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29403U - 便携包 - Google Patents

便携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29403U
CN206729403U CN201720454372.0U CN201720454372U CN206729403U CN 206729403 U CN206729403 U CN 206729403U CN 201720454372 U CN201720454372 U CN 201720454372U CN 206729403 U CN206729403 U CN 2067294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nd
inclusion
carry bag
bag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5437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俊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elight Vision Cul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Delight Vision Cul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Delight Vision Cul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Delight Vision Cul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45437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294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294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2940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便携包,涉及箱包技术领域,为解决物品易从便携包开口处掉落的问题。所述便携包包括:包体和包带,包体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形成有容纳腔,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的顶部形成所述容纳腔的开口,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的顶部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通孔,所述包带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包体上各所述通孔,并与所述包带的另一端接合。所述便携包的开口在使用时自动收紧,从而有效防止物品掉出。

Description

便携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箱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便携包。
背景技术
目前,当无需携带大量物品的时候,人们在外出的时候会选择一些小型的便携包来装手机、钥匙、零钱等小件物品。
便携包通常体积小巧,结构简单,重量轻。常见的便携包包括包体和包带,包带的两端分别与包体的上部边缘区域的两侧连接,包体的开口朝上。有的便携包在包体的开口处不设置封口装置,如此使得包体中的物体在包体晃动或者倾斜的时候易将包体内装的物品掉出;有的便携包在包体的开口处增加按扣、拉链等封口装置,但是,人们在取放包内的物品后可能会忘记将拉链拉上或者忘记将按扣扣合,这使得包体还是处于打开状态,易于将包体内的物品掉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物品易从便携包开口处掉落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包,包括:
包体和包带,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形成有容纳腔,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的顶部形成所述容纳腔的开口,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的顶部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通孔,所述包带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包体上各所述通孔,并与所述包带的另一端接合。
较佳地,伸出所述第一侧面的通孔的所述包带与锁扣,所述锁扣为弹簧扣。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面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收纳袋,所述第二侧面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收纳袋。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收纳袋的开口处连接有购物袋连接,所述购物袋折叠设置于所述第二收纳袋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之间设置有隔层,所述隔层将所述容纳腔分隔为两个容置空间。
优选地,还包括连接带和连接扣,所述隔层的上部区域设置有卡口,所述连接带包括连接部和卡合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扣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卡口并与所述卡合部连接,所述连接带通过所述卡合部与所述隔层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面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具有两个进口和一个出口,伸出所述第一侧面的所述包带的两端分别由对应的进口伸入所述固定件,并均从所述出口伸出所述固定件,所述锁扣与所述包带伸出所述固定件的出口的部分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侧面的中部区域由透明材料制成。
可选地,所述第二侧面的顶部连接有延伸连接部,所述延伸连接部朝向所述第一侧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封口件,所述第一侧面背离所述第二侧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封口件,所述第一封口件与所述第二封口件配合以闭合所述容纳腔的开口。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携包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包在使用过程中,将位于第一侧面的包带作为背带,单肩、手提或者斜跨使用,当将第一侧面的包带背于肩上时,包体受重力自然向下垂坠,因此,第一侧面的包带伸长,第二侧面的包带相应缩短。最后,第二侧面的包带与第二侧面紧贴,包带在包体的容纳腔的开口处自然收紧,起到防止包体内的物品从开口处掉出的作用。当要打开包的时候,用手将包体的开口撑开即可,取放物品方便。或者,将位于第二侧面的包带作为背带,使用方式与上述将第一侧面的包带作为背带时的使用方式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由上可知,在背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包的时候,包体的开口在包带的作用下自动收紧,因此,可有效防止包体内的物品掉出,且取放物品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另一种便携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物品易从便携包开口处掉落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便携包,包括包体和包带,所述包体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形成有容纳腔,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的顶部形成所述容纳腔的开口,所述第一侧面的顶面设置有两个通孔,所述第二侧面的顶部设置有四个通孔,所述包带的两端依次穿过所述包体上各所述通孔,并在所述第二侧面朝向所述第一侧面的一侧与所述第二侧面卡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包在使用过程中,将位于第一侧面的包带作为背带,单肩、手提或者斜跨使用,当将第一侧面的包带背于肩上时,包体受重力自然向下垂坠,包体的重力作用向下的同时,包带受到向上的拉力,由于包带与第二侧面连接,因此包带带动第二侧面向靠近第一侧面的方向移动,而第一侧面受重力向靠近第二侧面方向移动,由于包带设置于包体的开口处,因此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在重力及包带的拉力作用下将容纳腔的开口收紧,起到防止包体内的物品从开口处掉出的作用。当要打开包的时候,用手将包体的开口撑开即可,取放物品方便。或者,将位于第二侧面的包带作为背带,使用方式与上述将第一侧面的包带作为背带时的使用方式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由上可知,在背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包的时候,包体的开口在包带的作用下自动收紧,因此,可有效防止包体内的物品掉出,且取放物品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包的第二侧面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包的第一侧面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包的第一侧面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包的购物袋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包的第一侧面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包的第一侧面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包的隔层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包的隔层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包的第二侧面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11-第一侧面;12-第二侧面;13-通孔;21-包带;22-提手部;31-第一收纳袋;32-第二收纳袋;321-连接舌;33-购物袋;40-锁扣;51-隔层;52-卡口;53-连接部;54-卡合部;55-连接扣;60-固定件;61-进口;62-出口;70-透明可视区;81-延伸部;82-第一封口件;83-第二封口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包,包括:包体和包带21,包括第一侧面11和第二侧面12,第一侧面11和第二侧面12之间形成有容纳腔,第一侧面11与第二侧面12的顶部形成容纳腔的开口,第一侧面11与第二侧面12的顶部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通孔13,包带21的一端依次穿过包体上各通孔13,并与包带21的另一端接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包在使用过程中,将位于第一侧面11的包带21作为背带,单肩、手提或者斜跨使用,当将第一侧面11的包带21背于肩上时,包体受重力自然向下垂坠,因此,第一侧面11的包带21伸长,第二侧面12的包带21相应缩短。最后,第二侧面12的包带21与第二侧面12紧贴,包带21在包体的容纳腔的开口处自然收紧,起到防止包体内的物品从开口处掉出的作用。当要打开包的时候,用手将包体的开口撑开即可,取放物品方便。或者,将位于第二侧面12的包带21作为背带,使用方式与上述将第一侧面11的包带21作为背带时的使用方式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由上可知,在背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包的时候,包体的开口在包带21的作用下自动收紧,因此,可有效防止包体内的物品掉出,且取放物品方便。
为了提高使用舒适度,包带21上可设置提手部22,提手部22可设置于第一侧面11伸出的包带21部分,和/或,第二侧面12上伸出的包带21部分。提手部22由柔软的布料或者皮革支撑,且与包带21缝制为一体。提手部22的宽度大于包带21的宽度,因此使用舒适度更强。
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包,既可以使用伸出第一侧面11的包带21作为背带,也可以使用伸出第二侧面12的包带21作为背带,为了便于描述,下文中均以伸出第二侧面12的包带21作为背带为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包的结构进行描述。此外,由于第一侧面11和第二侧面12上的通孔13数量大于等于两个,为了便于描述,下面均以第一侧面11和第二侧面12的通孔13数量均为两个进行描述。
为了便于调节伸出第二侧面12的包带21的长度,可将第一侧面11的两个通孔13之间的包带21打结,从而将位于第一侧面11的两个通孔13之间的包带21的最短长度固定,从而固定了位于第二侧面12的包带21的最长长度。根据打结的位置不同,位于第二侧面12的包带21的最大长度不同。使用者可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调节,从而保证背着便携包的时候,包体位于使用者感觉更为舒适的位置。
或者,如图3所示,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包带21伸出第一侧面11的两个通孔13的部分连接有锁扣40,锁扣40可以选用弹簧扣。如图1所示,锁扣40为圆柱状按压式弹簧扣,当按压弹簧扣的时候,锁扣40打开,可以调节包带21长度,当松开弹簧扣的时候,弹簧扣夹住包带21,使用弹簧扣比在包带21上打结更为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面11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收纳袋31,第二侧面12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收纳袋32。
位于第一侧面11的第一收纳袋31可作为包带21收纳袋,举例来说,当将第二侧面12的包带21部分调节到较短的时候,位于第一侧面11的包带21部分就会较长,可以将位于第一侧面11的包带21放到第一收纳袋31中,以提高包体外表面的美观度。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第二收纳袋32的开口处连接有购物袋33连接,购物袋33折叠设置于第二收纳袋32内。
具体地,第二收纳袋32的开口处连接有连接舌321,连接舌321与包体的材质相同,连接舌321与购物袋33连接,购物袋33折叠后与连接舌321一同位于第二收纳袋32内,购物袋33位于连接舌321与第二收纳袋32的外侧面之间。购物袋33打开后,容纳腔的体积大于包体的容纳腔的体积。
进一步地,如图7和图8所示,第一侧面11与第二侧面12之间设置有隔层51,隔层51将容纳腔分隔为两个容置空间。
如此设计,可将放置于包体内的物品分类,便于查找,且防止位于包体内的物品相互摩擦出现剐蹭。例如,可以将手机放在隔层51的一侧,将钥匙放在隔层51的另一侧,从而防止钥匙将手机壳刮出划痕。
由于钥匙体积较小,因此放在包体内会落到包体的底部,不易于取出。因此,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便携包还包括连接带和连接扣55,隔层51的上部区域设置有卡口52,连接带包括连接部53和卡合部54,连接部53的一端与连接扣55连接、另一端穿过卡口52并与卡合部54连接,连接带通过卡合部54与隔层51连接。
连接扣55可以为钥匙圈,直接将钥匙穿设到钥匙圈中,或者,连接扣55为卡扣,可以与单个钥匙上的孔连接,或者,卡扣与钥匙圈卡合,钥匙圈上套设有多个钥匙。如此设计,便于将整串钥匙与卡扣连接,以及便于将整串钥匙从卡扣上取下,使用方便。
当需要使用钥匙的时候,拉住卡合部54向上提,从而使得连接部53向上,将钥匙从包体的底部拉到顶部,从而易于拿到钥匙,减少了翻找的时间。
为了便于固定伸出第一侧面11的包带21,如图5和图6所示,可在第一侧面11增加三个通孔13,增加的三个通孔13围成倒三角形状,包带21的两端均从位于最下面的通孔13中伸出,伸出部分连接有锁扣40。
或者,如图3所示,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侧面11设置有固定件60,固定件60具有两个进口61和一个出口62,伸出第一侧面11的包带21的两端分别由对应的进口61伸入固定件60,并均从出口62伸出固定件60,锁扣40与包带21伸出固定件60的出口62的部分相连。
如图9所示,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侧面12的中部区域由透明材料制成,透明材料制成的区域为透明可视区70,经由透明可视区70可看到包体内部。具体地,第二侧面12分为透明可视区70和连接区,连接区包覆于透明可视区70的外周边缘连接,连接区的边缘与第一侧面11的边缘连接。
为了进一步增加封口效果,如图5和图6所示,第二侧面12的顶部连接有延伸部81,延伸部81朝向第一侧面1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封口件82,第一侧面11背离第二侧面1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封口件83,第一封口件82与第二封口件83配合以闭合容纳腔的开口。
第一封口件82与第二封口件83可以为相互配合的磁性扣,还可以设置纽扣和扣眼、魔术贴、拉锁、子母扣等用于封口的部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中,通孔13可使用缝线包边,或者使用与包体相同的布料、皮革等材质进行包边,或者,通孔13的边缘包设有金属包边,金属包边使用寿命长、耐磨损。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出另一种便携包,包括包体和包带,包体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之间形成有容纳腔,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的顶部形成容纳腔的开口,第一侧面的顶面设置有两个通孔,第二侧面的顶部设置有四个通孔,包带的两端依次穿过包体上各通孔,并在第二侧面朝向第一侧面的一侧与第二侧面卡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包在使用过程中,将位于第一侧面的包带作为背带,单肩、手提或者斜跨使用,当将第一侧面的包带背于肩上时,包体受重力自然向下垂坠,包体的重力作用向下的同时,包带受到向上的拉力,由于包带与第二侧面连接,因此包带带动第二侧面向靠近第一侧面的方向移动,而第一侧面受重力向靠近第二侧面方向移动,由于包带设置于包体的开口处,因此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在重力及包带的拉力作用下将容纳腔的开口收紧,起到防止包体内的物品从开口处掉出的作用。当要打开包的时候,用手将包体的开口撑开即可,取放物品方便。或者,将位于第二侧面的包带作为背带,使用方式与上述将第一侧面的包带作为背带时的使用方式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由上可知,在背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包的时候,包体的开口在包带的作用下自动收紧,因此,可有效防止包体内的物品掉出,且取放物品方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包体和包带,包体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形成有容纳腔,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的顶部形成所述容纳腔的开口,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的顶部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通孔,所述包带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包体上各所述通孔,并与所述包带的另一端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包,其特征在于,伸出所述第一侧面的通孔的所述包带与锁扣,所述锁扣为弹簧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收纳袋,所述第二侧面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收纳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收纳袋的开口处连接有购物袋连接,所述购物袋折叠设置于所述第二收纳袋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之间设置有隔层,所述隔层将所述容纳腔分隔为两个容置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带和连接扣,所述隔层的上部区域设置有卡口,所述连接带包括连接部和卡合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扣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卡口并与所述卡合部连接,所述连接带通过所述卡合部与所述隔层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具有两个进口和一个出口,伸出所述第一侧面的所述包带的两端分别由对应的进口伸入所述固定件,并均从所述出口伸出所述固定件,所述锁扣与所述包带伸出所述固定件的出口的部分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面的中部区域由透明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面的顶部连接有延伸连接部,所述延伸连接部朝向所述第一侧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封口件,所述第一侧面背离所述第二侧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封口件,所述第一封口件与所述第二封口件配合以闭合所述容纳腔的开口。
10.一种便携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包体和包带,所述包体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形成有容纳腔,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的顶部形成所述容纳腔的开口,所述第一侧面的顶面设置有两个通孔,所述第二侧面的顶部设置有四个通孔,所述包带的两端依次穿过所述包体上各所述通孔,并在所述第二侧面朝向所述第一侧面的一侧与所述第二侧面卡合。
CN201720454372.0U 2017-04-26 2017-04-26 便携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294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54372.0U CN206729403U (zh) 2017-04-26 2017-04-26 便携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54372.0U CN206729403U (zh) 2017-04-26 2017-04-26 便携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29403U true CN206729403U (zh) 2017-12-12

Family

ID=60562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54372.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29403U (zh) 2017-04-26 2017-04-26 便携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294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56359B1 (ko) 내부 보관 부재를 구비한 수하물 케이스
US6510974B2 (en) Backpack for displaying objects stored within
US4011898A (en) Wallet-bag
JP5538537B2 (ja) おんぶ帯、リュックサック、かばん及び腰巻式リュックサック
US9775428B2 (en) Portable container holder
US7774863B2 (en) Combination hat-bag
US20070175791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ersonal supplemental storage
CN206729403U (zh) 便携包
CN201525547U (zh) 多功能塑料袋
CN209750098U (zh) 一种可折叠包
KR20120002146U (ko) 다용도 보자기
CN206896040U (zh) 多功能包
CN207444535U (zh) 分体式运动臂包
JP3149690U (ja) 手提げバッグ
CN206025524U (zh) 一种箱包
TWM338576U (en) Rope buckle
CN206252062U (zh) 多用包结构及背包
JP3239545U (ja) バッグ
CN211211750U (zh) 一种布袋
CN206659338U (zh) 一种便于固定物品的男包
CN219982347U (zh) 一种具有隐藏式网袋的背包
CN206603377U (zh) 便携式包
CN103211368A (zh) 平板可视电子产品子母包的母包
CN213785852U (zh) 一种包体和带体的连接结构
CN217285045U (zh) 一种便于更换拉链的纺织背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2

Termination date: 202104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