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17411A - 发送装置以及发送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发送装置以及发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17411A
CN109417411A CN201780039712.6A CN201780039712A CN109417411A CN 109417411 A CN109417411 A CN 109417411A CN 201780039712 A CN201780039712 A CN 201780039712A CN 109417411 A CN109417411 A CN 1094174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se change
signal
carrier wave
symbol
mo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3971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17411B (zh
Inventor
村上丰
木村知弘
大内干博
本塚裕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Priority to CN20221083554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8973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4174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174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174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174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9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patial multiplex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17Feedback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18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i.e. using phase-shift keying
    • H04L27/20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H04L27/2634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ircuits for modulation
    • H04L27/2636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ircuits for modulation with FFT or DFT modulators, e.g. standard single-carrier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C-FDMA] transmitter or DFT sprea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DFT-SOFD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97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modulation techniqu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iscrete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提高数据接收质量的发送装置,具备:加权合成部(203),生成第一预编码后的信号和第二预编码后的信号;第一导频插入部(207A),对第一预编码后的信号插入导频信号;相位变更部(205B),在设码元编号为i,设i为0以上的整数时,对第二预编码后的信号按照i×Δλ进行相位变更;插入部(207B),对相位变更后的第二预编码后的信号插入导频信号;以及相位变更部(209B),对相位变更以及导频信号插入后的第二预编码后的信号进行相位变更,上述Δλ满足π/2弧度<Δλ<π弧度、或π弧度<Δλ<3π/2弧度。

Description

发送装置以及发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特别涉及使用多天线进行通信的发送装置以及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直达波主导的LOS(Line of Sight:视距)环境中,作为使用多天线的通信方式,例如有称为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输入多输出)的通信方式,作为用于获得良好的接收质量的发送方法,有非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方式。
图17表示了非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发送天线的数量为2、发送调制信号(发送流)的数量为2时的基于DVB-NGH(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Next Generation Handheld:数字视频的下一代手持电视标准)标准的发送装置的结构的一例。在发送装置中,由编码部002编码后的数据003通过分配部004被划分为数据005A、数据005B。数据005A由交织器004进行交织的处理,由映射部006A实施映射的处理。同样地,数据005B由交织器004B进行交织的处理、由映射部006B实施映射的处理。加权合成部008A、008B将映射后的信号007A、007B作为输入,分别进行加权合成,生成加权合成后的信号009A、016B。之后,对加权合成后的信号016B进行相位变更。并且,通过无线部010A、010B,例如进行与OFDM(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相关的处理、频率变换、放大等处理,从天线012A发送发送信号011A、从天线012B发送发送信号011B。
在现有结构的情况下,不考虑合并发送单流的信号,在这样的情况下,考虑尤其是导入用于提高单流的接收装置中的数据接收质量的新的发送方法。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
“MIMO for DVB-NGH,the next generation mobile TV broadcasting,”IEEECommun.Mag.,vol.57,no.7,pp.130-137,July2013.
【非专利文献2】
“Standard conformable antenna diversity techniques for OFDM and itsapplication to the DVB-T system,”IEEE Globecom 2001,pp.3100-3105,Nov.2001.
【非专利文献3】
IEEE P802.11n(D3.00)Draft STANDARD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systems-Local and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Specific requirements-Part11:Wireless LAN MediumAccess Control(MAC)and Physical Layer(PHY)specifications,2007.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涉及与在使用OFDM方式这样的多载波传输方式时,将单流的信号和多个流的信号合并发送的情况下的发送方法相关的发明,由此,目的在于提高单流的数据接收质量,另外,在包含LOS(line-of sight:视距)的传播环境中提高多个流的数据接收质量。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发送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加权合成部,对第一基带信号和第二基带信号实施预编码处理,生成第一预编码后的信号和第二预编码后的信号;第一导频插入部,对所述第一预编码后的信号插入导频信号;第一相位变更部,在将码元编号设为i,将i设为0以上的整数时,对所述第二预编码后的信号按照i×Δλ进行相位变更;第二导频插入部,对相位变更后的所述第二预编码后的信号插入导频信号;以及第二相位变更部,对相位变更以及导频信号插入后的所述第二预编码后的信号进行相位变更,所述Δλ满足π/2弧度<Δλ<π弧度、或π弧度<Δλ<3π/2弧度。
本发明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第一基带信号和第二基带信号实施预编码处理,生成第一预编码后的信号和第二预编码后的信号,对所述第一预编码后的信号插入导频信号,在将码元编号设为i、将i设为0以上的整数时,对所述第二预编码后的信号按照i×Δλ进行相位变更,对相位变更后的所述第二预编码后的信号插入导频信号,对相位变更以及导频信号插入后的所述第二预编码后的信号进行相位变更,所述Δλ满足π/2弧度<Δλ<π弧度、或π弧度<Δλ<3π/2弧度。
【发明效果】
这样,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单流的数据接收质量,另外,能够在包含LOS(line-ofsight)的传播环境中提高多个流的数据接收质量,因此能够提供质量高的通信服务。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发送装置的一个结构例的图。
图2是表示图1的信号处理部的一个结构例的图。
图3是表示图1的无线部的一个结构例的图。
图4是表示图1的发送信号的一个帧结构例的图。
图5是表示图1的发送信号的一个帧结构例的图。
图6是表示与图2的控制信息生成相关的部分的一个结构例的图。
图7是表示图1的天线部的一个结构例的图。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接收装置的一个结构例的图。
图9是表示发送装置与接收装置的关系的图。
图10是表示图8的天线部的一个结构例的图。
图11是表示图5的帧的一部分的图。
图12是表示在图1的映射部中使用的调制方式的例子的图。
图13是表示图1的发送信号的一个帧结构例的图。
图14是表示图1的发送信号的一个帧结构例的图。
图15是表示使用CCD时的一个结构例的图。
图16是表示使用OFDM时的一个载波配置例的图。
图17是表示基于DVB-NGH标准的发送装置的一个结构例的图。
图18是表示图1的信号处理部的一个结构例的图。
图19是表示图1的信号处理部的一个结构例的图。
图20是表示图1的信号处理部的一个结构例的图。
图21是表示图1的信号处理部的一个结构例的图。
图22是表示图1的信号处理部的一个结构例的图。
图23是表示基站的一个结构例的图。
图24是表示终端的一个结构例的图。
图25是表示调制信号的帧结构例的图。
图26是表示基站和终端的一个通信例的图。
图27是表示基站和终端的一个通信例的图。
图28是表示图1的信号处理部的一个结构例的图。
图29是表示图1的信号处理部的一个结构例的图。
图30是表示图1的信号处理部的一个结构例的图。
图31是表示图1的信号处理部的一个结构例的图。
图32是表示图1的信号处理部的一个结构例的图。
图33是表示图1的信号处理部的一个结构例的图。
图34是表示基站与终端进行通信的状态下的系统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35是表示基站与终端的通信的往来的例子的图。
图36是表示图35的终端发送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symbol)所包含的数据的例子的图。
图37是表示图35的终端发送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所包含的数据的例子的图。
图38是表示图35的终端发送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所包含的数据的例子的图。
图39是表示图1的发送信号的帧结构的例子的图。
图40是表示图1的发送信号的帧结构的例子的图。
图41是表示图24中的终端的接收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42是表示基站或AP使用多载波传输方式,在单调制信号发送时的帧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43是表示基站或AP使用单载波传输方式,在单调制信号发送时的帧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44是表示基站、接入点、广播台等发送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45是表示码元相对于信号的时间轴的配置方法的例子的图。
图46是表示码元相对于信号的频率轴的配置方法的例子的图。
图47是表示码元相对于信号的时间/频率轴的配置的例子的图。
图48是表示码元相对于信号的时间的配置的第二例的图。
图49是表示码元相对于信号的频率的配置的第二例的图。
图50是表示码元相对于信号的时间/频率的配置的例子的图。
图51是表示基站或AP发送的调制信号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52是表示图51的“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101”时的帧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53是表示图51的“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发送5102”时的帧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54是表示基站的发送装置中的信号处理部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55是表示无线部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56是表示基站的发送装置中的信号处理部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57是表示基站或AP发送的调制信号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58是表示图57的“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701”时的帧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59是表示在加权合成部的前后配置相位变更部的第一例的图。
图60是表示在加权合成部的前后配置相位变更部的第二例的图。
图61是表示在加权合成部的前后配置相位变更部的第三例的图。
图62是表示在加权合成部的前后配置相位变更部的第四例的图。
图63是表示在加权合成部的前后配置相位变更部的第五例的图。
图64是表示在加权合成部的前后配置相位变更部的第六例的图。
图65是表示在加权合成部的前后配置相位变更部的第七例的图。
图66是表示在加权合成部的前后配置相位变更部的第八例的图。
图67是表示在加权合成部的前后配置相位变更部的第九例的图。
图68是用于说明图1的映射部的动作的图。
图69是表示同相I-正交Q平面中的QPSK时的信号点配置的例子的图。
图70是表示同相I-正交Q平面中的QPSK时的信号点配置的例子的图。
图71是表示同相I-正交Q平面中的QPSK时的信号点配置的例子的图。
图72是表示同相I-正交Q平面中的QPSK时的信号点配置的例子的图。
图73是表示基站或AP的发送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74是用于说明图73的映射部的动作的图。
图75是用于说明图73的映射部的动作的图。
图76是用于说明图1的映射部的动作的图。
图77是用于说明图73的映射部的动作的图。
图78是用于说明图73的映射部的动作的图。
图79是表示图35的终端发送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所包含的数据的例子的图。
图80是表示帧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81是表示图1的发送信号的帧结构的例子的图。
图82是表示图1的发送信号的帧结构的例子的图。
图83是表示图1的发送信号的频谱的图。
图84是表示BPSK时的同相I-正交Q平面中的信号点配置的图。
图85是表示码元编号i为偶数时的信号点配置的图。
图86是表示BPSK时同相I-正交Q平面中的预编码后的信号的信号点的图。
图87是表示加权合成后的信号的同相I-正交Q平面中的信号点的图。
图88是表示基站或AP发送的发送信号的帧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89是表示接收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90是表示发送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91是表示图90中的信号处理部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92是表示图90的发送装置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93是表示图90的发送装置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94是表示图35所示的终端发送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的具体结构例的图。
图95是表示图94所示的“单载波方式以及与OFDM方式相关联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96是表示图94所示的“与单载波方式相关联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97是表示图94所示的“与OFDM方式相关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98是表示图35所示的终端发送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的具体结构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方式1)
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发送方法、发送装置、接收方法、接收装置。
图1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例如基站、接入点、广播台等发送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纠错编码部102以数据101以及控制信号100为输入,基于与控制信号100中包含的纠错编码相关的信息(例如,纠错编码的信息、码长(块长度)、编码率),进行纠错编码,输出编码数据103。此外,纠错编码部102可以具备交织器,在具备交织器的情况下,也可以在编码后进行数据的重新排列,输出编码数据103。
映射部104将编码数据103、控制信号1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100中包含的调制信号的信息,进行与调制方式对应的映射,输出映射后的信号(基带信号)105_1以及映射后的信号(基带信号)105_2。另外,映射部104使用第一序列,生成映射后的信号105_1,使用第二序列生成映射后的信号105_2。此时,设第一序列和第二序列不同。
信号处理部106将映射后的信号105_1、105_2、信号组110、控制信号1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100进行信号处理,输出信号处理后的信号106_A、106_B。此时,将信号处理后的信号106_A表示为u1(i),将信号处理后的信号106_B表示为u2(i)(i为码元编号,例如,i为0以上的整数。)。另外,关于信号处理,使用图2在后面进行说明。
无线部107_A以信号处理后的信号106_A、控制信号100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100,对信号处理后的信号106_A实施处理,输出发送信号108_A。然后,发送信号108_A作为电波从天线部#A(109_A)输出。
同样地,无线部107_B以信号处理后的信号106_B、控制信号100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100,对信号处理后的信号106_B实施处理,输出发送信号108_B。然后,发送信号108_B作为电波从天线部#B(109_B)输出。
天线部#A(109_A)将控制信号100作为输入。此时,基于控制信号100,对发送信号108_A实施处理,作为电波输出。但是,天线部#A(109_A)也可以不将控制信号100作为输入。
同样地,天线部#B(109_B)将控制信号100作为输入。此时,基于控制信号100,对发送信号108_B实施处理,输出电波。但是,天线部#B(109_B)也可以不将输入控制信号100作为输入。
此外,控制信号100可以是基于作为图1的通信对方的装置发送的信息而生成的信号,也可以是图1的装置具备输入部并基于从该输入部输入的信息而生成的信号。
图2表示了图1中的信号处理部106的结构的一例。加权合成部(预编码部)203将映射后的信号201A(相当于图1的映射后的信号105_1)、以及映射后的信号201B(相当于图1的映射后的信号105_2)、以及控制信号200(相当于图1的控制信号1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00进行加权合成(预编码),输出加权后的信号204A以及加权后的信号204B。此时,将映射后的信号201A表示为s1(t),将映射后的信号201B表示为s2(t),将加权后的信号204A表示为z1(t),将加权后的信号204B表示为z2'(t)。另外,t作为一例而设为时刻。(s1(t)、s2(t)、z1(t)、z2’(t)设为以复数来定义。(因此,也可以是实数))
加权合成部(预编码部)203进行以下的运算。
【数学式1】
在式(1)中,a、b、c、d能够以复数进行定义,因此,a、b、c、d是用复数来定义的。(也可以是实数)另外,i为码元编号。
然后,相位变更部205B将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B以及控制信号2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00,对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B实施相位变更,输出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06B。另外,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06B以z2(t)表示,z2(t)用复数定义。(也可以是实数)
对相位变更部205B的具体动作进行说明。在相位变更部205B中,例如对z2'(i)实施y(i)的相位变更。因此,能够表示为z2(i)=y(i)×z2'(i)。(i表示码元编号(i为0以上的整数))
例如,如下设定相位变更的值。(N为2以上的整数,N为相位变更的周期。)(N设定为3以上的奇数时,数据接收质量有可能提高。)
【数学式2】
(j为虚数单位),其中,式(2)只不过是例子,并不限定于此。因此,用相位变更值y(i)=ej×Δ(i)表示。
此时,z1(i)及z2(i)可以用下式表示。
【数学式3】
另外,δ(i)为实数。并且,z1(i)和z2(i)在相同时间、相同频率(相同频带)从发送装置发送。
在式(3)中,相位变更的值不限于式(2),例如可以考虑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变更相位的方法。
式(1)及式(3)中的(预编码)矩阵设为:
【数学式4】
例如,可以考虑使用如下矩阵作为矩阵F。
【数学式5】
或者,
【数学式6】
或者,
【数学式7】
或者,
【数学式8】
或者,
【数学式9】
或者,
【数学式10】
或者,
【数学式11】
或者,
【数学式12】
另外,在式(5)、式(6)、式(7)、式(8)、式(9)、式(10)、式(11)、式(12)中,α可以是实数,也可以是虚数,β可以是实数,也可以是虚数。但是,α不为0(零)。而且,β也不为0(零)。
或者,
【数学式13】
或者,
【数学式14】
或者,
【数学式15】
或者,
【数学式16】
或者,
【数学式17】
或者,
【数学式18】
或者,
【数学式19】
或者,
【数学式20】
另外,在式(13)、式(15)、式(17)、式(19)中,β可以是实数,也可以是虚数。但是,β不为0(零)。(θ是实数)
或者,
【数学式21】
或者,
【数学式22】
或者,
【数学式23】
或者,
【数学式24】
或者,
【数学式25】
或者,
【数学式26】
或者,
【数学式27】
或者,
【数学式28】
或者,
【数学式29】
或者,
【数学式30】
或者,
【数学式31】
或者,
【数学式32】
其中,θ11(i)、θ21(i)、λ(i)是i的(码元编号的)函数(实数),λ例如可以是固定值(实数)(也可以不是固定值),α可以是实数,也可以是虚数,β可以是实数,也可以是虚数。但是,α不为0(零)。而且,β也不为0(零)。另外,θ11、θ21为实数。
另外,即使使用这些以外的预编码矩阵,也能够实施本说明书的各实施方式。
或者,
【数学式33】
或者,
【数学式34】
或者,
【数学式35】
或者,
【数学式36】
另外,式(34)、式(36)的β可以是实数,也可以是虚数。但是,β也不为0(零)。
插入部207A将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A、导频码元信号(pa(t))(t:时间)(251A)、前导码信号252、控制信息码元信号253、控制信号2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00中包含的帧结构的信息,输出基于帧结构的基带信号208A。
同样地,插入部207B将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06B、导频码元信号(pb(t)(251B)、前导码信号252、控制信息码元信号253、控制信号2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00中包含的帧结构的信息,输出基于帧结构的基带信号208B。
相位变更部209B将基带信号208B以及控制信号2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00对基带信号208B进行相位变更,输出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10B。将基带信号208B设为码元编号i(i设为0以上的整数)的函数,表示为x’(i)。于是,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10B(x(i))能够表示为x(i)=ej×ε(i)×x’(i)。(j为虚数单位)
另外,在后面进行说明,作为相位变更部209B的动作,也可以是非专利文献2、非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CDD(Cyclic Delay Diverity:循环延迟分集)(CSD(Cyclic ShiftDiversity:循环相移分集))。并且,作为相位变更部209B的特征,对存在于频率轴方向的码元进行相位变更(对数据码元、导频码元、控制信息码元等实施相位变更。)。
图3是图1的无线部107_A及107_B的结构的一例。串并转换部302将信号301以及控制信号300(相当于图1的控制信号1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300进行串并转换,输出串并转换后的信号303。
傅立叶逆变换部304将串并转换后的信号303以及控制信号3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300,实施傅立叶逆变换(例如,快速傅立叶逆变换(IFFT:Inverse Fast FourierTransform)),输出傅立叶逆变换后的信号305。
处理部306将傅立叶逆变换后的信号305、控制信号3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300实施频率变换、放大等处理,输出调制信号307。
(例如,在将信号301设为图1的信号处理后的信号106_A的情况下,调制信号307相当于图1的发送信号108_A。此外,在将信号301设为图1的信号处理后的信号106_B的情况下,调制信号307相当于图1的发送信号108_B。)
图4是图1的发送信号108_A的帧结构。在图4中,横轴为频率(载波)、纵轴为时间。由于使用了OFDM等多载波传输方式,所以在载波方向上存在码元。而且,在图4中,表示了从载波1到载波36的码元。此外,在图4中,表示了从时刻$1到时刻$11的码元。
图4的401表示导频码元(相当于图2的导频信号251A(pa(t))。),402表示数据码元,403表示其他码元。此时,导频码元例如是PSK(Phase Shift Keying:相移键控)的码元,是用于由接收该帧的接收装置进行信道估计(传播路径变动的估计)、频率偏移/相位变动的估计的码元,例如,接收图1的发送装置和图4的帧的接收装置可以共享导频码元的发送方法。
另外,将映射后的信号201A(图1的映射后的信号105_1)命名为“流#1”,将映射后的信号201B(图1的映射后的信号105_2)命名为“流#2”。另外,这一点在以后的说明中也是同样的。
数据码元402是与在图2的信号处理中生成的基带信号208A相当的码元,因此,数据码元402是“包含‘流#1’的码元和‘流#2’的码元这两者的码元”、或者“‘流#1’的码元”、或者“‘流#2’的码元”中的任意一个,这由在加权合成部203中使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结构来决定。
其他码元403是相当于图2中的前导码信号242及控制信息码元信号253的码元。(但是,其他码元也可以包含前导码、控制信息码元以外的码元。)此时,前导码可以传输(控制用的)数据,也可以由用于信号检测的码元、用于进行频率同步/时间同步的码元、用于信道估计的码元(用于进行传播路径变动的估计的码元)等构成。并且,控制信息码元成为包含用于由接收图4的帧的接收装置实现数据码元的解调/解码的控制信息的码元。
例如,图4中的从时刻$1到时刻4的载波1到载波36成为其他码元403。然后,时刻$5的载波1到载波11成为数据码元402。以后,时刻$5的载波12成为导频码元401,时刻$5的载波13到载波23成为数据码元402,时刻$5的载波24成为导频码元401,…,时刻$6的载波1/载波2成为数据码元402,时刻$6的载波3成为导频码元401,…,时刻$11的载波30成为导频码元401,时刻$11的载波31到载波36成为数据码元402。
图5是图1的发送信号108_B的帧结构。在图5中,横轴为频率(载波),纵轴为时间。由于使用了OFDM等多载波传输方式,所以在载波方向上存在码元。而且,在图5中,表示有从载波1到载波36的码元。此外,在图5中,表示有从时刻$1到时刻$11的码元。
图5的501是导频码元(相当于图2的导频信号251B(pb(t))。),502表示数据码元,503表示其他码元。此时,导频码元例如是PSK的码元,接收该帧的接收装置是用于进行信道估计(传播路径变动的估计)、频率偏移/相位变动的估计的码元,例如,图1的发送装置和图5的接收帧的接收装置可以共用导频码元的发送方法。
数据码元502是与在图2的信号处理中生成的基带信号208B相当的码元,因此,数据码元502是“包含‘流#1’的码元和‘流#2’的码元的两者的码元”、或者“‘流#1’的码元”、或者“‘流#2’的码元”中的任意一个,这由在加权合成部203中使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结构来决定。
其他码元503是相当于图2中的前导码信号252及控制信息码元信号253的码元。(但是,其他码元也可以包含前导码、控制信息码元以外的码元。)此时,前导码可以传输(控制用的)数据,由用于信号检测的码元、用于进行频率同步/时间同步的码元、用于信道估计的码元(用于进行传播路径变动的估计的码元)等构成。而且,控制信息码元成为包含用于由图5的接收帧的接收装置实现数据码元的解调/解码的控制信息的码元。
例如,图5中的从时刻$1到时刻4的载波1到载波36成为其他的码元403。然后,时刻$5的载波1到载波11成为数据码元402。以后,时刻$5的载波12成为导频码元401,时刻$5的载波13到载波23成为数据码元402,时刻$5的载波24成为导频码元401,…,时刻$6的载波1/载波2成为数据码元402,时刻$6的载波3成为导频码元401,…,时刻$11的载波30成为导频码元401,时刻$11的载波31到载波36成为数据码元402。
在图4的载波A、时刻$B存在码元,且在图5的载波A、时刻$B存在码元时,图4的载波A、时刻$B的码元和图5的载波A、时刻$B的码元在相同时间以相同频率发送。另外,关于帧结构,不限于图4、图5的结构,图4、图5只不过是帧结构的例子。
而且,图4、图5中的其他码元是相当于“图2中的前导码信号252、控制信息码元信号253”的码元,因此,在与图4的其他码元403相同时刻且相同频率(相同载波)的图5的其他码元503传输控制信息的情况下,传输相同的数据(相同控制信息)。
另外,假设接收装置同时接收图4的帧和图5的帧,但即使仅接收图4的帧或者仅接收图5的帧,接收装置也能够获得发送装置发送的数据。
图6表示与用于生成图2的控制信息码元信号253的控制信息生成相关的部分的结构的一例。
控制信息用映射部602将与控制信息相关的数据601、控制信号600作为输入,以基于控制信号600的调制方式,对与控制信息相关的数据601实施映射,输出控制信息用映射后的信号603。此外,控制信息用映射后的信号603相当于图2的控制信息码元信号253。
图7表示图1的天线部#A(109_A)、天线部#B(109_B)的结构的一例。(天线部#A(109_A)、天线部#B(109_B)是由多个天线构成的例子。)分配部702以发送信号701作为输入,进行分配,输出发送信号703_1、703_2、703_3、703_4。
乘法部704_1将发送信号703_1及控制信号7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700中包含的乘法系数的信息,对发送信号703_1乘以乘法系数,输出相乘后的信号705_1,将相乘后的信号705_1作为电波从天线706_1输出。
若将发送信号703_1设为Tx1(t)(t:时间)、将乘法系数设为W1(W1可以由复数来定义,因此,也可以是实数。),则相乘后的信号705_1表示为Tx1(t)×W1。
乘法部704_2将发送信号703_2及控制信号700作为输入,根据控制信号700中包含的乘法系数的信息,对发送信号703_2乘以乘法系数,输出相乘后的信号705_2,将相乘后的信号705_2作为电波从天线706_2输出。
若将发送信号703_2设为Tx2(t)、将乘法系数设为W2(W2可以由复数来定义,因此,也可以为实数。),则相乘后的信号705_2表示为Tx2(t)×W2。
乘法部704_3将发送信号703_3及控制信号7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700中包含的乘法系数的信息,对发送信号703_3乘以乘法系数,输出相乘后的信号705_3,将相乘后的信号705_3作为电波从天线706_3输出。
若将发送信号703_3定义为Tx3(t)、将乘法系数设为W3(W3可以由复数来定义,因此,也可以为实数。),则相乘后的信号705_3表示为Tx3(t)×W3。
乘法部704_4将发送信号703_4及控制信号7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700中包含的乘法系数的信息,对发送信号705_4乘以乘法系数,输出相乘后的信号705_4,将相乘后的信号705_4作为电波从天线706_4输出。
若将发送信号703_4设为Tx4(t)、将乘法系数设为W4(W4可以由复数来定义,因此,也可以为实数。),则相乘后的信号705_4表示为Tx4(t)×W4。
另外,可以“W1的绝对值、W2的绝对值、W3的绝对值、W4的绝对值相等”。此时,相当于进行了相位变更。(当然,W1的绝对值、W2的绝对值、W3的绝对值、W4的绝对值也可以不相等。)
另外,在图7中,说明了天线部由4根天线(以及4个乘法部)构成的例子,但天线的根数不限于4,只要由2根以上的天线构成即可。
并且,在图1的天线部#A(109_A)的结构为图7时,发送信号701相当于图1的发送信号108_A。另外,在图1的天线部#B(109_B)的结构为图7时,发送信号701相当于图1的发送信号108_B,相当于图1的发送信号108_B。但是,天线部#A(109_A)以及天线部#B(109_B)也可以不采用图7那样的结构,如之前所记载的那样,天线部也可以不将控制信号100作为输入。
图8表示图1的发送装置发送了例如图4、图5的帧结构的发送信号时接收该调制信号的接收装置的结构的一例。
无线部803X将由天线部#X(801X)接收到的接收信号802X作为输入,实施频率变换、傅里叶变换等处理,输出基带信号804X。
同样地,无线部803Y将由天线部#Y(801Y)接收到的接收信号802Y作为输入,实施频率变换、傅里叶变换等处理,输出基带信号804Y。
另外,在图8中记载了天线部#X(801X)以及天线部#Y(801Y)将控制信号810作为输入的结构,但也可以是不将控制信号810作为输入的结构。关于控制信号810作为输入而存在时的动作,在后面详细说明。
另外,图9表示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的关系。图9的天线901_1、901_2是发送天线,图9的天线901_1相当于图1的天线部#A(109_A)。并且,图9的天线901_2相当于图1的天线部#B(109_B)。
并且,图9的天线902_1、902_2是接收天线,图9的天线902_1相当于图8的天线部#X(801X)。并且,图9的天线902_2相当于图8的天线部#Y(801Y)。
如图9所示,将从发送天线901_1发送的信号设为u1(i),将从发送天线901_2发送的信号设为u2(i),将由接收天线902_1接收的信号设为r1(i),将由接收天线902_2接收的信号设为r2(i)。另外,i表示码元编号,例如为0以上的整数。
并且,将从发送天线901_1向接收天线902_1的传播系数设为h11(i),将从发送天线901_1向接收天线902_2的传播系数设为h21(i),将从发送天线901_2向接收天线902_1的传播系数设为h12(i),将从发送天线901_2向接收天线902_2的传播系数设为h22(i)。于是,以下的关系式成立。
【数学式37】
另外,n1(i)、n2(i)是噪声。
图8的调制信号u1的信道估计部805_1将基带信号804X作为输入,使用图4、图5中的前导码和/或导频码元,进行调制信号u1的信道估计,即,估计式(37)的h11(i),输出信道估计信号806_1。
调制信号u2的信道估计部805_2将基带信号804X作为输入,使用图4、图5中的前导码和/或导频码元,进行调制信号u2的信道估计,即,估计式(37)的h12(i),输出信道估计信号806_2。
调制信号u1的信道估计部807_1将基带信号804Y作为输入,使用图4、图5中的前导码和/或导频码元,进行调制信号u1的信道估计,即,估计式(37)的h21(i),输出信道估计信号808_1。
调制信号u2的信道估计部807_2将基带信号804Y作为输入,使用图4、图5中的前导码和/或导频码元,进行调制信号u2的信道估计,即,估计式(37)的h22(i),输出信道估计信号808_2。
控制信息解码部809将基带信号804X、804Y作为输入,对图4、图5中的“其他码元”中包含的控制信息进行解调/解码,输出包含控制信息的控制信号810。
信号处理部811将信道估计信号806_1、806_2、808_1、808_2、基带信号804X、804Y、控制信号810作为输入,使用式(37)的关系,另外,基于控制信号810中的控制信息(例如,调制方式、纠错编码关联的方式的信息),进行解调/解码,输出接收数据812。
此外,控制信号810也可以不是通过图8那样的方法生成的信号。例如,图8的控制信号810可以是基于作为图8的通信对方(图1)的装置发送的信息而生成的信号,也可以是图8的装置具备输入部并基于从该输入部输入的信息而生成的信号。
图10表示图8的天线部#X(801X)、天线部#Y(801Y)的结构的一例。(天线部#X(801X)、天线部#Y(801Y)是由多个天线构成的例子。)
乘法部1003_1将由天线1001_1接收到的接收信号1002_1、控制信号10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1000中包含的乘法系数的信息,对接收信号1002_1乘以乘法系数,输出相乘后的信号1004_1。
若将接收信号1002_1设为Rx1(t)(t:时间)、将乘法系数设为D1(D1可以由复数来定义,因此,也可以是实数。),则相乘后的信号1004_1表示为Rx1(t)×D1。
乘法部1003_2将由天线1001_2接收到的接收信号1002_2、控制信号10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1000中包含的乘法系数的信息,对接收信号1002_2乘以乘法系数,输出相乘后的信号1004_2。
若将接收信号1002_2设为Rx2(t)、将乘法系数设为D2(D2可以由复数来定义,因此,也可以为实数。),则相乘后的信号1004_2表示为Rx2(t)×D2。
乘法部1003_3将由天线1001_3接收到的接收信号1002_3、控制信号10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1000中包含的乘法系数的信息,对接收信号1002_3乘以乘法系数,输出相乘后的信号1004_3。
若将接收信号1002_3设为Rx3(t),将乘法系数设为D3(D3可以由复数来定义,因此,也可以为实数。),则相乘后的信号1004_3表示为Rx3(t)×D3。
乘法部1003_4将由天线1001_4接收到的接收信号1002_4、控制信号10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1000中包含的乘法系数的信息,对接收信号1002_4乘以乘法系数,输出相乘后的信号1004_4。
若将接收信号1002_4设为Rx4(t)、将乘法系数设为D4(D4可以由复数来定义,因此,也可以为实数。),则相乘后的信号1004_4表示为Rx4(t)×D4。
合成部1005将相乘后的信号1004_1、1004_2、1004_3、1004_4作为输入,合成相乘后的信号1004_1、1004_2、1004_3、1004_4,输出合成后的信号1006。另外,合成后的信号1006表示为Rx1(t)×D1+Rx2(t)×D2+Rx3(t)×D3+Rx4(t)×D4。
在图10中,说明了天线部由4根天线(以及4个乘法部)构成的例子,但天线的根数不限于4,只要由2根以上的天线构成即可。
并且,在图8的天线部#X(801X)的结构为图10时,接收信号802X相当于图10的合成信号1006,控制信号710相当于图10的控制信号1000。另外,在图8的天线部#Y(801Y)的结构为图10时,接收信号802Y相当于图10的合成信号1006,控制信号710相当于图10的控制信号1000。然而,天线部#X(801X)及天线部#Y(801Y)可以不具有图10中那样的结构,如上所述,天线部也可以不将控制信号710作为输入。
此外,控制信号800可以是基于作为通信对方的装置发送的信息而生成的信号,也可以是装置具备输入部并基于从该输入部输入的信息而生成的信号。
接着,如图1所示,发送装置的信号处理部106如图2所示,插入相位变更部205B和相位变更部209B。对其特征和此时的效果进行说明。
如使用图4、图5说明的那样,通过对使用第一序列进行映射而获得的映射后的信号s1(i)(201A)(i是码元编号,i是0以上的整数。)和通过使用第二序列进行映射而获得的映射后的信号s2(i)(201B)实施预编码(加权合成),对所获得的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A、204B中的一方进行相位变更的是相位变更部205B。并且,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A和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06B以相同频率在相同时刻被发送。因此,在图4、图5中,对图5的数据码元502实施相位变更。(在图2的情况下,相位变更部205B对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B实施处理,因此对图5的数据码元502实施了相位变更。在对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A实施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对图4的数据码元402实施相位变更。关于这一点,在后面进行说明。)
例如,图11是对图5的帧提取出载波1到载波5、时刻$4到时刻$6的图。另外,与图5相同,501是导频码元,502是数据码元,503是其他码元。
如上述那样,在图11所示的码元中,相位变更部205B对(载波1、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2、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3、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4、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5、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1、时刻$6)的数据码元、(载波2、时刻$6)的数据码元、(载波4、时刻$6)的数据码元、(载波5、时刻$6)的数据码元实施相位变更。
因此,在图11所示的码元中,将(载波1、时刻$5)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 ×δ15(i)”,将(载波2、时刻$5)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δ25(i)”,将(载波3、时刻$5)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δ35(i)”,将(载波4、时刻$5)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δ45(i)”,将(载波5、时刻$5)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δ55(i)”,将(载波1、时刻$6)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δ16(i)”,将(载波2、时刻$6)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δ26(i)”,将(载波4、时刻$6)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δ46(i)”,将(载波5、时刻$6)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δ56(i)”。
另一方面,在图11所示的码元中,(载波1、时刻$4)的其他码元、(载波2、时刻$4)的其他码元、(载波3、时刻$4)的其他码元、(载波4、时刻$4)的其他码元、(载波5、时刻$4)的其他码元以及(载波3、时刻$6)的导频码元不是相位变更部205B的相位变更的对象。
这一点是相位变更部205B的特征点。另外,与图11中的相位变更的对象的(载波1、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2、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3、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4、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5、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1、时刻$6)的数据码元、(载波2、时刻$6)的数据码元、(载波4、时刻$6)的数据码元以及(载波5、时刻$6)的数据码元在“以相同载波、在相同时刻”,如图4所示,配置数据载波。即,在图4中,(载波1、时刻$5)是数据码元,(载波2、时刻$5)是数据码元,(载波3、时刻$5)是数据码元,(载波4、时刻$5)是数据码元,(载波5、时刻$5)是数据码元,(载波1、时刻$6)是数据码元,(载波2、时刻$6)是数据码元,(载波4、时刻$6)是数据码元,(载波5、时刻$6)是数据码元。(即,进行MIMO传输(传输多个流)的数据码元是相位变更部205B的相位变更的对象。)
另外,作为相位变更部205B对数据码元实施的相位变更的例子,如式(2)所示,有对数据码元进行有规则的(相位变更的周期N)的相位变更的方法。(但是,对数据码元实施的相位变更方法不限于此。)
由此,能够获得直达波主导的环境,特别是在LOS环境时,进行MIMO传输(传输多个流)的数据码元的接收装置中的数据接收质量提高的效果。对该效果进行说明。
例如,假设在图1的映射部104中使用的调制方式是QPSK(Quadrature PhaseShift Keying)。(图2的映射后的信号201A是QPSK的信号,另外,映射后的信号201B也是QPSK的信号。即,发送两个QPSK的流。)于是,在图8的信号处理部811中,例如使用信道估计信号806_1、806_2,获得16个候选信号点。(QPSK能够传输2比特,通过2个流传输共计4比特。因此,存在24=16个候选信号点)(另外,使用信道估计信号808_1、808_2也获得另外的16个候选信号点,但由于说明相同,以对使用信道估计信号806_1、806_2获得的16个候选信号点为焦点,进行说明。)
此时的状态的一例如图12所示。图12(A)、图12(B)都是横轴为同相I,纵轴为正交Q,在同相I-正交Q平面中,存在16个候选信号点。(16个候选信号点中的一个是发送装置发送的信号点。因此,称为“16个候选信号点”。)
当处于直达波主导的环境,特别是LOS环境时,
第一实例:
考虑不存在图2的相位变更部205B的情况(即,不进行由图2的相位变更部205B进行的相位变更的情况)。
在“第一实例”的情况下,由于不进行相位变更,因此可能陷于如图12的(A)所示的状态。进入了图12(A)的状态的情况下,存在如“信号点1201和1202”、“信号点1203、1204、1205、1206”、“信号点1207、1208”那样,信号点密集(信号点间的距离近)的部分,因此在图8的接收装置中,数据接收质量有可能降低。
为了克服该问题,在图2中插入相位变更部205B。当插入相位变更部205B时,根据码元编号i,如图12(A)所示的存在信号点密集(信号点间的距离近)的部分的码元编号与如图12(B)所示的“信号点间的距离长”这样的码元编号混在一起。对于该状态,由于导入了纠错编码,所以能够获得高纠错能力,在图8的接收装置中,能够获得高数据接收质量。
此外,在图2中,对于导频码元、前导码等用于解调(检波)数据码元的、用于进行信道估计的“导频码元、前导码”,在图2的相位变更部205B中不进行相位变更。由此,在数据码元中,能够实现“根据码元编号i,如图12(A)所示的存在信号点密集(信号点间的距离近)的部分的码元编号与如图12(B)所示的‘信号点间的距离长’的码元编号混在一起”。
但是,即使对导频码元、前导码等用于对数据码元进行解调(检波)的、用于进行信道估计的“导频码元、前导码”在图2的相位变更部205B中进行相位变更,也存在“在数据码元中,‘根据码元编号i,如图12(A)所示的存在信号点密集(信号点间的距离近)的部分的码元编号与如图12(B)所示的“信号点间的距离长”那样的码元编号混在一起’”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对导频码元、前导码附加某种条件并进行相位变更。例如,可以考虑设置与对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的规则不同的规则,“对导频码元和/或前导码实施相位变更”的方法。作为例子,有对数据码元规则地实施周期N的相位变更,对导频码元和/或前导码有规则地实施周期M的相位变更的方法。(N、M为2以上的整数。)
如之前所记载的那样,相位变更部209B将基带信号208B以及控制信号2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00对基带信号208B进行相位变更,输出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10B。将基带信号208B设为码元编号i(i为0以上的整数)的函数,表示为x’(i)。于是,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10B(x(i))能够表示为x(i)=ej×ε(i)×x’(i)。(j为虚数单位)而且,作为相位变更部209B的动作,也可以是非专利文献2、非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CDD(Cyclic Delay Diversity)(CSD(Cyclic Shift Diversity))。并且,作为相位变更部209B的特征,有对存在于频率轴方向的码元进行相位变更这一点(对数据码元、导频码元、控制信息码元等实施相位变更。(因此,在该实例的情况下,成为码元编号i的对象的码元是数据码元、导频码元、控制信息码元、前导码(其他码元)等。)。(图2的情况下,相位变更部209B对基带信号208B实施了相位变更,因此对图5记载的各码元实施相位变更。在对图2的基带信号208A实施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对图4记载的各码元实施相位变更。关于这一点,在后面进行说明。)
因此,在图5的帧中,对于从时刻$1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码元都是其他码元503。),图2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
同样,
“对于从时刻$2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该情况下,所有码元都是其他码元503。),图2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3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该情况下,所有码元都是其他码元503。),图2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4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该情况下,所有码元都是其他码元503。),图2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5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该情况下,是导频码元501或数据码元502。),图2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6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该情况下,是导频码元501或数据码元502。),图2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7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该情况下,是导频码元501或数据码元502。),图2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8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该情况下,是导频码元501或数据码元502。),图2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9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该情况下,是导频码元501或数据码元502。),图2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10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501或数据码元502。),图2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11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该情况下,是导频码元501或数据码元502。),图2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
……
图13是与图1的发送信号108_A的图4不同的帧结构。在图13中,对与图4同样地动作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图13中,横轴为频率(载波)、纵轴为时间。与图4同样地,由于使用OFDM等多载波传输方式,所以在载波方向上存在码元。并且,在图13中,与图4同样地,表示从载波1到载波36的码元。另外,在图13中,与图4同样地表示从时刻$1到时刻$11的码元。
在图13中,导频码元401(图2的导频信号251A(相当于pa(t))。)、数据码元402、其他码元403以外,还插入空码元1301。
设空码元1301的同相分量I为零(0),并且正交分量Q为零(0)。(另外,在此称为“空码元”,但不限于该称呼方式。)
并且,在图13中,空码元被插入到载波19中。(此外,空码元的插入方法不限于图13那样的结构,例如,可以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插入空码元,或者在某个特定的频率及时域中插入空码元,或者在时间/频域中连续地插入空码元,也可以在时间/频域中离散地插入空码元。)
图14是与图1的发送信号108_B的图5不同的帧结构。在图14中,对与图5同样地动作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图14中,横轴为频率(载波)、纵轴为时间。与图5同样地,由于使用OFDM等多载波传输方式,所以在载波方向上存在码元。并且,在图14中,与图5同样地,表示从载波1到载波36的码元。另外,在图14中,与图5同样地,表示从时刻$1到时刻$11的码元。
在图14中,除了导频码元501(图2的导频信号251B(相当于pb(t)))、数据码元502、其他码元503以外,还插入空码元1301。
设空码元1301的同相分量I为零(0),并且正交分量Q为零(0)。(另外,在此称为“空码元”,但不限于该称呼方式。)
并且,在图14中,空码元被插入到载波19中。(此外,空码元的插入方法不限于图14那样的结构,例如,可以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插入空码元,或者在某个特定的频率和时域中插入空码元,或者在时间/频域中连续地插入空码元,也可以在时间/频域中离散地插入空码元。)
在图13的载波A、时刻$B存在码元,并且图14的载波A、时刻$B存在码元时,图13的载波A、时刻$B的码元和图14的载波A、时刻$B的码元在相同时间以相同频率发送。另外,图13、图14的帧结构只不过是例子。
而且,图13、图14中的其他码元是相当于“图2中的前导码信号252、控制信息码元信号253”的码元,因此,与图13的其他码元403在相同时刻且相同频率(相同载波)的图14的其他码元503在传输控制信息的情况下,传输相同的数据(相同控制信息)。
另外,假设接收装置同时接收图13的帧和图14的帧,但即使仅接收图13的帧或者仅接收图14的帧,接收装置也能够获得发送装置发送的数据。
相位变更部209B将基带信号208B以及控制信号2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00对基带信号208B进行相位变更,输出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10B。将基带信号208B设为码元码元编号i(i为0以上的整数)的函数,表示为x’(i)。于是,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10B(x(i))能够表示为x(i)=ej×ε(i)×x’(i)。(j为虚数单位)而且,作为相位变更部209B的动作,也可以是非专利文献2、非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CDD(Cyclic Delay Diversity)(CSD(Cyclic ShiftDiversity))。并且,作为相位变更部209B的特征,有对存在于频率轴方向的码元进行相位变更这一点(对数据码元、导频码元、控制信息码元等实施相位变更。此时,空码元也可以认为是相位变更的对象。(因此,在该实例的情况下,成为码元编号i的对象的码元是数据码元、导频码元、控制信息码元、前导码(其他码元)、空码元等。)。但是,即使对空码元进行相位变更,相位变更前的信号和相位变更后的信号也相同(同相分量I为零(0),并且正交分量Q为零(0))。因此,空码元也可以解释为不是相位变更的对象。(在图2的情况下,相位变更部209B对基带信号208B实施了相位变更,因此对图14记载的各码元实施相位变更。在对图2的基带信号208A实施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对图13记载的各码元实施相位变更。关于这一点,在后面进行说明。)
因此,在图14的帧中,对于从时刻$1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码元都是其他码元503。),图2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但是,关于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同样,
“对于从时刻$2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该情况下,所有码元都是其他码元503。),图2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但是,关于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3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该情况下,所有码元都是其他码元503。),图2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但是,关于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4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该情况下,所有码元都是其他码元503。),图2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但是,关于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5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该情况下,是导频码元501或数据码元502)。),图2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但是,关于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6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该情况下,是导频码元501或数据码元502)。),图2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但是,关于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7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该情况下,是导频码元501或数据码元502)。),图2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但是,关于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8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该情况下,是导频码元501或数据码元502)。),图2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但是,关于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9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该情况下,是导频码元501或数据码元502)。),图2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但是,关于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10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501或数据码元502。),图2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但是,关于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11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该情况下,是导频码元501或数据码元502)。),图2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但是,关于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
将相位变更部209B中的相位变更值表示为Ω(i)。基带信号208B是x’(i),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10B是x(i)。因此,x(i)=Ω(i)×x’(i)成立。
例如,如下设定相位变更的值。(Q为2以上的整数,Q为相位变更的周期。)
【数学式38】
(j为虚数单位)但是,式(38)只不过是例子,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也可以以具有周期Q的方式设定Ω(i)以进行相位变更。
另外,例如,在图5、图14中,也可以对相同载波赋予相同的相位变更值,并对每个载波设定相位变更值。例如,如下所述。
·对于图5、图14中的载波1,不依赖于时刻,将相位变更值设为
【数学式39】
ej×0×π…式(39)
·对于图5、图14中的载波2,不依赖于时刻,将相位变更值设为
【数学式40】
·对于图5、图14中的载波3,不依赖于时刻,将相位变更值设为
【数学式41】
·对于图5、图14中的载波4,不依赖于时刻,将相位变更值设为
【数学式42】
……
以上是图2的相位变更部209B的动作例。
对通过图2的相位变更部209B获得的效果进行说明。
在“图4以及图5的帧”、或者“图13以及图14的帧”的其他码元403、503中,包含控制信息码元。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在与其他码元403在相同时刻且以相同频率(相同载波)的图5的其他码元503中,在传输了控制信息的情况下,发送相同数据(相同的控制信息)。
然而,考虑以下情况。
实例2:
使用图1的天线部#A(109_A)或天线部#B(109_B)中的任意一方的天线部发送控制信息码元。
在如“实例2”那样发送的情况下,由于发送控制信息码元的天线数为1,所以与“使用天线部#A(109_A)和天线部#B(109_B)这两者发送控制信息码元”的情况相比,空间分集的增益变小,因此,在“实例2”时,即使在图8的接收装置中接收,数据接收质量也降低。因此,在提高的数据接收质量这一点上,最好“使用天线部#A(109_A)和天线部#B(109_B)这两者发送控制信息码元”。
实例3:
使用图1的天线部#A(109_A)和天线部#B(109_B)这两者发送控制信息码元。但是,在图2中的相位变更部209B不进行相位变更。
在如“实例3”那样发送的情况下,由于从天线部#A109_A发送的调制信号与从天线部#B109_B发送的调制信号相同(或者存在特定的相位的偏移),因此根据电波的传播环境,对于图8的接收装置来说,有可能成为非常差的接收信号,并且有可能受到两者的调制信号为相同多路径的影响。由此,在图8的接收装置中,存在数据接收质量降低的课题。
为了减轻该问题,在图2中设置有相位变更部209B。由此,在时间或频率方向上变更相位,因此在图8的接收装置中,能够降低成为差的接收信号的可能性。另外,由于从天线部#A109_A发送的调制信号所受到的多路径的影响和从天线部#B109_B发送的调制信号所受到的多路径的影响存在差异的可能性高,因此,获得分集增益的可能性高,由此,在图8的接收装置中,数据接收质量提高。
根据以上的理由,在图2中,设置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了相位变更。
在其他码元403及其他码元503中,除了控制信息码元之外,包含例如,用于信号检测的码元、用于进行频率同步/时间同步的码元、用于信道估计的码元(用于进行传播路径变动的估计的码元)用于对控制信息码元解调/解码。另外,在“图4以及图5的帧”或者“图13以及图14的帧”中包含导频码元401、501,通过使用这些码元,能够更高精度地进行控制信息码元的解调/解码。
而且,在“图4以及图5的帧”或者“图13以及图14的帧”中,通过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使用相同频率(频带)、相同时间,进行多个流的传输(进行MIMO传输。)。为了解调这些数据码元,使用其他码元403以及其他码元503中包含的用于信号检测的码元、用于进行频率同步/时间同步的码元、用于信道估计的码元(用于进行传播路径变动的估计的码元)。
此时,“其他码元403以及其他码元503中包含的用于信号检测的码元、用于进行频率同步/时间同步的码元、用于信道估计的码元(用于进行传播路径变动的估计的码元)”如前所述,通过相位改变部209B进行相位变更。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在上述说明的情况下,是对数据码元502),在未反映该处理的情况下,在接收装置中,在对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解调/解码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反映了对于在相位变更部209B中进行的相位变更的处理的解调/解码,其处理变得复杂的可能性高。(由于通过相位变更部209B对“其他码元403以及其他码元503中包含的用于信号检测的码元、用于进行频率同步/时间同步的码元、用于信道估计的码元(用于进行传播路径变动的估计的码元)”进行相位变更)
但是,如图2所示,在相位变更部209B中,对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在上述说明的情况下,是对数据码元502)实施了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具有如下优点:在接收装置中,使用“其他码元403以及其他码元503中包含的用于信号检测的码元、用于进行频率同步/时间同步的码元、用于信道估计的码元(用于进行传播路径变动的估计的码元)”进行了估计,能够使用信道估计信号(传播路径变动的估计信号)来(简单地)进行对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的解调/解码。
此外,如图2所示,在相位变更部209B中,对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在上述说明的情况下,是对数据码元502)实施了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可以减小多路径中的、在频率轴上的电场强度的急剧下降的影响,由此,有可能获得提高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的数据接收质量的效果。
这样,“实施相位变更部205B的相位变更的码元的对象”和“实施相位变更部209B的相位变更的码元的对象”不同的点成为特征点。
如以上那样,通过由图2的相位变更部205B进行相位变更,能够获得如下效果: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的在接收装置中的数据接收质量提高,特别是在LOS环境中;并且,通过由图2的相位变更部209B进行相位变更,能够获得如下效果:例如“图4以及图5的帧”或者“图13以及图14的帧”中包含的控制信息码元的在接收装置中的接收质量提高,并且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的解调/解码的动作变得简单。
另外,通过由图2的相位变更部205B进行相位变更,能够获得如下效果: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的在接收装置中的数据接收质量提高,特别是在LOS环境中;进而,通过对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由图2的相位变更部209B进行相位变更,从而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的接收质量提高。
另外,在图2中例示了相位变更部209B设置于插入部207B的后级,对基带信号208B进行相位变更的结构,但用于获得上述的基于相位变更部205B的相位变更的效果以及基于相位变更部209B的相位变更的效果这两者的结构并不限定于图2所示的结构。例如,也可以是如下结构的变形例:从图2的结构中去除相位变更部209B,将从插入部207B输出的基带信号208B设为信号处理后的信号106_B,在插入部207A的后级追加进行与相位变更部209B相同的动作的相位变更部209A,将相位变更部209A对基带信号208A实施了相位变更的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10A设为信号处理后的信号106_A。即使是这样的结构,也与上述图2的情况相同,通过由相位变更部205B进行相位变更,能够获得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的、特别是在LOS环境中接收装置中的数据接收质量提高的效果,进而,通过由相位变更部209A对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进行相位变更,能够获得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的接收质量提高的效果。
进而,还能够获得“图4以及图5的帧”或者“图13以及图14的帧”中包含的控制信息码元的、接收装置中的接收质量提高的效果。
(补充1)
在实施方式1等中,作为“相位变更部B”的动作,记载了非专利文献2、非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CDD(CSD)。关于这一点,进行补充说明。
图15表示使用CDD(CSD)时的结构。1501是不实施循环延迟(Cyclic Delay)时的调制信号,表示为X[n]。
循环延迟部(Cyclic Delay)1502_1将调制信号1501作为输入,进行循环延迟(Cyclic Delay)的处理,输出循环延迟处理后的信号1503_1。若将循环延迟处理后的信号1503_1设为X1[n],则X1[n]由下式给出。
【数学式43】
X1[n]=X[(n-δ1)mod N]…式(43)
另外,δ1为循环延迟量(δ1为实数),X[n]由N个码元构成(N为2以上的整数。),因此n为0以上N-1以下的整数。
……
循环延迟部(Cyclic Delay)1502_M将调制信号1501作为输入,进行循环延迟(Cyclic Delay)的处理,输出循环延迟处理后的信号1503_M。若将循环延迟处理后的信号1503_M设为XM[n],则XM[n]由下式给出。
【数学式44】
XM[n]=X[(n-δM)mod N]…式(44)
另外,δM为循环延迟量(δM为实数),X[n]由N个码元构成(N为2以上的整数。),因此n为0以上N-1以下的整数。
因此,循环延迟部(Cyclic Delay)1502_i将(i为1以上M以下的整数(M为1以上的整数))、调制信号1501作为输入,进行循环延迟(Cyclic Delay)的处理,输出循环延迟处理后的信号1503_i。若将循环延迟处理后的信号1503_i设为Xi[n],则Xi[n]由下式给出。
【数学式45】
Xi[n]=X[(n-δi)mod N]…式(45)
另外,δi为循环延迟量(δi为实数),X[n]由N个码元构成(N为2以上的整数。),因此n为0以上N-1以下的整数。
并且,循环延迟处理后的信号1503_i从天线i发送。(因此,循环延迟处理后的信号1503_1、…、循环延迟处理后的信号1503_M分别从不同的天线发送。)
这样,能够获得由于循环延迟的分集效果(特别是能够减轻延迟波的不良影响),在接收装置中,能够获得数据接收质量提高的效果。
例如,也可以将图2的相位变更部209B置换为图15所示的循环延迟部,使相位变更部209B的动作作为与循环延迟部相同的动作。
因此,在图2的相位变更部209B中,赋予循环延迟量δ(δ为实数),将相位变更部209B的输入信号表示为Y[n]。并且,在将相位变更部209B的输出信号表示为Z[n]时,Z[n]由下式给出。
【数学式46】
Z[n]=Y[(n-δ)mod N]…式(46)
另外,Y[n]由N个码元构成(N为2以上的整数。),因此n为0以上N-1以下的整数。
接着,说明循环延迟量和相位变更的关系。
例如,考虑在OFDM中应用CDD(CSD)的情况。另外,使用OFDM时的载波配置如图16所示。
在图16中,1601是码元,横轴为频率(载波编号),从低频率到高频率以升序配置载波。因此,若将最低频率的载波设为“载波1”,则接下来排列为“载波2”、“载波3”、“载波4”…。
并且,例如在图2的相位变更部209B中,赋予循环延迟量τ。于是,“载波i”中的相位变更值Ω[i]表示如下。
【数学式47】
Ω[i]=ej×μ×i…式(47)
此外,μ是能够根据循环延迟量、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快速傅里叶变换)尺寸等求出的值。
并且,若将相位变更前(循环延迟处理前)的“载波i”、时刻t的基带信号设为v’[i][t],则能够将相位变更后的“载波i”、时刻t的信号v[i][t]表示为v[i][t]=Ω[i]×v’[i][t]。
(补充2)
当然,也可以组合多个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实施方式、其他内容来实施。
另外,关于各实施方式、其他内容,只不过是例子,例如,即使示例了“调制方式、纠错编码方式(使用的纠错编码、码长、编码率等)、控制信息等”,在应用了其他的“调制方式、纠错编码方式(使用的纠错编码、码长、编码率等)、控制信息等”的情况下,也能够以相同的结构实施。
关于调制方式,即使使用本说明书中记载的调制方式以外的调制方式,也能够实施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实施方式、其他内容。例如,也可以应用APSK(Amplitude Phase ShiftKeying:幅度相移键控)(例如,16APSK、64APSK、128APSK、256APSK、1024APSK、4096APSK等)、PAM(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脉冲幅度调制)(例如,4PAM、8PAM、16PAM、64PAM、128PAM、256PAM、1024PAM、4096PAM等)、PSK(Phase Shift Keying:相移键控)(例如,BPSK、QPSK、8PSK、16PSK、64PSK、128PSK、256PSK、1024PSK、4096PSK等)、QAM(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ion:正交调幅)(例如,4QAM、8QAM、16QAM、64QAM、128QAM、256QAM、1024QAM、4096QAM等)等,在各调制方式中,也可以设为均匀映射、非均匀映射。
另外,I-Q平面中的2个、4个、8个、16个、64个、128个、256个、1024个等的信号点的配置方法(具有2个,4个、8个、16个、64个、128个、256个、1024个等的信号点的调制方式),不限于本说明书所示的调制方式的信号点配置方法。因此,基于多个比特而输出同相分量和正交分量这样的功能成为映射部的功能,然后,实施预编码以及相位变更成为本发明的一个有效的功能。
而且,在本说明书中,在存在的情况下,表示全称量词(universal quantifier),表示存在量词(existential quantifier)。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在存在复平面的情况下,例如偏角那样的相位的单位设为“弧度(radian)”。
若利用复平面,则能够以极形式表示为由复数的极坐标的表示。在使复平面上的点(a,b)对应复数z=a+jb(a、b均为实数,j为虚数单位)时,若该点以极坐标表示为[r,θ],则a=r×cosθ,b=r×sinθ,
【数学式48】
是成立的,r是z的绝对值(r=|z|),θ为偏角(argument)。并且,z=a+jb被表示为r×e
在本说明书中,也可以是终端的接收装置和天线分别形成的结构。例如,接收装置具备通过电缆对由天线接收到的信号或者对由天线接收到的信号实施了频率变换的信号进行输入的接口,由接收装置进行之后的处理。
另外,接收装置获得的数据/信息之后被转换为影像、声音,显示在显示器(监视器)上,或从扬声器输出声音。进而,接收装置获得的数据/信息也可以被实施与影像、声音相关的信号处理(也可以不实施信号处理),从接收装置具备的RCA端子(影像端子、声音用端子)、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HDMI(注册商标)(High-DefinitionMultimedia Interface:高清多媒体接口)、数字用端子等输出。
在本说明书中,具备发送装置的可以考虑是例如广播台、基站、接入点、终端、移动电话(mobile phone)等通信/广播设备,此时,具备接收装置的可以考虑是电视、收音机、终端、个人计算机、移动电话、接入点、基站等通信设备。另外,本发明中的发送装置、接收装置也可以考虑是具有通信功能的设备,该设备是能够与用于执行电视机、收音机、个人计算机、移动电话等的应用程序的装置经由某接口而连接的方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数据码元以外的码元,例如导频码元(前导码、唯一字、后同步码、参考码元等)、控制信息用的码元等,可以在帧中任意配置。而且,在此命名为导频码元、控制信息用的码元,但也可以进行任意的命名方式,功能本身是重要的。
导频码元是例如在收发机中使用PSK调制进行了调制的已知的码元(或者,也可以通过接收机取得同步,接收机能够得知发送机发送的码元。)即可,接收机使用该码元,进行频率同步、时间同步、(各调制信号的)信道估计(CS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信道状态信息)的估计)、信号的检测等。
另外,控制信息用的码元是用于实现(应用等的)数据以外的通信的、用于传输需要向通信对方传输的信息(例如,在通信中使用的调制方式、纠错编码方式、纠错编码方式的编码率、上位层的设定信息等)的码元。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各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更来实施。例如,在各实施方式中,对将该通信方式由通信装置进行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将该通信方式作为软件来进行。
另外,在上述中,说明了从两个天线发送两个调制信号的方法中的预编码切换方法,但不限于此,对四个映射后的信号进行预编码,生成四个调制信号,从四个天线发送的方法,即,在对N个映射后的信号进行预编码,生成N个调制信号,从N个天线发送的方法中也同样能够作为变更预编码权重(矩阵)的预编码切换方法同样地实施。
在本说明书中,使用了“预编码”、“预编码权重”等用语,但称呼方式本身可以是任意的,在本发明中,该信号处理本身是重要的。
流s1(t)、s2(t)可以传输不同的数据,也可以传输相同的数据。
发送装置的发送天线、接收装置的接收天线、以及在附图中记载的一个天线也可以由多个天线构成。
发送装置对接收装置,需要通知发送方法(MIMO、SISO、时间空间块码、交织方式)、调制方式、纠错编码方式。
根据实施方式而省略。
存在于发送装置发送的帧中。
接收装置通过获得该帧,来变更动作。
另外,例如,也可以将用于执行上述通信方式的程序预先存储在ROM(Read 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中,并且由CPU(Central Processor Unit:中央处理单元)使该程序动作。
另外,也可以将执行上述通信方式的程序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将存储在存储介质中的程序记录在计算机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中,使计算机按照该程序进行动作。
并且,上述各实施方式等的各结构典型地也可以作为集成电路即LSI(LargeScale Integration:大规模集成电路)来实现。它们可以个别地单芯片化,也可以以包含各实施方式的全部结构或一部分结构的方式单芯片化。在此设为LSI,但根据集成度的不同,有时也被称为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系统LSI、超大LSI、特大LSI。另外,集成电路化的方法不限于LSI,也可以通过专用电路或通用处理器来实现。也可以在LSI制造后,利用可编程的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重构LSI内部的电路单元的连接或设定的可重构处理器。
此外,若出现通过半导体技术的进步或派生的其他技术置换为LSI的集成电路化的技术,当然也可以使用该技术进行功能块的集成化。也有可能应用生物技术等。
本发明能够广泛应用于从多个天线分别发送不同的调制信号的无线系统。另外,具有多个发送部位的有线通信系统(例如,PLC(Power Line Communication:电力线通信)系统、光通信系统、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数字用户线路)系统)中进行MIMO传输的情况也能够适用。
(实施方式2)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与实施方式1中的图2不同的结构的实施方法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中的例如基站、接入点、广播台等发送装置的结构的一例,详细内容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信号处理部106将映射后的信号105_1、105_2、信号组110、控制信号1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100进行信号处理,输出信号处理后的信号106_A、106_B。此时,将信号处理后的信号106_A表示为u1(i),将信号处理后的信号106_B表示为u2(i)(i为码元编号,例如,设i为0以上的整数。)。另外,使用图18对信号处理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图18表示了图1中的信号处理部106的结构的一例。加权合成部(预编码部)203将映射后的信号201A(相当于图1的映射后的信号105_1)、以及映射后的信号201B(相当于图1的映射后的信号105_2)、以及控制信号200(相当于图1的控制信号1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00进行加权合成(预编码),输出加权后的信号204A以及加权后的信号204B。此时,将映射后的信号201A表示为s1(t),将映射后的信号201B表示为s2(t),将加权后的信号204A表示为z1(t),将加权后的信号204B表示为z2'(t)。另外,t作为一例而设为时间。(s1(t)、s2(t)、z1(t)、z2’(t)设为以复数来定义。(因此,也可以是实数))
在此,设为时间的函数进行处理,但也可以设为“频率(载波编号)”的函数,也可以设为“时间/频率”的函数。另外,也可以设为“码元编号”的函数。这一点在实施方式1中也相同。
加权合成部(预编码部)203进行式(1)的运算。
然后,相位变更部205B将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B以及控制信号2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00,对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B实施相位变更,输出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06B。另外,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06B由z2(t)表示,z2(t)由复数定义。(也可以是实数。)
对相位变更部205B的具体动作进行说明。在相位变更部205B中,例如对z2'(i)实施y(i)的相位变更。因此,能够表示为z2(i)=y(i)×z2’(i)。(i为码元编号(i为0以上的整数))
例如,将相位变更的值如式(2)那样设定。(N为2以上的整数,N为相位变更的周期。)(N设定为3以上的奇数时,数据接收质量有可能提高。)但是,式(2)只不过是例子,并不限于此。因此,由相位变更值y(i)=ej×δ(i)表示。
此时,z1(i)及z2(i)可以用式(3)表示。另外,δ(i)为实数,并且,z1(i)和z2(i)在相同时间以相同频率(相同频带)从发送装置发送。在式(3)中,相位变更的值不限于式(2),例如可以考虑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变更相位的方法。
并且,如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那样,作为式(1)及式(3)中的(预编码)矩阵,可以考虑式(5)至式(36)等。(但是,预编码矩阵不限于此。(关于实施方式1也同样。))
插入部207A将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A、导频码元信号(pa(t))(t:时间)(251A)、前导码信号252、控制信息码元信号253、控制信号2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00中包含的帧结构的信息,输出基于帧结构的基带信号208A。
同样地,插入部207B将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06B、导频码元信号(pb(t))(251B)、前导码信号252、控制信息码元信号253、控制信号2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00中包含的帧结构的信息,输出基于帧结构的基带信号208B。
相位变更部209A将基带信号208A以及控制信号2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00对基带信号208A进行相位变更,输出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10A。将基带信号208A设为码元编号i(i为0以上的整数)的函数,表示为x’(i)。于是,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10A(x(i))能够表示为x(i)=ej×ε(i)×x’(i)。(j为虚数单位)
另外,如在实施方式1等中说明的那样,作为相位变更部209A的动作,也可以是非专利文献2、非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CDD(Cyclic Delay Diversity)(CSD(Cyclic ShiftDiversity))。并且,作为相位变更部209A的特征,有对存在于频率轴方向的码元进行相位变更这一点(对数据码元、导频码元、控制信息码元等实施相位变更。)。
图3是图1的无线部107_A以及107_B的结构的一例,在实施方式1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图4是图1的发送信号108_A的帧结构,在实施方式1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图5是图1的发送信号108_B的帧结构,在实施方式1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在图4的载波A、时刻$B存在码元,且在图5的载波A、时刻$B存在码元时,图4的载波A、时刻$B的码元和图5的载波A、时刻$B的码元在相同时间以相同频率发送。另外,关于帧结构,不限于图4、图5,图4、图5只不过是帧结构的例子。
而且,图4、图5中的其他码元是相当于“图2中的前导码信号252、控制信息码元信号253”的码元,因此,在与图4的其他码元403在相同时刻且相同频率(相同载波)的图5的其他码元503传输控制信息的情况下,传输相同的数据(相同控制信息)。
另外,假设接收装置同时接收图4的帧和图5的帧,但即使仅接收图4的帧、或者仅接收图5的帧,接收装置也能够获得发送装置发送的数据。
图6表示与用于生成图2的控制信息信号253的控制信息生成相关的部分的结构的一例,在实施方式1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图7表示图1的天线部#A(109_A)、天线部#B(109_B)的结构的一例(天线部#A(109_A)、天线部#B(109_B)由多个天线构成的例子。),在实施方式1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图8表示图1的发送装置发送例如图4、图5的帧结构的发送信号时接收该调制信号的接收装置的结构的一例,在实施方式1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图10表示图8的天线部#X(801X)、天线部#Y(801Y)的结构的一例。(天线部#X(801X)天线部#Y(801Y)是由多个天线构成的例子。)关于图10,在实施方式1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接着,如图1所示,发送装置的信号处理部106如图18所示,插入相位变更部205B和相位变更部209A。对其特征和此时的效果进行说明。
如使用图4、图5说明的那样,对通过使用第一序列进行映射而获得的映射后的信号s1(i)(201A)(i是码元编号,i是0以上的整数。)和通过使用第二序列进行映射而获得的映射后的信号s2(i)(201B)实施预编码(加权合成),对所获得的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A、204B中的一方进行相位变更的是相位变更部205B。并且,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A和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06B以相同频率、相同时间被发送。因此,在图4、图5中,对图5的数据码元502实施相位变更。(在图18的情况下,相位变更部205对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B实施了相位变更,因此对图5的数据码元502实施了相位变更。在对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A实施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对图4的数据码元402实施相位变更。关于这一点,在后面进行说明。)
例如,图11是对图5的帧提取出从载波1到载波5、从时刻$4到时刻$6的图。另外,与图5相同,501是导频码元,502是数据码元,503是其他码元。
如上述那样,在图11所示的码元中,相位变更部205B对(载波1、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2、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3、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4、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5、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1、时刻$6)的数据码元、(载波2、时刻$6)的数据码元、(载波4、时刻$6)的数据码元、(载波5、时刻$6)的数据码元实施相位变更。
因此,在图11所示的码元中,将(载波1、时刻$5)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 ×δ15(i)”,将(载波2、时刻$5)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δ25(i)”,将(载波3、时刻$5)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δ35(i)”,将(载波4、时刻$5)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δ45(i)”,将(载波5、时刻$5)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δ55(i)”,将(载波1、时刻$6)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δ16(i)”,将(载波2、时刻$6)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δ26(i)”,将(载波4、时刻$6)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δ46(i)”,将(载波5、时刻$6)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δ56(i)”。
另一方面,在图11所示的码元中,(载波1、时刻$4)的其他码元,(载波2、时刻$4)的其他码元、(载波3、时刻$4)的其他码元,(载波4、时刻$4)的其他码元、(载波5、时刻$4)的其他码元以及(载波3、时刻$6)的导频码元不是相位变更部205B的相位变更的对象。
这一点是相位变更部205B的特征点。另外,与作为图11中的相位变更的对象的(载波1、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2、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3、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4、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5、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1、时刻$6)的数据码元、(载波2、时刻$6)的数据码元、(载波4、时刻$6)的数据码元以及(载波5、时刻$6)的数据码元在“相同载波、相同时刻”,如图4所示,配置数据载波。即,在图4中,(载波1、时刻$5)是数据码元,(载波2、时刻$5)是数据码元,(载波3、时刻$5)是数据码元,(载波4、时刻$5)是数据码元,(载波5、时刻$5)是数据码元,(载波1、时刻$6)是数据码元,(载波2、时刻$6)是数据码元,(载波4、时刻$6)是数据码元,(载波5、时刻$6)是数据码元。(即,进行MIMO传输(传输多个流)的数据码元是相位变更部205B的相位变更的对象。)
另外,作为相位变更部205B对数据码元实施的相位变更的例子,如式(2)所示,有对数据码元进行有规则(相位变更的周期N)的相位变更的方法。(但是,对数据码元实施的相位变更方法不限于此。)
由此,能够获得在直达波主导的环境,特别是在LOS环境时,进行MIMO传输(传输多个流)的数据码元的接收装置中的数据接收质量提高的效果。对该效果进行说明。
例如,假设在图1的映射部104中使用的调制方式是QPSK(Quadrature PhaseShift Keying)。(图18的映射后的信号201A是QPSK的信号,另外,映射后的信号201B也是QPSK的信号。即,发送两个QPSK的流。)于是,在图8的信号处理部811中,例如使用信道估计信号806_1、806_2,获得16个候选信号点。(QPSK能够传输2比特,通过两个流传输共计4比特。因此,存在24=16个候选信号点)(另外,使用信道估计信号808_1、808_2而获得另外的16个候选信号点,但由于说明相同,以对使用信道估计信号806_1、806_2获得的16个候选信号点为焦点,进行说明。)
此时的状态的一例如图12所示。图12(A)、图12(B)都是横轴为同相I,纵轴为正交Q,在同相I-正交Q平面中,存在16个候选信号点。(16个候选信号点中的一个是发送装置发送的信号点。因此,称为“16个候选信号点”。)
当处于直达波主导的环境,特别是LOS环境时,
第一实例:
考虑不存在图18的相位变更部205B的情况(即,不进行由图18的相位变更部205B进行的相位变更的情况)。
在“第一实例”的情况下,由于不进行相位变更,因此可能陷于如图12的(A)所示的状态。进入了图12(A)的状态的情况下,存在如“信号点1201和1202”、“信号点1203、1204、1205、1206”、“信号点1207、1208”那样,信号点密集(信号点间的距离近)的部分,因此在图8的接收装置中,数据接收质量有可能降低。
为了克服该问题,在图18中插入相位变更部205B。当插入相位变更部205B时,根据码元编号i,如图12(A)所示的存在信号点密集(信号点间的距离近)的部分的码元编号与如图12(B)所示的“信号点间的距离长”这样的码元编号混在一起。对于该状态,由于导入了纠错编码,所以能够获得高纠错能力,在图8的接收装置中,能够获得高数据接收质量。
此外,在图18中,对于导频码元、前导码等用于解调(检波)数据码元的、用于进行信道估计的“导频码元、前导码”,在图18的相位变更部205B中不进行相位变更,由此,在数据码元中,能够实现“根据码元编号i,如图12(A)所示的存在信号点密集(信号点间的距离近)的部分的码元编号与如图12(B)所示的‘信号点间的距离长’的码元编号混在一起”。
但是,即使对导频码元、前导码等用于对数据码元进行解调(检波)的、用于进行信道估计的“导频码元、前导码”,在图18的相位变更部205B中进行相位变更,也存在“在数据码元中,能够实现‘根据码元编号i,如图12(A)所示的存在信号点密集(信号点间的距离近)的部分的码元编号与如图12(B)所示的“信号点间的距离长”那样的码元编号混在一起’”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对导频码元、前导码附加某种条件来进行相位变更。例如,可以考虑设置与对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的规则不同的规则,并“对导频码元和/或前导码实施相位变更”的方法。作为例子,有对数据码元有规则地实施周期N的相位变更,对导频码元和/或前导码规则地实施周期M的相位变更的方法。(设N、M为2以上的整数。)
如之前所记载的那样,相位变更部209A将基带信号208A以及控制信号2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00对基带信号208A进行相位变更,输出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10A。设基带信号208A为码元编号i(设i为0以上的整数)的函数,表示为x’(i)。于是,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10A(x(i))能够表示为x(i)=ej×ε(i)×x’(i)。(j为虚数单位)而且,作为相位变更部209A的动作,也可以是非专利文献2、非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CDD(Cyclic Delay Diversity)(CSD(Cyclic Shift Diversity))。并且,作为相位变更部209A的特征,有对存在于频率轴方向的码元进行相位变更这一点(对数据码元、导频码元、控制信息码元等实施相位变更。(因此,在该实例的情况下,成为码元编号i的对象的码元是数据码元、导频码元、控制信息码元、前导码(其他码元)等。)。(图18的情况下,相位变更部209A对基带信号208A实施了相位变更,因此对图4记载的各码元实施相位变更。)
因此,在图4的帧中,对于从时刻$1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码元都是其他码元403。),图18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
同样,
“对于从时刻$2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码元都是其他码元403。),图18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3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码元都是其他码元403。),图18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4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码元都是其他码元403。),图18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5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401或数据码元402)。),图18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6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401或数据码元402)。),图18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7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401或数据码元402)。),图18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8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401或数据码元402)。),图18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9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401或数据码元402)。),图18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10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401或数据码元402。),图18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11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401或数据码元402)。),图18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
……
图13是与图1的发送信号108_A的图4不同的帧结构,在实施方式1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图14是与图1的发送信号108_B的图5不同的帧结构,在实施方式1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在图13的载波A、时刻$B存在码元且在图14的载波A、时刻$B存在码元时,图13的载波A、时刻$B的码元和图14的载波A、时刻$B的码元以相同时间、相同频率发送。另外,图13、图14的帧结构只不过是例子。
而且,图13、图14中的其他码元是相当于“图18中的前导码信号252、控制信息码元信号253”的码元,因此,在与图13的其他码元403以相同时刻且相同频率(相同载波)的图14的其他码元503传输控制信息的情况下,传输相同的数据(相同控制信息)。
另外,假设接收装置同时接收图13的帧和图14的帧,但即使仅接收图13的帧或者仅接收图14的帧,接收装置也能够获得发送装置发送的数据。
相位变更部209A将基带信号208A以及控制信号2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00对基带信号208A进行相位变更,输出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10A。设基带信号208A是码元码元编号i(设i为0以上的整数)的函数,表示为x’(i)。于是,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10A(x(i))能够表示为x(i)=ej×ε(i)×x’(i)。(j为虚数单位)而且,作为相位变更部209A的动作,也可以是非专利文献2、非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CDD(Cyclic Delay Diversity)(CSD(Cyclic ShiftDiversity))。并且,作为相位变更部209A的特征,对存在于频率轴方向的码元进行相位变更(对数据码元、导频码元、控制信息码元等实施相位变更。此时,空码元也可以认为是相位变更的对象。(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成为码元编号i的对象的码元是数据码元、导频码元、控制信息码元、前导码(其他码元)、空码元等。)。但是,即使对空码元进行相位变更,相位变更前的信号和相位变更后的信号也相同(同相分量I为零(0),并且正交分量Q为零(0))。因此,空码元也可以解释为不是相位变更的对象。(在图18的情况下,相位变更部209A对基带信号208A实施了相位变更,因此对图13记载的各码元实施相位变更。)
因此,在图13的帧中,从时刻$1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全部成为其他码元403。),图18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同样,
“对于从时刻$2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码元都是其他码元403。),图18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3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码元都是其他码元403。),图18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4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码元都是其他码元403。),图18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5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401或数据码元402)。),图18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6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401或数据码元402)。),图18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7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401或数据码元402)。),图18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8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401或数据码元402)。),图18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9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401或数据码元402)。),图18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10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401或者数据码元402。),图18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11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401或数据码元402)。),图18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
将相位变更部209A中的相位变更值表示为Ω(i)。基带信号208A是x’(i),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10A是x(i)。因此,x(i)=Ω(i)×x’(i)成立。
例如,将相位变更的值设定为式(38)。(设Q为2以上的整数,Q为相位变更的周期。)(j为虚数单位)其中,式(38)只不过是例子,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也可以以具有周期Q的方式设定Ω(i)以进行相位变更。
另外,例如,在图4、图13中,也可以对相同载波赋予相同的相位变更值,对每个载波设定相位变更值。例如,如下所述。
·相对于图4、图13中的载波1,不依赖于时刻,将相位变更值设为式(39)。
·相对于图4、图13中的载波2,不依赖于时刻,将相位变更值设为式(40)。
·相对于图4、图13中的载波3,不依赖于时刻,将相位变更值设为式(41)。
·相对于图4、图13中的载波4,不依赖于时刻,将相位变更值设为式(42)。
……
以上是图18的相位变更部209A的动作例。
对通过图18的相位变更部209A获得的效果进行说明。
设在“图4以及图5的帧”、或者“图13以及图14的帧”的其他的码元403、503中,包含控制信息码元。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在与其他的码元403相同时刻且相同频率(相同载波)的图5的其他码元503中,在传输控制信息的情况下,发送相同数据(相同的控制信息)。
然而,考虑以下情况。
实例2:
使用图1的天线部#A(109_A)或天线部#B(109_B)中的任意一方的天线部发送控制信息码元。
在如“实例2”那样发送的情况下,由于发送控制信息码元的天线数为1,所以与“使用天线部#A(109_A)和天线部#B(109_B)这两者发送控制信息码元”的情况相比,空间分集的增益变小,因此,在“实例2”时,即使在图8的接收装置中接收,数据接收质量也降低。因此,在数据接收质量的提高这一点上,最好“使用天线部#A(109_A)和天线部#B(109_B)这两者发送控制信息码元”。
实例3:
使用图1的天线部#A(109_A)和天线部#B(109_B)这两者发送控制信息码元。但是,在图18中的相位变更部209A中不进行相位变更。
在如“实例3”那样发送的情况下,由于从天线部#A109_A发送的调制信号与从天线部#B109_B发送的调制信号相同(或者存在特定的相位的偏移),因此根据电波的传播环境,在图8的接收装置中,有可能成为非常差的接收信号,并且有可能两者的调制信号受到相同多路径的影响。由此,在图8的接收装置中,存在数据接收质量降低的课题。
为了减轻该问题,在图18中设置相位变更部209A。由此,在时间或频率方向上变更相位,因此在图8的接收装置中,能够降低成为差的接收信号的可能性。另外,由于从天线部#A109_A发送的调制信号所受到的多路径的影响和从天线部#B109_B发送的调制信号所受到的多路径的影响存在差异的可能性高,因此,获得分集增益的可能性高,由此,在图8的接收装置中,数据接收质量提高。
根据以上的理由,在图18中,设置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
在其他码元403和其他码元503中,除了控制信息码元之外,例如,包含用于信号检测的码元、用于进行频率同步/时间同步的码元、用于信道估计的码元(用于进行传播路径变动的估计的码元)以用于对控制信息码元进行解调/解码。另外,在“图4以及图5的帧”或者“图13以及图14的帧”中包含导频码元401、501,通过使用这些码元,能够更高精度地进行控制信息码元的解调/解码。
而且,在“图4以及图5的帧”或者“图13以及图14的帧”中,通过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使用相同频率(频带)、相同时间,进行多个流的传输(进行MIMO传输。)。为了解调这些数据码元,使用其他码元403以及其他码元503中包含的用于信号检测的码元、用于进行频率同步/时间同步的码元、用于信道估计的码元(用于估计传播路径变动的的码元)。
此时,如之前所述,“其他码元403和其他码元503中包含的用于进行信号检测的码元、用于进行频率同步/时间同步的码元、用于信道估计的码元(用于估计传播路径变动的码元)”,如前述那样,通过相位变更部209A进行相位变更。
在这种状况下,对于数据码元402和数据码元502(在上述说明的情况下,是对于数据码元402),在未反映该处理的情况下,在接收装置中,对数据码元402和数据码元502解调/解码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反映了对在相位变更部209A中进行的相位变更的处理的解调/解码,其处理变得复杂的可能性高。(对“其他码元403和其他码元503中包含的用于信号检测的码元、用于进行频率同步/时间同步的码元、用于信道估计的码元(用于估计传播路径变化的码元)”通过相位变更部209A进行相位改变)
但是,如图18所示,在相位变更部209A中,对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在上述的说明的情况下,是对数据码元402)实施了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在接收装置中,使用“在其他码元403和其他码元503中包含的用于检测信号的码元、用于进行频率同步/时间同步的码元、用于信道估计的码元(用于进行传播路径变动的估计的码元)”并进行了估计,具有如此使用信道估计信号(传播路径变化的估计信号)能够(简单地)进行数据码元402和数据码元502的解调/解码这样的优点。
此外,如图18所示,在相位变更部209A中,对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在上述的说明的情况下,是对数据码元402)实施了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可以减小多路径中的、在频率轴上的电场强度的急剧下降的影响,由此,有可能获得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的数据接收质量提高的效果。
这样,“实施相位变更部205B的相位变更的码元的对象”和“实施相位变更部209A的相位变更的码元的对象”不同的点成为特征点。
如以上那样,通过图18的相位变更部205B进行相位变更,特别是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的、特别是在LOS环境中,能够获得接收装置中的数据接收质量提高的效果,并且通过图18的相位变更部209A进行相位变更,例如“图4以及图5的帧”或者“图13以及图14的帧”中包含的控制信息码元的、接收装置中的接收质量提高,并且能够获得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的解调/解码的动作变得简单的效果。
另外,通过利用图18的相位变更部205B进行相位变更,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的、特别是在LOS环境中,能够获得接收装置中的数据接收质量提高的效果,进而,对于数据码元402和数据码元502,通过图18的相位变更部209A进行相位变更,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的接收质量提高。
另外,式(38)中的Q也可以为-2以下的整数,此时,设相位变更的周期为Q的绝对值。关于这一点,也能够应用于实施方式1。
(实施方式3)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与实施方式1中的图2不同的结构的实施方法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中的例如基站、接入点、广播台等发送装置的结构的一例,详细内容在实施方式1中进行了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信号处理部106将映射后的信号105_1、105_2、信号组110、控制信号1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100进行信号处理,输出信号处理后的信号106_A、106_B。此时,将信号处理后的信号106_A表示为u1(i),将信号处理后的信号106_B表示为u2(i)(i为码元编号,例如,设i为0以上的整数。)。另外,使用图19对信号处理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图19表示了图1中的信号处理部106的结构的一例。加权合成部(预编码部)203将映射后的信号201A(相当于图1的映射后的信号105_1)、以及映射后的信号201B(相当于图1的映射后的信号105_2)、以及控制信号200(相当于图1的控制信号1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00进行加权合成(预编码),输出加权后的信号204A以及加权后的信号204B。此时,将映射后的信号201A表示为s1(t),将映射后的信号201B表示为s2(t),将加权后的信号204A表示为z1(t),将加权后的信号204B表示为z2’(t)。另外,t作为一例而设为时间。(s1(t)、s2(t)、z1(t)、z2’(t)设为以复数来定义。(因此,也可以是实数))
在此,作为时间的函数进行处理,但也可以设为“频率(载波编号)”的函数,也可以设为“时间/频率”的函数。另外,也可以设为“码元编号”的函数。这一点在实施方式1中也相同。
加权合成部(预编码部)203进行式(1)的运算。
然后,相位变更部205B将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B以及控制信号2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00,对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B实施相位变更,输出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06B。另外,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06B以z2(t)表示,设z2(t)用复数定义。(也可以是实数。)
对相位变更部205B的具体动作进行说明。在相位变更部205B中,设例如对z2’(i)实施y(i)的相位变更。因此,能够表示为z2(i)=y(i)×z2’(i)。(i表示码元编号(i为0以上的整数))
例如,将相位变更的值如式(2)那样设定。(N为2以上的整数,设N为相位变更的周期。)(N设定为3以上的奇数时,数据接收质量有可能提高。)但是,式(2)只不过是例子,并不限于此。因此,用相位变更值y(i)=ej×δ(i)表示。
此时,z1(i)和z2(i)可以用式(3)表示。另外,δ(i)为实数。并且,z1(i)和z2(i)以相同时间、相同频率(相同频带)从发送装置发送。在式(3)中,相位变更的值不限于式(2),例如可以考虑周期性地、规则地变更相位的方法。
并且,如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那样,作为式(1)及式(3)中的(预编码)矩阵,可考虑式(5)至式(36)等。(但是,预编码矩阵不限于此。(关于实施方式1也同样。))
插入部207A将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A、导频码元信号(pa(t))(t:时间)(251A)、前导码信号252、控制信息码元信号253、控制信号2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00中包含的帧结构的信息,输出基于帧结构的基带信号208A。
同样地,插入部207B将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06B、导频码元信号(pb(t))(251B)、前导码信号252、控制信息码元信号253、控制信号2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00中包含的帧结构的信息,输出基于帧结构的基带信号208B。
相位变更部209A将基带信号208A以及控制信号2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00对基带信号208A进行相位变更,输出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10A。基带信号208A是码元编号i(设i为0以上的整数)的函数,表示为x’(i)。于是,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10A(x(i))能够表示为x(i)=ej×ε(i)×x’(i)。(j为虚数单位)
另外,如在实施方式1等中说明的那样,作为相位变更部209A的动作,也可以是非专利文献2、非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CDD(Cyclic Delay Diversity)(CSD(Cyclic ShiftDiversity))。并且,作为相位变更部209A的特征,有对存在于频率轴方向的码元进行相位变更这一点(对数据码元、导频码元、控制信息码元等实施相位变更。)。
相位变更部209B将基带信号208B以及控制信号2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00对基带信号208B进行相位变更,输出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10B。将基带信号208B设为码元编号i(设i为0以上的整数)的函数,表示为y’(i)。于是,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10B(y(i))能够表示为y(i)=ej×τ(i)×y’(i)。(j为虚数单位)
另外,如在实施方式1等中说明的那样,作为相位变更部209B的动作,也可以是非专利文献2、非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CDD(Cyclic Delay Diversity)(CSD(Cyclic ShiftDiversity))。并且,作为相位变更部209B的特征,有对存在于频率轴方向的码元进行相位变更(对数据码元、导频码元、控制信息码元等实施相位变更。)。
这里的特征点在于,基于ε(i)的相位变更方法和基于τ(i)的相位变更方法不同。或者,相位变更部209A中设定的CDD(Cyclic Delay Diversity)(CSD(Cyclic ShiftDiversity))的循环延迟量的值与相位变更部209B中设定的CDD(Cyclic DelayDiversity)(CSD(Cyclic Shift Diversity))的循环延迟量的值是不同的点。
图3是图1的无线部107_A以及107_B的结构的一例,在实施方式1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图4是图1的发送信号108_A的帧结构,在实施方式1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图5是图1的发送信号108_B的帧结构,在实施方式1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在图4的载波A、时刻$B存在码元且在图5的载波A、时刻$B存在码元时,图4的载波A、时刻$B的码元和图5的载波A、时刻$B的码元以相同时间、相同频率发送。另外,关于帧结构,不限于图4、图5,图4、图5只不过是帧结构的例子。
而且,图4、图5中的其他码元是相当于“图2中的前导码信号252、控制信息码元信号253”的码元,因此,在与图4的其他码元403相同时刻且相同频率(相同载波)的图5的其他码元503传输控制信息的情况下,传输相同的数据(相同控制信息)。
另外,假设接收装置同时接收图4的帧和图5的帧,但即使仅接收图4的帧、或者仅接收图5的帧,接收装置也能够获得发送装置发送的数据。
图6表示与用于生成图2的控制信息信号253的控制信息生成相关的部分的结构的一例,在实施方式1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图7表示图1的天线部#A(109_A)、天线部#B(109_B)的结构的一例(天线部#A(109_A)、天线部#B(109_B)由多个天线构成的例子。),在实施方式1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图8表示图1的发送装置发送例如图4、图5的帧结构的发送信号时接收该调制信号的接收装置的结构的一例,在实施方式1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图10表示图8的天线部#X(801X)、天线部#Y(801Y)的结构的一例。(天线部#X(801X)天线部#Y(801Y)是由多个天线构成的例子。)关于图10,在实施方式1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接着,如图1所示,发送装置的信号处理部106如图19所示,插入相位变更部205B和相位变更部209A、209B。对其特征和此时的效果进行说明。
如使用图4、图5说明的那样,对通过使用第一序列进行映射而获得的映射后的信号s1(i)(201A)(设i是码元编号,i是0以上的整数。)和通过使用第二序列进行映射而获得的映射后的信号s2(i)(201B)实施预编码(加权合成),对所获得的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A、204B中的一方进行相位变更的是相位变更部205B。并且,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A和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06B以相同频率、相同时间发送。因此,在图4、图5中,对图5的数据码元502实施相位变更。(图19的情况下,相位变更部205对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B实施了相位变更,因此对图5的数据码元502实施了相位变更。在对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A实施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对图4的数据码元402实施相位变更。关于这一点,在后面进行说明。)
例如,图11是对图5的帧提取了载波1到载波5、时刻$4到时刻$6的图。另外,与图5相同,501是导频码元,502是数据码元,503是其他码元。
如上述那样,在图11所示的码元中,相位变更部205B对(载波1、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2、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3、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4、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5、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1、时刻$6)的数据码元、(载波2、时刻$6)的数据码元、(载波4、时刻$6)的数据码元、(载波5、时刻$6)的数据码元实施相位变更。
因此,在图11所示的码元中,设(载波1、时刻$5)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为“ej ×δ15(i)”,设(载波2、时刻$5)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为“ej×δ25(i)”,设(载波3、时刻$5)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为“ej×δ35(i)”,设(载波4、时刻$5)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为“ej ×δ45(i)”,设(载波5、时刻$5)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为“ej×δ55(i)”,设(载波1、时刻$6)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为“ej×δ16(i)”,设(载波2、时刻$6)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为“ej ×δ26(i)”,设(载波4、时刻$6)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为“ej×δ46(i)”,设(载波5、时刻$6)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为“ej×δ56(i)”。
另一方面,在图11所示的码元中,(载波1、时刻$4)的其他码元、(载波2、时刻$4)的其他码元、(载波3、时刻$4)的其他码元、(载波4、时刻$4)的其他码元、(载波5、时刻$4)的其他码元,(载波3、时刻$6)的导频码元不是相位变更部205B的相位变更的对象。
这一点是相位变更部205B的特征点。另外,与作为图11中的相位变更的对象的(载波1、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2、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3、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4、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5、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1、时刻$6)的数据码元、(载波2、时刻$6)的数据码元、(载波4、时刻$6)的数据码元、(载波5、时刻$6)的数据码元在“相同载波、相同时刻”,如图4所示,配置数据载波。即,在图4中,(载波1、时刻$5)是数据码元、(载波2、时刻$5)是数据码元、(载波3、时刻$5)是数据码元、(载波4、时刻$5)是数据码元、(载波5、时刻$5)为数据码元、(载波1、时刻$6)是数据码元、(载波2、时刻$6)是数据码元、(载波4、时刻$6)是数据码元、(载波5、时刻$6)是数据码元。(即,进行MIMO传输(传输多个流)的数据码元是相位变更部205B的相位变更的对象。)
另外,作为相位变更部205B对数据码元实施的相位变更的例子,如式(2)所示,有对数据码元进行有规则(相位变更的周期N)的相位变更的方法。(但是,对数据码元实施的相位变更方法不限于此。)
由此,能够获得直达波主导的环境,特别是在LOS环境时,进行MIMO传输(传输多个流)的数据码元的接收装置中的数据接收质量提高的效果。对该效果进行说明。
例如,设在图1的映射部104中使用的调制方式是QPSK(Quadrature Phase ShiftKeying)。(图19的映射后的信号201A是QPSK的信号,另外,映射后的信号201B也是QPSK的信号。即,发送两个QPSK的流。)于是,在图8的信号处理部811中,例如使用信道估计信号806_1、806_2,获得16个候选信号点。(QPSK能够传输2比特,通过2个流传输共计4比特。因此,存在24=16个候选信号点)(另外,使用信道估计信号808_1、808_2而获得另外的16个候选信号点,但由于说明相同,以对使用信道估计信号806_1、806_2获得的16个候选信号点为焦点,进行说明。)
此时的状态的一例如图12所示。图12(A)、图12(B)的横轴都为同相I,纵轴为正交Q,在同相I-正交Q平面中,存在16个候选信号点。(16个候选信号点中的一个是发送装置发送的信号点。因此,称为“16个候选信号点”。)
当处于直达波主导的环境,特别是LOS环境时,
第一实例:
考虑不存在图19的相位变更部205B的情况(即,不进行由图19的相位变更部205B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
在“第一实例”的情况下,由于不进行相位变更,因此可能陷于如图12的(A)所示的状态。进入了图12(A)的状态的情况下,存在如“信号点1201和1202”、“信号点1203、1204、1205、1206”、“信号点1207、1208”那样,信号点密集(信号点间的距离近)的部分,因此在图8的接收装置中,数据接收质量有可能降低。
为了克服该问题,在图19中插入相位变更部205B。当插入相位变更部205B时,根据码元编号i,如图12(A)所示的存在信号点密集(信号点间的距离近)的部分的码元编号与如图12(B)所示的“信号点间的距离长”这样的码元编号混在一起。对于该状态,由于导入了纠错编码,所以能够获得高纠错能力,在图8的接收装置中,能够获得高数据接收质量。
另外,在图19中,对于导频码元、前导码等用于解调(检波)数据码元的、用于进行信道估计的“导频码元、前导码”,在图19的相位变更部205B中不进行相位变更。由此,在数据码元中,能够实现“根据码元编号i,如图12(A)所示的存在信号点密集(信号点间的距离近)的部分的码元编号与如图12(B)所示的‘信号点间的距离长’的码元编号混在一起”。
但是,即使对导频码元、前导码等用于对数据码元进行解调(检波)的、用于进行信道估计的“导频码元、前导码”,在图19的相位变更部205B中进行相位变更,也存在“在数据码元中,能够实现‘根据码元编号i,如图12(A)所示的存在信号点密集(信号点间的距离近)的部分的码元编号与如图12(B)所示的“信号点间的距离长”的码元编号混在一起’”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对导频码元、前导码附加某种条件来进行相位变更。例如,可以考虑设置与对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的规则不同的规则,并“对导频码元和/或前导码实施相位变更”的方法。作为例子,有对数据码元规则地实施周期N的相位变更,对导频码元和/或前导码规则地实施周期M的相位变更的方法。(设N、M为2以上的整数。)
如之前所记载的那样,相位变更部209A将基带信号208A以及控制信号2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00对基带信号208A进行相位变更,输出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10A。设基带信号208A为码元编号i(设i为0以上的整数)的函数,表示为x’(i)。于是,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10A(x(i))能够表示为x(i)=ej×ε(i)×x’(i)。(j为虚数单位)而且,作为相位变更部209A的动作,也可以是非专利文献2、非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CDD(Cyclic Delay Diversity)(CSD(Cyclic Shift Diversity))。并且,作为相位变更部209A的特征,有对存在于频率轴方向的码元进行相位变更这一点(对数据码元、导频码元、控制信息码元等实施相位变更。(因此,在该实例的情况下,成为码元编号i的对象的码元是数据码元、导频码元、控制信息码元、前导码(其他码元)等。)。(图19的情况下,相位变更部209A对基带信号208A实施了相位变更,因此对图4记载的各码元实施相位变更。)
因此,在图4的帧中,对于从时刻$1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码元都是其他码元403。),图19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
同样,
“对于从时刻$2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码元都是其他码元403。),图19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3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码元都是其他码元403。),图19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4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码元都是其他码元403。),图19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5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401或数据码元402)。),图19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6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401或数据码元402)。),图19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7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401或数据码元402)。),图19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8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401或数据码元402)。),图19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9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401或数据码元402)。),图19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10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401或数据码元402。),图19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11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401或数据码元402)。),图19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
……
如之前所记载的那样,相位变更部209B将基带信号208B以及控制信号2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00对基带信号208B进行相位变更,输出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10B。设基带信号208B为码元编号i(设i为0以上的整数)的函数,设表示为y’(i)。于是,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10B(y(i))能够表示为y(i)=ej×τ(i)×y’(i)。(j为虚数单位)而且,作为相位变更部209B的动作,也可以是非专利文献2、非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CDD(Cyclic Delay Diversity)(CSD(Cyclic Shift Diversity))。并且,有对作为相位变更部209B的特征,对存在于频率轴方向的码元进行相位变更这一点(对数据码元、导频码元、控制信息码元等实施相位变更。(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成为码元编号i的对象的码元是数据码元、导频码元、控制信息码元、前导码(其他码元)等。)。(图19的情况下,相位变更部209B对基带信号208B实施了相位变更,因此对图5记载的各码元实施相位变更。)
因此,在图5的帧中,对于从时刻$1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码元都是其他码元503。),图19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
同样,
“对于从时刻$2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码元都是其他码元503。),图19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3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码元都是其他码元503。),图19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4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码元都是其他码元503。),图19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5”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501或数据码元502)。),图19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6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501或数据码元502)。),图19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7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501或数据码元502)。),图19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8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501或数据码元502)。),图19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9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501或数据码元502)。),图19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10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501或数据码元502。),图19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11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501或数据码元502)。),图19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
图13是与图1的发送信号108_A的图4不同的帧结构,在实施方式1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图14是与图1的发送信号108_B的图5不同的帧结构,在实施方式1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在图13的载波A、时刻$B存在码元且在图14的载波A、时刻$B存在码元时,图13的载波A、时刻$B的码元和图14的载波A、时刻$B的码元以相同时间、相同频率发送。另外,图13、图14的帧结构只不过是例子。
而且,图13、图14中的其他码元是相当于“图19中的前导码信号252、控制信息码元信号253”的码元,因此,在与图13的其他码元403以相同时刻、相同频率(相同载波)的图14的其他码元503传输控制信息的情况下,传输相同的数据(相同控制信息)。
另外,假设接收装置同时接收图13的帧和图14的帧,但即使仅接收图13的帧或者仅接收图14的帧,接收装置也能够获得发送装置发送的数据。
相位变更部209A将基带信号208A以及控制信号2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00对基带信号208A进行相位变更,输出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10A。设基带信号208A是码元码元编号i(设i为0以上的整数)的函数,表示为x’(i)。于是,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10A(x(i))能够表示为x(i)=ej×ε(i)×x’(i)。(j为虚数单位)而且,作为相位变更部209A的动作,也可以是非专利文献2、非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CDD(Cyclic Delay Diversity)(CSD(Cyclic ShiftDiversity))。并且,作为相位变更部209A的特征,是对存在于频率轴方向的码元进行相位变更这一点(对数据码元、导频码元、控制信息码元等实施相位变更。此时,空码元也可以被考虑为相位变更的对象。(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成为码元编号i的对象的码元是数据码元、导频码元、控制信息码元、前导码(其他码元)、空码元等。)。但是,即使对空码元进行相位变更,相位变更前的信号和相位变更后的信号也相同(同相分量I为零(0),并且正交分量Q为零(0))。因此,空码元也可以解释为不是相位变更的对象。(在图19的情况下,相位变更部209A对基带信号208A实施了相位变更,因此对图13记载的各码元实施相位变更。)
因此,在图13的帧中,从时刻$1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全部成为其他码元403。),图19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同样,
“对于从时刻$2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码元都是其他码元403。),图19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3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码元都是其他码元403。),图19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4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码元都是其他码元403。),图19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5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401或数据码元402)。),图19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6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401或数据码元402)。),图19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7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401或数据码元402)。),图19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8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401或数据码元402)。),图19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9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401或数据码元402)。),图19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10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401或者数据码元402。),图19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11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401或数据码元402)。),图19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
将相位变更部209A中的相位变更值表示为Ω(i)。基带信号208A是x’(i),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10A是x(i)。因此,x(i)=Ω(i)×x’(i)成立。
例如,将相位变更的值设定为式(38)。(设Q为2以上的整数,Q为相位变更的周期。)(j为虚数单位)其中,式(38)只不过是例子,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也可以以具有周期Q的方式设定Ω(i)以进行相位变更。
另外,例如,在图4、图13中,也可以对相同载波赋予相同的相位变更值,对每个载波设定相位变更值。例如,如下所述。
·相对于图4、图13中的载波1,不依赖于时刻,将相位变更值设为式(39)。
·相对于图4、图13中的载波2,不依赖于时刻,将相位变更值设为式(40)。
·相对于图4、图13中的载波3,不依赖于时刻,将相位变更值设为式(41)。
·相对于图4、图13中的载波4,不依赖于时刻,将相位变更值设为式(42)。
……
以上是图19的相位变更部209A的动作例。
相位变更部209B将基带信号208B以及控制信号2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00对基带信号208B进行相位变更,输出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10B。将基带信号208B设为码元码元编号i(设i为0以上的整数)的函数,表示为y’(i)。于是,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10B(y(i))能够表示为y(i)=ej×τ(i)×y’(i)。(j为虚数单位)而且,作为相位变更部209B的动作,也可以是非专利文献2、非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CDD(Cyclic Delay Diversity)(CSD(Cyclic ShiftDiversity))。并且,作为相位变更部209B的特征,对存在于频率轴方向的码元进行相位变更(对数据码元、导频码元、控制信息码元等实施相位变更。此时,空码元也可以认为是相位变更的对象。(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成为码元编号i的对象的码元是数据码元、导频码元、控制信息码元、前导码(其他码元)、空码元等。)。但是,即使对空码元进行相位变更,相位变更前的信号和相位变更后的信号也相同(同相分量I为零(0),并且正交分量Q为零(0))。因此,空码元也可以解释为不是相位变更的对象。(在图19的情况下,相位变更部209B对基带信号208B实施了相位变更,因此对图14记载的各码元实施相位变更。)
因此,在图14的帧中,从时刻$1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全部成为其他码元503。),图19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同样,
“对于从时刻$2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码元都是其他码元503。),图19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3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码元都是其他码元503。),图19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4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码元都是其他码元503。),图19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5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501或数据码元502)。),图19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6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501或数据码元502)。),图19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7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501或数据码元502)。),图19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8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501或数据码元502)。),图19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9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501或数据码元502)。),图19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10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501或数据码元502。),图19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11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501或数据码元502)。),图19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
将相位变更部209B中的相位变更值表示为Ω(i)。基带信号208B是y’(i),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10B是y(i)。因此,y(i)=Δ(i)×y’(i)成立。
例如,将相位变更的值设定为下式。(设R为2以上的整数,R为相位变更的周期。另外,式(38)的Q和R的值是不同的值即可。)
【数学式49】
(j为虚数单位)其中,式(49)只不过是例子,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也可以以具有周期R的方式设定Δ(i)以进行相位变更。
另外,设相位变更部209A和相位变更部209B的相位变更方法不同。例如,周期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另外,例如,在图5、图14中,也可以对相同载波赋予相同的相位变更值,对每个载波设定相位变更值。例如,如下所述。
·相对于图5、图14中的载波1,不依赖于时刻,将相位变更值设为式(39)。
·相对于图5、图14中的载波2,不依赖于时刻,将相位变更值设为式(40)。
·相对于图5、图14中的载波3,不依赖于时刻,将相位变更值设为式(41)。
·相对于图5、图14中的载波4,不依赖于时刻,将相位变更值设为式(42)。
……
(将相位变更值记述为式(39)、(40)、(41)、(42),但设相位变更部209A和相位变更部209B的相位变更方法不同。)
以上是图19的相位变更部209B的动作例。
对通过图19的相位变更部209A、209B获得的效果进行说明。
设在“图4以及图5的帧”或者“图13以及图14的帧”的其他的码元403、503中,包含控制信息码元。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在与其他码元403相同时刻且相同频率(相同载波)的图5的其他码元503传输控制信息的情况下,发送相同数据(相同的控制信息)。
然而,考虑以下情况。
实例2:
使用图1的天线部#A(109_A)或天线部#B(109_B)中的任意一方的天线部发送控制信息码元。
在如“实例2”那样发送的情况下,由于发送控制信息码元的天线数为1,所以与使用“天线部#A(109_A)和天线部#B(109_B)这两者发送控制信息码元”的情况相比,空间分集的增益变小,因此,在“情况2”时,即使在图8的接收装置中接收,数据接收质量也降低。因此,在提高的数据接收质量这一点上,最好使用“天线部#A(109_A)和天线部#B(109_B)这两者发送控制信息码元”。
实例3:
使用图1的天线部#A(109_A)和天线部#B(109_B)这两者发送控制信息码元。但是,在图19中的相位变更部209A、209B中不进行相位变更。
在如“实例3”那样发送的情况下,由于从天线部#A109_A发送的调制信号与从天线部#B109_B发送的调制信号相同(或者存在特定的相位的偏移),因此根据电波的传播环境,在图8的接收装置中,有可能成为非常差的接收信号,并且有可能两者的调制信号受到相同多路径的影响。由此,在图8的接收装置中,存在数据接收质量降低的课题。
为了减轻该问题,在图19中设置相位变更部209A、209B。由此,在时间或频率方向上变更相位,因此在图8的接收装置中,能够降低成为差的接收信号的可能性。另外,由于从天线部#A109_A发送的调制信号所受到的多路径的影响和从天线部#B109_B发送的调制信号所受到的多路径的影响存在差异的可能性高,因此,获得分集增益的可能性高,由此,在图8的接收装置中,数据接收质量提高。
根据以上的理由,在图19中,设置相位变更部209A、209B,实施了相位变更。
在其他码元403及其他码元503中,除了控制信息码元之外,包含例如,用于信号检测的码元、用于进行频率同步/时间同步的码元、用于信道估计的码元(用于进行传播路径变动的估计的码元)用于对控制信息码元进行解调/解码。另外,在“图4以及图5的帧”或者“图13以及图14的帧”中包含导频码元401、501,通过使用这些码元,能够更高精度地进行控制信息码元的解调/解码。
而且,在“图4以及图5的帧”或者“图13以及图14的帧”中,通过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使用相同频率(频带)、相同时间,进行多个流的传输(进行MIMO传输。)。为了解调这些数据码元,使用其他码元403以及其他码元503中包含的用于信号检测的码元、用于进行频率同步/时间同步的码元、用于信道估计的码元(用于进行传播路径变动的估计的码元)。
此时,如先前所述,“其他码元403和其他码元503中包含的用于信号检测的码元、用于进行频率同步/时间同步的码元、用于信道估计的码元(用于进行传播路径变动的估计的码元)”通过相位变更部209A、209B进行相位变更。
在这样的状况中,对于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在未反映该处理的情况下,在接收装置中,在对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解调/解码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反映了对于在相位变更部209A、209B中进行的相位变更的处理的解调/解码,其处理变得复杂的可能性高。(由于通过相位改变部209A、209B对“其他码元403以及其他码元503中包含的用于信号检测的码元、用于进行频率同步/时间同步的码元、用于信道估计的码元(用于估计传播路径变动的码元)”进行相位改变)
但是,如图19所示,在相位变更部209A、209B中,对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实施了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具有如下优点:在接收装置中,使用“其他码元403以及其他码元503中包含的用于信号检测的码元、用于进行频率同步/时间同步的码元、用于信道估计信号(用于进行传播路径变动的估计的码元)”进行了估计,能够使用这样估计出的信道估计信号(用于进行传播路径变动的估计的码元)来(简单地)进行对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的解调/解码。
此外,如图19所示,在相位变更部209A、209B中,对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实施了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可以减小多路径中的、在频率轴上的电场强度的急剧下降的影响,由此,有可能获得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的数据接收质量提高的效果。
这样,“实施相位变更部205B的相位变更的码元的对象”与“实施相位变更部209A、209B的相位变更的码元的对象”不同的点成为特征点。
如以上那样,通过由图19的相位变更部205B进行相位变更,能够获得如下效果: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的在接收装置中的数据接收质量提高,特别是在LOS环境中;并且,通过由图19的相位变更部209A、209B进行相位变更,能够获得如下效果:例如“图4以及图5的帧”或者“图13以及图14的帧”中包含的控制信息码元的在接收装置中的接收质量提高,并且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的解调/解码的动作变得简单。
另外,通过由图19的相位变更部205B进行相位变更,能够获得如下效果: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的在接收装置中的数据接收质量提高,特别是在LOS环境中;进而,通过对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由图19的相位变更部209A、209B进行相位变更,从而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的接收质量提高。
另外,式(38)中的Q可以为-2以下的整数,此时,设相位变更的周期为Q的绝对值。关于这一点,也能够应用于实施方式1。
并且,式(49)中的R可以为-2以下的整数,此时,设相位变更的周期为R的绝对值。
此外,若考虑补充1中说明的内容,则设在相位变更部209A中设定的循环延迟量和在相位变更部209B中设定的循环延迟量为不同的值即可。
(实施方式4)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与实施方式1中的图2不同的结构的实施方法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中的例如基站、接入点、广播台等发送装置的结构的一例,详细内容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信号处理部106将映射后的信号105_1、105_2、信号组110、控制信号1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100进行信号处理,输出信号处理后的信号106_A、106_B。此时,将信号处理后的信号106_A表示为u1(i),将信号处理后的信号106_B表示为u2(i)(i为码元编号,例如,设i为0以上的整数。)。另外,使用图20对信号处理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图20表示了图1中的信号处理部106的结构的一例。加权合成部(预编码部)203将映射后的信号201A(相当于图1的映射后的信号105_1)、以及映射后的信号201B(相当于图1的映射后的信号105_2)、以及控制信号200(相当于图1的控制信号1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00进行加权合成(预编码),输出加权后的信号204A以及加权后的信号204B。此时,将映射后的信号201A表示为s1(t),将映射后的信号201B表示为s2(t),将加权后的信号204A表示为z1'(t),将加权后的信号204B表示为z2'(t)。另外,t作为一例而设为时间。(s1(t)、s2(t)、z1’(t)、z2’(t)设为以复数来定义。(因此,也可以是实数))
在此是作为时间的函数进行处理,但也可以作为“频率(载波编号)”的函数,也可以作为“时间/频率”的函数。另外,也可以作为“码元编号”的函数。这一点在实施方式1中也相同。
加权合成部(预编码部)203进行以下的运算。
【数学式50】
然后,相位变更部205A将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A以及控制信号2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00,对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A实施相位变更,输出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06A。另外,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06A用z1(t)表示,z1(t)由复数定义。(也可以是实数。)
对相位变更部205A的具体动作进行说明。在相位变更部205A中例如对z1’(i)实施w(i)的相位变更。因此,能够表示为z1(i)=w(i)×z1’(i)。(i为码元编号(设i为0以上的整数))
例如,如下设定相位变更的值。
【数学式51】
(设M是2以上的整数,M是相位变更的周期。)(M设定为3以上的奇数时,数据接收质量有可能提高。但是,式(51)只不过是例子,并不限于此。因此,由相位变更值w(i)=ej×λ(i)表示。
然后,相位变更部205B将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B以及控制信号2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00,对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B实施相位变更,输出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06B。另外,将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06B以z2(t)表示,z2(t)由复数定义。(也可以是实数。)
对相位变更部205B的具体动作进行说明。在相位变更部205B中,设例如对z2’(i)实施y(i)的相位变更。因此,能够表示为z2(i)=y(i)×z2’(i)。(i为码元编号(设i为0以上的整数))
例如,将相位变更的值如式(2)那样设定。(设N为2以上的整数,N为相位变更的周期。N≠M)(N设定为3以上的奇数时,数据接收质量有可能提高。但是,式(2)只不过是例子,并不限于此。因此,由相位变更值y(i)=ej×δ(i)表示。
此时,z1(i)和z2(i)可以用下式表示。
【数学式52】
另外,δ(i)和λ(i)为实数。并且,z1(i)和z2(i)以相同时间、相同频率(相同频带)从发送装置发送。在式(52)中,相位变更的值不限于式(2)、式(52),例如,可以考虑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变更相位的方法。
并且,如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那样,作为式(50)及式(52)中的(预编码)矩阵,可以考虑式(5)至式(36)等。(但是,预编码矩阵不限于此。(关于实施方式1也同样。))
插入部207A将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A、导频码元信号(pa(t))(t:时间)(251A)、前导码信号252、控制信息码元信号253、控制信号2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00中包含的帧结构的信息,输出基于帧结构的基带信号208A。
同样地,插入部207B将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06B、导频码元信号(pb(t))(251B)、前导码信号252、控制信息码元信号253、控制信号2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00中包含的帧结构的信息,输出基于帧结构的基带信号208B。
相位变更部209B将基带信号208B以及控制信号2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00对基带信号208B进行相位变更,输出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10B。将基带信号208B设为码元编号i(i为0以上的整数)的函数,表示为x’(i)。于是,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10B(x(i))能够表示为x(i)=ej×ε(i)×x’(i)。(j为虚数单位)
另外,如在实施方式1等中说明的那样,作为相位变更部209B的动作,也可以是非专利文献2、非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CDD(Cyclic Delay Diversity)(CSD(Cyclic ShiftDiversity))。并且,作为相位变更部209B的特征,有对存在于频率轴方向的码元进行相位变更这一点(对数据码元、导频码元、控制信息码元等实施相位变更。)。
图3是图1的无线部107_A以及107_B的结构的一例,在实施方式1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图4是图1的发送信号108_A的帧结构,在实施方式1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图5是图1的发送信号108_B的帧结构,在实施方式1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在图4的载波A、时刻$B存在码元且在图5的载波A、时刻$B中在码元时,图4的载波A、时刻$B的码元和图5的载波A、时刻$B的码元在相同时间、相同频率发送。另外,关于帧结构,不限于图4、图5,图4、图5只不过是帧结构的例子。
而且,图4、图5中的其他码元是相当于“图2中的前导码信号252、控制信息码元信号253”的码元,因此,在与图4的其他码元403相同时刻且相同频率(相同载波)的图5的其他码元503传输控制信息的情况下,传输相同的数据(相同控制信息)。
另外,假设接收装置同时接收图4的帧和图5的帧,但即使仅接收图4的帧、或者仅接收图5的帧,接收装置也能够获得发送装置发送的数据。
图6表示与用于生成图2的控制信息信号253的控制信息生成相关的部分的结构的一例,在实施方式1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图7表示图1的天线部#A(109_A)、天线部#B(109_B)的结构的一例(天线部#A(109_A)、天线部#B(109_B)由多个天线构成的例子。),在实施方式1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图8表示图1的发送装置发送例如图4、图5的帧结构的发送信号时接收该调制信号的接收装置的结构的一例,在实施方式1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图10表示图8的天线部#X(801X)、天线部#Y(801Y)的结构的一例。(天线部#X(801X)天线部#Y(801Y)是由多个天线构成的例子。)关于图10,在实施方式1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接着,如图1所示,发送装置的信号处理部106如图20所示,插入相位变更部205A、205B和相位变更部209A。对其特征和此时的效果进行说明。
如使用图4、图5说明的那样,对通过使用第一序列进行映射而获得的映射后的信号s1(i)(201A)(设i是码元编号,i是0以上的整数。)和通过使用第二序列进行映射而获得的映射后的信号s2(i)(201B)实施预编码(加权合成),对所获得的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A、204B进行相位变更的是相位变更部205A、205B。并且,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06A和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06B在相同频率、相同时间被发送。因此,在图4、图5中,对图4的数据码元402、图5的数据码元502实施相位变更。
例如,图11是对图4的帧提取出从载波1到载波5、从时刻$4到时刻$6的图。另外,与图4相同,401是导频码元,402是数据码元,403是其他码元。
如上述那样,在图11所示的码元中,相位变更部205A对(载波1、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2、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3、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4、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5、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1、时刻$6)的数据码元、(载波2、时刻$6)的数据码元、(载波4、时刻$6)的数据码元、(载波5、时刻$6)的数据码元实施相位变更。
因此,在图11所示的码元中,将(载波1、时刻$5)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 ×λ15(i)”,将(载波2、时刻$5)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λ25(i)”,将(将载波3、时刻$5)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λ35(i)”,将(载波4、时刻$5)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λ45(i)”,将(载波5、时刻$5)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λ55(i)”,将(载波1、时刻$6)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λ16(i)”,将(载波2、时刻$6)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λ26(i)”,将(载波4、时刻$6)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λ46(i)”,将(载波5、时刻$6)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λ56(i)”。
另一方面,在图11所示的码元中,(载波1、时刻$4)的其他码元、(载波2、时刻$4)的其他码元、(载波3、时刻$4)其他码元、(载波4、时刻$4)的其他码元、(载波5、时刻$4)的其他码元、(载波3、时刻$6)的导频码元不是相位变更部205A的相位变更的对象。
这一点是相位变更部205A的特征点。另外,与作为图11中的相位变更的对象的(载波1、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2、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3、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4、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5、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1、时刻$6)的数据码元、(载波2、时刻$6)的数据码元、(载波4、时刻$6)的数据码元、(载波5、时刻$6)的数据码元在“相同载波、相同时刻”,如图4所示,配置数据载波。即,在图4中,(载波1、时刻$5)是数据码元,(载波2、时刻$5)是数据码元,(载波3、时刻$5)是数据码元,(载波4、时刻$5)是数据码元,(载波5、时刻$5)为数据码元,(载波1、时刻$6)是数据码元,(载波2、时刻$6)是数据码元、(载波4、时刻$6)是数据码元,(载波5、时刻$6)是数据码元。(即,进行MIMO传输(传输多个流)的数据码元是相位变更部205A的相位变更的对象。)
另外,作为相位变更部205A对数据码元实施的相位变更的例子,如式(50)所示,有对数据码元进行有规则(相位变更的周期N)的相位变更的方法。(但是,对数据码元实施的相位变更方法不限于此。)
例如,图11是对图5的帧提取出从载波1到载波5、从时刻$4到时刻$6的图。另外,与图5相同,501是导频码元,502是数据码元,503是其他码元。
如上述那样,在图11所示的码元中,相位变更部205B对(载波1、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2、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3、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4、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5、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1、时刻$6)的数据码元、(载波2、时刻$6)的数据码元、(载波4、时刻$6)的数据码元、(载波5、时刻$6)的数据码元实施相位变更。
因此,在图11所示的码元中,将(载波1、时刻$5)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 ×δ15(i)”,将(载波2、时刻$5)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δ25(i)”,将(载波3、时刻$5)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δ35(i)”,将(载波4、时刻$5)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δ45(i)”,将(载波5、时刻$5)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δ55(i)”,将(载波1、时刻$6)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δ16(i)”,将(载波2、时刻$6)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δ26(i)”,将(载波4、时刻$6)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δ46(i)”,将(载波5、时刻$6)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δ56(i)”。
另一方面,在图11所示的码元中,(载波1、时刻$4)的其他码元、(载波2、时刻$4)的其他码元、(载波3、时刻$4)的其他码元、(载波4、时刻$4)的其他码元、(载波5、时刻$4)的其他码元、(载波3、时刻$6)的导频码元不是相位变更部205B的相位变更的对象。
这一点是相位变更部205B的特征点。另外,与作为图11中的相位变更的对象的(载波1、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2、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3、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4、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5、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1、时刻$6)的数据码元、(载波2、时刻$6)的数据码元、(载波4、时刻$6)的数据码元、(载波5、时刻$6)的数据码元在“相同载波、相同时刻”,如图4所示,配置数据载波。即,在图4中,(载波1、时刻$5)是数据码元、(载波2、时刻$5)是数据码元,(载波3、时刻$5)是数据码元,(载波4、时刻$5)是数据码元,(载波5、时刻$5)是数据码元,(载波1、时刻$6)是数据码元,(载波2、时刻$6)是数据码元,(载波4、时刻$6)是数据码元,(载波5、时刻$6)是数据码元。(即,进行MIMO传输(传输多个流)的数据码元是相位变更部205B的相位变更的对象。)
另外,作为相位变更部205B对数据码元实施的相位变更的例子,如式(2)所示,有对数据码元进行有规则(相位变更的周期N)的相位变更的方法。(但是,对数据码元实施的相位变更方法不限于此。)
由此,能够获得在直达波主导的环境特别是在LOS环境时,进行MIMO传输(传输多个流)的数据码元的接收装置中的数据接收质量提高的效果。对该效果进行说明。
例如,设在图1的映射部104中使用的调制方式是QPSK(Quadrature Phase ShiftKeying)。(图18的映射后的信号201A是QPSK的信号,另外,映射后的信号201B也是QPSK的信号。即,发送两个QPSK的流。)于是,在图8的信号处理部811中,例如使用信道估计信号806_1、806_2,获得16个候选信号点。(QPSK能够传输2比特,通过2个流传输共计4比特。因此,存在24=16个候选信号点(另外,使用信道估计信号808_1、808_2而获得另外的16个候选信号点,但由于说明相同,以对使用信道估计信号806_1、806_2获得的16个候选信号点为焦点,进行说明。)
此时的状态的一例如图12所示。图12(A)、图12(B)都是横轴为同相I,纵轴为正交Q,在同相I-正交Q平面中,存在16个候选信号点。(16个候选信号点中的一个是发送装置发送的信号点。因此,称为“16个候选信号点”。)
当处于直达波主导的环境,特别是LOS环境时,
第一实例:
考虑不存在图20的相位变更部205A及205B的情况(即,不进行图20的相位变更部205A、205B的相位变更的情况)
在“第一实例”的情况下,由于不进行相位变更,因此可能陷于如图12的(A)所示的状态。进入了图12(A)的状态的情况下,存在如“信号点1201和1202”、“信号点1203、1204、1205、1206”、“信号点1207、1208”那样信号点密集(信号点间的距离近)的部分,因此在图8的接收装置中,数据接收质量有可能降低。
为了克服该问题,在图20中插入相位变更部205A、205B。当插入相位变更部205A、205B时,根据码元编号i,如图12(A)所示的存在信号点密集(信号点间的距离近)的部分的码元编号与如图12(B)所示的“信号点间的距离长”这样的码元编号混在一起。对于该状态,由于导入了纠错编码,所以能够获得高纠错能力,在图8的接收装置中,能够获得高数据接收质量。
另外,在图20中,对于导频码元、前导码等用于解调(检波)数据码元的、用于进行信道估计的“导频码元、前导码”,在图20的相位变更部205A、205B中不进行相位变更。由此,在数据码元中,能够实现“根据码元编号i,如图12(A)所示的存在信号点密集(信号点间的距离近)的部分的码元编号与如图12(B)所示的‘信号点间的距离长’的码元编号混在一起”。
但是,即使对导频码元、前导码等用于对数据码元进行解调(检波)的、用于进行信道估计的“导频码元、前导码”,在图20的相位变更部205A、205B中进行了相位变更,也存在“在数据码元中,能够实现‘根据码元编号i,如图12(A)所示的存在信号点密集(信号点间的距离近)的部分的码元编号与如图12(B)所示的“信号点间的距离长”那样的码元编号混在一起’”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对导频码元、前导码附加某种条件来进行相位变更。例如,可以考虑设置与对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的规则不同的规则,并“对导频码元和/或前导码实施相位变更”的方法。作为例子,有对数据码元规则地实施周期N的相位变更,对导频码元和/或前导码有规则地实施周期M的相位变更的方法。(设N、M为2以上的整数。)
如之前所记载的那样,相位变更部209B将基带信号208B以及控制信号2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00对基带信号208B进行相位变更,输出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10B。设基带信号208B为码元编号i(设i为0以上的整数)的函数,表示为x’(i)。于是,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10B(x(i))能够表示为x(i)=ej×ε(i)×x’(i)。(j为虚数单位)而且,作为相位变更部209B的动作,也可以是非专利文献2、非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CDD(Cyclic Delay Diversity)(CSD(Cyclic Shift Diversity))。并且,作为相位变更部209B的特征,有对存在于频率轴方向的码元进行相位变更这一点(对数据码元、导频码元、控制信息码元等实施相位变更。(因此,在该实例的情况下,成为码元编号i的对象的码元是数据码元、导频码元、控制信息码元、前导码(其他码元)等。)。(图20的情况下,相位变更部209B对基带信号208B实施了相位变更,因此对图5记载的各码元实施相位变更。)
因此,在图5的帧中,对于从时刻$1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码元都是其他码元503。),图20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
同样,
“对于从时刻$2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码元都是其他码元503。),图20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3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码元都是其他码元503。),图20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4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码元都是其他码元503。),图20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5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501或数据码元502)。),图20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6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501或数据码元502)。),图20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7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501或数据码元502)。),图20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8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501或数据码元502)。),图20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9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501或数据码元502)。),图20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10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501或数据码元502。),图20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11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501或数据码元502)。),图20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
……
图13是与图1的发送信号108_A的图4不同的帧结构,在实施方式1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图14是与图1的发送信号108_B的图5不同的帧结构,在实施方式1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在图13的载波A、时刻$B存在码元且在图14的载波A、时刻$B存在码元时,图13的载波A、时刻$B的码元和图14的载波A、时刻$B的码元以相同时间、相同频率发送。另外,图13、图14的帧结构只不过是例子。
而且,图13、图14中的其他码元是相当于“图20中的前导码信号252、控制信息码元信号253”的码元,因此,在与图13的其他码元403相同时刻且相同频率(相同载波)的图14的其他码元503传输控制信息的情况下,传输相同的数据(相同控制信息)。
另外,假设接收装置同时接收图13的帧和图14的帧,但即使仅接收图13的帧或者仅接收图14的帧,接收装置也能够获得发送装置发送的数据。
相位变更部209B将基带信号208B以及控制信号2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00对基带信号208B进行相位变更,输出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10B。设基带信号208B为码元码元编号i(设i为0以上的整数)的函数,表示为x’(i)。于是,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10B(x(i))能够表示为x(i)=ej×ε(i)×x’(i)。(j为虚数单位)而且,作为相位变更部209B的动作,也可以是非专利文献2、非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CDD(Cyclic Delay Diversity)(CSD(Cyclic ShiftDiversity))。并且,作为相位变更部209B的特征,对存在于频率轴方向的码元进行相位变更(对数据码元、导频码元、控制信息码元等实施相位变更。此时,空码元也可以认为是相位变更的对象。(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成为码元编号i的对象的码元是数据码元、导频码元、控制信息码元、前导码(其他码元)、空码元等。)。但是,即使对空码元进行相位变更,相位变更前的信号和相位变更后的信号也相同(同相分量I为零(0),并且正交分量Q为零(0))。因此,空码元也可以解释为不是相位变更的对象。(在图20的情况下,相位变更部209B对基带信号208B实施了相位变更,因此对图14记载的各码元实施相位变更。)
因此,在图14的帧中,从时刻$1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全部成为其他码元503。),图20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同样,
“对于从时刻$2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码元都是其他码元503。),图20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3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码元都是其他码元503。),图20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4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码元都是其他码元503。),图20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5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501或数据码元502)。),图20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6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501或数据码元502)。),图20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7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501或数据码元502)。),图20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8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501或数据码元502)。),图20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9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501或数据码元502)。),图20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10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501或数据码元502。),图20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11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501或数据码元502)。),图20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
将相位变更部209B中的相位变更值表示为Ω(i)。基带信号208B是x’(i),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10B是x(i)。因此,x(i)=Ω(i)×x’(i)成立。
例如,将相位变更的值设定为式(38)。(设Q为2以上的整数,Q为相位变更的周期。)(j为虚数单位)其中,式(38)只不过是例子,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也可以以具有周期Q的方式设定Ω(i)以进行相位变更。
另外,例如,在图5、图14中,也可以对相同载波赋予相同的相位变更值,对每个载波设定相位变更值。例如,如下所述。
·相对于图5、图14中的载波1,不依赖于时刻,将相位变更值设为式(39)。
·相对于图5、图14中的载波2,不依赖于时刻,将相位变更值设为式(40)。
·相对于图5、图14中的载波3,不依赖于时刻,将相位变更值设为式(41)。
·相对于图5、图14中的载波4,不依赖于时刻,将相位变更值设为式(42)。
……
以上是图20的相位变更部209B的动作例。
对通过图20的相位变更部209B获得的效果进行说明。
设在“图4以及图5的帧”或者“图13以及图14的帧”的其他码元403、503中,包含控制信息码元。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在与其他码元403相同时刻且相同频率(相同载波)的图5的其他码元503传输控制信息的情况下,发送相同数据(相同的控制信息)。
然而,考虑以下情况。
实例2:
使用图1的天线部#A(109_A)或天线部#B(109_B)中的任意一方的天线部发送控制信息码元。
在如“实例2”那样发送的情况下,由于发送控制信息码元的天线数为1,所以与“使用天线部#A(109_A)和天线部#B(109_B)这两者发送控制信息码元”的情况相比,空间分集的增益变小,因此,在“实例2”时,即使在图8的接收装置中接收,数据接收质量也降低。因此,在数据接收质量的提高这一点上,最好“使用天线部#A(109_A)和天线部#B(109_B)这两者发送控制信息码元”。
实例3:
使用图1的天线部#A(109_A)和天线部#B(109_B)这两者发送控制信息码元。但是,在图20中的相位变更部209B不进行相位变更。
在如“实例3”那样发送的情况下,由于从天线部#A109_A发送的调制信号与从天线部#B109_B发送的调制信号相同(或者存在特定的相位的偏移),因此根据电波的传播环境,在图8的接收装置中,有可能成为非常差的接收信号,并且有可能两者的调制信号受到相同多路径的影响。由此,在图8的接收装置中,存在数据接收质量降低的课题。
为了减轻该问题,在图20中设置相位变更部209B。由此,在时间或频率方向上变更相位,因此在图8的接收装置中,能够降低成为差的接收信号的可能性。另外,由于从天线部#A109_A发送的调制信号所受到的多路径的影响和从天线部#B109_B发送的调制信号所受到的多路径的影响存在差异的可能性高,因此,获得分集增益的可能性高,由此,在图8的接收装置中,数据接收质量提高。
根据以上的理由,在图20中,设置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了相位变更。
在其他码元403及其他码元503中,除了控制信息码元之外,包含例如,用于信号检测的码元、用于进行频率同步/时间同步的码元、用于信道估计的码元(用于进行传播路径变动的估计的码元)以用于对控制信息码元进行解调/解码。另外,在“图4以及图5的帧”或者“图13以及图14的帧”中包含导频码元401、501,通过使用这些码元,能够更高精度地进行控制信息码元的解调/解码。
而且,在“图4以及图5的帧”或者“图13以及图14的帧”中,通过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使用相同频率(频带)、相同时间,进行了多个流的传输(进行MIMO传输。)。为了解调这些数据码元,使用其他码元403以及其他码元503中包含的用于信号检测的码元、用于进行频率同步/时间同步的码元、用于信道估计的码元(用于进行传播路径变动的估计的码元)。
此时,如先前所述,“其他码元403以及其他码元503中包含的用于信号检测的码元、用于进行频率同步/时间同步的码元、用于信道估计的码元(用于进行传播路径变动的估计的码元)通过相位改变部209B进行相位变更。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在上述说明的情况下,是对于数据码元502),在未反映该处理的情况下,在接收装置中,在对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解调/解码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反映了对于在相位变更部209B中进行的相位变更的处理的解调/解码,其处理变得复杂的可能性高。(由于通过相位变更部209B对“其他码元403以及其他码元503中包含的用于信号检测的码元、用于进行频率同步/时间同步的码元、用于信道估计的码元(用于进行传播路径变动的估计的码元)进行相位变更。
但是,如图20所示,在相位变更部209B中,对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在上述说明的情况下,是对数据码元502)实施了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具有如下优点:在接收装置中,“其他码元403以及其他码元503中包含的用于信号检测的码元、用于进行频率同步/时间同步的码元、用于信道估计的码元(用于进行传播路径变动的估计的码元)”进行了估计,使用这样估计出的信道估计信号(传播路径变动的估计信号)来(简单地)进行对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的解调/解码。
此外,如图20所示,在相位变更部209B中,对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在上述说明的情况下,是对数据码元502)实施了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可以减小多路径中的、在频率轴上的电场强度的急剧下降的影响,由此,有可能获得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的数据接收质量提高的效果。
这样,“实施相位变更部205A、205B的相位变更的码元的对象”和“实施相位变更部209B的相位变更的码元的对象”不同的点成为特征点。
如以上那样,通过图20的相位变更部205A、205B进行相位变更,能够获得如下效果: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的在接收装置中的数据接收质量提高,特别是在LOS环境中;并且,通过图20的相位变更部209B进行相位变更,能够获得如下效果:例如“图4以及图5的帧”或者“图13以及图14的帧”中包含的控制信息码元在接收装置中的接收质量提高;并且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的解调/解码的动作变得简单。
另外,通过由图20的相位变更部205A、205B进行相位变更,能够获得如下效果: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的在接收装置中的数据接收质量提高,特别是在在LOS环境中;进而,通过对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由图20的相位变更部209B进行相位变更,从而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的接收质量提高。
另外,式(38)中的Q可以为-2以下的整数,此时,设相位变更的周期为Q的绝对值。关于这一点,也能够应用于实施方式1。
(实施方式5)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与实施方式1中的图2不同的结构的实施方法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中的例如基站、接入点、广播台等发送装置的结构的一例,详细内容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信号处理部106将映射后的信号105_1、105_2、信号组110、控制信号1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100进行信号处理,输出信号处理后的信号106_A、106_B。此时,将信号处理后的信号106_A表示为u1(i),将信号处理后的信号106_B表示为u2(i)(设i为码元编号,例如,i为0以上的整数。)。另外,使用图21对信号处理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图21表示了图1中的信号处理部106的结构的一例。加权合成部(预编码部)203将映射后的信号201A(相当于图1的映射后的信号105_1)、以及映射后的信号201B(相当于图1的映射后的信号105_2)、以及控制信号200(相当于图1的控制信号1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00进行加权合成(预编码),输出加权后的信号204A以及加权后的信号204B。此时,将映射后的信号201A表示为s1(t),将映射后的信号201B表示为s2(t),将加权后的信号204A表示为z1’(t),将加权后的信号204B表示为z2’(t)。另外,t作为一例而设为时间。(s1(t)、s2(t)、z1’(t)、z2’(t)设为以复数来定义。(因此,也可以是实数))
在此,作为时间的函数进行处理,但也可以作为“频率(载波编号)”的函数,也可以作为“时间/频率”的函数。另外,也可以作为“码元编号”的函数。这一点在实施方式1中也相同。
加权合成部(预编码部)203进行式(49)的运算。
然后,相位变更部205A将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A以及控制信号2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00,对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A实施相位变更,输出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06A。另外,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06A用z1(t)表示,z1(t)由复数定义。(也可以是实数。)
对相位变更部205A的具体动作进行说明。设相位变更部205A例如对z1’(i)实施w(i)的相位变更。因此,能够表示为z1(i)=w(i)×z1’(i)。(i为码元编号(设i为0以上的整数))
例如,将相位变更的值如式(50)那样设定。
(设M是2以上的整数,M是相位变更的周期。)(M设定为3以上的奇数时,数据接收质量有可能提高。但是,式(50)只不过是例子,并不限于此。因此,设相位变更值用w(i)=ej ×λ(i)表示。
然后,相位变更部205B将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B以及控制信号2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00,对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B实施相位变更,输出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06B。另外,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06B以z2(t)表示,z2(t)由复数定义。(也可以是实数。)
对相位变更部205B的具体动作进行说明。在相位变更部205B中,例如设对z2’(i)实施y(i)的相位变更。因此,能够表示为z2(i)=y(i)×z2'(i)。(i为码元编号(设i为0以上的整数))
例如,将相位变更的值如式(2)那样设定。(设N为2以上的整数,N为相位变更的周期。N≠M)(N设定为3以上的奇数时,数据接收质量有可能提高。但是,式(2)只不过是例子,并不限于此。因此,设用相位变更值y(i)=ej×δ(i)表示。
此时,z1(i)和z2(i)可以用式(51)表示。
另外,δ(i)和λ(i)为实数。并且,z1(i)和z2(i)在相同时间、相同频率(相同频带)从发送装置发送。在式(51)中,相位变更的值不限于式(2)、式(51),例如,可以考虑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变更相位的方法。
并且,如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那样,作为式(49)及式(51)中的(预编码)矩阵,可考虑式(5)至式(36)等。(但是,预编码矩阵不限于此。(关于实施方式1也同样。))
插入部207A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A、导频码元信号(pa(t))(t)(t:时间)(251A)、前导码信号252、控制信息码元信号253、控制信号2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00中包含的帧结构的信息,输出基于帧结构的基带信号208A。
同样地,插入部207B将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06B、导频码元信号(pb(t))(251B)、前导码信号252、控制信息码元信号253、控制信号2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00中包含的帧结构的信息,输出基于帧结构的基带信号208B。
相位变更部209B将基带信号208B以及控制信号2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00对基带信号208B进行相位变更,输出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10B。设基带信号208B为码元编号i(设i为0以上的整数)的函数,表示为x’(i)。于是,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10B(x(i))能够表示为x(i)=ej×ε(i)×x’(i)。(j为虚数单位)
另外,如在实施方式1等中说明的那样,作为相位变更部209B的动作,也可以是非专利文献2、非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CDD(Cyclic Delay Diversity)(CSD(Cyclic ShiftDiversity))。并且,作为相位变更部209B的特征,有对存在于频率轴方向的码元进行相位变更这一点(对数据码元、导频码元、控制信息码元等实施相位变更。)。
图3是图1的无线部107_A以及107_B的结构的一例,在实施方式1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图4是图1的发送信号108_A的帧结构,在实施方式1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图5是图1的发送信号108_B的帧结构,在实施方式1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在图4的载波A、时刻$B存在码元且在图5的载波A、时刻$B中存在码元时,图4的载波A、时刻$B的码元和图5的载波A、时刻$B的码元在相同时间、相同频率发送。另外,关于帧结构,不限于图4、图5,图4、图5只不过是帧结构的例子。
而且,图4、图5中的其他码元是相当于“图2中的前导码信号252、控制信息码元信号253”的码元,因此,在与图4的其他码元403相同时刻且相同频率(相同载波)的图5的其他码元503传输控制信息的情况下,传输相同的数据(相同控制信息)。
另外,假设接收装置同时接收图4的帧和图5的帧,但即使仅接收图4的帧、或者仅接收图5的帧,接收装置也能够获得发送装置发送的数据。
图6表示与用于生成图2的控制信息信号253的控制信息生成相关的部分的结构的一例,在实施方式1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图7表示图1的天线部#A(109_A)、天线部#B(109_B)的结构的一例(天线部#A(109_A)、天线部#B(109_B)由多个天线构成的例子。),在实施方式1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图8表示图1的发送装置发送例如图4、图5的帧结构的发送信号时接收该调制信号的接收装置的结构的一例,在实施方式1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图10表示图8的天线部#X(801X)、天线部#Y(801Y)的结构的一例。(天线部#X(801X)天线部#Y(801Y)是由多个天线构成的例子。)关于图10,在实施方式1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接着,如图1所示,发送装置的信号处理部106如图21所示,插入相位变更部205A、205B和相位变更部209B。对其特征和此时的效果进行说明。
如使用图4、图5说明的那样,对通过使用第一序列进行映射而获得的映射后的信号s1(i)(201A)(设i是码元编号,i是0以上的整数。)和通过使用第二序列进行映射而获得的映射后的信号s2(i)(201B)实施预编码(加权合成),对所获得的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A、204B进行相位变更的是相位变更部205A、205B。并且,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06A和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06B以相同频率、相同时间被发送。因此,在图4、图5中,对图4的数据码元402、图5的数据码元502实施相位变更。
例如,图11是对图4的帧提取出从载波1到载波5、从时刻$4到时刻$6的图。另外,与图4相同,401是导频码元,402是数据码元,403是其他码元。
如上述那样,在图11所示的码元中,相位变更部205A对(载波1、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2、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3、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4、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5、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1、时刻$6)的数据码元、(载波2、时刻$6)的数据码元、(载波4、时刻$6)的数据码元,(载波5、时刻$6)的数据码元实施相位变更。
因此,在图11所示的码元中,将(载波1、时刻$5)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 ×λ15(i)”,将(载波2、时刻$5)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λ25(i)”,将(载波3、时刻$5)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λ35(i)”,将(载波4、时刻$5)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λ45(i)”,将(载波5、时刻$5)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λ55(i)”,将(载波1、时刻$6)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λ16(i)”,将(载波2、时刻$6)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λ26(i)”,将(载波4、时刻$6)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λ46(i)”,将(载波5、时刻$6)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λ56(i)”。
另一方面,在图11所示的码元中,(载波1、时刻$4)的其他码元、(载波2、时刻$4)的其他码元、(载波3、时刻$4)的其他码元、(载波4、时刻$4)的其他码元、(载波5、时刻$4)的其他码元、(载波3、时刻$6)的导频码元不是相位变更部205A的相位变更的对象。
这一点是相位变更部205A的特征点。另外,与图11中的相位变更的对象即(载波1、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2、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3、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4、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5、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1、时刻$6)的数据码元、(载波2、时刻$6)的数据码元、(载波4、时刻$6)的数据码元、(载波5、时刻$6)的数据码元在“相同载波、相同时刻”,如图4所示,配置数据载波。即,在图4中,(载波1、时刻$5)是数据码元,(载波2、时刻$5)是数据码元,(载波3、时刻$5)是数据码元,(载波4、时刻$5)是数据码元,(载波5、时刻$5)为数据码元,(载波1、时刻$6)是数据码元,(载波2、时刻$6)是数据码元,(载波4、时刻$6)是数据码元,(载波5、时刻$6)是数据码元。(即,进行MIMO传输(传输多个流)的数据码元是相位变更部205A的相位变更的对象。)
另外,作为相位变更部205A对数据码元实施的相位变更的例子,如式(50)所示,有对数据码元进行有规则(相位变更的周期N)的相位变更的方法。(但是,对数据码元实施的相位变更方法不限于此。)
例如,图11是对图5的帧提取出从载波1到载波5、从时刻$4到时刻$6的图。另外,与图5相同,501是导频码元,502是数据码元,503是其他码元。
如上述那样,在图11所示的码元中,相位变更部205B对(载波1、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2、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3、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4、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5、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1、时刻$6)的数据码元、(载波2、时刻$6)的数据码元、(载波4、时刻$6)的数据码元、(载波5、时刻$6)的数据码元实施相位变更。
因此,在图11所示的码元中,将(载波1、时刻$5)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 ×δ15(i)”,将(载波2、时刻$5)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δ25(i)”,将(载波3、时刻$5)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δ35(i)”,将(载波4、时刻$5)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δ45(i)”,将(载波5、时刻$5)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δ55(i)”,将(载波1、时刻$6)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δ16(i)”,将(载波2、时刻$6)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δ26(i)”,将(载波4、时刻$6)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δ46(i)”,将(载波5、时刻$6)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δ56(i)”。
另一方面,在图11所示的码元中,(载波1、时刻$4)的其他码元、(载波2、时刻$4)的其他码元、(载波3、时刻$4)的其他码元、(载波4、时刻$4)的其他码元、(载波5、时刻$4)的其他码元、(载波3、时刻$6)的导频码元不是相位变更部205B的相位变更的对象。
这一点是相位变更部205B的特征点。另外,与作为图11中的相位变更的对象的(载波1、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2、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3、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4、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5、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1、时刻$6)的数据码元、(载波2、时刻$6)的数据码元、(载波4、时刻$6)的数据码元、(载波5、时刻$6)的数据码元在“相同载波、相同时刻”,如图4所示,配置数据载波。即,在图4中,(载波1、时刻$5)是数据码元,(载波2、时刻$5)是数据码元,(载波3、时刻$5)是数据码元,(载波4、时刻$5)是数据码元,(载波5、时刻$5)是数据码元,(载波1、时刻$6)是数据码元,(载波2、时刻$6)是数据码元,(载波4、时刻$6)是数据码元,(载波5、时刻$6)是数据码元。(即,进行MIMO传输(传输多个流)数据码元是相位变更部205B的相位变更的对象。)
另外,作为相位变更部205B对数据码元实施的相位变更的例子,如式(2)所示,有对数据码元进行有规则(相位变更的周期N)的相位变更的方法。(但是,对数据码元实施的相位变更方法不限于此。)
由此,能够获得在直达波主导的环境,特别是在LOS环境时,进行MIMO传输(传输多个流)的数据码元的接收装置中的数据接收质量提高的效果。对该效果进行说明。
例如,假设在图1的映射部104中使用的调制方式是QPSK(Quadrature PhaseShift Keying)。(图18的映射后的信号201A是QPSK的信号,另外,映射后的信号201B也是QPSK的信号。即,发送两个QPSK的流。)于是,在图8的信号处理部811中,例如使用信道估计信号806_1、806_2,获得16个候选信号点。(QPSK能够传输2比特,通过2个流传输共计4比特。因此,存在24=16个候选信号点)(另外,使用信道估计信号808_1、808_2而获得另外的16个候选信号点,但由于说明相同,以对使用信道估计信号806_1、806_2获得的16个候选信号点为焦点,进行说明。)
此时的状态的一例如图12所示。图12(A)、图12(B)都是横轴为同相I,纵轴为正交Q,在同相I-正交Q平面中,存在16个候选信号点。(16个候选信号点中的一个是发送装置发送的信号点。因此,称为“16个候选信号点”。)
当处于直达波主导的环境,特别是LOS环境时,
第一实例:
考虑不存在图21的相位变更部205A及205B的情况(即,不进行图21的相位变更部205A、205B的相位变更的情况)
在“第一实例”的情况下,由于不进行相位变更,因此可能陷于如图12的(A)所示的状态。进入了图12(A)的状态的情况下,存在如“信号点1201和1202”、“信号点1203、1204、1205、1206”、“信号点1207、1208”那样信号点密集(信号点间的距离近)的部分,因此在图8的接收装置中,数据接收质量有可能降低。
为了克服该问题,在图21中插入相位变更部205A、205B。当插入相位变更部205A、205B时,根据码元编号i,如图12(A)所示的存在信号点密集(信号点间的距离近)的部分的码元编号与如图12(B)所示的“信号点间的距离长”这样的码元编号混在一起。对于该状态,由于导入了纠错编码,所以能够获得高纠错能力,在图8的接收装置中,能够获得高数据接收质量。
此外,在图21中,对于导频码元、前导码等用于解调(检波)数据码元的、用于进行信道估计的“导频码元、前导码”,在图21的相位变更部205A、205B中不进行相位变更,由此,在数据码元中,能够实现“根据码元编号i,如图12(A)所示的存在信号点密集(信号点间的距离近)的部分的码元编号与如图12(B)所示的‘信号点间的距离长’的码元编号混在一起”。
但是,即使对导频码元、前导码等用于对数据码元进行解调(检波)的、用于进行信道估计的“导频码元、前导码”,在图21的相位变更部205A、205B中进行相位变更,也存在“在数据码元中,能够实现‘根据码元编号i,如图12(A)所示的存在信号点密集(信号点间的距离近)的部分的码元编号与如图12(B)所示的“信号点间的距离长”那样的码元编号混在一起”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对导频码元、前导码附加某种条件来进行相位变更。例如,可以考虑设置与对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的规则不同的规则,并“对导频码元和/或前导码实施相位变更”的方法。作为例子,有对数据码元规则地实施周期N的相位变更,对导频码元和/或前导码规则地实施周期M的相位变更的方法。(设N、M为2以上的整数。)
如之前所记载的那样,相位变更部209A将基带信号208A以及控制信号2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00对基带信号208A进行相位变更,输出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10A。设基带信号208A为码元编号i(设i为0以上的整数)的函数,表示为x’(i)。于是,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10A(x(i))能够表示为x(i)=ej×ε(i)×x’(i)。(j为虚数单位)而且,作为相位变更部209A的动作,也可以是非专利文献2、非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CDD(Cyclic Delay Diversity)(CSD(Cyclic Shift Diversity))。并且,作为相位变更部209A的特征,有对存在于频率轴方向的码元进行相位变更这一点(对数据码元、导频码元、控制信息码元等实施相位变更。)(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成为码元编号i的对象的码元是数据码元、导频码元、控制信息码元、前导码(其他码元)等。)。(在图21的情况下,相位变更部209A对基带信号208A实施了相位变更,因此对图4记载的各码元实施相位变更。)
因此,在图4的帧中,对于从时刻$1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码元都是其他码元403。),图21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
同样,
“对于从时刻$2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码元都是其他码元403。),图21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3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码元都是其他码元403。),图21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4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码元都是其他码元403。),图21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5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401或数据码元402)。),图21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6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401或数据码元402)。),图21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7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401或数据码元402)。),图21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8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401或数据码元402)。),图21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9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401或数据码元402)。),图21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10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401或数据码元402。),图21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11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401或数据码元402)。),图21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
……
图13是与图1的发送信号108_A的图4不同的帧结构,在实施方式1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图14是与图1的发送信号108_B的图5不同的帧结构,在实施方式1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在图13的载波A、时刻$B存在码元且在图14的载波A、时刻$B存在码元时,图13的载波A、时刻$B的码元和图14的载波A、时刻$B的码元在相同时间、相同频率发送。另外,图13、图14的帧结构只不过是例子。
而且,图13、图14中的其他码元是相当于“图21中的前导码信号252、控制信息码元信号253”的码元,因此,在与图13的其他码元403相同时刻且相同频率(相同载波)的图14的其他码元503传输控制信息的情况下,传输相同的数据(相同控制信息)。
另外,假设接收装置同时接收图13的帧和图14的帧,但即使仅接收图13的帧或者仅接收图14的帧,接收装置也能够获得发送装置发送的数据。
相位变更部209A将基带信号208A以及控制信号2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00对基带信号208A进行相位变更,输出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10A。设基带信号208A是码元码元编号i(设i为0以上的整数)的函数,表示为x’(i)。于是,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10A(x(i))能够表示为x(i)=ej×ε(i)×x’(i)。(j为虚数单位)而且,作为相位变更部209A的动作,也可以是非专利文献2、非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CDD(Cyclic Delay Diversity)(CSD(Cyclic ShiftDiversity))。并且,作为相位变更部209A的特征,有对存在于频率轴方向的码元进行相位变更这一点(对数据码元、导频码元、控制信息码元等实施相位变更。此时,空码元也可以认为是相位变更的对象。(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成为码元编号i的对象的码元是数据码元、导频码元、控制信息码元、前导码(其他码元)、空码元等。)。但是,即使对空码元进行相位变更,相位变更前的信号和相位变更后的信号也相同(同相分量I为零(0),并且正交分量Q为零(0))。因此,空码元也可以解释为不是相位变更的对象。(在图21的情况下,相位变更部209A对基带信号208A实施了相位变更,因此对图13记载的各码元实施相位变更。)
因此,在图13的帧中,从时刻$1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全部成为其他码元403。),图21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同样,
“对于从时刻$2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码元都是其他码元403。),图21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3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码元都是其他码元403。),图21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4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码元都是其他码元403。),图21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5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401或数据码元402)。),图21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6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401或数据码元402)。),图21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7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401或数据码元402)。),图21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8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401或数据码元402)。),图21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9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401或数据码元402)。),图21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10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401或数据码元402。),图21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11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401或数据码元402)。),图21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
将相位变更部209A中的相位变更值表示为Ω(i)。基带信号208A是x’(i),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10A是x(i)。因此,x(i)=Ω(i)×x’(i)成立。
例如,将相位变更的值设定为式(38)。(设Q为2以上的整数,Q为相位变更的周期。)(j为虚数单位)其中,式(38)只不过是例子,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也可以以具有周期Q的方式设定Ω(i)以进行相位变更。
另外,例如,在图4、图13中,也可以对相同载波赋予相同的相位变更值,对每个载波设定相位变更值。例如,如下所述。
·相对于图4、图13中的载波1,不依赖于时刻,将相位变更值设为式(39)。
·相对于图4、图13中的载波2,不依赖于时刻,将相位变更值设为式(40)。
·相对于图4、图13中的载波3,不依赖于时刻,将相位变更值设为式(41)。
·相对于图4、图13中的载波4,不依赖于时刻,将相位变更值设为式(42)。
……
以上是图21的相位变更部209A的动作例。
对通过图21的相位变更部209A获得的效果进行说明。
设在“图4以及图5的帧”或者“图13以及图14的帧”的其他码元403、503中,包含控制信息码元。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在与其他的码元403相同时刻且相同频率(相同载波)的图5的其他码元503传输了控制信息的情况下,发送相同数据(相同的控制信息)。
然而,考虑以下情况。
实例2:
使用图1的天线部#A(109_A)或天线部#B(109_B)中的任意一方的天线部发送控制信息码元。
在如“实例2”那样发送的情况下,由于发送控制信息码元的天线数为1,所以与“使用天线部#A(109_A)和天线部#B(109_B)这两者发送控制信息码元”的情况相比,空间分集的增益变小,因此,在“实例2”时,即使在图8的接收装置中接收,数据接收质量也降低。因此,在提高的数据接收质量这一点上,最好“使用天线部#A(109_A)和天线部#B(109_B)这两者发送控制信息码元”。
实例3:
使用图1的天线部#A(109_A)和天线部#B(109_B)这两者发送控制信息码元。但是,在图21中的相位变更部209A中不进行相位变更。
在如“实例3”那样发送的情况下,由于从天线部#A109_A发送的调制信号与从天线部#B109_B发送的调制信号相同(或者存在特定的相位的偏移),因此根据电波的传播环境,在图8的接收装置中,有可能成为非常差的接收信号,并且有可能两者的调制信号受到相同多路径的影响。由此,在图8的接收装置中,存在数据接收质量降低的课题。
为了减轻该问题,在图21中设置相位变更部209A。由此,在时间或频率方向上变更相位,因此在图8的接收装置中,能够降低成为差的接收信号的可能性。另外,由于从天线部#A109_A发送的调制信号所受到的多路径的影响和从天线部#B109_B发送的调制信号所受到的多路径的影响存在差异的可能性高,因此,获得分集增益的可能性高,由此,在图8的接收装置中,数据接收质量提高。
根据以上的理由,在图21中,设置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
在其他码元403及其他码元503中,除了控制信息码元之外,包含例如,用于信号检测的码元、用于进行频率同步/时间同步的码元、用于信道估计的码元(用于进行传播路径变动的估计的码元)以用于对控制信息码元进行解调/解码。另外,在“图4以及图5的帧”或者“图13以及图14的帧”中包含导频码元401、501,通过使用这些码元,能够更高精度地进行控制信息码元的解调/解码。
而且,在“图4以及图5的帧”或者“图13以及图14的帧”中,通过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使用相同频率(频带)、相同时间,进行多个流的传输(进行MIMO传输。)。为了解调这些数据码元,使用其他码元403以及其他码元503中包含的用于信号检测的码元、用于进行频率同步/时间同步的码元、用于信道估计的码元(用于进行传播路径变动的估计的码元)。
此时,如之前所述,“其他码元403以及其他码元503中包含的用于信号检测的码元、用于进行频率同步/时间同步的码元、用于信道估计的码元(用于进行传播路径变动的估计的码元)”通过相位变更部209A进行相位变更。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在上述说明的情况下,是对于数据码元402),在未反映该处理的情况下,在接收装置中,在对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进行解调/解码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反映了对于在相位变更部209A中进行的相位变更的处理的解调/解码,其处理变得复杂的可能性高。(由于通过相位改变部209A对“其他码元403以及其他码元503中包含的用于信号检测的码元、用于进行频率同步/时间同步的码元、用于信道估计的码元(用于进行传播路径变动的估计的码元)”进行相位改变)
但是,如图21所示,在相位变更部209A中,对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在上述的说明的情况下,是对数据码元402)实施了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具有如下优点:在接收装置中,使用“其他码元403以及其他码元503中包含的用于信号检测的码元、用于进行频率同步/时间同步的码元、用于信道估计的码元(用于进行传播路径变动的估计的码元)”进行了估计,使用信道估计信号(用于进行传播路径变动的估计的码元)来(简单地)进行对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的解调/解码。
此外,如图21所示,在相位变更部209A中,对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在上述的说明的情况下,是对数据码元402)实施了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可以减小多路径中的、在频率轴上的电场强度的急剧下降的影响,由此,有可能获得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的数据接收质量提高的效果。
这样,“实施相位变更部205A、205B的相位变更的码元的对象”和“实施相位变更部209A的相位变更的码元的对象”不同的点成为特征点。
如以上那样,通过由图21的相位变更部205A、205B进行相位变更,能够获得如下效果: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在接收装置中的数据接收质量提高,特别是在LOS环境中;并且,通过由图21的相位变更部209A进行相位变更,能够获得如下效果:例如“图4以及图5的帧”或者“图13以及图14的帧”中包含的控制信息码元的在接收装置中的接收质量提高;并且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的解调/解码的动作变得简单。
另外,通过由图21的相位变更部205A、205B进行相位变更,能够获得如下效果: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的在接收装置中的数据接收质量提高,特别是在LOS环境中;进而,通过对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由图21的相位变更部209A进行相位变更,从而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的接收质量提高。
另外,式(38)中的Q可以为-2以下的整数,此时,设相位变更的周期为Q的绝对值。关于这一点,也能够应用于实施方式1。
(实施方式6)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与实施方式1中的图2不同的结构的实施方法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中的例如基站、接入点、广播台等发送装置的结构的一例,详细内容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信号处理部106将映射后的信号105_1、105_2、信号组110、控制信号1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100进行信号处理,输出信号处理后的信号106_A、106_B。此时,将信号处理后的信号106_A表示为u1(i),将信号处理后的信号106_B表示为u2(i)(设i为码元编号,例如,i为0以上的整数。)。另外,使用图22对信号处理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图22表示了图1中的信号处理部106的结构的一例。加权合成部(预编码部)203将映射后的信号201A(相当于图1的映射后的信号105_1)、以及映射后的信号201B(相当于图1的映射后的信号105_2)、以及控制信号200(相当于图1的控制信号1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00进行手加权合成(预编码),输出加权后的信号204A以及加权后的信号204B。此时,将映射后的信号201A表示为s1(t),将映射后的信号201B表示为s2(t),将加权后的信号204A表示为z1’(t),将加权后的信号204B表示为z2’(t)。另外,t作为一例而设为时间。(s1(t)、s2(t)、z1’(t)、z2’(t)设为以复数来定义。(因此,也可以是实数))
在此,作为时间的函数进行处理,但也可以作为“频率(载波编号)”的函数,也可以作为“时间/频率”的函数。另外,也可以作为“码元编号”的函数。这一点在实施方式1中也相同。
加权合成部(预编码部)203进行式(49)的运算。
然后,相位变更部205A将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A以及控制信号2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00,对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A实施相位变更,输出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06A。另外,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06A用z1(t)表示,z1(t)用复数定义。(也可以是实数。)
对相位变更部205A的具体动作进行说明。在相位变更部205A中,例如对z1’(i)实施w(i)的相位变更。因此,能够表示为z1(i)=w(i)×z1’(i)(i为码元编号(设i为0以上的整数))
例如,将相位变更的值如式(50)那样设定。
(设M为2以上的整数,M是相位变更的周期。)(M设定为3以上的奇数时,数据接收质量有可能提高。)但是,式(50)只不过是例子,并不限于此。因此,用相位变更值w(i)=ej×λ(i)表示。
然后,相位变更部205B将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B以及控制信号2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00,对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B实施相位变更,输出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06B。另外,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06B以z2(t)表示,z2(t)用复数定义。(也可以是实数。)
对相位变更部205B的具体动作进行说明。在相位变更部205B中,例如对z2’(i)实施y(i)的相位变更。因此,能够表示为z2(i)=y(i)×z2’(i)。(i为码元编号(设i为0以上的整数))
例如,将相位变更的值如式(2)那样设定。(设N为2以上的整数,N为相位变更的周期。N≠M)(N设定为3以上的奇数时,则数据接收质量有可能提高。)但是,式(2)只不过是例子,并不限于此。因此,用相位变更值y(i)=ej×δ(i)表示。
此时,z1(i)和z2(i)可以用式(51)表示。
另外,δ(i)和λ(i)为实数。并且,z1(i)和z2(i)在相同时间、相同频率(相同频带)从发送装置发送。在式(51)中,相位变更的值不限于式(2)、式(51),例如,可以考虑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变更相位的方法。
并且,如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那样,作为式(49)及式(51)中的(预编码)矩阵,可考虑式(5)至式(36)等。(但是,预编码矩阵不限于此。(关于实施方式1也同样。))
插入部207A将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A、导频码元信号(pa(t))(t:时间)(251A)、前导码信号252、控制信息码元信号253、控制信号2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00中包含的帧结构的信息,输出基于帧结构的基带信号208A。
同样地,插入部207B将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06B、导频码元信号(pb(t))(251B)、前导码信号252、控制信息码元信号253、控制信号2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00中包含的帧结构的信息,输出基于帧结构的基带信号208B。
相位变更部209B将基带信号208B以及控制信号2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00对基带信号208B进行相位变更,输出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10B。设基带信号208B为码元编号i(设i为0以上的整数)的函数,表示为x’(i)。于是,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10B(x(i))能够表示为x(i)=ej×ε(i)×x’(i)。(j为虚数单位)
另外,如在实施方式1等中说明的那样,作为相位变更部209B的动作,也可以是非专利文献2、非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CDD(Cyclic Delay Diversity)(CSD(Cyclic ShiftDiversity))。并且,作为相位变更部209B的特征,有对存在于频率轴方向的码元进行相位变更这一点(对数据码元、导频码元、控制信息码元等实施相位变更。)。
图3是图1的无线部107_A以及107_B的结构的一例,在实施方式1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图4是图1的发送信号108_A的帧结构,在实施方式1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图5是图1的发送信号108_B的帧结构,在实施方式1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在图4的载波A、时刻$B存在码元且在图5的载波A、时刻$B存在码元时,图4的载波A、时刻$B的码元和图5的载波A、时刻$B的码元在相同时间、相同频率发送。另外,关于帧结构,不限于图4、图5,图4、图5只不过是帧结构的例子。
而且,图4、图5中的其他码元是相当于“图2中的前导码信号252、控制信息码元信号253”的码元,因此,在与图4的其他码元403相同时刻且相同频率(相同载波)的图5的其他码元503传输控制信息的情况下,传输相同的数据(相同控制信息)。
另外,假设接收装置同时接收图4的帧和图5的帧,但即使仅接收图4的帧、或者仅接收图5的帧,接收装置也能够获得发送装置发送的数据。
图6表示与用于生成图2的控制信息信号253的控制信息生成相关的部分的结构的一例,在实施方式1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图7表示图1的天线部#A(109_A)、天线部#B(109_B)的结构的一例(天线部#A(109_A)、天线部#B(109_B)由多个天线构成的例子。),在实施方式1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图8表示图1的发送装置发送例如图4、图5的帧结构的发送信号时接收该调制信号的接收装置的结构的一例,在实施方式1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图10表示图8的天线部#X(801X)、天线部#Y(801Y)的结构的一例。(天线部#X(801X)天线部#Y(801Y)是由多个天线构成的例子。)关于图10,在实施方式1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接着,如图1所示,发送装置的信号处理部106如图22所示,插入相位变更部205A、205B和相位变更部209B。对其特征和此时的效果进行说明。
如使用图4、图5说明的那样,对通过使用第一序列进行映射而获得的映射后的信号s1(i)(201A)(设i是码元编号,i是0以上的整数。)和通过使用第二序列进行映射而获得的映射后的信号s2(i)(201B)实施预编码(加权合成),对所获得的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A、204B进行相位变更的是相位变更部205A、205B。并且,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06A和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06B以相同频率、相同时间被发送。因此,在图4、图5中,对图4的数据码元402、图5的数据码元502实施相位变更。
例如,图11是对图4的帧提取出从载波1到载波5、从时刻$4到时刻$6的图。另外,与图4相同,401是导频码元,402是数据码元,403是其他码元。
如上述那样,在图11所示的码元中,相位变更部205A对(载波1、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2、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3、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4、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5、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1、时刻$6)的数据码元、(载波2、时刻$6)的数据码元、(载波4、时刻$6)的数据码元、(载波5、时刻$6)的数据码元实施相位变更。
因此,在图11所示的码元中,将(载波1、时刻$5)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 ×λ15(i)”,将(载波2、时刻$5)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λ25(i)”,将(载波3、时刻$5)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λ35(i)”,将(载波4、时刻$5)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λ45(i)”,将(载波5、时刻$5)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λ55(i)”,将(载波1、时刻$6)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λ16(i)”,将(载波2、时刻$6)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λ26(i)”,将(载波4、时刻$6)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λ46(i)”,将(载波5、时刻$6)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λ56(i)”。
另一方面,在图11所示的码元中,(载波1、时刻$4)的其他码元、(载波2、时刻$4)的其他码元、(载波3、时刻$4)的其他码元、(载波4、时刻$4)的其他码元、(载波5、时刻$4)的其他码元、(载波3、时刻$6)的导频码元不是相位变更部205A的相位变更的对象。
这一点是相位变更部205A的特征点。另外,与作为图11中的相位变更的对象的(载波1、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2、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3、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4、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5、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1、时刻$6)的数据码元、(载波2、时刻$6)的数据码元、(载波4、时刻$6)的数据码元、(载波5、时刻$6)的数据码元在“相同载波、相同时刻”,如图4所示,配置数据载波。即,在图4中,(载波1、时刻$5)是数据码元,(载波2、时刻$5)是数据码元,(载波3、时刻$5)是数据码元,(载波4、时刻$5)是数据码元,(载波5、时刻$5)为数据码元,(载波1、时刻$6)是数据码元,(载波2、时刻$6)是数据码元,(载波4、时刻$6)是数据码元,(载波5、时刻$6)是数据码元。(即,进行MIMO传输(传输多个流)的数据码元是相位变更部205A的相位变更的对象。)
另外,作为相位变更部205A对数据码元实施的相位变更的例子,如式(50)所示,有对数据码元进行有规则(相位变更的周期N)的相位变更的方法。(但是,对数据码元实施的相位变更方法不限于此。)
例如,图11是对图5的帧提取出从载波1到载波5、从时刻$4到时刻$6的图。另外,与图5相同,501是导频码元,502是数据码元,503是其他码元。
如上述那样,在图11所示的码元中,相位变更部205B对(载波1、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2、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3、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4、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5、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1、时刻$6)的数据码元、(载波2、时刻$6)的数据码元、(载波4、时刻$6)的数据码元、(载波5、时刻$6)的数据码元实施相位变更。
因此,在图11所示的码元中,将(载波1、时刻$5)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 ×δ15(i)”,将(载波2、时刻$5)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δ25(i)”,将(载波3、时刻$5)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δ35(i)”,将(载波4、时刻$5)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δ45(i)”,将(载波5、时刻$5)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δ55(i)”,将(载波1、时刻$6)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δ16(i)”,将(载波2、时刻$6)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δ26(i)”,将(载波4、时刻$6)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δ46(i)”,将(载波5、时刻$6)的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值设为“ej×δ56(i)”。
另一方面,在图11所示的码元中,(载波1、时刻$4)的其他码元、(载波2、时刻$4)的其他码元、(载波3、时刻$4)的其他码元、(载波4、时刻$4)的其他码元、(载波5、时刻$4)的其他码元、(载波3、时刻$6)的导频码元不是相位变更部205B的相位变更的对象。
这一点是相位变更部205B的特征点。另外,与图11中的相位变更的对象的(载波1、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2、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3、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4、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5、时刻$5)的数据码元,(载波1、时刻$6)的数据码元、(载波2、时刻$6)的数据码元、(载波4、时刻$6)的数据码元、(载波5、时刻$6)的数据码元在“相同载波、相同时刻”,如图4所示,配置数据载波。即,在图4中,(载波1、时刻$5)是数据码元,(载波2、时刻$5)是数据码元,(载波3、时刻$5)是数据码元,(载波4、时刻$5)是数据码元,(载波5、时刻$5)是数据码元,(载波1、时刻$6)是数据码元,(载波2、时刻$6)是数据码元,(载波4、时刻$6)是数据码元,(载波5、时刻$6)是数据码元。(即,进行MIMO传输(传输多个流)的数据码元是相位变更部205B的相位变更的对象。)
另外,作为相位变更部205B对数据码元实施的相位变更的例子,如式(2)所示,有对数据码元进行有规则(相位变更的周期N)的相位变更的方法。(但是,对数据码元实施的相位变更方法不限于此。)
由此,在直达波主导的环境,特别是在LOS环境时,能够获得进行MIMO传输(传输多个流)的数据码元的接收装置中的数据接收质量提高的效果。对该效果进行说明。
例如,假设在图1的映射部104中使用的调制方式是QPSK(Quadrature PhaseShift Keying)。(图18的映射后的信号201A是QPSK的信号,另外,映射后的信号201B也是QPSK的信号。即,发送两个QPSK的流。)于是,在图8的信号处理部811中,例如使用信道估计信号806_1、806_2,获得16个候选信号点。(QPSK能够传输2比特,通过2个流传输共计4比特。因此,存在24=16个候选信号点(另外,使用信道估计信号808_1、808_2而获得另外的16个候选信号点,但由于说明相同,以对使用信道估计信号806_1、806_2获得的16个候选信号点为焦点,进行说明。)
此时的状态的一例如图12所示。图12(A)、图12(B)都是横轴为同相I,纵轴为正交Q,在同相I-正交Q平面中,存在16个候选信号点。(16个候选信号点中的一个是发送装置发送的信号点。因此,称为“16个候选信号点”。)
当处于直达波是支配性的环境,特别是LOS环境时,
第一实例:
考虑不存在图22的相位变更部205A及205B的情况(即,不进行由图22的相位变更部205A、205B的相位变更的情况)
在“第一实例”的情况下,由于不进行相位变更,因此可能陷于如图12的(A)所示的状态。进入了在图12(A)的状态的情况下,存在如“信号点1201和1202”、“信号点1203、1204、1205、1206”、“信号点1207、1208”那样信号点密集(信号点间的距离近)的部分,因此在图8的接收装置中,数据接收质量有可能降低。
为了克服该问题,在图22中插入相位变更部205A、205B。当插入相位变更部205A、205B时,根据码元编号i,如图12(A)所示的存在信号点密集(信号点间的距离近)的部分的码元编号与如图12(B)所示的“信号点间的距离长”那样的码元编号混在一起。对于该状态,由于导入了纠错编码,所以能够获得高纠错能力,在图8的接收装置中,能够获得高数据接收质量。
此外,在图22中,对于导频码元、前导码等用于解调(检波)数据码元的、用于进行信道估计的“导频码元、前导码”,在图22的相位变更部205A、205B中不进行相位变更,由此,在数据码元中,能够实现“根据码元编号i,如图12(A)所示的存在信号点密集(信号点间的距离近)的部分的码元编号与如图12(B)所示的‘信号点间的距离长’的码元编号混在一起”。
但是,对导频码元、前导码等用于对数据码元进行解调(检波)的、用于进行信道估计的“导频码元、前导码”,即使在图22的相位变更部205A、205B中进行相位变更,也存在“在数据码元中,‘根据“码元编号i”,如图12(A)所示的存在信号点密集(信号点间的距离近)的部分的码元编号与如图12(B)所示的“信号点间的距离长”这样的码元编号混在一起’”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对导频码元、前导码附加某种条件来进行相位变更。例如,可以考虑设置与对数据码元的相位变更的规则不同的规则,并“对导频码元和/或前导码实施相位变更”的方法。作为例子,有对数据码元有规则地实施周期N的相位变更,对导频码元和/或前导码有规则地实施周期M的相位变更的方法。(设N、M为2以上的整数。)
如之前所记载的那样,相位变更部209A将基带信号208A以及控制信号2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00对基带信号208A进行相位变更,输出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10A。设基带信号208A为码元编号i(设i为0以上的整数)的函数,表示为x’(i)。于是,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10A(x(i))能够表示为x(i)=ej×ε(i)×x’(i)。(j为虚数单位)而且,作为相位变更部209A的动作,也可以是非专利文献2、非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CDD(Cyclic Delay Diversity)(CSD(Cyclic Shift Diversity))。并且,作为相位变更部209A的特征,有对存在于频率轴方向的码元进行相位变更这一点(对数据码元、导频码元、控制信息码元等实施相位变更。(因此,在该实例的情况下,成为码元编号i的对象的码元是数据码元、导频码元、控制信息码元、前导码(其他码元)等。)。(图22的情况下,相位变更部209A对基带信号208A实施了相位变更,因此对图4记载的各码元实施相位变更。)
因此,在图4的帧中,对于从时刻$1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码元都是其他码元403。),图22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
同样,
“对于从时刻$2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码元都是其他码元403。),图22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3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码元都是其他码元403。),图22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4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码元都是其他码元403。),图22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5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401或数据码元402)。),图22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6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401或数据码元402)。),图22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7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401或数据码元402)。),图22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8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401或数据码元402)。),图22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9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401或数据码元402)。),图22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10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401或数据码元402。),图22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11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401或数据码元402)。),图22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
……
如之前所记载的那样,相位变更部209B将基带信号208B以及控制信号2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00对基带信号208B进行相位变更,输出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10B。设基带信号208B为码元编号i(设i为0以上的整数)的函数,表示为y’(i)。于是,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10B(y(i))能够表示为y(i)=ej×η(i)×y’(i)。(j为虚数单位)而且,作为相位变更部209B的动作,也可以是非专利文献2、非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CDD(Cyclic Delay Diversity)(CSD(Cyclic Shift Diversity))。并且,作为相位变更部209B的特征,有对存在于频率轴方向的码元进行相位变更这一点(对数据码元、导频码元、控制信息码元等实施相位变更。(因此,在该实例的情况下,成为码元编号i的对象的码元是数据码元、导频码元、控制信息码元、前导码(其他码元)等。)。(在图22的情况下,相位变更部209B对基带信号208B实施了相位变更,因此对图5记载的各码元实施相位变更。)
因此,在图5的帧中,从时刻$1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码元都是其他码元503。),图22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
同样,
“对于从时刻$2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码元都是其他码元503。),图22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3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码元都是其他码元503。),图22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4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码元都是其他码元503。),图22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5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501或数据码元502)。),图22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6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501或数据码元502)。),图22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7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501或数据码元502)。),图22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8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501或数据码元502)。),图22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9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501或数据码元502)。),图22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10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501或数据码元502。),图22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
“对于从时刻$11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501或数据码元502)。),图22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
……
图13是与图1的发送信号108_A的图4不同的帧结构,在实施方式1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图14是与图1的发送信号108_B的图5不同的帧结构,在实施方式1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在图13的载波A、时刻$B存在码元且在图14的载波A、时刻$B存在码元时,图13的载波A、时刻$B的码元和图14的载波A、时刻$B的码元在相同时间、相同频率发送。另外,图13、图14的帧结构只不过是例子。
而且,图13、图14中的其他码元是相当于“图22中的前导码信号252、控制信息码元信号253”的码元,因此,在与图13的其他码元403相同时刻且相同频率(相同载波)的图14的其他码元503传输控制信息的情况下,传输相同的数据(相同控制信息)。
另外,假设接收装置同时接收图13的帧和图14的帧,但即使仅接收图13的帧或者仅接收图14的帧,接收装置也能够获得发送装置发送的数据。
相位变更部209A将基带信号208A以及控制信号2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00对基带信号208A进行相位变更,输出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10A。基带信号208A是码元码元编号i(设i为0以上的整数)的函数,表示为x’(i)。于是,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10A(x(i))能够表示为x(i)=ej×ε(i)×x’(i)。(j为虚数单位)而且,作为相位变更部209A的动作,也可以是非专利文献2、非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CDD(Cyclic Delay Diversity)(CSD(Cyclic ShiftDiversity))。并且,作为相位变更部209A的特征,有对存在于频率轴方向的码元进行相位变更这一点(对数据码元、导频码元、控制信息码元等实施相位变更。此时,空码元也可以认为是相位变更的对象。(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成为码元编号i的对象的码元是数据码元、导频码元、控制信息码元、前导码(其他码元)、空码元等。)。但是,即使对空码元进行相位变更,相位变更前的信号和相位变更后的信号也相同(同相分量I为零(0),并且正交分量Q为零(0))。因此,空码元也可以解释为不是相位变更的对象。(在图22的情况下,相位变更部209A对基带信号208A实施了相位变更,因此对图13记载的各码元实施相位变更。)
因此,在图13的帧中,从时刻$1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全部成为其他码元403。),图22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同样,
“对于从时刻$2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码元都是其他码元403。),图22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3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码元都是其他码元403。),图22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4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码元都是其他码元403。),图22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5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401或数据码元402)。),图22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6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401或数据码元402)。),图22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7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401或数据码元402)。),图22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8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401或数据码元402)。),图22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9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401或数据码元402)。),图22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10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401或数据码元402。),图22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11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401或数据码元402)。),图22的相位变更部209A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
将相位变更部209A中的相位变更值表示为Ω(i)。基带信号208A是x’(i),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10A是x(i)。因此,x(i)=Ω(i)×x’(i)成立。
例如,将相位变更的值设定为式(38)。(设Q为2以上的整数,Q为相位变更的周期。)(j为虚数单位)其中,式(38)只不过是例子,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也可以以具有周期Q的方式设定Ω(i)以进行相位变更。
另外,例如,在图4、图13中,也可以对相同载波赋予相同的相位变更值,对每个载波设定相位变更值。例如,如下所述。
·相对于图4、图13中的载波1,不依赖于时刻,将相位变更值设为式(39)。
·相对于图4、图13中的载波2,不依赖于时刻,将相位变更值设为式(40)。
·相对于图4、图13中的载波3,不依赖于时刻,将相位变更值设为式(41)。
·相对于图4、图13中的载波4,不依赖于时刻,将相位变更值设为式(42)。
……
以上是图22的相位变更部209A的动作例。
相位变更部209B将基带信号208B以及控制信号2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00对基带信号208B进行相位变更,输出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10B。将基带信号208B设为码元码元编号i(设i为0以上的整数)的函数,表示为y’(i)。于是,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10B(x(i))能够表示为y(i)=ej×η(i)×y’(i)。(j为虚数单位)而且,作为相位变更部209B的动作,也可以是非专利文献2、非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CDD(Cyclic Delay Diversity)(CSD(Cyclic ShiftDiversity))。并且,作为相位变更部209B的特征,有对存在于频率轴方向的码元进行相位变更这一点(对数据码元、导频码元、控制信息码元等实施相位变更。此时,空码元也可以认为是相位变更的对象。(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成为码元编号i的对象的码元是数据码元、导频码元、控制信息码元、前导码(其他码元)、空码元等。)。但是,即使对空码元进行相位变更,相位变更前的信号和相位变更后的信号也相同(同相分量I为零(0),并且正交分量Q为零(0))。因此,空码元也可以解释为不是相位变更的对象。(在图22的情况下,相位变更部209B对基带信号208B实施了相位变更,因此对图14记载的各码元实施相位变更。)
因此,在图14的帧中,从时刻$1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码元都是其他码元503。),图22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同样,
“对于从时刻$2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码元都是其他码元503。),图22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3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码元都是其他码元503。),图22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4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码元都是其他码元503。),图22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5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501或数据码元502)。),图22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6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501或数据码元502)。),图22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7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501或数据码元502)。),图22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8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501或数据码元502)。),图22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9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501或数据码元502)。),图22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10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501或数据码元502。),图22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对于从时刻$11的载波1到载波36的所有码元(在这种情况下,是导频码元501或数据码元502)。),图22的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相位变更。其中,空码元1301的相位变更的处理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
……
设相位变更部209B中的相位变更值表示为Δ(i)。基带信号208B是y’(i),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10B是y(i)。因此,y(i)=Δ(i)×y’(i)成立。
例如,将相位变更的值设定为式(49)。(设R为2以上的整数,R为相位变更的周期。另外,设式(38)的Q和R的值可以是不同的值。)
例如,也可以以具有周期R的方式设定Δ(i)以进行相位变更。
另外,例如,在图5、图14中,也可以对相同载波赋予相同的相位变更值,对每个载波设定相位变更值。例如,如下所述。
·相对于图5、图14中的载波1,不依赖于时刻,将相位变更值设为式(39)。
·相对于图5、图14中的载波2,不依赖于时刻,将相位变更值设为式(40)。
·相对于图5、图14中的载波3,不依赖于时刻,将相位变更值设为式(41)。
·相对于图5、图14中的载波4,不依赖于时刻,将相位变更值设为式(42)。
……
以上是图20的相位变更部209B的动作例。
对通过图22的相位变更部209A、209B获得的效果进行说明。
设在“图4以及图5的帧”或者“图13以及图14的帧”的其他码元403、503中,包含控制信息码元。如之前所说明的那样,在与其他的码元403相同时刻且相同频率(相同载波)的图5的其他码元503传输了控制信息的情况下,发送相同数据(相同的控制信息)。
然而,考虑以下情况。
实例2:
使用图1的天线部#A(109_A)或天线部#B(109_B)中的任意一方的天线部发送控制信息码元。
在如“实例2”那样发送的情况下,由于发送控制信息码元的天线数为1,所以与“使用天线部#A(109_A)和天线部#B(109_B)这两者发送控制信息码元”的情况相比,空间分集的增益变小,因此,在“实例2”时,即使在图8的接收装置中接收,数据接收质量也降低。因此,在数据接收质量提高这一点上,最好“使用天线部#A(109_A)和天线部#B(109_B)这两者发送控制信息码元”。
实例3:
使用图1的天线部#A(109_A)和天线部#B(109_B)这两者发送控制信息码元。但是,在图22中的相位变更部209A、209B中不进行相位变更。
在如“实例3”那样发送的情况下,由于从天线部#A109_A发送的调制信号与从天线部#B109_B发送的调制信号相同(或者存在特定的相位的偏移),因此根据电波的传播环境,在图8的接收装置中,有可能成为非常差的接收信号,并且有可能两者的调制信号受到相同的多路径的影响。由此,在图8的接收装置中,存在数据接收质量降低的课题。
为了减轻该问题,在图22中,设置相位变更部209A、209B。由此,在时间或频率方向上变更相位,因此在图8的接收装置中,能够降低成为差的接收信号的可能性。另外,由于从天线部#A109_A发送的调制信号所受到的多路径的影响和从天线部#B109_B发送的调制信号所受到的多路径的影响存在差异的可能性高,因此,获得分集增益的可能性高,由此,在图8的接收装置中,数据接收质量提高。
根据以上的理由,在图22中,设置相位变更部209A、209B,实施相位变更。
在其他码元403及其他码元503中,除了控制信息码元之外,包含例如,用于信号检测的码元、用于进行频率同步/时间同步的码元、用于信道估计的码元(用于进行传播路径变动的估计的码元)以用于对控制信息码元进行解调/解码。另外,在“图4以及图5的帧”或者“图13以及图14的帧”中包含导频码元401、501,通过使用这些码元,能够更高精度地进行控制信息码元的解调/解码。
而且,在“图4以及图5的帧”或者“图13以及图14的帧”中,通过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使用相同频率(频带)、相同时间,进行了多个流的传输(进行MIMO传输。)。为了解调这些数据码元,使用其他码元403以及其他码元503中包含的用于信号检测的码元、用于进行频率同步/时间同步的码元、用于信道估计的码元(用于进行传播路径变动的估计的码元)。
此时,如先前所述,“其他码元403以及其他码元503中包含的用于信号检测的码元、用于进行频率同步/时间同步的码元、用于信道估计的码元(用于进行传播路径变动的估计的码元)”通过相位变更部209A、209B进行相位变更。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在上述说明的情况下,是对数据码元402),在未反映该处理的情况下,在接收装置中,在对数据码元402数据码元502解调/解码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反映了对于在相位变更部209A中进行的相位变更的处理的解调/解码,其处理变得复杂的可能性高。(由于通过相位改变部209A和209B对“其他码元403以及其他码元503中包含的用于信号检测的码元、用于进行频率同步/时间同步的码元、用于信道估计的码元(用于进行传播路径变动的估计的码元)”进行相位改变)
但是,如图22所示,在相位变更部209A、209B中,对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实施了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具有如下优点:在接收装置中,使用“其他码元403以及其他码元503中包含的用于信号检测的码元、用于进行频率同步/时间同步的码元、用于信道估计的码元(用于进行传播路径变动的估计的码元)”进行了估计,使用这样估计出的信道估计信号(用于进行传播路径变动的估计的码元)能够(简单地)进行对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的解调/解码。
此外,如图22所示,在相位变更部209A、209B中,对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实施了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可以减小多路径中的、在频率轴上的电场强度的急剧下降的影响,由此,有可能获得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的数据接收质量提高的的效果。
这样,“实施相位变更部205A、205B的相位变更的码元的对象”与“实施相位变更部209A、209B的相位变更的码元的对象”不同的点成为特征点。
如以上那样,通过由图22的相位变更部205B进行相位变更,能够获得如下效果: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在接收装置中的数据接收质量提高,特别是在LOS环境中;并且,通过由图22的相位变更部209A、209B进行相位变更,能够获得如下效果:例如“图4以及图5的帧”或者“图13以及图14的帧”中包含的控制信息码元的在接收装置中的接收质量提高,并且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的解调/解码的动作变得简单。
另外,通过由图22的相位变更部205A、205B进行相位变更,能够获得如下效果: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的在接收装置中的数据接收质量提高,特别是在LOS环境中;进而,通过对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由图22的相位变更部209A、209B进行相位变更,从而数据码元402以及数据码元502的接收质量提高。
另外,式(38)中的Q可以为-2以下的整数,此时,设相位变更的周期为Q的绝对值。关于这一点,也能够应用于实施方式1。
并且,式(49)中的R可以为-2以下的整数,此时,设相位变更的周期为R的绝对值。
此外,若考虑补充1中说明的内容,则设在相位变更部209A中设定的循环延迟量和在相位变更部209B中设定的循环延迟量为不同的值即可。
(实施方式7)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使用了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6中说明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的通信系统的例子。
图23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基站(或接入点等)的结构的一例。
发送装置2303将数据2301、信号组2302、控制信号2309为输入,生成与数据2301、信号组2302对应的调制信号,从天线发送调制信号。
此时,作为发送装置2303的结构的一例,例如,如图1所示,数据2301相当于图1的101,信号组2302相当于图1的110,控制信号2309相当于图1的110。
接收装置2304接收通信对方例如终端发送的调制信号,对该调制信号进行信号处理/解调/解码,输出来自通信对方的控制信息信号2305以及接收数据2306。
此时,作为接收装置2304的结构的一例,例如,如图8所示,接收数据2306相当于图8的812,来自通信对方的控制信息信号2305相当于图8的810。
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将来自通信对方的控制信息信号2305以及设定信号2307作为输入,基于这些信号生成并输出控制信号2309。
图24表示作为图23的基站的通信对方的终端的结构的一例。
发送装置2403将数据2401、信号组2402、控制信号2409作为输入,生成与数据2401、信号组2402对应的调制信号,从天线发送调制信号。
此时,作为发送装置2403的结构的一例,例如,如图1所示,数据2401相当于图1的101,信号组2402相当于图1的110,控制信号2409相当于图1的110。
接收装置2404接收通信对象例如基站发送的调制信号,对该调制信号进行信号处理/解调/解码,输出来自通信对方的控制信息信号2405以及接收数据2406。
此时,作为接收装置2404的结构的一例,例如,如图8所示,接收数据2406相当于图8的812,来自通信对方的控制信息信号2405相当于图8的810。
控制信号生成部2408将来自通信对方的控制信息信号2305以及设定信号2407作为输入,基于这些信息生成控制信号2409并输出。
图25表示图24的终端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的一例,横轴为时间。2501为所谓前导码,是用于通信对方(例如,基站)进行信号检测、频率同步、时间同步、频率偏移的估计、信道估计的码元,例如是PSK(Phase Shift Keying)的码元。另外,也可以包含用于进行指向性控制的训练码元。另外,在此命名为前导码,但也可以设为其他称呼方式。
2502码元是控制信息码元,2503是包含向通信对方传输的数据的数据码元。
2502是在控制信息码元中包含例如用于生成数据码元2503的纠错编码的方法(码长(块长度)、编码率)的信息、调制方式的信息、以及用于通知通信对方的控制信息等。
另外,图25只不过是帧结构的一例,并不限于该帧结构。另外,也可以在图25所示的码元中包含其他的码元,例如导频码元或参考码元。而且,在图25中,也可以在纵轴上有频率,在频率轴方向(载波方向)上存在码元。
图23的基站发送的帧结构的一例如使用图4、图5、图13、图14说明的那样,在此省略详细的说明。此外,在其他码元403、503中,也可以包含用于进行指向性控制的训练码元。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基站包含使用多个天线发送多个调制信号的情况。
在以上那样的通信系统中,以下,对基站的动作进行详细说明。
图23的基站的发送装置2303具有图1的结构。而且,图1的信号处理部106具有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中任意一个的结构。另外,关于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在后面进行说明。此时,也可以根据通信环境或设定状况来切换相位变更部205A、205B的动作。并且,基站将与相位变更部205A、205B的动作相关的控制信息作为用帧结构图4、图5、图13、图14中的其他码元403、503的控制信息码元传输的控制信息的一部分进行发送。
此时,设与相位变更部205A、205B的动作相关的控制信息为u0、u1。表1表示[u0u1]与相位变更部205A、205B的关系。(此外,基站将u0、u1作为其他码元403、503的控制信息码元的一部分例如进行发送。然后,终端获得包含在其他码元403、503的控制信息码元中的[u0 u1],从[u0 u1]得知相位变更部205A、205B的动作,进行数据码元的解调/解码。)【表1】
u0 u1 相位变更部的动作
00 不进行相位变更
01 (周期性地/有规则地)按照每个码元变更相位变更值
10 以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实施相位变更
11 保留(Reserve)
表1的解释如下。
·当基站设定了“相位变更部205A、205B不进行相位变更。”时,设定为“u0=0,u1=0”。因此,相位变更部205A对输入信号(204A)不进行相位变更而输出信号(206A)。同样地,相位变更部205B对输入信号(204B)不进行相位变更而输出信号(206B)。
·当基站设定了“相位变更部205A、205B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对每个码元进行相位变更。”时,设定为“u0=0,u1=1”。另外,关于相位变更部205A、205B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对每个码元进行相位变更的方法的详细内容,如在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6中说明的那样,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并且,在图1的信号处理部106具有图20、图21、图22中的任意一个结构的情况下,“相位变更部205A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对每个码元进行相位变更,相位变更部205B不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对每个码元进行相位变更”、“相位变更部205A不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对每个码元进行相位变更,相位变更部205B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对每个码元进行相位变更”时也设定为“u0=0,u1=1”。
·当基站设定了“相位变更部205A、205B以特定的相位变更值实施相位变更”时,设定为“u0=1,u1=0”。在此,对“以特定的相位变更值实施相位变更”进行说明。
例如,在相位变更部205A中,以特定的相位变更值实施相位变更。此时,设输入信号(204A)为z1(i)(i为码元编号)。于是,在“以特定的相位变更值实施了相位变更”的情况下,输出信号(206A)表示为e×z1(i)(α为实数,为特定的相位变更值)。此时,也可以变更振幅,在这种情况下,输出信号(206A)表示为A×e×z1(i)(A为实数)。
同样地,在相位变更部206A中,以特定的相位变更值实施相位变更。此时,设输入信号(204B)为z2(t)(i为码元编号)。于是,在“以特定的相位变更值实施了相位变更”的情况下,输出信号(206B)表示为e×z2(i)(α为实数,为特定的相位变更值)。此时,也可以变更振幅,在这种情况下,输出信号(206B)表示为B×e×z2(i)(B为实数)。
另外,在图1的信号处理部106具有图20、图21、图22、图31、图32、图33中的任意一个结构的情况下,“相位变更部205A以特定的相位变更值实施相位变更,相位变更部205B不以特定的相位变更值实施相位变更”,“相位变更部205A不以特定的相位变更值实施相位变更,相位变更部205B以特定的相位变更值实施相位变更”时也设定为“u0=1,u1=0”。
接着,对“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的设定方法的例子进行说明。以下,对第一方法、第二方法进行说明。
第一方法:
基站发送训练码元。然后,作为通信对方的终端使用训练码元将“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的信息发送给基站。基站基于从终端获得的“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的信息,进行相位变更。
或者,基站发送训练码元。然后,作为通信对方的终端向基站发送与训练码元的接收结果相关的信息(例如,与信道估计值相关的信息)。基站根据从终端获得的“与训练码元的接收结果相关的信息”,求出“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的优选值,进行相位变更。
此外,基站需要向终端通知与设定的“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的值相关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图4、图5、图13、图14中的其他码元403、503中的控制信息码元,传输与基站设定的“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的值相关的信息。
使用图26说明第一方法的实施例。图26(A)表示基站发送的时间轴上的码元,横轴为时间。而且,图26(B)表示终端发送的时间轴上的码元,横轴为时间。
以下,进行图26的具体说明。首先,设终端对基站进行通信的请求。
于是,基站至少发送用于“基站估计发送数据码元2604所使用的‘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的训练码元2601。另外,使用训练码元2601,终端也可以进行其他的估计,另外,训练码元2601例如可以使用PSK调制。并且,训练码元与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6中说明的导频码元同样地从多个天线发送。
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训练码元2601,使用训练码元2601,计算由基站具备的相位变更部205A和/或相位变更部205B实施的优选的“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发送包含该计算出的值的反馈信息码元2602。
基站接收终端发送的反馈信息码元2602,对该码元进行解调/解码,获得优选的“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的信息。基于该信息,设定基站的相位变更部205A和/或相位变更部205B实施的相位变更的,相位变更值(组)。
然后,基站发送控制信息码元2603以及数据码元2604,但至少数据码元2604通过所设定的相位变更值(组)进行相位变更。
此外,在数据码元2604中,如在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6中说明的那样,基站从多个天线发送多个调制信号。但是,与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6不同,在相位变更部205A和/或相位变更部205B中,进行基于上述说明的“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的相位变更。
图26的基站、终端的帧结构只不过是一例,也可以包含其他的码元。而且,训练码元2601、反馈信息码元2602、控制信息码元2603、数据码元2604各自的码元例如也可以包含导频码元那样的其他码元。另外,在控制信息码元2603中包含与发送数据码元2604时使用的“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的值相关的信息,终端通过获得该信息,能够进行数据码元2604的解调/解码。
与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6的说明相同,例如,在基站具有图4、图5、图13、图14那样的帧结构发送调制信号的情况下,上述说明的由相位变更部205A和/或相位变更部205B实施的基于“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的相位变更是数据码元(402、502)。并且,与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6的说明相同,由相位变更部209A和/或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的成为相位变更的对象的码元成为“导频码元401、501”、“其他码元403、503”。
但是,在相位变更部205A和/或相位变更部205B中,即使对“导频码元401、501”、“其他码元403、503”也实施相位变更,也能够进行解调/解码。
另外,记载为“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在图2、图18、图19、图31、图32、图33的情况下,不存在相位变更部205A,存在相位变更部205B。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准备在相位变更部205B中使用的特定的相位变更值。另一方面,在图20、图21、图22、图31、图32、图33的情况下,存在相位变更部205A及相位变更部205B。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准备在相位变更部205A中使用的特定的相位变更值#A和在相位变更部205B中使用的特定的相位变更值#B。与此相伴,记载为“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
第二方法:
基站对终端开始帧的发送。此时,基站例如基于随机数的值,设定“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的值,实施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的相位变更,发送调制信号。
之后,设终端向基站发送表示未获得帧(或包)的信息,基站接收到该信息。
于是,设基站例如基于随机数的值,设定“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的值(的组),并发送调制信号。此时,至少包含不能获得终端的帧(包)的数据的数据码元,通过实施了基于重新设定的“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的相位变更后的调制信号而被传输。即,在通过重传等由基站2次(或者2次以上)发送第一帧(包)的数据的情况下,在第一次发送时使用的“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和第二次发送时使用的“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不同即可。由此,在重发的情况下,通过第二次的发送,能够获得终端获得帧(或包)的可能性提高的效果。
以后,基站若从终端获得“意味着没获得帧(或者包)的信息”,则例如基于随机数的值,变更“特定的变更值(组)”的值。
此外,基站需要向终端通知与设定的“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的值相关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图4、图5、图13、图14中的其他码元403、503中的控制信息码元,传输与基站设定的“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的值相关的信息。
另外,在上述的第二方法中,记载了“基站例如基于随机数的值设定‘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的值”,但“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的设定不限于该方法,只要是在进行“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的设定时,新设定“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的结构,则可以通过任何方法来设定“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例如,可以从:
·基于某规则,设定“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
·随机地设定“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
·基于从通信对方获得的信息,设定“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
之中任意的方法来设定“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但是,并不限定于这些方法。)
使用图27说明第二方法的实施例。图27(A)表示基站发送的时间轴上的码元,横轴为时间。而且,图27(B)表示终端发送的时间轴上的码元,横轴为时间。
以下,进行图27的具体说明。
首先,为了说明图27,对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进行说明。
作为图1中的信号处理部106的结构的一例,表示了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的结构,但其变形例的结构在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中表示。
图28是相对于图2的结构,将相位变更部205B的插入位置设置在加权合成部203之前的例子。接着,关于图28的动作,仅说明与图2不同的部分。
相位变更部205B将映射后的信号201B(s2(t))以及控制信号2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00,对映射后的信号201B实施相位变更,输出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801B。
相位变更部205B例如对s2(i)实施y(i)的相位变更。因此,若将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801B设为s2’(i),则能够表示为s2’(i)=y(i)×s2(i)。(i是码元编号(i是0以上的整数))另外,关于y(i)的提供方法,如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那样。
加权合成部203将映射后的信号201A(s1(i))、以及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801B(s2’(i))、以及控制信号2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00进行加权合成(预编码),输出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A以及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B。具体而言,对由映射后的信号201A(1(i))以及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801B(s2’(i))构成的矢量乘以预编码矩阵,获得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A以及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B。另外,关于预编码矩阵的结构例与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相同。(以后的说明与图2中的说明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图29是相对于图18的结构,将相位变更部205B的插入位置设置在加权合成部203之前的例子。此时,关于相位变更部205B的动作、加权合成部203的动作,在图28的说明中进行了说明,因此省略说明。另外,关于加权合成部203以后的动作,由于与图18中的说明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图30是相对于图19的结构,将相位变更部205B的插入位置设置在加权合成部203之前的例子。此时,关于相位变更部205B的动作、加权合成部203的动作,在图28的说明中进行了说明,因此省略说明。另外,关于加权合成部203以后的动作,由于与图19中的说明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图31是相对于图20的结构,将相位变更部205A的插入位置设置在加权合成部203之前且将相位变更部205B的插入位置设置在加权合成部203之前的例子。
相位变更部205A将映射后的信号201A(s1(t))以及控制信号2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00,对映射后的信号201A实施相位变更,输出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801A。
设相位变更部205A例如对s1(i)实施w(i)的相位变更。因此,若将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901A设为s1’(i),则能够表示为s1’(i)=w(i)×s1(i)。(i是码元编号(i是0以上的整数))另外,关于w(i)的提供方法,如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那样。
设相位变更部205B例如对s2(i)实施y(i)的相位变更。因此,若将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801B设为s2’(i),则能够表示为s2’(i)=y(i)×s2(i)。(i是码元编号(i是0以上的整数))另外,关于y(i)的提供方法,如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那样。
加权合成部203将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801A(s1’(i))、以及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801B(s2’(i))、以及控制信号2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00进行加权合成(预编码),输出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A以及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B。具体而言,对由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801A(s1’(i))以及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801B(s2’(i))构成的矢量乘以预编码矩阵,获得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A以及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B。另外,关于预编码矩阵的结构例与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相同。(以后的说明与图20中的说明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图32是相对于图21的结构,将相位变更部205A的插入位置设置在加权合成部203之前且将相位变更部205B的插入位置设置在加权合成部203之前的例子。此时,关于相位变更部205A的动作、相位变更部205B的动作、加权合成部203的动作,在图31的说明中进行了说明,因此省略说明。另外,关于加权合成部203以后的动作,由于与图21中的说明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图33是相对于图22的结构,将相位变更部205A的插入位置设置在加权合成部203之前且将相位变更部205B的插入位置设置在加权合成部203之前的例子。此时,关于相位变更部205A的动作以及相位变更部205B的动作、加权合成部203的动作,在图31的说明中进行了说明,因此省略说明。另外,关于加权合成部203以后的动作,由于与图22中的说明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在图27中,设终端对基站进行通信的请求。
于是,基站例如使用随机数,将由相位变更部205A和/或相位变更部205B实施的相位变更值决定为“第一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然后,基站基于所决定的“第一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在相位变更部205A和/或相位变更部205B中实施相位变更。此时,设控制信息码元2701_1中包含“第一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的信息。
另外,记载为“第一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在图2、图18、图19、图28、图29、图30的情况下,不存在相位变更部205A,存在相位变更部205B。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准备在相位变更部205B中使用的第一特定的相位变更值。另一方面,在图20、图21、图22、图31、图32、图33的情况下,存在相位变更部205A及相位变更部205B。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准备在相位变更部205A中使用的第一特定的相位变更值#A和在相位变更部205B中使用的第一特定的相位变更值#B。与此相伴,记载为“第一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
基站发送控制信息码元2701_1以及数据码元#1(2702_1),但至少数据码元#1(2702_1)由所决定的“第一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进行相位变更。
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控制信息码元2701_1以及数据码元#1(2702_1),基于控制信息码元2701_1中包含的至少“第一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的信息,对数据码元#1(2702_1)进行解调/解码。其结果,设终端判断为“无误地获得包含在数据码元#1(2702_1)中的数据”。于是,终端对基站发送至少包含表示“无误地获得包含在数据码元#1(2702_1)中的数据”这样的信息的终端发送码元2750_1。
基站接收终端发送的终端发送码元2750_1,基于终端发送码元2750_1中包含的至少“无误地获得包含在数据码元#1(2702_1)中的数据”的信息,将由相位变更部205A和/或相位变更部205B实施的相位变更(组)与发送数据码元#1(2702_1)时同样地,决定为“第一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基站由于“无误地获得包含在数据码元#1(2702_1)中的数据”,所以即使在发送下一个数据码元时,也使用“第一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终端能够判断为能够无误地获得数据的可能性高。(由此,能够获得终端能够获得高的数据接收质量的可能性高的效果。))然后,基站基于所决定的“第一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在相位变更部205A和/或相位变更部205B中实施相位变更。此时,设控制信息码元2701_2中包含“第一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的信息。
基站发送控制信息码元2701_2以及数据码元#2(2702_2),但至少数据码元#2(2702_2)进行基于所决定的“第一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的相位变更。
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控制信息码元2701_2以及数据码元#2(2702_2),基于控制信息码元2701_2中包含的至少“第一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的信息,对数据码元#2(2702_2)进行解调/解码。其结果,设为终端判断为“未正确地获得包含在数据码元#2(2702_2)中的数据”。于是,终端对基站发送至少包含表示“未正确地获得包含在数据码元#2(2702_2)中的数据”这样的信息的终端发送码元2750_2。
基站接收终端发送的终端发送码元2750_2,基于包含在终端发送码元2750_2中的至少“未正确地获得包含在数据码元#2(2702_2)中的数据”的信息,判断为从“第一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变更由相位变更部205A和/或相位变更部205B实施的相位变更。(基站由于“未正确地获得包含在数据码元#2(2702_2)中的数据”,所以在发送下一个数据码元时,从“第一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变更相位变更值时,终端能够判断为能够无误地获得数据的可能性高。(由此,能够获得终端获得高的数据接收质量的可能性高的效果。)),因此,基站例如使用随机数,将由相位变更部205A和/或相位变更部205B实施的相位变更值(组)从“第一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变更为“第二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然后,基站基于所决定的“第二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在相位变更部205A和/或相位变更部205B中实施相位变更。此时,控制信息码元2701_3中包含“第二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的信息。
另外,记载为“第二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在图2、图18、图19、图28、图29、图30的情况下,不存在相位变更部205A,存在相位变更部205B。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准备在相位变更部205B中使用的第二特定的相位变更值。另一方面,在图20、图21、图22、图31、图32、图33的情况下,存在相位变更部205A及相位变更部205B。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准备在相位变更部205A中使用的第二特定的相位变更值#A和在相位变更部205B中使用的第二特定的相位变更值#B。与此相伴,记载为“第二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
基站发送控制信息码元2701_3以及数据码元#2(2702_2-1),但至少数据码元#2(2702_2-1)进行基于所决定的“第二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的相位变更。
此外,在“紧接在控制信息码元2701_2之后存在的数据码元#2(2702_2)”和“紧接在控制信息码元2701_3之后存在的数据码元#2(2702_2-1)”中,“紧接在控制信息码元2701_2之后存在的数据码元#2(2702_2)”的调制方式和“紧接在控制信息码元2701_3之后存在的数据码元#2(2702_2-1)”的调制方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另外,“紧接在控制信息码元2701_2之后存在的数据码元#2(2702_2)”所包含的数据的全部或者一部分包含在“紧接在控制信息码元2701_3之后存在的数据码元#2(2702_2-1)”中。(“紧接在控制信息码元2701_3之后存在的数据码元#2(2702_2-1)”是用于重发的码元)
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控制信息码元2701_3以及数据码元#2(2702_2),基于控制信息码元2701_3中包含的至少“第二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的信息,对数据码元#2(2702_2-1)进行解调/解码。其结果,设为终端判断为“未正确地获得包含在数据码元#2(2702_2-1)中的数据”。于是,终端对基站发送至少包含表示“未正确地获得包含在数据码元#2(2702_2-1)中的数据”这样的信息的终端发送码元2750_3。
基站接收终端发送的终端发送码元2750_3,根据包含在终端发送码元2750_3中的至少“未正确地获得包含在数据码元#2(2702_2-1)中的数据”的信息,判断为从“第二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变更由相位变更部A以及相位变更部B实施的相位变更。(基站由于“未正确地获得包含在数据码元#2(2702_2-1)中的数据”,所以在发送下一个数据码元时,从“第二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变更相位变更值时,终端能够判断为能够无误地获得数据的可能性高。(由此,能够获得终端能够获得高的数据接收质量的可能性高的效果。))因此,基站例如使用随机数,将基于由相位变更部205A和/或相位变更部205B实施的相位变更值(组)从“第二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根据“第三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在相位变更部205A和/或相位变更部205B中,实施相位变更。此时,控制信息码元2701_4中包含“第三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的信息。
另外,记载为“第三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在图2、图18、图19、图28、图29、图30的情况下,不存在相位变更部205A,存在相位变更部205B。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准备在相位变更部205B中使用的第三特定的相位变更值。另一方面,在图20、图21、图22、图31、图32、图33的情况下,存在相位变更部205A及相位变更部205B。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准备在相位变更部205A中使用的第三特定的相位变更值#A和在相位变更部205B中使用的第三特定的相位变更值#B。与此相伴,记载为“第三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
基站发送控制信息码元2701_4以及数据码元#2(2702_2-2),但至少数据码元#2(2702_2-2)进行基于所决定的“第三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的相位变更。
此外,在“紧接在控制信息码元2701_3之后存在的数据码元#2(2702_2-1)”和“紧接在控制信息码元2701_4之后存在的数据码元#2(2702_2-2)”中,“紧接在控制信息码元2701_3之后存在的数据码元#2(2702_2-1)”的调制方式和“紧接在控制信息码元2701_4之后存在的数据码元#2(2702_2-2)”的调制方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另外,“紧接在控制信息码元2701_3之后存在的数据码元#2(2702_2-1)”所包含的数据的全部或者一部分包含在“紧接在控制信息码元2701_4之后存在的数据码元#2(2702_2-2)”中。(紧接在“控制信息码元2701_4之后存在的数据码元#2(2702_2-2)”是用于重发的码元)
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控制信息码元2701_4以及数据码元#2(2702_2-2),基于控制信息码元2701_4中包含的至少“第三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的信息,对数据码元#2(2702_2-2)进行解调/解码。其结果,设终端判断为“无误地获得数据码元#2(2702_2-2)中包含的数据”。于是,终端向基站发送至少包含表示“无误地获得数据码元#2(2702_2-2)中包含的数据”这样的信息的终端发送码元2750_4。
基站接收终端发送的终端发送码元2750_4,基于终端发送码元2750_4中包含的至少“无误地获得数据码元#2(2702-2)中包含的数据”的信息,与发送数据码元#2(2702_2-2)时同样地,将在相位变更部205A和/或相位变更部205B中实施的相位变更(组)决定为“第三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基站由于“无误地获得包含在数据码元#2(2702_2-2)中的数据”,所以即使在发送下一个数据码元时,也使用“第三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终端也能够判断为能够无误地获得数据的可能性高。(由此,终端能够获得如下效果:能够获得高数据接收质量的可能性高。))然后,基站基于所决定的“第三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在相位变更部205A和/或相位变更部205B中实施相位变更。此时,设控制信息码元2701_5中包含“第三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的信息。
基站发送控制信息码元2701_5以及数据码元#3(2702_3),但至少数据码元#3(2702_3)进行基于所决定的“第三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的相位变更。
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控制信息码元2701_5以及数据码元#3(2702_3),基于控制信息码元2701_5中包含的至少“第三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的信息,对数据码元#3(2702_3)进行解调/解码。其结果,设为终端判断为“无误地获得数据码元#3(2702_3)中包含的数据”。于是,终端对基站发送至少包含表示“无误地获得数据码元#3(2702_3)中包含的数据”这样的信息的终端发送码元2750_5。
基站接收终端发送的终端发送码元2750_5,基于终端发送码元2750_5中包含的至少“无误地获得数据码元#3(2702_3)中包含的数据”的信息,与发送数据码元#3(2702_3)时同样地,将在相位变更部205A和/或相位变更部205B中实施的相位变更(组)决定为“第三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基站由于“无误地获得数据码元#3(2702_3)中包含的数据”,所以即使在发送下一个数据码元时,也使用“第三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终端也能够判断为能够无误地获得数据的可能性高。(由此,能够获得终端能够获得高的数据接收质量的可能性高的效果。))然后,基站基于所决定的“第三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在相位变更部205A和/或相位变更部205B中实施相位变更。此时,设控制信息码元2701_6中包含“第三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的信息。
基站发送控制信息码元2701_6以及数据码元#4(2702_4),但至少数据码元#4(2702_4)进行基于所决定的“第三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的相位变更。
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控制信息码元2701_6以及数据码元#4(2702_4),基于控制信息码元2701_6中包含的至少“第三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的信息,对数据码元#4(2702_4)进行解调/解码。其结果,设为终端判断为“未正确地获得包含在数据码元#4(2702_4)中的数据”。于是,终端向基站发送至少包含表示“未正确地获得数据码元#4(2702_4)中包含的数据”这样的信息的终端发送码元2750_6。
基站接收终端发送的终端发送码元2750_6,根据终端发送码元2750_6中包含的至少“未正确地获得数据码元#4(2702_4)中包含的数据”的信息,判断为从“第三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变更由相位变更部205A和/或相位变更部205B实施的相位变更。(基站由于“未正确地获得数据码元#4(2702_4)中包含的数据”,所以在发送下一个数据码元时,从“第三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变更相位变更值时,终端能够判断为能够无误地获得数据的可能性高。由此,能够获得如下效果:终端能够获得高的数据接收质量的可能性高。)),因此,基站例如使用随机数,将在相位变更部205A和/或相位变更部205B中实施的相位变更值(组)从“第三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变更为“第四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然后,基站基于所决定的“第四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在相位变更部205A和/或相位变更部205B中实施相位变更。此时,设控制信息码元2701_7包含“第四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的信息。
另外,记载为“第四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在图2、图18、图19、图28、图29、图30的情况下,不存在相位变更部205A,存在相位变更部205B。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准备在相位变更部205B中使用的第四特定的相位变更值。另一方面,在图20、图21、图22、图31、图32、图33的情况下,存在相位变更部205A及相位变更部205B。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准备在相位变更部205A中使用的第四特定的相位变更值#A和在相位变更部205B中使用的第四特定的相位变更值#B。与此相伴,记载为“第四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
此外,在“紧接在控制信息码元2701_6之后存在的数据码元#4(2702_4)”和“紧接在控制信息码元2701_7之后存在的数据码元#4(2702_4-1)”中,“紧接在控制信息码元2701_6之后存在的数据码元#4(2702_4)”的调制方式和“紧接在控制信息码元2701_7之后存在的数据码元#4(2702_4-1)”的调制方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另外,“紧接在控制信息码元2701_6之后存在的数据码元#4(2702_4)”所包含的全部数据或者一部分包含在“紧接在控制信息码元2701_7之后存在的数据码元#4(2702_4-1)”中。(由于“紧接在控制信息码元2701_7之后存在的数据码元#4(2702_4-1)”是用于重发的码元)
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控制信息码元2701_7以及数据码元#4(2702_4-1),基于控制信息码元2701_7中包含的至少“第四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的信息,对数据码元#4(2702_4-1)进行解调/解码。
此外,在数据码元#1(2702_1)、数据码元#2(2702_2)、数据码元#3(2702_3)、数据码元#4(2702_4)中,如在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6中说明的那样,基站从多个天线发送多个调制信号。但是,与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6不同,在相位变更部205A和/或相位变更部205B中,进行基于上述说明的“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的相位变更。
图27的基站、终端的帧结构只不过是一例,也可以包含其他的码元。然后,控制信息码元2701_1、2701_2、2701_3、2701_4、2701_5、2701_6、数据码元#1(2702_1)、数据码元#2(2702_2)、数据码元#3(2702_3)、数据码元#4(2702_4)各自的码元,例如,也可以包含导频码元那样的其他码元。此外,在控制信息码元2701_1、2701_2、2701_3、2701_4、2701_5、2701_6中,包含与发送数据码元#1(2702_1)、数据码元#2(2702_2)、数据码元#3(2702_3)、数据码元#4(2702_4)时使用的“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的值相关的信息,终端通过获得该信息,数据码元#1(2702_1)、数据码元#2(2702_2)、数据码元#3(2702_3)、数据码元#4(2702_4)的解调/解码成为可能。
另外,在上述的说明中,基站使用“随机数”来决定“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的值(的组),但“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的值的决定不限于该方法,基站也可以有规则地变更“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的值(的组)。(“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的值可以用任何方法决定,在需要变更“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的情况下,在变更前和变更后,“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的值(组)只要不同即可。)
与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6的说明相同,例如,基站以图4、图5、图13、图14那样的帧结构发送调制信号的情况下,设由上述说明的相位变更部205A和/或相位变更部205B实施的基于“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的相位变更是数据码元(402、502)。并且,与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6的说明相同,成为由相位变更部209A和/或相位变更部209B实施的相位变更的对象的码元成为“导频码元401、501”、“其他码元403、503”。
但是,在相位变更部205A和/或相位变更部205B中,即使对“导频码元401、501”、“其他码元403、503”也实施相位变更,也能够进行解调/解码。
在前面说明的“以特定的相位变更值实施相位变更”的方法,即使单独实施该发送方法,终端也能够获得如下效果,即能够获得高的数据接收质量。
另外,作为基站的发送装置中的图1的信号处理部106的结构,表示了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3、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的结构,但在相位变更部209A以及相位变更部209B中,也可以不实施相位变更,即,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3、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中,也可以采用删除了相位变更部209A以及相位变更部209B的结构。此时,信号208A相当于图1的信号106_A,信号208B相当于图1的信号106_B。
当将控制基站所具备的相位变更部205A、205B的动作的、上述说明的[u0 u1]设定为[u0 u1]=[01](u0=0,u1=1)时,即在相位变更部205A、205B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对每个码元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将用于设定具体进行的相位变更的控制信息设为u2、u3。表2表示了[u2 u3]与相位变更部205A、205B具体进行的相位变更的关系。(另外,u2、u3例如作为其他码元403、503的控制信息码元的一部分,由基站发送。然后,终端获得包含在其他码元403、503的控制信息码元中的[u2 u3],根据[u2 u3]得知相位变更部205A、205B的动作,进行数据码元的解调/解码。并且,将用于“具体的相位变更”的控制信息设为2比特,但比特数也可以是2比特以外的比特数。)
【表2】
表2的解释的第一例如下。
·[u0 u1]=[01](u0=0,u1=1)、[u2 u3]=[00](u2=0,u3=0)时,设基站是“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按照方法01_1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对每个码元进行相位变更。”。
方法01_1:
相位变更部205A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1(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1(i)如下表示。
【数学式53】
并且,设相位变更部205B不进行相位变更。
·[u0 u1]=[01](u0=0,u1=1)、[u2 u3]=[01](u2=0,u3=1)时,设基站是“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按照方法01_2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对每个码元进行相位变更。”。
方法01_2:
设相位变更部205A不进行相位变更。
并且,相位变更部205B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2(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2(i)如下表示。
【数学式54】
·[u0 u1]=[01](u0=0,u1=1)、[u2 u3]=[10](u2=1,u3=0)时,设基站是“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按照方法01_3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对每个码元进行相位变更。”。
方法01_3:
相位变更部205A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1(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1(i)如下表示。
【数学式55】
并且,相位变更部205B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2(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2(i)如下表示。
【数学式56】
·[u0 u1]=[01](u0=0,u1=1)、[u2 u3]=[11](u2=1,u3=1)时,设基站是“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按照方法01_4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对每个码元进行相位变更。”。
方法01_4:
相位变更部205A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1(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1(i)如下表示。
【数学式57】
并且,相位变更部205B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2(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2(i)如下表示。
【数学式58】
表2的解释的第二例如下。
·[u0 u1]=[01](u0=0,u1=1)、[u2 u3]=[00](u2=0,u3=0)时,设基站是“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按照方法01_1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对每个码元进行相位变更。”。
方法01_1:
相位变更部205A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1(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1(i)如下表示。
【数学式59】
并且,设相位变更部205B不进行相位变更。
·[u0 u1]=[01](u0=0,u1=1)、[u2 u3]=[01](u2=0,u3=1)时,设基站是“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按照方法01_2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对每个码元进行相位变更。”。
方法01_2:
相位变更部205A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1(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1(i)如下表示。
【数学式60】
并且,设相位变更部205B不进行相位变更。
·[u0 u1]=[01](u0=0,u1=1)、[u2 u3]=[10](u2=1,u3=0)时,设基站是“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按照方法01_3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对每个码元进行相位变更。”。
方法01_3:
相位变更部205A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1(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1(i)如下表示。
【数学式61】
并且,设相位变更部205B不进行相位变更。
·[u0 u1]=[01](u0=0,u1=1)、[u2 u3]=[11](u2=1,u3=1)时,设基站是“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按照方法01_4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对每个码元进行相位变更。”。
方法01_4:
相位变更部205A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1(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1(i)如下表示。
【数学式62】
并且,设相位变更部205B不进行相位变更。
表2的解释的第三例如下。
·[u0 u1]=[01](u0=0,u1=1)、[u2 u3]=[00](u2=0,u3=0)时,设基站是“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按照方法01_1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对每个码元进行相位变更。”。
方法01_1:
设相位变更部205A不进行相位变更。
并且,相位变更部205B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2(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2(i)如下表示。
【数学式63】
·[u0 u1]=[01](u0=0,u1=1)、[u2 u3]=[01](u2=0,u3=1)时,设基站是“相位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按照方法01_2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对每个码元进行相位变更。”。
方法01_2:
设相位变更部205A不进行相位变更。
并且,相位变更部205B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2(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2(i)如下表示。
【数学式64】
·[u0 u1]=[01](u0=0,u1=1)、[u2 u3]=[10](u2=1,u3=0)时,设基站是“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按照方法01_3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对每个码元进行相位变更。”。
方法01_3:
设相位变更部205A不进行相位变更。
并且,相位变更部205B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2(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2(i)如下表示。
【数学式65】
·[u0 u1]=[01](u0=0,u1=1)、[u2 u3]=[11](u2=1,u3=1)时,设基站是“相位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按照方法01_4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对每个码元进行相位变更。”。
方法01_4:
设相位变更部205A不进行相位变更。
并且,相位变更部205B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2(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2(i)如下表示。
【数学式66】
表2的解释的第四例如下。
·[u0 u1]=[01](u0=0,u1=1)、[u2 u3]=[00](u2=0,u3=0)时,设基站是“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按照方法01_1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对每个码元进行相位变更。”。
方法01_1:
相位变更部205A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1(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1(i)如下表示。
【数学式67】
并且,相位变更部205B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2(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2(i)如下表示。
【数学式68】
·[u0 u1]=[01](u0=0,u1=1)、[u2 u3]=[01](u2=0,u3=1)时,设基站是“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按照方法01_2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对每个码元进行相位变更。”。
方法01_2:
相位变更部205A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1(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1(i)如下表示。
【数学式69】
并且,相位变更部205B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2(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2(i)如下表示。
【数学式70】
·[u0 u1]=[01](u0=0,u1=1)、[u2 u3]=[10](u2=1,u3=0)时,设基站是“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按照方法01_3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对每个码元进行相位变更。”。
方法01_3:
相位变更部205A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1(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1(i)如下表示。
【数学式71】
并且,相位变更部205B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2(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2(i)如下表示。
【数学式72】
·[u0 u1]=[01](u0=0,u1=1)、[u2 u3]=[11](u2=1,u3=1)时,设基站是“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按照方法01_4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对每个码元进行相位变更。”。
方法01_4:
相位变更部205A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1(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1(i)如下表示。
【数学式73】
并且,相位变更部205B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2(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2(i)如下表示。
【数学式74】
如上所述,记载了第一例至第四例,但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的具体的相位变更方法不限于此。
<1>在相位变更部205A中,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对每个码元进行相位变更。
<2>在相位变更部205B中,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对每个码元进行相位变更。
<3>在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中,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对每个码元进行相位变更。
<1><2><3>中的任意一个以上的方法若通过[u2 u3]具体设定,则能够同样地实施上述的说明。
当将控制基站所具备的相位变更部205A、205B的动作的、上述说明的[u0 u1]设定为[u0 u1]=[10](u0=1,u1=0)时,即,在相位变更部205A、205B以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实施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将用于设定具体进行的相位变更的控制信息设为u4、u5。表3表示了[u4 u5]与相位变更部205A、205B具体进行的相位变更的关系。(另外,u4、u5例如作为其他码元403、503的控制信息码元的一部分,由基站发送,并且,终端获得包含在其他码元403、503的控制信息码元中的[u4 u5],根据[u4 u5]得知相位变更部205A、205B的操作,进行数据码元的解调/解码。并且,将用于“具体的相位变更”的控制信息设为2比特,但比特数也可以是2比特以外的比特数。)【表3】
u4 u5 [u0 u1]=[10]时的相位变更方法
00 方法10_1
01 方法10_2
10 方法10_3
11 方法10_4
表3的解释的第一例如下。
·[u0 u1]=[10](u0=1,u1=0)、[u4 u5]=[00](u4=0,u5=0)时,设基站是“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以方法10_1的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实施相位变更”。
方法10_1:
相位变更部205A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1(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1(i)如下表示(不依赖于码元编号的固定的相位值)。
【数学式75】
并且,设相位变更部205B不进行相位变更。
·[u0 u1]=[10](u0=1,u1=0)、[u4 u5]=[01](u4=0,u5=1)时,设基站是“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以方法10_2的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实施相位变更。”。
方法10_2:
设相位变更部205A不进行相位变更。
并且,相位变更部205B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2(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2(i)如下表示(不依赖于码元编号的固定的相位值)。
【数学式76】
·[u0 u1]=[10](u0=1,u1=0)、[u4 u5]=[10](u4=1,u5=0)时,设基站是“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以方法10_3的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实施相位变更。”。
方法10_3:
相位变更部205A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1(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1(i)如下表示(不依赖于码元编号的固定的相位值)。
【数学式77】
并且,相位变更部205B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2(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2(i)如下表示(不依赖于码元编号的固定的相位值)。
【数学式78】
·[u0 u1]=[10](u0=1,u1=0)、[u4 u5]=[11](u4=1,u5=1)时,设基站是“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以方法10_4的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实施相位变更。”。
方法10_4:
相位变更部205A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1(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1(i)如下表示(不依赖于码元编号的固定的相位值)。
【数学式79】
并且,相位变更部205B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2(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2(i)如下表示(不依赖于码元编号的固定的相位值)。
【数学式80】
表3的解释的第二例如下。
·[u0 u1]=[10](u0=1,u1=0)、[u4 u5]=[00](u4=0,u5=0)时,设基站是“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以方法10_1的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实施相位变更”。
方法10_1:
相位变更部205A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1(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1(i)如下表示(不依赖于码元编号的固定的相位值)。
【数学式81】
y1(i)=ej0…式(81)
(式(81)的情况下,在相位变更部205A中,不进行相位变更。)并且,相位变更部205B不进行相位变更。
·[u0 u1]=[10](u0=1,u1=0)、[u4 u5]=[01](u4=0,u5=1)时,设基站是“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以方法10_2的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实施相位变更。”。
方法10_2:
相位变更部205A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1(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1(i)如下表示(不依赖于码元编号的固定的相位值)。
【数学式82】
并且,设相位变更部205B不进行相位变更。
·[u0 u1]=[10](u0=1,u1=0)、[u4 u5]=[10](u4=1,u5=0)时,设基站是“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以方法10_3的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实施相位变更。”。
方法10_3:
相位变更部205A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1(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1(i)如下表示(不依赖于码元编号的固定的相位值)。
【数学式83】
并且,设相位变更部205B不进行相位变更。
·[u0 u1]=[10](u0=1,u1=0)、[u4 u5]=[11](u4=1,u5=1)时,设基站是“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以方法10_4的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实施相位变更。”。
方法10_4:
相位变更部205A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1(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1(i)如下表示(不依赖于码元编号的固定的相位值)。
【数学式84】
并且,设相位变更部205B不进行相位变更。
表3的解释的第三例如下。
·[u0 u1]=[10](u0=1,u1=0)、[u4 u5]=[00](u4=0,u5=0)时,设基站是“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以方法10_1的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实施相位变更”。
方法10_1:
相位变更部205B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2(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2(i)如下表示(不依赖于码元编号的固定的相位值)。
【数学式85】
y2(i)=ej0…式(85)
(式(85)的情况下,在相位变更部205B中,不进行相位变更。)并且,设相位变更部205A不进行相位变更。
·[u0 u1]=[10](u0=1,u1=0)、[u4 u5]=[01](u4=0,u5=1)时,设基站是“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以方法10_2的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实施相位变更。”。
方法10_2:
相位变更部205B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2(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2(i)如下表示(不依赖于码元编号的固定的相位值)。
【数学式86】
并且,设相位变更部205A不进行相位变更。
·[u0 u1]=[10](u0=1,u1=0)、[u4 u5]=[10](u4=1,u5=0)时,设基站是“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以方法10_3的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实施相位变更。”。
方法10_3:
相位变更部205B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2(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2(i)如下表示(不依赖于码元编号的固定的相位值)。
【数学式87】
并且,设相位变更部205A不进行相位变更。
·[u0 u1]=[10](u0=1,u1=0)、[u4 u5]=[11](u4=1,u5=1)时,设基站是“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以方法10_4的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实施相位变更。”。
方法10_4:
相位变更部205B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2(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2(i)如下表示(不依赖于码元编号的固定的相位值)。
【数学式88】
并且,设相位变更部205A不进行相位变更。
表3的解释的第四例如下。
·[u0 u1]=[10](u0=1,u1=0)、[u4 u5]=[00](u4=0,u5=0)时,设基站是“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以方法10_1的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实施相位变更”。
方法10_1:
相位变更部205A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1(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1(i)如下表示(成为不依赖于码元编号的固定的相位值)。
【数学式89】
并且,相位变更部205B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2(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2(i)如下表示(成为不依赖于码元编号的固定的相位值)。
【数学式90】
y2(i)=ej0…式(90)
(在式(90)的情况下,在相位变更部205B中,不进行相位变更。)
·[u0 u1]=[10](u0=1,u1=0)、[u4 u5]=[01](u4=0,u5=1)时,设基站是“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以方法10_2的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实施相位变更。”。
方法10_2:
相位变更部205A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1(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1(i)如下表示(成为不依赖于码元编号固定的相位值)。
【数学式91】
并且,相位变更部205B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2(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2(i)如下表示(成为不依赖于码元编号的固定的相位值)。
【数学式92】
·[u0 u1]=[10](u0=1,u1=0)、[u4 u5]=[10](u4=1,u5=0)时,设基站是“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以方法10_3的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实施相位变更。”。
方法10_3:
相位变更部205A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1(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1(i)如下表示(成为不依赖于码元编号的固定的相位值)。
【数学式93】
并且,相位变更部205B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2(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2(i)如下表示(成为不依赖于码元编号的固定的相位值)。
【数学式94】
·[u0 u1]=[10](u0=1,u1=0)、[u4 u5]=[11](u4=1,u5=1)时,设基站是“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以方法10_4的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实施相位变更。”。
方法10_4:
相位变更部205A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1(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1(i)如下表示(成为不依赖于码元编号的固定的相位值)。
【数学式95】
y1(i)=ej0…式(95)
(在式(95)的情况下,在相位变更部205A中,不进行相位变更。)并且,相位变更部205B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2(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2(i)如下表示(成为不依赖于码元码元编号的固定的相位值)。
【数学式96】
如上所述,记载了第一例至第四例,但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的具体的相位变更方法不限于此。
<4>在相位变更部205A中,以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实施相位变更。
<5>在相位变更部205B中,以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实施相位变更。
<6>在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中,以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实施相位变更。
<4><5><6>中的任意一个以上的方法若通过[u4 u5]的具体设定,则能够同样地实施上述的说明。
另外,在基站所具备的相位变更部205A、205B中,也可以组合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对每个码元进行相位变更的方法和以特定的相位变更值进行相位变更的方法。相位变更部205A、205B将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对每个码元进行相位变更的方法和以特定变更值进行相位变更的方法的组合的模式分配到表1的“Reserve”、即,[u0 u1]=[11](u0=1,u1=1)。
在将控制基站所具备的相位变更部205A、205B的动作的、设定为[u0 u1]=[11](u0=1,u1=1)时,即,相位变更部205A、205B在将周期性地/有规则地进行相位变更的方法和以特定的相位变更值进行相位变更的方法进行组合的情况下,将用于设定具体进行的相位变更的控制信息设为u6、u7。表4表示了[u6 u7]与相位变更部205A、205B具体进行的相位变更的关系。(另外,设u6、u7例如作为其他码元403、503的控制信息码元的一部分,由基站发送。然后,终端获得包含在其他码元403、503的控制信息码元中的[u6 u7],根据[u6 u7]得知相位变更部205A、205B的动作,进行数据码元的解调/解码。并且,将用于“具体的相位变更”的控制信息设为2比特,但比特数也可以是2比特以外的比特数。)
【表4】
u6 u7 [u0 u1]=[10]时的相位变更方法
00 方法11_1
01 方法11_2
10 方法11_3
11 方法11_4
表4的解释的第一例如下所述。
·[u0 u1]=[11](u0=1,u1=1)、[u6 u7]=[00](u6=0,u7=0)时,设基站是“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进行将按照方法11_1周期性地/有规则地进行相位变更的方法和以特定的相位变更值进行相位变更的方法组合的相位变更。”。
方法11_1:
相位变更部205A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1(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1(i)如下表示。
【数学式97】
并且,相位变更部205B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2(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2(i)如下表示。
【数学式98】
y2(i)=ej0…式(98)
·[u0 u1]=[11](u0=1,u1=1)、[u6 u7]=[01](u6=0,u7=1)时,设基站是“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进行将按照方法11_2周期性地/有规则地进行相位变更的方法和以特定的相位变更值进行相位变更的方法组合的相位变更。”。
方法11_2:
相位变更部205A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1(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1(i)如下表示。
【数学式99】
并且,相位变更部205B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2(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2(i)如下表示。
【数学式100】
·[u0 u1]=[11](u0=1,u1=1)、[u6 u7]=[10](u6=1,u7=0)时,设基站是“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进行将按照方法11_3周期性地/有规则地进行相位变更的方法和以特定的相位变更值进行相位变更的方法组合的相位变更。”。
方法11_3:
相位变更部205A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1(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1(i)如下表示。
【数学式101】
y1(i)=ej0…式(101)
并且,相位变更部205B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2(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2(i)如下表示。
【数学式102】
·[u0 u1]=[11](u0=1,u1=1)、[u6 u7]=[11](u6=1,u7=1)时,设基站是“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进行将按照方法11_4周期性地/有规则地进行相位变更的方法和以特定的相位变更值进行相位变更的方法组合的相位变更。”。
方法11_4:
相位变更部205A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1(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1(i)如下表示。
【数学式103】
并且,相位变更部205B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2(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2(i)如下表示。
【数学式104】
表4的解释的第二例如下。
·[u0 u1]=[11](u0=1,u1=1)、[u6 u7]=[00](u6=0,u7=0)时,设基站是“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进行将按照方法11_1周期性地/有规则地进行相位变更的方法和以特定的相位变更值进行相位变更的方法组合的相位变更。”。
方法11_1:
相位变更部205A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1(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1(i)如下表示。
【数学式105】
并且,相位变更部205B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2(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2(i)如下表示。
【数学式106】
y2(i)=ej0…式(106)
·[u0 u1]=[11](u0=1,u1=1)、[u6 u7]=[01](u6=0,u7=1)时,设基站是“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进行将按照方法11_2周期性地/有规则地进行相位变更的方法和以特定的相位变更值进行相位变更的方法组合的相位变更。”。
方法11_2:
相位变更部205A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1(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1(i)如下表示。
【数学式107】
并且,相位变更部205B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2(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2(i)如下表示。
【数学式108】
·[u0 u1]=[11](u0=1,u1=1)、[u6 u7]=[10](u6=1,u7=0)时,设基站是“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进行将按照方法11_3周期性地/有规则地进行相位变更的方法和以特定的相位变更值进行相位变更的方法组合的相位变更。”。
方法11_3:
相位变更部205A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1(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1(i)如下表示。
【数学式109】
并且,相位变更部205B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2(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2(i)如下表示。
【数学式110】
·[u0 u1]=[11](u0=1,u1=1)、[u6 u7]=[11](u6=1,u7=1)时,设基站是“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进行将按照方法11_4周期性地/有规则地进行相位变更的方法和以特定的相位变更值进行相位变更的方法组合的相位变更。”。
方法11_4:
相位变更部205A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1(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1(i)如下表示。
【数学式111】
并且,相位变更部205B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2(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2(i)如下表示。
【数学式112】
表4的解释的第三例如下。
·[u0 u1]=[11](u0=1,u1=1)、[u6 u7]=[00](u6=0,u7=0)时,设基站是“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进行将按照方法11_1周期性地/有规则地进行相位变更的方法和以特定的相位变更值进行相位变更的方法组合的相位变更。”。
方法11_1:
相位变更部205A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1(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1(i)如下表示。
【数学式113】
并且,相位变更部205B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2(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2(i)如下表示。
【数学式114】
·[u0 u1]=[11](u0=1,u1=1)、[u6 u7]=[01](u6=0,u7=1)时,设基站是“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进行使按照方法11_2周期性地/有规则地进行相位变更的方法和以特定的相位变更值进行相位变更的方法组合的相位变更。”。
方法11_2:
相位变更部205A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1(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1(i)如下表示。
【数学式115】
并且,相位变更部205B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2(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2(i)如下表示。
【数学式116】
·[u0 u1]=[11](u0=1,u1=1)、[u6 u7]=[10](u6=1,u7=0)时,设基站是“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进行按照方法11_3周期性地/有规则地进行相位变更的方法和以特定的相位变更值进行相位变更的方法组合的相位变更。”。
方法11_3:
相位变更部205A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1(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1(i)如下表示。
【数学式117】
并且,相位变更部205B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2(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2(i)如下表示。
【数学式118】
·[u0 u1]=[11](u0=1,u1=1)、[u6 u7]=[11](u6=1,u7=1)时,设基站是“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进行使按照方法11_4周期性地/有规则地进行相位变更的方法和以特定的相位变更值进行相位变更的方法组合的相位变更。”。
方法11_4:
相位变更部205A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1(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1(i)如下表示。
【数学式119】
并且,相位变更部205B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2(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2(i)如下表示。
【数学式120】
表4的解释的第四例如下。
·[u0 u1]=[11](u0=1,u1=1)、[u6 u7]=[00](u6=0,u7=0)时,设基站是“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进行使按照方法11_1周期性地/有规则地进行相位变更的方法和以特定的相位变更值进行相位变更的方法组合的相位变更。”。
方法11_1:
相位变更部205A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1(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1(i)如下表示。
【数学式121】
y1(i)=ej0…式(121)
并且,相位变更部205B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2(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2(i)如下表示。
【数学式122】
·[u0 u1]=[11](u0=1,u1=1)、[u6 u7]=[01](u6=0,u7=1)时,设基站是“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进行使按照方法11_2周期性地/有规则地进行相位变更的方法和以特定的相位变更值进行相位变更的方法组合的相位变更。”。
方法11_2:
相位变更部205A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1(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1(i)如下表示。
【数学式123】
并且,相位变更部205B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2(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2(i)如下表示。
【数学式124】
·[u0 u1]=[11](u0=1,u1=1)、[u6 u7]=[10](u6=1,u7=0)时,设基站是“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进行使按照方法11_3周期性地/有规则地进行相位变更的方法和以特定的相位变更值进行相位变更的方法组合的相位变更。”。
方法11_3:
相位变更部205A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1(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1(i)如下表示。
【数学式125】
并且,相位变更部205B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2(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2(i)如下表示。
【数学式126】
·[u0 u1]=[11](u0=1,u1=1)、[u6 u7]=[11](u6=1,u7=1)时,设基站是“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进行使按照方法11_4周期性地/有规则地进行相位变更的方法和以特定的相位变更值进行相位变更的方法组合的相位变更。”。
方法11_4:
相位变更部205A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1(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1(i)如下表示。
【数学式127】
并且,相位变更部205B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2(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2(i)如下表示。
【数学式128】
表4的解释的第五例如下。
·[u0 u1]=[11](u0=1,u1=1)、[u6 u7]=[00](u6=0,u7=0)时,设基站是“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进行使按照方法11_1周期性地/有规则地进行相位变更的方法和以特定的相位变更值进行相位变更的方法组合的相位变更。”。
方法11_1:
相位变更部205A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1(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1(i)如下表示。
【数学式129】
并且,相位变更部205B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2(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2(i)如下表示。
【数学式130】
·[u0 u1]=[11](u0=1,u1=1)、[u6 u7]=[01](u6=0,u7=1)时,设基站是“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进行使按照方法11_2周期性地/有规则地进行相位变更的方法和以特定的相位变更值进行相位变更的方法组合的相位变更。”。
方法11_2:
相位变更部205A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1(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1(i)如下表示。
【数学式131】
并且,相位变更部205B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2(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2(i)如下表示。
【数学式132】
·[u0 u1]=[11](u0=1,u1=1)、[u6 u7]=[10](u6=1,u7=0)时,设基站是“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进行使按照方法11_3周期性地/有规则地进行相位变更的方法和以特定的相位变更值进行相位变更的方法组合的相位变更。”。
方法11_3:
相位变更部205A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1(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1(i)如下表示。
【数学式133】
并且,相位变更部205B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2(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2(i)如下表示。
【数学式134】
·[u0 u1]=[11](u0=1,u1=1)、[u6 u7]=[11](u6=1,u7=1)时,设基站是“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进行使按照方法11_4周期性地/有规则地进行相位变更的方法和以特定的相位变更值进行相位变更的方法组合的相位变更。”。
方法11_4:
相位变更部205A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1(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1(i)如下表示。
【数学式135】
并且,相位变更部205B将通过进行相位变更而在乘法中使用的系数设为y2(i)(i表示码元编号,设为0以上的整数)。此时,y2(i)如下表示。
【数学式136】
如以上那样,记载了第一例至第五例,但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的具体的相位变更方法不限于此。
<7>在相位变更部205A中,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对每个码元进行相位变更,在相位变更部205B中,根据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进行相位变更。
<8>在相位变更部205B中,根据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进行相位变更,在相位变更部205B中,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对每个码元进行相位变更。
<3>在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中,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对每个码元进行相位变更。
若<7><8>中的任意一个以上的方法若通过[u2 u3]具体设定,则能够同样地实施上述的说明。
在基站具备的加权合成部203中,也可以切换加权合成的矩阵。将用于设定加权合成的矩阵的控制信息设为u8、u9。表5表示[u8 u9]与加权合成部203具体使用的加权合成的矩阵的关系。(另外,设u8、u9例如作为其他码元403、503的控制信息码元的一部分,由基站发送。然后,终端获得包含在其他码元403、503的控制信息码元中的[u8 u9],根据[u8 u9]得知加权合成部203的动作,进行数据码元的解调/解码。而且,将用于指定“具体的加权矩阵”的控制信息设为2比特,但比特数也可以是2比特以外的比特数。)【表5】
u8 u9 [u0 u1]=[10]时的相位变更方法
00 使用矩阵1的预编码
01 使用矩阵2的预编码
10 使用矩阵3的预编码
11 基于来自通信对方的信息来决定预编码方法
·[u8 u9]=[00](u8=0,u9=0)时,设“在基站的加权合成部203中,进行使用矩阵1的预编码”。
·[u8 u9]=[01](u8=0,u9=1)时,设“在基站的加权合成部203中,进行使用矩阵2的预编码”。
·[u8 u9]=[10](u8=1,u9=0)时,设“在基站的加权合成部203中,进行使用矩阵3的预编码”。
·[u8 u9]=[11](u8=1,u9=1)时,设“基站从通信对方获得例如反馈信息,基于该反馈信息,在基站的加权合成部203中求出使用的预编码矩阵,进行使用了所求出的(预编码)矩阵的预编码。
如以上那样,基站的加权合成部203切换所使用的预编码的矩阵。然后,作为基站的通信对方的终端能够获得控制信息码元中包含的u8、u9,基于u8、u9进行数据码元的解调/解码。通过这样,能够根据电波传播环境的状态等通信状况来设定优选的预编码的矩阵,因此终端能够获得如下效果,即能够获得高的数据接收质量。
另外,如表1所示,说明了如基站的相位变更部205A、205B那样指定的方法,但也可以代替表1而进行表6那样的设定。
图23的基站的发送装置2303具有图1的结构。而且,图1的信号处理部106具有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中的任意一个结构。此时,也可以根据通信环境或设定状况来切换相位变更部205A、205B的动作。此外,基站将与相位变更部205A、205B的动作相关的控制信息作为用帧结构图4、图5、图13、图14中的其他码元403、503的控制信息码元传输的控制信息的一部分进行发送。
此时,设与相位变更部205A、205B的动作相关的控制信息为u10。表6表示[u10]与相位变更部205A、205B的关系。
【表6】
u10 对每个码元变更相位变更值(周期性地/有规则地)的动作
0 OFF
1 ON
(另外,u10例如作为其他码元403、503的控制信息码元的一部分,由基站发送。然后,终端获得包含在其他码元403、503的控制信息码元中的[u10],从[u10]得知相位变更部205A、205B的动作,进行数据码元的解调/解码。)
表6的解释如下。
·基站设定为“相位变更部205A、205B不进行相位变更。”时,设定[u10=0]。因此,相位变更部205A对输入信号(204A)不进行相位变更而输出信号(206A)。同样地,相位变更部205B对输入信号(204B)不进行相位变更而输出信号(206B)。
·基站设定为“相位变更部205A、205B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对每个码元进行相位变更。”时,设定为[u10=1]。另外,关于相位变更部205A、205B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对每个码元变更相位变更的方法的详细内容,如在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6中说明的那样,所以省略详细的说明。并且,在图1的信号处理部106具有图20、图21、图22中的任意一个结构的情况下,“相位变更部205A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对每个码元进行相位变更,相位变更部205B不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对每个码元进行相位变更”、“相位变更部205A不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对每个码元进行相位变更,相位变更部205B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对每个码元进行相位变更”时也设定为[u10=1]。
如上所述,通过根据电波传播环境等通信状况进行相位变更部205A、205B的相位变更的动作的ON/OFF,终端能够获得如下效果,即能够获得高的数据接收质量。
图23的基站的发送装置2303具有图1的结构。而且,图1的信号处理部106具有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中的任意一个结构。此时,也可以根据通信环境或设定状况来切换相位变更部209A、209B的动作。此外,基站将与相位变更部209A、209B的动作相关的控制信息作为帧结构图4、图5、图13、图14中的其他码元403、503的控制信息码元传输的控制信息的一部分进行发送。
此时,设与相位变更部209A、209B的动作相关的控制信息为u11。表7表示[u11]与相位变更部209A、209B的关系。
【表7】
u11 相位变更(或循环延迟分集)
0 OFF
1 ON
(另外,u11作为其他码元403、503的控制信息码元的一部分,例如由基站发送。然后,终端获得包含在其他码元403、503的控制信息码元中的[u11],根据[u11]得知相位变更部209A、209B的动作,进行数据码元的解调/解码。)
表7的解释如下。
·基站设定为“相位变更部209A、209B不进行相位变更。”时,设定为[u11=0]。因此,相位变更部209A对输入信号(208A)不进行相位变更而输出信号(210A)。同样地,相位变更部209B对输入信号(208B)不进行相位变更而输出信号(210B)。
·基站设定为“相位变更部209A、209B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对每个码元进行相位变更。(或者,应用循环延迟分集)”时,设定为[u11=1]。另外,关于相位变更部209A、209B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对每个码元变更相位变更的方法的详细内容,如在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6中说明的那样,所以省略详细的说明。并且,图1的信号处理部106具有图19、图22中的任意一个结构的情况,“相位变更部209A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对每个码元进行相位变更,相位变更部209B不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对每个码元进行相位变更”、“相位变更部209A不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对每个码元进行相位变更,相位变更部209B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对每个码元进行相位变更”时也设定为[u11=1]。
如上所述,通过根据电波传播环境等通信状况进行相位变更部209A、209B的相位变更的动作的ON/OFF,终端能够获得如下效果,即能够获得高的数据接收质量。
接着,说明如表1那样切换相位变更部205A、205B的动作的一例。
例如,基站和终端进行图27那样的通信。另外,关于基于图27的通信在之前进行了说明,因此省略说明的一部分。
首先,设终端对基站进行通信的请求。
于是,基站选择表1的“以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实施相位变更”,相位变更部205A和/或相位变更部205B实施相当于“以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实施相位变更”的信号处理,并发送数据码元#1(2702_1)。
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控制信息码元2701_1以及数据码元#1(2702_1),基于控制信息码元2701_1中包含的发送方法,对数据码元#1(2702_1)进行解调/解码。其结果,设为终端判断为“无误地获得数据码元#1(2702_1)中包含的数据”。于是,终端对基站发送至少包含“无误地获得数据码元#1(2702_1)中包含的数据”这样的信息的终端发送码元2750_1。
基站接收终端发送的终端发送码元2750_1,基于终端发送码元2750_1中包含的至少“无误地获得数据码元#1(2702_1)中包含的数据”的信息,与发送数据码元#1(2702_1)时同样地,将由相位变更部205A和/或相位变更部205B实施的相位变更(组)决定为“以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实施相位变更”。(基站由于“无误地获得数据码元#1(2702_1)中包含的数据”,所以即使在发送下一个数据码元时,也使用“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实施相位变更”,终端也能够判断为能够无误地获得数据的可能性高。(由此,能够获得终端能够获得高的数据接收质量的可能性高的效果。))然后,基站基于所决定的“以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实施相位变更”,在相位变更部205A和/或相位变更部205B中实施相位变更。
基站发送控制信息码元2701_2以及数据码元#2(2702_2),但至少数据码元#2(2702_2)进行基于所决定的“以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实施相位变更”的相位变更。
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控制信息码元2701_2以及数据码元#2(2702_2),基于与控制信息码元2701_2中包含的发送方法相关的信息,对数据码元#2(2702_2)进行解调/解码。其结果,设为终端判断为“未正确地获得数据码元#2(2702_2)中包含的数据”。于是,终端向基站发送至少包含表示“未正确地获得数据码元#2(2702_2)中包含的数据”这样的信息的终端发送码元2750_2。
基站接收终端发送的终端发送码元2750_2,基于终端发送码元2750_2中包含的至少“未正确地获得数据码元#2(2702_2)中包含的数据”的信息,判断为将由相位变更部205A和/或相位变更部205B实施的相位变更变更为“按照每个码元(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变更相位变更值”。(基站由于“未正确地获得数据码元#2(2702_2)中包含的数据”,所以在发送下一个数据码元时,“按照每个码元(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变更相位变更值”变更相位变更方法时,终端能够判断为能够无误地获得数据的可能性高。(由此,能够获得终端能够获得高的数据接收质量的可能性高的效果。)),因此,基站基于“按照每个码元(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变更相位变更值”,在相位变更部205A和/或相位变更部205B中实施相位变更。此时,基站对控制信息码元2701_3和“数据码元#2(2702_2-1)”进行发送,但至少对“数据码元#2(2702_2-1)”进行基于“按照每个码元(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变更相位变更值”的相位变更。
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控制信息码元2701_3以及数据码元#2(2702_2),基于控制信息码元2701_3中包含的发送方法的信息,对数据码元#2(2702_2-1)进行解调/解码。其结果,设为终端判断为“未正确地获得数据码元#2(2702_2-1)中包含的数据”。于是,终端向基站发送至少包含“未正确地获得数据码元#2(2702_2-1)中包含的数据”这样的信息的终端发送码元2750_3。
基站接收终端发送的终端发送码元2750_3,基于终端发送码元2750_3中包含的至少“未正确地获得数据码元#2(2702_2-1)中包含的数据”信息,判断为将由相位变更部A以及相位变更部B实施的相位变更再次设定为“按照每个码元(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变更相位变更值”。因此,基站基于“按照每个码元(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变更相位变更值”,在相位变更部205A和/或相位变更部205B中实施相位变更。此时,基站发送控制信息码元2701_4和“数据码元#2(2702_2-2)”,但至少对“数据码元#2(2702_2-2)”进行基于“按照每个码元(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变更相位变更值”的相位变更。
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控制信息码元2701_4以及数据码元#2(2702_2-2),基于与控制信息码元2701_4中包含的发送方法相关的信息,对数据码元#2(2702_2-2)进行解调/解码。其结果,设为终端判断为“无误地获得数据码元#2(2702_2-2)中包含的数据”。于是,终端向基站发送至少包含“无误地获得数据码元#2(2702_2-2)中包含的数据”这样的信息的终端发送码元2750_4。
基站接收终端发送的终端发送码元2750_4,基于终端发送码元2750_4中包含的至少“无误地获得数据码元#2(2702-2)中包含的数据”的信息,将由相位变更部205A和/或相位变更部205B实施的相位变更(组)决定为“以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实施相位变更”。然后,基站基于“以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实施相位变更”,在相位变更部205A和/或相位变更部205B中实施相位变更。
基站发送控制信息码元2701_5以及数据码元#3(2702_3),但至少数据码元#3(2702_3)基于“以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实施相位变更”来进行相位变更。
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控制信息码元2701_5以及数据码元#3(2702_3),基于与控制信息码元2701_5中包含的发送方法相关的信息,对数据码元#3(2702_3)进行解调/解码。其结果,设为终端判断为“无误地获得数据码元#3(2702_3)中包含的数据”。于是,终端对基站发送至少包含“无误地获得数据码元#3(2702_3)中包含的数据”这样的信息的终端发送码元2750_5。
基站接收终端发送的终端发送码元2750_5,基于终端发送码元2750_5中包含的至少“无误地获得数据码元#3(2702_3)中包含的数据”的信息,将由相位变更部205A和/或相位变更部205B实施的方法决定为“以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实施相位变更”的方法。然后,基站基于“以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组)实施相位变更”,发送数据码元#4(2702_4)。
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控制信息码元2701_6以及数据码元#4(2702_4),基于与控制信息码元2701_6中包含的发送方法相关的信息,对数据码元#4(2702_4)进行解调/解码。其结果,设为终端判断为“未正确地获得数据码元#4(2702_4)中包含的数据”。于是,终端向基站发送至少包含“未正确地获得数据码元#4(2702_4)中包含的数据”这样的信息的终端发送码元2750_6。
基站接收终端发送的终端发送码元2750_6,基于终端发送码元2750_6中包含的至少“未正确地获得数据码元#4(2702_4)中包含的数据”的信息,判断为将由相位变更部205A和/或相位变更部205B实施的相位变更变更为“按照每个码元(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变更相位变更值”。因此,基站基于“按照每个码元(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变更相位变更值”,在相位变更部205A和/或相位变更部205B中实施相位变更。此时,基站发送控制信息码元2701_7和“数据码元#4(2702_4-1)”,但至少对“数据码元#4(2702_4-1)”,进行基于“按照每个码元(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变更相位变更值”的相位变更。
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控制信息码元2701_7以及数据码元#4(2702_4-1),基于与控制信息码元2701_7中包含的发送方法相关的信息,对数据码元#4(2702_4-1)进行解调/解码。
此外,在数据码元#1(2702_1)、数据码元#2(2702_2)、数据码元#3(2702_3)、数据码元#4(2702_4)中,如在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6中说明的那样,基站从多个天线发送多个调制信号。
图27的基站、终端的帧结构只不过是一例,也可以包含其他的码元。然后,控制信息码元2701_1、2701_2、2701_3、2701_4、2701_5、2701_6、数据码元#1(2702_1)、数据码元#2(2702_2)、数据码元#3(2702_3)、数据码元#4(2702_4)各自的码元,例如,也可以包含导频码元那样的其他码元。此外,在控制信息码元2701_1、2701_2、2701_3、2701_4、2701_5、2701_6中,与发送数据码元#1(2702_1)、数据码元#2(2702_2)、数据码元#3(2702_3)、数据码元#4(2702_4)时使用的“特定的相位变更值”的值相关的信息,终端通过获得该信息,数据码元#1(2702_1)、数据码元#2(2702_2)、数据码元#3(2702_3)、数据码元#4(2702_4)的解调/解码成为可能。
另外,关于使用了图27的基于在基站的本实施方式中记载的“表1”的发送方法的切换,不限于上述,上述的说明只是发送方法切换的一例,因此,也可以更灵活地进行基于“表1”的发送方法的切换。
如上所述,通过根据通信环境等将发送方法的切换、相位变更方法的切换、相位变更动作的ON/OFF更灵活地切换动作,从而通信对方的接收装置能够获得数据接收质量提高的效果。
另外,也可以针对本实施方式的表1的u0=1且u1=1的Reserve,根据来自通信对方的信息等,分配切换预编码矩阵的方式。即,基站也可以能够在选择了MIMO传输方式时,基于来自通信对方的信息,对选择预编码矩阵的方式进行选择。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图1的信号处理部106的结构,对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进行了说明,但对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6,作为图1的信号处理部106,应用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也能够实施。
(补充3)
在本说明书中记载的映射部中,也可以对每个码元例如有规则地/周期性地切换映射的方法。
例如,作为调制方式,在同相I-正交Q平面中,设定为具有用于4比特传输的16个信号点的调制方式。此时,也可以对每个码元切换用于传输同相I-正交Q平面中的4比特的16个信号点的结构。
另外,在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6中,对应用于OFDM等多载波方式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即使应用于单载波方式也能够同样地实施。
另外,在本说明书的各实施方式中,对于应用了频谱扩展通信方式的情况也能够同样地实施。
(补充4)
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各实施方式中,作为发送装置的结构,以图1为例进行说明,作为图1的信号处理部106的结构,以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发送装置的结构不限于在图1中说明的结构,信号处理部106的结构不限于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所示的结构。即,只要发送装置能够生成与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信号处理后的信号106_A、106_B中的任意一个相同的信号并使用多个天线部进行发送,则发送装置及其信号处理部106可以是任意的结构。
以下,对满足这样的条件的发送装置及其信号处理部106的不同的结构例进行说明。
作为不同的结构例之一,图1的映射部104基于编码数据103以及控制信号100,将相当于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的任意一个中的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A、204B的信号作为映射后的信号105_1、105_2生成。信号处理部106具备从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中的任意一个除去了加权合成部203的结构,将映射后的信号105_1输入到相位变更部205A或插入部207A,将映射后的信号105_2输入到相位变更部205B或插入部207B。
另外,作为不同的结构例的另一个,加权合成(预编码)的处理在由式(33)或式(34)表示的(预编码)矩阵F表示的情况下,图2中的加权合成部203对映射后的信号201A、201B不实施用于加权合成的信号处理,而是将映射后的信号201A作为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A输出,将映射后的信号201B作为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B输出。在这种情况下,加权合成部203基于控制信号200,(i)实施与加权合成对应的信号处理并生成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A、204B,(ii)不进行用于加权合成的信号处理,将映射后的信号201A作为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A输出,将映射后的信号201B作为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B输出,进行切换(i)的处理和(ii)的处理的控制。另外,作为加权合成(预编码)的处理,在只实施由式(33)或式(34)的(预编码)矩阵F表示的处理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具备加权合成部203。
这样,即使发送装置的具体结构不同,也生成与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信号处理后的信号106_A、106_B中的任意一个相同的信号,若使用多个天线部进行发送,则接收装置在直达波主导的环境,特别是在LOS环境时,能够获得如下的效果,即进行MIMO传输(传输多个流)的数据码元的接收装置中的数据接收质量提高。
另外,在图1的信号处理部106中,也可以在加权合成部203的前后双方设置相位变更部。具体而言,信号处理部106在加权合成部203的前级,具备对映射后的信号201A实施相位变更而生成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801A的相位变更部205A_1、以及对映射后的信号201B实施相位变更而生成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801B的相位变更部205B_1中的任意一方或双方。并且,信号处理部106在插入部207A、207B的前级,具备对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A实施相位变更而生成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06A的相位变更部205A_2、以及对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B实施相位变更而生成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06B的相位变更部205B_2中的任意一方或双方。
在此,在信号处理部106具备相位变更部205A_1的情况下,加权合成部203一方的输入是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801A,在信号处理部106不具备相位变更部205A_1的情况下,加权合成部203一方的输入是映射后的信号201A。在信号处理部106具备相位变更部205B_1的情况下,加权合成部203的另一方的输入是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801B,在信号处理部106不具备相位变更部205B_1的情况下,加权合成部203的另一方的输入是映射后的信号201B。在信号处理部106具备相位变更部205A_2的情况下,插入部207A的输入是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06A,在信号处理部106不具备相位变更部205A_2的情况下,插入部207A的输入是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A。并且,在信号处理部106具备相位变更部205B_2的情况下,插入部207B的输入是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06B,在信号处理部106不具备相位变更部205B_2的情况下,插入部207B的输入是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B。
另外,图1的发送装置也可以具备对作为信号处理部106的输出的信号处理后的信号106_A、106_B实施其他信号处理的第二信号处理部。此时,若将第二信号处理部输出的两个信号设为第二信号处理后的信号A、第二信号处理后的信号B,则无线部107_A将第二信号处理后的信号A作为输入,实施规定的处理,无线部107_B将第二信号处理后的信号B作为输入,实施规定的处理。
(实施方式A1)
以下,对基站(AP)和终端进行通信的情况进行说明。
此时,设基站(AP)能够使用多个天线发送包含多个流的数据的多个调制信号。
例如,基站(AP)为了使用多个天线发送包含多个流的数据的多个调制信号,而具备图1的发送装置。另外,作为图1的信号处理部106的结构,具备例如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的结构中的任意一个。
在上述的发送装置中,对预编码后的至少一个调制信号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基站(AP)能够通过控制信号切换“进行相位变更、不进行相位变更”。因此,如下所述。
<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
基站(AP)对至少一个调制信号进行相位变更。然后,使用多个天线发送多个调制信号。(另外,关于对至少一个调制信号进行相位变更、使用多个天线发送多个调制信号的发送方法,如在本说明书的多个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那样。)
<不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
基站(AP)对多个流的调制信号(基带信号)进行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预编码(加权合成),使用多个天线发送所生成的多个调制信号(此时,不实施相位变更)。但是,如在本说明书中上述那样,预编码部(加权合成部)也可以有时不进行预编码的处理,总是不进行预编码的处理也可以不具备预编码部(加权合成部)。
此外,基站(AP)例如使用前导码,发送用于向作为通信对方的终端通知进行/不进行相位变更的控制信息。
图34表示基站(AP)3401和终端3402进行通信的状态下的系统结构的一例。
如图34所示,基站(AP)3401发送调制信号,作为通信对方的终端3402接收该调制信号。然后,终端3402发送调制信号,作为通信对方的基站3401接收该调制信号。
图35表示基站(AP)3401与终端3402的通信的往来的例子。
在图35中,图35(A)表示基站(AP)3401的发送信号的时间上的情况,横轴为时间。图35(B)表示终端3402的发送信号的时间的情况,横轴为时间。
首先,基站(AP)3401发送包含例如想要发送调制信号这样的请求信息的发送请求3501。
然后,终端3402接收作为由基站(AP)3401已发送的想要发送调制信号这样的请求信息的发送请求3501,发送例如包含表示终端3402可接收的能力(或可接收的方式)的信息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
基站(AP)3401接收由终端3402发送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基于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中包含的信息的内容,决定纠错编码方法、调制方式(或者调制方式的组)、发送方法,基于这些决定的方法,发送调制信号3503,该调制信号3503是对想要发送的信息(数据)实施纠错编码、调制方式中的映射、其他信号处理(例如预编码、相位变更等)而生成的,包含数据码元等。
此外,在数据码元等3503中,例如也可以包含控制信息码元。此时,在使用“使用多个天线发送包含多个流的数据的多个调制信号的发送方法”来发送数据码元时,可以发送包含用于通知通信对方对至少一个调制信号进行了相位变更、或者未进行前述的相位变更的信息的控制码元。(通信对方能够容易地变更解调方法。)
终端3402接收基站3401发送的数据码元等3503,获得数据。
图36表示图35所示的终端所发送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所包含的数据的例子。
在图36中,3601是表示与“与相位变更的解调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的数据,3602是表示与“与接收指向性控制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的数据。
在表示与“与相位变更的解调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的数据3601中,“对应”是指例如表示以下的状态。
“与相位变更的解调对应”:
·基站(AP)3401对至少一个调制信号进行相位变更,对使用多个天线发送多个调制信号时(另外,对至少一个调制信号进行相位变更,关于使用多个天线发送多个调制信号的发送方法,如在本说明书的多个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那样。),终端3402意味着能够接收并解调该调制信号。(即,意味着能够进行考虑了相位变更的解调,能够获得数据。)
在与“与相位变更的解调对应/不对应”相关的数据3601中,“不对应”例如表示以下的状态。
“与相位变更的解调不对应”:
·基站(AP)3401对至少一个调制信号进行相位变更,在使用多个天线发送多个调制信号时(另外,关于对至少一个调制信号进行相位变更,使用多个天线发送多个调制信号的发送方法,如在上述的本说明书的多个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那样。),终端3402意味着即使接收到该调制信号,也无法进行解调。(即,意味着不能进行考虑了相位变更的解调。)
例如,在终端3402如上述那样“与相位变更对应”的情况下,将表示与“与相位变更的解调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的数据3601设定为“0”,终端3402发送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此外,在终端(3402)如上述那样“不与相位变更对应”的情况下,将表示与“与相位变更的解调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的数据3601设定为“1”,终端3402发送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
然后,基站(AP)3401接收终端3402发送的表示与“与相位变更的解调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的数据3601,在接收“与相位变更对应”(即,作为表示与“与相位变更的解调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的数据3601,接收“0”),且基站(AP)3401已决定使用多个天线来发送多个流的调制信号的情况下,基站(AP)3401可以使用以下的<方法#1><方法#2>中的任意方法发送调制信号。或者,基站(AP)3401利用<方法#2>发送调制信号。
<方法#1>
基站(AP)3401对多个流的调制信号(基带信号)进行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预编码(加权合成),使用多个天线发送所生成的多个调制信号(此时,不实施相位变更)。但是,如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那样,预编码部(加权合成部)也可以不进行预编码的处理。
<方法#2>
基站(AP)3401对至少一个调制信号进行相位变更。然后,使用多个天线发送多个调制信号。(另外,关于对至少一个调制信号进行相位变更,使用多个天线发送多个调制信号的发送方法,如在本说明书的多个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那样。)
在此,重要的是作为基站(AP)3401能够选择的发送方法而包含<方法#2>。因此,基站(AP)3401也可以使用<方法#1><方法#2>以外的方法来发送调制信号。
基站(AP)3401接收终端3402发送的表示与“与相位变更的解调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的数据3601,在接收“与相位变更不对应”(即,作为表示与“与相位变更的解调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的数据3601而接收“1”),且基站(AP)3401决定为使用多个天线发送多个流的调制信号的情况下,例如,基站(AP)3401以<方法#1>发送调制信号。
这里,重要的是,作为基站(AP)3401能够选择的发送方法不包含<方法#2>。因此,基站(AP)3401也可以使用与<方法#1>不同且不是<方法#2>的发送方法来发送调制信号。
此外,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也可以包含表示与“与相位变更的解调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的数据3601以外的信息的数据。例如,表示终端3402的接收装置也可以包含表示与“与接收指向性控制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的数据3602等。因此,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的结构不限于图36的结构。
例如,在基站(AP)3401具备使用<方法#1><方法#2>以外的方法发送调制信号的功能的情况下,终端3402的接收装置也可以包含表示与“与该<方法#1><方法#2>以外的方法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的数据。
例如,在终端3402能够进行接收指向性控制的情况下,作为表示与“与接收指向性控制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的数据3602而设定“0”。另外,在终端3402不能进行接收指向性控制的情况下,作为表示与“与接收指向性控制对应/不对应”相关的数据3602而设定“1”。
终端3402发送与“与接收指向性控制对应/不对应”相关的数据3602的信息,基站(AP)3401在得到该信息并判断为终端3402“与接收指向性控制对应”的情况下,基站(AP)3401、终端3402发送用于终端3402的接收指向性控制的训练码元、参考码元、控制信息码元等。
图503表示与图36不同的例子,作为图35所示的终端所发送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所包含的数据的一例。另外,对与图36同样地进行动作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因此,关于图37的与“与相位变更的解调对应/不对应”相关的数据3601,已经进行了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接下来,关于图37的与“与用于多个流的接收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的数据3702,在以下进行说明。
在与“与用于多个流的接收对应/不对应”相关的数据3702中,“对应”是指例如表示以下的状态。
“与用于多个流的接收对应”:
·意味着在基站(AP)3401为了传输多个流而从多个天线发送多个调制信号时,终端能够接收基站发送的多个调制信号并进行解调。但是,例如,设在基站(AP)3401从多个天线发送了多个调制信号时,不管实施/不实施相位变更。即,在作为基站(AP)3401为了传输多个流而以多个天线发送多个调制信号的发送方法而定义了多个发送方法的情况下,只要至少存在一个终端能够解调的发送方法即可。
在表示与“与用于多个流的接收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的数据3702中,“不对应”例如表示以下的状态。
“与用于多个流的接收不对应”:
·在作为基站(AP)3401为了传输多个流而以多个天线发送多个调制信号的发送方法而定义了多个发送方法的情况下,无论基站以哪个发送方法发送调制信号,终端3402都不能进行解调。
例如,在终端3402“与用于多个流的接收对应”的情况下,将作为与“与用于多个流的接收对应/不对应”相关的数据3702设定为“0”。另外,在终端(3402)“与用于多个流的接收不对应”的情况下,将作为与“与用于多个流的接收对应/不对应”相关的数据3702设定为“1”。
因此,在终端3402将作为与“与用于多个流的接收对应/不对应”相关的数据3702设定为“0”的情况下,与“与相位变更的解调对应/不对应”相关的数据3601是有效的,此时,基站(AP)3401根据与“与相位变更的解调对应/不对应”相关的数据3601、与“与用于多个流的接收对应/不对应”相关的数据3702,决定发送数据的发送方法。
终端3402将作为与“与用于多个流的接收对应/不对应”相关的数据3702设定为“1”的情况下,表示与“与相位变更的解调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的数据3601是无效的,此时,基站(AP)3401根据表示与“与用于多个流的接收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的数据3702,决定发送数据的发送方法。
如以上那样,终端3402发送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基站(AP)3401基于该码元决定发送数据的发送方法,因此,具有对终端能够准确发送数据的优点(由于能够减少用终端3402不能解调的发送方法发送数据的情况),由此,能够获得基站(AP)3401的数据传输效率能够提高的效果。
另外,作为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存在表示与“与相位变更的解调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的数据3601,在与相位变更的解调对应的终端3402和基站(AP)3401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由于基站(AP)3401能够准确地选择“以实施相位变更的发送方法来发送调制信号”的模式,所以终端3402能够获得即使在直达波主导的环境下也能够获得高的数据接收质量的效果。另外,在与相位变更的解调不对应的终端和基站(AP)3401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基站(AP)3401能够准确地选择终端3402能够接收的发送方法,因此能够获得能够使数据传输效率提高的效果。
另外,在图35中,将图35(A)作为基站(AP)3401的发送信号,图35(B)作为终端3402的发送信号,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图35(A)作为终端3402的发送信号,将图35(B)作为基站(AP)3401的发送信号。
另外,也可以设图35(A)为终端#1的发送信号,图35(B)为终端#2的发送信号,是终端彼此的通信。
并且,也可以设图35(A)为基站(AP)#1的发送信号,图35(B)为基站(AP)#2的发送信号,是基站(AP)彼此的通信。
另外,并不限于这些例子,只要是通信装置彼此的通信即可。
另外,图35(A)中的数据码元等3503的发送中的数据码元可以是如OFDM那样的多载波方式的信号,也可以是单载波方式的信号。同样地,图35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可以是如OFDM那样的多载波方式的信号,也可以是单载波方式的信号。
例如,在将图35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设为单载波方式时,在图35的情况下,终端3402能够获得消耗电力能够降低的效果。
(实施方式A2)
接着,说明其他例子。
图38表示图35的终端发送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所包含的数据的与图36、图37不同的例子。另外,对与图36、图37同样地进行动作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对于与图36、图37同样地动作的部分省略说明。
对与图38中的“支持的方式”相关的数据3801进行说明。设向图34中的基站(AP)的终端的调制信号的发送以及向终端的基站(AP)的调制信号的发送是某特定的频率(频带)的通信方式的调制信号的发送。并且,作为该“某特定的频率(频带)的通信方式”,例如设存在通信方式#A和通信方式#B。
例如,设与“支持的方式”相关的数据3801由2比特构成。而且,
·在终端仅支持“通信方式#A”的情况下,将与“支持的方式”相关的数据3801设定为01。(在将与“支持的方式”相关的数据3801设定为01的情况下,基站(AP)即使发送“通信方式#B”的调制信号,终端也不能解调并获得数据。)
·在终端仅支持“通信方式#B”的情况下,将与“支持的方式”相关的数据3801设定为10。(在将与“支持的方式”相关的数据3801设定为10的情况下,基站(AP)即使发送“通信方式#A”的调制信号,终端也不能解调并获得数据。)
·在终端支持“通信方式#A和通信方式#B”这两者的情况下,将与“支持的方式”相关的数据3801设定为11。
另外,在“通信方式#A”中,设不支持“使用多个天线发送包含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的方式”。(没有作为“通信方式#A”的“使用多个天线发送包含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的方式”的选择项。)并且,在“通信方式#B”中,设支持“使用多个天线发送包含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的方式”。(作为“通信方式#B”,能够选择“使用多个天线发送包含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的发送方法”。)
接着,对与图38中的“与多载波方式对应/不对应”相关的数据3802进行说明。设“通信方式#A”作为调制信号的发送方法能够选择“单载波方式”、“OFDM方式等多载波方式”。另外,设“通信方式#B”作为调制信号的发送方法能够选择“单载波方式”、“OFDM方式等多载波方式”。
例如,设与“与多载波方式对应/不对应”相关的数据3802由2比特构成。而且,
·在终端仅支持“单载波方式”的情况下,将与“与多载波方式对应/不对应”相关的数据3802设定为01。(在将与“与多载波方式对应/不对应”相关的数据3802设定为01的情况下,基站(AP)即使发送“OFDM方式等多载波方式”的调制信号,终端也不能解调并获得数据。)
·在终端仅支持“OFDM方式等多载波方式”的情况下,将与“与多载波方式对应/不对应”相关的数据3802设定为10。(在将与“与多载波方式对应/不对应”相关的数据3802设定为10的情况下,基站(AP)即使发送“单载波方式”的调制信号,终端也不能解调并获得数据。)
·在终端支持“单载波方式和OFDM方式等多载波方式”这两者的情况下,将与“与多载波方式对应/不对应”相关的数据3802设定为11。
接着,对与图38中的“支持的纠错编码方式”相关的数据3803进行说明。例如,设“纠错编码方式#C”是“与码长(块长度)c比特(设c是1以上的整数)的1个以上的编码率对应的纠错编码方法”,设“纠错编码方式#D”是“与码长(块长度)d比特(设d是1以上的整数,且d比c大(d>c)成立)的1个以上的编码率对应的纠错编码方法”。另外,作为与1个以上的编码率对应的方法,既可以按每个编码率使用不同的纠错编码,也可以通过删余与1个以上的编码率对应。另外,也可以通过这两者与1个以上的编码率对应。
另外,“通信方式#A”能够仅选择“纠错编码方式#C”,“通信方式#B”能够选择“纠错编码方式#C”、“纠错编码方式#D”。
例如,设与“支持的纠错编码方法”相关的数据3803由2比特构成。
而且,
·在终端仅支持“纠错编码方式#C”的情况下,将与“支持的纠错编码方式”相关的数据3803设定为01。(在将与“支持的纠错编码方式”相关的数据3803设定为01的情况下,基站(AP)即使使用“纠错编码方式#D”生成并发送调制信号,终端也不能进行解调/解码并获得数据。)
·在终端仅支持“纠错编码方式#D”的情况下,将与“支持的纠错编码方式”相关的数据3803设定为10。(在将与“支持的纠错编码方式”相关的数据3803设定为10的情况下,基站(AP)使用“纠错编码方式#C”。即使生成并发送调制信号,终端也不能进行解调/解码并获得数据。)
·在终端支持“纠错编码方式#C和纠错编码方式#D”这两者的情况下,将与“支持的纠错编码方式”相关的数据3803设定为11。
基站(AP)接收终端发送的例如图38那样构成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基站(AP)基于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的内容,决定包含发往终端的数据码元的调制信号的生成方法,并发送发往终端的调制信号。
此时,对特征点进行说明。
[例1]
在终端将“与‘支持的方式’相关的数据3801设为01(通信方式#A)”发送的情况下,获得该数据的基站(AP)判断与“支持的纠错编码方式”相关的数据3803无效,基站(AP)在生成发往终端的调制信号时,使用“纠错编码方式#C”进行纠错编码。(由于在“通信方式#A”中无法选择“纠错编码方式#D”)
[例2]
在终端将“与‘支持的方式’相关的数据3801设为01(通信方式#A)”发送的情况下,获得该数据的基站(AP)判断与“与相位变更的解调对应/不对应”相关的数据3601、以及与“与用于多个流的接收对应/不对应”相关的数据3702无效,基站(AP)在生成发往终端的调制信号时,生成1个流的调制信号进行发送。(由于在“通信方式#A”中,不支持“使用多个天线发送包含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的方式”)
在上述的基础上,例如考虑存在以下的制约的情况。
[制约条件1]
在“通信方式#B”中,设在单载波方式中,在“使用多个天线发送包含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的方式”中不支持“对多个调制信号中的至少一个调制信号进行相位变更”方式(也可以支持其他方式)。并且,设在OFDM方式等多载波方式中至少支持“对多个调制信号中的至少一个调制信号进行相位变更”方式(也可以支持其他方式)。
此时,如下所述。
[例3]
在终端将“与‘与多载波方式对应/不对应’相关的数据3802设为01(单载波方式)”发送了的情况下,获得该数据的基站(AP)判断为与“与相位变更的解调对应/不对应”相关的数据3601无效,基站(AP)在生成发往终端的调制信号时,不使用“对多个调制信号中的至少一个调制信号进行相位变更”的方式。
另外,图38是终端发送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的一例。如使用图38所说明的那样,在终端发送了多个接收能力的信息(例如,图38的3601、3702、3801、3802、3803)的情况下,基站(AP)基于“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来决定生成发往终端的调制信号的方法时,有时需要判断为多个接收能力的信息中的一部分无效。考虑到这种情况,将多个接收能力的信息捆绑设为“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能够获得如下效果:若终端发送,则基站(AP)能够简单地(延迟少地)决定发往终端的调制信号的生成。
(实施方式A3)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实施方式中应用了单载波方式的情况下的动作例进行说明。
图39是图1的发送信号106_A的帧结构的例子。在图39中,横轴为时间。图39的帧结构是单载波方式时的帧结构的例子,在时间方向上存在码元。而且,在图39中,表示了从时间t1到时间t22的码元。
图39的前导码3901相当于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等中的前导码信号252。此时,前导码可以传输(控制用的)数据,由用于进行信号检测的码元、用于进行频率同步/时间同步的码元、用于进行信道估计、帧同步的码元(用于进行传播路径变动的估计的码元)等构成。
图39的控制信息码元3902是相当于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等中的控制信息码元信号253的码元,是包含用于供接收到图39的帧的接收装置实现数据码元的解调/解码的控制信息的码元。
图39的导频码元3904是相当于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等的导频信号251A(pa(t))的码元,导频码元3904例如是PSK的码元,是用于供接收该帧的接收装置进行信道估计(传播路径变动的估计)、频率偏移的估计/相位变动的估计的码元,例如,图1的发送装置与接收图39的帧的接收装置共用导频码元的发送方法即可。
而且,图39的3903是用于传输数据的数据码元。
将映射后的信号201A(图1的映射后的信号105_1)命名为“流#1”,将映射后的信号201B(图1的映射后的信号105_2)命名为“流#2”。
数据码元3903是相当于基于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等中的信号处理而生成的基带信号208A所包含的数据码元的码元,因此,数据码元3903是“包含‘流#1’的码元和‘流#2’的码元这两者的码元”、或者,“‘流#1”的码元”或者“‘流#2’的码元”中的任意一个,这由在加权合成部203中使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结构来决定。(即,数据码元3903相当于进行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A(z1(i))。)此外,虽然在图39中没有记载,但也可以在帧中包含前导码、控制信息码元、数据码元、导频码元以外的码元。另外,前导码3901、控制信息码元3902、导频码元3904也可以不全部存在于帧中。
例如,设发送装置在图39中的时刻t1发送前导码3901,在时刻t2发送控制信息码元3902,在时刻t3到时刻t11发送数据码元3903,在时刻t12发送导频码元3904,在时刻t13到时刻t21发送数据码元3903,在时刻t22发送导频码元3904。
图40是图1的发送信号106_B的帧结构的例子。在图40中,横轴为时间。图40的帧结构是单载波方式时的帧结构的例子,在时间方向上存在码元。而且,在图40中,表示了从时间t1到时间t22的码元。
图40的前导码4001相当于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等中的前导码信号252。此时,前导码可以传输(控制用的)数据,由用于进行信号检测的码元、用于进行频率同步/时间同步的码元、以及用于进行信道估计、帧同步的码元(用于进行传播路径变动的估计的码元)等构成。
图40的控制信息码元1102是相当于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等中的控制信息码元信号253的码元,是包含用于供接收到图40的帧的接收装置实现数据码元的解调/解码的控制信息的码元。
图40的导频码元4004是相当于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等的导频信号251B(pb(t))的码元,导频码元4004例如是PSK的码元,是用于供接收该帧的接收装置进行信道估计(传播路径变动的估计)、频率偏移的估计/相位变动的估计的码元,例如,图1的发送装置与接收图40的帧的接收装置共用导频码元的发送方法即可。
并且,图40的4003是用于传输数据的数据码元。
将映射后的信号201A(图1的映射后的信号105_1)命名为“流#1”,将映射后的信号201B(图1的映射后的信号105_2)命名为“流#2”。
数据码元4003是相当于基于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等中的信号处理而生成的基带信号208B所包含的数据码元的码元,因此,数据码元4003是“包含‘流#1’的码元和‘流#2’的码元两者的码元”,或者,“‘流#1’的码元”或者“‘流#2’的码元”中的任意一个,这由在加权合成部203中使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结构来决定。(即,数据码元4003相当于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06B(z2(i))。)此外,虽然在图40中没有记载,但也可以在帧中包含前导码、控制信息码元、数据码元、导频码元以外的码元。另外,前导码4001、控制信息码元4002、导频码元4004也可以不全部存在于帧中。
例如,设发送装置在图40中的时刻t1发送前导码4001,在时刻t2发送控制信息码元4002,在时刻t3到时刻t11发送数据码元4003,在时刻t12发送导频码元4004,在时刻t13到时刻t21发送数据码元4003,在时刻t22发送导频码元4004。
在图39的时刻tp存在码元,在图39的时刻tp(p为1以上的整数)中存在码元时,图39的时刻tp的码元和图40的时刻tp的码元被发送至相同时间/相同频率或者相同时间/相同频带。例如,图39的时刻t3的数据码元和图40的时刻t3的数据码元被发送到相同时间/相同频率或者相同时间/相同频带。另外,关于帧结构不限于图39、图40,图39、图40只不过是帧结构的例子。
并且,图39、图40中的前导码、控制信息码元也可以是传输相同数据(相同控制信息)的方法。
另外,假设接收装置同时接收图39的帧和图40的帧,但即使仅接收图39的帧或者仅接收图40的帧,接收装置也能够获得发送装置发送的数据。
此外,能够使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单载波方式的发送方法、发送装置与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组合来实施。
(实施方式A4)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在实施方式A2中说明的例子,说明终端的动作例。
图24是终端的结构的一例,已经进行了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图41是图24中的终端的接收装置2404的结构的一例。无线部4103将由天线部4101接收到的接收信号4102作为输入,进行频率变换等处理,输出基带信号4104。
控制信息解码部4107将基带信号4104作为输入,对控制信息码元进行解调,输出控制信息4108。
信道估计部4105将基带信号4104作为输入,提取前导码或导频码元,估计信道变动,输出信道估计信号4106。
信号处理部4109将基带信号4104、信道估计信号4106、控制信息4108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息4108进行数据码元的解调以及纠错解码,输出接收数据4110。
图42表示作为终端的通信对方的基站或AP使用OFDM方式等多载波传输方式,在单调制信号发送时的帧结构的一例,对与图4同样地动作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编号。
在图42中,横轴表示频率,图42表示了从载波1到载波36的码元。而且,在图42中,纵轴为时间,表示从时刻$1到时刻$11的码元。
而且,例如,图1的基站的发送装置也可以发送图42的帧结构的单流的调制信号。
图43表示作为终端的通信对方的基站或AP使用单载波传输方式,在单调制信号发送时的帧结构的一例,对与图39同样地动作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编号。
在图43中,横轴为时间,图43表示从时间t1到t22的码元。
而且,例如,图1的基站的发送装置也可以发送图43的帧结构的单流的调制信号。
此外,例如,图1的基站的发送装置也可以发送图4、图5的帧结构的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
进而,例如,图1的基站的发送装置也可以发送图39、图40的帧结构的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
设终端的接收装置的结构为图41所示的结构,例如,设终端的接收装置支持以下的情况。
·支持实施方式A2中说明的“通信方式#A”的例如接收。
·因此,即使通信对方发送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终端也不支持其接收。
·因此,在通信对方发送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时,在实施了相位变更的情况下,终端不支持其接收。
·仅支持单载波方式。
·作为纠错编码方式,仅支持“纠错编码方式#C”的解码。
因此,具有支持上述情况的图41的结构的终端基于实施方式A2中说明的规则,生成图38所示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例如按照图35的步骤,发送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
此时,终端例如在图24的发送装置2403中生成图38所示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按照图35的步骤,图24的发送装置2403发送图38所示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
图23的基站或AP的接收装置2304接收终端发送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然后,图23的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提取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所包含的数据,根据“支持的方式3801”,得知终端支持“通信方式#A”。
因此,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根据图38的与“与相位变更的解调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3601是无效,支持通信方式#A,所以判断为不发送实施了相位变更的调制信号,输出包含该信息的控制信号2309。这是因为通信方式#A不支持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的发送/接收。
另外,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根据图38的与“与用于多个流的接收对应/不对应”的信息3702无效,支持通信方式#A,所以判断为不发送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输出包含该信息的控制信号2309。这是因为通信方式#A不支持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的发送和接收。
然后,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根据图38的与“支持的纠错编码方式”相关的信息3803是无效,支持通信方式#A,所以判断为使用“纠错编码方式#C”,输出包含该信息的控制信号2309。这是因为通信方式#A支持“纠错编码方式#C”。
例如,如图41所示,为了支持“通信方式#A”,因此,以使基站或AP不进行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的发送,则通过进行上述说明的动作,基站或AP准确地发送“通信方式#A”的调制信号,因此能够获得如下效果,即能够提高由基站或AP和终端构成的系统中的数据的传输效率。
作为第二例,设终端的接收装置的结构为图41所示的结构,终端的接收装置支持以下的情况。
·支持实施方式A2中说明的“通信方式#B”的例如接收。
·由于接收装置是图41的装置,所以即使通信对方发送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终端也不支持其接收。
·因此,在通信对方发送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时,在实施了相位变更的情况下,终端不支持其接收。
·支持单载波方式以及OFDM方式等多载波方式。
·作为纠错编码方式,支持“纠错编码方式#C”、“纠错编码方式#D”的解码。
因此,具有支持上述情况的图41的结构的终端基于在实施方式A2中说明的规则,发送图38所示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
图23的基站或AP的接收装置2304接收终端发送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然后,图23的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提取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所包含的数据,根据“支持的方式3801”,得知终端支持“通信方式#B”。
此外,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根据图38的与“与用于多个流的接收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3702,得知作为通信对方的终端无法进行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的解调。
因此,基站的控制信息信号生成部2308为,与图38的“与相位变更的解调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3601是无效,判断为不发送实施了相位变更的调制信号,输出包含该信息的控制信号2309。这是因为终端与“用于多个流的接收”不对应。
此外,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根据图38的与“与多载波方式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3802,输出包含与作为通信对方的终端对应于多载波方式、和/或对应于单载波方式相关的信息的控制信号2309。
然后,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根据图38的与“支持的纠错编码方式”相关的信息3803,输出包含与作为通信对方的终端对应于“纠错编码方式#C”和/或“纠错编码方式#D”相关的信息的控制信号2309。
因此,为了使基站或AP不进行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的发送,则通过进行上述说明的动作,基站或AP能够准确地进行单流的调制信号的发送,由此,能够获得如下效果:能够提高由基站或AP和终端构成的系统中的数据的传输效率。
作为第三例,终端的接收装置的结构是图41所示的结构,例如,设终端的接收装置支持以下的情况。
·支持在实施方式A2中说明的“通信方式#A”的接收以及“通信方式#B”的接收。
·在“通信方式#A”、“通信方式#B”中的任意一个中,即使通信对方发送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终端也不支持其接收。
·因此,在通信对方发送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时,在实施了相位变更的情况下,终端不支持其接收。
·“通信方式#A”、“通信方式#B”均仅支持单载波方式。
·作为纠错编码方式,作为“通信方式#A”,支持“纠错编码方式#C”的解码,作为“通信方式#B”,支持“纠错编码方式#C”和“纠错编码方式#D”的解码。
因此,具有支持上述情况的图41的结构的终端基于实施方式A2中说明的规则,生成图38所示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例如按照图35的步骤,发送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
图23的基站或AP的接收装置2304接收终端发送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然后,图23的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提取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所包含的数据,根据“支持的方式3801”,得知终端支持“通信方式#A”以及“通信方式#B”。
然后,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根据图38的“与用于多个流的接收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3702”,得知终端“与用于多个流的接收不对应”。
因此,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根据图38的与“与相位变更的解调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3601是无效,支持通信方式#A,判断为不发送实施了相位变更的调制信号,输出包含该信息的控制信号2309。这是因为终端A不支持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的发送/接收。
然后,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根据图38的与“与多载波方式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3802,得知终端支持单载波方式还是支持OFDM方式等多载波方式。
此外,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根据图38的与“支持的纠错编码方式”相关的信息3803,得知终端支持“纠错编码方式#C”以及“纠错编码方式#D”的解码。
因此,为了使基站或AP不进行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的发送,则通过进行上述说明的动作,基站或AP能够准确地进行单流的调制信号的发送,由此,能够获得如下效果:能够提高由基站或AP和终端构成的系统中的数据的传输效率。
作为第四例,设终端的接收装置的结构为图41所示的结构,例如,设终端的接收装置支持以下的情况。
·支持在实施方式A2中说明的“通信方式#A”的接收以及“通信方式#B”的接收。
·在“通信方式#A”、“通信方式#B”中的任意一个中,即使通信对方发送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终端也不支持其接收。
·因此,在通信对方发送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时,在实施了相位变更的情况下,终端不支持其接收。
·作为“通信方式#A”,支持单载波方式,作为“通信方式#B”,支持单载波方式和OFDM方式等多载波方式。
·作为纠错编码方式,作为“通信方式#A”,支持“纠错编码方式#C”的解码,作为“通信方式#B”,支持“纠错编码方式#C”以及“纠错编码方式#D”的解码。
因此,具有支持上述情况的图41的结构的终端基于实施方式A2中说明的规则,生成图38所示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例如按照图35的步骤,发送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
图23的基站或AP的接收装置2304接收终端发送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然后,图23的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提取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所包含的数据,根据“支持的方式3801”,得知终端支持“通信方式#A”以及“通信方式#B”。
然后,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根据图38的“与用于多个流的接收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3702”,得知终端“与用于多个流的接收不对应”。
因此,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根据图38的与“与相位变更的解调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3601是无效,支持通信方式#A,判断为不发送实施了相位变更的调制信号,输出包含该信息的控制信号2309。这是因为终端A不支持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的发送/接收。
然后,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根据图38的与“与多载波方式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3802,得知终端支持单载波方式还是支持OFDM方式等多载波方式。
此时,与“与多载波方式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3802,例如需要如下所述的结构。
将与“与多载波方式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3802由4比特构成,设该4比特表示为g0、g1、g2、g3。
终端,
对于“通信方式#A”,在与单载波的解调对应的情况下,发送(g0,g1)=(0,0),
对于“通信方式#A”,在与OFDM等多载波方式的解调对应的情况下,发送(g0,g1)=(0,1),
对于“通信方式#A”,在与单载波的解调以及OFDM的解调对应的情况下,发送(g0,g1)=(1,1)。
终端,
对于“通信方式#B”,在与单载波的解调对应的情况下,发送(g2,g3)=(0,0),
对于“通信方式#B”,在与OFDM等多载波方式的解调对应的情况下,发送(g2,g3)=(0,1),
对于“通信方式#B”,在与单载波的解调以及OFDM的解调对应的情况下,发送(g2,g3)=(1,1)。
此外,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根据图38的与“支持的纠错编码方式”相关的信息3803,得知终端支持“纠错编码方式#C”以及“纠错编码方式#D”的解码。
因此,为了使基站或AP不进行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的发送,则通过进行上述说明的动作,基站或AP能够准确地进行单流的调制信号的发送,由此,能够获得如下效果:能够提高由基站或AP和终端构成的系统中的数据的传输效率。
作为第五例,设终端的接收装置的结构为图8所示的结构,例如,设终端的接收装置支持以下的情况。
·支持实施方式A2中说明的“通信方式#A”以及“通信方式#B”的例如接收。
·“通信方式#B”中,即使通信对方发送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终端也支持其接收。另外,在“通信方式#A”以及“通信方式#B”中,即使通信对方发送单流的调制信号,终端也支持其接收。
·而且,在通信对方发送多个流的调制信号时,在实施了相位变更的情况下,终端支持其接收。
·仅支持单载波方式。
·作为纠错编码方式,仅支持“纠错编码方式#C”的解码。
因此,具有支持上述情况的图8的结构的终端基于实施方式A2中说明的规则,生成图38所示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例如按照图35的步骤,发送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
此时,终端例如在图24的发送装置2403中生成图38所示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按照图35的步骤,图24的发送装置2403发送图38所示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
图23的基站或AP的接收装置2304接收终端发送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然后,图23的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提取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所包含的数据,根据“支持的方式3801”,得知终端支持“通信方式#A”以及“通信方式#B”。
此外,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根据图38的与“与用于多个流的接收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3702,得知“终端为,‘在“通信方式#B”中,即使通信对方发送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终端也支持其接收,另外,在“通信方式#A”以及“通信方式#B”中,即使通信对方发送单流的调制信号,终端也支持其接收。’”。
然后,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根据图38的与“与相位变更的解调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3601,得知终端“与相位变更的解调对应”。
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根据图38的与“与多载波方式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3802,得知终端“仅支持单载波方式”。
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根据图38的与“支持的纠错编码方式”相关的信息3803,得知终端“仅支持‘纠错编码方式#C’的解码”。
因此,基站或AP考虑终端支持的通信方式以及通信环境等,通过基站或AP准确地生成并发送终端能够接收的调制信号,能够获得如下效果:能够提高由基站或AP和终端构成的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效率。
作为第六例,设终端的接收装置的结构为图8所示的结构,例如,设终端的接收装置支持以下的情况。
·支持实施方式A2中说明的“通信方式#A”以及“通信方式#B”的例如接收。
·在“通信方式#B”中,即使通信对方发送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终端也支持其接收。另外,在“通信方式#A”以及“通信方式#B”中,即使通信对方发送单流的调制信号,终端也支持其接收。
·而且,在通信对方发送多个流的调制信号时,在实施了相位变更的情况下,终端不支持其接收。
·仅支持单载波方式。
·作为纠错编码方式,支持“纠错编码方式#C”的解码以及“纠错编码方式#D”的解码。
因此,具有支持上述情况的图8的结构的终端基于实施方式A2中说明的规则,生成图38所示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例如按照图35的步骤,发送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
此时,终端例如在图24的发送装置2403中生成图38所示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按照图35的步骤,图24的发送装置2403发送图38所示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
图23的基站或AP的接收装置2304接收终端发送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然后,图23的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提取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所包含的数据,根据“支持的方式3801”,得知终端支持“通信方式#A”以及“通信方式#B”。
此外,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根据图38的与“与用于多个流的接收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3702,“终端为,‘在“通信方式#B”中,即使通信对方发送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终端支持其接收,并且,在“通信方式#A”以及“通信方式#B”中,即使通信对方发送单流的调制信号,终端也支持其接收。’”。
然后,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根据图38的与“与相位变更的解调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3601,得知终端“与相位调制的解调不对应”。因此,基站或AP在向该终端发送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时,不实施相位变更而发送调制信号。
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根据图38的与“与多载波方式对应/不对应”的信息3802,得知终端“仅支持单载波方式”。
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根据图38的与“支持的纠错编码方式”相关的信息3803,得知终端“支持‘纠错编码方式#C’的解码以及‘纠错编码方式#D’的解码”。
因此,基站或AP考虑终端支持的通信方式以及通信环境等,通过基站或AP准确地生成并发送终端能够接收的调制信号,能够获得如下效果:能够提高由基站或AP和终端构成的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效率。
作为第七例,设终端的接收装置的结构为图8所示的结构,例如,设终端的接收装置支持以下的情况。
·支持实施方式A2中说明的“通信方式#A”以及“通信方式#B”的例如接收。
·在“通信方式#B”中,即使通信对方发送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终端也支持其接收。另外,在“通信方式#A”以及“通信方式#B”中,即使通信对方发送单流的调制信号,终端也支持其接收。
·作为“通信方式#A”,支持单载波方式,作为“通信方式#B”,支持单载波方式和OFDM方式等多载波方式。但是,仅在“通信方式#B”的OFDM方式等多载波方式时“通信对方发送多个流的调制信号时,能够实施相位变更”。
·而且,在通信对方发送多个流的调制信号时,在实施了相位变更的情况下,终端支持其接收。
·作为纠错编码方式,支持“纠错编码方式#C”的解码以及“纠错编码方式#D”的解码。
因此,具有支持上述情况的图8的结构的终端基于实施方式A2以及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规则,生成图38所示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例如按照图35的步骤,发送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
此时,终端例如在图24的发送装置2403中生成图38所示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按照图35的步骤,图24的发送装置2403发送图38所示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
图23的基站或AP的接收装置2304接收终端发送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然后,图23的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提取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所包含的数据,根据“支持的方式3801”,得知终端支持“通信方式#A”以及“通信方式#B”。
此外,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根据图38的与“与用于多个流的接收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3702,得知“终端为,‘在“通信方式#B”中,即使通信对方发送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终端也支持其接收,并且,在“通信方式#A”以及“通信方式#B”中,即使通信对方发送单流的调制信号,终端也支持其接收。’”。
然后,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根据图38的与“与相位变更的解调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3601,得知终端“与相位调制的解调不对应”。因此,基站或AP在向该终端发送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时,不实施相位变更而发送调制信号。此外,如上述说明那样,在与“与相位变更的解调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3601中,在终端获得“与相位变更的解调对应”这样的信息时,终端理解为仅是“通信方式#B”时。
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根据图38的与“与多载波方式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3802,得知终端作为“通信方式#A”支持单载波方式,作为“通信方式#B”支持单载波方式和OFDM方式等多载波方式。(此时,如上述说明的那样,也可以构成为终端向基站或AP通知“通信方式#A”的单载波方式以及OFDM等多载波方式的对应、“通信方式#B”的单载波方式以及OFDM等多载波方式的对应状况。)
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根据图38的与“支持的纠错编码方式”相关的信息3803,得知终端支持“‘纠错编码方式#C’的解码以及‘纠错编码方式#D’的解码”。
因此,基站或AP考虑终端支持的通信方式以及通信环境等,通过基站或AP准确地生成并发送终端能够接收的调制信号,能够获得如下效果:能够提高由基站或AP和终端构成的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效率。
作为第八例,设终端的接收装置的结构为图8所示的结构,例如,设终端的接收装置支持以下的情况。
·支持实施方式A2中说明的“通信方式#A”以及“通信方式#B”的例如接收。
·在“通信方式#B”中,即使通信对方发送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终端也支持其接收。另外,在“通信方式#A”以及“通信方式#B”中,即使通信对方发送单流的调制信号,终端也支持其接收。
·并且,在“通信方式#B”的单载波方式时,即使通信对方发送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终端也支持其接收。另一方面,在“通信方式#B”的OFDM等多载波方式时,设即使通信对方发送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终端也不支持其接收。另外,在“通信方式#A”的单载波方式时,设在通信对方发送了单流时,终端支持其接收(不支持OFDM方式等多载波方式的接收。)。
·而且,在通信对方发送多个流的调制信号时,在实施了相位变更的情况下,终端支持其接收。
·作为纠错编码方式,支持“纠错编码方式#C”的解码以及“纠错编码方式#D”的解码。
因此,具有支持上述情况的图8的结构的终端基于实施方式A2中说明的规则,生成图38所示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例如按照图35的步骤,发送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
此时,终端例如在图24的发送装置2403中生成图38所示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按照图35的步骤,图24的发送装置2403发送图38所示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
图23的基站或AP的接收装置2304接收终端发送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然后,图23的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提取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所包含的数据,根据“支持的方式3801”,得知终端支持“通信方式#A”以及“通信方式#B”。
另外,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根据与图38的“与用于多个流的接收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3702,得知“在‘通信方式#B’的单载波方式时,即使基站发送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终端也支持该接收,另外,在‘通信方式#B’的OFDM等多载流方式时,即使基站发送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终端也不支持该接收”。此外,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根据图38的与“与用于多个流的接收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3702,得知“在‘通信方式#A’以及‘通信方式#B’中,即使基站发送单流的调制信号,终端也支持其接收”。
此时,与“与用于多个流的接收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3702,例如需要如下所述的结构。
将与“与用于多个流的接收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3702由2比特构成,将该2比特表示为h0、h1。
终端,
在“通信方式#B”的单载波方式时,通信对方发送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在与解调对应的情况下,发送h0=1,在与解调不对应的情况下,发送h0=0。
终端,
在“通信方式#B”的OFDM等多载波方式时,通信对方发送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在与解调对应的情况下,发送h1=1,在与解调不对应的情况下,发送h1=0。
然后,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根据图38的与“与相位变更的解调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3601,得知终端“与相位变更的解调对应”。
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根据图38的与“与多载波方式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3802,得知终端“仅支持单载波方式”。
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根据图38的与“支持的纠错编码方式”相关的信息3803,得知终端支持“纠错编码方式#C”以及“纠错编码方式#D”的解码。
因此,基站或AP考虑终端支持的通信方式以及通信环境等,通过基站或AP准确地生成并发送终端能够接收的调制信号,能够获得如下效果:能够提高由基站或AP和终端构成的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效率。
作为第九例,设终端的接收装置的结构为图8所示的结构,例如,设终端的接收装置支持以下的情况。
·支持实施方式A2中说明的“通信方式#A”以及“通信方式#B”的例如接收。
·在“通信方式#B”中,即使通信对方发送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终端也支持其接收。另外,在“通信方式#A”以及“通信方式#B”中即使通信对方发送单流的调制信号,终端也支持其接收。
·在“通信方式#B”中,基站或AP在单载波方式以及OFDM等多载波方式时,能够发送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但是,仅在“通信方式#B”的OFDM方式等多载波方式时“在通信对方发送多个流的调制信号时,能够实施相位变更”。而且,在通信对方发送多个流的调制信号时,在实施了相位变更的情况下,终端支持其接收。
·作为纠错方式,支持“纠错编码方式#C”的解码以及“纠错编码方式#D”的解码。
因此,具有支持上述情况的图8的结构的终端基于实施方式A2中说明的规则,生成图38所示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例如按照图35的步骤,发送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
此时,终端例如在图24的发送装置2403中生成图38所示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按照图35的步骤,图24的发送装置2403发送图38所示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
图23的基站或AP的接收装置2304接收终端发送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然后,图23的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提取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所包含的数据,根据“支持的方式3801”,得知终端支持“通信方式#A”以及“通信方式#B”。
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根据图38的与“与用于多个流的接收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3702,得知“终端为,在‘通信方式#B’中,即使通信对方发送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终端也支持其接收,另外,在‘通信方式#A’以及’通信方式#B’中,即使通信对方发送单流的调制信号,终端也支持其接收。”。
此外,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根据图38的与“与多载波方式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3802,得知终端是与“单载波方式”、“OFDM等多载波方式”、“单载波方式和OFDM等多载波方式的两者”中的哪一个对应。
当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得知终端“与单载波方式对应”时,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忽略与图38的“与相位变更的解调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3601,解释为“不与相位变更的解调对应”。(由于单载波方式时,与相位变更不对应。)
当终端与“与OFDM等多载波方式对应”或者“与单载波方式和OFDM等多载波方式的两者对应”时,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根据图38的与“与相位变更的解调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3601,获得与OFDM等多载波方式时的相位变更的解调对应或者不对应的信息。
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根据图38的与“支持的纠错编码方法”相关的信息3803,得知终端支持“‘纠错编码方式#C’的解码以及‘纠错编码方式#D’的解码”。
因此,基站或AP考虑终端支持的通信方式以及通信环境等,通过基站或AP准确地生成并发送终端能够接收的调制信号,能够获得如下效果:能够提高由基站或AP和终端构成的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效率。
作为第十例,设终端的接收装置的结构为图8所示的结构,例如,设终端的接收装置支持以下的情况。
·支持实施方式A2中说明的“通信方式#A”以及“通信方式#B”的例如接收。
·在“通信方式#B”中,即使通信对方发送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终端也支持其接收。另外,在“通信方式#A”以及“通信方式#B”中,即使通信对方发送单流的调制信号,终端也支持其接收。
·在“通信方式#B”中,基站或AP在单载波方式以及OFDM等多载波方式时,能够发送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
·而且,在单载波方式时,在通信对方发送多个流的调制信号时,能够设定实施/不实施相位变更,另外,在OFDM等多载波方式时,在通信对方发送多个流的调制信号时,能够设定实施/不实施相位变更。
·作为纠错方式,支持“纠错编码方式#C”的解码以及“纠错编码方式#D”的解码。
因此,具有支持上述情况的图8的结构的终端基于实施方式A2中说明的规则,生成图38所示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例如按照图35的步骤,发送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
此时,终端例如在图24的发送装置2403中生成图38所示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按照图35的步骤,图24的发送装置2403发送图38所示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
图23的基站或AP的接收装置2304接收终端发送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然后,图23的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提取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所包含的数据,根据“支持的方式3801”,得知终端支持“通信方式#A”以及“通信方式#B”。
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根据图38的与“与用于多个流的接收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3702,得知“终端为,在‘通信方式#B’中,即使通信对方发送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终端也支持其接收,或者,在‘通信方式#A’以及’通信方式#B’中,即使通信对方发送单流的调制信号,终端也支持其接收。”。
此外,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根据图38的与“与多载波方式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3802,得知终端是与“单载波方式”、“OFDM等多载波方式”、“单载波方式和OFDM等多载波方式的两者”中的哪一个对应。
然后,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根据图38的与“与相位变更的解调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3601,得知终端的相位变更的对应状况。
此时,与“与相位变更的解调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3802,例如需要如下所述的结构。
将与“与相位变更的解调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3802由2比特构成,将该2比特表示为k0、k1。
在“通信方式#B”的单载波方式时,通信对方发送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此时,在进行了相位变更时,终端在与该解调对应的情况下,发送k0=1,在与解调不对应的情况下,发送k0=0。
在“通信方式#B”的OFDM等多载波方式时,通信对方发送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此时,在进行了相位变更时,终端在与该解调对应的情况下,发送k1=1,在与解调不对应的情况下,发送k1=0。
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根据图38的与“支持的纠错编码方式”相关的信息3803,得知终端支持“纠错编码方式#C”以及“纠错编码方式#D”的解码。
因此,基站或AP考虑终端支持的通信方式以及通信环境等,通过基站或AP准确地生成并发送终端能够接收的调制信号,能够获得如下效果:能够提高由基站或AP和终端构成的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效率。
如以上那样,基站或AP根据作为基站或AP的通信对方的终端获得与终端能够对应解调的方式相关的信息,基于该信息,决定调制信号的数量、调制信号的通信方式、调制信号的信号处理方法等,由此,通过基站或AP准确地生成并发送终端能够接收的调制信号,能够获得如下效果:能够提高由基站或AP和终端构成的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效率。
此时,例如,如图38所示,通过由多个信息构成接收能力通知码元,基站或AP能够容易地进行接收能力通知码元中包含的信息的有效/无效的判断,由此,具有如下优点:能够高速判断用于发送的调制信号的方式/信号处理方法等的决定。
并且,基于各终端发送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的信息的内容,基站或AP通过优选的发送方法向各终端发送调制信号,从而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的信息的构成方法是一例,接收能力通知码元的信息的构成方法不限于此。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关于终端对基站或AP用于发送接收能力通知码元的发送步骤、发送定时也只是一例,不限于此。
(实施方式A5)
在本说明书中,作为例如基站、接入点、广播台等发送装置的结构的一例,进行了图1的结构的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基站、接入点、广播台等发送装置的结构,说明与图1不同的图44的结构。
在图44中,对与图1同样地动作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编号,并省略说明。在图44中,与图1的不同点在于存在多个纠错编码部。在图44中,存在2个纠错编码部这一点。(另外,纠错编码部的数量不限于图1时的1个、图44时的2个。例如,在有3个以上的情况下,在映射部中,使用各纠错编码部输出的数据进行映射。)
在图44中,纠错编码部102_1将第一数据101_1、控制信号1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100中包含的纠错编码方法的信息,对第一数据101_1进行纠错编码,输出编码数据103_1。
映射部104_1将编码数据103_1、控制信号1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100中包含的调制方式的信息,对编码数据103_1进行映射,输出映射后的信号105_1。
纠错编码部102_1将第二数据101_2、控制信号1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100中包含的纠错编码方法的信息,对第二数据101_2进行纠错编码,输出编码数据103_2。
映射部104_2将编码数据103_2、控制信号1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100中包含的调制方式的信息,对编码数据103_2进行映射,输出映射后的信号105_2。
并且,对图44所示的发送装置的结构,即使实施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动作,也能够与图1同样地实施,另外,能够获得同样的效果。
此外,例如,基站、AP、广播台等发送装置可以切换以图1所示的结构发送调制信号的情况和以图44所示的结构发送调制信号的情况。
(实施方式A6)
作为在图1等中说明的信号处理部106的结构的例子,表示了图20、图21、图22。以下,说明图20、图21、图22相位变更部205A、205B的动作的例子。
如在实施方式4中说明的那样,将相位变更部205A中的相位变更值设为w(i),将相位变更部205B中的相位变更值设为y(i)。此时,z1(i)、z2(i)如式(52)所示。并且,将相位变更部205A的相位变更的周期设为N,将相位变更部205B的相位变更的周期设为N。但是,N是3以上的整数,即,是比发送流数或发送调制信号数2大的整数。此时,给出相位变更值w(i)以及相位变更值y(i)如下。
【数学式137】
【数学式138】
另外,式(137)中的Δ以及式(138)中的Ω是实数。(作为极简单的例子,将Δ和Ω设为零。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在这样设定的情况下,图20、图21、图22中的信号z1(t)(或z1(i))的PAPR(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与z2(t)(或z2(i))的PAPR在单载波方式时相同,由此,具有图1等的无线部107_A和108_B的无线部中的相位噪声、发送电力部的线性的要求基准相同,且低功耗的实现变容易的优点,另外,还具有能够使无线部的结构通用的优点。(但是,在OFDM等多载波方式时也能够获得同样的效果的可能性高。)
另外,也可以给出相位变更部w(i)以及y(i)如下。
【数学式139】
【数学式140】
即使如式(139)以及式(140)那样给出,也能够获得与上述相同的效果。
可以给出相位改变部w(i)和y(i)如下。
【数学式141】
【数学式142】
另外,k是除去0的整数。(例如,k可以是1,也可以是-1,可以是2,也可以是-2。不限于此。)如式(141)及式(142)那样给出,也能够获得与上述相同的效果。
(实施方式A7)
作为在图1等中说明的信号处理部106的结构的例子,表示了图31、图32、图33。以下,说明图31、图32、图33相位变更部205A、205B的动作的例子。
如在实施方式7中说明的那样,在相位变更部205B中,例如对s2(i)实施y(i)的相位变更。因此,若将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801B设为s2’(i),则能够表示为s2’(i)=y(i)×s2(i)。(i表示码元编号(i为0以上的整数))
并且,在相位变更部205A中,例如对s1(i)实施w(i)的相位变更。因此,若将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901A设为s1’(i),则能够表示为s1’(i)=w(i)×s1(i)。(i表示码元编号(i为0以上的整数))并且,将相位变更部205A的相位变更的周期设为N,将相位变更部205B的相位变更的周期设为N。但是,N是3以上的整数,即,是比发送流数或发送调制信号数2大的整数。此时,给出相位变更值w(i)以及相位变更值y(i)如下。
【数学式143】
【数学式144】
另外,式(143)中的Δ以及式(144)中的Ω是实数。(作为极简单的例子,将Δ和Ω设为零。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在这样设定的情况下,图31、图32、图33中的信号z1(t)(或者z1(i))的PAPR与z2(t)(或者z2(i))的PAPR在单载波方式时相同,由此,具有图1等的无线部107_A和108_B的无线部中的相位噪声、发送电力部的线性的要求基准相同,且低功耗的实现变容易的优点,另外,还具有能够使无线部的结构通用的优点。(但是,在OFDM等多载波方式时也能够获得同样的效果的可能性高。)另外,也可以给出相位变更部w(i)以及y(i)如下。
【数学式145】
【数学式146】
即使如式(145)以及式(146)那样给出,也能够获得与上述相同的效果。
可以给出相位改变部w(i)和y(i)如下。
【数学式147】
【数学式148】
另外,k是除去0的整数。(例如,k可以是1,也可以是-1,可以是2,也可以是-2。不限于此。)如式(147)以及式(148)那样,也能够获得与上述相同的效果。
(补充5)
本说明书的各实施方式可以对OFDM等多载波方式实施,也可以对单载波方式实施。以下,进行应用了单载波方式时的补充说明。
例如,在实施方式1中,使用式(1)至式(36)和图2等,另外,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使用图18至图22、图28至图33,生成信号z1(i)、信号z2(i)(或信号z1’(i)、信号z2’(i)),生成信号z1(i)、信号z2(i)(或信号z1’(i)、信号z2’(i)),对信号z1(i)、信号z2(i)(或信号z1’(i)、信号z2’(i))以相同时间、相同频率(相同频带)从发送装置发送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其中,i是码元编号。
此时,例如在OFDM方式等多载波方式的情况下,在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6中进行了说明,将信号z1(i)、信号z2(i)(或者,信号z1’(i)、信号z2'(i))视为“频率(载波编号)”的函数,或者,视为“时间/频率”的函数,例如,如以下那样配置。
·将信号z1(i)、信号z2(i)(或信号z1’(i)、信号z2’(i))沿频率轴方向排列。
·将信号z1(i)、信号z2(i)(或信号z1’(i)、信号z2’(i))沿时间轴方向排列。
·将信号z1(i)、信号z2(i)(或信号z1’(i)、信号z2’(i))沿频率/时间轴方向排列。
以下表示具体的例子。
图45表示信号z1(i)、信号z2(i)(或信号z1’(i)、信号z2’(i))的相对于时间轴的码元的配置方法的例子。
在图45中,例如,表示有zq(0)。此时,q为1或2。因此,图45的zq(0)表示“在z1(i)、z2(i)中码元编号i=0时的z1(0)、z2(0)”。同样地,zq(1)表示“在z1(i)、z2(i)中码元编号i=1时的z1(1)、z2(1)”。(即,zq(X)表示“在z1(i)、z2(i)中码元编号i=X时的z1(X)、z2(X)”。)另外,关于这一点,对于图46、图47、图48、图49、图50也是同样的。
如图45所示,码元编号i=0的码元zq(0)配置在时刻0,码元编号i=1的码元zq(1)配置在时刻1,码元编号i=2的码元zq(2)配置在时刻2,码元编号i=3的码元zq(3)配置在时刻3,…,通过这样配置,进行信号z1(i)、信号z2(i)(或信号z1’(i)、信号z2’(i))的相对于时间轴的码元的配置。但是,图45是一例,码元编号与时刻的关系不限于此。
图46表示信号z1(i)、信号z2(i)(或信号z1’(i)、信号z2’(i))的相对于频率轴的码元的配置方法的例子。
如图46所示,码元编号i=0的码元zq(0)配置在载波0上,码元编号i=1的码元zq(1)配置在载波1上,码元编号i=2的码元zq(2)配置在载波2上,码元编号i=3的码元zq(3)配置在载波3上,…,通过这样,进行信号z1(i)、信号z2(i)(或信号z1’(i)、信号z2’(i))的相对于频率轴的码元的配置。但是,图46是一例,码元编号与频率的关系不限于此。
图47表示了信号z1(i)、信号z2(i)(或信号z1’(i)、信号z2’(i))的相对于时间/频率轴的码元的配置的例子。
如图47所示,码元编号i=0的码元zq(0)配置在时刻0/载波0,码元编号i=1的码元zq(1)配置在时刻0/载波1,码元编号i=2的码元zq(2)配置在时刻1/载波0,码元编号i=3的码元zq(3)配置在时刻1/载波1,…,通过这样配置,进行信号z1(i)、信号z2(i)(或信号z1’(i)、信号z2’(i))的相对于时间/频率轴的码元的配置。但是,图47是一例,码元编号和时间/频率的关系不限于此。
图48表示了信号z1(i)、信号z2(i)(或信号z1’(i)、信号z2’(i))的相对于时间的码元的配置的第二例。
如图48所示,码元编号i=0的码元zq(0)配置在时刻0,码元编号i=1的码元zq(1)配置在时刻16,码元编号i=2的码元zq(2)配置在时刻12,码元编号i=3的码元zq(3)配置在时刻5,…,通过这样配置,进行信号z1(i)、信号z2(i)(或信号z1’(i)、信号z2’(i))的相对于时间轴的配置。但是,图48是一例,码元编号与时间的关系不限于此。
图49表示信号z1(i)、信号z2(i)(或信号z1’(i)、信号z2’(i))的相对于频率的码元的配置的第二例。
如图49所示,码元编号i=0的码元zq(0)配置在载波0上,码元编号i=1的码元zq(1)配置在载波16上,码元编号i=2的码元zq(2)配置在载波12上,码元编号i=3的码元zq(3)配置在载波5上,…,通过这样配置,进行信号z1(i)、信号z2(i)(或信号z1’(i)、信号z2’(i))的相对于时间轴的码元的配置。但是,图49是一例,码元编号与频率的关系不限于此。
图50表示信号z1(i)、信号z2(i)(或信号z1’(i)、信号z2’(i))的相对于时间/频率的码元的配置的例子。
如图50所示,码元编号i=0的码元zq(0)配置在于时刻1/载波1,码元编号i=1的码元zq(1)配置在时刻3/载波3,码元编号i=2的码元zq(2)配置在时刻1/载波0,码元编号i=3的码元zq(3)配置在时刻1/载波3上,…,通过这样配置,进行信号z1(i)、信号z2(i)(或信号z1’(i)、信号z2’(i))的相对于时间/频率轴的码元的配置。但是,图50是一例,码元序号和时间/频率的关系不限于此。
另外,在单载波方式的情况下,在生成信号z1(i)、信号z2(i)(或信号z1’(i)、信号z2’(i))之后,对时间轴配置码元。因此,如上述说明那样,例如,如图45、图48所示,将信号z1(i)、信号z2(i)(或信号z1’(i)、信号z2’(i))相对于时间轴进行码元的配置。但是,图45、图48是例子,码元编号和时间的关系不限于此。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对各种帧结构进行了说明。设基站或AP使用OFDM方式等多载波方式来发送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帧结构的调制信号。此时,在与基站(AP)进行通信的终端发送调制信号时,终端发送的调制信号可以是单载波的方式。(基站或AP通过使用OFDM方式,能够对多个终端同时发送数据码元组,另外,由于终端使用单载波方式,能够降低功耗。)并且,也可以应用使用基站或AP发送的调制信号所使用的频带的一部分,终端发送调制方式的TDD(Time Division Duplex:时分双工)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对在相位变更部205A和/或相位变更部205B中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进行了说明。
此时,在将相位变更部205A的相位变更的周期设为NA的情况下,若设NA为3以上的整数、即大于发送流数或发送调制信号数2的整数,则通信对方的接收装置获得良好的数据接收质量的可能性高。
同样地,在将相位变更部205B的相位变更的周期设为NB的情况下,若NB为3以上的整数、即大于发送流数或发送调制信号数2的整数,则通信对方的接收装置获得良好的数据接收质量的可能性高。
当然,也可以组合多个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实施方式、其他内容来实施。
(实施方式A8)
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对实施方式7以及补充1等中说明的动作的通信装置的动作例进行说明。
第一例:
图51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基站或AP发送的调制信号的结构的一例。
在图51中,横轴为时间,如图51所示,基站或AP的发送装置进行“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101”,之后,进行“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发送5102”。
图52表示图51的“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101”时的帧结构的一例。
在图52中,横轴为时间,如图52所示,基站或AP在发送前导码5201后,发送控制信息码元5201。
此外,考虑前导码5201包含例如供作为基站或AP的通信对方的终端进行信号检测、时间同步、频率同步、频率偏移估计、信道估计、帧同步的码元,例如,可以考虑是PSK(Phase Shift Keying:相移键控)方式的码元。
并且,控制信息码元5201是包含与基站以及AP发送的调制信号的通信方式相关的信息、终端为了解调数据码元所需的信息等的码元。但是,控制信息码元5202包含的信息不限于此,可以包含数据(数据码元),也可以包含其他控制信息。
另外,包含在“单流的调制信号”中的码元的结构不限于图52,另外,“单流的调制信号”中包含的码元不限于图52。
图53表示图51的“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发送5102”时的帧结构的一例。
在图53中,横轴为时间,如图53所示,基站或AP在发送前导码5301后,发送控制信息码元5302,然后发送数据码元等5303。
另外,对于至少数据码元,使用相同时间/相同频率,发送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并且,关于前导码5301,例如,考虑是包含供作为基站或AP的通信对方的终端进行信号检测、时间同步、频率同步、频率偏移估计、信道估计、帧同步的码元,例如,考虑是PSK方式的码元。另外,从多个天线发送用于进行信道估计的码元,由此,能够进行数据码元等5303中包含的数据码元的解调。
并且,控制信息码元5302是包含与基站以及AP发送的调制信号的通信方式相关的信息、用于终端解调数据码元所需的信息等的码元。但是,控制信息码元5302包含的信息不限于此,可以包含数据(数据码元),也可以包含其他控制信息。
此外,“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中包含的码元不限于图53。
此外,以后,作为图51中的“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101”的方式,设采用单载波方式,作为“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发送5102”的方式,可以采用单载波方式,也可以采用多载波方式。另外,在以后的说明中,作为多载波方式的例子处理OFDM方式。(其中,作为多载波方式,也可以是OFDM方式以外的方式。)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特征点,在图51中,在以单载波方式进行“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101”时,如补充1中说明的那样,设为应用CDD(CSD)。
并且,在进行图51中的“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发送5102”时,切换进行/不进行相位变更。
使用图54说明此时的基站的发送装置的动作。
图54表示例如图1、图44的基站的发送装置中的信号处理部106的结构的一例。
设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生成部5402例如为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等的结构。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生成部5402将映射后的信号5401A的s1(t)、映射后的信号5401B的s2(t)、控制信号5400作为输入。此时,映射后的信号5401A的s1(t)相当于201A,映射后的信号5401B的s2(t)相当于201B,控制信号5400相当于200。并且,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生成部5402进行使用例如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等中说明的处理,输出信号5403A、5403B。
另外,信号5403A相当于图2中的208A,5403B相当于图2中的210B。信号5403A相当于图18中的210A,5403B相当于图18中的208B。信号5403A相当于图19中的210A,5403B相当于图19中的210B。信号5403A相当于图20中的208A,5403B相当于图20中的210B。信号5403A相当于图21中的210A,5403B相当于图21中的208B。信号5403A相当于图22中的210A,5403B相当于图22中的210B。信号5403A相当于图28中的208A,5403B相当于图28中的210B。信号5403A相当于图29中的210A,5403B相当于图29中的208B。信号5403A相当于图30中的210A,5403B相当于图30中的210B。信号5403A相当于图31中的208A,5403B相当于图31中的210B。信号5403A相当于图32中的210A,5403B相当于图32中的208B。信号5403A相当于图33中的208A,5403B相当于图33中的210B。
并且,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生成部5402基于与控制信号200中包含的“是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定时还是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发送定时”相关的信息,在判断为“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发送定时”的情况下,各信号处理部进行动作,生成并输出信号5403A、5403B。
插入部5405将映射后的信号5401A、前导码/控制码元的信号5404、控制信号5400作为输入,基于与控制信号5400中包含的“是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定时还是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发送定时”相关的信息,在判断为“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定时”的情况下,例如,根据映射后的信号5401A、前导码/控制码元的信号5404,生成并输出例如按照图52的帧结构的(单载波方式的)信号5406。
此外,在图54中,插入部5405将映射后的信号5401A作为输入,但在生成按照图52的帧结构的信号的情况下,不使用映射后的信号5401A。
CDD(CSD)处理部5407在将按照帧结构的(单载波方式的)信号5406、控制信号5400作为输入、控制信号5400表示是“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定时”的情况下,对按照帧结构的(单载波方式的)信号5406实施CDD(CSD)的处理,输出按照CDD(CSD)处理后的帧结构的信号5408。
选择部5409A将信号5403A、按照帧结构的信号5406、控制信号54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5400,选择信号5403A、按照帧结构的信号5406中的任意一个,输出所选择的信号5410A。
例如,在图51中的“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101”中,选择部5409A将按照帧结构的信号5406作为所选择的信号5410A输出,在图51中的“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发送5102”中,选择部5409A将信号5403A作为所选择的信号5410A输出。
选择部5409B将按照信号5403B、CDD(CSD)处理后的帧结构的信号5408、控制信号54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5400,选择按照信号5403B、CDD(CSD)处理后的帧结构的信号5408中的任意一个,输出所选择的信号5410B。
例如,在图51中的“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101”中,选择部5409B将按照CDD(CSD)处理后的帧结构的信号5408作为所选择的信号5410B输出,在图51中的“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发送5102”中,选择部5409B将信号5403B作为所选择的信号5410B输出。
此外,所选择的信号5410A相当于图1、图44的信号处理后的信号106_A,所选择的信号5410B相当于图1、图44的信号处理后的信号106_B。
图55表示图1、图44中的无线部107_A、107_B的结构的一例。
OFDM方式用无线部5502在将信号处理后的信号5501、控制信号5500作为输入,在表示控制信号5500中包含的与“选择了OFDM方式还是单载波方式”相关的信息为“OFDM方式”的情况下,对信号处理后的信号5501实施OFDM方式用无线部的处理,输出OFDM方式调制信号5503。
另外,以OFDM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其他多载波方式。
单载波方式用无线部5504将信号处理后的信号5501、控制信号5500作为输入,在表示控制信号5500中包含的与“选择了OFDM方式还是单载波方式”相关的信息为“单载波方式”的情况下,对信号处理后的信号5501实施单载波方式用无线部的处理,输出单载波方式调制信号5505。
选择部5506将OFDM方式调制信号5503、单载波方式调制信号5505、控制信号5500作为输入,在表示控制信号5500中包含的与“选择了OFDM方式还是单载波方式”相关的信息为“OFDM方式”的情况下,作为所选择的信号5507,输出OFDM方式调制信号5503,与控制信号5500中包含的与“选择了OFDM方式还是单载波方式”相关的信息为“单载波方式”的情况下,作为所选择的信号5507,输出单载波方式调制信号5505。
另外,在无线部107_A的结构为图55时,信号处理后的信号5501相当于106_A,控制信号5500相当于100,所选择的信号5507相当于108_A。另外,在无线部107_B的结构为图55时,信号处理后的信号5501相当于106_B,控制信号5500相当于100,所选择的信号5507相当于108_B。
关于上述的动作,参照实施方式7的说明进行说明。
(例1-1):
在图51中,设在“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发送5102”中,不实施CDD(CSD)的处理,另外,设在“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发送5102”中,能够选择单载波方式和OFDM方式。
因此,例如,设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等的相位变更部209A和/或209B不实施相位变更的处理。因此,设与在实施方式7中说明的循环延迟分集(CDD(CSD))相关的(ON/OFF的)控制信息(u11)在“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发送5102”中被忽略。此外,在这种情况下,相位变更部209A和/或209B也可以不包含在图54的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生成部5402。
并且,设在“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发送5102”中,能够对每个码元(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变更相位变更值的动作的ON/OFF。因此,例如,设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等的相位变更部205A和/或205B能够进行相位变更的动作的ON/OFF的控制。因此,相位变更部205A和/或205B的相位变更的动作的ON/OFF由实施方式7中说明的“对每个码元(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变更相位变更值的动作的ON/OFF”的控制信息(u10)来控制。
另外,在图51中,在“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101”中,始终进行循环延迟分集(CDD(CSD))的处理。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与在实施方式7中说明的循环延迟分集(CDD(CSD))相关的(ON/OFF的)控制信息(u11)。
(例1-2):
在图51中,设在“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发送5102”中,不实施CDD(CSD)的处理,另外,设在“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发送5102”中,能够选择单载波方式和OFDM方式。
因此,例如,设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等的相位变更部209A和/或209B不实施相位变更的处理。因此,与在实施方式7中说明的循环延迟分集(CDD(CSD))相关的(ON/OFF的)控制信息(u11)在“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发送5102”中被忽略。此外,在这种情况下,相位变更部209A和/或209B也可以不包含在图54的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生成部5402中。
并且,设在“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发送5102”中,能够对每个码元(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变更相位变更值的动作的ON/OFF。因此,例如,设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等的相位变更部205A和/或205B能够进行相位变更的动作的ON/OFF的控制。因此,相位变更部205A和/或205B的相位变更的动作的ON/OFF由实施方式7中说明的“对每个码元(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变更相位变更值的动作的ON/OFF”的控制信息(u10)来控制。
另外,在“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中,循环延迟分集(CDD(CD))的处理由与在实施方式7中说明的循环延迟分集(CDD(CD))相关的(ON/OFF的)控制信息(u11)来控制。但是,如上所述,按照图51、图52、图53,在基站或AP发送调制信号的情况下,在图51的“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101”中,与循环延迟分集(CDD(CSD))相关的(ON/OFF的)控制信息(u11)为ON,在图51的“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101”中进行CDD(CSD)的处理。
(例1-3):
在图51中,设在“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发送5102”中,实施CDD(CSD)的处理,另外,设在“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发送5102”中,能够选择单载波方式和OFDM方式。
因此,例如,设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等的相位变更部209A和/或209B实施相位变更的处理,或者,实施CDD(CSD)的处理。因此,与在实施方式7中说明的循环延迟分集(CDD(CSD))相关的(ON/OFF的)控制信息(u11)在“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发送5102”中被忽略。
并且,设在“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发送5102”中,能够对每个码元(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变更相位变更值的动作的ON/OFF。因此,例如,设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等的相位变更部205A和/或205B能够进行相位变更的动作的ON/OFF的控制。因此,相位变更部205A和/或205B的相位变更的动作的ON/OFF由实施方式7中说明的“对每个码元(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变更相位变更值的动作的ON/OFF”的控制信息(u10)来控制。
另外,设在图51中,在“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101”中,始终进行循环延迟分集(CDD(CSD))的处理。设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与在实施方式7中说明的循环延迟分集(CDD(CSD))相关的(ON/OFF的)控制信息(u11)。
(例1-4):
在图51中,设在“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发送5102”中,实施CDD(CSD)的处理,另外,设在“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发送5102”中,能够选择单载波方式和OFDM方式。
因此,例如,设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等的相位变更部209A和/或209B实施相位变更的处理,或者,实施CDD(CSD)的处理。因此,与在实施方式7中说明的循环延迟分集(CDD(CSD))相关的(ON/OFF的)控制信息(u11)在“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发送5102”中被忽略。
并且,设在“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发送5102”中,能够对每个码元(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变更相位变更值的动作的ON/OFF。因此,例如,设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等的相位变更部205A和/或205B能够进行相位变更的动作的ON/OFF的控制。因此,相位变更部205A和/或205B的相位变更的动作的ON/OFF由实施方式7中说明的“按照每个码元(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变更相位变更值的动作的ON/OFF”的控制信息(u10)来控制。
另外,在“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中,循环延迟分集(CDD(CSD))的处理由与在实施方式7中说明的循环延迟分集(CDD(CSD))相关的(ON/OFF的)控制信息(u11)来控制。但是,如上所述,按照图51、图52、图53,在基站或AP发送调制信号的情况下,在图51的“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101”中,与循环延迟分集(CDD(CSD))相关的(ON/OFF的)控制信息(u11)为ON,在图51的“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101”中进行CDD(CSD)的处理。
(例1-5):
在图51中,设在“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发送5102”中,能够选择实施/不实施CDD(CSD)的处理,另外,设在“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发送5102”中,能够选择单载波方式和OFDM方式。
因此,例如,设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等的相位变更部209A和/或209B,通过与在实施方式7中说明的循环延迟分集(CDD(CSD))相关的(ON/OFF的)控制信息(u11)选择“实施相位变更的处理或者实施CDD(CSD)的处理”、或者“不实施相位变更或者不实施CDD(CSD)的处理”。
并且,设在“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发送5102”中,能够对每个码元(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变更相位变更值的动作的ON/OFF。因此,例如,设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等的相位变更部205A和/或205B能够进行相位变更的动作的ON/OFF的控制。因此,相位变更部205A和/或205B的相位变更的动作的ON/OFF由实施方式7中说明的“对每个码元(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变更相位变更值的动作的ON/OFF”的控制信息(u10)来控制。
另外,在图51中,设在“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101”中,始终进行循环延迟分集(CDD(CSD))的处理。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与在实施方式7中说明的循环延迟分集(CDD(CD))相关的(ON/OFF的)控制信息(u11)。
(例1-6)
在图51中,设在“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发送5102”中,能够选择实施/不实施CDD(CSD)的处理,另外,设在“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发送5102”中,能够选择单载波方式和OFDM方式。
因此,例如,设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等的相位变更部209A和/或209B通过与在实施方式7中说明的循环延迟分集(CDD(CSD))相关的(ON/OFF的)控制信息(u11)来选择“实施相位变更的处理或者实施CDD(CSD)的处理”、或者“不实施相位变更或者不实施CDD(CSD)的处理”。
并且,设在“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发送5102”中,能够对每个码元(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变更相位变更值的动作的ON/OFF。因此,例如,设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等的相位变更部205A和/或205B能够进行相位变更的动作的ON/OFF的控制。因此,相位变更部205A和/或205B的相位变更的动作的ON/OFF由实施方式7中说明的“对每个码元(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变更相位变更值的动作的ON/OFF”的控制信息(u10)来控制。
另外,在“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中,循环延迟分集(CDD(CSD))的处理由与在实施方式7中说明的循环延迟分集(CDD(CSD))相关的(ON/OFF的)控制信息(u11)来控制。但是,如上所述,按照图51、图52、图53,在基站或AP发送调制信号的情况下,在图51的“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101”中,与循环延迟分集(CDD(CSD))相关的(ON/OFF的)控制信息(u11)为ON,在图51的“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101”中进行CDD(CSD)的处理。
第二例:
图51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基站或AP发送的调制信号的结构的一例,由于已经进行了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图52表示图51的“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101”时的帧结构的一例,由于已经进行了说明,所以省略说明。
图53表示图51的“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发送5102”时的帧结构的一例,由于已经进行了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此外,以后,设作为图51中的“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101”的方式采用单载波方式,设作为“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发送5102”的方式可以采用单载波方式,也可以采用多载波方式。另外,在以后的说明中,作为多载波方式的例子处理OFDM方式。(但是,作为多载波方式也可以是OFDM方式以外的方式。)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特征点,在图51中,设在以单载波方式进行“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101”时,如补充1中说明的那样,应用CDD(CSD)。
并且,在进行图51中的“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发送5102”时,切换进行/不进行相位变更。
使用图56说明此时的基站的发送装置的动作。
图56表示例如图1、图44的基站的发送装置中的信号处理部106的结构的一例,对与图54同样地动作的部分标注相同编号,并省略说明。
CDD(CSD)处理部5601在将按照帧结构的(单载波方式的)信号5406、控制信号5400作为输入、控制信号5400表示是“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定时”的情况下,对按照帧结构的(单载波方式的)信号5406实施CDD(CSD)的处理,输出按照CDD(CSD)处理后的帧结构的信号5602。
选择部5409A将按照信号5403A、CDD(CSD)处理后的帧结构的信号5602、控制信号54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5400,选择按照信号5403A、CDD(CSD)处理后的帧结构的信号5602中的任意一个,输出所选择的信号5410A。
例如,设在图51中的“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101”中,选择部5409A将按照CDD(CSD)处理后的帧结构的信号5602作为所选择的信号5410A输出,设在图51中的“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发送5102”中,选择部5409A将信号5403A作为所选择的信号5410A输出。
图55表示图1、图44中的无线部107_A、107_B的结构的一例,由于已经进行了说明,所以省略说明。
(例2-1):
在图51中,设在“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发送5102”中,不实施CDD(CSD)的处理,另外,设在“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发送5102”中,能够选择单载波方式和OFDM方式。
因此,例如,设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等的相位变更部209A和/或209B不实施相位变更的处理。因此,设与在实施方式7中说明的循环延迟分集(CDD(CSD))相关的(ON/OFF的)控制信息(u11)在“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发送5102”中被忽略。此外,在这种情况下,相位变更部209A和/或209B也可以不包含在图56的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生成部5402中。
并且,设在“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发送5102”中,能够对每个码元(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变更相位变更值的动作的ON/OFF。因此,例如,设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等的相位变更部205A和/或205B能够进行相位变更的动作的ON/OFF的控制。因此,相位变更部205A和/或205B的相位变更的动作的ON/OFF由实施方式7中说明的“对每个码元(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变更相位变更值的动作的ON/OFF”的控制信息(u10)来控制。
另外,在图51中,设在“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101”中,始终进行循环延迟分集(CDD(CSD))的处理。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与在实施方式7中说明的循环延迟分集(CDD(CSD))相关的(ON/OFF的)控制信息(u11)。
(例2-2):
在图51中,设在“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发送5102”中,不实施CDD(CSD)的处理,另外,设在“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发送5102”中,能够选择单载波方式和OFDM方式。
因此,例如,设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等的相位变更部209A和/或209B不实施相位变更的处理。因此,设与在实施方式7中说明的循环延迟分集(CDD(CSD))相关的(ON/OFF的)控制信息(u11)在“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发送5102”中被忽略。此外,在这种情况下,相位变更部209A和/或209B也可以不包含在图54的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生成部5402中。
并且,设在“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发送5102”中,能够对每个码元(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变更相位变更值动作的ON/OFF。因此,例如,设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等的相位变更部205A和/或205B能够进行相位变更的动作的ON/OFF的控制。因此,相位变更部205A和/或205B的相位变更的动作的ON/OFF由实施方式7中说明的“按照每个码元(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变更相位变更值的动作的ON/OFF”的控制信息(u10)来控制。
另外,在“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中,循环延迟分集(CDD(CSD))的处理由与在实施方式7中说明的循环延迟分集(CDD(CSD))相关的(ON/OFF的)控制信息(u11)来控制。但是,如上所述,按照图51、图52、图53,在基站或AP发送调制信号的情况下,在图51的“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101”中,与循环延迟分集(CDD(CSD))相关的(ON/OFF的)控制信息(u11)为ON,在图51的“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101”中进行CDD(CSD)的处理。
(例2-3):
在图51中,设在“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发送5102”中,实施CDD(CSD)的处理,另外,设在“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发送5102”中,能够选择单载波方式和OFDM方式。
因此,例如,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等的相位变更部209A和/或209B实施相位变更的处理,或者,实施CDD(CD)的处理。因此,设与在实施方式7中说明的循环延迟分集(CDD(CD))相关的(ON/OFF的)控制信息(u11)在“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发送5102”中被忽略。
并且,设在“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发送5102”中,能够对每个码元(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变更相位变更值动作的ON/OFF。因此,例如,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等的相位变更部205A和/或205B能够进行相位变更的动作的ON/OFF的控制。因此,相位变更部205A和/或205B的相位变更的动作的ON/OFF由实施方式7中说明的“对每个码元(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变更相位变更值的动作的ON/OFF”的控制信息(u10)来控制。
另外,设在图51中,在“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101”中,始终进行循环延迟分集(CDD(CSD))的处理。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与在实施方式7中说明的循环延迟分集(CDD(CSD))相关的(ON/OFF的)控制信息(u11)。
(例2-4):
在图51中,设在“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发送5102”中,实施CDD(CSD)的处理,另外,设在“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发送5102”中,能够选择单载波方式和OFDM方式。
因此,例如,设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等的相位变更部209A以和/或209B实施相位变更的处理,或者,实施CDD(CSD)的处理。因此,与在实施方式7中说明的循环延迟分集(CDD(CD))相关的(ON/OFF的)控制信息(u11)在“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发送5102”中被忽略。
并且,设在“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发送5102”中,能够对每个码元(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变更相位变更值的动作的ON/OFF。因此,例如,设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等的相位变更部205A和/或205B,能够进行相位变更的动作的ON/OFF的控制。因此,相位变更部205A和/或205B的相位变更的动作的ON/OFF由实施方式7中说明的“对每个码元(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变更相位变更值的动作的ON/OFF”的控制信息(u10)来控制。
另外,在“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中,循环延迟分集(CDD(CSD))的处理由与在实施方式7中说明的循环延迟分集(CDD(CSD))相关的(ON/OFF的)控制信息(u11)来控制。但是,如上所述,按照图51、图52、图53,在基站或AP发送调制信号的情况下,在图51的“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101”中,与循环延迟分集(CDD(CSD))相关的(ON/OFF的)控制信息(u11)为ON,在图51的“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101”中进行CDD(CSD)的处理。
(例2-5):
在图51中,设在“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发送5102”中,能够选择实施/不实施CDD(CSD)的处理,另外,设在“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发送5102”中,能够选择单载波方式和OFDM方式。
因此,例如,设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等的相位变更部209A和/或209B通过与在实施方式7中说明的循环延迟分集(CDD(CSD))相关的(ON/OFF的)控制信息(u11)选择“实施相位变更的处理或者实施CDD(CSD)的处理”、或者“不实施相位变更或者不实施CDD(CSD)的处理”。
并且,设在“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发送5102”中,能够对每个码元(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变更相位变更值的动作的ON/OFF。因此,例如,设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等的相位变更部205A和/或205B,能够进行相位变更的动作的ON/OFF的控制。因此,相位变更部205A和/或205B的相位变更的动作的ON/OFF由实施方式7中说明的“对每个码元(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变更相位变更值的动作的ON/OFF”的控制信息(u10)来控制。
另外,在图51中,设在“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101”中,始终进行循环延迟分集(CDD(CSD))的处理。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与在实施方式7中说明的循环延迟分集(CDD(CSD))相关的(ON/OFF的)控制信息(u11)。
(例2-6)
在图51中,设在“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发送5102”中,能够选择实施/不实施CDD(CSD)的处理,另外,设在“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发送5102”中,能够选择单载波方式和OFDM方式。
因此,例如,设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等的相位变更部209A和/或209B,通过与在实施方式7中说明的循环延迟分集(CDD(CSD))相关的(ON/OFF的)控制信息(u11)选择“实施相位变更的处理或者实施CDD(CSD)的处理”、或者“不实施相位变更或者不实施CDD(CSD)的处理”。
并且,设在“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发送5102”中,能够对每个码元(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变更相位变更值的动作的ON/OFF。因此,例如,设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等的相位变更部205A和/或205B,能够进行相位变更的动作的ON/OFF的控制。因此,相位变更部205A和/或205B的相位变更的动作的ON/OFF由实施方式7中说明的“对每个码元(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变更相位变更值的动作的ON/OFF”的控制信息(u10)来控制。
另外,在“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中,循环延迟分集(CDD(CSD))的处理由与在实施方式7中说明的循环延迟分集(CDD(CSD))相关的(ON/OFF的)控制信息(u11)控制。但是,如上所述,按照图51、图52、图53,在基站或AP发送调制信号的情况下,在图51的“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101”中,与循环延迟分集(CDD(CSD))相关的(ON/OFF的)控制信息(u11)为ON,在图51的“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101”中进行CDD(CSD)的处理。
第三例:
图57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基站或AP发送的调制信号的结构的一例。
在图57中,横轴为时间,对与图51同样地动作的部分标注相同编号。如图57所示,基站或AP的发送装置进行“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101”,之后,再次进行“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701”。
图52表示图57的“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101”时的帧结构的一例。另外,由于已经进行了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图58表示图57的“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701”时的帧结构的一例。
在图58中,横轴为时间,如图58所示,设基站或AP在发送前导码5801后,发送控制信息码元5802,然后发送数据码元等5803。此外,前导码5801、控制信息码元5802、数据码元等5803都进行基于单流的发送。
关于前导码5801,例如,考虑包含供作为基站或AP的通信对方的终端进行信号检测、时间同步、频率同步、频率偏移估计信道估计、帧同步的码元,例如考虑是PSK方式的码元。
控制信息码元5802是包含与基站或AP发送的调制信号的通信方式相关的信息、终端为了解调数据码元所需的信息等的码元。但是,控制信息码元5802所包含的信息不限于此,也可以包含其他控制信息。
此外,以后,设作为图57中的“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101”的方式采用单载波方式,设作为“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701”的方式可以采用单载波方式,也可以采用多载波方式。另外,在以后的说明中,作为多载波方式的例子,处理OFDM方式。(其中,作为多载波方式,也可以是OFDM方式以外的方式。)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特征点,在图51中,设在以单载波方式进行“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101”时,如补充1中说明的那样,应用CDD(CD)。
(例3-1):
在图57中,设在“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701”中,不实施CDD(CSD)的处理,另外,设在“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701”中,能够选择单载波方式和OFDM方式。
并且,设在“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701”的时间中,能够代替“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选择“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的发送”。另外,关于“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的发送”,已经进行了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此时,使用图54对基站的发送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54表示例如图1、图44的基站的发送装置中的信号处理部106的结构的一例。关于图54的基本动作,已经进行了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这里的例子中,特点是,在图57中,在“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101”时,进行CDD(CSD)的处理,在“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701”时,不实施CDD(CSD)的处理。
关于插入部5405的动作已经进行了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设CDD(CSD)部5407根据控制信号5400,切换CDD(CSD)的处理的ON/OFF。CDD(CSD)部5407根据控制信号5400中包含的“发送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的定时还是发送单流的调制信号的定时”的信息,得知图57中的“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101”的定时。然后,CDD(CSD)部5407通过与在控制信号5400中包含的实施方式7中说明的循环延迟分集(CDD(CSD))相关的(ON/OFF的)控制信息(u11),判断为进行循环延迟分集的动作。因此,在图57的“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101”时,CDD(CSD)部5407实施用于循环延迟分集的信号处理,输出按照CDD(CSD)处理后的帧结构的信号5408。
CDD(CSD)部5407根据控制信号中包含的“发送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的定时还是发送单流的调制信号的定时”的信息,得知图57中的“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701”的定时。然后,CDD(CSD)部5407根据与在控制信号5400中包含的实施方式7中说明的循环延迟分集(CDD(CSD))相关的(ON/OFF的)控制信息(u11),判断为不进行循环延迟分集的动作。因此,在图57的“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701”时,CDD(CSD)部5407不实施用于循环延迟分集的信号处理,例如停止信号的输出。
选择部5409A将信号5403A、按照帧结构的信号5406、控制信号54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5400,选择信号5403A、按照帧结构的信号5406中的任意一个,输出所选择的信号5410A。因此,在“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101”时、在“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701”时的任一情况下,选择部5409A都将按照帧结构的信号5406作为所选择的信号5410A输出。
选择部5409B在“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101”时,将按照CDD(CSD)处理后的帧结构的信号5408作为所选择的信号5410B输出,在“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701”时,例如停止所选择的信号5410B的输出。
并且,关于图1、图44的基站中的无线部107_A、107_B的动作已经进行了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例3-2):
在图57中,设在“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701”中,能够选择实施/不实施CDD(CSD)的处理,另外,设在“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701”中,能够选择单载波方式和OFDM方式。
并且,设在“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701”的时间中,能够取代“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选择“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的发送”。另外,关于“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的发送”,已经进行了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此时,使用图54对基站的发送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54表示例如图1、图44的基站的发送装置中的信号处理部106的结构的一例。关于图54的基本动作,已经进行了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这里的例子中,特点是,在图57中,在“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101”时进行CDD(CSD)的处理,在“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701”时,能够选择进行/不进行CDD(CSD)的处理。
关于插入部5405的动作已经进行了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设CDD(CSD)部5407根据控制信号5400切换CDD(CSD)的处理的ON/OFF。CDD(CSD)部5407根据控制信号5400中包含的“发送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的定时还是发送单流的调制信号的定时”的信息,得知图57中的“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101”的定时。然后,CDD(CSD)部5407根据在控制信号5400中包含的与实施方式7中说明的循环延迟分集(CDD(CSD))相关的(ON/OFF的)控制信息(u11),判断为进行循环延迟分集的动作。因此,在图57的“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101”时,CDD(CSD)部5407实施用于循环延迟分集的信号处理,输出按照CDD(CSD)处理后的帧结构的信号5408。
CDD(CSD)部5407根据控制信号中包含的“发送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的定时还是发送单流的调制信号的定时”的信息,得知图57中的“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701”的定时。并且,CDD(CSD)部5407在“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701”时。,通过与控制信号5400中包含的实施方式7中说明的循环延迟分集(CDD(CSD))相关的(ON/OFF的)控制信息(u11),判断为不进行循环延迟分集的动作。于是,在图57的“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701”时,CDD(CSD)部5407不实施用于循环延迟分集的信号处理,例如停止信号的输出。
对与此不同的动作进行说明。
CDD(CSD)部5407根据控制信号中包含的“发送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的定时还是发送单流的调制信号的定时”的信息,得知图57中的“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701”的定时。然后,CDD(CSD)部5407在“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701”时,通过与在控制信号5400中包含的实施方式7中说明的循环延迟分集(CDD(CSD))相关的(ON/OFF的)控制信息(u11),判断为进行循环延迟分集的动作。于是,在图57的“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701”时,CDD(CSD)部5407实施用于循环延迟分集的信号处理,输出按照CDD(CSD)处理后的帧结构的信号5408。
选择部5409A将信号5403A、按照帧结构的信号5406A、控制信号54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5400,选择信号5403A、按照帧结构的信号5406中的任意一个,输出所选择的信号5410A。因此,在“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101”时、“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701”时的任一情况下,选择部5409A都将按照帧结构的信号5406作为所选择的信号5410A输出。
选择部5409B在“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101”时,将按照CDD(CSD)处理后的帧结构的信号5408作为所选择的信号5410B输出。
在“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701”时,选择部5409B在判断为在“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701”中不进行CDD(CSD)处理的情况下,例如停止所选择的信号5410B的输出。
在“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701”时,选择部5409B在判断为在“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5701”中进行CDD(CSD)处理的情况下,将按照CDD(CSD)处理后的帧结构的信号5408作为所选择的信号5410B输出。
并且,关于图1、图44的基站中的无线部107_A、107_B的动作已经进行了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如以上说明那样,通过优选地控制根据发送流数、发送方法等实施/不实施相位变更的的控制、以及实施/不实施CDD(CSD)的控制,能够获得能够提高通信对象的数据接收质量的效果。另外,通过实施CDD(CSD),具有能够提高通信对象的数据接收质量,并且,特别是在进行单流的发送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利用发送装置的多个发送天线的优点。而且,在发送多个流的情况下,具有能够根据传播环境、通信环境、通信对方的对相位变更的对应等状况,通过控制相位变更的实施、非实施,获得优选的数据接收质量的优点。
另外,作为图1、图44的信号处理部106的结构的一例,说明了图54,但例如,在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等的结构中也能够实施。
例如,在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等的结构中,设在单流发送的情况下,使s2(t)的映射后的信号201B无效。
并且,在加权合成部203中,作为预编码矩阵F,例如可以赋予以下的任一种式。
【数学式149】
【数学式150】
【数学式151】
【数学式152】
另外,α可以是实数,也可以是虚数。而且,β可以是实数,也可以是虚数。但是,α不为零,β也不为零。
上述是进行基于式子的表示,但也可以是不实施基于上述式子的加权合成(使用矩阵的运算)的、分配信号这样的动作。
然后,在单流的情况下,相位变更部205A、205B不进行相位变更(直接输出输入信号。)。
另外,在单流发送的情况下,相位变更部209A、209B也可以不进行相位变更,而是进行用于CDD(CSD)的信号处理。
(实施方式A9)
在补充4中,记载了例如,对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等的结构,也可以在加权合成部203的前后配置相位变更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这一点进行补充说明。
在图59中表示在加权合成部203的前后配置相位变更部的第一例。在图59中,对与图2等同样地动作的部分标注相同编号,对与图2等同样地动作的部分省略说明。如图59所示,相位变更部5901A将s1(t)的映射后的信号201A、控制信号200作为输入,例如基于控制信号200中包含的相位变更方法的信息,对映射后的信号201A实施相位变更,输出相位变更后的信号5902A。
同样地,相位变更部5901B将s2(t)的映射后的信号201B、控制信号200作为输入,例如基于控制信号200中包含的相位变更方法的信息,对映射后的信号201B实施相位变更,输出相位变更后的信号5902B。
并且,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06A被输入到图2等所记载的插入部207A,另外,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06B被输入到图2等所记载的插入部207B。
在图60中表示在加权合成部203的前后配置相位变更部的第二例。在图60中,对与图2等同样地动作的部分标注相同编号,对与图2等同样地动作的部分省略说明。另外,对与图59同样地动作的部分标注相同编号,对与图59同样地动作的部分省略说明。
在图60中,与图59不同,仅在加权合成部203的后级存在相位变更部205B。
然后,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A被输入到图2等所记载的插入部207A,另外,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06B被输入到图2等所记载的插入部207B。
在图61中表示在加权合成部203的前后配置相位变更部的第三例。在图61中,对与图2等同样地动作的部分标注相同编号,对与图2等同样地动作的部分省略说明。另外,对与图59同样地动作的部分标注相同编号,对与图59同样地动作的部分省略说明。
在图61中,与图60不同,在加权合成部203的后级的上级存在相位变更部205A。
并且,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06A被输入到图2等所记载的插入部207A,另外,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B被输入到图2等所记载的插入部207B。
在图62中表示在加权合成部203的前后配置相位变更部的第四例。在图62中,对与图2等同样地动作的部分标注相同编号,对与图2等同样地动作的部分省略说明。另外,对与图59同样地动作的部分标注相同编号,对与图59同样地动作的部分省略说明。
在图62中,与图59不同,仅在加权合成部的前级存在相位变更部5901B。
并且,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06A被输入到图2等所记载的插入部207A,另外,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06B被输入到图2等所记载的插入部207B。
在图63中表示在加权合成部203的前后配置相位变更部的第五例。在图63中,对与图2等同样地动作的部分标注相同编号,对与图2等同样地动作的部分省略说明。另外,对与图59同样地动作的部分标注相同编号,对与图59同样地动作的部分省略说明。
在图63中,与图62不同,在加权合成部203的前级的上级存在相位变更部5901A。
并且,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06A被输入到图2等所记载的插入部207A,另外,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06B被输入到图2等所记载的插入部207B。
在图64中表示在加权合成部203的前后配置相位变更部的第六例。在图64中,对与图2等同样地动作的部分标注相同编号,对与图2等同样地动作的部分省略说明。另外,对与图59同样地动作的部分标注相同编号,对与图59同样地动作的部分省略说明。
在图64中,在加权合成部203的前级的下级以及后级的下级存在相位变更部5901B、205B。
然后,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A被输入到图2等所记载的插入部207A,另外,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06B被输入到图2等所记载的插入部207B。
在图65中表示在加权合成部203的前后配置相位变更部的第七例。在图65中,对与图2等同样地动作的部分标注相同编号,对与图2等同样地动作的部分省略说明。另外,对与图59同样地动作的部分标注相同编号,对与图59同样地动作的部分省略说明。
在图65中,在加权合成部203的前级的下级以及后级的上级存在相位变更部5901B、205A。
并且,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06A被输入到图2等所记载的插入部207A,另外,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B被输入到图2等所记载的插入部207B。
在图66中表示在加权合成部203的前后配置相位变更部的第八例。在图66中,对与图2等同样地动作的部分标注相同编号,对与图2等同样地动作的部分省略说明。另外,对与图59同样地动作的部分标注相同编号,对与图59同样地动作的部分省略说明。
在图66中,在加权合成部203的前级的上级以及后级的下级存在相位变更部5901A、205B。
然后,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B被输入到图2等所记载的插入部207A,另外,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06B被输入到图2等所记载的插入部207B。
在图67中表示在加权合成部203的前后配置相位变更部的第九例。在图67中,对与图2等同样地动作的部分标注相同编号,对与图2等同样地动作的部分省略说明。另外,对与图59同样地动作的部分标注相同编号,对与图59同样地动作的部分省略说明。
在图67中,在加权合成部203的前级的上级以及后级的上级存在相位变更部5901A、205A。
并且,相位变更后的信号206A被输入到图2等所记载的插入部207A,另外,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B被输入到图2等所记载的插入部207B。
即使是以上那样的结构,也能够实施本说明书中的各实施方式。
而且,图59、图60、图61、图62、图63、图64、图65、图66、图67中的相位变更部5901A、5901B、205A、205B的各相位变更方法例如根据控制信号200来设定。
(实施方式A10)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鲁棒性通信方式的一例。
第一例:
基站或AP例如图68是用于说明图1的映射部104的动作的图。
映射部6802将编码数据6801、控制信号6800作为输入,在由控制信号6800指定了鲁棒性传输方法的情况下,进行如下所述的映射,输出映射后的信号6803A以及6803B。
此外,控制信号6800相当于图1的100,编码数据6801相当于图1的103,映射部6802相当于图1的104,映射后的信号6803A相当于图1的105_1,映射后的信号6801B相当于图1的105_2。
例如,映射部6802将比特c0(k)、比特c1(k)、比特c2(k)、比特c3(k)作为编码数据6801输入。另外,k为0以上的整数。
映射部6802例如对c0(k)、c1(k)进行QPSK的调制,获得映射后的信号a(k)。
另外,映射部6802例如对c2(k)、c3(k)进行QPSK的调制,获得映射后的信号b(k)。
然后,映射部6802例如对c0(k)、c1(k)进行QPSK的调制,获得映射后的信号a’(k)。
另外,映射部6802例如对c2(k)、c3(k)进行QPSK的调制,获得映射后的信号b’(k)。
而且,有如下表示,
·将码元编号i=2k的映射后的信号6803A设为s1(i=2k),
·将码元编号i=2k的映射后的信号6803B设为s2(i=2k),
·将码元编号i=2k+1的映射后的信号6803A设为s1(i=2k+1),
·将码元编号i=2k+1的映射后的信号6803B设为s2(i=2k+1)。
而且,
·将码元编号i=2k的映射后的信号6803A即s1(i=2k)设为a(k),
·将码元编号i=2k的映射后的信号6803B即s2(i=2k)设为b(k),
·将码元编号i=2k+1的映射后的信号6803A即s1(i=2k+1)设为b’(k),
·将码元编号i=2k+1的映射后的信号6803B即s2(i=2k+1)设为a’(k)。
接着,说明“a(k)和a’(k)”、以及“b(k)与b’(k)”的关系的例子。
图69表示同相I-正交Q平面中的QPSK时的信号点配置的例子,另外,表示相对于比特x0的值、x1的值的信号点的关系。
比特[x0x1]=[0 0](x0为0,x1为0)时,设定同向分量I=z、正交分量Q=z(成为信号点6901)。另外,z为0以上的实数。
比特[x0 x1]=[0 1](x0为0,x1为1)时,设定同相分量I=-z、正交分量Q=z(成为信号点6902)。
比特[x0 x1]=[1 0](x0为1,x1为0)时,设定同向分量I=z、正交分量Q=-z(成为信号点6903)。
比特[x0 x1]=[1 1](x0为1,x1为1)时,设定同相分量I=-z、正交分量Q=-z(成为信号点6904)。
图70表示同相I-正交Q平面中的QPSK时的信号点配置的例子,另外,表示相对于比特x0的值、x1的值的信号点的关系。但是,图69的“相对于比特x0的值、x1的值的信号点的关系”与图70的“相对于比特x0的值、x1的值的信号点的关系”不同。
比特[x0 x1]=[0 0](x0为0,x1为0)时,设定同相分量I=z、正交分量Q=-z(成为信号点7003)。另外,z为比0大的实数。
比特[x0 x1]=[0 1](x0为0,x1为1)时,设定同相分量I=-z、正交分量Q=-z(成为信号点7004)。
比特[x0 x1]=[1 0](x0为1,x1为0)时,设定同向分量I=z、正交分量Q=z(成为信号点7001)。
比特[x0 x1]=[1 1](x0为1,x1为1)时,设定同相分量I=-z、正交分量Q=z(成为信号点7002)。
图71表示同相I-正交Q平面中的QPSK时的信号点配置的例子,另外,表示相对于比特x0的值、x1的值的信号点的关系。但是,图69的“相对于比特x0的值、x1的值的信号点的关系”、图70的“相对于比特x0的值、x1的值的信号点的关系”与图71的“相对于比特x0的值、x1的值的信号点的关系”不同。
比特[x0 x1]=[0 0](x0为0,x1为0)时,设定同相分量I=-z、正交分量Q=z(成为信号点7102)。另外,z为比0大的实数。
比特[x0 x1]=[0 1](x0为0,x1为1)时,设定同向分量I=z、正交分量Q=z(成为信号点7101)。
比特[x0 x1]=[1 0](x0为1,x1为0)时,设定同相分量I=-z、正交分量Q=-z(成为信号点7104)。
比特[x0 x1]=[1 1](x0为1,x1为1)时,设定同相分量I=z、正交分量Q=-z(成为信号点7103)。
图72表示同相I-正交Q平面中的QPSK时的信号点配置的例子,另外,表示相对于比特x0的值、x1的值的信号点的关系。但是,图69的“相对于比特x0的值、x1的值的信号点的关系”、图70的“相对于比特x0的值、x1的值的信号点的关系”和图71的“相对于比特x0的值、x1的值的信号点的关系”与图72的“相对于比特x0的值、x1的值的信号点的关系”不同。
比特[x0 x1]=[0 0](x0为0,x1为0)时,设定同相分量I=-z、正交分量Q=-z(成为信号点7204)。另外,z为比0大的实数。
比特[x0 x1]=[0 1](x0为0,x1为1)时,设定同向分量I=z、正交分量Q=-z(成为信号点7203)。
比特[x0 x1]=[1 0](x0为1,x1为0)时,设定同相分量I=-z、正交分量Q=z(成为信号点7202)。
比特[x0 x1]=[1 1](x0为1,x1为1)时,设定同相分量I=z、正交分量Q=z(成为信号点7201)。
例如,设为了生成a(k)而使用图69的映射。例如,c0(k)=0、c1(k)=0,通过图69的映射,映射到信号点6901,信号点6901相当于a(k)。
为了生成a’(k)而设定了使用图69的映射、图70的映射、图71的映射、图72的映射中的某一个。
<1>
在为了生成a’(k)而设定了图69的映射的情况下,由于c0(k)=0、c1(k)=0,所以通过图69的映射,映射到信号点6901,信号点6901相当于a’(k)。
<2>
在为了生成a’(k)而设定了使用图70的映射的情况下,由于c0(k)=0、c1(k)=0,所以通过图70的映射,映射到信号点7003,信号点7003相当于a’(k)。
<3>
在为了生成a’(k)而设定为使用图71的映射的情况下,由于c0(k)=0、c1(k)=0,所以通过图71的映射,映射到信号点7102,信号点7102相当于a’(k)。
<4>
在为了生成a’(k)而设定了使用图72的映射的情况下,由于c0(k)=0、c1(k)=0,所以通过图72的映射,映射到信号点7204,信号点7204相当于a’(k)。
如上所述,“用于生成a(k)的传输的比特(例如,x0x1)与信号点的配置”的关系与“用于生成a’(k)的传输的比特(例如,x0x1)与信号点的配置”的关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作为“相同的情况的例子”,在上述中记载了“为了生成a(k)而使用图69,为了生成a’(k)而使用图69”。
另外,作为“不同的情况的例子”,在上述中“为了生成a(k)而使用图69,为了生成a’(k)而使用图70”、或者“为了生成a(k)而使用图69,为了生成a’(k)而使用图71”,或者“为了生成a(k)而使用图69,为了生成a’(k)而使用图72”。
作为另一例,也可以是“用于生成a(k)的调制方式与用于生成a’(k)的调制方式不同”,或者“用于生成a(k)的同相I-正交Q平面中的信号点配置与用于生成a’(k)的同相I-正交Q平面中的信号点配置不同”。
例如,作为用于生成a(k)的调制方式,如上所述作为用于使用QPSK来生成a’(k)的调制方式,也可以是与QPSK不同的信号点配置的调制方式。另外,也可以将用于生成a(k)的同相I-正交Q平面中的信号点配置设为图69,将用于生成a’(k)的同相I-正交Q平面中的信号点配置设为与图69不同的信号点配置。
另外,所谓“同相I-正交Q平面中的信号点配置不同”,例如,用于生成a(k)的同相I-正交Q平面中的4个信号点的坐标为图69时,用于生成a’(k)的同相I-正交Q平面中的4个信号点中的至少1个信号点与图69的4个信号点都不重叠。
例如,设为了生成b(k)而使用图69的映射。例如,c2(k)=0、c3(k)=0,通过图69的映射,映射到信号点6901,信号点6901相当于b(k)。
为了生成b’(k)而设定了使用图69的映射、图70的映射、图71的映射、图72的映射中的某一个。
<5>
在为了生成b’(k)而设定了使用图69的映射的情况下,由于c2(k)=0、c3(k)=0,所以通过图69的映射,映射到信号点6901,信号点6901相当于b’(k)。
<6>
在为了生成b’(k)而设定了使用图70的映射的情况下,由于c2(k)=0、c3(k)=0,所以通过图70的映射,映射到信号点7003,信号点7003相当于b’(k)。
<7>
在为了生成b’(k)而设定了图71的映射的情况下,由于c2(k)=0、c3(k)=0,所以通过图71的映射,映射到信号点7102,信号点7102相当于b’(k)。
<8>
在为了生成b’(k)而设定了图72的映射的情况下,由于c2(k)=0、c3(k)=0,所以通过图72的映射,映射到信号点7204,信号点7204相当于b’(k)。
如以上那样,“用于生成b(k)的传输的比特(例如,x0x1)与信号点的配置”的关系与“用于生成b’(k)的传输的比特(例如,x0x1)与信号点的配置”的关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作为“相同的情况的例子”,在上述中记载了“为了生成b(k)而使用图69,为了生成b’(k)而使用图69”。
另外,作为“不同的情况的例子”,在上述中记载有“为了生成b(k)而使用图69,为了生成b’(k)而使用图70”,或者,“为了生成b(k)而使用图69,为了生成b’(k)而使用图71”,或者,“为了生成b(k)而使用图69,为了生成b’(k)而使用图72”。
作为另一例,也可以设为“用于生成b(k)的调制方式与用于生成b’(k)的调制方式不同”、或者,“用于生成b(k)的同相I-正交Q平面中的信号点配置与用于生成b’(k)的同相I-正交Q平面中的信号点配置不同”。
例如,作为用于生成b(k)的调制方式,如上所述,作为使用QPSK生成b’(k)的调制方式,也可以是与QPSK不同的信号点配置的调制方式。另外,也可以将用于生成b(k)的同相I-正交Q平面中的信号点配置设为图69,将用于生成b’(k)的同相I-正交Q平面中的信号点配置设为与图69不同的信号点配置。
另外,所谓“同相I-正交Q平面中的信号点配置不同”,例如,用于生成b(k)的同相I-正交Q平面中的4个信号点的坐标为图69时,用于生成b’(k)的同相I-正交Q平面中的4个信号点中的至少1个信号点与图69的4个信号点都不重叠。
如之前所记载的那样,映射后的信号的信号6803A相当于图1的105_1,映射后的信号6803B相当于图1的105_2,因此映射后的信号的信号6803A以及映射后的信号6803B,通过相当于图1的信号处理部106的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图59、图60、图61、图62、图63、图64、图65、图66、图67等,实施相位变更、加权合成的处理。
第二例:
虽然作为基站或AP的发送装置的结构设为图1,但对将基站或AP的发送装置的结构设为与图1不同的图73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图73中,对与图1、图44同样地动作的部分标注相同编号,并省略说明。
图73的映射部7301将编码数据103_1、103_2以及控制信号100作为输入,基于与控制信号100中包含的映射方法相关的信息,进行映射,并输出映射后的信号105_1、105_2。
图74是用于说明图73的映射部7301的动作的图。在图74中,对与图68同样地动作的部分标注相同编号,并省略说明。
映射部6802将编码数据7401_1、7401_2、控制信号6800作为输入,在通过控制信号6800指定了鲁棒性传输方法的情况下,进行如下所述的映射,输出映射后的信号6803A以及6803B。
此外,控制信号6800相当于图73的100,编码数据7401_1相当于图73的103_1,编码数据7401_2相当于图73的103_2,映射部6802相当于图73的7301,映射后的信号6803A相当于图73的105_1,映射后的信号6801B相当于图73的105_2。
例如,映射部6802将比特c0(k)、比特c1(k)作为编码数据7401_1输入,将比特c2(k)、比特c3(k)作为编码数据7401_2输入。另外,k为0以上的整数。
设映射部6802例如对c0(k)、c1(k)进行QPSK的调制,获得映射后的信号a(k)。
另外,设映射部6802例如对c2(k)、c3(k)进行QPSK的调制,获得映射后的信号b(k)。
然后,设映射部6802例如对c0(k)、c1(k)进行QPSK的调制,获得映射后的信号a’(k)。
另外,设映射部6802例如对c2(k)、c3(k)进行QPSK的调制,获得映射后的信号b’(k)。
而且,有如下表示,
·将码元编号i=2k的映射后的信号6803A设为s1(i=2k),
·将码元编号i=2k的映射后的信号6803B设为s2(i=2k),
·将码元编号i=2k+1的映射后的信号6803A设为s1(i=2k+1),
·将码元编号i=2k+1的映射后的信号6803B设为s2(i=2k+1)
设为表示。
而且,
·将码元编号i=2k的映射后的信号6803A即s1(i=2k)设为a(k),
·将码元编号i=2k的映射后的信号6803B即s2(i=2k)设为b(k),
·将码元编号i=2k+1的映射后的信号6803A即s1(i=2k+1)设为b’(k),
·将码元编号i=2k+1的映射后的信号6803B即s2(i=2k+1)设为a’(k)。
另外,关于“a(k)和a’(k)”以及“b(k)与b’(k)”的关系的例子,如使用图69、图70、图71、图72所说明的那样。
也如之前所记载的那样,映射后的信号的信号6803A相当于图73的105_1,映射后的信号6803B相当于图73的105_2,因此映射后的信号的信号6803A以及映射后的信号6803B,通过相当于图73的信号处理部106的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图59、图60、图61、图62、图63、图64、图65、图66、图67等,实施相位变更、加权合成的处理。
第三例:
虽然作为基站或AP的发送装置的结构设为图1,但对将基站或AP的发送装置的结构设为与图1不同的图73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图73中,对与图1、图44同样地动作的部分标注相同编号,并省略说明。
图73的映射部7301将编码数据103_1、103_2以及控制信号100作为输入,基于与控制信号100中包含的映射方法相关的信息进行映射,并输出映射后的信号105_1、105_2。
图75是用于说明图73的映射部7301的动作的图。在图75中,对与图68、图74同样地动作的部分标注相同编号,并省略说明。
映射部6802将编码数据7401_1、7401_2、控制信号6800作为输入,在通过控制信号6800指定了鲁棒性传输方法的情况下,进行如下所述的映射,输出映射后的信号6803A以及6803B。
此外,控制信号6800相当于图73的100,编码数据7401_1相当于图73的103_1,编码数据7401_2相当于图73的103_2,映射部6802相当于图73的7301,映射后的信号6803A相当于图73的105_1,映射后的信号6801B相当于图73的105_2。
例如,映射部6802将比特c0(k)、比特c2(k)作为编码数据的7401_1输入,将比特c1(k)、比特c3(k)作为编码数据7401_2输入。另外,k为0以上的整数。
映射部6802例如对c0(k)、c1(k)进行QPSK的调制,获得映射后的信号a(k)。
另外,映射部6802例如对c2(k)、c3(k)进行QPSK的调制,获得映射后的信号b(k)。
然后,映射部6802例如对c0(k)、c1(k)进行QPSK的调制,获得映射后的信号a’(k)。
另外,映射部6802例如对c2(k)、c3(k)进行QPSK的调制,获得映射后的信号b’(k)。
而且,有如下表示,
·将码元编号i=2k的映射后的信号6803A设为s1(i=2k),
·将码元编号i=2k的映射后的信号6803B设为s2(i=2k),
·将码元编号i=2k+1的映射后的信号6803A设为s1(i=2k+1),
·将码元编号i=2k+1的映射后的信号6803B设为s2(i=2k+1)
而且,
·将码元编号i=2k的映射后的信号6803A即s1(i=2k)设为a(k),
·将码元编号i=2k的映射后的信号6803B即s2(i=2k)设为b(k),
·将码元编号i=2k+1的映射后的信号6803A即s1(i=2k+1)设为b’(k),
·将码元编号i=2k+1的映射后的信号6803B即s2(i=2k+1)设为a’(k)。
另外,关于“a(k)和a’(k)”以及“b(k)与b’(k)”的关系的例子,如使用图69、图70、图71、图72所说明的那样。
也如之前所记载的那样,映射后的信号的信号6803A相当于图73的105_1,映射后的信号6803B相当于图73的105_2,因此映射后的信号的信号6803A以及映射后的信号6803B,通过相当于图73的信号处理部106的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图59、图60、图61、图62、图63、图64、图65、图66、图67等,实施相位变更、加权合成的处理。
第四例:
关于基站或AP,例如图76是用于说明图1的映射部104的动作的图。在图76中,与图68同样地进行动作,因此标注与图68相同编号。
映射部6802将编码数据6801、控制信号6800作为输入,在由控制信号6800指定了鲁棒性传输方法的情况下,进行如下所述的映射,输出映射后的信号6803A以及6803B。
此外,控制信号6800相当于图1的100,编码数据6801相当于图1的103,映射部6802相当于图1的104,映射后的信号6803A相当于图1的105_1,映射后的信号6801B相当于图1的105_2。
例如,映射部6802将比特c0(k)、比特c1(k)、比特c2(k)、比特c3(k)、比特c4(k)、比特c5(k)、比特c6(k)、比特c7(k)作为编码数据6801输入。另外,k为0以上的整数。
设映射部6802例如对比特c0(k)、比特c1(k)、比特c2(k)、比特c3(k),通过16QAM等具有16个信号点的调制方式进行调制,获得映射后的信号a(k)。
另外,映射部6802例如对比特c4(k)、比特c5(k)、比特c6(k)、比特c7(k),通过16QAM等具有16个信号点的调制方式进行调制,获得映射后的信号b(k)。
而且,映射部6802例如通过对比特c0(k)、比特c1(k)、比特c2(k)、比特c3(k),通过16QAM等具有16个信号点的调制方式进行调制,获得映射后的信号a’(k)。
另外,映射部6802例如对比特c4(k)、比特c5(k)、比特c6(k)、比特c7(k),通过16QAM等具有16个信号点的调制方式进行调制,获得映射后的信号b’(k)。
而且,有如下表示,
·将码元编号i=2k的映射后的信号6803A设为s1(i=2k),
·将码元编号i=2k的映射后的信号6803B设为s2(i=2k),
·将码元编号i=2k+1的映射后的信号6803A设为s1(i=2k+1),
·将码元编号i=2k+1的映射后的信号6803B设为s2(i=2k+1)
而且,
·将码元编号i=2k的映射后的信号6803A即s1(i=2k)设为a(k),
·将码元编号i=2k的映射后的信号6803B即s2(i=2k)设为b(k),
·将码元编号i=2k+1的映射后的信号6803A即s1(i=2k+1)设为b’(k),
·将码元编号i=2k+1的映射后的信号6803B即s2(i=2k+1)设为a’(k)。
“a(k)和a’(k)”、以及“b(k)与b’(k)”的关系,如已经说明的那样,例如,“用于生成a(k)的传输的比特(例如,x0、x1、x2、x3(由于存在16个信号点,x2、x3被追加))与信号点的配置”的关系和“用于生成a’(k)的传输的比特(例如,x0、x1、x2、x3)与信号点的配置”的关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作为另一例,也可以“用于生成a(k)的调制方式与用于生成a’(k)的调制方式不同”、或者,“用于生成a(k)的同相I-正交Q平面中的信号点配置与用于生成a’(k)的同相I-正交Q平面中的信号点配置不同”。
另外,“所谓同相I-正交Q平面中的信号点配置不同”例如存在用于生成a(k)的同相I-正交Q平面中的16个信号点的坐标,用于生成a’(k)的同相I-正交Q平面中的16个信号点中的至少1个信号点与用于生成a(k)的同相I-正交Q平面中的16个信号点都不重叠。
“a(k)和a’(k)”以及“b(k)与b’(k)”的关系,如已经说明的那样,例如,“用于生成b(k)的传输的比特(例如,x0、x1、x2、x3(由于存在16个信号点,x2、x3被追加))与信号点的配置”的关系和“用于生成b’(k)的传输的比特(例如,x0、x1、x2、x3)与信号点的配置”的关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作为另一例,也可以是“用于生成b(k)的调制方式与用于生成b’(k)的调制方式不同”、或者,“用于生成b(k)的同相I-正交Q平面中的信号点配置与用于生成b’(k)的同相I-正交Q平面中的信号点配置不同”。
另外,“所谓同相I-正交Q平面中的信号点配置不同”例如存在用于生成b(k)的同相I-正交Q平面中的16个信号点的坐标,用于生成b’(k)的同相I-正交Q平面中的16个信号点中的至少1个信号点与用于生成b(k)的同相I-正交Q平面中的16个信号点都不重叠。
也如之前所记载的那样,映射后的信号的信号6803A相当于图1的105_1,映射后的信号6803B相当于图1的105_2,因此映射后的信号的信号6803A以及映射后的信号6803B,通过相当于图1的信号处理部106的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图59、图60、图61、图62、图63、图64、图65、图66、图67等,实施相位变更、加权合成的处理。
第五例:
作为基站或AP的发送装置的结构设为图1,但对将基站或AP的发送装置的结构设为与图1不同的图73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图73中,对与图1、图44同样地动作的部分标注相同编号,并省略说明。
图73的映射部7301将编码数据103_1、103_2以及控制信号100作为输入,基于与控制信号100中包含的映射方法相关的信息进行映射,并输出映射后的信号105_1、105_2。
图77是用于说明图73的映射部7301的动作的图。在图77中,对与图68、图74同样地动作的部分标注相同编号,并省略说明。
映射部6802将编码数据7401_1、7401_2、控制信号6800作为输入,在通过控制信号6800指定了鲁棒性传输方法的情况下,进行如下所述的映射,输出映射后的信号6803A以及6803B。
此外,控制信号6800相当于图73的100,编码数据7401_1相当于图73的103_1,编码数据7401_2相当于图73的103_2,映射部6802相当于图73的7301,映射后的信号6803A相当于图73的105_1,映射后的信号6801B相当于图73的105_2。
例如,设映射部6802将比特c0(k)、比特c1(k)、比特c2(k)、比特c3(k)作为编码数据7401_1输入,比特c4(k)、比特c5(k)、比特c6(k)、比特c7(k)作为编码数据7401_2输入。另外,k为0以上的整数。
设映射部6802例如对比特c0(k)、比特c1(k)、比特c2(k)、比特c3(k),通过16QAM等具有16个信号点的调制方式进行调制,获得映射后的信号a(k)。
另外,设映射部6802例如对比特c4(k)、比特c5(k)、比特c6(k)、比特c7(k),通过16QAM等具有16个信号点的调制方式进行调制,获得映射后的信号b(k)。
而且,设映射部6802例如对比特c0(k)、比特c1(k)、比特c2(k)、比特c3(k),通过16QAM等具有16个信号点的调制方式进行调制,获得映射后的信号a’(k)。
另外,设映射部6802例如对比特c4(k)、比特c5(k)、比特c6(k)、比特c7(k),通过16QAM等具有16个信号点的调制方式进行调制,获得映射后的信号b’(k)。
而且,有如下表示,
·将码元编号i=2k的映射后的信号6803A设为s1(i=2k),
·将码元编号i=2k的映射后的信号6803B设为s2(i=2k),
·将码元编号i=2k+1的映射后的信号6803A设为s1(i=2k+1),
·将码元编号i=2k+1的映射后的信号6803B设为s2(i=2k+1)
而且,
·将码元编号i=2k的映射后的信号6803A即s1(i=2k)设为a(k),
·将码元编号i=2k的映射后的信号6803B即s2(i=2k)设为b(k),
·将码元编号i=2k+1的映射后的信号6803A即s1(i=2k+1)设为b’(k),
·将码元编号i=2k+1的映射后的信号6803B即s2(i=2k+1)设为a’(k)。
另外,关于“a(k)和a’(k)”以及“b(k)与b’(k)”的关系的例子,如在第四例中说明的那样。
也如之前所记载的那样,映射后的信号的信号6803A相当于图73的105_1,映射后的信号6803B相当于图73的105_2,因此映射后的信号的信号6803A以及映射后的信号6803B,通过相当于图73的信号处理部106的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图59、图60、图61、图62、图63、图64、图65、图66、图67等,实施相位变更、加权合成的处理。
第六例:
作为基站或AP的发送装置的结构设为图1,但对将基站或AP的发送装置的结构设为与图1不同的图73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图73中,对与图1、图44同样地动作的部分标注相同编号,并省略说明。
图73的映射部7301将编码数据103_1、103_2以及控制信号100作为输入,基于与控制信号100中包含的映射方法相关的信息进行映射,并输出映射后的信号105_1、105_2。
图78是用于说明图73的映射部7301的动作的图。在图78中,对与图68、图74同样地动作的部分标注相同编号,并省略说明。
映射部6802将编码数据7401_1、7401_2、控制信号6800作为输入,在通过控制信号6800指定了鲁棒性传输方法的情况下,进行如下所述的映射,输出映射后的信号6803A以及6803B。
此外,控制信号6800相当于图73的100,编码数据7401_1相当于图73的103_1,编码数据7401_2相当于图73的103_2,映射部6802相当于图73的7301,映射后的信号6803A相当于图73的105_1,映射后的信号6801B相当于图73的105_2。
例如,设映射部6802将比特c0(k)、比特c1(k),c4(k)、比特、c5(k)作为编码数据7401_1输入,将比特c2(k)、比特、c3(k)、c6(k)、比特、c7(k)作为编码数据7401_2输入。另外,k为0以上的整数。
映射部6802例如对比特c0(k)、比特c1(k)、比特c2(k)、比特c3(k),通过16QAM等具有16个信号点的调制方式进行调制,获得映射后的信号a(k)。
另外,映射部6802例如对c4(k)、比特c5(k)、比特c6(k)、比特c7(k),通过16QAM等具有16个信号点的调制方式进行调制,获得映射后的信号b(k)。
而且,映射部6802例如通过对比特c0(k)、比特c1(k)、比特c2(k)、比特c3(k),通过16QAM等具有16个信号点的调制方式进行调制,获得映射后的信号a’(k)。
另外,映射部6802例如对c4(k)、比特c5(k)、比特c6(k)、比特c7(k),通过16QAM等具有16个信号点的调制方式进行调制,获得映射后的信号b’(k)。
而且,有如下表示,
·将码元编号i=2k的映射后的信号6803A设为s1(i=2k),
·将码元编号i=2k的映射后的信号6803B设为s2(i=2k),
·将码元编号i=2k+1的映射后的信号6803A设为s1(i=2k+1),
·将码元编号i=2k+1的映射后的信号6803B设为s2(i=2k+1)
而且,
·将码元编号i=2k的映射后的信号6803A即s1(i=2k)设为a(k),
·将码元编号i=2k的映射后的信号6803B即s2(i=2k)设为b(k),
·将码元编号i=2k+1的映射后的信号6803A即s1(i=2k+1)设为b’(k),
·将码元编号i=2k+1的映射后的信号6803B即s2(i=2k+1)为a’(k)
)。
另外,关于“a(k)和a’(k)”以及“b(k)与b’(k)”的关系的例子,如在第四例中说明的那样。
也如之前所记载的那样,映射后的信号的信号6803A相当于图73的105_1,映射后的信号6803B相当于图73的105_2,因此映射后的信号的信号6803A以及映射后的信号6803B,通过相当于图73的信号处理部106的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图59、图60、图61、图62、图63、图64、图65、图66、图67等,实施相位变更、加权合成的处理。
以上,如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那样,通过发送装置发送调制信号,能够得到如下效果:接收装置能够获得高的数据接收质量,特别是在直达波主导的环境中能够获得良好的数据接收质量。
此外,也可以组合并实施基站或AP能够选择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通信方式(发送方法)的情况和在实施方式A1、实施方式A2、实施方式A4中说明的终端发送接收能力通知码元的情况。
例如,终端根据与图38的“与相位变更的解调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3601,向基站或AP通知与相位变更的解调对应,另外,在终端根据与“与用于多个流的接收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3702通知与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发送方法(通信方式)对应的情况下,基站或AP决定发送用于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发送方法(通信方式)的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并发送调制信号,能够进行这样的实施,终端能够获得高的数据接收质量,并且基站或AP考虑终端支持的通信方式以及通信环境等,通过基站或AP准确地生成并发送终端能够接收的调制信号,能够得到如下的效果:能够提高由基站或AP和终端构成的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效率。
(实施方式A11)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在实施方式A1、实施方式A2、实施方式A4中说明的终端的动作的其他实施方法进行说明。
图24是终端的结构的一例,已经进行了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图41是图24中的终端的接收装置2404的结构的一例。另外,详细的动作在实施方式A4中进行了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图42表示作为终端的通信对方的基站或AP使用OFDM方式等多载波传输方式,在单调制信号发送时的帧结构的一例,对与图4同样地动作的情况标注相同标号。另外,由于在实施方式A4中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例如,图1的基站的发送装置也可以发送图42的帧结构的单流的调制信号。
图43表示作为终端的通信对方的基站或AP使用单载波传输方式,在单调制信号发送时的帧结构的一例,对与图39同样地动作的情况标注相同标号。
例如,图1的基站的发送装置也可以发送图43的帧结构的单流的调制信号。
此外,例如,图1的基站的发送装置也可以发送图4、图5的帧结构的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
进而,例如,图1的基站的发送装置也可以发送图39、图40的帧结构的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
图79表示图35的终端发送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所包含的数据的与图36、图37、图38不同的例子。另外,对与图36、图37、图38同样地动作的部分标注相同编号。并且,对与图36、图37、图38同样地动作的部分,省略说明。
对与图79中的“支持的预编码方法”相关的数据7901进行说明。
在基站或AP进行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的发送时,设能够从多个预编码方式中选择一个预编码方法,进行基于所选择的预编码方法的加权合成(例如,图2的加权合成部203),生成并发送调制信号。另外,如在本说明书中记载的那样,基站或AP也可以实施相位变更。
此时,终端将用于对基站或AP通知“基站或AP实施了多个预编码中的任意一个预编码时,是否能够解调调制信号”的数据设为与“支持的预编码方法”相关的数据7901。
例如,在基站或AP生成多个流的调制信号时,设有可能支持“式(33)或式(34)”作为预编码方法#A,支持“式(15)或式(16)中,θ=π/4弧度”作为预编码方法#B。
基站或AP在生成多个流的调制信号时,选择预编码方法#A、预编码方法#B中的任意一个预编码方法,通过所选择的预编码方法,实施预编码(加权合成),并发送调制信号。
此时,终端将包含“在基站或AP通过预编码方法#A发送了多个调制信号时,终端是否能够接收该调制信号并进行解调而获得数据的信息”以及“在基站或AP通过预编码方法#B发送了多个调制信号时,终端是否能够接收该调制信号并进行解调而获得数据的信息”的调制信号进行发送,通过接收该调制信号,基站或AP能够得知“作为通信对方的终端能否与预编码方法#A、预编码方法#B对应地解调调制信号”。
例如,终端发送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中包含的图79的“支持的预编码方法的信息7901”如下构成。
设“支持的预编码方法的信息7901”由比特m0、比特m1的2比特构成,终端向作为通信对象的基站或AP发送比特m0、比特m1作为“支持的预编码方法的信息7901”。
而且,
·终端在接收“基站或AP通过预编码方法#A生成的调制信号”并能够解调(与解调对应)的情况下,设定m0=1,将比特m0作为“支持的预编码方法的信息7901”的一部分,发送到作为通信对象的基站或AP。
另外,终端在即使接收“基站或AP通过预编码方法#A生成的调制信号”也与解调不对应的情况下,设定m0=0,将比特m0作为“支持的预编码方法的信息7901”的一部分,发送到作为通信对象的基站或AP。
·终端在接收“基站或AP通过预编码方法#B生成的调制信号”并能够解调(与解调对应)的情况下,设定m1=1,将比特m1作为“支持的预编码方法的信息7901”的一部分,发送到作为通信对象的基站或AP。
另外,终端在即使接收“基站或AP通过预编码方法#B生成的调制信号”也与解调不对应的情况下,设定m1=0,将比特m1作为“支持的预编码方法的信息7901”的一部分,发送到作为通信对象的基站或AP。
接着,对具体的动作例进行说明。
作为第一例,设终端的接收装置的结构为图8所示的结构,例如,设终端的接收装置支持以下的情况。
·支持实施方式A2中说明的“通信方式#A”以及“通信方式#B”的例如接收。
·在“通信方式#B”中,即使通信对方发送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终端也支持其接收。另外,在“通信方式#A”以及“通信方式#B”中,即使通信对方发送单流的调制信号,终端也支持其接收。
·而且,在通信对方发送多个流的调制信号时,在实施了相位变更的情况下,终端支持其接收。
·支持单载波方式、OFDM方式。
·作为纠错编码方式,支持“纠错编码方式#C”的解码以及“纠错编码方式#D”的解码。
·支持上述说明的“预编码方法#A”的接收以及“预编码方法#B”的接收。
因此,具有支持上述情况的图8的结构的终端基于实施方式A2中说明的规则以及本实施方式中的说明,生成图79所示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例如按照图35的步骤,发送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
此时,终端例如在图24的发送装置2403中生成图79所示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按照图35的步骤,图24的发送装置2403发送图79所示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
另外,在第一例的情况下,“支持的预编码方法的信息7901”的比特m0被设定为1,比特m1被设定为1。
图23的基站或AP的接收装置2304接收终端发送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然后,图23的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提取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所包含的数据,根据“支持的方式3801”得知终端支持“通信方式#A”以及“通信方式#B”。
另外,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根据与图79的“与用于多个流的接收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3702,得知“终端‘即使通信对方发送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终端也支持其接收,另外,在“通信方式#A”以及“通信方式B”中的通信对方即使发送单流的调制信号,终端也支持其接收。’”。
然后,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根据与图79的“与相位变更的解调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3601,得知终端与“相位变更的解调对应”。
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根据图79的与“与多载波方式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3802,得知“终端支持‘单载波方式’以及‘OFDM方式’”。
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根据与图79的“支持的纠错编码方式”相关的信息3803,得知终端“支持‘纠错编码方式#C’的解码、‘纠错编码方式#D’的解码”。
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根据与图79的“支持的预编码方法”相关的信息7901,得知终端“支持‘预编码方法#A’的接收、‘预编码方法#B’的接收”。
因此,基站或AP考虑终端支持的通信方式以及通信环境等,通过基站或AP准确地生成并发送终端能够接收的调制信号,能够获得如下效果:能够提高由基站或AP和终端构成的系统中的数据的传输效率。
作为第二例,设终端的接收装置为图41所示的结构,例如,设终端的接收装置支持以下的情况。
·支持实施方式A2中说明的“通信方式#A”以及“通信方式#B”的例如接收。
·即使通信对方发送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终端也不支持其接收。
·因此,在通信对方发送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时,在实施了相位变更的情况下,终端不支持其接收。
·支持单载波方式、OFDM方式。
·作为纠错编码方式,支持“纠错编码方式#C”的解码以及“纠错编码方式#D”的解码。
·不支持上述说明的“预编码方法#A”的接收以及“预编码方法#B”的接收。
因此,具有支持上述情况的图41的结构的终端基于实施方式A2中说明的规则,生成图79所示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例如按照图35的步骤,发送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
此时,终端例如在图24的发送装置2403中生成图79所示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按照图35的步骤,图24的发送装置2403发送图79所示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
图23的基站或AP的接收装置2304接收终端发送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然后,图23的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提取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中包含的数据,根据“支持的方式3801”,得知终端支持“通信方式#A”以及“通信方式#B”。
另外,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根据与图79的“与用于多个流的接收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3702,得知“终端‘即使通信对方发送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终端也不支持其接收’”。
因此,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判断与图79的“与相位变更的解调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3601无效,且不发送实施了相位变更的调制信号,输出包含该信息的控制信号2309。
此外,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判断图79的与“支持的预编码方法”相关的信息7901无效,且不发送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输出包含该信息的控制信号2309。
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根据图79的与“与多载波方式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3601,得知“终端支持‘单载波方式’以及‘OFDM方式’”。
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根据图79的与“支持的纠错编码方式”相关的信息3803,得知终端“支持‘纠错编码方式#C’的解码、‘纠错编码方式#D’的解码”。
例如,终端具备图41的结构,因此,为了使基站或AP不进行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的发送,通过进行上述那样的动作,基站或AP能够准确地发送终端能够解调/解码的调制信号,由此,能够获得如下效果:能够提高由基站或AP和终端构成的系统中的数据的传输效率。
作为第三例,终端的接收装置是图8所示的结构,例如,设终端的接收装置支持以下的情况。
·支持实施方式A2中说明的“通信方式#A”以及“通信方式#B”的例如接收。
·在“通信方式#B”中,即使通信对方发送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终端也支持其接收。另外,在“通信方式#A”以及“通信方式#B”中,即使通信对方发送单流的调制信号,终端也支持其接收。
·而且,在通信对方发送多个流的调制信号时,在实施了相位变更的情况下,终端支持其接收。
·支持单载波方式、OFDM方式。
·作为纠错编码方式,支持“纠错编码方式#C”的解码以及“纠错编码方式#D”的解码。
·支持上述说明的“预编码方法#A”的接收。
因此,具有支持上述情况的图8的结构的终端基于实施方式A2中说明的规则以及本实施方式中的说明,生成图79所示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例如按照图35的步骤,发送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
此时,终端例如在图24的发送装置2403中生成图79所示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按照图35的步骤,图24的发送装置2403发送图79所示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
另外,在第三例的情况下,“支持的预编码方法的信息7901”的比特m0被设定为1,比特m1被设定为0。
图23的基站或AP的接收装置2304接收终端发送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然后,图23的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提取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所包含的数据,根据“支持的方式3801”,得知终端支持“通信方式#A”以及“通信方式#B”。
另外,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根据图79的与“与用于多个流的接收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3702,得知“终端‘即使通信对方发送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终端也支持其接收,另外,在“通信方式#A”以及“通信方式B”中,即使通信对方发送单流的调制信号,终端也支持其接收。’”。
然后,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根据图79的与“与相位变更的解调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3601,得知终端与“相位变更的解调对应”。
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根据图79的与“与多载波方式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3802,得知“终端支持‘单载波方式’以及‘OFDM方式’”。
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根据图79的与“支持的纠错编码方式”相关的信息3803,得知终端“支持‘纠错编码方式#C’的解码、‘纠错编码方式#D’的解码”。
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根据与图79的“支持的预编码方法”相关的信息7901,得知终端“支持‘预编码方法#A’的接收”。
因此,基站或AP考虑终端支持的通信方式以及通信环境等,通过基站或AP准确地生成并发送终端能够接收的调制信号,能够获得如下效果:能够提高由基站或AP和终端构成的系统中的数据的传输效率。
作为第四例,设终端的接收装置的结构为图8所示的结构,例如,设终端的接收装置支持以下的情况。
·支持实施方式A2中说明的“通信方式#A”以及“通信方式#B”的例如接收。
·在“通信方式#B”中,即使通信对方发送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终端也支持其接收。另外,在“通信方式#A”以及“通信方式#B”中,即使通信对方发送单流的调制信号,终端也支持其接收。
·支持单载波方式。另外,在单载波方式中,作为通信对方的基站不支持“在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时实施相位变更”,另外,不支持“实施预编码”。
·因此,在通信对方发送多个流的调制信号时,在实施了相位变更的情况下,终端不支持其接收。
·作为纠错编码方式,支持“纠错编码方式#C”的解码以及“纠错编码方式#D”的解码。
·支持上述说明的“预编码方法#A”的接收。
因此,具有支持上述情况的图8的结构的终端基于实施方式A2中说明的规则以及本实施方式中的说明,生成图79所示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例如按照图35的步骤,发送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
此时,终端例如在图24的发送装置2403中生成图79所示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按照图35的步骤,图24的发送装置2403发送图79所示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
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根据图79的与“与用于多个流的接收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3702,得知“终端‘通信对方即使发送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终端也支持其接收,另外,在“通信方式#A”以及“通信方式#B”中,即使通信对方发送单流的调制信号,终端也支持其接收。’”。
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根据图79的与“与多载波方式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3802,得知“终端支持‘单载波方式’”。
因此,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判断图79的与“与相位变更的解调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3601无效,且不发送实施了相位变更的调制信号,输出包含该信息的控制信号2309。此外,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输出表示图79的与‘支持的预编码方法’相关的信息7901无效,与“预编码方法#A”对应的控制信息2309。
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根据图79的与“支持的纠错编码方式”相关的信息3803,得知终端“支持‘纠错编码方式#C’的解码、‘纠错编码方式#D’的解码”。
因此,基站或AP考虑终端支持的通信方式以及通信环境等,通过基站或AP准确地生成并发送终端能够接收的调制信号,能够获得如下效果:能够提高由基站或AP和终端构成的系统中的数据的传输效率。
作为第五例,终端的接收装置为图41所示的结构,例如,设终端的接收装置支持以下的情况。
·支持实施方式A2中说明的“通信方式#A”的例如接收。
·因此,即使通信对方发送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终端也不支持其接收。
·因此,在通信对方发送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时,在实施了相位变更的情况下,终端不支持其接收。
·进而,即使通信对方发送用于使用“预编码方法#A”而生成的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终端也不支持其接收,即使通信对方发送用于使用“预编码方法#B”而生成的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终端也不支持其接收。
·仅支持单载波方式。
·作为纠错编码方式,仅支持“纠错编码方式#C”的解码。
因此,具有支持上述情况的图41的结构的终端基于实施方式A2中说明的规则,生成图79所示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例如按照图35的步骤,发送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
此时,终端例如在图24的发送装置2403中生成图79所示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按照图35的步骤,图24的发送装置2403发送图79所示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
图23的基站或AP的接收装置2304接收终端发送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然后,图23的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提取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所包含的数据,根据“支持的方式的信息3801”,得知终端支持“通信方式#A”。
因此,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根据图79的与“与相位变更的解调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3601无效且支持通信方式#A,判断为不发送实施了相位变更的调制信号,输出包含该信息的控制信号2309。这是因为通信方式#A不支持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的发送/接收。
另外,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根据与图79的“与用于多个流的接收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3702无效且支持通信方式#A,判断为不发送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输出包含该信息的控制信号2309。这是因为通信方式#A不支持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的发送/接收。
然后,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根据图79的与“支持的预编码方法”相关的信息7901支持通信方式#A,是无效的,判断为不发送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输出包含该信息的控制信号2309。
然后,基站的控制信号生成部2308根据与图79的“支持的纠错编码方法”相关的信息3803无效且支持通信方式#A,判断为使用“纠错编码方式#C”,输出包含该信息的控制信号2309。这是因为通信方式#A支持“纠错编码方式#C”。
例如,如图41所示,由于支持“通信方式#A”,因此,基站或AP为了不进行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的发送,而进行上述那样的动作,由此,基站或AP准确地发送“通信方式#A”的调制信号,所以能够获得如下效果:能够提高由基站或AP和终端构成的系统中的数据的传输效率。
如上所述,基站或AP从作为基站或AP的通信对方的终端获得与终端能够解调对应的方式相关的信息,通过基于该信息决定调制信号的数量、调制信号的通信方式、调制信号的信号处理方法等,能够获得如下效果:能够提高由基站或AP和终端构成终端的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效率。
此时,例如,如图79所示,通过由多个信息构成接收能力通知码元,基站或AP能够容易地进行接收能力通知码元中包含的信息的有效/无效的判断,由此,具有能够快速判断出用于发送的调制信号的方式/信号处理方法等的决定的优点。
并且,基站或AP基于各终端发送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的信息的内容,通过以优选的发送方法向各终端发送调制信号,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的信息的构成方法是一例,接收能力通知码元的信息的构成方法不限于此。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关于用于终端对基站或AP发送接收能力通知码元的发送步骤、发送定时的说明也只是一例,不限于此。
(实施方式B1)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单载波(SC:Single Carrier)方式中的相位变更方法的具体的方法的例子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假设基站或AP与终端进行通信。此时,基站或AP的发送装置的结构的一例如图1所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进行了说明,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图81是图1的发送信号108_A的帧结构的例子。在图81中,横轴为时间。(因此,是单载波方式的信号。)
如图81所示,在发送信号108_A中,基站或AP在时间t1到时间t20发送前导码8101,使用时间t21到时间t30发送保护(Guard)8102,使用数据码元t31到时间t60发送数据码元8103,使用t61到t70发送保护8104,使用t71到t100发送数据码元8105。
图82是图1的发送信号108_B的帧结构的例子。在图82中,横轴为时间。(因此,是单载波方式的信号。)
如图82所示,在发送信号108_B中,基站或AP在时间t1到时间t20发送前导码8201,使用时间t21到时间t30发送保护8202,使用时间t31到时间t60发送数据码元8203,使用t61到t70发送保护8204,使用t71到t100发送数据码元8205。
另外,前导码8101和8201是用于作为基站或AP的通信对方的终端进行信道估计的码元,例如,设对于基站以及终端,映射方法是已知的PSK(Phase Shift Keying)。而且,设使用相同的频率、相同的时间来发送前导码8101和8201。
保护8102和8202是在生成单载波方式的调制信号时插入的码元。而且,设使用相同的频率、相同的时间来发送保护8102和8202。
数据码元8103和8203是数据码元,是基站或AP用于向终端传输数据的码元。设使用相同的频率、相同的时间来发送数据码元8103和8203。
保护8104和8204是在生成单载波方式的调制信号时插入的码元。而且,设使用相同的频率和相同的时间来发送保护8104和8204。
数据码元8105和8205是数据码元,是基站或AP用于向终端传输数据的码元。而且,设使用相同的频率和相同的时间来发送数据码元8105和8205。
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设基站或AP生成映射后的信号s1(t)和映射后的信号s2(t)。在数据码元8102和8105中只包含映射后的信号s1(t)的情况下,设在数据码元8202和8205中只包含映射后的信号s2(t)。另外,在数据码元8102和8105中只包含映射后的信号s2(t)的情况下,设在数据码元8202和8205中只包含映射后的信号s1(t)。而且,在数据码元8102和8105中包含映射后的信号s1(t)和s2(t)时,设在数据码元8202和8205中包含映射后的信号s1(t)和s2(t)。关于这一点,如在实施方式1等中说明的那样,在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例如,设图1的信号处理部106的结构是图2中的结构。此时,说明使用单载波方式时的优选的两个例子。
优选的第一例:
作为第一例的第一方法,设在相位变更部205B中进行相位变更,在相位变更部209B中不进行相位变更。另外,设该控制由控制信号200进行。此时,相当于图1的发送信号108A的信号是图2的信号208A,相当于图1的发送信号108B的信号是图2的信号210B。
作为第一例的第二方法,设在相位变更部205B中进行相位变更,不存在相位变更部209B。此时,相当于图1的发送信号108A的信号是图2的信号208A,相当于图1的发送信号108B的信号是图2的208B。
在优选的第一例中,可以通过第一方法、第二方法中的任意一个来实现。
接着,对相位变更部205B的动作进行说明。与实施方式1的说明同样地,在相位变更部205B中,对数据码元实施相位变更。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将码元编号i的相位变更部205B中的相位变更值设为y(i)。并且,设y(i)由下式给出。
【数学式153】
y(i)=ejλ(i)…式(153)
在图81、图82中,设在i=t31、t32、t33、…、t58、t、59、t60以及i=t71、t72、t73、…、t98、t99、t100存在数据码元。此时,“满足式(154)或式(155)中的任意一个”成为一个重要的条件。
【数学式154】
【数学式155】
另外,在式(154)、式(155)中,成为i=t32、t33、t34、…、t58,t59、t60或i=t72、t73、t74、…、t98、t99、t100。对“满足式(154)或式(155)中的任意一个”换一种表达方式,使λ(i)-λ(i-1)为0弧度以上且小于2π弧度时,取尽可能接近π的值。
并且,若考虑发送频谱,则λ(i)-λ(i-1)需要设为固定值。而且,如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在直达波主导的环境中,为了在作为基站或AP的通信对方的终端的接收装置中获得良好的数据接收质量,有规则地切换λ(i)是重要的。而且,适度地增大λ(i)的周期为好,例如考虑将周期设定为5以上的情况。
设周期X=2×n+1(另外,设n为2以上的整数)时,满足以下的条件为好。
在满足i=t32、t33、t34、…、t58、t59、t60、i=t72、t73、t74、…、t98、t99、t100的i中,在所有的i中,满足式(156)。
【数学式156】
设周期X=2×m(另外,设m为3以上的整数)时,满足以下的条件为好。
在满足i=t32、t33、t34、…、t58、t59、t60、i=t72、t73、t74、…、t98、t99、t100的i中,在所有的i中,满足式(157)。
【数学式157】
另外,记述了“设λ(i)-λ(i-1)为0弧度以上且小于2π弧度时,取尽可能接近π的值”为好。对这一点进行说明。
在图83中,未进行相位变更,即,图83的实线8301表示图1的发送信号108A(图2的信号208A)的频谱。另外,在图83中,横轴为频率,纵轴为振幅。
然后,在图2的相位变更部205B中,设定为λ(i)-λ(i-1)=π弧度,在进行了相位变更时,用图83的虚线8302表示图1的发送信号108B的频谱。
如图83所示,频谱8301和频谱8302高效地部分重叠。而且,在以成为这样的状况的方式发送的情况下,在基站与作为通信对方的终端的传播环境为多路径环境的情况下,发送信号108A的多路径的影响和发送信号108B的多路径的影响不同,能够获得空间分集的效果的可能性变高。并且,空间分集的效果随着λ(i)-λ(i-1)接近0而变小。
因此,“设λ(i)-λ(i-1)为0弧度以上且小于2π弧度时,取尽可能接近π的值”为好。
另一方面,若在图2的相位变更部205B中进行相位变更,则如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那样,在直达波主导的环境中,也能够获得数据接收质量的效果变大的效果。因此,若以满足上述条件的方式设定λ(i)-λ(i-1),则在多路径环境、直达波主导的环境、两者的环境中,能够获得通信对象的终端能够获得高的数据接收质量的特别的效果。
优选的第二例
在第二例中,设相位变更部205B不进行相位变更,在相位变更部209B中进行相位变更。另外,设该控制由控制信号200进行。此时,设相当于图1的发送信号108A的信号是图2的信号208A,相当于图1的发送信号108B的信号是图2的信号210B。
接着,对相位变更部209B的动作进行说明。在相位变更部209B中,在图82的帧结构中,至少对保护8202、8204、数据码元8203、8205实施相位变更。另外,对于前导码8201,可以进行相位变更,也可以不实施相位变更。将码元编号i的相位变更部209B中的相位变更值设为g(i)。并且,设g(i)由下式给出。
【数学式158】
g[i)=ejρ(i)…式(158)
在图81、图82中,设在i=t21、t22、t23、…、t98、t99、t100中存在数据码元、保护。此时,“满足式(159)或式(160)中的任意一个”成为一个重要的条件。
【数学式159】
【数学式160】
另外,在式(159)、式(160)中,成为i=t22、t23、t24、…、t、98、t99、t100。将“满足式(159)或式(160)中的任意一个”换一种表述方式,设ρ(i)-ρ(i-1)为0弧度以上且小于2π弧度时,取尽可能接近π的值。
并且,若考虑发送频谱,则ρ(i)-ρ(i-1)需要设为固定值。而且,如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在直达波主导的环境中,在作为基站或AP的通信对方的终端的接收装置中,为了获得良好的数据接收质量,以ρ(i)为基础进行切换是重要的。而且,适度地增大ρ(i)的周期为好,例如考虑将周期设定为5以上的情况。
设周期X=2×n+1(另外,设n为2以上的整数)时,满足以下的条件为好。
在满足i=t22、t23、t24、…、t、98、t99、t100的i中,在所有的i中,满足式(161)。
【数学式161】
设周期X=2×m(另外,设m为3以上的整数)时,满足以下的条件为好。
在满足i=t22、t23、t24、…、t、98、t99、t100的i中,在所有的i中,满足式(162)。
【数学式162】
记述了“设ρ(i)-ρ(i-1)为0弧度以上且小于2π弧度时,取尽可能接近π的值”为好。对这一点进行说明。
在图83中,未进行相位变更,即,图83的实线8301表示图1的发送信号108A(图2的信号208A)的频谱。另外,在图83中,横轴为频率,纵轴为振幅。
并且,在图2的相位变更部209B中,设定为ρ(i)-ρ(i-1)=π弧度,在进行相位变更时,用图83的虚线8302表示图1的发送信号108B的频谱。
如图83所示,频谱8301和频谱8302高效地部分重叠。而且,在以成为这样的状况的方式发送的情况下,在基站与作为通信对方的终端的传播环境为多路径环境的情况下,发送信号108A的多路径的影响和发送信号108B的多路径的影响不同,能够获得空间分集的效果的可能性变高。而且,随着ρ(i)-ρ(i-1)接近0,空间分集的效果变小。
因此,“设ρ(i)-ρ(i-1)为0弧度以上且小于2π弧度时,取尽可能接近π的值”为好。
另一方面,若在图2的相位变更部209B中进行相位变更,则如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那样,在直达波主导的环境中,还能够获得数据接收质量的效果变大的效果。因此,若以满足如上所述的条件的方式设定ρ(i)-ρ(i-1),则在多路径环境、直达波主导的环境、两者的环境中,能够获得通信对方的终端能够获得高的数据接收质量的特别的效果。
以上,如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那样设定相位变更值时,能够获得如下效果:在存在多路径的环境、以及直达波主导的环境这两者中,通信对方的终端的数据接收质量提高。另外,作为终端的接收装置的结构,例如可以考虑图8那样的结构。但是,关于图8的动作,如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那样,省略说明。
生成单载波方式的调制信号的方法有多个,本实施方式在任一方式的情况下都能够实施。例如,作为单载波方式的例子,有“DFT(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离散傅立叶转换)-Spread 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Trajectory Constrained DFT-Spread OFDM”、“OFDM based SC(Single Carrier)”、“SC(Single Carrier)-FDMA(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频分多址)”、“Gurdinterval DFT-Spread OFDM”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相位变更方法应用于OFDM方式等多载波方式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同样的效果。此外,在应用于多载波方式的情况下,既可以在时间轴方向上排列码元,也可以在频率轴方向(载波方向)上排列码元,也可以在时间/频率轴方向上排列码元,关于这一点,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进行了说明。
(实施方式B2)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基站或AP的发送装置中的预编码方法的优选例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假设基站或AP与终端进行通信。此时,基站或AP的发送装置的结构的一例如图1所示,由于其他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作为图1的信号处理部106的结构例,表示有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另外,作为包含加权合成部203的前后的结构,表示有图59、图60、图61、图62、图63、图64、图65、图66、图67。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图59、图60、图61、图62、图63、图64、图65、图66、图67中的基于映射后的信号201A(s1(t))以及映射后的信号201B(s2(t))的调制方式(组)的加权合成部203中的加权合成方法的优选例进行说明。
作为第一例,对“映射后的信号201A(s1(t))设为BPSK(Binary Phase ShiftKeying:二进制相移键控),映射后的信号201B(s2(t))设为BPSK”时,或者,“映射后的信号201A(s1(t))设为π/2相移BPSK,映射后的信号201B(s2(t))设为π/2相移BPSK”时的加权合成部203中的预编码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对BPSK进行简单说明。图84表示BPSK时的同相I-正交Q平面中的信号点配置。在图84中,8401、8402表示信号点。例如,在码元编号i=0时,在BPSK码元中传输“x0=0”时,设信号点8401,即,设I=z、Q=0。另外,设z为0以上的实数。并且,在BPSK码元中传输“x0=1”时,设信号点8402,即,设I=-z、Q=0。但是,x0和信号点的关系不限于图84。
对π/2相移BPSK进行简单说明。设码元编号表示为i。其中,设i为整数。在码元编号i为奇数时,设图84的信号点配置。并且,在码元编号i为偶数时,设图85的信号点配置。然而,比特x0和信号点之间的关系不限于图84和85。
对图85进行说明。在图85中,8501、8502表示信号点。在码元序号i=1中,在传输“x0=0”时,设信号点8501,即,设I=0、Q=z。并且,在传输“X0=1”时,设信号点8502,即,设I=0、Q=-z。但是,x0和信号点的关系不限于图85。
作为π/2相移BPSK的另一例子,也可以在码元编号i为奇数时设图85的信号点配置,在码元编号i为偶数时设图84的信号点配置。然而,比特x0和信号点之间的关系不限于图84和图85。
在图1的信号处理部106的结构是例如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59、图60中的任意一个的情况下,考虑例如在加权合成部203中使用的预编码矩阵F或者F(i)仅由实数构成的情况。例如,将预编码矩阵F设为下式。
【数学式163】
例如,在BPSK时,同相I-正交Q平面中的预编码后的信号的信号点如图86的信号点8601、8602、8603那样存在3点(1点重叠有信号点)。
在这样的状态下,如图1所示,考虑发送发送信号108_A、108_B,并且在通信对方的终端中发送信号108_A或发送信号108_B中的任意一个的接收功率低的情况。
此时,如图86所示,由于仅存在3点的信号点,所以产生数据接收质量差的问题。考虑到这一点,提出预编码矩阵F不仅由实数的要素构成的方法。作为例子,给出如下预编码矩阵F。
【数学式164】
或者,
【数学式165】
或者,
【数学式166】
或者,
【数学式167】
或者,
【数学式168】
或者,
【数学式169】
或者,
【数学式170】
或者,
【数学式171】
或者,
【数学式172】
或者,
【数学式173】
或者,
【数学式174】
或者,
【数学式175】
或者,
【数学式176】
或者,
【数学式177】
或者,
【数学式178】
或者,
【数学式179】
或者,
【数学式180】
或者,
【数学式181】
另外,α可以是实数,也可以是虚数。其中,设α不为0(零)。
在加权合成部203中,在使用式(164)至式(181)中的任意一个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的情况下,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A、204B的同相I-正交Q平面中的信号点如图87的信号点8701、8702、8703、8704那样排列。因此,在基站或AP发送发送信号108_A、108_B,且在通信对方的终端中发送信号108_A或发送信号108_B的任意一个的接收功率低的情况下,若考虑图87的状态,则能够获得终端的数据接收质量提高的效果。
另外,在上述的说明中,作为基站或AP的图1的发送装置中的信号处理部106的结构,记载于“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59、图60中的任意一个”,但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59、图60中的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相位变更部209A、相位变更部209B中,也可以不进行相位变更。此时,对于所输入的信号,不进行相位变更而直接输出。例如,在图2中,在相位变更部205B中不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信号204B成为信号206B。然后,在相位变更部209B中不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信号208B成为信号210B。
也可以不存在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相位变更部209A、相位变更部209B。例如,在图2中,在没有相位变更部205B的情况下,插入部207B的输入206B相当于信号204B。另外,在没有相位变更部209B的情况下,信号210B相当于信号208B。
接着,作为第二例,对“映射后的信号201A(s1(t))设为QPSK(Quadrature PhaseShift Keying:正交相移键控),映射后的信号201B(s2(t))设为QPSK”时的加权合成部203中的预编码方法进行说明。
对QPSK进行简单说明。图85表示QPSK时的同相I-正交Q平面中的信号点配置。在图85中,8701、8702、8703、8704表示信号点。在QPSK码元中,对2比特x0、x1的输入进行信号点8701、8702、8703、8704中的任意一个的映射,获得同相分量I、正交分量Q。
在图1的信号点处理部106的结构例如在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59、图60中的任意一个的情况下,例如,作为在加权合成部203中使用的预编码矩阵F的例子,给出下式。
【数学式182】
或者,
【数学式183】
或者,
【数学式184】
或者,
【数学式185】
或者,
【数学式186】
或者,
【数学式187】
【数学式188】
或者,
【数学式189】
或者,
【数学式190】
或者,
【数学式191】
或者,
【数学式192】
或者,
【数学式193】
【数学式194】
或者,
【数学式195】
或者,
【数学式196】
【数学式197】
或者,
【数学式198】
或者,
【数学式199】
【数学式200】
或者,
【数学式201】
或者,
【数学式202】
或者,
【数学式203】
或者,
【数学式204】
或者,
【数学式205】
另外,β可以是实数,也可以是虚数。其中,设β不为0(零)。
在加权合成部203中,在使用式(182)至式(205)中的任意一个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的情况下,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A、204B的同相I-正交Q平面中的信号点不会重叠,另外,信号点间的距离变大。因此,在基站或AP发送发送信号108_A、108_B,且在通信对方的终端中发送信号108_A或发送信号108_B的任意一个的接收功率低的情况下,若考虑上述的信号点的状态,则能够获得终端的数据接收质量提高的效果。
另外,在上述的说明中,作为基站或AP的图1的发送装置中的信号处理部106的结构,记载于“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59、图60中的任意一个”,但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59、图60中的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相位变更部209A、相位变更部209B中,也可以不进行相位变更。此时,对于所输入的信号,不进行相位变更而直接输出。例如,(在图2中)在相位变更部205B中,在不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信号204B相当于信号206B。并且,在相位变更部209B中,在不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信号208B相当于信号210B。另外,在相位变更部205A中,在不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信号204A相当于信号206A。并且,在相位变更部209A中,在不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信号208A相当于信号210B。
也可以不存在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相位变更部209A、相位变更部209B。例如,(在图2中)在没有相位变更部205B的情况下,插入部207B的输入206B相当于信号204B。另外,在没有相位变更部209B的情况下,信号210B相当于信号208B。另外,在没有相位变更部205A的情况下,插入部207A的输入206A相当于信号204A。而且,在没有相位变更部209A的情况下,信号210A相当于信号208A。
如上所述,若设定预编码矩阵,则能够获得作为基站或AP的通信对象的终端的数据接收质量提高的效果。另外,本实施方式能够与包含实施方式B1的其他实施方式组合而实施。
(实施方式B3)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基站或AP发送的前导码、控制信息码元的构成方法、以及作为基站或AP的通信对方的终端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实施方式A8中,记载了基站或AP能够选择性地发送OFDM方式等多载波方式的调制信号、单载波方式的调制信号(特别是“第二例”)。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此时的前导码、控制信息码元的构成方法、发送方法进行说明。
如在实施方式A8中说明的那样,作为基站或AP的发送装置的结构,采用图1或图44的结构。但是,基站的发送装置也可以是能够实施与具备图1的“一个纠错编码部”的结构、具备图44的“多个纠错编码部”的结构的两者对应的纠错编码的结构。
并且,图1、图44的无线部107_A、无线部107_B具备图55的结构,具有能够选择性地切换单载波方式和OFDM方式的特征。另外,关于图55的详细动作,在实施方式A8中进行了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图88表示基站或AP发送的发送信号的帧结构的一例,横轴为时间。
基站或AP首先发送前导码8801,然后,发送控制信息码元(头块)8802、数据码元8803。
前导码8801是基站或AP的通信对方即终端的接收装置用于进行基站或AP发送的调制信号的信号检测、帧同步、时间同步、频率同步、频率偏移估计、信道估计等的码元,例如,设由对于基站和终端而言已知的PSK的码元构成。
控制信息码元(或者称为头块。)8802是用于传输与数据码元8803相关的控制信息的码元,例如,设数据码元8803的发送方法包含例如“单载波方式还是OFDM方式的信息”、“是单流发送还是多个流发送的信息”、“调制方式的信息”、以及“生成数据码元时所使用的纠错编码方式的信息(例如,纠错编码的信息,码长的信息、纠错编码的编码率的信息)”。另外,控制信息码元(或者称为头块。)8802也可以包含发送的数据长度的信息等信息。
数据码元8803是基站或AP用于发送数据的码元,关于发送方法,设如上述那样进行切换。
另外,图88的帧结构是一例,不限于该帧结构。另外,也可以在前导码8801、控制信息码元8802、数据码元8803中包含其他码元。例如,在数据码元中也可以包含导频码元、参考码元。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数据码元的发送方法,在选择MIMO方式(多个流发送)且单载波方式时,信号处理部106具备在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图59、图60、图61、图62、图63、图64、图65、图66、图67中的任意一个时,设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相位变更部5901A、相位变更部5901B不进行相位变更。”并且,“作为数据码元的发送方法,在选择MIMO传输(多个流发送)且OFDM方式时,信号处理部106具备在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图59、图60、图61、图62、图63、图64、图65、图66、图67中的任意一个时,设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相位变更部5901A、相位变更部5901B能够切换进行相位变更、不进行相位变更。”
接着,说明基站或AP发送的图88的控制信息码元(头块)8802中包含的信息、v1、v2、v3、v4的概要。
【表8】
v1 发送方法
0 单载波方式
1 OFDM方式
表8的解释如下。
·在将图88的数据码元8803的传输方式设为单载波方式的情况下,设定为“v1=0”,基站或AP发送“v1”。在将图88的数据码元8803的传输方式设为OFDM方式的情况下,设定为“v1=1”,基站或AP发送“v1”。
【表9】
v2 发送流
0 单流
1 多个流(MIMO)
表9的解释如下。
·在发送图88的数据码元8803时,在设单流发送的情况下,设定为“v2=0”,基站或AP发送“v2”。在发送图88的数据码元8803时,在使用多个天线在相同频率、相同时间发送多个调制信号的情况下,设定为“v2=1”,基站或AP发送“v2”。
其中,在表9中。也可以将v2=1的意思解释为“单流发送以外的发送”。
另外,作为能够与表9同样的解释的信息的构成方法,有准备多个比特并发送发送流数的信息的方法。
例如,设:在准备v21、v22并设定为v21=0且v22=0时,基站或AP发送单流,设定为v21=1且v22=0时,基站或AP发送2流,设定为v21=0且v22=1时,基站或AP发送4流,在v21=1且v2=1时,基站或AP发送8流。然后,基站或AP将v21、v22作为控制信息发送。
【表10】
v3 相位变更部的动作
0 不周期性地/有规则地进行相位变更(OFF)
1 周期性地/有规则地进行相位变更(ON)
表10的解释如下。
·在发送图88的数据码元8803时,使用多个天线将多个调制信号在相同频率、相同时间发送,信号处理部106具备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图59、图60、图61、图62、图63、图64、图65、图66、图67中的任意一个时,在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相位变更部5901A、相位变更部5901B中不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设定为“v3=0”,基站或AP发送“v3”。在发送图88的数据码元8803时,使用多个天线将多个调制信号在相同频率、相同时间发送,信号处理部106具备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图59、图60、图61、图62、图63、图64、图65、图66、图67中的任意一个时,在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相位变更部5901A、相位变更部5901B中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设定为“v3=1”,基站或AP发送“v3”。
【表11】
表11的解释如下。
·在发送图88的数据码元8803时,使用多个天线将多个调制信号在相同频率、相同时间发送,信号处理部106具备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图59、图60、图61、图62、图63、图64、图65、图66、图67中的任意一个时,在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相位变更部5901A、相位变更部5901B中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若在加权合成部203中使用预编码矩阵#1进行预编码,则设定为“v4=0”,基站发送“v4”。在发送图88的数据码元8803时,使用多个天线将多个调制信号在相同频率、相同时间发送,信号处理部106具备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图59、图60、图61、图62、图63、图64、图65、图66、图67中的任意一个时,在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相位变更部5901A、相位变更部5901B中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若在加权合成部203中使用预编码矩阵#2进行预编码,则设定为“v4=1”,基站发送“v4”。
以上为v1、v2(或v21、v22)、v3、v4的概要。以下,特别对v3、v4进行详细说明。
也如之前所记载的那样,“作为数据码元的发送方法,在选择MIMO方式(多个流发送)且单载波方式时,信号处理部106具备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图59、图60、图61、图62、图63、图64、图65、图66、图67中的任意一个时,设在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相位变更部5901A、相位变更部5901B中不进行相位变更。”
因此,在基站或AP设定为“v1=0”,将图88的数据码元的传输方式设为单载波方式的情况下,(v2与“0”、“1”无关)v3的信息无效。(v3可以设定为0,也可以设定为1。)(而且,图88的数据码元是单流的调制信号或者具备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图59、图60、图61、图62、图63、图64、图65、图66、图67中的任意一个时,在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相位变更部5901A、相位变更部5901B中不进行相位变更,发送MIMO方式的多个调制信号。另外,基站或AP也可以是不具备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相位变更部5901A的结构。)
另一方面,“作为数据码元的发送方法,在选择MIMO传输(多个流发送)且OFDM方式时,信号处理部106具备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图59、图60、图61、图62、图63、图64、图65、图66、图67中的任意一个时,设在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相位变更部5901A、相位变更部5901B中能够切换进行相位变更、不进行相位变更。”
因此,基站或AP设定为“v1=1”,将图88的数据码元的传输方式设为OFDM,设定为“v2=0”(或者v21=0,v22=0),在发送图88的数据码元8803时,在发送单流的情况下v3的信息无效(v3可以设定为0,也可以设定为1。)(此时,基站或AP发送单流的调制信号。)
然后,基站或AP设定为“v1=1”,将图88的数据码元的传输方式设为OFDM,设定为“v2=1”(或者,将v21和v22设定为“v21=0且v22=0”以外),在发送图88的数据码元8803时,在使用多个天线在相同频率、相同时间发送多个调制信号的情况下,“与基站或AP进行相位变更对应”、且“即使对作为基站或AP的通信对方的终端进行了相位变更的情况也能够接收的情况”v3的信息有效。然后,在v3的设定有效的情况下,基站或AP在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相位变更部5901A、相位变更部5901B中,在不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设定为“v3=0”,基站或AP发送“v3”。然后,在基站或AP在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相位变更部5901A、相位变更部5901B中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设定为“v3=1”,基站或AP发送“v3”。
另外,关于“作为基站或AP的通信对方的终端是否即使在进行了相位变更的情况下也能够接收”的判断,如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那样,因此省略说明。另外,在基站或AP与进行相位变更不对应的情况下,基站或AP不具备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相位变更部5901A、相位变更部5901B。
接着,对v4进行说明。
如之前所记载的那样,“作为数据码元的发送方法,在选择MIMO方式(多个流发送)且单载波方式时,信号处理部106具备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图59、图60、图61、图62、图63、图64、图65、图66、图67中的任意一个时,设在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相位变更部5901A、相位变更部5901B中不进行相位变更。”
因此,在基站或AP设定为“v1=0”,将图88的数据码元的传输方式设为单载波方式的情况下,(v2与“0”、“1”无关)v4的信息无效。(v4可以设定为0,也可以设定为1。)(而且,图88的数据码元是单载波方式的调制信号或者具备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图59、图60、图61、图62、图63、图64、图65、图66、图67中的任意一个时,在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相位变更部5901A、相位变更部5901B中不进行相位变更,发送MIMO方式的多个调制信号。另外,基站或AP也可以是不具备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相位变更部5901A的结构。)
另一方面,“作为数据码元的发送方法,在选择MIMO传输(多个流发送)且OFDM方式时,信号处理部106具备在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图59、图60、图61、图62、图63、图64、图65、图66、图67中的任意一个时,在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相位变更部5901A、相位变更部5901B中进行相位变更,设能够切换进行相位变更、不进行相位变更。”
因此,基站或AP设定为“v1=1”,将图88的数据码元的传输方式设为OFDM,设定为“v2=0”(或者v21=0,v22=0),在发送图88的数据码元8803时,在发送单流的情况下,v4的信息无效(v4可以设定为0,也可以设定为1。)(此时,基站或AP发送单流的调制信号。)
然后,基站或AP设定为“v1=1”,将图88的数据码元的传输方式设为OFDM,设定为“v2=1”(或者,将v21和v22设定为“v21=0且v22=0”以外),在发送图88的数据码元8803时,在使用多个天线在相同频率、相同时间发送多个调制信号的情况下,“基站或AP与进行相位变更对应”、且“作为基站或AP的通信对方的终端即使在进行了相位变更的情况下也能够接收的情况”v4的信息有可能成为有效。
并且,基站或AP在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相位变更部5901A、相位变更部5901B中不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v4的信息无效,v4可以设定为“0”,也可以设定为“1”。(然后,基站发送“v4”的信息。)然后,在基站或AP在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相位变更部5901A、相位变更部5901B中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v4的信息有效,在加权合成部203中,若使用预编码矩阵#1进行预编码,则设定为“v4=0”,基站发送“v4”。另外,在加权合成部203中,若使用预编码矩阵#2进行预编码,则设定为“v4=1”,基站发送“v4”。
另外,关于“作为基站或AP的通信对方的终端在进行了相位变更的情况下是否能够接收”的判断,如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那样,因此省略说明。另外,在基站或AP不与进行相位变更对应的情况下,基站或AP不具备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相位变更部5901A、相位变更部5901B。
在上述中,说明了控制信息码元8802包含信息v1、v2、v3、v4的例子,但基站或AP也可以不将信息v1、v2、v3、v4全部用控制信息码元8802传输。
例如,在图88的前导码8801的至少一部分的信号根据数据码元8803的传输方式是“单载波方式还是OFDM方式”而不同的情况下,基站或AP也可以不通过控制信息码元传输信息v1。在这种情况下,终端基于作为前导码8801发送的信号,进行数据码元8803的传输方式是单载波方式还是OFDM方式的判断。
此外,即使图88的前导码8801的至少一部分的信号根据数据码元8803的传输方式是“单载波方式还是OFDM方式”而不同的情况下,基站或AP也可以通过控制信息码元8802发送信息v1。在这种情况下,终端基于作为前导码8801发送的信号和控制信息码元8802中包含的信息v1中的任意一方或双方,进行数据码元8803的传输方式是“单载波方式还是OFDM方式”的判断。
在上述中,对终端基于控制信息码元8802以外的信号能够判断由信息v1通知的信息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在终端基于控制信息码元8802以外的信号也能够判断信息v2、v3、v4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在控制信息码元8802中传输该可判断的信息。但是,与信息v1的例子同样,终端基于控制信息码元8802以外的信号能够判断的信息,也可以在控制信息码元8802中传输。
此外,例如,在控制信息码元8802包含根据数据码元8803的传输方式是单载波方式还是OFDM方式而可取的值不同的其他控制信息的情况下,也可以将该其他控制信息作为信息v1。在这种情况下,终端基于该其他控制信息,进行数据码元8803的传输方式是单载波方式还是OFDM方式的判断。
在上述说明中,基站或AP的发送装置具备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图59、图60、图61、图62、图63、图64、图65、图66、图67中的任意一个时,在相位变更部209A、在相位变更部209B中也可以不进行相位变更。此时,对所输入的信号不进行相位变更而直接输出。例如,(在图2中)相位变更部209B中,在不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信号208B相当于信号210B。另外,在相位变更部209A中,在不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信号208A相当于信号210A。作为其他结构,也可以不存在相位变更部209A、相位变更部209B。例如,(在图2中)在没有相位变更部209B的情况下,信号210B相当于信号208B。而且,在没有相位变更部209A的情况下,信号210A相当于信号208A。
接着,说明作为基站或AP的通信对方的终端的接收装置的动作。
终端的接收装置的结构如图89所示。在图89中,对与图8同样地动作的部分标注相同编号,并省略说明。
信号检测、同步部8901将基带信号804X、804Y作为输入,检测基带信号804X,804Y中包含的前导码8801,进行信号检测、帧同步、时间同步、频率同步、频率偏移估计等处理,作为系统控制信号8902输出。
调制信号u1的信道估计部805_1、807_1、调制信号u2的信道估计部805_2、807_2将系统控制信号8902作为输入,基于系统控制信号8902,例如检测前导码8801,进行信道估计。
控制信息解码部(控制信息检测部)809将基带信号804X、804Y、系统控制信号8902作为输入,检测基带信号804X、804Y中包含的图88中的控制信息码元(头块)8802,进行解调/解码,获得控制信息,作为控制信号810输出。
并且,信号处理部811、无线部803X、803Y、天线部#X(801X)、天线部#Y(801Y)将控制信号810作为输入,各部有时基于控制信号810切换动作。另外,关于详细情况,以后进行说明。
控制信息解码部(控制信息检测部)809将基带信号804X、804Y、系统控制信号8902作为输入,检测基带信号804X、804Y中包含的图88中的控制信息码元(头块)8802,进行解调/解码,至少获得基站或AP发送的表8的v1、表9的v2、表10的v3,表11的v4。以下,对控制信息解码部(控制信息检测部)809的具体的动作例进行说明。
考虑仅能够解调单载波方式的调制信号的终端。此时,终端判断由控制信息解码部(控制信息检测部)809获得的v3的信息(v3的比特)无效(不需要v3的信息(v3的比特))。因此,信号处理部911不发送基站或AP在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相位变更部5901A、相位变更部5901B中进行相位变更时生成的调制信号,因此不进行与其对应的信号处理,进行与其他方式的信号处理对应的解调/解码的动作,获得接收数据812并输出。
具体而言,终端若接收从基站或AP等其他通信装置发送的信号,则基于前导码8801以及控制信息码元8802,判断数据码元8803是“OFDM方式的调制信号还是单载波方式的调制信号”。在判断为是OFDM方式的调制信号的情况下,终端不具备对数据码元8803进行解调的功能,因此不进行数据码元8803的解调。另一方面,在判断为是单载波方式的调制信号的情况下,终端实施数据码元8803的解调。此时,终端基于由控制信息解码部(控制信息检测部)809获得的信息决定数据码元8803的解调方法。这里,由于单载波方式的调制信号不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实施相位变更,所以终端使用由控制信息解码部(控制信息检测部)809获得的控制信息中的、至少除去与信息v3对应的比特的控制信息,决定数据码元8803的解调方法。
考虑仅能够解调单流的调制信号的终端。此时,终端判断由控制信息解码部(控制信息检测部)809获得的v3的信息(v3的比特)无效(不需要v3的信息(v3的比特))。因此,信号处理部911不发送基站或AP在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相位变更部5901A、相位变更部5901B中进行了相位变更时生成的调制信号,因此不进行与其对应的信号处理,进行与其他方式的信号处理对应的解调/解码的动作,获得接收数据812并输出。
具体而言,终端若接收从基站或AP等其他通信装置发送的信号,则基于前导码8801以及控制信息码元8802,判断数据码元8803是“单流的调制信号还是多个流的调制信号”。在判断为是多个流的调制信号的情况下,终端不具备对数据码元8803进行解调的功能,因此不进行数据码元8803的解调。另一方面,在判断为是单流的调制信号的情况下,终端实施数据码元8803的解调。此时,终端基于由控制信息解码部(控制信息检测部)809获得的信息决定数据码元8803的解调方法。在此,由于单流的调制信号不会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实施相位变更,所以终端使用从控制信息解码部(控制信息检测部)809获得的控制信息中的、至少除去与信息v3对应的比特的控制信息,决定数据码元8803的解调方法。
即使基站或AP发送在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相位变更部5901A、相位变更部5901B中进行了相位变更时生成的调制信号,与该调制信号的解调不对应的终端也判断为由控制信息解码部(控制信息检测部)809获得的v3的信息(v3的比特)无效(不需要v3的信息(v3的比特))。因此,信号处理部911不发送基站或AP在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相位变更部5901A、相位变更部5901B进行了相位变更时生成的调制信号,因此不进行与其对应的信号处理,进行与其他方式的信号处理对应的解调/解码的动作,获得接收数据812并输出。
具体而言,若终端接收从基站或AP等其他通信装置发送的信号,则基于前导码8801以及控制信息码元8802,对数据码元8803进行解调/解码,但由于终端“即使发送基站或AP在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相位变更部5901A、相位变更部5901B中进行了相位变更时生成的调制信号,也不与该调制信号的解调对应”,所以不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实施相位变更,因此,终端使用由控制信息解码部(控制信息检测部)809获得的控制信息中的、至少除去与信息v3对应的比特的控制信息,决定数据码元8803的解调方法。
当基站或AP发送了在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相位变更部5901A、相位变更部5901B中进行了相位变更时生成的调制信号时,在控制信息解码部(控制信息检测部)809中根据v1判断为“OFDM方式的调制信号”的情况下,与该调制信号的解调对应的终端判断为v3的信息(v3的比特)有效。
因此,控制信息解码部(控制信息检测部)809基于包含v3的信息(v3的比特)的控制信息,决定数据码元8803的解调方法。并且,通过基于所决定的解调方法的方法,信号处理部811进行解调/解码的动作。
在基站或AP发送在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相位变更部5901A、相位变更部5901B中进行了相位变更时生成的调制信号时,在控制信息解码部(控制信息检测部)809中根据v1判断为“单载波方式的调制信号”的情况下,与该调制信号的解调对应的终端判断为v3的信息(v3的比特)无效(不需要v3的信息(v3的比特))。
因此,控制信息解码部(控制信息检测部)809使用至少除去与信息v3对应的比特的控制信息,决定数据码元8803的解调方法。并且,通过基于所决定的解调方法的方法,信号处理部811进行解调/解码的动作。
在基站或AP发送了在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相位变更部5901A、相位变更部5901B中进行了相位变更时生成的调制信号时,在控制信息解码部(控制信息检测部)809中,根据v2(或v21、v22)判断为“单流的调制信号”的情况下,与该调制信号的解调对应的终端判断为v3的信息(v3的比特)无效(不需要v3的信息(v3的比特))。
因此,控制信息解码部(控制信息检测部)809使用至少除去与信息v3对应的比特的控制信息,决定数据码元8803的解调方法。并且,通过基于所决定的解调方法的方法,信号处理部811进行解调/解码的动作。
考虑仅能够解调单载波方式的调制信号的终端。此时,终端判断由控制信息解码部(控制信息检测部)809获得的v4的信息(v4的比特)无效(不需要v4的信息(v4的比特))。因此,信号处理部911不发送基站或AP在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相位变更部5901A、相位变更部5901B进行了相位变更时生成的调制信号,因此不进行与其对应的信号处理,进行与其他方式的信号处理对应的解调/解码的动作,获得接收数据812并输出。
具体而言,终端若接收从基站或AP等其他通信装置发送的信号,则基于前导码8801以及控制信息码元8802,判断数据码元8803是“OFDM方式的调制信号还是单载波方式的调制信号”。在判断为是OFDM方式的调制信号的情况下,终端不具备对数据码元8803进行解调的功能,因此不进行数据码元8803的解调。另一方面,在判断为是单载波方式的调制信号的情况下,终端实施数据码元8803的解调。此时,终端基于由控制信息解码部(控制信息检测部)809获得的信息决定数据码元8803的解调方法。这里,由于单载波方式的调制信号不被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实施相位变更,所以终端使用由控制信息解码部(控制信息检测部)809获得的控制信息中的、至少“除了与(信息v3以及)信息v4对应的比特之外的”控制信息,决定数据码元8803的解调方法。
考虑仅能够解调单流的调制信号的终端。此时,终端判断由控制信息解码部(控制信息检测部)809获得的v4的信息(v4的比特)无效(不需要v4的信息(v4的比特))。因此,信号处理部911不发送基站或AP在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相位变更部5901A、相位变更部5901B中进行了相位变更时生成的调制信号,因此不进行与其对应的信号处理,进行与其他方式的信号处理对应的解调/解码的动作,获得接收数据812并输出。
具体而言,终端若接收从基站或AP等其他通信装置发送的信号,则基于前导码8801以及控制信息码元8802,判断数据码元8803是“单流的调制信号还是多个流的调制信号”。在判断为是多个流的调制信号的情况下,终端不具备对数据码元8803进行解调的功能,因此不进行数据码元8803的解调。另一方面,在判断为是单流的调制信号的情况下,终端实施数据码元8803的解调。此时,终端基于由控制信息解码部(控制信息检测部)809获得的信息决定数据码元8803的解调方法。在此,由于单流的调制信号不会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实施相位变更,所以终端使用由控制信息解码部(控制信息检测部)809获得的控制信息中的、至少“除了与(信息v3以及)信息v4对应的比特之外的”控制信息,决定数据码元8803的解调方法。
即使基站或AP发送在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相位变更部5901A、相位变更部5901B中进行了相位变更时生成的调制信号,不与该调制信号的解调对应的终端也判断为由控制信息解码部(控制信息检测部)809获得的v4的信息(v4的比特)无效(不需要v4的信息(v4的比特))。因此,信号处理部911不发送基站或AP在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相位变更部5901A、相位变更部5901B进行了相位变更时生成的调制信号,因此不进行与其对应的信号处理,进行与其他方式的信号处理对应的解调/解码的动作,获得接收数据812并输出。
具体而言,若接收从基站或AP等其他通信装置发送的信号,则基于前导码8801以及控制信息码元8802,终端进行数据码元8803的解调/解码,但终端“基站或AP即使发送在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相位变更部5901A、相位变更部5901B中进行了相位变更时生成的调制信号,由于与该调制信号的解调不对应”,所以不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实施相位变更,因此,终端使用从由控制信息解码部(控制信息检测部)809获得的控制信息中的、至少“除去与(信息v3以及)信息v4对应的比特之外的”控制信息,决定数据码元8803的解调方法。
当基站或AP发送了在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相位变更部5901A、相位变更部5901B中进行了相位变更时生成的调制信号时,在控制信息解码部(控制信息检测部)809中根据v1判断为“OFDM方式的调制信号”的情况下,与该调制信号的解调对应的终端判断为v4的信息(v4的比特)有效。
因此,控制信息解码部(控制信息检测部)809基于包含v4的信息(v4的比特)的控制信息,决定数据码元8803的解调方法。并且,通过基于所决定的解调方法的方法,信号处理部811进行解调/解码的动作。
在基站或AP发送了在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相位变更部5901A、相位变更部5901B中进行了相位变更时生成的调制信号的情况下,在控制信息解码部(控制信息检测部)809中,根据v1判断为“单载波方式的调制信号”的情况下,与该调制信号的解调对应的终端判断为v4的信息(v4的比特)无效(不需要v4的信息(v4的比特))。
因此,控制信息解码部(控制信息检测部)809至少使用“除了与(信息v3以及)信息v4对应的比特之外的”控制信息,决定数据码元8803的解调方法。并且,通过基于所决定的解调方法的方法,信号处理部811进行解调/解码的动作。
在基站或AP发送了在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相位变更部5901A、相位变更部5901B中进行了相位变更时生成的调制信号时,在控制信息解码部(控制信息检测部)809中,根据v2(或v21、v22)判断为“单流的调制信号”的情况下,与该调制信号的解调对应的终端判断为v3的信息(v3的比特)无效(不需要v4的信息(v4的比特))。
因此,控制信息解码部(控制信息检测部)809至少使用“除了与(信息v3以及)信息v4对应的比特之外的”控制信息,决定数据码元8803的解调方法。并且,通过基于所决定的解调方法的方法,信号处理部811进行解调/解码的动作。
基站或AP以及作为基站或AP的通信对方的终端通过进行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动作,基站或AP和终端能够准确地进行通信,由此,能够获得数据接收质量提高、数据的传输速度提高的效果。另外,基站或AP使用OFDM方式,在发送多个流时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在直达波主导的环境下,作为通信对象的终端也能够获得数据接收质量提高的效果。
(实施方式C1)
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单载波(SC)(SC:Single Carrier)方式中的相位变更方法的具体方法,对与实施方式B1不同的例子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假设基站或AP与终端进行通信。此时,基站或AP的发送装置的结构的一例如图1所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进行了说明,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图81是图1的发送信号108_A的帧结构的例子。在图81中,横轴为时间。(因此,是单载波方式的信号。)
如图81所示,在发送信号108_A中,基站或AP在时间t1到时间t20发送前导码8101,使用时间t21到时间t30发送保护8102,使用时间t31到时间t60发送数据码元8103,使用t61到t70发送保护8104,使用t71到t100发送数据码元8105。
图82是图1的发送信号108_B的帧结构的例子。在图82中,横轴为时间。(因此,是单载波方式的信号。)
如图82所示,在发送信号108_B中,基站或AP在时间t1到时间t20发送前导码8201,使用时间t21到时间t30发送保护8202,使用时间t31到时间t60发送数据码元8203,使用t61到t70发送保护8204,使用t71到t100发送数据码元8205。
另外,前导码8101和8201是用于作为基站或AP的通信对方的终端进行信道估计的码元,例如,设对于基站以及终端,映射方法是已知的PSK(Phase Shift Keying)。设使用相同的频率和相同的时间来发送前导码8101和8201。
保护8102和8202是在生成单载波方式的调制信号时插入的码元。并且,设使用相同的频率、相同的时间来发送保护8102和8202。
数据码元8103和8203是数据码元,是基站或AP用于向终端传输数据的码元。并且,设使用相同的频率、相同的时间来发送数据码元8103和8203。
保护8104和8204是在生成单载波方式的调制信号时插入的码元。并且,设使用相同的频率、相同的时间来发送保护8104和8204。
数据码元8105和8205是数据码元,是基站或AP用于向终端传输数据的码元。并且,设使用相同频率、相同时间来发送数据码元8105和8205。
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设基站或AP生成映射后的信号s1(t)和映射后的信号s2(t)。在数据码元8102和8105中只包含映射后的信号s1(t)的情况下,设在数据码元8202和8205中只包含映射后的信号s2(t)。另外,设在数据码元8102和8105中只包含映射后的信号s2(t)的情况下,在数据码元8202和8205中只包含映射后的信号s1(t)。并且,当设在数据码元8102和8105中包含映射后的信号s1(t)和s2(t)时,设在数据码元8202和8205中包含映射后的信号s1(t)和s2(t)。关于这一点,如在实施方式1等中说明的那样,在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例如,设图1的信号处理部106的结构是图2中的结构。此时,说明使用单载波方式时的优选的两个例子。
优选的第一例:
作为第一例的第一方法,设在相位变更部205B中进行相位变更,在相位变更部209B中不进行相位变更。另外,设该控制由控制信号200进行。此时,设相当于图1的发送信号108A的信号是图2的信号208A,相当于图1的发送信号108B的信号成为图2的信号210B。
作为第一例的第二方法,设在相位变更部205B中进行相位变更,不存在相位变更部209B。此时,相当于图1的发送信号108A的信号是图2的信号208A,相当于图1的发送信号108B的信号成为图2的208B。
在优选的第一例中,可以通过第一方法、第二方法中的任意一个来实现。
接着,对相位变更部205B的动作进行说明。与实施方式1的说明相同,在相位变更部205B中,对数据码元实施相位变更。与实施方式1相同,将码元编号i的相位变更部205B中的相位变更值设为y(i)。并且,设y(i)由下式给出。
【数学式206】
y(i)=ejλ(i)…式(206)
在图81、图82中,设在i=t31、t32、t33、…、t58、t59、t60以及i=t71、t72、t73、…、t98、t99、t100中存在数据码元。此时,“满足式(207)或式(208)中的任意一个”成为一个重要的条件。
【数学式207】
【数学式208】
另外,在式(207)、式(208)中,i=t32、t33、t34、…、t58,t59、t60或i=t72、t73、t74、…、t98、t99、t100对“满足式(207)或式(208)中的任意一个”换一种表述,在将λ(i)-λ(i-1)设为0弧度以上且小于2π弧度时,取尽可能接近π的值。
并且,若考虑发送频谱,则λ(i)-λ(i-1)需要设为固定值。而且,如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在直达波主导的环境中,为了在作为基站或AP的通信对方的终端的接收装置中获得良好的数据接收质量,有规则地切换λ(i)是重要的。而且,可以适当地增大λ(i)的周期,例如考虑将周期设定为5以上的情况。
周期X=2×n+1(另外,设n为2以上的整数)时,可以满足以下的条件。
在满足i=t32、t33、t34、…、t58、t59、t60、i=t72、t73、t74,…t98、t99、t100的i中,在所有的i中,满足式(209)。
【数学式209】
设周期X=2×m(另外,设m为3以上的整数)时,可以满足以下的条件。
在i=t32、t33、t34、…、t58、t59、t60、i=t72、t73、t74、…、t98、t99、t100的i中,在所有的i中,满足式(210)。
【数学式210】
另外,记述了“λ(i)-λ(i-1)设为0弧度以上且小于2π弧度时,取尽可能接近π的值”为好。对这一点进行说明。
在图83中,未进行相位变更,即,图83的实线8301表示图1的发送信号108A(图2的信号208A)的频谱。另外,在图83中,横轴为频率,纵轴为振幅。
然后,在图2的相位变更部205B中,设定为λ(i)-λ(i-1)=π弧度,在进行了相位变更时,用图83的虚线8302表示图1的发送信号108B的频谱。
如图83所示,频谱8301和频谱8302高效地部分重叠。而且,在以成为这样的状况的方式发送的情况下,在基站与作为通信对方的终端的传播环境为多路径环境的情况下,发送信号108A的多路径的影响和发送信号108B的多路径的影响不同,能够获得空间分集的效果的可能性变高。并且,空间分集的效果随着λ(i)-λ(i-1)接近0而变小。
因此,“λ(i)-λ(i-1)设为0弧度以上且小于2π弧度时,取尽可能接近π的值”为好。
另一方面,若在图2的相位变更部205B中进行相位变更,则如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那样,在直达波主导的环境中,还能够获得数据接收质量的效果变大的效果。因此,若以满足上述条件的方式设定λ(i)-λ(i-1),则在多路径环境、直达波主导的环境、两者的环境中,能够获得通信对方的终端能够获得高的数据接收质量的特别的效果。
优选的第二例
在第二例中,设在相位变更部205B不进行相位变更,在相位变更部209B中进行相位变更。另外,设该控制由控制信号200进行。此时,相当于图1的发送信号108A的信号是图2的信号208A,相当于图1的发送信号108B的信号成为图2的信号210B。
接着,对相位变更部209B的动作进行说明。在相位变更部209B中,在图82的帧结构中,至少对保护8202、8204、数据码元8203、8205实施相位变更。另外,对于前导码8201,可以进行相位变更,也可以不实施相位变更。将码元编号i的相位变更部209B中的相位变更值设为g(i)。并且,设g(i)由下式给出。
【数学式211】
g(i)=ejρ(i)…式(211)
在图81、图82中,设在i=t21、t22、t23、…、t98、t99、t100中存在数据码元、保护。此时,“满足式(212)或式(213)的任意一个”成为一个重要的条件。
【数学式212】
【数学式213】
另外,在式(212)、式(213)中,设i=t22、t23、t24、…、t98、t99、t100。将“满足式(159)或式(160)中的任意一个”换一种表述,当ρ(i)-ρ(i-1)为0弧度以上且小于2π弧度时,取尽可能接近π的值。
并且,若考虑发送频谱,则ρ(i)-ρ(i-1)需要设为固定值。而且,如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在直达波主导的环境中,在作为基站或AP的通信对方的终端的接收装置中,为了获得良好的数据接收质量,以ρ(i)为基础进行切换是重要的。而且,设可以适当地增大ρ(i)的周期,例如考虑将周期设定为5以上的情况。
周期X=2×n+1(另外,设n为2以上的整数)时,可以满足以下的条件。
在满足i=t22、t23、t24、…、t98、t99、t100的i中,在所有的i中,满足式(214)。
【数学式214】
设周期X=2×m(另外,设m为3以上的整数)时,可以满足以下的条件。
在满足i=t22、t23、t24、…、t98、t99、t100的i中,在所有的i中,满足式(215)。
【数学式215】
然而,记述了“在将ρ(i)-ρ(i-1)设为0弧度以上且小于2π弧度时,取尽可能接近π的值”为好。对这一点进行说明。
在图83中,未进行相位变更,即,图83的实线8301表示图1的发送信号108A(图2的信号208A)的频谱。另外,在图83中,横轴为频率,纵轴为振幅。
并且,在图2的相位变更部209B中,设定为ρ(i)-ρ(i-1)=π弧度,在进行了相位变更时,用图83的虚线8302表示图1的发送信号108B的频谱。
如图83所示,频谱8301和频谱8302高效地部分重叠。而且,在以成为这样的状况的方式发送的情况下,在基站与作为通信对方的终端的传播环境为多路径环境的情况下,发送信号108A的多路径的影响和发送信号108B的多路径的影响不同,能够获得空间分集的效果的可能性变高。而且,随着ρ(i)-ρ(i-1)接近0,空间分集的效果变小。
因此,“在将ρ(i)-ρ(i-1)设为0弧度以上且小于2π弧度时,取尽可能接近π的值”为好。
另一方面,若在图2的相位变更部209B中进行相位变更,则如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那样,在直达波主导的环境中,还能够获得数据接收质量的效果变大的效果。因此,若以满足如上所述的条件的方式设定ρ(i)-ρ(i-1),则在多路径环境、直达波主导的环境、两者的环境中,能够获得如下的特别的效果:通信对方的终端能够获得高的数据接收质量。
以上,若如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那样设定相位变更值,则能够获得如下效果:在存在多路径的环境、以及直达波主导的环境这两者中,通信对方的终端的数据接收质量提高。另外,作为终端的接收装置的结构,例如可以考虑图8那样的结构。但是,关于图8的动作,如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那样,省略说明。
生成单载波方式的调制信号的方法有多个,本实施方式在任一方式的情况下都能够实施。例如,作为单载波方式的例子,有“DFT(离散傅立叶转换)-Spread 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Trajectory Constrained DFT-Spread OFDM”、“OFDM based SC(Single Carrier)”、“SC(Single Carrier)-FDMA(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Gurd interval DFT-Spread OFDM”等。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相位变更方法在应用于OFDM方式等多载波方式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同样的效果。此外,在应用于多载波方式的情况下,既可以在时间轴方向上排列码元,也可以在频率轴方向(载波方向)上排列码元,也可以在时间/频率轴方向上排列码元,关于这一点,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进行了说明。
(补充6)
在本说明书中,作为基站或AP的发送装置发送单流的调制信号时,作为基站或AP的通信对方即终端的接收装置的结构的一例表示了图41,但接收单流的调制信号的终端的结构不限于图41,例如,也可以是终端的接收装置具备多个接收天线的结构。例如,在图8中,在调制信号u2的信道估计部805_2、807_2不动作的情况下,对于1个调制信号的信道估计部动作,所以即使是这样的结构,也能够进行单流的调制信号的接收。
因此,在本说明书中的说明中,使用图41说明的实施即使是上述说明的接收装置的结构置换到图41,也能够同样地动作,能够获得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作为终端发送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的结构的例子,说明了图38、图79的结构。此时,说明了“由多个信息构成”的效果。以下,对构成终端发送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的“多个信息”的发送方法进行说明。
结构例1:
例如图38的例子,在相同帧或相同子帧中发送“与相位变更的解调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3601”、“与用于多个流的接收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3702”、“与支持的方式相关的信息3801”、“与多载波方式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3802”、“支持的纠错编码方式相关的信息3803”中的至少两个以上的信息。
结构例2:
例如图79的例子,在相同帧或相同子帧中发送“与相位变更的解调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3601”、“与用于多个流的接收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3702”、“与支持的编码方式相关的信息3801”、“与多载波方式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3802”、“与支持的纠错编码方法相关的信息3803”、“与支持的预编码方法相关的信息7901”中的至少两个以上的信息。
在此,对“帧”、“子帧”进行说明。
图80表示帧的结构的一例。在图80中,横轴为时间。例如,在图80中,设帧包含前导码8001、控制信息码元8002和数据码元8003。(例如,帧“至少包含前导码8001”,或者“至少包含控制信息码元8002”,或者“至少包含前导码8001以及数据码元8003”,或者“至少包含前导码8001以及控制信息码元8002”,或者“至少包含前导码8001以及数据码元8003”,或者“至少包含前导码8001、控制信息码元8002以及数据码元8003”。)
而且,终端通过前导码8001或控制信息码元8002或数据码元8003中的任意一个码元发送接收能力通知码元。
另外,也可以将图80称为子帧。另外,也可以用帧、子帧以外的称呼方式。
如上所述,通过终端发送接收能力通知码元中包含的至少两个以上的信息,能够获得在实施方式A1、实施方式A2、实施方式A4、实施方式A11等中说明的效果。
结构例3:
例如图38的例子,在同一包中发送“与相位变更的解调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3601”、“与用于多个流的接收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3702”、“与支持的方式相关的信息3801”、“与多载波方式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3802”、“与支持的纠错编码方式相关的信息3803”中的至少两个以上的信息。
结构例4:
例如图79的例子,在同一包中发送“与相位变更的解调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3601”、“与用于多个流的接收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3702”、“与支持的方式相关的信息3801”、“与多载波方式对应/不对应相关的信息3802”、“与支持的纠错编码方式相关的信息3803”、“与支持的预编码方法相关的信息7901”中的至少两个以上的信息。
考虑图80的帧。而且,设帧是由“至少包含前导码8001以及数据码元8003”,或者“至少包含控制信息码元8002以及数据码元8003”,或者“至少前导码8001、控制信息码元8002、数据码元8003”构成。
此时,作为发送包的方法有两种。
第一方法:
数据码元8003由多个包构成。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数据码元8003发送接收能力通知码元中包含的至少两个以上的信息。
第二方法:
包由多个帧的数据码元发送。在这种情况下,由多个帧发送接收能力通知码元中包含的至少两个以上的信息。
如上所述,通过终端发送接收能力通知码元中包含的至少两个以上的信息,能够获得在实施方式A1、实施方式A2、实施方式A4、实施方式A11等中说明的效果。
另外,在图80中,称为“前导码”,但称呼方式不限于此。设“前导码”是包含“‘通信对方用于检测调制信号的码元或信号’、‘通信对方进行信道估计(传播环境估计)的码元或信号’、‘通信对方用于进行时间同步的码元或信号’、‘通信对方用于进行频率同步的码元或信号’、‘通信对方用于进行频率偏移的估计的码元或信号’”中的至少一个以上的码元或信号的码元。
另外,在图80中,称为“控制信息码元”,但称呼方式不限于此。设“控制信息码元”是包含“用于生成数据码元的纠错编码方式的信息”、“用于生成数据码元的调制方式的信息”、“构成数据码元的码元数的信息”、“与数据码元的发送方法相关的信息”、“数据码元以外需要传输到通信对方的信息”“数据码元以外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以上的信息的码元。
另外,发送前导码8001、控制信息码元8002、数据码元8003的顺序、即帧的构成方法不限于图80。
在实施方式A1、实施方式A2、实施方式A4、实施方式A11等中,终端发送接收能力通知码元,将终端的通信对方作为基站或AP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基站或AP发送接收能力通知码元,基站或AP的通信对方是终端。”另外,“也可以终端发送接收能力通知码元,终端的通信对方是终端。”另外,“也可以基站或AP发送接收能力通知码元,基站或AP的通信对方是基站或AP。”
另外,在对预编码后(加权合成后)的信号的相位变更处理中,若是在发送单载波方式的帧的情况和发送OFDM方式的帧的情况下,有时作为相位变更的周期N而使用不同的值。这是因为,例如,在配置于帧的数据码元的数目与单载波方式和OFDM方式不同的情况下,在单载波方式和OFDM方式中优选的相位变更的周期有可能不同。在上述说明中,说明了对预编码后(加权合成后)的信号的相位变更处理中的周期,但在不进行预编码(加权合成)的处理的情况下,关于对映射后的信号的相位变更处理中的周期,在单载波方式和OFDM方式中使用不同的值即可。
(实施方式C2)
对实施方式B3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对基站或AP发送的前导码、控制信息码元的构成方法、以及作为基站或AP的通信对方的终端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在实施方式A8中说明的那样,作为基站或AP的发送装置的结构,采用图1或图44的结构。但是,基站的发送装置也可以是能够实施与具备图1的“一个纠错编码部”的结构、具有图44的“多个纠错编码部”的结构的两者对应的纠错编码的结构。
并且,图1、图44的无线部107_A、无线部107_B具有图55的结构,具有能够选择性地切换单载波方式和OFDM方式的特征。另外,关于图55的详细动作,在实施方式A8中进行了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图88表示基站或AP发送的发送信号的帧结构的一例,设横轴为时间。
基站或AP首先发送前导码8801,然后,发送控制信息码元(头块)8802、数据码元8803。
前导码8801是作为基站或AP的通信对方的终端的接收装置用于进行基站或AP发送了的调制信号的信号检测、帧同步、时间同步、频率同步、频率偏移估计、信道估计等的码元,例如,由对于基站和终端而言已知的PSK的码元构成。
控制信息码元(或者称为头块。)8802是用于传输与数据码元8803相关的控制信息的码元,例如,设数据码元8803的发送方法例如包含“单载波方式还是OFDM方式的信息”、“是单流发送还是多个流发送的信息”、“调制方式的信息”、“生成数据码元时所使用的纠错编码方式的信息(例如,纠错编码的信息、码长的信息、纠错编码的编码率的信息)”。另外,控制信息码元(或者称为头块。)8802也可以包含发送的数据长度的信息等的信息。
数据码元8803是基站或AP用于发送数据的码元,关于发送方法,通过单载波方式、OFDM方式中的任意一个发送,另外,能够进行数据码元8803的调制方式、纠错编码方法、SISO或者MIMO传输的切换。
另外,图88的帧结构是一例,不限于该帧结构。另外,也可以在前导码8801、控制信息码元8802、数据码元8803中包含其他码元。例如,在数据码元中也可以包含导频码元、参考码元。
如实施方式B3中说明的那样,“设在数据码元中,在信号处理部106具有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图59、图60、图61、图62、图63、图64、图65、图66、图67中的任意一个时,在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相位变更部5901A、相位变更部5901B中能够切换进行相位变更、不进行相位变更。”
因此,作为包含在基站或AP所发送的图88的控制信息码元(头块)8802中的信息,设存在表10所示的v3的比特、表11所示的v4的比特。
并且,新生成如下定义的v5的比特,设使其包含在基站或AP发送的图88的控制信息码元(头块)8802中。
【表12】
表12的解释如下。
·在发送图88的数据码元8803时,使用多个天线将多个调制信号在相同频率、相同时间发送,信号处理部106具有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图59、图60、图61、图62、图63、图64、图65、图66、图67中的任意一个时,在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相位变更部5901A、相位变更部5901B中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在加权合成部203中,若使用相位变更方法#1进行相位变更,则设定为“v5=0”,基站发送“v5”。在发送图88的数据码元8803时,使用多个天线将多个调制信号在相同频率、相同时间发送,信号处理部106具有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图59、图60、图61、图62、图63、图64、图65、图66、图67中的任意一个时,在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相位变更部5901A、相位变更部5901B中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在加权合成部203中,若使用相位变更方法#2进行相位变更,则设定为“v5=1”,基站发送“v5”。
使用实施方式B1说明一例。
作为第一例,将如以下那样设定式(209)所示的λ(i)-λ(i-1)的情况设为相位变更方法#1。
【数学式216】
并且,将如以下那样设定式(209)所示的λ(i)-λ(i-1)的情况设为相位变更方法#2。
【数学式217】
λ(i)-λ(i-1)=π弧度 式(217)
作为第二例,将如以下那样设定式(214)所示的ρ(i)-ρ(i-1)的情况设为相位变更方法#1。
【数学式218】
并且,将如以下那样设定式(214)所示的ρ(i)-ρ(i-1)的情况设为相位变更方法#2。
【数学式219】
ρ(i)-ρ(i-1)=π弧度 式(219)
另外,作为相位变更方法#1、相位变更方法#2的方式,不限于上述方式,在相位变更方法#1和相位变更方法#2中,相位变更的方法不同即可。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说明了相位变更方法为1处的例子,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在2处以上的相位变更部中进行相位变更。
在上述的例子中,相位变更方法#1是在电波的传播环境为直达波主导的环境以及多路径环境中,成为作为通信对象的终端的接收质量提高的相位变更方法,相位变更方法#2是在电波的环境特别是在多路径环境中,成为作为通信对象的终端的接收质量提高的相位变更方法。
因此,通过基站按照v5的设定值,对电波的传播环境优选地变更相位变更方法,从而能够获得如下效果:作为通信对方的终端能够获得接收质量提高这样的效果。
以下,说明基站发送在实施方式B3中记载的v1、v2、v3、v4并且发送上述记载的v5的情况的动作例。
例如,在基站中进行MIMO传输即设定为v2=1,且不周期性地/有规则地进行相位变更即设定为v3=0的情况下,v5的信息无效(v5可以设定为0,也可以设定为1。)。
然后,在基站中进行MIMO传输即设定为v2=1,且周期性地/有规则地进行相位变更即设定为v3=0的情况下,v5的信息有效。另外,关于v5的解释,如表12所示。
因此,在作为基站的通信对方的终端获得v2是v2=0即识别为单流发送的情况下,使用至少除去与v5对应的比特的控制信息,决定数据码元8803的解调方法。
此外,作为基站的通信对方的终端获得v2是v2=1即识别为MIMO发送,并且,在获得v3是v3=0即判断为不周期性地/有规则地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使用至少除去与v5对应的比特的控制信息,决定数据码元8803的解调方法。
然后,作为基站的通信对方的终端获得v2是v2=1即识别为MIMO发送,并且,在获得v3是v3=1即判断为周期性地/有规则地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使用包含与v5对应的比特的控制信息,决定数据码元8803的解调方法。
基站或AP以及作为基站或AP的通信对方的终端通过进行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动作,基站或AP和终端能够准确地进行通信,由此,能够获得如下效果:数据接收质量提高、数据的传输速度提高。
(实施方式C3)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实施方式C2的变形例。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数据码元的发送方法,在选择MIMO方式(多个流发送)且单载波方式时,信号处理部106具备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图59、图60、图61、图62、图63、图64、图65、图66、图67中的任意一个时,在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相位变更部5901A、相位变更部5901B中不进行相位变更。”并且,“作为数据码元的发送方法,在选择MIMO传输(多个流发送)且OFDM方式时,信号处理部106具备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图59、图60、图61、图62、图63、图64、图65、图66、图67中的任意一个时,设在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相位变更部5901A、相位变更部5901B中能够切换进行相位变更、不进行相位变更。”
对此时的v5的处理进行说明。
“作为数据码元的发送方法,在选择MIMO方式(多个流发送)且单载波方式时,信号处理部106具备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图59、图60、图61、图62、图63、图64、图65、图66、图67中的任意一个时,设在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相位变更部5901A、相位变更部5901B中不进行相位变更。”
因此,在基站或AP设定为“v1=0”,在设图88的数据码元的传输方式为单载波方式的情况下,(v2与“0”、“1”无关)v5的信息无效。(v5可以设定为0,也可以设定为1。)(而且,图88的数据码元是单载波方式的调制信号,或者具备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图59、图60、图61、图62、图63、图64、图65、图66、图67中的任意一个时,在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相位变更部5901A、相位变更部5901B中发送不进行相位变更的MIMO方式的多个调制信号。另外,基站或AP也可以是不具备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相位变更部5901A的结构。)
另一方面,“作为数据码元的发送方法,在选择MIMO传输(多个流发送)且OFDM方式时,信号处理部106具备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8、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图59、图60、图61、图62、图63、图64、图65、图66、图67中的任意一个时,设在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相位变更部5901A、相位变更部5901B中能够切换进行相位变更、不进行相位变更。”
因此,基站或AP设定为“v1=1”,设图88的数据码元的传输方式为OFDM,设定为“v2=0”(或者v21=0、v22=0),在发送图88的数据码元8803时,在发送单流的情况下,v5的信息无效(v5可以设定为0,也可以设定为1。)(此时,基站或AP发送单流的调制信号。)
然后,基站或AP设定为“v1=1”,设图88的数据码元的传输方式为OFDM,设定为“v2=1”(或者,v21和v22设定为“v21=0且v22=0”以外),在发送图88的数据码元8803时,使用多个天线在相同频率、相同时间发送多个调制信号的情况下,“基站或AP与进行相位变更对应”、且“作为基站或AP的通信对方的终端即使在进行了相位变更的情况下也能够接收的情况”v5的信息有可能成为有效。
并且,基站或AP在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相位变更部5901A、相位变更部5901B中不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v5的信息无效,可以将v5设定为“0”,也可以设定为“1”。(然后,基站发送“v5”的信息。)
然后,基站或AP包含在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相位变更部5901A、相位变更部5901B中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v5的信息有效,在相位变更部中,若使用相位变更方法#1进行相位变更,则设定为v5=0,基站发送v5。另外,在相位变更部中,若使用相位变更方法#2进行相位变更,则设定为v5=1,基站发送v5。
另外,“关于作为基站或AP的通信对方的终端即使在进行了相位变更的情况下是否能够接收”的判断,如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那样,因此省略说明。另外,在基站或AP不与进行相位变更对应的情况下,基站或AP不具备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相位变更部5901A、相位变更部5901B。
接着,对作为基站的通信对方的终端的动作例进行说明。
考虑仅能够解调单载波方式的调制信号的终端。此时,终端判断由控制信息解调部(控制信息检测部)809获得的v5的信息(v5的比特)无效(不需要v5的信息(v5的比特))。因此,信号处理部911不发送基站或AP在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相位变更部5901A、相位变更部5901B中进行了相位变更时生成的调制信号,因此不进行与此对应的信号处理,进行与其他方式的信号处理对应的解调/解码的动作,获得接收数据812并输出。
具体而言,终端若接收从基站或AP等其他通信装置发送的信号,则基于前导码8801以及控制信息码元8802,判断数据码元8803是“OFDM方式的调制信号还是单载波方式的调制信号”。在判断为是OFDM方式的调制信号的情况下,终端不具备对数据码元8803进行解调的功能,因此不进行数据码元8803的解调。另一方面,在判断为是单载波方式的调制信号的情况下,终端实施数据码元8803的解调。此时,终端基于由控制信息解码部(控制信息检测部)809获得的信息决定数据码元8803的解调方法。这里,由于单载波方式的调制信号不被周期性地/有规则地实施相位变更,所以终端使用由控制信息解码部(控制信息检测部)809获得的控制信息中的、至少“除了与(信息v3以及)信息v5对应的比特之外的”控制信息,决定数据码元8803的解调方法。
当基站或AP发送了在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相位变更部5901A、相位变更部5901B中进行了相位变更时生成的调制信号时,在控制信息解码部(控制信息检测部)809中根据v1判断为“OFDM方式的调制信号”的情况下,与该调制信号的解调对应的终端判断为v5的信息(v5的比特)有效。
因此,控制信息解码部(控制信息检测部)809基于包含v5的信息(v4的比特)的控制信息,决定数据码元8803的解调方法。并且,通过基于所决定的解调方法的方法,信号处理部811进行解调/解码的动作。
在基站或AP发送了在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相位变更部5901A、相位变更部5901B中进行了相位变更时生成的调制信号的情况下,与该调制信号的解调对应的终端在控制信息解码部(控制信息检测部)809中根据v1判断为“单载波方式的调制信号”的情况下,判断为v5的信息(v5的比特)无效(不需要v5的信息(v5的比特))。
因此,控制信息解码部(控制信息检测部)809使用至少“除了与(信息v3以及)信息v5对应的比特之外的”控制信息,决定数据码元8803的解调方法。并且,通过基于所决定的解调方法的方法,信号处理部811进行解调/解码的动作。
基站或AP以及作为基站或AP的通信对方的终端通过进行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动作,基站或AP和终端能够准确地进行通信,由此,能够获得如下的效果:数据接收质量提高、数据的传输速度提高。另外,基站或AP在使用OFDM方式发送多个流时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在直达波主导的环境下,作为通信对方的终端也能够获得数据接收质量提高的效果。
(实施方式C4)
对实施方式B2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对设“将映射后的信号201A(s1(t))设为QPSK(或者π/2相移QPSK)、将映射后的信号201B(s2(t))设为QPSK(或π/2相移QPSK)”时的加权合成部203中的预编码方法进行说明。(另外,在实施方式B2中,也可以使用π/2相移QPSK来代替QPSK。)
图1的信号处理部106的结构是在例如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59、图60中的任意一个的情况下,例如,作为在加权合成部203中使用的预编码矩阵F的例子,给出下式。
【数学式220】
或者,
【数学式221】
或者,
【数学式222】
或者,
【数学式223】
或者,
【数学式224】
或者,
【数学式225】
另外,β可以是实数,也可以是虚数。其中,设β不为0(零)。另外,θ11为实数,θ21为实数。
在加权合成部203中,在使用式(220)至式(225)中的任意一个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的情况下,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A、204B的同相-正交Q平面中的信号点不会重叠,另外,信号点间的距离变大。因此,在基站或AP发送发送信号108_A、108_B,且在通信对方的终端中发送信号108_A或发送信号108_B的任意一个的接收功率低的情况下,若考虑上述的信号点的状态,则能够获得终端的数据接收质量提高的效果。
另外,设预编码矩阵F如以下所示。
【数学式226】
另外,设a、b、c、d可以用虚数定义(但也可以是实数。)此时,在式(220)至式(225)中,由于a的绝对值、b的绝对值、c的绝对值和d的绝对值相等,因此能够获得如下效果:能够获得分集增益的可能性高的效果。
另外,在上述的说明中,作为基站或AP的图1的发送装置中的信号处理部106的结构,记述了“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59、图60中的任意一个”,但在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59、图60中的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相位变更部209A、相位变更部209B中,也可以不进行相位变更。此时,对于所输入的信号,不进行相位变更而直接输出。例如,(在图2中)相位变更部205B中,在不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信号204B相当于信号206B。并且,在相位变更部209B中,在不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信号208B相当于信号210B。另外,在相位变更部205A中,在不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信号204A相当于信号206A。并且,在相位变更部209A中,在不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信号208A相当于信号210B。
也可以不存在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相位变更部209A、相位变更部209B。例如,(在图2中)没有相位变更部205B的情况下,插入部207B的输入206B相当于信号204B。另外,在没有相位变更部209B的情况下,信号210B相当于信号208B。另外,在没有相位变更部205A的情况下,插入部207A的输入206A相当于信号204A。而且,在没有相位变更部209A的情况下,信号210A相当于信号208A。
如上所述,若设定预编码矩阵,则能够获得作为基站或AP的通信对方的终端的数据接收质量提高的效果。另外,本实施方式能够与包含实施方式B1的其他实施方式组合而实施。
(实施方式C5)
对实施方式B2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对“将映射后的信号201A(s1(t))设为16QAM(或者π/2相移16QAM)、将映射后的信号201B(s2(t))设为16QAM(或者π/2相移16QAM)”时的加权合成部203中的预编码方法进行说明。
图1的信号处理部106的结构例如在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59、图60中的任意一个的情况下,例如,作为在加权合成部203中使用的预编码矩阵F的例子,给出下式。
【数学式227】
或者,
【数学式228】
或者,
【数学式229】
作为第一方法,在式(227)、式(228)、式(229)中,α设为:
【数学式230】
β可以是实数,也可以是虚数,θ11是实数,θ21是实数,δ是实数。
作为第二方法,在式(227)、式(228)、式(229)中,α设为:
【数学式231】
β可以是实数,也可以是虚数,θ11是实数,θ21是实数,δ是实数。
在加权合成部203中,使用使用了式(227)的第一方法、使用了式(228)的第一方法、使用了式(229)的第一方法、使用了式(227)的第二方法、使用了式(228)的第二方法、使用了式(229)的第二方法中的任意一个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的情况下,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A、204B的同相I-正交Q平面中的信号点不会重叠,另外,信号点间的距离变大。因此,在基站或AP发送发送信号108_A、108_B,且在通信对方的终端中,在发送信号108_A或发送信号108_B中的任意一个的接收功率低的情况下,若考虑上述的信号点的状态,则能够获得终端的数据接收质量提高的效果。
另外,预编码矩阵F如式(226)所示。此时,使用了式(227)的第一方法、使用了式(228)的第一方法、使用了式(229)的第一方法、使用了式(227)的第二方法、使用了式(228)的第二方法、使用了式(229)的第二方法,由于a的绝对值、b的绝对值、c的绝对值、d的绝对值没有大的差,所以能够获得如下效果:能够获得分集增益的可能性高的效果。
另外,在上述的说明中,作为基站或AP的图1的发送装置中的信号处理部106的结构,记载了“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59、图60中的任意一个”,但在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59、图60中的相位变更部205A,在相位变更部205B、相位变更部209A、相位变更部209B中,也可以不进行相位变更。此时,对于所输入的信号,不进行相位变更而直接输出。例如,(在图2中)相位变更部205B中,在不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信号204B相当于信号206B。并且,在相位变更部209B中,在不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信号208B相当于信号210B。另外,在相位变更部205A中,在不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信号204A相当于信号206A。并且,在相位变更部209A中,在不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信号208A相当于信号210A。
也可以不存在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相位变更部209A、相位变更部209B。例如,(在图2中)没有相位变更部205B的情况下,插入部207B的输入206B相当于信号204B。另外,在没有相位变更部209B的情况下,信号210B相当于信号208B。另外,在没有相位变更部205A的情况下,插入部207A的输入206A相当于信号204A。而且,在没有相位变更部209A的情况下,信号210A相当于信号208A。
如上所述,若设定预编码矩阵,则能够获得作为基站或AP的通信对方的终端的数据接收质量提高的效果。另外,本实施方式能够与包含实施方式B1的其他实施方式组合而实施。
(实施方式C6)
对实施方式B2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对“将映射后的信号201A(s1(t))设为64QAM(或者π/2相移64QAM)、将映射后的信号201B(s2(t))设为64QAM(或π/2相移64QAM)”时的加权合成部203中的预编码方法进行说明。
图1的信号处理部106的结构在例如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59、图60中的任意一个的情况下,例如,作为在加权合成部203中使用的预编码矩阵F的例子,给出下式。
【数学式232】
或者,
【数学式233】
或者,
【数学式234】
作为第一方法,在式(232)、式(233)、式(234)中,α设为:
【数学式235】
β可以是实数,也可以是虚数,θ11是实数,θ21是实数,δ是实数。
作为第二方法,在式(232)、式(233)、式(234)中,α设为:
【数学式236】
β可以是实数,也可以是虚数,θ11是实数,θ21是实数,δ是实数。
在加权合成部203中,使用使用了式(232)的第一方法、使用了式(233)的第一方法、使用了式(234)的第一方法、使用了式(232)的第二方法、使用了式(233)的第二方法、使用了式(234)的第二方法中的任意一个预编码矩阵进行了预编码的情况,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A、204B的同相I-正交Q平面中的信号点不会重叠,另外,信号点间的距离变大。因此,在基站或AP发送发送信号108_A、108_B,且在通信对方的终端中,在发送信号108_A或发送信号108_B中的任意一个的接收功率低的情况下,若考虑上述的信号点的状态,则能够获得终端的数据接收质量提高的效果。
另外,预编码矩阵F如式(226)所示。此时,在使用了式(232)的第一方法、使用了式(233)的第一方法、使用式(234)的第一方法、使用式(232)的第二方法、使用式(233)的第二方法、使用式(234)的第二方法中,由于a的绝对值、b的绝对值、c的绝对值、d的绝对值没有大的差,所以能够获得如下效果:能够获得分集增益的可能性高。
另外,在上述的说明中,作为基站或AP的图1的发送装置中的信号处理部106的结构,记载了“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59、图60中的任意一个”,但在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59、图60中的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相位变更部209A、相位变更部209B中也可以不进行相位变更。此时,对于所输入的信号,不进行相位变更而直接输出。例如,(在图2中)相位变更部205B中,在不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信号204B相当于信号206B。并且,在相位变更部209B中,在不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信号208B相当于信号210B。另外,在相位变更部205A中,在不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信号204A相当于信号206A。并且,在相位变更部209A中,在不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信号208A相当于信号210B。
也可以不存在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相位变更部209A、相位变更部209B。例如,(在图2中)没有相位变更部205B的情况下,插入部207B的输入206B相当于信号204B。另外,在没有相位变更部209B的情况下,信号210B相当于信号208B。另外,在没有相位变更部205A的情况下,插入部207A的输入206A相当于信号204A。而且,在没有相位变更部209A的情况下,信号210A相当于信号208A。
如上所述,若设定预编码矩阵,则能够获得作为基站或AP的通信对方的终端的数据接收质量提高的效果。另外,本实施方式能够与包含实施方式B1的其他实施方式组合而实施。
(实施方式C7)
对实施方式B2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对“将映射后的信号201A(s1(t))设为16QAM(或者π/2相移16QAM)、将映射后的信号201B(s2(t))设为16QAM(或者π/2相移16QAM)”时的加权合成部203中的预编码方法进行说明。
图1的信号处理部106的结构在例如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59、图60中的任意一个的情况下,例如,作为在加权合成部203中使用的预编码矩阵F的例子,给出下式。
【数学式237】
或者,
【数学式238】
或者,
【数学式239】
作为第一方法,在式(237)、式(238)、式(239)中,α设为:
【数学式240】
α=4…式(240)
β可以是实数,也可以是虚数,θ11是实数,θ21是实数,δ是实数。
作为第二方法,在式(237)、式(238)、式(239)中,α设为:
【式241】
β可以是实数,也可以是虚数,θ11是实数,θ21是实数,δ是实数。
在加权合成部203中,使用使用了式(237)的第一方法、使用了式(238)的第一方法、使用了式(239)的第一方法、使用了式(237)的第二方法、使用了式(238)的第二方法、使用式(239)的第二方法中的任意一个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的情况下,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A、204B的同相I-正交Q平面中的信号点不会重叠,另外,信号点间的距离变大。因此,在基站或AP发送发送信号108_A、108_B,且在通信对方的终端中,在发送信号108_A或发送信号108_B的任意一个的接收功率低的情况下,若考虑上述的信号点的状态,则能够获得终端的数据接收质量提高的效果。
另外,在上述的说明中,作为基站或AP的图1的发送装置中的信号处理部106的结构,记载了“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59、图60中的任意一个”,但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59、图60中的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相位变更部209A、相位变更部209B中也可以不进行相位变更。此时,对于所输入的信号,不进行相位变更而直接输出。例如,(在图2中)相位变更部205B中,在不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信号204B相当于信号206B。并且,在相位变更部209B中,在不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信号208B相当于信号210B。另外,在相位变更部205A中,在不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信号204A相当于信号206A。并且,在相位变更部209A中,在不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信号208A相当于信号210B。
也可以不存在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相位变更部209A、相位变更部209B。例如,(在图2中)没有相位变更部205B的情况下,插入部207B的输入206B相当于信号204B。另外,在没有相位变更部209B的情况下,信号210B相当于信号208B。另外,在没有相位变更部205A的情况下,插入部207A的输入206A相当于信号204A。而且,在没有相位变更部209A的情况下,信号210A相当于信号208A。
如上所述,若设定预编码矩阵,则能够获得作为基站或AP的通信对象的终端的数据接收质量提高的效果。另外,本实施方式能够与包含实施方式B1的其他实施方式组合而实施。
(实施方式C8)
对实施方式B2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对“将映射后的信号201A(s1(t))设为64QAM(或者π/2相移64QAM)、将映射后的信号201B(s2(t))设为64QAM(或π/2相移64QAM)”时的加权合成部203中的预编码方法进行说明。
图1的信号处理部106的结构在例如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59、图60中的任意一个的情况下,例如,作为在加权合成部203中使用的预编码矩阵F的例子,给出下式。
【数学式242】
或者,
【数学式243】
或者,
【数学式244】
作为第一方法,在式(242)、式(243)、式(244)中,α设为:
【数学式245】
α=8…式(245)
β可以是实数,也可以是虚数,θ11是实数,θ21是实数,δ是实数。
作为第二方法,在式(242)、式(243)、式(244)中,α设为:
【数学式246】
β可以是实数,也可以是虚数,θ11是实数,θ21是实数,δ是实数。
在加权合成部203中,使用使用了式(242)的第一方法、使用了式(243)的第一方法、使用了式(244)的第一方法、使用了式(242)的第二方法、使用了式(243)的第二方法、使用了式(244)的第二方法中的任意一个预编码矩阵进行预编码的情况下,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A、204B的同相I-正交Q平面中的信号点不会重叠,另外,信号点间的距离变大。因此,在基站或AP发送发送信号108_A、108_B,且在通信对方的终端中,在发送信号108_A或发送信号108_B的任意一个的接收功率低的情况下,若考虑上述的信号点的状态,则能够获得终端的数据接收质量提高的效果。
另外,在上述的说明中,作为基站或AP的图1的发送装置中的信号处理部106的结构,记载了“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59、图60中的任意一个”,但在图2、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59、图60中的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相位变更部209A、相位变更部209B中也可以不进行相位变更。此时,对于所输入的信号,不进行相位变更而直接输出。例如,(在图2中)相位变更部205B中,在不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信号204B相当于信号206B。并且,在相位变更部209B中,在不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信号208B相当于信号210B。另外,在相位变更部205A中,在不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信号204A相当于信号206A。并且,在相位变更部209A中,在不进行相位变更的情况下,信号208A相当于信号210B。
也可以不存在相位变更部205A、相位变更部205B、相位变更部209A、相位变更部209B。例如,(在图2中)没有相位变更部205B的情况下,插入部207B的输入206B相当于信号204B。另外,在没有相位变更部209B的情况下,信号210B相当于信号208B。另外,在没有相位变更部205A的情况下,插入部207A的输入206A相当于信号204A。而且,在没有相位变更部209A的情况下,信号210A相当于信号208A。
如上所述,若设定预编码矩阵,则能够获得作为基站或AP的通信对象的终端的数据接收质量提高的效果。另外,本实施方式能够与包含实施方式B1的其他实施方式组合而实施。
(实施方式D1)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基于基站或AP的发送装置中的实施方式B2的信号处理方法的优选例。
假设基站或AP与终端进行通信。此时,在图90中表示基站或AP的发送装置的结构的一例。在图90中,对与图1同样地动作的部分标注相同编号,省略详细的说明。
纠错编码部102将数据101以及控制信号100作为输入,基于与控制信号100中包含的纠错编码相关的信息,进行纠错编码,输出编码数据103。
映射部104将编码数据103、控制信号1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100中包含的调制信号的信息,进行与调制方式对应的映射,输出映射后的信号(基带信号)105_1。
信号处理部106,映射部106将映射后的信号105_1、信号组110、控制信号1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进行信号处理,输出信号处理后的信号106_A。
无线部107_A将信号处理后的信号106_A、控制信号1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100,对信号处理后的信号106_A实施处理,输出发送信号108_A。然后,发送信号108_A作为电波从天线#A(109_A)输出。
图91表示了图90中的信号处理部106的结构的一例。另外,在图91中,对与图2同样地动作的部分标注相同编号,省略详细的说明。
加权合成部(预编码部)203将映射后的信号201A(相当于图90的映射后的信号105_1)、以及控制信号200(相当于图90的控制信号1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200进行加权合成(预编码),输出加权后的信号204A。
此时,将映射后的信号201A表示为s1(t),将加权后的信号204A表示为z1(t)。另外,t作为一例而设为时间。(s1(t)、z1(t)设为以复数来定义。(因此,也可以是实数))
于是,加权合成部203对映射后的信号201A的s1(t)的2个码元s1(2i-1)以及s1(2i)进行加权合成,输出加权后的信号204A的z1(t)的2个码元z1(2i-1)以及z1(2i)。具体而言,进行以下的运算。
【数学式247】
另外,F成为用于加权合成的矩阵,a、b、c、d能够以复数进行定义,因此,设a、b、c、d以复数进行定义。(也可以是实数)另外,设i是码元编号(另外,这里,设i是1以上的整数)。
插入部207A将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A、导频码元信号(pa(t))(t:时间)(251A)、前导码信号252、控制信息码元信号253、控制信号200作为输入,基于控制信号中包含的帧结构的信息,输出基于帧结构的基带信号208A。
图92是图90的发送装置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的一例,横轴为时间。设9201是前导码,例如,设是接收图90的发送装置发送的调制信号的接收装置用于实施时间同步、帧同步、信号检测、频率同步、频率偏移估计等的码元。9202是控制信息码元,例如,设是用于传输数据码元的调制方式、纠错编码方式、发送方法等控制信息的码元。
9203是数据码元,是用于传输上述z1(2i-1)、z1(2i)的码元。在图92的帧结构的情况下,由于是单载波方式的帧结构,所以z1(2i-1)、z1(2i)在时间方向上依次配置。例如,以z1(2i-1)、z1(2i)的顺序在时间方向上配置码元。另外,图90的发送装置也可以具备用于交替码元的顺序的交织器,根据码元的顺序的交替,z1(2i-1)、z1(2i)也可以不在时间上相邻。另外,在图92中,虽然不包含导频码元,但也可以在帧中包含导频码元,而且,也可以在帧中包含图92所示的码元以外的码元。
图93是与图90的发送装置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图92不同的帧结构的一例,横轴为频率,纵轴为时间。9301是导频码元,例如,设接收图90的发送装置发送的调制信号的接收装置是用于实施信道估计等的码元。9303是其他码元,例如,设为包含前导码、控制信息码元等的码元。前导码是接收图90的发送装置发送的调制信号的接收装置用于实施时间同步、帧同步、信号检测、频率同步、频率偏移估计等的码元,设控制信息码元是用于在数据码元中传输调制方式、纠错编码方式、发送方法等控制信息的码元。
9302是数据码元,是用于传输上述z1(2i-1)、z1(2i)的码元。在图93的帧结构的情况下,例如是OFDM等多载波传输方式的帧结构,所以z1(2i-1)、z1(2i)可以在时间方向上依次配置,也可以在频率方向上依次配置。另外,图90的发送装置也可以具备用于交替码元的顺序的交织器,根据码元的顺序的交替,z1(2i-1)、z1(2i)也可以不在时间上相邻,另外,z1(2i-1)、z1(2i)也可以不在频率上相邻。而且,也可以在帧中包含图93所示的码元以外的码元。
在图90的信号处理部106的结构为图91时,对图91的加权合成部203中的加权合成方法的优选例进行说明。
作为第一例,对设“将映射后的信号201A(s1(t))设为BPSK((Binary Phase ShiftKeying:二进制相移键控)”时、或者“将映射后的信号201A(s1(t))设为π/2相移BPSK”时的图91的加权合成部203中的预编码方法进行说明。
考虑在图91的加权合成部203中使用的用于加权合成的矩阵F、或者F(i)仅由实数构成的情况。例如,将用于加权合成的矩阵F设为下式。
【数学式248】
例如,在BPSK时,同相I-正交Q平面中的预编码后的信号的信号点是如图86的信号点8601、8602、8603那样存在3点(1点是信号点重叠)。
在这样的状态下,如图1所示,考虑发送z1(2i-1)、z1(2i)并且在通信对方的终端中z1(2i-1)、或者z1(2i)中的任意一个的接收功率低的情况。
此时,如图86所示,由于仅存在3点的信号点,所以产生数据接收质量差的问题。考虑到这一点,提出了用于加权合成的矩阵F不仅由实数的要素构成的方法。作为例子,给出如下用于加权合成的矩阵F。
【数学式249】
或者,
【数学式250】
或者,
【数学式251】
或者,
【数学式252】
或者,
【数学式253】
或者,
【数学式254】
或者,
【数学式255】
或者,
【数学式256】
或者,
【数学式257】
或者,
【数学式258】
或者,
【数学式259】
或者,
【数学式260】
或者,
【数学式261】
或者,
【数学式262】
或者,
【数学式263】
或者,
【数学式264】
或者,
【数学式265】
或者,
【数学式266】
另外,α可以是实数,也可以是虚数。其中,设α不为0(零)。
在图91的加权合成部203中,在使用式(249)至式(266)中的任意一个的用于加权合成的矩阵进行加权合成的情况下,设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A的同相I-正交Q平面中的信号点如图87的信号点8701、8702、8703、8704那样排列。因此,在基站或AP发送发送信号108_A,且在通信对方的终端中在z1(2i-1)或者z1(2i)的任意一个的接收功率低的情况下,若考虑图87的状态,则能够获得终端的数据接收质量提高的效果。
接着,作为第二例,对“将映射后的信号201A(s1(t))设为QPSK(Quadrature PhaseShift Keying)”时的加权合成部203中的加权合成方法的优选例进行说明。
在图90的信号点处理部106的结构为图91时,例如,作为用于在加权合成部203中使用的加权合成的矩阵F的例子,给出下式。
【数学式267】
或者,
【数学式268】
或者,
【数学式269】
或者,
【数学式270】
或者,
【数学式271】
或者,
【数学式272】
【数学式273】
或者,
【数学式274】
或者,
【数学式275】
或者,
【数学式276】
或者,
【数学式277】
或者,
【数学式278】
【数学式279】
或者,
【数学式280】
或者,
【数学式281】
【数学式282】
或者,
【数学式283】
或者,
【数学式284】
【数学式285】
或者,
【数学式286】
或者,
【数学式287】
【数学式288】
或者,
【数学式289】
或者,
【数学式290】
另外,β可以是实数,也可以是虚数。其中,设β不为0(零)。
在图91的加权合成部203中,在使用式(267)至式(290)的任一个的加权合成用的矩阵进行加权合成的情况下,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A的同相I-正交Q平面中的信号点不会重叠,另外,信号点间的距离变大。因此,在基站或AP发送发送信号108_A且在通信对方的终端中,在z1(2i-1)或者z1(2i)的任意一个的接收功率低的情况下,若考虑上述的信号点的状态,则能够获得终端的数据接收质量提高的效果。
如上所述,当设定用于加权合成的矩阵时,能够获得作为基站或AP的通信对方的终端的数据接收质量提高的效果。另外,本实施方式能够与其他实施方式组合来实施。
(实施方式D2)
对实施方式D1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对“将映射后的信号201A(s1(t))设为QPSK(或者π/2相移QPSK)”时的图91的加权合成部203中的加权合成方法进行说明。(另外,在实施方式D1中,也可以使用π/2相移QPSK来代替QPSK。)
在图90的信号处理部106的结构为图91时,例如,作为用于在加权合成部203中使用的加权合成的矩阵F的例子,给出下式。
【数学式291】
或者,
【数学式292】
或者,
【数学式293】
或者,
【数学式294】
或者,
【数学式295】
或者,
【数学式296】
另外,β可以是实数,也可以是虚数。其中,设β不为0(零)。另外,θ11为实数,θ21为实数。
在图91的加权合成部203中,在使用式(291)至式(296)中的任意一个加权合成用的矩阵进行加权合成的情况下,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A的同相I-正交Q平面中的信号点不会重叠,另外,信号点间的距离变大。因此,在基站或AP发送发送信号108_A,且在通信对方的终端中在z1(2i-1)或者z1(2i)的任意一个的接收功率低的情况下,若考虑上述的信号点的状态,则能够获得终端的数据接收质量提高的效果。
另外,设用于加权合成的矩阵F如下所示。
【数学式297】
另外,设a、b、c、d可以用虚数定义(但也可以是实数。)此时,在式(291)至式(296)中,由于a的绝对值、b的绝对值、c的绝对值、d的绝对值相等,所以能够获得如下效果:能够获得分集增益的可能性高。
如上所述,当设定用于加权合成的矩阵时,能够获得作为基站或AP的通信对方的终端的数据接收质量提高的效果。另外,本实施方式能够与其他实施方式组合来实施。
(实施方式D3)
对实施方式D1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对“将映射后的信号201A(s1(t))设为16QAM(或者π/2相移16QAM)”时的图91的加权合成部203中的加权合成方法进行说明。
在图90的信号处理部106的结构为图91时,例如,作为用于在加权合成部203中使用的加权合成的矩阵F的例子,给出下式。
【数学式298】
或者,
【数学式299】
或者,
【数学式300】
作为第一方法,在式(298)、式(299)、式(300)中,α设为:
【数学式301】
β可以是实数,也可以是虚数,θ11是实数,θ21是实数,δ是实数。
作为第二方法,在式(298)、式(299)、式(300)中,α设为:
【数学式302】
β可以是实数,也可以是虚数,θ11是实数,θ21是实数,δ是实数。
在加权合成部203中,在利用使用了式(227)的第一方法、使用了式(228)的第一方法、使用了式(229)的第一方法、使用了式(227)的第二方法、使用了式(228)的第二方法、使用了式(229)的第二方法中的任意一个的加权合成的矩阵进行加权合成的情况下,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A的同相I-正交Q平面中的信号点不会重叠,另外,信号点间的距离变大。因此,在基站或AP发送发送信号108_A且在通信对方的终端中,在z1(2i-1)或者z1(2i)的任意一个的接收功率低的情况下,若考虑上述的信号点的状态,则能够获得终端的数据接收质量提高的效果。
另外,设用于加权合成的矩阵F如式(297)所示。此时,在使用了式(298)的第一方法、使用了式(299)的第一方法、使用了式(300)的第一方法、使用了式(298)的第二方法、使用了式(299)的第二方法、使用了式(300)的第二方法中,由于a的绝对值、b的绝对值、c的绝对值、d的绝对值没有大的差,所以能够获得如下效果:能够获得分集增益的可能性高。
如上所述,当设定用于加权合成的矩阵时,能够获得作为基站或AP的通信对方的终端的数据接收质量提高的效果。另外,本实施方式能够与其他实施方式组合来实施。
(实施方式D4)
对实施方式D1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对“将映射后的信号201A(s1(t))设为64QAM(或π/2相移64QAM)”时的图91的加权合成部203中的加权合成方法进行说明。
在图90的信号处理部106的结构为图91时,例如,作为在加权合成部203中使用的用于加权合成的矩阵F的例子,给出下式。
【数学式303】
或者,
【数学式304】
或者,
【数学式305】
作为第一方法,在式(303)、式(304)、式(305)中,α设为:
【数学式306】
β可以是实数,也可以是虚数,θ11是实数,θ21是实数,δ是实数。
作为第二方法,在式(303)、式(304)、式(305)中,α设为:
【数学式307】
β可以是实数,也可以是虚数,θ11是实数,θ21是实数,δ是实数。
在加权合成部203中,在利用使用了式(303)的第一方法、使用了式(304)的第一方法、使用了式(305)的第一方法、使用了式(303)的第二方法、使用了式(304)的第二方法、使用了式(305)的第二方法中的任意一个的用于加权合成的矩阵进行加权合成的情况下,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A的同相I-正交Q平面中的信号点不会重叠,另外,信号点间的距离变大。因此,在基站或AP发送发送信号108_A且在通信对方的终端中在z1(2i-1)或者z1(2i)的任意一个的接收功率低的情况下,若考虑上述的信号点的状态,则能够获得终端的数据接收质量提高的效果。
另外,设用于加权合成的矩阵F如式(297)所示。此时,在使用了式(303)的第一方法、使用了式(304)的第一方法、使用了式(305)的第一方法、使用了式(303)的第二方法、使用了式(304)的第二方法、使用了式(305)的第二方法中,由于a的绝对值、b的绝对值、c的绝对值、d的绝对值没有大的差,所以能够获得如下效果:能够获得分集增益的可能性高。
如上所述,当设定用于加权合成的矩阵时,能够获得作为基站或AP的通信对方的终端的数据接收质量提高的效果。另外,本实施方式能够与其他实施方式组合来实施。
(实施方式D5)
对实施方式D1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对“将映射后的信号201A(1(t))设为16QAM(或者π/2相移16QAM)”时的加权合成部203中的加权合成方法进行说明。
在图90的信号处理部106的结构为图91时,例如,作为用于在加权合成部203中使用的加权合成的矩阵F的例子,给出下式。
【数学式308】
或者,
【数学式309】
或者,
【数学式310】
作为第一方法,在式(308)、式(309)、式(310)中,α设为:
【数学式311】
α=4…式(311)
β可以是实数,也可以是虚数,θ11是实数,θ21是实数,δ是实数。
作为第二方法,在式(308)、式(309)、式(310)中,α设为:
【数学式312】
β可以是实数,也可以是虚数,θ11是实数,θ21是实数,δ是实数。
在加权合成部203中,在利用使用了式(308)的第一方法、使用了式(309)的第一方法、使用了式(310)的第一方法、使用了式(308)的第二方法、使用了式(309)的第二方法、使用了式(310)的第二方法中的任意一个的用于加权矩阵的矩阵进行加权合成的情况下,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A的同相I-正交Q平面中的信号点不会重叠,另外,信号点间的距离变大。因此,在基站或AP发送发送信号108_A且在通信对方的终端中,在z1(2i-1)或者z1(2i)的任意一个的接收功率低的情况下,若考虑上述的信号点的状态,则能够获得终端的数据接收质量提高的效果。
如上所述,当设定用于加权合成的矩阵时,能够获得作为基站或AP的通信对方的终端的数据接收质量提高的效果。另外,本实施方式能够与其他实施方式组合来实施。
(实施方式D6)
对实施方式D1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对“将映射后的信号201A(s1(t))设为64QAM(或π/2相移64QAM)”时的图91的加权合成部203中的加权合成方法进行说明。
在图90的信号处理部106的结构为图91时,例如,作为用于在加权合成部203中使用的加权合成的矩阵F的例子,给出下式。
【数学式313】
或者,
【数学式314】
或者,
【数学式315】
作为第一方法,在式(313)、式(314)、式(315)中,α设为:
【数学式316】
α=8…式(316)
β可以是实数,也可以是虚数,θ11是实数,θ21是实数,δ是实数。
作为第二方法,在式(313)、式(314)、式(315)中,α设为:
【数学式317】
β可以是实数,也可以是虚数,θ11是实数,θ21是实数,δ是实数。
在加权合成部203中,在利用使用了式(313)的第一方法、使用了式(314)的第一方法、使用了式(315)的第一方法、使用了式(313)的第二方法、使用了式(314)的第二方法、使用了式(315)的第二方法中的任意一个的用于加权合成的矩阵进行加权合成的情况下,加权合成后的信号204A的同相I-正交Q平面中的信号点不会重叠,另外,信号点间的距离变大。因此,在基站或AP发送发送信号108_A且在通信对方的终端中,在z1(2i-1)或者z1(2i)的任意一个的接收功率低的情况下,若考虑上述的信号点的状态,则能够获得终端的数据接收质量提高的效果。
如上所述,当设定用于加权合成的矩阵时,能够获得作为基站或AP的通信对方的终端的数据接收质量提高的效果。另外,本实施方式能够与其他实施方式组合来实施。
(实施方式E1)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与如下两种发送方法对应的发送装置的结构,即,对本说明书中记载的多个调制信号实施预编码而生成的多个信号从多个天线以相同的时间使用相同的频率发送的发送方法,以及,使实施方式D1至实施方式D6中说明的对多个调制信号实施加权合成而生成的多个加权合成后的信号在频率或时间的至少任意一方不同而从至少一个天线发送的发送方法。
如在实施方式A8中说明的那样,基站或AP的发送装置具备图1或图44的结构。此外,基站的发送装置也可以是能够实施根据由图1所示的“一个纠错编码部”编码后的数据生成多个信号的方法、以及根据由图44所示的“多个纠错编码部”编码后的多个编码数据生成多个信号的方法这两者的结构。
图1、图44的无线部107_A、无线部107_B例如具备图3或图55的结构。在无线部107_A、无线部107_B是图55的结构的情况下,能够选择性地切换单载波方式和OFDM方式。另外,关于图3的详细动作在实施方式中进行了说明,关于图55的详细动作在实施方式A8中进行了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基站或AP的发送装置能够对如下方法进行切换并发送,即,将对多个调制信号实施预编码而生成的多个信号从多个天线以相同的时间使用相同的频率发送的发送方法,以及,使实施方式D1至实施方式D6中说明的对多个调制信号实施加权合成而生成的多个加权合成后的信号在频率或时间的至少任意一方不同而从至少一个天线发送的发送方法。
基站或AP的发送装置例如在实施方式A8中说明的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中,使用使实施方式D1至实施方式D6中说明的对多个调制信号实施加权合成而生成的多个加权合成后的信号在频率或时间的至少任意一方不同而从至少一个天线发送的发送方法进行发送。
关于基站或AP的发送装置进行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发送的情况下的动作,由于在实施方式A8中进行了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作为在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发送中实施的预编码的处理,基站或AP的发送装置也可以使用由与表现在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中实施加权合成的处理的矩阵F相同的矩阵F表示的预编码的处理。例如,基站或AP的发送装置在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发送中进行由式(248)表示的预编码的处理,在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中进行由式(248)表示的加权合成的处理。
根据该结构,基站或AP的发送装置在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发送中实施的预编码的处理与在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中实施的加权合成的处理相同,因此与以相互不同的矩阵F表示预编码的处理和加权合成的处理的情况相比,能够削减电路规模。
另外,在上述的说明中,举例说明了以表示预编码的处理和加权合成的处理的矩阵F为式(248)的情况,但当然也可以使用本公开中说明的其他矩阵F作为表示预编码的处理和加权合成的处理的矩阵F来同样地实施。
此外,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发送中的基站或AP的发送装置的动作并不限定于在实施方式A8中公开的结构。基站或AP的发送装置能够使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说明的、使用多个天线以相同频率在相同时间发送由多个调制信号生成的多个发送信号的任意的结构以及动作,实施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发送。例如,基站或AP的发送装置也可以具备在实施方式A10中说明的图73的结构。
接着,对终端的接收装置进行说明。
对基站或AP的发送装置以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发送而发送的信号进行接收的终端的接收装置,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与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发送的方法对应的接收以及解调的动作,取得所发送的数据。
对基站或AP的发送以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而发送的信号进行接收的终端的接收装置,例如具有图41的结构,信号处理部4109使用接收到的加权合成后的多个信号的双方或者至少任意一方,进行与对信号实施的加权合成的处理对应的解调以及纠错复合,取得所发送的数据。关于其他结构的动作,由于在实施方式A4中进行了说明,因此省略说明。在此说明的终端的接收装置也能够同样地应用于实施方式D1至实施方式D6。
此外,作为在用于多个流的多个调制信号发送中实施的预编码的处理,基站或AP的发送装置也可以使用从由相互不同的矩阵F表示的多个预编码方法中选择出的一个预编码方法。同样地,作为在单流的调制信号发送中实施的加权合成的处理,基站或AP的发送装置也可以使用从由相互不同的矩阵F表示的多个加权合成方法中选择出的一个加权合成方法。这里,若表示基站或AP的发送装置能够选择的预编码方法中的至少任意一个的预编码方法的矩阵F,与表示基站或AP的发送装置能够选择的加权合成方法的矩阵F相同,则基站或AP的发送装置能够削减电路规模。
作为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一个方式的第一发送装置以从包含第一发送模式和第二发送模式的多个发送模式中选择出的发送模式进行发送,第一发送模式使对第一调制信号和第二调制信号实施第一信号处理而生成的第一发送信号和第二发送信号以相同频率在相同时间使用多个天线发送,第二发送模式使对第三调制信号和第四调制信号实施第二信号处理而生成的第三发送信号和第四发送信号在频率或时间中的至少任意一方不同而使用至少一个天线发送,第一信号处理和第二信号处理包含以相同的矩阵F规定的加权合成。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另一方式的第二发送装置对第一调制信号和第二调制信号实施包含由矩阵F规定的加权合成的规定的信号处理,生成第一发送信号和第二发送信号,在第一发送模式的情况下,使第一发送信号和第二发送信号以相同频率在相同时间使用多个天线发送,在第二发送模式的情况下,使第一发送信号和第二发送信号在频率或时间中的至少任意一方不同,并使用至少一个天线进行发送。
(实施方式F1)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实施方式A1、实施方式A2、实施方式A4、实施方式A11中说明的终端的动作的其他实施方法进行说明。
图23是基站或AP的结构的一例,已经进行了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图24是作为基站或AP的通信对方的终端的结构的一例,已经进行了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图34表示基站或AP3401与终端3402进行通信的状态下的系统结构的一例,详细内容在实施方式A1、实施方式A2、实施方式A4、实施方式A11中进行了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图35表示图34中的基站或AP3401与终端3402的通信的往来的例子,详细内容在实施方式A1、实施方式A2、实施方式A4、实施方式A11中进行了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图94表示图35所示的终端发送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的具体结构例。
在说明图94之前,对作为与基站或AP进行通信的终端而存在的终端的结构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有可能存在以下那样的终端。
终端类型#1:
能够进行单载波方式、单流传输的调制信号的解调。
终端类型#2:
能够进行单载波方式、单流传输的调制信号的解调。此外,是单载波方式,通信对方能够接收将多个调制信号由多个天线发送的调制信号,进行解调。
终端类型#3:
能够进行单载波方式、单流传输的调制信号的解调。
进而,能够进行OFDM方式、单流传输的调制信号的解调。
终端类型#4:
能够进行单载波方式、单流传输的调制信号的解调。此外,是单载波方式,通信对方能够接收将多个调制信号由多个天线发送的调制信号,进行解调。
进而,能够进行OFDM方式、单流传输的调制信号的解调。此外,是OFDM方式,通信对方能够接收将多个调制信号由多个天线发送的调制信号,进行解调。
终端类型#5:
能够进行OFDM方式、单流传输的调制信号的解调。
终端类型#6:
能够进行OFDM方式、单流传输的调制信号的解调。此外,是OFDM方式,通信对方能够接收将多个调制信号由多个天线发送的调制信号,进行解调。
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设终端类型#1至终端类型#6的终端有可能与基站或AP进行通信。但是,基站或AP也有可能与终端类型#1至终端类型#6不同类型的终端进行通信。
鉴于此,公开了图94那样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
图94表示图35所示的终端发送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的具体结构的一例。
如图94所示,通过“与单载波方式以及OFDM方式相关联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9401”、“与单载波方式相关联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9402”、“与OFDM方式相关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9403”,构成接收能力通知码元。此外,也可以包含图94所示以外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
设“与单载波方式以及OFDM方式相关联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9401”包含将与单载波方式的调制信号以及OFDM方式的调制信号两者相关的接收能力通知给通信对方(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基站或AP)的数据。
并且,“与单载波方式相关联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9402”包含将与单载波方式的调制信号相关的接收能力通知给通信对方(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基站或AP)的数据。
“与OFDM方式相关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9403”包含将与OFDM方式的调制信号相关的接收能力通知给通信对方(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基站或AP)的数据。
图95表示图94所示的“与单载波方式以及OFDM方式相关联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9401”的结构的一例。
图94所示的“与单载波方式以及OFDM方式相关联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9401”包含与“SISO或者MIMO(MISO)的支持9501”相关的数据、与“支持的纠错编码方式9502”相关的数据、“单载波方式、OFDM方式的支持状况9503”相关的数据。
设与“SISO或MIMO(MISO)的支持9501”相关的数据为g0、g1时,例如,在终端的通信对方发送了单流的调制信号时,在终端能够进行该调制信号的解调的情况下,终端设定为g0=1且g1=0,设终端发送包含g0、g1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
在终端的通信对方使用多个天线发送了多个不同的调制信号时,终端在能够进行该调制信号的解调的情况下,终端设定为g0=0且g1=1,设终端发送包含g0、g1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
在终端的通信对方发送了单流的调制信号时,终端能够进行该调制信号的解调,并且,终端的通信对方使用多个天线发送了多个不同的调制信号时,在终端能够进行该调制信号的解调的情况下,终端设定为g0=1、g1=1,设终端发送包含g0、g1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
在将与“支持的纠错编码方式9502”相关的数据设为g2时,例如在终端能够进行第一纠错编码方式的数据的纠错解码的情况下,终端设定为g2=0,设终端发送包含g2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
在终端能够进行第一纠错编码方式的数据的纠错解码且能够进行第二纠错编码方式的数据的纠错解码的情况下,终端设定为g2=1,设终端发送包含g2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
作为另外的情况,设各终端能够进行第一纠错编码方式的数据的纠错解码。进而,在终端能够进行第二纠错编码方式的数据的纠错解码的情况下,终端设定为g2=1,在终端不与第二纠错编码方式的数据的纠错解码对应的情况下,设定为g2=0。此外,设终端发送包含g2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
另外,设第一纠错编码方式和第二纠错编码方式是不同的方式。例如,设第一纠错编码方式的块长(编码长)为A比特(设A为2以上的整数),第二纠错编码方式的块长(编码长)为B比特(设B为2以上的整数),设A≠B成立。但是,不同方式的例子不限于此,第一纠错编码方式中使用的纠错编码和第二纠错编码方式中使用的纠错编码也可以不同。
设与“单载波方式、OFDM方式的支持状况9503”相关的数据为g3,g4时,例如在终端能够进行单载波方式的调制信号的解调的情况下,终端设定为g3=1且g4=0(在这种情况下,终端与OFDM的调制信号的解调不对应),设终端发送包含g3、g4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
在终端能够进行OFDM方式的调制信号的解调的情况下,终端设定为g3=0且g4=1(在这种情况下,终端与单载波方式的调制信号的解调不对应),设终端发送包含g3、g4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
在终端能够解调单载波方式的调制信号且能够解调OFDM方式的调制信号的情况下,终端设定为g3=1、g4=1,设终端发送包含g3、g4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
图96表示图94所示的“与单载波方式相关联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9402”的结构的一例。
图94所示的“与单载波方式相关联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9402”包含与“以单载波方式支持的方式9601”相关的数据。
在将与“以单载波方式支持的方式9601”相关的数据设为h0、h1时,例如在终端的通信对方进行信道接合而发送调制信号时,终端能够进行该调制信号的解调的情况下,终端设定为h0=1,终端与该调制信号的解调不对应的情况下,终端设定为h0=0,设终端发送包含h0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
在终端的通信对方进行信道聚合而发送调制信号时,终端在能够进行该调制信号的解调的情况下,终端设定为h1=1,在不与该调制信号的解调对应的情况下,终端设定为h1=0,设终端发送包含h1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
此外,终端在将上述的g3设定为0且g4设为1的情况下,终端与单载波方式的调制信号的解调不对应,因此,h0的比特(字段)成为无效的比特(字段),另外,h1的比特(字段)也成为无效的比特(字段)。
另外,终端将g3设定为0且g4设定为1的情况下,设上述的h0及h1可以预先规定为被保留(为了将来而留存)的比特(字段),终端可以判断上述的h0及h1为无效的比特(字段)(也可以判断为上述h0或h1为无效的比特(字段)),基站或AP获得上述h0及h1、但将上述h0及h1判断为无效的比特(字段)(也可以判断为上述h0或h1为无效的比特(字段))。
在上述的说明中,在终端将g3设定为0且将g4设定为1的情况下,即,设终端有时与单载波方式的调制信号的解调不对应,但也可以存在各终端“与单载波方式的解调对应”这样的实施方式。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在上述中说明的g3的比特(字段)。
图97表示图94所示的“与OFDM方式相关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9403”的结构的一例。
设图94所示的“与OFDM方式相关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9403”包含与“以OFDM方式支持的方式9701”相关的数据。
并且,与“以OFDM方式支持的方式9701”相关的数据包含与图36、图38、图79等所示的与“与相位变更的解调对应/不对应”相关的数据3601。此外,与“与相位变更的解调对应/不对应”有关的数据3601,由于在实施方式A1、实施方式A2、实施方式A4、实施方式A11等中进行了说明,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将与“与相位变更的解调对应/不对应”相关的数据3601设为k0时,例如在终端的通信对方生成调制信号时,实施相位变更的处理,在使用多个天线发送所生成的多个调制信号时,终端在能够进行该调制信号的解调的情况下,终端设定为k0=1,在与该调制信号的解调不对应的情况下,终端设定为k0=0,设终端发送包含k0在内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
此外,终端在将上述中的g3设定为1且将g4设定为0的情况下,终端与OFDM方式的调制信号的解调不对应,因此k0的比特(字段)成为无效的比特(字段)。
并且,在终端将g3设定为1且将g4设定为0的情况下,上述的k0可以预先规定为被保留(为了将来而留存)的比特(字段),终端也可以判断上述k0为无效的比特(字段),由基站或AP获得上述k0,但将k0判断为无效的比特(字段)。
在上述的说明中,各终端也可以是“与单载波方式的解调对应”这样的实施方式。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在上述说明的g3的比特(字段)。
并且,接收到上述记载的终端发送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的基站基于该接收能力通知码元,生成并发送调制信号,由此终端能够接收能够解调的发送信号。此外,关于基站的动作的具体例,在实施方式A1、实施方式A2、实施方式A4、实施方式A11等的实施方式中进行了说明。
在如以上那样实施的情况下,能够列举以下的特征的例子。
特征#1:
“一种接收装置,是第一接收装置,
该接收装置生成表示能够接收的信号的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包含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以及第四区域,
所述第一区域是存储如下信息的区域:表示用于发送使用单载波方式生成的数据的信号是否能够接收的信息;表示使用多载波方式生成的信号是否能够接收的信息,
所述第二区域是存储如下信息的区域:表示对于在使用单载波方式生成信号的情况和使用多载波方式生成信号的情况的双方或者任意一方中能够使用的1个以上的方式的各个方式,能否接收使用该方式生成的信号的信息,
所述第三区域是存储如下信息的区域:表示在所述第一区域中存储表示能够接收用于发送使用单载波方式生成的数据的信号的情况下,对于能够在使用单载波方式生成信号的情况下使用的1个以上的方式的各个方式,是否能够接收使用该方式生成的信号的信息,
所述第三区域在所述第一区域中存储表示不能接收用于发送使用单载波方式生成的数据的信号的信息的情况下,是无效或者被保留的区域,
所述第四区域是存储如下信息的区域:表示在所述第一区域中存储表示能够接收用于发送使用多载波方式生成的数据的信号的情况下,对于能够在使用多载波方式生成信号的情况下使用的1个以上的方式的各个方式,是否能够接收使用该方式生成的信号的信息,
所述第四区域在所述第一区域中存储表示不能接收用于发送使用多载波方式生成的数据的信号的信息的情况下,是无效或者被保留的区域,
从所述控制信息生成控制信号并发送到发送装置。”
“一种接收装置,是上述的第一接收装置,
所述第二区域包含第五区域,该第五区域存储表示是否能够接收以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输入多输出)方式生成的信号的信息,
所述第二区域或所述第四区域包含第六区域,该第六区域存储表示是否能够接收使用相位变更方式生成的信号的信息,该相位变更方式对传输数据的多个发送系统的信号中的至少任意一个一边规则地切换相位变更的值一边实施相位变更,
在所述第一区域中存储表示不能接收用于发送使用多载波方式生成的数据的信号的信息的情况下,或者,在所述第一区域中存储表示能够接收用于发送使用多载波方式生成的数据的信号的信息并且在所述第五区域中存储表示不能接收MIMO方式的信号的信息的情况下,所述接收装置将位于所述第六区域的比特设定为规定的值。”
“一种发送装置,是第一发送装置,
从上述第一接收装置接收所述控制信号,
对所述接收到的控制信号进行解调,取得所述控制信号,
基于所述控制信号,决定在向所述接收装置发送的信号的生成中使用的方式。”
“一种发送装置,是上述第一发送装置,
所述第二区域包含第五区域,该第五区域存储表示是否能够接收以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方式生成的信号的信息,
所述第二区域或所述第四区域包含第六区域,该第六区域存储表示是否能够接收使用相位变更方式生成的信号的信息,该相位变更方式对传输数据的多个发送系统的信号中的至少任意一个一边规则地切换相位变更的值一边实施相位变更,
在所述第一区域中包含表示不能接收用于发送使用多载波方式生成的数据的信号的信息的情况下,或者,在所述第一区域中包含表示能够接收用于发送使用多载波方式生成的数据的信号的信息并且在所述第五区域中包含表示不能接收MIMO方式的信号的信息的情况下,所述发送装置不使用位于所述第六区域的比特的值,决定在向所述接收装置发送的信号的生成中使用的方式。”
特征#2:
“一种接收装置,是第二接收装置,
该接收装置生成表示能够接收的信号的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包含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以及第四区域,
所述第一区域是存储如下信息的区域:表示使用多载波方式生成的信号是否能够接收的信息,
所述第二区域是存储如下信息的区域:表示对于在使用单载波方式生成信号的情况下和使用多载波方式生成信号的情况下的双方或者任意一方能够使用的1个以上的方式的各个方式,是否能够接收使用该方式生成的信号,
所述第三区域是存储如下信息的区域:表示对于能够在使用单载波方式生成信号的情况下使用的1个以上的方式的各个方式,是否能够接收使用该方式生成的信号,
所述第四区域是存储如下信息的区域:表示在所述第一区域中存储表示能够接收用于发送使用多载波方式生成的数据的信号的信息的情况下,对于能够在使用多载波方式生成信号的情况下使用的1个以上的方式的各个方式,是否能够接收使用该方式生成的信号的信息,
所述第四区域在所述第一区域中存储不能接收用于发送使用多载波方式生成的数据的信号的信息的情况下,是无效或者被保留的区域,
从所述控制信息生成控制信号并发送到发送装置。
“一种接收装置,是上述的第二接收装置,
所述第二区域包含第五区域,该第五区域存储表示是否能够接收以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方式生成的信号的信息,
所述第二区域或所述第四区域包含第六区域,该第六区域存储表示是否能够接收使用相位变更方式生成的信号的信息,该相位变更方式对传输数据的多个发送系统的信号中的至少任意一个一边规则地切换相位变更的值一边实施相位变更,
在所述第一区域中存储表示不能接收用于发送使用多载波方式生成的数据的信号的信息的情况下,或者,在所述第一区域中存储表示能够接收用于发送使用多载波方式生成的数据的信号的信息并且在所述第五区域中存储表示不能接收MIMO方式的信号的信息的情况下,所述接收装置将位于所述第六区域的比特设定为规定的值。”
“一种发送装置,是第二发送装置,
从上述第一接收装置接收所述控制信号,
对所述接收到的控制信号进行解调,取得所述控制信号,
基于所述控制信号,决定在向所述接收装置发送的信号的生成中使用的方式。”
“一种发送装置,是上述的第二发送装置,
所述第二区域包含第五区域,该第五区域存储表示是否能够接收以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方式生成的信号的信息,
所述第二区域或所述第四区域包含第六区域,该第六区域存储表示是否能够接收使用相位变更方式生成的信号的信息,该相位变更方式对传输数据的多个发送系统的信号中的至少任意一个一边规则地切换相位变更的值一边实施相位变更,
在所述第一区域中包含表示不能接收用于发送使用多载波方式生成的数据的信号的信息的情况下,或者,在所述第一区域中包含表示能够接收用于发送使用多载波方式生成的数据的信号的信息并且在所述第五区域中包含表示不能接收MIMO方式的信号的信息的情况下,所述发送装置决定发送到所述接收装置的信号的生成中使用的方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图35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3502的结构的例子,以图94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相对于图94,也可以存在其他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例如,也可以是图98那样的结构。
在图98中,对与图94同样地动作的部分标注相同编号,并省略说明。在图98中,作为接收能力通知码元,追加了其他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9801。
其他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9801是指例如“不符合‘与单载波方式以及OFDM方式相关联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9401’并且,不符合‘与单载波方式相关联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9402’,并且,不符合‘与OFDM方式相关联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9403’”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
即使是这样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对于上述的实施也能够同样地实施。
另外,在图94中,以“与单载波方式以及OFDM方式相关联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9401”、“与单载波方式相关联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9402”、“与OFDM方式相关联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9403”这样的顺序排列的例子对接收能力通知码元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对其一例进行说明。
在图94中,作为“与单载波方式以及OFDM方式相关联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9401”,设存在比特r0、比特r1、比特r2、比特r3。并且,作为“与单载波方式相关联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9402”,设存在比特r4、比特r5、比特r6、比特r7。作为“与OFDM方式相关联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9403”,设存在比特r8、比特r9、比特r10、比特r11。
在图94的情况下,设依次排列比特r1、比特r2、比特r3、比特r4、比特r5、比特r6,比特r7、比特r8、比特r9、比特r10、比特r11,例如,设按照该顺序对帧进行配置。
作为与此不同的方法,以“比特r1、比特r2、比特r3、比特r4、比特r5、比特r5,比特r6、比特r7、比特r8、比特r9、比特r10、比特r11”的顺序重新排列而成的比特列,例如,也可以将“比特r7、比特r2、比特r4、比特r6、比特r1、比特r8,比特r9、比特r5、比特r10、比特r3、比特r11”的比特列相对于帧按照该顺序进行配置。另外,比特列的顺序不限于该例。
另外,在图94中,作为“与单载波方式以及OFDM方式相关联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9401”,设存在字段s0、字段s1、字段s2、字段s3。而且,作为“与单载波方式相关联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9402”,设存在字段s4、字段s5、字段s6、字段s7。作为“与OFDM方式相关联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9403”,设存在字段s8、字段s9、字段s10、字段s11。另外,设“字段”由1比特以上构成。
在图94的情况下,设以字段s1、字段s2、字段s3、字段s4、字段s5、字段s6、字段s7、字段s8、字段s9、字段s10,字段s11依次排列,例如,设相对于帧按该顺序配置。
作为与此不同的方法,也可以“字段s1、字段s2、字段s3、字段s4、字段s5、字段s6、字段s7、字段sr8、字段s9、字段s10、字段s11”的顺序重新排列而成的字段列,例如“字段s7、字段s2、字段s4、字段s6、字段s1、字段s8、字段s9、字段s5、字段s10、字段s3、字段s11”的字段列相对于帧按照该顺序进行配置。另外,字段列的顺序不限于该例。
另外,在图98中,说明了按“与单载波方式以及OFDM方式相关联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9401”、“与单载波方式相关联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9402”、“与OFDM方式相关联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9403”、“其他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9801”这样的顺序排列的例子,但不限于此。对其一例进行说明。
在图98中,作为“与单载波方式以及OFDM方式相关联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9401”,设存在比特r0、比特r1、比特r2、比特r3。并且,作为“与单载波方式相关联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9402”,设存在比特r4、比特r5、比特r6、比特r7。作为“与OFDM方式相关联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9403”,设存在比特r8、比特r9、比特r10、比特r11,作为“其他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9801”,设存在比特r12、比特r13、比特r14、比特r15。
在图98的情况下,设比特r1、比特r2、比特r3、比特r4、比特r5、比特r6、比特r7、比特r8、比特r9、比特r10、比特r11、比特r12、比特r13、比特r14、比特r15依次排列,例如,相对于帧按照该顺序配置。
作为与此不同的方法,也可以是“比特r1、比特r2、比特r3、比特r4、比特r5、比特r6、比特r7、比特r8、比特r9、比特r10、比特r11、比特r12、比特r13、比特r14、比特r15”的顺序重新排列而成的比特列,例如,“比特r7、比特r2、比特r4、比特r6、比特r13、比特r1、比特r8、比特r12、位r9、位r5、位r10、位r3、位r15、位r11、位r14”的比特列,相对于帧按照该顺序进行配置。另外,比特列的顺序不限于该例。
另外,在图98中,作为“与单载波方式以及OFDM方式相关联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9401”,设存在字段s0、字段s1、字段s2、字段s3。而且,作为“与单载波方式相关联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9402”,设存在字段s4、字段s5、字段s6、字段s7。作为“与OFDM方式相关联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9403”,设存在字段s8、字段s9、字段s10、字段s11、作为“其他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9801”,设存在字段s12、字段s13、字段s14、字段s15。另外,设“字段”由1比特以上构成。
在图98的情况下,字段s1、字段s2、字段s3、字段s4、字段s5,字段s6、字段s7、字段s8、字段s9、字段s10,字段s11、字段s12、字段s13、字段s14、字段s15依次排列,例如,按照该顺序对帧进行配置。
作为与此不同的方法,也可以是“字段s1、字段s2、字段s3、字段s4、字段s5、字段s6、字段s7、字段s8、字段s9、字段s10、字段s11、字段s12、字段s13、字段s14、字段s15”的顺序重新排列而成的字段列,例如,“字段s7、字段s2、字段s4、字段s6、字段s13、字段s1、字段s8、字段s12、字段s9、字段s5、字段s10、字段s3、字段s15、字段s11、字段s14”的字段列,相对于帧按照该顺序进行配置。另外,字段列的顺序不限于该例。
另外,有时也未明示地表示通过“与单载波方式相关联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传输的信息是面向单载波方式的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与单载波方式相关联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中传输的信息例如是用于通知在发送装置以单载波方式发送信号的情况下能够选择的方式的信息。另外,在另一例中,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与单载波方式相关联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中传输的信息例如是在发送装置以OFDM方式等单载波方式以外的方式发送信号的情况下,不能被利用选择使用信号的发送的方式(被忽略)的信息。在又一例中,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与单载波方式相关联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中传输的信息例如是在接收装置与单载波方式的信号的接收不对应(将不对应的情况通知给发送装置)的情况下,在判断为发送装置或接收装置是无效的区域或者保留的区域的区域中发送的信息。而且,在上述中,称为“与单载波方式相关联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9402”,但不限于该称呼,也可以进行其他称呼方式。例如,也可以称为“用于表示(第一)终端的接收能力的码元”。此外,“与单载波方式相关联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9402”也可以包含用于通知能够接收的信号的信息以外的信息。
同样地,有时也未明示地表示通过“与OFDM方法相关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传输的信息是面向OFDM方法的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与OFDM方式相关联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中传输的信息例如是用于通知在发送装置以OFDM方式发送信号的情况下能够选择的方式的信息。另外,在另一例中,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与OFDM方式相关联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中传输的信息例如是在发送装置以单载波方式等OFDM方式以外的方式发送信号的情况下,不能被利用选择使用信号的发送的方式(被忽略)的信息。在又一例中,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与OFDM方式相关联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中传输的信息例如是在接收装置与OFDM方式的信号的接收不对应的情况下,在判断为发送装置或者接收装置是无效的区域或者保留的区域的区域中发送的信息。而且,在上述中,称为“与OFDM方式相关联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9403”,但不限于该称呼,也可以进行其他称呼方式。例如,也可以称为“用于表示“(第二)终端的接收能力的码元”。此外,“与OFDM方式相关联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9403”也可以包含用于通知能够接收的信号的信息以外的信息。
虽然称为“与单载波方式以及OFDM方式相关联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9401”,但不限于该称呼,也可以进行其他称呼方式。例如,也可以称为“用于表示(第三)终端的接收能力的码元”。此外,“与单载波方式以及OFDM方式相关联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9401”也可以包含用于通知能够接收的信号的信息以外的信息。
如本实施方式那样,构成接收能力通知码元,终端发送该接收能力通知码元,基站接收该能力通知码元并考虑其值的有效性,生成调制信号并发送,由此,终端能够接收能够解调的调制信号,所以能够准确地获得数据,能够获得数据接收质量提高的效果。另外,终端一边判断接收能力通知码元的各比特(各字段)的有效性,一边生成各比特(各字段)的数据,因此能够准确地将接收能力通知码元发送给基站,能够获得通信质量提高的效果。
(实施方式G1)
在本实施方式中,进行在实施方式A1、实施方式A2、实施方式A4、实施方式A11中说明的补充说明。
如图37、图38所示,终端作为接收能力通知码元的一部分,将与“与用于多个流的接收对应/不对应的3702”相关的数据发送给作为通信对象的基站或AP。
在实施方式A1、实施方式A2、实施方式A4、实施方式A11等中,称为与“与用于多个流的接收对应/不对应的3702”相关的数据,但称呼不限于此,只要是能够识别“与用于多个流的接收对应/不对应”的接收能力通知码元,就能够同样地实施。以下,对该例子进行说明。
例如,考虑如下的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调制和编码调度)。
MCS#1:
通过纠错编码方式#A、调制方式QPSK、单流传输(发送),发送数据码元。由此,能够实现传输速度10Mbps(bps:bits per second,比特每秒)。
MCS#2:
通过纠错编码方式#A、调制方式16QAM、单流传输(发送),发送数据码元。由此,能够实现传输速度20Mbps。
MCS#3:
通过纠错编码方式#B、调制方式QPSK、单流传输(发送),发送数据码元。由此,能够实现传输速度15Mbps。
MCS#4:
通过纠错编码方式#B、调制方式16QAM、单流传输(发送),发送数据码元。由此,能够实现传输速度30Mbps。
MCS#5:
通过使用多个天线来传输(发送)纠错编码方式#A、调制方式QPSK、多个流,发送数据码元。由此,能够实现传输速度20Mbps(bps:bits per second)。
MCS#6:
通过使用多个天线来传输(发送)纠错编码方式#A、调制方式16QAM、多个流,发送数据码元。由此,能够实现传输速度40Mbps。
MCS#7:
通过使用多个天线来传输(发送)纠错编码方式#B、调制方式QPSK、多个流,发送数据码元。由此,能够实现传输速度30Mbps。
MCS#8:
通过使用多个天线来传输(发送)纠错编码方式#B、调制方式16QAM、多个流,发送数据码元。由此,能够实现传输速度60Mbps。
此时,终端根据接收能力通知码元,“能够进行‘MCS#1、MCS#2、MCS#3、MCS#4’的解调”、或者“能够进行‘MCS#1、MCS#2、MCS#3、MCS#4、MCS#5、MCS#6、MCS#7、MCS#8”的解调”,向作为通信对方的基站或AP发送。在这种情况下,将能够进行单流传输(发送)的解调的情况通知给通信对方,或者实现将“能够进行单流传输(发送)的解调”且“能够使用多个天线传输(发送)多个流的解调”的情况通知给通信对方,实现与通知“与用于多个流的接收对应/不对应的3702”同样的功能。
但是,在终端通过接收能力通知码元将终端与解调对应的MCS组通知给作为通信对方的基站或AP的情况下,具有能够将终端与解调对应的MCS组详细地通知给作为通信对方的基站或AP这样的优点。
另外,在图35中,表示了图34中的基站或AP3401与终端3402的通信的往来的例子,但基站或AP3401与终端3402的通信的往来的方式不限于图35。例如,在实施方式A1、实施方式A2、实施方式A4、实施方式A11、实施方式F1等中,终端对通信对方(例如,基站或AP)发送接收能力通知码元,但在本公开中重要的事情是由此能够获得在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效果。此时,终端向通信对方发送接收能力通知码元之前的、终端与终端的通信对方的交换不限于图35。
(其他)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也可以从多个天线发送图1、图44、图73等信号处理后的信号106_A,另外,也可以从多个天线发送图1、图44、图73等信号处理后的信号106_A。此外,信号处理后的信号106_A例如可以考虑包含信号204A、206A、208A、210A中的任意一个的结构。另外,信号处理后的信号106_B例如可以考虑包含信号204B、206B、208B、210B中的任意一个的结构。
例如,设有N个发送天线,即,存在发送天线1至发送天线N。另外,设N为2以上的整数。此时,将从发送天线k发送的调制信号表示为ck。另外,设k为1以上小于N的整数。并且,设将由c1至cN构成的矢量C表示为C=(c1、c2、…、cN)T。另外,设将矢量A的转置矢量表示为AT。此时,在将预编码矩阵(加权矩阵)设为G时,下式成立。
【数学式318】
另外,设da(i)是信号处理后的信号106_A,db(i)是信号处理后的信号106_B,设i是码元编号。另外,也可以设G是N行2列的矩阵,是i的函数。另外,G也可以在某定时切换。(即,也可以是频率或时间的函数。)另外,也可以在发送装置中切换“将信号处理后的信号106_A从多个发送天线发送、对信号处理后的信号106_B也从多个发送天线发送”和“将信号处理后的信号106_A从单一的发送天线发送,对信号处理后的信号106_B也从单一的发送天线发送”。切换的定时可以是帧单位,也可以随着发送调制信号而切换。(可以是任意的切换定时。)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广泛地应用于从多个天线发送调制信号的通信系统。
【附图标记说明】
102 纠错编码部
104 映射部
106 信号处理部
107A、107B 无线部
109A、109B 天线部

Claims (2)

1.一种发送装置,具有:
加权合成部,对第一基带信号和第二基带信号实施预编码处理,生成第一预编码后的信号和第二预编码后的信号;
第一导频插入部,对所述第一预编码后的信号插入导频信号;
第一相位变更部,在将码元编号设为i,将i设为0以上的整数时,对所述第二预编码后的信号按照i×Δλ进行相位变更;
第二导频插入部,对相位变更后的所述第二预编码后的信号插入导频信号;以及
第二相位变更部,对相位变更以及导频信号插入后的所述第二预编码后的信号进行相位变更,
所述Δλ满足π/2弧度<Δλ<π弧度、或π弧度<Δλ<3π/2弧度。
2.一种发送方法,包含:
对第一基带信号和第二基带信号实施预编码处理,生成第一预编码后的信号和第二预编码后的信号,
对所述第一预编码后的信号插入导频信号,
在将码元编号设为i、将i设为0以上的整数时,对所述第二预编码后的信号按照i×Δλ进行相位变更,
对相位变更后的所述第二预编码后的信号插入导频信号,
对相位变更以及导频信号插入后的所述第二预编码后的信号进行相位变更,
所述Δλ满足π/2弧度<Δλ<π弧度、或π弧度<Δλ<3π/2弧度。
CN201780039712.6A 2016-06-30 2017-06-21 发送装置以及发送方法 Active CN1094174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35544.4A CN115189735B (zh) 2016-06-30 2017-06-21 发送方法以及发送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662356779P 2016-06-30 2016-06-30
US62/356779 2016-06-30
US201662372953P 2016-08-10 2016-08-10
US62/372953 2016-08-10
US201662417699P 2016-11-04 2016-11-04
US62/417699 2016-11-04
US201662419166P 2016-11-08 2016-11-08
US62/419166 2016-11-08
US201662432895P 2016-12-12 2016-12-12
US62/432895 2016-12-12
PCT/JP2017/022771 WO2018003614A1 (ja) 2016-06-30 2017-06-21 送信装置および送信方法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35544.4A Division CN115189735B (zh) 2016-06-30 2017-06-21 发送方法以及发送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17411A true CN109417411A (zh) 2019-03-01
CN109417411B CN109417411B (zh) 2022-08-05

Family

ID=6078729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39712.6A Active CN109417411B (zh) 2016-06-30 2017-06-21 发送装置以及发送方法
CN202210835544.4A Active CN115189735B (zh) 2016-06-30 2017-06-21 发送方法以及发送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35544.4A Active CN115189735B (zh) 2016-06-30 2017-06-21 发送方法以及发送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5) US10790887B2 (zh)
EP (2) EP3879717A1 (zh)
JP (3) JP7061564B2 (zh)
CN (2) CN109417411B (zh)
WO (1) WO201800361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52871B (zh) * 2015-10-08 2022-01-04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发送方法、发送装置、接收方法、接收装置
MY186343A (en) 2016-04-27 2021-07-14 Panasonic Ip Corp America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transmission method
CN110326226B (zh) * 2016-12-12 2022-04-01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发送装置以及发送方法
JP7237832B2 (ja) 2017-07-12 2023-03-13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 送信装置および送信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518906A1 (en) * 2011-04-29 2012-10-31 NTT DoCoMo,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 precoding matrix for precoding symbols to be transmitted to a plurality of wireless devices
CN103477584A (zh) * 2011-04-19 2013-12-2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信号生成方法及信号生成装置
EP2854318A1 (en) * 2012-05-22 2015-04-01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Transmission method, reception method,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CN105634575A (zh) * 2010-12-10 2016-06-01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发送方法、发送装置、接收方法及接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70390B2 (en) * 2000-11-22 2014-03-11 Genghiscomm Holdings, LLC Cooperative beam-forming in wireless networks
US7443818B2 (en) * 2003-12-15 2008-10-28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of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JP4592523B2 (ja) 2004-07-29 2010-12-0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送信装置および無線受信装置
US7961800B2 (en) 2005-09-07 2011-06-14 Nec Corporation Adaptive radio/modulation apparatus, receiver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KR20070113967A (ko) * 2006-05-26 2007-11-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위상천이 기반의 프리코딩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송수신기
TWI343200B (en) * 2006-05-26 2011-06-0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 generation using phase-shift based pre-coding
PT2078402E (pt) 2006-11-01 2012-03-30 Qualcomm Inc Utilização conjunta de esquemas de multiplexagem de portadora múltipla ou portadora única para comunicações sem fios
US7995671B2 (en) * 2007-02-09 2011-08-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transmission with rank-dependent precoding
US8040867B2 (en) * 2007-02-15 2011-10-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Method of multi-antenna wireless data emission, emitter and receiver using the method
CN101772930A (zh) * 2007-06-08 2010-07-07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 用于正交多载波调制的多码预编码
MX2009012927A (es) * 2007-06-19 2010-01-14 Ntt Docomo Inc Transmisor y metodo de transmision.
US7929636B2 (en) 2007-08-13 2011-04-19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Techniques for reducing precoding overhead in a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185601B2 (en) * 2007-12-18 2015-11-10 At&T Mobility Ii Llc Optimal utilization of multiple transceivers in a wireless environment
US8638875B1 (en) * 2008-04-15 2014-01-28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Transmit beamforming systems and methods
JP5154295B2 (ja) * 2008-05-02 2013-02-27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基地局装置及びユーザ装置並びに通信制御方法
US8509161B2 (en) 2008-08-11 2013-08-1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FDMA and SC-FDMA switching
KR101268699B1 (ko) * 2009-01-05 2013-05-29 후지쯔 가부시끼가이샤 통신 장치, 이동국 및 통신 제어 방법
KR101640624B1 (ko) * 2009-01-30 2016-07-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연속 및 비연속 주파수 대역들에 걸친 송신을 위한 제어 시그널링 방법 및 장치
KR20100097584A (ko) * 2009-02-26 2010-09-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전송 장치 및 방법
CN101841504B (zh) * 2009-03-16 2013-04-24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多信息流通信的数据交错通信方法
US8493836B2 (en) * 2009-06-26 2013-07-2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signals using optimized rank 3 codebook
KR20110009025A (ko) * 2009-07-20 2011-01-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상향링크 제어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8923905B2 (en) * 2009-09-30 2014-12-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crambling sequence initialization for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s
KR101782645B1 (ko) * 2010-01-17 2017-09-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TR201810097T4 (tr) * 2010-01-18 2018-08-27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Telsiz baz istasyonu ve kullanıcı aleti ve oradaki usuller.
JP2011166536A (ja) * 2010-02-10 2011-08-25 Sharp Corp 無線送信装置、基地局装置、無線送信方法、基地局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集積回路
JP5512458B2 (ja) * 2010-06-17 2014-06-0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プリコーディング方法、プリコーディング装置、送信方法、送信装置、受信方法および受信装置
CN101902301B (zh) * 2010-08-12 2018-11-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令发送、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承载方法及装置
KR101285398B1 (ko) * 2010-09-08 2013-07-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의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EP3687090B1 (en) * 2010-11-02 2022-10-0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578619B2 (ja) * 2010-12-10 2014-08-27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 送信装置および受信装置
US20120300877A1 (en) * 2011-05-27 2012-11-29 Yutaka Murakami Precoding method, transmitting device, and receiving device
US9054757B2 (en) * 2011-09-08 2015-06-09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Signal generating method and signal generating apparatus
US8744006B2 (en) * 2011-10-03 2014-06-0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Transmit diversity for pre-coded radio control signals
CN102957514A (zh) * 2012-11-29 2013-03-06 大连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离散Hartley变换的预编码OFDM的预编码算法
JP2014216745A (ja) * 2013-04-24 2014-11-17 日本放送協会 Mimo送信装置、mimo受信装置及びmimo通信システム
WO2015072145A1 (ja) 2013-11-15 2015-05-21 日本放送協会 符号化器、復号器、送信装置及び受信装置
JP5971574B2 (ja) * 2015-07-29 2016-08-17 サン パテント トラスト 送信装置および受信装置
CN108352871B (zh) * 2015-10-08 2022-01-04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发送方法、发送装置、接收方法、接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34575A (zh) * 2010-12-10 2016-06-01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发送方法、发送装置、接收方法及接收装置
CN103477584A (zh) * 2011-04-19 2013-12-2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信号生成方法及信号生成装置
EP2518906A1 (en) * 2011-04-29 2012-10-31 NTT DoCoMo,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 precoding matrix for precoding symbols to be transmitted to a plurality of wireless devices
EP2854318A1 (en) * 2012-05-22 2015-04-01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Transmission method, reception method,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100356A (ja) 2022-07-05
CN115189735A (zh) 2022-10-14
US10790887B2 (en) 2020-09-29
CN109417411B (zh) 2022-08-05
US20230163817A1 (en) 2023-05-25
US20190140711A1 (en) 2019-05-09
US20240129003A1 (en) 2024-04-18
EP3879717A1 (en) 2021-09-15
EP3480967A1 (en) 2019-05-08
JP7389169B2 (ja) 2023-11-29
EP3480967A4 (en) 2019-06-12
CN115189735B (zh) 2024-03-26
US11184060B2 (en) 2021-11-23
EP3480967B1 (en) 2021-05-19
JP7061564B2 (ja) 2022-04-28
JPWO2018003614A1 (ja) 2019-04-18
US11863264B2 (en) 2024-01-02
JP2024012621A (ja) 2024-01-30
US20220038326A1 (en) 2022-02-03
US20200186213A1 (en) 2020-06-11
WO2018003614A1 (ja) 2018-01-04
US11601168B2 (en) 2023-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64860B2 (ja) 送信装置
TWI781888B (zh) 終端及發送方法
JP7355774B2 (ja) 送信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JP7389169B2 (ja) 受信装置および受信方法
JP7260570B2 (ja) 受信装置、受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TWI710236B (zh) 傳送裝置、傳送方法、接收裝置、接收方法及積體電路
JP2023118904A (ja) 送信装置および送信方法
TWI840136B (zh) 終端及發送方法
JPWO2019013058A1 (ja) 送信装置および送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