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19543A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19543A
CN107819543A CN201610817396.8A CN201610817396A CN107819543A CN 107819543 A CN107819543 A CN 107819543A CN 201610817396 A CN201610817396 A CN 201610817396A CN 107819543 A CN107819543 A CN 1078195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ding
data
type
transmission
code conver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1739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玮
夏黎明
马彧
冯凯文
梁艺冰
陈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81739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19543A/zh
Priority to US15/410,642 priority patent/US9935651B1/en
Publication of CN1078195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195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7/00Conversion of a code where information is represented by a given sequence or number of digits to a code where the same, similar or subset of information is represented by a different sequence or number of digits
    • H03M7/30Compression; Expansion; Suppression of unnecessary data, e.g. redundancy redu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14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source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7/00Conversion of a code where information is represented by a given sequence or number of digits to a code where the same, similar or subset of information is represented by a different sequence or number of digits
    • H03M7/14Conversion to or from non-weighted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15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 H04L1/001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in which mode-switching is based on a statistical approac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Compression Or Coding Systems Of Tv Signal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接收信息发送端发来的待传输数据并且确认待传输数据的发送编码类型;确认接收待传输数据的信息接收端的接收编码类型;通过预设的编码转换模型将待传输数据从发送编码类型转换成接收编码类型,得到编码转换传输数据,编码转换模型用于表征发送编码类型与接收编码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将编码转换传输数据发送给信息接收端。该实施方式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数据格式转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拓展了人们出行的范围,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便利,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通过智能系统控制的无人驾驶车辆能够获取比有人驾驶车辆更多的行驶信息,具备更高的安全性,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无人驾驶车辆采用机器人操作系统进行信息传输,并依靠人工智能、视觉计算、视频摄像头、雷达传感器、激光雷达和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协同合作,让无人驾驶车辆可以在没有任何外界协助的情况下,自动安全地行驶。
然而,现有的无人驾驶车辆的数据处理还存在一些不足。无人驾驶车辆通常包括传感器处理节点、感知计算节点、决策和控制节点等,这些节点直接传递的数据类型通常不相同。实现各个节点之间的数据传递或数据编码转换的方法通常有两种:第一种,在任意两个节点之间设置数据编码转换模块,当节点数量很多时,需要多个数据编码转换模块;第二种,在节点输出端口设置多套数据输出端口,以便后续节点接收到指定类型的数据。这两种方法要么增加了很多的额外模块,提高了数据传递过程中出现错误的概率,要么消耗了各个节点更多的数据处理能力,增大了数据流量,并且在编码格式或编码规则发生变化时无法及时对待传输数据进行编码修改,最终降低了无人驾驶车辆的信息传输效率和编码转换的准确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信息发送端发来的待传输数据并且确认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发送编码类型;确认接收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信息接收端的接收编码类型;通过预设的编码转换模型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从所述发送编码类型转换成所述接收编码类型,得到编码转换传输数据,所述编码转换模型用于表征发送编码类型与接收编码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编码转换传输数据发送给所述信息接收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收信息发送端发来的待传输数据并且确认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发送编码类型包括:查询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发送编码类型信息;根据所述发送编码类型信息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发送编码类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认接收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信息接收端的接收编码类型包括:确定对应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信息接收端,并向所述信息接收端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查询所述信息接收端的接收编码类型;接收所述信息接收端发来的对应所述请求消息的应答消息,所述应答信息用于指示对应所述信息接收端的接收编码类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构建编码转换模型的步骤,所述构建编码转换模型的步骤包括:分别从信息发送端获取发送编码类型信息构成发送编码类型信息集合和从信息接收端获取接收编码类型信息构成接收编码类型信息集合;确定所述发送编码类型信息对应的发送编码类型的解码模块,所述解码模块用于将具有发送编码类型的待传输数据解码为指定类型的数据内容,所述数据内容包括一下至少一项:文字、图片和视频;确定用于将所述数据内容转换为编码转换传输数据的编码模块,所述编码转换传输数据具有所述接收编码类型信息对应的接收编码类型,用于信息接收端进行数据处理;将所述解码模块和编码模块封装成对应所述发送编码类型信息和接收编码类型信息的编码转换模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过预设的编码转换模型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从所述发送编码类型转换到所述接收编码类型,得到编码转换传输数据还包括:若所述编码转换模型无法将所述待传输数据转换为编码转换传输数据,则通过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接收编码类型对所述编码转换模型更新。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发送编码类型查询单元,用于接收信息发送端发来的待传输数据并且确认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发送编码类型;接收编码类型查询单元,用于确认接收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信息接收端的接收编码类型;数据转换单元,用于通过预设的编码转换模型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从所述发送编码类型转换成所述接收编码类型,得到编码转换传输数据,所述编码转换模型用于表征发送编码类型与接收编码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数据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编码转换传输数据发送给所述信息接收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送编码类型查询单元包括:编码类型信息查询子单元,用于查询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发送编码类型信息;编码类型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发送编码类型信息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发送编码类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收编码类型查询单元包括:请求消息发送子单元,用于确定对应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信息接收端,并向所述信息接收端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查询所述信息接收端的接收编码类型;应答消息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信息接收端发来的对应所述请求消息的应答消息,所述应答信息用于指示对应所述信息接收端的接收编码类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编码转换模型构建单元,用于构建编码转换模型,所述编码转换模型构建单元包括:编码类型信息集合构建子单元,用于分别从信息发送端获取发送编码类型信息构成发送编码类型信息集合和从信息接收端获取接收编码类型信息构成接收编码类型信息集合;解码模块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发送编码类型信息对应的发送编码类型的解码模块,所述解码模块用于将具有发送编码类型的待传输数据解码为指定类型的数据内容,所述数据内容包括一下至少一项:文字、图片和视频;编码模块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用于将所述数据内容转换为编码转换传输数据的编码模块,所述编码转换传输数据具有所述接收编码类型信息对应的接收编码类型,用于信息接收端进行数据处理;编码转换模型构建子单元,用于将所述解码模块和编码模块封装成对应所述发送编码类型信息和接收编码类型信息的编码转换模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数据转换单元还包括:编码转换模型更新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编码转换模型无法将所述待传输数据转换为编码转换传输数据时,通过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接收编码类型对所述编码转换模型更新。
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首先确定待传输数据的发送编码类型和接收待传输数据的信息接收端的接收编码类型,然后通过对应的编码转换模型将待传输数据从发送编码类型转换到接收编码类型,得到编码转换传输数据,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申请可以应用于其中的示例性系统架构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的数据传输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的数据传输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应用场景的一个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的数据传输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的服务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图1示出了可以应用本申请的数据传输方法或数据传输装置的实施例的示例性系统架构100。
如图1所示,系统架构100可以包括无人驾驶车辆101、102、103,网络104和服务器105。网络104用以在无人驾驶车辆101、102、103和服务器105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网络104可以包括各种连接类型,例如有线、无线通信链路或者光纤电缆等等。
无人驾驶车辆101、102、103通过网络104与服务器105交互,以接收或发送消息等。无人驾驶车辆101、102、103上可以安装有各种数据处理应用,例如位置信息应用、速度控制应用,雷达测距应用、温度控制应用、通讯应用等。无人驾驶车辆101、102、103可以对获取的待传输数据进行分析,并将待传输数据的编码类型转换为接收待传输数据的信息接收端能够处理的编码类型。
无人驾驶车辆101、102、103可以是具有多个数据采集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的各种车辆,包括但不限于电动汽车、油电混合汽车和内燃机汽车等等。
服务器105可以是对无人驾驶车辆101、102、103的待传输数据进行处理的服务器,例如,根据待传输数据的编码类型构建和更新编码转换模型,并将编码转换模型发送给无人驾驶车辆101、102、103的服务器。服务器105可以对无人驾驶车辆101、102、103的待传输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待传输数据的编码类型,并确定信息接收端能够识别的编码类型,由此构建和更新编码转换模型。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可以由无人驾驶车辆101、102、103单独执行,或者也可以由无人驾驶汽车101、102、103和服务器105共同执行。一般情况下,数据传输方法由无人驾驶车辆101、102、103执行。相应地,数据传输装置可以设置于无人驾驶车辆101、102、103中,也可以设置于服务器105中。
应该理解,图1中的无人驾驶车辆、网络和服务器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无人驾驶车辆、网络和服务器。
图2,其示出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200,该用于提示信息的方法包括:
步骤201,接收信息发送端发来的待传输数据并且确认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发送编码类型。
本实施例中,数据传输方法运行与其上的电子设备(例如图1所示的无人驾驶车辆或服务器)可以通过有线连接方式或者无线连接方式获取待传输数据,其中,待传输数据可以包括多种传感器采集的多种待传输数据,例如,通过GPS采集的位置数据、通过惯性导航系统采集的数据、通过雷达采集的距离数据、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数据等。
无人驾驶车辆包含多个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将采集的数据发送给其他数据处理单元进行数据处理,无人驾驶车辆的控制系统根据处理后的数据得出控制指令,实现无人车辆的自动驾驶。实际中,传感器采集的数据的编码类型往往与数据处理单元能够处理的编码类型不同。因此,无人驾驶车辆在数据处理过程中会有多次的数据转换过程。每次数据转换过程都要首先确定待传输数据的发送编码类型。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接收信息发送端发来的待传输数据并且确认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发送编码类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查看上述待传输数据的发送编码类型信息。
获得待传输数据后,可以通过查看待传输数据的数据流名称的方法来确定待传输数据的发送编码类型信息。
第二步,根据上述发送编码类型信息确定上述待传输数据的发送编码类型。
确定了发送编码类型信息后,就可以确定待传输数据的发送编码类型。例如,如果发送编码类型信息是机器人操作系统的数据类型信息,则待传输数据的数据类型就是机器人操作系统数据。
步骤202,确认接收上述待传输数据的信息接收端的接收编码类型。
确定了待传输数据的发送编码类型后,还需要确定接收待传输数据的信息接收端的接收编码类型。通常,待传输数据中包含接收待传输数据的信息接收端的信息,根据该信息可以查询信息接收端需要的编码类型。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确认接收上述待传输数据的信息接收端的接收编码类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确定对应上述待传输数据的信息接收端,并向上述信息接收端发送请求消息。
从待传输数据中获取待传输数据所要到达的信息接收端的信息,根据该信息向对应的信息接收端发送请求消息,上述请求消息用于查询上述信息接收端的接收编码类型。
第二步,接收上述信息接收端发来的对应上述请求消息的应答消息。
信息接收端接收到请求信息后,会返回对应请求消息的应答消息,上述应答信息用于指示对应上述信息接收端的接收编码类型,通过应答消息可以确定信息接收端的接收编码类型。
步骤203,通过预设的编码转换模型将上述待传输数据从上述发送编码类型转换成上述接收编码类型,得到编码转换传输数据。
其中,上述编码转换模型用于表征发送编码类型与接收编码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编码转换模型能够根据待传输数据的发送编码类型和接收待传输数据的信息接收端的接收编码类型,确定对应的解码模块和编码模块,将待传输数据从发送编码类型转换到接收编码类型,从而得到编码转换传输数据。编码转换传输数据就是发送给信息接收端的数据。即,编码转换传输数据是待传输数据根据信息接收端对编码转换后的数据。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方法还可以包括构建编码转换模型的步骤,上述构建编码转换模型的步骤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分别从信息发送端获取发送编码类型信息构成发送编码类型信息集合和从信息接收端获取接收编码类型信息构成接收编码类型信息集合。
本实施例有多个信息发送端和多个信息接收端,任意一个信息发送端可以将待传输数据发送给任意一个信息接收端;同理,任意一个信息接收端也可以接收任意一个信息发送端发来的数据。信息接收端和信息发送端可以是一对一的传输关系,也可以是一对多或多对一的传输关系。其中,一对一的传输关系是指一个信息发送端向一个信息接收端发送数据;一对多的传输关系是一个信息发送端向多个信息接收端发送数据;多对一的传输关系是多个信息发送端向一个信息接收端发送数据。
为了构建发送编码类型信息集合和接收编码类型信息集合,可以向信息发送端发送获取发送编码类型信息的请求消息,并根据信息发送端发来的包含发送编码类型信息的反馈消息构建发送编码类型信息集合。类似的,可以从信息接收端得到接收编码类型信息,由此构建接收编码类型信息集合。
第二步,确定上述发送编码类型信息对应的发送编码类型的解码模块。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发送编码类型信息可以确定发送编码类型。而发送编码类型有自身的编码规则,为此,可以找到对应该编码规则的解码模块,解码模块用于将具有发送编码类型的待传输数据解码为指定类型的数据内容,发送编码类型信息集合对应多少个发送编码类型,就有多少个解码模块。解码模块可以将待传输数据进行解码,从待传输数据中解码出待传输数据包含的数据内容,上述数据内容包括一下至少一项:文字、图片和视频,还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数据,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第三步,确定用于将上述数据内容转换为编码转换传输数据的编码模块。
解码模块能够将待传输数据包含的数据内容解码出来,这些数据内容被解码出来后,还需要再按照对应信息接收端的接收编码类型进行编码,得到编码转换传输数据,上述编码转换传输数据具有上述接收编码类型信息对应的接收编码类型,用于信息接收端进行数据处理。每个信息接收端都可能接收任意的信息发送端发来的数据。因此,编码模块还需要对数据内容进行编码,有多少不同的接收编码类型就有多少编码模块。实际中,解码模块和编码模块都可以通过编程的方法实现。
第四步,将上述解码模块和编码模块封装成对应上述发送编码类型信息和接收编码类型信息的编码转换模型。
确定了解码模块和编码模块后,将解码模块和编码模块封装起来就够成了编码转换模型。由上述对编码模块和解码模块的分析可知,编码模块和解码模块都可以通过编程来实现,因此,封装过程可以认为是建立解码模块和编码模块的对应关系。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通过预设的编码转换模型将上述待传输数据从上述发送编码类型转换到上述接收编码类型,得到编码转换传输数据还可以包括:若上述编码转换模型无法将上述待传输数据转换为编码转换传输数据,则通过上述待传输数据的接收编码类型对上述编码转换模型更新。
如果信息发送端发来的待传输数据的发送编码类型不属于发送编码类型信息集合,则无法通过现有的编码转换模型得到对应的编码转换传输数据。此时,需要查找对应该发送编码类型的解码模块,并确定对应的编码模块,最后封装解码模块和编码模块,实现对编码转换模型的更新。
步骤204,将上述编码转换传输数据发送给上述信息接收端。
通过编码转换模型得到编码转换传输数据后,根据与信息接收端的数据连接关系,将编码转换传输数据发送给信息接收端,完成将待传输数据从信息发送端到信息接收端的编码转换及传输。
继续参见图3,图3是根据本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应用场景的一个示意图。由图3可知,编码转换模型可以连接多个信息发送端和信息接收端,信息发送端发送给编码转换模型的发送编码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信息接收端之间的接收编码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并且,编码转换模型可以同时对多个信息发送端和信息接收端之间的数据进行编码转换。例如,在无人驾驶车辆中,各个信息发送端和信息接收端常用的待传输数据可以是机器人操作系统数据或协议缓存数据,这两种数据的编码类型不同。当信息发送端将机器人操作系统数据(或协议缓存数据)发送给编码转换模块后,编码转换模块就会对机器人操作系统数据(或协议缓存数据)进行解码,得到机器人操作系统数据(或协议缓存数据)内包含的数据内容,然后根据接收机器人操作系统数据(或协议缓存数据)的信息接收端对应的接收编码类型对数据内容进行编码得到对应的协议缓存数据(或机器人操作系统数据),然后再发送给信息接收端,实现了对待处理数据的动态数据转换。
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首先确定待传输数据的发送编码类型和接收待传输数据的信息接收端的接收编码类型,然后通过对应的编码转换模型将待传输数据从发送编码类型转换到接收编码类型,得到编码转换传输数据,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和编码转换的准确率。
进一步参考图4,作为对上述各图所示方法的实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一个实施例,该装置实施例与图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相对应,该装置具体可以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上述的数据传输装置400可以包括:发送编码类型查询单元401、接收编码类型查询单元402、数据转换单元403和数据发送单元404。其中,发送编码类型查询单元401用于接收信息发送端发来的待传输数据并且确认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发送编码类型;接收编码类型查询单元402用于确认接收上述待传输数据的信息接收端的接收编码类型;数据转换单元403用于通过预设的编码转换模型将上述待传输数据从上述发送编码类型转换成上述接收编码类型,得到编码转换传输数据,上述编码转换模型用于表征发送编码类型与接收编码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数据发送单元404用于将上述编码转换传输数据发送给上述信息接收端。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发送编码类型查询单元401可以包括编码类型信息查询子单元(图中未示出)和编码类型确定子单元(图中未示出)。其中,编码类型信息查询子单元用于查询上述待传输数据的发送编码类型信息;编码类型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上述发送编码类型信息确定上述待传输数据的发送编码类型。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接收编码类型查询单元402包括请求消息发送子单元(图中未示出)和应答消息接收子单元(图中未示出)。其中,请求消息发送子单元用于确定对应上述待传输数据的信息接收端,并向上述信息接收端发送请求消息,上述请求消息用于查询上述信息接收端的接收编码类型;应答消息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上述信息接收端发来的对应上述请求消息的应答消息,上述应答信息用于指示对应上述信息接收端的接收编码类型。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用于转换数据编码的装置400还可以包括:编码转换模型构建单元(图中未示出),用于构建编码转换模型。编码转换模型构建单元还可以包括编码类型信息集合构建子单元(图中未示出)、解码模块确定子单元(图中未示出)、编码模块确定子单元(图中未示出)和编码转换模型构建子单元(图中未示出)。其中,编码类型信息集合构建子单元用于分别从信息发送端获取发送编码类型信息构成发送编码类型信息集合和从信息接收端获取接收编码类型信息构成接收编码类型信息集合;解码模块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上述发送编码类型信息对应的发送编码类型的解码模块,上述解码模块用于将具有发送编码类型的待传输数据解码为指定类型的数据内容,上述数据内容包括一下至少一项:文字、图片和视频;编码模块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用于将上述数据内容转换为编码转换传输数据的编码模块,上述编码转换传输数据具有上述接收编码类型信息对应的接收编码类型,用于信息接收端进行数据处理;编码转换模型构建子单元用于将上述解码模块和编码模块封装成对应上述发送编码类型信息和接收编码类型信息的编码转换模型。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数据转换单元403还可以包括:编码转换模型更新子单元(图中未示出),用于在上述编码转换模型无法将上述待传输数据转换为编码转换传输数据时,通过上述待传输数据的接收编码类型对上述编码转换模型更新。
下面参考图5,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服务器的计算机系统500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计算机系统5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5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5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5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5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503中,还存储有系统5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501、ROM502以及RAM503通过总线5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505也连接至总线5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5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506;包括诸如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5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5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509。通信部分5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5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505。可拆卸介质5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5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508。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有形地包含在机器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上述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5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511被安装。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申请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单元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例如,可以描述为:一种处理器包括发送编码类型查询单元、接收编码类型查询单元、数据转换单元和数据发送单元。其中,这些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例如,数据转换单元还可以被描述为“用于转换数据编码类型的单元”。
作为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该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上述装置中所包含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单独存在,未装配入终端中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上述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一个设备执行时,使得上述设备:接收信息发送端发来的待传输数据并且确认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发送编码类型;确认接收上述待传输数据的信息接收端的接收编码类型;通过预设的编码转换模型将上述待传输数据从上述发送编码类型转换成上述接收编码类型,得到编码转换传输数据,上述编码转换模型用于表征发送编码类型与接收编码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将上述编码转换传输数据发送给上述信息接收端。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信息发送端发来的待传输数据并且确认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发送编码类型;
确认接收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信息接收端的接收编码类型;
通过预设的编码转换模型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从所述发送编码类型转换成所述接收编码类型,得到编码转换传输数据,所述编码转换模型用于表征发送编码类型与接收编码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
将所述编码转换传输数据发送给所述信息接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信息发送端发来的待传输数据并且确认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发送编码类型包括:
查询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发送编码类型信息;
根据所述发送编码类型信息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发送编码类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认接收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信息接收端的接收编码类型包括:
确定对应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信息接收端,并向所述信息接收端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查询所述信息接收端的接收编码类型;
接收所述信息接收端发来的对应所述请求消息的应答消息,所述应答信息用于指示对应所述信息接收端的接收编码类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构建编码转换模型的步骤,所述构建编码转换模型的步骤包括:
分别从信息发送端获取发送编码类型信息构成发送编码类型信息集合和从信息接收端获取接收编码类型信息构成接收编码类型信息集合;
确定所述发送编码类型信息对应的发送编码类型的解码模块,所述解码模块用于将具有发送编码类型的待传输数据解码为指定类型的数据内容,所述数据内容包括一下至少一项:文字、图片和视频;
确定用于将所述数据内容转换为编码转换传输数据的编码模块,所述编码转换传输数据具有所述接收编码类型信息对应的接收编码类型,用于信息接收端进行数据处理;
将所述解码模块和编码模块封装成对应所述发送编码类型信息和接收编码类型信息的编码转换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预设的编码转换模型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从所述发送编码类型转换到所述接收编码类型,得到编码转换传输数据还包括:
若所述编码转换模型无法将所述待传输数据转换为编码转换传输数据,则通过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接收编码类型对所述编码转换模型更新。
6.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编码类型查询单元,用于接收信息发送端发来的待传输数据并且确认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发送编码类型;
接收编码类型查询单元,用于确认接收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信息接收端的接收编码类型;
数据转换单元,用于通过预设的编码转换模型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从所述发送编码类型转换成所述接收编码类型,得到编码转换传输数据,所述编码转换模型用于表征发送编码类型与接收编码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
数据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编码转换传输数据发送给所述信息接收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编码类型查询单元包括:
编码类型信息查询子单元,用于查询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发送编码类型信息;
编码类型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发送编码类型信息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发送编码类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编码类型查询单元包括:
请求消息发送子单元,用于确定对应所述待传输数据的信息接收端,并向所述信息接收端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用于查询所述信息接收端的接收编码类型;
应答消息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信息接收端发来的对应所述请求消息的应答消息,所述应答信息用于指示对应所述信息接收端的接收编码类型。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编码转换模型构建单元,用于构建编码转换模型,所述编码转换模型构建单元包括:
编码类型信息集合构建子单元,用于分别从信息发送端获取发送编码类型信息构成发送编码类型信息集合和从信息接收端获取接收编码类型信息构成接收编码类型信息集合;
解码模块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发送编码类型信息对应的发送编码类型的解码模块,所述解码模块用于将具有发送编码类型的待传输数据解码为指定类型的数据内容,所述数据内容包括一下至少一项:文字、图片和视频;
编码模块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用于将所述数据内容转换为编码转换传输数据的编码模块,所述编码转换传输数据具有所述接收编码类型信息对应的接收编码类型,用于信息接收端进行数据处理;
编码转换模型构建子单元,用于将所述解码模块和编码模块封装成对应所述发送编码类型信息和接收编码类型信息的编码转换模型。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转换单元还包括:
编码转换模型更新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编码转换模型无法将所述待传输数据转换为编码转换传输数据时,通过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接收编码类型对所述编码转换模型更新。
CN201610817396.8A 2016-09-12 2016-09-12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78195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17396.8A CN107819543A (zh) 2016-09-12 2016-09-12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5/410,642 US9935651B1 (en) 2016-09-12 2017-01-19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17396.8A CN107819543A (zh) 2016-09-12 2016-09-12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19543A true CN107819543A (zh) 2018-03-20

Family

ID=61558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17396.8A Pending CN107819543A (zh) 2016-09-12 2016-09-12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935651B1 (zh)
CN (1) CN107819543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50763A (zh) * 2018-08-29 2019-01-04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无人车消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车辆
CN110336592A (zh) * 2019-06-28 2019-10-15 飞天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适用蓝牙读卡器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597777A (zh) * 2020-05-15 2020-08-28 上海电机系统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物料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857117A (zh) * 2019-04-17 2020-10-30 百度(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在自动驾驶期间解码gps消息的gps消息解码器
CN115988076A (zh) * 2022-12-02 2023-04-18 广州通则康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数据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511515B1 (en) * 2017-08-29 2019-12-17 Rockwell Collins, Inc. Protocol buffer avionics system
CN110891042A (zh) * 2018-09-07 2020-03-17 上海擎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通信系统和数据发送与接收方法
CN109819026B (zh) * 2019-01-21 2021-12-24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传输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11277364B (zh) * 2020-01-08 2022-03-2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一种基于信息标识码的信息转发方法
CN114461714B (zh) * 2022-01-13 2024-03-29 湖北国际物流机场有限公司 Bim编码转换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2819A (zh) * 2002-09-12 2004-03-17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兼容多种编码格式的phs短消息的方法
WO2009034516A3 (en) * 2007-09-10 2009-05-22 Nokia Corp Changing hardware settings based on data preamble
CN101594518A (zh) * 2000-12-22 2009-12-02 索尼株式会社 分布式随选媒体代码转换系统和方法
CN102045334A (zh) * 2010-09-27 2011-05-04 北京泰豪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协议转换方法和装置
CN102446197A (zh) * 2010-09-30 2012-05-09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一种数据转换方法和数据转换器
CN102970661A (zh) * 2012-11-20 2013-03-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短消息进行编码转换的方法及装置
CN104125208A (zh) * 2013-10-15 2014-10-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42324B2 (en) * 2000-12-22 2007-07-10 Sony Corporation Distributed on-demand media transcoding system and method
JP4983917B2 (ja) * 2007-05-23 2012-07-2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動画像配信システム、変換装置および動画像配信方法
US8776161B2 (en) * 2008-02-12 2014-07-08 Ciena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ideo processing in network edge devices
EP2859729B1 (en) * 2012-06-12 2020-09-16 Coherent Logix, Incorporated A distributed architecture for encoding and delivering video content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4518A (zh) * 2000-12-22 2009-12-02 索尼株式会社 分布式随选媒体代码转换系统和方法
CN1482819A (zh) * 2002-09-12 2004-03-17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兼容多种编码格式的phs短消息的方法
WO2009034516A3 (en) * 2007-09-10 2009-05-22 Nokia Corp Changing hardware settings based on data preamble
CN102045334A (zh) * 2010-09-27 2011-05-04 北京泰豪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协议转换方法和装置
CN102446197A (zh) * 2010-09-30 2012-05-09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一种数据转换方法和数据转换器
CN102970661A (zh) * 2012-11-20 2013-03-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短消息进行编码转换的方法及装置
CN104125208A (zh) * 2013-10-15 2014-10-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50763A (zh) * 2018-08-29 2019-01-04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无人车消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车辆
CN111857117A (zh) * 2019-04-17 2020-10-30 百度(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在自动驾驶期间解码gps消息的gps消息解码器
CN110336592A (zh) * 2019-06-28 2019-10-15 飞天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适用蓝牙读卡器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1736149B2 (en) 2019-06-28 2023-08-22 Feitian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Bluetooth card reader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1597777A (zh) * 2020-05-15 2020-08-28 上海电机系统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物料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597777B (zh) * 2020-05-15 2023-06-02 上海电机系统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物料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5988076A (zh) * 2022-12-02 2023-04-18 广州通则康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数据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15988076B (zh) * 2022-12-02 2023-10-13 广州通则康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数据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935651B1 (en) 2018-04-03
US20180076825A1 (en) 2018-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19543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6020191B (zh) 无人车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ui et al. Coopernaut: End-to-end driving with cooperative perception for networked vehicles
RU2677970C2 (ru) Система удаленного сбора данных
EP2541846B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of gateway device supporting CAN - and Modbus protocol conversion and gatew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10819792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extracting data from a communication bus of a motor vehicle
EP3939302A1 (en) Low latency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teleoperated vehicle environments
CN112311664B (zh) 一种工业互联网数据交互方法、系统及工业网关
CN105403240A (zh) 用于过程变送器的高性能架构
CN108476236A (zh) 物联网数据的基于语义的内容规范
CN107819693A (zh) 用于数据流系统的数据流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678798A (zh) 操作现场设备的方法
CN113938528A (zh) 一种车端与云端之间的车企自定义数据通信方法及系统
Chimata et al. Internet of Things in Automotive Industries and Road Safety
CN102651641A (zh) 基于对数量化的网络控制系统l2-l∞滤波信息处理方法
CN116546056A (zh) 一种基于车载通信终端的远程标定方法及装置
EP422961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ulti-modal transfer capabilities for smart infrastructure
US8996710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eer-to-peer control using an input/output network
Alanazi et al. Interoperability for intelligent traffic management systems in smart cities
KR101748080B1 (ko) 해양 IoT 플랫폼을 위한 CAN 버스 기반의 데이터 송수신 시스템 및 방법
Hochstrasser et al. Model-based Implementation of an Onboard STANAG 4586 Vehicle Specific Module for an Air Vehicle
Espinosa et al. Communication architecture based on Player/Stage and sockets for cooperative guidance of robotic units
CN109388129A (zh) 一种电动汽车远程故障诊断装置
EP4004659B1 (en) Interoperability of plc communication
CN107231347A (zh) 一种数据流传输服务的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