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09771B - 数据传输方法、c-rlc实体、d-rlc实体及小区间mac实体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c-rlc实体、d-rlc实体及小区间mac实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09771B
CN107809771B CN201610811387.8A CN201610811387A CN107809771B CN 107809771 B CN107809771 B CN 107809771B CN 201610811387 A CN201610811387 A CN 201610811387A CN 107809771 B CN107809771 B CN 1078097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lc
entity
air interface
data
ma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1138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09771A (zh
Inventor
孙军帅
王莹莹
陈锋
黄学艳
陈卓
易芝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81138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0977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8097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097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097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097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05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at the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5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 H04W28/0263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involving mapping traffic to individual bearers or channels, e.g. traffic flow template [TF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10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C‑RLC实体、D‑RLC实体及小区间MAC实体,其中方法包括:所述C‑RLC实体获取到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基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无线链路控制D‑RLC实体中每一个D‑RLC实体的数据传输量,以基于所述数据传输量向D‑RLC实体发送数据。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C-RLC实体、D-RLC实体及小区间MAC实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中的传输管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C-RLC实体、D-RLC实体及小区间媒介访问控制(intercell-MAC)实体。
背景技术
为了适应5G多样的场景需求,提出了分布式的RLC方案。在分布式RLC方案中,将RLC协议实体功能划分为中心无线链路控制(C-RLC)实体和分布式无线链路控制实体(D-RLC)。C-RLC和D-RLC之间采用开环填鸭式(Open Loop Push Mode)的方式收发数据,C-RLC和D-RLC之间不需要交互数据控制信息,只需要直接发送数据即可。但是,上述架构,无法兼顾非理想传输中的传输时延,并且无法保证每一个D-RLC实体上分配到的数据流量的合理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C-RLC实体、D-RLC实体及intercell-MAC实体,能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中心无线链路控制C-RLC实体,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C-RLC实体获取到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
基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无线链路控制D-RLC实体中每一个D-RLC实体的数据传输量,以基于所述数据传输量向D-RLC实体发送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分布式无线链路控制D-RLC实体,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到C-RLC基于针对每一个D-RLC划分的数据传输量发来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intercell-MAC实体,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intercell-MAC实体将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发送至C-RLC实体,其中,所述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用于为所述C-RLC实体参考以划分针对至少一个分布式无线链路控制D-RLC实体中每一个D-RLC实体的数据传输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C-RLC实体,所述C-RLC实体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到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
流量划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无线链路控制D-RLC实体中每一个D-RLC实体的数据传输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D-RLC实体,所述D-RLC实体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到C-RLC基于针对每一个D-RLC划分的数据传输量发来的数据;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数据映射至对应的intracell-MAC实体并发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intercell-MAC实体,所述intercell-MAC实体包括:
信息管理单元,用于确定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
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将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发送至C-RLC实体,其中,所述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用于为所述C-RLC实体参考以划分针对至少一个分布式无线链路控制D-RLC实体中每一个D-RLC实体的数据传输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数据传输方法、C-RLC实体、D-RLC实体及intercell-MAC实体,控制C-RLC通过获取到intercell-MAC实体发来的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来确定针对每一个链路对应的D-RLC的流量,以能够基于确定的流量向D-RLC发送数据。如此,就能够通过获取到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来实现通过分布式RLC来兼容非理想传输场景中的传输时延;并且还能够通过获取到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来保证为D-RLC实体上分配到的数据流量的合理性;并且由于能够灵活分配D-RLC保证具备较好的扩展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数据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一;
图2为RLC分布架构示例图;
图3为RLC分布架构与MAC分布架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数据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C-RLC实体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D-RLC实体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intercell-MAC实体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中心无线链路控制C-RLC实体,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101:所述C-RLC实体获取到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
步骤102:基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无线链路控制D-RLC实体中每一个D-RLC实体的数据传输量,以基于所述数据传输量向D-RLC实体发送数据。
其中,所述C-RLC实体获取到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包括:
所述C-RLC实体从小区间媒介访问控制MAC实体处获取到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
基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无线链路控制D-RLC实体中每一个D-RLC实体的数据传输量,具体为:所述C-RLC实体基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划分针对至少一个分布式无线链路控制D-RLC实体中每一个D-RLC实体的数据传输量。
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C-RLC实体根据所述针对每一个D-RLC实体的数据传输量,向所述每一个D-RLC实体发送数据、以及通过所述每一个D-RLC实体将发送的所述数据映射到intracell-MAC实体。
本实施例可以基于图2所示的分布式RLC方案进一步增加分布式MAC来构建基础架构。首先,针对图2提供的分布式RLC方案可以看出,一个C-RLC可以管理多个D-RLC,并且每一个D-RLC将其信道均映射到MAC层,由MAC层进行发送。
本实施例在图2的基础之上,参见图3,C-RLC仅获取到RRC的信令,然后通过intercell-MAC实体获取到空口吞吐量等相关控制信息;进而C-RLC基于获取到的控制信息,对D-RLC进行控制,再控制D-RLC通过分布式MAC中的intracell-MAC实体发送数据。在分布式RLC协议实体中,RLC按照功能分成C-RLC和D-RLC,C-RLC对应UE的无线链路(RadioLink),D-RLC为支链路(Branches of RL)。支链路的建立、重配置、删除等有RRC进行总体控制,并且由C-RLC和MAC联合进行实时控制。
具体的,如图3所示,RRC配置给C-RLC链路相关的全部信令,C-RLC根据InterCellMAC实体控制的real-time mapping完成D-RLC与空口无线资源的映射。RRC只控制到C-RLC和InterCell MAC层面(协议层面即只定义到这个层级即可,剩下的交给实现时处理),有C-RLC和interCell MAC分别直接控制D-RLC和intraCell MAC。
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到intercell-MAC实体发来的建立D-RLC实体的指令,基于所述建立D-RLC的指令,控制建立新的D-RLC。
具体来说,C-RLC以及intercell-MAC实体能够接收到RRC配置针对终端设备的无线链路和空口上下文;
相应的,intercell-MAC实体能够基于无线链路和空口上下文控制C-RLC把D-RLC实时映射到IntraCell MAC之前,还可以由intercell-MAC或者由C-RLC判断对应的D-RLC是否已经存在;
若存在,则C-RLC按照InterCell MAC的指示把其映射到指定的IntraCell MAC上;如果不存在,则C-RLC按照RRC配置的默认D-RLC信息,首先建立D-RLC支链路,然后在映射到指定的IntraCell MAC上。
进一步地,在每个RB对应的Radio Link建立后,所述intercell-MAC实体,还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每一个空口信道给C-RLC配置D-RLC和intracell-MAC实体之间的映射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初始接入过程中,因为intercell-MAC本身对UE的空口信道信息掌握不准确时,可以直接配置接收上行Msg3的Cell和Component Carrier做为SRB1/SRB2的空口传输信道。
另外,还可以设置每个支链路的初始参数都相同,RRC信令配置Radio Link时配置支链路的初始参数。C-RLC按照RRC配置支链路参数建立每一个支链路。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在至少一个空口通道中每一个空口通道的空口吞吐量;
相应的,所述C-RLC实体基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划分针对至少一个分布式无线链路控制D-RLC实体的数据传输量,包括:
根据传输周期以及在所述终端设备的至少一个空口通道中每一个空口通道的空口吞吐量,计算针对至少一个通道中每一个通道的D-RLC中分发的数据长度,将所述数据长度作为D-RLC实体对应的数据传输量。
也就是说,当C-RLC需要给每个D-RLC支链路分发数据时,则C-RLC根据InterCellMAC在进行Cell级调度时计算得到的每个UE在每个Cell或者Component Carrier上的空口吞吐量,获得每个D-RLC上可以分发得到的数据量。为了兼容C-RLC和D-RLC直接传输网络的时延,C-RLC按照每个InterCell MAC提供的空口吞吐量计算出应该分发给D-RLC发送的数据,计算公式如下:
TotalDataByteLen=TData*VUE_UU;
其中,TData表示分发的数据可以支撑D-RLC发送的时间长度,最小值为空口T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传输时间间隔)。TimeDelayTN:表示C-RLC和D-RLC之间传输网络的传输时延,最小值为0表示为理想传输。
其中,TData>=TimeDelayTN-;
VUE_UU表示UE的空口统计平均速率,为InterCell MAC平滑计算得到,表示UE在该空口通道上的吞吐量。TotalDataByteLen:表示在TData周期内,需要给该UE分配的总数据字节长度。
在上述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所述计算针对至少一个通道中每一个通道的D-RLC中分发的数据长度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控制所述数据长度为服务数据单元字节长度的整数倍。
也就是采用TotalDataByteLen=n×RLC_SDUByteLen,n=1,2,3,…,来确定分发的数据长度必须是RLC SDU字节长度的整数倍。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就能够控制C-RLC通过获取到intercell-MAC实体发来的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来确定针对每一个链路对应的D-RLC的流量,并且基于确定的流量向D-RLC发送数据以使得D-RLC将数据映射至intracell-MAC实体中。如此,就能够通过获取到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来实现通过分布式RLC来兼容非理想传输场景中的传输时延;并且还能够通过获取到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来保证为D-RLC实体上分配到的数据流量的合理性;并且由于能够灵活分配D-RLC保证具备较好的扩展性。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分布式无线链路控制D-RLC实体,如图4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401:接收到C-RLC基于针对每一个D-RLC划分的数据传输量发来的数据;
步骤402:将所述数据映射至对应的intracell-MAC实体并发出。
本实施例参见图3,C-RLC仅获取到RRC的信令,然后通过intercell-MAC实体获取到空口吞吐量等相关控制信息;进而C-RLC基于获取到的控制信息,对D-RLC进行控制,再控制D-RLC通过分布式MAC中的intracell-MAC实体发送数据。在分布式RLC协议实体中,RLC按照功能分成C-RLC和D-RLC,C-RLC对应UE的无线链路(Radio Link),D-RLC为支链路(Branches of RL)。支链路的建立、重配置、删除等有RRC进行总体控制,并且由C-RLC和MAC联合进行实时控制。
具体的,如图3所示,RRC配置给C-RLC链路相关的全部信令,C-RLC根据InterCellMAC实体控制的real-time mapping完成D-RLC与空口无线资源的映射。RRC只控制到C-RLC和InterCell MAC层面(协议层面即只定义到这个层级即可,剩下的交给实现时处理),有C-RLC和interCell MAC分别直接控制D-RLC和intraCell MAC。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就能够控制C-RLC通过获取到intercell-MAC实体发来的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来确定针对每一个链路对应的D-RLC的流量,并且基于确定的流量向D-RLC发送数据以使得D-RLC将数据映射至intracell-MAC实体中。如此,就能够通过获取到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来实现通过分布式RLC来兼容非理想传输场景中的传输时延;并且还能够通过获取到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来保证为D-RLC实体上分配到的数据流量的合理性;并且由于能够灵活分配D-RLC保证具备较好的扩展性。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intercell-MAC实体,包括:所述intercell-MAC实体将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发送至C-RLC实体,其中,所述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用于为所述C-RLC实体参考以划分针对至少一个分布式无线链路控制D-RLC实体中每一个D-RLC实体的数据传输量。
本实施例参见图3,C-RLC仅获取到RRC的信令,然后通过intercell-MAC实体获取到空口吞吐量等相关控制信息;进而C-RLC基于获取到的控制信息,对D-RLC进行控制,再控制D-RLC通过分布式MAC中的intracell-MAC实体发送数据。在分布式RLC协议实体中,RLC按照功能分成C-RLC和D-RLC,C-RLC对应UE的无线链路(Radio Link),D-RLC为支链路(Branches of RL)。支链路的建立、重配置、删除等有RRC进行总体控制,并且由C-RLC和MAC联合进行实时控制。
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到所述终端设备在至少一个空口通道中每一个空口通道的空口吞吐量;基于所述终端设备至少一个空口通道中每一个空口通道的空口吞吐量,生成所述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
具体的,如图3所示,RRC配置给C-RLC链路相关的全部信令,C-RLC根据InterCellMAC实体控制的real-time mapping完成D-RLC与空口无线资源的映射。RRC只控制到C-RLC和InterCell MAC层面(协议层面即只定义到这个层级即可,剩下的交给实现时处理),有C-RLC和interCell MAC分别直接控制D-RLC和intraCell MAC。
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D-RLC是否已经存在;
若所述D-RLC已经存在,则控制C-RLC把D-RLC的数据映射到intracell-MAC实体;
若所述D-RLC没有存在,则向所述C-RLC实体发送建立D-RLC实体的指令;其中,所述建立D-RLC实体的指令用于控制所述C-RLC建立新的D-RLC。
具体来说,C-RLC以及intercell-MAC实体能够接收到RRC配置针对终端设备的无线链路和空口上下文;
相应的,intercell-MAC实体能够基于无线链路和空口上下文控制C-RLC把D-RLC实时映射到IntraCell MAC之前,还可以由intercell-MAC或者由C-RLC判断对应的D-RLC是否已经存在;
若存在,则C-RLC按照InterCell MAC的指示把其映射到指定的IntraCell MAC上;如果不存在,则C-RLC按照RRC配置的默认D-RLC信息,首先建立D-RLC支链路,然后在映射到指定的IntraCell MAC上。
进一步地,在每个RB对应的Radio Link建立后,所述intercell-MAC实体,还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每一个空口信道给C-RLC配置D-RLC和intracell-MAC实体之间的映射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初始接入过程中,因为intercell-MAC本身对UE的空口信道信息掌握不准确时,可以直接配置接收上行Msg3的Cell和Component Carrier做为SRB1/SRB2的空口传输信道。
另外,还可以设置每个支链路的初始参数都相同,RRC信令配置Radio Link时配置支链路的初始参数。C-RLC按照RRC配置支链路参数建立每一个支链路。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就能够控制C-RLC通过获取到intercell-MAC实体发来的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来确定针对每一个链路对应的D-RLC的流量,并且基于确定的流量向D-RLC发送数据以使得D-RLC将数据映射至intracell-MAC实体中。如此,就能够通过获取到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来实现通过分布式RLC来兼容非理想传输场景中的传输时延;并且还能够通过获取到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来保证为D-RLC实体上分配到的数据流量的合理性;并且由于能够灵活分配D-RLC保证具备较好的扩展性。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C-RLC实体,如图5所示,所述C-RLC实体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51,用于获取到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
流量划分单元52,用于基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无线链路控制D-RLC实体中每一个D-RLC实体的数据传输量。
信息获取单元,具体用于从小区间媒介访问控制MAC实体处获取到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
所述C-RLC实体还包括:数据发送单元53,用于根据所述针对每一个D-RLC实体的数据传输量,向所述每一个D-RLC实体发送数据。
本实施例参见图3,C-RLC仅获取到RRC的信令,然后通过intercell-MAC实体获取到空口吞吐量等相关控制信息;进而C-RLC基于获取到的控制信息,对D-RLC进行控制,再控制D-RLC通过分布式MAC中的intracell-MAC实体发送数据。在分布式RLC协议实体中,RLC按照功能分成C-RLC和D-RLC,C-RLC对应UE的无线链路(Radio Link),D-RLC为支链路(Branches of RL)。支链路的建立、重配置、删除等有RRC进行总体控制,并且由C-RLC和MAC联合进行实时控制。
具体的,如图3所示,RRC配置给C-RLC链路相关的全部信令,C-RLC根据InterCellMAC实体控制的real-time mapping完成D-RLC与空口无线资源的映射。RRC只控制到C-RLC和InterCell MAC层面(协议层面即只定义到这个层级即可,剩下的交给实现时处理),有C-RLC和interCell MAC分别直接控制D-RLC和intraCell MAC。
所述C-RLC实体还包括:实体管理单元54,用于基于建立D-RLC的指令控制建立新的D-RLC;
相应的,所述信息获取单元,还用于接收到intercell-MAC实体发来的建立D-RLC实体的指令。
具体来说,C-RLC以及intercell-MAC实体能够接收到RRC配置针对终端设备的无线链路和空口上下文;
相应的,intercell-MAC实体能够基于无线链路和空口上下文控制C-RLC把D-RLC实时映射到IntraCell MAC之前,还可以由intercell-MAC或者由C-RLC判断对应的D-RLC是否已经存在;
若存在,则C-RLC按照InterCell MAC的指示把其映射到指定的IntraCell MAC上;如果不存在,则C-RLC按照RRC配置的默认D-RLC信息,首先建立D-RLC支链路,然后在映射到指定的IntraCell MAC上。
进一步地,在每个RB对应的Radio Link建立后,所述intercell-MAC实体,还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每一个空口信道给C-RLC配置D-RLC和intracell-MAC实体之间的映射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初始接入过程中,因为intercell-MAC本身对UE的空口信道信息掌握不准确时,可以直接配置接收上行Msg3的Cell和Component Carrier做为SRB1/SRB2的空口传输信道。
另外,还可以设置每个支链路的初始参数都相同,RRC信令配置Radio Link时配置支链路的初始参数。C-RLC按照RRC配置支链路参数建立每一个支链路。
所述流量划分单元,用于根据传输周期以及在所述终端设备的至少一个空口通道中每一个空口通道的空口吞吐量,计算针对至少一个通道中每一个通道的D-RLC中分发的数据长度,将所述数据长度作为D-RLC实体对应的数据传输量;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在至少一个空口通道中每一个空口通道的空口吞吐量。
也就是说,当C-RLC需要给每个D-RLC支链路分发数据时,则C-RLC根据InterCellMAC在进行Cell级调度时计算得到的每个UE在每个Cell或者Component Carrier上的空口吞吐量,获得每个D-RLC上可以分发得到的数据量。为了兼容C-RLC和D-RLC直接传输网络的时延,C-RLC按照每个InterCell MAC提供的空口吞吐量计算出应该分发给D-RLC发送的数据,计算公式如下:
TotalDataByteLen=TData*VUE_UU;
其中,TData表示分发的数据可以支撑D-RLC发送的时间长度,最小值为空口T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传输时间间隔)。TimeDelayTN:表示C-RLC和D-RLC之间传输网络的传输时延,最小值为0表示为理想传输。
其中,TData>=TimeDelayTN-;
VUE_UU表示UE的空口统计平均速率,为InterCell MAC平滑计算得到,表示UE在该空口通道上的吞吐量。TotalDataByteLen:表示在TData周期内,需要给该UE分配的总数据字节长度。
在上述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所述计算针对至少一个通道中每一个通道的D-RLC中分发的数据长度之后,所述流量划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数据长度为服务数据单元字节长度的整数倍。
也就是采用TotalDataByteLen=n×RLC_SDUByteLen,n=1,2,3,…,来确定分发的数据长度必须是RLC SDU字节长度的整数倍。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就能够控制C-RLC通过获取到intercell-MAC实体发来的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来确定针对每一个链路对应的D-RLC的流量,并且基于确定的流量向D-RLC发送数据以使得D-RLC将数据映射至intracell-MAC实体中。如此,就能够通过获取到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来实现通过分布式RLC来兼容非理想传输场景中的传输时延;并且还能够通过获取到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来保证为D-RLC实体上分配到的数据流量的合理性;并且由于能够灵活分配D-RLC保证具备较好的扩展性。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D-RLC实体,如图6所示,所述D-RLC实体包括:
接收单元61,用于接收到C-RLC基于针对每一个D-RLC划分的数据传输量发来的数据;
发送单元62,用于将所述数据映射至对应的intracell-MAC实体并发出。
本实施例参见图3,C-RLC仅获取到RRC的信令,然后通过intercell-MAC实体获取到空口吞吐量等相关控制信息;进而C-RLC基于获取到的控制信息,对D-RLC进行控制,再控制D-RLC通过分布式MAC中的intracell-MAC实体发送数据。在分布式RLC协议实体中,RLC按照功能分成C-RLC和D-RLC,C-RLC对应UE的无线链路(Radio Link),D-RLC为支链路(Branches of RL)。支链路的建立、重配置、删除等有RRC进行总体控制,并且由C-RLC和MAC联合进行实时控制。
具体的,如图3所示,RRC配置给C-RLC链路相关的全部信令,C-RLC根据InterCellMAC实体控制的real-time mapping完成D-RLC与空口无线资源的映射。RRC只控制到C-RLC和InterCell MAC层面(协议层面即只定义到这个层级即可,剩下的交给实现时处理),有C-RLC和interCell MAC分别直接控制D-RLC和intraCell MAC。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就能够控制C-RLC通过获取到intercell-MAC实体发来的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来确定针对每一个链路对应的D-RLC的流量,并且基于确定的流量向D-RLC发送数据以使得D-RLC将数据映射至intracell-MAC实体中。如此,就能够通过获取到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来实现通过分布式RLC来兼容非理想传输场景中的传输时延;并且还能够通过获取到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来保证为D-RLC实体上分配到的数据流量的合理性;并且由于能够灵活分配D-RLC保证具备较好的扩展性。
实施例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intercell-MAC实体,如图7所示,所述intercell-MAC实体包括:
信息管理单元71,用于确定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
信息发送单元72,用于将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发送至C-RLC实体,其中,所述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用于为所述C-RLC实体参考以划分针对至少一个分布式无线链路控制D-RLC实体中每一个D-RLC实体的数据传输量。
本实施例参见图3,C-RLC仅获取到RRC的信令,然后通过intercell-MAC实体获取到空口吞吐量等相关控制信息;进而C-RLC基于获取到的控制信息,对D-RLC进行控制,再控制D-RLC通过分布式MAC中的intracell-MAC实体发送数据。在分布式RLC协议实体中,RLC按照功能分成C-RLC和D-RLC,C-RLC对应UE的无线链路(Radio Link),D-RLC为支链路(Branches of RL)。支链路的建立、重配置、删除等有RRC进行总体控制,并且由C-RLC和MAC联合进行实时控制。
所述信息管理单元,用于获取到所述终端设备在至少一个空口通道中每一个空口通道的空口吞吐量;基于所述终端设备至少一个空口通道中每一个空口通道的空口吞吐量,生成所述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
具体的,如图3所示,RRC配置给C-RLC链路相关的全部信令,C-RLC根据InterCellMAC实体控制的real-time mapping完成D-RLC与空口无线资源的映射。RRC只控制到C-RLC和InterCell MAC层面(协议层面即只定义到这个层级即可,剩下的交给实现时处理),有C-RLC和interCell MAC分别直接控制D-RLC和intraCell MAC。
所述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判断所述D-RLC是否已经存在;若所述D-RLC已经存在,则控制C-RLC把D-RLC的数据映射到intracell-MAC实体;若所述D-RLC未存在,则向所述C-RLC实体发送建立D-RLC实体的指令;其中,所述建立D-RLC实体的指令用于控制所述C-RLC建立新的D-RLC。
具体来说,C-RLC以及intercell-MAC实体能够接收到RRC配置针对终端设备的无线链路和空口上下文;
相应的,intercell-MAC实体能够基于无线链路和空口上下文控制C-RLC把D-RLC实时映射到IntraCell MAC之前,还可以由intercell-MAC或者由C-RLC判断对应的D-RLC是否已经存在;
若存在,则C-RLC按照InterCell MAC的指示把其映射到指定的IntraCell MAC上;如果不存在,则C-RLC按照RRC配置的默认D-RLC信息,首先建立D-RLC支链路,然后在映射到指定的IntraCell MAC上。
进一步地,在每个RB对应的Radio Link建立后,所述intercell-MAC实体,还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每一个空口信道给C-RLC配置D-RLC和intracell-MAC实体之间的映射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初始接入过程中,因为intercell-MAC本身对UE的空口信道信息掌握不准确时,可以直接配置接收上行Msg3的Cell和Component Carrier做为SRB1/SRB2的空口传输信道。
另外,还可以设置每个支链路的初始参数都相同,RRC信令配置Radio Link时配置支链路的初始参数。C-RLC按照RRC配置支链路参数建立每一个支链路。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就能够控制C-RLC通过获取到intercell-MAC实体发来的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来确定针对每一个链路对应的D-RLC的流量,并且基于确定的流量向D-RLC发送数据以使得D-RLC将数据映射至intracell-MAC实体中。如此,就能够通过获取到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来实现通过分布式RLC来兼容非理想传输场景中的传输时延;并且还能够通过获取到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来保证为D-RLC实体上分配到的数据流量的合理性;并且由于能够灵活分配D-RLC保证具备较好的扩展性。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网络设备、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这样,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中心无线链路控制C-RLC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C-RLC实体获取到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
基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无线链路控制D-RLC实体中每一个D-RLC实体的数据传输量,以基于所述数据传输量向D-RLC实体发送数据,以使得所述D-RLC实体在小区间媒介访问控制intercell-MAC实体的控制下,将所述数据映射至对应的小区内媒介访问控制intracell-MAC实体中;
所述C-RLC实体获取到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包括:
所述C-RLC实体从小区间媒介访问控制intercell-MAC实体处获取到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
相应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C-RLC实体根据所述针对每一个D-RLC实体的数据传输量,向所述每一个D-RLC实体发送数据、以及通过所述每一个D-RLC实体将发送的所述数据映射到其对应的小区内媒介访问控制intracell-MAC实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在至少一个空口通道中每一个空口通道的空口吞吐量;
相应的,所述基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无线链路控制D-RLC实体中每一个D-RLC实体的数据传输量,包括:
根据传输周期以及在所述终端设备的至少一个空口通道中每一个空口通道的空口吞吐量,计算针对至少一个通道中每一个通道的D-RLC中分发的数据长度,将所述数据长度作为D-RLC实体对应的数据传输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针对至少一个通道中每一个通道的D-RLC中分发的数据长度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数据长度为服务数据单元字节长度的整数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到intercell-MAC实体发来的建立D-RLC实体的指令,基于所述建立D-RLC的指令,控制建立新的D-RLC。
5.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分布式无线链路控制D-RLC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到中心无线链路控制C-RLC基于针对每一个D-RLC划分的数据传输量发来的数据,并在小区间媒介访问控制intercell-MAC实体的控制下,将所述数据映射至对应的小区内媒介访问控制intracell-MAC实体中并发出;
其中,所述每一个D-RLC划分的数据传输量是所述C-RLC根据intercell-MAC实体处获取到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确定的。
6.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小区间媒介访问控制intercell-MAC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intercell-MAC实体将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发送至中心无线链路控制C-RLC实体,其中,所述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用于为所述C-RLC实体参考以划分针对至少一个分布式无线链路控制D-RLC实体中每一个D-RLC实体的数据传输量;
获取到所述终端设备在至少一个空口通道中每一个空口通道的空口吞吐量;
基于所述终端设备至少一个空口通道中每一个空口通道的空口吞吐量,生成所述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
判断所述D-RLC是否已经存在;
若所述D-RLC已经存在,则控制C-RLC把D-RLC的数据映射到intracell-MAC实体;
若所述D-RLC没有存在,则向所述C-RLC实体发送建立D-RLC实体的指令;其中,所述建立D-RLC实体的指令用于控制所述C-RLC建立新的D-RLC。
7.一种中心无线链路控制C-RLC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C-RLC实体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到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
流量划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确定至少一个分布式无线链路控制D-RLC实体中每一个D-RLC实体的数据传输量,以基于所述数据传输量向D-RLC实体发送数据,以使得所述D-RLC实体在小区间媒介访问控制intercell-MAC实体的控制下,将所述数据映射至对应的小区内媒介访问控制intracell-MAC实体中;
所述信息获取单元,具体用于从小区间媒介访问控制intercell-MAC实体处获取到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
数据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针对每一个D-RLC实体的数据传输量,向所述每一个D-RLC实体发送数据、以及通过所述每一个D-RLC实体将发送的所述数据映射到其对应的intracell-MAC实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C-RLC实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量划分单元,用于根据传输周期以及在所述终端设备的至少一个空口通道中每一个空口通道的空口吞吐量,计算针对至少一个通道中每一个通道的D-RLC中分发的数据长度,将所述数据长度作为D-RLC实体对应的数据传输量;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在至少一个空口通道中每一个空口通道的空口吞吐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C-RLC实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量划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数据长度为服务数据单元字节长度的整数倍。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C-RLC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C-RLC实体还包括:
实体管理单元,用于基于建立D-RLC的指令控制建立新的D-RLC;
相应的,所述信息获取单元,还用于接收到intercell-MAC实体发来的建立D-RLC实体的指令。
11.一种分布式无线链路控制D-RLC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D-RLC实体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到中心无线链路控制C-RLC基于针对每一个D-RLC划分的数据传输量发来的数据;
发送单元,用于在小区间媒介访问控制intercell-MAC实体的控制下,将所述数据映射至对应的小区内媒介访问控制intracell-MAC实体中并发出;
其中,所述每一个D-RLC划分的数据传输量是所述C-RLC根据intercell-MAC实体处获取到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确定的。
12.一种小区间媒介访问控制intercell-MAC实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区间MAC实体包括:
信息管理单元,用于确定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
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将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发送至C-RLC实体,其中,所述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用于为所述C-RLC实体参考以划分针对至少一个分布式无线链路控制D-RLC实体中每一个D-RLC实体的数据传输量;
所述信息管理单元,用于获取到所述终端设备在至少一个空口通道中每一个空口通道的空口吞吐量;基于所述终端设备至少一个空口通道中每一个空口通道的空口吞吐量,生成所述终端设备的空口吞吐量;
所述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判断所述D-RLC是否已经存在;若所述D-RLC已经存在,则控制C-RLC把D-RLC的数据映射到intracell-MAC实体;若所述D-RLC未存在,则向所述C-RLC实体发送建立D-RLC实体的指令;其中,所述建立D-RLC实体的指令用于控制所述C-RLC建立新的D-RLC。
CN201610811387.8A 2016-09-08 2016-09-08 数据传输方法、c-rlc实体、d-rlc实体及小区间mac实体 Active CN1078097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11387.8A CN107809771B (zh) 2016-09-08 2016-09-08 数据传输方法、c-rlc实体、d-rlc实体及小区间mac实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11387.8A CN107809771B (zh) 2016-09-08 2016-09-08 数据传输方法、c-rlc实体、d-rlc实体及小区间mac实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09771A CN107809771A (zh) 2018-03-16
CN107809771B true CN107809771B (zh) 2021-08-06

Family

ID=61576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11387.8A Active CN107809771B (zh) 2016-09-08 2016-09-08 数据传输方法、c-rlc实体、d-rlc实体及小区间mac实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0977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95494A (zh) * 2009-02-03 2010-08-0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lte-a系统内的数据分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958102A (zh) * 2011-08-22 2013-03-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rlc分流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3782569A (zh) * 2013-07-15 2014-05-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装置和方法
WO2014136716A1 (ja) * 2013-03-04 2014-09-12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基地局
CN104519534A (zh) * 2013-09-27 2015-04-15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链路控制传输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81939B2 (ja) * 2006-08-21 2011-09-28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95494A (zh) * 2009-02-03 2010-08-0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lte-a系统内的数据分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958102A (zh) * 2011-08-22 2013-03-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rlc分流传输方法及系统
WO2014136716A1 (ja) * 2013-03-04 2014-09-12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基地局
CN103782569A (zh) * 2013-07-15 2014-05-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装置和方法
CN104519534A (zh) * 2013-09-27 2015-04-15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链路控制传输方法和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elease 14).《3GPP TR 38.801 v.0.2.0》.2016, *
3GPP.Study on 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09771A (zh) 2018-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754681C2 (ru) Способ связи, базовая станция и термина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JP5964301B2 (ja) キャリアアグリゲーションのための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使用可能送信電力情報を構成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JP6148635B2 (ja) ユーザ装置及びアップリンクデータ送信方法
CN106105339A (zh) 考虑了双连接的功率限制状况下的pusch/pucch功率定标方法及其装置
CN106937396B (zh) 一种上行资源调度方法、终端和基站
JP7293374B2 (ja) Nr v2xにおけるサイドリンク送信電力を決定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US1195677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SL communication on basis of PSFCH overhead in NR V2X
JP7279186B2 (ja) Nr v2xにおけるサイドリンクチャネルと関連した情報を送信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JP2013545397A (ja) キャリアアグリゲーショ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端末が各アップリンクキャリアに対するパワーヘッドルーム情報を效率的に報告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US1154030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CSI report in NR V2X
US11265762B2 (en) Management of bitrate for UE bearers
US10735173B2 (en) Carrier aggregation inter eNB activation
KR20110019313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트래픽 클래스별 무선 자원의 사용량을 측정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7113821A (zh) 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KR20230169483A (ko) Nr v2x에서 자원 풀을 설정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8370561A (zh) 一种链路资源的请求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US2023016481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serving resources in nr v2x
CN106851724B (zh) 一种无线资源处理方法及装置
KR20220053565A (ko) Nr v2x에서 사이드링크와 관련된 자원을 선택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WO2014172892A1 (zh) 业务分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809771B (zh) 数据传输方法、c-rlc实体、d-rlc实体及小区间mac实体
WO2016005764A1 (en) Resource management for inter-enodeb carrier aggregation
US9979530B2 (en) Inter-eNB carrier aggregation architecture selection
CN113766516B (zh) 上行配置方法、系统、基站和存储介质
KR20220148899A (ko) Nr v2x에서 슬롯 패턴과 관련된 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