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83243B - 潜望式摄像模组 - Google Patents

潜望式摄像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83243B
CN107783243B CN201610718863.1A CN201610718863A CN107783243B CN 107783243 B CN107783243 B CN 107783243B CN 201610718863 A CN201610718863 A CN 201610718863A CN 107783243 B CN107783243 B CN 1077832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sm
lens
camera module
bearing surface
mag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1886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83243A (zh
Inventor
方银丽
刘春梅
张百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71886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83243B/zh
Priority to PCT/CN2016/101964 priority patent/WO2018035944A1/zh
Publication of CN1077832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832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832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832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1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prisms; for mirrors
    • G02B7/1805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prisms; for mirrors for prism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17Bodies with reflectors arranged in beam forming the photographic image, e.g. for reducing dimensions of camera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潜望式摄像模组,包括光转向机构、镜头机构、以及感光芯片,光转向机构安装于镜头机构的入光侧,感光芯片安装于镜头机构的出光侧,光转向机构包括棱镜、棱镜座、支承轴以及基座,其中,棱镜座设置于基座中,棱镜座具有与棱镜相对的支承面,棱镜座还设有轴座,轴座设置在支承面上与棱镜相对的另一面上,轴座上设有贯通的轴孔,支承轴可转动地设置于轴孔中,支承轴与镜头机构中光学镜头的光轴垂直;支承面具有两个侧壁,支承面与侧壁相交处设有向着远离支承面的方向凸起、沿着支承面和侧壁的交线延伸的支承台。本发明采用棱镜座和支承轴,能够借助可以转动的棱镜实现防抖的效果,并且结构更加简单,易于制造和维护。

Description

潜望式摄像模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领域,并且特别地,涉及一种潜望式摄像模组。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CN201480051999.0公开了反射镜倾斜致动,其中设有反射镜及支承反射镜的基座。根据该专利,采用不同的枢轴支承反射镜,并利用磁铁、FP线圈、霍尔传感器以及弹簧等元件控制反射镜,避免其在使用过程出现的抖动。
这种反射镜倾斜致动结构复杂,零件数量众多,制造维修复杂。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潜望式摄像模组,能够均匀地分散棱镜自重,对棱镜实施牢固稳定的支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潜望式摄像模组包括光转向机构、镜头机构、以及感光芯片,光转向机构安装于镜头机构的入光侧,感光芯片安装于镜头机构的出光侧,其特征在于,光转向机构包括棱镜、棱镜座、支承轴以及基座,其中,棱镜座设置于基座中,棱镜座具有与棱镜相对的支承面,棱镜座还设有轴座,轴座设置在支承面上与棱镜相对的另一面上,轴座上设有贯通的轴孔,支承轴可转动地设置于轴孔中,支承轴与镜头机构中光学镜头的光轴垂直;支承面具有两个侧壁,支承面与侧壁相交处设有向着远离支承面的方向凸起、沿着支承面和侧壁的交线延伸的支承台。
其中,镜头机构包括光学镜头、对焦运动载体、以及镜头外壳,其中,光学镜头设置在对焦运动载体中,光学镜头在马达的驱动下在对焦运动载体中沿着与光学镜头的光轴垂直的方向上运动;并且,对焦运动载体设置在镜头外壳中,对焦运动载体在马达的驱动下在镜头外壳中沿与光学镜头的光轴平行的方向带动光学镜头运动。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沿着与光学镜头在对焦运动载体中运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光学镜头中镜片的非有效区域可以至少部分地被去除,对焦运动载体以及镜头外壳的尺寸与非有效区域被去除后的镜片尺寸相符。
其中,沿着光学镜头在对焦运动载体中的运动方向,光学镜头具有与镜筒一体成型的突出部,突出部具有凹槽,凹槽中设置有磁铁或线圈,其中,突出部的数量为两个,位于光学镜头的两侧。
可选地,上述镜头机构中进一步设置有与凹槽中磁铁或线圈相互作用的线圈或磁铁。
进一步地,镜头机构进一步包括第一线路板,第一线路板设置于镜头外壳,其中,突出部的凹槽中设置有磁铁,第一线路板上设置有与凹槽中的磁铁相互作用的线圈。
此外,上述对焦运动载体上设置有磁铁或线圈,镜头机构中进一步设置有与对焦运动载体上的磁铁或线圈相互作用的线圈或磁铁。
其中,上述镜头机构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线路板,第二线路板设置于镜头外壳,其中,对焦运动载体上设置有磁铁,第二线路板上设置有与对焦运动载体上的磁铁相互作用的线圈。
此外,支承轴的两端分别可旋转地安装于一个轴支撑件,轴支撑件安装在基座的侧壁。
此外,轴座上进一步设置有凹槽,凹槽中设置有至少两个磁铁,基座的底板具有开窗,基座以下设置有线路板,线路板上安装有线圈以及磁场传感器,在线路板以下设置有轭铁,其中,当线路板安装后,开窗与磁铁的位置对应。
此外,侧壁包括三角形部分、矩形部分和支承部分;三角形部分的斜边与支承面相交形成交线,三角形部分的一条直角边与矩形部分重合,三角形部分与矩形部分共平面;支承部分沿矩形部分的长度方向延伸,并沿着垂直于矩形部分的方向向着远离矩形部分的方向延伸。
此外,上述棱镜座具有定位部分,定位部分在两个支承台之间沿着支承面的一条边延伸,并与侧壁垂直,定位部分的一条边与支承台固定连接,另一条边为自由边。
此外,轴座的宽度(b)小于棱镜座的宽度(B);
支承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支承轴套中,支承轴与支承轴套之间的径向间隙为5-12μm,支承轴套的轴向长度等于或小于轴座上轴孔的长度,支承轴套与棱镜座的轴孔固定连接。
此外,上述棱镜为直角三角形棱柱,其中一条直角边通过一个过渡段与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相连,过渡段垂直于直角边且其长度与支承台的宽度相对应。
此外,棱镜以其直角三角形斜边所在的平面与支承面相对,过渡段抵靠在定位部分上,与过渡段相连的直角边所在平面的两侧边抵靠在支承部分上,以其直角三角形斜边所在的平面的两侧侧边抵靠在支承台上,棱镜与定位部分和支承台粘接固定,棱镜的平面在安装状态下的凸出与棱镜座。
可选地,上述棱镜座为整体成型件。
根据本发明的潜望式摄像模组中,采用了棱镜座,棱镜座中设置了用于支承棱镜的支承台。支承台将在棱镜与支承面之间形成一个空间,使空气可以进入这个空间,从而实现光线在棱镜中的反射,有效地改变了入射光线的路线。同时,支承台还分别支承着棱镜,两个支承台分担了被支承棱镜的重量,使得棱镜能够被稳定牢固地支承在棱镜座上。另外,通过让棱镜座围绕支承轴转动,能够改变棱镜出射光的方向,进而借助可以转动的棱镜实现防抖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将镜头机构中的镜筒设计为能够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运动,能够让镜头实现防抖运动,从而让棱镜执行竖直方向上的防抖运动,而让镜头执行水平方向上的防抖运动,使得镜头机构中不需要为光学镜头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预留空间,有助于降低镜头机构的高度和整体体积,有助于安装。
根据本发明,由于镜头机构无需在竖直方向上运动进行防抖,所以能够在竖直方向上将镜片的非有效区域去除,由于镜片的形状改变,且尺寸变小,所以可以让镜筒、以及镜头机构的尺寸也相应减小,从而有助于安装。
根据本发明,通过在镜筒两侧设计一体成型的突出部,能够减小镜头机构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不仅如此,由于突出部为一体成型,所以镜筒无需借助螺纹与载体固定,进而避免为了增大螺纹固定的扭力而让固定位置处的材料加厚,所以能够减小镜头机构在水平方向上所占的空间。
根据本发明,通过让棱镜座绕支承轴转动,能够实现垂直方向上的防抖,结合镜头机构中的光学镜头在水平方向上沿垂直光轴方向上运动的方案,可以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均实现防抖,从而有效地改进了摄像模组的性能,提高了成像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棱镜座的一条下侧边缘上,还设置有定位部分。与之对应地,将棱镜本身的一个角部切削掉。这样,在将棱镜放置在棱镜座中的时候,用棱镜被切削掉的角部抵靠在棱镜座的定位部分上。定位部分进一步分担了棱镜的重量,使得棱镜被托在棱镜座中,阻止了棱镜因重力作用而在棱镜座中向下滑动的趋势。这将使得棱镜在安装的过程中更加稳定。
根据本发明,在棱镜座上还设置有两个支承部分。这两个支承部分分别设置在棱镜座的两个侧壁上。支承部分与定位部分、侧壁一起,对放置于棱镜组中的棱镜起到固定和定位的作用,同时也分担着支承棱镜的作用。由于支承部分的存在,进一步阻止了棱镜在棱镜座中向下滑动的趋势。
由于本发明的棱镜座具有上述结构,因此在将棱镜放置在棱镜座中,并在定位部分、支承台上涂覆胶水将棱镜粘接在棱镜座中的时候,会有效防止棱镜在棱镜座的滑动或移动,有效阻止和控制棱镜的向下滑动的趋势,使其稳定地被保持在棱镜座不动。
这种结构保证了棱镜的在预定的正确位置被安装在棱镜座中,从而提高了成像质量。
根据本发明,支承轴套和支承轴之间的径向间隙被严格控制在5-10μm。这种间隙能够有效控制棱镜在运动的过程的晃动、运动到预定位置以后保持位置的正确与准确,严格地控制了因径向间隙而导致棱镜的晃动。与此同时,这种间隙保证棱镜顺畅地运动,即支承轴套相对支承轴的顺畅转动。尤其是,这种间隙在保证棱镜位置正确、减少棱镜本身晃动的同时,还保证了小的驱动力。具体而言,这种间隙保证驱动棱镜的阻力非常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潜望式摄像模组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潜望式摄像模组中镜头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3a是示出镜片有效区域和非有效区域的示意图;
图3b是将图3a中镜片的非有效区域去除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光转向机构的截面图;
图5是本发明用于摄像模组的棱镜装置的组装后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用于摄像模组的棱镜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用于摄像模组的棱镜装置的棱镜座立体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用于摄像模组的棱镜装置的棱镜座背面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用于摄像模组的棱镜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此说明性实施方式的描述应与相应的附图相结合,附图应作为完整的说明书的一部分。在附图中,实施例的形状或是厚度可扩大,并以简化或是方便标示。再者,附图中各结构的部分将以分别描述进行说明,值得注意的是,图中未示出或未通过文字进行说明的元件,为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形式。
此处实施例的描述,有关方向和方位的任何参考,均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任何限制。相关术语,如“更低”、“更高”、“水平的”、“垂直的”、“在上”、“在下”、“上”、“下”、“顶部”和“|底部”以及其派生词(如“水平地”、“向下地”、“向上地”等等)均应被解释为说明中描述的或附图中示出所讨论的方位。这些相关术语仅仅为了方便描述,而不应认为是对仪器设备的解释或者在特定方位上的具体操作。术语,如“附上……的”(attached)、“固定于……的”、“相连的”和“彼此相连的”指代一种关系,其中结构被直接或间接地通过插入结构,固定或附着于另一结构,除非有明确的描述,所述结构包括可移动的、或者固定不动的、或者相关联的。此外,本发明的特点和优点通过参照优选实施方案进行说明。因此,优选实施方式说明可能的非限定的特征的组合,这些特征可能独立存在或者组合存在,本发明并不特别地限定于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所界定。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潜望式摄像模组,该潜望式摄像模组可应用于移动终端,例如可以是手机等。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潜望式摄像模组包括光转向机构、镜头机构以及感光芯片,镜头机构中包括镜头、以及马达等驱动部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潜望式摄像模组。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将光转向机构2000与镜头机构1000进行了分解。其中,镜头机构1000与光转向机构2000可以通过固定孔和固定销进行定位(如图1中虚线箭头所示),在固定孔和固定销的周围区域可以通过画胶的方式进行密封。另外,在镜头机构1000的侧壁边缘处,可以具有限位槽,而在光转向机构外壳的对应位置处具有延长的侧壁,在安装时可以通过焊接(例如,激光焊接等方式)将两者固定连接。参见图1光转向机构2000具有线路板2800,镜头机构1000具有光学镜头1100;在将光转向机构2000与镜头机构1000安装后,光转向机构2000将位于镜头机构1000的入光侧。另外,图1中省略了感光芯片,实际上,感光芯片安装于镜头机构1000的出光侧。在其他实施例中,光转向机构2000与镜头机构1000可以不通过固定销与固定孔的方式进行定位,而是可以通过诸如卡扣、插接等多种其他方式来彼此定位,在将两者固定时,也可以通过除激光焊接之外的其他方式。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镜头机构1000的分解示意图。
如图2所示,镜头机构1000包括光学镜头1100、对焦运动载体1200以及镜头外壳1300。其中,光学镜头1100设置在对焦运动载体1200中,光学镜头1100在马达的驱动下可以在对焦运动载体1200中沿着与光学镜头1100的光轴垂直的水平方向上运动(即图2中所示的X方向),从而实现防抖;并且,对焦运动载体1200设置在镜头外壳1300中,对焦运动载体1200在马达的驱动下可以在镜头外壳1300中沿与光学镜头1100的光轴平行的方向带动光学镜头1100运动(即,沿着图2中所示的Z方向运动),从而完成对焦。
为了驱动对焦运动载体1200进行运动,可以在对焦运动载体1200上设置磁铁或线圈,镜头机构1000中则进一步设置有与对焦运动载体1200上的磁铁或线圈相互作用的线圈或磁铁。在一个实施例中,镜头机构1000进一步包括第二线路板1500,第二线路板1500设置于镜头外壳1300。例如,对焦运动载体1200的侧面上则设置有磁铁,可以设置在镜头外壳1300的侧面,第二线路板1500上设置有与对焦运动载体1200上的磁铁相互作用的线圈。
在一个实施例中,镜头外壳1300内壁上可以设置有沿着Z方向延伸的导向槽,对焦运动载体1200可以通过设置在导向槽内的滚珠在镜头外壳1300内沿着Z方向运动。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使对焦运动载体1200在镜头外壳1300内运动。
通常情况下,镜头1100的镜片具有有效区域和非有效区域,如图3a所示,有效区域为图3a中的阴影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沿着与光学镜头1100在对焦运动载体1200中运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即,图2中所示的Y方向),将光学镜头1100中镜片的非有效区域部分去除,去除后的镜片在Y方向上所占的空间明显降低。这样,就可以根据切除后的镜片设计光学镜头1100的镜筒,由于镜片的在纵向上所占的空间变小,所以镜筒、对焦运动载体1200以及镜头外壳1300同样可以在图2和图3b中所示的Y方向上变得更短,从而有效减小了镜头机构的体积和高度,而且不会影响拍摄图像的质量以及镜头的视场角。
进一步地,参见图2所示的实施例,沿着光学镜头1100在对焦运动载体1200中的运动方向即图2中所示的X方向,光学镜头1100具有与镜筒一体成型的两个突出部1101位于光学镜头1100的两侧,每个突出部1101均具有凹槽1102,凹槽1102中设置有磁铁或线圈,镜头机构1000中则进一步设置有与凹槽1102中磁铁或线圈相互作用的线圈或磁铁。这样,能够让光学镜头1100在对焦运动载体1200中沿着X方向运动,以实现防抖;并且,由于突出部1101并没有占据Y方向上的空间,所以不会增加镜头机构的整体高度;另外,由于突出部1101与镜头1100的镜筒一体成型,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而且相比于镜筒与突出部分体式的设计方案,能够避免因为将突出部与镜筒固定而增大材料的厚度,使得一体成型后的镜头1100在X方向上所占的空间更小,有助于在狭小的区域中安装。
在一个实施例中,镜头机构1000进一步包括第一线路板1400,第一线路板1400设置于镜头外壳1300,在图2所示的实例中,突出部1101的开口朝向镜头外壳1300的侧面,所以第一线路板1400也可以安装在镜头外壳1300的侧面。具体而言,突出部1101的凹槽1102中可以设置有磁铁,第一线路板1400上设置有与凹槽1102中的磁铁相互作用的线圈,该线圈能够驱动凹槽1102中的磁铁,进而让光学镜头在对焦运动组件1200中沿着X方向运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焦运动载体1200的内壁可以安装滚珠,该滚珠可以安装在导向槽中,借助于滚珠,使光学镜头1100在对焦运动载体1200内部沿X方向运动。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其他的结构或部件,使光学镜头1100在对焦运动载体1200内运动。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转向机构2000的截面图。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转向机构2000包括棱镜2100、棱镜座2200、支承轴2400以及基座2600。其中,棱镜座2200设置于基座2600中,棱镜座2200支撑安装有棱镜2100,棱镜座2200还设有轴座2209(参见图8所示),棱镜座2200上设有贯通的轴孔2210(实际上,轴孔2210设置在轴座2209),支承轴2400可转动地设置于轴孔2210中(参见图6所示),支承轴2400与镜头机构1000中光学镜头1100的光轴垂直。
基座2600的底板2601具有开窗,棱镜座2200底部对应开窗的位置安装有至少一个磁铁2500,基座2600以下设置有线路板2800,在对应开窗的位置处,线路板2800安装有线圈2801以及磁场传感器2802(可以是霍尔传感器)。线路板以下安装有轭铁2803。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光转向机构中的棱镜装置进行详细描述。这里所述的棱镜装置主要包括基座2600中所容纳的棱镜2100、棱镜座2200、支承轴2400、磁铁2500等。
图5以立体图的形式示意性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用于摄像模组的棱镜装置,该棱镜装置主要用于具有潜望镜式摄像头模组的移动终端,例如手机等设备。
这种用于摄像模组的棱镜装置包括棱镜2100、棱镜座2200、支承轴套2300和支承轴2400。棱镜2100固定设置在棱镜座2200中,从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在组装状态下,棱镜2100的上表面突出与棱镜座2200。支承轴套2300固定安装在棱镜座2200的下部,即棱镜座2200上与安装棱镜2100相对的另一侧。支承轴2400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承轴套2300中。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用于摄像模组的棱镜装置的分解示意图,主要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的棱镜装置中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如图6所示,棱镜2100的横截面基本呈直角三角形,图中所示的棱镜2100处于横置的状态。如图所示,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的平面朝上设置。这样,棱镜2100上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所在平面面对棱镜座2200,并支承于其中。
如图6所示,棱镜2100的右下角被切割掉,形成一个过渡段2101。这样,棱镜2100的横截面的轮廓只是大致呈直角三角形,而实际上是一个多边形,或者是四边形,其横截面形状不是规则的几何形状。
如图6所示,在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支承轴套2300与支承轴2400相互配合用于支承整个棱镜座2200和棱镜2100,使之可以围绕支承轴2400转动。
支承轴套2300中设有一个贯通孔2301,支承轴2400插入贯通孔2301中。贯通孔2301的直径大于支承轴2400的外径。两者直径之差为5-12μm。两者直径之差构成支承轴套2300和支承轴2400之间的径向间隙。这个径向间隙保证了棱镜座2200和棱镜2100能够自由顺畅地围绕着支承轴2400转动,同时还保证在运动过程中,贯通孔2301不会对支承轴2400发生很大的接触和摩擦。因此,这样间隙有效减小了驱动棱镜2100和棱镜座2200运动的驱动力,保证了能够根据需要将棱镜2100调节到所需要的位置,并且保证棱镜2100在支承轴2400不会发生晃动。这将直接保证成像清晰,得到高质量的图像。
图7和8以立体图的方式表示了根据发明的棱镜座2200。如图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棱镜座2200大致由两个三棱柱组成,两个三棱柱一大一小,两者的斜面相互相对设置。下面将根据附图7和8详细描述棱镜座2200的结构和形状。
如图7所示,棱镜座2200主要呈一个中空的三棱柱形状。棱镜座2200包括一个支承面2201和两个侧壁2202。支承面2201为矩形形状,侧壁2202基本上为三角形。侧壁2202与支承面2201垂直设置,并且设置在支承面2201的两个相对的边上。
如图7所示,在支承面2201与侧壁2202相交处形成一条交线2204。图7中仅表示出一条交线2204所处的位置,以及其与支承面2201和侧壁2202之间的关系。但是,由于两个侧壁2202是对称设置的,所以在另一个侧壁2202与支承面2201相处也具有交线2204。由于两者相对对称设置,所以在本发明中仅对图7中表示出的一个做详细的描述,另一个与之完全相同。
棱镜座2200上,沿着交线2204延伸地设置有支承台2203。支承台2203是一个细长的矩形体,其横截面为矩形,长度与支承面2201的对应边的长度相对应。显然,支承台2203设置在支承面2201相对的两边上,两者相互平行、分别沿着各自相对的交线2204延伸。两个支承台2203向上面,图中以英文字母Z表示,相互平行地处于一个平面。由此,两个支承台2203构成对棱镜2100的支承。也就是说,在安装状态下,棱镜2100的两个相对的边分别贴靠在支承台2203上。这种安装方式,将使得棱镜2100的三角形斜边所在的面与棱镜座2200的支承面2201之间相互不接触,相互有一定的间隔。空气可以进入这个间隔所形成的空间中。由于空气的存在,保证了棱镜2100能够对入射光形成全反射。具体地,就是棱镜2100将入射光线折转90°以后,再折射出去,从而实现光线的折射。
如图7所示,在棱镜座2200的下部边缘上,也就是底边处,设有定位部分2208。从图中可以看出,定位部分2208是一个细长的平面。这个平面沿着支承面2201的下边缘与支承面2201形成一定角度地延伸,并与支承面2201相连接。从图中还可以看出,在定位部分2208在与支承台2203相交的部分处,支承台2203的长度与支承面2201的长度相等,都是终止与定位部分2208。
图7中还表示了棱镜座2200所包含的两个支承部分2207。这两个支承部分2207分别与两个侧壁2202相对,设置在侧壁2202的端部,并与侧壁2202相互垂直。
结合图6和7可以看出,在将棱镜2100放置于棱镜座2200中的时候,图6中所示的棱镜2100的过渡段2101抵靠在棱镜座2200的定位部分2208上,其另一条边的两个端部则抵靠在支承部分2207上。此时,棱镜2200上三角形斜边所在的平面的两个侧边分别抵靠在棱镜座2200的两个支承台2203上。这样,棱镜2200被固定在棱镜座2200中。分别设置在两个侧壁2202上的支承部分2207将棱镜2200阻挡在棱镜座2200中。与此同时,根据本发明的棱镜组2200还具有定位部分2208,当棱镜2100被放置在棱镜座2200中以后,定位部分2208托住棱镜2100上的过渡段2101,由此使得棱镜2在安装状态下不会由于其自身重量的原因而进一步下滑或移动。
在将棱镜2100放置棱镜座2200中之前,要在支承台2203上涂覆胶水,以便下一步将棱镜2100放入后,通过固化胶水而将两者相互粘接固定。在这个过程中,在胶水尚未固化时,由于棱镜2100自身重量的原因,有沿着支承台2203向下滑动的趋势。这将导致棱镜2100的全部重量均集中在支承部分2207与侧壁2202和支承面2201的连接部位上,这将对此连接部分的强度提出严苛的要求。如果此处发生任何不希望的变形或形变,都将导致棱镜2100在棱镜座2200中的安装位置、姿态不正确,达不到预定要求。最终将使得成像质量变差。而根据本发明,在棱镜座2200的下边缘出设置了定位部分2208,由于托住棱镜2100,使得棱镜2100的重量由定位部分2208所承担,而不是集中作用于上述的连接部位上。这种结构设置,有效且明显地分散了棱镜2100的重量,减少了对承担棱镜2100固定和定位作用的各个部分的强度要求,从而使根据发明的棱镜座2200的重量得以减少。
如图7所示,棱镜座2200的侧壁2202包括一个三角形部分2205和一个矩形部分2206。三角形部分2205与矩形部分2206相互共平面,并平滑连接。三角形部分2205主要与棱镜2100的三角形侧面或三角形横截面相对应,而其矩形部分2206主要与支承部分2207相对应。
如图7所示,侧壁2202设置在支承面2201的两侧,即设置在呈矩形形状的支承面2201的两条相对的边上。侧壁2202的上边缘由一条横向的连接边2212相互连接。如图7所示,两个侧壁2202的上边缘和连接边2212处于同一个平面中。如图5所示,在安装状态下,棱镜2100的上表面凸出于有侧壁2202的上边缘和连接边2212所构成的平面。
图8以另一个视角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的棱镜座2200的后面的结构和形状。从图8可以看出,根据本发明的棱镜座2200还具有一个轴座2209。所述轴座2209的形状也基本上是一个横截面为三角形的棱柱体。在轴座2209上设有一个轴孔2210,该轴孔2210贯穿轴座2209的宽度,在轴座2209中形成一个贯通孔。这种轴孔2210用于容纳支承轴套2300。
如图8所示,轴座2209在宽度方向上比支承面2201的宽度小,在长度方向上也小于支承面2201的长度。轴座2209的三角形的斜面与支承面2201的背面相互贴合,形成一体。由此,轴座2209的底面在图中向上。在轴座2209的底面上设有用于容纳磁铁的凹槽2211。凹槽2211为矩形凹槽,只要能够容纳驱动根据本发明的棱镜装置运动的磁铁即可。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摄像模组的棱镜装置的侧视图。图9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的棱镜装置中侧壁2202与轴座2209之间的形状比例关系以及相应的位置关系。同时,示出了支承轴套2300在轴座2209中的安装状态。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用于摄像模组的棱镜装置中的棱镜座2200可以是一个整体注塑而成的整体。支承轴套2300也是一个整体模注的圆柱体。
在实际使用前,需要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摄像模组的棱镜装置组装在一起。首先在棱镜座2200的支承台2203和定位部分2208上涂覆上胶水,然后将棱镜2100放置在棱镜座2200中。此时,棱镜2100将被支承台2203所支承,不会与棱镜座2200的支承面2201相接触。棱镜2100仅仅在两个边缘处两个被支承台2203所支承。
此外,由于棱镜2100的一个角部被切除,由此形成的过渡段2101在棱镜2100被放置在棱镜座2200中的时候便贴靠在定位部分2208上。这样,棱镜2100的一部分重量将由定位部分2208所承担。具体地,棱镜2100除去被支承台2203所支承外,还被位于其下部的定位部分2208所托举,从而阻止了棱镜2100沿着两个支承台2203向下滑动的趋势。
棱镜座2200的侧壁2202上还设有支承部分2207。当棱镜2100被放置在棱镜座2200中以后,两个支承部分2207分别支承着棱镜2100的两个角部分。这样,支承部分2207也分担了部分棱镜2100的重量。
在棱镜2100被上述部分分别支承定位以后,使胶水固化,从而将棱镜2100牢固地粘接在棱镜座2200上。
正是由于采用上述不同部分支承、托举着棱镜,所以使得棱镜2100的重量被分散支承。各个承担支承棱镜的部分只承担棱镜2100的一分部重量,所以使得整个棱镜座2200的结构得以减薄、减小、减轻。由此,使得驱动更薄、更轻、更小的棱镜座2200的驱动力得以减小。驱动力的减小,直接导致用于移动设备或终端的摄像模组的体积减小。
根据本发明的潜望式摄像模组中,采用了棱镜座,棱镜座中设置了用于支承棱镜的支承台。支承台将在棱镜与支承面之间形成一个空间,使空气可以进入这个空间,从而增强光线在棱镜中的反射,有效地改变了入射光线的路线。同时,支承台还分别支承着棱镜,两个支承台分担了被支承棱镜的重量,使得棱镜能够被稳定牢固地支承在棱镜座上。另外,通过让棱镜座围绕支承轴转动,能够改变棱镜出射光的方向,进而借助可以转动的棱镜实现防抖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将镜头机构中的镜筒设计为能够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运动,能够让镜头实现防抖运动,从而让棱镜执行竖直方向上的防抖运动,而让镜头执行水平方向上的防抖运动,使得镜头机构中不需要为光学镜头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预留空间,有助于降低镜头机构的高度和整体体积,有助于安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潜望式摄像模组,包括光转向机构(2000)、镜头机构(1000)、以及感光芯片,所述光转向机构(2000)安装于所述镜头机构(1000)的入光侧,所述感光芯片安装于所述镜头机构(1000)的出光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转向机构(2000)包括棱镜(2100)、棱镜座(2200)、支承轴(2400)以及基座(2600),其中,
所述棱镜座(2200)设置于所述基座(2600)中,所述棱镜座(2200)具有与棱镜(2100)相对的支承面(2201),所述棱镜座(2200)还设有轴座(2209),所述轴座(2209)设置在所述支承面(2201)上与所述棱镜(2100)相对的另一面上,所述轴座(2209)上设有贯通的轴孔(2210),所述支承轴(2400)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轴孔(2210)中,所述支承轴(2400)与所述镜头机构(1000)中光学镜头(1100)的光轴垂直;
所述支承面(2201)具有两个侧壁(2202),所述支承面(2201)与所述侧壁(2202)相交处设有向着远离所述支承面(2201)的方向凸起、沿着所述支承面(2201)和所述侧壁(2202)的交线(2204)延伸的支承台(22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望式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机构(1000)包括光学镜头(1100)、对焦运动载体(1200)、以及镜头外壳(1300),其中,所述光学镜头(1100)设置在对焦运动载体(1200)中,所述光学镜头(1100)在马达的驱动下在所述对焦运动载体(1200)中沿着与所述光学镜头(1100)的光轴垂直的方向上运动;
并且,所述对焦运动载体(1200)设置在镜头外壳(1300)中,所述对焦运动载体(1200)在马达的驱动下在所述镜头外壳(1300)中沿与所述光学镜头(1100)的光轴平行的方向带动所述光学镜头(1100)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潜望式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沿着与所述光学镜头(1100)在所述对焦运动载体(1200)中运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所述光学镜头(1100)中镜片的非有效区域至少部分地被去除,所述对焦运动载体(1200)以及所述镜头外壳(1300)的尺寸与非有效区域被去除后的镜片尺寸相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潜望式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光学镜头(1100)在所述对焦运动载体(1200)中的运动方向,所述光学镜头(1100)具有与镜筒一体成型的突出部(1101),所述突出部(1101)具有凹槽(1102),所述凹槽(1102)中设置有磁铁或线圈,其中,所述突出部(1101)的数量为两个,位于所述光学镜头(1100)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潜望式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机构(1000)中进一步设置有与所述凹槽(1102)中磁铁或线圈相互作用的线圈或磁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潜望式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机构(1000)进一步包括第一线路板(1400),所述第一线路板(1400)设置于所述镜头外壳(1300),其中,所述突出部(1101)的凹槽(1102)中设置有磁铁,所述第一线路板(1400)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1102)中的磁铁相互作用的线圈。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潜望式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焦运动载体(1200)上设置有磁铁或线圈,所述镜头机构(1000)中进一步设置有与所述对焦运动载体(1200)上的磁铁或线圈相互作用的线圈或磁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潜望式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机构(1000)进一步包括第二线路板(1500),所述第二线路板(1500)设置于所述镜头外壳(1300),其中,所述对焦运动载体(1200)上设置有磁铁,所述第二线路板(1500)上设置有与所述对焦运动载体(1200)上的磁铁相互作用的线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望式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轴(2400)的两端分别可旋转地安装于一个轴支撑件(2700),所述轴支撑件(2700)安装在所述基座(2600)的侧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望式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座(2209)上进一步设置有凹槽(2211),所述凹槽(2211)中设置有至少两个磁铁(2500),所述基座(2600)的底板(2601)具有开窗,所述基座(2600)以下设置有线路板(2800),所述线路板(2800)上安装有线圈(2801)以及磁场传感器(2802),在所述线路板(2800)以下设置有轭铁(2803),其中,当所述线路板(2800)安装后,所述开窗与所述磁铁(2500)的位置对应。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望式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2202)包括三角形部分(2205)、矩形部分(2206)和支承部分(2207);
所述三角形部分(2205)的斜边与所述支承面(2201)相交形成所述交线(2204),所述三角形部分(2205)的一条直角边与所述矩形部分(2206)重合,所述三角形部分(2205)与所述矩形部分(2206)共平面;
所述支承部分(2207)沿所述矩形部分(2206)的长度方向延伸,并沿着垂直于所述矩形部分(2206)的方向向着远离所述矩形部分(2206)的方向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11所述的潜望式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座(2200)具有定位部分(2208),所述定位部分(2208)在两个所述支承台(2203)之间沿着所述支承面(2201)的一条边延伸,并与所述侧壁(2202)垂直,所述定位部分(2208)的一条边与所述支承台(2203)固定连接,另一条边为自由边。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望式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座(2209)的宽度(b)小于所述棱镜座(2200)的宽度(B);
所述支承轴(2400)可转动地设置于支承轴套(2300)中,所述支承轴(2400)与所述支承轴套(2300)之间的径向间隙为5-12μm,所述支承轴套(2300)的轴向长度等于或小于所述轴座(2209)上轴孔(2210)的长度,所述支承轴套(2300)与所述棱镜座(2200)的轴孔(2210)固定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望式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2100)为直角三角形棱柱,其中一条直角边通过一个过渡段(2101)与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相连,所述过渡段(2101)垂直于所述直角边且其长度与所述支承台(2203)的宽度相对应。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潜望式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2100)以其直角三角形斜边所在的平面与支承面(2201)相对,所述过渡段(2101)抵靠在定位部分(2208)上,所述与过渡段(2101)相连的直角边所在平面的两侧边抵靠在支承部分(2207)上,以其直角三角形斜边所在的平面的两侧侧边抵靠在支承台(2203)上,棱镜(2100)与定位部分(2208)和支承台(2203)粘接固定,所述棱镜(2100)的平面(2102)在安装状态下的凸出与棱镜座(2200)。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望式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座(2200)为整体成型件。
CN201610718863.1A 2016-08-24 2016-08-24 潜望式摄像模组 Active CN1077832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18863.1A CN107783243B (zh) 2016-08-24 2016-08-24 潜望式摄像模组
PCT/CN2016/101964 WO2018035944A1 (zh) 2016-08-24 2016-10-13 具有镜头和棱镜装置的潜望式摄像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18863.1A CN107783243B (zh) 2016-08-24 2016-08-24 潜望式摄像模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83243A CN107783243A (zh) 2018-03-09
CN107783243B true CN107783243B (zh) 2019-10-15

Family

ID=61388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18863.1A Active CN107783243B (zh) 2016-08-24 2016-08-24 潜望式摄像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8324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15682A1 (zh) * 2021-08-12 2023-02-16 上海比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抖的潜望式模组
US11863854B2 (en) 2019-10-08 2024-01-02 Sintai Optical (Shenzhen) Co., Ltd. Lens device capable of operation of multi-magnifications, optical zoom in high magnification, and miniaturization of the lens module thereof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05370B (zh) * 2018-05-16 2024-05-14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光转向组件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潜望式摄像模组、潜望式阵列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0536046A (zh) * 2018-05-25 2019-12-03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潜望式摄像模组及其阵列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0579857A (zh) * 2018-06-08 2019-12-17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潜望式镜头和潜望式摄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潜望式阵列模组和电子设备
WO2020001255A1 (zh) * 2018-06-29 2020-01-02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光转向机构以及带有光转向机构的摄像单元及其应用
US10914869B2 (en) 2018-08-14 2021-02-09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Lens assembly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11781697A (zh) * 2019-04-04 2020-10-16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组装方法
WO2020082425A1 (zh) * 2018-10-25 2020-04-30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潜望式防抖模组及潜望式摄像模组
WO2020082412A1 (zh) * 2018-10-25 2020-04-30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单轴防抖的移轴防抖对焦模块及潜望式防抖模组
CN109274877B (zh) * 2018-11-06 2021-06-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成像模组、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装置
CN109407441B (zh) * 2018-11-22 2020-05-12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无转轴防抖反射模块及潜望式模组
CN111355872B (zh) 2018-12-24 2021-09-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防抖组件及终端
CN110035208A (zh) * 2019-04-09 2019-07-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潜望式镜头、成像模组、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装置
CN109951623B (zh) * 2019-04-09 2021-10-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潜望式镜头、成像模组、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装置
WO2020243864A1 (zh) * 2019-06-01 2020-12-10 瑞声光学解决方案私人有限公司 应用于潜望式镜头模组的棱镜装置和潜望式镜头模组
WO2020243852A2 (zh) * 2019-06-01 2020-12-10 瑞声光学解决方案私人有限公司 一种镜头透镜模组
CN110248067B (zh) * 2019-06-26 2021-04-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0488452A (zh) * 2019-09-10 2019-11-22 上海比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棱镜马达及成像系统
CN113740992B (zh) * 2020-05-13 2023-02-21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潜望式光学变焦像模组及相应的可调光学组件
CN114531524A (zh) * 2020-10-30 2022-05-2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4827392B (zh) * 2021-01-29 2024-02-1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组件调整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5086509B (zh) * 2021-03-15 2023-07-14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潜望式摄像模组
CN117255969A (zh) * 2021-05-07 2023-12-19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光学致动器、感光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3467042B (zh) * 2021-07-18 2023-07-18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防抖机构、棱镜驱动、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236742A (zh) * 2021-11-30 2022-03-25 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246313A (ja) * 2012-05-25 2013-12-09 Panasonic Corp カメラおよび携帯端末装置
CN204314584U (zh) * 2013-11-28 2015-05-06 Hoya株式会社 具有弯折光学元件的成像装置
CN104635404A (zh) * 2015-01-22 2015-05-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光学变焦摄像模组及具有所述光学变焦摄像模组的移动终端
CN204807787U (zh) * 2015-07-20 2015-11-25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自动对焦机构的镜头模块及电子装置
CN105549296A (zh) * 2014-10-27 2016-05-04 Hoya株式会社 成像装置
CN205942054U (zh) * 2016-08-24 2017-02-08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潜望式摄像模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246313A (ja) * 2012-05-25 2013-12-09 Panasonic Corp カメラおよび携帯端末装置
CN204314584U (zh) * 2013-11-28 2015-05-06 Hoya株式会社 具有弯折光学元件的成像装置
CN105549296A (zh) * 2014-10-27 2016-05-04 Hoya株式会社 成像装置
CN104635404A (zh) * 2015-01-22 2015-05-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光学变焦摄像模组及具有所述光学变焦摄像模组的移动终端
CN204807787U (zh) * 2015-07-20 2015-11-25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自动对焦机构的镜头模块及电子装置
CN205942054U (zh) * 2016-08-24 2017-02-08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潜望式摄像模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63854B2 (en) 2019-10-08 2024-01-02 Sintai Optical (Shenzhen) Co., Ltd. Lens device capable of operation of multi-magnifications, optical zoom in high magnification, and miniaturization of the lens module thereof
WO2023015682A1 (zh) * 2021-08-12 2023-02-16 上海比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抖的潜望式模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83243A (zh) 2018-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83243B (zh) 潜望式摄像模组
CN205942054U (zh) 潜望式摄像模组
WO2018035944A1 (zh) 具有镜头和棱镜装置的潜望式摄像模组
CN107783244B (zh) 用于摄像模组的棱镜装置
CN206002752U (zh) 用于摄像模组的棱镜装置
CN111381343A (zh) 光学组件驱动机构
JP4717529B2 (ja) 光学系のチルト駆動機構
JP7255962B2 (ja) 画像収集装置及び携帯電子機器
CN104423012A (zh) 镜头驱动装置和包括该镜头驱动装置的相机模块
JP2019113638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CN111983767A (zh) 潜望式镜头模组及移动终端
JPWO2016157368A1 (ja) 表示装置
JP6343994B2 (ja) 光スキャナー、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ヘッドマウントディスプレイ
CN214586259U (zh) 光学系统
KR101724575B1 (ko) 스테핑 모터
JP6172893B2 (ja) 反射面を支持する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JP5102162B2 (ja) 鏡筒支持装置および投射型表示装置
JP2006065092A (ja)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
JP6530078B2 (ja) 光調節装置及び光調節装置を搭載する光学機器
CN107111213A (zh) 透镜镜筒和相机
US11640041B2 (en) Optical unit
JP5501847B2 (ja) 防振用光学要素の位置制御装置
US20100027141A1 (en) Lens moving device and installation unit
KR102078153B1 (ko) 카메라 모듈의 손떨림 보정장치
CN116699865A (zh) 光学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