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70303B - 一种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70303B
CN107770303B CN201610710564.3A CN201610710564A CN107770303B CN 107770303 B CN107770303 B CN 107770303B CN 201610710564 A CN201610710564 A CN 201610710564A CN 107770303 B CN107770303 B CN 1077703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support plate
fixing
connection structur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1056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70303A (zh
Inventor
马健
蔡守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071056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70303B/zh
Priority to PCT/CN2016/105647 priority patent/WO2018035989A1/zh
Publication of CN1077703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703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703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703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1/00Pivots; 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04Pivotal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04M1/0216Foldable in one direction, i.e. using a one degree of freedom hinge
    • H04M1/022The hinge comprising two parallel pivoting ax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固定杆和可折叠杆;第一支撑板用于固定第一显示屏;第二支撑板用于固定第二显示屏,第一支撑板的一边和第二支撑板的一边连接;第二支撑板设置有贯穿洞;固定杆的第一端固定在第一支撑板的第一面上;可折叠杆的第一端与固定杆的第二端连接,可折叠杆的第二端与第二支撑板的第一面连接;当第一支撑板朝向第二支撑板运动时,第一支撑板带动固定杆的第二端朝向贯穿洞运动,固定杆迫使可折叠杆从伸展状态变为收缩状态。

Description

一种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的结构设计,尤其涉及一种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的普及,终端的显示屏设置的越来越大,因此,显示屏占用的面积过大,因此,现有技术将一个显示屏设置成两个显示屏,即主显示屏和辅显示屏。两者可以通过侧部可折叠转轴5连接,实现主显示屏幕和辅显示屏之间的折叠和展开;展开时,主显示屏2和辅显示屏3处于一个平面而组合为一个大屏幕;折叠时,主显示屏2位于辅显示屏3的上面,侧部折叠转轴收缩进主显示屏2的凹槽里面,整体终端实现了无缝折叠。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是通过用可折叠转轴5,将机身1和6连接;通过折叠转轴5展开和收回使的附着在机身上的主辅显示屏展开和上下折叠,从图1中可以看出,当主显示屏2和辅显示屏3组合成一个大屏幕时,折叠转轴5将完全暴露在屏幕之外,对外观尺寸影响较大,且外观粗糙。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连接结构,能够隐藏折叠转轴,减小对外观的尺寸的影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连接结构10,所述连接结构10包括:第一支撑板101、第二支撑板102、固定杆103和可折叠杆104;
所述第一支撑板101用于固定第一显示屏;
所述第二支撑板102用于固定第二显示屏,所述第一支撑板101的一边和所述第二支撑板102的一边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102设置有贯穿洞105;
所述固定杆103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板101的第一面上;
所述可折叠杆104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杆103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可折叠杆104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102的第一面连接;
当所述第一支撑板101朝向所述第二支撑板102运动时,所述第一支撑板101带动所述固定杆103的第二端朝向所述贯穿洞105运动,所述固定杆103迫使所述可折叠杆104从伸展状态变为收缩状态。
可选的,所述可折叠杆104包括第一杆1041和第二杆1042;
其中,所述第一杆1041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杆103连接,所述第二杆104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杆104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杆1042的第二端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板102。
可选的,当所述第一支撑板101和第二支撑板102从闭合变为打开时,所述固定杆103发生180度旋转,所述固定杆103的第一端拉动所述第一杆1041的第一端沿旋转方向运动,所述第一杆1041通过所述贯穿洞105从所述第二支撑板102的第二面移动到所述第二支撑板102的第一面,所述第一杆1041的第二端拉动所述第二杆1042的第一端从所述第二支撑板102的第二面,旋转到所述贯穿洞105内。
可选的,当所述第一支撑板101和第二支撑板102从打开变为闭合时,所述固定杆103发生180度旋转,所述固定杆103的第一端拉动所述第一杆1041的第一端沿旋转方向运动,所述第一杆1041通过所述贯穿洞105从所述第二支撑板102的第一面移动到所述第二支撑板102的第二面,所述第一杆1041的第二端拉动所述第二杆1042的第一端从所述贯穿洞105内,旋转到所述第二支撑板102的第二面。
可选的,所述连接结构10还包括:
遮挡板106,用于覆盖于所述第二支撑板102的第一面,所述遮挡板106等于所述固定杆103的高度,使所述固定杆103的顶端与所述遮挡板106保持在同一平面内。
可选的,所述固定杆103包括:
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板101的第一面的固定杆本体1031;
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板101的第二面的第一底座1032,所述第一底座1032设置在所述固定杆本体1031的底部;
第一转轴1033,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10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102;
所述可折叠杆104还包括:
与所述第二杆1042连接的第二底座1043,所述第二底座1043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102的第二面上;
第二转轴1044,用于通过与所述第一转轴1033嵌套使用,使所述第一支撑板10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102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杆1041包括:第一杆本体10411和凹口10412,所述凹口10412设置在当所述第一底座1032和所述第一转轴1033处在同一平面时,与所述第一转轴1033相接触的位置,使所述凹口10412扣在所述第一转轴1033上。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结构10,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板101、第二支撑板102、固定杆103和可折叠杆104;第一支撑板101用于固定第一显示屏;第二支撑板102用于固定第二显示屏,第一支撑板101的一边和第二支撑板102的一边连接;第二支撑板102设置有贯穿洞105;固定杆103的第一端固定在第一支撑板101的第一面上;可折叠杆104的第一端与固定杆103的第二端连接,可折叠杆104的第二端与第二支撑板102的第一面连接;当第一支撑板101朝向第二支撑板102运动时,第一支撑板101带动固定杆103的第二端朝向贯穿洞105运动,固定杆103迫使可折叠杆104从伸展状态变为收缩状态。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将固定杆103和可折叠杆104隐藏在第一支撑板101和第二支撑板102内,这样,固定杆103和可折叠杆104就不用暴露在连接结构10的可视面,从而减少了对外观尺寸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双屏显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1;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定杆和可折叠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2;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3;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固定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折叠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4;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5;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结构的正视图。
附图标记:
连接结构-10;第一支撑板-101;第二支撑板-102;固定杆-103;可折叠杆-104;贯穿洞-105;第一杆-1041;第二杆-1042;遮挡板-106;固定杆本体-1031;第一底座-1032;第一转轴-1033;第二底座-1043;第二转轴-1044;第一杆本体-10411;凹口-10412。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结构10,如图2所示,所述连接结构10可以包括:第一支撑板101、第二支撑板102、固定杆103和可折叠杆104;
第一支撑板101用于固定第一显示屏;
第二支撑板102用于固定第二显示屏,第一支撑板101的一边和第二支撑板102的一边连接;第二支撑板102设置有贯穿洞105;
固定杆103的第一端固定在第一支撑板101的第一面上;
可折叠杆104的第一端与固定杆103的第二端连接,可折叠杆104的第二端与第二支撑板102的第一面连接;
当第一支撑板101朝向第二支撑板102运动时,第一支撑板101带动固定杆103的第二端朝向贯穿洞105运动,固定杆103迫使可折叠杆104从伸展状态变为收缩状态。这里,贯穿洞105为图2中虚线和实线所组成的阴影部分。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将固定杆103和可折叠杆104隐藏在第一支撑板101和第二支撑板102内,这样,固定杆103和可折叠杆104就不用暴露在连接结构的可视面,从而减少了对外观尺寸的影响。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可折叠杆104包括第一杆1041和第二杆1042;
其中,第一杆1041的第一端与固定杆103连接,第二杆1042的第一端与第一杆1041的第二端连接,第二杆1042的第二端固定在第二支撑板102。
进一步的,当第一支撑板101和第二支撑板102从闭合(图4)变为打开(图1)时,固定杆103发生180度旋转,固定杆103的第一端拉动第一杆1041的第一端沿旋转方向运动,第一杆1041通过贯穿洞105从第二支撑板102的第二面移动到第二支撑板102的第一面,第一杆1041的第二端拉动第二杆1042的第一端从第二支撑板102的第二面,旋转到贯穿洞105内。
进一步的,当第一支撑板101和第二支撑板102从打开(图1)变为闭合(图4)时,固定杆103发生180度旋转,固定杆103的第一端拉动第一杆1041的第一端沿旋转方向运动,第一杆1041通过贯穿洞105从第二支撑板102的第一面移动到第二支撑板102的第二面,第一杆1041的第二端拉动第二杆1042的第一端从贯穿洞105内,旋转到第二支撑板102的第二面。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连接结构10还包括:
遮挡板106,用于覆盖于第二支撑板102的第一面,遮挡板106等于固定杆103的高度,使固定杆103的顶端与遮挡板106保持在同一平面内。
这里为了平衡,可以把第二支撑板102做的比较薄,使得打开时第一支撑板101和遮挡板106处于水平;或者在第一支撑板101上设置同样高度的遮挡板,使得打开时两个遮挡板处于水平。
优选的,如图6所示,固定杆103包括:
固定在第一支撑板101的第一面的固定杆本体1031;
固定在第一支撑板101的第二面的第一底座1032,第一底座1032设置在固定杆本体1031的底部;
第一转轴1033,用于连接第一支撑板101和第二支撑板102;
如图7所示,可折叠杆104还包括:
与第二杆1042连接的第二底座1043,第二底座1043设置在第二支撑板102的第二面上;
第二转轴1044,用于通过与第一转轴1033嵌套使用,使第一支撑板101和第二支撑板102连接。
具体的,如图8所示,第一杆1041包括:第一杆本体10411和凹口10412,凹口10412设置在当第一底座1032和第一转轴1033处在同一平面时,与第一转轴1033相接触的位置,使凹口10412扣在第一转轴1033上。
本实施例的连接可以通过连接轴进行连接。
具体的实现过程为:
如图9所示,初始状态,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闭合式,固定杆103和第一杆1041在第一支撑板101的外侧,且固定杆103和第一杆1041的夹角成锐角,第二杆1042穿过连通洞;当用户希望将闭合的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展开时,用户向外掰动第一支撑板101和第二支撑板102,两个支撑板的一侧沿扇形弧线展开,第一支撑板101和第二支撑板102的远离带动固定杆103向贯穿洞105方向旋转,直到固定杆103完全平躺在贯穿洞105中,固定杆103带动连接杆104从连通洞穿过,到达第一支撑板101的另一侧,第一杆1041上的凹口10412靠在第一转轴1033上,相当于凹口10412和第一转轴1033扣接,保证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处于一个平面,正视图如图10所示,正视图如图8所示;当用户希望将展开的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闭合时,用户向内掰动,第一支撑板101和第二支撑板102相互靠近,带动第一杆1041朝向贯穿洞105的方向运动,固定杆103和第二杆1042脱离,朝向第一支撑板101的外侧运动,第一杆也随着第一杆1041向第一支撑板101运动,直到,两个显示屏完全闭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连接结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10)包括:第一支撑板(101)、第二支撑板(102)、固定杆(103)和可折叠杆(104);
所述第一支撑板(101)用于固定第一显示屏;
所述第二支撑板(102)用于固定第二显示屏,所述第一支撑板(101)的一边和所述第二支撑板(102)的一边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102)设置有贯穿洞(105);
所述固定杆(103)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板(101)的第一面上;
所述可折叠杆(104)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杆(103)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可折叠杆(104)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102)的第一面连接;
当所述第一支撑板(101)朝向所述第二支撑板(102)运动时,所述第一支撑板(101)带动所述固定杆(103)的第二端朝向所述贯穿洞(105)运动,所述固定杆(103)迫使所述可折叠杆(104)从伸展状态变为收缩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杆(104)包括第一杆(1041)和第二杆(1042);
其中,所述第一杆(1041)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杆(103)连接,所述第二杆(104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杆(104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杆(1042)的第二端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板(1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结构(10),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支撑板(101)和第二支撑板(102)从闭合变为打开时,所述固定杆(103)发生180度旋转,所述固定杆(103)的第一端拉动所述第一杆(1041)的第一端沿旋转方向运动,所述第一杆(1041)通过所述贯穿洞(105)从所述第二支撑板(102)的第二面移动到所述第二支撑板(102)的第一面,所述第一杆(1041)的第二端拉动所述第二杆(1042)的第一端从所述第二支撑板(102)的第二面,旋转到所述贯穿洞(105)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结构(10),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支撑板(101)和第二支撑板(102)从打开变为闭合时,所述固定杆(103)发生180度旋转,所述固定杆(103)的第一端拉动所述第一杆(1041)的第一端沿旋转方向运动,所述第一杆(1041)通过所述贯穿洞(105)从所述第二支撑板(102)的第一面移动到所述第二支撑板(102)的第二面,所述第一杆(1041)的第二端拉动所述第二杆(1042)的第一端从所述贯穿洞(105)内,旋转到所述第二支撑板(102)的第二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10)还包括:遮挡板(106),用于覆盖于所述第二支撑板(102)的第一面,所述遮挡板(106)等于所述固定杆(103)的高度,使所述固定杆(103)的顶端与所述遮挡板(106)保持在同一平面内。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结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03)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板(101)的第一面的固定杆本体(1031);
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板(101)的第二面的第一底座(1032),所述第一底座(1032)设置在所述固定杆本体(1031)的底部;
第一转轴(1033),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10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102);
所述可折叠杆(104)还包括:
与所述第二杆(1042)连接的第二底座(1043),所述第二底座(1043)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102)的第二面上;
第二转轴(1044),用于通过与所述第一转轴(1033)嵌套使用,使所述第一支撑板(10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10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结构(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1041)包括:第一杆本体(10411)和凹口(10412),所述凹口(10412)设置在当所述第一底座(1032)和所述第一转轴(1033)处在同一平面时,与所述第一转轴(1033)相接触的位置,使所述凹口(10412)扣在所述第一转轴(1033)上。
CN201610710564.3A 2016-08-23 2016-08-23 一种连接结构 Active CN1077703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10564.3A CN107770303B (zh) 2016-08-23 2016-08-23 一种连接结构
PCT/CN2016/105647 WO2018035989A1 (zh) 2016-08-23 2016-11-14 一种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10564.3A CN107770303B (zh) 2016-08-23 2016-08-23 一种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70303A CN107770303A (zh) 2018-03-06
CN107770303B true CN107770303B (zh) 2020-10-27

Family

ID=61246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10564.3A Active CN107770303B (zh) 2016-08-23 2016-08-23 一种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70303B (zh)
WO (1) WO2018035989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9369A (zh) * 2005-01-06 2008-01-02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
CN102546872A (zh) * 2012-02-21 2012-07-04 上海理工大学 可折叠双屏智能手机
CN202326679U (zh) * 2011-11-25 2012-07-1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折叠式电子设备以及连杆式枢轴装置
CN102640074A (zh) * 2009-12-01 2012-08-15 夏普株式会社 折叠式便携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90549B2 (en) * 2010-06-16 2012-10-16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having rotatable member
JP5805428B2 (ja) * 2011-04-26 2015-11-04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130293444A1 (en) * 2012-05-02 2013-11-07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Mobile terminal
JP2014075539A (ja) * 2012-10-05 2014-04-24 Staf Corp 端末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9369A (zh) * 2005-01-06 2008-01-02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
CN102640074A (zh) * 2009-12-01 2012-08-15 夏普株式会社 折叠式便携终端
CN202326679U (zh) * 2011-11-25 2012-07-1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折叠式电子设备以及连杆式枢轴装置
CN102546872A (zh) * 2012-02-21 2012-07-04 上海理工大学 可折叠双屏智能手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35989A1 (zh) 2018-03-01
CN107770303A (zh) 2018-03-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26720B2 (en) Roof rack of collapsible tent and collapsible tent rack
US9877400B2 (en)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CN109788097B (zh) 终端设备
WO2020042872A1 (zh) 转轴及具有该转轴的电子设备
US7367348B2 (en) Collapsible tent structure
US20130284225A1 (en) Collapsible portable shelter
US10138652B2 (en) Foldable tent rack
CN106355996A (zh) 柔性显示装置
WO2014183357A1 (zh) 帐篷顶部展收控制结构
EP3890283A1 (en) Rotary connection assembly and folding mobile terminal
GB2491991A (en) Tent
US10227792B2 (en) Tent having enhanced tent top
JP2022518987A (ja) ディスプレイフォールディング型携帯端末機
CN202261517U (zh) 便折型文件拍摄仪
CN110233917A (zh) 一种可卷曲的手机和电脑
CN209313879U (zh) 终端设备
CN109268652A (zh) 一种柔性屏开合装置及显示装置
CN107770303B (zh) 一种连接结构
CN106325381A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翻转机构
CN204120471U (zh) 一种箱式折叠桌
KR101150509B1 (ko) 다림질대
CN202435482U (zh) 双接口文件拍摄仪
US9546500B2 (en) Tent frame
CN207650546U (zh) 一种用于框架幕的折叠机构
CN211622332U (zh) 折叠篷屋檐挑檐支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