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88675A - 多功能旅行包及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旅行包及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88675A
CN107788675A CN201711243750.1A CN201711243750A CN107788675A CN 107788675 A CN107788675 A CN 107788675A CN 201711243750 A CN201711243750 A CN 201711243750A CN 107788675 A CN107788675 A CN 1077886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lamellar body
endoporus
interior
elastomeric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4375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海桦
夏瑞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amming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ammi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amming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ammi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24375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88675A/zh
Publication of CN1077886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886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FTRAVELLING OR CAMP EQUIPMENT: SACKS OR PACKS CARRIED ON THE BODY
    • A45F3/00Travelling or camp articles; Sacks or packs carried on the body
    • A45F3/04Sacks or packs carried on the body by means of two straps passing over the two should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3/00Details; Accessories
    • A45C13/02Interior fittings; Means, e.g. inserts, for holding and packing artic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3/00Details; Accessories
    • A45C13/10Arrangement of fasteners
    • A45C13/1023Arrangement of fasteners with elongated profiles fastened by sliders
    • A45C13/103Arrangement of zip-fasten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3/00Details; Accessories
    • A45C13/10Arrangement of fasteners
    • A45C13/12Arrangement of fasteners of press-button or turn-button fasteners
    • A45C13/123Arrangement of fasteners of press-button or turn-button fasteners of press-butt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FTRAVELLING OR CAMP EQUIPMENT: SACKS OR PACKS CARRIED ON THE BODY
    • A45F3/00Travelling or camp articles; Sacks or packs carried on the body
    • A45F3/14Carrying-straps; Pack-carrying harnesses

Landscapes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旅行包及使用方法,尤其涉及多功能旅行包及使用方法。多功能旅行包,包括外片体,所述外片体的中间部位设置有3个孔,分别为第一孔、第二孔和第三孔;若干内片体,所述内片体的中间部位设置有3个孔,分别为第一内孔、第二内孔和第三内孔;所述内片体上设置有若干用以放置物件的袋体;和将所述外片体和内片体连接起来的弹性带体,所述弹性带体穿过第一孔、第二孔、第三孔、第一内孔、第二内孔和第三内孔。本发明采用柔性带体来固定内片体和外片体,区别于传统旅行包通过拉链封锁包体的结构,结构设计简单,方便生产;内片体可拆卸,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且使用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或工作习惯自行增减内片体的数量;并且本发明取放物件方便快捷。

Description

多功能旅行包及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旅行包及使用方法,尤其涉及多功能旅行包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为满足人们不同生活或工作需要不同类型包的要求,现在的市场上有各式各样的包。根据使用形态或造型的不同,大致可分为有肩带的背包,如书包或运动背包;有手提带的手提包,例如公文版或购物包;没有肩带和手提带的手拿包,例如零钱包或化妆包等。
但是过多不同种类的包也给使用者带来困扰,特别是在旅行中,若使用者需要携带或容置不同的物件,就必须要准备并携带数个不同的包,使得包在使用上的便利性也相对降低。为满足旅行的功能性需求,设计制作包的厂商通常设计制造双肩包,一般来说,这种双肩包体积比较大,多为帆布面料为主,款式比较中性,难以满足女性使用者爱美、爱拍照及讲究与服装的搭配,并且小巧轻便的需求;双肩包虽然功能齐全,却取放物件不方便,而一般的斜挎小包,功能单一,难以实现旅行中常备物件的定位放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多功能旅行包。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多功能旅行包,包括外片体,所述外片体的中间部位设置有3个孔,分别为第一孔、第二孔和第三孔;
若干内片体,所述内片体的中间部位设置有3个孔,分别为第一内孔、第二内孔和第三内孔;所述内片体上设置有若干用以放置物件的袋体;
和将所述外片体和内片体连接起来的弹性带体,所述弹性带体穿过第一孔、第二孔、第三孔、第一内孔、第二内孔和第三内孔。
多功能旅行包使用方法,
步骤一:选取若干内片体,并将外片体与若干内片体叠放整齐;
步骤二:弹性带体穿过第一孔、第二孔、第三孔、第一内孔、第二内孔和第三内孔,并且弹性带体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孔和第三孔处;将弹性带体的两端分别打结,并且打结点位于外片体外侧;将弹性带体的中间部分在靠近第二孔处打结形成小带体,并且打结点位于外片体外侧;
步骤三:在打开该多功能旅行包时,小带体位于外片体的外侧;在关闭该多功能旅行包时,小带体缠绕外片体。
本发明结构设计简单,方便生产;内片体可拆卸,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且使用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或工作习惯自行增减内片体的数量;并且本发明取放物件方便快捷。
优选的,所述外片体的中间部位还设置有第四孔和第五孔,所述弹性带体穿过所述第四孔和第五孔。该设计可以使得弹性带体更好的固定内片体和外片体。
更优选的,该多功能旅行包还包括手提带,所述手提带穿过所述第四孔和第五孔。该设计方便该多功能旅行包的提携。
多功能旅行包使用方法,
步骤一:选取若干所述内片体,并将所述外片体与若干内片体叠放整齐;
步骤二:所述弹性带体穿过第所述四孔、第一孔、第二孔、第三孔、第一内孔、第二内孔、第三内孔和第五孔,并且所述弹性带体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第四孔和第五孔处;将所述弹性带体的两端分别打结,并且打结点位于所述外片体内侧;
步骤三:所述手提带穿过所述第四孔、小带体和第五孔,所述手提带的两端分别打结;
步骤四:在打开该多功能旅行包时,所述小带体位于所述外片体的外侧;在关闭该多功能旅行包时,所述小带体缠绕所述外片体。
优选的,所述内片体上设置有半开放式的第一贴袋。
优选的,所述内片体上设置有带拉链的第二贴袋。
优选的,所述内片体上设置有一侧开口的第三贴袋。
优选的,所述内片体上设置有带有摁扣的第四贴袋。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效果:
1、本发明采用柔性带体来固定内片体和外片体,区别于传统旅行包通过拉链封锁包体的结构,结构设计简单,方便生产;本发明的手提带可拆卸,本发明既能用作斜挎包,又能用作手拿包,还又能用作化妆包;
2、本发明内片体可拆卸,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且使用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或工作习惯自行增减内片体的数量;并且本发明取放物件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外片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内片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无手提带时,打开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无手提带时,关闭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有手提带时,打开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外片体上有3个孔时,弹性带体穿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外片体上有5个孔时,弹性带体穿孔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外片体; 2、第一孔; 3、第二孔; 4、第三孔; 5、内片体;
6、第一内孔; 7、第二内孔; 8、第三内孔; 9、袋体; 10、弹性带体;
11、第四孔; 12、第五孔; 13、手提带; 14、第一贴袋;
15、第二贴袋; 16、第三贴袋; 17、第四贴袋; 18、小带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多功能旅行包,包括外片体1、内片体5和弹性带体10。
如图2所示,外片体1的俯视形状可以是长方形,可以是正方形,也可以是圆形或椭圆形,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外片体1的中间部位设有3个孔,按照图2中的箭头指示方向,分别为第一孔2、第二孔3和第三孔4。孔的形状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椭圆形,也可以是其他形状,本实施例中第一孔2、第二孔3和第三孔4均采用圆形。
如图3所示,内片体5的俯视形状可以是长方形,可以是正方形,也可以是圆形或椭圆形,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内片体5与外片体1的形状可以不同,但是当内片体5与外片体1形状相同时,对于物件储存效果较佳。内片体5的中间部位设有3个孔,按照图3中的箭头指示方向,分别为第一内孔6、第二内孔7和第三内孔8。孔的形状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椭圆形,也可以是其他形状,本实施例中第一内孔6、第二内孔7和第三内孔8均采用圆形。内片体5上设置有袋体9,用以放置物件。
外片体1与内片体5以三个孔为中间线内折形成包体。在本发明中,包体内部也称之为外片体1内侧,用以放置物件;包体外部裸露在外环境中的部分,称之为外片体1外侧。
如图4和图5所示,弹性带体10具有一定的弹性,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带体10为松紧带。弹性带体10穿过第一孔2、第二孔3、第三孔4、第一内孔6、第二内孔7和第三内孔8。
如图7所示,使用者根据需要自身生活或工作习惯选取若干内片体5,并将外片体1与若干内片体5叠放整齐,且孔对齐以保证弹性带体10能穿过,分别为第一内孔6对齐第一孔2、第二内孔7对齐第二孔3、第三内孔8对齐第三孔4;然后用弹性带体10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孔2、第一内孔6、第二内孔7、第二孔3,第二孔3、第二内孔7、第三内孔8和第三孔4,并确保弹性带体10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孔2和第三孔4处;将弹性带体10的两端分别打结,并且打结点位于外片体1的外侧,确保打结点不会穿过孔而缩回到外片体1的内侧;弹性带体10的中间部分在靠近第二孔3处打结并形成小带体18,且打结点位于外片体1的外侧,此时第一孔2处的打结点到第二孔3处的打结点之间的弹性带体10呈拉紧状态,第三孔4处的打结点到第二孔3处的打结点之间的弹性带体10亦呈拉紧状态,确保内片体5与外片体1不会散掉;如图4所示,在打开该多功能旅行包时,小带体18位于外片体1的外侧,如图5所示,在关闭该多功能旅行包时,小带体18缠绕外片体1。
实施例2:
如实施例1所示,其区别仅在于外片体1的中间部位还设置有第四孔11和第五孔12,弹性带体10穿过第四孔11和第五孔12,使得内片体5与外片体1通过弹性带体10连接的更牢固。
如图2所示,第四孔11与第一孔2相邻,第五孔12与第三孔4相邻。弹性带体10的一端依次穿过第四孔11、第一孔2、第一内孔6、第二内孔7、第二孔3、第二孔3、第二内孔7、第三内孔8、第三孔4、第五孔12和第五内孔,并确保弹性带体10的两端分别位于第四孔11和第五孔12处;将弹性带体10的两端分别打结,并且打结点位于外片体1的内侧,确保打结点不会穿过孔缩到外片体1的外侧;弹性带体10的中间部分在靠近第二孔3处打结并形成小带体18,且打结点位于外片体1的外侧,此时第四孔11处的打结点到第二孔3处的打结点之间的弹性带体10呈拉紧状态,第五孔12处的打结点到第二孔3处的打结点之间的弹性带体10亦呈拉紧状态,确保内片体5与外片体1不会散掉。
实施例3:
如实施例2所示,其区别仅在于该多功能旅行包还包括手提带13,手提带13穿过第四孔11和第五孔12。
如图6和图1所示,手提带13的一端穿过第四孔11,绕过外片体1的侧边形成一个圈,并在手提带13上打结,打结点位于外片体1的外侧;手提带13的另一端穿过第五孔12,绕过外片体1的侧边形成一个圈,并在手提带13上打结,打结点位于外片体1的外侧。也可以是,手提带13的两端分别穿过第四孔11和第五孔12,并且两端分别打结,打结点位于外片体1的内侧。
如图8所示,使用者根据需要自身生活或工作习惯选取若干内片体5,并将外片体1与若干内片体5叠放整齐,且孔对齐以保证弹性带体10能穿过,分别为第一内孔6对齐第一孔2、第二内孔7对齐第二孔3、第三内孔8对齐第三孔4;然后用弹性带体10的一端依次穿过第四孔11、第一孔2、第一内孔6、第二内孔7、第二孔3、第二孔3、第二内孔7、第三内孔8、第三孔4、第五孔12和第五内孔,并确保弹性带体10的两端分别位于第四孔11和第五孔12处;将弹性带体10的两端分别打结,并且打结点位于外片体1的内侧,确保打结点不会穿过孔而缩到外片体1的外侧;弹性带体10的中间部分在靠近第二孔3处打结并形成小带体18,且打结点位于外片体1的外侧,此时第四孔11处的打结点到第二孔3处的打结点之间的弹性带体10呈拉紧状态,第五孔12处的打结点到第二孔3处的打结点之间的弹性带体10亦呈拉紧状态,确保内片体5与外片体1不会散掉;手提带13的一端穿过第四孔11,绕过外片体1的侧边形成一个圈,并在手提带13上打结,打结点位于外片体1的外侧;手提带13的另一端穿过小带体18和第五孔12,绕过外片体1的侧边形成一个圈,并在手提带13上打结,打结点位于外片体1的外侧;如图6所示,在打开该多功能旅行包时,小带体18位于外片体1的外侧,如图1所示,在关闭该多功能旅行包时,小带体18缠绕外片体1。
实施例4:
如实施例1或实施例2或实施例3所示,其区别仅在于内片体5上设置有半开放式的第一贴袋14。
半开放式是指第一贴袋14的两个相邻边分别与内片体5的两个侧边缝合,而第一贴袋14的另外两个边不缝合,呈开口状。该第一贴袋14可以放置护照、机票、票据、地图等较薄的物件。
实施例5:
如实施例1或实施例2或实施例3所示,其区别仅在于内片体5上设置有带有拉链的第二贴袋15。
第二贴袋15的拉链设计可以保证第二贴袋15内物件的安全性,用以放置硬币或其他比较重要的物件。
实施例6:
如实施例1或实施例2或实施例3所示,其区别仅在于内片体5上设置有一侧开口的第三贴袋16。
一侧开口是指第三贴袋16的相邻三边与内片体5的三个边分别缝合,第三贴袋16只有一条边不缝合。第三贴袋16可以制成各种大小,例如较大的第三贴袋16用以放置手机或笔记本等物件,随时记录旅行中的趣事或摘录一些游玩攻略;中型的第三贴袋16用以放置小便签或卡片等物件;较小的第三贴袋16可以放置笔或口红等物件。
实施例7:
如实施例1或实施例2或实施例3所示,其区别仅在于内片体5上设置有带有摁扣的第四贴袋17。
第四贴袋17摁扣的设计可以保证物件的安全,用以放置零钱、钥匙或硬币等物件。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发明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多功能旅行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片体(1),所述外片体(1)的中间部位设置有3个孔,分别为第一孔(2)、第二孔(3)和第三孔(4);
若干内片体(5),所述内片体(5)的中间部位设置有3个孔,分别为第一内孔(6)、第二内孔(7)和第三内孔(8);所述内片体(5)上设置有若干用以放置物件的袋体(9);
和将所述外片体(1)和内片体(5)连接起来的弹性带体(10),所述弹性带体(10)穿过第一孔(2)、第二孔(3)、第三孔(4)、第一内孔(6)、第二内孔(7)和第三内孔(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旅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片体(1)的中间部位还设置有第四孔(11)和第五孔(12),所述弹性带体(10)穿过所述第四孔(11)和第五孔(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旅行包,其特征在于:该多功能旅行包还包括手提带(13),所述手提带(13)穿过所述第四孔(11)和第五孔(1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多功能旅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片体(5)上设置有半开放式的第一贴袋(14)。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多功能旅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片体(5)上设置有带拉链的第二贴袋(15)。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多功能旅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片体(5)上设置有一侧开口的第三贴袋(16)。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多功能旅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片体(5)上设置有带有摁扣的第四贴袋(17)。
8.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旅行包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一:选取若干所述内片体(5),并将所述外片体(1)与若干内片体(5)叠放整齐;
步骤二:所述弹性带体(10)穿过所述第一孔(2)、第二孔(3)、第三孔(4)、第一内孔(6)、第二内孔(7)和第三内孔(8),并且所述弹性带体(10)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孔(2)和第三孔(4)处;将所述弹性带体(10)的两端分别打结,并且打结点位于所述外片体(1)外侧;将所述弹性带体(10)的中间部分在靠近第二孔(3)处打结形成小带体(18),并且打结点位于所述外片体(1)外侧;
步骤三:在打开该多功能旅行包时,所述小带体(18)位于所述外片体(1)的外侧;在关闭该多功能旅行包时,所述小带体(18)缠绕所述外片体(1)。
9.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旅行包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一:选取若干所述内片体(5),并将所述外片体(1)与若干内片体(5)叠放整齐;
步骤二:所述弹性带体(10)穿过第所述四孔、第一孔(2)、第二孔(3)、第三孔(4)、第一内孔(6)、第二内孔(7)、第三内孔(8)和第五孔(12),并且所述弹性带体(10)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第四孔(11)和第五孔(12)处;将所述弹性带体(10)的两端分别打结,并且打结点位于所述外片体(1)内侧;
步骤三:所述手提带(13)穿过所述第四孔(11)、小带体(18)和第五孔(12),所述手提带(13)的两端分别打结;
步骤四:在打开该多功能旅行包时,所述小带体(18)位于所述外片体(1)的外侧;在关闭该多功能旅行包时,所述小带体(18)缠绕所述外片体(1)。
CN201711243750.1A 2017-11-30 2017-11-30 多功能旅行包及使用方法 Pending CN1077886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43750.1A CN107788675A (zh) 2017-11-30 2017-11-30 多功能旅行包及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43750.1A CN107788675A (zh) 2017-11-30 2017-11-30 多功能旅行包及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88675A true CN107788675A (zh) 2018-03-13

Family

ID=615382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43750.1A Pending CN107788675A (zh) 2017-11-30 2017-11-30 多功能旅行包及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88675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806005U (zh) * 2012-07-18 2013-03-20 石家庄盎厘购商贸有限公司 一种笔记本
CN103005806A (zh) * 2011-09-21 2013-04-03 大诚日记有限公司 钱夹
CN202878953U (zh) * 2012-10-30 2013-04-17 陈庆梁 一种新型笔记本封皮结构
CN203818776U (zh) * 2014-04-09 2014-09-10 王晓东 一种皮夹
CN207532079U (zh) * 2017-11-30 2018-06-26 浙江海明实业有限公司 多功能旅行包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05806A (zh) * 2011-09-21 2013-04-03 大诚日记有限公司 钱夹
CN202806005U (zh) * 2012-07-18 2013-03-20 石家庄盎厘购商贸有限公司 一种笔记本
CN202878953U (zh) * 2012-10-30 2013-04-17 陈庆梁 一种新型笔记本封皮结构
CN203818776U (zh) * 2014-04-09 2014-09-10 王晓东 一种皮夹
CN207532079U (zh) * 2017-11-30 2018-06-26 浙江海明实业有限公司 多功能旅行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54897B1 (en) Backpack for organizing and powering personal electronics
US6742636B2 (en) Mesh expansion pocket for luggage
CN207532079U (zh) 多功能旅行包
CN107788675A (zh) 多功能旅行包及使用方法
CN107019323A (zh) 分体式运动臂包
US11350725B2 (en) Auto-foldable pouch
CN202104369U (zh) 组合拼接包
CN206238637U (zh) 一种多功能包
CN207444535U (zh) 分体式运动臂包
KR200467770Y1 (ko) 휴대용 여행가방
CN215076015U (zh) 一种新型纸质手提包
KR101695098B1 (ko) 다기능 스마트폰 보호 파우치
JP3185025U (ja) 財布類に収納し易い携帯笛
CN215014229U (zh) 一种多功能便携式卡包
CN210870180U (zh) 一种可自由拼贴的多功能包
CN218832176U (zh) 一种化妆工具收纳板
CN207666162U (zh) 多功能包
CN206714290U (zh) 一种带手机壳的分体式钱包
KR100438683B1 (ko) 배낭형 학생가방
CN208446798U (zh) 一种带小插兜的零钱包
CN206659338U (zh) 一种便于固定物品的男包
CN203182225U (zh) 一种方便携带的多功能化妆盒
CN205512882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小型物资管理包
CN206729403U (zh) 便携包
CN206699625U (zh) 一种手提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