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51905A - 天线、无线电设备、安装设备和充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天线、无线电设备、安装设备和充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51905A
CN107851905A CN201680041888.0A CN201680041888A CN107851905A CN 107851905 A CN107851905 A CN 107851905A CN 201680041888 A CN201680041888 A CN 201680041888A CN 107851905 A CN107851905 A CN 1078519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or
linear conductor
linear
antenna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4188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51905B (zh
Inventor
铃木雅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Platfor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C Infronti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Infrontia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Infronti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8519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519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519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519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30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to end of elongated active element, e.g. unipole
    • H01Q9/42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to end of elongated active element, e.g. unipole with folded element, the folded parts being spaced apart a small fraction of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02J7/004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holding portable devices containing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10/00The network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its spatial reach or by the load
    • H02J2310/10The network having a local or delimited stationary reach
    • H02J2310/20The network being internal to a load
    • H02J2310/22The load being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Aerial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为了利用简单配置实现无线电设备的外部天线,根据本发明的天线包括:导体板;第一线状导体,其包括被布置为与导体板的边缘基本上平行的部分,并且中途被弯曲并且在夹着间隙的情况下被连接到导体板;第二线状导体,其与从第一线状导体的和被连接到导体板的连接端相反的端部延伸的线相交,并且被连接到导体板;第三线状导体被连接到第二线状导体的与被连接到导体板的端部相反的端部,并且被布置为基本上平行于第一线状导体;以及第四线状导体,在第三线状导体的与被连接到第二线状导体的端部相反的端部,在背离于导体板的方向上布置所述第四线状导体。

Description

天线、无线电设备、安装设备和充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线、无线电设备、安装设备和充电设备。
背景技术
将移动无线电设备(诸如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和移动路由器)的外观缩小尺寸是重要的。这样的移动无线电设备中的许多移动无线电设备具有内置在壳体中的用于通信的天线。
天线中的每个天线元件的尺寸可以被设定为比对应于谐振频率的波长更短,使得天线能够被构建在壳体的尺寸内,其可以引起归因于每个天线元件的尺寸中的减小的天线性能的劣化。
因此,为了确保通信性能,特别地,在其中无线电波环境不佳等的位置处,可以使用其长度相对于对应于谐振频率的波长未被减小的外部天线取代具有减小长度的内置天线,从而提高天线性能。
然后,作为PTL 1中所描述的配置,存在其中外部天线被放置在无线电设备的托架(还被称为桌面保持器,其还用作充电站)上的配置。
图36图示了在其上外部天线161被放置的托架160的示例,以及被放置在托架160上的无线电设备150的示例。
注意,PTL 2至PTL 6公开了用于改进天线的性能的技术。
[引文列表]
[专利文献]
[PTL 1]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No.2007-318595
[PTL 2]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No.2012-213231
[PTL 3]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No.2010-119002
[PTL 4]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No.2010-109769
[PTL 5]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No.2007-288561
[PTL 6]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No.2006-050496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图36中所图示的无线电设备150能够在未被放置在托架160上的情况下单独执行无线电通信。当无线电设备150未被放置在托架上时,开关153将无线电电路152与内置天线151连接从而支持无线电通信。传输线154和连接器155被连接到开关153的相反侧到其中内置天线被连接的一侧。
进一步地,托架160包括可连接到连接器155的连接器162。连接器162被连接到传输线163,并且外部天线161被连接到传输线163的前端。
当无线电设备150被放置在托架160上并且连接器155被连接到托架160的连接器162时,开关153被切换以将无线电电路152和传输线154连接并且断开内置天线151。开关153可以通过切换连接器155的机械接触点得以切换,或者控制单元可以通过电气检测连接器155的连接切换开关。
以这种方式,当无线电设备150被放置在托架160上时,无线电设备150与内置天线151断开并且被连接到外部天线161。
如上文所描述的,图36中所图示的无线电设备150和托架160使用多个部件(诸如开关、传输线和连接器),并且因此具有复杂的配置。这些部件处理高频率,并且因此是昂贵的。因此,无线电设备与外部天线之间的连接被要求以利用比图36中所图示的无线电设备150和托架160的配置示例更简单的配置来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无线电设备旨在利用简单配置实现无线电设备的外部天线。
[问题的解决方案]
为了实现上文所描述的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天线包括:导体板;第一线状导体,其包括被布置为基本上平行于导体板的边缘的部分,并且中途被弯曲并且在夹着间隙的情况下被连接到导体板;第二线状导体,其与从第一线状导体的与被连接到导体板的连接端相反的端部延伸的线相交,并且被连接到导体板;第三线状导体被连接到第二线状导体的与被连接到导体板的端部相反的端部,并且被布置为基本上平行于第一线状导体;以及第四线状导体,在第三线状导体的与被连接到第二线状导体的端部相反的端部,在背离于导体板的方向上布置所述第四线状导体。
[本发明的有利效果]
根据本发明,无线电设备的外部天线能够利用简单配置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图1是图示第一示例实施例的配置示例的示图。
[图2]图2是图示第一示例实施例的配置示例的示图。
[图3]图3是图示第一示例实施例的配置示例的示图。
[图4]图4是图示第一示例实施例的操作的图形。
[图5]图5是图示第一示例实施例的操作的图形。
[图6]图6是图示第一示例实施例的操作的示图。
[图7]图7是图示第一示例实施例的操作的图形。
[图8]图8是图示第一示例实施例的操作的图形。
[图9]图9是图示第一示例实施例的操作的示图。
[图10]图10是图示第一示例实施例的操作的示图。
[图11]图11是图示第一示例实施例的操作的图形。
[图12]图12是图示第一示例实施例的操作的图形。
[图13]图13是图示第一示例实施例的操作的示图。
[图14]图14是图示第一示例实施例的操作的示图。
[图15]图15是图示第一示例实施例的操作的示图。
[图16]图16是图示第一示例实施例的操作的图形。
[图17]图17是图示第一示例实施例的操作的图形。
[图18]图18是图示第一示例实施例的操作的示图。
[图19]图19是图示第一示例实施例的操作的示图。
[图20]图20是图示第一示例实施例的操作的示图。
[图21]图21是图示第一示例实施例的操作的图形。
[图22]图22是图示第一示例实施例的操作的示图。
[图23]图23是图示第一示例实施例的操作的图形。
[图24]图24是图示第一示例实施例的操作的示图。
[图25]图25是图示第一示例实施例的操作的图形。
[图26]图26是图示第一示例实施例的操作的示图。
[图27]图27是图示第一示例实施例的操作的示图。
[图28]图28是图示第一示例实施例的操作的示图。
[图29]图29是图示第一示例实施例的操作的示图。
[图30]图30是图示第二示例实施例的配置示例的示图。
[图31]图31是图示第二示例实施例的操作的图形。
[图32]图32是图示第二示例实施例的操作的图形。
[图33]图33是图示第二示例实施例的配置示例的示图。
[图34]图34是图示第三示例实施例的配置示例的示图。
[图35]图35是图示修改例的示图。
[图36]图36是图示现有技术的配置示例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示例实施例]
然后,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
[配置的描述]
图1图示了第一示例实施例的配置。
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无线电设备10包括无线电设备100和托架200。假定无线电设备100是移动无线电设备(诸如智能电话或者移动路由器)。托架200是被用于将无线电设备100放置在预定位置处的托架,并且还被称为桌面保持器等。一般而言,无线电设备100的外部形状取决于设备的类型而变化。因此,在许多情况下,托架200被准备用于每种类型的无线电设备。
无线电设备100包括导体板101、天线110、电力馈送单元102和端子103,并且无线电设备100的外部通常利用合成树脂外壳覆盖。导体板101是用于电路(诸如传输/接收电路或者信号处理单元)的安装部分的接地导体。天线110是用于执行无线电通信的天线,并且由具有线性形状或者细长板形状(诸如铜、黄铜或者铝)的导电材料形成。备选地,天线110可以被形成为印刷线路板的导体图案。
天线110通常被布置在无线电设备100的端部处,如在图1中所图示的无线电设备100中。天线110的长度是例如对应于通信频率的波长的大约1/4,并且线状或者板状导体的宽度足够地小于波长并且是例如波长的大约1/100。甚至当天线110的波长不是对应于通信频率的波长的大约1/4时,天线的长度不对本发明的基本效果产生影响。
电力馈送单元102是待连接到天线110和无线电电路的高频信号输入/输出端。电力馈送单元102具有两个端子。端子中的一个被连接到天线110,并且端子中的另一个被连接到导体板101。这两个端子通常彼此尽可能近地布置。如在图1中所图示的,电力馈送单元102被布置在与当无线电设备100被放置在托架200上时与托架200接触的无线电设备100的表面(图1中所图示的无线电设备100的下表面)分开的位置处。
进一步地,端子103是被连接到导体板101、被提供以便当无线电设备100被放置在托架200上时接触托架200的连接部201并且由导电材料制成的端子。如在图1中所图示的,当无线电设备100被放置在托架200上时,在托架200的接触中的无线电设备100的表面(图1中所图示的无线电设备100的下表面)处,端子103期望地被布置在尽可能接近天线110的位置处。取代使用端子103,导体板101可以通过在壳体的一部分中形成的孔暴露,使得托架200的连接部201直接地接触无线电设备100的导体板101。
然后,托架200是被用于将无线电设备100放置在预定位置处的托架,并且托架200的外部利用合成树脂覆盖并且包括天线210和连接部201。
连接部201是由用于当无线电设备100被放置在托架200上时将天线210电气连接到无线电设备100的端子103的由导电材料形成的接触构件。连接部201包括例如金属弹簧。
在本文中,连接部201和端子103是将导体(天线210)连接到接地导体的部分。因此,连接部201和端子103不必需要用于高频的部件,但是相反可以使用任何部分,只要部分具有与DC电触电一样小的接触电阻。
天线210还包括三个元件(即,图2中所图示的元件211、元件212和元件213)。这些元件各自由线状或者细长板状导体材料(诸如铜、黄铜或者铝)形成。天线210可以被形成为印刷线路板的导体图案。天线210的元件可以整体地形成。
然后,元件211将连接部201电气连接到元件212,并且元件211的长度被设定为尽可能短,只要元件211与无线电设备100的天线110隔开预定间隔或更多,并且针对元件212的下面所描述的布置条件被满足。在本文中,预定间隔是例如对应于通信频率的波长的0.01倍或更多,并且当频率是800MHz时是4mm或更多。
元件212被布置为平行于包括当无线电设备100被放置在托架200上时的天线110的前端的线状部分。当元件212与天线110之间的平行部分的间隔极其小时,元件212与天线110之间的空间耦合极其强。因此,当无线电设备100被放置在托架200上时,天线110的谐振频率与在无线电设备100被放置在托架200上之前的偏离,使得电力馈送单元102中的天线110的反射变大,其导致高频特性中的劣化。
另一方面,当元件212与天线110之间的间隔极其大时,天线110与天线210之间的空间耦合变弱,其导致改进作为外部天线的天线210的高频特性的效果中的减小。
因此,元件212与天线110之间的平行部分的间隔被确定为在通过计算或者试验确认归因于在设计时的上文所描述的空间耦合的效果之后的适当值。
作为元件212与天线110之间的平行部分的间隔的适合的示例,通过计算确认间隔是对应于通信频率的波长的0.01到0.03倍。例如,当频率是800MHz时,间隔是大约4mm到11mm。然而,甚至当元件212与天线110之间的平行部分的间隔是除这些值外的值时,间隔不对本发明的基本效果产生影响。
通过计算确认元件212的长度被设定为包括天线110的打开前端的元件212的平行部分的长度(图2中所图示的天线110的纵向上的长度)的大约一半,从而增加天线效率。然而,甚至当元件212与天线110之间的平行部分具有除上文所描述的长度的长度时,长度不对本发明的基本效果产生影响。
然后,如在图2中所图示的,元件213的一个端部被连接到未被连接到元件211的元件212的端部,并且被布置在背离于无线电设备100的方向上的元件212的直角处。元件213可以被形成为如下面所描述的中途弯曲的形状,从而使元件缩小尺寸。
注意图3中所图示的,电感器202可以被布置在天线110与无线电设备100的电力馈送单元102之间以将电力馈送单元的阻抗与天线110的阻抗匹配。
电感器104可以被布置在天线210的中间部分处(例如,在连接部201与托架200的元件211之间,或者在元件212与元件213之间)。电感器104被布置为当天线210不能具有归因于安装中的约束等的最初要求的长度时调节谐振频率。
图3图示了基于上文所描述的要求执行在800MHz附近的通信的无线电设备10的配置示例。图3图示了其中无线电设备100被放置在托架200上的状态。元件213是非线状的,但是在用于安装托架200的直角处中途弯曲。
如上文所描述的,为了实现谐振频率的阻抗匹配和调节,26nH的电感器202被布置在天线110与电力馈送单元102之间,并且20nH的电感器104被布置在元件212与元件213之间。
[操作的描述]
然后,将描述本示例实施例的操作。
在本文中所描述的高频电流分布和高频特性被获得为通过电磁场数值分析的计算的结果。
至于图3中所图示的无线电设备10的模型,在图4和图5中图示了高频特性。图4图示了从电力馈送单元102观察到的天线110的反射损耗。水平轴表示以兆赫兹为单位的频率,并且垂直轴表示以分贝为单位的反射损耗的负值。图示反射损耗的其他图形中的轴的指示与上文所描述的类似。
图5图示了为从无线电设备10辐射的无线电波的总电功率与待供应到电力馈送单元102的电功率之间的比率的天线效率。在本文中,从无线电设备10辐射的无线电波的总电功率是从包括天线部分的无线电设备10的全部导体辐射的无线电波的电功率的总值。
在图5中,水平轴表示以兆赫兹为单位的频率,并且垂直轴表示以分贝为单位的天线效率。图示天线效率的其他图形中的轴的指示与上文所描述的类似。
然后,将描述被用于以下描述的无线电设备100的简单模型。
图6图示了无线电设备100的数值分析模型。假定在800MHz附近执行通信,设定本模型的尺寸。图7和图8图示了图6中所图示的模型的分析结果。图7图示了从电力馈送单元102观察到的天线110的反射损耗,并且图8图示了天线效率。在这种情况下,天线效率图示了从无线电设备100的所有导体(即,天线110和导体板110的导体)辐射的无线电波的总电功率与待供应到电力馈送单元102的电功率之间的比率。
图10的左部分图示了在图6的模型中的800MHz处的电流分布。在图10中,每个箭头的大小指示每个位置处的电流的幅度,并且每个箭头的方向指示电流的方向。每个箭头的意义与图示电流分布的其他图示中的相同。如从图10的左部分能够看到,在导体板101的边缘附近存在指示具有大值的电流的箭头。
因此,在本文中假定在其中图6中所图示的无线电设备100的导体板101的中心部分被移除并且导体板101由类框架导体替代的如图9中所图示的简单模型。当能够使用这样的简单模型进行分析时,高频电流(在本文中被称为电流)的分布能够被分离为仅两个方向(即,附图中的纵向方向和水平方向),其便于操作的理解。
图10的右部分图示了图9的简单模型中的800MHz处的电流分布。指示具有图10的右部分中的大值的电流的每个箭头的方向倾向于与图10的左部分中的类似。
然后,图6的模型的高频特性与图9的简单模型的高频特性相比较。在图9中所图示的模型中,图11图示了从电力馈送单元102观察到的天线110的反射损耗,并且图12图示了天线效率。
如从图示反射损耗的附图看到的谐振频率是大约图7中的820MHz,其图示图6的模型的反射损耗,基本上与图示图9的简单模型中的反射损耗的图11中的大约810MHz的谐振相同,并且谐振中的每个谐振是单谐振。谐振频率处的反射损耗的值在图7中是大约5dB并且在图11中大约6dB,其是接近的值。
在图示图6的模型中的天线效率的图8中,具有最大天线效率的频率的值在800MHz与850MHz之间,并且具有图示图9的简单模型中的天线效率的图12中的最大天线效率的频率的值在800MHz与850MHz之间,并且因此这些值基本上相同。进一步地,指示具有最大天线效率的频率处的效率的值在图8中是大约-3.2dB并且在图12中大约-2.7dB,并且因此这些值是接近的值。
因此,已经确认图6的模型中的电流分布和高频特性的趋势与待替换的图9的简单模型的那些类似。因此,图9的简单模型被用作无线电设备100的天线辐射机制的以下描述中的无线电设备100的模型。
在图13中,由通过图9的模型中的800MHz处的电流分布计算(图10的右部分)所获得的连接的小箭头所指示的谐振时的电流的位置由大箭头的线状部分指示,并且在某个时间处的电流的方向由大箭头的方向指示。注意,为了易于理解,在从小箭头的位置稍微移动的位置处图示每个大箭头,并且图示与其他附图中的图示类似。
在图13中,电流15指示流动通过天线110的电流,并且电流16和17各自指示流动通过导体板101的电流。如从图13中所图示的电流判断,在800MHz处,导体板101能够被认为是分支为两个部分的线状导体,如在图14中所图示的等效导体18中。注意,等效导体指代当分析模型的结构可以被认为是包括如从分析结果判断的虚拟线状导体时的导体。进一步地,等效导体的线的位置被图示在从结构的位置移动的位置处以便于虚拟化,并且图示与其他附图中的图示类似。
虽然物理长度在电力馈送单元102的一侧被缩短,但是电气长度被认为是在其中具有波长的大约1/4的长度的天线110和等效导体18被连接到电力馈送单元102的相反侧的状态中。在这种情况下,当等效导体18的线状导体是具有波长的大约1/4的长度的线状导体时,线状导体操作为正常偶极天线。
然而,图14中所图示的等效导体18具有在其中两个线状导体并联连接的配置。等效导体18的两个线状导体具有在其中电流在电力馈送单元102中是最大值并且在线状导体的相反端处基本上是零的电流分布,并且因此两个线状导体中的每个线状导体的长度是波长的大约1/4。换句话说,等效导体18具有在其中具有波长的大约1/4的长度的两个线状元件在电力馈送单元102中并联连接的配置。
此处,待由电力馈送单元观察的阻抗在其中一个1/4波长元件被连接到电力馈送单元的一个端部和两个1/4波长元件并联连接到电力馈送单元的相反端的配置中分离地加以计算。已经确认该配置中的阻抗具有在其中每个1/4波长元件对称地连接到电力馈送单元的正常偶极天线的阻抗的大约1/2的值。因此,图14中所图示的无线电设备100的电力馈送单元102中的阻抗具有大约一半正常偶极天线的阻抗的值。
一般而言,正常偶极天线的阻抗匹配无线电电路等的阻抗以被连接到电力馈送单元中的电力馈送单元。然而,如上文所描述的,由于无线电设备100的天线的阻抗具有大约一半正常偶极天线的阻抗的值,在电力馈送单元102中比在正常偶极天线中实现阻抗匹配更困难。因此,无线电设备100具有电力馈送单元102中的大反射,其引起反射损耗中的减小。
然而,如从以上描述明显的,当在其中实现等效导体18相当于一个线状元件的电流分布时,进一步改进无线电设备100的高频特性。
上文已经描述无线电设备10的辐射机制。
因此,在仅有无线电设备100的高频特性中,当无线电设备100未放置在托架200上时,特性最完美的800MHz附近中的反射损耗是大约5dB并且天线效率是大约-3.2dB,如在图7和图8中所图示的。另一方面,在无线电设备100的高频特性中,当无线电设备100被放置在托架200上并且被连接以操作为连接到托架200的无线电设备10时,其中特性最完美的800MHz附近的反射损耗是大约-12dB并且天线效率是大约-1dB,如在图4和图5中所图示的。因此,当无线电设备100被放置在托架200上并且被连接以操作为无线电设备10时,与仅有无线电设备100的操作中的那些相比较高频特性大大地被改进。
下面将描述与仅有无线电设备100的高频特性相比较用于改进无线电设备10的高频特性的机制。
图15中所图示的模型是在其中上文所描述的图3中所图示的无线电设备10的模型中的导体板101由类框架导体替换的简单模型。图16和图17图示了图15的简单模型的高频特性。图16图示了天线110的反射损耗,并且图17图示了天线效率。
从图示反射损耗的附图判断的谐振频率是大约580MHz并且在图示图3的模型中的反射损耗的图4中是大约820MHz并且在图示图15的简单模型的反射损耗的图16中是大约570MHz和大约810MHz,并且因此这些谐振频率基本上相同并且是两个谐振。看起来800MHz附近的谐振频率处的反射损耗的值在图4中是大约12dB并且在图16中是大约18dB,其是不同值。然而,由基于反射损耗的计算所获得的通过损耗是大约0.3dB和大约0.1dB,其是足够小的值,并且值之间的差在当值被测量时在误差水平上是小的。因此,可以说这些值指示基本上类似的特性。
在图示图3的模型的天线效率的图5中,具有最大天线效率的频率的值在从800MHz到850MHz范围内。在图示图15的简单模型中的天线效率的图17中,具有最大天线效率的频率的值是从800MHz到850MHz的范围内,并且因此这些值基本上相同。进一步地,具有最大天线效率的频率处的效率的值在图5中是大约-1.0dB并且在图17中是大约-0.9dB,其是接近的值。
因此,已经确认图3的无线电设备10的模型中的电流分布和高频特性的趋势与待替换的图15的简单模型的那些类似。因此,图15的简单模型被用作无线电设备10的天线辐射机制的以下描述中的无线电设备10的模型。
图18图示了图15的模型中的电流分布。在图18中,从电流分布假定的电流的驻波和方向的位置由长箭头指示。
图18被理解如下。天线110由电力馈送单元102激励,并且电流19和20被生成。箭头的方向被对准(非相反方向),并且因此电流19和20被认为是一系列电流。
另一方面,具有与电流19的相位相反的相位的电流21和22通过与平行于天线110定位的元件212的空间耦合被感应。指示电流21和22的箭头的方向被对准,并且因此电流21和22被认为是一系列电流。
电流23的幅度小于图14中的相同位置处的电流的幅度。因此,图19图示了假定电流19和20的一系列电流和电流21和22的一系列电流是流动通过无线电设备10的主电流的等效导体。
如上文所描述的,在图14中所图示的无线电设备100的等效导体18具有在其中非一个线状导体而是两个线状导体并联连接的配置,其对无线电设备100中的反射损耗产生不利影响。然而,在图19中所图示的无线电设备10的等效导体中,连接到电力馈送单元102的下侧的元件被认为是与一个线状导体而不是如在图14中所图示的等效导体18中分支为两个部分的线状导体类似地操作。
因此,通过从图19中所图示的无线电设备10的电力馈送单元102观察天线所获得的阻抗变得比通过从图14中所图示的无线电设备100的电力馈送单元102观察天线所获得的阻抗更高,其更接近于正常偶极天线的阻抗。因此,与无线电设备100中的反射损耗相比较,改进无线电设备10中的反射损耗。
在图18中,其中电流在电流21和22的一系列电流中相对小的位置是对应于图19中所图示的端子103的位置。因此,应考虑到,图19中所图示的端子103与在其中两个元件分离并且没有电力被馈送的虚拟偶极天线25类似地操作。
如从图19能够看到,流动通过虚拟偶极天线24和虚拟偶极天线25的电流在每个附图中从上到下流动,并且因此这两个虚拟偶极天线在相同相位处操作。进一步地,由于这两个虚拟偶极天线在相同相位处操作,因而从无线电设备10辐射的电磁场彼此加强。在相同相位处操作的虚拟偶极天线未存在于无线电设备100中,并且因此与无线电设备100中的天线效率相比较,改进无线电设备10中的天线效率。
因此,与无线电设备100中的那些相比较,改进无线电设备10中的反射损耗和天线效率。
然后,将描述天线210的长度。
在本文中,为了便于理解,如在图1中所图示的,天线210的元件213被描述为未弯曲的线状元件。
图24图示了无线电设备10的每个部件的特定尺寸。图24中所图示的模型设计有800MHz的谐振频率。图25图示了模型中的反射损耗。
图26图示了图24中所图示的无线电设备10的模型中的电流分布。图26中所图示的粗实线表示从电流分布估计的等效导体。与在上文所描述的图19中所图示的虚拟偶极天线24和虚拟偶极天线25类似地,能够理解无线电设备10操作为好像电力馈送单元侧的虚拟偶极天线39和非电力馈送侧的虚拟偶极天线40存在。
将参考图26描述两个天线的长度。
作为电力馈送侧虚拟偶极天线39的一个元件的天线110比对应于800MHz的波长的1/4的大约95(mm)的长度更短的50mm的长度(与图3中所图示的天线110的长度相同的长度),用于安装等。虚拟偶极天线39的导体板侧上的虚拟元件在对应于800MHz的波长的1/4的大约95(mm)的长度处谐振。因此,虚拟偶极天线39的整个长度比为对应于800MHz的谐振频率的波长的一半的大约190mm短达大约45mm。
另一方面,非电力馈送侧虚拟偶极天线40的整个长度在为对应于800MHz的波长的一半的大约190(mm)的长度处谐振,如在正常偶极天线中。因此,表达式1能够被表达,假定天线210的长度(元件211、元件212和元件213的总长度)由A表示并且导体板侧上的虚拟元件的长度由B表示。在本文中,R表示对应于谐振频率(在这种情况下800MHz)的波长。
A+B=R/2…(表达式1)
在公式中,图24中所图示的导体板的边“a”、边“b”和边“c”的长度相应地由La、Lb和Lc表示。然后,B还能够由通过从(La+Lb+Lc)减去电力馈送侧虚拟偶极天线的导体板上的虚拟元件的长度所获得的长度表示。进一步地,如上文所描述的,因为电力馈送侧虚拟偶极天线的导体板上的虚拟元件的长度是R/4,B具有如由表达式2所表达的关系。
B=(La+Lb+Lc)-R/4…(表达式2)
进一步地,表达式1被转换以获得以下表达式。
A=R/2-B
表达式2被带入该表达式中以获得等式3。
A=R/2-(La+Lb+Lc-R/4)…(表达式3)
进一步地,表达式3被组织以获得表达式4。
A=3R/4-(La+Lb+Lc)…(表达式4)
图24的模型中所图示的La、Lb和Lc的值被带入表达式4中以获得天线210的长度A,从而获得以下值。
A=281-(70+50+70)=91(mm)…(表达式5)
另一方面,图24中所图示的天线210的尺寸通过执行电磁场数值分析得以优化以获得800MHz的谐振频率,并且以下值被获得为天线210的长度A。
A=57+28+20=105(mm)…(表达式6)
表达式6中的值与表达式5中所获得的91mm稍微不同。然而,应考虑到,该差由于天线210未完全地直线的效果、天线210在两个区段处弯曲的效果或者天线210接近于天线110的效果而引起。
注意,在具有大约4至5英寸的屏幕大小的当前智能电话或者移动路由器中的许多智能电话和移动路由器中,(La+Lb+Lc)的值是大约对应于800MHz的频率的波长的一半。
因此,(表达式4)能够由以下表达式表达。
A≈3R/4-R/2=R/4…(表达式7)
因此,在具有大约4至5英寸的屏幕大小的当前移动终端中,800MHz处的天线210的最佳长度是大约R/4。
如上文所描述的,能够优化天线210的尺寸。然而,甚至当天线210具有除上文所描述的长度的长度时,长度不对本发明的基本效果产生影响。
然后参考图25,能够在小于800MHz的第一谐振频率的650MHz附近确认第二谐振频率的存在。因此,下面将描述第二谐振频率存在的原因。
首先,图27图示了650MHz的频率处的电流分布和从电流分布估计的等效导体。虽然上文所描述的图26和图27中所图示的结构相同,但是频率800MHz处的电流分布与频率650MHz处的电流分布不同。换句话说,存在800MHz的频率和650MHz的频率的两个谐振路线。因此,图26中所图示的800MHz处的等效导体与图27中所图示的650MHz处的等效导体不同。
图27中所图示的650MHz的频率处的等效导体形成具有电力馈送单元102的两端处的元件的虚拟偶极天线41。虚拟偶极天线41的整个长度对应于天线110、导体板的上侧d(参见图24)以及元件211、元件212和元件213的长度的总和。
在本文中,天线110的长度由阻抗匹配电路的电感器104缩短,而天线110的电气长度对应于800MHz处的大约R/4。
元件211、元件212和元件213的长度的总和(即,天线210的长度)是根据具有大约4至5英寸的屏幕大小的移动终端中的上文所描述的表达式7的800MHz处的大约R/4。
鉴于以上内容,假定边d的长度由Ld表示并且对应于800MHz的波长由R表示,图27中所图示的虚拟偶极天线的电气长度能够被表达为以下表达式。
650MHz虚拟偶极天线的整个长度=R/4+Ld+R/4=R/2+Ld…(表达式8)
一般而言,当偶极天线的整个长度是R/2(即,大约190mm)时,谐振频率是800MHz。参考表达式8,虚拟偶极天线41的元件中的一个比Ld的长度更长,并且虚拟偶极天线41的整个长度比在800MHz处的R/2更长。因此,虚拟偶极天线的谐振频率小于800MHz。
在图24中,d的长度Ld是50mm,并且因此虚拟偶极天线41的元件的整个长度根据表达式8被计算为190+50=240(mm)。对应于240mm的R/2的频率是大约630MHz。这基本上与650MHz相同,其是图25中所观察到的第二谐振频率。
然后,将描述被图示为图2、图3、图15、图20和图24中的元件212的空间耦合部分。
图28中所图示的模型是在其中天线210在附图中向上延伸并且具有天线110的空间耦合部分(对应于元件212)不存在的模型。
如从图29中所图示的800MHz处的电流分布和从电流分布估计的等效导体能够看到,当空间耦合部分不存在时,如在图26中所图示的虚拟偶极天线39和虚拟偶极天线40不存在。
从电力馈送单元102沿着导体板101的右侧向下流动的电流相对于沿着天线210向上流动的电流存在。抵消在相反的方向上从电流辐射的无线电波。因此,图28中所图示的模型中的无线电设备的天线效率如与图6和图9中所图示的无线电设备100的相比较而劣化。
然后,将描述天线210中的电感器202的布置。
首先,将参考图20描述其中电感器202被布置在元件212与元件213之间的情况。电感器202被用于校正归因于当天线210被缩短用于安装等时天线元件长度的缺少的频率中的偏差。图21是图示当电感器202的值被改变时的反射损耗的图形。如从图21能够看到,每次电感器的值变化10nH,800MHz附近的谐振点变化大约20MHz。
然后,将描述其中电感器202被布置在如图22中所示的元件211与导体板101之间的情况。注意,在图22中,连接部201和端子103的大小可忽略地小于元件211和导体板101的大小,并且因此在用于计算的模型中被省略。特别地,电感器202被布置在图3中所图示的托架200的元件211与连接部201之间,或者被布置在无线电设备100的端子103与导体板101之间。
图23是图示图22中所图示的模型中的反射损耗的图形。如从图23能够看到,每次电感器变化10nH,800MHz附近的谐振点变化大约7MHz。因此,不像在其中电感器202被布置在如在图20中所图示的元件212与元件213之间的情况下,当电感器202被布置在如在图22中所图示的元件212与导体板101之间时,变型是小的。
如上文所描述的,为了调节电感器202中的谐振频率,当电感器202被布置在元件212与元件213之间时比当电感器202被布置在元件212与导体板101之间时调节更高效。然而,甚至当电感器202被布置在元件212与导体板101之间或者在元件212与元件213之间或者在天线210的任何位置处时,电感器202不对本发明的基本效果产生影响。
上文已经描述本示例实施例的操作。
如上文所描述的,当无线电设备100被放置在托架200上时,内置在托架200中的天线210的元件211被连接到无线电设备100的导体板101。进一步地,待连接到未连接到导体板101的元件211的端部的元件212平行于内置在无线电设备100中的天线110被布置。另外,待连接到未连接到元件211的元件212的端部的元件213被布置在背离于导体板101的方向上。
利用该配置,元件212与天线110电磁空间耦合,并且在元件212中感应电流。元件212中感应的电流流动通过整个天线210,从而使得天线210能够操作为外部天线。
在如现有技术中的图36中所图示的无线电设备150和托架160中,包括开关153、传输线154、传输线163、连接器155和连接器162的部件被要求以将无线电设备150和外部天线161彼此连接。然而,如在图2和图3中所图示的,在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无线电设备10中,仅端子103和连接部201被要求为将无线电设备100连接到天线210的部件。
因此,在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无线电设备10中,无线电设备100的外部天线能够利用使用小数目的部件的简单配置而不是利用在图36中所图示的现有技术的配置来实现。
[第二示例实施例]
然后,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第二示例实施例。
[配置的描述]
图30图示了根据第二示例实施例的无线电设备50的配置。
无线电设备50包括无线电设备100和充电站300。充电站300频繁地被用作用于对内置在无线电设备100中的蓄电池进行充电的智能电话或者移动路由器的配件。
充电站300包括连接器301、印刷板302和天线310。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充电站300特征在于,使用连接器301而不是使用作为第一示例实施例中所图示的托架的部件的连接部201。
当无线电设备100是包含的端子时,无线电设备100的主体通常包括阴性微型USB连接器作为标准设备。阴性微USB连接器的接地端子被连接到无线电设备100的导体板101。连接器301是阳性微型USB连接器。当无线电设备100被放置在充电站300上时,连接器301被连接到被包括在无线电设备100中的阴性连接器。
进一步地,充电站300的连接器301的接地端子被连接到下面所描述的印刷板302的接地导体。
然后,印刷板302是包含用于将商业AC电源转换为用于充电的DC电源使得内置在无线电设备100中的蓄电池被充电的充电电路的印刷板。充电站300可以不包含充电电路并且可以包括待连接到另一充电器的连接器。印刷板302可以包含连接器和连接器301,可以形成用于连接这两个连接器的布线图案。
进一步地,天线310被连接到印刷板302的接地导体。天线310的基本配置与在第一示例实施例中所图示的天线210的基本配置相同。进一步地,其中印刷板302和天线310被连接的位置和其中印刷板302和连接器301被连接的位置期望地尽可能近。
图33图示了用于执行800MHz附近的通信的本示例实施例的配置示例。
[操作的描述]
然后,将描述本示例实施例的机械操作。
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无线电设备50的配置,当无线电设备100被放置在充电站300上时,无线电设备100的导体板101通过连接器301被连接到充电站300的印刷板302的接地导体。由于天线310被连接到印刷板302的接地导体,因而不像在第一示例实施例中所图示的无线电设备100中,导体板101能够在未提供端子103的情况下被连接到充电站300的天线310。
然后,将描述本示例实施例的电气操作。
图31和32图示了具有图33中所图示的配置的无线电设备50的高频特性。图31图示了从电力馈送单元102观察到的天线110中的反射损耗,并且图32将天线效率图示为从无线电设备50辐射的无线电波的总电功率与待供应到电力馈送单元102的电功率之间的比率。
在仅有无线电设备100的高频特性中,当如使用在第一示例实施例的描述中的图11和12中所图示,无线电设备100未放置在充电站300中时,其中特性最完美的800MHz附近的反射损耗是大约6dB,并且天线效率是大约-2.7dB。另一方面,在无线电设备50的高频特性中,当如在图31和32中所图示,无线电设备100被连接到本示例实施例的充电站300时,其中特性最完美的800MHz附近的反射损耗是大约15dB,并且天线效率是大约-0.6dB。
因此,当无线电设备100被放置在充电站300上并且连接到充电站300以操作为无线电设备50时,无线电设备100的高频特性与仅有无线电设备100的那些相比较大大地被改进。
如上文所描述的,在本示例实施例的无线电设备50中,通常被包括在无线电设备100中的连接器包括接地端子,并且接地端子被连接到导体板101。被包括在无线电设备100中的连接器的接地端子用作第一示例实施例中所图示的端子103。
进一步地,在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无线电设备50中,连接器301的接地端子通过印刷板302的接地导体被连接到天线210,使得连接器301的接地端子用作第一示例实施例中所图示的连接部201。
以这种方式,同样,利用本示例实施例的无线电设备50的配置,能够实现执行与根据第一示例实施例的无线电设备10的操作类似的操作并且获得与根据第一示例实施例的无线电设备10的那些效果类似的有利效果的外部天线。
[第三示例实施例]
然后,将参考图34描述第三示例实施例。
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天线60包括导体板401和第一线状导体410,其包括基本上平行于导体板401的边缘布置的部分,并且中途被弯曲并且在两者之间夹着间隙地被连接到导体板401。天线60还包括第二线状导体511,其被连接到导体板401,并且与从与其中第一线状导体410被连接到导体板401的连接端相反的导体板401的端部延伸的线相交。天线60还包括第三线状导体512,其被连接到与连接到导体板401的其端部相反的第二线状导体511的端部并且基本上平行于第一线状导体410被布置。天线60还包括第四线状导体513,其被布置在与被连接到第二线状导体511的第三线状导体512端部相反的第三线状导体512的端部处的背离于导体板401的方向上。
以这种方式,本示例实施例的天线60能够利用简单配置被实现为外部天线。
虽然上文已经描述本实施例的适合的示例实施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文所描述的示例实施例并且能够扩展或者修改如下。
根据示例实施例的无线电设备的导体板101具有矩形形状,但是相反可以具有任何形状。例如,当导体板601具有接近于圆形形状的形状时,如在图35中所图示的无线电设备80中,相应地对应于第一示例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图2中所图示的部件的导体板601的部件如下。天线110对应于天线610,元件211对应于元件711,元件212对应于元件712,并且元件213对应于元件713。
进一步地,对应于表达式4中的(La+Lb+Lc)的长度是将其中天线610被连接到导体板601的位置和其中元件711被连接到导体板601的位置相连接的导体板601的圆周长度中的较长的一个。进一步地,天线610能够使用还用于无线电设备80的表达式4来加以设计。因此,甚至当导体板具有除矩形形状外的任何形状时,能够实现根据本发明的无线电设备。
在第一示例实施例中,当元件212与天线110之间的平行部分的间隔极其小并且元件212与天线110之间的空间耦合极其强时引起的不方便已经被描述。该不方便由于当无线电设备100单独被使用而不被放置在托架200上时并且当无线电设备100被放置在托架200上时的谐振频率中的差而引起。
然而,不需要无线电设备100单独操作,只要无线电设备10具有未被分离为无线电设备100和托架200的集成配置。在这种情况下,元件212与天线110之间的平行部分的间隔可以具有小于0.01倍通信频率的间隔的值,其被图示为对应于上文所描述的通信频率的波长。
上文所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全部或者部分能够被描述为但不限于以下附记。
(附记1)
一种天线,包括:
导体板;
第一线状导体,其包括基本上平行于所述导体板的边缘布置的部分,所述第一线状导体被中途弯曲并且在夹着间隙的情况下被连接到所述导体板;
第二线状导体,其被连接到所述导体板,所述第二线状导体与从与所述第一线状导体被连接到所述导体板的连接端相反的所述第一线状导体的端部延伸的线相交;
第三线状导体,其被连接到与连接到所述导体板的其端部相反的所述第二线状导体的端部,所述第三线状导体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第一线状导体地被布置;以及
第四线状导体,其被布置在与在连接到所述第二线状导体的其端部相反的所述第三线状导体的端部处的背离于所述导体板的方向上。(附记2)
一种天线,包括:
第一天线,包括:
导体板;以及
第一线状导体,其包括基本上平行于所述导体板的边缘布置的部分,所述第一线状导体被中途弯曲并且在夹着间隙的情况下被连接到所述导体板;以及
第二天线,包括:
第二线状导体,其利用可拆卸地附接到所述导体板的连接部被连接到所述导体板,所述第二线状导体与从与其中所述第一线状导体被连接到所述导体板的连接端相反的所述第一线状导体的端部延伸的线相交;
第三线状导体,其被连接到与连接到所述连接部的其端部相反的所述第二线状导体的端部,所述第三线状导体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第一线状导体地被布置;以及
第四线状导体,其被布置在与在连接到所述第二线状导体的其端部相反的所述第三线状导体的端部处的背离于所述导体板的方向上。
(附记3)
根据附记2所述的天线,其中,所述第二天线被布置在所述第一天线的托架上。
(附记4)
根据附记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其中,所述第一线状导体的长度是对应于被用于通信的频率的波长的基本上四分之一。
(附记5)
根据附记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其中,所述第一线状导体与所述第三线状导体之间的间隔比对应于被用于通信的频率的波长长0.01到0.03倍。
(附记6)
根据附记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其中,所述第二线状导体、所述第三线状导体和所述第四线状导体的总长度是通过从对应于被用于通信的频率的波长的基本上四分之三的长度减去将所述第一线状导体与所述导体板之间的节点连接到所述第二线状导体与所述导体板之间的节点的所述导体板的圆周长度中的较长的一个的距离所获得的值。
(附记7)
根据附记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其中,所述导体板具有矩形形状,所述第一线状导体被连接到所述导体板的一侧的端部附近,并且所述第二线状导体被连接到与所述一侧相反的所述导体板的一侧的端部附近。
(附记8)
一种无线电设备,包括:
根据附记1所述的天线;以及
无线电电路。
(附记9)
一种无线电设备,包括:
第一设备,包括:
导体板;
第一线状导体,其包括基本上平行于所述导体板的边缘布置的部分,所述第一线状导体被中途弯曲并且在夹着间隙的情况下被连接到所述导体板;以及
无线电电路,以及
第二设备,包括:
第二线状导体,其利用可拆卸地附接到所述导体板的连接部被连接到所述导体板,所述第二线状导体与从与其中所述第一线状导体被连接到所述导体板的连接端相反的所述第一线状导体的端部延伸的线相交;
第三线状导体,其被连接到与连接到所述连接部的其端部相反的所述第二线状导体的端部,所述第三线状导体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第一线状导体地被布置;以及
第四线状导体,其被布置在与在连接到所述第二线状导体的其端部相反的所述第三线状导体的端部处的背离于所述导体板的方向上。
(附记10)
根据附记9所述的无线电设备,其中,所述第二设备被内置在用于所述第一设备的安装设备中。
(附记11)
根据附记9所述的无线电设备,其中,所述第二设备被内置在用于对所述第一设备充电的充电设备中,并且所述连接部是将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充电端子的至少一个端子,所述第一设备被放置在所述充电设备上。
(附记12)
根据附记8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电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线状导体的长度是对应于被用于通信的频率的波长的基本上四分之一。
(附记13)
根据附记8至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电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线状导体与所述第三线状导体之间的间隔比对应于被用于通信的频率的波长长0.01到0.03倍。
(附记14)
根据附记8至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电设备,其中,所述第二线状导体、所述第三线状导体和所述第四线状导体的总长度是通过从对应于被用于通信的频率的波长的基本上四分之三的长度减去将所述第一线状导体与所述导体板之间的节点连接到所述第二线状导体与所述导体板之间的节点的所述导体板的圆周长度中的较长的一个的距离所获得的值。
(附记15)
根据附记8至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电设备,其中,所述导体板具有矩形形状,所述第一线状导体被连接到所述导体板的一侧的端部附近,并且所述第二线状导体被连接到与所述一侧相反的所述导体板的一侧的端部附近。
(附记16)
一种用于无线电设备的安装设备,包括:
连接部,其可连接到所述无线电设备的导体板,所述无线电设备包括:所述导体板;第一线状导体,其包括基本上平行于所述导体板的边缘布置的部分,所述第一线状导体中途被弯曲并且在夹着间隙的情况下被连接到所述导体板;以及无线电电路;
第二线状导体,其利用所述连接部被连接到所述导体板,所述第二线状导体与从与其中所述第一线状导体被连接到所述导体板的连接端相反的所述第一线状导体的端部延伸的线相交;
第三线状导体,其被连接到与连接到所述连接部的其端部相反的所述第二线状导体的端部,所述第三线状导体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第一线状导体地被布置;以及
第四线状导体,其被布置在与在连接到所述第二线状导体的其端部相反的所述第三线状导体的端部处的背离于所述导体板的方向上。(附记17)
根据附记16所述的安装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线状导体的长度是对应于被用于通信的频率的波长的基本上四分之一。
(附记18)
根据附记16或17所述的安装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线状导体与所述第三线状导体之间的间隔比对应于被用于通信的频率的波长长0.01至0.03倍。
(附记19)
根据附记16至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安装设备,其中,所述第二线状导体、所述第三线状导体和所述第四线状导体的总长度是通过从对应于被用于通信的频率的波长的基本上四分之三的长度减去将所述第一线状导体与所述导体板之间的节点连接到所述第二线状导体与所述导体板之间的节点的所述导体板的圆周长度中的较长的一个的距离所获得的值。
(附记20)
根据附记16至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安装设备,其中,所述导体板具有矩形形状,所述第一线状导体被连接到所述导体板的一侧的端部附近,并且所述第二线状导体被连接到与所述一侧相反的所述导体板的一侧的端部附近。
(附记21)
一种无线电设备,包括:
导体板;
第一线状导体,其包括基本上平行于所述导体板的边缘布置的部分,所述第一线状导体被中途弯曲并且在夹着间隙的情况下被连接到所述导体板;以及
无线电电路,其中,所述无线电设备被连接到安装设备,所述安装设备包括:
连接部,其可连接到所述导体板;
第二线状导体,其利用所述连接部被连接到所述导体板,所述第二线状导体与从与其中所述第一线状导体被连接到所述导体板的连接端相反的所述第一线状导体的端部延伸的线相交;
第三线状导体,其被连接到与连接到所述连接部的其端部相反的所述第二线状导体的端部,所述第三线状导体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第一线状导体地被布置;以及
第四线状导体,其被布置在与在连接到所述第二线状导体的其端部相反的所述第三线状导体的端部处的背离于所述导体板的方向上。
(附记22)
根据附记21所述的无线电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线状导体的长度是对应于被用于通信的频率的波长的基本上四分之一。
(附记23)
根据附记21或22所述的无线电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线状导体与所述第三线状导体之间的间隔比对应于被用于通信的频率的波长长0.01至0.03倍。
(附记24)
根据附记21至2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电设备,其中,所述第二线状导体、所述第三线状导体和所述第四线状导体的总长度是通过从对应于被用于通信的频率的波长的基本上四分之三的长度减去将所述第一线状导体与所述导体板之间的节点连接到所述第二线状导体与所述导体板之间的节点的所述导体板的圆周长度中的较长的一个的距离所获得的值。
(附记25)
根据附记21至2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电设备,其中,所述导体板具有矩形形状,所述第一线状导体被连接到所述导体板的一侧的端部附近,并且所述第二线状导体被连接到与所述一侧相反的所述导体板的一侧的端部附近。
(附记26)
一种用于无线电设备的充电设备,包括:
充电端子,其包括可连接到所述无线电设备的导体板的至少一个端子,所述无线电设备包括:所述导体板;第一线状导体,其包括基本上平行于所述导体板的边缘布置的部分,所述第一线状导体中途被弯曲并且在夹着间隙的情况下被连接到所述导体板;以及无线电电路;
第二线状导体,其利用所述至少一个端子被连接到所述导体板,所述第二线状导体与从与其中所述第一线状导体被连接到所述导体板的连接端相反的所述第一线状导体的端部延伸的线相交;
第三线状导体,其被连接到与所述至少一个端子相反的所述第二线状导体的端部,所述第三线状导体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第一线状导体地被布置;以及
第四线状导体,其被布置在与在连接到所述第二线状导体的其端部相反的所述第三线状导体的端部处的背离于所述导体板的方向上。
(附记27)
根据附记26所述的充电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线状导体的长度是对应于被用于通信的频率的波长的基本上四分之一。
(附记28)
根据附记26或27所述的充电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线状导体与所述第三线状导体之间的间隔比对应于被用于通信的频率的波长长0.01至0.03倍。
(附记29)
根据附记26至2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充电设备,其中,所述第二线状导体、所述第三线状导体和所述第四线状导体的总长度是通过从对应于被用于通信的频率的波长的基本上四分之三的长度减去将所述第一线状导体与所述导体板之间的节点连接到所述第二线状导体与所述导体板之间的节点的所述导体板的圆周长度中的较长的一方的距离所获得的值。
(附记30)
根据附记26至2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充电设备,其中,所述导体板具有矩形形状,所述第一线状导体被连接到所述导体板的一侧的端部附近,并且所述第二线状导体被连接到与所述一侧相反的所述导体板的一侧的端部附近。
以上已经参考作为示例性示例的示例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然而,本发明不限于上文所描述的示例实施例。即,本发明可以被应用于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的各种模式。
本申请基于于2015年7月1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5-142796并且要求其优先权,其公开内容在此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参考标记列表]
10 无线电设备
15 电流
16 电流
17 电流
18 等效导体
19 电流
20 电流
21 电流
22 电流
23 电流
24 虚拟偶极天线
25 虚拟偶极天线
39 虚拟偶极天线
40 虚拟偶极天线
41 虚拟偶极天线
50 无线电设备
60 天线
80 无线电设备
100 无线电设备
101 导体板
102 电力馈送单元
103 端子
104 电感器
110 天线
150 无线电设备
151 内置天线
152 无线电电路
153 开关
154 传输线
155 连接器
160 托架
161 外部天线
162 连接器
163 传输线
200 托架
201 连接部
202 电感器
210 天线
211 元件
212 元件
213 元件
300 充电站
301 连接器
310 天线
401 导体板
410 第一线状导体
511 第二线状导体
512 第三线状导体
513 第四线状导体
601 导体板
610 天线
711 元件
712 元件
713 元件

Claims (10)

1.一种天线,包括:
导体板;
第一线状导体,所述第一线状导体包括被布置为与所述导体板的边缘基本上平行的部分,并且所述第一线状导体中途被弯曲并且在夹着间隙的情况下被连接到所述导体板;
第二线状导体,所述第二线状导体与从所述第一线状导体的和被连接到所述导体板的连接端相反的端部延伸的线相交,并且所述第二线状导体被连接到所述导体板;
第三线状导体,所述第三线状导体被连接到所述第二线状导体的与被连接到所述导体板的端部相反的端部,并且所述第三线状导体被布置为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第一线状导体;以及
第四线状导体,在所述第三线状导体的与被连接到所述第二线状导体的端部相反的端部,在背离于所述导体板的方向上,布置所述第四线状导体。
2.一种天线,包括:
第一天线,所述第一天线包括:
导体板,以及
第一线状导体,所述第一线状导体包括被布置为与所述导体板的边缘基本上平行的部分,并且所述第一线状导体中途被弯曲并且在夹着间隙的情况下被连接到所述导体板;以及
第二天线,所述第二天线包括:
第二线状导体,所述第二线状导体与从所述第一线状导体的和被连接到所述导体板的连接端相反的端部延伸的线相交,并且利用可拆卸地附接的连接部被连接到所述导体板,
第三线状导体,所述第三线状导体被连接到所述第二线状导体的与所述连接部相反的端部,并且被布置为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第一线状导体,以及
第四线状导体,在所述第三线状导体的与被连接到所述第二线状导体的端部相反的端部,在背离于所述导体板的方向上,布置所述第四线状导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线,
其中,所述第二天线被布置在所述第一天线的托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天线,
其中,所述第一线状导体的长度是与被用于通信的频率相对应的波长的基本上四分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天线,
其中,所述第一线状导体与所述第三线状导体之间的间隔比与被用于通信的频率相对应的波长长0.01到0.03倍。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天线,
其中,所述第二线状导体、所述第三线状导体和所述第四线状导体的长度的总和是通过以下方法所获得的值:
从与被用于通信的频率相对应的波长的基本上四分之三的长度中,减去将所述第一线状导体和所述导体板的连接点连接到所述第二线状导体和所述导体板的连接点的所述导体板的圆周长度的较长的一方的距离。
7.一种无线电设备,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以及
无线电电路。
8.一种用于无线电设备的安装设备,所述安装设备包括: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能够连接到所述无线电设备的导体板,所述无线电设备包括所述导体板、第一线状导体以及无线电电路,所述第一线状导体包括被布置为与所述导体板的边缘基本上平行的部分,并且所述第一线状导体中途被弯曲并且在夹着间隙的情况下被连接到所述导体板;
第二线状导体,所述第二线状导体与从所述第一线状导体的和被连接到所述导体板的连接端相反的端部延伸的线相交,并且利用所述连接部被连接到所述导体板;
第三线状导体,所述第三线状导体被连接到所述第二线状导体的与所述连接部相反的端部,并且被布置为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第一线状导体;以及
第四线状导体,在所述第三线状导体的与被连接到所述第二线状导体的端部相反的端部,在背离于所述导体板的方向上,布置所述第四线状导体。
9.一种无线电设备,包括:
导体板;
第一线状导体,所述第一线状导体包括被布置为与所述导体板的边缘基本上平行的部分,并且所述第一线状导体中途被弯曲并且在夹着间隙的情况下被连接到所述导体板;以及
无线电电路,
其中,所述无线电设备被连接到安装设备,所述安装设备包括: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能够连接到所述导体板;
第二线状导体,所述第二线状导体与从所述第一线状导体的和被连接到所述导体板的连接端相反的端部延伸的线相交,并且利用所述连接部被连接到所述导体板;
第三线状导体,所述第三线状导体被连接到所述第二线状导体的与所述连接部相反的端部,并且被布置为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第一线状导体;以及
第四线状导体,在所述第三线状导体的与被连接到所述第二线状导体的端部相反的端部,在背离于所述导体板的方向上,布置所述第四线状导体。
10.一种用于无线电设备的充电设备,所述充电设备包括:
充电端子,所述充电端子包括至少一个端子,所述至少一个端子能够连接到所述无线电设备的导体板,所述无线电设备包括所述导体板、第一线状导体以及无线电电路,所述第一线状导体包括被布置为与所述导体板的边缘基本上平行的部分,并且所述第一线状导体中途被弯曲并且在夹着间隙的情况下被连接到所述导体板;
第二线状导体,所述第二线状导体与从所述第一线状导体的和被连接到所述导体板的连接端相反的端部延伸的线相交,并且利用所述至少一个端子被连接到所述导体板;
第三线状导体,所述第三线状导体被连接到所述第二线状导体的与所述至少一个端子相反的端部,并且被布置为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第一线状导体;以及
第四线状导体,在所述第三线状导体的与被连接到所述第二线状导体的端部相反的端部,在背离于所述导体板的方向上,布置所述第四线状导体。
CN201680041888.0A 2015-07-17 2016-03-23 天线、无线电设备、安装设备和充电设备 Active CN1078519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42796 2015-07-17
JP2015142796A JP5965036B1 (ja) 2015-07-17 2015-07-17 アンテナ、無線機、装着装置、および充電装置
PCT/JP2016/001659 WO2017013818A1 (ja) 2015-07-17 2016-03-23 アンテナ、無線機、装着装置、および充電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51905A true CN107851905A (zh) 2018-03-27
CN107851905B CN107851905B (zh) 2021-01-12

Family

ID=56558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41888.0A Active CN107851905B (zh) 2015-07-17 2016-03-23 天线、无线电设备、安装设备和充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734707B2 (zh)
JP (1) JP5965036B1 (zh)
CN (1) CN107851905B (zh)
WO (1) WO201701381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20068B1 (ja) * 2019-07-25 2021-01-27 Nec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無線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7746A (zh) * 2004-03-30 2005-10-05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无线电通信终端
CN1720638A (zh) * 2002-12-02 2006-01-11 Lk产品有限公司 用于把附加天线连接到无线电设备的装置
JP2008060899A (ja) * 2006-08-31 2008-03-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アンテナ装置とこ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CN101821900A (zh) * 2007-09-20 2010-09-01 诺基亚公司 天线装置、用于制造天线装置的方法以及用于在天线装置中使用的印刷线路板
CN101953022A (zh) * 2006-11-16 2011-01-19 盖尔创尼克斯公司 小型化天线
US20130162497A1 (en) * 2011-05-19 2013-06-27 Panasonic Corporation Antenna
CN204067570U (zh) * 2014-09-11 2014-12-31 深圳市六二九科技有限公司 2g、3g、4g整合多频天线及无线通讯终端
US9048528B1 (en) * 2012-09-25 2015-06-02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Antenna structure with strongly coupled grounding ele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79925B2 (ja) 2004-08-09 2008-04-23 Necアクセステクニカ株式会社 無線機
JP2007288561A (ja) 2006-04-18 2007-11-0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携帯無線機用アンテナ
JP4516935B2 (ja) 2006-05-29 2010-08-04 Necインフロンティア株式会社 携帯通信端末のアンテナ切替えシステム
JP5306774B2 (ja) 2008-10-30 2013-10-02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
JP2010119002A (ja) 2008-11-14 2010-05-27 Nec Corp 携帯端末装置
JP5603020B2 (ja) * 2009-03-26 2014-10-0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
US8970433B2 (en) * 2011-11-29 2015-03-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Antenna assembly that is operable in multiple frequencies for a computing device
JP2013214865A (ja) * 2012-04-02 2013-10-17 Sharp Corp 無線通信機、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5092066B2 (ja) 2012-07-25 2012-12-05 株式会社東芝 アンテナ装置とこのアンテナ装置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JP2014140094A (ja) * 2013-01-21 2014-07-31 Ntt Docomo Inc 通信端末用放送波受信補助装置、通信端末用放送波受信補助システム
US9124003B2 (en) * 2013-02-21 2015-09-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 antenna system
JP2014225784A (ja) * 2013-05-16 2014-12-04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受信補助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0638A (zh) * 2002-12-02 2006-01-11 Lk产品有限公司 用于把附加天线连接到无线电设备的装置
CN1677746A (zh) * 2004-03-30 2005-10-05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无线电通信终端
JP2008060899A (ja) * 2006-08-31 2008-03-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アンテナ装置とこ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CN101953022A (zh) * 2006-11-16 2011-01-19 盖尔创尼克斯公司 小型化天线
CN101821900A (zh) * 2007-09-20 2010-09-01 诺基亚公司 天线装置、用于制造天线装置的方法以及用于在天线装置中使用的印刷线路板
US20130162497A1 (en) * 2011-05-19 2013-06-27 Panasonic Corporation Antenna
US9048528B1 (en) * 2012-09-25 2015-06-02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Antenna structure with strongly coupled grounding element
CN204067570U (zh) * 2014-09-11 2014-12-31 深圳市六二九科技有限公司 2g、3g、4g整合多频天线及无线通讯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965036B1 (ja) 2016-08-03
US10734707B2 (en) 2020-08-04
CN107851905B (zh) 2021-01-12
US20180183135A1 (en) 2018-06-28
JP2017028392A (ja) 2017-02-02
WO2017013818A1 (ja) 2017-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514678B1 (ko) 무선 전력 전달을 위한 분산형 전력 수신 엘리먼트들
US20200119590A1 (en) Device having a multimode antenna with variable width of conductive wire
US20170077733A1 (en)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ing unit using metal plates
CN1833335B (zh) 可调谐寄生谐振器
EP1305843B1 (en) Antenna arrangement and portable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316678C (zh) 具有高接收效率的天线装置
US20110199267A1 (en) Antenna device
CN102544754B (zh) Mimo天线设备和无线终端
US20130285870A1 (en) Antenna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antenna apparatus
US10263467B2 (en) Antenna for wireless power, and dual mode antenna comprising same
CN104321928A (zh) 天线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3843194A (zh) 印制电路板天线和终端
CN109802236B (zh) 天线结构及具有该天线结构的无线通信装置
CN104901000A (zh) 一种耦合馈电可重构天线及制造方法
CN107453055B (zh) 天线以及移动终端
CN108258407B (zh) 一种天线及无线通信电子设备
EP3167509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03368624B (zh) 一种带mimo天线的移动终端
CN107851905A (zh) 天线、无线电设备、安装设备和充电设备
CN103811851A (zh) 偶极天线及射频装置
KR101965451B1 (ko) 무선전력용 안테나 및 이를 구비한 이중모드 안테나
US10790587B2 (en) Multiband antenna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04241809B (zh) 天线组件及应用该天线组件的无线通信装置
CN202839957U (zh) 用于移动终端的天线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CN109659681A (zh) 一种天线组件及智能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