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25769A - 复合空心板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复合空心板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25769A
CN107825769A CN201610088585.6A CN201610088585A CN107825769A CN 107825769 A CN107825769 A CN 107825769A CN 201610088585 A CN201610088585 A CN 201610088585A CN 107825769 A CN107825769 A CN 1078257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lar
conical ring
plate body
ring
plur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8858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暄智
李峻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008858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25769A/zh
Publication of CN1078257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257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 B32B3/2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shape of the outline of the cross-section of a continuous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with cavities or internal voids ; characterised by an apertured layer
    • B32B3/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shape of the outline of the cross-section of a continuous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with cavities or internal voids ; characterised by an apertured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formed with recesses or projections, e.g. hollows, grooves, protuberances, ri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5/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 B32B15/0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comprising metal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15/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comprising metal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004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aspects of the apparatus
    • B32B37/005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laminating machines comprising rolle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a sequence of laminating steps, e.g. by adding new layers at consecutive laminating st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0/00Layers arrangement
    • B32B2250/033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5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mechan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536Hardn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5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mechan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546Flexural strength; Flexion stiffn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5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mechan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558Impact strength, toughn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2Density

Landscapes

  • Shaping Metal By Deep-Drawing,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复合空心板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此复合空心板结构包括一第一板体及一第二板体,第一板体的一表面成形有复数第一锥形环和复数第一套环;第二板体压接于第一板体上,第二板体的一表面成形有复数第二锥形环和复数第二套环,各第一锥形环与各第二套环相互嵌固结合,各第二锥形环与各第一套环相互嵌固结合,且各第一锥形环与各第二套环之间、各第二锥形环与各第一套环之间分别形成有一空心腔。藉此,省略现有黏接或焊接方式而制成复合空心板,以提升复合空心板的耐弯折等变形量,并能够简化制程和缩短制作时间。

Description

复合空心板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的接合技术,尤指一种复合空心板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将复合材料应用在各种产品的情况已日渐普遍,例如手机、平板计算机、笔记型计算机等之机壳与机构配件;风扇叶、汽机车零配件、医疗器材、家电外壳或零配件、安全帽;汽机车外观钣件及内部结构配件、飞机内外部配件、螺旋桨、一般船体结构件、军用钢盔、防弹类部品、卫浴设备、建材等不胜枚举。其所产制出的成品不仅具有重量轻、薄型化、外观质感佳等诸多优点外,且可有效地降低电磁波外泄。
其中,为使复合板材具有重量轻及耐压等优点,市面上开发出一种蜂巢板,其主要将两块较薄的面板牢固地黏接或焊接在一层较厚的蜂巢状芯材的两面,从而组成合成的板材,蜂巢状芯材通常用浸渍过合成树脂(酚醛、聚酯等)的牛皮六角形空腰(蜂巢状)的整块芯蕊夹在两块板材中间。
然而,上述蜂巢板具有以下缺点,因两块面板采用黏接或焊接方式连接在蜂巢状芯材的两面,所以蜂巢板只能些微变形,若蜂巢板弯折角度过大形成过度变形,将造成黏接或焊接处分离或断裂,导致蜂巢板发生损坏或破裂。因此,如何制作出重量轻、耐压及耐弯折的复合材料,是各从业者共同追求之重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空心板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其可省略现有黏接或焊接方式而制成复合空心板,以提升复合空心板的耐弯折等变形量,并能够简化制程和缩短制作时间。
为了达成上述之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空心板结构的制作方法,其步骤包括:a)在一第一板体的一表面以成形加工形成有复数第一锥形环和复数第一套环;b)在一第二板体的一表面以成形加工形成有复数第二锥形环和复数第二套环;c)将该第二板体迭设于该第一板体上,各第一锥形环与各第二套环相对配置,各第二锥形环与各第一套环相对配置;以及d)以一压具对该第一板体和该第二板体施以压接加工,从而使各第一锥形环与各第二套环相互嵌固结合,各第二锥形环与各第一套环相互嵌固结合,且各第一锥形环与各第二套环之间、各第二锥形环与各第一套环之间分别形成有一空心腔。
优选地,上述步骤d)中各第一锥形环插入各第二套环内且向外撑开各第二套环,各第二锥形环插入各第一套环内且向外撑开各第一套环。
优选地,上述步骤a)或步骤b)中该成形加工为辊轧、冲压、雷射或模内成型。
为了达成上述之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空心板结构的制作方法,其步骤包括:e)在一第一板体的相对二表面分别以成形加工形成有复数第一锥形环和复数第一套环;f)在一第二板体的一表面以成形加工形成有复数第二锥形环和复数第二套环;g)在一第三板体的一表面以成形加工形成有复数第三锥形环和复数第三套环;h)将该第二板体与该第三板体迭设于该第一板体的二侧,各第一锥形环分别与各第二套环及各第三套环相对配置,各第二锥形环及各第三锥形环分别与各第一套环相对配置;以及i)以一压具对该第一板体、该第二板体和该第三板体施以压接加工,从而使各第一锥形环分别与各第二套环及各第三套环相互嵌固结合,各第二锥形环及各第三锥形环分别与各第一套环相互嵌固结合,且各第一锥形环与各第二套环之间、各第一锥形环与各第三套环之间、各第二锥形环与各第一套环之间、各第三锥形环与各第一套环之间分别形成有一空心腔。
优选地,上述步骤i)中各第一锥形环分别插入各第二套环及各第三套环内且向外撑开各第二套环及各第三套环,各第二锥形环及各第三锥形环分别插入各第一套环内且向外撑开各第一套环。
为了达成上述之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空心板结构,包括:一第一板体,第一板体的一表面成形有复数第一锥形环和复数第一套环;以及一第二板体,压接于该第一板体上,该第二板体的一表面成形有复数第二锥形环和复数第二套环,各第一锥形环与各第二套环相互嵌固结合,各第二锥形环与各第一套环相互嵌固结合,且各第一锥形环与各第二套环之间、各第二锥形环与各第一套环之间分别形成有一空心腔。
优选地,上述每一第一锥形环具有一第一外环壁,每一第二锥形环具有一第二外环壁,各第一套环迫紧式套设于各第二外环壁,各第二套环迫紧式套设于各第一外环壁。
优选地,上述各第一锥形环和各第一套环以交错方式相邻并列排列,各第二锥形环和各第二套环以交错方式相邻并列排列。
优选地,上述每一第一锥形环的形状为三角形、四边形或六边形,每一第二套环的形状配合该第一锥形环的形状,每一第二锥形环的形状为三角形、四边形或六边形,每一第一套环的形状配合该第二锥形环的形状。
优选地,上述每一第一套环的形状为多边形并具有复数第一角端,每一第一角端由顶部至底部开设有一第一剖槽,每一第二套环的形状为多边形并具有复数第二角端,每一第二角端由顶部至底部开设有一第二剖槽。
优选地,上述每一第一剖槽为自该第一角端的顶部朝底部方向逐渐缩减口径的一锥状槽,每一第二剖槽为自该第二角端的顶部朝底部方向逐渐缩减口径的一锥状槽。
优选地,上述第一板体为金属或塑料材料所构成,该第二板体为金属或塑料材料所构成。
优选地,更包括一第三板体,该第一板体的另一表面以成形加工形成有复数第一锥形环和复数第一套环,该第二板体与该第三板体分别压接于该第一板体的两侧,该第三板体的一表面成形有复数第三锥形环和复数第三套环,各第一锥形环与各第三套环相互嵌固结合,各第三锥形环与各第一套环相互嵌固结合,且各第一锥形环与各第三套环之间、各第三锥形环与各第一套环之间分别形成有一空心腔。
优选地,上述第一板体为金属或塑料材料所构成,该第二板体为金属或塑料材料所构成,该第三板体为金属或塑料材料所构成,该第二板体与该第三板体为相同或相异材料。
优选地,上述每一第一锥形环具有一第一外环壁,每一第二锥形环具有一第二外环壁,每一第三锥形环具有一第三外环壁,各第一套环迫紧式套设于各第二外环壁及各第三外环壁,各第二套环及各第三套环迫紧式套设于各第一外环壁。
优选地,上述各第一锥形环和各第一套环以交错方式相邻并列排列,各第二锥形环和各第二套环以交错方式相邻并列排列,各第三锥形环和各第三套环以交错方式相邻并列排列。
优选地,上述每一第一锥形环的形状为三角形、四边形或六边形,每一第二套环及每一第三套环的形状配合该第一锥形环的形状,每一第二锥形环及每一第三锥形环的形状为三角形、四边形或六边形,每一第一套环的形状配合该第二锥形环的形状。
本发明还具有以下功效,利用锥形环的形状能够轻易插入套环而形成迫紧式的铆固结构,不仅可承受震动、冲击和热涨冷缩等情况,更能够保持整体结构的强度与完整性。另外,锥形环的形状能插入套环内再逐渐向外撑开套环,以达到大幅度地降低空隙的存在,进而能够提升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固结强度。再者,本发明的制法不仅可快速的大量生产而使成本大幅的降低,其所产制出的成品更具有薄型化、重量轻、耐压、可弯折等变形量佳、高强度、外观质感佳和易于成型制造等诸多优点。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发明复合空心板结构的制作方法之流程图。
图2 是本发明第一板体之立体示意图。
图3 是本发明图2的虚线区域之立体放大图。
图4 是本发明图2的虚线区域之俯视放大图。
图5 是本发明第一板体之剖面示意图。
图6 是本发明第二板体之立体示意图。
图7 是本发明图6的虚线区域之立体放大图。
图8 是本发明图6的虚线区域之俯视放大图。
图9 是本发明第二板体之剖面示意图。
图10 是本发明将第二板体迭设于第一板体上之示意图。
图11 是本发明压具对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施以压接加工之示意图。
图12 是本发明复合空心板结构之剖面组合图。
图13 是本发明复合空心板结构另一实施例的制作方法之流程图。
图14 是将第二板体与第三金属板迭设于第一板体的二侧之示意图。
图15 是本发明复合空心板结构另一实施例之剖面组合图。
图16 是本发明第一板体另一实施例之局部立体放大图。
图17 是本发明第二板体另一实施例之局部立体放大图。
【主要部件符号说明】
10…复合空心板结构
1…第一板体
11、11’…第一锥形环
111、111’…第一外环壁
12、12’…第一套环
121…第一角端
122…第一剖槽
2…第二板体
21…第二锥形环
211…第二外环壁
22…第二套环
221…第二角端
222…第二剖槽
3…第三板体
31…第三锥形环
311…第三外环壁
32…第三套环
6…压具
60…辊轮组
61…上辊轮
62…下辊轮
a~i…步骤
s…空心腔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之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将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所述附图仅作为说明用途,并非用于局限本发明。
请参考图1至图12所示,本发明是提供一种复合空心板结构的制作方法,其步骤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之步骤a及图2至图5所示,a步骤中在一第一板体1的一表面以成形加工形成有复数第一锥形环11和复数第一套环12。其中,第一板体1可为不锈钢、铜合金、铝合金、镁合金、铝镁合金等金属材料或PC、ABS、PP等塑料材料所制成的板件,并且上述之成形加工可为滚轧、冲压、雷射、模内成型等方式来形成。
如图1之步骤b及图6至图9所示,b步骤中在一第二板体2的一表面以成形加工形成有复数第二锥形环21和复数第二套环22。其中,第二板体2可为不锈钢、铜合金、铝合金、镁合金、铝镁合金等金属材料或PC、ABS、PP等塑料材料所制成的板件,并且上述之成形加工可为滚轧、冲压、雷射、模内成型等方式来形成。
如图1之步骤c及图10所示,c步骤中将第二板体2迭设于第一板体1上,各第一锥形环11与各第二套环22相迭配置,各第二锥形环21与各第一套环12相迭配置。
如图1之步骤d及图11至图12所示,d步骤中以一压具6对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施以压接加工,从而使各第一锥形环11与各第二套环22相互嵌固结合,各第二锥形环21与各第一套环12相互嵌固结合。
详细说明如下,压具6可为一压接模具或一辊轮组60,其中上述辊轮组60包含一上辊轮61和配置在上辊轮61正下方位置的一下辊轮62,其中上述压接加工可以冷作或热作方式来进行,将已完成前述迭设作业的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送入上辊轮61和下辊轮62之间进行辊轧加工,从而在经各辊轮61、62的压接后,各第一锥形环11会插入各第二套环22内且逐渐向外撑开各第二套环22,使得各第一锥形环11与各第二套环22形成迫紧式的铆固结构而嵌固结合,各第二锥形环21会插入各第一套环12内且逐渐向外撑开各第一套环12,使得各第二锥形环21与各第一套环12形成迫紧式的铆固结构而嵌固结合,且各第一锥形环11与各第二套环22之间、各第二锥形环21与各第一套环12之间分别形成有一空心腔s。
另外,每一第一锥形环11自顶面朝第一板体1方向逐渐增加周缘尺寸,使第一锥形环11能够轻易插入第二套环22而形成迫紧式的铆固结构,每一第二锥形环21自顶面朝第二板体2方向逐渐增加周缘尺寸,使第二锥形环21能够轻易插入第一套环12而形成迫紧式的铆固结构,让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2仅利用嵌固结合方式即可制成复合空心板结构10,进而省略习知黏接或焊接方式之制作步骤,以提升复合空心板结构10的耐弯折等变形量,且复合空心板结构10更能承受震动、冲击和热涨冷缩等情况,进而保持整体结构的强度与完整性。
再者,各第一锥形环11会插入各第二套环22内再逐渐向外撑开各第二套环22,各第二锥形环21会插入各第一套环12内再逐渐向外撑开各第一套环12,进而有效地降低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在流动过程中因塑性流动路径不顺畅而产生空隙等问题,进而能够提升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的固结强度。
又,本发明的制法不仅可快速的大量生产而使成本大幅的降低,且本发明的复合空心板结构10在制作过程中可以施行多数次的辊轧加工,使其所产制出的成品具有薄型化、重量轻、耐压、可弯折等变形量佳、高强度、外观质感佳和易于成型制造等诸多优点。
请再参阅图2至图12所示,前述制作方法可制得一种复合空心板结构10,其主要包括一第一板体1及一第二板体2。
如图2至图5所示,第一板体1的一表面成形有复数第一锥形环11和复数第一套环12;其中上述每一第一锥形环11具有一第一外环壁111。
再者,各第一锥形环11和各第一套环12以交错方式相邻并列排列;进一步说明如下,如图3、图4所示,每一第一锥形环11的周边围设有交错配置的第一锥形环11与第一套环12,每一第一套环12的周边围设有交错配置的第一锥形环11与第一套环12,而令各第一锥形环11和各第一套环12呈交错及相邻并列排列,且每一第一锥形环11的形状可为菱形、正方形等四边形。
如图6至图9所示,第二板体2压接于第一板体1上,第二板体2的一表面成形有复数第二锥形环21和复数第二套环22,每一第二锥形环21具有一第二外环壁211,各第二套环22迫紧式套设于各第一外环壁111,使各第一锥形环11与各第二套环22相互嵌固结合,各第一套环12迫紧式套设于各第二外环壁211,使各第二锥形环21与各第一套环12相互嵌固结合。
其中,各第二锥形环21和各第二套环22以交错方式相邻并列排列;进一步说明如下,如图7、图8所示,每一第二锥形环21的周边围设有交错配置的第二锥形环21与第二套环22,每一第二套环22的周边围设有交错配置的第二锥形环21与第二套环22,而令各第二锥形环21和各第二套环22呈交错及相邻并列排列,且每一第二锥形环21的形状可为菱形、正方形等四边形。
另外,每一第二套环22的形状会配合第一锥形环11的形状,即第二套环22的形状会与第一锥形环11的形状相同为菱形、正方形等四边形;同理,每一第一套环12的形状会配合第二锥形环21的形状,即第一套环12的形状会与第二锥形环21的形状相同为菱形、正方形等四边形。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复合空心板结构10之组合,其是利用第一板体1的一表面成形有复数第一锥形环11和复数第一套环12;第二板体2压接于第一板体1上,第二板体2的一表面成形有复数第二锥形环21和复数第二套环22,各第一锥形环11与各第二套环22相互嵌固结合,各第二锥形环21与各第一套环12相互嵌固结合,且各第一锥形环11与各第二套环22之间、各第二锥形环21与各第一套环12之间分别形成有空心腔s。藉此,各第一套环12与各第二外环壁211形成迫紧式的铆固结构而嵌固结合,各第二套环22与各第一外环壁111形成迫紧式的铆固结构而嵌固结合,以达到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以相互嵌固结合方式制成复合空心板结构10,因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之间形成有数个空心腔s,使复合空心板结构10具有重量轻、耐压等优点,且复合空心板结构10省略习知黏接或焊接之制作步骤,更能够提升耐弯折等变形量、简化制程和缩短制作时间。
此外,每一第一锥形环11的形状可为三角形、四边形或六边形等多边形,每一第二锥形环21的形状可为三角形、四边形或六边形等多边形,不以本实施例为限制。其中,第二套环22的形状会与第一锥形环11的形状相同为三角形、四边形或六边形等多边形,第一套环12的形状会与第二锥形环21的形状相同为三角形、四边形或六边形等多边形。
请参考图13至图15所示,是本发明复合空心板结构10及其制作方法之另一实施例,图13至图15之实施例与图1至图12之实施例大致相同,但图13至图15之实施例与图1至图12之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复合空心板结构10及其制作方法更包括一第三板体3。
如图13之步骤 e、f、g、h及图14所示,步骤 e中在第一板体1的相对二表面分别以成形加工形成有复数第一锥形环11、11’和复数第一套环12、12’; 步骤 f中在一第二板体2的一表面以成形加工形成有复数第二锥形环21和复数第二套环22;步骤 g中在一第三板体3的一表面以成形加工形成有复数第三锥形环31和复数第三套环32;步骤h中将第二板体2与第三板体3迭设于第一板体1的二侧,各第一锥形环11、11’分别与各第二套环22及各第三套环32相迭配置,各第二锥形环21及各第三锥形环31分别与各第一套环12、12’相迭配置。
如图13之步骤i及图15所示,以一压具(参考图11之压具6)对第一板体1、第二板体2和第三板体3施以压接加工,从而使各第一锥形环11分别与各第二套环22相互嵌固结合,各第一锥形环11’分别与各第三套环32相互嵌固结合,各第二锥形环21分别与各第一套环12相互嵌固结合,各第三锥形环31分别与各第一套环12’相互嵌固结合,且各第一锥形环11与各第二套环22之间、各第一锥形环11’与各第三套环32之间、各第二锥形环21与各第一套环12之间、各第三锥形环31与各第一套环12’之间分别形成有一空心腔s。
详细说明如下,各第一锥形环11、11’分别插入各第二套环22及各第三套环32内且逐渐向外撑开各第二套环22及各第三套环32,使得各第一锥形环11、11’与各第二套环22及各第三套环32形成迫紧式的铆固结构而嵌固结合,各第二锥形环21及各第三锥形环31分别插入各第一套环12、12’内且逐渐向外撑开各第一套环12、12’,使得各第二锥形环21及各第三锥形环31与各第一套环12、12’形成迫紧式的铆固结构而嵌固结合。
请再参阅图15所示,是前述制作方法制得的复合空心板结构10,其主要包括一第一板体1、一第二板体2及一第三板体3,第一板体1的另一表面以成形加工形成有复数第一锥形环11’和复数第一套环12’,第二板体2与第三板体3分别压接于第一板体1的两侧,第三板体3的一表面成形有复数第三锥形环31和复数第三套环32,各第一锥形环11’与各第三套环32相互嵌固结合,各第三锥形环31与各第一套环12’相互嵌固结合,且各第一锥形环11’与各第三套环32之间、各第三锥形环31与各第一套环12’之间分别形成有一空心腔s。藉此,以达成相同于图1至图12之实施例的功能及功效。
另外,每一第一锥形环11’具有一第一外环壁111’,每一第三锥形环31具有一第三外环壁311,各第一套环12’迫紧式套设于各第三外环壁311,各第三套环32迫紧式套设于各第一外环壁111、111’。
再者,第三板体3可为不锈钢、铜合金、铝合金、镁合金、铝镁合金等金属材料或PC、ABS、PP等塑料材料所制成的板件,并且第二板体2与第三板体3可为相同或相异材料。
此外,各第一锥形环11’和各第一套环12’以交错方式相邻并列排列,第三锥形环31和各第三套环32以交错方式相邻并列排列。
又,每一第一锥形环11’的形状可为三角形、四边形或六边形等多边形,每一第三套环32的形状会配合第一锥形环11’的形状,每一第三锥形环31的形状可为三角形、四边形或六边形等多边形,每一第一套环12’的形状会配合第二锥形环21的形状。
请参考图16至图17所示,是本发明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2之另一实施例,图16至图17之实施例与图2至图12之实施例大致相同,但图16至图17之实施例与图2至图12之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每一第一套环12设有复数第一剖槽122,每一第二套环22设有复数第二剖槽222。
进一步说明如下,每一第一套环12的形状可为三角形、四边形或六边形等多边形并具有复数第一角端121,每一第一角端121由顶部至底部开设有一第一剖槽122,每一第一剖槽122为自第一角端121的顶部朝底部方向逐渐缩减口径的一锥状槽。
另外,每一第二套环22的形状可为三角形、四边形或六边形等多边形并具有复数第二角端221,每一第二角端221由顶部至底部开设有一第二剖槽222,每一第二剖槽222为自第二角端221的顶部朝底部方向逐渐缩减口径的一锥状槽。
藉此,各第一锥形环11分别与各第二套环22相互嵌固结合,各第二锥形环21分别与各第一套环12相互嵌固结合时,第一锥形环11给予第二套环22的外扩力能透过第二剖槽222释放,第二锥形环21给予第一套环12的外扩力能透过第一剖槽122释放,避免第一套环12及第二套环22受过多外扩力而破裂。
再者,第一剖槽122与第二剖槽222之最佳实施例为锥状槽,最能配合第一锥形环11与第二锥形环21的形状。但第一剖槽122与第二剖槽222的形状可为其它形状,其不以锥状槽为限制。同理,参考图14所示,为避免第一套环12’及第三套环32受过多外扩力而破裂,第一套环12’及第三套环32的各角端处也能由顶部至底部开设有一剖槽。

Claims (18)

1.一种复合空心板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在一第一板体的一表面以成形加工形成有复数第一锥形环和复数第一套环;
b)在一第二板体的一表面以成形加工形成有复数第二锥形环和复数第二套环;
c)将该第二板体迭设于该第一板体上,各第一锥形环与各第二套环相对配置,各第二锥形环与各第一套环相对配置;以及
d)以一压具对该第一板体和该第二板体施以压接加工,从而使各第一锥形环与各第二套环相互嵌固结合,各第二锥形环与各第一套环相互嵌固结合,且各第一锥形环与各第二套环之间、各第二锥形环与各第一套环之间分别形成有一空心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空心板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d)中各第一锥形环插入各第二套环内且向外撑开各第二套环,各第二锥形环插入各第一套环内且向外撑开各第一套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空心板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a)或步骤b)中该成形加工为辊轧、冲压、雷射或模内成型。
4.一种复合空心板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e)在一第一板体的相对二表面分别以成形加工形成有复数第一锥形环和复数第一套环;
f)在一第二板体的一表面以成形加工形成有复数第二锥形环和复数第二套环;
g)在一第三板体的一表面以成形加工形成有复数第三锥形环和复数第三套环;
h)将该第二板体与该第三板体迭设于该第一板体的二侧,各第一锥形环分别与各第二套环及各第三套环相对配置,各第二锥形环及各第三锥形环分别与各第一套环相对配置;以及
i)以一压具对该第一板体、该第二板体和该第三板体施以压接加工,从而使各第一锥形环分别与各第二套环及各第三套环相互嵌固结合,各第二锥形环及各第三锥形环分别与各第一套环相互嵌固结合,且各第一锥形环与各第二套环之间、各第一锥形环与各第三套环之间、各第二锥形环与各第一套环之间、各第三锥形环与各第一套环之间分别形成有一空心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空心板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i)中各第一锥形环分别插入各第二套环及各第三套环内且向外撑开各第二套环及各第三套环,各第二锥形环及各第三锥形环分别插入各第一套环内且向外撑开各第一套环。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空心板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e)、步骤f)或步骤g)中该成形加工为辊轧、冲压、雷射或模内成型。
7.一种复合空心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板体,第一板体的一表面成形有复数第一锥形环和复数第一套环;以及
一第二板体,压接于该第一板体上,该第二板体的一表面成形有复数第二锥形环和复数第二套环,各第一锥形环与各第二套环相互嵌固结合,各第二锥形环与各第一套环相互嵌固结合,且各第一锥形环与各第二套环之间、各第二锥形环与各第一套环之间分别形成有一空心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空心板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每一该第一锥形环具有一第一外环壁,每一该第二锥形环具有一第二外环壁,各第一套环迫紧式套设于各第二外环壁,各第二套环迫紧式套设于各第一外环壁。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空心板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各第一锥形环和各第一套环以交错方式相邻并列排列,各第二锥形环和各第二套环以交错方式相邻并列排列。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合空心板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每一该第一锥形环的形状为三角形、四边形或六边形,每一该第二套环的形状配合该第一锥形环的形状,每一该第二锥形环的形状为三角形、四边形或六边形,每一该第一套环的形状配合该第二锥形环的形状。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合空心板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每一该第一套环的形状为多边形并具有复数第一角端,每一该第一角端由顶部至底部开设有一第一剖槽,每一该第二套环的形状为多边形并具有复数第二角端,每一该第二角端由顶部至底部开设有一第二剖槽。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复合空心板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每一该第一剖槽为自该第一角端的顶部朝底部方向逐渐缩减口径的一锥状槽,每一该第二剖槽为自该第二角端的顶部朝底部方向逐渐缩减口径的一锥状槽。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空心板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该第一板体为金属或塑料材料所构成,该第二板体为金属或塑料材料所构成。
14.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空心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第三板体,该第一板体的另一表面以成形加工形成有复数第一锥形环和复数第一套环,该第二板体与该第三板体分别压接于该第一板体的两侧,该第三板体的一表面成形有复数第三锥形环和复数第三套环,各第一锥形环与各第三套环相互嵌固结合,各第三锥形环与各第一套环相互嵌固结合,且各第一锥形环与各第三套环之间、各第三锥形环与各第一套环之间分别形成有一空心腔。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复合空心板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该第一板体为金属或塑料材料所构成,该第二板体为金属或塑料材料所构成,该第三板体为金属或塑料材料所构成,该第二板体与该第三板体为相同或相异材料。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复合空心板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每一该第一锥形环具有一第一外环壁,每一该第二锥形环具有一第二外环壁,每一该第三锥形环具有一第三外环壁,各第一套环迫紧式套设于各第二外环壁及各第三外环壁,各第二套环及各第三套环迫紧式套设于各第一外环壁。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复合空心板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各第一锥形环和各第一套环以交错方式相邻并列排列,各第二锥形环和各第二套环以交错方式相邻并列排列,各第三锥形环和各第三套环以交错方式相邻并列排列。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复合空心板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每一该第一锥形环的形状为三角形、四边形或六边形,每一该第二套环及每一该第三套环的形状配合该第一锥形环的形状,每一该第二锥形环及每一该第三锥形环的形状为三角形、四边形或六边形,每一该第一套环的形状配合该第二锥形环的形状。
CN201610088585.6A 2016-02-17 2016-02-17 复合空心板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Pending CN1078257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88585.6A CN107825769A (zh) 2016-02-17 2016-02-17 复合空心板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88585.6A CN107825769A (zh) 2016-02-17 2016-02-17 复合空心板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25769A true CN107825769A (zh) 2018-03-23

Family

ID=61643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88585.6A Pending CN107825769A (zh) 2016-02-17 2016-02-17 复合空心板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25769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5414A (zh) * 1999-05-27 2002-08-21 彼得·库珀斯 成空心体仿蜂窝结构的轻型构件
US20040096628A1 (en) * 2000-12-14 2004-05-20 Werner Saathoff Composite panel, preferably of plastic, and method for its production
CN1649724A (zh) * 2002-03-26 2005-08-03 宇部日东化成株式会社 空心结构板及其制造方法、制造装置以及吸音结构板
US20090165412A1 (en) * 2006-06-13 2009-07-02 Gregory Flynn Composite Insulating Panel
CN205498176U (zh) * 2016-02-17 2016-08-24 林暄智 复合空心板结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5414A (zh) * 1999-05-27 2002-08-21 彼得·库珀斯 成空心体仿蜂窝结构的轻型构件
US20040096628A1 (en) * 2000-12-14 2004-05-20 Werner Saathoff Composite panel, preferably of plastic, and method for its production
CN1649724A (zh) * 2002-03-26 2005-08-03 宇部日东化成株式会社 空心结构板及其制造方法、制造装置以及吸音结构板
US20090165412A1 (en) * 2006-06-13 2009-07-02 Gregory Flynn Composite Insulating Panel
CN205498176U (zh) * 2016-02-17 2016-08-24 林暄智 复合空心板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35714B2 (en) Composite metal tube and ring and a process for producing a composite metal tube and ring
CN105459713B (zh) 装饰板及装饰板的制造方法
CN105414384B (zh) 一种金属蛋盒夹层结构的制备方法
EP0893342A3 (en) Leading edge structure of aircraft airfoil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CN107755878A (zh) 一种制备金属层叠材料的方法
CN205498176U (zh) 复合空心板结构
EP2743013B1 (en) Forming a shaped sandwich panel with a die and a pressure vessel
CN106670736A (zh) 一种大尺寸结构复杂金属构件的叠层制造方法
CN107470481A (zh) 一种用于薄板连接的压印双内锁连接装置及方法
WO2015054591A1 (en) Method of forming a complexly curved metallic sandwich panel
CN107825769A (zh) 复合空心板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JP2014185845A (ja) 打上げ花火の玉皮及びその玉皮の製造方法、打上げ花火の玉皮用部品
CN205522712U (zh) 复合物件
TWI382911B (zh) The structure of the molded product in the mold decoration process
CN205522771U (zh) 复合金属件
CN105690914B (zh) 一种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壳体
JP4130423B2 (ja) タービンエンジン用の中空ブレードの製造方法
JP2006524158A (ja) 中空複合空洞部品
JP6386895B2 (ja) プレス用金型
CN106994798A (zh) 复合物件及其制作方法
JPH02264411A (ja) 積層鉄心の製造方法
TWM524261U (zh) 複合空心板結構
TWI609120B (zh) 複合空心板結構及其製作方法
CN206831131U (zh) 卷圆套筒
JP7038583B2 (ja) パネル複合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