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96386A - 头戴设备pcb板水平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头戴设备pcb板水平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96386A
CN107796386A CN201711015829.9A CN201711015829A CN107796386A CN 107796386 A CN107796386 A CN 107796386A CN 201711015829 A CN201711015829 A CN 201711015829A CN 107796386 A CN107796386 A CN 1077963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gle
pcb board
gravity
acceleration
measu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1582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96386B (zh
Inventor
李刚
张丰学
龙寿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lodlo Technologies Co Ltd
Shenzhen Dlodlo New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lodlo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lodlo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lodlo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1582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96386B/zh
Publication of CN1077963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963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963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963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1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by using measurements of speed or acceleration
    • G01C21/12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by using measurements of speed or acceleration executed aboard the object being navigated; Dead recko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头戴设备PCB板水平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先将待检测的PCB板固定在检测装置上,使PCB板处于水平状态;再通过PCB板中内置的重力传感器芯片获取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根据重力加速度测量值确定标准参考状态,以及相对标准参考状态的俯仰角和翻滚角;最后判断俯仰角和翻滚角是否超出最大允许偏角范围,生成检测结果,以此确定待测头戴设备是否存在水平缺陷。本申请提供的PCB板水平缺陷检测方法,能在装配前对PCB板进行水平缺陷检测,及时发现在PCB板的水平缺陷,并且能够实现对待测头戴设备不同初始状态进行检测,避免固定误差对检测过程的影响,因此解决了传统检测方法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Description

头戴设备PCB板水平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头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头戴设备PCB板水平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头戴设备比较流行,具体例如虚拟现实设备或增强现实设备,其中,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是一种在计算机上生成的三维环境中提供沉浸感觉的技术。VR设备是头戴设备的一种,本质上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的人机交互设备。常见的VR设备,例如采用专利号为US20170017078B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光学组件所制作的VR眼镜,内置安装了传感器芯片的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用于检测佩戴者的方位参数。传感器会实时获取头戴设备的位置信息,并且会根据该位置信息产生对应的虚拟画面或者场景,以便根据用户的头部动作进行相关的虚拟画面的切换,增强用户的沉浸感。因此,传感器初始状态是否水平至关重要。
然而,现有的检查方法中,一般只会对将PCB板组装好后,对头戴设备的整体初始水平情况进行测试,这样却无法准确知道具体是什么问题导致头戴设备初始水平出现问题,因为可能导致原因有很多,比如传感器芯片本身的问题,或传感器在安装到PCB板时安装失误导致出现的问题,或PCB板在安装在头戴设备时出现的问题,或者头戴设备本身的问题等。因此,急需一种在PCB水平状况的测试方法,便于提前排除PCB传感器的是否存在问题,便于准确查找头戴设备传水平问题,以及提前发现PCB板的问题,减少后续没必要的组装。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头戴设备PCB板水平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以解决传统检测方法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头戴设备PCB板水平缺陷检测方法,包括:
将待测PCB板固定在检测装置上,所述待测PCB板内置重力传感器;
通过所述重力传感器获取所述待测PCB板在稳定测量周期内,测得的重力加速度测量值,所述稳定测量周期为所述待测PCB板在检测装置上处于水平状态所维持的时间;
根据所述重力加速度测量值确定标准参考状态,所述标准参考状态包括空间直角坐标系;
根据所述重力加速度测量值,确定所述待测PCB板相对于标准参考状态的俯仰角和翻滚角;
判断所述俯仰角和所述翻滚角是否超出最大允许偏角范围,生成检测结果。
可选的,根据所述重力加速度测量值确定标准参考状态包括:
根据所述重力加速度测量值确定所述待测PCB板的重力中心点;
以所述重力中心点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所述空间直角坐标系包括在所述原点处相互垂直的横轴,纵轴和竖轴;
在所述横轴,纵轴和竖轴中,确定其中一个轴线的方向为重力轴,所述重力轴与标准重力方向重合。
可选的,在所述横轴,纵轴和竖轴中确定其中一个轴线的方向为重力轴的步骤中:
选择所述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竖轴为重力轴。
可选的,根据所述重力加速度测量值,确定所述待测PCB板相对于标准参考状态的俯仰角和翻滚角包括:
确定所述重力加速度测量值在所述空间直角坐标系各轴上的重力加速度分量;
根据所述重力加速度分量及以下公式确定所述俯仰角和所述翻滚角:
所述俯仰角p=arcsin(-ax);
所述翻滚角γ=arctan2(ay,az);
式中,ax为所述横轴上的重力加速度分量,ay为所述纵轴上的重力加速度分量,az为所述竖轴上的重力加速度分量。
可选的,所述通过所述重力传感器获取所述待测PCB板在稳定测量周期内,测得的重力加速度测量值包括:
通过所述重力传感器获取固定在所述检测装置上的所述待测PCB板,静止状态下测得的重力加速度测量值;或者,
通过所述重力传感器获取固定在所述检测装置上的所述待测PCB板,随所述检测装置匀速转动状态下任意一点的重力加速度测量值。
可选的,在测得重力加速度测量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判断所述检测装置的水平状态;
所述判断所述检测装置的水平状态包括:
转动所述检测装置的动平台,使所述动平台带动所述PCB板转动预设测试角度,所述预设测试角度大于180度;
获取两个在同一直径线的位置点上重力加速度测量值;
判断两个重力加速度测量值差值是否在预设误差范围内;
如果两个重力加速度测量值差值未超出在预设误差范围,则检测装置水平状态合格;
如果两个重力加速度测量值差值超出在预设误差范围,对检测装置进行调整,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合格。
可选的,在测得重力加速度测量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判断所述检测装置的水平状态;
所述判断所述检测装置的水平状态包括:
转动所述检测装置的动平台,使所述动平台带动PCB板转动预设测试角度,所述预设测试角度大于180度;
获取至少三个位置点的重力加速度测量值,三个所述位置点中至少有一个位置点与其他位置点处于同一直径线的不同侧;
判断任意两个重力加速度测量值差值是否在预设误差范围内;
如果任意两个重力加速度测量值差值未超出在预设误差范围,则检测装置水平状态合格;
如果任意两个重力加速度测量值差值超出在预设误差范围,对检测装置进行调整,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合格。
可选的,在判断所述俯仰角和所述翻滚角是否超出最大允许偏角范围,生成检测结果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俯仰角或所述翻滚角超出所述最大允许偏角范围,突出显示所述判断结果以及标准参照图像,并生成缺陷提示信息;
如果所述俯仰角和所述翻滚角均未超出所述最大允许偏角范围,获取倾角等级范围;
判断所述俯仰角以及所述翻滚角是否超出所述倾角等级范围,生成等级判断结果;
根据所述等级判断结果,显示所述偏角判断结果。
可选的,所述等级判断结果包括调整结果和合格结果,并按照以下步骤显示所述偏角判断结果:
如果所述俯仰角或所述翻滚角超出所述倾角等级范围,生成调整结果;
根据所述调整结果以预设显示方式显示所述偏角判断结果,并将超出所述倾角等级范围的所述俯仰角或所述翻滚角,发送至所述PCB板内置的寄存器中;
如果所述俯仰角和所述翻滚角均未超出所述倾角等级范围,生成合格结果;
根据所述合格结果以预设显示方式显示偏角判断结果。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头戴设备PCB板水平缺陷检测系统,包括检测装置、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检测装置包括静平台和动平台以及设置在所述动平台上的夹具,所述夹具用于固定待测PCB板,使所述待测PCB板处于水平状态,所述动平台能相对静平台转动,用于带动所述待测PCB板转动预设角度;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接收所述待测PCB板内置重力传感器测得的所述待测PCB板在稳定测量周期内,测得的重力加速度测量值,所述稳定测量周期为待测PCB板在检测装置上处于水平状态所维持的时间;
根据所述重力加速度测量值确定标准参考状态,所述标准参考状态包括空间直角坐标系;
根据所述重力加速度测量值,确定所述待测PCB板相对于标准参考状态的俯仰角和翻滚角;
判断所述俯仰角和所述翻滚角是否超出最大允许偏角范围,生成检测结果。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一种头戴设备PCB板水平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用于在PCB板装配到头戴设备前,对其中可能存在的水平缺陷进行检测。所述方法先将待检测的PCB板固定在检测装置上,使PCB板处于水平状态;再通过PCB板中内置的重力传感器芯片获取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根据重力加速度测量值确定标准参考状态,以及相对标准参考状态的俯仰角和翻滚角;最后判断俯仰角和翻滚角是否超出最大允许偏角范围,生成检测结果,以此确定待测头戴设备是否存在水平缺陷。
本申请提供的PCB板水平缺陷检测方法,能在装配前对PCB板进行水平缺陷检测,及时发现PCB板的水平缺陷,避免因芯片质量缺陷以及芯片在PCB板上安装不当等因素造成头戴设备在佩戴时产生显示画面倾斜的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利用PCB板内置的传感器检测PCB板在水平状态下的重力加速度,并根据重力加速度判断PCB板是否存在水平缺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可以针对不同的待测PCB板设置不同的标准参考状态,以及对不同初始状态进行检测,避免固定误差对检测过程的影响,解决了传统检测方法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头戴设备PCB板水平缺陷检测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确定标准参考状态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调整检测装置水平状态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调整检测装置水平状态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生成检测结果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偏角判断结果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头戴设备PCB板水平缺陷检测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地对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实施例中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仅是与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系统和方法的示例。
本申请中,头戴设备PCB板的水平缺陷是指由于制造或安装误差,或者芯片本身存在的缺陷而造成的,PCB板在水平初始状态时,出现传感器偏离初始零位的缺陷。对于头戴设备,特别是虚拟现实设备,水平缺陷会对成像效果造成影响。根据使用方式,头戴设备中能够影响显示效果的水平缺陷一般包括两种情况,即在竖直方向上偏离初始零位,以及在水平方向上偏离初始零位。这两个方向上的偏离会使头戴设备在正常佩戴下显示倾斜的画面,影响用户佩戴效果。而在纵深方向上的偏离对成像的影响较小,因此在本申请中,将能够影响成像效果的两个偏角分别称为俯仰角和翻滚角,规定在竖直方向上偏离初始零位的角度称为俯仰角,在水平方向上偏离初始零位的角度称为翻滚角。
参见图1,为一种头戴设备PCB板水平缺陷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申请提供的检测方法,包括:
S101:将待测PCB板固定在检测装置上,所述待测PCB板内置重力传感器;
S102:通过重力传感器获取待测PCB板在稳定测量周期内,测得的重力加速度测量值,稳定测量周期为待测PCB板在检测装置上处于水平状态所维持的时间;
S103:根据重力加速度测量值确定标准参考状态,标准参考状态包括空间直角坐标系;
S104:根据重力加速度测量值,确定待测PCB板相对于标准参考状态的俯仰角和翻滚角;
S105:判断俯仰角和翻滚角是否超出最大允许偏角范围,生成检测结果。
对于步骤S101,在进行头戴设备PCB板的水平缺陷检测过程中,要先将待测PCB板固定在检测装置上,并完成连线。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待检测PCB板通过数据连接线连接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设备上,利用数据处理设备对检测的数据进行处理和计算,判断PCB板的水平缺陷。为了更直观的观察判断结果,数据处理设备中还可以具有显示功能,显示检测结果数据以及提示用户PCB板存在的水平缺陷情况,便于操作者了解缺陷情况。进一步,为了便于快速对PCB板存在的水平缺陷情况进行判断,数据处理设备还可以进行语言提醒,例如提醒为“合格”或“不合格”。这里的数据处理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等设备。这里的待测PCB板内置重力传感器包括且不限于待测PCB板上固定设置有重力传感器,以及通过其他手段获取重力的传感器或芯片,例如加速度传感器、三轴陀螺仪、九轴感应器芯片等。
本实施例中,检测装置是指能够将PCB板固定为水平状态的装置或夹具,包括动平台和静平台,并且两个平台之间可以相互转动。本申请中所提到的水平状态,是指PCB板在佩戴过程中的自然状态,即理论上PCB板内置重力传感器的初始重力加速度方向,与PCB板的实际重力方向相同,都是竖直向下的。对于不同的头戴设备,PCB板在装配时的安装形态和位置不同,例如,有些头戴设备中PCB板是横向安装在头戴设备顶部的,有些PCB板则是竖向安装在头戴设备屏幕背面,受头戴设备的结构限制,PCB板一般为矩形,且长边与头戴设备的横向方向平行。因此,在本实施例中,PCB板固定在检测装置上以后长边方向应保持水平,而短边方向根据PCB板在头戴设备中的安装形态确定水平放置或竖直放置。
为了不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实际使用中,检测装置要保持稳定,例如,用于固定头戴设备的平台台面要保持水平。并且检测装置还可以在保证PCB板处于水平状态的同时,可以带动PCB板移动或转动,调整PCB板到不同的位置和形态,以便从多个方位上检测水平缺陷。
对于步骤S102,在将PCB板固定在检测装置上以后,连接数据线,使PCB板中各芯片正常工作,并将检测到的数据通过数据连接线传输至数据处理设备,使数据处理设备通过重力传感器获取待测PCB板在稳定测量周期内,测得的重力加速度测量值。在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稳定测量周期是指待测PCB板在检测装置上处于水平状态所维持的时间,当然,本申请中,稳定测量周期应在所有准备工作进行完毕,数据传输稳定后开始算起,即在稳定测量周期对应的时间内,待测PCB板一直保持水平状态。本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多个稳定测量周期,每个测量周期内确定至少一个重力加速度测量值,最后将测得的多个重力加速度测量值取平均值,作为实际进行数据计算的加速度测量值数据。
对于步骤S103,在获取到重力加速度测量值后,根据重力加速度测量值确定标准参考状态。本实施例中,标准参考状态是根据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以及PCB板内置传感器的零位状态确定的参考体系,在标准参考状态中应至少包括能够反映空间内各点位置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标准参考状态可以通过数据处理设备的显示模块进行显示,为用户呈现直观的体验。为了在实际检测过程中,更加准确的发现PCB板中存在的水平缺陷,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建立的标准参考状态应该尽量接近绝对零位的状态,保证准确的水平和竖直状态。
本实施例中,标准参考状态包括根据重力加速度测量值建立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空间直角坐标系可以显示在,数据处理设备的显示窗口上,根据建立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可以直接判断检测的重力加速度测量值相对于水平或竖直方向的偏转角度,进而判断PCB板是否存在水平缺陷。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确定标准参考状态的步骤还包括以下步骤:
S1031:根据重力加速度测量值确定PCB板的重力中心点;
S1032:以重力中心点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空间直角坐标系包括在原点处相互垂直的横轴,纵轴和竖轴;
S1033:在横轴,纵轴和竖轴中,确定其中一个轴线的方向为重力轴,重力轴与标准重力方向重合。
由上述步骤可以看出,在确定标准参考状态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时,需要确定坐标系的原点,以及相互垂直交于原点的三个坐标轴。例如,在标准参考状态中所建立的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其中O代表坐标系原点,X代表水平方向的横轴,Y代表纵深方向的纵轴,Z代表竖直方向的竖轴,显然,X、Y、Z三个轴在原点O处相互垂直。为了便于计算和显示,本实施例中,以重力中心点为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原点O,并选择其中一个坐标轴的方向与标准重力方向重合。应该理解为,由于测试地点以及用户使用都是在地球上,由于受整个地球的惯性影响,这里的确定标准参考状态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时,也可以直接采用地心坐标系,以及东北天导航坐标系,只要确定PCB板的重力方向与其中的一个坐标轴重合即可。
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选择代表竖直方向的竖轴Z与标准重力方向重合,这样可以使建立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与现实空间环境相符,便于显示检测到的重力加速度测量值,避免后续进行繁琐的转换运算。进一步的,在确定了竖轴Z以后,还应确定其他坐标轴的方向,为了更直观的生成检测结果,可以选择与PCB板长边平行的方向为横轴X,选择垂直于长边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坐标轴为纵轴Y。
对于步骤S104:在确定了标准参考系以后,根据重力加速度测量值,确定待测PCB板相对于标准参考状态的俯仰角和翻滚角,进一步地,在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以下方式确定俯仰角和翻滚角。
本实施例中,先确定重力加速度测量值在空间直角坐标系各轴上的重力加速度分量;再根据重力加速度分量及以下公式确定俯仰角和翻滚角:
俯仰角p=arcsin(-ax);
翻滚角γ=arctan2(ay,az);
式中,ax为横轴上的重力加速度分量,ay为纵轴上的重力加速度分量,az为竖轴上的重力加速度分量。
应当说明的是,在步骤S104中确定的俯仰角和翻滚角,根据偏转的方向不同可能存在正负两种情况,因此在进行数值计算时,不仅要考虑偏转角度的大小还要考虑偏转方向对于实际佩戴体验的影响。例如,在佩戴虚拟现实设备时,佩戴者的头部容易前倾,因此俯仰角中向前的方向上允许的偏差范围可以更大。而在考虑制造工艺上对水平缺陷的影响时,主要考虑偏转角度大小的影响,此时确定的俯仰角和翻滚角可以取绝对值作为判断的依据。
对于步骤S105:在确定了PCB板相对于标准参考状态的俯仰角和翻滚角后,根据预设的最大允许偏差范围,判断俯仰角和翻滚角是否超出最大允许偏角范围,生成检测结果。本实施例中,预设的最大允许偏差范围可以根据实际使用场景和头戴设备的类型进行设定,例如,对于VR眼镜中的PCB板,其在佩戴过程中眼睛对于虚拟现实影像的感受较直观,略微的偏差也容易影响观影,因此最大允许的偏角范围可以设定的较小;而对于头戴游戏设备,其在佩戴时经常需要大幅度的移动位置,较小的偏差会随着动态影像而难于发现,不会对观影效果产生影响,因此最大允许偏角范围可以设置的稍微大些。
由于被检测的头戴设备应保证俯仰角和翻滚角都不能超出最大允许偏角范围,才能确定被检测的PCB板为合格产品。因此,在预设最大允许偏角范围时,要分别预设俯仰角允许偏角范围和翻滚角允许偏角范围,这两个偏角范围可以相同,但由于头戴设备内部结构和应用场景的不同,对于俯仰角和翻滚角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在多数情况下,俯仰角和翻滚角应该分别设置。示例的,由于VR眼镜前后偏移对于画面观看效果的影响较小,而左右偏转对画面观看效果的影响较大,因此俯仰角的最大允许范围可以设置的范围更宽,而翻滚角允许范围则应限制的更加严格。
在一种技术方案中,对于步骤S102,通过重力传感器获取待测PCB板在稳定测量周期内,测得的重力加速度测量值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方面:
通过重力传感器获取固定在检测装置上的待测PCB板,静止状态下测得的重力加速度测量值;或者,
通过重力传感器获取固定在检测装置上的待测PCB板,随检测装置匀速转动状态下,任意一点的重力加速度测量值。
对于静止状态,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将待测PCB板固定在检测装置上以后,直接进行上述检测步骤即可,为了使获得的结果更加准确,还可以进一步重复检测过程,根据多次检测得到的俯仰角和翻滚角,分别得到平均值,再根据平均俯仰角和平均翻滚角判断被检测的PCB板是否存在水平缺陷。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PCB板固定位置对检测结果的影响,除进行单一位置的重复检测外,还需要在多个位置进行重复检测,在多个位置上分别检测出俯仰角和翻滚角,如果多个位置上的俯仰角和翻滚角都未超出最大允许偏角范围,则判定被检测的PCB板不存在水平缺陷。
但如果进行多次重复检测,则每一次重复过程都需要进行安装、固定、调试等过程,数据处理和操作过程都比较繁琐。因此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中,直接通过检测装置的动平台带动被检测PCB板在水平方向进行匀速旋转,使PCB板至少旋转一周。再通过数据处理设备,在旋转过程中按设定的频率接收检测数据,从而确定旋转过程中各位置上的俯仰角和翻滚角,最后再通过对比各位置上的俯仰角和翻滚角,确定在整个旋转过程中最大的俯仰角和翻滚角,以及最大的俯仰角和翻滚角是否超出允许偏角范围。本实施例通过匀速旋转的方式,使PCB板在检测过程中处于水平方向上的更多位置,避免固定位置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的同时,使检测过程更简便,也进一步减少了数据处理量,提高效率。
进一步地,由于在实际检测过程中,检测平台要尽量使被检测PCB板处于水平状态,因此检测平台要保证处于相对水平的状态。但在实际检测过程中,由于放置偏差等原因,检测装置上的平台往往不能保证准确的水平状态,即检测平台本身就处于一种非水平状态,这样的检测设备在固定待检测设备后,会使待检测设备失去水平状态,进而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
因此,在本申请提供的部分实施例中,步骤S102之前还包括判断检测装置的水平状态;如图3所示,判断检测装置的水平状态包括以下步骤:
S201:转动检测装置的动平台,使动平台带动PCB板转动预设测试角度,预设测试角度大于180度;
S202:获取两个在同一直径线的位置点上重力加速度测量值;
S203:判断两个重力加速度测量值差值是否在预设误差范围内;
S204:如果两个重力加速度测量值差值未超出在预设误差范围,判断检测装置水平状态合格;
S205:如果两个重力加速度测量值差值超出在预设误差范围,对检测装置进行调整,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合格。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根据同一条直径线上的两个位置点之间的重力加速度测量值之间的差值,确定检测装置中的动平台是否维持在水平状态。本实施例中,直径线是指同时通过用于检测的位置点和动平台转轴之间的连线。可见,同一条直径线上的两个位置点,相对于检测装置中动平台的圆心对称。如果平台是水平的,则分别在两个位置点上测量的重力加速度值的方向应该是一致的,即使受到检测误差的影响,两个重力加速度之间的方向偏差也不能过大,因此,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方式判断检测装置的水平状态,如果发现水平情况不满足要求,则调整检测装置内置的调平部件,直到两个位置点上的检测结果差值在合理范围内,以此来避免检测装置的放置误差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在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4所示,在步骤S102之前还包括另一种判断检测装置的水平状态的方式;检测装置的水平状态包括:
S301:转动检测装置的动平台,使动平台带动PCB板转动预设测试角度,预设测试角度大于180度;
S302:获取至少三个位置点的重力加速度测量值,三个位置点中至少有一个位置点与其他位置点处于同一直径线的不同侧;
S303:判断任意两个重力加速度测量值差值是否在预设误差范围内;
S304:如果任意两个重力加速度测量值差值未超出在预设误差范围,则检测装置水平状态合格;
S305:如果任意两个重力加速度测量值差值超出在预设误差范围,对检测装置进行调整,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合格。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将检测装置的动平台转动预设测试角度的过程中,获取至少三个位置点的重力加速度测量值,并且这三个位置点中,应至少有一个位置点与其他位置点处于同一直径线的不同侧,即三个位置点不在同一直线且不在同一个半圆内。通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而如果这三个点不在同一侧的半圆内,则可以确定整个动平台的平面。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检测这三个位置点上的重力加速度测量值,再通过对比所检测的测量值相互之间的差值,判断检测平台的水平状态是否合格,如果不合格,再通过调平部件对检测装置进行调整,使整个检测装置处于水平状态。通过对上述三个位置点上的平台状态进行检测以及调整,相对于两个位置点和静止状态的检测结果更加准确,从而保证整个检测装置的动平台保持更好的水平状态。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存在水平缺陷的PCB板对调平过程的影响,本实施例所采用的PCB板可以是,已确定不存在水平缺陷的同类型PCB板,使用不存在水平缺陷的PCB板对平台进行调平后,再使用调平后的检测装置,检测其他待检测PCB板的水平缺陷。
在一种方案中,本申请提供的检测方法在判断俯仰角和翻滚角是否超出最大允许偏角范围,生成检测结果后,方法还包括:
S401:如果俯仰角或翻滚角超出最大允许偏角范围,突出显示判断结果以及标准参照图像,并生成缺陷提示信息;
S402:如果俯仰角和翻滚角均未超出最大允许偏角范围,获取倾角等级范围;
S403:判断俯仰角以及翻滚角是否超出倾角等级范围,生成等级判断结果;
S404:根据等级判断结果,显示偏角判断结果。
本实施例中,在生成检测结果后,可以根据检测结果的不同在数据处理设备中显示不同样式的画面,以提示操作人员了解被检测的PCB板是否存在水平缺陷。当俯仰角或翻滚角超出最大允许偏角范围时,PCB板存在水平缺陷,此时突出显示判断结果,以及标准参照图像,例如,以红色字体显示检测结果,并且显示在对应坐标原点下的标准空间坐标系和无误差的重力加速度方向。
当俯仰角和翻滚角未超出最大允许偏角范围时,获取预先设置的倾角等级范围;再判断俯仰角以及翻滚角是否超出倾角等级范围,生成等级判断结果。倾角等级范围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和头戴设备的类型确定,并且划分为多个偏角范围,相应的生成多个等级判断结果。进一步的,等级判断结果包括调整结果和合格结果,并在判断生成等级判断结果后,按照以下步骤显示偏角判断结果:
S4041:如果俯仰角或翻滚角超出倾角等级范围,生成调整结果;
S4042:根据调整结果以预设显示方式显示偏角判断结果,并将超出倾角等级范围的俯仰角或翻滚角,发送至PCB板内置的寄存器中;
S4043:如果俯仰角和翻滚角均未超出倾角等级范围,生成合格结果;
S4044:根据合格结果以预设显示方式显示偏角判断结果。
由以上步骤可知,倾角等级范围是较最大允许偏角范围较小的偏角判断范围。例如,最大允许偏角范围是[-1°,+1°],相应的倾角等级范围设置为[-0.5°,+0.5°],对于俯仰角或翻滚角超出倾角等级范围的PCB板,生成调整结果,例如经过检测,被测PCB板的俯仰角为0.75°,超出倾角等级范围但未超出最大允许偏角范围,判断被测PCB板需要进一步调整以校正输出的方位数据。因此,在生成调整结果后,不仅要以预设的显示方式显示判断结果,如使用黄色字显示超出倾角等级范围的俯仰角,而且还需要将检测的俯仰角和翻滚角发送至PCB板内置的寄存器中,以便后续校正显示画面时调用。
如果俯仰角和翻滚角均未超出倾角等级范围,则说明被测的PCB板上的芯片在零位偏角控制在了合理的范围内,该PCB板基本不存在水平缺陷,因此直接生成合格结果,并按照预设的方式显示判断结果,如使用绿色显示被测PCB板的俯仰角和翻滚角。
基于上述检测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头戴设备PCB板水平缺陷检测系统,包括检测装置、存储器和处理器;检测装置包括静平台1和动平台2以及设置在动平台2上的夹具3,夹具3用于固定待测PCB板4,使待测PCB板5处于水平状态,动平台2能相对静平台1转动,用于带动待测PCB板5转动预设角度;处理器被配置为:
接收待测PCB板内置重力传感器测得的待测PCB板在稳定测量周期内,测得的重力加速度测量值,稳定测量周期为待测PCB板在检测装置上处于水平状态所维持的时间;根据重力加速度测量值确定标准参考状态,标准参考状态包括空间直角坐标系;根据重力加速度测量值,确定待测PCB板相对于标准参考状态的俯仰角和翻滚角;判断俯仰角和翻滚角是否超出最大允许偏角范围,生成检测结果。
在本申请提供的头戴设备PCB板水平缺陷检测系统中,通过检测装置将待检测PCB板固定为水平状态,以便获取PCB板内置传感器在水平状态下的重力加速度测量值。处理器接收PCB板内置传感器测量的重力加速度测量值,并根据重力加速度测量值判断头戴设备的俯仰角和翻滚角。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处理器可以是PCB板内置的微处理器,也可以是通过数据连接线与PCB板建立通信的数据处理设备内置的处理器。本申请中所提到的数据处理设备是指带有处理器和存储器的智能终端设备,如计算机、服务器等,为了快速进行数据的处理计算,以及便于显示水平缺陷的检测结果,本实施例中,使用计算机作为数据处理设备,并通过计算机的显示器对检测结果进行显示。
以上实施例中,不仅局限于虚拟现实设备,还可应用于任何头戴设备,且头戴设备具体包括但不限于虚拟现实设备、增强现实设备、游戏设备、移动计算设备以及其它可穿戴式计算机等。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一种头戴设备PCB板水平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用于在PCB板装配到头戴设备前,对其中可能存在的水平缺陷进行检测。方法先将待检测的PCB板固定在检测装置上,使PCB板处于水平状态;再通过PCB板中内置的重力传感器芯片获取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根据重力加速度测量值确定标准参考状态,以及相对标准参考状态的俯仰角和翻滚角;最后判断俯仰角和翻滚角是否超出最大允许偏角范围,生成检测结果,以此确定待测头戴设备是否存在水平缺陷。
本申请提供的PCB板水平缺陷检测方法,能在装配前对PCB板进行水平缺陷检测,及时发现在PCB板的水平缺陷,避免因芯片质量缺陷以及芯片在PCB板上安装不当等因素造成头戴设备在佩戴时产生显示画面倾斜的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利用PCB板内置的传感器检测PCB板在水平状态下的重力加速度,并根据重力加速度判断PCB板是否存在水平缺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可以针对不同的待测PCB板设置不同的标准参考状态,以及对不同初始状态进行检测,避免固定误差对检测过程的影响,因此解决了传统检测方法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之间的相似部分相互参见即可,以上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本申请总的构思下的几个示例,并不构成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依据本申请方案所扩展出的任何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头戴设备PCB板水平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待测PCB板固定在检测装置上,所述待测PCB板内置重力传感器;
通过所述重力传感器获取所述待测PCB板在稳定测量周期内,测得的重力加速度测量值,所述稳定测量周期为所述待测PCB板在检测装置上处于水平状态所维持的时间;
根据所述重力加速度测量值确定标准参考状态,所述标准参考状态包括空间直角坐标系;
根据所述重力加速度测量值,确定所述待测PCB板相对于标准参考状态的俯仰角和翻滚角;
判断所述俯仰角和所述翻滚角是否超出最大允许偏角范围,生成检测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重力加速度测量值确定标准参考状态包括:
根据所述重力加速度测量值确定所述待测PCB板的重力中心点;
以所述重力中心点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所述空间直角坐标系包括在所述原点处相互垂直的横轴,纵轴和竖轴;
在所述横轴,纵轴和竖轴中,确定其中一个轴线的方向为重力轴,所述重力轴与标准重力方向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横轴,纵轴和竖轴中确定其中一个轴线的方向为重力轴的步骤中:
选择所述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竖轴为重力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重力加速度测量值,确定所述待测PCB板相对于标准参考状态的俯仰角和翻滚角包括:
确定所述重力加速度测量值在所述空间直角坐标系各轴上的重力加速度分量;
根据所述重力加速度分量及以下公式确定所述俯仰角和所述翻滚角:
所述俯仰角p=arcsin(-ax);
所述翻滚角γ=arctan2(ay,az);
式中,ax为所述横轴上的重力加速度分量,ay为所述纵轴上的重力加速度分量,az为所述竖轴上的重力加速度分量。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重力传感器获取所述待测PCB板在稳定测量周期内,测得的重力加速度测量值包括:
通过所述重力传感器获取固定在所述检测装置上的所述待测PCB板,静止状态下测得的重力加速度测量值;或者,
通过所述重力传感器获取固定在所述检测装置上的所述待测PCB板,随所述检测装置匀速转动状态下任意一点的重力加速度测量值。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测得重力加速度测量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判断所述检测装置的水平状态;
所述判断所述检测装置的水平状态包括:
转动所述检测装置的动平台,使所述动平台带动所述PCB板转动预设测试角度,所述预设测试角度大于180度;
获取两个在同一直径线的位置点上重力加速度测量值;
判断两个重力加速度测量值差值是否在预设误差范围内;
如果两个重力加速度测量值差值未超出在预设误差范围,则检测装置水平状态合格;
如果两个重力加速度测量值差值超出在预设误差范围,对检测装置进行调整,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合格。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测得重力加速度测量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判断所述检测装置的水平状态;
所述判断所述检测装置的水平状态包括:
转动所述检测装置的动平台,使所述动平台带动PCB板转动预设测试角度,所述预设测试角度大于180度;
获取至少三个位置点的重力加速度测量值,三个所述位置点中至少有一个位置点与其他位置点处于同一直径线的不同侧;
判断任意两个重力加速度测量值差值是否在预设误差范围内;
如果任意两个重力加速度测量值差值未超出在预设误差范围,则检测装置水平状态合格;
如果任意两个重力加速度测量值差值超出在预设误差范围,对检测装置进行调整,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合格。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所述俯仰角和所述翻滚角是否超出最大允许偏角范围,生成检测结果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俯仰角或所述翻滚角超出所述最大允许偏角范围,突出显示所述判断结果以及标准参照图像,并生成缺陷提示信息;
如果所述俯仰角和所述翻滚角均未超出所述最大允许偏角范围,获取倾角等级范围;
判断所述俯仰角以及所述翻滚角是否超出所述倾角等级范围,生成等级判断结果;
根据所述等级判断结果,显示所述偏角判断结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俯仰角以及所述翻滚角是否超出所述倾角等级范围,生成等级判断结果的步骤中,所述等级判断结果包括调整结果和合格结果,并按照以下步骤显示所述偏角判断结果:
如果所述俯仰角或所述翻滚角超出所述倾角等级范围,生成调整结果;
根据所述调整结果以预设显示方式显示所述偏角判断结果,并将超出所述倾角等级范围的所述俯仰角或所述翻滚角,发送至所述PCB板内置的寄存器中;
如果所述俯仰角和所述翻滚角均未超出所述倾角等级范围,生成合格结果;
根据所述合格结果以预设显示方式显示偏角判断结果。
10.一种头戴设备PCB板水平缺陷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装置、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检测装置包括静平台和动平台以及设置在所述动平台上的夹具,所述夹具用于固定待测PCB板,使所述待测PCB板处于水平状态,所述动平台能相对静平台转动,用于带动所述待测PCB板转动预设角度;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接收所述待测PCB板内置重力传感器测得的所述待测PCB板在稳定测量周期内,测得的重力加速度测量值,所述稳定测量周期为待测PCB板在检测装置上处于水平状态所维持的时间;
根据所述重力加速度测量值确定标准参考状态,所述标准参考状态包括空间直角坐标系;
根据所述重力加速度测量值,确定所述待测PCB板相对于标准参考状态的俯仰角和翻滚角;
判断所述俯仰角和所述翻滚角是否超出最大允许偏角范围,生成检测结果。
CN201711015829.9A 2017-10-26 2017-10-26 头戴设备pcb板水平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77963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15829.9A CN107796386B (zh) 2017-10-26 2017-10-26 头戴设备pcb板水平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15829.9A CN107796386B (zh) 2017-10-26 2017-10-26 头戴设备pcb板水平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96386A true CN107796386A (zh) 2018-03-13
CN107796386B CN107796386B (zh) 2020-10-20

Family

ID=61547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15829.9A Active CN107796386B (zh) 2017-10-26 2017-10-26 头戴设备pcb板水平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9638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95441A (zh) * 2018-06-13 2019-12-20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瞄具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956105U (zh) * 2012-12-04 2013-05-29 保定供电公司 一种倾斜报警装置
CN103743396A (zh) * 2014-01-24 2014-04-23 上海新世纪机器人有限公司 姿态传感器安装偏置的校正方法
CN203892819U (zh) * 2014-05-14 2014-10-22 中国计量学院 一种具有自动调节水平功能的家电底座
EP2930467A1 (en) * 2014-04-11 2015-10-14 Airbus Defence and Space GmbH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nsing the inclination of a moving platform with respect to gravity
CN106405154A (zh) * 2016-08-23 2017-02-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传感器的自动校准方法及装置
CN106643445A (zh) * 2016-12-30 2017-05-10 亿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平整度测量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956105U (zh) * 2012-12-04 2013-05-29 保定供电公司 一种倾斜报警装置
CN103743396A (zh) * 2014-01-24 2014-04-23 上海新世纪机器人有限公司 姿态传感器安装偏置的校正方法
EP2930467A1 (en) * 2014-04-11 2015-10-14 Airbus Defence and Space GmbH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nsing the inclination of a moving platform with respect to gravity
CN203892819U (zh) * 2014-05-14 2014-10-22 中国计量学院 一种具有自动调节水平功能的家电底座
CN106405154A (zh) * 2016-08-23 2017-02-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传感器的自动校准方法及装置
CN106643445A (zh) * 2016-12-30 2017-05-10 亿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平整度测量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吉富 等: "重力传感器水平度测量仪原理分析", 《微计算机信息》 *
陈伟 等: "实时动态载波智能测量系统硬件平台架构", 《导航定位学报》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95441A (zh) * 2018-06-13 2019-12-20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瞄具
CN110595441B (zh) * 2018-06-13 2021-10-12 杭州海康微影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瞄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96386B (zh) 2020-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2340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itioning between interface modes in virtual and augmented reality applications
CN104613930B (zh) 一种测距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9813336A (zh) 惯性测量单元标定方法
JP4533651B2 (ja) 無線通信基地局アンテナの資源測定方法及びそのシステム
CN104755941B (zh) 用于使移动装置表面与传感器的坐标系统对准的方法
CN107396097B (zh) 一种虚拟现实设备的视差测试的方法和装置
CN109782225B (zh) 一种基站坐标的定位方法
CN107390155B (zh) 一种磁传感器校准装置和方法
CN109982038A (zh) 显示声源位置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06680827A (zh) 一种密闭空间中的定位系统以及相关方法和装置
CN109253868A (zh) 一种视场角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02455172A (zh) 镜头模组测量系统及其测量方法
CN109952490A (zh) 具有第三发射器的点布局系统
CN106595638A (zh) 基于光电跟踪技术的三轴气浮台姿态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07806860A (zh) 一种无人机航测拍照精确空间位置的方法
CN107796386A (zh) 头戴设备pcb板水平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7314761A (zh) 测量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697060B (zh) 一种地下洞室变形量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07941463B (zh) 头戴设备水平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
TWI402489B (zh) 利用電子裝置量測平面傾角的方法
CN205373710U (zh) 一种多用途平行线激光标线仪
JP7213115B2 (ja) 杭の施工管理方法、杭の施工管理システム、及び杭の施工管理システムを構成する携帯端末
CN106908010B (zh) 一种曲率测量方法及装置
US20150092187A1 (en) Photometric Apparatus And Measurement Control Program
EP3372955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dicating dire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