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09822A - 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亮度控制装置与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亮度控制装置与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09822A
CN107809822A CN201711014214.4A CN201711014214A CN107809822A CN 107809822 A CN107809822 A CN 107809822A CN 201711014214 A CN201711014214 A CN 201711014214A CN 107809822 A CN107809822 A CN 1078098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ghtness
source
led
led source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1421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怀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K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K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K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K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1421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09822A/zh
Priority to PCT/CN2017/111201 priority patent/WO2019080206A1/zh
Publication of CN1078098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098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10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of the light
    • H05B45/12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of the light using optical feedback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10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of the light
    • H05B45/14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of the light using electrical feedback from LEDs or from LED modules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亮度控制装置与方法,所述亮度控制装置包括设备亮度侦测器、亮度设定单元、可调整电流源与发光二极管电流控制器。设备亮度侦测器用以获取相关于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亮度所对应的设备亮度侦测值。亮度设定单元提供亮度设定值给发光二极管电流控制器。发光二极管电流控制器比较设备亮度侦测值与亮度设定值,以产生控制信号来控制可调整电流源改变发光二极管光源的操作驱动电流。所述亮度控制装置与方法不会因为发光二极管光源的温度、使用时间或设备的组件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设备的亮度与设定亮度值有较大的偏差。

Description

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亮度控制装置与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是有关于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且特别是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亮度控制装置与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亮度控制装置包括发光二极体电流控制器、RC滤波电路、电流调整器、电阻、电容、与二极管。
发光二极体电流控制器根据回溯的电压产生驱动信号,RC滤波电路用以对驱动信号进行滤波,并将滤波后的驱动信号送给电流调整器,电流调整器再根据滤波后的驱动信号调整发光二极管光源的操作驱动电流。
由于发光二极管光源的电气特性可能会因为使用时间或温度而有差异,故经过发光二极管光源的操作驱动电流可能因为使用时间或温度而改变,导致发光二极管光源发出的亮度改变,且现有的亮度控制装置并无法解决此问题。
虽然现有技术中有使用比较的方法将操作驱动电流锁在预定的驱动电流,以使发光二极管光源具有相应的亮度。然而,发光二极管光源实际上给人眼的亮度可能因为其他因素而有变异,例如环境光可能影响人眼对同一亮度的感受。另外,即使有同样的操作驱动电流,发光二极管光源可能因为温度与使用时间而有不同亮度。再者,使用发光二极管光源的照明设备与显示设备的发光源的亮度可能因为中间其他组件的影响,导致最后传送到人眼的亮度会有差异。换言之,现有的亮度控制装置与方法仍有改善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亮度控制装置,以避免因为发光二极管光源的温度、使用时间或设备的组件等因素而导致设备的亮度与设定亮度值有较大的偏差。
本申请进一步要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亮度控制方法,以避免因为发光二极管光源的温度、使用时间或设备的组件等因素而导致设备的亮度与设定亮度值有较大的偏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首先提供以上技术方案: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亮度控制装置,包括:
设备亮度侦测器,用于获取相关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亮度所对应的设备亮度侦测值;
亮度设定单元,用于提供亮度设定值;
可调整电流源,电性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以提供操作驱动电流给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以及
发光二极管电流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设备亮度侦测器、所述亮度设定单元与所述可调整电流源,以比较所述设备亮度侦测值与所述亮度设定值,并产生控制信号来控制所述可调整电流源改变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的所述操作驱动电流。
可选地,所述亮度控制装置还包括:
环境光亮度侦测器,电性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电流控制器,以侦测环境光,而获取环境光亮度值;
其中,所述发光二极管电流控制器,还根据所述环境光亮度值产生所述控制信号以微调所述操作驱动电流。
可选地,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包括至少一发光二极管。
可选地,所述可调整电流源包括:
电阻;以及
开关电晶体,所述开关电晶体的栅极接收所述控制信号,漏极提供所述操作驱动电流给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源极电性连接所述电阻。
可选地,所述设备亮度侦测值为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亮度。
可选地,所述发光二极管电流控制器在所述设备亮度侦测值与所述亮度设定值的差异超出范围时,产生控制信号调整操作驱动电流,以使所述设备亮度侦测值趋近于所述亮度设定值。
可选地,所述开关电晶体在所述控制信号控制下打开或关闭,以调整所述操作驱动电流。
可选地,所述设备亮度侦测器与环境光亮度侦测器是光接收二极管。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亮度控制装置,包括:
设备亮度侦测器,用于获取相关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亮度所对应的设备亮度侦测值;
亮度设定单元,用于提供亮度设定值;
可调整电流源,电性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以提供操作驱动电流给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
发光二极管电流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设备亮度侦测器、所述亮度设定单元与所述可调整电流源,以比较所述设备亮度侦测值与所述亮度设定值,并产生控制信号来控制所述可调整电流源改变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的所述操作驱动电流;以及
环境光亮度侦测器,电性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电流控制器,以侦测环境光,而获取环境光亮度值;
其中,所述发光二极管电流控制器,还根据所述环境光亮度值产生所述控制信号以微调所述操作驱动电流;
其中,所述可调整电流源包括:
电阻;以及
开关电晶体,所述开关电晶体的栅极接收所述控制信号,漏极提供所述操作驱动电流给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源极电性连接所述电阻。
又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亮度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设定亮度值与设备亮度侦测值;
根据所述设定亮度值与所述设备亮度侦测值产生控制信号;
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改变操作驱动电流;
获取环境光亮度值;以及
根据所述环境光亮度值对所述操作驱动电流进行微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亮度控制装置与方法不会因为发光二极管光源的温度、使用时间或设备的组件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设备的亮度与设定亮度值有较大的偏差。本申请还考虑环境光亮度的影响,而调整发光二极管光源的操作驱动电流,以使显示设备或照明设备能省电与/或可选显示(照明)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亮度控制装置的方块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亮度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亮度控制装置的方块图。
图4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亮度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亮度控制装置的方块图。
图6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亮度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方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为了说明的目的,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各实施例的透彻理解。然而,显而易见的,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或一个或多个等效配置的情况下实践各种实施例。在其他实例中,以方块图式示出了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避免不必要地模糊各种实施例。
除非另有说明,所示出的实施例将被理解为提供各种实施例的不同细节的特征。因此,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在不脱离所揭露的实施例的情况下,各种图示的特征、部件、模组、层、膜、面板、区及/或态样可另外组合、分离、互换及/或重新排列。此外,在附图中,为了清楚描述,层、膜、面板、区等的尺寸和相对尺寸可能被夸大。当可以不同地实现实施例时,可以不同于所描述的顺序执行特定处理顺序。例如,可以基本上同时执行两个连续描述的处理或者以与所描述的顺序相反的顺序执行。另外,相同的元件符号表示相同的元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亮度控制装置与方法,其直接地侦测使用发光二极管光源的设备的亮度,并将设备亮度侦测值与使用者设定的设定亮度值进行比较后,根据比较结果产生用于改变发光二极管光源的驱动操作电流的控制信号,以使得设备的亮度与设定亮度值相似,而不会因为发光二极管光源的温度、使用时间或设备的组件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设备的亮度与设定亮度值有较大的偏差。可选地,所述亮度控制装置与方法还考虑环境光亮度的影响,并根据环境光亮度来调整发光二极管光源的操作驱动电流。
简单地说,本申请直接测量发光二极管光源(或其设备)现有的亮度,倘若使用者要设定某个亮度时,根据发光二极管光源现有的亮度与设定亮度的差异是否超出范围,直接调整操作驱动电流。进一步地,本申请还根据环境光亮度对操作驱动电流进行微调整,以使得最后的实际亮度接近设定亮度,并使显示设备或照明设备能达到省电与/或可选显示(照明)效果的目的。
请参照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亮度控制装置的方块图。发光二极管光源LS(包括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于此实施例中为串联的多个发光二极管)的亮度控制装置2包括亮度设定单元21、发光二极管电流控制器22、可调整电流源23与设备亮度侦测器24,其中,发光二极管电流控制器22电性连接亮度设定单元21、可调整电流源23与设备亮度侦测器24,而可调整电流源23电性连接发光二极管光源LS。
设备亮度侦测器24,例如可以是光接收二极管,其用于获取相关于发光二极管光源LS的亮度所对应的设备亮度侦测值,设备亮度侦测值为使用发光二极管光源LS的设备的亮度,其中,若无其他组件的影响,设备亮度侦测值为发光二极管光源LS的亮度。亮度设定单元21用以给用户操作或交由作业系统自动操作,以产生亮度设定值,并将提供亮度设定值给发光二极管电流控制器22。
可调整电流源23用于提供操作驱动电流给发光二极管光源LS,并受控于发光二极管电流控制器22所产生的控制信号,以调整操作驱动电流。可调整电流源23可以通过开关晶体管M1与电阻R1来实现,但本申请不限制于此。开关晶体管M1的栅极接收控制信号,开关晶体管M1的源极通过电阻R1电性连接低电压VSS,且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两端分别电性连接高电压VDD与开关晶体管M1的漏极。通过控制开关晶体管M1的开关,等效上可以改变发光二极管光源LS的操作驱动电流。
发光二极管电流控制器22比较设备亮度侦测值与亮度设定值,以产生控制信号来控制可调整电流源23改变发光二极管光源LS的操作驱动电流。进一步地,发光二极管电流控制器22是判断设备亮度侦测值与亮度设定值之间的差异是否超出范围,来进一步产生控制信号。当设备亮度侦测值与亮度设定值之间的差异未超出,则不再增加或减少操作驱动电流;相反地,则增加或减少操作驱动电流,以增加或减少设备侦测亮度值,从而使得设备侦测亮度值趋近于设定亮度值。
于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考虑环境光亮度的影响。由于在环境光亮度较亮时,人眼对设备亮度的变化比较不敏感,因此,可以将设备亮度侦测值调整地比设定亮度值较低,但设备亮度侦测值与设定亮度值之间的差异仍未超出范围。另外,在环境光亮度较暗时,人眼对设备亮度的变化比较敏感,因此,可以将设备亮度侦测值调整地比设定亮度值较高,但设备亮度侦测值与设定亮度值之间的差异仍未超出范围。如此,亮度控制装置2可以达到省电与/或可选显示(照明)效果的目的。
于图2中,亮度控制装置2还包括环境光亮度侦测器25,且环境光亮度侦测器25电性连接发光二极管电流控制器22,其中,环境光亮度侦测器25可以例如是光接收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电流控制器22可以根据环境光亮度侦测器25获取的环境光样度值来微调操作驱动电流,以使得设备亮度侦测值调整得比设定亮度值较高或低,但设备亮度侦测值与设定亮度值之间的差异仍未超出范围。
接着,请参照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亮度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亮度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31,接收设定亮度值与设备亮度侦测值;
步骤S32,根据设定亮度值与设备亮度侦测值产生控制信号;
步骤S33,根据控制信号改变操作驱动电流。
另外,所述亮度控制方法还可进一步包括:获取环境光亮度值,并根据环境光亮度值对操作驱动电流进行微调。
前述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亮度控制装置与方法,可以使得设备的亮度与设定亮度值相似,而不会因为发光二极管光源的温度、使用时间或设备的组件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设备的亮度与设定亮度值有较大的偏差。另外,所述亮度控制装置与方法还考虑环境光亮度的影响,并根据环境光亮度来调整发光二极管光源的操作驱动电流,以使显示设备或照明设备能达到省电与/或可选显示(照明)效果的目的。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亮度控制装置与方法,其使用深度学习演算法训练出预测模型,如此基于预测模型根据亮度设定值与温度侦测值,可以精确地算出发光二极管光源所需要使用的操作驱动电流,并且据此产生控制信号来控制操作驱动电流。如此一来,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亮度可以趋近亮度设定值,而不会因为温度改变,导致光二极管光源的亮度偏离亮度设定值。简单地说,本申请不会因为发光二极管光源的温度的影响,而导致设备的亮度与亮度设定值有较大的偏差。
可选地,本申请还考虑环境光亮度的影响,并根据环境光亮度来调整发光二极管光源的操作驱动电流,以使得最后的实际亮度接近设定亮度,并使显示设备或照明设备能达到省电与/或较佳可选显示(照明)效果的目的。
另外,前述深度学习演算法可以通过类神经网路演算法或支持向量机演算法来实现。进一步地,在亮度控制装置出厂前,根据训练集先训练好预测模型,之后,亮度控制装置便能基于预测模型,根据温度侦测值与亮度设定值计算出发光二极管光源所需使用的操作驱动电流。前述训练集为多笔已知的温度侦测值、多笔已知的亮度设定值与使其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亮度等于多笔已知的亮度设定值所对应的多个已知的操作驱动电流。以类神经网路演算法来看,训练集可以用以找出类神经网路的各节点的权重,以训练出预测模型。
请参照图3,图3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亮度控制装置的方块图。发光二极管光源LS(包括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于此实施例中为串连的多个发光二极管)的亮度控制装置4包括亮度设定单元41、温度侦测单元42、电流控制器43与可调整电流源44。电流控制器43电性连接亮度设定单元41、温度侦测单元42与可调整电流源44,而可调整电流源34电性连接发光二极管光源LS。
温度侦测单元42用以侦测发光二极管光源LS的温度,并且产生温度侦测值给电流控制器43。亮度设定单元41用以给用户操作或交由作业系统自动操作,以产生亮度设定值,并将提供亮度设定值给电流控制器43。
由于温度可能改变发光二极管光源LS的电气特性,导致同样的操作驱动电流在不同温度下,发光二极管光源LS所发出的光线的亮度不同,因此,本申请使用深度学习演算法来找出非线性关系的温度、亮度设定值与操作驱动电流的预测模型。电流控制器43基于预测模型,可根据亮度设定值与温度侦测值计算出使发光二极管光源LS发出光线的亮度等于亮度设定值的操作驱动电流。
接着,电流控制器43根据计算出来的操作驱动电流产生控制信号,以使得可调整电流源44提供计算出来的操作驱动电流给发光二极管光源LS。可调整电流源34可以通过开关晶体管M1与电阻R1来实现,但本申请不限制于此。开关晶体管M1的栅极接收控制信号,开关晶体管M1的源极通过电阻R1电性连接低电压VSS,且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两端分别电性连接高电压VDD与开关晶体管M1的漏极。通过控制开关晶体管M1的开关,等效上可以改变发光二极管光源LS的操作驱动电流。
于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考虑环境光亮度的影响。由于在环境光亮度较亮时,人眼对设备亮度的变化比较不敏感,因此,可以将发光二极管光源LS的亮度调整地比亮度设定值略低一点。另外,在环境光亮度较暗时,人眼对设备亮度的变化比较敏感,因此,可以将发光二极管光源LS的亮度调整地比亮度设定值略高一点。如此,亮度控制装置3可以达到省电与/或较佳显示(照明)效果的目的。
于图3中,亮度控制装置4还包括环境光亮度侦测器45,且环境光亮度侦测器35电性连接电流控制器43,其中,环境光亮度侦测器45可以例如是光接收二极管。电流控制器43还可以根据环境光亮度侦测器45获取的环境光亮度值来微调操作驱动电流,以使得发光二极管光源所发射的光线的亮度比亮度设定值略高略低。
进一步地,电流控制器43是基于预测模型,根据亮度设定值、温度侦测值与环境光亮度值来算出此时发光二极管光源LS所需的操作驱动电流。因此,训练集包括了多笔已知的温度侦测值、多笔已知的环境光亮度值、多笔已知的亮度设定值与使其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亮度略高或略低于多笔已知的亮度设定值所对应的多个已知的操作驱动电流。又或者,电流控制器43是基于预测模型,根据亮度设定值与温度侦测值来算出操作驱动电流后,根据环境光亮度值来微调操作驱动电流。
接着,请参照图4,图4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亮度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提供了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亮度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51,接收亮度设定值与温度侦测值,其中温度侦测值是侦测发光二极管光源的温度而得到;
步骤S52,得到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预测模型,基于预测模型,根据亮度设定值与温度侦测值决定发光二极体光源对应亮度设定值的操作驱动电流;
步骤S53,产生控制信号以改变操作驱动电流,从而使得发光二极管光源接收前述决定的操作驱动电流。
另外,所述亮度控制方法还可进一步包括:获取环境光亮度值,并根据环境光亮度值对操作驱动电流进行调整。
前述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亮度控制装置与方法,可以使得设备的亮度与亮度设定值相似,而不会因为发光二极管光源的温度的影响,而导致设备的亮度与亮度设定值有较大的偏差。另外,所述亮度控制装置与方法还考虑环境光亮度的影响,并根据环境光亮度来调整发光二极管光源的操作驱动电流,以使显示设备或照明设备能达到省电与/或较佳显示(照明)效果的目的。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亮度控制装置与方法,其使用深度学习演算法训练出预测模型,如此基于预测模型根据亮度设定值与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使用时间计数值,可以精确地算出发光二极管光源所需要使用的操作驱动电流,并且据此产生控制信号来控制操作驱动电流。如此一来,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亮度可以趋近亮度设定值,而不会因为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使用时间的影响,导致光二极管光源的亮度偏离亮度设定值。简单地说,本申请不会因为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使用时间的影响,而导致设备的亮度与亮度设定值有较大的偏差。
可选地,本申请还考虑环境光亮度与发光二极管光源的温度的影响,并根据环境光亮度与发光二极管光源的温度侦测值来调整发光二极管光源的操作驱动电流,以使得最后的实际亮度接近设定亮度,并使显示设备或照明设备能达到省电与/或较佳显示(照明)效果的目的。
另外,前述深度学习演算法可以通过类神经网路演算法或支持向量机演算法来实现。进一步地,在亮度控制装置出厂前,根据训练集先训练好预测模型,之后,亮度控制装置便能基于预测模型,根据温度侦测值与亮度设定值计算出发光二极管光源所需使用的操作驱动电流。前述训练集为多笔已知的使用时间计数值、多笔已知的使亮度设定值与使其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亮度等于多笔已知的使亮度设定值所对应的多个已知的使操作驱动电流。以类神经网路演算法来看,训练集可以用以找出类神经网路的各节点的权重,以训练出预测模型。
请参照图5,图5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亮度控制装置的方块图。发光二极管光源LS(包括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于此实施例中为串连的多个发光二极管)的亮度控制装置6包括亮度设定单元61、计时单元62、电流控制器63与可调整电流源64。电流控制器63电性连接亮度设定单元61、计时单元62与可调整电流源64,而可调整电流源64电性连接发光二极管光源LS。
计时单元62用以计数发光二极管光源LS的使用时间,并且产生使用时间计数值给电流控制器63。亮度设定单元61用以给用户操作或交由作业系统自动操作,以产生亮度设定值,并将提供亮度设定值给电流控制器63。
由于计数发光二极管光源LS的使用时间可能改变发光二极管光源LS的电气特性,导致同样的操作驱动电流在不同时间下,发光二极管光源LS所发出的光线的亮度不同,因此,本申请使用深度学习演算法来找出非线性关系的使用时间、亮度设定值与操作驱动电流的预测模型。电流控制器63基于预测模型,可根据亮度设定值与使用时间计数值计算出使发光二极管光源LS发出光线的亮度等于亮度设定值的操作驱动电流。
接着,电流控制器63根据计算出来的操作驱动电流产生控制信号,以使得可调整电流源64提供计算出来的操作驱动电流给发光二极管光源LS。可调整电流源64可以通过开关晶体管M1与电阻R1来实现,但本申请不限制于此。开关晶体管M1的栅极接收控制信号,开关晶体管M1的源极通过电阻R1电性连接低电压VSS,且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两端分别电性连接高电压VDD与开关晶体管M1的漏极。通过控制开关晶体管M1的开关,等效上可以改变发光二极管光源LS的操作驱动电流。
于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考虑环境光亮度的影响。由于在环境光亮度较亮时,人眼对设备亮度的变化比较不敏感,因此,可以将发光二极管光源LS的亮度调整地比亮度设定值略低一点。另外,在环境光亮度较暗时,人眼对设备亮度的变化比较敏感,因此,可以将发光二极管光源LS的亮度调整地比亮度设定值略高一点。如此,亮度控制装置6可以达到省电与/或较佳显示(照明)效果的目的。
于图5中,亮度控制装置6还包括环境光亮度侦测器65,且环境光亮度侦测器65电性连接电流控制器63,其中环境光亮度侦测器65可以例如是光接收二极管。电流控制器63还可以根据环境光亮度侦测器65获取的环境光亮度值来微调操作驱动电流,以使得发光二极管光源所发射的光线的亮度比亮度设定值略高略低。
进一步地,电流控制器63是基于预测模型,根据亮度设定值、使用时间计数值与环境光亮度值来算出此时发光二极管光源LS所需的操作驱动电流。因此,训练集包括了多笔已知的使用时间计数值、多笔已知的环境光亮度值、多笔已知的亮度设定值与使其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亮度略高或略低于多笔已知的亮度设定值所对应的多个已知的操作驱动电流。又或者,电流控制器63是基于预测模型,根据亮度设定值与使用时间计数值来算出操作驱动电流后,根据环境光亮度值来微调操作驱动电流。
于图5中,亮度控制装置6还包括电性连接电流控制器63的温度侦测单元66。由于温度也会影响发光二极管光源LS的电气特性,因此,本申请通过温度侦测单元66侦测发光二极管光源LS的温度,并考虑温度侦测值来计算出操作驱动电流。进一步地说,电流控制器63可以是基于预测模型,根据亮度设定值、使用时间计数值与温度侦测值来算出此时发光二极管光源LS所需的操作驱动电流。因此,训练集包括了多笔已知的使用时间计数值、多笔已知的温度侦测值、多笔已知的亮度设定值与使其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亮度等于多笔已知的亮度设定值所对应的多个已知的操作驱动电流。
接着,请参照图6,图6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亮度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提供了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亮度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71,接收亮度设定值与使用时间计数值,其中使用时间计数值是计数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使用使间而得到;
步骤S72,得到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预测模型,基于预测模型,根据亮度设定值与使用时间计数值决定发光二极体光源对应亮度设定值的操作驱动电流;
步骤S73中,产生控制信号以改变操作驱动电流,从而使得发光二极管光源接收前述决定的操作驱动电流。
另外,所述亮度控制方法还进一步包括获取环境光亮度值与发光二极管光源的温度侦测值,并根据环境光亮度值与温度侦测值对操作驱动电流进行调整。
前述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亮度控制装置与方法,可以使得设备的亮度与亮度设定值相似,而不会因为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使用时间的影响,而导致设备的亮度与亮度设定值有较大的偏差。另外,所述亮度控制装置与方法还考虑环境光亮度与发光二极管光源的温度的影响,并根据环境光亮度与侦测温度值来调整发光二极管光源的操作驱动电流,以使显示设备或照明设备能达到省电与/或较佳显示(照明)效果的目的。
最后,请参照图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方块图。显示设备8包括背光源81、电源供应器82、液晶面板83、驱动电路84与亮度控制装置85。电源供应器82电性连接背光源81、液晶面板83、驱动电路84与亮度控制装置85,亮度控制装置85电性连接背光源81,以及液晶面板83电性连接驱动电路84。
电源供应器82用以提供供应电源给背光源81、液晶面板83、驱动电路84与亮度控制装置85。驱动电路84包括栅极驱动电路与资料驱动电路,用以选择液晶面板83其中的像素,并传送资料信号给选择的像素。背光源81可以是前述发光二极管光源,而亮度控制装置85可以是前述亮度控制装置。
上述多个实施例的内容是本申请的众多实施方式的至少其中之一,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上述内容后,自当可以理解本申请的核心概念,并且视其需求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改。换言之,上述实施例的内容并非用以限制本申请,且本申请所保护的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的文字来界定。

Claims (10)

1.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亮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亮度控制装置包括:
设备亮度侦测器,用于获取相关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亮度所对应的设备亮度侦测值;
亮度设定单元,用于提供亮度设定值;
可调整电流源,电性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以提供操作驱动电流给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以及
发光二极管电流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设备亮度侦测器、所述亮度设定单元与所述可调整电流源,以比较所述设备亮度侦测值与所述亮度设定值,并产生控制信号来控制所述可调整电流源改变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的所述操作驱动电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亮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亮度控制装置还包括:
环境光亮度侦测器,电性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电流控制器,以侦测环境光,而获取环境光亮度值;
其中,所述发光二极管电流控制器,还根据所述环境光亮度值产生所述控制信号以微调所述操作驱动电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亮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包括至少一发光二极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亮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整电流源包括:
电阻;以及
开关电晶体,所述开关电晶体的栅极接收所述控制信号,漏极提供所述操作驱动电流给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源极电性连接所述电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亮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亮度侦测值为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亮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亮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电流控制器在所述设备亮度侦测值与所述亮度设定值的差异超出范围时,产生控制信号调整操作驱动电流,以使所述设备亮度侦测值趋近于所述亮度设定值。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亮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晶体在所述控制信号控制下打开或关闭,以调整所述操作驱动电流。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亮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亮度侦测器与环境光亮度侦测器是光接收二极管。
9.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亮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亮度控制装置包括:
设备亮度侦测器,用于获取相关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亮度所对应的设备亮度侦测值;
亮度设定单元,用于提供亮度设定值;
可调整电流源,电性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以提供操作驱动电流给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
发光二极管电流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设备亮度侦测器、所述亮度设定单元与所述可调整电流源,以比较所述设备亮度侦测值与所述亮度设定值,并产生控制信号来控制所述可调整电流源改变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的所述操作驱动电流;以及
环境光亮度侦测器,电性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电流控制器,以侦测环境光,而获取环境光亮度值;
其中,所述发光二极管电流控制器,还根据所述环境光亮度值产生所述控制信号以微调所述操作驱动电流;
其中,所述可调整电流源包括:
电阻;以及
开关电晶体,所述开关电晶体的栅极接收所述控制信号,漏极提供所述操作驱动电流给所述发光二极管光源,源极电性连接所述电阻。
10.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亮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亮度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设定亮度值与设备亮度侦测值;
根据所述设定亮度值与所述设备亮度侦测值产生控制信号;
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改变操作驱动电流;
获取环境光亮度值;以及
根据所述环境光亮度值对所述操作驱动电流进行微调。
CN201711014214.4A 2017-10-26 2017-10-26 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亮度控制装置与方法 Pending CN1078098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14214.4A CN107809822A (zh) 2017-10-26 2017-10-26 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亮度控制装置与方法
PCT/CN2017/111201 WO2019080206A1 (zh) 2017-10-26 2017-11-15 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亮度控制装置与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14214.4A CN107809822A (zh) 2017-10-26 2017-10-26 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亮度控制装置与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09822A true CN107809822A (zh) 2018-03-16

Family

ID=61592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14214.4A Pending CN107809822A (zh) 2017-10-26 2017-10-26 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亮度控制装置与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09822A (zh)
WO (1) WO2019080206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71026A (zh) * 2020-04-29 2021-10-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屏幕亮度校准方法、屏幕亮度校准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4867167A (zh) * 2022-05-24 2022-08-05 中科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线光源亮度自动调整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88333B1 (en) 2021-12-30 2023-06-27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Micro-LED display
CN114512104A (zh) * 2022-04-20 2022-05-17 宏齐光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式led手机背光源的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33928A (zh) * 2010-04-24 2010-09-15 华映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器与相关的背光模组发光亮度调整方法
CN101994930A (zh) * 2009-08-14 2011-03-30 连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补偿机制的发光二极管装置
CN203984711U (zh) * 2013-12-26 2014-12-03 江苏惠晟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可以自动调节亮度的半导体植物生长灯
CN204270639U (zh) * 2014-11-21 2015-04-15 东莞帝光电子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led背光源动态调光装置
US20160284272A1 (en) * 2015-03-23 2016-09-29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82348A (ja) * 2008-05-23 2009-12-03 Sony Corp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表示品質の調整方法
JP2010072087A (ja) * 2008-09-16 2010-04-02 Fujitsu Ltd バックライトの制御方法および表示装置
CN102271439B (zh) * 2010-06-02 2014-02-26 浙江思朗照明有限公司 一种led调光器
CN202907288U (zh) * 2012-10-26 2013-04-24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亮度可调温控led照明电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4930A (zh) * 2009-08-14 2011-03-30 连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补偿机制的发光二极管装置
CN101833928A (zh) * 2010-04-24 2010-09-15 华映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器与相关的背光模组发光亮度调整方法
CN203984711U (zh) * 2013-12-26 2014-12-03 江苏惠晟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可以自动调节亮度的半导体植物生长灯
CN204270639U (zh) * 2014-11-21 2015-04-15 东莞帝光电子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led背光源动态调光装置
US20160284272A1 (en) * 2015-03-23 2016-09-29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71026A (zh) * 2020-04-29 2021-10-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屏幕亮度校准方法、屏幕亮度校准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4867167A (zh) * 2022-05-24 2022-08-05 中科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线光源亮度自动调整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80206A1 (zh) 2019-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78749A (zh) 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亮度控制装置与方法
CN107809822A (zh) 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亮度控制装置与方法
CN112533317B (zh) 一种场景式教室智能照明优化方法
CN104981077B (zh) 色温控制方法、色温控制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4981864B (zh) 用于显示装置的图像处理方法和设备
US9313855B1 (en) Intelligent lighting system and integrated circuit for determining ambient light intensity
CN102088808B (zh) 快速开关的恒流led驱动电路
CN104616626B (zh) 一种显示装置亮度调节装置和方法
CN108305588A (zh) 显示装置
KR20130077649A (ko) 백라이트 구동장치
CN105872748A (zh) 基于视频参数的灯光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07507572B (zh) Oled驱动薄膜晶体管的参数获取方法
CN106101591A (zh) 液晶电视及其背光驱动电压的调整方法、装置
CN110364114A (zh) 显示面板及其亮度补偿方法、显示装置
CN106341921A (zh) 调光控制器、照明系统和设备机器
CN108805774A (zh) 一种校园电子班牌及走班排课系统及方法
CN100472284C (zh) 显示模块
CN107635319A (zh) 发光二极管光源的亮度控制装置与方法
CN106658834A (zh) 一种新型护眼灯系统
CN106604470B (zh) 一种色温照度谐调方法
US11991805B2 (en) Control of dynamic brightness of light-emitting diode array
CN108364612A (zh) 显示装置
CN108335676A (zh) 显示装置
KR20090132789A (ko) 지능형 자동 조명 제어 시스템 및 그의 구현 알고리즘
KR20140075822A (ko) 교류 led 조명을 이용한 광 통신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통신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1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