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91892A - 乘员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乘员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91892A
CN107791892A CN201710571595.XA CN201710571595A CN107791892A CN 107791892 A CN107791892 A CN 107791892A CN 201710571595 A CN201710571595 A CN 201710571595A CN 107791892 A CN107791892 A CN 1077918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ng element
seat
element group
occupant
detec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7159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91892B (zh
Inventor
斋藤明久
大塚千之
西村洋祐
桥本耕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7918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918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918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918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02Seats provided with an occupancy detection means mounted therein or there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22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 B60N2/024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with logic circuits
    • B60N2/0268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with logic circuits using sensors or detectors for adapting the seat or seat part, e.g. to the position of an occupa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1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48Control systems, alarms, or interlock systems, for the correct application of the belt or harn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48Control systems, alarms, or interlock systems, for the correct application of the belt or harness
    • B60R2022/4808Sensing means arrangements therefor
    • B60R2022/4858Sensing means arrangements therefor for sensing pressure on sea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乘员检测装置,其能够抑制乘员的就座位置和就座姿态造成的影响,防止误检测。乘员检测装置(20)被设置于座椅(10),并具有多个检测元件(21~28)来检测座椅(10)上的乘员,乘员检测装置(20)具有:第1检测元件组(31),其将表示检测到乘员的检测结果输出给作为驱动座椅(10)的第1装置(41)的座椅升降装置(41A);和第2检测元件组(32),其将表示检测到乘员的检测结果输出给作为与第1装置(41)不同的作为第2装置(42)的安全带提醒装置(42A),第1检测元件组(31)在座椅(10)的就座面(11a)上,被配置在比第2检测元件组(32)更大的范围内。

Description

乘员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乘员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已知一种用于检测座椅上的乘员的乘员检测装置。
专利文献1的乘员检测装置设置多个检测元件来使检测精度提高。在专利文献1中,具有多个检测元件的传感器单元相对于座椅中心左右设置为一对,且被配置成一排,并且在前后方向上设置有多对传感器单元。这样的乘员检测装置构成为,一个检测元件开启不会判定为乘员的就座状态,而通过多个检测元件成为开启状态来判定为就座状态。
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将不同的传感器单元的检测元件彼此成对串联连接,多个检测元件成为开启状态来判定为就座状态。高精度地检测乘员的就座位置,来控制安全气囊的动作。
另外,例如,在将座椅从车厢的容纳位置移动至车外的乘降位置的所谓的座椅升降装置等、驱动座椅的装置中,有时期望在乘员就座的状态下使座椅缓缓地动作,在乘员不在的状态下使座椅快速地动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9-189555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通过多个检测元件成为开启状态来判定为就座状态,因此,当乘员没有就座于被预先设定的位置时,或乘员的就座姿态不端正时,有时会误检测为乘员不在的状态。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乘员检测装置,以能够抑制乘员的就座位置和就座姿态造成的影响,防止误检测。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所涉及的乘员检测装置(例如实施方式的乘员检测装置20)被设置于座椅(例如实施方式的座椅10),并具有多个检测元件(例如实施方式的检测元件21~28)来检测所述座椅上的乘员,所述乘员检测装置具有:第1检测元件组(例如实施方式的第1检测元件组31),其将表示检测到所述乘员的检测结果输出给用于驱动所述座椅的第1装置(例如实施方式的第1装置41和座椅升降装置41A);和第2检测元件组(例如实施方式的第2检测元件组32),其将表示检测到所述乘员的检测结果输出给与所述第1装置不同的第2装置(例如实施方式的第2装置42和安全带提醒装置42A),所述第1检测元件组在所述座椅的就座面(例如实施方式的就座面11a)上,被配置在比所述第2检测元件组更大的范围内。
另外,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所涉及的乘员检测装置中,被配置于所述就座面的所述第1检测元件组的所述检测元件中包括:被配置于比所述第2检测元件组更靠前方的检测元件、和被配置于比所述第2检测元件组更靠后方的检测元件。
另外,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所涉及的乘员检测装置中,构成所述第1检测元件组的多个所述检测元件、和构成所述第2检测元件组的多个所述检测元件隔着所述座椅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线(例如实施方式的中心线O)而被配置于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1检测元件组构成为:通过构成所述第1检测元件组的多个所述检测元件中有一个检测元件检测到所述乘员来输出表示检测到所述乘员的检测结果,所述第2检测元件组构成为:通过构成所述第2检测元件组的多个所述检测元件中、有隔着所述中心线而被配置于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的一个所述检测元件、和隔着所述中心线而被配置于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的其他的检测元件检测到所述乘员来输出表示检测到所述乘员的检测结果。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所涉及的乘员检测装置,由于第1检测元件组被配置在比第2检测元件组更大的范围内,因此,在乘员没有就座于被预先设定的规定位置时或乘员的就座姿态不端正时,第1检测元件组也能够在比第2检测元件组更大的范围内容易地检测到乘员。据此,乘员检测装置能够以较高的灵敏度检测到乘员就座于座椅上的情况,因此,能够恰当地适用于例如座椅升降装置等、驱动座椅的装置。
另外,由于第2检测元件组被配置于比第1检测元件组更窄的范围内,因此,能够检测到乘员就座于被预先设定的规定位置的情况。因此,能够恰当地适用于例如安全带提醒装置等、以保护就座于座椅上的乘员为目的的装置。
这样,根据本发明的乘员检测装置,能够抑制乘员的就座位置或就座姿态造成的影响,防止乘员检测装置的误检测。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所涉及的乘员检测装置,由于就座面的第1检测元件组中的检测元件被配置于第2检测元件组的前方和后方,因此,在乘员以使臀部接触就座面的较浅位置的异常姿态、或悬起脚部使臀部接触就座面的较深位置的异常姿态就座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乘员检测装置的误检测。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所涉及的乘员检测装置,第1检测元件组构成为,通过构成该第1检测元件组的多个检测元件中有一个检测元件检测到乘员来输出表示检测到所述乘员的检测结果,因此,第1检测元件组能够容易地检测到乘员。据此,乘员检测装置能够以较好的灵敏度检测到乘员就座于座椅上的情况,因此,能够恰当地适用于例如座椅升降装置等、驱动座椅的装置。
另外,第2检测元件组构成为:通过构成该第2检测元件组的多个检测元件中、有隔着中心线而被配置于(座椅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的一个检测元件、和隔着中心线而被配置于(座椅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的其他的检测元件检测到乘员来输出检测结果,因此,第2检测元件组能够检测到乘员就座于被预先设定的规定位置的情况。因此,能够恰当地适用于例如安全带提醒装置等、以保护就座于座椅上的乘员为目的的装置。
这样,根据本发明的乘员检测装置,能够抑制乘员的就座位置或就座姿态造成的影响,防止乘员检测装置的误检测。
附图说明
图1是安装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乘员检测装置的座椅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乘员检测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乘员检测装置的电路图,图3(a)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1检测元件组的电路图,图3(b)是表示第2检测元件组的电路图。
图4(a)~图4(e)是对安装了实施方式的乘员检测装置的座椅升降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座椅;11a:就座面;20:乘员检测装置;21~28:检测元件;31:第1检测元件组;32:第2检测元件组;41:第1装置;42:第2装置;O:中心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是在座垫上安装乘员检测装置的例子。下面的说明中的前后上下左右方向,在没有特别记载时,与车辆中的前后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另外,图中,箭头FR表示前方,箭头RH表示从驾驶员来看的右侧。
图1是安装有乘员检测装置的座椅的俯视图,图2是表示乘员检测装置的俯视图。
如图1所示,座椅10为搭载于车辆的车辆用座椅,具有座垫11和椅背12。乘员检测装置20用于检测就座于座椅10上的乘员,被安装于座垫11的就座面11a。
如图2所示,乘员检测装置20具有多个检测元件21~28。多个检测元件21~28通过配线29连接。乘员检测装置20的多个检测元件21~28和配线29的电路整体被支承、一体化于例如由树脂等绝缘材料形成的可挠性片材。
第1线束部35A和第2线束部35B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连接于乘员检测装置20的端子部。
多个检测元件21~28中的、构成第1检测元件组31的检测元件21~24通过第1线束部35A和第1控制部40A同作为第1装置41的座椅升降装置41A电连接。
多个检测元件21~28中的、构成第2检测元件组32的检测元件25~28通过第2线束部35B和第2控制部40B同作为第2装置42的安全带提醒装置42A电连接。
作为第1装置41的座椅升降装置41A为使座椅10从车厢的容纳位置移动至车外的乘降位置的装置。座椅升降装置41A以使座垫和椅背的位置、角度、朝向等变化的方式来驱动座椅10。作为第1装置41的座椅升降装置41A被第1控制部40A控制。
作为第2装置42的安全带提醒装置42A为催促乘员系好安全带的装置。安全带提醒装置42A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且就座于座椅10的乘员没有系好安全带时,通过例如显示、语音、振动等进行警报。作为第2装置42的安全带提醒装置42A被第2控制部40B控制。
乘员检测装置20的多个检测元件21~28具有第1检测元件组31和第2检测元件组32,其中,所述第1检测元件组31具有该多个检测元件21~28的一部分的4个检测元件21~24,所述第2检测元件组32具有另外的4个检测元件25~28。
构成第1检测元件组31的多个检测元件21~24以及构成第2检测元件组32的多个检测元件25~28分别隔着座椅10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心线O而被配置于宽度方向上的两侧。
第1检测元件组31的电路以向作为第1装置41的座椅升降装置41A输出表示检测到乘员的检测结果的方式构成。第1检测元件组31检测在座椅10上是否存在乘员,并将表示检测到乘员的检测结果输出给座椅升降装置41A。
在此,作为第1装置41的座椅升降装置41A被设定为:当被输入由第1检测元件组31检测到的表示有乘员的检测结果时,变更座椅10的驱动状态。具体而言,座椅升降装置41A由第1控制部40A进行控制,以使得在第1检测元件组31检测到乘员并输出上述检测结果时,与没有乘员就座的情况相比,座椅10的驱动速度变慢。另外,座椅升降装置41A由第1控制部40A进行控制,以使得在第1检测元件组31没有检测到乘员而没有输出检测结果时,与乘员就座的情况相比,座椅10的驱动速度变快。
第2检测元件组32的电路以向作为第2装置42的安全带提醒装置42A输出表示检测到乘员的检测结果的方式构成。第2检测元件组32检测在座椅10上是否存在乘员,并将表示检测到乘员的检测结果输出给安全带提醒装置42A。
第1检测元件组31和第2检测元件组32按照作为第1装置41的座椅升降装置41A和作为第2装置42的安全带提醒装置42A的目的不同,来对配置和电路进行调整。
具体而言,在配置于就座面的第2检测元件组32中的4个检测元件25~28的外周侧,配置第1检测元件组31中的4个检测元件21~24。
例如,在高龄的乘员或身体有障碍的乘员的情况下,存在无法就坐于由乘员检测装置20预先假定的规定位置的情况、或不得不成为与假定的就座姿态相比极端异常的就座姿态的情况。因此,通过将第1检测元件组31配置于第2检测元件组32的外周侧,能够在比第2检测元件组32更大的范围内,由第1检测元件组31检测到乘员。
尤其是,第1检测元件组31具有被配置在比第2检测元件组32更靠前方的检测元件22、24和被配置在比第2检测元件组32更靠后方的检测元件21、23。据此,在乘员以使臀部接触就座面11a的较浅位置的异常姿态、或悬起脚部使臀部接触就座面11a的较深位置的异常姿态就座的情况下,第1检测元件组31也能够防止乘员检测装置20的误检测。
图3是乘员检测装置的电路图,图3(a)是表示第1检测元件组的电路图,图3(b)是表示第2检测元件组的电路图。
如图3(a)和图3(b)所示,由第1检测元件组31构成的检测电路与由第2检测元件组32构成的检测电路在电路构成上不同。
如图3(a)所示,第1检测元件组31中,座椅10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的检测元件21、22与座椅10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的检测元件23、24隔着中心线O以并联的方式电连接。
第1检测元件组31构成为:通过构成该第1检测元件组31的多个检测元件21~24中有任一个检测元件成为ON(打开)状态而检测到乘员,来输出表示检测到乘员的检测结果。据此,乘员检测装置20能够以良好的灵敏度检测到乘员就座于座椅10上的情况。
与此相对,如图3(b)所示,在第2检测元件组32中,座椅10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的检测元件25、26与座椅10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的检测元件27、28隔着中心线O以串联的方式电连接。
第2检测元件组32构成为:通过构成第2检测元件组32的多个检测元件25~28中、有隔着中心线O而配置于座椅10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的一个检测元件(检测元件25和检测元件26中的至少任意一个)与隔着中心线O而配置于座椅10的宽度方向的另方侧的其他的检测元件(检测元件27和检测元件28中的至少任意一个)成为ON(开启)状态而检测到乘员,来输出表示检测到乘员的检测结果。据此,乘员检测装置20能够检测到乘员就座于被预先设定的规定位置的情况。
图4(a)~图4(e)是对安装有本实施方式的乘员检测装置的座椅升降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局部立体图。
乘员为了乘坐车辆而通过驱动座椅升降装置41A使座椅10进行动作,来将座椅10配置在乘车位置。
具体而言,如图4(a)所示,座椅升降装置41A首先通过滑动机构15使座椅10向后方滑动来解除锁定,之后,使座椅10向前方滑动。接着,如图4(b)所示,座椅升降装置41A通过旋转机构16使座椅10旋转。接着,如图4(c)所示,座椅升降装置41A进一步使座椅10旋转,且向前方滑动。接着,如图4(d)所示,座椅升降装置41A通过座椅角度调节机构17使椅背12后倾,并且通过外滑动机构18使座椅10向车外侧滑动。而且,如图4(e)所示,座椅升降装置41A通过升降滑动机构19使座垫11下降至便于乘员乘降的高度,并通过座椅角度调节机构17使椅背12和座垫11前倾。
在该状态下乘员就座于座椅10。而且,乘员保持就座状态,通过使上述各动作以相反顺序动作,来完成乘车。
此时,座椅升降装置41A由第1控制部40A进行控制,以使得在第1检测元件组31检测到乘员并输出其检测结果时,与乘员没有就座的情况相比,座椅10的驱动速度变慢。另外,座椅升降装置41A由第1控制部40A进行控制,以使得在第1检测元件组31没有检测到乘员而没有输出检测结果时,与乘员就座的情况相比较,座椅10的驱动速度变快。其结果,乘员进行乘降时,由于在没有乘员就座于座椅10时能够大幅缩短座椅10的移动时间,因此能够提高座椅升降装置41A的操作性。
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第1检测元件组31被配置在比第2检测元件组32更大的范围内,因此,在乘员没有就座于被预先设定的规定位置时或乘员的就座姿态不端正时,第1检测元件组31也能够在比第2检测元件组32更大的范围内容易地检测到乘员。据此,乘员检测装置20能够以较高的灵敏度检测到乘员就座于座椅10上的情况,因此,乘员检测装置20能够恰当地适用于例如座椅升降装置41A等、驱动座椅的装置。
另外,由于第2检测元件组32被配置于比第1检测元件组31窄的范围内,因此,能够检测到乘员就座于被预先设定的规定位置的情况。因此,能够恰当地适用于例如安全带提醒装置42A等、以保护就座于座椅上的乘员为目的的装置。
这样,根据本发明的乘员检测装置20,能够抑制乘员的就座位置或就座姿态造成的影响,防止乘员检测装置20的误检测。
另外,由于就座面11a的第1检测元件组31中的检测元件21~24被配置于第2检测元件组的前方和后方,因此,在乘员以使臀部接触就座面的较浅位置的异常姿态或悬起脚部使臀部接触就座面的较深位置的异常姿态就座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乘员检测装置的误检测。
另外,第1检测元件组31构成为:通过构成该第1检测元件组31的多个检测元件21~24中有一个检测元件检测到乘员来输出检测结果,因此,第1检测元件组31能够容易地检测到乘员。据此,乘员检测装置能够以较好的灵敏度检测到乘员就座于座椅10上的情况,因此,能够恰当地适用于例如座椅升降装置41A等、驱动座椅的装置。
另外,第2检测元件组32构成为:通过构成该第2检测元件组32的多个检测元件25~28中、有隔着中心线O而配置于(座椅10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的一个检测元件(检测元件25和检测元件26中的至少任意一个)与隔着中心线O而配置于(座椅10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其他检测元件(检测元件27和检测元件28中的至少任意一个)检测到乘员来输出检测结果,因此,第2检测元件组32能够检测到乘员就座于被预先设定的规定位置。因此,能够恰当地适用于例如安全带提醒装置42A等、以保护就座于座椅10上的乘员为目的的装置。
这样,根据本发明的乘员检测装置20,能够抑制乘员的就座位置或就座姿态造成的影响,防止乘员检测装置20的误检测。
另外,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还包含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的各种变形。
在上述的本实施方式中,第1检测元件组31和第2检测元件组32分别由检测元件21~28中的4个构成,但检测元件的数量没有特别的限定。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第2检测元件组32中,将被配置在彼此分离位置的2个检测元件串联连接,但也可作适当变更。例如,也可将被配置在彼此分离位置的3个以上的检测元件串联连接。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第1装置41,以座椅升降装置41A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局限于此。第1装置41也可以是以使座垫、椅背的位置、角度、朝向等变化的方式驱动座椅10的装置,例如,电动可调座椅装置、记忆座椅装置等。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第2装置42,以安全带的安全带提醒装置42A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局限于此。第2装置42也可以是安全气囊的控制装置等。
除此之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和精神的范围内,可以适当地将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结构要素替换成众所周知的结构要素。

Claims (3)

1.一种乘员检测装置,其设置于座椅,并具有多个检测元件来检测所述座椅上的乘员,其特征在于,
所述乘员检测装置具有:第1检测元件组,其将表示检测到所述乘员的检测结果输出给用于驱动所述座椅的第1装置;和
第2检测元件组,其将表示检测到所述乘员的检测结果输出给与所述第1装置不同的第2装置,
所述第1检测元件组在所述座椅的就座面上,被配置在比所述第2检测元件组更大的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被配置于所述就座面的所述第1检测元件组的所述检测元件中包括:被配置于比所述第2检测元件组更靠前方的检测元件、和被配置于比所述第2检测元件组更靠后方的检测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乘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第1检测元件组的多个所述检测元件、以及构成所述第2检测元件组的多个所述检测元件以隔着所述座椅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线的方式被配置于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两侧,
所述第1检测元件组构成为:通过构成所述第1检测元件组的多个所述检测元件中有一个检测元件检测到所述乘员,来输出表示检测到所述乘员的检测结果,
所述第2检测元件组构成为:通过构成所述第2检测元件组的多个所述检测元件中、有隔着所述中心线配置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的一个所述检测元件和隔着所述中心线配置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的其他的所述检测元件检测到所述乘员,来输出表示检测到所述乘员的检测结果。
CN201710571595.XA 2016-09-02 2017-07-13 乘员检测装置 Active CN1077918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72040 2016-09-02
JP2016172040A JP6393941B2 (ja) 2016-09-02 2016-09-02 乗員検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91892A true CN107791892A (zh) 2018-03-13
CN107791892B CN107791892B (zh) 2020-06-19

Family

ID=61530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71595.XA Active CN107791892B (zh) 2016-09-02 2017-07-13 乘员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393941B2 (zh)
CN (1) CN10779189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67782A (zh) * 2019-03-06 2020-09-1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移动体和移动系统
TWI803973B (zh) * 2021-09-13 2023-06-01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電動座椅之通用測試電路板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78507A (ja) * 1992-04-01 1993-10-26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シート
US20040174004A1 (en) * 2003-03-07 2004-09-09 Autoliv Asp, Inc. Electronic seat occupant classification system
JP2007161010A (ja) * 2005-12-12 2007-06-28 Autech Japan Inc 車両用シートの駆動速度制御装置
CN101339854A (zh) * 2003-05-20 2009-01-07 株式会社藤仓 着座检测开关
CN101795902A (zh) * 2007-08-10 2010-08-04 Trw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座椅占用检测单元
JP2012111277A (ja) * 2010-11-22 2012-06-14 Denso Corp 車両用シート制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89555A (ja) * 2008-02-14 2009-08-27 Aisin Seiki Co Ltd シートセンサ
JP5520012B2 (ja) * 2009-11-17 2014-06-11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着座センサ
JP5930682B2 (ja) * 2011-11-30 2016-06-08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座席装置
JP2015024785A (ja) * 2013-07-29 2015-02-05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シート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78507A (ja) * 1992-04-01 1993-10-26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シート
US20040174004A1 (en) * 2003-03-07 2004-09-09 Autoliv Asp, Inc. Electronic seat occupant classification system
CN101339854A (zh) * 2003-05-20 2009-01-07 株式会社藤仓 着座检测开关
JP2007161010A (ja) * 2005-12-12 2007-06-28 Autech Japan Inc 車両用シートの駆動速度制御装置
CN101795902A (zh) * 2007-08-10 2010-08-04 Trw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座椅占用检测单元
JP2012111277A (ja) * 2010-11-22 2012-06-14 Denso Corp 車両用シート制御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67782A (zh) * 2019-03-06 2020-09-1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移动体和移动系统
CN111667782B (zh) * 2019-03-06 2022-10-2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移动体和移动系统
TWI803973B (zh) * 2021-09-13 2023-06-01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電動座椅之通用測試電路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91892B (zh) 2020-06-19
JP6393941B2 (ja) 2018-09-26
JP2018034760A (ja) 2018-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ohman et al. Kinematics and shoulder belt position of child rear seat passengers during vehicle maneuvers
CN104507762B (zh) 用于操控机动车的闭锁元件组件的方法
US20150360643A1 (en) Occupant sensing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
CN107791892A (zh) 乘员检测装置
US20060267321A1 (en) On-board vehicle seat capacitive force sensing device and method
JP6772786B2 (ja) 乗員検知装置および乗員検知プログラム
CN102424027B (zh) 基于乘坐印迹的乘客类型及坐姿识别装置及方法
DE102013216454A1 (de) Verfahren und System zum Messen der Kopfposition eines Fahrers
US849987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lassifying a vehicle occupant
ATE363417T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erkennen eines rückwärts gerichteten kindersitzes
CN103863234B (zh) 车辆乘员保护系统
US20130234736A1 (en) Occupant detection device
CN202956124U (zh) 一种乘员分类传感器及应用其的乘员检测系统
CN206528346U (zh) 一种汽车安全启动装置
US9592781B2 (en) Seatbelt tension sensor plate
Kang et al. Motion responses by occupants in out-of-seat positions during autonomous emergency braking
CN110171383A (zh) 一种汽车安全气囊的多级控制系统及方法
Tylko et al. Responses of the Hybrid III 5th female and 10-year-old ATD seated in the rear seats of passenger vehicles in frontal crash tests
US10640008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ehicle seat occupancy detection
CN107791985A (zh) 乘员分类以及提供在机动车中安全装置的乘员分类的方法
CN106033028A (zh) 汽车碰撞测试中假人的设置方法
Tylko et al. Comparative performance of rear facing child restraint systems on the CMVSS 213 bench and vehicle seats
Menon et al. Misuse study of LATCH attachment: a series of frontal sled tests
Edwards et al. Sensitivity of Established and Alternative Rear Occupant Thoracic Injury Metrics to Seat Belt Design Variables in Frontal Impacts
Raymond et al. Forensic determination of seat belt usage in automotive collisions: Development of a diagnostic too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