输,这样在第二终端无法直接接入到基站时,可以通过第一终端提高第二终端的网络服务质量。

Description

连接控制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控制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通信网络在部署时,不能完全保证网络的全面无缝覆盖,特别是在自然灾害(例如,地震、海啸等)发生的时候,基站往往可能被损害,进而导致基站覆盖范围内的终端与基站之间的通信中断。
近年来发展出一种D2D(Device-to-Device,设备到设备)的通信方式。这种D2D通信方式是用户设备直接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两者之间不需要通过基站以及网络进行数据传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网络信号覆盖薄弱和应对紧急突发公共安全(PublicSafety)事故时等现有通信网络的弱点。
D2D通信方式的一种部署场景如图1所示,位于STA(Station,基站)的覆盖范围(图中所示椭圆形区域)外的UE a可以与STA覆盖范围内的UE x之间进行D2D 通信,实现UE a在无法与STA通信时,可以与UE x之间进行通信的目的。
上述D2D通信方式,虽然可以实现UE a在无法与STA通信时,可以与位于STA 覆盖范围内的UE x进行通信的目的,但UE a无法通过STA接入到网络中。例如:在传统的小区通信场景中,当UE a位于STA覆盖范围内时,UE a可以与STA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并且通过STA与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由于终端通常具有移动能力,所以当UE a从STA覆盖范围内移出时,虽然UE a可以与UE x之间进行D2D通信,但此时UE a无法通过UE x接入到网络中,使UE a与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中断,影响UE a的网络服务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接控制装置及方法,以解决终端与STA覆盖范围内的终端之间进行D2D通信连接时无法通过STA接入到网络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发送单元和处理单元,其中,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链路配置请求消息,所述链路配置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二终端的上下文信息,所述上下文信息中至少包括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ID;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链路配置请求消息向网络侧设备发送承载配置请求消息,所述承载配置请求消息包括:无线承载修改请求消息或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所述承载配置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所述上下文信息,所述承载配置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网络侧设备配置业务承载,所述业务承载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终端的业务数据;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承载配置请求消息发送的承载配置完成消息,所述承载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有所述业务承载ID;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建立所述业务承载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映射关系;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建立所述映射关系后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链路配置完成消息,以使所述第二终端利用所述业务承载,通过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网络侧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根据所述链路配置请求消息向网络侧设备发送承载配置请求消息,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上下文信息,向所述第一终端所在的第一基站eNB发送无线承载修改请求消息,以使所述第一eNB在所述第一eNB和所述第一终端之间配置第一无线承载,所述第一无线承载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终端的业务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根据所述链路配置请求消息向网络侧设备发送承载配置请求消息,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上下文信息向移动管理实体MME发送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以使所述MME在所述第一eNB与服务网关S-GW之间配置第二S1承载,以及,以使所述 MME控制所述第一eNB在所述第一eNB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配置第一无线承载,所述第二S1承载和所述第一无线承载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终端的业务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种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建立所述业务承载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映射关系,具体用于:
建立所述第一无线承载的ID与所述第二终端的ID的映射关系;
或者,建立所述第一无线承载的ID与第一IP地址的映射关系,所述上下文信息中还包括数据网关P-GW为所述第二终端分配的第一IP地址;
或者,为所述第二终端分配第二IP地址;并建立所述第一IP地址与所述第二IP 地址的映射关系,以及,建立所述第一无线承载的ID与所述第二IP地址的映射关系,所述上下文信息中还包括数据网关P-GW为所述第二终端分配的第一IP地址。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下文信息中还包括:所述第二终端的原接入小区ID,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上下文信息中的所述第二终端的原接入小区ID;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二终端的原接入小区ID发送给所述第一eNB。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发送单元和处理单元,其中,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无线承载修改请求消息,所述无线承载修改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第二终端的上下文信息,所述上下文信息中至少包括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ID;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无线承载修改请求消息,在所述第一eNB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配置第一无线承载,所述第一无线承载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终端的业务数据;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eNB中存在的S1承载中,查找与所述第二终端的ID相对应的第一S1承载;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建立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与所述第一S1承载的映射关系;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在建立所述映射关系后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承载配置完成消息,所述承载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一无线承载的ID。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在所述第一eNB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配置第一无线承载,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一eNB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一个已有的无线承载配置为所述第一无线承载;所述已有的无线承载用于传输其它第二终端的业务数据;
或者,在所述第一eNB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建立第一无线承载。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二终端的原接入小区ID;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eNB的ID与所述原接入小区ID相同时,根据所述无线承载修改请求消息,在所述第一eNB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配置第一无线承载;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eNB的ID与所述原接入小区ID不相同时,向与所述原接入小区ID相对应的源eNB发送切换请求消息;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源eNB发送的切换确认消息;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当接收到所述切换确认消息时,根据所述无线承载修改请求消息,在所述第一eNB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配置第一无线承载。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发送单元和处理单元,其中,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所述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二终端的上下文信息,所述上下文信息中至少包括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ID;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在所述第一eNB与服务网关S-GW之间配置第二S1承载,所述第二S1承载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终端的业务数据;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向所述第一eNB发送承载资源命令消息,以使所述第一eNB在所述第一eNB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配置第一无线承载,所述第一无线承载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终端的业务数据。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为所述第二终端分配所述第二S1承载的标识;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S-GW发送承载资源命令消息,所述承载资源命令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二S1承载的标识;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S-GW发送的创建承载请求消息;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创建承载请求消息,向所述第一eNB发送E-RAB 修改请求消息;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eNB根据所述E-RAB修改请求消息发送的 E-RAB修改承载设置响应消息;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E-RAB修改承载设置响应消息,向所述S-GW 发送创建承载响应消息,以在S-GW和所述第一eNB之间建立所述第二S1承载。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连接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链路配置请求消息,所述链路配置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二终端的上下文信息,所述上下文信息中至少包括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ID;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链路配置请求消息向网络侧设备发送承载配置请求消息,所述承载配置请求消息至少包括:无线承载修改请求消息或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所述承载配置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所述上下文信息,所述承载配置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网络侧设备配置业务承载,所述业务承载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终端的业务数据;
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承载配置请求消息发送的承载配置完成消息,所述承载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有所述业务承载ID;
所述第一终端建立所述业务承载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映射关系;
所述第一终端在建立所述映射关系后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链路配置完成消息,以使所述第二终端利用所述业务承载,通过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网络侧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链路配置请求消息向网络侧设备发送承载配置请求消息,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上下文信息,向所述第一终端所在的第一基站eNB发送无线承载修改请求消息,以使所述第一eNB在所述第一eNB和所述第一终端之间配置第一无线承载,所述第一无线承载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终端的业务数据。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链路配置请求消息向网络侧设备发送承载配置请求消息,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上下文信息,向移动管理实体MME发送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以使所述MME在所述第一eNB与服务网关S-GW之间配置第二S1承载,以及,以使所述MME控制所述第一eNB在所述第一eNB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配置第一无线承载,所述第二S1承载和所述第一无线承载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终端的业务数据。
结合第四方面第一种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终端建立所述业务承载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映射关系,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建立所述第一无线承载的ID与所述第二终端的ID的映射关系;
或者,所述第一终端建立所述第一无线承载的ID与第一IP地址的映射关系,所述上下文信息中还包括数据网关P-GW为所述第二终端分配的第一IP地址;
或者,所述第一终端为所述第二终端分配第二IP地址,并建立所述第一IP地址与所述第二IP地址的映射关系,以及,建立所述第一无线承载的ID与所述第二IP地址的映射关系,所述上下文信息中还包括P-GW为所述第二终端分配的第一IP地址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下文信息中还包括:所述第二终端的原接入小区ID,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上下文信息中的所述第二终端的原接入小区ID;
所述第一终端将所述第二终端的原接入小区ID发送给所述第一eNB。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连接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基站eNB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无线承载修改请求消息,所述无线承载修改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第二终端的上下文信息,所述上下文信息中至少包括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ID;
所述第一eNB根据所述无线承载修改请求消息,在所述第一eNB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配置第一无线承载,所述第一无线承载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终端的业务数据;
所述第一eNB在所述第一eNB中存在的S1承载中,查找与所述第二终端的ID 相对应的第一S1承载;
所述第一eNB建立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与所述第一S1承载的映射关系;
所述第一eNB在建立所述映射关系后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承载配置完成消息,所述承载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一无线承载的ID。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eNB在所述第一eNB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配置第一无线承载,包括:
所述第一eNB将所述第一eNB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一个已有的无线承载配置为所述第一无线承载;所述已有的无线承载用于传输其它第二终端的业务数据;
或者,所述第一eNB在所述第一eNB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建立第一无线承载。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二终端的原接入小区ID;
当所述第一eNB的ID与所述原接入小区ID相同时,所述第一eNB根据所述无线承载修改请求消息,在所述第一eNB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配置第一无线承载;
或者,当所述第一eNB的ID与所述原接入小区ID不相同时,第一eNB向所述原接入小区ID对应的源eNB发送切换请求消息;当接收到所述源eNB发送的切换确认消息时,所述第一eNB根据所述无线承载修改请求消息,在所述第一eNB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配置第一无线承载。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连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移动管理实体MME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所述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二终端的上下文信息,所述上下文信息中至少包括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ID;
所述MME根据所述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在所述第一eNB与服务网关S-GW 之间配置第二S1承载,所述第二S1承载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终端的业务数据;
所述MME根据所述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向所述第一eNB发送承载资源命令消息,以使所述第一eNB在所述第一eNB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配置第一无线承载,所述第一无线承载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终端的业务数据。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六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在所述第一eNB与 S-GW之间配置第二S1承载,包括:
所述MME为所述第二终端分配所述第二S1承载的标识;
所述MME向所述S-GW发送承载资源命令消息,所述承载资源命令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二S1承载的标识;
所述MME接收所述S-GW发送的创建承载请求消息;
所述MME根据所述创建承载请求消息,向所述第一eNB发送演进的无线接入承载E-RAB修改请求消息;
所述MME接收所述第一eNB根据所述E-RAB修改请求消息发送的E-RAB修改承载设置响应消息;
所述MME根据所述E-RAB修改承载设置响应消息,向所述S-GW发送创建承载响应消息,以在S-GW和所述第一eNB之间建立所述第二S1承载。
本发明的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该方法,第一终端通过接收第二终端的链路配置请求,可以请求网络侧设备为该第二终端配置一条业务承载,以便第二终端可以通过第一终端以及该业务承载与网络侧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该方法可以实现在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之间进行D2D通信时,第二终端还可以借助第一终端接入到网络中,进行数据传输,这样在第二终端无法直接接入到基站时,可以通过第一终端提高第二终端的网络服务质量。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D2D通信方式的一种部署场景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控制方法可以应用的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建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承载映射方法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连接建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承载映射方法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承载映射方法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承载映射方法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控制方法可以应用的另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承载映射方法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控制方法可以应用的再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连接建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承载映射方法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信令流程图;
图15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信令流程图;
图16为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信令流程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连接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连接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eNB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MME的结构示意图。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述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通信系统,例如:TD-LTE(Time Division Long Term Evolution,分时长期演进)或FDD-LTE(Frequency Division Dual Long Term Evolution,频分双工长期演进),也可以应用于其它通信系统,例如: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 和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上述列举的多个系统仅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示意说明,本发明提供的该方法也可应用于其他合适的通信系统,本发明对此并不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以LTE通信系统为例进行说明。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控制方法可以应用的一种网络架构示意图,参见图2,图中包括:第一终端1,第二终端2和第一eNB(evolved NodeB,演进型基站)3,其中,第一终端1位于第一eNB 3的覆盖范围内,第二终端2从第一eNB 3的覆盖范围内移动到覆盖范围外,第一终端1和第二终端2之间可以进行D2D通信;第一eNB 3与网络服务器4相连接,网络服务器4可以为MME(Mobility ManagementEntity,移动性管理实体)、S-GW(Serving GateWay,服务网关)和P-GW(Public DataNetwork GateWay,公用数据网网关)中的任意一个。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是指:通信网络中终端的对端网络设备,如图2中的第一eNB 3和网络服务器4都可以称为网络侧设备。
下面以第一终端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控制方法进行说明,如图 3所示,该连接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第一终端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链路配置请求消息。
由于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可以进行D2D通信,所以在该步骤中,第二终端可以通过D2D通信方式向第一终端发送链路配置请求消息。链路配置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在第一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建立传输第二终端的业务数据的通信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终端在满足触发条件后,可以决定连接到第一终端上,即与第一终端进行D2D通信。触发条件可以为:第二终端出现RLF(Radio Link Failure,无线链路失败),或者第二终端与eNB之间的信号质量低于一个门限值,或者第二终端处于小区边缘等。
在进行D2D通信前,首先第二终端向第一终端发起直接通信建立请求;如果第一终端接受第一终端的D2D通信连接建立请求,则响应第二终端D2D通信建立的配置信息,用于完成D2D通信的建立,当第二终端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D2D 通信建立的配置信息并完成配置后,会向第一终端发送D2D通信设置完成消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链路配置请求消息可以为第二终端发送的直接通信建立请求消息或第二终端发送的D2D通信设置完成消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链路配置请求消息中可以携带第二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第二终端的上下文信息是指第二终端在原接入基站覆盖范围内与网络侧设备建立通信链路的参数信息,例如:第二终端的标识ID,其中,第二终端的标识 ID可以为第二终端在eNB中的ID或第二终端在MME、S-GW或P-GW中的ID,并且第二终端在第一eNB中的ID与第二终端在MME、S-GW或P-GW中的ID可以不相同,其中,第二终端在第一eNB中的ID可以是C-RNTI(Cell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在MME、S-GW或P-GW中的ID 可以是IMEI(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TMSI(Temporary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临时识别码),IMSI (International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Number,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第二终端的原接入小区标识ID可以是ECGI(E-UTRAN Cell Global Identifier,演进型-通用移动通信系统陆地无线接入网小区全局标识符)。
另外,在其它实施例中,上下文信息还可以携带第二终端的原接入小区标识 ID或者P-GW为第二终端分配的第一IP地址等参数。
S102:第一终端根据链路配置请求消息向网络侧设备发送承载配置请求消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承载配置请求消息至少包括:无线承载修改请求消息或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并且在该承载配置请求消息中通常携带有前述第二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并且该承载配置请求消息的作用是请求网络侧设备配置业务承载,业务承载用于传输第二终端的业务数据。
业务承载是指可以将第二终端经由第一终端接入到网络的链路。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网络侧设备为第一eNB时,业务承载可以为第一终端与第一eNB之间的无线承载,在具体实施例中,此无线承载也称为端到端(End-to End)承载,相应地,该步骤S102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上下文信息,向第一终端所在的第一基站eNB发送无线承载修改请求消息(Radio Bearer Modification Request)将承载配置请求消息发送给第一终端所在的第一基站eNB。
第一eNB接收到该无线承载修改请求消息后,在第一eNB和第一终端之间为第二终端配置第一无线承载,并将第一无线承载作为传输第二终端业务数据的业务承载。
在另一实施例中,当网络侧设备为MME时,业务承载可以是第一终端与第一 eNB之间的无线承载,以及,第一eNB与S-GW之间的EPS(Evolved Packet System,演进分组系统)承载对应的S1承载,即业务承载为无线承载和S1承载共同组成的链路,相应地,该步骤S102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上下文信息向移动管理实体MME发送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RequestBearer Resource Modification)。
MME接收到该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后,在第一eNB与S-GW之间为第二终端配置一个第二S1承载,且MME控制第一eNB在第一eNB与第一终端之间配置第一无线承载,并将配置的第二S1承载和第一无线承载作为传输第二终端业务数据的业务承载。此外,在网络控制下,S-GW与P-GW之间的承载,可以称为S5/S8 承载,并且S5/S8是在建立S1承载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以下内容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在建立S1承载时,默认也建立与S1承载对应的S5/S8承载。
S103:第一终端接收网络侧设备根据承载配置请求消息发送的承载配置完成消息。
当网络侧设备接收到该承载更新请求后,会为第二终端配置经由第一终端接入到网络的业务承载。当配置完成后,网络侧设备会生成承载配置完成消息并发送给第一终端,在承载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有业务承载的ID,例如:第一终端与第一eNB之间的第一无线承载ID。
S104:第一终端建立业务承载与第二终端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确定网络侧设备为第二终端配置完成业务承载后,第一终端会在第一终端本地建立业务承载与第二终端的映射关系,以使第一终端在收发数据时,可以根据该映射关系进行数据传输,例如:在数据上行阶段,可以将第二终端的上行数据发送到该业务承载上,在数据下行阶段,可以将该业务承载上第二终端的下行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进而实现第二终端与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
S105:第一终端在建立映射关系后向第二终端发送链路配置完成消息。
该链路配置完成消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通知第二终端:业务承载已经配置完成。表示第二终端可以利用该业务承载,通过第一终端与网络侧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该方法,第一终端通过接收第二终端的链路配置请求消息,可以请求网络侧设备为该第二终端配置一条业务承载,以便第二终端可以利用该业务承载,通过第一终端与网络侧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业务承载无论是第一终端与第一eNB之间的第一无线承载,还是由第一终端与第一eNB之间第一无线承载以及第一eNB与网关之间的第二S1承载共同组成的链路,在建立业务承载与第二终端之间的绑定关系时,业务承载的ID均可以采用第一无线承载的ID来表示。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104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终端建立第一无线承载的ID与第二终端的ID的映射关系;
或者,第一终端建立第一无线承载的ID与第一IP地址的映射关系,上下文信息中还包括数据网关P-GW为第二终端分配的第一IP地址;
或者,第一终端为第二终端分配第二IP地址,并建立第一IP地址与第二IP 地址的映射关系,以及,建立第一无线承载的ID与第二IP地址的映射关系,上下文信息中还包括数据网关P-GW为第二终端分配的第一IP地址。
在第一终端为第二终端分配第二IP地址的情况下,在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第二终端的IP地址全部采用第二IP地址,而在第一终端与S-GW之间,第二终端的IP地址仍采用第一IP地址。为此,当第二终端在利用第二IP地址与网络进行数据传输时,针对上行数据,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1:第一终端接收第二终端使用第二IP地址作为源IP地址发送的上行数据。
第二终端的上行数据是第二终端通过D2D通信发送给第一终端的,并且由于第一终端已经为第二终端分配了新的IP地址,即第二IP地址。所以,第二终端在发送上行数据直接使用第二IP地址作为源IP地址。
S12:第一终端将上行数据的源IP地址替换为第一IP地址。
由于第二IP地址仅仅是在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使用,所以当第一终端需要将第二终端的上行数据发送给网络时,仍然需要使用网关为第二终端分配的第一IP地址,才可以被网关识别出来。
S13:第一终端通过与第二IP地址相映射的第一无线承载将源IP地址替换后的上行数据发送给第一eNB。
当第二终端在利用第二IP地址与网络进行数据传输时,针对下行数据,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4:第一终端通过与所述第二IP地址相映射的第一无线承载接收第二终端的、使用所述第一IP地址作为目的IP地址的下行数据。
下行数据是第一eNB通过第一无线承载下发给第二终端的,对于网络而言,只能通过网关为第二终端分配的第一IP地址来确定第二终端。
S15:第一终端将下行数据的目的IP地址替换为第二IP地址。
由于第二IP地址仅仅是在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使用,所以当第一终端需要将第二终端的下行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时,需要将下行数据中的目的IP地址替换为第二IP地址,才可以根据第二IP地址准确找到第二终端。
S16:第一终端将目的IP地址替换后的下行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第二终端的上下文信息中还可以包括:第二终端的原接入小区ID,为此,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终端接收上下文信息中的第二终端的原接入小区ID。
第一终端将第二终端的原接入小区ID发送给第一eNB。
通过该步骤,可以使第一eNB了解第二终端的原接入小区ID。
下面以第一eNB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示,第一终端1位于第一eNB 3的覆盖范围内,第二终端2从第一eNB 3的覆盖范围内移出。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可以称为RelayUE,第二终端可以称为Remote UE。结合图2,当第二终端2在第一eNB 3的覆盖范围内时,参见图4,第二终端用UE a来表示,第一终端用Relay UE来表示,可见,UE a与第一eNB之间存在有第二无线承载001,并且在第一eNB与S-GW之间存在与第二无线承载001相映射的第一S1承载002。另外,在图4中,P-GW为UE a分配的IP地址为IP=1,Radio Bearer ID可以作为第二无线承载的ID;EPS Bearer ID可以作为第一S1承载的ID。
如图5所示,该连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第一基站eNB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无线承载修改请求消息。
无线承载修改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第二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并且上下文信息中至少包括第二终端的ID。
S202:第一eNB根据无线承载修改请求消息,在第一eNB与第一终端之间配置第一无线承载。
第一无线承载用于传输第二终端的业务数据。关于第一无线承载的具体配置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S203:第一eNB在第一eNB中存在的S1承载中,查找与第二终端的ID相对应的第一S1承载。
参见图2所示,如果第二终端是从第一eNB的覆盖范围内移出,那么当第二终端移出之前位于第一eNB的覆盖范围内时,可以通过第一eNB接入到网络,所以在第一eNB中会存在配置给第二终端接入到网络的第一EPS承载,这里也可以称为第二终端在第一eNB中的历史EPS承载。在本文中,EPS承载包括无线承载、 S1承载、S5/S8承载。由于EPS承载的标识在终端设备、eNB、MME、S-GW、P-GW 等设备上都有存储,因而根据EPS承载标识可以唯一确定一个无线承载或S1承载或S5/S8承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步骤S203可以包括以下步骤:第一eNB从上下文信息中提取第二终端的ID;在第一eNB上存在的所有S1承载中查找与第二终端的 ID相对应的EPS承载标识对应的第一S1承载。
S204:第一eNB建立第一无线承载与第一S1承载的映射关系。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映射关系可以为第一无线承载ID与第一S1承载ID之间的映射关系。在建立映射关系后,可以使第一eNB将第二终端通过第一无线承载传输的上行数据映射到第一S1承载上,然后通过第一S1承载,以及S5/S8承载将上行数据发送给网络;另外,还可以使第一eNB将第一S1承载上接收到的属于第二终端的下行数据映射到第一无线承载上,然后通过第一无线承载、第一终端最终发送给第二终端,进而实现第二终端与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
S205:第一eNB在建立映射关系后向第一终端发送承载配置完成消息。
在承载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有第一无线承载的ID,通过承载配置完成消息,可以通知第一终端:第一无线承载已经配置完成。
参见图6所示,第二终端2与第一终端1的D2D通信为004,在第一终端1 与第一eNB3之间是用于传输第二终端2业务数据的第一无线承载003。在实际应用中,第二终端2与第一终端1之间存在逻辑上的链路,图6中所示仅是为了示意说明,不应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制。
从图6中可以看到,第二终端2可以通过第一无线承载003、第一S1承载 002与网关进行数据传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从第一eNB覆盖范围内移出的第二终端,第一eNB 可以在第一eNB与第一eNB覆盖范围内的第一终端之间配置一条第一无线承载,并且将网络下发给第二终端的下行数据通过第一无线承载以及第一终端发送给第二终端,另外,通过第一无线承载接收第二终端通过第一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并将上行数据转发给网关等设备,实现第二终端与网络进行数据传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第二终端从第一eNB的覆盖范围内移出,并且,在第一eNB与网关之间保留了第二终端的第一S1承载,所以第二终端仍旧可以接入到原来接入的第一eNB,这样就能够缩短连接建立、用户验证等过程的延时,提高了第二终端接入网络的速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作为Relay UE的第一终端可以同时与作为Remote UE 的一个或多个第二终端进行D2D通信,这样也就意味着,第一终端可能需要同时为多个第二终端提供网络接入服务。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可以为每个第二终端分别配置一条无线承载,分别用于为每个第二终端进行数据传输。为此,上述步骤S202中,第一eNB为第二终端配置第一无线承载时,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第一eNB在第一eNB与第一终端之间建立新的第一无线承载。
也即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eNB与第一终端之间为每个第二终端均新建一个第一无线承载,这样,新建立的第一无线承载是专属于一个第二终端,用于传输该第二终端的业务数据,数据传输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图6中仅示出了一个第二终端UE a的情况,其它第二终端的数据传输与UE a类似)。另外,在图6中, P-GW为UE a分配的IP地址为IP=1,RelayUE为UE a分配的IP地址为IP=2,在后续数据的传输过程中,详细可见上述步骤S11-S13以及步骤S21-S23的描述。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在图7中,Relay UE继续使用UE a的IP 地址,进而在数据传输过程中,UE a的上行数据的源IP地址全部为IP=1,UE a 的下行数据的目的IP地址全部为IP=1。
在另一实施例中,还可以至少两个第二终端共用一条无线承载。为此,上述步骤S202中,第一eNB为第二终端配置第一无线承载时,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第一eNB将第一eNB与第一终端之间一个已有的无线承载配置为第一无线承载。
这里,已有的无线承载是用于传输其它第二终端的业务数据,也就说,在本实施例中,当在第一eNB与第一终端之间为其它第二终端建立好无线承载后,在为后续第二终端配置第一无线承载时,就可以将已有的无线承载配置给后续第二终端,如图8所示,图中,第一无线承载003可以被多个第二终端共用,在图8 中,其它的第二终端可以用UE b来表示,相应地,与每个第二终端相对应的第一S1承载,用字母进行区分,即UE a对应第一S1承载a,UEb对应第一S1承载b。
此外,在将已有的无线承载作为第一无线承载时,还可以是共用相同服务质量要求的第一无线承载,即预先建立多个具有不同服务质量要求的已有的无线承载,在为后续第二终端配置时,可以选择具有相同服务质量要求的已有的无线承载作为第一无线承载,即不同的第二终端都可以共用相同服务质量要求的第一无线承载。为此,上述步骤S202中,第一eNB为第二终端配置第一无线承载时,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将第一eNB与第一终端之间已有的具有相同服务质量要求的无线承载作为第一无线承载,若第一eNB与第一终端之间不存在第二终端要求的服务质量的无线承载,则新建立满足第二终端要求的服务质量的无线承载并配置给第二终端。
在上述步骤S202的三种实现方式中,分别描述了三种为第二终端配置第一无线承载的方式,但无论哪种配置方式,一旦为第二终端配置完第一无线承载后,在后续数据传输过程中,针对上行数据,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1:第一eNB通过第一S1承载接收第二终端的下行数据。
S22:第一eNB通过与第一S1承载相映射的第一无线承载,将下行数据发送给第一终端。
针对下行数据,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3:第一eNB通过第一无线承载接收第一终端的上行数据。
S24:第一eNB通过与第一无线承载相映射的第一S1承载上传上行数据。
在前述图5所示实施例中,是以第一终端位于第一eNB的覆盖范围内,第二终端从第一eNB的覆盖范围内移出的场景进行描述的。参见图9所示,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终端位于第一eNB的覆盖范围内,第二终端也位于第一eNB 的覆盖范围内,并且第二终端通过第二无线承载接入到第一eNB上。
为此,在图5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保留第二无线承载。
并且第二无线承载与第一S1承载之间有映射关系。
在保留第二无线承载的情况下,对于第二终端而言,一方面,第二终端可以直接利用该第二无线承载与第一eNB进行数据传输,另一方面还可以与第一终端之间进行D2D通信,进而利用第一终端之间的第一无线承载与第一eNB进行数据传输。
如图10所示,可见,在图10中,UE a可以同时拥有第二无线承载和第一无线承载,并且可以同时利用第二无线承载和第一无线承载接入到第一eNB中。
为此,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针对下行数据,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31:第一eNB通过第一S1承载接收第二终端的下行数据;
S32:第一eNB通过与第一S1承载相映射的第二无线承载将下行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
在本发明其它实施例中,在步骤S32中,可以通过第二无线承载或第一无线承载发送第二终端的下行数据,还可以通过第二无线承载和第一无线承载发送第二终端的下行数据,例如:将第二终端的某一下行数据分成至少两部分,其中一些部分利用第二无线承载发送给第二终端,另一部分利用第一无线承载,通过第一终端发送给第二终端。
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针对上行数据,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33:第一eNB通过第二无线承载接收第二终端的上行数据;
S34:通过与第一无线承载、第二无线承载相映射的第一S1承载上传上行数据。
在本发明其它实施例中,在步骤S33中,可以通过第二无线承载或第一无线承载分别接收第二终端的上行数据,还可以通过第二无线承载和第一无线承载分别接收第二终端的上行数据,例如:将第二终端的某一上行数据分成至少两部分,其中一些部分通过第二无线承载发送,另一部分通过第一终端、第一无线承载发送。
参见图11所示的场景示意图,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终端1位于第一eNB 3的覆盖范围内,第二终端2原来位于源eNB 5的覆盖范围内,然后第二终端2从源eNB 5的覆盖范围内移出,且位于第一eNB 3的覆盖范围外,第二终端2与第一终端1可以进行D2D通信。
在图11所示场景中,第二终端2在源eNB 5中存在S1承载,而在第一eNB 中并不存在S1承载。所以,需要首先将第二终端2的接入基站由源eNB 5切换到第一eNB 3上,然后才可以实现将第二终端2通过第一终端1,以及,第一eNB 3接入到网络中。
为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第二终端2的上下文信息中还可以携带有第二终端2的原接入小区ID,即源eNB 5的ID,并且在步骤S201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当第一eNB的ID与原接入小区ID相同时,执行上述步骤S202。
当第一eNB的ID与原接入小区ID不相同时,向原接入小区ID对应的源eNB 5发送切换请求消息,当接收到源eNB 5发送的切换确认消息时,执行上述步骤 S202。
源eNB 5接收到切换请求后,可以对第二终端2进行基站切换,将第二终端切换到第一eNB 3上,并且在切换完成后,会向第一eNB发送切换确认消息。在本领域中,基站的切换过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当基站切换完成后,一种情况下,第二终端可能会随时移动到第一eNB的覆盖范围内,此时第一eNB会向MME请求建立新的S1,然后再为第二终端建立新的无线承载,即可以实现第二终端通过第一终端、第一eNB与网络进行通信的目的。
另外,当基站切换完成后,另一种情况下:第二终端可能会随时回到源eNB 的覆盖范围内,所以可以在源eNB中保留第二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并启动一个定时器,当定时器超时时,释放源eNB中保留的第二终端的上下文信息,这样可以使当第二终端移动到源eNB的覆盖范围内时,快速接入到源eNB中。
此外,当基站切换完成后,再一种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第二终端移动到源eNB 的覆盖范围内的情况的发生,为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当在第一eNB与第一终端之间配置第一无线承载后,第一eNB向源eNB发送承载释放请求,以使源eNB释放第二终端的上下文信息。
通过发送承载释放请求,可以提高源eNB的利用率。
下面以MME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无论是图2、图9还是图11所示场景,第二终端都可以生成链路配置请求消息,并且将链路配置请求消息发送给第一终端,由第一终端生成承载配置请求消息并发送给MME,以使MME直接为第二终端建立新的EPS承载,即从S-GW到第一终端之间的新的无线承载以及S1承载。
如图12所示,该连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MME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
承载更新请求中携带有第二终端的上下文信息,上下文信息中至少包括第二终端的标识。
步骤S302:MME根据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在第一eNB与服务网关S-GW 之间配置第二S1承载。
第二S1承载用于传输第二终端的业务数据,且第二S1承载的标识可以与第二终端的ID相对应。
步骤S303:MME根据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向第一eNB发送承载资源命令消息。
通过该步骤,可以使第一eNB在第一eNB与第一终端之间为第二终端配置第一无线承载。
参见图13所示,图中第二S1承载为006,第一无线承载为003,通过该方法实施例,UE a可以利用第一无线承载、第二S1承载,通过Relay UE和第一 eNB与网络进行数据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该方法,与图5所示实施例相比,Relay UE建立了第一终端到网关之间全新的独立承载,并且由P-GW进行数据映射过程的处理,即在第二终端的整个数据传输过程中,映射发生在P-GW和Relay UE,而在图5实施例中,数据映射过程发生在第一eNB和Relay UE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302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3021:MME为第二终端分配第二S1承载的标识ID。
承载资源命令中携带有为第二终端分配的第二EPS承载的标识;第二EPS承载的标识可以用于标识第二S1承载;
S3022:MME向S-GW发送承载资源命令消息,承载资源命令消息中携带有第二S1承载的标识ID;
S3023:MME接收S-GW发送的创建承载请求消息;
S3024:MME根据创建承载请求消息,向第一eNB发送承载设置E-RAB修改请求消息;
S3025:MME接收第一eNB根据E-RAB(Evolution Radio Access Bearer,演进的无线接入承载)修改请求消息发送的E-RAB修改承载设置响应消息。
S3026:MME根据E-RAB修改承载设置响应消息,向S-GW发送创建承载响应消息,以在S-GW和第一eNB之间建立第二S1承载。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在S-GW和第一eNB之间建立EPS承载中的第二S1承载。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EPS承载中的S1承载的建立过程为本领域人员的公知常识,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说明:
(1)、图1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信令流程图。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图中第一终端为Relay UE,第二终端为 UE a,另外,Relay UE位于第一eNB覆盖范围内,UE a从第一eNB覆盖范围内移出,Relay UE与第一eNB之间设置有无线承载000,当UE a位于第一eNB覆盖范围内时,UE a与第一eNB之间设置有第二无线承载001,并且第一eNB与S-GW 之间设置有用于传输UE a的数据的第一S1承载002,当UE a移出第一eNB的覆盖范围时,UE a与Relay UE之间可以进行D2D通信,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1:UE a向Relay UE发送链路配置请求消息。
S1-2:Relay UE向第一eNB发送无线承载修改请求消息。
该无线承载修改请求消息是发送给第一eNB的,以使第一eNB为UE a在第一eNB与Relay UE之间配置第一无线承载。在承载更新请求中携带有UE a的标识。
S1-3:第一eNB根据无线承载修改请求消息与Relay UE建立RRC连接。
创建后的RRC连接可为UE a在第一eNB与Relay UE之间配置第一无线承载,如图14所示第一无线承载为003。
S1-4:第一eNB查找与UE a标识对应的第一S1承载,并建立第一S1承载与第一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
由于UE a是从第一eNB的覆盖范围内移出,所以在第一eNB中存在UE a历史接入网络时对应的第一S1承载,通过UE a的标识可在第一eNB中查找到该第一S1承载。
S1-5:Relay UE建立第一无线承载与UE a的映射关系。
S1-6:Relay UE生成链路配置完成消息并发送给UE a。
通过图14所示实施例,可见,当UE a收到链路配置完成消息后,UE a就可以利用第一无线承载003和第一S1承载002,通过Relay UE、第一eNB与网络进行数据传输,使UE a可以通过Relay UE接入到网络中。
(2)、图15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信令流程图。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图中第一终端为Relay UE,第二终端为 UE a,另外,Relay UE位于第一eNB覆盖范围内,UE a从第一eNB覆盖范围内移出,Relay UE与第一eNB之间设置有用于传输Relay业务数据的无线承载000,当UE a位于第一eNB覆盖范围内时,Relay UE与第一eNB之间设置有第二无线承载001,并且第一eNB与S-GW之间设置有用于传输UE a的数据的第一S1承载 002,当UE a移出第一eNB的覆盖范围时,Relay UE与UE a之间可以进行D2D 通信,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1:UE a向Relay UE发送链路配置请求消息。
S2-2:Relay UE向MME发送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
该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是发送给MME,以使MME接收到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时,可以在Relay UE上为UE a配置业务承载。
S2-3:MME为第二终端分配第二S1承载的标识;
S2-4:MME向S-GW发送承载资源命令消息;
承载资源命令消息中携带有第二S1承载的ID。
S2-5:S-GW/P-GW向MME发送创建承载请求消息;
S2-6:MME向第一eNB发送E-RAB修改请求消息;
S2-7:第一eNB与Relay UE建立RRC连接;
创建后的RRC连接可为UE a在第一eNB与Relay UE之间配置第一无线承载,如图15所示第一无线承载为003。
S2-8:第一eNB向MME发送E-RAB修改响应消息;
S2-9:MME向S-GW发送创建承载响应消息;
S-GW接收到创建承载响应,即可在第一eNB与S-GW之间为UE a建立了第二S1承载,如图15所示,该第二S1承载为006。
S2-10:第一eNB建立第二S1承载与第一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
S2-11:Relay UE建立第一无线承载与UE a的映射关系。
S2-12:Relay UE生成链路配置完成消息并发送给UE a。
通过图15所示实施例中,可见,当UE a收到链路配置完成消息后,UE a 就可以利用第一无线承载003和第二S1承载006,通过Relay UE、第一eNB与网络进行数据传输,使UEa可以通过Relay UE接入到网络中。
(3)、图16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信令流程图。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图中第一终端为Relay UE,第二终端为 UE a,另外,Relay UE位于第一eNB覆盖范围内,UE a位于源eNB的覆盖范围内且位于第一eNB的覆盖范围外,UE a与源eNB之间设置有无线承载010,Relay UE与第一eNB之间设置有无线承载012,第一eNB与S-GW之间设置用于传输第一终端业务数据的S1承载013,UE a与Relay UE之间可以进行D2D通信,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3-1:UE a向Relay UE发送链路配置请求消息。
S3-2:Relay UE向第一eNB发送无线承载修改请求消息。
该无线承载修改请求消息是发送给第一eNB的,以使第一eNB为UE a在第一eNB与Relay UE之间配置第一无线承载。在无线承载修改请求消息中携带有 UE a的标识。在无线承载修改请求消息中还携带有UE a的原接入小区ID,即源 eNB的小区的ID。
S3-3:第一eNB向源eNB发送切换请求消息。
通过发送切换请求,可以将UE a的接入基站从源eNB切换到第一eNB。
S3-4:源eNB向第一eNB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
S3-5:第一eNB向MME发送EPS承载配置请求消息。
当第一eNB接收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后,表示可以为UE a建立接入网络的业务承载,但由于UE a之前没有接入过第一eNB,所以,第一eNB上没有UE a 的S1承载。所以,第一eNB需要向MME发送EPS承载配置请求消息,以使MME 在第一eNB与S-GW之间为UE a配置一条新的S1承载。
S3-6:MME为第二终端分配第二S1承载的标识;第二S1承载的标识可以用 MME为第二终端分配的EPS的标识来表示;
S3-7:MME向S-GW发送承载资源命令消息;
承载资源命令消息中携带有第二S1承载的ID。
S3-8:S-GW/P-GW向MME发送创建承载请求消息;
S3-9:MME向第一eNB发送E-RAB修改请求消息;
S3-10:第一eNB与Relay UE建立RRC连接;
创建后的RRC连接可为UE a在第一eNB与Relay UE之间配置的第一无线承载,如图16所示第一无线承载为003。
S3-11:第一eNB向MME发送E-RAB修改响应消息;
S3-12:MME向S-GW发送创建承载响应消息;
S-GW接收到创建承载响应消息,即可在第一eNB与S-GW/P-GW之间为UE a 建立第二S1承载,如图16所示,该第二S1承载为005。
S3-13:第一eNB建立第二S1承载与第一无线承载的映射关系。
S3-14:Relay UE建立第一无线承载与UE a的映射关系。
S3-15:Relay UE生成链路配置完成消息并发送给UE a。
通过图16所示实施例,可见,当原接入基站为源eNB的UE a与Relay UE 进行直接通信时,UE a可以向Relay UE发送链路配置请求消息,以使Relay UE 向第一eNB发送无线承载修改请求消息求,第一eNB接收到该无线承载修改请求消息后,可以与源eNB进行基站切换,并且向MME发起EPS承载配置请求,以便在第一eNB与S-GW/P-GW之间为UE a建立第二S1承载,并且第一eNB还会在第一eNB与Relay UE之间为UE a建立第一无线承载,这样当UEa接收到链路配置完成消息后,UE a就可以利用通过第一无线承载003和第二S1承载005,通过Relay UE、第一eNB与网络进行数据传输,使UE a可以通过Relay UE接入到网络中。
通过以上的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与本发明图3提供的连接控制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连接控制装置,应用于eNB中,如图17所示,该连接控制装置可以包括:接收单元 171、发送单元172和处理单元173,其中,
接收单元171,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链路配置请求消息,链路配置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第二终端的上下文信息,上下文信息中至少包括第二终端的标识 ID;
发送单元172,用于根据链路配置请求消息向网络侧设备发送承载配置请求消息,承载配置请求消息包括:无线承载修改请求消息或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承载配置请求消息中携带有上下文信息,承载配置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网络侧设备配置业务承载,业务承载用于传输第二终端的业务数据;
接收单元171,还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根据承载配置请求消息发送的承载配置完成消息,承载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有业务承载ID;
处理单元173,用于建立业务承载与第二终端之间的映射关系;
发送单元172,还用于在建立映射关系后向第二终端发送链路配置完成消息,以使第二终端利用业务承载,通过第一终端与网络侧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图17中所示的发送单元172,根据链路配置请求消息向网络侧设备发送承载配置请求消息,包括:
根据上下文信息,向第一终端所在的第一基站eNB发送无线承载修改请求消息,以使第一eNB在第一eNB和第一终端之间配置第一无线承载,第一无线承载用于传输第二终端的业务数据。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图17中所示的发送单元172,根据链路配置请求消息向网络侧设备发送承载配置请求消息,包括:
根据上下文信息向移动管理实体MME发送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以使MME 在第一eNB与服务网关S-GW之间配置第二S1承载,以及,以使MME控制第一eNB 在第一eNB与第一终端之间配置第一无线承载,第二S1承载和第一无线承载用于传输第二终端的业务数据。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图17中所示的处理单元173,建立业务承载与第二终端之间的映射关系,包括:
建立所述第一无线承载的ID与所述第二终端的ID的映射关系;或者,建立所述第一无线承载的ID与第一IP地址的映射关系,所述上下文信息中还包括数据网关P-GW为所述第二终端分配的第一IP地址;或者,为所述第二终端分配第二IP地址;并建立所述第一无线承载的ID与所述第二IP地址的映射关系,以及建立所述第一IP地址与所述第二IP地址的映射关系,所述上下文信息中还包括数据网关P-GW为所述第二终端分配的第一IP地址。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在上行方向上,接收单元171,还用于接收第二终端使用第二IP地址作为源IP地址发送的上行数据,上行数据的源IP地址是第二IP地址;处理单元172,还用于将上行数据的源IP地址替换为第一IP地址;发送单元173,还用于通过与所述第二IP地址相映射的第一无线承载将源IP地址替换后的上行数据发送给第一eNB;
在下行方向上,接收单元171,还用于通过与所述第二IP地址相映射的第一无线承载接收第二终端的、使用所述第一IP地址作为目的IP地址的下行数据,下行数据的目的IP地址是第一IP地址;处理单元173,还用于将下行数据的目的IP地址替换为第二IP地址;发送单元172,还用于将目的IP地址替换后的下行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在第二终端的上下文信息中还包括:所述第二终端的原接入小区ID,所述接收单元171,还用于接收所述上下文信息中的所述第二终端的原接入小区ID;所述发送单元172,还用于将所述第二终端的原接入小区 ID发送给所述第一eNB。在该实施例中,第一eNB可以了解第二终端的原接入小区ID。
与本发明图5提供的连接控制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连接控制装置,应用于终端中,如图18所示,该连接控制装置可以包括:接收单元 181、发送单元182和处理单元183,其中,
接收单元181,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无线承载修改请求消息,无线承载修改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第二终端的上下文信息,上下文信息中至少包括第二终端的标识;
处理单元183,用于根据无线承载修改请求消息,在第一eNB与第一终端之间配置第一无线承载,第一无线承载用于传输第二终端的业务数据;
处理单元183,还用于在第一eNB中存在的且位于第一eNB与服务网关S-GW 之间S1承载中,查找与第二终端的标识ID相对应的第一S1承载;
处理单元183,还用于建立第一无线承载与第一S1承载的映射关系;
发送单元182,用于建立映射关系后向第一终端发送承载配置完成消息,承载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有第一无线承载的ID。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图18中所示的处理单元183,在第一eNB与第一终端之间配置第一无线承载,包括:
将第一eNB与第一终端之间一个已有的无线承载配置为第一无线承载;已有的无线承载用于传输其它第二终端的业务数据;或者,在第一eNB与第一终端之间建立第一无线承载。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下文信息还包括:第二终端的原接入小区ID,图 18中所示的处理单元183,还用于当第一eNB的ID与原接入小区ID相同时,根据无线承载修改请求消息,在第一eNB与第一终端之间配置第一无线承载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图18中所示的发送单元182,还用于当第一eNB的ID与原接入小区ID不相同时,向与原接入小区ID相对应的源eNB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接收单元181,还用于接收源eNB发送的切换确认消息;处理单元183,还用于当接收源eNB发送的切换确认消息时,第一eNB根据无线承载修改请求消息,在第一eNB与第一终端之间配置第一无线承载。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上行方向上,图18中所示的接收单元181,还用于通过第一S1承载接收第二终端的下行数据;发送单元182,还用于通过与第一 S1承载相映射的第一无线承载,将下行数据发送给第一终端,以使第一终端将下行数据转发给第二终端;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下行方向上,图18中所示的接收单元181,还用于通过第一无线承载接收第二终端的上行数据;发送单元182,还用于通过与第一无线承载相映射的第一S1承载上传上行数据。
与本发明图12提供的连接控制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连接控制装置,应用于MME中,如图19所示,该连接控制装置可以包括:接收单元191、发送单元192和处理单元193,其中,
接收单元191,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中携带有第二终端的上下文信息,上下文信息中至少包括第二终端的标识ID;
处理单元192,用于根据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在第一eNB与服务网关S-GW 之间配置第二S1承载,第二S1承载用于传输第二终端的业务数据;
发送单元193,用于根据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向第一eNB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重配置消息,以使第一eNB在第一eNB与第一终端之间配置第一无线承载,第一无线承载用于传输第二终端的业务数据。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处理单元193,还用于为第二终端分配第二S1承载的标识;
发送单元192,还用于向S-GW发送承载资源命令消息,承载资源命令消息中携带有第二S1承载的标识;
接收单元191,还用于接收S-GW发送的创建承载请求消息;
发送单元192,还用于根据创建承载请求消息,向第一eNB发送承载设置请求消息;
接收单元191,还用于接收第一eNB根据承载设置请求消息发送的承载设置响应消息;
发送单元192,还用于根据承载设置响应消息,向S-GW发送创建承载响应消息,以在S-GW和第一eNB之间建立第二S1承载。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如图20所示,该终端2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201、至少一个通信总线202、至少一个通信接口203和至少一个存储器204,其中,
通信总线2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存储器204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201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204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NVRA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204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本实施例中,存储器204包括操作系统模块2041和应用程序模块2042。
操作系统模块2041包含各种系统程序,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
应用程序模块2042包含各种应用程序,例如桌面(launcher)、媒体播放器 (MediaPlayer)、浏览器(Browser)等,用于实现各种应用业务。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存储器604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处理器601用于:
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链路配置请求消息,链路配置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第二终端的上下文信息,上下文信息中至少包括第二终端的标识ID;
根据链路配置请求消息向网络侧设备发送承载配置请求消息,承载配置请求消息至少包括:无线承载修改请求消息或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承载配置请求消息中携带有上下文信息,承载配置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网络侧设备配置业务承载,业务承载用于传输第二终端的业务数据;
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承载配置完成消息,承载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有业务承载ID;
建立业务承载与第二终端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建立映射关系后向第二终端发送链路配置完成消息,以使第二终端利用业务承载,通过第一终端与网络侧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地,处理器根据链路配置请求消息向网络侧设备发送承载配置请求消息,具体用于:
根据上下文信息,向第一终端所在的第一基站eNB发送无线承载修改请求消息,以使第一eNB在第一eNB和第一终端之间配置第一无线承载,第一无线承载用于传输第二终端的业务数据。
可选地,处理器根据链路配置请求消息向网络侧设备发送承载配置请求消息,具体用于:
根据上下文信息,向移动管理实体MME发送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以使MME 在第一eNB与服务网关S-GW之间配置第二S1承载,以及,以使MME控制第一eNB 在第一eNB与第一终端之间配置第一无线承载,第二S1承载和第一无线承载用于传输第二终端的业务数据。
可选地,处理器建立业务承载与第二终端之间的映射关系,具体用于:
建立所述第一无线承载的ID与所述第二终端的ID的映射关系;或者,建立所述第一无线承载的ID与所述第二终端的ID的映射关系;或者,为所述第二终端分配第二IP地址,并建立所述第一IP地址与所述第二IP地址的映射关系,以及,建立所述第一无线承载的ID与所述第二IP地址的映射关系,所述上下文信息中还包括P-GW为所述第二终端分配的第一IP地址。
可选地,处理器还用于:
在上行方向上,接收第二终端的上行数据,上行数据的源IP地址是第二IP 地址;将上行数据的源IP地址替换为第一IP地址;通过与第二IP地址相映射的第一无线承载将IP地址替换后的上行数据发送给第一eNB;
在下行方向上,在与第二IP地址相映射的第一无线承载上,接收第二终端的、使用所述第一IP地址作为目的IP地址的下行数据,下行数据的目的IP地址是第一IP地址;将下行数据的目的IP地址替换为第二IP地址;将IP地址替换后的下行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如图21所示,该基站21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211、至少一个总线212、至少一个通信接口213和至少一个存储器214,其中,
存储器211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处理器211与通信接口213、存储器214通过总线212相连接;
当计算机运行时,处理器211执行存储器214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处理器211用于: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无线承载修改请求消息,无线承载修改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第二终端的上下文信息,上下文信息中至少包括第二终端的标识ID;
根据无线承载修改请求消息,在第一eNB与第一终端之间配置第一无线承载,第一无线承载用于传输第二终端的业务数据;
在第一eNB中存在的S1承载中,查找与第二终端的ID相对应的第一S1承载;
建立第一无线承载与第一S1承载的映射关系;
在建立映射关系后向第一终端发送承载配置完成消息,承载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有第一无线承载的ID。
可选地,处理器在第一eNB与第一终端之间配置第一无线承载,具体用于:
将第一eNB与第一终端之间一个已有的无线承载配置为第一无线承载;已有的无线承载用于传输其它第二终端的业务数据;
或者,在第一eNB与第一终端之间建立第一无线承载。
可选地,处理器还具体用于:
当第一eNB的ID与原接入小区ID相同时,根据无线承载修改请求消息,在第一eNB与第一终端之间配置第一无线承载;或者,当第一eNB的ID与原接入小区ID不相同时,向原接入小区ID对应的源eNB发送切换请求消息;当接收到源eNB发送的切换确认消息时,第一eNB根据无线承载修改请求消息,在第一eNB 与第一终端之间配置第一无线承载。
可选地,处理器还具体用于:
在下行方向上,通过第一S1承载接收第二终端的下行数据;通过与第一S1 承载相映射的第一无线承载,将下行数据发送给第一终端;
在上行方向上,通过第一无线承载接收第一终端的上行数据;通过与第一无线承载相映射的第一S1承载上传上行数据。
可选地,处理器还具体用于:
当第二终端与第一eNB之间存在与第一S1承载相映射的第二无线承载时:
在下行方向上,通过第一S1承载接收第二终端的下行数据;通过与第一S1 承载相映射的第二无线承载,将下行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
在上行方向上,在第二无线承载上接收第二终端的上行数据;通过与第二无线承载相映射的第一S1承载上传上行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MME,如图22所示,该MME22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221、至少一个总线222、至少一个通信接口223和至少一个存储器224,其中,
存储器221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处理器221与通信接口223、存储器224通过总线222相连接;
当计算机运行时,处理器221执行存储器224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处理器221用于: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中携带有第二终端的上下文信息,上下文信息中至少包括第二终端的标识ID;
根据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在第一eNB与服务网关S-GW之间配置第二S1 承载,第二S1承载用于传输第二终端的业务数据;
根据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向第一eNB发送承载资源命令消息,以使第一 eNB在第一eNB与第一终端之间配置第一无线承载,第一无线承载用于传输第二终端的业务数据。
可选地,处理器还用于,
为第二终端分配第二S1承载的标识;
向S-GW发送承载资源命令消息,承载资源命令消息中携带有第二S1承载的标识;
接收S-GW发送的创建承载请求消息;
根据创建承载请求消息,向所述第一eNB发送E-RAB修改请求消息;
接收所述第一eNB根据所述E-RAB修改请求消息发送的E-RAB修改承载设置响应消息;
根据E-RAB修改承载设置响应消息,向S-GW发送创建承载响应消息,以在 S-GW和第一eNB之间建立第二S1承载。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或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及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25)

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单元、发送单元和处理单元,其中,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链路配置请求消息,所述链路配置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二终端的上下文信息,所述上下文信息中至少包括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ID;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链路配置请求消息向网络侧设备发送承载配置请求消息,所述承载配置请求消息包括:无线承载修改请求消息或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所述承载配置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所述上下文信息,所述承载配置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网络侧设备配置业务承载,所述业务承载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终端的业务数据;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承载配置请求消息发送的承载配置完成消息,所述承载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有所述业务承载ID;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建立所述业务承载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映射关系;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建立所述映射关系后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链路配置完成消息,以使所述第二终端利用所述业务承载,通过第一终端与所述网络侧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根据所述链路配置请求消息向网络侧设备发送承载配置请求消息,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上下文信息,向所述第一终端所在的第一基站eNB发送无线承载修改请求消息,以使所述第一eNB在所述第一eNB和所述第一终端之间配置第一无线承载,所述第一无线承载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终端的业务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根据所述链路配置请求消息向网络侧设备发送承载配置请求消息,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上下文信息向移动管理实体MME发送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以使所述MME在第一eNB与服务网关S-GW之间配置第二S1承载,以及,以使所述MME控制所述第一eNB在所述第一eNB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配置第一无线承载,所述第二S1承载和所述第一无线承载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终端的业务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建立所述业务承载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映射关系,具体用于:
建立所述第一无线承载的ID与所述第二终端的ID的映射关系;
或者,建立所述第一无线承载的ID与第一IP地址的映射关系,所述上下文信息中还包括数据网关P-GW为所述第二终端分配的第一IP地址;
或者,为所述第二终端分配第二IP地址;并建立所述第一IP地址与所述第二IP地址的映射关系,以及,建立所述第一无线承载的ID与所述第二IP地址的映射关系,所述上下文信息中还包括数据网关P-GW为所述第二终端分配的第一IP地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使用第二IP地址作为源IP地址发送的上行数据;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将所述上行数据的源IP地址替换为第一IP地址;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通过与所述第二IP地址相映射的第一无线承载将所述源IP地址替换后的上行数据发送给第一eNB;
和/或,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通过与所述第二IP地址相映射的第一无线承载接收所述第二终端的、使用所述第一IP地址作为目的IP地址的下行数据;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将所述下行数据的目的IP地址替换为所述第二IP地址;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目的IP地址替换后的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文信息中还包括:所述第二终端的原接入小区ID,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上下文信息中的所述第二终端的原接入小区ID;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二终端的原接入小区ID发送给第一eNB。
7.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单元、发送单元和处理单元,其中,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无线承载修改请求消息,所述无线承载修改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第二终端的上下文信息,所述上下文信息中至少包括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ID;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无线承载修改请求消息,在第一eNB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配置第一无线承载,所述第一无线承载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终端的业务数据;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eNB中存在的S1承载中,查找与所述第二终端的ID相对应的第一S1承载;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建立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与所述第一S1承载的映射关系;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在建立所述映射关系后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承载配置完成消息,所述承载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一无线承载的ID。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在所述第一eNB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配置第一无线承载,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一eNB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一个已有的无线承载配置为所述第一无线承载;所述已有的无线承载用于传输其它第二终端的业务数据;
或者,在所述第一eNB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建立第一无线承载。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二终端的原接入小区ID;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eNB的ID与所述原接入小区ID相同时,根据所述无线承载修改请求消息,在所述第一eNB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配置第一无线承载;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eNB的ID与所述原接入小区ID不相同时,向与所述原接入小区ID相对应的源eNB发送切换请求消息;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源eNB发送的切换确认消息;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当接收到所述切换确认消息时,根据所述无线承载修改请求消息,在所述第一eNB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配置第一无线承载。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S1承载接收所述第二终端的下行数据;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通过与所述第一S1承载相映射的所述第一无线承载,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以使所述第一终端将所述下行数据转发给所述第二终端;
和/或,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无线承载接收所述第二终端的上行数据;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通过与所述第一无线承载相映射的所述第一S1承载上传所述上行数据。
1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送单元、接收单元和处理单元,其中,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所述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中携带有第二终端的上下文信息,所述上下文信息中至少包括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ID;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在第一eNB与服务网关S-GW之间配置第二S1承载,所述第二S1承载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终端的业务数据;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向所述第一eNB发送承载资源命令消息,以使所述第一eNB在所述第一eNB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配置第一无线承载,所述第一无线承载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终端的业务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为所述第二终端分配所述第二S1承载的标识;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S-GW发送承载资源命令消息,所述承载资源命令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二S1承载的标识;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S-GW发送的创建承载请求消息;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创建承载请求消息,向所述第一eNB发送E-RAB修改请求消息;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eNB根据所述E-RAB修改请求消息发送的E-RAB修改承载设置响应消息;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E-RAB修改承载设置响应消息,向所述S-GW发送创建承载响应消息,以在S-GW和所述第一eNB之间建立所述第二S1承载。
13.一种连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链路配置请求消息,所述链路配置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二终端的上下文信息,所述上下文信息中至少包括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ID;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链路配置请求消息向网络侧设备发送承载配置请求消息,所述承载配置请求消息至少包括:无线承载修改请求消息或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所述承载配置请求消息中携带有所述上下文信息,所述承载配置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网络侧设备配置业务承载,所述业务承载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终端的业务数据;
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承载配置请求消息发送的承载配置完成消息,所述承载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有所述业务承载ID;
所述第一终端建立所述业务承载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映射关系;
所述第一终端在建立所述映射关系后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链路配置完成消息,以使所述第二终端利用所述业务承载,通过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网络侧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链路配置请求消息向网络侧设备发送承载配置请求消息,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上下文信息,向所述第一终端所在的第一基站eNB发送无线承载修改请求消息,以使所述第一eNB在所述第一eNB和所述第一终端之间配置第一无线承载,所述第一无线承载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终端的业务数据。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链路配置请求消息向网络侧设备发送承载配置请求消息,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上下文信息,向移动管理实体MME发送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以使所述MME在第一eNB与服务网关S-GW之间配置第二S1承载,以及,以使所述MME控制所述第一eNB在所述第一eNB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配置第一无线承载,所述第二S1承载和所述第一无线承载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终端的业务数据。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所述业务承载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映射关系,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建立所述第一无线承载的ID与所述第二终端的ID的映射关系;
或者,所述第一终端建立所述第一无线承载的ID与第一IP地址的映射关系,所述上下文信息中还包括数据网关P-GW为所述第二终端分配的第一IP地址;
或者,所述第一终端为所述第二终端分配第二IP地址,并建立所述第一IP地址与所述第二IP地址的映射关系,以及,建立所述第一无线承载的ID与所述第二IP地址的映射关系,所述上下文信息中还包括P-GW为所述第二终端分配的第一IP地址。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第二终端使用第二IP地址作为源IP地址发送的上行数据;所述第一终端将所述上行数据的源IP地址替换为所述第一IP地址;所述第一终端通过与所述第二IP地址相映射的第一无线承载将所述源IP地址替换后的上行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一eNB;
和/或,
所述第一终端通过与所述第二IP地址相映射的第一无线承载接收所述第二终端的、使用所述第一IP地址作为目的IP地址的下行数据;所述第一终端将所述下行数据的目的IP地址替换为所述第二IP地址;所述第一终端将所述目的IP地址替换后的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文信息中还包括:所述第二终端的原接入小区ID,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上下文信息中的所述第二终端的原接入小区ID;
所述第一终端将所述第二终端的原接入小区ID发送给第一eNB。
19.一种连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基站eNB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无线承载修改请求消息,所述无线承载修改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第二终端的上下文信息,所述上下文信息中至少包括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ID;
所述第一eNB根据所述无线承载修改请求消息,在所述第一eNB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配置第一无线承载,所述第一无线承载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终端的业务数据;
所述第一eNB在所述第一eNB中存在的S1承载中,查找与所述第二终端的ID相对应的第一S1承载;
所述第一eNB建立所述第一无线承载与所述第一S1承载的映射关系;
所述第一eNB在建立所述映射关系后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承载配置完成消息,所述承载配置完成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一无线承载的ID。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eNB在所述第一eNB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配置第一无线承载,包括:
所述第一eNB将所述第一eNB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一个已有的无线承载配置为所述第一无线承载;所述已有的无线承载用于传输其它第二终端的业务数据;
或者,所述第一eNB在所述第一eNB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建立第一无线承载。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二终端的原接入小区ID;
当所述第一eNB的ID与所述原接入小区ID相同时,所述第一eNB根据所述无线承载修改请求消息,在所述第一eNB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配置第一无线承载;
或者,当所述第一eNB的ID与所述原接入小区ID不相同时,第一eNB向所述原接入小区ID对应的源eNB发送切换请求消息;当接收到所述源eNB发送的切换确认消息时,所述第一eNB根据所述无线承载修改请求消息,在所述第一eNB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配置第一无线承载。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eNB通过所述第一S1承载接收所述第二终端的下行数据;所述第一eNB通过与所述第一S1承载相映射的所述第一无线承载,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
和/或,
所述第一eNB通过所述第一无线承载接收所述第一终端的上行数据;所述第一eNB通过与所述第一无线承载相映射的所述第一S1承载上传所述上行数据。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eNB之间存在与所述第一S1承载相映射的第二无线承载时:
所述第一eNB通过所述第一S1承载接收所述第二终端的下行数据;所述第一eNB通过与所述第一S1承载相映射的所述第二无线承载,将所述下行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和/或,
所述第一eNB通过所述第二无线承载接收所述第二终端的上行数据;所述第一eNB通过与所述第二无线承载相映射的所述第一S1承载上传所述上行数据。
24.一种连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移动管理实体MME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所述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中携带有第二终端的上下文信息,所述上下文信息中至少包括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ID;
所述MME根据所述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在第一eNB与服务网关S-GW之间配置第二S1承载,所述第二S1承载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终端的业务数据;
所述MME根据所述请求承载资源修改消息向所述第一eNB发送承载资源命令消息,以使所述第一eNB在所述第一eNB与所述第一终端之间配置第一无线承载,所述第一无线承载用于传输所述第二终端的业务数据。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eNB与S-GW之间配置第二S1承载,包括:
所述MME为所述第二终端分配所述第二S1承载的标识;
所述MME向所述S-GW发送承载资源命令消息,所述承载资源命令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第二S1承载的标识;
所述MME接收所述S-GW发送的创建承载请求消息;
所述MME根据所述创建承载请求消息,向所述第一eNB发送演进的无线接入承载E-RAB修改请求消息;
所述MME接收所述第一eNB根据所述E-RAB修改请求消息发送的E-RAB修改承载设置响应消息;
所述MME根据所述E-RAB修改承载设置响应消息,向所述S-GW发送创建承载响应消息,以在S-GW和所述第一eNB之间建立所述第二S1承载。
CN201580082085.5A 2015-08-07 2015-08-07 连接控制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078527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5/086407 WO2017024453A1 (zh) 2015-08-07 2015-08-07 连接控制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52759A CN107852759A (zh) 2018-03-27
CN107852759B true CN107852759B (zh) 2020-02-14

Family

ID=57982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82085.5A Active CN107852759B (zh) 2015-08-07 2015-08-07 连接控制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873980B2 (zh)
EP (1) EP3322253B1 (zh)
JP (1) JP6496079B2 (zh)
CN (1) CN107852759B (zh)
WO (1) WO201702445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26791A1 (en) * 2015-08-12 2017-02-1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discoveering relay ue via d2d link at u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10574485B (zh) * 2017-04-28 2024-03-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配置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3518400B (zh) * 2019-01-31 2023-04-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切换网络设备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1615219B (zh) * 2019-04-30 2022-02-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pc5链路建立方法、设备及系统
US11363649B2 (en) * 2019-05-01 2022-06-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facilitate relayed uplink transmissions
US10904787B2 (en) * 2019-05-02 2021-01-26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questing sidelink radio bearer (SLRB) configuration of unicast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818594A (zh) * 2019-07-31 2020-10-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CN117320170A (zh) * 2020-04-20 2023-12-2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3543207B (zh) * 2020-04-20 2024-02-0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CN111727653A (zh) * 2020-05-15 2020-09-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转移业务的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83669B (zh) * 2020-06-09 2022-12-2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演进的无线接入承载e-rab修改方法及装置
WO2022067807A1 (zh) * 2020-09-30 2022-04-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5866561B (zh) * 2023-02-21 2023-06-13 信通院(江西)科技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v2x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39930A (zh) * 2011-11-22 2013-06-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连接建立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3731900A (zh) * 2013-12-10 2014-04-16 浙江大学 一种蜂窝异构网络下的用户接入模式选择方法
WO2015026200A1 (ko) * 2013-08-22 2015-02-26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고립 사용자 단말기에 대한 디바이스-투-디바이스 통신 기반 서비스 제공 장치 및 방법
CN104796849A (zh) * 2015-04-16 2015-07-2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对数据包进行处理的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62684A1 (en) * 2008-04-18 2009-10-22 Amit Khetawa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ome Node B Registration using HNBAP
US9615354B2 (en) * 2008-07-17 2017-04-04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in cellular system
CN101938798A (zh) * 2009-07-03 2011-0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中继系统中终端的移动性管理方法及系统
KR101750824B1 (ko) * 2010-06-07 2017-07-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계층적 셀 구조를 가지는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간섭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US9019861B2 (en) * 2010-09-17 2015-04-28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179363B2 (en) * 2011-08-12 2015-11-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a coupling characteristic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9838089B2 (en) * 2011-10-07 2017-12-05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ple point transmission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3096290B (zh) * 2011-11-03 2016-03-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建立设备到设备连接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9357459B2 (en) * 2011-12-08 2016-05-3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ross link establishment
CN103220653B (zh) * 2012-01-18 2018-09-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中继跟踪区域配置及位置更新方法和装置
JP2015520556A (ja) * 2012-04-27 2015-07-16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パテント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近接データパスセットアップを最適化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TWI821728B (zh) * 2012-09-14 2023-11-11 美商內數位專利控股公司 在3gpp中賦能非3gpp卸載的方法及裝置
JP6164219B2 (ja) * 2012-09-27 2017-07-1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制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20140102112A (ko) * 2013-02-13 2014-08-21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스몰셀 활성화 또는 비활성화 방법 및 장치
CN105210416B (zh) * 2013-03-22 2019-11-26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支持双连接模式的无线接入系统中执行切换的方法和支持该方法的设备
CN104322138A (zh) * 2013-04-22 2015-01-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入网络的方法、装置及网络系统
CN105264929B (zh) * 2013-05-24 2019-05-28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向ran的节点提供分组数据网络网关的plmn标识符的方法
US10536213B2 (en) * 2013-07-08 2020-01-14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Establishment of packet data network connection via relay user equipment
CN104427489B (zh) * 2013-08-29 2018-11-2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通信切换、建立方法及设备
US9532396B2 (en) * 2013-09-20 2016-12-27 Broadcom Corporation Relay architectures for mobile wireless networks
US10129802B2 (en) * 2013-12-06 2018-11-13 Idac Holdings, Inc. Layered connectivity in wireless systems
CN105027617B (zh) * 2014-01-29 2020-04-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消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5359591B (zh) * 2014-02-21 2019-08-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故障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WO2015136122A1 (en) * 2014-03-14 2015-09-17 Nec Europe Ltd. Method, user equipment, master evolved node b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dual connectivity
US10111162B2 (en) * 2014-11-14 2018-10-23 Acer Incorporated Method of controlling network traffic for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and related apparatuses using the same
JP2018505595A (ja) * 2015-01-08 2018-02-22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ページング転送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EP3281489A1 (en) * 2015-04-08 2018-02-14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Realizing mobile relays for device-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s
CN107852591B (zh) * 2015-06-29 2021-10-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生成用户装备的分组数据网络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39930A (zh) * 2011-11-22 2013-06-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连接建立方法和用户设备
WO2015026200A1 (ko) * 2013-08-22 2015-02-26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고립 사용자 단말기에 대한 디바이스-투-디바이스 통신 기반 서비스 제공 장치 및 방법
CN103731900A (zh) * 2013-12-10 2014-04-16 浙江大学 一种蜂窝异构网络下的用户接入模式选择方法
CN104796849A (zh) * 2015-04-16 2015-07-2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对数据包进行处理的方法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22253A1 (en) 2018-05-16
EP3322253B1 (en) 2020-12-23
JP6496079B2 (ja) 2019-04-03
EP3322253A4 (en) 2018-07-04
US20180167986A1 (en) 2018-06-14
JP2018526899A (ja) 2018-09-13
CN107852759A (zh) 2018-03-27
WO2017024453A1 (zh) 2017-02-16
US10873980B2 (en) 2020-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52759B (zh) 连接控制装置及方法
US10911990B2 (en) Network handover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JP7013498B2 (ja) データスケジューリング方法、基地局およびシステム
US11638140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related to switching acces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JP6386176B2 (ja) 進化型パケットコアにおけるスムーズなue転送
US8688126B2 (en) Method for falling back to 2G/3G network, relevant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80115928A1 (en) Method of supporting access network handover operation of user equip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the same
CN107231623B (zh) 一种数据调度方法、基站及系统
CN109392083B (zh) 位置区管理方法和核心网控制器
WO2017076088A1 (zh) 服务网关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2714615B (zh) 节点故障处理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US20180092019A1 (en) User equipment apparatus
TWI679915B (zh) 處理雙連結中次要節點改變的裝置及方法
JP2018508155A (ja) 通信システム
WO2016128013A1 (en) Mobility control in dual connectivity operation mode
CN111955028B (zh) 用于5g无线网络的单射频语音呼叫连续性
WO2021129018A1 (zh) 网络连接的重建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06612528B (zh) 基站及其选取mme的方法
WO2019061433A1 (zh) 一种csfb的回落结果检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12368976B (zh) 用于执行组通信的终端和方法
US10939492B2 (en) PDCP anchored change of relay based connection
JP6177845B2 (ja) 基地局、管理装置及び接続方法
CN108924863B (zh) 一种s11接口自动配置方法及系统
WO2014000240A1 (zh) 注册的方法、sgsn、msc和注册的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