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29762B - 一种自适应支护墩柱及其支护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适应支护墩柱及其支护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29762B
CN107829762B CN201711052290.4A CN201711052290A CN107829762B CN 107829762 B CN107829762 B CN 107829762B CN 201711052290 A CN201711052290 A CN 201711052290A CN 107829762 B CN107829762 B CN 1078297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low
sand
hollow cylinder
stone
cylind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5229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29762A (zh
Inventor
张毅
王晓烨
丁莹莹
马有宝
张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Beijing CUMTB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Beijing CUMT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Beijing CUMTB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Beijing CUMTB
Priority to CN20171105229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29762B/zh
Publication of CN1078297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297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297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297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15/00Props; Chocks, e.g. made of flexible containers filled with backfilling material
    • E21D15/02Non-telescopic pro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8/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 C04B28/02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containing hydraulic cements other than calcium sulfates
    • C04B28/10Lime cements or magnesium oxide ce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00474U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04B2111/00
    • C04B2111/00663U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04B2111/00 as filling material for cavities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一种支护墩柱及支护方法,涉及巷道支护技术领域,能对顶板实现让压,且能避免或至少减轻对墩柱的破坏。所述墩柱包括:中空立柱、进料口及出料口,所述中空立柱至少包含有上、下两节中空筒体,所述每相邻的两节中空筒体能上下相对滑动,在所述中空筒体周向设有加强结构,所述中空筒体内填充有散料,所述进料口及出料口设置于所述中空筒体的周向外围上,在所述进料口及出料口上分别设置有活动挡板。本发明适用于巷道、峒室等支护工程中。

Description

一种自适应支护墩柱及其支护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巷道支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适应支护墩柱及其支护方法。
背景技术
煤矿巷道支护中在两条相邻的回采巷道之间留设区段煤柱是保护回采巷道在工作面开采期间稳定的最基本、也是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为进一步加固回采巷道的稳固性,一般采用锚杆、锚索等支护体对巷道破碎围岩进行加强支护,或进行注浆加固;但这些方法只能对巷道小范围的围岩进行修补,无法改变大范围的应力环境和围岩结构,很难保证回采巷道的稳定性。
对此,一般采取在区段煤柱旁构筑支护墩柱的方法对顶板进行加强支护。但是,现有的支护墩柱大多利用其自身强度对顶板进行刚性支护,当顶板压力超过所述墩柱自身承载能力时,墩柱会被压垮而遭到毁灭性破坏。为解决现有刚性支护墩柱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一般采用两节钢筒的罐状墩柱,在墩柱内填充物料,通过物料自身的特性实现对顶板压力一定程度的让压支护,但由于顶板压力作用与该墩柱上时,随着物料的下沉让压,墩柱在竖向集中载荷的作用下会产生上下两节钢筒横向位移,上节钢筒容易失稳而使墩柱遭到破坏。
上述问题的存在均会使墩柱失去对顶板的支护效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自适应支护墩柱及其支护方法,能对顶板实现让压,且能避免或至少减轻对墩柱的破坏,从而对顶板起到有效支护的作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适应支护墩柱,包括:中空立柱、进料口及出料口,所述中空立柱至少包含有上、下两节中空筒体,所述每相邻的两节中空筒体能上下相对滑动,在所述中空筒体周向设有加强结构,所述中空筒体内填充有散料,所述进料口及出料口设置于所述中空筒体的周向外围上,在所述进料口及出料口上分别设置有活动挡板。
可选地,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加强环和/或抱箍。
可选地,所述中空立柱由上、下两节中空筒体组成,所述上节中空筒体套在所述下节中空筒体上,所述加强环包括第一加强环及第二加强环,所述第一加强环设于所述上节中空筒体与下节中空筒体重叠段或重叠段以上的上节中空筒体周向上,所述第二加强环设于下节中空筒体周向上、且位于所述重叠段以下;所述重叠段长度不小于50cm。
可选地,所述第一加强环在所述上节中空筒体、位于所述重叠段周向外围上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加强环在所述上节中空筒体、位于重叠段以上的周向外围上纵向间隔设置若干个,所述第一加强环在所述上节中空筒体、靠近顶部的内壁上设置一个;
所述第二加强环在所述下节中空筒体、靠近所述重叠段周向内壁上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加强环在所述下节中空筒体、靠近底部的外围上设置一个。
可选地,所述下节中空筒体周向外围上设有竖向导向凸起,所述上节中空筒体周向内壁上设有竖向导向槽,所述上节中空筒体通过所述导向槽与所述导向凸起配合套在所述下节中空筒体上;
所述上节中空筒体周向外围上还设有关于所述中空筒体中心对称的平衡悬臂。
可选地,所述出料口设有至少一个,每个出料口处设有泄压装置。
可选地,所述散料为砂石散料,所述砂石散料包括砂子、石子、生石灰及水,所述砂子使用II区中砂,且通过0.315mm筛孔的砂的含量,至少大于15%,含泥量不大于3%,泥块含量不大于1%;所述石子使用5~20mm的连续级配的碎石,含泥量(按质量计)不大于1%;
其中,所述砂子使用人工砂时,石粉含量不大于3%;
所述砂石散料配比按照质量比,砂:石子:生石灰:水=1.0:1.6:0.5:(0.25~0.35)。
可选地,所述水在砂石散料中占有的配比份额为0.3。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自适应支护墩柱施工方法,包括:
制作中空立柱,包括步骤:
选用外径为320~380mm、内径为300~350mm,厚度为7.5~9.5mm的中空管截取成长度为1.2~3.2m的若干根第一中空管备用;
选用外径为305~365mm、内径为280~345mm,厚度为7.8~9.5mm的中空管截取成长度为1.2~3.2m的若干根第二中空管备用;
取第一中空管及第二中空管若干根,所述选取的第二中空管内外径比所述第一中空管内外径相应小20~25mm;
在所述第一中空管周向外围上焊接若干关于第一中空管中心对称的吊耳,在所述第一中空管周向外围上、靠近一端的位置处设置至少一个进料口;在所述第二中空管周向外围上、靠近一端的位置处焊接若干关于第二中空管中心对称的吊耳,在所述第二中空管周向外围上、靠近所述吊耳的一端设置若干出料口;
在所述第一中空管周向外围上、远离所述吊耳的一端小于50mm的位置加设第一加强环(箍),在所述第二中空管周向内壁上、远离所述吊耳的一端不小于50mm的位置加设第二加强环(箍);
分别取所述第一中空管及第二中空管各一根,将所述第一中空管远离所述吊耳的一端套在所述第二中空管远离所述吊耳的一端上;
所述第一中空管与所述第二中空管对接完成后形成一重叠段,所述重叠段长度不小于50mm。
制作填充料,包括步骤:
选用II区中砂,所述中砂中能通过0.315mm筛孔的砂的含量,至少大于15%,含泥量不大于3%,泥块含量不大于1%;备好5~20mm的连续级配的碎石,含泥量(按质量计)不大于1%的石子,所述石子经过人工或机器处理后石粉含量不大于3%;准备生石灰若干,水就近取用;
将所述砂子、石子、生石灰及水按照质量配比,砂:石子:生石灰:水=1.0:1.6:0.5:(0.25~0.35)搅拌成砂石散料;
将所述制作好的填充料填充到所述中空立柱中,包括:
用吊装机械将所述中空立柱安放到巷道内预定的墩柱支设基础面上;
将所述中空立柱采用高强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基础面上;
用液压千斤顶顶住所述第一中空管;
将制作好的填充料用注浆设备直接运至所述中空立柱旁;
在所述注浆设备的注浆头上安装振动头;
将所述注浆设备的注浆软胶头塞入所述进料口,并用止浆塞封堵进料口;
一边填充所述砂石散料,一边振动,同时将所述第一中空管慢慢顶至最高位置,所述砂石散料填充及振动的速率与所述第一中空管抬升所述第一中空管至最高位置的速率相同;
每填充一段时间,用敲击锤敲击所述中空立柱若干下;
分次或一次填充,直至填满所述中空立柱的腔体内。
可选地,所述制作中空立柱,还包括步骤:
在所述第一中空管、位于所述重叠段周向外围上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加强环,在所述第一中空筒管、位于重叠段以上的周向外围上纵向间隔设置若干个所述第一加强环,在所述第一中空管、靠近顶部的内壁上设置一个所述第一加强环;
在所述第二中空管、靠近所述重叠段周向内壁上设置至少一个第二加强环,在所述第二中空管、靠近底部的外围上设置一个第二加强环;
在所述第二中空筒体周向外围上设置竖向导向凸起,在所述第一中空管周向内壁上设有竖向导向槽,将所述第一中空管通过所述导向槽与所述导向凸起配合套在所述第二中空筒管上;
在所述第一中空管周向外围上设置关于所述第一中空管中心对称的平衡悬臂;
在所述第二中空管靠近所述第二加强环或第二加强箍的一端轴向外围上设置多个出料口,并在每个出料口处设置泄压装置。
可选地,所述制作填充料,还包括步骤:在砂石散料含量配比的基础上,加入配比含量为0.1~0.2的橡胶颗粒。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护墩柱及支护方法,包括:中空立柱、进料口及出料口,所述中空立柱至少包含有上、下两节中空筒体,所述每相邻的两节中空筒体能上下相对滑动,在所述中空筒体周向设有加强结构,所述中空筒体内填充有散料,所述进料口及出料口设置于所述中空筒体的周向外围上,在所述进料口及出料口上分别设置有活动挡板。通过在所述填充有散料的中空筒体周向设置加强结构,增强了结构整体刚度,在让压支护过程中,减少了所述上节筒体的侧移;因此,能避免或至少减轻对墩柱的破坏,从而对顶板起到有效支护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二中所述墩柱一具体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所述墩柱结构C-C剖视图;
图3为图1中上、下中空筒体重叠段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上、下中空筒体连接部分结构主视图;
图5为图4中F-F剖面图;
图6为图1中A-A剖面图;
图7为填充料在包含单一填料下的应力效果曲线图;
图8为填充料在不同砂石材料配比下的应力效果曲线图;
图9为填充料在不同生石灰含量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支护墩柱及支护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参看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自适应支护墩柱,适用于巷道、峒室、隧道等顶部支护,包括:中空立柱1、进料口2及出料口3,所述中空立柱1至少包含有上、下两节中空筒体4,所述每相邻的两节中空筒体能上下相对滑动,在所述中空筒体4周向设有加强结构,所述中空筒体4内填充有散料,所述进料口2及出料口3设置于所述中空筒体4的周向外围上,在所述进料口2及出料口3上分别设置有活动挡板。所述中空筒体可采用外部结构为矩形、圆柱形、梯形等形状的中间为空心结构的筒体等,所述周向外围具体指的是各种形状的中空筒体的侧面,例如,若为矩形筒体,则为矩形的四个侧面任何一个上;若为圆柱形筒体,则为其圆柱侧面上。所述活动挡板根据进料口及出料口的形状及开口朝向可相应设置,例如进料口与出料口为矩形,则活动挡板设置成矩形,若其开口朝向下,则活动挡板可水平放置,若开口水平设置,则活动挡板可竖直设置。为了便于随时堵住与打开进出料口,可在进料口及出料口上设置一滑动槽,将所述活动挡板插入其中,并可在所述滑动槽中滑动,这样就可以轻松实现插拔,便于随时向其中注料。所述填充料可包括木屑、碎石等颗粒散料。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护墩柱及支护方法,包括:中空立柱、进料口及出料口,所述中空立柱至少包含有上、下两节中空筒体,所述每相邻的两节中空筒体能上下相对滑动,在所述中空筒体周向设有加强结构,所述中空筒体内填充有散料,所述进料口及出料口设置于所述中空筒体的周向外围上,在所述进料口及出料口上分别设置有活动挡板。通过在所述填充有散料的中空筒体周向设置加强结构,增强了结构整体刚度,在让压支护过程中,减少了所述上节筒体的侧移;因此,能避免或至少减轻对墩柱的破坏,从而对顶板起到有效支护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由于充填料本身具有很大的自重,当填充料充满所述中空立柱时,作用于立柱内侧壁的力会对立柱起到支撑作用,上下相邻的钢管在作用力的作用下相互之间也形成“夹持”现象,并且还提供了一定的支撑力,这就使得上节中空筒体不会在自重的情况下与下节筒体之间产生移动,只有在受到顶部压力时才会产生下滑。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加强环5和/或抱箍。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加强所述中空筒体4的强度,例如将所述中空筒体支设于巷道中时,在其附近地面支设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自由端朝向所述中空筒体并与其周向外围接触,形成合抱支撑之势,当然对于加强结构不限于此。
参看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组成中空立柱1的中空筒体上下之间能相对滑动,其具体实现的结构可采用在上、下筒体配合的部分上设置移动副,例如,在上、下筒体侧面上设置凸起与导向槽,使其可相互移动;优选地,所述中空立柱由上、下两节中空筒体4组成,为使公众更清楚,下面分别对上节中空筒体及下节中空筒体编号说明,参看图2所示,所述上节中空筒体41套在所述下节中空筒42上,所述加强环5包括第一加强环51及第二加强环52,所述第一加强环51设于所述上节中空筒体41与下节中空筒体42重叠段6或重叠段6以上的上节中空筒体41周向上,所述第二加强环52设于下节中空筒体42周向上、且位于所述重叠段6以下;所述重叠段6长度不小于50cm。由于墩柱在支护顶板时,受到的作用力竖向垂直作用与墩柱上,并集中作用于底部位置,使得底部径向在集中作用力下易遭到破坏,因此,通过上述将所述加强环相应数量相应位置的设置在所述筒体的周向不同高度,能有效避免或减轻对下节筒体的破坏。优选地,所述第一加强环在所述上节中空筒体、位于所述重叠段6周向外围上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加强环51在所述上节中空筒体41、位于重叠段6以上的周向外围上纵向间隔设置若干个,所述第一加强环51在所述上节中空筒体6、靠近顶部的内壁上设置一个;所述第二加强环52在所述下节中空筒体42、靠近所述重叠段6周向向内壁上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加强环52在所述下节中空筒体42、靠近底部的外围上设置一个。尤其通过所述在下节中空筒体靠近底部位置设置一个,在重叠段设置至少一个,可增强下节中空筒体的结构强度,能有效减轻或避免位于下面的中空筒体的破坏。
所述中空筒体可采用钢管、玻璃钢管、工程塑料管、木柱或混凝土中空柱等具有高强度的材料制作。所述上节中空筒体的直径大于下节筒体的直径。以使上节筒体能顺利的套入下节筒体,并在外力作用下能向下滑动,在滑动过程中,会有少量填充料会进入上下节筒体配合的连接的缝隙中,这样在不影响上节筒体能向下滑动的同时增加了两节筒体的摩擦力,从而使得两节筒体的夹持力变大,相互之间增加了支撑的整体性。
参看图4及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由于上下两节能相互移动的筒体在受力过程中,上节筒体相对与下节筒体在向下滑动时,容易向一侧倾斜失稳,致使与下节筒体重叠段附近易遭受破坏,为了使上节筒体在顶板压力作用下能保持沿所述下节筒体竖直向下滑动,不发生倾斜,优选地,所述下节中空筒体周向外围上设有竖向导向凸起43,所述上节中空筒体周向内壁上设有竖向导向槽44,所述上节中空筒体通过所述导向槽44与所述导向凸起43配合套在所述下节中空筒体上;通过设置导向槽与导向凸起,使得上节筒体只能沿所述导向槽向下滑动,能有效避免在滑动过程中,由于受力而发生倾斜失稳的情况。
为了使所述上节及下节筒体在支护过程中,平衡稳固地支设于巷道面上,优选地,所述上节中空筒体周向外围上还设有关于所述中空筒体中心对称的平衡悬臂7。所述平衡悬臂的具体结构不作限定。所述平衡悬臂下表面优选设置成平面,这样可便于在支设墩柱时,作为支撑墩柱的一个支撑点,比如用液压千斤顶支撑上节筒体时,可用千斤顶支撑部与所述平衡悬臂下表面接触,作为支撑点。
参看图1及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为了保持墩柱能稳固地直立于巷道面上,优选地,所述墩柱还包括鞋铁8,所述鞋铁8为一具有厚度的圆形铁,所述鞋铁上表面中心设有一凹槽,所述鞋铁上表面凹槽周围径向布置有多个圆孔81,每相邻两个圆孔之间设有一根加强肋板82,所述中空立柱固定于所述凹槽中。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出料口3设有至少一个,每个出料口3处设有泄压装置。由于墩柱在支护过程中,如果遭遇强作用力,出料口是一个首当其冲的位置,因此,通过在出料口设置泄压装置,当顶板压力持续作用时,填充料冲下沉堆积到出料口,通过所述泄压装置将作用于出料口的的压力释放掉一部分,这样可以减轻对出料口的破坏。所述泄压装置具体结构可以为在所述泄压口活动挡板朝向墩柱内侧的位置设置一高强压力弹簧,用于缓冲对出料口的压力。
参看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在所述下节中空筒体42内、位于所述出料口上部铺设有连排气囊9,所述气囊9为聚乙烯(Polyethylene)/尼龙(Polyamide)共挤真空袋。所述连排气囊可在下节中空筒体42支设好之后,先通过顶部开口向里面填充散料,加到出料口上部高度时,将所述连排气囊铺设于所述下节筒体42内。能够使得在墩柱受力,填充料下沉时,通过连排气囊缓冲、爆破,实现主动让压、并且为填充料预留释放空间。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散料为砂石散料,所述砂石散料包括砂子、石子、生石灰及水,所述砂子使用II区中砂,且通过0.315mm筛孔的砂的含量,至少大于15%,含泥量不大于3%,泥块含量不大于1%;所述石子使用5~20mm的连续级配的碎石,含泥量(按质量计)不大于1%;其中,所述砂子使用人工砂时,石粉含量不大于3%;所述砂石散料配比按照质量比,砂:石子:生石灰:水=1.0:1.6:0.5:(0.25~0.35)。优选地,所述水在砂石散料中占有的配比份额为0.3。通过采用上述配比的填充散料,能使得填充料在受压时具有足够的流动性,且具有较好的压缩性能,从而使得墩柱的具有良好的让压效果。
为了充分、清楚地说明上述填充料配比具有上述突出的有益效果,本实施例中,在作出上述最优使用性能的配比过程中,对上述几个待优化的参数:砂石比,砂灰比和加水量,逐一作了对比实验如下:
第一组实验:单独研究砂、碎石以及砂石混合料的压缩特性,所用试样如表01所示:
表01单种材料对比实验方案
对表01中的试样分别施加连续压力,记录相应的试样应变,绘制应力-应变曲线图如图7所示,参看图7及结合实验结果分析如下:所述试样被压缩后,三者的密实度都有所增加。其中,砂的孔隙率较小,压缩曲线平滑,但砂的强度较低,所以压缩量较大,相对于压缩前,压缩后砂的颗粒变得更加细小;碎石和砂石混合料压缩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较大的响声,分析可知是石子压碎产生的声响,由于两者的孔隙率较大,故压缩曲线较粗糙,但强度相对于砂高很多。显然,不加水的砂石混合料还是有较大的孔隙率,性能较差,而且强度不够大,故加水提高充填混合料的流动性是很有必要的。
第二组实验:骨料的不同砂石比对墩柱压缩性能的影响。主骨料的选用参考矿用钢管混凝土,但由墩柱具有可缩性,本实验中骨料中并未加入水泥,既只选用不同的砂石材料的质量比,来改变充填材料的密度,设计实验试样如表02所示:
表02不同砂石比实验方案
试样编号 混合料用量
4 砂1.0kg;碎石1.0kg;
5 砂1.0kg;碎石1.2kg;
6 砂1.0kg;碎石1.4kg;
7 砂1.0kg;碎石1.6kg;
8 砂1.0kg;碎石1.8kg;
9 砂1.0kg;碎石2.0kg;
第三组实验:在确定了最优砂石比之后,改变添加剂(生石灰)的用量对充填料压缩性能的影响。所用试样如表03所示:
表03不同生石灰用量实验方案
第四组实验:充填混合料中加入的水量对混合料的压缩性能的影响,结合墩柱的施工的充填工艺知,需严格控制水量,确保砂石混合料搅拌均匀,和易性满足输送要求。由于墩柱并非完全密闭结构,充填材料中过多的水最终都会通过下节筒的底部和卸压口排出。水量较小后,混合物流动性较差,水量加大后,混合物粘聚性则降低,这也使得在实验过程中,有必要详细研究水量变化对混合物性能的影响,并最终确定满足要求的用水量。并且在对实验结果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最优砂石比。
为了确定可缩性墩柱体充填材料的最优配比,首先了解所用材料的相关力学特性,因此,为了便于研究,先对骨料的压缩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将骨料按照表02实验设计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并且振动后放入钢桶中,并将充满骨料的钢桶放在DNS-200电子万能实验机上进行单轴抗压强度测试,根据可缩性墩柱设计要求,墩柱的极限承载能力为40MPa,故本实验将试件加载的终点设置为200kN(按钢桶尺寸约为40MPa)。
表04不同砂石比材料的应变量
编号 4 5 6 7 8 9
砂石比 1.0:1.0 1.0:1.2 1.0:1.4 1.0:1.6 1.0:1.8 1.0:2.0
应变 0.0955 0.0752 0.0676 0.0628 0.1170 0.0694
记充填料受到的压力为F,钢桶面积为A,钢桶高为H,充填料压缩量为□h,则:
应力σ=F/A
应变ε=□h/H
计算砂石混合料料的应力及应变,绘制相应的应力应变曲线图。根据墩柱设计要求:墩柱既有较高的支护阻力和良好的可缩性,又尽可能降低充填成本、提高充填效率;为保证服务期间的施工安全,矿用墩柱的极限承载能力为40MPa,参看图8所示,实验过程中发现,充填材料在30~40MPa的区间最能体现其压缩性能,故本文将分析加载过程中30~40MPa时的应力与应变的关系。
在实验过程中,填充体的应力应变曲线在30~40MPa的部分趋近于斜率一定的斜线上升,用数据处理软件对填充体实验结果进行线性规划,拟合后可得到不同填充材料的压缩率,如下表05所示:
表05不同砂石比材料的压缩率
编号 材料配比 应力应变关系方程 相关系数R2 斜率K
4 砂:石=1.0:1.0 σ=1246.5ε-80.280 0.9981 1246.5
5 砂:石=1.0:1.2 σ=1302.0ε-46.829 0.9994 1302.0
6 砂:石=1.0:1.4 σ=1589.5ε-80.773 0.9994 1589.5
7 砂:石=1.0:1.6 σ=1636.1ε-65.016 0.9996 1636.1
8 砂:石=1.0:1.8 σ=1110.6ε-91.325 0.9990 1110.6
9 砂:石=1.0:2.0 σ=1537.7ε-67.952 0.9995 1537.7
分析表05可知在应变量接近的情况下7号骨料砂石比为1.0:1.6时应力应变曲线的斜率最大,既骨料的压缩率最大。骨料的压缩率决定了可缩性墩柱前期能提供的支护阻力,压缩率越大,支护阻力越强,所以7号实验的砂石配比为最优选。由于水具有流动性,加入水和适量添加剂混合均匀加以振动,有助于增加主骨料的密实度和粘结度,故在此基础上,本实验进行了添加剂的选择:通过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最终确定选用生石灰作为胶结剂对砂石混合料进行胶结效果更佳。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粘稠的熟石灰可以增加主骨料的粘结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护后,可以进一步提高粘结形态砂石混合料的强度,增加骨料的支护强度。确定7号实验砂石比为1.0:1.6为进一步实验所用最优砂石比例。
确定石灰用量
分别将骨料按照表03实验设计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并且振动后放入钢桶中,然后进行单轴压缩,获得相应的应变数据,如表06所示。
表06不同生石灰含量材料的应变量
编号 10 11 12 13 14 15
砂石比 1.0:1.6 1.0:1.6 1.0:1.6 1.0:1.6 1.0:1.6 1.0:1.6
砂:生石灰 1.0:0.3 1.0:0.3 1.0:0.5 1.0:0.6 1.0:0.7 1.0:0.8
应变 0.0657 0.0586 0.0628 0.0715 0.0688 0.0685
试样同样加载到200kN,此时充填混合料的应力为40MPa,试样同样加载到200kN,此时充填混合料的应力为40MPa,10-15号试样的压缩量依次为16.4mm、14.6mm、15.7mm、17.9mm、17.2mm、17.3mm,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如图9所示。
对实验30MPa~40MPa部分采用直线拟合的方法得到各试样的应力应变关系方程如表07所示:
表07不同生石灰含量材料的压缩率
编号 材料配比 应力应变关系方程 相关系数R2 斜率K
10 砂:石:石灰=1.0:1.6:0.3 σ=1737.4ε-62.989 0.9997 1737.4
11 砂:石:石灰=1.0:1.6:0.3 σ=1783.2ε-73.035 0.9995 1783.2
12 砂:石:石灰=1.0:1.6:0.5 σ=1786.5ε-73.223 0.9995 1786.5
13 砂:石:石灰=1.0:1.6:0.6 σ=1658.1ε-79.706 0.9997 1658.1
14 砂:石:石灰=1.0:1.6:0.7 σ=1765.5ε-80.868 0.9997 1765.5
15 砂:石:石灰=1.0:1.6:0.8 σ=1774.1ε-82.395 0.9997 1774.1
分析表07及参看图9可知,砂、石与石灰比为1.0:1.6:0.5时,可使混合料的压缩率达到最优值。同时,在以上实验过程中发现,随着单轴实验的进行,过多的水会被排出(矿用墩柱下部有70mm×70mm的排料口),故选用第三组实验对加水质量做进一步研究。
确定用水量
在确定用水量的实验中,同样做了三组对比实验分别为(a)加水比为0.2,(b)加水比为0.25,(c)加水比为0.3;分别得出不同用水量的实验结果如下:通过对向砂:石:石灰=1.0kg:1.6kg:0.5kg的混合料中添加不同量水后发现,在加入的水的质量比在0.2(砂:水=1.0:0.2)及以下时,混合料和易性较低,生石灰不能完全反应;加入的水的质量比在0.3以上时,过多的水量会被排出。经过多次实验发现加水的质量比在0.2以上时,砂石生石灰混合料呈粘稠状,水的质量比达到0.25时,混合料的应力应变曲线趋于平滑,生石灰得到充足的反应,水的质量比达到0.3时,应力应变曲线斜率不再发生明显变化,骨料压缩率趋于稳定,故认为0.3时达到了加水量的临界值。由上述实验可以看出:砂石混合料具有较强的支护能力,生石灰加水反应的熟石灰可以提高主骨料的胶结度。故由砂、石、生石灰加水组成的骨料更能符合要求。
因此得出本实施方案最优配比:对各混合料后期承载能力变化的分析可知,质量配比越接近砂:石:石灰=1.0:1.6:0.5的充填混合料后期单位变形量的抗压能力最强。当砂:石:水=1.0:1.6:0.3(质量比)时,混合料就具有了足够的流动性,且具有较好的压缩性能。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自适应支护墩柱施工方法,包括步骤:
制作中空立柱;
制作填充料;
将所述制作好的填充料填充到所述中空立柱中;
所述制作中空立柱,包括步骤:选用外径为320~380mm、内径为300~350mm,厚度为7.5~9.5mm的中空管截取成长度为1.2~3.2m的若干根第一中空管备用;选用外径为305~365mm、内径为280~345mm,厚度为7.8~9.5mm的中空管截取成长度为1.2~3.2m的若干根第二中空管备用;取第一中空管及第二中空管若干根,所述选取的第二中空管内外径比所述第一中空管内外径相应小20~25mm;在所述第一中空管周向外围上焊接若干关于第一中空管中心对称的吊耳,在所述第一中空管周向外围上、靠近一端的位置处设置至少一个进料口;在所述第二中空管周向外围上、靠近一端的位置处焊接若干关于第二中空管中心对称的吊耳,在所述第二中空管周向外围上、靠近所述吊耳的一端设置若干出料口;在所述第一中空管周向外围上、远离所述吊耳的一端小于50mm的位置加设第一加强环(箍),在所述第二中空管周向内壁上、远离所述吊耳的一端不小于50mm的位置加设第二加强环(箍);分别取所述第一中空管及第二中空管各一根,将所述第一中空管远离所述吊耳的一端套在所述第二中空管远离所述吊耳的一端上;所述第一中空管与所述第二中空管对接完成后形成一重叠段,所述重叠段长度不小于50mm。通过设置相应位置、相应数量的所述加强环,能避免或至少减轻对墩柱的破坏,从而对顶板起到有效支护的作用。所述制作填充料,包括步骤:选用II区中砂,所述中砂中能通过0.315mm筛孔的砂的含量,至少大于15%,含泥量不大于3%,泥块含量不大于1%;备好5~20mm的连续级配的碎石,含泥量(按质量计)不大于1%的石子,所述石子经过人工或机器处理后石粉含量不大于3%;准备生石灰若干,水就近取用;将所述砂子、石子、生石灰及水按照质量配比,砂:石子:生石灰:水=1.0:1.6:0.5:(0.25~0.35)搅拌成砂石散料;通过采用上述配比制作的填充料具有足够的流动性,且具有较好的压缩性能。
所述将所述制作好的填充料填充到所述中空立柱中,包括:用吊装机械将所述中空立柱安放到巷道内预定的墩柱支设基础面上;将所述中空立柱采用高强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基础面上;用液压千斤顶顶住所述第一中空管;将制作好的填充料用注浆设备直接运至所述中空立柱旁;在所述注浆设备的注浆头上安装振动头;将所述注浆设备的注浆软胶头塞入所述进料口,并用止浆塞封堵进料口;一边填充所述砂石散料,一边振动,同时将所述第一中空管慢慢顶至最高位置,所述砂石散料填充及振动的速率与所述第一中空管抬升所述第一中空管至最高位置的速率相同;每填充一段时间,用敲击锤敲击所述中空立柱若干下;分次或一次填充,直至填满所述中空立柱的腔体内。通过将所述填充料填充到所述中空立柱中,在有效效保证墩柱的充分让压支护的同时,能有效避免或至少减轻对墩柱的破坏,从而对顶板起到有效支护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墩柱能稳固地支设于巷道内,通过采用实施例一种所述的具有抓地力的鞋铁安装在所述第二中空管底部,通过所述鞋铁固定于巷道内基础面上,保证墩柱的稳固直立。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制作中空立柱,还包括步骤:
在所述第一中空管、位于所述重叠段周向外围上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加强环,在所述第一中空筒管、位于重叠段以上的周向外围上纵向间隔设置若干个所述第一加强环,在所述第一中空管、靠近顶部的内壁上设置一个所述第一加强环;在所述第二中空管、靠近所述重叠段周向内壁上设置至少一个第二加强环,在所述第二中空管、靠近底部的外围上设置一个第二加强环;在所述第二中空筒体周向外围上设置竖向导向凸起,在所述第一中空管周向内壁上设有竖向导向槽,将所述第一中空管通过所述导向槽与所述导向凸起配合套在所述第二中空筒管上;在所述第一中空管周向外围上设置关于所述第一中空管中心对称的平衡悬臂;在所述第二中空管靠近所述第二加强环或第二加强箍的一端轴向外围上设置多个出料口,并在每个出料口处设置泄压装置。所述中空管可采用现成的钢管或玻璃钢管、木柱等制作。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制作填充料,还包括步骤:在砂石散料含量配比的基础上,加入配比含量为0.1~0.2的橡胶颗粒。通过在填充料中加入橡胶颗粒,能增加填充料的压缩比,加之橡胶颗粒具有弹性,能吸收一定压力,从而提高墩柱整体的让压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之间尽管叙述的侧重点不同,但是具有相互关联性,可相互参照。另外,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第二等术语只是为了区分一个实体或另一个实体,并不包含对其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5)

1.一种自适应支护墩柱,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立柱、进料口及出料口;
所述中空立柱至少包含有上、下两节中空筒体,每相邻的两节中空筒体能上下相对滑动,在所述中空筒体周向设有加强结构,所述中空筒体内填充有散料,所述进料口及出料口设置于所述中空筒体的周向外围上,在所述进料口及出料口上分别设置有活动挡板;
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加强环和/或抱箍;
所述中空立柱由上、下两节中空筒体组成,上节中空筒体套在下节中空筒体上,所述加强环包括第一加强环及第二加强环,所述第一加强环设于所述上节中空筒体与下节中空筒体重叠段或重叠段以上的上节中空筒体周向上,所述第二加强环设于下节中空筒体周向上、且位于所述重叠段以下;所述重叠段长度不小于50cm;
所述第一加强环在所述上节中空筒体、位于所述重叠段周向外围上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加强环在所述上节中空筒体、位于重叠段以上的周向外围上纵向间隔设置若干个,所述第一加强环在所述上节中空筒体、靠近顶部的内壁上设置一个;
所述第二加强环在所述下节中空筒体、靠近所述重叠段周向内壁上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加强环在所述下节中空筒体、靠近底部的外围上设置一个;
所述出料口设有至少一个,每个出料口处设有泄压装置;
所述墩柱还包括鞋铁,所述鞋铁上表面中心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周围径向布置有圆孔,每相邻两个圆孔之间设有加强肋板,所述中空立柱固定于所述凹槽中;
所述下节中空筒体周向外围上设有竖向导向凸起,所述上节中空筒体周向内壁上设有竖向导向槽,所述上节中空筒体通过所述导向槽与所述导向凸起配合套在所述下节中空筒体上;
所述散料为砂石散料,所述砂石散料包括砂子、石子、生石灰及水,所述砂子使用II区中砂,且通过0.315mm筛孔的砂的含量,至少大于15%,含泥量不大于3%,泥块含量不大于1%;所述石子使用5~20mm的连续级配的碎石,含泥量(按质量计)不大于1%;
其中,所述砂子使用人工砂时,石粉含量不大于3%;
所述砂石散料配比按照质量比,砂:石子:生石灰:水=1.0:1.6:0.5:(0.25~0.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墩柱,其特征在于,水在所述砂石散料中占有的质量配比份额为0.3。
3.一种自适应支护墩柱施工方法,包括:
制作中空立柱;
制作填充料;
将所述制作好的填充料填充到所述中空立柱中;其中,
所述制作中空立柱,包括步骤:
选用外径为320~380mm、内径为300~350mm,厚度为7.5~9.5mm的中空管截取成长度为1.2~3.2m的若干根第一中空管备用;
选用外径为305~365mm、内径为280~345mm,厚度为7.8~9.5mm的中空管截取成长度为1.2~3.2m的若干根第二中空管备用;
取第一中空管及第二中空管若干根,选取的所述第二中空管内外径比所述第一中空管内外径相应小20~25mm;
在所述第一中空管周向外围上焊接若干关于第一中空管中心对称的吊耳,在所述第一中空管周向外围上、靠近一端的位置处设置至少一个进料口;在所述第二中空管周向外围上、靠近一端的位置处焊接若干关于第二中空管中心对称的吊耳,在所述第二中空管周向外围上、靠近所述吊耳的一端设置若干出料口;
在所述第一中空管周向外围上、远离所述吊耳的一端小于50mm的位置加设第一加强环或第一加强箍,在所述第二中空管周向内壁上、远离所述吊耳的一端不小于50mm的位置加设第二加强环或第二加强箍;
分别取所述第一中空管及第二中空管各一根,将所述第一中空管远离所述吊耳的一端套在所述第二中空管远离所述吊耳的一端上;
所述第一中空管与所述第二中空管对接完成后形成一重叠段,所述重叠段长度不小于50mm;
所述制作填充料,包括步骤:
选用II区中砂,所述中砂中能通过0.315mm筛孔的砂的含量,至少大于15%,含泥量不大于3%,泥块含量不大于1%;备好5~20mm的连续级配的碎石,含泥量按质量计不大于1%的石子,所述石子经过人工或机器处理后石粉含量不大于3%;准备生石灰若干,水就近取用;
将砂子、石子、生石灰及水按照质量配比,砂:石子:生石灰:水=1.0:1.6:0.5:(0.25~0.35)搅拌成砂石散料;
所述将所述制作好的填充料填充到所述中空立柱中,包括:
用吊装机械将所述中空立柱安放到巷道内预定的墩柱支设基础面上;
将所述中空立柱采用高强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基础面上;
用液压千斤顶顶住所述第一中空管;
将制作好的填充料用注浆设备直接运至所述中空立柱旁;
在所述注浆设备的注浆头上安装振动头;
将所述注浆设备的注浆软胶头塞入所述进料口,并用止浆塞封堵进料口;
一边填充所述砂石散料,一边振动,同时将所述第一中空管慢慢顶至最高位置,所述砂石散料填充及振动的速率与所述第一中空管抬升所述第一中空管至最高位置的速率相同;
每填充一段时间,用敲击锤敲击所述中空立柱若干下;
分次或一次填充,直至填满所述中空立柱的腔体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适应支护墩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中空立柱,还包括步骤:
在所述第一中空管、位于所述重叠段周向外围上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加强环,在所述第一中空筒管、位于重叠段以上的周向外围上纵向间隔设置若干个所述第一加强环,在所述第一中空管、靠近顶部的内壁上设置一个所述第一加强环;
在所述第二中空管、靠近所述重叠段周向内壁上设置至少一个第二加强环,在所述第二中空管、靠近底部的外围上设置一个第二加强环;
在所述第二中空筒体周向外围上设置竖向导向凸起,在所述第一中空管周向内壁上设有竖向导向槽,将所述第一中空管通过所述导向槽与所述导向凸起配合套在所述第二中空筒管上;
在所述第一中空管周向外围上设置关于所述第一中空管中心对称的平衡悬臂;
在所述第二中空管靠近所述第二加强环或第二加强箍的一端轴向外围上设置多个出料口,并在每个出料口处设置泄压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自适应支护墩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填充料,还包括步骤:在砂石散料含量配比的基础上,加入配比含量为0.1~0.2的橡胶颗粒。
CN201711052290.4A 2017-10-31 2017-10-31 一种自适应支护墩柱及其支护方法 Active CN1078297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52290.4A CN107829762B (zh) 2017-10-31 2017-10-31 一种自适应支护墩柱及其支护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52290.4A CN107829762B (zh) 2017-10-31 2017-10-31 一种自适应支护墩柱及其支护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29762A CN107829762A (zh) 2018-03-23
CN107829762B true CN107829762B (zh) 2023-11-10

Family

ID=61650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52290.4A Active CN107829762B (zh) 2017-10-31 2017-10-31 一种自适应支护墩柱及其支护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297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78538B (zh) * 2019-09-26 2020-11-06 东北大学 一种采场支护用预应力柔性抗震支柱及其架设方法
CN112483142B (zh) * 2020-10-19 2023-01-31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可拆卸墩柱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5942A (en) * 1918-12-04 1919-12-04 Robert Floyd Seward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Props, Struts, Columns, or Posts used in Mining or for other purposes.
GB1205592A (en) * 1967-04-25 1970-09-16 Coal Industry Patents Ltd Yieldable mine roof-support
CN102493823A (zh) * 2011-12-12 2012-06-13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矿用可回收钢筒填料墩柱及构筑法和用于沿空留巷的方法
CN103670455A (zh) * 2012-09-17 2014-03-26 扬州中矿建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水材料充填柱用钢筋罩网
CN104594924A (zh) * 2014-11-13 2015-05-06 广东安元矿业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填砂式采矿支柱
CN104832188A (zh) * 2015-04-17 2015-08-12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一种用于大断面沿空留巷的钢管混凝土巷旁支护系统及支护方法
CN104863588A (zh) * 2015-03-26 2015-08-26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超前预设墩柱沿空留巷方法
CN105019924A (zh) * 2015-07-30 2015-11-04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强力顶板支护墩柱和用于保护区段煤柱的方法
JP2016217016A (ja) * 2015-05-21 2016-12-22 株式会社奥村組 既設柱の補強構造および補強方法
CN106285738A (zh) * 2016-09-28 2017-01-04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深部巷道的“钢混‑液压”巷旁支护装置及支护方法
CN107100652A (zh) * 2017-05-19 2017-08-29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一种柔性抗冲击支护方法及装置
CN207454001U (zh) * 2017-10-31 2018-06-05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一种自适应支护墩柱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21075B2 (en) * 2011-10-26 2014-09-02 Strata Products Worldwide Llc Yieldable support prop and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5942A (en) * 1918-12-04 1919-12-04 Robert Floyd Seward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Props, Struts, Columns, or Posts used in Mining or for other purposes.
GB1205592A (en) * 1967-04-25 1970-09-16 Coal Industry Patents Ltd Yieldable mine roof-support
CN102493823A (zh) * 2011-12-12 2012-06-13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矿用可回收钢筒填料墩柱及构筑法和用于沿空留巷的方法
CN103670455A (zh) * 2012-09-17 2014-03-26 扬州中矿建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水材料充填柱用钢筋罩网
CN104594924A (zh) * 2014-11-13 2015-05-06 广东安元矿业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填砂式采矿支柱
CN104863588A (zh) * 2015-03-26 2015-08-26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超前预设墩柱沿空留巷方法
CN104832188A (zh) * 2015-04-17 2015-08-12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一种用于大断面沿空留巷的钢管混凝土巷旁支护系统及支护方法
JP2016217016A (ja) * 2015-05-21 2016-12-22 株式会社奥村組 既設柱の補強構造および補強方法
CN105019924A (zh) * 2015-07-30 2015-11-04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强力顶板支护墩柱和用于保护区段煤柱的方法
CN106285738A (zh) * 2016-09-28 2017-01-04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深部巷道的“钢混‑液压”巷旁支护装置及支护方法
CN107100652A (zh) * 2017-05-19 2017-08-29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一种柔性抗冲击支护方法及装置
CN207454001U (zh) * 2017-10-31 2018-06-05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一种自适应支护墩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29762A (zh) 2018-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22146B (zh) 一种地下采场人工点柱膨胀接顶装置及构筑方法
CN107829762B (zh) 一种自适应支护墩柱及其支护方法
CN104711976B (zh) 一种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复合载体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77804B (zh) 一种沿空留巷巷旁支护系统及其构筑方法
CN105673037B (zh) 深井软岩巷道围岩承压环稳定性控制方法
CN104711974A (zh) 一种钢管再生混凝土复合载体桩及其制备方法
CN1460751A (zh) 一种组合桩和组合桩、组合桩基础的组合施工方法及用途
CN111487163B (zh) 一种新型破碎煤岩体可变载加压注浆试验装置
CN206707726U (zh) 一种沿空留巷巷旁支护系统
CN202220341U (zh) 一种淤泥中基坑的支护结构
CN207454001U (zh) 一种自适应支护墩柱
CN111979984A (zh) 胶结爆破堆石坝及其施工方法
Verient et al. Investigations on telescope yielding elements with porous filling
CN106592570A (zh) 一种利用预制挤密型铁尾砂加固体的地基处理工艺
KR100312457B1 (ko) 연약지반 개선용 고화제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시공방법
HU225407B1 (en) Procedure for augmentation physical parameters and bearing capacity of ground and for diminution time of consolidation and expected consolidation settlement of thereof
CN212477619U (zh) 胶结爆破堆石坝
CN210459189U (zh) 一种新型bnt载体桩及其施工设备
CA2922374C (en) Apparatuses for constructing displacement aggregate piers
CN104153356B (zh) 混凝土桩的施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02619218B (zh) 后插钢筋笼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及其成桩方法
CN106193038A (zh) 混凝土桩的施工设备及其施工方法
CN1364961A (zh) 一种地基加固方式
CN108978636A (zh) 一种尾矿砂挤密型异型桩及其复合地基处理工艺
CN220955647U (zh) 一种煤矿用巷旁支护注浆钢管墩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