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83524A - 泄漏检测分析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泄漏检测分析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83524A
CN107783524A CN201711019235.5A CN201711019235A CN107783524A CN 107783524 A CN107783524 A CN 107783524A CN 201711019235 A CN201711019235 A CN 201711019235A CN 107783524 A CN107783524 A CN 1077835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sk
current
platform server
user terminal
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1923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彦波
张叶
周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hongy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hongy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hongy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hongy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1923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83524A/zh
Publication of CN1077835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835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05B19/4185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the network communic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3/0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 G01M3/0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 G01M3/04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fluid at the leakage point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31From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till monitoring
    • G05B2219/31088Network communication between supervisor and cell, machine grou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泄漏检测分析方法、装置及系统,涉及泄漏检测分析领域。所述方法首先通过平台服务器基于目标生产装置的预设基本信息创建当前检测计划以及与当前检测计划对应的当前检测任务,将当前检测任务发送至第一用户终端,以使检测人员根据当前检测任务对目标生产装置进行检测并上传检测结果,然后接收第一用户终端反馈的检测结果,并基于检测结果创建当前泄漏修复任务,最后将当前泄漏修复任务发送至第二用户终端,以使修复人员根据当前修复任务对目标生产装置进行修复并上传修复结果。本发明提供的泄漏检测分析方法、装置及系统能提高检测效率,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度,便于维修人员及时处理以及管理者制定环境保护方案。

Description

泄漏检测分析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泄漏检测分析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泄漏检测分析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leak detection and repair),是通过对炼化装置潜在泄漏点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存在泄漏现象的组件,并进行修复或替换,进而实现降低泄漏排放。
LDAR实时检测与实时分析系统是提升环保精细化管理水平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其能推动环保信息化建设,增强企业环保管理的创新驱动,但随着LDAR工作的逐步深入,所述系统逐渐暴露处一些使用问题。比如LDAR信息系统未能快速全面展示装置检测状况,泄漏修复情况,缺少VOCs排放量、减排量、泄漏率和修复率的统计和分析,LDAR检测数据手动记录,检测效率低,检测数据缺乏实时性,人工记录带来的数据偏差隐患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泄漏检测分析方法、装置及系统,以提高检测效率,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度,便于维修人员及时处理以及管理者制定环境保护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泄漏检测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平台服务器基于目标生产装置的预设基本信息创建当前检测计划以及与所述当前检测计划对应的当前检测任务;所述平台服务器将所述当前检测任务发送至第一用户终端,以使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对应的检测人员根据所述当前检测任务对所述目标生产装置进行检测并上传检测结果;所述平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反馈的所述检测结果,并基于所述检测结果创建当前泄漏修复任务;所述平台服务器将所述当前泄漏修复任务发送至第二用户终端,以使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对应的修复人员根据所述当前泄漏修复任务对所述目标生产装置进行修复并上传修复结果。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平台服务器将所述当前泄漏修复任务发送至第二用户终端,以使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对应的修复人员根据所述当前泄漏修复任务对所述目标生产装置进行修复并上传修复结果之后,还包括:所述平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反馈的所述修复结果,并基于所述修复结果创建当前泄漏复测任务;所述平台服务器将所述当前泄漏复测任务发送至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以使所述修复人员根据所述当前泄漏复测任务对所述目标生产装置进行复测并上传复测结果。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平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反馈的所述修复结果,并基于所述修复结果创建当前泄漏复测任务,包括:所述平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反馈的所述修复结果;所述平台服务器判断所述修复结果是否与预设修复结果匹配;在为否时,基于所述修复结果创建当前泄漏复测任务。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平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反馈的所述检测结果,并基于所述检测结果创建当前泄漏修复任务,包括:所述平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杆反馈的检测结果;所述平台服务器判断所述检测结果是否与预设检测结果匹配;在为否时,基于所述检测结果创建当前泄漏修复任务。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平台服务器基于目标生产装置的预设基本信息创建当前检测计划以及与所述当前检测计划对应的当前检测任务之前,还包括:所述平台服务器获取目标工厂的所述目标生产装置的当前密封点位置信息和当前描述信息;所述平台服务器将所述当前密封点位置信息和所述当前描述信息存储作为预设基本信息。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平台服务器判断所述当前密封点位置信息是否改变;在为是时,获取所述目标生产装置改变后的密封点位置并更新所述当前密封点位置信息。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平台服务器获取目标工厂的所述目标生产装置的当前密封点位置信息和当前描述信息之前,还包括:所述平台服务器获取所述目标工厂的所有生产装置;所述平台服务器基于预设条件对所述所有生产装置进行筛选,获取目标生产装置。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目标工厂为多个,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平台服务器获取多个目标工厂中的每个所述目标工厂的所述检测结果;所述平台服务器基于所述每个所述目标工厂的所述检测结果生成所述多个目标工厂的污染排名。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泄漏检测分析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当前检测任务创建模块,用于平台服务器基于目标生产装置的预设基本信息创建当前检测计划以及与所述当前检测计划对应的当前检测任务;当前检测任务发送模块,用于所述平台服务器将所述当前检测任务发送至第一用户终端,以使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对应的检测人员根据所述当前检测任务对所述目标生产装置进行检测并上传检测结果;当前泄漏修复任务创建模块,用于所述平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反馈的所述检测结果,并基于所述检测结果创建当前泄漏修复任务;当前泄漏修复任务发送模块,用于所述平台服务器将所述当前泄漏修复任务发送至第二用户终端,以使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对应的修复人员根据所述当前泄漏修复任务对所述目标生产装置进行修复并上传修复结果。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泄漏检测分析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平台服务器、第一用户终端以及第二用户终端,所述平台服务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和所述第二用户终端连接,其中:所述平台服务器,用于基于目标生产装置的预设基本信息创建当前检测计划以及与所述当前检测计划对应的当前检测任务;所述平台服务器,用于将所述当前检测任务发送至第一用户终端;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用于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对应的检测人员根据所述当前检测任务对所述目标生产装置进行检测并上传检测结果;所述平台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反馈的所述检测结果,并基于所述检测结果创建当前泄漏修复任务;所述平台服务器,用于将所述当前泄漏修复任务发送至第二用户终端;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用于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对应的修复人员根据所述当前泄漏修复任务对所述目标生产装置进行修复并上传修复结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泄漏检测分析方法、装置及系统首先通过平台服务器基于目标生产装置的预设基本信息创建当前检测计划以及与当前检测计划对应的当前检测任务,将当前检测任务发送至第一用户终端,以使与第一用户终端对应的检测人员根据当前检测任务对目标生产装置进行检测并上传检测结果,然后将接收第一用户终端反馈的检测结果,并基于检测结果创建当前泄漏修复任务,最后将当前泄漏修复任务发送至第二用户终端,以使与第二用户终端对应的修复人员根据当前修复任务对目标生产装置进行修复并上传修复结果,从而能提高检测效率,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度,便于维修人员及时处理以及管理者制定环境保护方案。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实施例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平台服务器分别与第一用户终端和第二用户终端交互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泄漏检测分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泄漏检测分析方法的步骤S130的流程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泄漏检测分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泄漏检测分析方法的步骤S250的流程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泄漏检测分析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平台服务器100分别与第一用户终端200和第二用户终端300进行交互的示意图,所述平台服务器100通过网络与一个或多个第一用户终端200和一个或多个第二用户终端300进行通信连接,以进行数据通信或交互。所述平台服务器100可以是网络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所述第一用户终端200和第二用户终端300可以是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PC)、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可穿戴设备等终端。
如图2所示,图2示出了可用于本申请的电子设备400的方框示意图。所述电子设备400包括:泄漏检测分析装置、存储器410、存储控制器420、处理器430、外设接口440、输入输出单元450、音频单元460、显示单元470。
所述存储器410、存储控制器420、处理器430、外设接口440、输入输出单元450、音频单元460以及显示单元470各元件相互之间直接或间接地电性连接,以实现数据的传输或交互。例如,这些元件相互之间可通过一条或多条通讯总线或信号线实现电性连接。所述泄漏检测分析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可以软件或固件(firmware)的形式存储于所述存储器中或固化在所述客户端设备的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中的软件功能模块。所述处理器430用于执行存储器410中存储的可执行模块,例如所述泄漏检测分析装置包括的软件功能模块或计算机程序。
其中,存储器410可以是,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Memory,PROM),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lectric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等。其中,存储器410用于存储程序,所述处理器430在接收到执行指令后,执行所述程序,前述本发明实施例任一实施例揭示的流过程定义的服务器所执行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430中,或者由处理器430实现。
处理器430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上述的处理器43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所述外设接口440将各种输入/输入装置耦合至处理器430以及存储器410。在一些实施例中,外设接口440,处理器430以及存储控制器420可以在单个芯片中实现。在其他一些实例中,他们可以分别由独立的芯片实现。
输入输出单元450用于提供给用户输入数据实现用户与电子设备400的交互。所述输入输出单元450可以是,但不限于,鼠标和键盘等。
音频单元460向用户提供音频接口,其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麦克风、一个或者多个扬声器以及音频电路。
显示单元470在电子设备400与用户之间提供一个交互界面(例如用户操作界面)或用于显示图像数据给用户参考。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单元470可以是液晶显示器或触控显示器。若为触控显示器,其可为支持单点和多点触控操作的电容式触控屏或电阻式触控屏等。支持单点和多点触控操作是指触控显示器能感应到来自该触控显示器上一个或多个位置处同时产生的触控操作,并将该感应到的触控操作交由处理器430进行计算和处理。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3,图3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泄漏检测分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下面将针对图3所示的流程进行阐述,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10:平台服务器基于目标生产装置的预设基本信息创建当前检测计划以及与所述当前检测计划对应的当前检测任务。
在本实施例中,平台服务器首先进行项目建立,具体的,平台服务器获取需要进行实时检测分析的工厂,记为目标工厂,可以理解的,目标工厂可以为一个、可以为两个、也可以为多个等等,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以一个目标工厂为例,平台服务器首先获取目标工厂中的所有生产装置,然后基于预设条件对所有生产装置进行筛选,以获取目标生产装置,其中,所述预设条件为根据中国各个石化企业的实际情况,而定义生产装置的筛选和标识标准,作为一种方式,通过目标工厂的生产装置人员利用PID(Piping&Instrument Diagram)图对组件进行初步筛选,再由车间或者二级单位专业人员利用PID图以及现场的实际情况,根据系统提供的筛选条件,对生产装置进行筛选,优选的,将筛选后的组件进行现场拍照工作,以便下一步的生产装置的维护。
进一步的,平台服务器获取满足筛选条件的目标生产装置信息,并获取所述目标生产装置需要维护的信息,其中需要维护的信息包括:作业部/厂、装置、区域、标签号、子区域、路径号、图号、设备位号/管线号、楼层、高度(米)、生产装置位置描述、扩展、生产装置类型、生产装置子类型、尺寸(厘米)、介质、介质状态、险于检测、难于检测、难于检测原因、险于检测原因、温度、EM编码、年运行时间(H)、化学品百分数、目标工厂家、生产装置投用时间、PID图等等。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需要维护的信息分为必填项和选填项,其中,必填项会直接影响后续的检测,企业必须填写。
作为一种方式,平台服务器获取目标工厂的目标生产装置的当前密封点位置信息和当前描述信息,将当前密封点位置信息和当前描述信息存储作为预设基本信息,其中,当前描述信息可以包括管道介质、温度等等,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在实践过程中,平台服务器判断当前密封点位置是否改变,当判断当前密封点位置改变时,基于改变后的密封点位置更新当前密封点位置信息,以使当前密封点位置信息与实际密封点位置信息对应。优选的,平台服务器基于所述预设基本信息设计可配置现场检测最优路径方案,以节省检测时间。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在平台服务器获取目标生产装置的预设基本信息后,基于目标生产装置的预设基本信息创建当前检测计划以及与当前检测计划对应的当前检测任务。其中,当前检测计划可以根据目标生产装置类型的不同分为首轮检测计划、常规检测计划以及临时检测计划,具体的,根据中国石化的实际情况,在企业开始检测前,需要进行首轮计划编制工作,使企业能够全面的掌握当前的泄漏情况,实现首轮计划的编制,同时利用首轮计划对首轮检测情况进行监控,常规检测计划按照法律法规自动生成,临时检测计划主要满足政府、总部和公司的临时检测,以便满足按照时间端进行制定标准按照前面所说的检测计划,平台服务器将所述检测计划和后续检测进行自动匹配。
进一步的,在确定当前检测计划后,平台服务器基于当前检测计划生成与其对应的当前检测任务。作为一种方式,当前检测任务可以由相关人员进行手工分配,为后续检测进行准备。
步骤S120:所述平台服务器将所述当前检测任务发送至第一用户终端,以使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对应的检测人员根据所述当前检测任务对所述目标生产装置进行检测并上传检测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平台服务器在获取当前检测任务后,将所述当前检测任务发送至第一用户终端,以使与第一用户终端对应的检测人员根据当前检测任务对目标生产装置进行检测并上传检测结果,其中,检测人员的检测结果上传包括手工录入和手持终端自动导入两种功能,手工录入支持手工一个一个填报,也支持excel批量录入,手持终端根据相关标准进行数据无线自动传输,若检测点未完成建立工作,则平台服务器不允许该检测点相关数据的导入工作。
作为本实施例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每次检测之前,都对仪器进行校准,平台服务器对校准数据进行录入,若是不进行校准,则不允许检测人员利用该仪器进行检测,相关人员无法进入检测流程。
步骤S130:所述平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反馈的所述检测结果,并基于所述检测结果创建当前泄漏修复任务。
在本实施例中,平台服务器接收第一用户终端反馈的检测结果,并基于所述检测结果创建当前泄漏修复任务。
请参照图4,图4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泄漏检测分析方法的步骤S130的流程示意图。下面将针对图4所示的流程进行阐述,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31:所述平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杆反馈的检测结果。
具体的,平台服务器首先接收第一用户终端反馈的检测结果。
步骤S132:所述平台服务器判断所述检测结果是否与预设检测结果匹配。
可以理解的,平台服务器根据不同的生产装置和法规的匹配,预先设定满足泄漏标准的标准参数,记为预设检测结果,在接收第一用户终端反馈的检测结果后,将所述检测结果和预设检测结果进行匹配,以判断检测结果是否表征该目标生产装置发生泄漏。
步骤S133:在为否时,基于所述检测结果创建当前泄漏修复任务。
在为否时,即当检测结果表征该目标生产装置发生泄漏时,基于该检测结果创建当前泄漏修复任务。具体的,平台服务器根据泄漏情况自动生成维修工单,以便下一步维修使用,其中,所述当前泄漏修复任务可以包括有机物排放情况、密封点分布情况以及泄漏点分布情况。
步骤S140:所述平台服务器将所述当前泄漏修复任务发送至第二用户终端,以使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对应的修复人员根据所述当前泄漏修复任务对所述目标生产装置进行修复并上传修复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平台服务器在获取当前泄漏修复任务后,将所述当前泄漏修复任务发送至第二用户终端,以使与第二用户终端对应的修复人员根据当前泄漏修复任务对目标生产装置进行修复并上传修复结果。具体的,在维修结束后,修复人员将相关数据上传到平台服务器,包括维修状态、维修类型等。对于多次修复和延迟修复进行展示,其中,延迟修复需要提供原因,平台服务器根据延迟修复的情况计算维修率。
进一步的,当目标工厂为多个时,平台服务器获取多个目标工厂中的每个目标工厂的检测结果,然后基于每个目标工厂的检测结果生成多个目标工厂的污染排名,以进行工厂污染展示,及时掌握每个工厂的生产装置的泄漏情况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情况,帮助管理者制定环境保护工作方案。
进一步的,所述平台服务器还用于将公司、目标工厂、目标生产装置VOCs无组织排放趋势图展示,按半年和整年进行核算统计,按目标工厂和目标生产装置进行VOCs无组织排放量统计排名,装置VOCs无组织排放量明细;公司、目标工厂、目标生产装置VOCs无组织排放趋势图展示,按半年和整年进行核算统计,按目标工厂和目标生产装置进行VOCs无组织排放减排量统计排名,装置VOCs无组织排放减排量明细;公司、目标工厂、目标生产装置VOCs泄漏率趋势图展示,按半年和整年进行核算统计,按目标工厂和目标生产装置进行VOCs泄漏率统计排名,装置VOCs泄漏明细;公司、目标工厂、目标生产装置VOCs泄漏修复率趋势图展示,按半年和整年进行核算统计,按按目标工厂和目标生产装置进行VOCs泄漏修复率统计排名,装置VOCs泄漏修复明细;各目标工厂、目标生产装置、区域的密封点分布统计,目标生产装置密封点明细;公司、目标工厂、目标生产装置检测计划和计划完成情况统计分析;各目标工厂、目标生产装置检测计划情况排名;目标生产装置检测计划明细;各目标工厂、目标生产装置检测计划完成情况排名,目标生产装置检测计划完成明细;公司、目标工厂、目标生产装置泄漏情况统计分析,各目标工厂、目标生产装置泄漏情况排名,目标生产装置泄漏情况明细;公司、目标工厂、慕把你生产装置泄漏修复情况统计分析,各目标工厂、目标生产装置泄漏修复情况排名,目标生产装置泄漏修复情况明细;公司、目标工厂、目标生产装置各类型密封点统计分析,各目标工厂、目标生产装置各类型密封点排名,目标生产装置各类型密封点明细;公司、目标工厂、目标生产装置密封点按常规/难于/险于进行统计分析,各目标工厂、目标生产装置难于/险于密封点排名,目标生产装置难于/险于密封点明细;公司、目标工厂、目标生产装置泄漏程度统计分析,各目标工厂、目标生产装置泄漏程度排名,各目标工厂、目标生产装置泄漏程度明细;公司、目标工厂、目标生产装置泄漏修复方法统计分析,各目标工厂、目标生产装置泄漏修复方法排名,目标生产装置泄漏修复方法明细。
作为一种方式,所述平台服务器还用于完成LDAR管理中需要的体系管理工作,包括组织机构管理、法规标准及作业文件,其中,组织机构管理主要完成LDAR组织机构的建立和维护功能。作为一个完整的LDAR体系,最开始应该完成组织机构的建立工作,由相应的企业发起建立LDAR组织机构,平台服务器实现将组织机构集中在系统中录入,并且展示。实现企业LDAR管理的完整化,并且后续的检测,维修,审批人员将与组织机构人员关联,保证专人专岗,避免出现业务交叉。其中,法规标准及作业文件用于展示系统用到的法规标准及作业文件,保证企业LDAR管理体系完整性,方便后续相关检查机构查看LDAR管理体系。
进一步的,所述平台服务器还用于实现对LDAR排放量、减排量统计需要的公司进行维护,此部分可以由研究院或者总部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维护,保证系统能够自动计算。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泄漏检测分析方法首先通过平台服务器基于目标生产装置的预设基本信息创建当前检测计划以及与当前检测计划对应的当前检测任务,将当前检测任务发送至第一用户终端,以使与第一用户终端对应的检测人员根据当前检测任务对目标生产装置进行检测并上传检测结果,然后将接收第一用户终端反馈的检测结果,并基于检测结果创建当前泄漏修复任务,最后将当前泄漏修复任务发送至第二用户终端,以使与第二用户终端对应的修复人员根据当前修复任务对目标生产装置进行修复并上传修复结果,从而能提高检测效率,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度,便于维修人员及时处理以及管理者制定环境保护方案。
第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5,图5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泄漏检测分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下面将针对图5所示的流程进行阐述,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210:平台服务器基于目标生产装置的预设基本信息创建当前检测计划以及与所述当前检测计划对应的当前检测任务。
步骤S220:所述平台服务器将所述当前检测任务发送至第一用户终端,以使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对应的检测人员根据所述当前检测任务对所述目标生产装置进行检测并上传检测结果。
步骤S230:所述平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反馈的所述检测结果,并基于所述检测结果创建当前泄漏修复任务。
步骤S240:所述平台服务器将所述当前泄漏修复任务发送至第二用户终端,以使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对应的修复人员根据所述当前泄漏修复任务对所述目标生产装置进行修复并上传修复结果。
步骤S250:所述平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反馈的所述修复结果,并基于所述修复结果创建当前泄漏复测任务。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修复人员在上传修复结果后,平台服务器接收第二用户终端反馈的修复结果,并基于所述修复结果创建当前泄漏修复任务。
请参照图6,图6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写泄漏检测分析方法的步骤S250的流程示意图。下面将针对图6所示的流程进行阐述,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251:所述平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反馈的所述修复结果。
具体的,平台服务器首先接收第二用户终端反馈的修复结果。
步骤S252:所述平台服务器判断所述修复结果是否与预设修复结果匹配。
可以理解的,平台服务器预先设置有目标生产装置不发生泄漏时的标准参数值,将其记为预设修复结果,在接收第二用户终端反馈的修复结果后,将所述修复结果和预设修复结果进行匹配,以判断修复结果是否表征该目标生产装置是否修复成功。
步骤S253:在为否时,基于所述修复结果创建当前泄漏复测任务。
在为否时,即当修复结果表征该目标生产装置修复不成功时,基于修复结果创建当前泄漏复测任务,直到修复结果表征目标生产装置修复成功时,不再创建复测任务。
步骤S260:所述平台服务器将所述当前泄漏复测任务发送至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以使所述修复人员根据所述当前泄漏复测任务对所述目标生产装置进行复测并上传复测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平台服务器在获取当前泄漏复测任务后,将所述当前复测任务发送至第二用户终端,以使修复人员根据当前泄漏复测任务对目标生产装置进行复测,并上传复测结果,同时,实时统计泄漏修复相关数据,知道修复成功。
第三实施例
请参照图7,图7示出了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泄漏检测分析装置500的结构框图。下面将针对图7所示的结构框图进行阐述,所述泄漏检测分析装置500包括:当前检测任务创建模块510、当前检测任务发送模块520、当前泄漏修复任务创建模块530以及当前泄漏修复任务发送模块540,其中:
当前检测任务创建模块510,用于平台服务器基于目标生产装置的预设基本信息创建当前检测计划以及与所述当前检测计划对应的当前检测任务。
当前检测任务发送模块520,用于所述平台服务器将所述当前检测任务发送至第一用户终端,以使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对应的检测人员根据所述当前检测任务对所述目标生产装置进行检测并上传检测结果。
当前泄漏修复任务创建模块530,用于所述平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反馈的所述检测结果,并基于所述检测结果创建当前泄漏修复任务。
当前泄漏修复任务发送模块540,用于所述平台服务器将所述当前泄漏修复任务发送至第二用户终端,以使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对应的修复人员根据所述当前泄漏修复任务对所述目标生产装置进行修复并上传修复结果。
本实施例对泄漏检测分析装置500的各功能模块实现各自功能的过程,请参见上述图1至图6所示实施例中描述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第四实施例
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泄漏检测分析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平台服务器、第一用户终端以及第二用户终端,所述平台服务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和所述第二用户终端连接,其中:
所述平台服务器,用于基于目标生产装置的预设基本信息创建当前检测计划以及与所述当前检测计划对应的当前检测任务。
所述平台服务器,用于将所述当前检测任务发送至第一用户终端。
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用于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对应的检测人员根据所述当前检测任务对所述目标生产装置进行检测并上传检测结果。
所述平台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反馈的所述检测结果,并基于所述检测结果创建当前泄漏修复任务。
所述平台服务器,用于将所述当前泄漏修复任务发送至第二用户终端。
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用于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对应的修复人员根据所述当前泄漏修复任务对所述目标生产装置进行修复并上传修复结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泄漏检测分析方法、装置及系统首先通过平台服务器基于目标生产装置的预设基本信息创建当前检测计划以及与当前检测计划对应的当前检测任务,将当前检测任务发送至第一用户终端,以使与第一用户终端对应的检测人员根据当前检测任务对目标生产装置进行检测并上传检测结果,然后将接收第一用户终端反馈的检测结果,并基于检测结果创建当前泄漏修复任务,最后将当前泄漏修复任务发送至第二用户终端,以使与第二用户终端对应的修复人员根据当前修复任务对目标生产装置进行修复并上传修复结果,从而能提高检测效率,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度,便于维修人员及时处理以及管理者制定环境保护方案。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10)

1.一种泄漏检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平台服务器基于目标生产装置的预设基本信息创建当前检测计划以及与所述当前检测计划对应的当前检测任务;
所述平台服务器将所述当前检测任务发送至第一用户终端,以使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对应的检测人员根据所述当前检测任务对所述目标生产装置进行检测并上传检测结果;
所述平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反馈的所述检测结果,并基于所述检测结果创建当前泄漏修复任务;
所述平台服务器将所述当前泄漏修复任务发送至第二用户终端,以使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对应的修复人员根据所述当前泄漏修复任务对所述目标生产装置进行修复并上传修复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服务器将所述当前泄漏修复任务发送至第二用户终端,以使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对应的修复人员根据所述当前泄漏修复任务对所述目标生产装置进行修复并上传修复结果之后,还包括:
所述平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反馈的所述修复结果,并基于所述修复结果创建当前泄漏复测任务;
所述平台服务器将所述当前泄漏复测任务发送至所述第二用户终端,以使所述修复人员根据所述当前泄漏复测任务对所述目标生产装置进行复测并上传复测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反馈的所述修复结果,并基于所述修复结果创建当前泄漏复测任务,包括:
所述平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反馈的所述修复结果;
所述平台服务器判断所述修复结果是否与预设修复结果匹配;
在为否时,基于所述修复结果创建当前泄漏复测任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反馈的所述检测结果,并基于所述检测结果创建当前泄漏修复任务,包括:
所述平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用户终端杆反馈的检测结果;
所述平台服务器判断所述检测结果是否与预设检测结果匹配;
在为否时,基于所述检测结果创建当前泄漏修复任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服务器基于目标生产装置的预设基本信息创建当前检测计划以及与所述当前检测计划对应的当前检测任务之前,还包括:
所述平台服务器获取目标工厂的所述目标生产装置的当前密封点位置信息和当前描述信息;
所述平台服务器将所述当前密封点位置信息和所述当前描述信息存储作为预设基本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平台服务器判断所述当前密封点位置信息是否改变;
在为是时,获取所述目标生产装置改变后的密封点位置并更新所述当前密封点位置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服务器获取目标工厂的所述目标生产装置的当前密封点位置信息和当前描述信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平台服务器获取所述目标工厂的所有生产装置;
所述平台服务器基于预设条件对所述所有生产装置进行筛选,获取目标生产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工厂为多个,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平台服务器获取多个目标工厂中的每个所述目标工厂的所述检测结果;
所述平台服务器基于所述每个所述目标工厂的所述检测结果生成所述多个目标工厂的污染排名。
9.一种泄漏检测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当前检测任务创建模块,用于平台服务器基于目标生产装置的预设基本信息创建当前检测计划以及与所述当前检测计划对应的当前检测任务;
当前检测任务发送模块,用于所述平台服务器将所述当前检测任务发送至第一用户终端,以使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对应的检测人员根据所述当前检测任务对所述目标生产装置进行检测并上传检测结果;
当前泄漏修复任务创建模块,用于所述平台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反馈的所述检测结果,并基于所述检测结果创建当前泄漏修复任务;
当前泄漏修复任务发送模块,用于所述平台服务器将所述当前泄漏修复任务发送至第二用户终端,以使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对应的修复人员根据所述当前泄漏修复任务对所述目标生产装置进行修复并上传修复结果。
10.一种泄漏检测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平台服务器、第一用户终端以及第二用户终端,所述平台服务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和所述第二用户终端连接,其中:
所述平台服务器,用于基于目标生产装置的预设基本信息创建当前检测计划以及与所述当前检测计划对应的当前检测任务;
所述平台服务器,用于将所述当前检测任务发送至第一用户终端;
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用于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对应的检测人员根据所述当前检测任务对所述目标生产装置进行检测并上传检测结果;
所述平台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反馈的所述检测结果,并基于所述检测结果创建当前泄漏修复任务;
所述平台服务器,用于将所述当前泄漏修复任务发送至第二用户终端;
所述第二用户终端,用于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对应的修复人员根据所述当前泄漏修复任务对所述目标生产装置进行修复并上传修复结果。
CN201711019235.5A 2017-10-26 2017-10-26 泄漏检测分析方法、装置及系统 Pending CN1077835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19235.5A CN107783524A (zh) 2017-10-26 2017-10-26 泄漏检测分析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19235.5A CN107783524A (zh) 2017-10-26 2017-10-26 泄漏检测分析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83524A true CN107783524A (zh) 2018-03-09

Family

ID=61435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19235.5A Pending CN107783524A (zh) 2017-10-26 2017-10-26 泄漏检测分析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8352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97961A (zh) * 2019-10-23 2021-04-2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密封点检测系统
WO2024021605A1 (zh) * 2022-07-29 2024-02-01 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泄漏检测方法、装置及终端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25153A (zh) * 2013-06-17 2013-09-25 深圳市共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巡检方法和巡检系统
CN104050520A (zh) * 2013-03-13 2014-09-17 上海汉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数据管理系统和监控平台
CN105844570A (zh) * 2016-03-22 2016-08-10 上海玛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泄露检测与修复图像的管理系统
CN106644284A (zh) * 2016-12-16 2017-05-10 北京伟瑞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化工厂装置的自动泄漏监测与修复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50520A (zh) * 2013-03-13 2014-09-17 上海汉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数据管理系统和监控平台
CN103325153A (zh) * 2013-06-17 2013-09-25 深圳市共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巡检方法和巡检系统
CN105844570A (zh) * 2016-03-22 2016-08-10 上海玛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泄露检测与修复图像的管理系统
CN106644284A (zh) * 2016-12-16 2017-05-10 北京伟瑞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化工厂装置的自动泄漏监测与修复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丁德武 等: "LARD技术在石化企业应用中常见问题解析", 《安全、健康和环境》 *
孔祥军 等: "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在某炼油厂的应用研究", 《河南化工》 *
江浩 等: "泄漏检测与修复在乙苯脱氢装置中的应用", 《化学工程师》 *
郝军晓 等: "石化行业传统LDAR管理方式与基于智能P&ID的LDAR管理方式对比分析",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97961A (zh) * 2019-10-23 2021-04-2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密封点检测系统
WO2024021605A1 (zh) * 2022-07-29 2024-02-01 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泄漏检测方法、装置及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in et al. A science mapping approach based review of construction safety research
CN107689887B (zh) 一种核电厂控制系统临时控制变更在线管理系统
Florac et al. Measuring the software process: 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for software process improvement
Lin et al. A user-centered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tool to improve safety inspections
Trimarjoko et al. Consistency of DMAIC phases implementation on Six Sigma method in manufacturingand service industry: a literature review
CN114092025B (zh) 一种临时用地全生命周期监测方法
TW201843642A (zh) 巡檢管理方法及系統
CN107783524A (zh) 泄漏检测分析方法、装置及系统
Chance et al. Supporting manufacturing with simulation: model design, development, and deployment
Alkaissy et al.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safety risks and relationship with delayed project completion times
CN113094800B (zh) 市政工程监理中工程质量的监理方法及系统
CN115760493A (zh) 投资项目用地监管系统
Hankin et al. An ISM analysis of the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in ERP implementation
CN114240211A (zh) 一种智能生产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US11568336B2 (en) Information-technology-utilization evaluation device, information-technology-utilization evaluation system, and information-technology-utilization evaluation method
Paulk et al. Measuring process capability versus organizational process maturity
TWI587236B (zh) 送驗材料清單之產生裝置及方法
CN110415115A (zh) 交易系统的运维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977159A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土木工程实验检测系统
Sneed et al. Analyzing data on software evolution processes
Idrissi Gartoumi et al. Implementing lean construction to improve quality and megaproject construction: a case study
Kralikova et al. Framework for applying six sigma methods withi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CN113570230B (zh) 一种污染地块修复现场信息化管理方法及系统
KR102222892B1 (ko) 사전예방 품질관리장치 및 방법
JP2019008654A (ja) 保安システム及び保安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