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94071A - 一种稳定焦炭质量的配煤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稳定焦炭质量的配煤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794071A CN107794071A CN201610789291.6A CN201610789291A CN107794071A CN 107794071 A CN107794071 A CN 107794071A CN 201610789291 A CN201610789291 A CN 201610789291A CN 107794071 A CN107794071 A CN 10779407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al
- coal blending
- blending
- analysis
- consist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B—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OF CARBONACEOUS MATERIALS FOR PRODUCTION OF GAS, COKE, TAR, OR SIMILAR MATERIALS
- C10B57/00—Other carbonising or coking processes; Features of 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processes in general
- C10B57/04—Other carbonising or coking processes; Features of 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processes in general using charges of special composi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ke Industry (AREA)
Abstract
一种稳定焦炭质量的配煤方法,将煤岩分析方法与传统配煤方法紧密结合,辅以小焦炉自主配煤炼焦实验,将测定出的所有数据进行详细比较,得出较为合理的配煤预案,最终确定的配煤预案投入大生产工业化应用。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利用本方法进行配煤方案制定,合理利用炼焦煤资源,优化配煤结构,有效降低配煤成本。2、避免配煤比例不合适导致焦炭质量波动情况的发生,并能够有效监督配煤准确度,确保焦炭质量稳定。3、使配煤过程和配煤质量监督更科学、更规范,可操作性更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炼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稳定焦炭质量的配煤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配煤方法单纯依靠洗精煤及配合煤工业分析及G、Y值指标制定配煤方案,不能对混煤质量加以监督控制;煤岩分析方法虽能够对混煤质量加以监督控制,但不能对煤中的灰分、硫分加以检测量化,而将煤岩分析方法与传统配煤方法紧密结合进行科学配煤、控制焦炭质量的研究,彰显各自的功效、摒弃各自的不足,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在焦化厂实际生产中,正在得到推广应用。通过煤岩分析监控日常生产配煤质量,在国内尚无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定焦炭质量的配煤方法,旨在将煤岩分析方法与传统配煤方法紧密结合进行科学配煤、稳控焦炭质量,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并结合生产实践经验总结出一套科学可靠的、规范的煤种选择、确定配煤比例以及配煤质量监督的方法,优化利用炼焦煤资源,降低配煤成本,稳定焦炭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稳定焦炭质量的配煤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1)对所使用的各种炼焦煤进行工业分析,G、Y值测定和煤岩分析,以及小焦炉单种煤自主炼焦实验;其中工业分析指标包括:水分、灰分、挥发分,G值为粘结指数,Y值为胶质层指数;对各煤种工业分析指标,G、Y值,最大镜质组反射率及分布图,焦炭质量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价,形成炼焦用煤技术评价数据库,对各煤种的合理使用提供基础数据,对新引进煤种或原使用煤种的最新批次按上述技术指标进行新的评价:对原有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动态更新;
2)根据炼焦用煤技术评价数据库中的各煤种基础数据,结合焦炭质量和配煤成本要求,确定配煤比例预案:在现有配煤比例基础上改变配煤品种或调整各煤种配煤比例,形成配煤比例预案;按照加合性原则进行配合煤工业分析及G、Y值预测,并绘制配煤最大镜质组反射率及分布图,制定理论配煤报告;
3)根据理论配煤报告,手工配制配煤试样,分别进行工业分析及G、Y值测定,以及绘制配煤最大镜质组反射率及分布图,将其结果与理论配煤方案进行甄选,制定小焦炉配煤实验报告;
甄选方法为:判断其镜质组反射率分布情况与理论配煤方案是否一致,若一致说明实际配煤情况与理论一致,可以进行下一步;若不一致,需分析原因,纠正问题,至一致为止;
4)根据小焦炉配煤实验报告,配制小焦炉实验用煤,分别进行工业分析及G、Y值测定,以及绘制配煤最大镜质组反射率及分布图,并与理论煤岩、手工配煤试样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判断三者是否一致,若一致说明实际配煤情况与理论一致,可以进行下一步;若不一致,需分析原因,纠正问题,至一致为止;然后进行小焦炉自主配煤炼焦实验,结合小焦炉炼焦得出的焦炭强度,对配煤预案进行最终确认,符合要求即投入工业化生产试验,不符合要求则重新调整配煤预案;
5)将上述方法最终确定的配煤预案投入大生产工业化应用,对实际的配合煤和焦炭质量进行跟踪,与预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完善预测模型,重新进行回归分析,修改预测模型。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利用本方法进行配煤方案制定,合理利用炼焦煤资源,优化配煤结构,有效降低配煤成本。
2、避免配煤比例不合适导致焦炭质量波动情况的发生,并能够有效监督配煤准确度,确保焦炭质量稳定。
3、使配煤过程和配煤质量监督更科学、更规范,可操作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稳定焦炭质量的配煤方法技术方案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稳定焦炭质量的配煤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1)对所使用的各种炼焦煤进行工业分析,G、Y值测定,煤岩分析,以及40kg小焦炉单种煤自主炼焦实验;对各煤种工业分析指标,G、Y值,最大镜质组反射率及分布图,焦炭质量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价,形成炼焦用煤技术评价数据库,对各煤种的合理使用提供基础数据,对新引进煤种或原使用煤种的最新批次按上述技术指标进行新的评价。
2)根据炼焦用煤技术评价数据库中的各煤种基础数据,结合焦炭质量和配煤成本要求,确定配煤比例预案:在现有配煤比例基础上改变配煤品种或调整各煤种配煤比例,形成配煤比例预案;按照加合性原则进行配合煤工业分析及G、Y值预测,并绘制配煤最大镜质组反射率及分布图,制定理论配煤报告。
根据若干配煤预案,利用单种煤进行理论配煤的测定,首先按照其工业分析,G、Y值的加合性进行计算,再使用最新测定的单种煤煤岩分析数据,利用煤岩分析设备测定理论配煤最大镜质组反射率及分布图,选择工业分析,G、Y值数据最佳及最大镜质组反射率分布图呈正态分布、平坦光滑的一组配煤预案予以初步认定,制定理论配煤报告。
3)根据理论配煤报告,手工配制配煤试样,分别进行工业分析及G、Y值测定,以及绘制配煤最大镜质组反射率及分布图,将其结果与理论配煤方案进行甄选,制定小焦炉配煤实验报告;
甄选方法为:判断其镜质组反射率分布情况与理论配煤方案是否一致,若一致说明实际配煤情况与理论一致,可以进行下一步;若不一致,需分析原因,纠正问题,至一致为止。
选取各单种煤300~500g,在105℃下烘干一小时,根据配煤预案分别称取各单种煤若干量,手工制成500g配合煤试样并搅拌均匀,首先取试样进行工业分析,G、Y值测定;然后过筛、破碎,重复过筛、破碎,直至全部通过1cm筛,再将配合煤试样搅拌均匀。按标准截取试样,制成煤砖。将煤砖打磨、抛光,然后上镜测定,制成手工配煤试样煤岩分布图,并与理论煤岩分布图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制定小焦炉配煤实验报告。
4)根据小焦炉配煤实验报告,配制小焦炉实验用煤,分别进行工业分析及G、Y值测定,以及绘制配煤最大镜质组反射率及分布图,并与理论煤岩、手工配煤试样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判断三者是否一致,若一致说明实际配煤情况与理论一致,可以进行下一步;若不一致,需分析原因,纠正问题,至一致为止;然后进行小焦炉自主配煤炼焦实验,结合小焦炉炼焦得出的焦炭强度,对配煤预案进行最终确认,符合要求即投入工业化生产试验,不符合要求则重新调整配煤预案。
取各单种煤若干量,按照选定配煤预案比例,制成配合煤约50kg,混合均匀,进行40kg小焦炉实验。首先将该煤样进行工业分析,G、Y值测定,然后进行煤岩分析测定,检测最大镜质组反射率及分布图。
将上述方法测定出的所有数据进行详细比较。用40kg小焦炉炼焦得出的焦炭强度,对配煤预案进行验证。一经确定,即可将此配煤预案投入大生产焦炉使用。
5)将上述方法最终确定的配煤预案投入大生产工业化应用,对实际的配合煤和焦炭质量进行跟踪,与预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完善预测模型,重新进行回归分析,修改预测模型。
经上述方法确定的配煤预案投入大生产配煤炼焦后,在下一配煤预案出台之前,每天取生产配合煤样,除了正常的工业分析检测外,还利用煤岩分析手段,测定其显微组成,制成配合煤煤岩分布图,与理论、手工、小焦炉的配合煤煤岩分布图进行比较,分析是否有变化,及时做出判断调整。同时,观察炼焦后期的焦炭质量数据,若焦炭质量发生波动变化,也要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焦炭质量稳定。
Claims (1)
1.一种稳定焦炭质量的配煤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如下:
1)对所使用的各种炼焦煤进行工业分析,G、Y值测定和煤岩分析,以及小焦炉单种煤自主炼焦实验;其中工业分析指标包括:水分、灰分、挥发分,G值为粘结指数,Y值为胶质层指数;对各煤种工业分析指标,G、Y值,最大镜质组反射率及分布图,焦炭质量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价,形成炼焦用煤技术评价数据库,对各煤种的合理使用提供基础数据,对新引进煤种或原使用煤种的最新批次按上述技术指标进行新的评价:对原有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动态更新;
2)根据炼焦用煤技术评价数据库中的各煤种基础数据,结合焦炭质量和配煤成本要求,确定配煤比例预案:在现有配煤比例基础上改变配煤品种或调整各煤种配煤比例,形成配煤比例预案;按照加合性原则进行配合煤工业分析及G、Y值预测,并绘制配煤最大镜质组反射率及分布图,制定理论配煤报告;
3)根据理论配煤报告,手工配制配煤试样,分别进行工业分析及G、Y值测定,以及绘制配煤最大镜质组反射率及分布图,将其结果与理论配煤方案进行甄选,制定小焦炉配煤实验报告;
甄选方法为:判断其镜质组反射率分布情况与理论配煤方案是否一致,若一致说明实际配煤情况与理论一致,可以进行下一步;若不一致,需分析原因,纠正问题,至一致为止;
4)根据小焦炉配煤实验报告,配制小焦炉实验用煤,分别进行工业分析及G、Y值测定,以及绘制配煤最大镜质组反射率及分布图,并与理论煤岩、手工配煤试样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判断三者是否一致,若一致说明实际配煤情况与理论一致,可以进行下一步;若不一致,需分析原因,纠正问题,至一致为止;然后进行小焦炉自主配煤炼焦实验,结合小焦炉炼焦得出的焦炭强度,对配煤预案进行最终确认,符合要求即投入工业化生产试验,不符合要求则重新调整配煤预案;
5)将上述方法最终确定的配煤预案投入大生产工业化应用,对实际的配合煤和焦炭质量进行跟踪,与预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完善预测模型,重新进行回归分析,修改预测模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789291.6A CN107794071B (zh) | 2016-08-31 | 2016-08-31 | 一种稳定焦炭质量的配煤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789291.6A CN107794071B (zh) | 2016-08-31 | 2016-08-31 | 一种稳定焦炭质量的配煤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794071A true CN107794071A (zh) | 2018-03-13 |
CN107794071B CN107794071B (zh) | 2020-06-23 |
Family
ID=61529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789291.6A Active CN107794071B (zh) | 2016-08-31 | 2016-08-31 | 一种稳定焦炭质量的配煤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794071B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05974A (zh) * | 2019-06-14 | 2019-08-09 | 湖南千盟智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炼焦配煤智能控制系统 |
CN110702873A (zh) * | 2019-09-23 | 2020-01-17 | 青岛特殊钢铁有限公司 | 一种判定喷吹粒煤在磨机中出粉量高低的方法 |
CN111647416A (zh) * | 2020-06-16 | 2020-09-11 | 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配合煤镜质组反射率分布的配煤方法 |
CN112521965A (zh) * | 2020-12-22 | 2021-03-19 | 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快速配煤方法 |
CN114660261A (zh) * | 2022-03-28 | 2022-06-24 |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 采用焦炭微观结构检测分析确定低成本配煤比例的方法 |
CN114841460A (zh) * | 2022-05-19 | 2022-08-02 | 安徽工业大学 | 基于机器学习的焦炭质量预测方法及系统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97205A (zh) * | 2006-06-30 | 2008-01-02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焦炭光学组织中各向异性的自动检测方法 |
US20100139287A1 (en) * | 2008-09-05 | 2010-06-10 | Kramer Robert A | Multipurpose coke plant for synthetic fuel production |
JP5835075B2 (ja) * | 2012-04-13 | 2015-12-24 | 新日鐵住金株式会社 | 膨張圧の推定方法 |
CN105316017A (zh) * | 2014-06-09 | 2016-02-10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以炼焦用煤镜质组反射率为主要指标的煤岩配煤方法 |
-
2016
- 2016-08-31 CN CN201610789291.6A patent/CN10779407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97205A (zh) * | 2006-06-30 | 2008-01-02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焦炭光学组织中各向异性的自动检测方法 |
US20100139287A1 (en) * | 2008-09-05 | 2010-06-10 | Kramer Robert A | Multipurpose coke plant for synthetic fuel production |
JP5835075B2 (ja) * | 2012-04-13 | 2015-12-24 | 新日鐵住金株式会社 | 膨張圧の推定方法 |
CN105316017A (zh) * | 2014-06-09 | 2016-02-10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以炼焦用煤镜质组反射率为主要指标的煤岩配煤方法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05974A (zh) * | 2019-06-14 | 2019-08-09 | 湖南千盟智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炼焦配煤智能控制系统 |
CN110702873A (zh) * | 2019-09-23 | 2020-01-17 | 青岛特殊钢铁有限公司 | 一种判定喷吹粒煤在磨机中出粉量高低的方法 |
CN111647416A (zh) * | 2020-06-16 | 2020-09-11 | 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配合煤镜质组反射率分布的配煤方法 |
CN112521965A (zh) * | 2020-12-22 | 2021-03-19 | 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快速配煤方法 |
CN114660261A (zh) * | 2022-03-28 | 2022-06-24 |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 采用焦炭微观结构检测分析确定低成本配煤比例的方法 |
CN114841460A (zh) * | 2022-05-19 | 2022-08-02 | 安徽工业大学 | 基于机器学习的焦炭质量预测方法及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794071B (zh) | 2020-06-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794071A (zh) | 一种稳定焦炭质量的配煤方法 | |
CN104175401B (zh) | 一种混凝土搅拌站配合比动态调整系统 | |
CN105316017B (zh) | 一种以炼焦用煤镜质组反射率为主要指标的煤岩配煤方法 | |
CN105062531B (zh) | 炼焦原料应用性分类和综合质量评价及其指导配煤方法 | |
CN103940973B (zh) | 一种炼焦煤质量量化评价方法 | |
CN102559227B (zh) | 利用基氏流动度指标进行配煤炼焦的方法 | |
CN202486576U (zh) | 水泥生料配料控制装置 | |
CN102890144B (zh) | 煤岩镜质组全反射率非线性优化配煤预测焦炭质量的方法 | |
CN102816577B (zh) | 一种适用于捣固炼焦的煤岩配煤方法 | |
CN104164246B (zh) | 一种适合顶装焦炉的配煤专家系统 | |
CN104449778A (zh) | 一种综合运用煤岩指标进行煤源开发的方法 | |
CN103263069B (zh) | 一种表征叶丝、膨胀丝和梗丝掺配均匀性的方法 | |
CN106383934A (zh) | 一种焦炭质量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和炼焦配煤方法 | |
CN106746946B (zh) | 一种优化充填料配比的方法 | |
CN105241905B (zh) | 一种石灰石中常规元素的检测方法 | |
CN102175710A (zh) | 一种煤焦油产率预测方法 | |
CN102492449B (zh) | 一种挥发份不大于32%的肥煤的配煤方法 | |
KR102299553B1 (ko) | 코크스 냉간강도 예측방법 | |
CN115044722B (zh) | 一种喷煤精准配煤方法 | |
CN107525882A (zh) | 一种预测焦炭硫分的方法 | |
CN103450916B (zh) | 一种诊断焦炭质量波动原因的方法 | |
CN206778372U (zh) | 一种煅烧焦配料装置 | |
CN115631819A (zh) | 一种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全过程动态设计方法 | |
CN105713632A (zh) | 一种以肥煤为主的配煤方法 | |
CN107133718B (zh) | 固体类大宗矿产资源商品的抽样制样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