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52276A - 发送方法、发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送方法、发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52276A
CN107852276A CN201680043677.0A CN201680043677A CN107852276A CN 107852276 A CN107852276 A CN 107852276A CN 201680043677 A CN201680043677 A CN 201680043677A CN 107852276 A CN107852276 A CN 1078522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symbol
data medium
data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4367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52276B (zh
Inventor
村上丰
木村知弘
大内干博
本塚裕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Priority to CN20201104764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873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78522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522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522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522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8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phase diversity (e.g. phase sweep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HBROADCAST COMMUNICATION
    • H04H20/00Arrangements for broadcast or for distribution combined with broadcast
    • H04H20/42Arrangements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H20/423Transmitter si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1Arrangements at the transmitt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71Use of interleav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78Avoidance of errors by organising the transmitted data in a format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deal with errors, e.g. location
    • H04L1/0083Formatting with frames or packets; Protocol or part of protocol for 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一种发送方法,包括:编码处理,生成编码块;调制处理,从编码块生成多个码元;相位变更处理,对码元执行相位变更;以及发送处理,将码元配置到数据载体并进行发送。在发送处理中,将多个码元群在频率方向上顺序配置而构成帧,并进行发送。各个码元群包括从第1编码块生成的码元和从第2编码块生成的码元。相位变更处理针对相同码元群中包含的码元,利用相同的相位变更值来执行相位变更。

Description

发送方法、发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尤其涉及进行采用了多天线的通信的发送装置以及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采用了多天线的通信方法,例如有被称为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输入多输出)的通信方法。在MIMO中为代表的多天线通信中,对多个序列的发送数据分别进行调制,并通过从不同的天线对各调制信号进行同时发送,以此来提高数据的通信速度。
图73示出了非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在采用发送天线数为2个、发送调制信号(发送流)数为2个时的基于DVB-NGH(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Next Generation Handheld:数字视频广播-下一代手持设备)标准的发送装置的构成的一个例子。在发送装置中,由编码部002编码的数据003通过分配部004而被分为数据005A和数据005B。数据005A通过光交叉波分复用器004A被执行交错(interleave)的处理、通过映射部006A被执行映射的处理。同样,数据005B通过光交叉波分复用器004B被执行交错的处理、通过映射部006B被执行映射的处理。加权合成部008A、008B将映射后的信号007A、007B作为输入,分别进行加权合成,并生成加权合成后的信号009A、016B。加权合成后的信号016B在此之后被执行相位变更。并且,通过无线部010A、010B,例如被执行与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有关的处理、频率变换、放大等处理,从天线012A发出发送信号011A、从天线012B发出发送信号011B。
此时考虑到的方法是,在相位变更部017B,例如设置9个相位变更值,并有规则地进行9个周期的相位变更。
在图73所示的情况中,分配部004的构成虽然是对数据进行分配,但是在采用OFDM方式等多载波传输方式时,为了提高在接收装置的数据的接收品质,在频率轴上配置的码元的配置中设置特定的规则的情况下,若进行与上述不同的相位变更方法,则有提高数据的接收品质的可能性。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MIMO for DVB-NGH,the next generation mobile TVbroadcasting,”IEEE Commun.Mag.,vol.57,no.7,pp.130-137,July 2013.
发明内容
本申请涉及采用了如OFDM方式的多载波传输方式时的码元配置以及相位变更方法,因而目的在于在包括LOS(line-of sight:视线)的传播环境中提高数据的接收品质。
在本申请的一个形态的发送方法中包括如下的处理:编码处理,生成前向纠错的编码块;调制处理,从所述编码块生成多个第1码元以及多个第2码元;相位变更处理,对所述多个第1码元以及所述多个第2码元中的至少一方执行相位变更;以及发送处理,将所述多个第1码元以及所述多个第2码元配置到多个数据载体并进行发送,在所述发送处理中,将分别包括多个所述第1码元的多个第1码元群在频率方向上顺序配置以构成第1帧,将分别包括多个所述第2码元的多个第2码元群在频率方向上顺序配置而构成第2帧,所述多个第1码元群的每一个,包括从第1编码块生成的第1码元、以及从与所述第1编码块不同的第2编码块生成的第1码元,所述多个第2码元群的每一个,包括从所述第1编码块生成的第2码元、以及从所述第2编码块生成的第2码元,在所述相位变更处理中,针对相同的第1码元群或相同的第2码元群中包含的码元,利用相同的相位变更值,执行相位变更,在所述发送处理中,利用多个天线,对所述第1帧以及所述第2帧进行同时发送。
本申请的一个形态的发送装置具备:编码处理部,生成前向纠错的编码块;调制处理部,从所述编码块生成多个第1码元以及多个第2码元;相位变更处理部,针对所述多个第1码元以及所述多个第2码元中的至少一方执行相位变更;以及发送处理部,将所述多个第1码元以及所述多个第2码元配置到多个数据载体并进行发送,所述发送处理部,将分别包括多个所述第1码元的多个第1码元群在频率方向上顺序配置以构成第1帧,将分别包括多个所述第2码元的多个第2码元群在频率方向上顺序配置以构成第2帧,所述多个第1码元群的每一个,包括从第1编码块生成的第1码元、以及从与所述第1编码块不同的第2编码块生成的第1码元,所述多个第2码元群的每一个,包括从所述第1编码块生成的第2码元、以及从所述第2编码块生成的第2码元,所述相位变更处理部,针对相同的第1码元群或相同的第2码元群中包含的码元,利用相同的相位变更值,执行相位变更,所述发送处理部,利用多个天线,对所述第1帧以及所述第2帧进行同时发送。
这样,由于通过本申请能够提供一种对数据的接收品质的劣化进行改善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发送装置、接收装置,从而在广播、多路广播通信、以及单播通信中能够提供品质高的服务。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发送装置的构成例。
图2示出了进行预编码与相位变更的情况下的信号处理部的构成例。
图3示出了包括预编码与相位变更的处理的关联部分的构成例。
图4示出了包括预编码与相位变更的处理的关联部分的构成例。
图5示出了包括预编码与相位变更的处理的关联部分的构成例。
图6示出了调制信号的帧构成例。
图7示出了码元向数据载体的配置例。
图8示出了接收装置中的接收电场强度的状态。
图9示出了帧构成例。
图10示出了帧构成例。
图11示出了帧构成例。
图12示出了码元的生成例。
图13示出了帧构成例。
图14示出了帧构成例。
图15示出了码元的生成例。
图16示出了帧构成例。
图17示出了帧构成例。
图18示出了相位变更值的分配例。
图19示出了相位变更值的分配例。
图20示出了相位变更值的分配例。
图21示出了相位变更值的分配例。
图22示出了相位变更值的分配例。
图23示出了相位变更值的分配例。
图24示出了相位变更值的分配例。
图25示出了相位变更值的分配例。
图26示出了相位变更值的分配例。
图27示出了调制信号的帧构成例。
图28示出了接收装置的构成例。
图29示出了通信局#1的构成例。
图30示出了通信局#2的构成例。
图31示出了通信局#1与通信局#2进行通信的例子。
图32示出了通信局#1与通信局#2进行通信的例子。
图33示出了通信局#1与通信局#2进行通信的例子。
图34示出了通信局#1与通信局#2进行帧的发送的例子。
图35示出了天线设定用码元群的构成例。
图36示出了天线设定用码元群的构成例。
图37示出了天线设定用码元群的构成例。
图38示出了通信局#1与通信局#2的状态关系。
图39示出了天线部的构成例。
图40示出了天线部的构成例。
图41示出了天线设定用码元群的构成例。
图42示出了天线设定用码元群的构成例。
图43示出了天线设定用码元群的构成例。
图44示出了天线设定用码元群的构成例。
图45示出了天线设定用码元群的构成例。
图46示出了天线设定用码元群的构成例。
图47示出了通信局#1与通信局#2进行帧的发送的例子。
图48示出了通信局#1与通信局#2进行通信的例子。
图49示出了通信局#1与通信局#2进行帧的发送的例子。
图50示出了通信局#1与通信局#2进行帧的发送的例子。
图51示出了通信局#1的构成例。
图52示出了通信局#2的构成例。
图53示出了通信局#1与通信局#2进行通信的例子。
图54示出了通信局#1与通信局#2进行帧的发送的例子。
图55示出了通信局#1与通信局#2进行帧的发送的例子。
图56示出了通信局#1与通信局#2进行通信的例子。
图57示出了通信局#1与通信局#2进行帧的发送的例子。
图58示出了通信局#1与通信局#2进行帧的发送的例子。
图59示出了码元向数据载体的配置例。
图60示出了码元的生成例。
图61示出了帧构成例。
图62示出了帧构成例。
图63示出了帧构成例。
图64示出了无线部的构成例。
图65示出了相位变更值的分配例。
图66示出了相位变更值的分配例。
图67示出了相位变更值的分配例。
图68示出了相位变更值的分配例。
图69示出了码元向数据载体的配置例。
图70示出了码元向数据载体的配置例。
图71示出了码元向数据载体的配置例。
图72示出了码元向数据载体的配置例。
图73示出了发送装置的构成的以往例子。
图74示出了码元向数据载体的配置例。
图75示出了发送装置的构成例。
图76示出了码元向数据载体的配置例。
图77示出了码元向数据载体的配置例。
图78示出了码元向数据载体的配置例。
图79示出了码元向数据载体的配置例。
图80示出了码元向数据载体的配置例。
图81示出了码元的生成例。
图82示出了帧的构成例。
图83示出了帧的构成例。
图84示出了帧的构成例。
图85示出了帧的构成例。
图86示出了码元的生成例。
图87A示出了帧的构成例。
图87B示出了帧的构成例。
图87C示出了帧的构成例。
图88示出了帧的构成例。
图89示出了帧的构成例。
图90示出了帧的构成例。
图91示出了帧的构成例。
图92示出了码元向数据载体的配置例。
图93示出了码元向数据载体的配置例。
图94示出了码元向数据载体的配置例。
图95示出了码元向数据载体的配置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方式1)
对本实施方式的发送方法、发送装置、接收方法、接收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施方式中的发送装置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编码部151将数据150以及帧构成信号113作为输入,根据与帧构成信号113中包含的与纠错码有关的信息,进行纠错编码,输出编码数据152。另外,帧构成信号113中包含的与纠错码有关的信息例如是纠错码的信息、码长、编码率。另外,码长意味着块长。
光交叉波分复用器153将编码数据152以及帧构成信号113作为输入,根据帧构成信号113中包含的交错的方法的信息,进行数据的重排,输出交错后的数据154。另外,也可以不进行数据的重排。
存储部155将交错后的数据154以及帧构成信号113作为输入,根据帧构成信号113中包含的帧构成有关的信息,对数据进行存储,按照帧构成,输出流#1的数据105A以及流#2的数据105B。另外,关于存储部155的工作,将在以后进行详细说明。
映射部106A将流#1的数据105A以及帧构成信号113作为输入,根据帧构成信号113中包含的调制方式的信息,进行与调制方式对应的映射,输出映射后的信号(基带信号)107A。
同样,映射部106B将流#2的数据105B以及帧构成信号113作为输入,根据帧构成信号113中包含的调制方式的信息,进行与调制方式对应的映射,输出映射后的信号(基带信号)107B。
信号处理方法信息生成部114将帧构成信号113作为输入,进行SISO(Single-InputSingle-Output:单输入单输出)方式、MIMO方式的选择,并且,在选择了MIMO方式的情况下,决定MIMO方式中的具体的方式,输出与发送方法有关的信息的信号115。MIMO方式中的具体的方式例如是预编码矩阵的信息、以及相位变更方法的信息,将在以后说明。
加权合成部108A将映射后的信号107A、映射后的信号107B、以及与发送方法有关的信息的信号115作为输入,在与发送方法有关的信息的信号115表示“以MIMO方式的发送”的情况下,进行基于预编码矩阵的加权合成,输出加权合成后的信号109A。并且,在与发送方法有关的信息的信号115表示“以SISO方式的发送”的情况下,加权合成部108A不进行加权合成的工作,而是成为输出调制信号。
同样,加权合成部108B将映射后的信号107A、映射后的信号107B、以及与发送方法有关的信息信号115作为输入,在与发送方法有关的信息的信号115表示“以MIMO方式的发送”的情况下,进行基于预编码矩阵的加权合成,输出加权合成后的信号116B。并且,在与发送方法有关的信息的信号115表示“以SISO方式的发送”的情况下,加权合成部108B不进行加权合成,而是可以输出调制信号,也可以不进行输出。
相位变更部117B将加权合成后的信号116B、以及与发送方法有关的信息信号115作为输入,在与发送方法有关的信息信号115表示“以MIMO方式的发送”、且表示“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针对加权合成后的信号116B进行相位变更,输出相位变更后的信号109B。
控制信息信号生成部116Z将帧构成信号113、与发送方法有关的信息信号115作为输入,生成用于传输控制信息的调制信号,输出控制信息信号117Z,所述控制信息是用于传输给通信对方的信息。用于传输给通信对方的控制信息例如是用于调制的调制方式的信息、与纠错码有关的信息、与发送方法有关的信息。
无线部110A将加权合成后的信号109、控制信息信号117Z、以及帧构成信号113作为输入,按照帧构成,生成与帧构成相对应的调制信号,此时,在利用频率变换、信号的放大、多载波的传输方式时,进行多载波化等处理,输出发送信号111A。并且,发送信号111A从天线112A作为电波而被输出。
无线部110B将相位变更后的信号109B、控制信息信号117Z、以及帧构成信号113作为输入,按照帧构成,生成与帧构成相对应的调制信号,此时,在采用频率变换、信号的放大、多载波的传输方式时,进行多载波化等处理,输出发送信号111B。并且,发送信号111B从天线112B作为电波而被输出。
接着将要说明的情况是,在图1的发送装置采用MIMO方式时,以进行预编码的发送方法进行发送的情况(不进行相位变更)、以及以进行预编码和相位变更的发送方法进行发送的情况。
图2示出了进行预编码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的信号处理部的构成的一个例子。另外,在图2中对于与图1相同的工作,赋予相同的符号。并且,综合了图1的加权合成部108A和108B的处理部,成为图2的加权合成部200。
进行预编码的发送方法(无相位变更):
将映射后的信号107A表示为s1(i),将映射后的信号107B表示为s2(i)。另外,i为码元编号。s1(i)以复数来定义。因此,s1(i)可以是复数或实数的任一个。s2(i)以复数来定义。因此,s1(i)可以是复数、实数的任一个。
并且,将加权合成后的信号109A表示为z1(i),将加权合成后的信号116B表示为z2’(i)。另外,z1(i)以复数来定义。因此,z1(i)可以是复数、实数的任一个。z2’(i)以复数来定义。因此,z2’(i)可以是复数、实数的任一个。
并且,在与发送方法有关的信息115示出适用于“不进行相位变更的MIMO方式”这种发送方法的情况下,加权合成部200成为进行以下的运算。[数式1]
在式(1)中,a、b、c、d能够由复数来定义,因此,a、b、c、d可以是复数、实数的任一个。
于是,相位变更部117B不进行相位的变更,而是输出信号109B。因此,z2(i)=z2’(i)成立。另外,信号109B成为z2(i)。于是,z1(i)和z2(i)成为以同一时间并以同一频率,从发送装置发送。另外,在以后的记载中,同一频率是指同一频带。
进行预编码和相位变更的发送方法:
图2中的加权合成部200的工作与在“进行预编码的发送方法(无相位变更)”中进行的说明相同。因此,将加权合成后的信号109A设为z1(i),以及将加权合成后的信号116B设为z2’(i),由式(1)来表示。
于是,如图2所示,将码元编号u的流1(s1(i))由s1(u)201_1表示、将码元编号u的流2(s2(i))由s2(u)201_2表示、将码元编号u+1的流1(s1(i))由s1(u+1)202_1表示、将码元编号u的流2(s2(i))由s2(u+1)202_2表示、……。
此时,在相位变更部117B,例如针对z2’(u),执行y(u)的相位变更,针对z2’(u+1)执行y(u+1)、……的相位变更。因此,能够表示为z2(i)=y(i)×z2’(i)。另外,在图2的例子中,对相位变更的值如以下进行设定。[数式2]
另外,在式(2)中,u+k表示码元编号,k例如是整数。
因此,加权合成后的信号z1(i)109A、以及相位变更后的信号z2(i)109B能够由下式来表示。
[数式3]
另外,δ(i)为实数。于是,z1(i)和z2(i)成为以同一时间且以同一频率由发送装置发送。
在式(3)中,相位变更的值不仅受式(2)所限,例如可以考虑到周期性的、有规则的对相位进行变更的方法。
式(1)以及式(3)中的矩阵(预编码矩阵)为如下数式4。
[数式4]
例如,矩阵F考虑到采用以下的矩阵。
[数式5]
或者,
[数式6]
或者,
[数式7]
或者,
[数式8]
或者,
[数式9]
或者,
[数式10]
或者,
[数式11]
或者,
[数式12]
另外,在式(5)、式(6)、式(7)、式(8)、式(9)、式(10)、式(11)、式(12)中,α可以是实数也可以是虚数,β可以是实数也可以是虚数。但是,α不为0(零)。于是,β也不为0(零)。
或者,
[数式13]
或者,
[数式14]
或者,
[数式15]
或者,
[数式16]
或者,
[数式17]
或者,
[数式18]
或者,
[数式19]
或者,
[数式20]
另外,在式(13)、式(15)、式(17)、式(19)中,β可以是实数也可以是虚数。但是,β不为0(零)。或者,
[数式21]
或者,
[数22]
或者,
[数式23]
或者,
[数式24]
或者,
[数式25]
或者,
[数式26]
或者,
[数式27]
或者,
[数式28]
或者,
[数式29]
或者,
[数式30]
或者,
[数式31]
或者,
[数式32]
但是,θ11(i)、θ21(i)、λ(i)是码元编号i的函数,λ为固定的值,α可以是实数也可以是虚数,β可以是实数也可以是虚数。但是,α不为0(零)。于是,β也不为0(零)。
并且,即使采用除这些以外的预编码矩阵,也能够实现本说明书的各个实施方式。
或者,
[数式33]
或者,
[数式34]
或者,
[数式35]
或者,
[数36]
另外,式(34)、式(36)的β可以是实数也可以是虚数。但是,β也不为0(零)。
接着,对与上述不同的“进行预编码的发送方法(无相位变更)”、“进行预编码和相位变更的发送方法”进行说明。
进行预编码和相位变更的发送方法:
图3示出了包括预编码和相位变更的处理的关联部分的构成的一个例子,对于与图1、图2相同的工作赋予相同的符号。与图2不同之处是,添加了系数乘法部301A和系数乘法部301B的部分。另外,对于以上说明了的部分进行省略。
系数乘法部301A和系数乘法部301B使系数与输入信号相乘,从而输出信号。于是,相乘的系数能够由与发送方法有关的信息115变更。此时,z1(i)以及z2(i)由下式表示。
[数式37]
另外,e、f能够以复数来定义,可以是复数也可以是实数。于是,“e、f”能够由与发送方法有关的信息115变更。并且,对于预编码矩阵F,例如可以考虑到式(5)至式(36)所示的矩阵。但是,预编码矩阵F并非受此所限。并且,在式(37)中,相位变更的值并非受式(2)所限,例如可以考虑到进行周期性的、规则性的相位变更的方法。并且,z1(i)和z2(i)以同一时间、且以同一频率由发送装置发送。
图4示出了包括预编码和相位变更的处理的关联部分的构成的一个例子,对于与图1、图2、图3相同的工作赋予相同的符号。与图3不同之处是,添加了系数乘法部401A和系数乘法部401B的部分。另外,对于以上说明了的部分进行省略。
系数乘法部401A和系数乘法部401B使系数与输入信号相乘,从而输出信号。于是,相乘的系数能够由与发送方法有关的信息115来变更。于是,如图4所示,在将信号402A由u1(i)表示、将信号402B由u2(i)表示时,u1(i)以及u2(i)由下式表示。
[数式38]
另外,g、h能够以复数来定义,可以是复数也可以是实数。于是,“g、h”能够由与发送方法有关的信息115来变更。于是,对于预编码矩阵F,例如可以考虑到式(5)至式(36)所示的矩阵。但是,预编码矩阵F并非受此所限。并且,在式(38)中,相位变更的值并非受式(2)所限,例如可以考虑到进行周期性的、且规则性的相位变更的方法。并且,u1(i)和u2(i)成为以同一时间、且以同一频率由发送装置发送。
信号u1(i)402A被输入到图1的无线部110A,并且,信号u2(i)402B被输入到图1的无线部110B,从而执行在此之后的处理。另外,在图4中,可以对相位变更部117B与系数乘法部401B的顺序进行交替,可以先进行系数乘法的处理,在此之后进行相位变更的处理。
图5示出了包括预编码和相位变更的处理的关联部分的构成的一个例子,对于与图1、图2、图4相同的工作赋予相同的符号。图5与图4的不同之处是,取消了图4中的系数乘法部301A和系数乘法部301B。因此,图5中的信号u1(i)402A以及信号u2(i)402B由下式表示。
[数式39]
另外,g、h能够以复数来定义,可以是复数也可以是实数。于是,“g、h”能够由与发送方法有关的信息115来变更。并且,对于预编码矩阵F,例如考虑到式(5)至式(36)所示的矩阵。但是,预编码矩阵F并非受此所限。例如,考虑到进行周期性的、且规则性的相位变更的方法。于是,u1(i)和u2(i)成为以同一时间、且以同一频率,由发送装置发送。
信号u1(i)402A被输入到图1的无线部110A,并且,信号u2(i)402B被输入到图1的无线部110B,从而在此之后的处理被执行。另外,在图4中,可以对相位变更部117B与系数乘法部401B的顺序进行交替,可以先进行系数乘法的处理,在此之后进行相位变更的处理。
进行预编码的发送方法(无相位变更):
在图3的构成中不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z1(i)以及z2(i)由下式表示。[数式40]
此时,z1(i)和z2(i)成为以同一时间、且以同一频率,由发送装置发送。
在图4的构成中不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u1(i)以及u2(i)由下式表示。[数式41]
此时,u1(i)和u2(i)成为以同一时间、且以同一频率,由发送装置发送。
在图5的构成中不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u1(i)以及u2(i)由下式表示。[数式42]
此时,u1(i)和u2(i)成为以同一时间、且以同一频率,由发送装置发送。
于是,在式(40)、式(41)、式(42)中,对于预编码矩阵F,例如考虑到式(5)至式(36)所示的矩阵。但是,预编码矩阵F并非受此所限。
另外,在采用MIMO方式是,可以按帧来对预编码矩阵F进行切换,也可以不进行切换。并且,在对流1(s1(i))和流2(s2(i))的调制方式的组合进行切换时,可以对预编码矩阵F进行切换,也可以不进行切换。并且,可以根据来自通信对方的反馈信息对预编码矩阵F进行切换,也可以不进行切换。
接着,例如图6示出了,在采用OFDM这种多载波的传输方法时的图1的发送装置进行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构成的一个例子。
图6示出了横轴频率中的码元的配置的例子,示出了从以上所示的不同的天线发送的两个调制信号的码元配置。例如,在图6中示出了由数据载体(数据码元)和导频码元(基准码元)(在图6中记载为“P”)构成的情况。在此之后,导频码元与基准码元同义。
另外,图6只不过是个例子,也可以存在其他的码元。此时,数据载体是用于通过MIMO传输,将数据传输到对方(通信对方)的码元,导频码元是用于对方(通信对方)进行传播变动的估计(信道估计)的码元。
在图6中,作为一个例子,可以将1OFDM码元中存在的数据载体(频率轴上存在的数据载体)的数量设为336,在数据载体与数据载体之间插入导频码元。因此,数据载体$1~数据载体$336存在于每个时刻。另外,在图6的时刻&1与时刻&2虽然插入的导频载体在频率上的位置不同,不过并非受这种构成所限。
在图6中,数据载体在频率轴方向上,以“数据载体$1”、“数据载体$2”、“数据载体$3”、“数据载体$4”、“数据载体$5”、“数据载体$6”、“数据载体$7”、“数据载体$8”、“数据载体$9”、“数据载体$10”、“数据载体$11”、“数据载体$12”、“数据载体$13”、……、“数据载体$330”、“数据载体$331”、“数据载体$332”、“数据载体$333”、“数据载体$334”、“数据载体$335”、“数据载体$336”的顺序排列。即,针对频率轴方向,数据载体以升顺编号。
图7示出了将流1(s1(i))的调制方式设为以在同相I-正交Q平面中有4个信号点的调制方式为例子的QPSK(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正交相移键控)、将流2(s2(i))的调制方式设为QPSK时,向数据载体的配置例。在此,作为一个例子,将纠错码的块长(码长)设为672比特。并且,针对以被纠错编码的672比特构成的第一块,命名为块#1,记作“#1”。因此,针对以被纠错编码的672比特构成的第N(N为1以上的整数)个块,命名为块#N,记作“#N”。另外,在以后的记载中,有4个信号点的调制方式是指,以每码元为2比特传输的调制方式。
在适用了QPSK调制时,从块#N生成336个码元。在图7中,将从块#1生成的336个码元表示为“#1-1”、“#1-2”、“#1-3”、“#1-4”、……、“#1-334”、“#1-335”、“#1-336”。因此,从块#N生成的336个码元被表示为“#N-1”、“#N-2”、“#N-3”、“#N-4”、……、“#N-334”、“#N-335”、“#N-336”。
并且,图7中以横轴为频率,示出了数据载体的排列。在流1中存在数据载体$1至数据载体$336,同样,在流2(s2(i))也存在数据载体$1至数据载体$336。
于是,流1的数据载体$1和流2(s2(i))的数据载体$1采用同一频率、同一时刻,由不同的天线发送,流1的数据载体$2和流2(s2(i))的数据载体$2采用同一频率、同一时刻,由不同的天线发送。即,流1的数据载体$L和流2(s2(i))的数据载体$L采用同一频率、同一时刻,由不同的天线发送。L为1以上336以下的整数。
于是,如图7所示,在各个流的各个数据载体中分配如下的码元。按照
在流1的数据载体$1为“#1-1”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1为“#1-2”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2为“#1-3”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2为“#1-4”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为“#1-5”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为“#1-6”的码元的规则,来分配码元。这样,块#1的数据成为,利用流1的数据载体$1至$167、以及流2(s2(i))的数据载体$1至$167,由发送装置发送。
按照同样的规则,块#2的数据利用流1的数据载体$169至$336、以及流2(s2(i))的数据载体$169至$336,而由发送装置发送。
以上为时刻&1的码元的配置。同样,若进行码元配置,则在时刻&2进行如下的配置。
·块#3的数据利用流1的数据载体$1至$167、以及流2(s2(i))的数据载体$1至$167,由发送装置发送。
·块#4的数据利用流1的数据载体$169至$336、以及流2(s2(i))的数据载体$169至$336,由发送装置发送。
因此,在时刻&M成为进行以下所示的配置。M为1以上的整数。
·块#(2M-1)的数据利用流1(s1(i))的数据载体$1至$167、以及流2(s2(i))的数据载体$1至$167,由发送装置发送。
·块#(2M)的数据利用流1(s1(i))的数据载体$169至$336、以及流2(s2(i))的数据载体$169至$336,由发送装置发送。
考虑到以图7所示的帧构成,由发送装置对调制信号进行发送的情况。作为图1的发送装置的通信对方的接收装置中的接收电场强度的状态图由图8示出。
在图8中,横轴为频率、纵轴为接收电场强度。此时,由于多路径的影响,而会存在接收电场强度低的部分801。于是,若以图7所示的帧构成,由发送装置来发送调制信号,则会因多路径的影响(例如,图8的接收电场强度低的部分801),而会导致在纠错码的同一块的码元中存在较多的接收品质不好的码元的现象。据此,不能得到较高的纠错能力,从而数据的接收品质下降的可能性增高。
作为其他的例子,考虑到图9所示的帧构成。如图9所示,在各个流的各个数据载体分配如下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1为“#1-1”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1为“#2-1”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2为“#1-2”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2为“#2-2”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为“#1-3”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为“#2-3”的码元、
(省略数据载体$4至数据载体$332的记载)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3为“#1-333”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3为“#2-333”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4为“#1-334”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4为“#2-334”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5为“#1-335”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5为“#2-335”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6为“#1-336”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6为“#2-336”的码元。
以上为时刻&1的码元配置。因此,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奇数的码元传输块#1的数据,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偶数的码元传输块#2的数据。
在时刻&2进行如下的配置。
·流1传输块#3的数据,流2(s2(i))传输块#4的数据。
因此,在时刻&M进行如下的配置。M为1以上的整数。
·流1(s1(i))传输块#(2M-1)的数据,流2(s2(i))传输块#(2M)的数据。
在图9所示的帧构成的情况下,图8所说明的现象的发生可能性低。
但是,预编码矩阵如式(4)所示,可以考虑到:[1]“b为零、且c为零”、或者[2]“a为零、且d为零”、或者[3]“b的绝对值以及c的绝对值,与a的绝对值以及d的绝对值相比极端小”、[4]“a的绝对值以及d的绝对值,与b的绝对值以及c的绝对值相比极端小”。在这种情况下,通信对方的流1(s1(i))的接收电场强度降低时、或者在通信对方的流2(s2(i))的接收电场强度降低时,例如在时刻&1,块#1的接收品质、或者块#2的接收品质降低这种现象的发生可能性大。
为了解决利用图8说明的现象以及因图9所示的帧构成而发生的现象,例如考虑到图10所示的帧构成。如图10所示,在各个流的各个数据载体分配如下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1为“#1-1”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1为“#1-2”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2为“#2-1”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2为“#2-2”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为“#1-3”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为“#1-4”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4为“#2-3”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4为“#2-4”的码元,
(省略关于数据载体$5至数据载体$332的记载)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3为“#1-333”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3为“#1-334”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4为“#2-333”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4为“#2-334”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5为“#1-335”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5为“#1-336”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6为“#2-335”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6为“#2-336”的码元。
以上为时刻&1的码元配置。因此,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奇数的码元传输块#1的数据,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偶数的码元传输块#2的数据。
在时刻&2,进行如下的配置。
·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奇数的码元传输块#3的数据,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偶数的码元传输块#4的数据。
因此,在时刻&M进行如下的配置。M为1以上的整数。
·数据载体编号为奇数的码元传输块#(2M-1)的数据,数据载体编号为偶数的码元传输块#(2M)的数据。
在以图10所示的帧构成,由发送装置对调制信号进行发送的情况下,与图7的帧构成的情况相比,则不容易受到图8中所说明的因多路径而造成的接收电场强度低的部分801的不良影响。并且,能够抑制利用图9所说明的数据的接收品质的降低的可能性高。因此,能够得到提高数据的接收品质的效果的可能性高。
为了解决利用图8所说明的现象、以及因图9所示的帧构成而发生的现象,例如,考虑到图11所示的帧构成。
如图11所示,在各个流的各个数据载体分配如下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1为“#1-1”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1为“#2-1”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2为“#2-2”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2为“#1-2”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为“#1-3”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为“#2-3”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4为“#2-4”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4为“#1-4”的码元,
(省略关于数据载体$5至数据载体$332的记载)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3为“#1-333”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3为“#2-333”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4为“#2-334”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4为“#1-334”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5为“#1-335”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5为“#2-335”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6为“#2-336”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6为“#1-336”的码元。
以上为时刻&1的码元配置。因此,
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奇数的码元且为流1的情况下,传输块#1的数据,
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奇数的码元且为流2的情况下,传输块#2的数据,
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偶数的码元且为流1的情况下,传输块#2的数据,
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偶数的码元且为流2的情况下,传输块#1的数据。
在时刻&2进行如下的配置。
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奇数的码元且为流1时,传输块#3的数据,
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奇数的码元且为流2的情况下,传输块#4的数据,
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偶数的码元且为流1的情况下,传输块#4的数据,
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偶数的码元且为流2的情况下,传输块#3的数据。
因此,在时刻&M进行如下的配置。M为1以上的整数。
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奇数的码元且为流1的情况下,传输块#(2M-1)的数据,
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奇数的码元且为流2的情况下,传输块#(2M)的数据,
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偶数的码元且为流1的情况下,传输块#(2M)的数据,
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偶数的码元且为流2的情况下,传输块#(2M-1)的数据。
在以图11所示的帧构成,由发送装置对调制信号进行发送的情况下,与图7的帧构成的情况相比,则不容易受到在图8所说明的因多路径而造成的接收电场强度低的部分801的不良影响。并且,能够抑制利用图9所说明的数据的接收品质的降低的可能性高。因此,能够得到提高数据的接收品质的效果的可能性高。
接着,对将流1(s1(i))以及流2(s2(i))的调制方式b设为以在同相I-正交Q平面中有16个信号点的调制方式为例子的16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时,数据载体的构成进行说明。另外,在以后的记载中,在同相I-正交Q平面中有16个信号点的调制方式是指,以每码元为4比特传输的调制方式。
在此,与图7同样,针对以纠错编码的672比特构成的第N个块,命名为块#N,记作“#N”。
在适用16QAM调制时,从块#N生成168的码元。在图12中,将从块#1生成的168的码元表示为“#1-1”、“#1-2”、“#1-3”、“#1-4”、……、“#1-166”、“#1-167”、“#1-168”。因此,将从块#N生成的168的码元表示为“#N-1”、“#N-2”、“#N-3”、“#N-4”、……、“#N-166”、“#N-167”、“#N-168”。
并且,与图7同样,横轴为频率,在排列了数据载体时的流1(s1(i)),存在从数据载体$1至数据载体$336,同样在流2也存在从数据载体$1至数据载体$336。
于是,流1(s1(i))的数据载体$1和流2的数据载体$1采用同一频率、同一时刻,由不同的天线发送,流1(s1(i))的数据载体$2和流2的数据载体$2采用同一频率、同一时刻,由不同的天线发送。即,流1(s1(i))的数据载体$L和流2的数据载体$L采用同一频率、同一时刻,由不同的天线发送。L为1以上336以下的整数。
为了解决利用图8说明的现象、以及因图9所示的帧构成而发生的现象,例如考虑到图13所示的帧构成。
如图13所示,在各个流的各个数据载体分配如下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1为“#1-1”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1为“#1-2”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2为“#2-1”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2为“#2-2”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为“#3-1”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为“#3-2”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4为“#4-1”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4为“#4-2”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5为“#1-3”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5为“#1-4”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6为“#2-3”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6为“#2-4”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7为“#3-3”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7为“#3-4”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8为“#4-3”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8为“#4-4”的码元、
(省略关于从数据载体$9至数据载体$332的记载)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3为“#1-167”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3为“#1-168”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4为“#2-167”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4为“#2-168”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5为“#3-167”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5为“#3-168”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6为“#4-167”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6为“#4-168”的码元。
以上为时刻&1的码元配置。
因此,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4的余数为1时的码元,传输块#1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4的余数为2时的码元,传输块#2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4的余数为3时的码元,传输块#3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4的余数为0时的码元,传输块#4的数据。
在时刻&2,进行如下的配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4的余数为1时的码元,传输块#5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4的余数为2时的码元,传输块#6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4的余数为3时的码元,传输块#7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4的余数为0时的码元,传输块#8的数据。
因此,在时刻&M,进行如下的配置。M为1以上的整数。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4的余数为1时的码元,传输块#(4M-3)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4的余数为2时的码元,传输块#(4M-2)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4的余数为3时的码元,传输块#(4M-1)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4的余数为0时的码元,传输块#(4M)的数据。
在以图13所示的帧构成,由发送装置对调制信号进行发送的情况下,则不容易受到图8所示的因多路径而造成的接收电场强度低的部分801的不良影响。并且,能够抑制利用图9所说明的数据的接收品质的降低的可能性高。因此,能够得到数据的接收品质提高的效果的可能性高。
为了解决利用图8所说明的现象、以及因图9所示的帧构成而发生的现象、例如考虑到图14所示的帧构成。
如图14所示,在各个流的各个数据载体分配如下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1为“#1-1”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1为“#3-1”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2为“#2-1”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2为“#4-1”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为“#3-2”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为“#1-2”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4为“#4-2”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4为“#2-2”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5为“#1-3”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5为“#3-3”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6为“#2-3”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6为“#4-3”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7为“#3-4”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7为“#1-4”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8为“#4-4”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8为“#2-4”的码元、
(省略关于从数据载体$9至数据载体$332的记载)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3为“#1-167”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3为“#3-167”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4为“#2-167”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4为“#4-167”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5为“#3-168”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5为“#1-168”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6为“#4-168”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6为“#2-168”的码元。
以上为时刻&1的码元配置。
因此,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4的余数为1,且流1的码元传输块#1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4的余数为2,且流1的码元传输块#2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4的余数为3,且流1的码元传输块#3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4的余数为0,且流1的码元传输块#4的数据。
于是,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4的余数为1,且流2的码元传输块#3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4的余数为2,且流2的码元传输块#4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4的余数为3,且流2的码元传输块#1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4的余数为0,且流2的码元传输块#2的数据。
在时刻&2,进行如下的配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4的余数为1,且流1的码元传输块#5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4的余数为2,且流1的码元传输块#6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4的余数为3,且流1的码元传输块#7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4的余数为0,且流1的码元传输块#8的数据。
于是,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4的余数为1,且流2的码元传输块#7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4的余数为2,且流2的码元传输块#8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4的余数为3,且流2的码元传输块#5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4的余数为0,且流2的码元传输块#6的数据。
因此,在时刻&M进行如下的配置。M为1以上的整数。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4的余数为1,且流1的码元传输块#(4M-3)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4的余数为2,且流1的码元传输块#(4M-2)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4的余数为3,且流1的码元传输块#(4M-1)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4的余数为0,且流1的码元传输块#(4M)的数据。
于是,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4的余数为1,且流2的码元传输块#(4M-1)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4的余数为2,且流2的码元传输块#(4M)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4的余数为3,且流2的码元传输块#(4M-3)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4的余数为0,且流2的码元传输块#(4M-2)的数据。
在以图14所示的帧构成,由发送装置对调制信号进行发送的情况下,不容易受到在图8中所说明的因多路径而造成的接收电场强度低的部分801的不良影响。并且,能够抑制利用图9所说明的数据的接收品质的降低的可能性高。因此,能够得到数据的接收品质提高的效果的可能性高。
另外,图13、图14是使数据的接收品质提高的优选的帧的例子,帧构成并非受此所限。为了提高数据的接收品质,优选为满足以下的条件。
·在时刻&M,在传输流1(s1(i))的数据载体$i的块#a的数据、传输流1(s1(i))的数据载体$i+1的块#b的数据时,在满足1以上335以下的整数的所有的i,a≠b成立。i为1以上335以下的整数,a为4M-3以上4M以下的整数,b为4M-3以上4M以下的整数。
·在时刻&M,在传输流2的数据载体$i的块#c的数据、传输流2的数据载体$i+1的块#d的数据时,在满足1以上335以下的整数的所有的i,c≠d成立。i为1以上335以下的整数,c为4M-3以上4M以下的整数,d为4M-3以上4M以下的整数。
·在时刻&M,j为1以上84以下的整数,在满足该条件的所有的j,满足“在从流1(s1(i))的数据载体$4×j-3至数据载体$4×j中存在一个传输块#(4M-3)的数据的码元、一个传输块#(4M-2)的数据的码元、一个传输块#(4M-1)的数据的码元、以及传输块#(4M)的数据的码元”。
·在时刻&M,j为1以上84以下的整数,在满足该条件的所有的j,满足“在从流2(s2(i))的数据载体$4×j-3至数据载体$4×j存在一个传输块#(4M-3)的数据的码元、一个传输块#(4M-2)的数据的码元、一个传输块#(4M-1)的数据的码元、一个传输块#(4M)的数据的码元”。
接着将要说明的是,将流1(s1(i))以及流2(s2(i))的调制方式设为,以在同相I-正交Q平面中具有64个的信号点的调制方式为例子的64QAM时的数据载体的构成。另外,在以后的记载中,具有64个的信号点的调制方式是指,每码元为6比特传输的调制方式。
在此,与图7同样,针对以纠错编码的672比特构成的第N个块,命名为块#N,记作“#N”。
在适用64QAM调制时,从块#N生成112的码元。在图15中将从块#1生成的112的码元表示为“#1-1”、“#1-2”、“#1-3”、“#1-4”、……、“#1-110”、“#1-111”、“#1-112”。因此,将从块#N生成的112的码元表示为“#N-1”、“#N-2”、“#N-3”、“#N-4”、……、“#N-110”、“#N-111”、“#N-112”。
并且,与图7同样,在横轴频率方向上排列数据载体时,在流1中存在数据载体$1至数据载体$336,同样在流2也存在数据载体$1至数据载体$336。
于是,流1的数据载体$1和流2的数据载体$1利用同一频率、同一时刻,由不同的天线发送,流1的数据载体$2和流2的数据载体$2利用同一频率、同一时刻,由不同的天线发送。即,流1的数据载体$L和流2的数据载体$L利用同一频率、同一时刻,由不同的天线发送。L为1以上336以下的整数。
为了解决利用图8所说明的现象、以及因图9所示的帧构成而发生的现象,例如考虑到图16所示的帧构成。
如图16所示,在各个流的各个数据载体分配如下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1为“#1-1”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1为“#1-2”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2为“#2-1”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2为“#2-2”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为“#3-1”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为“#3-2”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4为“#4-1”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4为“#4-2”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5为“#5-1”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5为“#5-2”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6为“#6-1”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6为“#6-2”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7为“#1-3”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7为“#1-4”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8为“#2-3”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8为“#2-4”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9为“#3-3”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9为“#3-4”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10为“#4-3”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10为“#4-4”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11为“#5-3”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11为“#5-4”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12为“#6-3”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12为“#6-4”的码元、
(省略关于数据载体$13至数据载体$330的记载)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1为“#1-111”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1为“#1-112”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2为“#2-111”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2为“#2-112”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3为“#3-111”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3为“#3-112”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4为“#4-111”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4为“#4-112”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5为“#5-111”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5为“#5-112”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6为“#6-111”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6为“#6-112”的码元。
以上为时刻&1的码元配置。
因此,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6的余数为1时的码元,传输块#1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6的余数为2时的码元,传输块#2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6的余数为3时的码元,传输块#3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6的余数为4时的码元,传输块#4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6的余数为5时的码元,传输块#5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6的余数为0时的码元,传输块#6的数据。
在时刻&2进行如下的配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6的余数为1时的码元,传输块#7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6的余数为2时的码元,传输块#8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6的余数为3时的码元,传输块9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6的余数为4时的码元,传输块10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6的余数为5时的码元,传输块11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6的余数为0时的码元,传输块12的数据。
因此,在时刻&M,进行如下的配置。M为1以上的整数。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6的余数为1时的码元,传输块#(6M-5)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6的余数为2时的码元,传输块#(6M-4)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6的余数为3时的码元,传输块#(6M-3)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6的余数为4时的码元,传输块#(6M-2)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6的余数为5时的码元,传输块#(6M-1)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6的余数为0时的码元,传输块#(6M)的数据。
在以图16所示的帧构成,由发送装置对调制信号进行发送的情况下,不容易受到在图8中所说明的因多路径而导致的接收电场强度低的部分801的不良影响。并且,能够抑制利用图9所说明的数据的接收品质的降低的可能性高。因此,能够提高数据的接收品质的效果的可能性高。
为了解决利用图8所说明的现象、以及因图9所示的帧构成而发生的现象,例如考虑到图17所示的帧构成。
如图17所示,在各个流的各个数据载体分配如下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1为“#1-1”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1为“#4-1”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2为“#2-1”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2为“#5-1”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为“#3-1”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为“#6-1”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4为“#4-2”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4为“#1-2”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5为“#5-2”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5为“#2-2”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6为“#6-2”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6为“#3-2”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7为“#1-3”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7为“#4-3”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8为“#2-3”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8为“#5-3”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9为“#3-3”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9为“#6-3”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10为“#4-4”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10为“#1-4”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11为“#5-4”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11为“#2-4”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12为“#6-4”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12为“#3-4”的码元、
(省略关于数据载体$13至数据载体$330的记载)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1为“#1-111”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1为“#4-111”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2为“#2-111”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2为“#5-111”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3为“#3-111”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3为“#6-111”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4为“#4-112”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4为“#1-112”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5为“#5-112”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5为“#2-112”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6为“#6-112”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6为“#3-112”的码元。
以上为时刻&1的码元配置。
因此,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6的余数为1,且流1的码元传输块#1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6的余数为2,且流1的码元传输块#2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6的余数为3,且流1的码元传输块#3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6的余数为4,且流1的码元传输块#4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6的余数为5,且流1的码元传输块#5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6的余数为0,且流1的码元传输块#6的数据。
于是,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6的余数为1,且流2的码元传输块#4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6的余数为2,且流2的码元传输块#5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6的余数为3,且流2的码元传输块#6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6的余数为4,且流2的码元传输块#1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6的余数为5,且流2的码元传输块#2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6的余数为0,且流2的码元传输块#3的数据。
在时刻&2,进行如下的配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6的余数为1,且流1的码元传输块#7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6的余数为2,且流1的码元传输块#8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6的余数为3,且流1的码元传输块9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6的余数为4,且流1的码元传输块10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6的余数为5,且流1的码元传输块11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6的余数为0,且流1的码元传输块12的数据。
于是,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6的余数为1,且流2的码元传输块10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6的余数为2,且流2的码元传输块11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6的余数为3,且流2的码元传输块12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6的余数为4,且流2的码元传输块#7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6的余数为5,且流2的码元传输块#8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6的余数为0,且流2的码元传输块#9的数据。
因此,在时刻&M进行如下的配置。M为1以上的整数。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6的余数为1,且流1的码元传输块#(6M-5)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6的余数为2,且流1的码元传输块#(6M-4)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6的余数为3,且流1的码元传输块#(6M-3)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6的余数为4,且流1的码元传输块#(6M-2)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6的余数为5,且流1的码元传输块#(6M-1)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6的余数为0,且流1的码元传输块#(6M)的数据。
于是,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6的余数为1,且流2的码元传输块#(6M-2)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6的余数为2,且流2的码元传输块#(6M-1)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6的余数为3,且流2的码元传输块#(6M)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6的余数为4,且流2的码元传输块#(6M-5)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6的余数为5,且流2的码元传输块#(6M-4)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6的余数为0,且流2的码元传输块#(6M-3)的数据。
以图17所示的帧构成,由发送装置对调制信号进行发送的情况下,不容易受到图8所说明的因多路径而导致的接收电场强度低的部分801的不良影响。并且,能够抑制利用图9所说明的数据的接收品质的降低的可能性高。因此,能够得到提高数据的接收品质的效果的可能性高。
另外,图16、图17是使数据的接收品质提高的帧的一个优选例子,帧构成并非受此所限。为了提高数据的接收品质,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
·在时刻&M,在传输流1(s1(i))的数据载体$i的块#a的数据、且传输流1(s1(i))的数据载体$i+1的块#b的数据时,在满足1以上335以下的整数的所有的i,a≠b成立。i为1以上335以下的整数、a为6M-5以上6M以下的整数、b为6M-5以上6M以下的整数。
·在时刻&M,在传输流2的数据载体$i的块#c的数据、且传输流2的数据载体$i+1的块#d的数据时,在满足1以上335以下的整数的所有的i,c≠d成立。i为1以上335以下的整数、c6M-5以上6M以下的整数、d为6M-5以上6M以下的整数。
·在时刻&M,设j为1以上56以下的整数,则在满足该条件的所有的j,满足“在从流1(s1(i))的数据载体$6×j-5至数据载体$6×j,存在一个传输块#(6M-5)的数据的码元、存在一个传输块#(6M-4)的数据的码元、存在一个传输块#(6M-3)的数据的码元、存在一个传输块#(6M-2)的数据的码元、存在一个传输块#(6M-1)的数据的码元、存在一个传输块#(6M)的数据的码元”。
·在时刻&M,设j为1以上56以下的整数,则在满足该条件的所有的j,满足“在从流2(s2(i))的数据载体$6×j-3至数据载体$6×j,存在一个传输块#(6M-5)的数据的码元、存在一个传输块#(6M-4)的数据的码元、存在一个传输块#(6M-3)的数据的码元、存在一个传输块#(6M-2)的数据的码元、存在一个传输块#(6M-1)的数据的码元、存在一个传输块#(6M)的数据的码元”。
如以上所述,对流1(s1(i))的调制方式以及流2(s2(i))的调制方式为QPSK、16QAM、64QAM的任一个时的帧的构成方法进行了说明。另外,在以后的记载中,QPSK可以是在同相I-正交Q平面中存在4个信号点的调制方式,16QAM可以是在同相I-正交Q平面中存在16个信号点的调制方式,64QAM可以是在同相I-正交Q平面中存在64个信号点的调制方式。
图1的发送装置在将流1(s1(i))的调制方式以及流2(s2(i))的调制方式切换为QPSK、16QAM、64QAM的任一个时,在进行每个调制方式时,当满足以上说明的帧构成时,不论哪个调制方式被选择,通信对方的接收装置都能够得到良好的数据的接收品质这一效果。另外,在图1的发送装置可以执行相位变更,也可以不执行。另外,在以后的记载中,QPSK可以记作在同相I-正交Q平面存在4个信号点的调制方式,16QAM可以记作在同相I-正交Q平面存在16个信号点的调制方式,64QAM可以记作在同相I-正交Q平面存在64个信号点的调制方式。
接着将要说明的是,在图1的发送装置中,在从多个天线发送多个调制信号时,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的相位变更方法。
关于进行预编码以及相位变更的发送方法如以上所述,由式(3)、式(37)、式(38)、式(39)等来表示。以下对式(3)、式(37)、式(38)、式(39)所示的相位变更的具体适用例进行说明。即,对式(3)、式(37)、式(38)、式(39)的y(i)的变更方法进行说明。
图10示出了,将流1(s1(i))以及流2(s2(i))的调制方式设为,以在同相I-正交Q平面存在4个信号点的调制方式为例的QPSK时的数据载体中的配置例。
在此,与图7相同,针对以纠错编码的672比特构成的第N个块命名为块#N,并记载为“#N”。
图18示出了如图10所示的向数据载体进行数据的配置时的相位变更值y(i)的分配例子。
如图18所示,在数据载体$1利用y(0)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在数据载体$2也利用y(0)来进行相位变更。
同样,在数据载体$3利用y(1)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在数据载体$4也利用y(1)来进行相位变更。
省略关于从数据载体$5至数据载体$332的记载。
在数据载体$333,利用y(166)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在数据载体$334也利用y(166)来进行相位变更。
于是,在数据载体$335,利用y(167)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在数据载体$336也利用y(167)来进行相位变更。
即,在数据载体$(2×k+1)和数据载体$(2k+2),利用相同的相位变更值(在图18为y(k))来进行相位变更。k为0以上的整数。
这样,针对块#1,相位没有偏移地被变更,并且在块#2也是同样,相位没有偏移地被变更,因此,由于在块#1以及块#2均能够得到充分的由相位变更而产生的效果,从而能够得到提高通信对方的接收装置的数据品质的效果。
图11与图10不同,示出了在将流1(s1(i))以及流2(s2(i))的调制方式,设为以在同相I-正交Q平面存在4个信号点的调制方式为例子的QPSK时的数据载体中的配置例。
在此,与图7相同,针对以纠错编码的672比特构成的第N个块命名为块#N,记作“#N”。
在图19中示出了,在向图11所示的数据载体进行数据的配置时的相位变更值y(i)的分配例。
如图19所示,在数据载体$1利用y(0)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在数据载体$2也利用y(0)来进行相位变更。
同样,在数据载体$3利用y(1)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在数据载体$4也利用y(1)来进行相位变更。
省略关于从数据载体$5至数据载体$332的记载。
在数据载体$333利用y(166)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在数据载体$334也利用y(166)来进行相位变更。
于是,在数据载体$335利用y(167)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在数据载体$336也利用y(167)来进行相位变更。
即,在数据载体$(2×k+1)和数据载体$(2k+2),利用相同的相位变更值(图18为y(k))来进行相位变更。k为0以上的整数。
这样,针对块#1,相位没有偏移地被变更,并且针对块#2也是同样,相位没有偏移地被变更,因此,在块#1以及块#2均能够得到充分的由相位变更而产生的效果,从而能够得到提高通信对方的接收装置的数据品质的效果。
图20与图19不同,示出了“在向图11所示的数据载体进行数据的配置时”的相位变更值y(i)的分配例。
如图20所示,为了进行相位变更,
在数据载体$1分配y(0),
在数据载体$2分配y(1),
在数据载体$3分配y(2),
在数据载体$4分配y(3),
(省略关于数据载体$5至数据载体$332的记载)
在数据载体$333分配y(332),
在数据载体$334分配y(333),
在数据载体$335分配y(334),
在数据载体$336分配y(335)。
即,为了进行相位变更,在数据载体$(k+1)分配相位变更值y(k),也就是说,以数据载体为单位进行相位变更。k为0以上的整数。
这样,针对块#1,相位没有偏移地被变更,并且针对块#2也是同样,相位没有偏移地被变更,因此,由于在块#1以及块#2均能够得到充分的由相位变更而产生的效果,从而能够得到提高通信对方的接收装置的数据品质的效果。
图13示出了,在将流1(s1(i))以及流2(s2(i))的调制方式设为,以在同相I-正交Q平面存在16个信号点的调制方式为例子的16QAM时的数据载体中的配置例。
在此,与图7相同,针对以纠错编码的672比特构成的第N个块命名为块#N,记作“#N”。
图21示出了在向图13所示的数据载体进行数据的配置时的相位变更值y(i)的分配例。
如图21所示,在数据载体$1利用y(0)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在数据载体$2、数据载体$3以及数据载体$4利用y(0)来进行相位变更。
同样,在数据载体$5利用y(1)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在数据载体$6、数据载体$7以及数据载体$8利用y(1)来进行相位变更。
省略关于数据载体$9至数据载体$332的记载。
在数据载体$333利用y(83)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在数据载体$334、数据载体$335以及数据载体$336利用y(83)来进行相位变更。另外,也记载了图21中没有图示的数据载体$333。
即,在数据载体$(4×k+1)、数据载体$(4×k+2)、数据载体$(4×k+3)、数据载体$(4×k+4),利用相同的相位变更值(在图21为y(k))来进行相位变更。k为0以上的整数。
这样,对于块#1,相位没有偏移地被变更,并且对于块#2、块#3、块#4也是同样,相位没有偏移地被变更,因此,在块#1、块#2、块#3以及块#4均能够得到充分的由相位变更而产生的效果,从而能够得到提高通信对方的接收装置的数据品质的效果。
图14与图13不同,示出了将流1(s1(i))以及流2(s2(i))的调制方式设为,以在同相I-正交Q平面存在16个信号点的调制方式为例子的16QAM时的数据载体中的配置例。
在此,与图7相同,针对纠错编码的672比特构成的第N个块命名为块#N,记作“#N”。
图22示出了,在向图14所示的数据载体进行数据的配置时的相位变更值y(i)的分配例。
如图22所示,在数据载体$1利用y(0)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在数据载体$2、数据载体$3以及数据载体$4利用y(0)来进行相位变更。
同样,在数据载体$5利用y(1)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在数据载体$6、数据载体$7以及数据载体$8利用y(1)来进行相位变更。
省略关于数据载体$9至数据载体$332的记载。
在数据载体$333利用y(83)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在数据载体$334、数据载体$335以及数据载体$336利用y(83)来进行相位变更。另外,也记载了图22中没有图示的数据载体$333之后的载体。
即,在数据载体$(4×k+1)、数据载体$(4×k+2)、数据载体$(4×k+3)、数据载体$(4×k+4)利用相同的相位变更值(图22为y(k))进行相位变更。k为0以上的整数。
这样,针对块#1,相位没有偏移地被变更,并且针对块#2、块#3、块#4也是同样,相位没有偏移地被变更,因此,在块#1、块#2、块#3以及块#4均能够得到充分的由相位变更而产生的效果,从而能够得到提高通信对方的接收装置的数据品质的效果。
图23与图22不同,示出了“在向图14所示的数据载体进行数据的配置时”的相位变更值y(i)的分配例。如图23所示,在数据载体$1利用y(0)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在数据载体$2也利用y(0)来进行相位变更。
同样,在数据载体$3利用y(1)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在数据载体$4也利用y(1)来进行相位变更。
省略关于数据载体$5至数据载体$332的记载。
在数据载体$333利用y(166)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在数据载体$334也利用y(166)来进行相位变更。
于是,在数据载体$335利用y(167)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在数据载体$336也利用y(167)来进行相位变更。另外,也记载了图23中没有图示的数据载体$333以后的载体。
即,在数据载体$(2×k+1)和数据载体$(2k+2),利用相同的相位变更值(在图23为y(k))进行相位变更。k为0以上的整数。
这样,针对块#1,相位没有偏移地被变更,并且针对块#2、块#3、块#4也是同样,相位没有偏移地被变更,因此,在块#1、块#2、块#3以及块#4均能够得到充分的由相位变更而产生的效果,从而能够得到提高通信对方的接收装置的数据品质的效果。
图16示出了,将流1(s1(i))以及流2(s2(i))的调制方式设为,以在同相I-正交Q平面中存在64个的信号点的调制方式为例子的64QAM时的数据载体中的配置例。
在此,与图7相同,针对以纠错编码的672比特构成的第N个块命名为块#N,记作“#N”。
图24示出了,如图16所示那样向数据载体进行数据的配置时的相位变更值y(i)的分配例。
如图24所示,在数据载体$1利用y(0)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在数据载体$2、数据载体$3、数据载体$4、数据载体$5以及数据载体$6利用y(0)来进行相位变更。
同样,在数据载体$7利用y(1)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在数据载体$8、数据载体$9、数据载体$10、数据载体$11以及数据载体$12利用y(1)进行相位变更。
另外,省略关于中途的数据载体的记载。
在数据载体$331利用y(55)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在数据载体$332、数据载体$333、数据载体$334利用y(55)、数据载体$335以及数据载体$336利用y(55)来进行相位变更。
即,在数据载体$(6×k+1)、数据载体$(6×k+2)、数据载体$(6×k+3)、数据载体$(6×k+4)、数据载体$(6×k+5)、数据载体$(6×k+6)利用相同的相位变更值(图24的情况为y(k))来进行相位变更(k为0以上的整数)。
这样,针对块#1,相位没有偏移地被变更,并且针对块#2、块#3、块#4、块#5、块#6也是同样,相位没有偏移地被变更,因此,在块#1、块#2、块#3、块#4、块#5以及块#6均能够得到充分的由相位变更而产生的效果,从而能够得到提高对方(通信对方)的接收装置的数据的品质的效果。
图17与图16不同,示出了将流1(s1(i))的调制方式设为,以在同相I-正交Q平面存在64个的信号点的调制方式为例子的64QAM、将流2(s2(i))的调制方式设为,以在同相I-正交Q平面存在64个的信号点的调制方式为例子的64QAM时的数据载体中的配置例。
在此,与图7相同,针对以纠错编码的672比特构成的第N个块命名为块#N,记作“#N”。
图25示出了,如图17所示那样向数据载体进行数据的配置时的相位变更值y(i)的分配例。如图25所示,在数据载体$1利用y(0)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在数据载体$2、数据载体$3、数据载体$4、数据载体$5以及数据载体$6利用y(0)进行相位变更。
同样,在数据载体$7利用y(1)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在数据载体$8、数据载体$9、数据载体$10、数据载体$11以及数据载体$12利用y(1)进行相位变更。
另外,省略关于中途的数据载体的记载。
在数据载体$331利用y(55)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在数据载体$332、数据载体$333、数据载体$334、数据载体$335以及数据载体$336利用y(55)来进行相位变更。
即,在数据载体$(6×k+1)、数据载体$(6×k+2)、数据载体$(6×k+3)、数据载体$(6×k+4)、数据载体$(6×k+5)、数据载体$(6×k+6)利用相同的相位变更值(图24的情况为y(k))来进行相位变更。k为0以上的整数。
这样,关于块#1,相位没有偏移地被变更,并且关于块#2、块#3、块#4、块#5、块#6也是同样,相位没有偏移地被变更,因此,在块#1、块#2、块#3、块#4、块#5以及块#6均能够得到充分的由相位变更而产生的效果,从而能够得到提高对方(通信对方)的接收装置的数据的品质的效果。
图26与图25不同,示出了“如图17所示那样,向数据载体进行数据的配置时”的相位变更值y(i)的分配例。如图26所示,在数据载体$1利用y(0)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在数据载体$2以及数据载体$3也利用y(0)来进行相位变更。
同样,在数据载体$4利用y(1)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在数据载体$5以及数据载体$6也利用y(1)来进行相位变更。
在数据载体$7利用y(2)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在数据载体$8以及数据载体$9也利用y(2)进行相位变更。
在数据载体$10利用y(3)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在数据载体$11以及数据载体$12也利用y(3)来进行相位变更。
即,在数据载体$(3×k+1)、数据载体$(3×k+2)、数据载体$(3×k+3),利用相同的相位变更值(图26的情况为y(k))进行相位变更。k为0以上的整数。
这样,关于块#1,相位没有偏移地被变更,并且关于块#2、块#3、块#4、块#5、块#6也是同样,相位没有偏移地被变更,因此,在块#1、块#2、块#3、块#4、块#5以及块#6均能够得到充分的由相位变更而产生的效果,从而能够得到提高对方(通信对方)的接收装置的数据的品质的效果。
接着,对相位变更值y(i)的赋予方法进行说明。
示出式(2)中相位变更的赋予方法的例子。作为其他的方法,例如有向相位变更值y(i)赋予周期的方法。例如,在将周期附加到V(V为2以上的整数)时,有下式所示的成立方法。
[数式43]
y(i)=y(i mod V)…式(43)
另外,在式(43)中,i mod V表示用i除以V时的余数。作为例子,例如有以下所示的方法。
[数式44]
另外,周期V的方法并非受式(44)给出的方法所限。例如,给出V个相位变更值{Y(0)、Y(1)、……Y(V-2)、Y(V-1)},V个相位变更值为不同的值,可以将这些V个相位变更值以周期V进行规则性的切换。
并且,给出V个相位变更值{Y(0)、Y(1)、……Y(V-2)、Y(V-1)},在V个相位变更值{Y(0)、Y(1)、……Y(V-2)、Y(V-1)}中存在取了相同的值的值。并且,可以用周期V对这些V个相位变更值进行规则性的切换。
以下示出具体的例子。在周期V=5时,如以下所示给出相位变更值{Y(0)、Y(1)、Y(2)、Y(3)、Y(4)}。
[数45]
于是,
[数式46]
y(i)=Y(i mod 5)…式(46)
这样,能够实现周期5。另外,i mod 5表示用i除以5时的余数。
另外,在式(43)、式(44)、式(46),说明了规则性地对相位变更值进行切换的例子,不过并非受规则性切换所限。
例如,在V=5时,准备{Y(0)、Y(1)、Y(2)、Y(3)、Y(4)},则可以如下排列,{y(0)=Y(0)、y(1)=Y(1)、y(2)=Y(2)、y(3)=Y(3)、y(4)=Y(4)、y(5)=Y(1)、y(6)=Y(0)、y(7)=Y(4)、y(8)=Y(3)、y(9)=Y(2)、y(10)=Y(4)、y(11)=Y(3)、y(12)=Y(2)、y(13)=Y(1)、y(14)=Y(0)、……}。另外,排列方法并非受此所限。
接着,对作为对方(通信对方)的接收装置的工作进行说明。作为一个例子,由图27示出发送装置的帧构成。
图27的(a)示出了由图1的从天线112A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构成,图27的(b)示出了从图1的天线112B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构成。在图27的(a)、(b)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频率(载体)。
在图27的(a)中,在时间$1发送前同步码2701A。并且,在图27的(b)中,在时间$1发送前同步码2701B。此时,在前同步码2701A以及前同步码2701B中含有由发送装置发送调制信号中的发送方法、调制方式、纠错码的方式(例如,编码率、码长)等的信息,接收装置通过得到这些信息,从而能够进行数据码元的解调以及解码。另外,在图27中,虽然将存在前同步码2701A和前同步码2701B作为前同步码的构成,不过也可以是对前同步码2701A、前同步码2701B的任一方进行发送的构成。并且,在前同步码2701A、2701B中也可以包含用于接收装置检测信号的码元、用于接收装置进行频率与时间同步的信号、用于接收装置进行AGC(Automatic Gain Control:自动增益控制)的码元、以及用于接收装置进行传播路径变动的估计的码元等。
并且,在图27的(a)中,在时间$1发送数据码元群2702A。并且,图27的(b)中,在时间$2发送数据码元群2702B。另外,数据码元群2702A以及数据码元群2702B中除了数据码元以外的码元,例如还可以包含用于进行信道估计的导频码元等。并且,数据码元群2702A和2702B在同一时间且利用同一频率而被发送。并且,数据码元群2702A和2702B满足以上所说明的数据码元的配置、数据的配置。而且,在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以上所述的相位变更。
在图27的(a)中,在时间$3发送前同步码2703A。并且,在时间$4发送数据码元群2704A。另外,关于前同步码、数据码元群的构成如以上说明所示。另外,在时间$3、时间$4,在图27的(b)中虽然没有配置码元,不过相当于前同步码2703A的码元可以从图1的天线112B发送,相当于数据码元群2704A的码元可以从图1的天线112B发送。
图28示出了对方(通信对方)的接收装置的构成的一个例子。
无线部2803X将由天线2801X接收的接收信号2802X作为输入,进行频率变换等的处理,并输出接收基带信号2804X。
无线部2803Y将由天线2801Y接收的接收信号2802Y作为输入,进行频率变换等的处理,并输出接收基带信号2804Y。
调制信号z1、u1的信道变动估计部2805_1将接收基带信号2804X作为输入,例如利用接收基带信号2804X中包含的导频码元,对以上说明的调制信号z1(i)、或者调制信号u1(i)的信道变动进行估计,输出信道估计信号2806_1。
调制信号z2、u2的信道变动估计部2805_2将接收基带信号2804X作为输入,例如利用接收基带信号2804X中包含的导频码元,对以上说明的调制信号z2(i)、或者调制信号u2(i)的信道变动进行估计,输出信道估计信号2806_2。
调制信号z1、u1的信道变动估计部2807_1将接收基带信号2804Y作为输入,例如利用接收基带信号2804X中包含的导频码元,对以上说明的调制信号z1(i)、或者调制信号u1(i)的信道变动进行估计,输出信道估计信号2808_1。
调制信号z2、u2的信道变动估计部2807_2将接收基带信号2804Y作为输入,例如利用接收基带信号2804X中包含的导频码元,对以上说明的调制信号z2(i)、或者调制信号u2(i)的信道变动进行估计,输出信道估计信号2808_2。
控制信息解码部2809将接收基带信号2804X以及接收基带信号2804Y作为输入,进行图27中的前同步码的解调以及解码,输出控制信息信号2810。
信号处理部2811将信道估计信号2806_1、2806_2、2808_1、2808_2、接收基带信号2804X、2804Y、控制信息信号2810作为输入,根据控制信息信号2810,并基于以上说明的数据码元的配置,进行数据的重排(数据码元的重排),并且根据控制信息信号2810中包含的发送参数的信息,进行解调、解码,从而得到数据2812并输出。发送参数例如示出发送方法、调制方式、纠错码的方法的至少一个。
如以上所述,如本实施方式所示,通过将数据配置到数据载体,从而能够得到提高作为对方(通信对方)的接收装置中的数据接收品质的效果,并且如以上说明的相位变更所示,通过进行相位变更,从而能够得到提高作为对方(通信对方)的接收装置中的数据的接收品质的效果。
(实施方式2)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包括实施方式1的从多个天线发送多个调制信号的例子进行说明,例如以在MIMO传输方式中,选择发送装置为了发送多个调制信号而使用的多个天线的方法为例进行说明。
首先,从通信装置的构成的概要开始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考虑的情况是图29所示的通信局#1与图30所示的通信局#2进行通信的情况。
图29示出了通信局#1的构成。
无线部群2952将由接收天线群2950接收的接收信号群2951作为输入,执行频率变换等的处理,输出基带信号群2953。在无线部群2952利用OFDM方式的情况下,可以进行通过傅里叶变换的信号处理。
信号处理部2954将接收基带信号群2953作为输入,进行解调处理、以及对纠错码的解码等的处理,输出接收数据2955以及/或者来自通信对方的控制信息2956。解调处理中有针对MIMO方式的处理、或者针对单一的调制信号发送的处理。
天线设定处理部2905将来自通信对方的控制信息2956、帧构成信号2908作为输入,根据帧构成信号2908,在输出天线设定用的调制信号2906A、2960B的同时,例如根据来自通信对方的控制信息2956,输出例如包括选择的天线的信息、在天线的加权信息等信息的天线控制信号2907A、2907B。另外,对于详细的工作待以后说明。
信号处理部2903将发送数据2901、控制信息2902、帧构成信号2908作为输入,根据控制信息2902中包含的纠错方式的信息,进行纠错编码,在此之后,根据控制信息2902中包含的调制方式的信息,进行选择的调制方式的映射,并且执行基于控制信息2902中包含的发送方法的信号处理,输出调制信号2904A以及2904B。另外,信号处理部2903也可以不必对调制信号2904A以及2904B双方进行输出,即,可以对调制信号2904A、2904B中的一方进行输出。纠错方式的信息例如包含纠错码的种类、纠错码的码长、纠错码的编码率的至少一方。发送方法例如是MIMO传输方式,或者SISO传输方式为发送方法。
无线部2909A将调制信号2904A、天线设定时用调制信号2906A、帧构成信号2908作为输入,按照帧构成信号2908中包含的帧构成的信息,对调制信号2904A或者天线设定时用调制信号2906A的某一个进行频率变换、放大等处理,输出发送信号2910A。
同样,无线部2909B将调制信号2904B、天线设定时用调制信号2906B、帧构成信号2908作为输入,按照帧构成信号2908中包含的帧构成的信息,对调制信号2904B或者天线设定时用调制信号2906B的某一个进行频率变换、放大等处理,输出发送信号2910B。
另外,对于发送信号2910A、2910B的帧构成的详细的例子待以后说明。
天线选择部2911A将发送信号2910A、帧构成信号2908、天线控制信号2907A作为输入,按照帧构成信号2908、天线控制信号2907A,在进行天线的选择的同时,对天线的切换定时进行控制,并将发送信号2910A输出到2912A、2913A、2914A的某一个。并且,信号2912A作为电波从第1A天线部2915A输出,信号2913A作为电波从第2A天线部2916A输出,信号2914A从第3A天线部2917A输出。
另外,第1A天线部2915A、第2A天线部2916A、第3A天线部2917A例如分别由多个天线构成。并且,第1A天线部2915A将帧构成信号2908、天线控制信号2907A作为输入,按照帧构成信号2908、天线控制信号2907A,以恰当的定时对多个天线的加权、或者相位的参数进行变更。
同样,第2A天线部2916A将帧构成信号2908、天线控制信号2907A作为输入,按照帧构成信号2908、天线控制信号2907A,以恰当的定时对多个天线的加权、或者相位的参数进行变更。
并且,第3A天线部2917A将帧构成信号2908、天线控制信号2907A作为输入,按照帧构成信号2908、天线控制信号2907A,以恰当的定时对多个天线的加权、或者相位的参数进行变更。
天线选择部2911B将发送信号2910B、帧构成信号2908、天线控制信号2907B作为输入,按照帧构成信号2908、天线控制信号2907B,在进行天线的选择的同时,对天线的切换定时进行控制,将发送信号2910B输出到2912B、2913B、2914B的某一个。并且,信号2912B作为电波从第1B天线部2915B输出,信号2913B作为电波从第2B天线部2916B输出,信号2914B从第3B天线部2917B输出。
另外,第1B天线部2915B、第2B天线部2916B、第3B天线部2917B例如分别由多个天线构成。并且,第1B天线部2915B将帧构成信号2908、天线控制信号2907B作为输入,按照帧构成信号2908、天线控制信号2907B,以恰当的定时对多个天线的加权、或者相位的参数进行变更。
同样,第2B天线部2916B将帧构成信号2908、天线控制信号2907B作为输入,按照帧构成信号2908、天线控制信号2907B,以恰当的定时对多个天线的加权、或者相位的参数进行变更。
并且,第3B天线部2917B将帧构成信号2908、天线控制信号2907B作为输入,按照帧构成信号2908、天线控制信号2907B,以恰当的定时对多个天线的加权、或者相位的参数进行变更。
另外,在图29作为一个例子,将发送天线部的个数设定为6个,这仅为一个例子,发送天线部的个数并非受该数量所限。
图30示出了通信局#2的构成。
天线选择部3007X将由第1X天线部3001X接收的接收信号3004X、由第2X天线部3002X接收的接收信号3005X、由第3X天线部3003X接收的接收信号3006X作为输入,同时将控制信息3013以及天线控制信号3015X作为输入。并且,天线选择部3007X按照控制信息3013以及天线控制信号3015X,以恰当的定时来进行天线选择,对接收信号3004X、3005X、3006X的某一个信号进行选择,并作为接收信号3008X来输出。另外,关于天线选择的方法待以后说明。
同样,天线选择部3007Y将由第1Y天线部3001Y接收的接收信号3004Y、由第2Y天线部3002Y接收的接收信号3005Y、由第3Y天线部3003Y接收的接收信号3006Y作为输入,同时,将控制信息3013以及天线控制信号3015Y作为输入。并且,天线选择部3007Y按照控制信息3013以及天线控制信号3015Y,以恰当的定时来进行天线选择,对接收信号3004Y、3005Y、3006Y的某一个信号进行选择,并作为接收信号3008Y来输出。另外,关于天线选择的方法待以后说明。
第1X天线部3001X、第2X天线部3002X、第3X天线部3003X、第1Y天线部3001Y、第2Y天线部3002Y、第3Y天线部3003Y例如分别由多个天线构成。
第1X天线部3001X将控制信息3013以及天线控制信号3015X作为输入,按照控制信息3013以及天线控制信号3015X,以恰当的定时对多个天线的加权、或者相位的参数进行变更。
同样,第2X天线部3002X将控制信息3013以及天线控制信号3015X作为输入,按照控制信息3013以及天线控制信号3015X,以恰当的定时对多个天线的加权、或者相位的参数进行变更。
第3X天线部3003X将控制信息3013以及天线控制信号3015X作为输入,按照控制信息3013以及天线控制信号3015X,以恰当的定时对多个天线的加权、或者相位的参数进行变更。
第1Y天线部3001Y将控制信息3013以及天线控制信号3015X作为输入,按照控制信息3013以及天线控制信号3015X,以恰当的定时对多个天线的加权、或者相位的参数进行变更。
第2Y天线部3002Y将控制信息3013以及天线控制信号3015X作为输入,按照控制信息3013以及天线控制信号3015X,以恰当的定时对多个天线的加权、或者相位的参数进行变更。
第3Y天线部3003Y将控制信息3013以及天线控制信号3015X作为输入,按照控制信息3013以及天线控制信号3015X,以恰当的定时对多个天线的加权、或者相位的参数进行变更。
无线部3009X将接收信号3008X以及控制信息3013作为输入,根据控制信息中包含的发送方法的信息、与帧构成有关的信息等、对接收信号3008X执行频率变换等处理,并输出基带信号3010X。在无线部3009X利用OFDM方式的情况下,例如执行傅里叶变换。
同样,无线部3009Y将接收信号3008Y以及控制信息3013作为输入,根据控制信息中包含的发送方法的信息、与帧构成有关的信息等,对接收信号3008Y执行频率变换等的处理,并输出基带信号3010Y。在无线部3009Y利用OFDM方式的情况下,例如执行傅里叶变换。
信号处理部3011将基带信号3010X、3010Y作为输入,从基带信号中包含的控制信息中,获得作为通信对方的通信局#1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发送方法,据此,进行基带信号3010X、3010Y的解调以及解码,并输出接收数据以及控制信息3013。通信局#1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发送方法,例如包括与帧构成有关的信息、与“发送多个调制信号、或发送单一的调制信号”有关的信息,在发送多个调制信号的情况下,示出与该发送方法有关的信息、与使用的调制方式有关的信息、与使用的纠错码有关的信息(例如,纠错码的种类、码长、编码率)。
天线设定处理部3014将基带信号3010X、3010Y、控制信息3013作为输入,从控制信息3013中的与帧构成有关的信息中,检测天线关联的设定中所需要的信号,输出天线控制信号3015X、3015Y、以及天线关联用的信息3016。另外,天线控制信号3015X、3015Y中包括与接收天线有关的加权、或者与相位变更参数有关的信息、与接收天线的切换定时有关的信息,天线关联用的信息3016包含用于通信局#1发送调制信号的天线的信息。
信号处理部3051将发送数据3050、天线关联用的信息3016作为输入,并对此进行纠错编码、调制等的处理,输出调制信号群3052。
无线部群3053将调制信号群3952作为输入,进行频率变换、放大等处理,输出发送信号群3054。发送信号群3054作为电波从发送天线群3055输出。
另外,在图30示出了接收天线部的个数为6个,这仅为一个例子,接收天线部的个数并非受该数量所限。
接着,利用图31对通信局#1与通信局#2进行通信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通信局#1与通信局#2进行通信的第一个例子:
步骤ST31-1:
通信局#1从图29的第1A天线部2915A发送信号。在此之后,通信局#1从第2A天线部2916A发送信号,从第3A天线部2917A发送信号,从第1B天线部2915B发送信号,从第2B天线部2916B发送信号,从第3B天线部2917B发送信号。
步骤ST31-2:
通信局#2对在步骤ST31-1发送的调制信号进行接收,将通信局#1用于发送调制信号的天线,决定为“第1A天线部2915A、第2A天线部2916A、第3A天线部2917A、第1B天线部2915B、第2B天线部2916B、第3B天线部2917B”中的一个天线部。另外,在此,将决定了的用于发送的天线部命名为“决定的天线部α”。
步骤ST31-3:
通信局#2将“通信局#1用于发送调制信号的天线(决定的天线部α)的信息”发送到通信局#1。
步骤ST31-4:
通信局#1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信号。
步骤ST31-5:
通信局#2对通信局#1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的信号进行接收,从图30的第1X天线部3001X、第2X天线部3002X、第3X天线部3003X、第1Y天线部3001Y、第2Y天线部3002Y、第3Y天线部3003Y中,决定一个用于接收的接收天线部。另外,在此,将决定了的用于接收的天线部命名为“决定的天线部β”。
步骤ST31-6:
将决定了一个用于接收的接收天线部之状况通知给通信局#1。此时,也可以将决定了的接收天线的信息通知给通信局#1。
步骤ST31-7:
通信局#1按照以下的规则发送信号。
·规则:在决定的天线部α为第1A天线部2915A或者第2A天线部2916A或者第3A天线部2917A的情况下,通信局#1从“决定的天线部α和第1B天线部2915B”发送信号。在此之后,从“决定的天线部α和第2B天线部2916B”发送信号,从“决定的天线部α和第3B天线部2917B”发送信号。另外,也可以是从决定的天线部α和第1B天线2915B发送信号之后,从第2B天线2916B发送信号、从第3B天线2917B发送信号。
·规则:在决定的天线部α为第1B天线部2915B或者第2B天线部2916B或者第3B天线部2917B的情况下,通信局#1从“决定的天线部α和第1A天线部2915A”发送信号。在此之后,从“决定的天线部α和第2A天线部2916A”发送信号,从“决定的天线部α和第3A天线部2917A”发送信号。另外,也可以是,在从决定的天线部α和第1A天线2915A发送信号之后,从第2A天线2916A发送信号、从第3A天线2917A发送信号。
步骤ST31-8:
通信局#2决定一个“与通信局#1使用天线部α的同时发送调制信号的天线部”。另外,将决定了的在发送中使用的天线部命名为“决定的天线部γ”。通信局#2按照以下的规则,决定一个新的接收天线部。
·规则:在决定的天线部β为第1X天线部3001X或者第2X天线部3002X或者第3X天线部3003X的情况下,通信局#2从第1Y天线部3001Y或者第2Y天线部3002Y或者第3Y天线部3003Y之中决定一个新的用于接收的天线。
·规则:在决定的天线部β为第1Y天线部3001Y或者第2Y天线部3002Y或者第3Y天线部3003Y的情况下,通信局#2从第1X天线部3001X或者第2X天线部3002X或者第3X天线部3003X之中决定一个新的用于接收的天线。
步骤ST31-9:
通信局#2将“通信局#1用于发送调制信号的天线(决定的天线部γ)的信息”发送给通信局#1。通信局#2将用于接收的接收天线部被重新决定了一个之状况通知给通信局#1。也可以将决定了的接收天线部的信息通知给通信局#1。另外,将决定了的在接收中使用的天线部命名为“天线部δ”。
步骤ST31-10:
通信局#1利用天线部α和天线部γ,开始数据码元的发送。利用天线部α和天线部γ,开始2个调制信号的发送。
利用图31对通信局#1与通信局#2进行通信的第一个例子进行了说明,也可以在图31的<P>添加图32的处理,在图31的<Q>添加图33的处理。此时,通信局#1与通信局#2进行的通信如以下所示。
通信局#1与通信局#2进行通信的第二个例子:
步骤ST31-1:
通信局#1从图29的第1A天线部2915A发送信号。在此之后,通信局#1从第2A天线部2916A发送信号,从第3A天线部2917A发送信号,从第1B天线部2915B发送信号,从第2B天线部2916B发送信号,从第3B天线部2917B发送信号。
步骤ST31-2:
通信局#2对在步骤ST31-1发送的调制信号进行接收,针对“通信局#1用于发送调制信号的天线”从“第1A天线部2915A、第2A天线部2916A、第3A天线部2917A、第1B天线部2915B、第2B天线部2916B、第3B天线部2917B”中决定一个天线部。另外,在此,将决定了的在发送中使用的天线部命名为“决定的天线部α”。
步骤ST31-3:
通信局#2将“通信局#1用于发送调制信号的天线(决定的天线部α)的信息”发送给通信局#1。
步骤ST31-4:
通信局#1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信号。
步骤ST31-5:
通信局#2对通信局#1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的信号进行接收,从图30的第1X天线部3001X、第2X天线部3002X、第3X天线部3003X、第1Y天线部3001Y、第2Y天线部3002Y、第3Y天线部3003Y中决定一个在接收中使用的接收天线部。另外,在此,将决定了的在接收中使用的天线部命名为“决定的天线部β”。
步骤ST31-6:
将决定了一个用于接收的接收天线部之状况通知给通信局#1。此时,也可以将决定了的接收天线的信息通知给通信局#1。
步骤ST32-7-1:(参照图32)
通信局#1对(决定了的)天线部α的加权、或者相位的参数进行多种变更,从天线部α发送信号。
步骤ST32-7-2:(参照图32)
通信局#2对(决定了的)天线部β的加权、或者相位的参数进行多种变更,并进行接收。
步骤ST32-7-3:(参照图32)
通信局#2将“通信局#1用于发送调制信号的天线部α将要使用的恰当的加权、或者相位的参数的信息”发送给通信局#1。通信局#2将使用的天线部的恰当的加权、或者相位的参数以被决定之状况通知给通信局#1。也可以将加权或者相位的参数的信息通知给通信局#1。
步骤ST32-7-4:(参照图32)
通信局#1根据“通信局#2发送的天线部α的恰当的加权、或者相位参数的信息”,针对天线部α设定恰当的加权、或者相位参数。
步骤ST31-7:
通信局#1按照以下的规则发送信号。
·规则:在决定的天线部α为第1A天线部2915A或者第2A天线部2916A或者第3A天线部2917A的情况下,通信局#1从“决定的天线部α和第1B天线部2915B”发送信号。在此之后,从“决定的天线部α和第2B天线部2916B”发送信号,从“决定的天线部α和第3B天线部2917B”发送信号。另外也可以是,在从决定的天线部α和第1B天线2915B发送信号之后,从第2B天线2916B发送信号,从第3B天线2917B发送信号。
·规则:在决定的天线部α为第1B天线部2915B或者第2B天线部2916B或者第3B天线部2917B的情况下,通信局#1从“决定的天线部α和第1A天线部2915A”发送信号。在此之后,从“决定的天线部α和第2A天线部2916A”发送信号,从“决定的天线部α和第3A天线部2917A”发送信号。另外,也可以是,在从决定的天线部α和第1A天线2915A发送信号之后,从第2A天线2916A发送信号,从第3A天线2917A发送信号。
步骤ST31-8:
通信局#2决定一个“通信局#1与天线部α同时使用的、发送调制信号的天线部”。另外,将决定了的在发送中使用的天线部命名为“决定的天线部γ”。通信局#2按照以下的规则,决定一个新的接收天线部。
·规则:在决定的天线部β为第1X天线部3001X或者第2X天线部3002X或者第3X天线部3003X的情况下,通信局#2从第1Y天线部3001Y或者第2Y天线部3002Y或者第3Y天线部3003Y之中,决定一个新的用于接收的天线。
·规则:在决定的天线部β为第1Y天线部3001Y或者第2Y天线部3002Y或者第3Y天线部3003Y的情况下,通信局#2从第1X天线部3001X或者第2X天线部3002X或者第3X天线部3003X之中,决定一个新的用于接收的天线。
步骤ST31-9:
通信局#2将“通信局#1用于发送调制信号的天线(决定的天线部γ)的信息”发送给通信局#1。通信局#2将用于接收的接收天线部被重新决定了一个之状况通知给通信局#1。也可以将决定了的接收天线部的信息通知给通信局#1。另外,将决定了的用于接收的天线部命名为“天线部δ”。
步骤ST33-10-1:(参照图33)
通信局#1在从天线部α发送信号的同时,对天线部γ的加权、或者相位的参数进行多种变更,从天线部γ发送信号。
步骤ST33-10-2:(参照图33)
通信局#2对(决定了的)天线部δ的加权、或者相位的参数进行多种变更,并进行接收。
步骤ST33-10-3:(参照图33)
通信局#2将“通信局#1用于发送调制信号的天线部γ将要使用的恰当的加权、或者相位的参数的信息”发送给通信局#1。
步骤ST33-10-4:(参照图33)
通信局#1根据“通信局#2发送的天线部γ的恰当的加权、或者相位参数的信息”,对天线部γ设定恰当的加权、或者相位参数。
步骤ST31-10:
通信局#1利用天线部α和天线部γ,开始数据码元的发送。利用天线部α和天线部γ,开始2个调制信号的发送。
接着,将要说明的例子是,针对“通信局#1与通信局#2进行通信的第一个例子”,通信局#1以及通信局#2的时间轴中的发送帧的例子。
图34示出了通信局#1以及通信局#2的时间轴中的发送帧的例子,图34的(a)示出了通信局#1的时间轴中的发送帧,图34中的(b)示出了通信局#2的时间轴中的发送帧。
另外,在图34的(a)、(b)中,码元也可以存在于频率轴。
如图34所示,首先,通信局#1从第1A天线部2915A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1,在此之后,从第2A天线部2916A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2、从第3A天线部2917A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3、从第1B天线部2915B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4、从第2B天线部2916B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5、从第3B天线部2917B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6。另外,将这些码元群称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80。
通信局#2接收由通信局#1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80。并且,例如对利用第1A天线部2915A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1的接收电场强度、利用第2A天线部2916A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2的接收电场强度、利用第3A天线部2917A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3的接收电场强度、利用第1B天线部2915B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4的接收电场强度、利用第2B天线部2916B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5的接收电场强度、利用第3B天线部2917B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6的接收电场强度进行比较,并对接收电场强度增大的通信局#1的天线部进行估计,选择通信局#1在发送调制信号时想要使用的天线部。并且,通信局#2发送包含该被选择的天线部的信息的天线关联码元群$1(3451)。
通信局#1接收由通信局#2发送的天线关联码元群$1(3451),根据由通信局#2发送的天线关联码元群$1(3451)中包含的“选择的天线部的信息”,来决定为了发送调制信号而使用的天线部(天线部α),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7。
通信局#2利用第1X天线部3001X、第2X天线部3002X、第3X天线部3003X、第1Y天线部3001Y、第2Y天线部3002Y、第3Y天线部3003Y,接收由通信局#1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7,并决定一个在进行接收时使用的接收天线部。另外,如以前说明所述,将决定了的用于接收的天线部命名为“决定的天线部β”。于是,通信局#2为了将决定了一个将要使用的接收天线部之状况通知给通信局#1,并发送天线关联码元群$2(3452)。此时,天线关联码元群$2(3452)也可以包含决定了的接收天线的信息。
通信局#1接收由通信局#2发送的天线关联码元群$2(3452),从而知道决定了一个通信局#2在进行接收时使用的天线部。据此,决定了通信局#1在进行发送时使用的一个天线部、以及通信局#2使用的一个天线部。因此,进入到决定通信局#1在进行发送时使用的另一个天线部、以及通信局#2在进行接收时使用的另一个天线部的过程。
通信局#1按照以下的规则进行发送,即“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8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3408_2,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9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3409_2,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10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3410_2”。另外,将这些码元群称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组3481。并且,关于天线设定用码元群组3481的发送方法待以后说明。
·规则:在决定的天线部α为第1A天线部2915A或者第2A天线部2916A或者第3A天线部2917A的情况下,通信局#1进行如下的发送,即“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8_1,从第1B天线部2915B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3408_2”。在此之后,进行如下的发送,即“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9_1,从第2B天线部2916B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3409_2”、“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10_1,从第3B天线部2917B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3410_2”。
另外,也可以是,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8_1,从第1B天线2915B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3408_2,接着,从第2B天线2916B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3409_2,从第3B天线2917B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3410_2。此时,码元的发送顺序并非受此所限。
·规则:在决定的天线部α为第1B天线部2915B或者第2B天线部2916B或者第3B天线部2917B的情况下,通信局#1进行如下的发送,即“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8_1,从第1A天线部2915A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3408_2”。在此之后,进行如下的发送,即“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9_1,从第2A天线部2916A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3409_2”、“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10_1,从第3A天线部2917A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3410_2”。
另外,也可以是,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8_1,从第1A天线2915A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8_1,接着,从第2A天线2916A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3409_2,从第3A天线2917A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3410_2。此时,发送码元的顺序并非受此所限。
通信局#2接收由通信局#1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组3481。并且,通信局#2“决定与通信局#1使用天线部α的同时,发送调制信号的一个天线部”。
另外,如以前说明所示,将决定了的用于发送的天线部命名为“决定的天线部γ”。
并且,通信局#2按照以下的规则决定一个新的接收天线部。
·规则:在决定的天线部β为第1X天线部3001X或者第2X天线部3002X或者第3X天线部3003X的情况下,通信局#2从第1Y天线部3001Y或者第2Y天线部3002Y或者第3Y天线部3003Y中决定一个用于接收的新的天线部。
·规则:在决定的天线部β为第1Y天线部3001Y或者第2Y天线部3002Y或者第3Y天线部3003Y的情况下,通信局#2从第1X天线部3001X或者第2X天线部3002X或者第3X天线部3003X中决定一个新的用于接收的天线部。另外,将决定的用于接收的天线部命名为“天线部δ”。
并且,通信局#2将包含“通信局#1用于发送调制信号的天线(决定的天线部γ)的信息”的天线关联码元群$3(3453)发送给通信局#1。此时,天线关联码元群$3(3453)也可以包括决定了的接收天线的信息。
通信局#1接收由通信局#2发送的天线关联码元群$3(3453),判断为天线设定已结束,发送数据码元群3411_1以及数据码元群3411_2。此时,数据码元群3411_1和数据码元群3411_2成为以同一频率、同一时间被发送,即利用以实施方式1的说明为例的MIMO传输方式来发送。并且,通信局#1为了发送调制信号而使用的天线为天线部α以及天线部γ。另外,虽然在数据码元群3411_1以及数据码元群3411_2没有记载,在数据码元群3411_1以及数据码元群3411_2中也可以包括数据码元以外的用于传输控制信息的码元、前同步码、导频码元、基准码元等的码元。
图35是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80的构成的一个例子。横轴为时间。从第1A天线部2915A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1、从第2A天线部2916A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2、从第3A天线部2917A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3、从第1B天线部2915B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4、从第2B天线部2916B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5、从第3B天线部2917B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6的各码元群例如为图35所示的构成。
在第1A天线部2915A、第2A天线部2916A、第3A天线部2917A、第1B天线部2915B、第2B天线部2916B、第3B天线部2917B分别赋予固有的天线ID(ID:identification)。因此,例如在从第1A天线部2915A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1时,在天线ID码元3501则成为发送第1A天线部2915A的天线ID。
并且,如图35所示,除了天线ID码元3501以外,基准信号(基准码元)3502也由通信局#1发送。以下,基准信号与基准码元同义。基准信号3502的作用是,用于实现通信局#2估计通信状态(接收品质)(例如,接收电场强度)的信号(码元)。因此,例如对于通信局#2而言,也是已知的信号(码元)。已知的信号例如是已知的PSK(Phase Shift Keying:相移键控)码元。
因此,通信局#1从图34的第1A天线部2915A,作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1而发送图35的构成的码元群。当然,天线ID码元3501示出是第1A天线部2915A。于是,通信局#2从图34的第1A天线部2915A接收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1,根据天线ID码元3501可以知道“从第1A天线部2915A,调制信号由通信局#1发送”。并且,通信局#2根据基准信号3502来估计通信状态。因此,通信局#2对“从图34的第1A天线部2915A发送的调制信号的通信状态”进行估计。
同样,通信局#1从图34的第2A天线部2916A,作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2而发送图35的构成的码元群。当然,天线ID码元3501示出是第2A天线部2916A。通信局#2进行与上述相同的工作,通信局#2对“从图34的第2A天线部2916A发送的调制信号的通信状态”进行估计。
通信局#1从图34的第3A天线部2917A,作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3而发送图35的构成的码元群。当然,天线ID码元3501示出是第3A天线部2917A。通信局#2通过进行与上述相同的工作,从而,通信局#2对“从图34的第3A天线部2917A发送的调制信号的通信状态”进行估计。
通信局#1从图34的第1B天线部2915B,作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4而发送图35的构成的码元群。当然,天线ID码元3501示出是第1B天线部2915B。通信局#2通过进行与上述相同的工作,从而,通信局#2对“从图34的第1B天线部2915B发送的调制信号的通信状态”进行估计。
通信局#1从图34的第2B天线部2916B,作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5而发送图35的构成的码元群。当然,天线ID码元3501示出是第2B天线部2916B。通信局#2通过进行与上述相同的工作,从而,通信局#2对“从图34的第2B天线部2916B发送的调制信号的通信状态”进行估计。
通信局#1从图34的第3B天线部2917B,作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6而发送图35的构成的码元群。当然,天线ID码元3501示出是第3B天线部2917B。通信局#2通过进行与上述相同的工作,从而,通信局#2对“从图34的第3B天线部2917B发送的调制信号的通信状态”进行估计。
另外,如图35所示,在天线ID码元像3501那样存在的情况下,图34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80中的码元3401、3402、3403、3404、3405、3406的发送顺序可以不必是图34所示的发送,可以对码元3401、3402、3403、3404、3405、3406的发送顺序进行任意地设定,并且,例如可以根据发送的时刻,来变更码元3401、3402、3403、3404、3405、3406的发送顺序。即使是这样,由于也存在图35所示的天线ID码元3501,通信局#2能够识别“是从哪个天线发送的调制信号”。
图36是天线设定用码元群组3481的构成的一个例子。横轴为时间。如图34所示,在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8_1和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3408_2时,图36中的(a)示出“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8_1”的构成,图36中的(b)示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3408_2”的构成。
如图36中的(b)所示,在“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3408_2”中包括天线ID码元3601。天线ID码元3601与以上说明同样,是包括为了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3408_2”而使用的天线的ID的信息的码元,通信局#2通过接收天线ID码元3601,通信局#1能够识别为了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3408_2”而使用的天线。
在图36中的(a)的“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8_1”中,可以发送天线部α的天线ID的码元,也可以不发送。这是因为,在通信局#1与通信局#2之间已经共享了与天线部α有关的信息。
并且,在图36中的(a)的“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8_1”中,在时间$1,配置基准信号3602,在图36中的(b)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3408_2”中也是同样,在时间$1配置基准信号3603。此时,基准信号3602与基准信号3603采用同一频率而被发送。并且,基准信号3602与基准信号3603被视为由多个码元构成。
此时,基准信号3602以及基准信号3603分别由N个码元构成。
将基准信号3602的N个码元的同相成分由Iαv来表示,基准信号3602的N个码元的正交成分由Qαv来表示。
并且,将基准信号3603的N个码元的同相成分由Ixv来表示,将基准信号3603的N个码元的正交成分由Qxv来表示。
此时,给出以下的关系式。另外,N为2以上的整数,v为0以上N-1以下的整数。
[数式47]
[数式48]
并且,满足以下的条件的<条件#1>或者<条件#2>至少一方。
<条件#1>
满足式(47)以及式(48),v为0以上N-1以下的整数,在满足该条件的所有的v,满足Iαv≠0、以及、Ixv≠0。
<条件#2>
满足式(47)以及式(48),v为0以上N-1以下的整数,在满足该条件的所有的v,满足Qαv≠0、以及、Qxv≠0。
这样,能够知道由天线部α发送的调制信号的信道状态和“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3408_2”中的信道状态,据此具有能够选择适宜的天线的优点。另外,在以后的记载中,信道状态表示传播环境。
如图34所示,在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9_1和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3409_2时也是同样,图36中的(a)成为“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9_1”的构成,图36中的(b)成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3409_2”的构成。这样,针对以上说明的基准信号3602以及基准信号3603,通过满足<条件#1>或者<条件#2>的至少一方,从而能够知道由天线部α发送的调制信号的信道状态和“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3409_2”中的信道状态,据此,具有能够选择适宜的天线的优点。
并且,如图34所示,在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10_1和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3410_2时也是同样,图36中的(a)成为“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10_1”的构成,图36中的(b)成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3410_2”的构成。这样,针对以上说明的基准信号3602以及基准信号3603,通过满足<条件#1>或者<条件#2>的至少一方,从而能够知道由天线部α发送的调制信号的信道状态和“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3410_2”中的信道状态,据此,具有能够选择适宜的天线的优点。
图37示出了天线设定用码元群组3481的与图36不同的构成的一个例子。横轴为时间。如图34所示,在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8_1和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3408_2时,图37中的(a)示出“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8_1”的构成,图37中的(b)示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3408_2”的构成。
如图37中的(b)所示,在“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3408_2”中包括天线ID码元3701。天线ID码元3701与上述说明同样,是包括为了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3408_2”而使用的天线的ID的信息的码元,通信局#2通过接收天线ID码元3701,从而通信局#1能够识别为了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3408_2”而使用的天线。
在图37中的(a)的“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8_1”中,可以发送天线部α的天线ID的码元,也可以不发送。这是因为,在通信局#1与通信局#2之间已经共享了与天线部α有关的信息。
并且,在图37中的(a)的“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8_1”中,在时间$2,配置基准信号3703,在图37中的(b)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3408_2」中也是同样,在时间$1配置基准信号3702。此时,基准信号3702和基准信号3703采用同一频率而被发送。
此时,在发送基准信号3702时,从天线部α不发送调制信号,并且,在发送基准信号3703时,在图37中的(b)中不存在调制信号。
这样,能够知道由天线部α发送的调制信号的信道状态和“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3408_2”中的信道状态,据此,具有能够选择适宜的天线的优点。
另外,帧构成并非受此所限。作为变形例,例如,基准信号3702以及基准信号3703分别由N个码元构成。
基准信号3702的N个码元的同相成分由Iαv来表示,基准信号3702的N个码元的正交成分由Qαv来表示。
并且,基准信号3703的N个码元的同相成分由Ixv来表示,基准信号3703的N个码元的正交成分由Qxv来表示。
此时,给出以下的关系式。N为2以上的整数,v为0以上N-1以下的整数。
[数式49]
[数式50]
于是,成为满足以下的条件的<条件#3>或者<条件#4>的至少一方。
<条件#3>
满足式(49)以及式(50)。并且,v为0以上N-1以下的整数,则存在满足Iαv=0以及Ixv=0的任一个v。
而且,v为0以上N-1以下的整数,则在满足该条件的所有的v,不满足Iαv=0以及Ixv=0。
<条件#4>
满足式(49)以及式(50)。并且,v为0以上N-1以下的整数,则存在满足Qαv=0以及Qxv=0的任一个v。
而且,v为0以上N-1以下的整数,则在满足该条件的所有的v,不满足Qαv=0以及Qxv=0。
这样,能够知道由天线部α发送的调制信号的信道状态和“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3408_2”中的信道状态,据此,具有能够选择适宜的天线的优点。
如图34所示,在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9_1和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3409_2时也是同样,图37的(a)成为“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9_1”的构成,图37的(b)成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3409_2”的构成。这样,通过针对以上说明的基准信号3702以及基准信号3703进行发送,或者满足<条件#3>或<条件#4>的至少一方,从而能够知道由天线部α发送的调制信号的信道状态和“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3409_2”中的信道状态,据此,具有能够选择适宜的天线的优点。
并且,如图34所示,在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10_1和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3410_2时也是同样,图37中的(a)成为“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10_1”的构成,图37中的(b)成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3410_2”的构成。这样,通过针对以上说明的基准信号3702以及基准信号3703进行发送,或者满足<条件#3>或<条件#4>的至少一方,从而能够知道由天线部α发送的调制信号的信道状态和“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3410_2”中的信道状态,据此,具有能够选择适宜的天线的优点。
接着将要说明的是,如图34所示,在通信局#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组3481时,判断通信局#2为良好的通信状态的例子。
例如图34所示,视为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8_1和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3408_2。此时,通信局#1与通信局#2的状态关系成为图38所示。天线部α(3802_α)发送调制信号3801_α。此时,将调制信号3801_α由z1(t)来表示。并且,天线部u(3802_u)发送调制信号3801_u。此时,将调制信号3801_u由z2(t)来表示。t表示时间。z1(t)以及z2(t)能够由复数来定义。
将天线部α(3802_α)和天线部β(3803_β)之间的传播环境由hαβ(t)来表示,将天线部α(3802_α)与天线部v(3803_v)之间的传播环境由hαv(t)来表示,将天线部u(3802_u)与天线部β(3803_β)之间的传播环境由h(t)来表示,将天线部u(3802_u)与天线部v(3803_v)之间的传播环境由huv(t),hαβ(t)、hαv(t)、h(t)以及huv(t)能够由复数来定义。
并且,将由天线部β(3803_β)接收的接收信号设为接收信号3804_β,将接收信号3804_β由r1(t)来表示。将由天线部v(3803_v)接收的接收信号设为接收信号3804_v,将接收信号3804_v由r2(t)来表示。r1(t)以及r2(t)能够由复数来定义。
此时,以下的关系式成立。
[数式51]
此时,考虑到以下的两个情况。
<情况#1>通过在天线部α执行加权变更、或者相位的变更,从而形成射束,通过在天线部u也执行加权变更、或者相位的变更,从而形成射束。
<情况#2>天线部α的极化波与天线部u的极化波不同。
在<情况#1>的情况下,作为能够得到高的接收品质的MIMO传输,在接收天线,希望成为XPD(交叉极化鉴别率:Cross polarization discrimination)增大的状态。因此,为了得到高的接收品质,希望满足以下的条件。
<条件#5>
hαβ(t)的振幅与h(t)的振幅相比,为非常大的值,且huv(t)的振幅与hαv(t)的振幅相比,为非常大的值。
在<情况#2>的情况下,作为能够得到高的接收品质的MIMO传输,在接收天线,希望成为XPD增大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希望满足以下的两个条件中的任一个。
<条件#6>
hαβ(t)的振幅与h(t)的振幅相比,为非常大的值,且huv(t)的振幅与hαv(t)的振幅相比,为非常大的值。
<条件#7>
式(51)的矩阵的行列式的绝对值取大的值。
如图34所示,在通信局#1对天线设定用码元群组3481进行发送的情况下,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8_1和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3408_2,利用图38的关系,通信局#2进行是否为能够得到高的接收品质的天线设定的判别。
同样,通信局#1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9_1和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3409_2,利用图38的关系,通信局#2进行是否为能够得到高的接收品质的天线设定的判别。
通信局#1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10_1和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3410_2,利用图38的关系,通信局#2进行是否为能够得到高的接收品质的天线设定的判别。
据此,通信局#2决定一个与通信局#1使用天线部α的同时发送调制信号的天线部,通信局#2决定一个新的接收天线部。
接着,对利用了图34的其他的实施方法进行说明。另外,关于图34,由于以上已经进行了说明,因此省略该说明。
图39示出了,将图29中的通信局#1的第1A天线部2915A、第2A天线部2916A、第3A天线部2917A、第1B天线部2915B、第2B天线部2916B、第3B天线部2917B作为例子的天线部的构成的一个例子。
分配部3902将调制信号3901作为输入,分配调制信号3901,并输出调制信号3903_1、3903_2、3903_3、3903_4。
乘法部3904_1将天线控制信号3900、调制信号3903_1作为输入,根据天线控制信号3900中的乘法系数,例如将系数W1与调制信号3903_1相乘,输出系数乘法后的调制信号3905_1。并且,系数乘法后的调制信号3905_1从天线3906_1,作为电波而被输出。
同样,乘法部3904_2将天线控制信号3900、调制信号3903_2作为输入,根据天线控制信号3900中的乘法系数,例如将系数W2与调制信号3903_2相乘,输出系数乘法后的调制信号3905_2。并且,系数乘法后的调制信号3905_2从天线3906_2,作为电波而被输出。W1以及W2能够由复数来定义。
乘法部3904_3将天线控制信号3900、调制信号3903_3作为输入,根据天线控制信号3900中的乘法系数,例如将系数W3与调制信号3903_3相乘,输出系数乘法后的调制信号3905_3。并且,系数乘法后的调制信号3905_3从天线3906_3,作为电波而被输出。
乘法部3904_4将天线控制信号3900、调制信号3903_4作为输入,根据天线控制信号3900中的乘法系数,例如将系数W4与调制信号3903_4相乘,输出系数乘法后的调制信号3905_4。并且,系数乘法后的调制信号3905_4从天线3906_4,作为电波而被输出。W3以及W4能够由复数来定义。
另外,也可以是“W1的绝对值、W2的绝对值、W3的绝对值、W4的绝对值相等”。此时,相当于执行相位变更。当然,W1的绝对值、W2的绝对值、W3的绝对值、W4的绝对值也可以不相等。
并且,在图39说明的例子是,天线部由4条天线构成、或者由4条天线以及4个乘法部构成,不过,天线的数量并非受4所限,只要是由两条以上的天线构成即可。另外,天线部也可以由1条天线构成。
图40示出了以图30中的通信局#2的第1X天线部3001X、第2X天线部3002X、第3X天线部3003X、第1Y天线部3001Y、第2Y天线部3002Y、第3Y天线部3003Y为例的天线部的构成的一个例子。
乘法部4003_1将天线4001_1接收的接收信号4002_1、天线控制信号4000作为输入,根据天线控制信号4000中的乘法系数,例如将系数V1与接收信号4002_1相乘,输出系数乘法后的接收信号4004_1。
乘法部4003_2将天线4001_2接收的接收信号4002_2、天线控制信号4000作为输入,根据天线控制信号4000中的乘法系数,例如将系数V2与接收信号4002_2相乘,输出系数乘法后的接收信号4004_2。
乘法部4003_3将天线4001_3接收的接收信号4003_3、天线控制信号4000作为输入,根据天线控制信号4000中的乘法系数,例如将系数V3与接收信号4002_3相乘,输出系数乘法后的接收信号4004_3。
乘法部4003_4将天线4001_4接收的接收信号4003_3、天线控制信号4000作为输入,根据天线控制信号4000中的乘法系数,例如将系数V4与接收信号4002_4相乘,输出系数乘法后的接收信号4004_4。另外,V1,V2,V3以及V4能够由复数来定义。
合成部4005将系数乘法后的接收信号4004_1、4004_2、4004_3、4004_4作为输入,对系数乘法后的接收信号4004_1、4004_2、4004_3、4004_4进行合成,输出合成后的接收信号4006。
另外,也可以是“V1的绝对值、V2的绝对值、V3的绝对值、V4的绝对值相等”。此时,相当于执行相位变更。当然,V1的绝对值、V2的绝对值、V3的绝对值、V4的绝对值也可以不相等。
并且,在图40中以天线部由4条天线构成或者由4条天线以及4个乘法部构成为例进行了说明,天线的数量并非受4所限,只要由2条以上的天线构成即可。另外,天线部也可以由1条天线构成。
图41是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80的构成的一个例子,横轴为时间。从第1A天线部2915A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1、从第2A天线部2916A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2、从第3A天线部2917A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3、从第1B天线部2915B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4、从第2B天线部2916B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5、从第3B天线部2917B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6的各码元群,例如成为图41所示的构成。
在第1A天线部2915A、第2A天线部2916A、第3A天线部2917A、第1B天线部2915B、第2B天线部2916B、第3B天线部2917B分别被赋予固有的天线ID。因此,例如在从第1A天线部2915A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1时,在天线ID码元4101成为发送第1A天线部2915A的天线ID。
并且,如图41所示,除了天线ID码元4101以外,通信局#1发送基准信号4102-1、4102-2、4202-3、……4102-i。基准信号4102-1、4102-2、4202-3、……4102-i的作用是,用于实现通信局#2对通信状态(接收品质、或者接收电场强度)进行估计的信号(码元)。因此,例如对通信局#2而言是已知的信号(例如,已知的PSK码元)。另外,在图41省略基准信号4102-i的记载。
并且,在发送基准信号4102-1时,在有关图39的说明中,设定为系数W1=W11、系数W2=W21、系数W3=W31、系数W4=W41。
并且,在发送基准信号4102-2时,在有关图39的说明中,设定为系数W1=W12、系数W2=W22、系数W3=W32、系数W4=W42。
在发送基准信号4102-3时,在有关图39的说明中,设定为系数W1=W13、系数W2=W23、系数W3=W33、系数W4=W43。
另外,省略有关中途的基准信号的记载。
在发送基准信号4102-i时,在有关图39的说明中,设定为系数W1=W1i、系数W2=W2i、系数W3=W3i、系数W4=W4i。另外,因天线数量的不同,因此需要的系数的数量也就不同。
图42是与图41不同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80的构成的一个例子,关于与图41相同的工作,赋予相同符号。横轴为时间。图42与图41的不同之处是,总是将基准信号与天线ID码元作为一对来发送。因此,将天线ID码元4201与天线ID码元4202记载到图42。
在图41、图42的任一个情况下,均如以上所述发送基准信号4102-1、4102-2、4102-3、……。此时,以下的条件成立。
<条件#8>
i为1以上N以下的整数、N为2以上的整数、j为1以上N以下的整数、且i≠j,在满足该条件的所有的i、所有的j,满足{W1i≠W1j、或者、W2i≠W2j、或者、W3i≠W3j、或者、W4i≠W14、}。
通信局#1从图34的第1A天线部2915A,发送图41的构成中的码元群,以作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1。当然,天线ID码元3501示出是第1A天线部2915A。
通信局#2接收利用图34的第1A天线部2915A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1,从天线ID码元4101可以知道“从第1A天线部2915A,调制信号由通信局#1发送”。并且,通信局#2根据基准信号4102-1、4102-2、4102-3、……4102-i,来估计从第1A天线部2915A发送的各个基准信号中的通信状态。
同样,通信局#1从图34的第2A天线部2916A,发送图41的构成中的码元群,以作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2。当然,天线ID码元4101示出是第2A天线部2916A。
通信局#2通过进行与上述相同的工作,从而根据基准信号4102-1、4102-2、4102-3、……4102-i,来估计从第2A天线部2916A发送的各个基准信号中的通信状态。
通信局#1从图34的第3A天线部2917A,发送图41的构成中的码元群,以作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3。当然,天线ID码元4101示出是第3A天线部2917A。
通信局#2通过进行与上述相同的工作,从而根据基准信号4102-1、4102-2、4102-3、……4102-i,来估计从第3A天线部2917A发送的各个基准信号中的通信状态。
通信局#1从图34的第1B天线部2915B,发送图41的构成中的码元群,以作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4。当然,天线ID码元4101示出是第1B天线部2915B。
通信局#2通过进行与上述相同的工作,从而根据基准信号4102-1、4102-2、4102-3、……4102-i,来估计从第1B天线部2915B发送的各个基准信号中的通信状态。
通信局#1从图34的第2B天线部2916B,发送图41的构成的码元群,以作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5。当然,天线ID码元4101示出是第2B天线部2916B。
通信局#2通过进行与上述相同的工作,从而根据基准信号4102-1、4102-2、4102-3、……4102-i,来估计从第2B天线部2916B发送的各个基准信号中的通信状态。
通信局#1从图34的第3B天线部2917B,发送图41的构成中的码元群,以作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6。当然,天线ID码元4101示出是第3B天线部2917B。
通信局#2通过进行与上述相同的工作,从而根据基准信号4102-1、4102-2、4102-3、……4102-i,来估计从第3B天线部2917B发送的各个基准信号中的通信状态。
并且,通信局#2根据这些基准信号的通信状态,来估计接收品质良好的“通信局#1的天线部、以及乘法系数”。于是,通信局#2将与接收品质良好的“通信局#1的天线部、以及乘法系数”有关的信息(图34的“发送$1(3451)”),向通信局#1发送。
另外,如图41、图42所示,在天线ID码元4101存在的情况下,图34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80中的码元3401、3402、3403、3404、3405、3406的发送顺序可以不必进行图34所示的发送,可以对码元3401、3402、3403、3404、3405、3406的发送顺序进行任意的设定,并且,例如可以根据进行发送的时刻,来变更码元3401、3402、3403、3404、3405、3406的发送顺序。即使是这样,由于存在图41、图42所示的天线ID码元4101,因此,通信局#2能够识别“是从哪个天线发送的调制信号”。
并且,在图42中,在发送天线ID码元4101时,通信局#1利用与发送基准信号4102-1时相同的系数W1,W2、W3、W4,来发送天线ID码元4101,在发送天线ID码元4201时,通信局#1利用与发送基准信号4102-2时相同的系数W1、W2、W3、W4,来发送天线ID码元4201,在发送天线ID码元4202时,通信局#1利用与发送基准信号4102-3时相同的系数W1、W2、W3、W4,来发送天线ID码元4202。
如图34所示,通信局#2发送天线关联码元群$1(3451),通信局#1通过接收该码元群,从而通信局#1决定在发送调制信号时使用的天线部以及乘法系数。于是,通信局#1利用决定的天线部和乘法系数,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7。
并且,通信局#2利用第1X天线部3001X、第2X天线部3002X、第3X天线部3003X、第1Y天线部3001Y、第2Y天线部3002Y、第3Y天线部3003Y,来接收由通信局#1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7。
此时,通信局#2的各个接收天线部具备图40的构成,关于恰当的乘法系数也一起进行估计。因此,通信局#2决定一个在接收中使用的接收天线部,并决定恰当的乘法系数。
另外,如以上所述,在此,将决定了的在接收中使用的天线部命名为“决定的天线部β”。
并且,通信局#2为了将决定了一个将要使用的接收天线部之状况通知给通信局#1,因此发送天线关联码元群$2(3452)。此时,天线关联码元群$2(3452)也可以包括决定了的接收天线的信息。
通信局#1接收由通信局#2发送的天线关联码元群$2(3452),从而,通信局#2知道决定了一个用于接收的天线部。据此,决定了通信局#1在进行发送时使用的一个天线部、以及通信局#2使用的一个天线部。
与此同时,通信局#1使用的乘法系数、以及通信局#2使用的乘法系数也被决定。因此,进入到通信局#1在进行发送时将要使用的另一个天线部和乘法系数、以及通信局#2在进行接收时将要使用的另一个天线部和乘法系数的决定流程。
通信局#1按照以下的规则进行发送,即“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8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3408_2,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9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3409_2,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10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3410_2”。另外,将这些码元群称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组3481。
·规则:在决定的天线部α为第1A天线部2915A或者第2A天线部2916A或者第3A天线部2917A的情况下,通信局#1进行如下发送,即“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8_1,从第1B天线部2915B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3408_2”。在此之后,“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9_1、从第2B天线部2916B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3409_2”,“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10_1、从第3B天线部2917B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3410_2”。另外,也可以是,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8_1、从第1B天线2915B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3408_2,接着,从第2B天线2916B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3409_2、从第3B天线2917B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3410_2。
此时,码元的发送顺序并非受此所限。
·规则:在决定的天线部α为第1B天线部2915B或者第2B天线部2916B或者第3B天线部2917B的情况下,通信局#1进行如下发送,即“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8_1、从第1A天线部2915A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3408_2”。在此之后,进行如下发送,即“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9_1、从第2A天线部2916A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3409_2”,“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10_1、从第3A天线部2917A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3410_2”。另外,也可以是,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8_1、从第1A天线2915A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8_1,接着,从第2A天线2916A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3409_2、从第3A天线2917A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3410_2。此时,发送码元的顺序并非受此所限。
图43是天线设定用码元群组3481的构成的一个例子。横轴为时间。如图34所示,在发送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8_1和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3408_2时,图43中的(a)示出“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8_1”的构成,图43中的(b)示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3408_2”的构成。
如图43中的(b)所示,在“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3408_2”中包含天线ID码元4301。天线ID码元4301与上述说明同样,是包括为了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3408_2”而使用的天线的ID的信息的码元,通信局#2通过接收天线ID码元4301,从而通信局#1能够识别用于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3408_2”而使用的天线。
在图43的(a)的“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8_1”中,可以发送天线部α的天线ID的码元,也可以不发送。这是因为,在通信局#1与通信局#2已经共享了与天线部α有关的信息。
并且,在图43的(a)的“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8_1”中,在时间$1,配置基准信号4302-1,在图43中(b)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3408_2”中也是同样,在时间$1,配置基准信号4303。此时,基准信号4302-1与基准信号4303利用同一频率而被发送。并且在此视为,基准信号4302-1与基准信号4303由多个码元构成。
此时,基准信号4302-1以及基准信号4303被视为分别由N个码元构成。
基准信号4302-1的N个码元的同相成分由Iαv来表示,基准信号4302-1的N个码元的正交成分由Qαv来表示。
并且,基准信号4303的N个码元的同相成分由Ixv来表示,基准信号4303的N个码元的正交成分由Qxv来表示。
此时,给出以下的关系式。N为2以上的整数,v为0以上N-1以下的整数。
[数式52]
[数式53]
并且,满足以下的条件的<条件#9>或者<条件#10>的至少一方。
<条件#9>
满足式(52)以及式(53),v为0以上N-1以下的整数,则在满足这些条件的所有的v,满足Iαv≠0、以及、Ixv≠0。
<条件#10>
满足式(52)以及式(53),v为0以上N-1以下的整数,则在满足这些条件的所有的v,满足Qαv≠0、以及、Qxv≠0。
这样,能够知道由天线部α发送的调制信号的信道状态和“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3408_2”中的信道状态,据此,具有能够选择适宜的天线的优点。
另外,在发送基准信号4303时,在与图39有关的说明中设定为,系数W1=u11、系数W2=u21、系数W3=u31、系数W4=u41。
此时,关于通信局#1对基准信号4302-1进行发送而使用的系数,由于是天线部α,因此已被决定。
在图43的(a)的“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8_1”,在时间$2,配置基准信号4302-2,在图43的(b)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3408_2”也是同样,在时间$2,配置基准信号4304。此时,基准信号4302-2与基准信号4304利用同一频率而被发送。并且,基准信号4302-2与基准信号4304由多个码元构成。
此时,基准信号4302-2以及基准信号4304分别由N个码元构成。
基准信号4302-2的N个码元的同相成分由Iαv来表示,基准信号4302-2的N个码元的正交成分由Qαv来表示。
并且,基准信号4304的N个码元的同相成分由Ixv来表示,基准信号4304的N个码元的正交成分由Qxv来表示。
此时,给出以下的关系式。N为2以上的整数,v为0以上N-1以下的整数。
[数式54]
[数式55]
并且,满足以下的条件的<条件#11>或者<条件#12>的至少一方。
<条件#11>
满足式(54)以及式(55),v为0以上N-1以下的整数,则在满足这些条件的所有的v,满足Iαv≠0、以及、Ixv≠0。
<条件#12>
满足式(54)以及式(55),v为0以上N-1以下的整数,则在满足这些条件的所有的v,满足Qαv≠0、以及、Qxv≠0。
这样,能够知道由天线部α发送的调制信号的信道状态和“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3408_2”中的信道状态,据此,具有能够选择适宜的天线的优点。
另外,在发送基准信号4304时,在与图39有关的说明中设定为,系数W1=u12、系数W2=u22、系数W3=u32、系数W4=u42。
此时,关于在通信局#1发送基准信号4302-2时使用的系数,由于是天线部α,因此已被决定。
在图43的(a)的“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8_1”,在时间$3,配置基准信号4302-3,在图43的(b)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3408_2”中也是同样,在时间$3,配置基准信号4305。此时,基准信号4302-3与基准信号4305利用同一频率而被发送。并且,基准信号4302-3与基准信号4305被视为由多个码元构成。
此时,基准信号4302-3以及基准信号4305被视为分别由N个码元构成。
基准信号4302-3的N个码元的同相成分由Iαv来表示,基准信号4302-3的N个码元的正交成分由Qαv来表示。
并且,基准信号4305的N个码元的同相成分由Ixv来表示,基准信号4305的N个码元的正交成分由Qxv来表示。
此时,给出以下的关系式。N为2以上的整数,v为0以上N-1以下的整数。
[数式56]
[数式57]
并且,满足以下的条件的<条件#13>或者<条件#14>的至少一方。
<条件#13>
满足式(56)以及式(57),v为0以上N-1以下的整数,则在满足这些条件的所有的v,满足Iαv≠0、以及、Ixv≠0。
<条件#14>
满足式(56)以及式(57),v为0以上N-1以下的整数,则在满足这些条件的所有的v,满足Qαv≠0、以及、Qxv≠0。
这样,能够知道由天线部α发送的调制信号的信道状态和“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3408_2”中的信道状态,据此,具有能够选择适宜的天线的优点。
另外,在发送基准信号4305时,在与图39有关的说明中设定为,系数W1=u13、系数W2=u23、系数W3=u33、系数W4=u43。
此时,关于通信局#1对基准信号4302-5进行发送时使用的系数,由于是天线部α,因此已被决定。
在以上的说明中,虽然将在同一时间发送的基准信号的组设为了3,不过并非受此所限,例如也可以是N组。此时,在图43的(b)中,在发送基准信号时,在与图39有关的说明中设为,系数W1=u1i、系数W2=u2i、系数W3=u3i、系数W4=u4i。N为2以上的整数,i为1以上N以下的整数。
图44示出了天线设定用码元群组3481的与图43不同的构成的一个例子。横轴为时间。在图44,对于与图43相同的工作赋予相同的符号。图44与图43不同之处是,基准信号与天线ID码元总是作为一对而被发送。因此,存在天线ID码元4401、4402、4403。并且,在图44中,关于基准信号4302-1、4302-2、4302-3、基准信号4303、4304、4305的构成方法,与利用图43进行的说明相同。
不论在图43、图44的哪一个情况下,均发送以上说明中的基准信号4303、4304、4305、……。此时,以下的条件成立。
<条件#15>
i为1以上N以下的整数,j为1以上N以下的整数,i≠j,则在满足这些条件的所有的i、所有的j,满足{u1i≠u1j、或者、u2i≠u2j、或者、u3i≠u3j、或者、u4i≠u4j}。N为2以上的整数。
如图34所示,在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9_1和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3409_2时,图43的(a)成为“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9_1”的构成,图43中的(b)成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3409_2”的构成。或者,图44的(a)成为“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9_1”的构成,图44的(b)成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3409_2”的构成。这样,对于以上说明的基准信号4302-1、4302-2、4302-3、……、以及、基准信号4303、4304、4305、……,与上述说明同样,被视为构成基准信号。
并且,如图34所示,在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10_1和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3410_2时,图43的(a)成为“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9_1”的构成,图43的(b)成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3409_2”的构成。或者,图44的(a)成为“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9_1”的构成,图44的(b)成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3409_2”的构成。这样,针对以上说明的基准信号4302-1、4302-2、4302-3、……、以及、基准信号4303、4304、4305、……,与上述的说明同样,被视为构成基准信号。
通信局#2通过进行与上述相同的工作,从而根据利用天线部α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9_1和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3409_2中的基准信号4302-1、4302-2、4302-3、……、以及基准信号4303、4304、4305,来估计各个基准信号中的通信状态。
并且,通信局#2通过进行与上述相同的工作,从而根据利用天线部α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10_1和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3410_2中的基准信号4302-1、4302-2、4302-3、……、以及基准信号4303、4304、4305,来估计各个基准信号中的通信状态。
并且,通信局#2根据这些基准信号的通信状态,来估计接收品质良好的“通信局#1的天线部、以及、乘法系数”。并且,通信局#2将与接收品质良好的“通信局#1的新的天线部(除天线部α以外的天线部)、以及、(新的天线部的)乘法系数”有关的信息(图34的“发送$3(3453)”)向通信局#1发送。
图45示出了天线设定用码元群组3481的与图43和图44不同的构成的一个例子。横轴为时间。在发送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8_1和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3408_2时,图45的(a)示出“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8_1”的构成,图45的(b)示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3408_2”的构成。
如图45的(b)所示,在“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3408_2”中包括天线ID码元4501。天线ID码元4501与上述说明同样,是包括在对“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3408_2”进行发送时使用的天线的ID的信息的码元,通信局#2通过接收天线ID码元4501,从而通信局#1能够识别在对“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3408_2”进行发送时使用的天线。
在图45的(a)的“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8_1”,可以发送天线部α的天线ID的码元,也可以不发送。这是因为在通信局#1与通信局#2已经共享了与天线部α有关的信息。
并且,在图45的(a)的“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8_1”,在时间$2,配置基准信号4502-1,在图45的(b)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3408_2”也是同样,在时间$1,配置基准信号4503。此时,基准信号4502-1与基准信号4503利用同一频率而被发送。
此时,在对基准信号4503进行发送时,从天线部α不发送调制信号,于是,在发送基准信号4502-1时,在图45的(b)不存在调制信号。
另外,帧构成并非受此所限。作为变形例,例如,基准信号4502-1以及基准信号4503分别由N个码元构成。
基准信号4502-1的N个码元的同相成分由Iαv来表示,基准信号4502-1的N个码元的正交成分由Qαv来表示。
并且,基准信号4503的N个码元的同相成分由Ixv来表示,基准信号4503的N个码元的正交成分由Qxv来表示。
此时,给出以下的关系式。N为2以上的整数,v为0以上N-1以下的整数。
[数式58]
[数式59]
并且,满足以下的条件的<条件#16>或者<条件#17>的至少一方。
<条件#16>
满足式(58)以及式(59)。并且,v为0以上N-1以下的整数,则存在满足Iαv=0以及Ixv=0的任一个的v。
进而,v为0以上N-1以下的整数,在满足该条件的所有的v,不满足Iαv=0以及Ixv=0。
<条件#17>
满足式(58)以及式(59)。并且,v为0以上N-1以下的整数,存在满足Qαv=0以及Qxv=0的任一个的v。
进而,v为0以上N-1以下的整数,则在满足该条件的所有的v,不满足Qαv=0以及Qxv=0。
这样,能够知道由天线部α发送的调制信号的信道状态和“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3408_2”中的信道状态,据此,具有能够选择适宜的天线的优点。
另外,在发送基准信号4503时,在与图39有关的说明中设为,系数W1=S11、系数W2=S21、系数W3=S31、系数W4=S41。
此时,关于通信局#1对基准信号4502-1进行发送时使用的系数,由于是天线部α,因此已被决定。
在图45的(a)的“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8_1”,在时间$4,配置基准信号4502-2,在图45的(b)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3408_2”也是同样,在时间$3,配置基准信号4504。此时,基准信号4502-2与基准信号4504采用同一频率而被发送。
此时,在发送基准信号4504时,从天线部α不发送调制信号,于是,在发送基准信号4502-2时,在图45的(b)中不存在调制信号。
另外,帧构成并非受此所限。作为变形例,例如,基准信号4502-2以及基准信号4504分别由N个码元构成。
基准信号4502-2的N个码元的同相成分由Iαv来表示,基准信号4502-2的N个码元的正交成分由Qαv来表示。
并且,基准信号4504的N个码元的同相成分由Ixv来表示,基准信号4504的N个码元的正交成分由Qxv来表示。
此时,给出以下的关系式。N为2以上的整数,v为0以上N-1以下的整数。
[数式60]
[数式61]
并且,满足以下的条件的<条件#18>或者<条件#19>的至少一方。
<条件#18>
满足式(60)以及式(61)。并且,v为0以上N-1以下的整数,则存在满足Iαv=0以及Ixv=0的任一个的v。
进而,v为0以上N-1以下的整数,在满足该条件的所有的v,不满足Iαv=0以及Ixv=0。
<条件#19>
满足式(60)以及式(61)。并且,v为0以上N-1以下的整数,则存在满足Qαv=0以及Qxv=0的任一个的v。
进而,v为0以上N-1以下的整数,则在满足该条件的所有的v,不满足Qαv=0以及Qxv=0。
这样,能够知道由天线部α发送的调制信号的信道状态和“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3408_2”中的信道状态,据此,具有能够选择适宜的天线的优点。
另外,在发送基准信号4504时,在与图39有关的说明中设为,系数W1=S12、系数W2=S22、系数W3=S32、系数W4=S42。
此时,关于通信局#1对基准信号4502-2进行发送时使用的系数,由于是天线部α,因此已被决定。
在图45的(a)的“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8_1”,在时间$6,配置基准信号4502-3,在图45的(b)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3408_2”也是同样,在时间$5,配置基准信号4505。此时,基准信号4502-3与基准信号4505利用同一频率而被发送。
此时,在对基准信号4505进行发送时,从天线部α不发送调制信号,于是,在对基准信号4502-3进行发送时,在图45的(b)中不存在调制信号。
另外,帧构成并非受此所限。作为变形例,例如,基准信号4502-3以及基准信号4505分别由N个码元构成。
基准信号4502-3的N个码元的同相成分由Iαv来表示,基准信号4502-3的N个码元的正交成分由Qαv来表示。
并且,基准信号4505的N个码元的同相成分由Ixv来表示,基准信号4505的N个码元的正交成分由Qxv来表示。
此时,给出以下的关系式。N为2以上的整数,v为0以上N-1以下的整数。
[数式62]
[数式63]
并且,满足以下的条件的<条件#20>或者<条件#21>的至少一方。
<条件#20>
满足式(62)以及式(63)。并且,v为0以上N-1以下的整数,则存在满足Iαv=0以及Ixv=0的任一个的v。
进而,v为0以上N-1以下的整数,则在满足该条件的所有的v,不满足Iαv=0以及Ixv=0。
<条件#21>
满足式(62)以及式(63)。并且,v为0以上N-1以下的整数,则存在满足Qαv=0以及Qxv=0的任一个的v。
进而,v为0以上N-1以下的整数,则在满足该条件的所有的v,不满足Qαv=0以及Qxv=0。
这样,能够知道由天线部α发送的调制信号的信道状态和“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3408_2”中的信道状态,据此,具有能够选择适宜的天线的优点。
另外,在对基准信号4505进行发送时,在与图39有关的说明中设为,系数W1=S13、系数W2=S23、系数W3=S33、系数W4=S43。
此时,关于通信局#1在对基准信号4502-3进行发送时使用的系数,由于是天线部α,因此是已被决定的。
在以上说明中,虽然将在同一时间发送的基准信号的组设定为3,不过并非受此所限,例如也可以是N组。N为2以上的整数。此时,在图45的(b),在对基准信号进行发送时,在与图39有关的说明中设定为,系数W1=S1i、系数W2=S2i、系数W3=S3i、系数W4=S4i。i为1以上N以下的整数。
图46示出了天线设定用码元群组3481的与图45不同的构成的一个例子。横轴为时间。在图46中,对于与图44同样的工作赋予相同的符号。图46与图44不同之处是,基准信号与天线ID码元总是作为一对而被发送。因此,存在天线ID码元4501、4601、4602。并且,在图46,对于基准信号4502-1、4502-2、4502-3、基准信号4503、4504、4506的构成方法,与利用图45的说明相同。
不论在图45、图46的哪个情况下,均发送如以上说明的基准信号4503、4504、4505、……。此时,以下的条件成立。
<条件#22>
i为1以上N以下的整数(N为2以上的整数),j为1以上N以下的整数,i≠j,在满足这些条件的所有的i、所有的j,满足{S1i≠S1j、或者、S2i≠S2j、或者、S3i≠S3j、或者、S4i≠S4j}。
如图34所示,在对利用天线部α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9_1和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3409_2进行发送时,图45的(a)成为“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9_1”的构成,图45的(b)成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3409_2”的构成。或者,图46的(a)成为“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9_1”的构成,图46的(b)成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3409_2”的构成。这样,对于以上说明的基准信号4502-1、4502-2、4502-3、……、以及基准信号4503、4504、4505、……,与以上说明同样,构成基准信号。
并且,如图34所示,在对利用天线部α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10_1和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3410_2进行发送时,图45的(a)成为“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9_1”的构成,图45的(b)成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3409_2”的构成。或者,图46的(a)成为“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9_1”的构成,图46的(b)成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3409_2”的构成。这样,针对以上说明的基准信号4502-1、4502-2、4502-3、……、以及基准信号4503、4504、4505、……,与上述的说明同样,视为构成基准信号。
通信局#2通过进行与上述相同的工作,从而根据利用天线部α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9_1和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3409_2中的基准信号4502-1、4502-2、4502-3、……、以及基准信号4503、4504、4505,来估计各个基准信号中的通信状态。
并且,通信局#2通过进行与上述相同的工作,从而根据利用天线部α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10_1和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3410_2中的基准信号4502-1、4502-2、4502-3、……、以及基准信号4503、4504、4505,来估计各个基准信号中的通信状态。另外,在以后的记载中,基准信号中的通信状态是指,基准信号中的通信品质。
并且,通信局#2根据这些基准信号的通信状态,来估计接收品质良好的“通信局#1的天线部、以及、乘法系数”。并且,通信局#2将与接收品质良好的“通信局#1的新的天线部(不是天线部α的天线部)、以及、(新的天线部的)乘法系数”有关的信息(图34的“发送$3(3453)”)向通信局#1发送。
并且也可以是,在通信局#2从天线部α对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9_1和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3409_2中的基准信号4502-1、4502-2、4502-3、……、以及基准信号4503、4504、4505进行接收时,通信局#2的各个接收天线部具备图40的构成,对于恰当的乘法系数也一起进行估计。因此,成为通信局#2对新的天线部(天线部δ)所使用的恰当的乘法系数进行设定。
因此,通信局#2对图34的天线关联码元群$3(3453)进行发送,通过该码元群由通信局#1接收,从而能够知道通信局#2的天线部的设定(天线部的决定、以及使用的乘法系数的决定)已经结束。
如以上所述,通信局#1首先为了决定在进行发送时使用的天线部,从各天线部发送基准码元,各基准码元的通信状态由通信局#2获得,决定用于发送数据码元的一个天线部(天线部α),接着,通信局#1从天线部α和各天线部发送基准码元,从天线部α而被发送的基准码元的通信状态和从各天线部而被发送的基准码元的通信状态,由通信局#2获得,并通过决定用于发送数据码元的一个天线部(天线部γ),从而能够得到的效果是,通信局#2能够得到高的数据的接收品质。另外,此时也可以将进行收发的天线所使用的乘法系数一起决定。
接着将要说明的例子是,针对“通信局#1与通信局#2进行通信的第二个例子”的通信局#1以及通信局#2的时间轴中的发送帧。
图47示出了通信局#1以及通信局#2的时间轴中的发送帧的与图34不同的例子,图47中的(a)示出通信局#1的时间轴中的发送帧,图47中的(b)示出通信局#2的时间轴中的发送帧。另外,在图47中的(a)、(b)中,码元也可以存在于频率轴。
在图47中,对于与图34所示的工作相同的工作赋予相同的符号。
如图47所示,首先,通信局#1从第1A天线部2915A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1,在此之后,从第2A天线部2916A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2、从第3A天线部2917A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3、从第1B天线部2915B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4、从第2B天线部2916B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5、从第3B天线部2917B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6。另外,将这些码元群称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80。
通信局#2接收由通信局#1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80。并且,例如对利用第1A天线部2915A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1的接收电场强度、利用第2A天线部2916A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2的接收电场强度、利用第3A天线部2917A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3的接收电场强度、利用第1B天线部2915B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4的接收电场强度、利用第2B天线部2916B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5的接收电场强度、利用第3B天线部2917B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6的接收电场强度进行比较,对接收电场强度增大的通信局#1的天线部进行估计,并选择希望通信局#1在发送调制信号时使用的天线部。并且,通信局#2发送包括该选择的天线部的信息的天线关联码元群$1(3451)。
通信局#1接收由通信局#2发送的天线关联码元群$1(3451),根据由通信局#2发送的天线关联码元群$1(3451)中包含的“选择的天线部的信息”,决定用于发送调制信号而使用的天线部(天线部α),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7。
通信局#2利用第1X天线部3001X、第2X天线部3002X、第3X天线部3003X、第1Y天线部3001Y、第2Y天线部3002Y、第3Y天线部3003Y,来接收由通信局#1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7,并决定一个在进行接收时使用的接收天线部。另外,如以前所述,在此将决定了的用于接收的天线部命名为“决定的天线部β”。并且,通信局#2为了将使用的接收天线部已被决定了一个之状况通知给通信局#1,而发送天线关联码元群$2(3452)。此时,天线关联码元群$2(3452)也可以包括决定了的接收天线的信息。
通信局#1接收由通信局#2发送的天线关联码元群$2(3452),从而知道已决定了一个通信局#2在进行接收时使用的天线部。据此,决定了通信局#1在进行发送时使用的一个天线部、以及通信局#2使用的一个天线部。
通信局#1具备的各(发送)天线部如以前所述,为图39所示的天线构成,通信局#2具备的各天线部(各接收天线部)为图40所示的天线构成。
因此,通信局#1以上述说明的图41、图42所示的帧构成,从天线部α发送乘法系数设定用码元群4701。此时,对于图41、图42的帧构成,由于以前已经说明,在此省略详细说明。图41、图42中的天线ID码元4101、4201、4202、……例如包括与天线部α有关的ID的信息。并且,对图39的天线部所使用的乘法系数组进行切换,发送基准信号4102-1、4102-2、4102-3、……。另外,详细说明与上述相同。
并且,通信局#2根据这些基准信号(乘法系数设定用码元群4701)的通信状态,来估计接收品质良好的“通信局#1的天线部α的乘法系数”。并且,通信局#2将与接收品质良好的“通信局#1的天线部α的乘法系数”有关的信息(图47的“发送&1(4702)”)向通信局#1发送。
并且,通信局#2通过接收乘法系数设定用码元群4701,来估计图40所示的天线构成部中的、将要使用的恰当的乘法系数。并且,通信局#2对在天线部β使用的乘法系数进行设定。
通信局#1按照以下的规则进行发送,即“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8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3408_2,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9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3409_2,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10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3410_2”。另外,将这些码元群称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组3481。
·规则:在决定的天线部α为第1A天线部2915A或者第2A天线部2916A或者第3A天线部2917A的情况下,通信局#1进行如下的发送,即“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8_1,从第1B天线部2915B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3408_2”。在此之后,“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9_1,从第2B天线部2916B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3409_2”,“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10_1,从第3B天线部2917B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3410_2”。
另外,也可以是,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8_1,从第1B天线2915B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3408_2,接着,从第2B天线2916B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3409_2,从第3B天线2917B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3410_2。此时,码元的发送顺序并非受此所限。
·规则:在决定的天线部α为第1B天线部2915B或者第2B天线部2916B或者第3B天线部2917B的情况下,通信局#1进行如下发送,即“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8_1,从第1A天线部2915A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3408_2”。在此之后,“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9_1,从第2A天线部2916A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3409_2”,“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10_1,从第3A天线部2917A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3410_2”。
另外也可以是,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8_1,从第1A天线2915A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8_1,接着,从第2A天线2916A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3409_2,从第3A天线2917A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3410_2。此时,发送码元的顺序并非受此所限。
另外,关于天线设定用码元群组3481的构成方法,与利用图35、图36进行的上述说明相同。
通信局#2接收由通信局#1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组3481。并且,通信局#2决定一个“与通信局#1的天线部α同时使用的、发送调制信号的天线部”。另外,如以前的说明所述,将决定了的用于发送的天线部命名为“决定的天线部γ”。
并且,通信局#2按照以下的规则,决定一个新的接收天线部。
·在决定的天线部β为第1X天线部3001X或者第2X天线部3002X或者第3X天线部3003X的情况下,通信局#2从第1Y天线部3001Y或者第2Y天线部3002Y或者第3Y天线部3003Y中,决定一个新的在接收时使用的天线。
·规则:在决定的天线部β为第1Y天线部3001Y或者第2Y天线部3002Y或者第3Y天线部3003Y的情况下,通信局#2从第1X天线部3001X或者第2X天线部3002X或者第3X天线部3003X中,决定一个新的在接收时使用的天线。另外,如在此之前的说明所述,将决定了的用于接收的天线部命名为“天线部δ”。
并且,通信局#2将包括“用于通信局#1发送调制信号的天线(决定的天线部γ)的信息”的天线关联码元群$3(3453)发送给通信局#1。此时,天线关联码元群$3(3453)也可以包括决定了的接收天线的信息。
另外,关于天线部的决定方法,与图35、图36的说明相同。
通信局#1对来自天线部α的乘法系数设定用码元群4703_1以及来自天线部γ的乘法系数设定用码元群4703_2进行发送。此时,这些码元群的构成例如图43、图44、图45、图46所示,详细的工作如以上所述。
通信局#2根据图43、图44、图45、图46所记载的基准信号,来估计通信状态,并估计良好的“通信局#1的天线部γ的乘法系数”。并且,通信局#2将与接收品质良好的“通信局#1的天线部γ的乘法系数”有关的信息(图47的“发送&2(4704)”)向通信局#1发送。
并且,通信局#2通过对来自天线部α的乘法系数设定用码元群4703_1以及来自天线部γ的乘法系数设定用码元群4703_2进行接收,来估计图40所示的天线部中的、在天线部δ使用的乘法系数。并且,通信局#2对在天线部δ使用的乘法系数进行设定。
通信局#1接收由通信局#2发送的“发送&2(4704)”,判断为天线设定已经结束,发送数据码元群3411_1以及数据码元群3411_2。此时,数据码元群3411_1与数据码元群3411_2成为以同一频率、同一时间来发送,即利用以实施方式1的说明为例的MIMO传输方式而被发送。并且,通信局#1为了发送调制信号而使用的天线为天线部α以及天线部γ。另外,虽然在数据码元群3411_1以及数据码元群3411_2没有记载,在数据码元群3411_1以及数据码元群3411_2中也可以包括数据码元以外的用于传输控制信息的码元、前同步码、导频码元、基准码元等码元。
接着,对图48中的“通信局#1与通信局#2进行通信的第三个例子”进行说明。
通信局#1与通信局#2进行通信的第三个例子:
步骤ST48-1:
通信局#1从图29的第1A天线部2915A发送信号。在此之后,通信局#1从第2A天线部2916A发送信号,从第3A天线部2917A发送信号,从第1B天线部2915B发送信号,从第2B天线部2916B发送信号,从第3B天线部2917B发送信号。
步骤ST48-2:
通信局#2接收在步骤ST48-1发送的调制信号,从“第1A天线部2915A、第2A天线部2916A、第3A天线部2917A、第1B天线部2915B、第2B天线部2916B、第3B天线部2917B”中,决定一个天线部,以作为通信局#1为了发送调制信号的天线。另外,在此将决定了的在发送时使用的天线部命名为“决定的天线部α”。
并且,由于通信局#2接收由通信局#1从天线部α发送的信号,因此,从图30的第1X天线部3001X、第2X天线部3002X、第3X天线部3003X、第1Y天线部3001Y、第2Y天线部3002Y、第3Y天线部3003Y中决定一个在接收时使用的接收天线部。另外,在此将决定了的用于接收的天线部命名为“决定的天线部β”。
步骤ST48-3:
将决定了一个将要使用的接收天线部通知给通信局#1。此时,也可以将决定了的接收天线的信息通知给通信局#1。
步骤ST48-4:
通信局#1按照以下的规则发送信号。
·规则:在决定的天线部α为第1A天线部2915A或者第2A天线部2916A或者第3A天线部2917A的情况下,通信局#1从“决定的天线部α和第1B天线部2915B”发送信号。在此之后进行的发送是,“从决定的天线部α和第2B天线部2916B发送信号”,“从决定的天线部α和第3B天线部2917B发送信号”。另外,也可以是,从决定的天线部α和第1B天线2915B发送信号,接着,从第2B天线2916B发送信号,从第3B天线发送信号2917B。
·规则:在决定的天线部α为第1B天线部2915B或者第2B天线部2916B或者第3B天线部2917B的情况下,通信局#1从“决定的天线部α和第1A天线部2915A”发送信号。在此之后,从“决定的天线部α和第2A天线部2916A”发送信号,从“决定的天线部α和第3A天线部2917A”发送信号。另外,也可以是,从决定的天线部α和第1A天线2915A发送信号,接着,从第2A天线2916A发送信号,从第3A天线2917A发送信号。
步骤ST48-5:
通信局#2决定一个“与通信局#1的天线部α同时使用的、对调制信号进行发送的天线部”。另外,将决定了的用于发送的天线部命名为“决定的天线部γ”。通信局#2按照以下的规则,决定一个新的接收天线部。
·规则:在决定的天线部β为第1X天线部3001X或者第2X天线部3002X或者第3X天线部3003X的情况下,通信局#2从第1Y天线部3001Y或者第2Y天线部3002Y或者第3Y天线部3003Y中,决定一个新的在接收时使用的天线。
·规则:在决定的天线部β为第1Y天线部3001Y或者第2Y天线部3002Y或者第3Y天线部3003Y的情况下,通信局#2从第1X天线部3001X或者第2X天线部3002X或者第3X天线部3003X中决定一个新的在接收时使用的天线。
步骤ST48-6:
通信局#2将“用于通信局#1发送调制信号的天线(决定的天线部γ)的信息”发送给通信局#1。通信局#2将决定了一个新的将要使用的接收天线部通知给通信局#1。也可以将决定了的接收天线部的信息通知给通信局#1。另外,将决定了的用于接收的天线部命名为“天线部δ”。
步骤ST48-7:
通信局#1利用天线部α和天线部γ,开始进行数据码元的发送。使用天线部α和天线部γ,开始2个调制信号的发送。
针对通信局#1与通信局#2进行通信的第三个例子虽然用图48进行了说明,也可以在图48的<P>中添加图32的处理,在图48的<Q>中添加图33的处理。此时的通信局#1与通信局#2进行通信的说明与以前的说明相同。
图49示出了通信局#1以及通信局#2的时间轴中的发送帧的基于图48的例子,图49(a)示出了通信局#1的时间轴中的发送帧、图49中的(b)示出了通信局#2的时间轴中的发送帧。另外,在图49(a)、图49的(b),码元也可以存在于频率轴。
如图49所示,首先,通信局#1从第1A天线部2915A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01,在此之后,从第2A天线部2916A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02、从第3A天线部2917A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03、从第1B天线部2915B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04、从第2B天线部2916B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05、从第3B天线部2917B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06。另外,将这些码元群称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80。
通信局#2接收由通信局#1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80。并且,例如对利用第1A天线部2915A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01中的接收电场强度、利用第2A天线部2916A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02中的接收电场强度、利用第3A天线部2917A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03中的接收电场强度、利用第1B天线部2915B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04中的接收电场强度、利用第2B天线部2916B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05中的接收电场强度、利用第3B天线部2917B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06中的接收电场强度进行比较,估计接收电场强度增大的通信局#1的天线部,并选择希望通信局#1在发送调制信号时使用的天线部。并且,通信局#2对包括该选择的天线部的信息的天线关联码元群$1(4951)进行发送。
并且,通信局#2利用第1X天线部3001X、第2X天线部3002X、第3X天线部3003X、第1Y天线部3001Y、第2Y天线部3002Y、第3Y天线部3003Y,来接收由通信局#1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80。并且,通信局#2决定在接收时使用的天线部。另外,将决定的天线部称为天线部β。
通信局#1接收由通信局#2发送的天线关联码元群$1(4951),根据由通信局#2发送的天线关联码元群$1(4951)中包含的“选择的天线部的信息”,来决定为了发送调制信号而使用的天线部(天线部α)。
据此,决定了一个通信局#1在发送时使用的天线部、以及一个通信局#2使用的天线部。
通信局#1按照以下的规则进行如下的发送,即“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4907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4907_2,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4908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4908_2,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4909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909_2”。另外,将这些码元群称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组4981。
·规则:在决定的天线部α为第1A天线部2915A或者第2A天线部2916A或者第3A天线部2917A的情况下,通信局#1进行如下的发送,即“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4907_1,从第1B天线部2915B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4907_2”。在此之后,“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4908_1,从第2B天线部2916B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4908_2”,“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4909_1、从第3B天线部2917B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909_2”。
另外,也可以是,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4907_1,从第1B天线2915B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4907_2,接着,从第2B天线2916B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4908_2,从第3B天线2917B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909_2。此时,码元的发送顺序并非受此所限。
·规则:在决定的天线部α为第1B天线部2915B或者第2B天线部2916B或者第3B天线部2917B的情况下,通信局#1进行如下发送,“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4907_1,从第1A天线部2915A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4907_2”。在此之后,“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4908_1,从第2A天线部2916A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4908_2”,“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4909_1,从第3A天线部2917A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909_2”。
另外,也可以是,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4907_1,从第1A天线2915A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4907_1,接着,从第2A天线2916A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4908_2,从第3A天线2917A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909_2。此时,发送码元的顺序并非受此所限。
并且,通信局#1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4907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4907_2。同样,通信局#1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4908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4908_2。同样,通信局#1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4909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909_2。此时,这些码元群的构成例如图36、图37所示,关于详细的工作与以前的说明相同。
通信局#2根据在图36、图37记载的基准信号,来估计通信状态,并估计良好的“通信局#1的天线部γ”。并且,通信局#2将与接收品质良好的“通信局#1的天线部γ”有关的信息(图49的“发送$2(4952)”)向通信局#1发送。
并且,通信局#2接收由通信局#1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组4981。并且,通信局#2决定在接收时使用的新的天线部。另外,将决定的天线部称为天线部δ。
通信局#1接收由通信局#2发送的“发送$2(4952)”,通信局#1获得使用的发送天线部γ的信息。并且,通信局#1判断天线设定已经结束,发送数据码元群4910_1以及数据码元群4910_2。此时,数据码元群4910_1与数据码元群4910_2成为以同一频率、同一时间来发送,即利用以实施方式1的说明为例的MIMO传输方式而被发送。并且,通信局#1在发送调制信号时使用的天线成为天线部α以及天线部γ。另外,虽然在数据码元群4910_1以及数据码元群4910_2没有记载,在数据码元群4910_1以及数据码元群4910_2中也可以包括数据码元以外用于传输控制信息的码元、前同步码、导频码元、基准码元等码元。
接着,对图49中的与上述不同的工作进行说明。
如图49所示,首先,通信局#1从第1A天线部2915A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01,在此之后,从第2A天线部2916A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02、从第3A天线部2917A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03、从第1B天线部2915B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04、从第2B天线部2916B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05、从第3B天线部2917B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06。另外,将这些码元群称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80。
通信局#1所具备的各天线部(各发送天线部)如以前说明所述,成为图39所示的天线构成,通信局#2所具备的各天线部(各接收天线部)成为图40所示的天线构成。
因此,通信局#1以上述说明的图41、图42所示的帧构成,来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01、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02、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03、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04、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05、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06。此时,关于图41、图42的帧构成,由于以前说明过,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关于图41、图42中的天线ID码元4101、4201、4202、……的发送方法、基准信号4102-1、4102-2、4102-3、……的发送方法,与上述的说明相同,以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分别构成天线ID码元、以及基准码元。
通信局#2接收由通信局#1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80。并且,例如对如下的接收电场强度进行比较,即:在利用第1A天线部2915A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01,按每个适用了乘法系数的接收电场强度;在利用第2A天线部2916A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02,按每个适用了乘法系数的接收电场强度;在利用第3A天线部2917A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03,按每个适用了乘法系数的接收电场强度;在利用第1B天线部2915B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04,按每个适用了乘法系数的接收电场强度;在利用第2B天线部2916B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05,按每个适用了乘法系数的接收电场强度;以及在利用第3B天线部2917B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06,按每个适用了乘法系数的接收电场强度,从而通过进行这样的比较,来估计接收电场强度增大的通信局#1的天线部以及乘法系数组,选择希望通信局#1在发送调制信号时使用的天线部以及乘法系数组。并且,通信局#2对包括该选择的天线部的信息以及乘法系数组的信息的天线关联码元群$1(4951)进行发送。另外,接收电场强度是指,例如对适用了乘法系数组#A时的接收电场强度进行估计,对适用了乘法系数组#B时的接收电场强度进行估计,像这样按照乘法系数组来估计的接收电场强度。
并且,通信局#2利用第1X天线部3001X、第2X天线部3002X、第3X天线部3003X、第1Y天线部3001Y、第2Y天线部3002Y、第3Y天线部3003Y,来接收由通信局#1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80。此时,通信局#2由于具备图40所示的天线部,因此在进行各天线部的系数的变更的同时,接收天线设定用码元群。并且,通信局#2在决定接收时使用的天线部的同时,对决定的天线部所使用的系数进行决定。另外,将决定的天线部称为天线部β。
通信局#1接收由通信局#2发送的天线关联码元群$1(4951),根据由通信局#2发送的天线关联码元群$1(4951)中包含的“选择的天线部的信息以及乘法系数组的信息”,来决定在发送调制信号时使用的天线部(天线部α),并且对乘法系数进行设定。
据此,决定了通信局#1在发送时使用的一个天线部以及乘法系数,并且决定了通信局#2使用的一个天线部以及乘法系数。
通信局#1按照以下的规则进行发送,即“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4907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4907_2,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4908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4908_2,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4909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909_2”。另外,将这些码元群称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组4981。
·规则:在决定的天线部α为第1A天线部2915A或者第2A天线部2916A或者第3A天线部2917A的情况下,通信局#1进行如下的发送,即“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4907_1,从第1B天线部2915B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4907_2”。在此之后,“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4908_1,从第2B天线部2916B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4908_2”,“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4909_1,从第3B天线部2917B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909_2”。
另外,也可以是,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4907_1,从第1B天线2915B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4907_2,接着,从第2B天线2916B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4908_2,从第3B天线2917B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909_2。此时,码元的发送顺序并非受此所限。
·规则2:在决定的天线部α为第1B天线部2915B或者第2B天线部2916B或者第3B天线部2917B的情况下,通信局#1进行如下的发送,即“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4907_1,从第1A天线部2915A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4907_2”。在此之后,“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4908_1,从第2A天线部2916A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4908_2”,“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4909_1,从第3A天线部2917A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909_2”。
另外,也可以是,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4907_1,从第1A天线2915A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4907_1,接着,从第2A天线2916A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4908_2,从第3A天线2917A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909_2。此时,发送码元的顺序并非受此所限。
并且,通信局#1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4907_1,并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4907_2。同样,通信局#1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4908_1,并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4908_2。同样,通信局#1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4909_1,并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909_2。此时,这些码元群的构成例如图43、图44、图45、图46所示,关于详细的工作与以前所述相同。
通信局#2根据图43、图44、图45、图46所记载的基准信号,来估计通信状态,并估计良好的“通信局#1的天线部γ的乘法系数”。并且,通信局#2将与接收品质良好的“通信局#1的天线部γ的乘法系数”有关的信息(图49的“发送$2(4952)”)向通信局#1发送。
并且,通信局#2接收由通信局#1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组4981。此时,由于通信局#2具备图40所示的天线部,因此,在进行各天线部的系数的变更的同时,接收天线设定用码元群组4981。并且,通信局#2在决定接收时使用的新的天线部的同时,对在决定的天线部使用的系数进行决定。另外,将决定的天线部称为天线部δ。
通信局#1接收由通信局#2发送的“发送$2(4952)”,获得通信局#1使用的发送天线部γ的信息。并且,通信局#1判断为天线设定已结束,对数据码元群4910_1以及数据码元群4910_2进行发送。此时,数据码元群4910_1与数据码元群4910_2成为以同一频率、同一时间来发送,即利用以实施方式1的说明为例的MIMO传输方式而被发送。并且,通信局#1在发送调制信号时使用的天线成为天线部α以及天线部γ。另外,虽然在数据码元群4910_1以及数据码元群4910_2中没有记载,在数据码元群4910_1以及数据码元群4910_2中也可以包括数据码元以外的用于传输控制信息的码元、前同步码、导频码元、基准码元等码元。
图50示出了通信局#1以及通信局#2的时间轴中的发送帧的构成,图50(a)示出通信局#1的时间轴中的发送帧,图50中的(b)示出通信局#2的时间轴中的发送帧。另外,在图50中的(a)、(b),码元也可以存在于频率轴。
在图50中,对于与图49相同的工作赋予相同的符号。
如图49所示,首先,通信局#1从第1A天线部2915A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01,在此之后,从第2A天线部2916A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02、从第3A天线部2917A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03、从第1B天线部2915B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04、从第2B天线部2916B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05、从第3B天线部2917B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06。另外,将这些码元群称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80。
通信局#2接收由通信局#1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80。并且,例如通过对利用第1A天线部2915A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01中的接收电场强度、利用第2A天线部2916A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02中的接收电场强度、利用第3A天线部2917A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03中的接收电场强度、利用第1B天线部2915B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04中的接收电场强度、利用第2B天线部2916B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05中的接收电场强度、利用第3B天线部2917B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06中的接收电场强度进行比较,来估计接收电场强度增大的通信局#1的天线部,并选择希望通信局#1在发送调制信号时使用的天线部。并且,通信局#2对包括该选择的天线部的信息的天线关联码元群$1(4951)进行发送。
并且,通信局#2利用第1X天线部3001X、第2X天线部3002X、第3X天线部3003X、第1Y天线部3001Y、第2Y天线部3002Y、第3Y天线部3003Y,来接收由通信局#1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80。并且,通信局#2决定在接收时使用的天线部。另外,将决定的天线部称为天线部β。
通信局#1接收由通信局#2发送的天线关联码元群$1(4951),从而知道决定了一个通信局#2在接收时使用的天线部。据此,决定了一个通信局#1在发送时使用的天线部,以及一个通信局#2将要使用的天线部。
通信局#1所具备的各天线部(各发送天线部)如以前说明所述,为图39所示的天线构成,通信局#2所具备的各天线部(各接收天线部)为图40所示的天线构成。
因此,通信局#1以上述说明的图41、图42所示的帧构成,从天线部α发送乘法系数设定用码元群5001。此时,对于图41、图42的帧构成,由于与以前的说明相同,因此省略详细说明。图41、图42中的天线ID码元4101、4201、4202、……例如可以包括与天线部α有关的ID的信息。并且,对在图39的天线部使用的乘法系数组进行切换,并发送基准信号4102-1、4102-2、4102-3、……。另外,关于详细的说明如以上所述。
于是,通信局#2根据这些基准信号的通信状态(乘法系数设定用码元群5001),估计接收品质良好的“通信局#1的天线部α的乘法系数”。并且,通信局#2将与接收品质良好的“通信局#1的天线部α的乘法系数”有关的信息(图50的“发送&1(5002)”)向通信局#1发送。
并且,通信局#2通过接收乘法系数设定用码元群5001,来估计图40所示的天线构成部中的使用的恰当的乘法系数。并且,通信局#2对在天线部β使用的乘法系数进行设定。
通信局#1按照以下的规则进行发送,即“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4907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4907_2,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4908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4908_2,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4909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909_2”。另外,将这些码元群称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组4981。
·规则:在决定的天线部α为第1A天线部2915A或者第2A天线部2916A或者第3A天线部2917A的情况下,通信局#1进行如下的发送,即“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4907_1,从第1B天线部2915B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4907_2”。在此之后,“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4908_1,从第2B天线部2916B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4908_2”,“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4909_1,从第3B天线部2917B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909_2”。
另外,也可以是,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4907_1,从第1B天线2915B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4907_2,接着,从第2B天线2916B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4908_2,从第3B天线2917B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909_2。此时,码元的发送顺序并非受此所限。
·规则:在决定的天线部α为第1B天线部2915B或者第2B天线部2916B或者第3B天线部2917B的情况下,通信局#1进行如下的发送,即“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4907_1,从第1A天线部2915A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4907_2”。在此之后,“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4908_1,从第2A天线部2916A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4908_2”,“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4909_1,从第3A天线部2917A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909_2”。
另外,也可以是,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4907_1,从第1A天线2915A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4907_1,接着,从第2A天线2916A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4908_2,从第3A天线2917A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909_2。此时,发送码元的顺序并非受此所限。
并且,通信局#1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4907_1,并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4907_2。同样,通信局#1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4908_1,并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4908_2。同样,通信局#1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4909_1,并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909_2。此时,这些码元群的构成例如图36、图37所示,关于详细的工作与上述说明相同。
通信局#2根据图36、图37所记载的基准信号,估计通信状态,并估计良好的“通信局#1的天线部γ”。并且,通信局#2将与接收品质良好的“通信局#1的天线部γ”有关的信息(图49的“发送$2(4952)”)向通信局#1发送。
通信局#1对来自天线部α的乘法系数设定用码元群5003_1以及来自天线部γ的乘法系数设定用码元群5003_2进行发送。此时,这些码元群的构成例如、图43、图44、图45、图46所示,关于详细的工作与以上说明相同。
通信局#2根据图43、图44、图45、图46所记载的基准信号,估计通信状态,并估计良好的“通信局#1的天线部γ的乘法系数”。并且,通信局#2将与接收品质良好的“通信局#1的天线部γ的乘法系数”有关的信息(图50的“发送&2(5004)”)向通信局#1发送。
并且,通信局#2通过对来自天线部α的乘法系数设定用码元群5003_1以及来自天线部γ的乘法系数设定用码元群5003_2进行接收,从而对图40所示的天线部中的由天线部δ使用的乘法系数进行估计。并且,通信局#2对天线部δ所使用的乘法系数进行设定。
通信局#1接收由通信局#2发送的“发送&2(5004)”,从而获得通信局#1使用的发送天线部γ的信息。并且,通信局#1判断为天线设定已结束,发送数据码元群4910_1以及数据码元群4910_2。此时,数据码元群4910_1与数据码元群4910_2以同一频率、同一时间发送,即,利用以实施方式1的说明为例的MIMO传输方式而被发送。并且,通信局#1在发送调制信号时使用的天线成为天线部α以及天线部γ。另外,虽然在数据码元群4910_1以及数据码元群4910_2中没有记载,在数据码元群4910_1以及数据码元群4910_2中也可以包括数据码元以外的用于传输控制信息的码元、前同步码、导频码元、基准码元等码元。
如以上所述,通信局#1首先为了决定在发送时使用的天线部,而从各天线部发送基准码元,从通信局#2获得各基准码元的通信状态,决定一个用于发送数据码元的天线部(天线部α),接着,通信局#1从天线部α和各天线部发送基准码元,从通信局#2获得从天线部α发送的基准码元的通信状态以及从各天线部发送的基准码元的通信状态,并决定一个发送数据码元的天线部(天线部γ),从而能够得到的效果是,通信局#2能够得到高的数据的接收品质。另外,此时也可以决定在收发天线使用的乘法系数。并且,本申请的一个要点是,“在进行单独发送之后进行多个发送,并进行天线选择”。并且,在本实施方式对若干个帧构成进行了说明,在这些帧构成中,在频率轴上也存在码元。
另外,也可以是,在图34、图47的数据码元群3411_1、3411_2、以及图49、图50的数据码元群4910_1、4910_2,通信局#1对发送时使用的天线部α的(ID)信息、发送时使用的天线γ的(ID)信息、与天线部α的系数有关的信息、与天线部γ的系数有关的信息一起进行发送。
并且,如图41、图42、图43、图44、图45、图46所示,在通信局#1对发送天线部的乘法系数进行变更,对基准信号进行发送的情况下,图41至图46所记载的天线ID码元除了包括与天线ID有关的信息以外,还包括与乘法系数有关的信息。此时,与乘法系数有关的信息可以是进行乘法的系数的信息本身,也可以是与乘法系数有关的ID的信息。
例如,针对第一个乘法系数组,分配“#1”以作为与乘法系数有关的ID,针对第二个乘法系数组,分配“#2”以作为与乘法系数有关的ID,……如此进行分配。
并且,例如在生成基准信号时,在利用第一个乘法系数组的情况下,将与“#1”的ID对应的信息包含在天线ID码元中,由通信局#1发送该天线ID码元。
此时,通信局#2决定通信局#1在发送时使用的天线以及乘法系数,即通信局#2针对天线的识别和乘法系数的识别,例如根据由通信局#1发送的天线ID的信息和乘法系数的(ID的)信息来执行,通信局#2针对通信局#1,发送“通信局#1在发送时使用的天线的信息”,并将“乘法系数的ID的信息”一起发送。
(实施方式2的补充)
在实施方式2中的图29的通信局#1的构成中,第1A天线部2915A、第2A天线部2916A、第3A天线部2917A、第1B天线部2915B、第2B天线部2916B、第3B天线部2917B可以分别具有不同性质的天线特性。另外,例如,将具有第1极化波特性的天线与具有第2极化波特性的天线(第1极化波特性与第2极化波特性不同。(作为一个例子,第1极化波特性为水平极化波、第2极化波特性为垂直极化波))的关系称为“不同性质的天线特性”。
并且,作为其他的方法,将“第1A天线部2915A、以及、第2A天线部2916A、以及、第3A天线部2917A”视为具有第1天线特性,将“第1B天线部2915B、以及、第2B天线部2916B、以及、第3B天线部2917B”视为具有第2天线特性,第1天线特性与第2天线特性为不同的方法。这样,具有第1天线特性的天线部与具有第2天线特性的天线部这两者被用于通信局#1对调制信号进行发送时,因此按照用例,通信局#2会有得到良好的数据的接收品质的可能性。
但是,对DMG天线进行以下的定义。
“Directional multi-gigabit(DMG)antenna(定向多千兆比特天线):A DMG antennais a phased array,a single element antenna,or a set of switch beam antennascovered by a quasi-omni antenna pattern(DMG天线是一相控阵天线,由准全向天线图案覆盖的单元天线或一组开关波束天线)”
在实施方式2中的图29的通信局#1的构成中,第1A天线部2915A、第2A天线部2916A、第3A天线部2917A、第1B天线部2915B、第2B天线部2916B、第3B天线部2917B可以分别是具有不同性质的DMG天线。
并且,作为其他的方法,有将“第1A天线部2915A、以及、第2A天线部2916A、以及、第3A天线部2917A”作为第1DMG天线,将“第1B天线部2915B、以及、第2B天线部2916B、以及、第3B天线部2917B”作为第2DMG天线的方法。即,第1DMG天线与第2DMG天线是性质不同的天线。这样,由于第1DMG天线与第2DMG天线这两者在通信局#1对调制信号进行发送时使用,因此,按照用例,会有通信局#2能够得到良好的数据接收品质的可能性。
另外,给出第1A天线部2915A、第2A天线部2916A、第3A天线部2917A、第1B天线部2915B、第2B天线部2916B、第3B天线部2917B的天线特性(天线的种类等)的方法并非受上述所限。例如,第1A天线部2915A、第2A天线部2916A、第3A天线部2917A、第1B天线部2915B、第2B天线部2916B、第3B天线部2917B可以是具有同一性质的天线特性的天线。
并且,在实施方式2的图30的通信局#2的构成中,第1X天线部3001X、第2X天线部3002X、第3X天线部3003X、第1Y天线部3001Y、第2Y天线部3002Y、第3Y天线部3003Y可以分别具有不同性质的天线特性。另外,例如将具有第1极化波特性的天线与具有第2极化波特性的天线(第1极化波特性与第2极化波特性不同。(作为一个例子,第1极化波特性为水平极化波,第2极化波特性为垂直极化波))的关系称为“不同性质的天线特性”。
并且,作为其他的方法,有使第1天线特性与第2天线特性不同的方法,此时,将“第1X天线部3001X、以及、第2X天线部3002X、以及、第3X天线部3003X”设为具有第1天线特性,将“第1Y天线部3001Y、以及、第2Y天线部3002Y、以及、第3Y天线部3003Y”设为具有第2天线特性。这样,具有第1天线特性的天线部与具有第2天线特性的天线部这两者在通信局#2对调制信号进行接收时使用,因此,按照用例,会有通信局#2能够得到良好的数据的接收品质的可能性。
在实施方式2的图30的通信局#2的构成中,第1X天线部3001X、第2X天线部3002X、第3X天线部3003X、第1Y天线部3001Y、第2Y天线部3002Y、第3Y天线部3003Y可以是分别具有不同性质的DMG天线。
并且,作为其他的方法,有将“第1X天线部3001X、以及、第2X天线部3002X、以及、第3X天线部3003X”设为第1DMG天线、将“第1Y天线部3001Y、以及、第2Y天线部3002Y、以及、第3Y天线部3003Y”设为第2DMG天线的方法。即,第1DMG天线与第2DMG天线为性质不同的天线。这样,由于第1DMG天线与第2DMG天线这两者在通信局#2对调制信号进行接收时使用,因此,按照用例,会有通信局#2能够得到良好的数据的接收品质的可能性。
另外,关于给出第1X天线部3001X、第2X天线部3002X、第3X天线部3003X、第1Y天线部3001Y、第2Y天线部3002Y、第3Y天线部3003Y的天线特性(天线的种类等)的方法,并非受上述所限。例如,第1X天线部3001X、第2X天线部3002X、第3X天线部3003X、第1Y天线部3001Y、第2Y天线部3002Y、第3Y天线部3003Y也可以是具有同一性质的天线特性的天线。
(实施方式3)
在实施方式2中所说明的方法是,在包括实施方式1的从多个天线发送多个调制信号的例如MIMO传输方式中,发送装置为了发送多个调制信号而选择将要使用的多个天线的方法,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与实施方式2不同的例子进行说明。
首先,从通信装置的构成概要开始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考虑的情况是,图51所示的通信局#1与图52所示的通信局#2进行通信。
图51示出了通信局#1的构成。另外,对于与图29相同的工作赋予相同的符号,由于这部分在实施方式2中进行了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天线设定处理部2905将来自通信对方的控制信息2956、帧构成信号2908作为输入,根据帧构成信号2908,在输出天线设定用的调制信号2906A、2960B的同时,例如根据来自通信对方的控制信息2956,输出例如包括选择的天线的信息、在天线的加权信息等信息的天线控制信号5104。另外,针对详细的工作待后述。
天线选择部5101将发送信号2910A、发送信号2910B、帧构成信号2908、天线控制信号5104作为输入,按照帧构成信号2908、天线控制信号5104,在进行天线的选择的同时,对天线的切换定时进行控制,将发送信号2910A向5102_1、5102_2、5102_3、5102_4、5102_5、5102_6中的任一个输出,将发送信号2910B向5102_1、5102_2、5102_3、5102_4、5102_5、5102_6中的任一个输出。因此,发送信号2910A作为电波,而从第1A天线部5103_1、第2A天线部5103_2、第3A天线部5103_3、第4A天线部5103_4、第5A天线部5103_5、第6A天线部5103_6的任一个的天线部输出。并且,发送信号2910B作为电波,而从第1A天线部5103_1、第2A天线部5103_2、第3A天线部5103_3、第4A天线部5103_4、第5A天线部5103_5、第6A天线部5103_6的任一个的天线部输出。但是,发送信号2910A与发送信号2910B从不同的天线部发送。
另外,第1A天线部5103_1、第2A天线部5103_2、第3A天线部5103_3、第4A天线部5103_4、第5A天线5103_5、第6A天线5103_6例如分别由多个天线构成。
并且,第1A天线部5103_1、第2A天线部5103_2、第3A天线部5103_3、第4A天线部5103_4、第5A天线部5103_5、以及、第6A天线部5103_6分别将帧构成信号2908、天线控制信号5104作为输入,按照帧构成信号2908、天线控制信号5104,对多个天线的加权、或者相位的参数以恰当的定时进行变更。
另外,在图51中,作为一个例子,虽然将发送天线部的个数设为6个,不过这仅为一个例子,发送天线部的的数量并非受此所限。
图52示出通信局#2的构成。另外,对于与图30相同的工作赋予相同的符号,由于该部分在实施方式2中进行了说明,在此省略说明。
天线选择部5203将在第1X天线部5201_1接收的接收信号5202_1、在第2X天线部5201_2接收的接收信号5202_2、在第3X天线部5201_3接收的接收信号5202_3、在第4X天线部5201_4接收的接收信号5202_4、在第5X天线部5201_5接收的接收信号5202_5、在第6X天线部5201_6接收的接收信号5202_6作为输入,与此同时,将控制信息3013以及天线控制信号5204作为输入。于是,天线选择部5203按照控制信息3013以及天线控制信号3015X,以恰当的定时来进行天线选择,从接收信号5202_1、5202_2、5202_3、5202_4、5201_5中,例如选择任意的两个信号,并作为接收信号3008X、8008Y来输出。另外,关于天线选择的方法待后述。
第1X天线部5201_1、第2X天线部5201_2、第3X天线部5201_3、第4X天线部5201_4、第5X天线部5201_5、第6X天线部5201_6例如分别由多个天线构成。
第1X天线部5201_1、第2X天线部5201_2、第3X天线部5201_3、第4X天线部5201_4、第5X天线部5201_5、第6X天线部5201_6分别将控制信息3013以及天线控制信号5204作为输入,按照控制信息3013以及天线控制信号5204,以恰当的定时对多个天线的加权、或者相位的参数进行变更。
天线设定处理部3014将基带信号3010X、3010Y、控制信息3013作为输入,从与控制信息3013中的帧构成有关的信息中,对天线关联的设定中所需要的信号进行检测,输出天线控制信号5204、以及天线关联用的信息3016。另外,天线控制信号5204包括与接收天线有关的加权、或者与相位变更参数有关的信息、与接收天线的切换定时有关的信息,天线关联用的信息3016包括用于通信局#1发送调制信号的天线的信息。
另外,在图52虽然将接收天线部的个数设定为6个,这仅为一个例子,接收天线部的个数并非受该数量所限。
接着,利用图53对通信局#1与通信局#2进行通信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通信局#1与通信局#2进行通信的第一个例子:
步骤ST53-1:
通信局#1从图51的第1A天线部5103_1发送信号。在此之后,通信局#1从第2A天线部5103_2发送信号,从第3A天线部5103_3发送信号,从第4A天线部5103_4发送信号,从第5A天线部5103_5发送信号,从第6A天线部5103_6发送信号。
步骤ST53-2:
通信局#2接收在步骤ST53-1发送的调制信号,针对“通信局#1在发送调制信号时使用的天线”,从“第1A天线部5103_1、第2A天线部5103_2、第3A天线部5103_3、第4A天线部5103_4、第5A天线部5103_5、第6A天线部5103_6”中决定一个天线部。另外,在此将决定了的在发送时使用的天线部命名为“决定的天线部α”。
步骤ST53-3:
通信局#2将“通信局#1在发送调制信号时使用的天线(决定的天线部α)的信息」发送给通信局#1。
步骤ST53-4:
通信局#1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信号。
步骤ST53-5:
通信局#2对从通信局#1(决定了的)天线部α发送的信号进行接收,从图52的第1X天线部5201_1、第2X天线部5201_2、第3X天线部5201_3、第4X天线部5201_4、第5X天线部5201_5、第6X天线部5201_6中,决定一个在进行接收时使用的接收天线部。另外,在此将决定了的用于接收的天线部命名为“决定的天线部β”。
步骤ST53-6:
将决定了一个将要使用的接收天线部之状况通知给通信局#1。此时,可以将决定了的接收天线的信息通知给通信局#1。
步骤ST53-7:
通信局#1按照以下的规则发送信号。
·规则:通信局#1“从决定的天线部α和天线部g1发送信号”。在此之后,“从决定的天线部α和天线部g2发送信号”,“从决定的天线部α和天线部g3发送信号”,“从决定的天线部α和天线部g4发送信号”,“从决定的天线部α和天线部g5发送信号”。
另外,也可以是,从决定的天线部α和天线部g1发送信号,接着,从天线部g2发送信号,从天线部g3发送信号,从天线部g4发送信号,从天线部g5发送信号。
另外,天线部α、天线部g1、天线部g2、天线部g3、天线部g4、天线部g5分别是第1A天线部5103_1、第2A天线部5103_2、第3A天线部5103_3、第4A天线部5103_4、第5A天线部5103_5、第6A天线部5103_6的任一个,天线部α是与天线部g1、天线部g2、天线部g3、天线部g4、以及、天线部g5任一个均不同的天线。并且,i为1以上5以下的整数。j为1以上5以下的整数、i≠j成立,在满足该条件的所有的i、所有的j,满足天线gi与天线gj不同。
步骤ST53-8:
通信局#2“决定一个与通信局#1使用天线部α的同时对调制信号进行发送的天线部”。另外,将决定了的在发送时使用的天线部命名为“决定的天线部γ”。通信局#2决定一个新的与天线部β不同的接收天线部。另外,新决定的接收天线部是第1X天线部5201_1、第2X天线部5201_2、第3X天线部5201_3、第4X天线部5201_4、第5X天线部5201_5、第6X天线部5201_6的任一个。
步骤ST53-9:
通信局#2将“用于通信局#1发送调制信号的天线(决定的天线部γ)的信息”发送给通信局#1。通信局#2将新决定了一个将要使用的接收天线部之状况通知给通信局#1。也可以将决定了的接收天线部的信息通知给通信局#1。另外,将决定了的用于接收的天线部命名为“天线部δ”。
步骤ST53-10:
通信局#1利用天线部α和天线部γ,开始进行数据码元的发送。利用天线部α和天线部γ,开始进行2个调制信号的发送。
利用图53对通信局#1与通信局#2进行通信的第一个例子进行了说明,不过也可以在图53的<P>中添加图32的处理、在图53的<Q>中添加图33的处理。此时,通信局#1与通信局#2的通信如以下所示。
通信局#1与通信局#2进行通信的第二个例子:
步骤ST53-1:(参照图53)
通信局#1从图51的第1A天线部5103_1发送信号。在此之后,通信局#1从第2A天线部5103_2发送信号,从第3A天线部5103_3发送信号,从第4A天线部5103_4发送信号,从第5A天线部5103_5发送信号,从第6A天线部5103_6发送信号。
步骤ST53-2:(参照图53)
通信局#2接收在步骤ST53-1发送的调制信号,针对“用于通信局#1发送调制信号的天线”从“第1A天线部5103_1、第2A天线部5103_2、第3A天线部5103_3、第4A天线部5103_4、第5A天线部5103_5、第6A天线部5103_6”中决定一个天线部。另外,在此将决定了的在发送时使用的天线部命名为“决定的天线部α”。
步骤ST53-3:(参照图53)
通信局#2将“用于通信局#1发送调制信号的天线(决定的天线部α)的信息”发送给通信局#1。
步骤ST53-4:(参照图53)
通信局#1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信号。
步骤ST53-5:(参照图53)
通信局#2对从通信局#1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的信号进行接收,从图52的第1X天线部5201_1、第2X天线部5201_2、第3X天线部5201_3、第4X天线部5201_4、第5X天线部5201_5、第6X天线部5201_6,决定一个在接收时使用的接收天线部。另外,在此将决定了的用于接收的天线部命名为“决定的天线部β”。
步骤ST53-6:(参照图53)
将决定了一个将要使用的接收天线部之状况通知给通信局#1。此时,也可以将决定了的接收天线的信息通知给通信局#1。
步骤ST32-7-1:(参照图32)
通信局#1对决定的天线部α的加权、或者相位的参数进行多种变更,从天线部α发送信号。
步骤ST32-7-2:(参照图32)
通信局#2对(决定了的)天线部β的加权、或者相位的参数进行多种变更,并进行接收。
步骤ST32-7-3:(参照图32)
通信局#2将“用于通信局#1发送调制信号的天线部α所使用的恰当的加权、或者相位的参数的信息”发送给通信局#1。
通信局#2将决定了将要使用的天线部的恰当的加权、或者相位的参数之状况通知给通信局#1。也可以将加权或者相位的参数的信息通知给通信局#1。
步骤ST32-7-4:(参照图32)
通信局#1根据“由通信局#2发送的天线部α的恰当的加权、或者相位参数的信息”,针对天线部α,设定恰当的加权或者相位参数。
步骤ST53-7:(参照图53)
通信局#1按照以下的规则发送信号。
·规则:通信局#1“从决定的天线部α和天线部g1发送信号”。在此之后,“从决定的天线部α和天线部g2发送信号”,“从决定的天线部α和天线部g3发送信号”,“从决定的天线部α和天线部g4发送信号”,“从决定的天线部α和天线部g5发送信号”。
另外,也可以是,从决定的天线部α和天线部g1发送信号,接着,从天线部g2发送信号,从天线部g3发送信号,从天线部g4发送信号,从天线部g5发送信号。
另外,天线部α、天线部g1、天线部g2、天线部g3、天线部g4、天线部g5分别为第1A天线部5103_1、第2A天线部5103_2、第3A天线部5103_3、第4A天线部5103_4、第5A天线部5103_5、第6A天线部5103_6的任一个,天线部α是与天线部g1、天线部g2、天线部g3、天线部g4、以及、天线部g5任一个均不同的天线。并且,i为1以上5以下的整数。j为1以上5以下的整数、i≠j成立,在满足该条件的所有的i、所有的j,满足天线gi与天线gj不同。
步骤ST53-8:(参照图53)
通信局#2“决定一个与通信局#1使用天线部α的同时对调制信号进行发送的天线部”。另外,将决定了的在发送时使用的天线部命名为“决定的天线部γ”。通信局#2决定一个新的与天线部β不同的接收天线部。另外,新决定的接收天线部是第1X天线部5201_1、第2X天线部5201_2、第3X天线部5201_3、第4X天线部5201_4、第5X天线部5201_5、第6X天线部5201_6的任一个。
步骤ST53-9:(参照图53)
通信局#2将“用于通信局#1发送调制信号的天线(决定的天线部γ)的信息”发送到通信局#1。通信局#2将新决定了一个将要使用的接收天线部之状况通知给通信局#1。也可以将决定了的接收天线部的信息通知给通信局#1。另外,将决定了的用于接收的天线部命名为“天线部δ”。
步骤ST33-10-1:(参照图33)
通信局#1在从天线部α发送信号的同时,对天线部γ的加权或者相位的参数进行多种变更,并从天线部γ发送信号。
步骤ST33-10-2:(参照图33)
通信局#2对(决定了的)天线部δ的加权或者相位的参数进行多种变更并接收。
步骤ST33-10-3:(参照图33)
通信局#2将“用于通信局#1发送调制信号的天线部γ所使用的恰当的加权或者相位的参数的信息”发送给通信局#1。
步骤ST33-10-4:(参照图33)
通信局#1根据“由通信局#2发送的天线部γ的恰当的加权或者相位参数的信息”,对天线部γ设定恰当的加权或者相位参数。
步骤ST53-10:(参照图53)
通信局#1使用天线部α和天线部γ,开始数据码元的发送。利用天线部α和天线部γ,开始2个调制信号的发送。
接着,将要说明的例子是,针对“通信局#1与通信局#2进行通信的第一个例子”的通信局#1以及通信局#2的时间轴中的发送帧的例子。
图54示出了通信局#1以及通信局#2的时间轴中的发送帧的例子,图54的(a)示出了通信局#1的时间轴中的发送帧,图54的(b)示出了通信局#2的时间轴中的发送帧。另外,在图54的(a)、(b)中,码元也可以在频率轴。
如图54所示,首先,通信局#1从第1A天线部5103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1,在此之后,从第2A天线部5103_2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2、从第3A天线部5103_3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3、从第4A天线部5103_4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401、从第5A天线部5103_5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402、从第6A天线部5103_6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403。另外,将这些码元群称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80。
通信局#2接收由通信局#1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80。并且,例如对利用第1A天线部5103_1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1的接收电场强度、利用第2A天线部5103_2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2的接收电场强度、利用第3A天线部5103_3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3的接收电场强度、利用第4A天线部5103_4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401的接收电场强度、利用第5A天线部5103_5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402的接收电场强度、利用第6A天线部5103_6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403的接收电场强度进行比较,对接收电场强度增大的通信局#1的天线部进行估计,并选择希望通信局#1在发送调制信号时使用的天线部。并且,通信局#2对包括该选择的天线部的信息的天线关联码元群$1(3451)进行发送。
通信局#1接收由通信局#2发送的天线关联码元群$1(3451),根据由通信局#2发送的天线关联码元群$1(3451)中包含的“选择的天线部的信息”,决定为了发送调制信号而使用的天线部(天线部α),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7。
通信局#2利用第1X天线部5201_1、第2X天线部5201_2、第3X天线部5201_3、第4X天线部5201_4、第5X天线部5201_5、第6X天线部5201_6,来接收由通信局#1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7,并决定一个在接收时使用的接收天线部。另外,如以前说明所述,在此将决定了的用于接收的天线部命名为“决定的天线部β”。并且,通信局#2为了将决定了一个将要使用的接收天线部之状况通知给通信局#1,而发送天线关联码元群$2(3452)。此时,天线关联码元群$2(3452)也可以包括决定了的接收天线的信息。
通信局#1接收由通信局#2发送的天线关联码元群$2(3452),从而知道决定了一个通信局#2在接收时使用的天线部。据此,决定了一个通信局#1在发送时使用的天线部,并决定了一个通信局#2将要使用的天线部。因此,进入到用于决定通信局#1在发送时将要使用的另一个天线部以及通信局#2在接收时使用的另一个天线部的过程。
通信局#1按照以下的规则,进行如下的发送,即“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1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5411_2,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2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5412_2,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3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5413_2,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4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5414_2,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5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5415_2”。另外,将这些码元群称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组5410。并且,关于天线设定用码元群组5410的发送方法待后述。
·规则:通信局#1进行如下发送,即“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1_1、从天线部g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5411_2”。在此之后,“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2_1、从天线部g2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5412_2”,“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3_1、从天线部g3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5413_2”,“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4_1、从天线部g4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5414_2”,“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5_1、从天线部g5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5415_2”。
另外,也可以是,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1_1、从天线部g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5411_2,接着,从天线部g2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5412_2、从天线部g3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5413_2、从天线部g4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5414_2、从天线部g5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5415_2。
另外,天线部α、天线部g1、天线部g2、天线部g3、天线部g4、天线部g5分别是第1A天线部5103_1、第2A天线部5103_2、第3A天线部5103_3、第4A天线部5103_4、第5A天线部5103_5、第6A天线部5103_6的任一个,天线部α是与天线部g1、天线部g2、天线部g3、天线部g4、以及、天线部g5的任一个均不同的天线。并且,i为1以上5以下的整数。j为1以上5以下的整数、i≠j成立,在满足该条件的所有的i、所有的j,满足天线gi与天线gj不同。
通信局#2接收由通信局#1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组5410。并且,通信局#2“决定一个与通信局#1使用天线部α的同时对调制信号进行发送的天线部”。另外,如以前说明所述,将决定了的发送时使用的天线部命名为“决定的天线部γ”。
并且,通信局#2决定一个新的将要使用的接收天线部。另外,如以前说明所述,将决定了的用于接收的天线部命名为“天线部δ”。
并且,通信局#2将包括“用于通信局#1发送调制信号的天线(决定的天线部γ)的信息”的天线关联码元群$3(3453)发送到通信局#1。此时,天线关联码元群$3(3453)也可以包括决定了的接收天线的信息。
通信局#1接收由通信局#2发送的天线关联码元群$3(3453),判断为天线设定已经结束,对数据码元群3411_1以及数据码元群3411_2进行发送。
此时,数据码元群3411_1与数据码元群3411_2以同一频率、同一时间来发送,即利用以实施方式1的说明为例的MIMO传输方式而被发送。
并且,通信局#1为了发送调制信号而使用的天线为天线部α以及天线部γ。
另外,虽然在数据码元群3411_1以及数据码元群3411_2没有记载,数据码元群3411_1以及数据码元群3411_2中也可以包括数据码元以外的用于传输控制信息的码元、前同步码、导频码元、基准码元等码元。
图35是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80的构成的一个例子。横轴为时间。从第1A天线部5103_1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1、从第2A天线部5103_2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2、从第3A天线部5103_3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3、从第4A天线部5103_4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401、从第5A天线部5103_5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402、从第6A天线部5103_6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403,这种各个码元群例如是图35所示的构成。
在第1A天线部5103_1、第2A天线部5103_2、第3A天线部5103_3、第4A天线部5103_4、第5A天线部5103_5、第6A天线部5103_6分别被赋予固有的天线ID。因此,例如在从第1A天线部5103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1时,在天线ID码元3501成为发送第1A天线部5103_1的天线ID。
并且,如图35所示,除了天线ID码元3501以外,基准信号3502也由通信局#1发送。基准信号3502的作用是,用于实现通信局#2对通信状态(接收品质)(例如,接收电场强度)进行估计的信号(码元)。因此,例如对于通信局#2而言也是已知的信号(例如,已知的PSK码元)。
因此,通信局#1从图54的第1A天线部5103_1发送图35的构成的码元群,以作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1。当然,天线ID码元3501示出为第1A天线部5103_1。
并且,通信局#2从图54的第1A天线部5103_1接收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1,从天线ID码元3501可知“从第1A天线部5103_1,调制信号已由通信局#1发送”。并且,通信局#2根据基准信号3502来估计通信状态。因此,通信局#2对“从图54的第1A天线部5103_1发送的调制信号的通信状态”进行估计。
同样,通信局#1从图54的第2A天线部5103_2发送图35的构成的码元群,以作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2。当然,天线ID码元3501示出为第2A天线部5103_2。
通信局#2通过进行与上述相同的工作,从而通信局#2对“从图54的第2A天线部5103_2发送的调制信号的通信状态”进行估计。
通信局#1从图54的第3A天线部5103_3发送图35的构成的码元群,以作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3。当然,天线ID码元3501示出为第3A天线部5103_3。
通信局#2通过进行与上述相同的工作,从而通信局#2对“从图54的第3A天线部5103_3发送的调制信号的通信状态”进行估计。
通信局#1从图54的第4A天线部5103_4发送图35的构成的码元群,以作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401。当然,天线ID码元3501示出为第4A天线部5103_4。
通信局#2通过进行与上述相同的工作,从而通信局#2对“从图54的第4A天线部5103_4发送的调制信号的通信状态”进行估计。
通信局#1从图54的第5A天线部5103_5发送图35的构成的码元群,以作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402。当然,天线ID码元3501示出为第5A天线部5103_5。
通信局#2通过进行与上述相同的工作,从而通信局#2对“从图54的第5A天线部5103_5发送的调制信号的通信状态”进行估计。
通信局#1从图54的第6A天线部5103_6发送图35的构成的码元群,以作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403。当然,天线ID码元3501示出为第6A天线部5103_6。
通信局#2通过进行与上述相同的工作,从而通信局#2对“从图54的第6A天线部5103_6发送的调制信号的通信状态”进行估计。
另外,如图35所示,在天线ID码元像3501那样存在的情况下,图54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80中的码元3401、3402、3403、5401、5402、5403的发送顺序可以不是图54所示的发送,码元3401、3402、3403、5401、5402、5403的发送顺序可以任意设定,并且,例如可以根据发送时刻,来变更码元3401、3402、3403、5401、5402、5403的发送顺序。即使是这样,如图35所示,由于存在天线ID码元3501,因此,通信局#2能够识别“是从哪个天线发送的调制信号”。
图36是天线设定用码元群组5410的构成的一个例子(横轴为时间)。如图54所示,在发送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1_1与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5411_2时,图36的(a)示出“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1_1”的构成,图36的(b)示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5411_2”的构成。
如图36的(b)所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5411_2”中包括天线ID码元3601。天线ID码元3601与上述说明同样,是包括为了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5411_2”而使用的天线的ID的信息的码元,通信局#2通过接收天线ID码元3601,从而能够识别通信局#1为了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5411_2”而使用的天线。
在图36(a)的“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1_1”,可以发送天线部α的天线ID的码元,也可以不发送。这是因为在通信局#1与通信局#2之间已经共享了与天线部α有关的信息。
并且,在图36的(a)的“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1_1”,在时间$1配置基准信号3602,在图36的(b)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5411_2”也是同样,在时间$1配置基准信号3603。此时,基准信号3602与基准信号3603利用同一频率而被发送。并且,基准信号3602与基准信号3603由多个码元构成。
此时,基准信号3602以及基准信号3603分别由N个码元构成。
基准信号3602的N个码元的同相成分由Iαv来表示,基准信号3602的N个码元的正交成分由Qαv来表示。
并且,基准信号3603的N个码元的同相成分由Ixv来表示,基准信号3603的N个码元的正交成分由Qxv来表示。
并且,满足以下的条件的<条件#23>或者<条件#24>的至少一方。另外,N为2以上的整数,v为0以上N-1以下的整数。
<条件#23>
满足式(47)以及式(48),v为0以上N-1以下的整数,在满足该条件的所有的v,满足Iαv≠0、以及、Ixv≠0。
<条件#24>
满足式(47)以及式(48),v为0以上N-1以下的整数,在满足该条件的所有的v,满足Qαv≠0、以及、Qxv≠0。
这样,能够知道由天线部α发送的调制信号的信道状态以及“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5411_2”中的信道状态,据此,具有能够选择适宜的天线的优点。
如图54所示,在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2_1与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5412_2时也是同样,图36的(a)成为“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2_1”的构成,图36的(b)成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5412_2”的构成。这样,对于上述说明的基准信号3602以及基准信号3603,通过满足<条件#23>或者<条件#25>的至少一方,因此能够知道由天线部α发送的调制信号的信道状态以及“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5412_2”中的信道状态,据此,具有能够选择适宜的天线的优点。
并且,如图54所示,在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3_1与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5413_2时也是同样,图36的(a)成为“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3_1”的构成,图36的(b)成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5413_2”的构成。这样,针对以上说明的基准信号3602以及基准信号3603,通过满足<条件#23>或者<条件#24>的至少一方,从而能够知道由天线部α发送的调制信号的信道状态以及“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5413_2”中的信道状态,据此,具有能够选择适宜的天线的优点。
图37示出了天线设定用码元群组5410的与图36不同的构成的一个例子。横轴为时间。如图54所示,在发送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1_1和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5411_2时,图37的(a)示出“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1_1”的构成,图37的(b)示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5411_2”的构成。
如图37的(b)所示,在“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5411_2”中包括天线ID码元3701。天线ID码元3701与上述说明同样,是包括为了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5411_2”而使用的天线的ID的信息的码元,通信局#2通过接收天线ID码元3701,从而能够识别通信局#1为了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5411_2”而使用的天线。
在图37的(a)的“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1_1”,可以发送天线部α的天线ID的码元,也可以不发送。这是因为,在通信局#1与通信局#2之间已经共享了与天线部α有关的信息。
并且,在图37的(a)的“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1_1”,在时间$2配置基准信号3703,在图37的(b)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5411_2”也是同样,在时间$1配置基准信号3702。此时,基准信号3702与基准信号3703利用同一频率而被发送。
此时,在发送基准信号3702时,从天线部α不发送调制信号,在发送基准信号3703时,在图37的(b)中不存在调制信号。
这样,能够知道由天线部α发送的调制信号的信道状态以及“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5411_2”中的信道状态,据此,具有能够选择适宜的天线的优点。
另外,帧构成并非受此所限。作为变形例,例如基准信号3702以及基准信号3703分别由N个码元构成。
基准信号3702的N个码元的同相成分由Iαv来表示,基准信号3702的N个码元的正交成分由Qαv来表示。
并且,基准信号3703的N个码元的同相成分由Ixv来表示,基准信号3703的N个码元的正交成分由Qxv来表示。
并且,满足以下的条件的<条件#25>或者<条件#26>的至少一方。另外,N为2以上的整数,v为0以上N-1以下的整数。
<条件#25>
满足式(49)以及式(50)。并且,v为0以上N-1以下的整数,存在满足Iαv=0以及Ixv=0的任一个v。
而且,v为0以上N-1以下的整数,在满足该条件的所有的v,不满足Iαv=0以及Ixv=0。
<条件#26>
满足式(49)以及式(50)。并且,v为0以上N-1以下的整数,存在满足Qαv=0以及Qxv=0的任一个的v。
而且,v为0以上N-1以下的整数,在满足该条件的所有的v,不满足Qαv=0以及Qxv=0。
这样,能够知道由天线部α发送的调制信号的信道状态以及“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5411_2”中的信道状态,据此,具有能够选择适宜的天线的优点。
如图54所示,在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2_1和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5412_2时,图37的(a)成为“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2_1”的构成,图37的(b)成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5412_2”的构成。这样,通过进行以上说明的基准信号3702以及基准信号3703的发送、或者满足<条件#25>或者<条件#26>的至少一方,从而能够知道由天线部α发送的调制信号的信道状态以及“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5412_2”中的信道状态,据此,具有能够选择适宜的天线的优点。
并且,如图54所示,在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3_1与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5413_2时也是同样,图37的(a)成为“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3_1”的构成、图37的(b)成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5413_2”的构成。这样,通过进行以上说明的基准信号3702以及基准信号3703的发送、或者满足<条件#25>或者<条件#26>的至少一方,从而能够知道由天线部α发送的调制信号的信道状态以及“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5413_2”中的信道状态,据此,具有能够选择适宜的天线的优点。
如图54所示,在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4_1与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5414_2时也是同样,图37的(a)成为“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4_1”的构成,图37的(b)成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5414_2”的构成。这样,通过进行上述说明的基准信号3702以及基准信号3703的发送、或者满足<条件#25>或者<条件#26>的至少一方,从而能够知道由天线部α发送的调制信号的信道状态以及“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5414_2”中的信道状态,据此,具有能够选择适宜的天线的优点。
如图54所示,在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5_1与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5415_2时也是同样,图37的(a)成为“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5_1”的构成,图37的(b)成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5415_2”的构成。这样,通过进行针对上述说明的基准信号3702以及基准信号3703的发送、或者满足<条件#25>或者<条件#26>的至少一方,从而能够知道由天线部α发送的调制信号的信道状态以及“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5415_2”中的信道状态,据此,具有能够选择适宜的天线的优点。
接着将要说明的例子是,如图34所示,在通信局#1像天线设定用码元群组5410那样进行了发送时,判断为通信局#2是良好的通信状态的例子。
例如图34所示,视为发送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1_1与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5411_2。此时,通信局#1与通信局#2的状态关系成为图38所示。天线部α(3802_α)发送调制信号3801_α。此时,将调制信号3801_α由z1(t)来表示(t:时间)(z1(t)能够由复数来定义)。并且,天线部u(3802_u)发送调制信号3801_u。此时,将调制信号3801_u由z2(t)来表示(z2(t)能够由复数来定义)。
将天线部α(3802_α)与天线部β(3803_β)之间的传播环境由hαβ(t)来表示、将天线部α(3802_α)与天线部v(3803_v)之间的传播环境由hαv(t)来表示、将天线部u(3802_u)与天线部β(3803_β)之间的传播环境由h(t)来表示、将天线部u(3802_u)与天线部v(3803_v)之间的传播环境由huv(t)来表示。另外,hαβ(t)、hαv(t)、h(t)、huv(t)能够由复数来定义。
并且,将由天线部β(3803_β)接收的接收信号设为接收信号3804_β,将接收信号3804_β由r1(t)来表示。将由天线部v(3803_v)接收的接收信号设为接收信号3804_v,将接收信号3804_v由r2(t)来表示。r1(t)以及r2(t)能够由复数来定义。
此时,式(51)成立。
此时,考虑到以下的两个情况。
<情况#3>通过在天线部α进行加权变更或者相位的变更,从而形成射束,通过在天线部u也进行加权变更或者相位的变更,从而形成射束。
<情况#4>将天线部α的极化波与天线部u的极化波视为不同。
在<情况#3>的情况下,作为能够得到高的接收品质的MIMO传输,在接收天线希望成为XPD增大的状态。因此,为了得到高的接收品质,可以满足以下的条件。
<条件#27>
hαβ(t)的振幅与h(t)的振幅相比是非常大的值,且huv(t)的振幅与hαv(t)的振幅相比是非常大的值。
<情况#4>的情况下,作为能够得到高的接收品质的MIMO传输,希望在接收天线成为XPD增大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可以满足以下的2个条件之中的任一个。
<条件#28>
hαβ(t)的振幅与h(t)的振幅相比是非常大的值,且huv(t)的振幅与hαv(t)的振幅相比是非常大的值。
<条件#29>
式(51)的矩阵的行列式的绝对值取大的值。
如图54所示,在通信局#1对天线设定用码元群组5410进行发送的情况下,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1_1和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5411_2,利用图38的关系,通信局#2对是否为能够得到高的接收品质的天线设定进行判别。
同样,通信局#1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2_1和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5412_2,利用图38的关系,通信局#2对是否为能够得到高的接收品质的天线设定进行判别。
通信局#1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3_1与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5413_2,利用图38的关系,通信局#2对是否为能够得到高的接收品质的天线设定进行判别。
通信局#1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4_1与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5414_2,利用图38的关系,通信局#2对是否为能够得到高的接收品质的天线设定进行判别。
通信局#1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5_1与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5415_2,利用图38的关系,通信局#2对是否为能够得到高的接收品质的天线设定进行判别。
据此,通信局#2决定一个与通信局#1使用天线部α的同时对调制信号进行发送的天线部,通信局#2新决定一个接收天线部。
接着,对利用了图34的其他的实施方法进行说明。另外,对于图34由于以上已经进行了说明,在此省略说明。
图39以图51中的通信局#1的第1A天线部5103_1、第2A天线部5103_2、第3A天线部5103_3、第4A天线部5103_4、第5A天线部5103_5、第6A天线部5103_6为例,示出了天线部的构成的一个例子。
分配部3902将调制信号3901作为输入,对调制信号3901进行分配,对调制信号3903_1、3903_2、3903_3、3903_4进行输出。
乘法部3904_1将天线控制信号3900、调制信号3903_1作为输入,根据天线控制信号3900中的乘法系数,例如将系数W1与调制信号3903_1相乘,并输出系数乘法后的调制信号3905_1。并且,系数乘法后的调制信号3905_1作为电波从天线3906_1输出。
同样,乘法部3904_2将天线控制信号3900、调制信号3903_2作为输入,根据天线控制信号3900中的乘法系数,例如将系数W2与调制信号3903_2相乘,并输出系数乘法后的调制信号3905_2。并且,系数乘法后的调制信号3905_2作为电波从天线3906_2输出。
乘法部3904_3将天线控制信号3900、调制信号3903_3作为输入,根据天线控制信号3900中的乘法系数,例如将系数W3与调制信号3903_3相乘,并输出系数乘法后的调制信号3905_3。并且,系数乘法后的调制信号3905_3作为电波从天线3906_3输出。
乘法部3904_4将天线控制信号3900、调制信号3903_4作为输入,根据天线控制信号3900中的乘法系数,例如将系数W4与调制信号3903_4相乘,并输出系数乘法后的调制信号3905_4。并且,系数乘法后的调制信号3905_4作为电波从天线3906_4输出。
另外,W1、W2,W3以及W4能够由复数来定义。
另外也可以是,“W1的绝对值、W2的绝对值、W3的绝对值、W4的绝对值相等”。此时,相当于执行了相位变更。当然,W1的绝对值、W2的绝对值、W3的绝对值、W4的绝对值也可以不相等。
并且,在图39中以天线部由4条天线构成、或者由4条天线以及4个乘法部构成为例进行了说明,不过,天线的数量并非受4条所限,也可以由2条以上的天线构成。另外,天线部也可以由1条天线构成。
图40以图52中的通信局#2的第1X天线部5201_1、第2X天线部5201_2、第3X天线部5201_3、第4X天线部5201_4、第5X天线部5201_5、第6X天线部5201_6为例,示出了天线部的构成的一个例子。
乘法部4003_1将在天线4001_1接收的接收信号4002_1、天线控制信号4000作为输入,根据天线控制信号4000中的乘法系数,例如将系数V1与接收信号4002_1相乘,并输出系数乘法后的接收信号4004_1。
乘法部4003_2将在天线4001_2接收的接收信号4002_2、天线控制信号4000作为输入,根据天线控制信号4000中的乘法系数,例如将系数V2与接收信号4002_2相乘,并输出系数乘法后的接收信号4004_2。
乘法部4003_3将在天线4001_3接收的接收信号4003_3、天线控制信号4000作为输入,根据天线控制信号4000中的乘法系数,例如将系数V3与接收信号4002_3相乘,并输出系数乘法后的接收信号4004_3。
乘法部4003_4将在天线4001_4接收的接收信号4003_3、天线控制信号4000作为输入,根据天线控制信号4000中的乘法系数,例如将系数V4与接收信号4002_4相乘,并输出系数乘法后的接收信号4004_4。
另外,V1、V2、V3以及V4能够由复数来定义。
合成部4005将系数乘法后的接收信号4004_1、4004_2、4004_3、4004_4作为输入,对系数乘法后的接收信号4004_1、4004_2、4004_3、4004_4进行合成,并输出合成后的接收信号4006。
另外,也可以是,“V1的绝对值、V2的绝对值、V3的绝对值、V4的绝对值相等”。此时,相当于执行了相位变更。当然,V1的绝对值、V2的绝对值、V3的绝对值、V4的绝对值也可以不相等。
并且,在图40中虽然以天线部由4条天线构成、或者由4条天线以及4个乘法部构成为例进行了说明,天线的数量并非受4限,也可以由2条以上天线构成。另外,天线部也可以由1条天线构成。
图41是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80的构成的一个例子,横轴为时间。从第1A天线部5103_1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1、从第2A天线部5103_2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2、从第3A天线部5103_3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3、从第4A天线部5103_4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401、从第5A天线部5103_5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402、从第6A天线部5103_6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403的各码元群,例如是图41所示的构成。
在第1A天线部5103_1、第2A天线部5103_2、第3A天线部5103_3、第4A天线部5103_4、第5A天线部5103_5、第6A天线部5103_6被分别赋予固有的天线ID。因此,例如在从第1A天线部5103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1时,在天线ID码元4101成为对第1A天线部5103_1的天线ID进行发送。
并且,如图41所示,除了天线ID码元4101以外,基准信号4102-1、4102-2、4202-3、……也由通信局#1发送。基准信号4102-1、4102-2、4202-3、……的作用为,是用于实现通信局#2对通信状态(接收品质)(例如,接收电场强度)的估计的信号(码元)。因此,例如即使对通信局#2而言,也是已知的信号(例如,已知的PSK码元)。
并且,在对基准信号4102-1进行发送时,针对与图39有关的说明,设定为系数W1=W11、系数W2=W21、系数W3=W31、系数W4=W41。
并且,在发送基准信号4102-2时,针对与图39有关的说明,设定为系数W1=W12、系数W2=W22、系数W3=W32、系数W4=W42。
在发送基准信号4102-3时,对于与图39有关的说明,设定为系数W1=W13、系数W2=W23、系数W3=W33、系数W4=W43。
另外,省略基准信号4102-4至基准信号4102-(i-1)的记载。
在发送基准信号4102-i时,对于与图39有关的说明,设定为系数W1=W1i、系数W2=W2i、系数W3=W3i、系数W4=W4i。因天线数的不同,所需的系数的数量也不同。
图42示出了与图41不同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80的构成的一个例子,对于与图41相同的工作赋予相同的符号。横轴为时间。图42与图41的不同之处是,基准信号与天线ID码元总是作为一对而被发送。因此,天线ID码元4201与天线ID码元4202由图42记载。
不论在图41、图42的哪种情况下,均如以上所述,发送基准信号4102-1、4102-2、4102-3、……。此时,以下的条件成立。
<条件#30>
i为1以上N以下的整数(N为2以上的整数)、j为1以上N以下的整数、i≠j,在满足该条件的所有的i、所有的j,满足{W1i≠W1j、或者W2i≠W2j、或者W3i≠W3j、或者W4i≠W14}。
通信局#1从图54的第1A天线部5103_1发送图41的构成的码元群,以作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1。当然,天线ID码元3501示出为第1A天线部5103_1。
并且,通信局#2接收利用图54的第1A天线部5103_1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1,根据天线ID码元4101从而知道“从第1A天线部5103_1,调制信号由通信局#1发送”。并且,通信局#2根据基准信号4102-1、4102-2、4102-3、……,来估计从第1A天线部5103_1发送的各个基准信号中的通信状态。
同样,通信局#1从图54的第2A天线部5103_2发送图41的构成的码元群,以作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2。当然,天线ID码元4101示出为第2A天线部5103_2。
通信局#2通过进行与上述相同的工作,从而根据基准信号4102-1、4102-2、4102-3、……,来估计从第2A天线部5103_2发送的各个基准信号中的通信状态。
通信局#1从图54的第3A天线部5103_3发送图41的构成的码元群,以作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3。当然,天线ID码元4101示出为第3A天线部5103_3。
通信局#2通过进行与上述相同的工作,根据基准信号4102-1、4102-2、4102-3、……,来估计从第3A天线部5103_3发送的各个基准信号中的通信状态。
通信局#1从图54的第4A天线部5103_4发送图41的构成的码元群,以作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401。当然,天线ID码元4101示出为第4A天线部5103_4。
通信局#2通过进行与上述相同的工作,从而根据基准信号4102-1、4102-2、4102-3、……,来估计从第4A天线部5103_4发送的各个基准信号中的通信状态。
通信局#1从图54的第5A天线部5103_5发送图41的构成的码元群,以作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402。当然,天线ID码元4101示出为第5A天线部5103_5。
通信局#2通过进行与上述相同的工作,从而根据基准信号4102-1、4102-2、4102-3、……,来估计从第5A天线部5103_5发送的各个基准信号中的通信状态。
通信局#1从图54的第6A天线部5103_6发送图41的构成的码元群,以作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403。当然,天线ID码元4101示出为第6A天线部5103_6。
通信局#2通过进行与上述相同的工作,根据基准信号4102-1、4102-2、4102-3、……,来估计从第6A天线部5103_6发送的各个基准信号中的通信状态。
并且,通信局#2从这些基准信号的通信状态中,来估计接收品质良好的“通信局#1的天线部以及乘法系数”。并且,通信局#2将与接收品质良好的“通信局#1的天线部以及乘法系数”有关的信息(图54的“发送$1(3451)”)向通信局#1发送。
另外,如图41、图42所示,在天线ID码元像4101那样存在的情况下,图54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80中的码元3401、3402、3403、5401、5402、5403的发送顺序无需是图54所示的发送,码元3401、3402、3403、5401、5402、5403的发送顺序可以任意地设定,并且,例如可以按照发送的时刻,来对码元3401、3402、3403、5401、5402、5403的发送顺序进行变更。即使是这样,如图41、图42所示,由于存在天线ID码元4101,因此通信局#2能够识别“是从哪个天线发送的调制信号”。
并且也可以是,在图42中,在发送天线ID码元4101时,通信局#1使用与发送基准信号4102-1时相同的系数W1,W2、W3、W4,来发送天线ID码元4101,在发送天线ID码元4201时,通信局#1使用与发送基准信号4102-2时相同的系数W1、W2、W3、W4,来发送天线ID码元4201,在发送天线ID码元4202时,通信局#1使用与发送基准信号4102-3时相同的系数W1、W2、W3、W4,来发送天线ID码元4202。
如图54所示,通信局#2发送天线关联码元群$1(3451),通过通信局#1接收这些码元群,从而通信局#1决定在发送调制信号时使用的天线部以及乘法系数。并且,通信局#1利用决定的天线部与乘法系数,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3407。
并且,通信局#2利用第1X天线部5201_1、第2X天线部5201_2、第3X天线部5201_3、第4X天线部5201_4、第5X天线部5201_5、第6X天线部5201_6,来接收由通信局#1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7。此时,通信局#2的各接收天线部具备图40的构成,并对恰当的乘法系数一起进行估计。因此,通信局#2决定一个在接收中使用的接收天线部,并且决定恰当的乘法系数。另外,如以上说明所述,在此将决定了的用于接收的天线部命名为“决定的天线部β”。
并且,通信局#2为了将决定了一个将要使用的接收天线部的状况通知给通信局#1,从而发送天线关联码元群$2(3452)。此时,天线关联码元群$2(3452)也可以包括决定了的接收天线的信息。
通信局#1接收由通信局#2发送的天线关联码元群$2(3452),从而知道决定了一个通信局#2在接收时使用的天线部。据此,决定了一个通信局#1在发送时使用的天线部、以及决定了一个通信局#2将要使用的天线部。与此同时,通信局#1使用的乘法系数以及通信局#2使用的乘法系数也被决定。
因此,进入到用于决定另一个通信局#1在发送时使用的天线部和使用的乘法系数、以及另一个通信局#2在接收时使用的天线部和使用的乘法系数的过程。
通信局#1按照以下的规则,进行如下的发送,即“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1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5411_2,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2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5412_2,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3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5413_2,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4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5414_2,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5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5415_2”。另外,将这些码元群称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组5410。
·规则:通信局#1“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1_1、从天线部g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5411_2”。在此之后,“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2_1、从天线部g2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5412_2”,“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3_1、从天线部g3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5413_2”,“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4_1、从天线部g4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5414_2”、“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5_1、从天线部g5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5415_2”。
另外,也可以是,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1_1、从天线部g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5411_2、接着,从天线部g2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5412_2、从天线部g3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5413_2、从天线部g4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5414_2、从天线部g5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5415_2。此时,码元的发送顺序并非受此所限。
另外,天线部α、天线部g1、天线部g2、天线部g3、天线部g4、天线部g5分别为第1A天线部5103_1、第2A天线部5103_2、第3A天线部5103_3、第4A天线部5103_4、第5A天线部5103_5、第6A天线部5103_6的任一个,天线部α是与天线部g1、天线部g2、天线部g3、天线部g4、以及、天线部g5的任一个均不同的天线。并且,i为1以上5以下的整数。j为1以上5以下的整数、i≠j成立,在满足该条件的所有的i、所有的j,满足天线gi与天线gj不同。
图43示出了天线设定用码元群组5410的构成的一个例子。横轴为时间。如图54所示,在发送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1_1与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5411_2时,图43的(a)示出“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1_1”的构成,图43的(b)示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5411_2”的构成。
如图43的(b)所示,在“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5411_2”中包括天线ID码元4301。天线ID码元4301与上述说明同样,是包括为了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5411_2”而使用的天线的ID的信息的码元,通过通信局#2接收天线ID码元4301,从而通信局#1能够识别在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5411_2”时使用的天线。
在图43的(a)的“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1_1”可以发送天线部α的天线ID的码元,也可以不发送。这是因为,在通信局#1与通信局#2之间已经建立了与天线部α有关的信息。
并且,在图43的(a)的“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1_1”中,在时间$1配置基准信号4302-1,在图43的(b)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5411_2”也是同样,在时间$1配置基准信号4303。此时,基准信号4302-1与基准信号4303使用同一频率发送。并且,基准信号4302-1与基准信号4303由多个码元构成。
此时,基准信号4302-1以及基准信号4303分别由N个码元构成。
基准信号4302-1的N个码元的同相成分由Iαv来表示,基准信号4302-1的N个码元的正交成分由Qαv来表示。
并且,基准信号4303的N个码元的同相成分由Ixv来表示,基准信号4303的N个码元的正交成分由Qxv来表示。
并且,成为满足以下的条件的<条件#31>或者<条件#32>的至少一方。N为2以上的整数,v为0以上N-1以下的整数。
<条件#31>
满足式(52)以及式(53),将v视为0以上N-1以下的整数,在满足该条件的所有的v,满足Iαv≠0、以及、Ixv≠0。
<条件#32>
满足式(52)以及式(53),将v视为0以上N-1以下的整数,在满足该条件的所有的v,满足Qαv≠0、以及、Qxv≠0。
这样,能够知道由天线部α发送的调制信号的信道状态以及“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5411_2”中的信道状态,据此,具有能够选择适宜的天线的优点。
另外,在发送基准信号4303时,针对与图39有关的说明,设定为系数W1=u11、系数W2=u21、系数W3=u31、系数W4=u41。此时,关于由通信局#1发送基准信号4302-1时使用的系数,由于是天线部α,因此已被决定。
在图43的(a)的“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1_1”,在时间$2配置基准信号4302-2,在图43的(b)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5411_2”也是同样,在时间$2配置基准信号4304。此时,基准信号4302-2与基准信号4304采用同一频率发送。并且,基准信号4302-2与基准信号4304由多个码元构成。
此时,基准信号4302-2以及基准信号4304分别由N个码元构成。
基准信号4302-2的N个码元的同相成分由Iαv来表示,基准信号4302-2的N个码元的正交成分由Qαv来表示。
并且,基准信号4304的N个码元的同相成分由Ixv来表示,基准信号4304的N个码元的正交成分由Qxv来表示。
此时,给出以下的关系式。
并且,成为满足以下的条件的<条件#33>或者<条件#34>的至少一方。N为2以上的整数,v为0以上N-1以下的整数。
<条件#33>
满足式(54)以及式(55),将v视为0以上N-1以下的整数,在满足该条件的所有的v,满足Iαv≠0、以及、Ixv≠0。
<条件#34>
满足式(54)以及式(55),将v视为0以上N-1以下的整数,在满足该条件的所有的v,满足Qαv≠0、以及、Qxv≠0。
这样,能够知道由天线部α发送的调制信号的信道状态以及“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5411_2”中的信道状态,据此,具有能够选择适宜的天线的优点。
另外,在发送基准信号4304时,针对与图39有关的说明,设定为系数W1=u12、系数W2=u22、系数W3=u32、系数W4=u42。此时,关于在由通信局#1发送基准信号4302-2时所使用的系数,由于是天线部α,因此已被决定。
在图43的(a)的“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1_1”,在时间$3配置基准信号4302-3,在图43的(b)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5411_2”也是同样,在时间$3配置基准信号4305。此时,基准信号4302-3与基准信号4305采用同一频率发送。并且,基准信号4302-3与基准信号4305由多个码元构成。
此时,基准信号4302-3以及基准信号4305分别由N个码元构成。
基准信号4302-3的N个码元的同相成分由Iαv来表示,基准信号4302-3的N个码元的正交成分由Qαv来表示。
并且,基准信号4305的N个码元的同相成分由Ixv来表示,基准信号4305的N个码元的正交成分由Qxv来表示。
并且,成为满足以下的条件的<条件#35>或者<条件#36>的至少一方。N为2以上的整数,v为0以上N-1以下的整数。
<条件#35>
满足式(56)以及式(57),将v视为0以上N-1以下的整数,在满足该条件的所有的v,满足Iαv≠0、以及、Ixv≠0。
<条件#36>
满足式(56)以及式(57),将v视为0以上N-1以下的整数,在满足该条件的所有的v,满足Qαv≠0、以及、Qxv≠0。
这样,能够知道由天线部α发送的调制信号的信道状态以及“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5411_2”中的信道状态,据此,具有能够选择适宜的天线的优点。
另外,在发送基准信号4305时,针对与图39有关的说明,设定为系数W1=u13、系数W2=u23、系数W3=u33、系数W4=u43。此时,关于在由通信局#1发送基准信号4302-5时所使用的系数,由于是天线部α,因此已被决定。
在以上说明中,虽然在同一时间发送的基准信号的组为3个,但是并非受此所限,例如可以是N组(N为2以上的整数)。此时,在图43的(b)中,在发送基准信号时,针对与图39有关的说明,设定为系数W1=u1i、系数W2=u2i、系数W3=u3i、系数W4=u4i。i为1以上N以下的整数。
图44示出了天线设定用码元群组5410的与图43不同的构成的一个例子。横轴为时间。在图44中,针对与图43相同的工作赋予相同的符号。图44与图43的不同之处是,基准信号与天线ID码元总是作为一组而被发送。因此,存在天线ID码元4401、4402、4403。并且,在图44中,关于基准信号4302-1、4302-2、4302-3、基准信号4303、4304、4305的构成方法,与利用图43进行的说明相同。
不论在图43、图44的哪个情况下,如以上所述,均发送基准信号4303、4304、4305、……。此时,以下的条件成立。
<条件#37>
i为1以上N以下的整数,j为1以上N以下的整数,i≠j,在满足该条件的所有的i、所有的j,满足{u1i≠u1j、或者u2i≠u2j、或者u3i≠u3j、或者u4i≠u4j}。N为2以上的整数。
如图54所示,在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2_1与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5412_2时,图43的(a)成为“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2_1”的构成,图43的(b)成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5412_2”的构成。或者,图44的(a)成为“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2_1”的构成,图44的(b)成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5412_2”的构成。这样,针对以上说明的基准信号4302-1、4302-2、4302-3、……、以及、基准信号4303、4304、4305、……,与上述说明同样地构成基准信号。
并且,如图54所示,在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3_1与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5413_2时,图43的(a)成为“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3_1”的构成,图43的(b)成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5413_2”的构成。或者,图44的(a)成为“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3_1”的构成,图44的(b)成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5413_2”的构成。
这样,针对以上说明的基准信号4302-1、4302-2、4302-3、……、以及、基准信号4303、4304、4305、……,与上述同样地构成基准信号。
如图54所示,在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4_1与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5414_2时,图43的(a)成为“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4_1”的构成,图43的(b)成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5414_2”的构成。或者,图44的(a)成为“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4_1”的构成,图44的(b)成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5414_2”的构成。这样,针对上述说明的基准信号4302-1、4302-2、4302-3、……、以及、基准信号4303、4304、4305、……,与以上说明同样地构成基准信号。
这样,针对上述说明的基准信号4302-1、4302-2、4302-3、……、以及、基准信号4303、4304、4305、……,与以上说明同样地构成基准信号。
如图54所示,在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5_1与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5415_2时,图43的(a)成为“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5_1”的构成,图43的(b)成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5415_2”的构成。或者,图44的(a)成为“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5_1”的构成,图44的(b)成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5415_2”的构成。这样,针对上述说明的基准信号4302-1、4302-2、4302-3、……、以及、基准信号4303、4304、4305、……,与以上说明同样地构成基准信号。
这样,针对上述说明的基准信号4302-1、4302-2、4302-3、……、以及、基准信号4303、4304、4305、……,与以上说明同样地构成基准信号。
通信局#2通过进行与上述相同的工作,从而根据利用天线部α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2_1与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5412_2中的基准信号4302-1、4302-2、4302-3、……、以及、基准信号4303、4304、4305,来估计各个基准信号中的通信状态。
并且,通信局#2通过进行与上述相同的工作,从而根据利用天线部α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3_1与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5413_2中的基准信号4302-1、4302-2、4302-3、……、以及、基准信号4303、4304、4305,来估计各个基准信号中的通信状态。
通信局#2通过进行与上述相同的工作,从而根据利用天线部α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3_1与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5414_2中的基准信号4302-1、4302-2、4302-3、……、以及、基准信号4303、4304、4305,来估计各个基准信号中的通信状态。
通信局#2通过进行与上述相同的工作,从而根据利用天线部α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3_1与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5415_2中的基准信号4302-1、4302-2、4302-3、……、以及、基准信号4303、4304、4305,来估计各个基准信号中的通信状态。
并且,通信局#2从这些基准信号的通信状态中,估计接收品质良好的“通信局#1的天线部、以及、乘法系数”。并且,通信局#2将与接收品质良好的“通信局#1的新的天线部(不为天线部α的天线部)、以及、(新的天线部的)乘法系数”有关的信息(图34的“发送$3(3453)”)向通信局#1发送。
图45示出了天线设定用码元群组5410的与图43和图44不同的构成的一个例子。横轴为时间。在发送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1_1与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5411_2时,图45的(a)示出“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1_1”的构成,图45的(b)示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5411_2”的构成。
如图45的(b)所示,在“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5411_2”中包括天线ID码元4501。天线ID码元4501与上述说明同样,是包括在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5411_2”时使用的天线的ID的信息的码元,通信局#2通过接收天线ID码元4501,从而能够识别通信局#1在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5411_2”时使用的天线。
在图45的(a)的“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1_1”,可以发送天线部α的天线ID的码元,也可以不发送。这是因为在通信局#1与通信局#2之间已经共享了与天线部α有关的信息。
并且,在图45的(a)的“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1_1”在时间$2配置基准信号4502-1,在图45的(b)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5411_2”也是同样,在时间$1配置基准信号4503。此时,基准信号4502-1与基准信号4503采用同一频率发送。
此时,在发送基准信号4503时,从天线部α不发送调制信号,并且,在发送基准信号4502-1时,在图45的(b)中不存在调制信号。
另外,帧构成并非受此所限。作为变形例,例如,基准信号4502-1以及基准信号4503分别由N个码元构成。
基准信号4502-1的N个码元的同相成分由Iαv来表示,基准信号4502-1的N个码元的正交成分由Qαv来表示。
并且,基准信号4503的N个码元的同相成分由Ixv来表示,基准信号4503的N个码元的正交成分由Qxv来表示。
并且,成为满足以下的条件的<条件#38>或者<条件#39>的至少一方。N为2以上的整数,v为0以上N-1以下的整数。
<条件#38>
满足式(58)以及式(59)。并且,v为0以上N-1以下的整数,存在满足Iαv=0以及Ixv=0的任一个v。
而且,将v视为0以上N-1以下的整数,在满足该条件的所有的v,不能满足Iαv=0以及Ixv=0。
<条件#39>
满足式(58)以及式(59)。并且,将v视为0以上N-1以下的整数,存在满足Qαv=0以及Qxv=0的任一个v。
而且,将v视为0以上N-1以下的整数,在满足该条件的所有的v,不能满足Qαv=0以及Qxv=0。
这样,能够知道由天线部α发送的调制信号的信道状态以及“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5411_2”中的信道状态,据此,具有能够选择适宜的天线的优点。
另外,在发送基准信号4503时,针对与图39有关的说明,设定为系数W1=S11、系数W2=S21、系数W3=S31、系数W4=S41。此时,关于在由通信局#1发送基准信号4502-1时使用的系数,由于是天线部α,因此是已被决定的。
在图45的(a)的“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1_1”,在时间$4配置基准信号4502-2,在图45的(b)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5411_2”也是同样,在时间$3配置基准信号4504。此时,基准信号4502-2与基准信号4504采用同一频率发送。
此时,在发送基准信号4504时,从天线部α不发送调制信号,并且,在发送基准信号4502-2时,在图45的(b)中不存在调制信号。
另外,帧构成并非受此所限。作为变形例,例如,基准信号4502-2以及基准信号4504分别由N个码元构成。
基准信号4502-2的N个码元的同相成分由Iαv来表示,基准信号4502-2的N个码元的正交成分由Qαv来表示。
并且,基准信号4504的N个码元的同相成分由Ixv来表示,基准信号4504的N个码元的正交成分由Qxv来表示。
并且,成为满足以下的条件的<条件#40>或者<条件#41>的至少一方。N为2以上的整数,v为0以上N-1以下的整数。
<条件#40>
满足式(60)以及式(61)。并且,将v视为0以上N-1以下的整数,存在满足Iαv=0以及Ixv=0的任一个v。
而且,将v视为0以上N-1以下的整数,在满足该条件的所有的v,不能满足Iαv=0以及Ixv=0。
<条件#41>
满足式(60)以及式(61)。并且,将v视为0以上N-1以下的整数,存在满足Qαv=0以及Qxv=0的任一个v。
而且,将v视为0以上N-1以下的整数,在满足该条件的所有的v,不能满足Qαv=0以及Qxv=0。
这样,能够知道由天线部α发送的调制信号的信道状态以及“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5411_2”中的信道状态,据此,具有能够选择适宜的天线的优点。
另外,在发送基准信号4504时,针对与图39有关的说明,设定为系数W1=S12、系数W2=S22、系数W3=S32、系数W4=S42。此时,关于在由通信局#1发送基准信号4502-2时使用的系数,由于是天线部α,因此是已被决定的。
在图45的(a)的“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1_1”,在时间$6配置基准信号4502-3,在图45的(b)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5411_2”也是同样,在时间$5配置基准信号4505。此时,基准信号4502-3与基准信号4505以同一频率发送。
此时,在发送基准信号4505时,从天线部α不发送调制信号,并且,在发送基准信号4502-3时,在图45的(b)中不存在调制信号。
另外,帧构成并非受此所限。作为变形例,例如,基准信号4502-3以及基准信号4505可以分别由N个码元构成。
基准信号4502-3的N个码元的同相成分由Iαv来表示,基准信号4502-3的N个码元的正交成分由Qαv来表示。
并且,基准信号4505的N个码元的同相成分由Ixv来表示,基准信号4505的N个码元的正交成分由Qxv来表示。
并且,成为满足以下的条件的<条件#42>或者<条件#43>的至少一方。N为2以上的整数,v为0以上N-1以下的整数。
<条件#42>
满足式(62)以及式(63)。并且,将v视为0以上N-1以下的整数,存在满足Iαv=0以及Ixv=0的任一个v。并且,将v视为0以上N-1以下的整数,在满足该条件的所有的v,不能满足Iαv=0、以及、Ixv=0。
<条件#43>
满足式(62)以及式(63)。并且,将v视为0以上N-1以下的整数,则存在满足Qαv=0、以及、Qxv=0的任一个v。并且,将v视为0以上N-1以下的整数,在满足该条件的所有的v,不能满足Qαv=0、以及、Qxv=0。
这样,能够知道由天线部α发送的调制信号的信道状态以及“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5411_2”中的信道状态,据此,具有能够选择适宜的天线的优点。
另外,在发送基准信号4505时,针对与图39有关的说明,设定为系数W1=S13、系数W2=S23、系数W3=S33、系数W4=S43。此时,由于基准信号4502-3在由通信局#1发送时使用的系数是天线部α,因此是已被决定的。
在以上的说明中,虽然在同一时间发送的基准信号的组为3,但是并非受此所限,例如也可以是N组。此时,在图45的(b)中,在发送基准信号时,针对与图39有关的说明,设定为系数W1=S1i、系数W2=S2i、系数W3=S3i、系数W4=S4i。N为2以上的整数,i为1以上N以下的整数。
图46示出了天线设定用码元群组5410的与图45不同的构成的一个例子。横轴为时间。在图46中,对于与图44相同的工作赋予相同的符号。图46与图44的不同之处是,基准信号与天线ID码元总是作为一组来发送。因此,存在天线ID码元4501、4601、4602。并且,在图46中,针对基准信号4502-1、4502-2、4502-3、基准信号4503、4504、4506的构成方法,与利用图45的说明相同。
不论图45、图46的哪种情况下,均发送以上说明中的基准信号4503、4504、4505、……。此时,以下的条件成立。
<条件#44>
i为1以上N以下的整数、j为1以上N以下的整数、i≠j,在满足该条件的所有的i、所有的j,满足{S1i≠S1j、或者S2i≠S2j、或者S3i≠S3j、或者S4i≠S4j}。N为2以上的整数。
如图54所示,在发送利用天线部α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2_1与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5412_2时,图45的(a)成为“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2_1”的构成,图45的(b)成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5412_2”的构成。或者,图46的(a)成为“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2_1”的构成,图46的(b)成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5412_2”的构成。这样,针对上述说明的基准信号4502-1、4502-2、4502-3、……、以及、基准信号4503、4504、4505、……,与以上说明同样地构成基准信号。
并且,如图54所示,在发送利用天线部α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3_1与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5413_2时,图45的(a)成为“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3_1”的构成,图45的(b)成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5413_2”的构成。或者,图46的(a)成为“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3_1”的构成,图46的(b)成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5413_2”的构成。这样,针对上述说明的基准信号4502-1、4502-2、4502-3、……、以及、基准信号4503、4504、4505、……,与以上的说明同样地构成基准信号。
如图54所示,在发送利用天线部α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4_1与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5414_2时,图45的(a)成为“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4_1”的构成,图45的(b)成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5414_2”的构成。或者,图46的(a)成为“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4_1”的构成,图46的(b)成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5414_2”的构成。这样,针对上述说明的基准信号4502-1、4502-2、4502-3、……、以及、基准信号4503、4504、4505、……,与以上的说明同样地构成基准信号。
如图54所示,在发送利用天线部α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5_1与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5415_2时,图45的(a)成为“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5_1”的构成,图45的(b)成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5415_2”的构成。或者,图46的(a)成为“来自天线部α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5_1”的构成,图46的(b)成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5415_2”的构成。这样,针对上述说明的基准信号4502-1、4502-2、4502-3、……、以及、基准信号4503、4504、4505、……,与以上的说明同样地构成基准信号。
通信局#2通过进行与上述相同的工作,从而根据利用天线部α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2_1与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5412_2中的基准信号4502-1、4502-2、4502-3、……、以及、基准信号4503、4504、4505,来估计各个基准信号中的通信状态。
并且,通信局#2通过进行与上述相同的工作,从而根据从天线部α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3_1与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5413_2中的基准信号4502-1、4502-2、4502-3、……、以及、基准信号4503、4504、4505,来估计各个基准信号中的通信状态。
通信局#2通过进行与上述相同的工作,从而根据利用天线部α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4_1与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5414_2中的基准信号4502-1、4502-2、4502-3、……、以及、基准信号4503、4504、4505,来估计各个基准信号中的通信状态。
通信局#2通过进行与上述相同的工作,从而根据利用天线部α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5_1与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5415_2中的基准信号4502-1、4502-2、4502-3、……、以及、基准信号4503、4504、4505,来估计各个基准信号中的通信状态。
并且,通信局#2根据这些基准信号的通信状态,来估计接收品质良好的“通信局#1的天线部以及乘法系数”。并且,通信局#2将与接收品质良好的“通信局#1的新的天线部(不是天线部α的天线部)、以及、(新的天线部的)乘法系数”有关的信息(图34的“发送$3(3453)”)向通信局#1发送。
并且,通信局#2在从天线部α接收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2_1与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5412_2中的基准信号4502-1、4502-2、4502-3、……、以及、基准信号4503、4504、4505时,通信局#2的各接收天线部具备图40的构成,并对适宜的乘法系数一起进行估计。因此,通信局#2设定新的天线部(天线部δ)所使用的适宜的乘法系数。
因此,通信局#2发送图54的天线关联码元群$3(3453),并通过该码元群由通信局#1接收,因此,能够知道通信局#2的天线部的设定(天线部的决定以及使用的乘法系数的决定)已经结束。
如以上所述,通信局#1首先为了决定在发送时使用的天线部,而从各天线部发送基准码元,从通信局#2获得各基准码元的通信状态,决定一个发送数据码元的天线部(天线部α),接着,通信局#1从天线部α与各天线部发送基准码元,从通信局#2获得从天线部α发送的基准码元的通信状态以及从各天线部发送的基准码元的通信状态,并决定另一个发送数据码元的天线部(天线部γ),从而通信局#2能够得到获得高的数据的接收品质得效果。另外,此时也可以对收发天线所使用的乘法系数一起进行决定。
接着将要说明得例子是,针对“通信局#1与通信局#2进行通信的第二个例子”的通信局#1以及通信局#2的时间轴中的发送帧的例子。
图55示出了通信局#1以及通信局#2的时间轴中的发送帧的与图34不同的例子,图55的(a)示出了通信局#1的时间轴中的发送帧,图55的(b)示出了通信局#2的时间轴中的发送帧。另外,在图55的(a)、(b)中,码元也可以存在于频率轴。
在图55中,对于与图34、图47、图54相同的工作赋予相同的符号。
如图55所示,首先,通信局#1从第1A天线部5103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1,在此之后,从第2A天线部5103_2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2、从第3A天线部5103_3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3、从第4A天线部5103_4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401、从第5A天线部5103_5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402、从第6A天线部5103_6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403。另外,将这些码元群称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80。
通信局#2接收由通信局#1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80。并且,例如,对如下的接收电场强度进行比较,即对利用第1A天线部5103_1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1的接收电场强度、利用第2A天线部5103_2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2的接收电场强度、利用第3A天线部5103_3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3的接收电场强度、利用第4A天线部5103_4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401的接收电场强度、利用第5A天线部5103_5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402的接收电场强度、利用第6A天线部5103_6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403的接收电场强度进行比较,来估计接收电场强度增大的通信局#1的天线部,并选择希望通信局#1在发送调制信号时使用的天线部。并且,通信局#2对包括该选择的天线部的信息的天线关联码元群$1(3451)进行发送。
通信局#1接收由通信局#2发送的天线关联码元群$1(3451),根据由通信局#2发送的天线关联码元群$1(3451)中包含的“选择的天线部的信息”,决定在发送调制信号时使用的天线部(天线部α),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7。
通信局#2利用第1X天线部5201_1、第2X天线部5201_2、第3X天线部5201_3、第4X天线部5201_4、第5X天线部5201_5、第6X天线部5201_6,来接收由通信局#1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407,并决定一个在接收时使用的接收天线部。另外,如以前的说明所示,在此将决定了的用于接收的天线部命名为“决定的天线部β”。
并且,通信局#2为了将决定了一个将要使用的接收天线部之状况通知给通信局#1,而发送天线关联码元群$2(3452)。此时,天线关联码元群$2(3452)也可以包括决定了的接收天线的信息。
通信局#1接收由通信局#2发送的天线关联码元群$2(3452),从而知道通信局#2在接收时使用的天线部已被决定了一个。据此,决定了一个通信局#1在发送时使用的天线部,并决定了一个通信局#2将要使用的天线部。
通信局#1所具备的各天线部(各发送天线部)如以前说明所示,视为是图39所示的天线构成,通信局#2所具备的各天线部(各接收天线部)视为是图40所示的天线构成。
在此,通信局#1利用以前说明的图41、图42所示的帧构成,从天线部α发送乘法系数设定用码元群4701。此时,针对图41、图42的帧构成,由于与以前的说明相同,因此在此省略详细说明。图41、图42中的天线ID码元4101、4201、4202、……例如包括与天线部α有关的ID的信息。并且,对在图39的天线部使用的乘法系数组进行切换,并对基准信号4102-1、4102-2、4102-3、……进行发送。另外,关于详细内容与以上说明相同。
并且,通信局#2从这些基准信号的通信状态(乘法系数设定用码元群4701)中,估计接收品质良好的“通信局#1的天线部α的乘法系数”。并且,通信局#2将与接收品质良好的“通信局#1的天线部α的乘法系数”有关的信息(图47的“发送&1(4702)”)向通信局#1发送。
并且,通信局#2通过接收乘法系数设定用码元群4701,从而能够估计图40所示的天线构成部中将要使用的适宜的乘法系数。并且,通信局#2对天线部β所使用的乘法系数进行设定。
通信局#1按照以下的规则进行发送,即,“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1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5411_2,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2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5412_2,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3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5413_2,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4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5414_2,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5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5415_2”。另外,将这些码元群称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组5410。
·规则:通信局#1进行如下发送,即“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1_1、从天线部g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5411_2”。在此之后,“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2_1、从天线部g2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5412_2”,“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3_1、从天线部g3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5413_2”,“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4_1、从天线部g4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5414_2”,“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5_1、从天线部g5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5415_2”。
另外,也可以是,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1_1、从天线部g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5411_2,接着,从天线部g2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5412_2、从天线部g3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5413_2、从天线部g4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5414_2、从天线部g5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5415_2。此时,码元的发送顺序并非受此所限。
另外,天线部α、天线部g1、天线部g2、天线部g3、天线部g4、天线部g5分别是第1A天线部5103_1、第2A天线部5103_2、第3A天线部5103_3、第4A天线部5103_4、第5A天线部5103_5、第6A天线部5103_6的任一个,天线部α是与天线部g1、天线部g2、天线部g3、天线部g4、以及、天线部g5的任一个均不同的天线。并且,i为1以上5以下的整数。j为1以上5以下的整数、i≠j成立,在满足该条件的所有的i、所有的j,满足天线gi与天线gj不同。
另外,关于天线设定用码元群组5410的构成方法,与利用图35、图36的说明相同。
通信局#2接收由通信局#1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组5410。并且,通信局#2“决定一个与通信局#1使用天线部α的同时发送调制信号的天线部”。另外,如以前说明所示,将决定了的在发送时使用的天线部命名为“决定的天线部γ”。
并且,通信局#2决定一个新的将要使用的接收天线部。另外,如以前说明所示,将决定了的用于接收的天线部命名为“天线部δ”。
并且,通信局#2将包括“用于通信局#1发送调制信号的天线(决定的天线部γ)的信息”的天线关联码元群$3(3453)发送给通信局#1。此时,天线关联码元群$3(3453)也可以包括决定了的接收天线的信息。
另外,关于天线部的决定方法,如图35、图36的说明所示。
通信局#1对来自天线部α的乘法系数设定用码元群4703_1以及来自天线部γ的乘法系数设定用码元群4703_2进行发送。此时,这些码元群的构成如图43、图44、图45、图46所示,关于详细的工作如以上所述。
通信局#2根据图43、图44、图45、图46所记载的基准信号来估计通信状态,并估计品质良好的“通信局#1的天线部γ的乘法系数”。并且,通信局#2将与接收品质良好的“通信局#1的天线部γ的乘法系数”有关的信息(图47的“发送&2(4704)”)向通信局#1发送。
并且,通信局#2接收来自天线部α的乘法系数设定用码元群4703_1以及来自天线部γ的乘法系数设定用码元群4703_2,据此来估计图40所示的天线部中的天线部δ所使用的乘法系数。并且,通信局#2对在天线部δ使用的乘法系数进行设定。
通信局#1接收由通信局#2发送的“发送&2(4704)”,并判断为天线设定已经结束,发送数据码元群3411_1以及数据码元群3411_2。此时,数据码元群3411_1与数据码元群3411_2以同一频率、同一时间而被发送,即利用以实施方式1的说明为例的MIMO传输方式而被发送。并且,通信局#1发送调制信号时使用的天线为天线部α以及天线部γ。另外,虽然在数据码元群3411_1以及数据码元群3411_2没有记载,在数据码元群3411_1以及数据码元群3411_2中也可以包括数据码元以外的用于传输控制信息的码元、前同步码、导频码元、基准码元等码元。
接着,对“通信局#1与通信局#2进行通信的第三个例子”进行说明。
通信局#1与通信局#2进行通信的第三个例子:
步骤ST56-1:(参照图56)
通信局#1从图51的第1A天线部5103_1发送信号。在此之后,通信局#1从第2A天线部5103_2发送信号、从第3A天线部5103_3发送信号、从第4A天线部5103_4发送信号、从第5A天线部5103_5发送信号、从第6A天线部5103_6发送信号。
步骤ST56-2:(参照图56)
通信局#2接收在步骤ST56-1发送的调制信号,“从第1A天线部5103_1、第2A天线部5103_2、第3A天线部5103_3、第4A天线部5103_4、第5A天线部5103_5、第6A天线部5103_6中,决定一个用于通信局#1发送调制信号的天线”。另外,在此,将决定了的在发送时使用的天线部命名为“决定的天线部α”。
并且,由于通信局#2接收了通信局#1从天线部α发送的信号,因此,从图52的第1X天线部5201_1、第2X天线部5201_2、第3X天线部5201_3、第4X天线部5201_4、第5X天线部5201_5、第6X天线部5201_6中决定一个在接收时使用的接收天线部。另外,在此将决定了的用于接收的天线部命名为“决定的天线部β”。
步骤ST56-3:(参照图56)
将决定了一个将要使用的接收天线部之状况通知给通信局#1。此时,也可以将决定了的接收天线的信息通知给通信局#1。
步骤ST56-4:(参照图56)
通信局#1按照以下的规则发送信号。
·规则:通信局#1“从决定的天线部α以及天线部g1发送信号”。在此之后,“从决定的天线部α以及天线部g2发送信号”,“从决定的天线部α以及天线部g3发送信号”,“从决定的天线部α以及天线部g4发送信号”,“从决定的天线部α以及天线部g5发送信号”。
另外,也可以是,从决定的天线部α以及天线部g1发送信号,接着从天线部g2发送信号、从天线部g3发送信号、从天线部g4发送信号、从天线部g5发送信号。
另外,天线部α、天线部g1、天线部g2、天线部g3、天线部g4、天线部g5分别是第1A天线部5103_1、第2A天线部5103_2、第3A天线部5103_3、第4A天线部5103_4、第5A天线部5103_5、第6A天线部5103_6的任一个,天线部α是与天线部g1、天线部g2、天线部g3、天线部g4、以及、天线部g5的任一个均不同的天线。并且,i为1以上5以下的整数。j为1以上5以下的整数、i≠j成立,在满足该条件的所有的i、所有的j,满足天线gi与天线gj不同。
步骤ST56-5:(参照图56)
通信局#2“决定一个与通信局#1使用天线部α的同时发送调制信号的天线部”。另外,将决定了的在发送时使用的天线部命名为“决定的天线部γ”。通信局#2新决定一个与天线部β不同的接收天线部。另外,新决定了的接收天线部是第1X天线部5201_1、第2X天线部5201_2、第3X天线部5201_3、第4X天线部5201_4、第5X天线部5201_5、第6X天线部5201_6的任一个。
步骤ST56-6:(参照图56)
通信局#2将“用于通信局#1发送调制信号的天线(决定的天线部γ)的信息”发送给通信局#1。通信局#2将决定了一个将要使用的接收天线部之状况通知给通信局#1。也可以将决定了的接收天线部的信息通知给通信局#1。另外,将决定了的用于接收的天线部命名为“天线部δ”。
步骤ST56-7:(参照图56)
通信局#1使用天线部α与天线部γ,开始数据码元的发送。使用天线部α与天线部γ开始2个调制信号的发送。
利用图56对通信局#1与通信局#2进行通信的第三个例子进行了说明,也可以在图56的<P>中添加图32的处理、在图56的<Q>中添加图33的处理。此时,关于通信局#1与通信局#2进行通信的说明,与以前说明相同。
图57示出了基于通信局#1以及通信局#2的时间轴中的发送帧的基于图56的例子,图57的(a)示出了通信局#1的时间轴中的发送帧,图57的(b)示出了通信局#2的时间轴中的发送帧。另外,在图57的(a)、(b)中,码元也可以存在于频率轴。
如图57所示,首先,通信局#1从第1A天线部5103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01,在此之后,从第2A天线部5103_2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02、从第3A天线部5103_3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03、从第4A天线部5103_4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701、从第5A天线部5103_5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702、从第6A天线部5103_6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703。另外,将这些码元群称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80。
通信局#2接收由通信局#1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80。并且,例如对如下的接收电场强度进行比较,即对利用第1A天线部5103_1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01中的接收电场强度、利用第2A天线部5103_2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02中的接收电场强度、利用第3A天线部5103_3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03中的接收电场强度、利用第4A天线部5103_4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04中的接收电场强度、利用第5A天线部5103_5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701中的接收电场强度、以及利用第6A天线部5103_6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703中的接收电场强度进行比较,从而估计接收电场强度增大的通信局#1的天线部,并选择希望通信局#1在发送调制信号时使用的天线部。并且,通信局#2对包括该选择的天线部的信息的天线关联码元群$1(4951)进行发送。
并且,通信局#2利用第1X天线部5201_1、第2X天线部5201_2、第3X天线部5201_3、第4X天线部5201_4、第5X天线部5201_5、第6X天线部5201_6,来接收由通信局#1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80。并且,通信局#2决定在接收时使用的天线部。另外,将决定的天线部称为天线部β。
通信局#1接收由通信局#2发送的天线关联码元群$1(4951),根据由通信局#2发送的天线关联码元群$1(4951)中包含的“选择的天线部的信息”,决定在发送调制信号时使用的天线部(天线部α)。
据此,决定了一个通信局#1在发送时使用的天线部,并且决定了一个通信局#2将要使用的天线部。
通信局#1按照以下的规则进行发送,即“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1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5411_2,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2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5412_2,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3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5413_2,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4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5414_2,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5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5415_2”。另外,将这些码元群称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组5710。
·规则:通信局#1进行如下发送,“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1_1、从天线部g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5411_2”。在此之后,“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2_1、从天线部g2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5412_2”,“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3_1、从天线部g3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5413_2”,“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4_1、从天线部g4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5414_2”,“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5_1、从天线部g5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5415_2”。
另外,也可以是,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411_1、从天线部g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5411_2、接着,从天线部g2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5412_2、从天线部g3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5413_2、从天线部g4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5414_2、从天线部g5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5415_2。
另外,天线部α、天线部g1、天线部g2、天线部g3、天线部g4、天线部g5分别是第1A天线部5103_1、第2A天线部5103_2、第3A天线部5103_3、第4A天线部5103_4、第5A天线部5103_5、第6A天线部5103_6的任一个,天线部α是与天线部g1、天线部g2、天线部α、天线部g3、天线部g4、天线部g5的任一个均不同的天线。并且,i为1以上5以下的整数。j为1以上5以下的整数、i≠j成立,在满足该条件的所有的i、所有的j,满足天线gi与天线gj不同。
另外,码元的发送顺序并非受此所限。
并且,通信局#1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711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5711_2。通信局#1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712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5712_2。通信局#1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713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5713_2。通信局#1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714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5714_2。通信局#1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715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5715_2。此时,这些码元群的构成如图36、图37所示,关于详细的工作与上述相同。
通信局#2根据图36、图37记载的基准信号,来估计通信状态,并估计品质良好的“通信局#1的天线部γ”。并且,通信局#2将与接收品质良好的“通信局#1的天线部γ”有关的信息向通信局#1发送。(图57的“发送$2(4952)”)。
并且,通信局#2接收由通信局#1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组5710。并且,通信局#2决定在接收时使用的新的天线部。另外,将决定的天线部称为天线部δ。
通信局#1接收由通信局#2发送的“发送$2(4952)”,获得通信局#1将要使用的发送天线部γ的信息。并且,通信局#1判断为天线设定已经结束,对数据码元群4910_1以及数据码元群4910_2进行发送。此时,数据码元群4910_1与数据码元群4910_2以同一频率、同一时间而被发送,即利用以实施方式1的说明为例的MIMO传输方式而被发送。并且,通信局#1在发送调制信号时所使用的天线成为天线部α以及天线部γ。另外,虽然在数据码元群4910_1以及数据码元群4910_2没有记载,在数据码元群4910_1以及数据码元群4910_2中也可以包括数据码元以外的用于传输控制信息的码元、前同步码、导频码元、基准码元等码元。
接着,对图57中的与上述不同的工作进行说明。
如图57所示,首先,通信局#1从第1A天线部5103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01,在此之后,从第2A天线部5103_2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02、从第3A天线部5103_3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03、从第4A天线部5103_4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701、从第5A天线部5103_5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702、从第6A天线部5103_6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703。另外,将这些码元群称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80。
通信局#1所具备的各天线部(各发送天线部)如以前说明所示,为图39所示的天线构成,通信局#2所具备的各天线部(各接收天线部)是图40所示的天线构成。
因此,通信局#1利用以前说明的图41、图42所示的帧构成,对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01、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02、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03、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701、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702、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703进行发送。此时,关于图41、图42的帧构成,由于与以前说明相同,因此省略详细说明。关于图41、图42中的天线ID码元4101、4201、4202、……的发送方法、基准信号4102-1、4102-2、4102-3、……的发送方法,在以上已经进行了说明,在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天线ID码元以及基准码元被分别构成。
通信局#2接收由通信局#1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80。并且,例如对如下的接收电场强度进行比较,即对在利用第1A天线部5103_1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01,每当适用了乘法系数的接收电场强度、在利用第2A天线部5103_2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02,每当适用了乘法系数的接收电场强度、在利用第3A天线部5103_3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03,每当适用了乘法系数的接收电场强度、在利用第4X天线部5103_4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701,每当适用了乘法系数的接收电场强度、在利用第5X天线部5103_5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702,每当适用了乘法系数的接收电场强度、在利用第6X天线部5103_6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703,每当适用了乘法系数的接收电场强度进行比较,估计接收电场强度增大的通信局#1的天线部以及乘法系数组,并选择希望通信局#1在发送调制信号时使用的天线部以及乘法系数组。并且,通信局#2对包括该选择的天线部的信息以及乘法系数组的信息的天线关联码元群$1(4951)进行发送。
并且,通信局#2利用第1X天线部5201_1、第2X天线部5201_2、第3X天线部5201_3、第4X天线部5201_4、第5X天线部5201_5、第6X天线部5201_6,来接收由通信局#1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80。此时,由于通信局#2具备图40所示的天线部,因此一边进行各天线部的系数的变更,一边接收天线设定用码元群。并且,通信局#2决定在接收时使用的天线部,并对决定的天线部所使用的系数进行决定。另外,将决定的天线部称为天线部β。
通信局#1接收由通信局#2发送的天线关联码元群$1(4951),根据由通信局#2发送的天线关联码元群$1(4951)中包含的“选择的天线部的信息以及乘法系数组的信息”,决定在发送调制信号时使用的天线部(天线部α),并设定乘法系数。
据此,决定了一个通信局#1在发送时使用的天线部及其乘法系数,并且决定了一个通信局#2将要使用的天线部。
通信局#1按照以下的规则进行发送,即“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711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5711_2,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712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5712_2,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713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5713_2,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714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5714_2、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715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5715_2”。另外,将这些码元群称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组5710。
·规则:通信局#1“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711_1、从天线部g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5711_2”。在此之后,进行如下的发送,即“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712_1、从天线部g2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5712_2”,“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713_1、从天线部g3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5713_2”,“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714_1、从天线部g4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5714_2”,“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715_1、从天线部g5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5715_2”。
另外,也可以是,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711_1、从天线部g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5711_2,接着,从天线部g2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5712_2、从天线部g3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5713_2、从天线部g4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5714_2、从天线部g5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5715_2。
另外,天线部α、天线部g1、天线部g2、天线部g3、天线部g4、天线部g5分别是第1A天线部5103_1、第2A天线部5103_2、第3A天线部5103_3、第4A天线部5103_4、第5A天线部5103_5、第6A天线部5103_6的任一个,天线部α是与天线部g1、天线部g2、天线部g3、天线部g4以及天线部g5的任一个均不同的天线。并且,i为1以上5以下的整数。j是1以上5以下的整数、i≠j成立,在满足该条件的所有的i、所有的j,满足天线gi与天线gj不同。
另外,发送码元的顺序并非受此所限。
并且,通信局#1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711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5711_2。通信局#1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712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5712_2。通信局#1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713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5713_2。通信局#1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714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5714_2。通信局#1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715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5715_2。此时,这些码元群的构成例如是图43、图44、图45、图46所示,关于详细的工作与上述相同。
通信局#2根据图43、图44、图45、图46所记载的基准信号来估计通信状态,估计良好的“通信局#1的天线部γ的乘法系数”。并且,通信局#2将与接收品质良好的“通信局#1的天线部γ的乘法系数”有关的信息(图57的“发送$2(4952)”)向通信局#1发送。
并且,通信局#2接收由通信局#1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组5710。此时,由于通信局#2具备图40所示的天线部,因此,一边进行各天线部的系数的变更,一边接收天线设定用码元群组5710。并且,通信局#2在决定接收时使用的新的天线部的同时,进行在决定的天线部使用的系数的决定。另外,将决定的天线部称为天线部δ。
通信局#1接收由通信局#2发送的“发送$2(4952)”,通信局#1获得使用的发送天线部γ的信息。并且,通信局#1判断天线设定已经结束,发送数据码元群4910_1以及数据码元群4910_2。此时,数据码元群4910_1与数据码元群4910_2以同一频率、同一时间而被发送,即利用以实施方式1的说明为例的MIMO传输方式而被发送。并且,通信局#1在发送调制信号时所使用的天线为天线部α以及天线部γ。另外,虽然在数据码元群4910_1以及数据码元群4910_2没有记载,数据码元群4910_1以及数据码元群4910_2也可以包括数据码元以外的用于传输控制信息的码元、前同步码、导频码元、基准码元等码元。
图58示出了通信局#1以及通信局#2的时间轴中的发送帧的构成,图58的(a)示出了通信局#1的时间轴中的发送帧,图58的(b)示出了通信局#2的时间轴中的发送帧。另外,在图58的(a)、(b)中,码元也可以存在于频率轴。
在图58中,对于与图49、图50、图57相同的工作赋予相同的符号。
如图58所示,首先,通信局#1从第1A天线部5103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01,在此之后,从第2A天线部5103_2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02、从第3A天线部5103_3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03、从第4A天线部5103_4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701、从第5A天线部5103_5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702、从第6A天线部5103_6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703。另外,将这些码元群称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80。
通信局#2接收由通信局#1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80。并且,例如,对利用第1A天线部5103_1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01中的接收电场强度、利用第2A天线部5103_2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02中的接收电场强度、利用第3A天线部5103_3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03中的接收电场强度、利用第4A天线部5103_4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04中的接收电场强度、利用第5A天线部5103_5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701中的接收电场强度、利用第6A天线部5103_6而被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703中的接收电场强度进行比较,估计接收电场强度增大的通信局#1的天线部,并选择希望通信局#1在发送调制信号时使用的天线部。并且,通信局#2对包括该选择了的天线部的信息的天线关联码元群$1(4951)进行发送。
并且,通信局#2利用第1X天线部5201_1、第2X天线部5201_2、第3X天线部5201_3、第4X天线部5201_4、第5X天线部5201_5、第6X天线部5201_6,来接收由通信局#1发送的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980。并且,通信局#2决定在接收时使用的天线部。另外,将决定的天线部命名为天线部β。
通信局#1接收由通信局#2发送的天线关联码元群$1(4951),从而知道决定了一个通信局#2在接收时使用的天线部。据此,决定了一个通信局#1在发送时使用的天线部,并且决定了一个通信局#2将要使用的天线部。
通信局#1所具备的各天线部(各发送天线部)如以前说明所述,为图39所示的天线构成,通信局#2所具备的各天线部(各接收天线部)为图40所示的天线构成。
因此,通信局#1以在此之前说明的图41、图42所示的帧构成,从天线部α发送乘法系数设定用码元群5001。此时,关于图41、图42的帧构成,由于在此之前已经说明过,在此省略详细的说明。图41、图42的天线ID码元4101、4201、4202、……例如也可以包括与天线部α有关的ID的信息。并且,对在图39的天线部使用的乘法系数组进行切换,并发送基准信号4102-1、4102-2、4102-3、……。另外,关于详细内容与上述相同。
并且,通信局#2根据这些基准信号的通信状态(乘法系数设定用码元群5001),估计接收品质良好的“通信局#1的天线部α的乘法系数”。于是,通信局#2将与接收品质良好的“通信局#1的天线部α的乘法系数”有关的信息(图50的“发送&1(5002)”)向通信局#1发送。
并且,通信局#2通过接收乘法系数设定用码元群5001,从而对在图40所示的天线构成部中使用适宜的乘法系数进行估计。并且,通信局#2对天线部β使用的乘法系数进行设定。
通信局#1按照以下的规则进行发送,即“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711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5711_2,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712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5712_2,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713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5713_2,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714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5714_2,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715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5715_2”。另外,将这些码元群称为天线设定用码元群组5710。
·规则:通信局#1“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711_1、从天线部g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5711_2”。在此之后,“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712_1、从天线部g2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5712_2”,“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713_1、从天线部g3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5713_2”,“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714_1、从天线部g4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5714_2”、“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715_1、从天线部g5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5715_2”。
另外,也可以是,从决定的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711_1、从天线部g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5711_2,接着,从天线部g2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5712_2、从天线部g3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5713_2,从天线部g4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5714_2、从天线部g5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5715_2。
另外,天线部α、天线部g1、天线部g2、天线部g3、天线部g4、天线部g5分别是第1A天线部5103_1、第2A天线部5103_2、第3A天线部5103_3、第4A天线部5103_4、第5A天线部5103_5、第6A天线部5103_6的任一个,天线部α是与天线部g1、天线部g2、天线部g3、天线部g4、以及、天线部g5的任一个均不同的天线。并且,i为1以上5以下的整数。j为1以上5以下的整数、i≠j成立,则在满足该条件的所有的i、所有的j,满足天线gi与天线gj不同。
另外,码元的发送顺序并非受此所限。
并且,通信局#1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711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1>5711_2。通信局#1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712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2>5712_2。通信局#1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713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3>5713_2。通信局#1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714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4>5714_2。通信局#1从天线部α发送天线设定用的码元群5715_1、发送天线设定用码元群<5>5715_2。此时,这些码元群的构成例如为图36、图37所示,关于详细的工作与以上的说明相同。
通信局#2根据图36、图37所记载的基准信号来估计通信状态,并估计良好的“通信局#1的天线部γ”。并且,通信局#2将与接收品质良好的“通信局#1的天线部γ”有关的信息向通信局#1发送。(图57的“发送$2(4952)”)。
通信局#1对来自天线部α的乘法系数设定用码元群5003_1以及来自天线部γ的乘法系数设定用码元群5003_2进行发送。此时,这些码元群的构成例如图43、图44、图45、图46所示,关于详细的工作如以上所述。
通信局#2根据图43、图44、图45、图46所记载的基准信号来估计通信状态,并估计良好的“通信局#1的天线部γ的乘法系数”。并且,通信局#2将与接收品质良好的“通信局#1的天线部γ的乘法系数”有关的信息(图50的“发送&2(5004)”)向通信局#1发送。
并且,通信局#2通过接收来自天线部α的乘法系数设定用码元群5003_1以及来自天线部γ的乘法系数设定用码元群5003_2,从而能够估计图40所示的天线部中的天线部δ所使用的乘法系数。并且,通信局#2对天线部δ所使用的乘法系数进行设定。
通信局#1接收由通信局#2发送的“发送&2(5004)”,通信局#1获得自身将要使用的发送天线部γ的信息。并且,通信局#1判断为天线设定已经结束,对数据码元群4910_1以及数据码元群4910_2进行发送。此时,数据码元群4910_1与数据码元群4910_2以同一频率、同一时间而被发送,即利用以实施方式1的说明为例的MIMO传输方式而被发送。并且,用于通信局#1发送调制信号时所使用的天线为天线部α以及天线部γ。另外,虽然在数据码元群4910_1以及数据码元群4910_2没有记载,在数据码元群4910_1以及数据码元群4910_2也可以包括数据码元以外的用于传输控制信息的码元、前同步码、导频码元、基准码元等码元。
如以上所述,通信局#1首先为了决定在发送时使用的天线部,而各天线部发送基准码元,并从通信局#2获得各基准码元的通信状态,决定一个用于发送数据码元的天线部(天线部α),接着,通信局#1从天线部α与各天线部发送基准码元,从通信局#2获得从天线部α发送的基准码元的通信状态以及从各天线部发送的基准码元的通信状态,并决定另一个用于发送数据码元的天线部(天线部γ),据此,通信局#2能够得到的效果是能够实现高的数据的接收品质。另外,此时也可以将送接收天线所使用的乘法系数一起决定。并且,本申请的一个要点是“在进行单发之后进行群发,并进行天线选择”。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若干个帧构成,在这些帧构成中,在频率轴上也可以存在码元。
另外,在图54、图55的数据码元群3411_1、3411_2、以及图57、图58的数据码元群4910_1、4910_2中,通信局#1也可以对发送时使用的天线部α的(ID)信息、发送时使用的天线γ的信息(ID信息)、与天线部α的系数有关的信息、与天线部γ的系数有关的信息一并进行发送。
并且,如图41、图42、图43、图44、图45、图46所示,发送局#1在对发送天线部的乘法系数进行变更并对基准信号进行发送的情况下,图41至图46所记载的天线ID码元除了可以包括与天线ID有关的信息之外,还可以包括与乘法系数有关的信息。此时,与乘法系数有关的信息可以是乘法后的系数的信息本身,也可以是与乘法系数有关的ID的信息。
例如,针对第一个乘法系数组,作为与乘法系数有关的ID而分配“#1”,针对第二个乘法系数组,作为与乘法系数有关的ID而分配“#2”,以此按顺序进行……。
并且,例如在生成基准信号时,在使用第一个乘法系数组的情况下,将与“#1”的ID对应的信息包含在天线ID码元中,通信局#1发送该天线ID码元。
此时,通信局#2决定通信局#1在发送时使用的天线以及乘法系数,即通信局#2例如通过由通信局#1发送的天线ID的信息以及乘法系数的(ID的)信息,来进行天线的识别以及乘法系数的识别,通信局#2针对通信局#1发送“通信局#1在发送时使用的天线的信息”,并且发送“乘法系数的ID的信息”。
(实施方式4)
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实施方式1的纠错码的码长以外,还能够利用具有码长比实施方式1的纠错码的码长长的纠错码,以下对这种情况下的实施方法进行说明。另外,在以后的记载中,码长是指块长。
在本实施方式,作为一个例子,对使用码长672比特的纠错码以及码长1344(=672×2)比特的纠错码时的实施方法进行说明。
关于使用码长672比特的纠错码时的实施方法,如利用图1至图28在实施方式1的说明所示,至于详细的说明,由于在实施方式1已经说明过,在此省略。以下对在实施方式1没有说明的部分进行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施方式中的发送装置的构成。另外,关于图1中的基本的工作如在实施方式1的说明所示。图1中的编码器151输入数据150以及帧构成信号113。此时,在帧构成信号113中含有使用的纠错码的信息,尤其含有使用的纠错码的码长(在本实施方式中,块长为672比特、或者码长1344比特)的信息。
因此,编码器151根据帧构成113,进行包括使用的纠错码的码长的纠错码的选择,例如也设定纠错码的编码率,针对数据150,进行纠错编码,并输出编码数据152。
并且,关于图1的发送装置选择MIMO传输方式,在对调制信号进行时的实施方法,与实施方式1的说明相同,在此省略该说明。
接着,与实施方式1同样,在使用例如OFDM这种多载波的传输方法时的图1的由发送装置发送调制信号的帧构成的一个例子由图6示出。
图6示出了横轴频率中的码元的配置的例子,示出从与上述所示的不同的天线发送的2个调制信号的码元配置。例如,在图6中示出了由数据载体(数据码元)和导频码元(在图6记载为“P”)构成的情况。另外,图6只是一个例子,也可以存在其他的码元。此时,数据载体是通过MIMO传输,将数据传输到对方(通信对方)的码元,导频码元是用于对方(通信对方)进行传播变动的估计(信道估计)的码元。
在图6中,作为一个例子,将1OFDM码元中存在的数据载体(存在于频率轴的数据载体)的数量设为336,因此,数据载体$1~数据载体$336存在于各个时刻,导频码元被插入到数据载体与数据载体。另外,在图6中,在时刻&1和时刻&2,插入导频载体的频率上的位置虽然不同,但是并非受这种构成所限。
在图6中,数据载体在频率轴方向上顺序排列成“数据载体$1”、“数据载体$2”、“数据载体$3”、“数据载体$4”、“数据载体$5”、“数据载体$6”、“数据载体$7”、“数据载体$8”、“数据载体$9”、“数据载体$10”、“数据载体$11”、“数据载体$12”、“数据载体$13”、……、“数据载体$330”、“数据载体$331”、“数据载体$332”、“数据载体$333”、“数据载体$334”、“数据载体$335”、“数据载体$336”。即,数据载体针对频率轴方向为升顺编号。
图59示出的向数据载体的配置例子是,将流1(s1(i))以及流2(s2(i))的调制方式,设为以在同相I-正交Q平面上有16个信号点的调制方式为例子的16QAM时的例子。在此,与图7相同,针对由纠错编码的1344比特构成的第N个块,命名为块#N,记载为“#N”。
在适用16QAM时,从块#N生成336个码元。在图59中,将从块#1生成的336个码元以“#1-1”、“#1-2”、“#1-3”、“#1-4”、……、“#1-334”、“#1-335”、“#1-336”来示出。因此,从块#N生成的336个码元以“#N-1”、“#N-2”、“#N-3”、“#N-4”、……、“#N-334”、“#N-335”、“#N-336”来表示。
并且,图59示出了,横轴为频率时的数据载体的排列。在流1中,存在数据载体$1至数据载体$336,同样,在流2也存在数据载体$1至数据载体$336。
并且,流1的数据载体$1与流2的数据载体$1以同一频率、同一时刻(从不同的天线)而被发送,流1的数据载体$2与流2的数据载体$2以同一频率、同一时刻(从不同的天线)而被发送。即,流1的数据载体$L与流2的数据载体$L以同一频率、同一时刻(从不同的天线)而被发送。L为1以上336以下的整数。
并且,如图59所示,按照如下的规则来进行码元的分配,在流1的数据载体$1分配“#1-1”的码元、在流2的数据载体$1分配“#1-2”的码元、在流1的数据载体$2分配“#1-3”的码元、在流2的数据载体$2分配“#1-4”的码元、在流1的数据载体$3分配“#1-5”的码元、在流2的数据载体$3分配“#1-6”的码元。这样,块#1的数据利用流1的数据载体$1至$167、以及流2的数据载体$1至$167,由发送装置发送。
按照同样的规则,块#2的数据利用流1的数据载体$169至$336以及流2的数据载体$169至$336,由发送装置发送。
以上为时刻&1的码元的配置。同样,在进行码元配置时,在时刻&2进行如下的配置。
·块#3的数据利用流1的数据载体$1至$167以及流2的数据载体$1至$167,由发送装置发送。
·块#4的数据利用流1的数据载体$169至$336以及流2的数据载体$169至$336,由发送装置发送。
因此,在时刻&M(M为1以上的整数)进行如下的配置。
·块#(2M-1)的数据利用流1(s1(i))的数据载体$1至$167以及流2的数据载体$1至$167,由发送装置发送。
·块#(2M)的数据利用流1(s1(i))的数据载体$169至$336以及流2的数据载体$169至$336,由发送装置发送。
考虑以图59所示的帧构成,由发送装置对调制信号进行发送的情况。作为图1的发送装置的对方(通信对方)的接收装置中的接收电场强度的状态图由图8示出。
在图8中,由于多路径的影响,而存在接收电场强度低的部分801。并且,若以图7所示的帧构成,由发送装置来发送调制信号时,由于多路径的影响(例如,图8的接收电场强度低的部分801),则出现在纠错码的同一块的码元中存在过多的接收品质差的码元的可能性高。据此,不能得到高的纠错能力,从而数据的接收品质降低的可能性高。
作为其他的例子,考虑到图9所示的帧构成。如图9所示,在各个流的各个数据载体分配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1为“#1-1”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1为“#2-1”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2为“#1-2”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2为“#2-2”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为“#1-3”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为“#2-3”的码元、
(省略从数据载体$4至数据载体$332的记载)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3为“#1-333”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3为“#2-333”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4为“#1-334”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4为“#2-334”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5为“#1-335”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5为“#2-335”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6为“#1-336”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6为“#2-336”的码元。
以上为时刻&1的码元配置。因此,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奇数的码元传输块#1的数据、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偶数的码元传输块#2的数据。
在时刻&2进行如下的配置。
·流1传输块#3的数据,流2传输块#4的数据。
因此,在时刻&M进行如下的配置。M为1以上的整数。
·流1传输块#(2M-1)的数据、流2(s2(i))传输块#(2M)的数据。
在图9所示的帧构成的情况下,发生图8所说明的现象的可能性较低。
然而,预编码矩阵由式(4)表示,考虑到以下的[1]至[4],[1]“b为零、且c为零”,或者[2]“a为零、且d为零”,或者[3]“b的绝对值以及c的绝对值,与a的绝对值以及d的绝对值相比极端小”、[4]“a的绝对值以及d的绝对值与b的绝对值以及c的绝对值相比极端小”。在这种情况下,在对方(通信对方)的流1(s1(i))的接收电场强度降低时、或者在对方(通信对方)的流2(s2(i))的接收电场强度降低时,例如在时刻&1发生块#1的接收品质或者块#2的接收品质降低的现象的可能性大。
为了解决利用图8所说明的现象以及因图9所示的帧构成而发生的现象,例如可以考虑到图10所示的帧构成。
如图10所示,在各个流的各个数据载体分配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1为“#1-1”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1为“#1-2”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2为“#2-1”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2为“#2-2”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为“#1-3”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为“#1-4”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4为“#2-3”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4为“#2-4”的码元、
(省略数据载体$5至数据载体$332的记载)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3为“#1-333”的码元、在流2的数据载体$333为“#1-334”的码元、在流1的数据载体$334为“#2-333”的码元、在流2的数据载体$334为“#2-334”的码元、在流1的数据载体$335为“#1-335”的码元、在流2的数据载体$335为“#1-336”的码元、在流1的数据载体$336为“#2-335”的码元、在流2的数据载体$336为“#2-336”的码元。
以上为时刻&1的码元配置。因此,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奇数的码元传输块#1的数据、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偶数的码元传输块#2的数据。
在时刻&2进行如下的配置。
·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奇数的码元传输块#3的数据、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偶数的码元传输块#4的数据。
因此,在时刻&M进行如下的配置。M为1以上的整数。
·数据载体编号为奇数的码元传输块#(2M-1)的数据,数据载体编号为偶数的码元传输块#(2M)的数据。
在以图10所示的帧构成,由发送装置对调制信号进行发送的情况下,与图59的帧构成相比,不易受到因图8的多路径而造成的接收电场强度低的部分801的不良影响。并且,能够抑制利用图9所说明的数据的接收品质的降低的可能性高。因此,能够得到提高数据的接收品质的效果的可能性高。
为了解决利用图8说明的现象以及因图9所示的帧构成而发生的现象,例如考虑到图11所示的帧构成。
如图11所示,在各个流的各个数据载体进行如下的码元分配。
在流1的数据载体$1为“#1-1”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1为“#2-1”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2为“#2-2”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2为“#1-2”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为“#1-3”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为“#2-3”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4为“#2-4”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4为“#1-4”的码元、
(省略数据载体$5至数据载体$332的记载)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3为“#1-333”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3为“#2-333”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4为“#2-334”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4为“#1-334”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5为“#1-335”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5为“#2-335”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6为“#2-336”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6为“#1-336”的码元。
以上为时刻&1的码元配置。因此,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奇数的码元且为流1的情况下,传输块#1的数据,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奇数的码元且为流2(s2(i))的情况下传输块#2的数据,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偶数的码元且为流1的情况下,传输块#2的数据,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偶数的码元且为流2的情况下,传输块#1的数据。
在时刻&2进行如下的配置。
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奇数的码元且为流1的情况下,传输块#3的数据,
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奇数的码元且为流2的情况下,传输块#4的数据,
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偶数的码元且为流1的情况下,传输块#4的数据,
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偶数的码元且为流2的情况下,传输块#3的数据。
因此,在时刻&M(M为1以上的整数)进行如下的配置。
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奇数的码元且为流1的情况下,传输块#(2M-1)的数据,
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奇数的码元且为流2的情况下,传输块#(2M)的数据,
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偶数的码元且为流1的情况下,传输块#(2M)的数据,
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偶数的码元且为流2的情况下,传输块#(2M-1)的数据。
在以图11所示的帧构成由发送装置对调制信号进行发送的情况下,与图59的帧构成相比,不容易受到利用图8所说明的因多路径而造成的接收电场强度低的部分801的不良影响。并且,能够抑制利用图9所说明的数据的接收品质的降低的可能性较高。因此,能够得到提高数据的接收品质的效果的可能性较高。
接着,将要说明的数据载体的构成是,将流1(s1(i))以及流2(s2(i))的调制方式设为,以在同相I-正交Q平面以具有64个的信号点的调制方式为例的64QAM时的构成。
在此与图7相同,针对以纠错编码的1344比特构成的第N个块,命名为块#N,并记作“#N”。
在适用了64QAM调制时,从块#N生成224的码元。在图60,将从块#1生成的224的码元表示为“#1-1”、“#1-2”、“#1-3”、“#1-4”、……、“#1-222”、“#1-223”、“#1-224”。因此,将从块#N生成的168的码元,由“#N-1”、“#N-2”、“#N-3”、“#N-4”、……、“#N-222”、“#N-223”、“#N-224”来表示。
并且,与图59同样,在横轴为频率来排列数据载体时,在流1存在数据载体$1至数据载体$336,同样在流2也存在数据载体$1至数据载体$336。
并且,流1的数据载体$1与流2的数据载体$1利用同一频率、同一时刻,由不同的天线发送,流1的数据载体$2与流2的数据载体$2利用同一频率、同一时刻,由不同的天线发送。即,流1的数据载体$L与流2的数据载体$L利用同一频率、同一时刻,由不同的天线发送。L为1以上336以下的整数。
为了解决利用图8说明的现象以及因图9所示的帧构成而发生的现象,例如考虑到图61所示的帧构成。
如图61所示,在各个流的各个数据载体进行如下的码元分配。
在流1的数据载体$1为“#1-1”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1为“#1-2”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2为“#2-1”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2为“#2-2”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为“#3-1”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为“#3-2”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4为“#1-3”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4为“#1-4”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5为“#2-3”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5为“#2-4”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6为“#3-3”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6为“#3-4”的码元、
(省略数据载体$5至数据载体$333的记载)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4为“#1-223”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4为“#1-224”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5为“#2-223”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5为“#2-224”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6为“#3-223”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6为“#3-224”的码元。
以上为时刻&1的码元配置。因此,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1时的码元传输块#1的数据,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2时的码元传输块#2的数据,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0时的码元传输块#3的数据。
在时刻&2进行如下的配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时的余数为1时的码元传输块#4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时的余数为2时的码元传输块#5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时的余数为0时的码元传输块#6的数据。
因此,在时刻&M进行如下的配置。M为1以上的整数。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1时的码元,传输块#(3M-2)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2时的码元,传输块#(3M-1)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0时的码元为,传输块#(3M)的数据。
在以图61所示的帧构成由发送装置对调制信号进行发送的情况下,不容易受到利用图8所说明的因多路径而造成的接收电场强度低的部分801的不良影响。并且,能够抑制利用图9所说明的数据的接收品质的降低的可能性较高。因此,能够得到提高数据的接收品质的效果的可能性较高。
为了解决利用图8说明的现象以及由图9所示的帧构成而发生的现象例如考虑到图62所示的帧构成。
如图62所示,在各个流的各个数据载体进行如下的码元分配。
在流1的数据载体$1为“#1-1”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1为“#2-2”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2为“#2-1”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2为“#3-2”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为“#3-1”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为“#1-2”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4为“#1-3”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4为“#2-4”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5为“#2-3”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5为“#3-4”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6为“#3-3”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6为“#1-4”的码元、
(省略数据载体$7至数据载体$333的记载)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4为“#1-223”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4为“#2-224”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5为“#2-223”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5为“#3-224”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6为“#3-223”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6为“#1-224”的码元。
以上为时刻&1的码元配置。
因此,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1、且流1的码元传输块#1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2、且流1的码元传输块#2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0、且流1的码元传输块#3的数据。
并且,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1、且流2的码元传输块#2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2、且流2的码元传输块#3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0、且流2的码元传输块#1的数据。
在时刻&2进行如下的配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1、且流1的码元传输块#4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2、且流1的码元传输块#5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0、且流1的码元传输块#6的数据。
并且,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1、且流2的码元传输块#5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2、且流2的码元传输块#6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0、且流2的码元传输块#4的数据。
因此,在时刻&M进行如下的配置。M为1以上的整数。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1、且流1的码元传输块#(3M-2)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2、且流1的码元传输块#(3M-1)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0、且流1的码元传输块#(3M)的数据。
并且,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1、且流2的码元传输块#(3M-1)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2、且流2的码元传输块#(3M)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0、且流2的码元传输块#(3M-2)的数据。
为了解决利用图8说明的现象以及因图9所示的帧构成而发生的现象,例如考虑到图63所示的帧构成。
如图63所示,在各个流的各个数据载体进行如下的码元分配。
在流1的数据载体$1为“#1-1”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1为“#3-2”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2为“#2-1”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2为“#1-2”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为“#3-1”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为“#2-2”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4为“#1-3”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4为“#3-4”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5为“#2-3”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5为“#1-4”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6为“#3-3”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6为“#2-4”的码元、
(省略数据载体$7至数据载体$333的记载)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4为“#1-223”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4为“#3-224”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5为“#2-223”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5为“#1-224”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6为“#3-223”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6为“#2-224”的码元。
以上为时刻&1的码元配置。
因此,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1、且流1的码元传输块#1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2、且流1的码元传输块#2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0、且流1的码元传输块#3的数据。
并且,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1、且流2的码元传输块#3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2、且流2的码元传输块#1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0、且流2的码元传输块#2的数据。
在时刻&2进行如下的配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1、且流1的码元传输块#4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2、且流1的码元传输块#5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0、且流1的码元传输块#6的数据。
并且,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1、且流2的码元传输块#6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2、且流2的码元传输块#4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0、且流2的码元传输块#5的数据。
因此,在时刻&M进行如下的配置。M为1以上的整数。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1、且流1的码元传输块#(3M-2)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2、且流1的码元传输块#(3M-1)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0、且流1的码元传输块#(3M)的数据。
并且,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1、且流2的码元传输块#(3M)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2、且流2的码元传输块#(3M-2)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0、且流2的码元传输块#(3M-1)的数据。
如以上所述,在纠错码的码长为1344比特时,对流1(s1(i))的调制方式以及流2(s2(i))的调制方式为16QAM、64QAM时的帧的构成方法进行了说明。图1的发送装置在将流1(s1(i))的调制方式以及流2(s2(i))的调制方式切换为16QAM、64QAM,在进行各自的调制方式时,若满足上述说明的帧构成,则不论选择哪种调制方式,均能够实现在对方(通信对方)的接收装置得到良好的数据的接收品质的效果。另外,在图1的发送装置,可以执行相位变更,也可以不执行。
另外,执行以上所述的帧构成的部分可以是图1的无线部110A以及110B(在实施方式1也是同样)。无线部110A以及110B的构成例子由图64示出。
在图64中,调制信号6401相当于图1的109A或者109B。帧构成信号6400相当于图1的帧构成113、控制信息信号6410相当于图1的控制信息信号117Z、发送信号6409相当于图1的发明信号111A或者111B。
串并转换部6402将调制信号6401、帧构成信号6400作为输入,根据帧构成信号6400,针对调制信号6401进行串并转换,并输出串并转换后的信号6403。
重排部6404将串并转换后的信号6403、控制信息信号6410、帧构成信号6400作为输入,根据帧构成信号6400,针对串并转换后的信号6403、控制信息信号6410进行重排,并输出重排后的信号6405。此时,尤其根据帧构成信号6400中包含的纠错码的码长的信息、调制方式的信息、传输方式的信息,重排部6404对串并转换后的信号6403(数据码元)的重排方法,根据上述说明的方法进行切换。
具有特征之处为,“适用MIMO传输方式,在将s1(i)的调制方式指定为16QAM、将s2(i)的调制方式指定为16QAM时,与纠错码的码长指定为672比特和指定为1344比特时,重排的方法不同”,并且,“适用MIMO传输方式,在将s1(i)的调制方式指定为64QAM、将s2(i)的调制方式指定为64QAM时,与纠错码的码长指定为672比特和指定为1344比特时,重排的方法不同”。
逆高速傅里叶变换部6406(IFFT: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将重排后的信号6405、帧构成信号6400作为输入,针对重排后的信号6405,执行逆高速傅里叶变换,并输出逆高速傅里叶变换后的信号6407。另外,逆高速傅里叶变换部6406也可以是逆傅里叶变换部(IFT:Inverse Fourier Transform)。
RF部6408将逆高速傅里叶变换后的信号6407、帧构成信号作为输入,执行正交调制、频率变换、频带限制、信号的放大等处理,并输出发送信号6409。
作为实现以上所述的帧构成的其他的方法,有由图1的光交叉波分复用器153实现的方法。
例如,适用MIMO传输方式,在将纠错码的码长设定为672比特时,在设定为“s1(i)的调制方式为QPSK、s2(i)的调制方式为QPSK”时,与设定为“s1(i)的调制方式为16QAM、s2(i)的调制方式为16QAM”、以及设定为“s1(i)的调制方式为64QAM、s2(i)的调制方式为64QAM”时,光交叉波分复用器的存储量不同。
适用MIMO传输方式,在设定为“s1(i)的调制方式为QPSK、s2(i)的调制方式为QPSK”时,所需要的存储量为2个编码块的1344比特。并且,在指定为“s1(i)的调制方式为16QAM、s2(i)的调制方式为16QAM”时,所需要的存储量为4个编码块的2688比特。并且,在指定为“s1(i)的调制方式为64QAM、s2(i)的调制方式为64QAM”时,所需要的存储量为6个编码块的4032比特。
并且,适用MIMO传输方式,在纠错码的码长被设定为1344比特时,在设定为“s1(i)的调制方式为QPSK、s2(i)的调制方式为QPSK”时,与设定为“s1(i)的调制方式为16QAM、s2(i)的调制方式为16QAM”时、以及设定为“s1(i)的调制方式为64QAM、s2(i)的调制方式为64QAM”时,所需要的光交叉波分复用器的存储量不同。
适用MIMO传输方式,在设定为“s1(i)的调制方式为QPSK、s2(i)的调制方式为QPSK”时,所需要的存储量为1个编码块的1344比特。并且,在指定为“s1(i)的调制方式为16QAM、s2(i)的调制方式为16QAM”时,所需要的存储量为2个编码块的2688比特。并且,在指定为“s1(i)的调制方式为64QAM、s2(i)的调制方式为64QAM”时,所需要的存储量为3个编码块的4032比特。
这一点则为具有特征之处。另外,此时也可以不需要重排部6404。
接着,对在图1的发送装置中,将多个调制信号从多个天线发送时进行相位变更情况下的相位变更方法进行说明。
关于预编码以及进行相位变更发送方法与以上说明相同,如式(3)、式(37)、式(38)、式(39)等所示。以下对式(3)、式(37)、式(38)、式(39)所示的相位变更的具体的適用例进行说明。即对式(3)、式(37)、式(38)、式(39)的y(i)的变更方法进行说明。
图10示出的配置例为,将流1(s1(i))的调制方式设为,以在同相I-正交Q平面具有16个信号点的调制方式为例子的16QAM、将流2(s2(i))的调制方式设为,以在同相I-正交Q平面具有16个信号点的调制方式为例子的16QAM时,向数据载体的配置例。在此,作为一个例子,将纠错码的块长(码长)设为1344比特。并且,针对以纠错编码的1344比特构成的第一块,命名为块#1,并记载为“#1”。因此,针对以纠错编码的1344比特构成的第N(N为1以上的整数)个块,命名为块#N,并记作“#N”。
图18示出的例子是,在对图10所示的数据载体进行数据的配置时的相位变更值y(i)的分配例。如图18所示,在数据载体$1利用y(0)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在数据载体$2也利用y(0)进行相位变更。
同样,在数据载体$3利用y(1)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在数据载体$4也利用y(1)进行相位变更。
省略从数据载体$5至数据载体$332的记载。
在数据载体$333利用y(166)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在数据载体$334也利用y(166)进行相位变更。
并且,在数据载体$335利用y(167)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在数据载体$336也利用y(167)进行相位变更。
即,在数据载体$(2×k+1)与数据载体$(2k+2),利用相同的相位变更值(图18的情况下为y(k))进行相位变更(k为0以上的整数)。
这样,针对块#1,相位没有偏移地被变更,并且针对块#2,相位也是没有偏移地被变更,因此在块#1以及块#2均能够得到充分地由相位变更而产生的效果,因此能够得到对方(通信对方)的接收装置的数据品质提高的效果。
图11示出的配置例与图10不同,将流1(s1(i))的调制方式设为,以在同相I-正交Q平面具有16个信号点的调制方式为例子的16QAM、将流2(s2(i))的调制方式设为,以在同相I-正交Q平面具有16个信号点的调制方式为例子的16QAM时,向数据载体的配置例。在此,作为一个例子,将纠错码的块长(码长)设定为1344比特。并且,针对以纠错编码的1344比特构成的第一块,命名为块#1,并记载为“#1”。因此,针对以纠错编码的1344比特构成的第N(N为1以上的整数)个块,命名为块#N,并记作“#N”。
图19示出了在对图11所示的数据载体进行数据的配置时的相位变更值y(i)的分配例。如图19所示,在数据载体$1利用y(0)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在数据载体$2也利用y(0)进行相位变更。
同样,在数据载体$3利用y(1)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在数据载体$4也利用y(1)进行相位变更。
省略从数据载体$4至数据载体$332的记载。
在数据载体$333利用y(166)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在数据载体$334也利用y(166)进行相位变更。
并且,在数据载体$335利用y(167)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在数据载体$336也利用y(167)进行相位变更。
即,在数据载体$(2×k+1)与数据载体$(2k+2)利用相同的相位变更值(图18的情况为y(k))进行相位变更(k为0以上的整数)。
这样,针对块#1,相位没有偏移地被变更,并且针对块#2,相位也是没有偏移地被变更,因此,在块#1以及块#2均能够充分地得到由相位变更而产生的效果,从而能够得到对方(通信对方)的接收装置的数据品质提高的效果。
图20示出了与图19不同的“在向图11所示数据载体进行数据的配置时”的相位变更值y(i)的分配例。如图20所示,在各个数据载体,利用各个相位变更值y(i)进行相位变更。
在数据载体$1利用y(0)、在数据载体$2利用y(1)、在数据载体$3利用y(2)、在数据载体$4利用y(3)、(省略从数据载体$4至数据载体$332的记载)、在数据载体$333利用y(332)、在数据载体$334利用y(333)、在数据载体$335利用y(334)进行相位变更,在数据载体$336利用y(335)进行相位变更。
即,在数据载体$(k+1)利用相位变更值y(k)进行相位变更,也就是说以数据载体为单位进行相位变更(k为0以上的整数)。
这样,针对块#1,相位没有偏移地被变更,并且,针对块#2,相位也是没有偏移地被变更,因此,由于在块#1以及块#2均能够得到充分的由相位变更而产生的效果,从而能够得到对方(通信对方)的接收装置的数据品质提高的效果。
图62示出的配置例为,将流1(s1(i))的调制方式设为,以在同相I-正交Q平面具有64个的信号点的调制方式为例子的64QAM、将流2(s2(i))的调制方式设为,以在同相I-正交Q平面具有64个的信号点的调制方式为例子的64QAM时,向数据载体的配置例。
在此,作为一个例子,将纠错码的块长(码长)设为1344比特。并且,针对以纠错编码的1344比特构成的第一块,命名为块#1,并记作“#1”。因此,针对以纠错编码的1344比特构成的第N(N为1以上的整数)个块,命名为块#N,并记作“#N”。
图65示出了在对图62所示的数据载体进行数据的配置时的相位变更值y(i)的分配例。如图65所示,在数据载体$1利用y(0)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数据载体$2利用y(0)、在数据载体$3利用y(0)进行相位变更。
同样,在数据载体$4利用y(1)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在数据载体$5利用y(1)、在数据载体$6利用y(1)进行相位变更。
另外,省略从数据载体$7至数据载体$333的记载。
在数据载体$334利用y(112)、在数据载体$335利用y(112)、在数据载体$336利用y(112)进行相位变更。
即,在数据载体$(3×k+1)、数据载体$(3×k+2)、数据载体$(3×k+3)利用相同的相位变更值(图65的情况为y(k))进行相位变更(k为0以上的整数)。
这样,针对块#1,相位没有偏移地被变更,并且针对块#2、块#3、块#4,相位也是没有偏移地被变更,因此,在块#1、块#2、块#3以及块#4均能够得到充分的由相位变更而产生的效果,因此能够得到对方(通信对方)的接收装置的数据品质提高的效果。
图66示出了与图65不同的“对图62所示的数据载体进行数据的配置时”的相位变更值y(i)的分配例。如图66所示,在数据载体$1利用y(0)、在数据载体$2利用y(1)、在数据载体$3利用y(2)、在数据载体$4利用y(3)、(省略从数据载体$5至数据载体$332的记载)、在数据载体$333利用y(332)、在数据载体$334利用y(333)、在数据载体$335利用y(334)、在数据载体$336利用y(335)进行相位变更。
即,在数据载体$(k+1)利用相位变更值y(k)进行相位变更,也就是说以数据载体为单位进行相位变更。k为0以上的整数。
这样,针对块#1,相位没有偏移地被变更,并且针对块#2,相位也是没有偏移地被变更,因此,由于在块#1以及块#2均能够得到充分的由相位变更而产生的效果,从而能够得到对方(通信对方)的接收装置的数据品质提高的效果。
图63示出的配置例,将流1(s1(i))的调制方式设为,以在同相I-正交Q平面具有64个的信号点的调制方式为例子的64QAM、将流2(s2(i))的调制方式设为,以在同相I-正交Q平面具有64个的信号点的调制方式为例子的64QAM时,向数据载体的配置例。
在此作为一个例子,将纠错码的块长(码长)设为1344比特。并且,针对以纠错编码的1344比特构成的第一块,命名为块#1,并记作“#1”。因此,针对以纠错编码的1344比特构成的第N(N为1以上的整数)个块,命名为块#N,并记作“#N”。
图67示出了对图63所示的数据载体进行数据的配置时的相位变更值y(i)的分配例。如图67所示,在数据载体$1利用y(0)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在数据载体$2利用y(0)、在数据载体$3利用y(0)进行相位变更。
同样,在数据载体$4利用y(1)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在数据载体$5利用y(1)、在数据载体$6利用y(1)进行相位变更。
另外,省略从数据载体$5至数据载体$333的记载。
在数据载体$334利用y(112)、在数据载体$335利用y(112)、在数据载体$336利用y(112)进行相位变更。
即,在数据载体$(3×k+1)、数据载体$(3×k+2)、数据载体$(3×k+3)利用相同的相位变更值(图65的情况为y(k))进行相位变更(k为0以上的整数)。
这样,针对块#1,相位没有偏移地被变更,并且,针对块#2、块#3、块#4也是同样,相位没有偏移地被变更,因此,在块#1、块#2、块#3以及块#4均能够得到充分的由相位变更而产生的效果,从而能够得到对方(通信对方)的接收装置的数据品质提高的效果。
图68示出了与图67不同的“如图63所示,向数据载体进行数据的配置时”的相位变更值y(i)的分配例。如图68所示,在数据载体$1利用y(0)、在数据载体$2利用y(1)、在数据载体$3利用y(2)、在数据载体$4利用y(3)、(省略从数据载体$5至数据载体$332的记载)、在数据载体$333利用y(332)、在数据载体$334利用y(333)、在数据载体$335利用y(334)、在数据载体$336利用y(335)进行相位变更。
即,在数据载体$(k+1)利用相位变更值y(k)进行相位变更,也就是说以数据载体为单位进行相位变更(k为0以上的整数)。
这样,针对块#1,相位没有偏移地被变更,并且针对块#2,相位也是没有偏移地被变更,因此,在块#1以及块#2均能够得到充分的由相位变更而产生的效果,从而能够得到对方(通信对方)的接收装置的数据品质提高的效果。
另外,关于相位变更值y(i)的给出方式与实施方式1的说明相同。
作为与上述不同的例子,对进行单流发送的情况进行说明。
利用图1的发送装置,在进行单流发送的情况下,例如对以天线112A发送由映射部106A生成的调制信号的情况进行说明,即将要说明的情况是,映射部106B不工作,从天线112B不进行调制信号的发送的情况。另外,在进行单流发送的情况下,例如也可以利用多个天线对在映射部106A生成的调制信号进行发送。
图69示出的例子是,将一个流中的调制方式设为,以在同相I-正交Q平面具有64个的信号点的调制方式为例子的64QAM时,向数据载体的配置例。在此,作为一个例子,将纠错码的块长(码长)设为672比特。并且,针对以纠错编码的672比特构成的第一块,命名为块#1,并记作“#1”。因此,针对以纠错编码的672比特构成的第N(N为1以上的整数)个块,命名为块#N,并记作“#N”。
在适用64QAM时,从块#N生成112码元。因此,将从块#1生成的112码元表示为“#1-1”、“#1-2”、“#1-3”、“#1-4”、……、“#1-110”、“#1-111”、“#1-112”。因此,将从块#N生成的112码元由“#N-1”、“#N-2”、“#N-3”、“#N-4”、……、“#N-110”、“#N-111”、“#N-112”来表示。
图69示出了,以横轴为频率而排列的数据载体。此时,数据载体与上述同样,存在数据载体$1至数据载体$336。
并且,如图69所示,
在数据载体$1为“#1-1”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2为“#2-1”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为“#3-1”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4为“#1-2”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5为“#2-2”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6为“#3-2”的码元、
(省略从数据载体$5至数据载体$333的记载)
在数据载体$334为“#1-112”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35为“#2-112”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36为“#3-112”的码元。
以上为时刻&1的码元配置。
因此,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1时的码元传输块#1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2时的码元传输块#2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0时的码元传输块#3的数据。
在时刻&2进行如下的配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1时的码元传输块#4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2时的码元传输块#5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0时的码元传输块#6的数据。
因此,在时刻&M进行如下的配置。M为1以上的整数。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1时的码元传输块#(3M-2)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2时的码元传输块#(3M-1)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0时的码元传输块#(3M)的数据。
在以图69所示的帧构成,由发送装置对调制信号进行发送的情况下,不容易受到利用图8所说明的因多路径而造成的接收电场强度低的部分801的不良影响。因此,能够得到提高数据的接收品质的效果的可能性较高。
图70示出的例子是,将一个流中的调制方式设为,以在同相I-正交Q平面具有64个的信号点的调制方式为例子的64QAM时,向数据载体的配置例。在此,作为一个例子,将纠错码的块长(码长)设为1344比特。并且,针对以纠错编码的1344比特构成的第一块,命名为块#1,并记作“#1”。因此,针对以纠错编码的1344比特构成的第N(N为1以上的整数)个块,命名为块#N,并记作“#N”。
在适用64QAM时,从块#N生成224码元。因此,将从块#1生成的224码元表示为“#1-1”、“#1-2”、“#1-3”、“#1-4”、……、“#1-222”、“#1-223”、“#1-224”。因此,将从块#N生成的224码元,由“#N-1”、“#N-2”、“#N-3”、“#N-4”、……、“#N-222”、“#N-223”、“#N-224”来表示。
图70示出了在横轴为频率、纵轴为时间的情况下的数据载体的排列。此时,数据载体与上述同样,存在数据载体$1至数据载体$336。
并且,如图70所示,在时刻&1,
在数据载体$1为“#1-1”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2为“#2-1”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为“#3-1”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4为“#1-2”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5为“#2-2”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6为“#3-2”的码元、
(省略从数据载体$7至数据载体$333的记载)
在数据载体$334为“#1-112”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35为“#2-112”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36为“#3-112”的码元。
并且,在时刻&2,
在数据载体$1为“#1-113”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2为“#2-113”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为“#3-113”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4为“#1-114”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5为“#2-114”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6为“#3-114”的码元、
(省略从数据载体$7至数据载体$333的记载)
在数据载体$334为“#1-114”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35为“#2-114”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36为“#3-114”的码元。
因此,在时刻&1、时刻&2,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1时的码元传输块#1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2时的码元传输块#2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0时的码元传输块#3的数据。
在时刻&3、时刻&4进行如下的配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1时的码元传输块#4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2时的码元传输块#5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0时的码元传输块#6的数据。
因此,在时刻&(2M-1)、时刻&2M(M为1以上的整数)进行如下的配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1时的码元传输块#(3M-2)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2时的码元传输块#(3M-1)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0时的码元传输块#(3M)的数据。
在以图70所示的帧构成由发送装置对调制信号进行发送的情况下,不容易受到利用图8所说明的因多路径而造成的接收电场强度低的部分801的不良影响。因此,能够得到提高数据的接收品质的效果的可能性较高。
图71示出的例子与图70不同,将一个流中的调制方式设为,以在同相I-正交Q平面中具有64个的信号点的调制方式为例子的64QAM时,向数据载体的配置例。在此,作为一个例子,将纠错码的块长(码长)设为1344比特。并且,针对以纠错编码的1344比特构成的第一块,命名为块#1,并记作“#1”。因此,针对以纠错编码的1344比特构成的第N(N为1以上的整数)个块,命名为块#N,并记作“#N”。
适用64QAM时,从块#N生成224码元。因此,将从块#1生成的224码元,表示为“#1-1”、“#1-2”、“#1-3”、“#1-4”、……、“#1-222”、“#1-223”、“#1-224”。因此,将从块#N生成的224码元,由“#N-1”、“#N-2”、“#N-3”、“#N-4”、……、“#N-222”、“#N-223”、“#N-224”来表示。
图71示出了在横轴为频率、纵轴为时间的情况下的数据载体的排列。此时,数据载体与上述相同,存在数据载体$1至数据载体$336。
并且,如图71所示,在时刻&1,
在数据载体$1为“#1-1”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2为“#2-1”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为“#3-1”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4为“#1-2”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5为“#2-2”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6为“#3-2”的码元、
(省略从数据载体$7至数据载体$333的记载)
在数据载体$334为“#1-112”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35为“#2-112”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36为“#3-112”的码元。
并且,在时刻&2,
在数据载体$1为“#2-113”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2为“#3-113”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为“#1-113”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4为“#2-114”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5为“#3-114”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6为“#1-114”的码元、
(省略从数据载体$7至数据载体$333的记载)、
在数据载体$334为“#2-114”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35为“#3-114”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36为“#1-114”的码元。
因此,在在时刻&1,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1时的码元传输块#1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2时的码元传输块#2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0时的码元传输块#3的数据。
并且,在时刻&2,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1时的码元传输块#2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时的余数为2的码元传输块#3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0时的码元传输块#1的数据。
在时刻&3进行如下的配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1时的码元传输块#4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2时的码元传输块#5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0时的码元传输块#6的数据。
并且,在时刻&4进行如下的配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1时的码元传输块#5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2时的码元传输块#6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0时的码元传输块#4的数据。
因此,在时刻&(2M-1)进行如下的配置。M为1以上的整数。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1时的码元传输块#(3M-2)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2时的码元传输块#(3M-1)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0时的码元传输块#(3M)的数据。
并且,在时刻&(2M)(M为1以上的整数)进行如下的配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1时的码元传输块#(3M-1)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2时的码元传输块#(3M)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0时的码元传输块#(3M-2)的数据。
在以图71所示的帧构成,由发送装置对调制信号进行发送的情况下,不容易受到利用图8所说明的因多路径而造成的接收电场强度低的部分801的不良影响。因此,能够得到提高数据的接收品质的效果的可能性高。
图72示出的例子与图70、图71不同,将一个流中的调制方式设为,以在同相I-正交Q平面具有64个的信号点的调制方式为例子的64QAM时,向数据载体的配置例。在此,作为一个例子,将纠错码的块长(码长)设为1344比特。并且,针对以纠错编码的1344比特构成的第一块,命名为块#1,并记作“#1”。因此,针对以纠错编码的1344比特构成的第N(N为1以上的整数)个块,命名为块#N,并记作“#N”。
在适用64QAM时,从块#N生成224码元。因此,将从块#1生成的224码元,表示为“#1-1”、“#1-2”、“#1-3”、“#1-4”、……、“#1-222”、“#1-223”、“#1-224”。因此,将从块#N生成的224码元,由“#N-1”、“#N-2”、“#N-3”、“#N-4”、……、“#N-222”、“#N-223”、“#N-224”来表示。
图72示出了在横轴为频率、纵轴为时间的情况下的数据载体的排列。此时,数据载体与上述同样,存在数据载体$1至数据载体$336。
并且,如图72,在时刻&1,
在数据载体$1为“#1-1”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2为“#2-1”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为“#3-1”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4为“#1-2”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5为“#2-2”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6为“#3-2”的码元、
(省略从数据载体$7至数据载体$333的记载)
在数据载体$334为“#1-112”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35为“#2-112”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36为“#3-112”的码元。
并且,在时刻&2,
在数据载体$1为“#3-113”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2为“#1-113”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为“#2-113”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4为“#3-114”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5为“#1-114”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6为“#2-114”的码元、
(省略从数据载体$7至数据载体$333的记载)
在数据载体$334为“#3-114”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35为“#1-114”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36为“#2-114”的码元。
因此,在时刻&1,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1时的码元传输块#1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2时的码元传输块#2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0时的码元传输块#3的数据。
并且,在时刻&2,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1时的码元传输块#3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2时的码元传输块#1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0时的码元传输块#2的数据。
在时刻&3进行如下的配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1时的码元传输块#4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2时的码元传输块#5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0时的码元传输块#6的数据。
并且,在时刻&4进行如下的配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1时的码元传输块#6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2时的码元传输块#4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0时的码元传输块#5的数据。
因此,在时刻&(2M-1)(M为1以上的整数)进行如下的配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1时的码元传输块#(3M-2)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2时的码元传输块#(3M-1)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0时的码元传输块#(3M)的数据。
并且,在时刻&(2M)(M为1以上的整数)进行如下的配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1时的码元传输块#(3M)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2时的码元传输块#(3M-2)的数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3的余数为0时的码元传输块#(3M-1)的数据。
在以图72所示的帧构成,由发送装置对调制信号进行发送的情况下下,不容易受到利用图8所说明的因多路径而造成的接收电场强度低的部分801的不良影响。因此,能够得到提高数据的接收品质的效果的可能性高。
在图1的发送装置,在对一个流的调制信号进行发送时,作为调制方式,能够设定为以在同相I-正交Q平面具有64个的信号点的调制方式为例子的64QAM,作为纠错码的码长能够选择672比特和1344比特。
此时,具有特征之处是,“作为纠错码的码长,在指定672比特时与指定1344比特时,例如图64的重排部6404中的重排方法不同”。另外,关于图64的重排部6404的工作,与以前说明相同。并且,作为纠错码的码长,在672比特被指定时,例如进行图69所示的重排,作为纠错码的码长,在1344比特被指定时,例如进行图70、图71、图72的任一个所示的重排。
作为实现以前所述的这种帧构成的其他的方法,有通过图1的光交叉波分复用器153来实现的方法。
例如,在对一个流的调制信号进行发送时,视为“将s1(i)的调制方式设为64QAM、将s2(i)的调制方式设为64QAM”,在设定为“纠错码的码长为672比特”时与设定为“纠错码的码长为1344比特”时,所需要的光交叉波分复用器的存储量不同。
在对一个流的调制信号进行发送时,设定为“纠错码的码长为672比特”时所需要的存储量为2016比特。并且,设定为“纠错码的码长为1344比特”时所需要的存储量为4032比特。
这一点为具有特征之处。另外,此时,重排部6404并非是必需的。
接着,对对方(通信对方)的接收装置的工作进行说明。作为一个例子,图27示出了发送装置的帧构成。
图27的(a)示出了从图1的天线112A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构成,图27的(b)示出了从图1的天线112B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构成。在图27的(a)、(b)中,横轴示出时间,纵轴示出频率(载体)。
在图27的(a)中,在时间$1发送前同步码2701A。并且,在图27的(b)中,在时间$1发送前同步码2701B。此时,在前同步码2701A以及前同步码2701B中包括由发送装置发送的调制信号中的发送方法、调制方式、纠错码的方式(编码率以及码长等)等信息,接收装置通过获得这些信息,从而能够进行数据码元的解调以及解码。另外,在图27中的构成虽然为,存在如前同步码2701A和前同步码2701B这样的前同步码的构成,不过也可以是发送前同步码2701A、前同步码2701B的任一方的构成。并且,在前同步码2701A、2701B中也可以包括:用于接收装置对信号进行检测的码元、用于接收装置与频率以及时间同步的信号、用于接收装置进行AGC的码元、用于接收装置进行传播路径变动的估计的码元等。
并且,在图27的(a)中,在时间$1发送数据码元群2702A。并且,在图27的(b)中,在时间$2发送数据码元群2702B。另外,数据码元群2702A以及数据码元群2702B也可以包括数据码元以外的码元,例如可以包括(用于进行信道估计的)导频码元等。并且,数据码元群2702A与2702B利用同一时间、同一频率而被发送。并且,数据码元群2702A与2702B满足以上所说明的数据码元的配置、数据的配置。而且,在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也可以如以上说明那样进行相位变更。
在图27的(a)中,在时间$3发送前同步码2703A。并且,在时间$4发送数据码元群2704A。另外,关于前同步码、数据码元群的构成与以上说明相同。另外,在时间$3、时间$4,在图27的(b)中虽然没有配置码元,但是可以从图1的天线112B发送相当于前同步码2703A的码元,也可以从图1的天线112B发送相当于数据码元群2704A的码元。
图28示出了对方(通信对方)的接收装置的构成的一个例子。
无线部2803X将由天线2801X接收的接收信号2802X作为输入,进行频率变换等的处理,并对接收基带信号2804X进行输出。
无线部2803Y将由天线2801Y接收的接收信号2802Y作为输入,进行频率变换等处理,并对接收基带信号2804Y进行输出。
调制信号z1、u1的信道变动估计部2805_1将接收基带信号2804X作为输入,例如利用接收基带信号2804X中包含的导频码元,对上述说明的调制信号z1(i)、u1(i)的信道变动进行估计,并对信道估计信号2806_1进行输出。
调制信号z2、u2的信道变动估计部2805_2将接收基带信号2804X作为输入,例如利用接收基带信号2804X中包含的导频码元,对上述说明的调制信号z2(i)、u2(i)的信道变动进行估计,并对信道估计信号2806_2进行输出。
调制信号z1、u1的信道变动估计部2807_1将接收基带信号2804Y作为输入,例如利用接收基带信号2804X中包含的导频码元,对上述说明的调制信号z1(i)、u1(i)的信道变动进行估计,并输出信道估计信号2808_1。
调制信号z2、u2的信道变动估计部2807_2将接收基带信号2804Y作为输入,例如利用接收基带信号2804X中包含的导频码元,对上述说明的调制信号z2(i)、u2(i)的信道变动,输出信道估计信号2808_2。
控制信息解码部2809将接收基带信号2804X以及接收基带信号2804Y作为输入,进行图27中的前同步码的解调以及解码,输出控制信息信号2810。
信号处理部2811将信道估计信号2806_1、2806_2、2808_1、2808_2、接收基带信号2804X、2804Y、控制信息信号2810作为输入,根据控制信息信号2810,并根据上述说明的数据码元的配置进行数据的重排,并且根据控制信息信号2810中包含的发送参数(发送方法、调制方式、纠错码的方法等)的信息,进行解调以及解码,从而得到数据2812并进行输出。
另外,具有根据控制信息信号2810中包含的发送参数(发送方法、调制方式、纠错码的方法等)的信息,来对信号处理部2811中包含的光交叉波分复用器的存储量进行切换的功能。
如以上所述,通过本实施方式所示的向数据载体配置数据,从而能够得到在作为对方(通信对方)的接收装置中的提高数据的接收品质的效果,并且,对于相位变更,通过进行以上说明的相位变更,从而能够得到在作为对方(通信对方)的接收装置中的提高数据的接收品质的效果。
(补充1)
当然,可以对本说明书所说明的实施方式、其他的内容进行多种组合来执行。
并且,关于各个实施方式、以及其他的内容仅不过是一个例子,例如即使举例示出了“调制方式、纠错编码方式(使用的纠错码、码长、编码率等)控制信息等”,在适用其他的“调制方式、纠错编码方式(使用的纠错码、码长、编码率等)控制信息等”情况下,也能够以相同的构成来执行。
关于调制方式,还可以使用除了本说明书所记载的调制方式以外的调制方式,也同样能够执行本说明书中所说明的实施方式、以及其他的内容。例如,可以适用APSK(AmplitudePhase Shift Keying:振幅相移键控)(例如,16APSK,64APSK,128APSK,256APSK,1024APSK,4096APSK等)、PAM(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脉冲幅度调制)(例如、4PAM,8PAM,16PAM,64PAM,128PAM,256PAM,1024PAM,4096PAM等)、PSK(例如、BPSK,QPSK,8PSK,16PSK,64PSK,128PSK,256PSK,1024PSK,4096PSK等)、QAM(例如、4QAM,8QAM,16QAM,64QAM,128QAM,256QAM,1024QAM,4096QAM等)等,在各个调制方式中可以是均一映射,也可以是非均一映射。
并且,关于I-Q平面中的2个、4个、8个、16个、64个、128个、256个、1024个等信号点的配置方法(具有2个、4个、8个、16个、64个、128个、256个、1024个等信号点的调制方式),也并非受本说明书所示的调制方式的信号点配置方法所限。
因此,根据多个比特而对同相成分和正交成分进行输出的功能则成为映射部的功能。在此之后,也可以执行预编码以及相位变更。
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在存在的情况下,表示全称符号(universalquantifier:全称量词),表示存在符号(existential quantifier:存在量词)。
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在存在复平面的情况下,例如像偏角这样的相位的单位为“弧度(radian)”。
在利用复平面时,作为复数的极坐标的表示,可以由极形式来表示。在使复平面上的点(a,b)与复数z=a+jb(a、b均为实数、j为虚数单位)对应时,若该点在极坐标中由[r,θ]来表示,则a=r×cosθ、b=r×sinθ
[数式64]
数式64成立,r为z的绝对值(r=|z|),θ为偏角(argument)。于是,z=a+jb表示为r×ejθ。
在实施方式中,主要说明了时间轴中的预编码权重的变更、相位变更,在使用OFDM传输等多载波传输方式时也能够同样执行,并且可以针对频率轴进行预编码权重的变更、相位变更,也可以针对时间以及频率轴进行预编码权重的变更、相位变更。
在本说明书中,终端的接收装置与天线也可以是分别独立的构成。例如,使接收装置具备通过电缆来输入由天线接收的信号、或者针对由天线接收的信号执行了频率变换的信号的接口,从而接收装置进行之后的处理。
并且,由接收装置获得的数据或信息,在此之后被转换为影像或声音,由显示器(监视器)来显示、或者从扬声器输出声音。并且,由接收装置获得的数据、信息被执行与影像或声音有关的信号处理(也可以不进行信号处理),从接收装置所具备的RCA端子(影像端子、声音用端子)、USB(Universal Serial Bus)、HDMI(注册商标)(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Interface)、数字用端子等输出。
在本说明书中,具备发送装置的例如可以考虑到是广播局、基地局、访问点、终端、便携式电话(mobile phone)等通信、广播设备,此时,具备接收装置的可以考虑到是电视、无线电、终端、个人电脑、便携式电话、访问点、基地局等通信设备。并且,本申请中的发送装置、接收装置是具有通信功能的设备,该设备可以考虑到的形态是,在电视、无线电、个人电脑、用于便携式电话等应用的装置中,经由任意的接口而连接的形态。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除数据码元以外的码元,例如导频码元(前同步码、独特字、后同步码、基准码元等)、控制信息用的码元等可以任意地配置到帧中。并且,在此虽然命名为导频码元、控制信息用的码元,不过可以进行任意的命名,关键的是功能本身。
导频码元例如可以是收发机中利用PSK调制而进行了调制的已知的码元,接收机利用该码元,进行频率同步、时间同步、(各调制信号的)信道估计(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的估计)、信号的检测等。另外,利用PSK调制而进行了调制的已知的码元通过与接收机同步,从而接收机可以知道发送机发送了码元。
并且,控制信息用的码元是为了实现(应用等)数据以外的通信的、对需要传输到通信对方的信息(例如,用于通信的调制方式、纠错编码方式、纠错编码方式的编码率、在上位层的设定信息等)进行传输的码元。
另外,本申请并非受各个实施方式所限,能够进行各种变更来执行。例如,在各个实施方式,对作为通信装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非受此所限,这些通信方法也可以作为软件来执行。
并且,以上对两个调制信号从两个天线发送的方法中的预编码切换的方法进行了说明,但是并非受此所限,也可以针对4个映射后的信号进行预编码,并生成4个调制信号,对于从4个天线进行发送的方法也是同样,即针对N个的映射后的信号进行预编码,生成N个调制信号,并从N个天线进行发送的方法也是同样,能够进行同样的预编码权重(矩阵)的变更,作为预编码的切换方法也能够同样执行。
在本说明书中,虽然采用了“预编码”、“预编码权重”等用语,关于称呼可以是任意的,在本申请中关键的是该信号处理本身。
可以通过流s1(t)、s2(t)来传输不同的数据,也可以传输相同的数据。
发送装置的发送天线以及接收装置的接收天线在图中均被记载为一个天线,其可以由多个天线构成。
也可以对发送装置、接收装置通知发送方法(MIMO、SISO、时间空间分组编码方法、交错方式)、调制方式、纠错编码方式。关于这些可以根据实施方式而省略。
在由发送装置发送的帧中存在传输这些信息的码元。这样,接收装置得到这些码元而进行工作变更。
另外,例如可以将执行上述的通信方法的程序事先存放到ROM(Read Only Memory),并使CPU(Central Processor Unit)来执行这些程序。
并且,可以将执行上述的通信方法的程序存放到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被存放在存储介质的程序被记录到计算机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使计算机按照该程序进行工作。
并且,上述的各个实施方式等的各个构成,典型地可以作为集成电路LSI(Large ScaleIntegration)来实现。这些可以被分别制成一个芯片,也可以将各个实施方式中的所有的构成或者其中一部分的构成制作在一个芯片中。
在此,虽然采用了LSI,不过根据集成的程度不同,也可以称为IC(IntegratedCircuit)、系统LSI、超级LSI、极超级LSI。并且,作为集成电路化的方法并非受LSI所限,也可以由专用电路或者通用处理器来实现。在LSI制造后,也可以利用能够编程的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可编程门阵列)、能够对LSI内部的电路单元的连接或设定进行再构成的可重装处理器。
而且,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步或派生出其他的技术,若出现了能够替代LSI的集成电路化的技术,当然也可以利用这样的技术来进行功能块的集成化。并且能够适应生物技术等。
本申请能够广范地适用于从多个天线发送不同的调制信号的无线系统。并且,在具有多个发明点的有线通信系统,例如PLC(Power Line Communication:电力线通信)系统、光通信系统、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数字加入者线)系统中,在进行MIMO传输的情况下也能够适用。
(实施方式5)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与实施方式4不同的实施方法进行说明,在实施方式4中说明的是发送装置选择了64QAM以作为调制方式的情况。另外、省略与实施方式4相同的工作的说明。
与实施方式4同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实施方式1的纠错码的码长以外,对能够使用具有码长比实施方式1的纠错码的码长长的纠错码的情况下的实施方法进行说明。
与实施方式4同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对使用码长672比特的纠错码与码长1344(=672×2)比特的纠错码时的实施方法进行说明。
关于使用码长672比特的纠错码时的实施方法,与利用图1至图28在实施方式1进行的说明相同,由于详细的说明在实施方式1已经说明过,在此省略说明。以下对在实施方式1中没有进行说明的部分进行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施方式中的发送装置的构成。另外,关于图1中的基本的工作,与实施方式1的说明相同。图1中的编码器151将数据150以及帧构成信号113作为输入。此时,在帧构成信号113中包括使用的纠错码的信息,尤其包括使用的纠错码的码长(在本实施方式中,块长672比特或者码长1344比特)的信息。
因此,编码器151根据帧构成113,进行包括使用的纠错码的码长的纠错码的选择,例如纠错码的编码率也被设定,针对数据150进行纠错编码,并输出编码数据152。
并且,图1的发送装置选择MIMO传输方式,关于发送调制信号时的实施方法,由于与实施方式1的说明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接着,与实施方式1同样,例如在利用像OFDM这种多载波的传输方法时,由图1的发送装置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构成的一个例子由图6示出。
图6示出了横轴频率中的码元的配置的例子,示出了从上述的不同的天线发送的两个调制信号的码元配置。例如,图6示出了以数据载体(数据码元)和导频码元(在图6中记载为“P”)来构成的情况。另外,图6仅为一个例子,也可以存在其他的码元。此时,数据载体是通过MIMO传输,而将数据传输给对方(通信对方)的码元,导频码元是用于对方(通信对方)进行传播变动的估计(信道估计)的码元。
在图6中作为一个例子,将1OFDM码元中存在的数据载体(存在于频率轴的数据载体)的数量设定为336(因此,数据载体$1~数据载体$336存在于各个时刻),可以在数据载体与数据载体之间插入导频码元。另外,在图6中,在时刻&1与时刻&2插入导频载体的位置在频率上不同,但是并非受此所限。
在图6中,数据载体在频率轴方向上依次排列为“数据载体$1”、“数据载体$2”、“数据载体$3”、“数据载体$4”、“数据载体$5”、“数据载体$6”、“数据载体$7”、“数据载体$8”、“数据载体$9”、“数据载体$10”、“数据载体$11”、“数据载体$12”、“数据载体$13”、……、“数据载体$330”、“数据载体$331”、“数据载体$332”、“数据载体$333”、“数据载体$334”、“数据载体$335”、“数据载体$336”。即,针对频率轴方向,数据载体为升顺编号。
图74示出的配置例子是,将流1(s1(i))的调制方式设为,以在同相I-正交Q平面中具有64个的信号点的调制方式为例子的64QAM时,向数据载体的配置例子,以及将流2(s2(i))的调制方式设为,以在同相I-正交Q平面具有64个的信号点的调制方式为例子的64QAM时,向数据载体的配置例子。在此,作为一个例子,将纠错码的块长(码长)设定为1344比特。
如图74所示,首先,发送装置向由纠错编码的1344比特构成的第一块附加672比特的已知比特(在发送装置以及作为发送装置的通信对方的接收装置,成为已知的比特)(例如,672比特均为零),来制作2016比特的数据。另外,关于已知比特的构成方法,并非受此所限。
并且,针对由纠错编码的1344比特构成的第一块、以及附加了已知比特672比特的数据2016比特,命名为块#1,并记作“#1”。因此,对由2016比特构成的数据的第N(N为1以上的整数)个块,命名为块#N,并记作“#N”。
在图74中,将从块#1生成的336个码元表示为“#1-1”、“#1-2”、“#1-3”、“#1-4”、……、“#1-334”、“#1-335”、“#1-336”。因此,将从块#N生成的336的码元,由“#N-1”、“#N-2”、“#N-3”、“#N-4”、……、“#N-334”、“#N-335”、“#N-336”来表示。
并且,图74示出了以横轴为频率时的数据载体的排列。在流1存在数据载体$1至数据载体$336,同样在流2也存在数据载体$1至数据载体$336。
并且,流1的数据载体$1与流2的数据载体$1采用同一频率、同一时刻(从不同的天线)来发送,流1的数据载体$2与流2的数据载体$2采用同一频率、同一时刻(从不同的天线)来发送。即,流1的数据载体$L与流2的数据载体$L采用同一频率、同一时刻(从不同的天线)来发送。L为1以上336以下的整数。
并且,如图74所示,向各个流的各个数据载体分配码元。按照,在流1的数据载体$1为“#1-1”的码元、在流2的数据载体$1为“#1-2”的码元、在流1的数据载体$2为“#1-3”的码元、在流2的数据载体$2为“#1-4”的码元、在流1的数据载体$3为“#1-5”的码元、在流2的数据载体$3为“#1-6”的码元的规则来分配码元。这样,块#1的数据利用流1的数据载体$1至$167、以及流2的数据载体$1至$167,由发送装置发送。
按照同样的规则,块#2的数据利用流1的数据载体$169至$336、以及流2的数据载体$169至$336,由发送装置发送。
以上为时刻&1的码元的配置。同样,在进行码元配置时,在时刻&2进行如下的配置。
·块#3的数据利用流1的数据载体$1至$167、以及流2的数据载体$1至$167,由发送装置发送。
·块#4的数据利用流1的数据载体$169至$336、以及流2的数据载体$169至$336,由发送装置发送。
因此,在时刻&M(M为1以上的整数)进行如下的配置。
·块#(2M-1)的数据利用流1的数据载体$1至$167、以及流2(s2(i))的数据载体$1至$167,由发送装置发送。
·块#(2M)的数据利用流1的数据载体$169至$336、以及流2(s2(i))的数据载体$169至$336,由发送装置发送。
虽然以插入已知比特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法来生成块#k(k为1以上的整数)的336个码元。例如,针对用于生成块#k的纠错编码后的数据(纠错编码后的代码字)1344比特,进行64QAM的映射,生成224码元,进一步,通过生成336-224=112码元的空字符(同相成分I=0(零)、且正交成分Q=0(零)),从而可以总共生成336码元。另外,112码元可以不是空字符,同相成分I以及正交成分Q可以具有一定的值。
在此考虑以图74所示的帧构成的发送装置,对调制信号进行发送的情况。在作为图1的发送装置的对方(通信对方)的接收装置中的接收电场强度的状态图由图8示出。
在图8中,由于多路径的影响而存在像接收电场强度低的部分801这样的部分。并且,在由图7所示的帧构成而发送装置对调制信号进行发送时,因多路径的影响(例如,图8的接收电场强度低的部分801),则导致在纠错码的同一块的码元存在较多的接收品质不好的码元的现象的可能性高。因此,不能得到高的纠错能力,从而数据的接收品质降低的可能性高。
作为其他的例子来考虑图9所示的帧构成。如图9所示,向各个流的各个数据载体分配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1为“#1-1”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1为“#2-1”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2为“#1-2”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2为“#2-2”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为“#1-3”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为“#2-3”的码元、
(省略从数据载体$4至数据载体$332的记载)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3为“#1-333”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3为“#2-333”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4为“#1-334”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4为“#2-334”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5为“#1-335”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5为“#2-335”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6为“#1-336”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6为“#2-336”的码元。
以上为时刻&1的码元配置。因此,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奇数的码元传输块#1的数据,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偶数的码元传输块#2的数据。
在时刻&2进行如下的配置。
·流1传输块#3的数据,流2传输块#4的数据。
因此,在时刻&M进行如下的配置。M为1以上的整数。
·流1传输块#(2M-1)的数据,流2(s2(i))传输块#(2M)的数据。
在图9所示的帧构成的情况下,发生图8所说明的现象的可能性较低。
然而,预编码矩阵由式(4)表示,可以考虑到,[1]“b为零、且c为零”、或者[2]“a为零、且d为零”、或者[3]“b的绝对值以及c的绝对值与a的绝对值以及d的绝对值相比极端小”、[4]“a的绝对值以及d的绝对值与b的绝对值以及c的绝对值相比极端小”。在这种情况下,在对方(通信对方)的流1的接收电场强度降低时、或者对方(通信对方)的流2(s2(i))的接收电场强度降低时,例如在时刻&1发生块#1的接收品质或者块#2的接收品质降低的可能性大。
为了解决利用图8说明的现象、以及因图9所示的帧构成而发生的现象,例如考虑图10所示的帧构成。
如图10所示,向各个流的各个数据载体分配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1为“#1-1”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1为“#1-2”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2为“#2-1”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2为“#2-2”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为“#1-3”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为“#1-4”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4为“#2-3”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4为“#2-4”的码元、
(省略从数据载体$5至数据载体$332的记载)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3为“#1-333”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3为“#1-334”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4为“#2-333”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4为“#2-334”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5为“#1-335”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5为“#1-336”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6为“#2-335”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6为“#2-336”的码元。
以上为时刻&1的码元配置。因此,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奇数的码元传输块#1的数据,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偶数的码元传输块#2的数据。
在时刻&2进行如下的配置。
·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奇数的码元传输块#3的数据,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偶数的码元传输块#4的数据。
因此,在时刻&M进行如下的配置。M为1以上的整数。
·数据载体编号为奇数的码元传输块#(2M-1)的数据,数据载体编号为偶数的码元传输块#(2M)的数据。
在由图10所示的帧构成的发送装置对调制信号进行发送的情况下,与图59的帧构成的情况相比,不容易受到利用图8所说明的因多路径而造成的接收电场强度低的部分801的不良影响。并且,能够抑制利用图9所说明的数据的接收品质的降低的可能性高。因此,能够得到提高数据的接收品质的效果的可能性高。
为了解决利用图8说明的现象、以及因图9所示的帧构成而发生的现象,例如考虑到图11所示的帧构成。
如图11所示,向各个流的各个数据载体分配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1为“#1-1”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1为“#2-1”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2为“#2-2”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2为“#1-2”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为“#1-3”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为“#2-3”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4为“#2-4”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4为“#1-4”的码元、
(省略数据载体$5至数据载体$332的记载)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3为“#1-333”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3为“#2-333”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4为“#2-334”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4为“#1-334”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5为“#1-335”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5为“#2-335”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6为“#2-336”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6为“#1-336”的码元。
以上为时刻&1的码元配置。
因此,在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奇数的码元且为流1时,传输块#1的数据,
在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奇数的码元且为流2时,传输块#2的数据,
在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偶数的码元且为流1时,传输块#2的数据,
在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偶数的码元且为流2时,传输块#1的数据。
在时刻&2进行如下的配置。
在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奇数的码元且为流1时,传输块#3的数据,
在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奇数的码元且为流2时,传输块#4的数据,
在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偶数的码元且为流1时,传输块#4的数据,
在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偶数的码元且为流2时,传输块#3的数据。
因此,在时刻&M(M为1以上的整数)进行如下的配置。
在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奇数的码元且为流1时,传输块#(2M-1)的数据,
在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奇数的码元且为流2时,传输块#(2M)的数据,
在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偶数的码元且为流1时,传输块#(2M)的数据,
在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偶数的码元且为流2时,传输块#(2M-1)的数据。
在由图11所示的帧构成的发送装置对调制信号进行发送的情况下,与图74的帧构成相比,不容易受到利用图8所说明的因多路径而造成的接收电场强度低的部分801的不良影响。并且,能够抑制利用图9所说明的数据的接收品质的降低的可能性高。因此,能够得到提高数据的接收品质的效果的可能性高。
另外,能够将执行上述的帧构成的部分视为图1的无线部110A、110B(在实施方式1也是同样)。无线部110A以及110B的构成的例子由图64示出。
在图64,调制信号6401相当于图1的109A或者109B。帧构成信号6400相当于图1的帧构成113,控制信息信号6410相当于图1的控制信息信号117Z,发送信号6409相当于图1的发明信号111A或者111B。
串并转换部6402将调制信号6401、帧构成信号6400作为输入,根据帧构成信号6400,对调制信号6401执行串并转换,并输出串并转换后的信号6403。
重排部6404将串并转换后的信号6403、控制信息信号6410、帧构成信号6400作为输入,根据帧构成信号6400,针对串并转换后的信号6403、控制信息信号6410进行重排,并输出重排后的信号6405。此时,尤其是,根据帧构成信号6400中包含的纠错码的码长的信息、调制方式的信息、以及传输方式的信息、重排部6404针对串并转换后的信号6403(数据码元)的重排方法,根据上述说明的方法来进行切换。
具有特征之处是,“适用MIMO传输方式,在将s1(i)的调制方式指定为16QAM、将s2(i)的调制方式指定为16QAM时,在纠错码的码长被指定为672比特和被指定为1344比特时的重排的方法不同”,并且,“适用MIMO传输方式,在将s1(i)的调制方式指定为64QAM、将s2(i)的调制方式指定为64QAM时,在纠错码的码长被指定为672比特和被指定为1344比特时的重排的方法不同”。
另外,关于以16QAM为调制方式、且纠错码的码长被指定为672比特时的重排的工作,与实施方式1中的说明相同,并且,关于以16QAM为调制方式、且纠错码的码长被指定为1344比特时的重排的工作,与实施方式4中的说明相同。并且,关于以64QAM为调制方式、且纠错码的码长被指定为672比特时的重排方法的工作,与实施方式1中的说明相同。关于以64QAM为调制方式、且纠错码的码长被指定为1344比特时的重排的工作,与本实施方式中的说明相同。
逆高速傅里叶变换部6406将重排后的信号6405、帧构成信号6400作为输入,针对重排后的信号6405执行逆高速傅里叶变换,并输出逆高速傅里叶变换后的信号6407。
RF部6408将逆高速傅里叶变换后的信号6407、帧构成信号作为输入,执行正交调制、频率变换、频带限制、信号的放大等处理,并输出发送信号6409。
作为实现以上所述的帧构成的其他的方法,有通过图1的光交叉波分复用器153来实现的方法。
例如,适用MIMO传输方式,并将纠错码的码长设定为672比特时,设定为“s1(i)的调制方式为QPSK、s2(i)的调制方式为QPSK”时、与设定为“s1(i)的调制方式为16QAM、s2(i)的调制方式为16QAM”时和设定为“s1(i)的调制方式为64QAM、s2(i)的调制方式为64QAM”时相比,所需要的光交叉波分复用器的存储量不同。
适用MIMO传输方式,且设定为“s1(i)的调制方式为QPSK、s2(i)的调制方式为QPSK”时,所需要的存储量为相当于2个编码块的1344比特。另外,在指定为“s1(i)的调制方式为16QAM、s2(i)的调制方式为16QAM”时,所需要的存储量为相当于4个编码块的2688比特。并且,在指定为“s1(i)的调制方式为64QAM、s2(i)的调制方式为64QAM”时,所需要的存储量为相当于6个编码块的4032比特。
并且,适用MIMO传输方式,且将纠错码的码长设定为1344比特时,设定为“s1(i)的调制方式为QPSK、s2(i)的调制方式为QPSK”时、与设定为“s1(i)的调制方式为16QAM、s2(i)的调制方式为16QAM”时和设定为“s1(i)的调制方式为64QAM、s2(i)的调制方式为64QAM”时相比,光交叉波分复用器的存储量不同。
适用MIMO传输方式,在设定为“s1(i)的调制方式为QPSK、s2(i)的调制方式为QPSK”时,所需要的存储量为相当于1个编码块的1344比特。另外,在指定为“s1(i)的调制方式为16QAM、s2(i)的调制方式为16QAM”时,所需要的存储量为相当于2个编码块的2688比特。并且,在指定为“s1(i)的调制方式为64QAM、s2(i)的调制方式为64QAM”时,所需要的存储量为相当于2个编码块的2688比特。
这一点为具有特征之处。另外,此时,重排部6404并非是必需的。
图75示出了用于实现以前所说明的例如已知比特的插入或者空字符的插入的发送装置的构成的一个例子。另外,在图75中对于与图1相同的工作,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另外,关于以后的记载,并非受限于空字符的插入。
包括映射的信号处理部7501A将流#1的数据105A、以及帧构成信号113作为输入,根据帧构成信号113中包含的“调制方式的信息”、“与纠错码有关的信息(包括码长的信息)”、“与传输方法有关的信息”,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以前所说明的例如已知比特的插入、或者空字符的插入。
在包括映射的信号处理部7501A判断为需要进行已知比特的插入、或者空字符的插入的情况下,在包括映射的信号处理部7501A进行已知比特的插入、或者空字符的插入的同时,针对流#1的数据105A执行映射,并输出映射后的基带信号107A。在包括映射的信号处理部7501A判断为不需要进行已知比特的插入、或者空字符的插入的情况下,包括映射的信号处理部7501A针对流#1的数据105A执行映射,并输出映射后的基带信号107A。
同样,包括映射的信号处理部7501B将流#2的数据105B、以及帧构成信号113作为输入,根据帧构成信号113中包含的“调制方式的信息”、“与纠错码有关的信息(包括码长的信息)”、“与传输方法有关的信息”,对以前所说明的例如是否需要进行已知比特的插入、或者空字符的插入进行判断。
在包括映射的信号处理部7501B判断为需要进行已知比特的插入、或者空字符的插入的情况下,在包括映射的信号处理部7501B进行已知比特的插入、或者空字符的插入的同时,针对流#2的数据105B执行映射,并输出映射后的基带信号107B。在包括映射的信号处理部7501B判断为不需要进行已知比特的插入、或者空字符的插入的情况下,包括映射的信号处理部7501B针对流#2的数据105B执行映射,并输出映射后的基带信号107B。
接着,对在图1的发送装置中,从多个天线发送多个调制信号时进行相位变更情况下的相位变更方法进行说明。
关于进行预编码以及相位变更发送方法,与上述的说明相同,如式(3)、式(37)、式(38)、式(39)等所示。以下对式(3)、式(37)、式(38)、式(39)所示的相位变更的具体的适用例子进行说明。即对式(3)、式(37)、式(38)、式(39)的y(i)的变更方法进行说明。
图10示出的例子是,将流1(s1(i))的调制方式设为,以在同相I-正交Q平面中具有64个信号点的调制方式为例子的64QAM、将流2(s2(i))的调制方式设为,以在同相I-正交Q平面中具有64个信号点的调制方式为例子的64QAM,并如以前所述,例如进行已知比特的插入、或者空字符的插入时,向数据载体的配置例子。在此,作为一个例子,将纠错码的块长(码长)设为1344比特,如以前所述,通过进行已知数据的插入、或者空字符的插入,来生成336码元。
图18示出的例子是,如图10所示,在将数据配置到数据载体时的相位变更值y(i)的分配例子。如图18所示,在数据载体$1利用y(0)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在数据载体$2也利用y(0)进行相位变更。
同样,在数据载体$3利用y(1)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在数据载体$4也利用y(1)进行相位变更。
另外,省略数据载体$5至数据载体$332的记载。
在数据载体$333利用y(166)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在数据载体$334也利用y(166)进行相位变更。
并且,在数据载体$335利用y(167)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在数据载体$336也利用y(167)进行相位变更。
即,在数据载体$(2×k+1)和数据载体$(2k+2),利用相同的相位变更值(图18的情况为y(k))进行相位变更(k为0以上的整数)。
这样,针对块#1,相位没有偏移地被变更,并且针对块#2也是同样,相位没有偏移地被变更,因此,在块#1以及块#2均能够充分地得到由相位变更而产生的效果,从而能够得到对方(通信对方)的接收装置的数据品质提高的效果。
图11示出的例子与图10不同,在将流1(s1(i))的调制方式设为,以在同相I-正交Q平面中具有64个信号点的调制方式为例子的64QAM、将流2(s2(i))的调制方式设为,以在同相I-正交Q平面中具有64个信号点的调制方式为例子的64QAM,且如以前所述,例如进行已知比特的插入、或者空字符的插入时,向数据载体的配置例子。在此,作为一个例子,将纠错码的块长(码长)设为1344比特,如以前所述,通过进行已知数据的插入、或者空字符的插入,从而针对块生成336码元。
图19示出的例子是,如图11所示那样,将数据配置到数据载体时的相位变更值y(i)的分配例子。如图19所示,在数据载体$1利用y(0)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在数据载体$2也利用y(0)进行相位变更。
同样,在数据载体$3利用y(1)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在数据载体$4也利用y(1)进行相位变更。
另外,省略数据载体$5至数据载体$332的记载。
在数据载体$333利用y(166)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在数据载体$334也利用y(166)进行相位变更。
并且,在数据载体$335利用y(167)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在数据载体$336也利用y(167)进行相位变更。
即,在数据载体$(2×k+1)和数据载体$(2k+2)利用相同的相位变更值(图18的情况为y(k))进行相位变更。k为0以上的整数。
这样,针对块#1,相位没有偏移地被变更,并且针对块#2也是同样,相位没有偏移地被变更,因此,在块#1以及块#2均能够得到充分的由相位变更而产生的效果,从而能够得到对方(通信对方)的接收装置的数据品质提高的效果。
图20示出的例子与图19不同,示出了“图11所示的向数据载体进行数据的配置时”的相位变更值y(i)的分配例子。如图20所示,在数据载体$1利用y(0)、在数据载体$2利用y(1)、在数据载体$3利用y(2)、在数据载体$4利用y(3)、(省略数据载体$5至数据载体$332的记载)、在数据载体$333利用y(332)、在数据载体$334利用y(333)、在数据载体$335利用y(334)、在数据载体$336利用y(335)进行相位变更。
即,在数据载体$(k+1)利用相位变更值y(k)进行相位变更,即以数据载体为单位进行相位变更(k为0以上的整数)。
这样,针对块#1,相位没有偏移地被变更,并且针对块#2也是同样,相位没有偏移地被变更,因此,在块#1以及块#2均能够得到充分的由相位变更而产生的效果,从而能够得到对方(通信对方)的接收装置的数据品质提高的效果。
关于将流1(s1(i))的调制方式设为,以在同相I-正交Q平面中具有16个信号点的调制方式为例子的16QAM、将流2(s2(i))的调制方式设为,以在同相I-正交Q平面中具有16个信号点的调制方式为例子的16QAM、将纠错码的块长(码长)设定为1344比特时的向数据载体的配置方法、相位变更值y(i)的分配,与在实施方式4中利用图59、以及图8至图11的说明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作为与上述不同的例子,对单流发送的情况进行说明。
对在利用图1的发送装置,进行单流发送的情况进行说明,例如由天线112A发送在映射部106A生成的调制信号,即对不使映射部106B工作、且不从天线112B发送调制信号的情况进行说明。另外,在进行单流发送的情况下,例如可以利用多个天线对映射部106A生成的调制信号进行发送。
图69示出的例子是,将一个流中的调制方式设为,以在同相I-正交Q平面中具有64个信号点的调制方式为例子的64QAM时,向数据载体的配置例子。在此,作为一个例子,将纠错码的块长(码长)设为672比特。并且,针对以纠错编码的672比特构成的第一块,命名为块#1,并记作“#1”。因此,针对以纠错编码的672比特构成的第N(N为1以上的整数)个块,命名为块#N,并记作“#N”。
另外,关于码元的配置方法,由于与实施方式4的说明相同,在此省略说明。
在以图69所示的帧构成,由发送装置对调制信号进行发送的情况下,不容易受到利用图8所说明的因多路径而造成的接收电场强度低的部分801的不良影响。因此,能够得到提高数据的接收品质的效果的可能性高。
图76示出的例子是,将一个流中的调制方式设为,以在同相I-正交Q平面中具有64个信号点的调制方式为例子的64QAM时,向数据载体的配置例子。在此,作为一个例子,将纠错码的块长(码长)设为1344比特。
如图76所示,首先,发送装置针对由纠错编码的1344比特构成的第一块,附加672比特的已知比特(例如,672比特全部为零),并制作2016比特的数据。另外,关于已知比特的构成方法,并非受此所限。另外,已知比特是指,在发送装置以及发送装置的通信对方的接收装置,成为已知的比特。
并且,针对以纠错编码的1344比特构成的第一块以及附加了已知比特672比特的数据2016比特,命名为块#1,并记作“#1”。因此,针对以2016比特构成的数据的第N(N为1以上的整数)个块,命名为块#N,并记作“#N”。
在适用64QAM时,从块#N生成336码元。因此,将从块#1生成的336码元表示为“#1-1”、“#1-2”、“#1-3”、“#1-4”、……、“#1-334”、“#1-335”、“#1-336”。因此,将从块#N生成的336码元,由“#N-1”、“#N-2”、“#N-3”、“#N-4”、……、“#N-334”、“#N-335”、“#N-336”来表示。
图76示出了横轴为频率、纵轴为时间时的数据载体的排列。此时,数据载体与上述相同,存在数据载体$1至数据载体$336。
因此,如图76所示,在时刻&1,
在数据载体$1为“#1-1”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2为“#1-2”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为“#1-3”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4为“#1-4”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5为“#1-5”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6为“#1-6”的码元、
(省略数据载体$7至数据载体$333的记载)
在数据载体$334为“#1-334”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35为“#2-335”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36为“#3-336”的码元。
并且,在时刻&2,
在数据载体$1为“#2-1”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2为“#2-2”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为“#2-3”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4为“#2-4”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5为“#2-5”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6为“#2-6”的码元、
(省略数据载体$7至数据载体$333的记载)
在数据载体$334为“#2-334”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35为“#2-335”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36为“#2-336”的码元。
因此,在时刻&M传输块#M的数据。M为1以上的整数。
在图1的发送装置中,在对一个流的调制信号进行发送时,作为调制方式能够设定为,以在同相I-正交Q平面具有64个信号点的调制方式为例的64QAM,作为纠错码的码长,能够选择672比特和1344比特。
此时,具有特征之处是,“作为纠错码的码长,在指定为672比特和指定为1344比特时,例如图64的重排部6404中的重排方法不同”。另外,关于图64的重排部6404的工作,在以前已经做了说明。并且,作为纠错码的码长,在指定了672比特时,例如进行图69所示的重排,作为纠错码的码长在指定了1344比特时,例如进行图76所示的重排。
作为实现以上所述的帧构成的其他的方法,有通过图1的光交叉波分复用器153来实现的方法。
例如,在对一个流的调制信号进行发送时,“s1(i)的调制方式为64QAM、s2(i)的调制方式为64QAM”,在设定为“纠错码的码长为672比特”和“纠错码的码长为1344比特”时,所需要的光交叉波分复用器的存储量不同。
在对一个流的调制信号进行发送时,在设定为“纠错码的码长为672比特”时所需要的存储量为2016比特。并且,在设定为“纠错码的码长为1344比特”时,所需要的存储量为1344比特或者2016比特。
这一点为具有特征之处。另外,此时,重排部6404并非是必需的。
接着,说明对方(通信对方)的接收装置的工作。作为一个例子,由图27示出发送装置的帧构成。
图27的(a)示出了从图1的天线112A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构成,图27的(b)示出了从图1的天线112B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构成。在图27的(a)、(b)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频率(载体)。
在图27的(a),在时间$1发送前同步码2701A。并且,在图27的(b),在时间$1发送前同步码2701B。此时,前同步码2701A以及前同步码2701B中包括由发送装置发送调制信号中的发送方法、调制方式、纠错码的方式(编码率以及码长等)等的信息,接收装置通过得到这些信息,从而能够进行数据码元的解调以及解码。另外,虽然在图27中的构成为存在像前同步码2701A和前同步码2701B这样的前同步码,也可以是发送前同步码2701A、前同步码2701B的任一方的构成。并且,在前同步码2701A、2701B中包括:用于接收装置检测信号的码元、用于接收装置进行与频率以及时间同步的信号、用于接收装置进行AGC的码元、用于接收装置进行传播路径变动的估计的码元等。
并且,在图27的(a)中,在时间$1发送数据码元群2702A。并且,在图27的(b)中,在时间$2发送数据码元群2702B。另外,数据码元群2702A以及数据码元群2702B也可以包括数据码元以外的码元,例如可以包括导频码元(用于信道估计的导频码元)等。并且,数据码元群2702A和2702B以同一时间、同一频率而被发送。并且,数据码元群2702A和2702B满足上述说明的数据码元的配置、数据的配置。而且,在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以上说明的相位变更。
在图27的(a)中,在时间$3发送前同步码2703A。并且,在时间$4发送数据码元群2704A。另外,关于前同步码、数据码元群的构成与上述的说明相同。另外,在时间$3、时间$4,在图27的(b)中没有配置码元,而是可以从图1的天线112B发送相当于前同步码2703A的码元,也可以从图1的天线112B发送相当于数据码元群2704A的码元。
图28示出了对方(通信对方)的接收装置的构成的一个例子。
无线部2803X将由天线2801X接收的接收信号2802X作为输入,进行频率变换等处理,并输出接收基带信号2804X。
无线部2803Y将由天线2801Y接收的接收信号2802Y作为输入,进行频率变换等处理,并输出接收基带信号2804Y。
调制信号z1、u1的信道变动估计部2805_1将接收基带信号2804X作为输入,例如利用接收基带信号2804X中包含的导频码元,对上述说明的调制信号z1(i)、u1(i)的信道变动进行估计,并输出信道估计信号2806_1。
调制信号z2、u2的信道变动估计部2805_2将接收基带信号2804X作为输入,例如利用接收基带信号2804X中包含的导频码元,对上述说明的调制信号z2(i)、u2(i)的信道变动进行估计,并输出信道估计信号2806_2。
调制信号z1、u1的信道变动估计部2807_1将接收基带信号2804Y作为输入,例如利用接收基带信号2804X中包含的导频码元,对上述说明的调制信号z1(i)、u1(i)的信道变动进行估计,并输出信道估计信号2808_1。
调制信号z2、u2的信道变动估计部2807_2将接收基带信号2804Y作为输入,例如利用接收基带信号2804X中包含的导频码元,对上述说明的调制信号z2(i)、u2(i)的信道变动进行估计,并输出信道估计信号2808_2。
控制信息解码部2809将接收基带信号2804X以及接收基带信号2804Y作为输入,进行图27中的前同步码的解调以及解码,并输出控制信息信号2810。
信号处理部2811将信道估计信号2806_1、2806_2、2808_1、2808_2、接收基带信号2804X、2804Y、控制信息信号2810作为输入,根据控制信息信号2810,进行基于上述说明的数据码元的配置的数据的重排,并且根据控制信息信号2810中包含的发送参数(发送方法、调制方式、纠错码的方法等)的信息,进行解调以及解码,从而得到数据2812并输出。
另外具有的功能是,根据控制信息信号2810中包含的发送参数的信息,对信号处理部2811中包含的光交叉波分复用器的存储量进行切换。
如以上所述,通过如本实施方式这样将数据配置到数据载体,从而能够得到提高作为对方(通信对方)的接收装置中的数据的接收品质的效果,并且通过以上述说明的相位变更来进行相位变更,从而能够得到提高作为对方(通信对方)的接收装置中的数据的接收品质的效果。
另外,在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4、以及本实施方式中,关于适用16QAM所进行的说明内容,也可以取代16QAM,而是采用16APSK或在同相I-正交Q平面中具有16个信号点的调制方式,也能够同样地执行。
同样,在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4、以及本实施方式中,关于适用64QAM所进行的说明内容,也可以取代64QAM,而是采用64APSK或在同相I-正交Q平面中具有64个信号点的调制方式,也能够同样地执行。
(实施方式6)
在本实施方式,首先对在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4、实施方式5没有进行说明的如下方法进行说明,即:
·调制方式为QPSK、纠错码的码长为672比特、进行单流传输时的码元的配置方法
·调制方式为16QAM、纠错码的码长为672比特、进行单流传输时的码元配置方法
·调制方式为QPSK、纠错码的码长为1344比特、进行单流传输时的码元配置方法
·调制方式为16QAM、纠错码的码长为1344比特、进行单流传输时的码元配置方法
·以及对调制方式为QPSK、纠错码的码长为1344比特、进行MIMO传输时的码元配置方法进行说明。
<调制方式为QPSK、纠错码的码长为672比特、进行单流传输时的码元的配置方法>
图77示出的例子是,将一个流中的调制方式设为以在同相I-正交Q平面中具有4个信号点的调制方式为例的QPSK时,向数据载体的配置例子。在此,作为一个例子,将纠错码的块长(码长)设为672比特。并且,针对以纠错编码的672比特构成的第一块,命名为块#1,并记作“#1”。因此,针对以纠错编码的672比特构成的第N(N为1以上的整数)个块命名为块#N,并记作“#N”。
在适用QPSK时,从块#N生成336码元。因此,将从块#1生成的336码元表示为“#1-1”、“#1-2”、“#1-3”、“#1-4”、……、“#1-334”、“#1-335”、“#1-336”。因此,将从块#N生成的336码元,由“#N-1”、“#N-2”、“#N-3”、“#N-4”、……、“#N-334”、“#N-335”、“#N-336”来表示。
图77示出了横轴为频率、纵轴为时间时的数据载体的排列。此时,数据载体与上述同样,存在数据载体$1至数据载体$336。
并且,如图76,在时刻&1,
在数据载体$1为“#1-1”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2为“#1-2”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为“#1-3”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4为“#1-4”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5为“#1-5”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6为“#1-6”的码元、
(省略数据载体$5至数据载体$333的记载)
在数据载体$334为“#1-334”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35为“#2-335”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36为“#3-336”的码元。
并且,在时刻&2,
在数据载体$1为“#2-1”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2为“#2-2”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为“#2-3”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4为“#2-4”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5为“#2-5”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6为“#2-6”的码元、
(省略数据载体$5至数据载体$333的记载)
在数据载体$334为“#2-334”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35为“#2-335”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36为“#2-336”的码元。
因此,在时刻&M,传输块#M的数据。M为1以上的整数。
<调制方式为16QAM、纠错码的码长为672比特、进行单流传输时的码元配置方法>
图78示出的例子是,将一个流中的调制方式设为,以在同相I-正交Q平面中具有16个信号点的调制方式为例的16QAM时,向数据载体的配置例子。在此,作为一个例子,纠错码的块长(码长)为672比特。并且,针对以纠错编码的672比特构成的第一块,命名为块#1,并记作“#1”。因此,针对以纠错编码的672比特构成的第N(N为1以上的整数)个块,命名为块#N,并记作“#N”。
在适用16QAM时,从块#N生成168码元。因此,将从块#1生成的168码元表示为“#1-1”、“#1-2”、“#1-3”、“#1-4”、……、“#1-166”、“#1-167”、“#1-168”。因此,将从块#N生成的168码元由“#N-1”、“#N-2”、“#N-3”、“#N-4”、……、“#N-166”、“#N-167”、“#N-168”来表示。
图78示出了横轴为频率时的数据载体的排列。此时,数据载体与上述同样,存在数据载体$1至数据载体$336。
并且,如图78所示,
在数据载体$1为“#1-1”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2为“#2-1”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为“#1-2”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4为“#2-2”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5为“#1-3”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6为“#2-3”的码元、
(省略数据载体$5至数据载体$332的记载)
在数据载体$333为“#1-167”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34为“#2-167”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35为“#1-168”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36为“#2-168”的码元。
以上为时刻&1的码元配置。因此,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2的余数为1时的码元传输块#1的数据,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2的余数为0时的码元传输块#2的数据。
在时刻&2进行如下的配置。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2的余数为1时的码元传输块#3的数据,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2的余数为0时的码元传输块#4的数据。
因此,在时刻&M进行如下的配置。M为1以上的整数。
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2的余数为1时的码元传输块#(2M-1)的数据,用数据载体的编号除以2的余数为0时的码元传输块#(2M)的数据。
以图78所示的帧构成,由发送装置对调制信号进行发送的情况下,不容易受到利用图8所说明的因多路径而导致的接收电场强度低的部分801的不良影响。因此,能够得到提高数据的接收品质的效果的可能性高。
<调制方式为QPSK、纠错码的码长为1344比特、进行单流传输时的码元配置方法>
图79示出的例子是,将一个流中的调制方式设为,以在同相I-正交Q平面中具有4个信号点的调制方式为例的QPSK时,向数据载体的配置例子。在此,作为一个例子,纠错码的块长(码长)为1344比特。并且,针对以纠错编码的1344比特构成的第一块,命名为块#1,并记作“#1”。因此,针对以纠错编码的1344比特构成的第N(N为1以上的整数)个块,命名为块#N,并记作“#N”。
在适用QPSK时,从块#N生成672码元。因此,从块#1生成的672码元表示为“#1-1”、“#1-2”、“#1-3”、“#1-4”、……、“#1-670”、“#1-671”、“#1-672”。因此,将从块#N生成的672码元由“#N-1”、“#N-2”、“#N-3”、“#N-4”、……、“#N-670”、“#N-671”、“#N-672”来表示。
图79示出了横轴为频率、纵轴为时间时的数据载体的排列。此时,数据载体与上述同样,存在数据载体$1至数据载体$336。
并且,如图79所示,在时刻&1,
在数据载体$1为“#1-1”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2为“#1-2”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为“#1-3”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4为“#1-4”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5为“#1-5”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6为“#1-6”的码元、
(省略数据载体$7至数据载体$333的记载)
在数据载体$334为“#1-334”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35为“#1-335”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36为“#1-336”的码元。
并且,在时刻&2,
在数据载体$1为“#1-337”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2为“#1-338”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为“#1-339”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4为“#1-340”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5为“#1-341”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6为“#1-342”的码元、
(省略数据载体$7至数据载体$333的记载)
在数据载体$334为“#1-670”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35为“#1-671”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36为“#1-672”的码元。
因此,在时刻&1、时刻&2,传输块#1的数据。
因此,在时刻&(2M-1)、时刻&2M(M为1以上的整数),传输块#M的数据。
<调制方式为16QAM、纠错码的码长为1344比特、进行单流传输时的码元配置方法>
图80示出的例子是,将一个流中的调制方式设为以在同相I-正交Q平面中具有16个信号点的调制方式为例的16QAM时,向数据载体的配置例子。在此,作为一个例子,纠错码的块长(码长)为1344比特。并且,针对以纠错编码的1344比特构成的第一块,命名为块#1,并记作“#1”。因此,针对以纠错编码的1344比特构成的第N(N为1以上的整数)个块,命名为块#N,并记作“#N”。
在适用16QAM时,从块#N生成336码元。因此,将从块#1生成的336码元表示为“#1-1”、“#1-2”、“#1-3”、“#1-4”、……、“#1-334”、“#1-335”、“#1-336”。因此,将从块#N生成的336码元,由“#N-1”、“#N-2”、“#N-3”、“#N-4”、……、“#N-334”、“#N-335”、“#N-336”来表示。
图80示出了横轴为频率、纵轴为时间时的数据载体的排列。此时,数据载体与上述同样,存在数据载体$1至数据载体$336。
并且,如图80所示,在时刻&1,
在数据载体$1为“#1-1”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2为“#1-2”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为“#1-3”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4为“#1-4”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5为“#1-5”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6为“#1-6”的码元、
(省略数据载体$7至数据载体$333的记载)
在数据载体$334为“#1-334”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35为“#2-335”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36为“#3-336”的码元。
并且,在时刻&2,
在数据载体$1为“#2-1”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2为“#2-2”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为“#2-3”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4为“#2-4”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5为“#2-5”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6为“#2-6”的码元、
(省略数据载体$7至数据载体$333的记载)
在数据载体$334为“#2-334”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35为“#2-335”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36为“#2-336”的码元。
因此,在时刻&M(M为1以上的整数)传输块#M的数据。
<调制方式为QPSK、纠错码的码长为1344比特、进行MIMO传输时的码元配置方法>
图81示出的例子是,将流1(s1(i))的调制方式设为以在同相I-正交Q平面中具有4个信号点的调制方式为例的QPSK、将流2(s2(i))的调制方式设为以在同相I-正交Q平面中具有4个信号点的调制方式为例的QPSK时,向数据载体的配置例子。在此,作为一个例子,纠错码的块长(码长)为1344比特。并且,针对以纠错编码的1344比特构成的第一块,命名为块#1,并记作“#1”。因此,针对以纠错编码的1344比特构成的第N(N为1以上的整数)个块,命名为块#N,并记作“#N”。
在适用QPSK时,从块#N生成672个码元。在图81中,将从块#1生成的672个码元表示为“#1-1”、“#1-2”、“#1-3”、“#1-4”、……、“#1-670”、“#1-671”、“#1-672”。因此,将从块#N生成的336个码元由“#N-1”、“#N-2”、“#N-3”、“#N-4”、……、“#N-670”、“#N-671”、“#N-672”来表示。
并且,图81示出了横轴为频率时的数据载体的排列。在流1中存在数据载体$1至数据载体$336,同样在流2中也存在数据载体$1至数据载体$336。
并且,流1的数据载体$1与流2的数据载体$1采用同一频率、同一时刻(从不同的天线)而被发送,流1的数据载体$2与流2的数据载体$2采用同一频率、同一时刻而被发送,或者由不同的天线发送。即,流1的数据载体$L与流2的数据载体$L采用同一频率、同一时刻而被发送,或者由不同的天线发送。L为1以上336以下的整数。
并且,如图81所示,向各个流的各个数据载体分配码元。
按照在流1的数据载体$1为“#1-1”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1为“#1-2”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2为“#1-3”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2为“#1-4”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为“#1-5”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为“#1-6”的码元的规则来分配码元。这样,块#1的数据利用流1的数据载体$1至$336、以及流2的数据载体$1至$336,由发送装置发送。
以上为时刻&1的码元的配置。同样,若进行码元配置,则在时刻&2进行如下的配置。
·块#2的数据利用流1的数据载体$1至$336、以及流2的数据载体$1至$336,由发送装置发送。
因此,在时刻&M进行如下的配置。M为1以上的整数。
·块#M的数据利用流1的数据载体$1至$336、以及流2的数据载体$1至$336,由发送装置发送。
接着,将要说明的例子是,图1的发送装置以图27的帧构成,发送调制信号,作为图1的发送装置的通信对方的图28的接收装置在进行接收的情况下的系统的工作例子。
<发送方法1>
在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4、本实施方式所说明的以下的模式由图1的发送装置选择,并发送调制信号。
模式#1:
使用OFDM等多载波方式,调制方式为QPSK、纠错码的码长为672比特、进行单流传输。
模式#2:
使用OFDM等多载波方式,调制方式为16QAM、纠错码的码长为672比特、进行单流传输。
模式#3:
使用OFDM等多载波方式,调制方式为64QAM、纠错码的码长为672比特、进行单流传输。
模式#4:
使用OFDM等多载波方式,调制方式为QPSK、纠错码的码长为1344比特、进行单流传输。
模式#5:
使用OFDM等多载波方式,调制方式为16QAM、纠错码的码长为1344比特、进行单流传输。
模式#6:
使用OFDM等多载波方式,调制方式为64QAM、纠错码的码长为1344比特、进行单流传输。
模式#7:
使用OFDM等多载波方式,调制方式为QPSK、纠错码的码长为672比特、进行MIMO方式传输。
模式#8:
使用OFDM等多载波方式,调制方式为16QAM、纠错码的码长为672比特、进行MIMO方式传输。
模式#9:
使用OFDM等多载波方式,调制方式为64QAM、纠错码的码长为672比特、进行MIMO方式传输。
模式#10:
使用OFDM等多载波方式,调制方式为QPSK、纠错码的码长为1344比特、进行MIMO方式传输。
模式#11:
使用OFDM等多载波方式,调制方式为16QAM、纠错码的码长为1344比特、进行MIMO方式传输。
模式#12:
使用OFDM等多载波方式,调制方式为64QAM、纠错码的码长为1344比特、进行MIMO方式传输。
但是,在利用图1的发送装置进行单流发送的情况下,例如在映射部106A生成的调制信号,由天线112A发送。映射部106B不工作,从天线112B不发送调制信号。另外,在进行单流发送的情况下,例如可以利用多个天线,对在映射部106A生成的调制信号进行发送。即,可以使用天线112B。
如以前所述,图27是由图1的发送装置发送调制信号的帧构成的一个例子。此时,在前同步码2701A、2701B、2703A中可以包括用于向通信对方的图28的接收装置进行传输的控制信息码元。
并且,在前同步码2701A、2701B、2703A所包括的控制信息码元中,作为控制信息可以包括以下的码元。
与调制方式有关的码元:
用于传输为了生成图27中的数据码元群而使用的调制信号的信息的码元。
与纠错码有关的码元:
用于传输为了生成图27中的数据码元群而使用的与纠错码有关的信息的码元。例如可以包括使用的纠错码的信息、编码率的信息、块长(码长)等信息。
与发送方法有关的码元:
用于传输为了生成图27中的数据码元群而使用的与发送方法有关的信息的码元。例如,可以包括“是利用单流传输还是利用MIMO传输方式的信息”、“与发送的流数有关的信息”等。
图1的控制信息信号生成部116Z将帧构成信号113、与发送方法有关的信息的信号115作为输入,生成“与调制方式有关的码元”、“与纠错码有关的码元”、“与发送方法有关的码元”等,输出控制信息信号117Z。另外,控制信息信号117Z是相当于以上说明的控制信息码元的信号。
图28的通信对方的接收装置的控制信息解码部2809将接收基带信号2804X、2804Y作为输入,进行图27中的前同步码(例如,2701A、2701B、2703A)中包含的控制信息码元的解调以及解码,例如获得“与调制方式有关的码元”、“与纠错码有关的码元”、“与发送方法有关的码元”。
并且,控制信息解码部2809从“与调制方式有关的码元”、“与纠错码有关的码元”、“与发送方法有关的码元”中,对图27中的数据码元群(例如、2702A、2702B、2704A)是上述说明的“模式#1至模式#12”中的哪个模式的数据码元群进行估计。
控制信息解码部2809通过对模式进行估计,从而能够知道在数据码元群中,数据码元在频率轴、时间轴上是怎样的配置,并输出包括码元的配置的信息的控制信息信号2810。另外,关于频率轴、时间轴中的码元的配置,与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4、本实施方式的说明相同。并且,控制信息信号2810也可以包括“与调制方式有关的码元”中包括的信息、“与纠错码有关的码元”中包括的信息、“与发送方法有关的码元”中包括的信息。
图28的信号处理部2811将控制信息信号2810作为输入,根据控制信息信号2810中包含的信息,进行数据码元的解调以及解码,并输出数据2812。
并且,图1的发送装置不仅发送OFDM的调制信号,也能够发送单载波方式的调制信号,能够进行“OFDM的调制信号的发送”与“单载波方式的调制信号的发送”的切换。无线部110A、110B与用于OFDM的工作以及用于单载波方式的工作这两者对应。
并且,在图27中,例如在前同步码2701A、2701B之前或时间上之前,配置通过单载波方式而形成的控制信息码元,该控制信息码元中包括“示出前同步码2701A和2701B以及数据码元群2702A和2702B是单载波方式的码元,还是OFDM的码元的控制信息”。
并且,在前同步码2703A之前或时间上之前,配置通过单载波方式而形成的控制信息码元,该控制信息码元中包括“示出前同步码2703A以及数据码元群2704A是单载波方式的码元,还是OFDM的码元的控制信息”。
另外,在数据码元群为OFDM的码元时,则是模式#1至模式#12的任一个的码元,关于此时的实施方法,与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4、本实施方式的说明相同。
此时,通信对方的图28的接收装置的控制信息解码部2809,通过进行解调以及解码而得到“示出是单载波方式的码元还是OFDM的码元的控制信息”,并输出。因此,在控制信息信号2810中包括“示出是单载波方式的码元还是OFDM的码元的控制信息”。
并且,信号处理部2811根据控制信息信号2810中包含的“示出是单载波方式的码元还是OFDM的码元的控制信息”,进行数据码元的解调以及解码。另外,关于“示出是单载波方式的码元还是OFDM的码元的控制信息”示出“OFDM”的情况下的工作,与以前的说明相同。
如以上所述,通过以模式#1至模式#12的任一个模式,由图1的发送装置对调制信号进行发送,从而在各个模式,在发送接收装置均能够得到使存储部的容量减少的效果,并且在各个模式能够得到高的数据的接收品质。另外,在各个模式中,编码块与载体的关系并非受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4、本实施方式中的说明所限,也可以是其他的分配。但是,关于在某个时间(例如,图70的时刻&1)中存在的编码块,与到目前为止的说明相同,没有变化。即,编码块向载体的分配也可以与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4、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不同。
并且,关于图1的发送装置从模式#1至模式#12中能够选择的调制方式之中,选择任意的两个以上的调制方式的情况,也能够得到相同的效果。
<发送方法2>
在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5、本实施方式所说明的以下的模式,由图1的发送装置选择,并发送调制信号。
模式$1:
使用OFDM等多载波方式,调制方式为QPSK、纠错码的码长为672比特、进行单流传输。
模式$2:
使用OFDM等多载波方式,调制方式为16QAM、纠错码的码长为672比特、进行单流传输。
模式$3:
使用OFDM等多载波方式,调制方式为64QAM、纠错码的码长为672比特、进行单流传输。
模式$4:
使用OFDM等多载波方式,调制方式为QPSK、纠错码的码长为1344比特、进行单流传输。
模式$5:
使用OFDM等多载波方式,调制方式为16QAM、纠错码的码长为1344比特、进行单流传输。
模式$6:
使用OFDM等多载波方式,调制方式为64QAM、纠错码的码长为1344比特、进行单流传输。
模式$7:
使用OFDM等多载波方式,调制方式为QPSK、纠错码的码长为672比特、进行MIMO方式传输。
模式$8:
使用OFDM等多载波方式,调制方式为16QAM、纠错码的码长为672比特、进行MIMO方式传输。
模式$9:
使用OFDM等多载波方式,调制方式为64QAM、纠错码的码长为672比特、进行MIMO方式传输。
模式$10:
使用OFDM等多载波方式,调制方式为QPSK、纠错码的码长为1344比特、进行MIMO方式传输。
模式$11:
使用OFDM等多载波方式,调制方式为16QAM、纠错码的码长为1344比特、进行MIMO方式传输。
模式$12:
使用OFDM等多载波方式,调制方式为64QAM、纠错码的码长为1344比特、进行MIMO方式传输。
但是,在利用图1的发送装置进行单流发送的情况下,例如针对在映射部106A生成的调制信号,由天线112A来发送。映射部106B不工作,从天线112B不发送调制信号。另外,在进行单流发送的情况下,例如可以利用多个天线,发送在映射部106A生成的调制信号。即,也可以使用天线112B。
如以前所述,图27是由图1的发送装置发送调制信号的帧构成的一个例子。此时,前同步码2701A、2701B、2703A中包括用于向通信对方的图28的接收装置进行传输的控制信息码元。
并且,在前同步码2701A、2701B、2703A中包括的控制信息码元中,作为控制信息而包括以下的码元。
与调制方式有关的码元:
用于传输为了生成图27中的数据码元群而使用的调制信号的信息的码元。
与纠错码有关的码元:
用于传输为了生成图27中的数据码元群而使用的与纠错码有关的信息的码元。例如,包括使用的纠错码的信息、编码率的信息、块长(码长)等信息。
与发送方法有关的码元:
用于传输为了生成图27中的数据码元群而使用的与发送方法有关的信息的的码元。例如,包括“是利用单流传输还是利用MIMO传输方式的信息”、“与发送的流数有关的信息”等。
图1的控制信息信号生成部116Z将帧构成信号113、发送方法有关的信息的信号115作为输入,生成“与调制方式有关的码元”、“与纠错码有关的码元”、“与发送方法有关的码元”等,输出控制信息信号117Z。另外,控制信息信号117Z是相当于以上说明的控制信息码元的信号。
图28的通信对方的接收装置的控制信息解码部2809将接收基带信号2804X、2804Y作为输入,进行图27中的前同步码2701A、2701B、2703A中包含的控制信息码元的解调以及解码,例如获得“与调制方式有关的码元”、“与纠错码有关的码元”、“与发送方法有关的码元”。
并且,控制信息解码部2809根据“与调制方式有关的码元”、“与纠错码有关的码元”、“与发送方法有关的码元”,对图27中的数据码元群2702A、2702B、2704A是以上说明的“模式$1至模式$12”的哪个模式中的数据码元群进行估计。
控制信息解码部2809通过对模式进行估计,从而能够知道在数据码元群,数据码元在频率轴、时间轴上被怎样地配置,并且能够知道已知数据的插入或者空字符的插入是否被执行,并输出包括码元的配置的信息、以及数据的插入、或者空字符的插入的信息的控制信息信号2810。另外,关于频率轴、时间轴中的码元的配置、已知数据的插入、或者空字符的插入的方法,与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5、本实施方式中的说明相同。并且,控制信息信号2810可以包括“与调制方式有关的码元”中包括的信息、“与纠错码有关的码元”中包括的信息、“与发送方法有关的码元”中包括的信息。
图28的信号处理部2811将控制信息信号2810作为输入,根据控制信息信号2810中包含的信息,进行数据码元的解调以及解码,并输出数据2812。
并且,图1的发送装置不仅发送OFDM的调制信号,而且能够发送单载波方式的调制信号,能够进行“OFDM的调制信号的发送”与“单载波方式的调制信号的发送”的切换。无线部110A、110B与用于OFDM的工作以及用于单载波方式的工作这两者对应。
并且,在图27中,例如在前同步码2701A、2701B之前或时间上之前,配置通过单载波方式而形成的控制信息码元,在该控制信息码元中包括“示出前同步码2701A和2701B、以及数据码元群2702A和2702B是单载波方式的码元还是OFDM的码元的控制信息”。
并且,在前同步码2703A之前或时间上之前,配置通过单载波方式而形成的控制信息码元,在该控制信息码元中包括“示出前同步码2703A以及数据码元群2704A是为单载波方式的码元,还是OFDM的码元的控制信息”。
另外,在数据码元群为OFDM的码元时,则是从模式$1至模式$12的任一个码元,关于此时的实施方法,与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5、本实施方式的说明相同。
此时,通信对方的图28的接收装置的控制信息解码部2809,通过进行解调以及解码而得到“示出是单载波方式的码元还是OFDM的码元的控制信息”,并输出。因此,在控制信息信号2810中包括“示出是单载波方式的码元还是OFDM的码元的控制信息”。
并且,信号处理部2811根据控制信息信号2810中包含的“示出是单载波方式的码元还是OFDM的码元的控制信息”,进行数据码元的解调以及解码。另外,关于“示出是单载波方式的码元还是OFDM的码元的控制信息”示出“OFDM”的情况下的工作,与以前的说明相同。
如以上所述,通过以模式#1至模式#12的任一个模式,由图1的发送装置对调制信号进行发送,从而在各个模式,在发送接收装置均能够得到使存储部的容量减少的效果,并且在各个模式能够得到高的数据的接收品质。另外,在各个模式中,编码块与载体的关系并非受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4、本实施方式中的说明所限,也可以是其他的分配。但是,关于在某个时间(例如,图70的时刻&1)中存在的编码块,与到目前为止的说明相同,没有变化。即,编码块向载体的分配也可以与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4、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不同。
并且,在图1的发送装置能够从模式$1至模式$12中的能够选择的调制方式中,选择任意的两个以上的调制方式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另外,关于在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4、实施方式5、本实施方式中,适用16QAM而说明的内容,也可以取代16QAM,而采用16APSK或在同相I-正交Q平面中具有16个信号点的调制方式,也能够同样地执行。
同样,关于在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4、实施方式5、本实施方式中,适用64QAM而说明的内容,也可以取代64QAM,而采用64APSK或在同相I-正交Q平面中具有64个信号点的调制方式,也能够同样地执行。
并且,关于在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4、实施方式5、本实施方式中,适用QPSK而说明的内容,也可以取代QPSK,而采用在同相I-正交Q平面中具有4个信号点的调制方式,也能够同样地执行。
(实施方式7)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要说明的是,除了实施方式1的纠错码的码长以外(还可以添加实施方式4的纠错码的码长),在能够使用具有比实施方式1的纠错码的码长长的码长的纠错码的情况下的实施方法。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对采用码长为672比特的纠错码与码长为2016(=672×3)比特的纠错码时的实施方法进行说明。
关于使用码长为672比特的纠错码时的实施方法,与利用图1至图28在实施方式1中的说明相同,由于在实施方式1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在此省略说明。以下对在实施方式1中没有说明的部分进行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施方式中的发送装置的构成。另外,关于图1中的基本的工作与实施方式1的说明相同。图1中的编码器151将数据150以及帧构成信号113作为输入。此时,在帧构成信号113包括使用的纠错码的信息,尤其包括使用的纠错码的码长(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块长672比特或者码长1344比特)的信息。
因此,编码器151根据帧构成113,进行包括使用的纠错码的码长的纠错码的选择,例如也设定纠错码的编码率,针对数据150进行纠错编码,输出编码数据152。
并且,关于图1的发送装置选择MIMO传输方式,对调制信号进行发送时的实施方法,与实施方式1的说明相同,在此省略说明。
接着,与实施方式1相同,例如,在利用OFDM这种多载波的传输方法时的由图1的发送装置发送调制信号的帧构成的一个例子由图6示出。
图6示出了横轴频率中的码元的配置的例子,示出了以上所述的从不同的天线发送2个调制信号的码元配置。例如,在图6中示出的情况是,以数据载体(数据码元)与导频码元(在图6中记作“P”)构成的情况。另外,图6仅为一个例子,也可以存在其他的码元。此时,数据载体是通过MIMO传输,将数据传输到对方(通信对方)的码元,导频码元是用于对方(通信对方)进行传播变动的估计(信道估计)的码元。
在图6中,作为一个例子,将1OFDM码元中存在的数据载体(频率轴上存在的数据载体)的数量设为336,因此,数据载体$1至数据载体$336存在于各个时刻,导频码元可以插入到数据载体与数据载体之间。另外,在图6中,在时刻&1与时刻&2,导频载体的插入位置在频率上不同,但是并非受这种构成所限。
在图6,数据载体在频率轴方向上按顺序排列为“数据载体$1”、“数据载体$2”、“数据载体$3”、“数据载体$4”、“数据载体$5”、“数据载体$6”、“数据载体$7”、“数据载体$8”、“数据载体$9”、“数据载体$10”、“数据载体$11”、“数据载体$12”、“数据载体$13”、……、“数据载体$330”、“数据载体$331”、“数据载体$332”、“数据载体$333”、“数据载体$334”、“数据载体$335”、“数据载体$336”。即,针对频率轴方向,数据载体为升顺编号。
图81示出的构成是,利用在同相I-正交Q平面中具有4个信号点的调制方式,将纠错码的块长(码长)设为2016比特来进行映射时的码元的构成,针对以纠错编码的2016比特构成的第一块,命名为块#1,并记作“#1”。因此,针对以纠错编码的2016比特构成的第N(N为1以上的整数)个块,命名为块#N,并记作“#N”。
在适用QPSK时,从块#N生成1008个码元。在图81中,将从块#1生成的1008码元表示为“#1-1”、“#1-2”、“#1-3”、“#1-4”、……、“#1-1006”、“#1-1007”、“#1-1008”。因此,将从块#N生成的1008码元由“#N-1”、“#N-2”、“#N-3”、“#N-4”、……、“#N-1006”、“#N-1007”、“#N-1008”来表示。
并且,图82示出了横轴为频率时的数据载体的排列。在流1中存在数据载体$1至数据载体$336,同样,在流2中存在数据载体$1至数据载体$336。
并且,流1的数据载体$1与流2的数据载体$1利用同一频率、同一时刻(从不同的天线)而被发送,流1的数据载体$2与流2的数据载体$2利用同一频率、同一时刻(从不同的天线)而被发送。即,流1的数据载体$L与流2的数据载体$L利用同一频率、同一时刻来发送,或者由不同的天线发送。L为1以上336以下的整数。
并且,如图82所示,将码元分配到各个流的各个数据载体。按照如下的规则来分配码元,即:时刻&1的流1的数据载体$1为“#1-1”的码元、时刻&1的流2的数据载体$1为“#1-2”的码元、时刻&1的流1的数据载体$2为“#1-3”的码元、时刻&1的流2的数据载体$2为“#1-4”的码元、时刻&1的流1的数据载体$3为“#1-5”的码元、时刻&1的流2的数据载体$3为“#1-6”的码元。
这样,块#1的数据利用时刻&1的流1的数据载体$1至$336、以及时刻&1的流2的数据载体$1至$336、以及时刻&2的流1的数据载体$1至$168、以及时刻&2的流2的数据载体$1至$168,由发送装置发送。
于是,块#2的数据利用时刻&2的流1的数据载体$169至$336、以及时刻&2的流2的数据载体$169至$336、以及时刻&3的流1的数据载体$1至$336、以及时刻&3的流2的数据载体$1至$336,由发送装置发送。
因此,在时刻&(3M-2)、时刻&(3M-1)、时刻&(3M)进行如下的配置。M为1以上的整数。
块#(2M-1)的数据利用时刻&(3M-2)的流1的数据载体$1至$336、时刻&(3M-2)的流2(s2(i))的数据载体$1至$336、时刻&(3M-1)的流1的数据载体$1至$168、以及、时刻&(3M-1)的流2(s2(i))的数据载体$1至$168,由发送装置发送。
于是,块#(2M)的数据利用时刻&(3M-1)的流1的数据载体$169至$336、时刻&(3M-1)的流2(s2(i))的数据载体$169至$336、时刻&(3M)的流1的数据载体$1至$336、以及、时刻&(3M)的流2(s2(i))的数据载体$1至$336,由发送装置发送。
考虑以图82所示的帧构成,由发送装置对调制信号进行发送的情况。作为图1的发送装置的对方(通信对方)的接收装置中的接收电场强度的状态图由图8示出。
在图8中,由于多路径的影响,存在如接收电场强度低的部分801的部分。并且,在以图82所示的帧构成,由发送装置对调制信号进行发送时,由于多路径的影响(例如,图8的接收电场强度低的部分801),在纠错码的同一块的码元中会或多或少地出现存在接收品质不好的码元的现象。据此,不能得到高的纠错能力,数据的接收品质也会降低。但是,在图82所示的帧构成的情况下,也存在接收品质不降低的可能性。
作为其他的例子,考虑图83所示的帧构成。如图83所示,在时刻&1,向各个流的各个数据载体分配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1为“#1-1”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1为“#1-2”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2为“#2-1”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2为“#2-2”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为“#1-3”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为“#1-4”的码元、
(省略数据载体$4至数据载体$332的记载)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3为“#1-333”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3为“#1-334”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4为“#2-333”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4为“#2-334”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5为“#1-335”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5为“#1-336”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6为“#2-335”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6为“#2-336”的码元。
在时刻&2,向各个流的各个数据载体分配如下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1为“#1-337”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1为“#1-338”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2为“#2-337”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2为“#2-338”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为“#1-339”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为“#1-340”的码元、
(省略数据载体$4至数据载体$332的记载)、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3为“#1-669”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3为“#1-670”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4为“#2-669”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4为“#2-670”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5为“#1-671”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5为“#1-672”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6为“#2-671”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6为“#2-672”的码元。
在时刻&3,向各个流的各个数据载体分配如下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1为“#1-337”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1为“#1-338”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2为“#2-337”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2为“#2-338”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为“#1-339”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为“#1-340”的码元、
(省略数据载体$4至数据载体$332的记载)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3为“#1-1005”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3为“#1-1006”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4为“#2-1005”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4为“#2-1006”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5为“#1-1007”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5为“#1-1008”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6为“#2-1007”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6为“#2-1008”的码元。
因此,在时刻&(3M-2)、时刻&(3M-1)、时刻&(3M)进行如下的配置。M为1以上的整数。K为奇数。L为偶数。
块#(2M-1)的数据利用时刻&(3M-2)、时刻&(3M-1)、时刻&(3M)的流1的数据载体$K、以及时刻&(3M-2)、时刻&(3M-1)、时刻&(3M)的流2(s2(i))的数据载体$K,由发送装置发送。
并且,块#(2M)的数据利用时刻&(3M-2)、时刻&(3M-1)、时刻&(3M)的流1的数据载体$L、以及时刻&(3M-2)、时刻&(3M-1)、时刻&(3M)的流2(s2(i))的数据载体$L,由发送装置发送。
在图83所示的帧构成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降低图8所说明的现象的发生的可能性。
为了解决利用图8说明的现象,作为其他的例子考虑到图84所示的帧构成。
如图84所示,在时刻&1,将码元分配到各个流的各个数据载体。
在流1的数据载体$1为“#1-1”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1为“#2-1”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2为“#2-2”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2为“#1-2”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为“#1-3”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为“#2-3”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4为“#2-4”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4为“#1-4”的码元、
(省略数据载体$5至数据载体$334的记载)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3为“#1-333”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3为“#2-333”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4为“#2-334”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4为“#1-334”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5为“#1-335”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5为“#2-335”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6为“#2-336”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6为“#1-336”的码元。
在时刻&2,将码元分配到各个流的各个数据载体。
在流1的数据载体$1为“#1-337”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1为“#2-337”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2为“#2-338”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2为“#1-338”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为“#1-339”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为“#2-339”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4为“#2-340”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4为“#1-340”的码元、
(省略数据载体$5至数据载体$334的记载)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3为“#1-669”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3为“#2-669”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4为“#2-670”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4为“#1-670”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5为“#1-671”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5为“#2-671”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6为“#2-672”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6为“#1-672”的码元。
在时刻&3,将码元分配到各个流的各个数据载体。
在流1的数据载体$1为“#1-673”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1为“#2-673”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2为“#2-674”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2为“#1-674”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为“#1-675”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为“#2-675”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4为“#2-676”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4为“#1-676”的码元、
(省略数据载体$5至数据载体$334的记载)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3为“#1-1005”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3为“#2-1005”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4为“#2-1006”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4为“#1-1006”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5为“#1-1007”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5为“#2-1007”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6为“#2-1008”的码元、
在流2的数据载体$336为“#1-1008”的码元。
因此,在时刻&(3M-2)、时刻&(3M-1)、时刻&(3M)进行如下的配置。M为1以上的整数,K为奇数、L为偶数。
块#(2M-1)的数据利用时刻&(3M-2)、时刻&(3M-1)、时刻&(3M)的流1(s1(i))的数据载体$K、以及时刻&(3M-2)、时刻&(3M-1)、时刻&(3M)的流2(s2(i))的数据载体$L,由发送装置发送。
并且,块#(2M)的数据利用时刻&(3M-2)、时刻&(3M-1)、时刻&(3M)的流1(s1(i))的数据载体$L、以及时刻&(3M-2)、时刻&(3M-1)、时刻&(3M)的流2(s2(i))的数据载体$K,由发送装置发送。
在图84所示的帧构成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降低图8所说明的现象的发生的可能性。
为了解决利用图8说明的现象,作为其他的例子考虑到图85所示的帧构成。
如图85所示,在时刻&1,在各个流的各个数据载体进行如下的码元分配。
在流1的数据载体$1为“#1-1”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1为“#2-1”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2为“#1-2”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2为“#2-2”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为“#1-3”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为“#2-3”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4为“#1-4”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4为“#2-4”的码元、
(省略数据载体$5至数据载体$334的记载)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3为“#1-333”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3为“#2-333”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4为“#1-334”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4为“#2-334”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5为“#1-335”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5为“#2-335”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6为“#1-336”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6为“#2-336”的码元。
在时刻&2,在各个流的各个数据载体进行如下的码元分配。
在流1的数据载体$1为“#1-337”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1为“#2-337”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2为“#1-338”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2为“#2-338”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为“#1-339”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为“#2-339”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4为“#1-340”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4为“#2-340”的码元、
(省略数据载体$5至数据载体$334的记载)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3为“#1-669”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3为“#2-669”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4为“#1-670”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4为“#2-670”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5为“#1-671”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5为“#2-671”的码元、
流1的数据载体$336为“#1-672”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6为“#2-672”的码元。
在时刻&3,在各个流的各个数据载体进行如下的码元分配。
在流1的数据载体$1为“#1-673”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1为“#2-673”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2为“#1-674”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2为“#2-674”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为“#1-675”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为“#2-675”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4为“#1-676”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4为“#2-676”的码元、
(省略数据载体$5至数据载体$334的记载)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3为“#1-1005”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3为“#2-1005”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4为“#1-1006”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4为“#2-1006”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5为“#1-1007”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5为“#2-1007”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6为“#1-1008”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6为“#2-1008”的码元。
因此,在时刻&(3M-2)、时刻&(3M-1)、时刻&(3M)进行如下的配置。M为1以上的整数。
块#(2M-1)的数据利用时刻&(3M-2)、时刻&(3M-1)、时刻&(3M)的流1(s1(i))的数据载体,由发送装置发送。
并且,块#(2M)的数据利用时刻&(3M-2)、时刻&(3M-1)、时刻&(3M)的流2(s2(i))的数据载体,由发送装置发送。
在图85所示的帧构成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降低在图8所说明的现象的发生的可能性。
图86示出的构成是,利用在同相I-正交Q平面中具有16个信号点的调制方式,针对纠错码的块长(码长)为2016比特来进行映射时的码元的构成,针对以纠错编码的2016比特构成的第一块,命名为块#1,并记作“#1”。因此,针对以纠错编码的2016比特构成的第N(N为1以上的整数)个块,命名为块#N,并记作“#N”。
在适用16QAM时,从块#N生成504个码元。在图86中,将从块#1生成的504的码元表示为“#1-1”、“#1-2”、“#1-3”、“#1-4”、……、“#1-502”、“#1-503”、“#1-504”。因此,将从块#N生成的504的码元由“#N-1”、“#N-2”、“#N-3”、“#N-4”、……、“#N-502”、“#N-503”、“#N-504”来表示。
并且,在图87A、图87B、图87C中示出了以横轴为频率时的数据载体的排列,图87A示出了时刻&1的具体的状态,图87B示出了时刻&2的具体的状态,图87C示出了时刻&3的具体的状态。另外,在流1存在数据载体$1至数据载体$336,同样在流2(s2(i))也存在数据载体$1至数据载体$336。
并且,流1的数据载体$1与流2(s2(i))的数据载体$1利用同一频率、同一时刻(从不同的天线)而被发送,流1的数据载体$2与流2(s2(i))的数据载体$2利用同一频率、同一时刻(从不同的天线)而被发送。即,流1的数据载体$L与流2(s2(i))的数据载体$L利用同一频率、同一时刻而被发送,或者利用同一频率、同一时刻由不同的天线发送。L为1以上336以下的整数。
并且,如图87A所示,在各个流的各个数据载体进行码元分配。按照如下的规则来分配,即:时刻&1的流1的数据载体$1为“#1-1”的码元、时刻&1的流2(s2(i))的数据载体$1为“#1-2”的码元、时刻&1的流1的数据载体$2为“#1-3”的码元、时刻&1的流2(s2(i))的数据载体$2为“#1-4”的码元、时刻&1的流1的数据载体$3为“#1-5”的码元、时刻&1的流2(s2(i))的数据载体$3为“#1-6”的码元。
这样,块#1的数据利用时刻&1的流1的数据载体$1至$252、以及时刻&1的流2(s2(i))的数据载体$1至$252,由发送装置发送。
并且,如图87A所示,利用时刻&1的流1的数据载体$253至$336、以及时刻&1的流2(s2(i))的数据载体$253至$336,发送装置发送块#2的数据。并且,如图87B所示,利用时刻&2的流1的数据载体$1至$256、以及时刻&2的流2(s2(i))的数据载体$1至$256,发送装置发送块#2的数据。
并且,如图87B所示,利用时刻&2的流1的数据载体$169至$336、以及流2(s2(i))的数据载体$169至$336,发送装置对块#3的数据进行发送。并且,如图87C所示,利用时刻&3的流1的数据载体$1至$336、以及流2(s2(i))的数据载体$1至$336,发送装置对块#3的数据进行发送。
因此,在时刻&(3M-2)、时刻&(3M-1)、时刻&(3M)进行如下的配置。M为1以上的整数。
块#(4M-3)的数据利用时刻&(3M-2)的流1的数据载体$1至$252、以及时刻&(3M-2)的流2(s2(i))的数据载体$1至$252,由发送装置发送。
块#(4M-2)的数据利用时刻&(3M-2)的流1的数据载体$253至$336、时刻&(3M-2)的流2(s2(i))的数据载体$253至$336、时刻&(3M-1)的流1的数据载体$1至$168、以及时刻&(3M-1)的流2(s2(i))的数据载体$1至$168,由发送装置发送。
块#(4M-1)的数据利用时刻&(3M-1)的流1的数据载体$169至$336、时刻&(3M-1)的流2(s2(i))的数据载体$169至$336、时刻&(3M)的流1的数据载体$1至$84、以及时刻&(3M)的流2(s2(i))的数据载体$1至$84,由发送装置发送。
块#(4M)的数据利用时刻&(3M)的流1的数据载体$85至$336、以及时刻&(3M)的流2(s2(i))的数据载体$85至$336,由发送装置发送。
在图8中,由于多路径的影响,而存在像接收电场强度低的部分801这样的部分。于是,在以图87A、图87B、图87C所示的帧构成,由发送装置对调制信号进行发送时,由于多路径的影响(例如、图8的接收电场强度低的部分801),或多或少地会导致在纠错码的同一块的码元中存在较多的接收品质不好的码元的现象。据此,不能得到高的纠错能力,也会使数据的接收品质降低。不过,在图87A、图87B、图87C所示的帧构成的情况下,也有不使接收品质降低的可能性。
为了解决利用图8说明的现象,作为其他的例子考虑到图88所示的帧构成。
如图88所示,在时刻&1,向各个流的各个数据载体进行如下的码元分配。
在流1的数据载体$1为“#1-1”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1为“#2-2”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2为“#2-1”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2为“#3-2”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为“#3-1”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为“#4-2”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4为“#4-1”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4为“#1-2”的码元、
(省略数据载体$5至数据载体$332的记载)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3为“#1-167”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3为“#2-168”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4为“#2-167”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4为“#3-168”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5为“#3-167”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5为“#4-168”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6为“#4-167”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6为“#1-168”的码元。
在时刻&2,向各个流的各个数据载体进行如下的码元分配。
在流1的数据载体$1为“#1-169”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1为“#2-170”的码元、
流1的数据载体$2为“#2-169”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2为“#3-170”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为“#3-169”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为“#4-170”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4为“#4-169”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4为“#1-170”的码元、
(省略数据载体$5至数据载体$332的记载)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3为“#1-335”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3为“#2-336”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4为“#2-335”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4为“#3-336”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5为“#3-335”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5为“#4-336”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6为“#4-335”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6为“#1-336”的码元。
在时刻&3,向各个流的各个数据载体进行如下的码元分配。
在流1的数据载体$1为“#1-337”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1为“#2-338”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2为“#2-337”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2为“#3-338”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为“#3-337”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为“#4-338”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4为“#4-337”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4为“#1-338”的码元、
(省略数据载体$5至数据载体$334的记载)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3为“#1-503”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3为“#2-504”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4为“#2-503”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4为“#3-504”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5为“#3-503”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5为“#4-504”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6为“#4-503”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6为“#1-504”的码元。
因此,在时刻&(3M-2)、时刻&(3M-1)、时刻&(3M)进行如下的配置。M为1以上的整数。K为1以上84以下的整数,L为1以上84以下的整数。
块#(4M-3)的数据利用时刻&(3M-2)、时刻&(3M-1)、时刻&(3M)的流1(s1(i))的数据载体$(4K-3)、以及时刻&(3M-2)、时刻&(3M-1)、时刻&(3M)的流2(s2(i))的数据载体$(4L),由发送装置发送。
块#(4M-2)的数据利用时刻&(3M-2)、时刻&(3M-1)、时刻&(3M)的流1(s1(i))的数据载体$(4K-2)、以及时刻&(3M-2)、时刻&(3M-1)、时刻&(3M)的流2(s2(i))的数据载体$(4L-3),由发送装置发送。
块#(4M-1)的数据利用时刻&(3M-2)、时刻&(3M-1)、时刻&(3M)的流1(s1(i))的数据载体$(4K-1)、以及时刻&(3M-2)、时刻&(3M-1)、时刻&(3M)的流2(s2(i))的数据载体$(4L-2),由发送装置发送。
块#(4M)的数据利用时刻&(3M-2)、时刻&(3M-1)、时刻&(3M)的流1(s1(i))的数据载体$(4K)、以及时刻&(3M-2)、时刻&(3M-1)、时刻&(3M)的流2(s2(i))的数据载体$(4L-1),由发送装置发送。
在图88所示的帧构成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降低在图8所说明的现象的发生的可能性。
为了解决利用图8说明的现象,作为其他的例子考虑到图89所示的帧构成。
如图89,在时刻&1,向各个流的各个数据载体进行如下的码元分配。
在流1的数据载体$1为“#1-1”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1为“#3-2”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2为“#2-1”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2为“#4-2”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为“#3-1”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为“#1-2”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4为“#4-1”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4为“#2-2”的码元、
(省略数据载体$5至数据载体$332的记载)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3为“#1-167”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3为“#3-168”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4为“#2-167”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4为“#4-168”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5为“#3-167”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5为“#1-168”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6为“#4-167”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6为“#2-168”的码元。
在时刻&2,向各个流的各个数据载体进行如下的码元分配。
在流1的数据载体$1为“#1-169”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1为“#3-170”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2为“#2-169”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2为“#4-170”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为“#3-169”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为“#1-170”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4为“#4-169”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4为“#2-170”的码元、
(省略数据载体$5至数据载体$332的记载)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3为“#1-335”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3为“#3-336”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4为“#2-335”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4为“#4-336”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5为“#3-335”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5为“#1-336”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6为“#4-335”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6为“#2-336”的码元。
在时刻&3,向各个流的各个数据载体进行如下的码元分配。
在流1的数据载体$1为“#1-337”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1为“#3-338”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2为“#2-337”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2为“#4-338”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为“#3-337”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为“#1-338”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4为“#4-337”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4为“#2-338”的码元、
(省略数据载体$5至数据载体$332的记载)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3为“#1-503”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3为“#3-504”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4为“#2-503”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4为“#4-504”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5为“#3-503”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5为“#1-504”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6为“#4-503”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6为“#2-504”的码元。
因此,在时刻&(3M-2)、时刻&(3M-1)、时刻&(3M)进行如下的配置。M为1以上的整数,K为1以上84以下的整数,L为1以上84以下的整数。
块#(4M-3)的数据利用时刻&(3M-2)、时刻&(3M-1)、时刻&(3M)的流1(s1(i))的数据载体$(4K-3)、以及时刻&(3M-2)、时刻&(3M-1)、时刻&(3M)的流2(s2(i))的数据载体$(4L-1),由发送装置发送。
块#(4M-2)的数据利用时刻&(3M-2)、时刻&(3M-1)、时刻&(3M)的流1(s1(i))的数据载体$(4K-2)、以及时刻&(3M-2)、时刻&(3M-1)、时刻&(3M)的流2(s2(i))的数据载体$(4L),由发送装置发送。
块#(4M-1)的数据利用时刻&(3M-2)、时刻&(3M-1)、时刻&(3M)的流1(s1(i))的数据载体$(4K-1)、以及时刻&(3M-2)、时刻&(3M-1)、时刻&(3M)的流2(s2(i))的数据载体$(4L-3),由发送装置发送。
块#(4M)的数据利用时刻&(3M-2)、时刻&(3M-1)、时刻&(3M)的流1(s1(i))的数据载体$(4K)、以及时刻&(3M-2)、时刻&(3M-1)、时刻&(3M)的流2(s2(i))的数据载体$(4L-2),由发送装置发送。
为了解决利用图8说明的现象,作为其他的例子考虑到图90所示的帧构成。
如图90所示,在时刻&1,向各个流的各个数据载体进行如下的码元分配。
在流1的数据载体$1为“#1-1”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1为“#4-2”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2为“#2-1”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2为“#1-2”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为“#3-1”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为“#2-2”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4为“#4-1”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4为“#3-2”的码元、
(省略数据载体$5至数据载体$332的记载)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3为“#1-167”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3为“#4-168”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4为“#2-167”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4为“#1-168”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5为“#3-167”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5为“#2-168”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6为“#4-167”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6为“#3-168”的码元。
在时刻&2,向各个流的各个数据载体进行如下的码元分配。
在流1的数据载体$1为“#1-169”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1为“#4-170”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2为“#2-169”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2为“#1-170”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为“#3-169”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为“#2-170”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4为“#4-169”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4为“#3-170”的码元、
(省略数据载体$5至数据载体$332的记载)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3为“#1-335”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3为“#4-336”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4为“#2-335”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4为“#1-336”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5为“#3-335”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5为“#2-336”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6为“#4-335”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6为“#3-336”的码元。
在时刻&3,向各个流的各个数据载体进行如下的码元分配。
在流1的数据载体$1为“#1-337”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1为“#4-338”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2为“#2-337”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2为“#1-338”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为“#3-337”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为“#2-338”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4为“#4-337”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4为“#3-338”的码元、
(省略数据载体$5至数据载体$332的记载)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3为“#1-503”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3为“#4-504”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4为“#2-503”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4为“#1-504”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5为“#3-503”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5为“#2-504”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6为“#4-503”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6为“#3-504”的码元。
因此,在时刻&(3M-2)、时刻&(3M-1)、时刻&(3M)进行如下的配置。M为1以上的整数,K为1以上84以下的整数,L为1以上84以下的整数。
块#(4M-3)的数据利用时刻&(3M-2)、时刻&(3M-1)、时刻&(3M)的流1(s1(i))的数据载体$(4K-3)、以及时刻&(3M-2)、时刻&(3M-1)、时刻&(3M)、的流2(s2(i))的数据载体$(4L-2),由发送装置发送。
块#(4M-2)的数据利用时刻&(3M-2)、时刻&(3M-1)、时刻&(3M)的流1(s1(i))的数据载体$(4K-2)、以及时刻&(3M-2)、时刻&(3M-1)、时刻&(3M)、的流2(s2(i))的数据载体$(4L-1),由发送装置发送。
块#(4M-1)的数据利用时刻&(3M-2)、时刻&(3M-1)、时刻&(3M)的流1(s1(i))的数据载体$(4K-1)、以及时刻&(3M-2)、时刻&(3M-1)、时刻&(3M)的流2(s2(i))的数据载体$(4L)(L为1以上84以下的整数),由发送装置发送。
块#(4M)的数据利用时刻&(3M-2)、时刻&(3M-1)、时刻&(3M)的流1(s1(i))的数据载体$(4K)、以及时刻&(3M-2)、时刻&(3M-1)、时刻&(3M)的流2(s2(i))的数据载体$(4L-3)(L为1以上84以下的整数),由发送装置发送。
为了解决利用图8说明的现象,作为其他的例子考虑图91所示的帧构成。
如图91所示,在时刻&1,向各个流的各个数据载体进行如下的码元分配。
在流1的数据载体$1为“#1-1”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1为“#2-1”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2为“#1-2”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2为“#2-2”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为“#1-3”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为“#2-3”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4为“#1-4”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4为“#2-4”的码元、
(省略数据载体$5至数据载体$332的记载)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3为“#1-333”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3为“#2-333”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4为“#1-334”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4为“#2-334”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5为“#1-335”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5为“#2-335”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6为“#1-336”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6为“#2-336”的码元。
在时刻&2,向各个流的各个数据载体进行如下的码元分配。
在流1的数据载体$1为“#1-337”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1为“#2-337”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2为“#1-338”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2为“#2-338”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为“#1-339”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为“#2-339”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4为“#1-340”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4为“#2-340”的码元、
(省略数据载体$5至数据载体$166的记载)
在流1的数据载体$167为“#1-503”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167为“#2-503”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168为“#1-504”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168为“#2-504”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169为“#3-1”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169为“#4-1”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170为“#3-2”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170为“#4-2”的码元、
(省略数据载体$171至数据载体$332的记载)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3为“#3-165”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3为“#4-165”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4为“#3-166”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4为“#4-166”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5为“#3-167”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5为“#4-167”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6为“#3-168”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6为“#4-168”的码元。
在时刻&3,向各个流的各个数据载体进行如下的码元分配。
在流1的数据载体$1为“#3-169”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1为“#4-169”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2为“#3-170”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2为“#4-170”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为“#3-171”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为“#4-171”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4为“#3-172”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4为“#4-172”的码元、
(省略数据载体$5至数据载体$332的记载)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3为“#3-501”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3为“#4-501”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4为“#3-502”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4为“#4-502”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5为“#3-503”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5为“#4-503”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6为“#3-504”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6为“#4-504”的码元。
因此,在时刻&(3M-2)、时刻&(3M-1)、时刻&(3M)进行如下的配置。M为1以上的整数。
块#(4M-3)的数据利用时刻&(3M-2)的流1(s1(i))的数据载体$1至$336、以及时刻&(3M-1)的流1(s1(i))的数据载体$1至$168,由发送装置发送。
块#(4M-2)的数据利用时刻&(3M-2)的流2(s2(i))的数据载体$1至$336、以及时刻&(3M-1)的流2(s2(i))的数据载体$1至$168,由发送装置发送。
块#(4M-1)的数据利用时刻&(3M-1)的流1(s1(i))的数据载体$169至$336、以及时刻&(3M)的流1(s1(i))的数据载体$1至$336,由发送装置发送。
块#(4M)的数据利用时刻&(3M-1)的流2(s2(i))的数据载体$169至$336、以及时刻&(3M)的流2(s2(i))的数据载体$1至$336,由发送装置发送。
在图85所示的帧构成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降低在图8所说明的现象的发生的可能性。
图92示出的例子时,将流1(s1(i))的调制方式设为以在同相I-正交Q平面中具有64个信号点的调制方式为例的64QAM、将流2(s2(i))的调制方式设为以在同相I-正交Q平面具有64个信号点的调制方式为例的64QAM时,向数据载体的配置例子。在此,作为一个例子,将纠错码的块长(码长)设为2016比特。并且,针对以纠错编码的2016比特构成的第一块,命名为块#1,并记作“#1”。因此,针对以纠错编码的2016比特构成的第N(N为1以上的整数)个块,命名为块#N,并记作“#N”。
在适用64QAM时,从块#N生成336个码元。在图92,将从块#1生成的336个码元表示为“#1-1”、“#1-2”、“#1-3”、“#1-4”、……、“#1-334”、“#1-335”、“#1-336”。因此,将从块#N生成的336的码元由“#N-1”、“#N-2”、“#N-3”、“#N-4”、……、“#N-334”、“#N-335”、“#N-336”来表示。
并且,图92示出了横轴为频率时的数据载体的排列。在流1存在数据载体$1至数据载体$336,同样在流2(s2(i))也存在数据载体$1至数据载体$336。
并且,流1的数据载体$1与流2(s2(i))的数据载体$1利用同一频率、同一时刻(从不同的天线)而被发送,流1的数据载体$2与流2(s2(i))的数据载体$2利用同一频率、同一时刻(从不同的天线)而被发送。即,流1的数据载体$L与流2(s2(i))的数据载体$L利用同一频率、同一时刻来发送,或者利用同一频率、同一时刻由不同的天线发送。L为1以上336以下的整数。
并且,如图92所示,按照如下的规则进行码元的分配,即:在流1的数据载体$1为“#1-1”的码元、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1为“#1-2”的码元、在流1的数据载体$2为“#1-3”的码元、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2为“#1-4”的码元、在流1的数据载体$3为“#1-5”的码元、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为“#1-6”的码元。这样,块#1的数据利用流1的数据载体$1至$167、以及流2(s2(i))的数据载体$1至$167,由发送装置发送。
按照同样的规则,块#2的数据利用流1的数据载体$169至$336、以及流2(s2(i))的数据载体$169至$336,由发送装置发送。
以上为时刻&1的码元的配置。同样,在进行码元配置时,在时刻&2进行如下的配置。
·块#3的数据利用流1的数据载体$1至$167、以及流2(s2(i))的数据载体$1至$167,由发送装置发送。
·块#4的数据利用流1的数据载体$169至$336、以及流2(s2(i))的数据载体$169至$336,由发送装置发送。
因此,在时刻&M(M为1以上的整数)进行如下的配置。
·块#(2M-1)的数据利用流1的数据载体$1至$167、以及流2(s2(i))的数据载体$1至$167,由发送装置发送。
·块#(2M)的数据利用流1的数据载体$169至$336、以及流2(s2(i))的数据载体$169至$336,由发送装置发送。
考虑以图92所示的帧构成,由发送装置对调制信号进行发送的情况。作为图1的发送装置的对方(通信对方)的接收装置中的接收电场强度的状态图由图8示出。
在图8中,由于多路径的影响,存在像接收电场强度低的部分801这样的部分。并且,在以图7所示的帧构成,由发送装置发送调制信号时,由于多路径的影响(例如,图8的接收电场强度低的部分801),导致在纠错码的同一块的码元中存在较多的接收品质不好的码元的现象的可能性高。据此,不能得到高的纠错能力,数据的接收品质降低的可能性也高。
作为其他的例子,考虑图9所示的帧构成。如图9所示,向各个流的各个数据载体进行如下的码元分配。
在流1的数据载体$1为“#1-1”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1为“#2-1”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2为“#1-2”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2为“#2-2”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为“#1-3”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为“#2-3”的码元、
(省略数据载体$4至数据载体$332的记载)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3为“#1-333”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3为“#2-333”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4为“#1-334”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4为“#2-334”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5为“#1-335”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5为“#2-335”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6为“#1-336”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6为“#2-336”的码元。
以上为时刻&1的码元配置。因此,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奇数的码元传输块#1的数据,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偶数的码元传输块#2的数据。
在时刻&2进行如下的配置。
·流1传输块#3的数据、流2(s2(i))传输块#4的数据。
因此,在时刻&M进行如下的配置。M为1以上的整数。
·流1传输块#(2M-1)的数据、流2(s2(i))传输块#(2M)的数据。
在图9所示的帧构成的情况下,图8所说明的现象的发生可能性低。
不过,考虑预编码矩阵由式(4)来表示,[1]“b为零且c为零”、或者[2]“a为零且d为零”、或者[3]“b的绝对值以及c的绝对值与a的绝对值以及d的绝对值相比极端小”、[4]“a的绝对值以及d的绝对值与b的绝对值以及c的绝对值相比极端小”。在这种情况下,在对方(通信对方)的流1的接收电场强度降低时、或者对方(通信对方)的流2(s2(i))的接收电场强度降低时,例如在时刻&1,发生块#1的接收品质或者块#2的接收品质降低的现象的可能性大。
为了解决利用图8说明的现象、以及因图9所示的帧构成而发生的现象,例如考虑图10所示的帧构成。如图10所示,向各个流的各个数据载体进行如下的码元分配。
在流1的数据载体$1为“#1-1”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1为“#1-2”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2为“#2-1”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2为“#2-2”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为“#1-3”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为“#1-4”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4为“#2-3”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4为“#2-4”的码元、
(省略数据载体$5至数据载体$332的记载)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3为“#1-333”的码元、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3为“#1-334”的码元、在流1的数据载体$334为“#2-333”的码元、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4为“#2-334”的码元、在流1的数据载体$335为“#1-335”的码元、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5为“#1-336”的码元、在流1的数据载体$336为“#2-335”的码元、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6为“#2-336”的码元。
以上为时刻&1的码元配置。因此,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奇数的码元传输块#1的数据、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偶数的码元传输块#2的数据。
在时刻&2进行如下的配置。
·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奇数的码元传输块#3的数据、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偶数的码元传输块#4的数据。
因此,在时刻&M进行如下的配置。M为1以上的整数。
·数据载体编号为奇数的码元传输块#(2M-1)的数据,数据载体编号为偶数的码元传输块#(2M)的数据。
在以图10所示的帧构成,由发送装置对调制信号进行发送的情况下,与图92的帧构成相比,不容易受到利用图8所说明的因多路径而造成的接收电场强度低的部分801的不良影响。并且,能够抑制利用图9所说明的数据的接收品质的降低的可能性高。因此,能够得到提高数据的接收品质的效果的可能性高。
为了解决利用图8说明的现象、以及因图9所示的帧构成而发生的现象,例如考虑到图11所示的帧构成。
如图11所示,向各个流的各个数据载体进行如下的码元分配。
在流1的数据载体$1为“#1-1”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1为“#2-1”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2为“#2-2”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2为“#1-2”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为“#1-3”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为“#2-3”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4为“#2-4”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4为“#1-4”的码元、
(省略数据载体$5至数据载体$332的记载)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3为“#1-333”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3为“#2-333”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4为“#2-334”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4为“#1-334”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5为“#1-335”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5为“#2-335”的码元、
在流1的数据载体$336为“#2-336”的码元、
在流2(s2(i))的数据载体$336为“#1-336”的码元。
以上为时刻&1的码元配置。
因此,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奇数的码元且为流1时,传输块#1的数据,
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奇数的码元且为流2(s2(i))时,传输块#2的数据,
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偶数的码元且为流1时,传输块#2的数据,
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偶数的码元且为流2(s2(i))时,传输块#1的数据。
在时刻&2进行如下的配置。
·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奇数的码元且为流1时,传输块#3的数据,
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奇数的码元且为流2(s2(i))时,传输块#4的数据,
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偶数的码元且为流1时,传输块#4的数据,
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偶数的码元且为流2(s2(i))时,传输块#3的数据。
因此,在时刻&M进行如下的配置。M为1以上的整数。
·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奇数的码元且为流1时,传输块#(2M-1)的数据,
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奇数的码元且为流2(s2(i))时,传输块#(2M)的数据,
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偶数的码元且为流1时,传输块#(2M)的数据,
数据载体的编号为偶数的码元且为流2(s2(i))时,传输块#(2M-1)的数据。
在以图11所示的帧构成,由发送装置对调制信号进行发送的情况下,与图92的帧构成相比,不容易受到在图8所说明的因多路径而造成的接收电场强度低的部分801的不良影响。并且,能够抑制利用图9所说明的数据的接收品质的降低的可能性高。因此,能够得到提高数据的接收品质的效果的可能性高。
图93示出的例子是,将一个流中的调制方式设为以在同相I-正交Q平面中具有4个信号点的调制方式为例的QPSK时,向数据载体的配置例子。在此,作为一个例子,将纠错码的块长(码长)设为2016比特。并且,针对以纠错编码的2016比特构成的第一块,命名为块#1,并记作“#1”。因此,针对以纠错编码的2016比特构成的第N(N为1以上的整数)个块,命名为块#N,并记作“#N”。
在适用QPSK时,从块#N生成1008码元。因此,将从块#1生成的1008码元表示为“#1-1”、“#1-2”、“#1-3”、“#1-4”、……、“#1-1006”、“#1-1007”、“#1-1008”。因此,将从块#N生成的672码元由“#N-1”、“#N-2”、“#N-3”、“#N-4”、……、“#N-1006”、“#N-1007”、“#N-1008”来表示。
图93示出了横轴为频率、纵轴为时间时的数据载体的排列。此时,数据载体与上述同样,存在数据载体$1至数据载体$336。
并且,如图93所示,在时刻&1,
在数据载体$1为“#1-1”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2为“#1-2”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为“#1-3”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4为“#1-4”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5为“#1-5”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6为“#1-6”的码元、
(省略数据载体$7至数据载体$333的记载)
在数据载体$334为“#1-334”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35为“#1-335”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36为“#1-336”的码元。
并且,在时刻&2,
在数据载体$1为“#1-337”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2为“#1-338”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为“#1-339”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4为“#1-340”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5为“#1-341”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6为“#1-342”的码元、
(省略数据载体$7至数据载体$333的记载)
在数据载体$334为“#1-670”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35为“#1-671”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36为“#1-672”的码元。
并且,在时刻&3,
在数据载体$1为“#1-673”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2为“#1-674”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为“#1-675”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4为“#1-676”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5为“#1-677”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6为“#1-678”的码元、
(省略数据载体$7至数据载体$333的记载)
在数据载体$334为“#1-1006”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35为“#1-1007”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36为“#1-1008”的码元。
因此,在时刻&1、时刻&2、时刻&3传输块#1的数据。
因此,在时刻&(3M-2)、时刻&(3M-1)、时刻&3M传输块#M的数据。M为1以上的整数。
图94示出的例子是,将一个流中的调制方式设为以在同相I-正交Q平面具有16个信号点的调制方式为例的16QAM时,向数据载体的配置例子。在此,作为一个例子,将纠错码的块长(码长)设为2016比特。并且,针对以纠错编码的2016比特构成的第一块,命名为块#1,并记作“#1”。因此,针对以纠错编码的2016比特构成的第N(N为1以上的整数)个块,命名为块#N,并记作“#N”。
在适用QPSK时,从块#N生成504码元。因此,将从块#1生成的504码元表示为“#1-1”、“#1-2”、“#1-3”、“#1-4”、……、“#1-502”、“#1-503”、“#1-504”。因此,从块#N生成的672码元由“#N-1”、“#N-2”、“#N-3”、“#N-4”、……、“#N-502”、“#N-503”、“#N-504”来表示。
图94示出了横轴为频率、纵轴为时间时的数据载体的排列。此时,数据载体与上述同样,存在数据载体$1至数据载体$336。
并且,如图94所示,在时刻&1,
在数据载体$1为“#1-1”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2为“#2-1”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为“#1-2”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4为“#2-2”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5为“#1-3”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6为“#2-3”的码元、
(省略数据载体$7至数据载体$333的记载)
在数据载体$334为“#2-167”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35为“#1-168”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36为“#2-168”的码元。
并且,在时刻&2,
在数据载体$1为“#1-169”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2为“#2-169”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为“#1-170”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4为“#2-170”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5为“#1-171”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6为“#2-171”的码元、
(省略数据载体$7至数据载体$333的记载)
在数据载体$334为“#2-335”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35为“#1-336”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36为“#2-336”的码元。
并且,在时刻&3,
在数据载体$1为“#1-337”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2为“#2-337”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为“#1-338”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4为“#2-338”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5为“#1-339”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6为“#2-339”的码元、
(省略数据载体$7至数据载体$333的记载)
在数据载体$334为“#2-503”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35为“#1-504”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36为“#2-504”的码元。
因此,在时刻&1、时刻&2、时刻&3,传输块#1的数据、块#2的数据。
因此,在时刻&(3M-2)、时刻&(3M-1)、时刻&3M传输块#(2M-1)的数据、块#(2M)。M为1以上的整数。
图95示出的例子是,将一个流中的调制方式设为以在同相I-正交Q平面中具有64个的信号点的调制方式为例的64QAM时,向数据载体的配置例子。在此,作为一个例子,将纠错码的块长(码长)设为2016比特。并且,针对以纠错编码的2016比特构成的第一块,命名为块#1,并记作“#1”。因此,针对以纠错编码的2016比特构成的第N(N为1以上的整数)个块,命名为块#N,并记作“#N”。
在适用QPSK时,从块#N生成336码元。因此,将从块#1生成的336码元表示为“#1-1”、“#1-2”、“#1-3”、“#1-4”、……、“#1-334”、“#1-335”、“#1-336”。因此,将从块#N生成的672码元由“#N-1”、“#N-2”、“#N-3”、“#N-4”、……、“#N-334”、“#N-335”、“#N-336”来表示。
图95示出了横轴为频率、纵轴为时间时的数据载体的排列。此时,数据载体与上述同样,存在数据载体$1至数据载体$336。
并且,如图95所示,在时刻&1,
在数据载体$1为“#1-1”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2为“#1-2”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为“#1-3”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4为“#1-4”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5为“#1-5”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6为“#1-6”的码元、
(省略数据载体$7至数据载体$333的记载)
在数据载体$334为“#1-334”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35为“#1-335”的码元、
在数据载体$336为“#1-336”的码元。
因此,在时刻&1、时刻&2、时刻&3,传输块#1的数据、块#2的数据。
因此,在时刻&(M)传输块#(M)。M为1以上的整数。
并且,在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4、本实施方式说明的以下的模式由图1的发送装置选择,并发送调制信号。
模式b1:
使用多载波方式(例如,OFDM),调制方式为QPSK、纠错码的码长为672比特、进行单流传输。
模式b2:
使用多载波方式,调制方式为16QAM、纠错码的码长为672比特、进行单流传输。
模式b3:
使用多载波方式,调制方式为64QAM、纠错码的码长为672比特、进行单流传输。
模式b4:
使用多载波方式,调制方式为QPSK、纠错码的码长为2016比特、进行单流传输。
模式b5:
使用多载波方式,调制方式为16QAM、纠错码的码长为2016比特、进行单流传输。
模式b6:
使用多载波方式,调制方式为64QAM、纠错码的码长为2016比特、进行单流传输。
模式b7:
使用多载波方式,调制方式为QPSK、纠错码的码长为672比特、进行MIMO方式传输。
模式b8:
使用多载波方式,调制方式为16QAM、纠错码的码长为672比特、进行MIMO方式传输。
模式b9:
使用多载波方式,调制方式为64QAM、纠错码的码长为672比特、进行MIMO方式传输。
模式b10:
使用多载波方式,调制方式为QPSK、纠错码的码长为2016比特、进行MIMO方式传输。
模式b11:
使用多载波方式,调制方式为16QAM、纠错码的码长为2016比特、进行MIMO方式传输。
模式b12:
使用多载波方式,调制方式为64QAM、纠错码的码长为2016比特、进行MIMO方式传输。
不过,在利用图1的发送装置进行单流发送的情况下,例如由天线112A发送在映射部106A生成的调制信号。映射部106B不工作,从天线112B不发送调制信号。另外,在进行单流发送的情况下,例如可以采用多个天线发送在映射部106A生成的调制信号。即,可以使用天线112B。
如以前所述,图27示出了由图1的发送装置发送调制信号的帧构成的一个例子。此时,前同步码2701A、2701B、2703A中包括用于向通信对方的图28的接收装置传输的控制信息码元。
并且,在前同步码2701A、2701B、2703A所包括的控制信息码元中,作为控制信息含有以下的码元。
与调制方式有关的码元:
用于传输为了生成图27中的数据码元群而使用的调制信号的信息的码元。
与纠错码有关的码元:
用于传输为了生成图27中的数据码元群而使用的与纠错码有关的信息的码元。例如,含有使用的纠错码的信息、编码率的信息、块长(码长)等信息。
与发送方法有关的码元:
用于传输为了生成图27中的数据码元群而使用的与发送方法有关的信息的码元。例如,包括“示出是利用单流传输还是利用MIMO传输方式的信息”、“与发送的流数量有关的信息”等。
图1的控制信息信号生成部116Z将帧构成信号113、与发送方法有关的信息的信号115作为输入,生成“与调制方式有关的码元”、“与纠错码有关的码元”、“与发送方法有关的码元”等,输出控制信息信号117Z。另外,控制信息信号117Z为相当于以上说明的控制信息码元的信号。
图28的通信对方的接收装置的控制信息解码部2809将接收基带信号2804X、2804Y作为输入,进行图27中的前同步码(例如、2701A、2701B、2703A)中包含的控制信息码元的解调以及解码,例如获得“与调制方式有关的码元”、“与纠错码有关的码元”、“与发送方法有关的码元”。
并且,控制信息解码部2809从“与调制方式有关的码元”、“与纠错码有关的码元”、“与发送方法有关的码元”中,估计图27中的数据码元群(例如、2702A、2702B、2704A)是以上说明的“模式b1至模式b12”的哪一个模式的数据码元群。
控制信息解码部2809通过进行模式估计,从而知道在数据码元群中,数据码元在频率轴、时间轴上是怎样的配置,并输出包括码元的配置的信息的控制信息信号2810。另外,针对频率轴、时间轴中的码元的配置,与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4、本实施方式的说明相同。并且,控制信息信号2810包括“与调制方式有关的码元”中包含的信息、“与纠错码有关的码元”中包含的信息、“与发送方法有关的码元”中包含的信息。
图28的信号处理部2811将控制信息信号2810作为输入,根据控制信息信号2810中包含的信息,进行数据码元的解调以及解码,并输出数据2812。
执行以上所述的帧构成的部分,能够作为图1的无线部110A以及110B。无线部110A以及110B的构成的例子由图64示出。
在图64中,调制信号6401相当于图1的109A或者109B。帧构成信号6400相当于图1的帧构成113、控制信息信号6410相当于图1的控制信息信号117Z、发送信号6409相当于图1的发明信号111A或者111B。
串并转换部6402将调制信号6401、帧构成信号6400作为输入,根据帧构成信号6400,针对调制信号6401执行串并转换,并输出串并转换后的信号6403。
重排部6404将串并转换后的信号6403、控制信息信号6410、帧构成信号6400作为输入,根据帧构成信号6400,针对串并转换后的信号6403、控制信息信号6410进行重排,并输出重排后的信号6405。此时,尤其是根据帧构成信号6400中包含的纠错码的码长的信息、调制方式的信息、传输方式的信息,基于以上说明的方法,重排部6404对串并转换后的信号6403(数据码元)的重排方法进行切换。
具有特征之处是“使用MIMO传输方式,将s1(i)的调制方式指定为16QAM、将s2(i)的调制方式指定为QPSK时,在纠错码的码长被指定为672比特时和被指定为2016比特时,重排的方法不同”,并且“适用MIMO传输方式,将s1(i)的调制方式指定为16QAM、将s2(i)的调制方式指定为16QAM时,在纠错码的码长被指定为672比特时和被指定为2016比特时,重排的方法不同”,并且“适用MIMO传输方式,将s1(i)的调制方式指定为64QAM、将s2(i)的调制方式指定为64QAM时,在纠错码的码长被指定为672比特时和被指定为2016比特时,重排的方法不同”。
逆高速傅里叶变换部6406将重排后的信号6405、帧构成信号6400作为输入,针对重排后的信号6405执行逆高速傅里叶变换,并输出逆高速傅里叶变换后的信号6407。
RF(Radio Frequency:射频)部6408将逆高速傅里叶变换后的信号6407、帧构成信号作为输入,执行正交调制、频率变换、频带限制、信号的放大等处理,并发送信号6409输出。
作为实现以上所述的帧构成的其他的方法,有通过图1的光交叉波分复用器153来实现的方法。
例如,适用MIMO传输方式,纠错码的码长被设定为672比特时,被设定为“s1(i)的调制方式为QPSK、s2(i)的调制方式为QPSK”时,与被设定为“s1(i)的调制方式为16QAM、s2(i)的调制方式为16QAM”时以及被设定为“s1(i)的调制方式为64QAM、s2(i)的调制方式为64QAM”时,所需要的光交叉波分复用器的存储量不同。
适用MIMO传输方式,在设定为“s1(i)的调制方式为QPSK、s2(i)的调制方式为QPSK”时,所需要的存储量为相当于2编码块分的1344比特。并且,在指定为“s1(i)的调制方式为16QAM、s2(i)的调制方式为16QAM”时,所需要的存储量相当于4编码块的2688比特。并且,在指定为“s1(i)的调制方式为64QAM、s2(i)的调制方式为64QAM”时,所需要的存储量相当于6编码块的4032比特。
并且,适用MIMO传输方式,在纠错码的码长被设定为2016比特时,被设定为“s1(i)的调制方式为QPSK、s2(i)的调制方式为QPSK”时,与被设定为“s1(i)的调制方式为16QAM、s2(i)的调制方式为16QAM”时以及被设定为“s1(i)的调制方式为64QAM、s2(i)的调制方式为64QAM”时,所需要的光交叉波分复用器的存储量不同。
适用MIMO传输方式,在被设定为“s1(i)的调制方式为QPSK、s2(i)的调制方式为QPSK”时,所需要的存储量为相当于2编码块的4032比特。另外,在指定为“s1(i)的调制方式为16QAM、s2(i)的调制方式为16QAM”时,所需要的存储量相当于4编码块的8064比特。并且,在指定为“s1(i)的调制方式为64QAM、s2(i)的调制方式为64QAM”时,所需要的存储量相当于2编码块的4032比特。
这一点为具有特征之处。另外,此时,重排部6404并非是必需的。
并且,图1的发送装置不仅发送OFDM的调制信号,而且可以发送单载波方式的调制信号,并且能够进行“OFDM的调制信号的发送”与“单载波方式的调制信号的发送”的切换。无线部110A、110B与OFDM用的工作、单载波方式用的工作这双方对应。
并且,在图27中,例如在前同步码2701A、2701B之前或时间上之前,配置通过单载波方式而形成的控制信息码元,该控制信息码元中包括“示出前同步码2701A和2701B以及数据码元群2702A和2702B是单载波方式的码元,还是OFDM的码元的控制信息”。
并且,在前同步码2703A之前或时间上之前,配置通过单载波方式而形成的控制信息码元,该控制信息码元中包括“示出前同步码2703A以及数据码元群2704A是单载波方式的码元,还是OFDM的码元的控制信息”。
另外,在数据码元群为OFDM的码元时,则是模式#1至模式#12的任一个的码元,关于此时的实施方法,与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4、本实施方式的说明相同。
此时,通信对方的图28的接收装置的控制信息解码部2809,通过进行解调以及解码而得到“示出是单载波方式的码元还是OFDM的码元的控制信息”,并输出。因此,在控制信息信号2810中包括“示出是单载波方式的码元还是OFDM的码元的控制信息”。
并且,信号处理部2811根据控制信息信号2810中包含的“示出是单载波方式的码元还是OFDM的码元的控制信息”,进行数据码元的解调以及解码。另外,关于“示出是单载波方式的码元还是OFDM的码元的控制信息”示出“OFDM”的情况下的工作,与以前的说明相同。
如以上所述,通过以模式#1至模式#12的任一个模式,由图1的发送装置对调制信号进行发送,从而在各个模式,在发送接收装置均能够得到使存储部的容量减少的效果,并且在各个模式能够得到高的数据的接收品质。另外,在各个模式中,编码块与载体的关系并非受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4、本实施方式中的说明所限,也可以是其他的分配。但是,关于在某个时间(例如,图70的时刻&1)中存在的编码块,与到目前为止的说明相同,没有变化。即,编码块向载体的分配也可以与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4、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不同。
并且,关于图1的发送装置从模式#1至模式#12中能够选择的调制方式之中,选择任意的两个以上的调制方式的情况,也能够得到相同的效果。
另外,在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4、以及本实施方式中,关于适用16QAM所进行的说明内容,也可以取代16QAM,而是采用16APSK或在同相I-正交Q平面中具有16个信号点的调制方式,也能够同样地执行。
同样,在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4、以及本实施方式中,关于适用64QAM所进行的说明内容,也可以取代64QAM,而是采用64APSK或在同相I-正交Q平面中具有64个信号点的调制方式,也能够同样地执行。
并且,在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5、本实施方式中,关于适用QPSK所进行的说明内容,也可以取代QPSK,而是采用在同相I-正交Q平面中具有4个信号点的调制方式,也能够同样地执行。
(补充2)
在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4、实施方式5、实施方式6、实施方式7也可以是,在单载波传输/OFDM传输、单流传输/MIMO传输、调制方式、纠错编码方式(例如,编码率、码长)被决定时,从多个帧构成(码元向载体的分配)中选择一个帧构成方法,由图1的发送装置对调制信号进行发送。此时为图1的发送装置通过控制信息码元,对选择地帧构成的信息进行发送。
并且,通信对方的接收装置根据选择地帧构成的信息,进行数据码元的解调以及解码。
这样,能够选择适于电波地传播环境地帧构成,从而能够得到提高数据的接收品质的效果。
(补充3)
在本说明书中所申请的各实施方式中,作为发送装置的构成,以图1、图29、图51、图75等为例进行了说明。另外,作为图29、图51的信号处理部2903的构成,也可以利用图1、图75的构成。并且,作为包括预编码与相位变更的处理的相关部分的构成,以图2、图3、图4、图5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发送装置的构成并非受图1、图29、图51、图75等说明的构成所限,信号处理部2903的构成并非受图1、图75所示的构成所限。并且,包括预编码与相位变更的处理的相关部分的构成并非受图2、图3、图4、图5所示的构成所限。即,发送装置生成与本说明书中所申请的各个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信号(信号109A和信号109B或者信号2904A和信号2904)的任一个相同的信号,只要利用多个天线部进行发送,发送装置及其信号处理部2903可以是任意的构成。
以下对满足这种条件的发送装置及其信号处理部2903的不同的构成进行说明。
作为不同的构成的一个例子,图1的映射部106A、106B根据编码数据152、帧构成信号113以及与发送方法有关的信息的信号115,将相当于加权合成后的信号109A、116B的信号,作为映射后的信号107A、107B来生成。发送装置具备除图1的加权合成部108A、108B以外的构成,映射后的信号107A被输入到无线部A,映射后的信号107B被输入到相位变更部117B。
并且,作为不同的构成例子的另外的一个例子,在加权合成(预编码)的处理由式(33)或者式(34)所示的矩阵F(预编码矩阵F)来表示的情况下,图1中的加权合成部108A、108B针对映射后的信号107A、107B不执行用于加权合成的信号处理,而将映射后的信号107A作为加权合成后的信号109A来输出,将映射后的信号107B作为加权合成后的信号116B来输出。在这种情况下,加权合成部108A、108B根据发送方法有关的信息的信号115,对如下(i)的处理与(ii)的处理进行切换控制,(i)执行与加权合成对应的信号处理,生成加权合成后的信号109A、116B,(ii)不进行用于加权合成的信号处理,将映射后的信号107A作为加权合成后的信号109A来输出、将映射后的信号107B作为加权合成后的信号116B来输出。并且,作为加权合成(预编码)的处理,仅执行由式(33)或者式(34)的矩阵F(预编码矩阵F)表示的处理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具备加权合成部108A、108B。
这样,即使发送装置的具体构成不同,也生成与在本说明书所申请的各个实施方式中说明的信号109A、109B、或者、信号2904A、信号2904的任一个相同的信号,只要利用多个天线部来进行发送,在接收装置就能够得到如下的效果,即在直接波所支持的环境、尤其是LOS环境下,进行MIMO传输(传输多个流)的数据码元的接收装置中的提高数据的接收品质的效果。
并且,对于“进行预编码的发送方法(无相位变更)”、“不进行预编码的发送方法(无相位变更)”、“进行相位变更发送方法(进行预编码的)”以及“进行相位变更发送方法(不进行预编码)”,利用图2、图3、图4、图5进行了说明,关于采用哪种发送方法,可以通过控制信息来进行切换,采用选择的发送方法对调制信号进行发送。此时,可以由发送装置,将是否进行相位变更的信息作为控制信息,发送给接收装置。另外,不进行预编码的发送方法是指,从多个天线发送多个映射后的信号的方法,关于这一点已进行了另外的说明。
并且,例如,在将两个流,利用“进行预编码的发送方法(无相位变更)”、“不进行预编码的发送方法(无相位变更)”、“进行相位变更发送方法(进行预编码的)”以及“进行相位变更发送方法(不进行预编码)”的任一个方法来进行发送时,因两个流的调制方式(设定)的不同,能够选择的发送方法也可以不同。
例如,
·两个流的调制方式均为BPSK(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时,能够选择“进行预编码的发送方法(无相位变更)”、“不进行预编码的方法方法(无相位变更)”、“进行相位变更发送方法(进行预编码的)”以及“进行相位变更发送方法(不进行预编码)”的任一个。
·两个流的调制方式均为QPSK时,能够选择“进行预编码的发送方法(无相位变更)”、“不进行预编码的方法方法(无相位变更)”、“进行相位变更发送方法(进行预编码的)”以及“进行相位变更发送方法(不进行预编码)”的任一个。
·两个流的调制方式均为16QAM时,能够选择“进行预编码的发送方法(无相位变更)”、“不进行预编码的方法方法(无相位变更)”、“进行相位变更发送方法(进行预编码的)”以及“进行相位变更发送方法(不进行预编码)”的任一个。
·两个流的调制方式均为64QAM时,能够选择“进行预编码的发送方法(无相位变更)”、“不进行预编码的方法方法(无相位变更)”。
这样,由于调制方式(设定)的不同,发送方法的选择也就不同,从而能够得到适合于通信对方的接收装置的数据的接收品质的效果。这是因为,由于调制方式(设定)的不同,“进行预编码的发送方法(无相位变更)”、“不进行预编码的方法方法(无相位变更)”中的接收装置的数据的接收品质的改善量也就不同的缘故。
本申请能够广范适用于从多个天线分别发送不同的调制信号的无线系统,例如能够良好地适用于单载波中的MIMO通信系统、OFDM-MIMO通信系统。并且,在具有多个发送点的有线通信系统(例如、PLC(Power Line Communication)系统、光通信系统、DSL(DigitalSubscriber Line:数字加入者线)系统)中,在进行MIMO传输的情况下也能够适用,此时成为利用多个发送点,来发送在本申请所说明的多个调制信号。并且,调制信号可以从多个发送点来发送。
符号说明
117B 相位变更部
200 加权合成部

Claims (2)

1.一种发送方法,
在该发送方法中包括如下的处理:
编码处理,生成前向纠错的编码块;
调制处理,从所述编码块生成多个第1码元以及多个第2码元;
相位变更处理,对所述多个第1码元以及所述多个第2码元中的至少一方执行相位变更;以及
发送处理,将所述多个第1码元以及所述多个第2码元配置到多个数据载体并进行发送,
在所述发送处理中,将分别包括多个所述第1码元的多个第1码元群在频率方向上顺序配置以构成第1帧,将分别包括多个所述第2码元的多个第2码元群在频率方向上顺序配置以构成第2帧,
所述多个第1码元群的每一个,包括从第1编码块生成的第1码元、以及从与所述第1编码块不同的第2编码块生成的第1码元,
所述多个第2码元群的每一个,包括从所述第1编码块生成的第2码元、以及从所述第2编码块生成的第2码元,
在所述相位变更处理中,针对相同的第1码元群或相同的第2码元群中包含的码元,利用相同的相位变更值,执行相位变更,
在所述发送处理中,利用多个天线,对所述第1帧以及所述第2帧进行同时发送。
2.一种发送装置,
所述发送装置具备:
编码处理部,生成前向纠错的编码块;
调制处理部,从所述编码块生成多个第1码元以及多个第2码元;
相位变更处理部,针对所述多个第1码元以及所述多个第2码元中的至少一方执行相位变更;以及
发送处理部,将所述多个第1码元以及所述多个第2码元配置到多个数据载体并进行发送,
所述发送处理部,将分别包括多个所述第1码元的多个第1码元群在频率方向上顺序配置以构成第1帧,将分别包括多个所述第2码元的多个第2码元群在频率方向上顺序配置以构成第2帧,
所述多个第1码元群的每一个,包括从第1编码块生成的第1码元、以及从与所述第1编码块不同的第2编码块生成的第1码元,
所述多个第2码元群的每一个,包括从所述第1编码块生成的第2码元、以及从所述第2编码块生成的第2码元,
所述相位变更处理部,针对相同的第1码元群或相同的第2码元群中包含的码元,利用相同的相位变更值,执行相位变更,
所述发送处理部,利用多个天线,对所述第1帧以及所述第2帧进行同时发送。
CN201680043677.0A 2015-07-30 2016-07-19 发送方法、发送装置 Active CN1078522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47640.XA CN112187325B (zh) 2015-07-30 2016-07-19 发送方法、发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198978P 2015-07-30 2015-07-30
US62/198,978 2015-07-30
JP2015-177796 2015-09-09
JP2015177796 2015-09-09
JP2015242101 2015-12-11
JP2015-242101 2015-12-11
JP2016-112230 2016-06-03
JP2016112230A JP7002185B2 (ja) 2015-07-30 2016-06-03 送信方法、送信装置、受信方法、受信装置
PCT/JP2016/003377 WO2017017927A1 (ja) 2015-07-30 2016-07-19 送信方法、送信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47640.XA Division CN112187325B (zh) 2015-07-30 2016-07-19 发送方法、发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52276A true CN107852276A (zh) 2018-03-27
CN107852276B CN107852276B (zh) 2021-11-30

Family

ID=5908136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43677.0A Active CN107852276B (zh) 2015-07-30 2016-07-19 发送方法、发送装置
CN202011047640.XA Active CN112187325B (zh) 2015-07-30 2016-07-19 发送方法、发送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47640.XA Active CN112187325B (zh) 2015-07-30 2016-07-19 发送方法、发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10484058B2 (zh)
EP (1) EP3331178B1 (zh)
JP (3) JP7002185B2 (zh)
CN (2) CN107852276B (zh)
WO (1) WO201701792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68747A1 (ja) 2015-10-20 2017-04-27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US11165476B2 (en) * 2016-07-21 2021-11-02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Adaptation of MIMO mode in MMW WLAN systems
CN110300218A (zh) * 2018-03-23 2019-10-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性能调整方法及装置、终端、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35725A1 (en) * 2002-10-15 2004-07-15 Hidenori Akita Synchronizing position detecting circuit
CN101842992A (zh) * 2007-10-31 2010-09-2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发送装置
CN103004121A (zh) * 2010-12-10 2013-03-2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信号生成方法及信号生成装置
CN103843271A (zh) * 2011-06-24 2014-06-0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发送装置、发送方法、接收装置及接收方法
EP2701326A4 (en) * 2011-04-19 2014-08-27 Panasonic Ip Corp America SIGNAL GENERATION METHOD AND SIGNAL GENERATION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76797B1 (ko) * 2005-08-24 2013-06-20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송신 다이버시티 방법 및 기지국송신기
JP4668080B2 (ja) * 2006-02-02 2011-04-13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チャネル情報フィードバック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5041715B2 (ja) * 2006-03-15 2012-10-03 富士通株式会社 周波数分割多重送受信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JP4898400B2 (ja) * 2006-11-24 2012-03-1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無線送信装置、無線受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US8254487B2 (en) * 2007-08-09 2012-08-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codebook-based single-user closed-loop transmit beamforming (SU-CLTB) for OFDM wireless systems
KR101542378B1 (ko) * 2007-09-10 2015-08-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의 파일럿 부반송파 할당 방법
US20090129513A1 (en) * 2007-11-16 2009-05-21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providing partial MIMO reception and decoding
US8483186B2 (en) * 2007-12-10 2013-07-09 Mit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generating antenna selection signals in wireless networks
JP5199387B2 (ja) * 2008-05-07 2013-05-15 ミツビシ・エレクトリック・リサーチ・ラボラトリーズ・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送受信機のアンテナ選択方法及び送受信機
US8737507B2 (en) * 2008-11-03 2014-05-2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of reference signals and determina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for multi-antenna transmission
ES2563927T3 (es) 2010-02-23 2016-03-16 Lg Electronics Inc. Transmisor/receptor de señal de difusión y método de transmisión/recepción de señal de difusión
WO2012026867A1 (en) * 2010-08-24 2012-03-0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Device and method for hspa wcdma uplink pilots
CN102468879B (zh) * 2010-10-29 2015-08-05 日电(中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波束形成训练方法、设备和系统
KR102534519B1 (ko) * 2011-02-18 2023-05-18 선 페이턴트 트러스트 신호생성방법 및 신호생성장치
JP5750037B2 (ja) * 2011-12-28 2015-07-15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送信機及び受信機
WO2013175774A1 (ja) * 2012-05-22 2013-11-2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送信方法、受信方法、送信装置及び受信装置
JP2014204305A (ja) * 2013-04-05 2014-10-27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装置、およびユーザ装置
CN104168241B (zh) * 2013-05-16 2017-10-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输入输出正交频分复用通信系统及信号补偿方法
US9350472B2 (en) 2013-09-05 2016-05-24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broadcast signal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35725A1 (en) * 2002-10-15 2004-07-15 Hidenori Akita Synchronizing position detecting circuit
CN101842992A (zh) * 2007-10-31 2010-09-2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发送装置
CN103004121A (zh) * 2010-12-10 2013-03-2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信号生成方法及信号生成装置
EP2701326A4 (en) * 2011-04-19 2014-08-27 Panasonic Ip Corp America SIGNAL GENERATION METHOD AND SIGNAL GENERATION DEVICE
CN103843271A (zh) * 2011-06-24 2014-06-0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发送装置、发送方法、接收装置及接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31178A1 (en) 2018-06-06
JP2023130503A (ja) 2023-09-20
EP3331178B1 (en) 2023-12-13
CN107852276B (zh) 2021-11-30
EP3331178A4 (en) 2018-08-15
US11522584B2 (en) 2022-12-06
CN112187325A (zh) 2021-01-05
US20180219591A1 (en) 2018-08-02
US10484058B2 (en) 2019-11-19
JP7317933B2 (ja) 2023-07-31
JP7002185B2 (ja) 2022-01-20
WO2017017927A1 (ja) 2017-02-02
JP2022043246A (ja) 2022-03-15
CN112187325B (zh) 2022-09-23
US20200036416A1 (en) 2020-01-30
JP2017112589A (ja) 2017-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17975B (zh) 补偿mu‑mas通信及动态适应mu‑mas通信系统的通信特性的系统
AU200828889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input distributed output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JP5917576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JP7317933B2 (ja) 送信方法、送信装置、受信方法、受信装置
JP6316205B2 (ja)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集積回路
US10972163B2 (en) Transmission method, transmission device, reception method and reception device
Garro et al. Layered division multiplexing with co-located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schemes
JP2021119657A (ja) 受信装置、受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CN109417411A (zh) 发送装置以及发送方法
WO2017187953A1 (ja) 送信装置、および、送信方法
AU202320231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input distributed output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10326226A (zh) 发送装置以及发送方法
CN109155648A (zh) 发送装置和发送方法
Adejumobi Index modulation for next gene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Balan et al. Efficient MAC for distributed multiuser mimo systems
Rafique et al. Energy-Efficient MIMO–OFDM Sys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