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59665A - 一种具有镇痛活性的多肽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镇痛活性的多肽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59665A
CN107759665A CN201711122014.0A CN201711122014A CN107759665A CN 107759665 A CN107759665 A CN 107759665A CN 201711122014 A CN201711122014 A CN 201711122014A CN 107759665 A CN107759665 A CN 1077596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peptide
mouse
pain
group
analges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2201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59665B (zh
Inventor
徐寒梅
戚微岩
刘晨
吴鹏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1112201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59665B/zh
Publication of CN1077596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59665A/zh
Priority to PCT/CN2018/085270 priority patent/WO2019095638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596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596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7/00Peptides having 5 to 20 amino acids in a fully defined sequence; Derivatives thereof
    • C07K7/04Linear peptides containing only normal peptide links
    • C07K7/06Linear peptides containing only normal peptide links having 5 to 11 amino aci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8/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peptid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镇痛活性的多肽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本发明多肽具有氨基酸序列Gly‑Cys‑Ser‑Ser‑Thr‑Pro‑Pro‑Cys,或其药学上可以接受的盐,序列中两个半胱氨酸之间形成一对二硫键,对理化刺激性、病理性、神经性疼痛具有良好抑制作用,镇痛效果在各实验模型中表现良好,具体效果为显著提高小鼠痛阈值,延长小鼠热耐受时间,小鼠自主运动、兴奋性等不良反应均低于正常值。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镇痛活性的多肽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药物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镇痛活性的多肽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疼痛的产生过程比较复杂,涉及到疼痛感受器、传导神经、疼痛中枢等因素。引发疼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外界存在的一系列机械性刺激以及发生炎症反应时组织的局部水肿,会压迫神经末梢引起疼痛;(2)物理及化学性质的刺激会通过感觉神经元使痛觉中枢产生兴奋,引起疼痛;(3)周围神经的病理性损伤使交感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最终刺激大脑皮质过度兴奋,引起神经病理性疼痛;(4)机体受到外界刺激后由损伤细胞或者伤害性感受器释放的致痛物质会刺激局部感受器,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引起疼痛。
早期的镇痛药大致可以分为非甾体类(阿司匹林),阿片受体类(芋螺毒素)以及其他辅助性镇痛药(抗惊厥)。它们对于慢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以及炎症都具有较好的作用效果,但局限性和副反应一直是一个瓶颈问题得不到很好的改善。例如阿司匹林对人体循环系统损伤较大,尤其是消化与造血系统;芋螺毒素具有严重的成瘾性、耐受性、呼吸窘迫等一系列不良反应;抗惊厥药物的过敏性及副反应也一直得不到很好的改善。寻找新靶点的镇痛药或创造优化新结构化合物一直是药学工作者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相对于传统镇痛药而言,作用于离子通道类镇痛多肽由于来源广泛、毒副作用小、半衰期长、药效明显等特点为研究者带来了新的曙光。生物膜离子通道(ion channels of biomembrane)是一类贯穿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且中央带有亲水性孔道的膜蛋白,是神经、骨骼肌、心肌细胞等生物电产生的基础。此通道与感受器电位发生、神经兴奋传导和中枢神经系统调控等多种生命活动过程密切相关,并伴有高度选择性。根据某一种特定的生物膜离子通道只允许一种或几种特定的离子发生高渗,可分为钠离子通道、钾离子通道、钙离子通道和酸性敏感离子通道等。一般Ca2+离子和K+离子在细胞膜内外保持平衡,通过调节中枢内钾离子和钠离子的浓度,可以抑制神经元的兴奋性,这也是中枢神经系统发挥中枢镇痛作用的一种机制。而Na+离子通道的活动性决定了痛觉冲动的形成和传递,许多镇痛药都是通过抑制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阻断痛觉兴奋传导通路。近年,随着关于疼痛分子机理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发现离子通道的构象变化与机体是否产生疼痛息息相关,其中钠离子通道(NaV)起到了最主要作用。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该亚型NaV1.7是一种治疗疼痛的新靶点,在发挥正常生理功能时可使兴奋细胞去极化,并将信号分子通过突触从灰质后角传输到伤害性感受器,最终使机体出现痛觉反应。在动物毒素中存在大量作用于离子通道的多肽,极具开发空间。现研究较为透彻的几种多肽结构有从少棘蜈蚣中提取的μ-SLPTXSsm6a;从东亚钳蝎中提取的BmKAGAP;从虎纹捕鸟蛛中提取的HWTX-I;从黑曼巴蛇中提取的Mambalgins等。
芋螺毒素多肽的研究一直是领域内的热点,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480082283.7,申请公布日为2017年5月31日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芋螺毒素多肽κ-CPTx-bt105,其制备方法以及应用。所述芋螺毒素多肽由16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1626.62道尔顿,全序列为GICCVDDTCTTHSGCL。所述芋螺毒素多肽具有抑制钾离子通道电流作用和镇痛作用。但是目前从芋螺中提取芋螺毒素多肽的方法比较复杂,而且芋螺毒素多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对生理与心理会产生严重的依赖性。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的芋螺毒素多肽存在副作用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镇痛活性的多肽及其应用,本发明的多肽作用于离子通道,具有镇痛功效,经各种实验模型验证,与芋螺毒素具有相同镇痛效果且耐受性等不良反应较低,极具开发前景。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镇痛活性的多肽,具有氨基酸序列Gly-Cys-Ser-Ser-Thr-Pro-Pro-Cys,或其药学上可以接受的盐。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多肽序列在上述的序列基础上,一个或多个氨基酸被删除、置换或添加后仍具有镇痛作用的多肽,或该多肽药学上可以接受的盐。
更进一步地,序列中两个半胱氨酸之间形成一对二硫键。
上述的多肽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疼痛的产品中的应用。
上述的多肽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疼痛的产品中的应用。
一种预防和/或治疗疼痛的产品,其活性成分为上述的多肽。
一种预防和/或治疗疼痛的产品,其活性成分为上述的多肽。
上述产品具体可为药物。
需要的时候,在上述药物中还可以加入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所述辅料包括药学领域常规的稀释剂、赋形剂、填充剂、粘合剂、湿润剂、吸收促进剂、表面活性剂、润滑剂和稳定剂等。
本发明的药物可以制成注射液、干粉针剂、片剂或粒剂等多种形式。上述各种剂型的药物均可以按照药学领域的常规方法制备。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疼痛包括理化刺激性、病理性或神经性疼痛。
现阶段临床中以抗炎性镇痛药及阿片类镇痛药为主。抗炎性镇痛药临床主要用于慢性钝痛如头痛、牙痛、肌肉关节痛、痛经等,这类药不易成瘾,在临床上运用十分广泛。阿片类镇痛药(麻醉性镇痛药),是一类能消除或减轻疼痛并改变对疼痛情绪反应的药物,但是会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如便秘、嗜睡、感觉迟钝、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和依赖性等,对生理与心理会产生严重的依赖性,所以严重限制了它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除麻醉性镇痛药,很多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都被应用于控制疼痛,如抗抑郁药、抗惊厥药、神经安定药等,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直接的镇痛作用或潜在的镇痛活性,但副反应随着剂量的增大越发剧烈。例如阿司匹林对人体循环系统损伤较大,尤其是消化与造血系统;芋螺毒素具有严重的成瘾性、耐受性、呼吸窘迫等一系列不良反应;抗惊厥药物的过敏性及副反应也一直得不到很好的改善。因此,本发明通过计算机三维模拟技术,在对大量传统结构进行解析以及药理实验基础上,自主设计的多肽结构取具有更强镇痛活性和更低毒副性。本发明通过对现有各种镇痛多肽结构的解析,利用三维结构自主设计出具有全新结构的作用于离子通道的镇痛多肽。经各种实验模型验证,与芋螺毒素具有相同镇痛效果且耐受性等不良反应较低,极具开发前景。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多肽结构简单,容易合成、分离和纯化,有效保留并提高芋螺毒素的镇痛活性;
(2)本发明的多肽不良反应和毒副性反应弱;
(3)本发明涉及的多肽镇痛效果在各实验模型中表现良好,具体效果为显著提高小鼠痛阈值,延长小鼠热耐受时间,小鼠自主运动、兴奋性等不良反应均低于正常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进行描述。以下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其他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为同等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下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饰或等同变化,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1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具有镇痛活性的多肽,具有氨基酸序列Gly-Cys-Ser-Ser-Thr-Pro-Pro-Cys,或者该多肽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该多肽序列上的一个或多个氨基酸被删除、置换或添加后仍具有镇痛作用的多肽,序列中两个半胱氨酸之间形成一对二硫键,这类多肽对理化刺激性、病理性、神经性疼痛具有良好抑制作用。
实施例中主要以该多肽Gly-Cys-Ser-Ser-Thr-Pro-Pro-Cys作为对象,研究其抑制疼痛的活性。该多肽委托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成,纯度为95%以上。
镇痛多肽在镇痛热板实验中对疼痛的抑制作用
昆明种小鼠,雌性,体重20±2g。室内温度保持在22~25℃。将小鼠放在温度为55℃的恒温金属板上,恒温(变化在±0.5℃内),以小鼠接触金属板开始计时,至其出现舔后足或跳跃反应的时间为其痛阈指标。
1.实验动物:昆明种雌性小白鼠
小鼠饲养于实验鼠笼具通风系统中;饲养温度23℃左右;正常昼夜更替;所有实验动物自由饮水摄食;所购实验动物,在本实验室饲养3~5天适应实验环境;所有动物实验均在8:00~18:00进行;实验动物手术后均为单笼饲养。
2.实验设备:电子天平、热板测试仪、笼具通风系统、1mL注射器、Ultra超纯水系统3.实验试剂:芋螺毒素、0.9%的NaCl溶液、多肽组。
本发明中使用的芋螺毒素多肽(分型是BuIA)结构为Gly-Cys-Cys-Ser-Thr-Pro-Pro-Cys-Ala-Val-Leu-Tyr-Cys,其中,C1-C3成环,C2-C4成环。
4.实验方法:实验前先测基础痛阈,测两次取平均值计算,两次中间间隔5分钟。剔除反应潜伏期小于5s或大于30s的小鼠。为防止小鼠足部烫伤,设60s为截止时间。将筛选合格的小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多肽组,每组10只。
生理盐水、芋螺毒素、多肽组共3组,每组10只。其中生理盐水组为0.9%的NaCl溶液,作为阴性对照组;芋螺毒素组剂量为1μg/kg,作为阳性对照组;多肽组作为实验组给药,给药剂量为2nmol/kg。给药途径:腹腔注射。
分别在给药后15、30、45、60、75、90min后再次记录小鼠痛阈值,实验独立重复3次,结果用表示,并进行统计T检验,与生理盐水阴性组对比,*P<0.05为显著性差异,**P<0.01为极显著性差异;与Conotoxin阳性组对比,^P<0.05为显著性差异,^^P<0.01为极显著性差异。各组内比较给药前后小鼠对热板的耐受时间变化,组间比较各组小鼠痛阈值大小。计算给药后可能最大镇痛百分率,评价药物的镇痛效果。
表1小鼠热板实验中各时间段痛阈值的检测结果
注:与生理盐水组比,*P<0.05,**P<0.01;与芋螺毒素阳性对照组比,^P<0.05,^^P<0.01
5.实验结果:
5.1小鼠热阈值检测结果
多肽组在热板镇痛动物模型中都能发挥镇痛作用,结果见表1:与生理盐水阴性组相比,多肽组可有效提高小鼠热阈值。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5.2PMAP评价结果
PAMP经计算得出约为57.23%,镇痛效果相比较芋螺毒素组无明显差异性,具有很好的镇痛效果。
实施例2
镇痛多肽在热辐射甩尾实验中对疼痛的抑制作用
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体重20±2g。室内温度保持在22-25℃。用小型聚光灯产生一定强度的光束,通过透镜聚焦照射小鼠的尾巴来致痛。实验时,将鼠尾置于甩尾测痛仪的尾槽上,使光点落在鼠尾中下1/3处(实验前先用笔涂色作标记,使每次测痛点在同一位置上)从辐射热照射开始到出现甩尾反应的潜伏期(TFL,Tail Flick Latency)为痛反应的指标。
给药前,首先测定所有小鼠的基础痛阈,剔除反应潜伏期小于1s或大于3s的小鼠,为防止小鼠尾部烫伤,设10s为截止时间。基础痛阈值符合标准的小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芋螺毒素组,每组10只。
分生理盐水、芋螺毒素、多肽组,每组10只。其中生理盐水组作为阴性对照组;芋螺毒素组剂量为1μg/kg,作为阳性对照组;多肽组给药剂量为2nmol/kg。给药途径侧脑室给药。
分别记录给药后5、15、30、45、60、90、120min时的痛阈值,结果用表示,组内比较给药前后小鼠对热辐射的耐受时间变化,组间比较各组小鼠痛阈值大小。计算给药后痛阈提高百分率,评价药物的镇痛效果。
表2多肽组对小鼠甩尾法镇痛作用的影响(n=10)(i.p)
注:与生理盐水组比,*P<0.05,**P<0.01;与芋螺毒素阳性对照组比,^P<0.05,^^P<0.01
实验结果:
1.小鼠热阈值检测结果
多肽组在小鼠热辐射甩尾动物模型中都能发挥镇痛作用,结果见表2:与生理盐水阴性组相比,多肽组均可有效提高小鼠热阈值。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PMAP评价结果
PAMP经计算得出约为40.22%,镇痛效果相比较芋螺毒素组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很好的镇痛效果。
实施例3
镇痛多肽在旷场实验中对小鼠自发性活动与探索行为的影响作用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
昆明雌性小鼠60只。
饲养条件:室温(23±1)℃;湿度(50±5)%;日光灯采光,光暗周期12/12(光照时间为7:00~19:00);动物自由获取水和食物。
1.2实验仪器
采用计算机实时监测分析系统SMART VIDEO-TRACKING(美国、SMARTv3.0.02)。该仪器主要由4个40cm×40cm×40cm实验敞箱组成,箱子顶部中央安置有与记录系统相连接的摄像机,通过系统分析小鼠实时图像以获得小鼠在旷场中的行为数据。
2.实验方法:
实验开始前对每只小鼠进行体质量统计学检测,剔除检测不合格的小鼠,并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多肽组。其中生理盐水组作为阴性对照组注射0.9%NaCl溶液;芋螺毒素组剂量为1μg/kg,作为阳性对照组;多肽组给药剂量为2nmol/kg。给药方式为腹腔注射。
首先确认旷场装置是清洁、无味道的。在操作软件中记录小鼠的编号、日期、状态;其次,动物实验必须提前送到行为学实验室专用临时笼架,适应环境3小时左右,减少动物紧张;将小鼠从笼内取出(小鼠背向实验者),将小鼠放置在装置中央后迅速轻柔关闭装置上盖,打开录像记录系统,记录小鼠在旷场内的活动。总时间5min。观察完后用75%乙醇及时清洗方箱内壁及底面,以免上次动物余留的信息(如动物的大、小便、气味)影响下次测试结果。最后将本轮小鼠放回笼内,开始进行下一批小鼠测试。所有小鼠观察完后间隔1h和24h分别按以上步骤再次检测相关指标。用Origin 8.0软件统计小鼠中心停留时间、运动时间、爬壁次数以及穿越格子数作为最终数据。
3.实验结果:
表3小鼠旷场实验运动距离(m)
注:与生理盐水组比,*P<0.05,**P<0.01;与芋螺毒素阳性对照组比,^P<0.05,^^P<0.01
表4小鼠旷场实验中心区域进入次数
注:与生理盐水组比,*P<0.05,**P<0.01;与芋螺毒素阳性对照组比,^P<0.05,^^P<0.01
表5小鼠旷场实验外周区域进入次数
注:与生理盐水组比,*P<0.05,**P<0.01;与芋螺毒素阳性对照组比,^P<0.05,^^P<0.01
表6小鼠旷场实验中心区域停留时间(s)
注:与生理盐水组比,*P<0.05,**P<0.01;与芋螺毒素阳性对照组比,^P<0.05,^^P<0.01
表7小鼠旷场实验外周区域停留时间/s
注:与生理盐水组比,*P<0.05,**P<0.01;与芋螺毒素阳性对照组比,^P<0.05,^^P<0.01
表8小鼠旷场实验中心区域运动距离(m)
注:与生理盐水组比,*P<0.05,**P<0.01;与芋螺毒素阳性对照组比,^P<0.05,^^P<0.01
表9小鼠旷场实验外周区域运动距离/m
注:与生理盐水组比,*P<0.05,**P<0.01;与芋螺毒素阳性对照组比,^P<0.05,^^P<0.01
多肽组在旷场实验中各项指标与生理盐水组对比均无显著性差异,与芋螺毒素组对比多数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多肽组相比较芋螺毒素具有更低的副反应效应,能明显改善小鼠自发性行为等不良状况。详见表3~9。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实施例4
镇痛多肽在强迫游泳实验中对小鼠抗运动疲劳的影响作用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
昆明雌性小鼠40只
室温18~22℃,光照12h(6:00~18:00)和黑暗12h(18:00~6:00)环境,自由进水饮食饲养;预适应环境1周后,选取20只体质量18~22g小鼠进入正式实验(所有实验均于19:00~24:00进行)。
1.2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均由本实验室自行制作;烧杯,恒温水浴锅,秒表,计数器,奥尼ANC酷睿HD1080P高清摄像头。
1.3方法
实验前将25只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多肽组。其中生理盐水组作为阴性对照组注射0.9%NaCl溶液;芋螺毒素组剂量为1μg/kg,作为阳性对照组;多肽组给药剂量为2nmol/kg。给药方式为腹腔注射。
操作者将小鼠放入装有温水的圆形烧杯,直径10cm,水深10cm,水温23~25℃,用摄像系统记录动物5min内的运动状态时间。运动状态是指动物主动挣扎,躯体处于漂浮扭动状态。所有小鼠观察完后间隔1h和24h分别按以上步骤再次检测小鼠在水中的运动时间。
2.实验结果
表10小鼠强迫游泳实验运动时间(s)
注:与生理盐水组比,*P<0.05,**P<0.01;与芋螺毒素阳性对照组比,^P<0.05,^^P<0.01
运动耐力的提高是抗疲劳能力加强最直接的表现,游泳时间长短可以反应动物运动疲劳的程度,运动时间越低,毒副作用越大。多肽组在强迫游泳实验中的数据与生理盐水组对比均无显著性差异,与芋螺毒素阳性组对比多数具有显著性差异,少部分具有极显著性差异。说明多肽组相比较芋螺毒素具有更低的毒副反应效应。详见表10。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实施例5
镇痛多肽在悬尾实验中对小鼠抗抑郁性的影响作用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
昆明雌性小鼠50只
室温18~22℃,光照12h(6:00~18:00)和黑暗12h(18:00~6:00)环境,自由进水饮食饲养;预适应环境1周后,选取20只体质量18~22g小鼠进入正式实验(所有实验均于19:00~24:00进行)。
1.2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均由本实验室自行制作;包括悬尾箱(20cm×20cm×30cm),侧立,周壁及底面均为黑色,秒表,计数器,奥尼ANC酷睿HD1080P高清摄像头。
1.3方法
实验前将20只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多肽组。其中生理盐水组作为阴性对照组注射0.9%NaCl溶液;芋螺毒素组剂量为1mg/kg,作为阳性对照组;多肽组给药剂量为2nmol/kg。给药方式为腹腔注射。
操作者用不粘胶将小鼠尾尖部1/3处悬于悬尾箱内,使其头部正对镜头离箱底约10cm,用摄像系统记录动物6min内不动状态潜伏期及及4min内不动状态持续时间。不动状态是指动物放弃主动挣扎,躯体处于悬垂不扭动状态。
2实验结果
表11小鼠悬尾实验不动状态维持时间/s
注:与生理盐水组比,*P<0.05,**P<0.01;与芋螺毒素阳性对照组比,^P<0.05,^^P<0.01
利用小鼠悬尾后企图逃脱但又无法逃脱,从而放弃挣扎,进入特有的抑郁不动状态,实验过程中记录动物不动时间来反映抑郁状态,悬尾运动时间越小,毒副作用越大。多肽组在悬尾实验中的数据与生理盐水组对比均无显著性差异,与芋螺毒素阳性组对比多数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镇痛多肽相比较芋螺毒素具有更低的毒副反应效应。详见表11。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实施例6
镇痛多肽在福尔马林致痛实验中对疼痛抑制率的影响
模拟急性组织损伤所致的持续性疼痛。在动物一肢足背皮下注射稀释的福尔马林溶液,导致动物的行为改变如安静时屈腿、运动时跛行以及舔足等。这些行为的程度(如舔足时间)与福尔马林浓度成正比,一般认为它是疼痛的象征。此外,其它行为如理毛、探索和运动活动等也受福尔马林注射的影响。
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体重20±2g。室内温度保持在23~24℃。依据随机数字表将小鼠分组,分别设置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多肽组,每组10只。其中0.9%的NaCl溶液组作为阴性对照组;芋螺毒素组剂量为1μg/kg,作为阳性对照组;多肽组给药剂量为0.2nmol/只。各组实验鼠给药5min后,使用1mL注射器向小鼠右后足底皮下注射5%福尔马林(甲酵含量5%)溶液20μL,注射后立即将小鼠放置于大玻璃烧杯中观察其1h内的痛反应,以舔右足时间作为行为学反应指标。在烧杯后面置一面与平台约成30°角的镜子,同时从正面和镜面用秒表记录每5s出现舔、咬、抖被注射足的累积时间,持续观察记录时间为60min,分别为Ⅰ相(0-10min)和Ⅱ相(10-60min),利用福尔马林致小鼠炎性疼痛模型考察受试药急性给药后的镇痛作用。计算阳性对照组和芋螺毒素分别对Ⅰ相和Ⅱ相疼痛反应的抑制率。
实验结果:
表12各组小鼠Ⅰ相和Ⅱ相舔足累计时间比较
注:与阴性组比,*P<0.05,**P<0.01;与阳性对照组比,^P<0.05,^^P<0.01
自主设计的镇痛多肽在福尔马林致痛实验中的数据与生理盐水组对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与芋螺毒素阳性组对比多数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多肽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详见表12。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实施例7
镇痛多肽在癌症侵袭痛模型CIP中对神经痛的影响作用
1.材料
1.1动物
雄性BALB/c小鼠若干,体重25~30g。
1.2实验装置及试剂
vonFery单纤丝;微量注射器、5mg/mL多肽组溶液;生理盐水。
1.3方法
BALB/c小鼠,暴露右侧坐骨神经,将含5×104Meth A肉瘤细胞的腹水注射至远离后二头肌腱分支处坐骨神经转子附近的近端神经,封闭伤口,左侧实施假手术注入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
1.3.1热敏测试
接种后的第4、7、10、14天观察动物热辐射刺激出现抬足的潜伏期,热辐射强度调整至以正常小鼠抬足潜伏期为(10±2)秒为基准。
表13各组小鼠热敏测试结果对比
1.3.2机械敏感度测试
接种后的第4、7、10、14天使用von Fery单纤丝测试双足的机械敏感度,采用翻转测试法测定出现50%缩足反应的阈值,测试从0.4g开始。
1.3.3Gross行为
接种后的第4、7、10、14天,在出现热敏及机械痛敏等行为之前,首先出现自发性疼痛以及足下垂等,计算10分钟内抬右后足的累积时间。
2结果
所有数据均以M±SD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2.1热增敏发生
在接种后的第10天热辐射刺激出现抬足的潜伏期明显缩短了8秒,接种后的第14天明显增长了15秒。
2.2机械敏感度改变
对会出现痛超敏感及热敏过敏的症状,同时还可以观察到自发痛。第10天可以检测到von Fery单纤丝机械痛超敏,但到第14天,小鼠出现机械痛低敏。各组别无差异性。
2.3自发性疼痛神经综合征
到接种后第10天,部分小鼠步法观察出现足下垂,抬右后足累计持续时间略有增加,第14天,多肽组明显观察到抬左足行为。
实施例8
镇痛多肽对紫杉醇诱发疼痛小鼠模型中对疼痛的抑制作用
1材料
1.1动物
ddY系雄性小鼠,7周龄、体重20~25g。
1.2实验装置及试剂
纤丝机械测痛仪;细纤丝(相当于0.0688g强度);粗纤丝(相当于1.4798g强度);紫杉醇;多肽组;氯索洛芬;生理盐水。
1.3方法
1.3.1动物分组
小鼠在温度(22±1)℃,相对湿度55%±10%的动物室内饲养1周后用于试验。将36只小鼠分为模型组(只给予紫杉醇)、空白对照组(不给予紫杉醇)、氯索洛芬组和多肽组于给予紫杉醇前3天给予,共7天。每组6只小鼠
1.3.2实验过程
紫杉醇诱发疼痛模型的制备:小鼠腹腔注射紫杉醇10mg/kg。
小鼠疼痛行为学测试:将小鼠放在分为3个分隔间的金属网上静置15分钟,测定后肢足跖部机械性刺激的反应,先用细纤丝评价异常性疼痛,再用粗纤丝评价痛觉过敏的程度。刺激反应5次,共为10分。评判标准(0分:迅速抬足动作;2分:剧烈甩足或舔足动作。测定时间为紫杉醇给药前以及给药后24、48、72、96小时)。
2.实验结果
计量资料以M±SD表示,组件差异采用t检验。
表14多肽对紫杉醇诱发疼痛小鼠模型中对疼痛的抑制作用结果
2.1小鼠给予紫杉醇后的疼痛反应
小鼠腹腔内给予紫杉醇10mg/kg时,异常性疼痛与痛觉过敏均在给予紫杉醇24小时出现高峰,此后慢慢降低,96小时后恢复到给药前水平。给药前后24小时的疼痛相关分数异常性疼痛为0.5±0.2、1.8±0.6,痛觉过敏为2.3±0.5、5.5±0.6。
2.2氯索洛芬与多肽注射液的疗效
对异常性疼痛的影响,多肽组与模型组相比疼痛相关分数均明显降低(P<0.05);多肽组与模型组相比疼痛相关分数呈下降趋势,无明显差异。对痛觉过敏的影响,氯索洛芬、多肽组与单独组相比疼痛相关分数均无显著性差异。
实施例9
镇痛多肽对三叉神经疼痛阈值的影响
1.材料
1.1动物
SD大鼠,雌雄不限,体重170~200g。
1.2实验装置及试剂
机械阈值测试器(美国Stoelting,Wood Dale公司);显微镜;多肽组;生理盐水。
1.3方法
1.3.1动物模型制备(所有操作均在无菌条件下完成)。
1.3.2三叉神经痛诱发及模型动物阳性标准
实验前给予适应性训练。术后2周左右在安静、室温条件下进行本模型三叉神经痛诱发实验,当大鼠出现以下反应中任意一项或一项以上即可判断模型建立:①一经刺激即表现为快速的后退、转身等闪避动作,大鼠为躲避刺激物将身体蜷缩并向笼壁靠拢,或将头面部藏在身下,以保护面部避免被刺激物触及;②搔抓面部,表现为至少连续三次搔抓面部刺激区域的动作;③大鼠快速抓咬刺激物并作出攻击动作。
1.3.3实验方法
选用体重175~200g SD大鼠24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对照组(6只);50ug/kg多肽组6只;100ug/kg多肽组6只;300ug/kg多肽组6只。在术后2周出现痛觉超敏后,各组动物腹腔分别注射多肽组注射液300ug/kg,生理盐水0.1mL/kg后,每1小时测痛阈值,连续9小时,记录痛阈变化。
2.实验结果
实验数据用M±SD表示,使用非参数Kruskal-Wallis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Mann±Whitney u检验,时效曲线下面积用梯形法计算,两组间时效曲线下面积用t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5镇痛多肽对三叉神经疼痛阈值的影响结果
术后14天大鼠出现痛觉超敏[手术侧痛阈降为(0.38±0.04)g,手术对侧为(0.43±0.04)g,假手术组为12.5g时,皮下注射多肽组注射溶液50ug/kg,100ug/kg后,动物反应阈值明显增高。多肽50ug/kg组注射3小时后,手术侧最高疼痛阈值为(2.3±0.5)g,对侧为(1.2±0.2)g,且持续1小时。多肽的100ug/kg组注射3小时后,手术侧最高疼痛阈值为(7.4±0.9)g,对侧为(3.2±1.3)g,并且在手术侧作用持续8小时左右。而多肽300ug/kg组则痛阈值未见明显增高。
SEQUENCE LISTING
<110> 中国药科大学
<120> 一种具有镇痛活性的多肽及其应用
<160> 1
<170> PatentIn version 3.3
<210> 1
<211> 8
<212> PRT
<213> 人工合成
<400> 1
Gly Cys Ser Ser Thr Pro Pro Cys
1 5

Claims (8)

1.一种具有镇痛活性的多肽,其特征在于:具有氨基酸序列Gly-Cys-Ser-Ser-Thr-Pro-Pro-Cys,或其药学上可以接受的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镇痛活性的多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肽序列在权利要求1的序列基础上,一个或多个氨基酸被删除、置换或添加后仍具有镇痛作用的多肽,或该多肽药学上可以接受的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具有镇痛活性的多肽,其特征在于:多肽序列中两个半胱氨酸之间形成一对二硫键。
4.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多肽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疼痛的产品中的应用。
5.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多肽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疼痛的产品中的应用。
6.一种预防和/或治疗疼痛的产品,其活性成分为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多肽。
7.一种预防和/或治疗疼痛的产品,其活性成分为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多肽。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预防和/或治疗疼痛的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疼痛包括理化刺激性、病理性或神经性疼痛。
CN201711122014.0A 2017-11-14 2017-11-14 一种具有镇痛活性的多肽及其应用 Active CN1077596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22014.0A CN107759665B (zh) 2017-11-14 2017-11-14 一种具有镇痛活性的多肽及其应用
PCT/CN2018/085270 WO2019095638A1 (zh) 2017-11-14 2018-05-02 一种具有镇痛活性的多肽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22014.0A CN107759665B (zh) 2017-11-14 2017-11-14 一种具有镇痛活性的多肽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59665A true CN107759665A (zh) 2018-03-06
CN107759665B CN107759665B (zh) 2020-09-11

Family

ID=612737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22014.0A Active CN107759665B (zh) 2017-11-14 2017-11-14 一种具有镇痛活性的多肽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59665B (zh)
WO (1) WO2019095638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76655A (zh) * 2017-11-14 2019-05-21 南京安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类具有镇痛活性的多肽及其应用
WO2019095638A1 (zh) * 2017-11-14 2019-05-23 中国药科大学 一种具有镇痛活性的多肽及其应用
CN112851785A (zh) * 2021-03-26 2021-05-28 徐州医科大学 一种具有缓解吗啡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镇痛耐受性的短肽及其应用
CN114533851A (zh) * 2022-03-17 2022-05-27 南京映海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肽Cbf-14在制备镇痛药物中的应用
CN118159550A (zh) * 2023-06-21 2024-06-07 南京安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经修饰的多肽及其在镇痛领域的应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48516A (zh) * 2006-04-13 2009-06-03 昆士兰大学 环化α-芋螺毒素肽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75653B (zh) * 2011-07-15 2015-04-01 海南大学 α-芋螺毒素肽、其药物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3665133B (zh) * 2012-09-19 2016-05-18 海南大学 α-芋螺毒素肽LvIA/LvD21、其药物组合物及用途
CN105985410B (zh) * 2015-02-16 2019-11-29 海南大学 芋螺肽、其药物组合物及用途
CN107759665B (zh) * 2017-11-14 2020-09-11 中国药科大学 一种具有镇痛活性的多肽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48516A (zh) * 2006-04-13 2009-06-03 昆士兰大学 环化α-芋螺毒素肽

Non-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I-HUA JIN等: "Structure of alpha-conotoxin BuIA: influences of disulfide connectivity on structural dynamics", 《BMC STRUCTURAL BIOLOGY》 *
BODIL B. CARSTENS等: "Structure-activity studies of cysteine-rich α-conotoxins that inhibit high-voltage-activated calcium channels via GABA(B) receptor activation reveal a minimal functional motif", 《ANGEW CHEM INT ED ENGL.》 *
HARTMUT CUNY等: "α-Conotoxins active at α3-containing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s and their molecular determinants for selective inhibition", 《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
LAYLA AZAM等: "Alpha-conotoxin BuIA, a novel peptide from Conus bullatus, distinguishes among neuronal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s", 《J BIOL CHEM.》 *
NARGIS TABASSUM等: "Role of CysI-CysIII disulfide bond on the structure and activity of α-conotoxins at human neuronal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s", 《ACS OMEGA》 *
RILEI YU等: "Less is more: design of a highly stable disulfide-deleted mutant of analgesic cyclic α-conotoxin Vc1.1", 《SCIENTIFIC REPORTS》 *
SEUNG-WOOK CHI等: "NMR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of alpha-conotoxin BuIA, a novel neuronal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 antagonist with an unusual 4/4 disulfide scaffold",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
UNKNOWN: "NCBI Reference Sequence: WP_048017192.1, hypothetical protein [Synechococcus sp. GFB01]", 《GENBANK》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76655A (zh) * 2017-11-14 2019-05-21 南京安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类具有镇痛活性的多肽及其应用
WO2019095638A1 (zh) * 2017-11-14 2019-05-23 中国药科大学 一种具有镇痛活性的多肽及其应用
CN112851785A (zh) * 2021-03-26 2021-05-28 徐州医科大学 一种具有缓解吗啡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镇痛耐受性的短肽及其应用
CN114533851A (zh) * 2022-03-17 2022-05-27 南京映海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肽Cbf-14在制备镇痛药物中的应用
CN118159550A (zh) * 2023-06-21 2024-06-07 南京安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经修饰的多肽及其在镇痛领域的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59665B (zh) 2020-09-11
WO2019095638A1 (zh) 2019-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59665A (zh) 一种具有镇痛活性的多肽及其应用
CN109776655A (zh) 一类具有镇痛活性的多肽及其应用
Arras et al. Assessment of post-laparotomy pain in laboratory mice by telemetric recording of heart rate and heart rate variability
Sneddon Pain perception in fish: indicators and endpoints
Keeney et al. Behavioural consequences of repeated social defeat in the mouse: preliminary evaluation of a potential animal model of depression
de Almeida et al. Aggression escalated by social instigation or by discontinuation of reinforcement (“frustration”) in mice: inhibition by anpirtoline: a 5-HT1B receptor agonist
Negus et al. Effects of kappa opioids in an assay of pain-depressed intracranial self-stimulation in rats
Welsh et al. Lithium lengthens circadian period in a diurnal primate, Saimiri sciureus
JP2000510747A5 (zh)
JPS60218320A (ja) オピオイド拮抗体の生長調整関連用途
Vales et al. Analysis of sensitivity to MK-801 treatment in a novel active allothetic place avoidance task and in the working memory version of the Morris water maze reveals differences between Long-Evans and Wistar rats
CN102405878A (zh) 一种抑郁症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
CN113912675B (zh) 一种具有镇痛活性的蜈蚣多肽及其应用
AU2013101809A4 (en) Applications of drift and suspension device
Corda et al. The psychogenetically selected Roman rat lines differ in the susceptibility to develop amphetamine sensitization
Miczek et al. Short and long term physiological and neurochemical adaptations to social conflict
Schwartzer et al. Dopamine activity in the lateral anterior hypothalamus modulates AAS-induced aggression through D2 but not D5 receptors.
Wang et al. The thalamic reticular nucleus orchestrates social memory
Bally-Cuif et al. Organization and physiology of the zebrafish nervous system
CN107596371A (zh) P2y1受体及其阻断剂在预防和治疗抗抑郁症和/或抗焦虑症中的应用
Lavery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s of highly preferred environmental enrichment on the behaviour and welfare of laboratory zebrafish (Danio rerio)
CN109846950A (zh) 柠檬提取物在制备预防或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导致的认知障碍药物中的应用
Adamatzky The effects of cocaine and heroin polydrug use on drug-related motivation and affective state in Lister-Hooded rats
Cross Mesolimbic Dopamine Coding of Social Salience and Valence
Frajmund Functional Effects of the Relaxin-3/RXFP-3 Pathway on the Affective Dimension of Chronic Pai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