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48964A - 一种地下管线隐患监管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下管线隐患监管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48964A
CN107748964A CN201711079168.6A CN201711079168A CN107748964A CN 107748964 A CN107748964 A CN 107748964A CN 201711079168 A CN201711079168 A CN 201711079168A CN 107748964 A CN107748964 A CN 1077489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idden danger
pipeline
picture
underground utilities
ta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7916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乐
程佳
童设华
李光强
汪彪
章宜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Top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Top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Top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Top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7916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48964A/zh
Publication of CN1077489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489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conom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地下管线隐患监管方法、装置及系统,方法包括:发送管线隐患处理任务到第一移动智能终端,管线隐患处理任务包括管线标识;接收第一移动智能终端发送的管线隐患处理数据,管线隐患处理数据包括管线标识和处理图片,根据处理图片,将管线标识的隐患状态设置为已处理;根据隐患状态为已处理,发送管线隐患核查任务到第二移动智能终端,管线隐患核查任务包括管线标识;接收第二移动智能终端发送的管线隐患核查数据,管线隐患处理数据包括管线标识和核查图片,根据核查图片,将管线标识的隐患状态设置为已核查。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地下管线隐患监管方法、装置及系统,解决了地下管线隐患处理监管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地下管线隐患监管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管线隐患监管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地下管线是指城市范围内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工业等管线及其附属设施,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城市的经济发展推动了地下管线建设,但是由于地下管线工程较为隐蔽,且地下管线存在老化严重、第三方破坏、无序建设等原因,导致地下管线事故频繁发生,当前我国各个城市已经大力开展地下管线隐患管理工作。
现有技术中,对地下管线的隐患管理主要为隐患排查管理,隐患排查管理基于地下管线数据库来进行。其中,地下管线数据库包含了地下管线及其附属设施的空间位置、空间关系及其它特征属性的地下管线数据,如用于对地下管线进行识别和区分的标识。根据地下管线数据对地下管线进行排查,得到管线隐患巡查数据,从而建立管线隐患巡查数据库,可供管理人员进行查询、浏览,进而分派隐患处理人员开展隐患处理等工作。
由于地下管线的隐患处理工作具有繁琐性、复杂性特点,以及隐患处理人员户外工作的自由性较高等特点,导致隐患处理效果较难得到有效保障,因此,隐患处理的监管工作越来越被管理人员所重视。但是,现有技术中用于地下管线隐患管理的管线隐患巡查数据库,缺乏对隐患处理的追踪和核查,不能实现对管线隐患的有效监管。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地下管线隐患监管方法、装置及系统,以解决管线隐患监管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地下管线隐患监管方法,该方法包括:
发送管线隐患处理任务到第一移动智能终端,所述管线隐患处理任务包括管线标识;
接收所述第一移动智能终端发送的管线隐患处理数据,所述管线隐患处理数据包括所述管线标识和处理图片,根据所述处理图片,将所述管线标识的隐患状态设置为已处理;
根据所述隐患状态为已处理,发送管线隐患核查任务到第二移动智能终端,所述管线隐患核查任务包括所述管线标识;
接收所述第二移动智能终端发送的管线隐患核查数据,所述管线隐患处理数据包括所述管线标识和核查图片,根据所述核查图片,将所述管线标识的隐患状态设置为已核查。
优选地,发送管线隐患处理任务到第一移动智能终端之前,还包括:
发送管线隐患巡查任务到第三移动智能终端,所述管线隐患巡查任务包括管线标识;
接收所述第三移动智能终端发送的管线隐患巡查数据,所述管线隐患巡查数据包括所述管线标识和巡查图片,根据所述巡查图片,将所述管线标识的隐患状态设置为待处理。
优选地,所述处理图片、核查图片或巡查图片包含定位信息。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地下管线隐患监管装置,所述地下管线隐患监管装置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各种实现方式中方法步骤的模块,具体包括:任务分派模块和地下管线综合数据库模块,其中,
所述任务分派模块包括管线隐患处理单元和管线隐患核查单元;
所述管线隐患处理单元,用于发送管线隐患处理任务到第一移动智能终端,所述管线隐患处理任务包括管线标识,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移动智能终端发送的管线隐患处理数据,所述管线隐患处理数据包括所述管线标识和处理图片,根据所述处理图片,将所述管线标识的隐患状态设置为已处理;
所述管线隐患核查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隐患状态为已处理,发送管线隐患核查任务到第二移动智能终端,所述管线隐患核查任务包括所述管线标识,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移动智能终端发送的管线隐患核查数据,所述管线隐患处理数据包括所述管线标识和核查图片,根据所述核查图片,将所述管线标识的隐患状态设置为已核查;
所述地下管线综合数据库模块,分别与所述管线隐患处理单元和隐患管理核查单元连接,用于存储所述管线标识和隐患状态。
优选地,所述地下管线综合数据库模块,用于存储管线地图,所述管线地图用于显示所述管线标识对应的地下管线在地图上的位置;
所述地下管线隐患监管装置还包括隐患专题图模块,所述隐患专题图模块与所述地下管线综合数据库模块连接,用于获取所述管线地图数据和隐患状态,并将所述隐患状态在所述管线地图上进行显示。
优选地,所述任务分派模块包括管线隐患巡查单元,所述管线隐患巡查单元用于发送管线隐患巡查任务到第三移动智能终端,所述管线隐患巡查任务包括所述管线标识,用于接收所述第三移动智能终端发送的管线隐患巡查数据,所述管线隐患巡查据包括所述管线标识和巡查图片,根据所述巡查图片,将所述管线标识的隐患状态设置为待处理。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地下管线隐患监管系统,包括第一移动智能终端、第二移动智能终端和第二方面各种实现方式所述的地下管线隐患监管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与所述地下管线隐患监管装置通信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地下管线隐患监管装置发送的管线隐患处理任务,所述管线隐患处理任务包括管线标识,用于拍摄处理图片,所述处理图片为所述管线标识对应地下管线的图片,根据所述处理图片和管线标识得到隐患处理数据,将所述隐患处理数据发送到所述地下管线隐患监管装置;
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与所述地下管线隐患监管装置通信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地下管线隐患监管装置发送的管线隐患核查任务,所述管线隐患核查任务包括管线标识,用于拍摄核查图片,所述核查图片为所述管线标识对应地下管线的图片,根据所述处理图片和管线标识得到隐患核查数据,将所述隐患核查数据发送到所述地下管线隐患监管装置。
优选地,所述地下管线隐患监管系统还包括:
第三移动智能终端,与所述地下管线隐患监管装置通信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地下管线隐患监管装置发送的管线隐患巡查任务,所述管线隐患巡查任务包括管线标识,用于拍摄巡查图片,所述巡查图片为所述管线标识对应地下管线的图片,根据所述巡查图片和管线标识得到隐患巡查数据,将所述隐患巡查数据发送到所述地下管线隐患监管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地下管线隐患监管方法、装置及系统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申请提供的地下管线隐患监管方法,通过向第一移动终端发送包括管线标识的隐患处理任务,再接收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的管线隐患处理数据,根据其中的处理图片将管线标识的隐患状态设置为已处理。通过处理图片可确认隐患处理人员到达了隐患处理现场并对隐患进行了处理,实现了对隐患处理的有效追踪,提高了隐患处理的可控性和可靠性;进一步的,根据隐患状态为已处理,发送管线隐患核查任务到第二移动智能终端,再接收第二移动智能终端发送的管线隐患核查数据,根据其中的核查图片,将管线标识的隐患状态设置为已核查。通过核查图片可确认核查处理人员到达了隐患处理现场并对隐患进行了核查,实现了对隐患核查的有效追踪,进一步提高了隐患处理的可靠性,有效保障了隐患处理效果。本申请提供的地下管线隐患监管装置,实现了隐患处理到隐患核查的隐患状态流转,使管理人员能够及时掌握隐患管线的隐患状态是已处理或已核查,实现了对管线隐患的有效监管。本申请提供的地下管线隐患监管系统,包括第一移动智能终端、第二移动智能终端和地下管线隐患监管装置,利用该系统进行地下管线隐患监管,能够对隐患处理进行追踪和核查,自动化水平高,应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下管线隐患监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下管线隐患监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下管线隐患监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下管线隐患监管方法,包括隐患巡查、隐患处理和隐患核查,实现了对管线隐患的有效监管。隐患巡查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100:发送管线隐患巡查任务到第三移动智能终端,管线隐患巡查任务包括管线标识。
具体的,负责地下管线管理的管理人员通过地下管线隐患监管装置向第三移动智能终端发送管线隐患巡查任务。其中,地下管线隐患监管装置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软件装置,包括地下管线综合数据库模块和多个功能模块,用于实现地下管线隐患监管方法的各流程步骤。第三移动智能终端为隐患巡查人员可随身携带的智能通信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用于向地下管线隐患监管装置发送管线隐患巡查数据。管线隐患巡查任务包括管线标识、管线地址等,管线标识为物探点号。物探点号为地下管线管线点的唯一编号,该编号记录在管线点的可见位置。
隐患巡查人员通过第三移动智能终端接收到管线隐患巡查任务后,到达管线隐患巡查任务中的管线地址,对管线隐患巡查任务中物探点号对应的地下管线进行巡查,发现管线隐患后,利用第三移动智能终端对隐患位置进行拍摄和GPS定位,或者在拍摄时开启GPS定位功能,生成包含定位信息的巡查图片,将拍摄的巡查图片、GPS定位的位置坐标、物探点号、隐患类型、隐患级别和隐患描述等打包成管线隐患巡查数据上报到地下管线隐患监管装置。
步骤S101:接收第三移动智能终端发送的管线隐患巡查数据,管线隐患巡查数据包括管线标识和巡查图片,根据巡查图片,将管线标识的隐患状态设置为待处理。
地下管线隐患监管装置接收第三移动智能终端发送的管线隐患巡查数据后,对管线隐患巡查数据中的物探点号、巡查图片等各项数据进行解析、识别,将管线隐患巡查数据中物探点号与地下管线综合数据库模块存储的物探点号进行匹配,匹配完成后,根据巡查图片、隐患级别等数据对地下管线综合数据库模块中物探点号进行设置,例如设置物探点号的隐患状态设置为待处理,设置物探点号的隐患级别为一级。
隐患处理步骤和隐患核查步骤参见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下管线隐患监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0:发送管线隐患处理任务到第一移动智能终端,管线隐患处理任务包括管线标识。
具体的,地下管线隐患监管装置根据步骤S101得到隐患状态为待处理的物探点号,生成管线隐患处理任务,管线隐患处理任务包括管线标识、管线地址、隐患类型等,管线标识为物探点号。将管线隐患处理任务发送到第一移动智能终端。第一移动智能终端为隐患处理人员可随身携带的智能通信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用于向地下管线隐患监管装置发送管线隐患处理数据。
隐患处理人员通过第一移动智能终端接收到管线隐患处理任务后,到达管线隐患处理任务中的管线地址,对管线隐患处理任务中物探点号对应的地下管线进行隐患处理,隐患处理完成后,利用第二移动智能终端对隐患位置进行拍摄和GPS定位,或者在拍摄时开启GPS定位功能,生成包含定位信息的处理图片,将拍摄的处理图片、GPS定位的位置坐标、处理结果、处理时间等打包成管线隐患处理数据上报到地下管线隐患监管装置。
步骤S120:接收第一移动智能终端发送的管线隐患处理数据,管线隐患处理数据包括管线标识和处理图片,根据处理图片,将管线标识的隐患状态设置为已处理。
具体的,地下管线隐患监管装置接收第一移动智能终端发送的管线隐患处理数据后,对管线隐患处理数据中的物探点号、处理图片等各项数据进行解析、识别,将管线隐患处理数据中物探点号与地下管线综合数据库模块存储的物探点号进行匹配,匹配完成后,根据处理图片、处理结果等数据对地下管线综合数据库模块中物探点号进行设置,例如设置物探点号的隐患状态设置为已处理。
步骤S130:根据隐患状态为已处理,发送管线隐患核查任务到第二移动智能终端,管线隐患核查任务包括管线标识。
具体的,地下管线隐患监管装置根据步骤S120得到隐患状态为已处理的物探点号,生成管线隐患核查任务,管线隐患核查任务包括管线标识、管线地址、隐患类型等,管线标识为物探点号。将管线隐患核查任务发送到第二移动智能终端。第二移动智能终端为隐患核查人员可随身携带的智能通信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用于向地下管线隐患监管装置发送管线隐患核查数据。
隐患核查人员通过第二移动智能终端接收到管线隐患核查任务后,到达管线隐患巡查任务中的管线地址,对管线隐患巡查任务中物探点号对应的地下管线进行隐患核查,隐患核查完成后,利用第二移动智能终端对隐患位置进行拍摄和GPS定位,或者在拍摄时开启GPS定位功能,生成包含定位信息的核查图片,将拍摄的核查图片、GPS定位的位置坐标、核查结果、核查时间等打包成管线隐患核查数据上报到地下管线隐患监管装置。
步骤S140:接收第二移动智能终端发送的管线隐患核查数据,管线隐患处理数据包括管线标识和核查图片,根据核查图片,将管线标识的隐患状态设置为已核查。
具体的,地下管线隐患监管装置接收第二移动智能终端发送的管线隐患核查数据后,对管线隐患核查数据中的物探点号、处理图片等各项数据进行解析、识别,将管线隐患核查数据中物探点号与地下管线综合数据库模块存储的物探点号进行匹配,匹配完成后,根据核查图片、核查结果等数据对地下管线综合数据库模块中物探点号进行设置,例如设置物探点号的隐患状态设置为已核查。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利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下管线隐患监管方法,可实现隐患巡查、隐患处理和隐患核查,使地下管线的隐患状态从待处理到已处理、已核查进行流转,实现了对隐患状态的实时追踪,提高了隐患处理的可靠性,有效保障了隐患处理效果。根据隐患状态进行隐患处理或隐患核查,提高了地下管线隐患管理的自动化水平,实现了对管线隐患的有效及高效监管。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地下管线隐患监管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地下管线隐患监管方法。该装置可为基于B/S架构,利用Java Web、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技术体系实现的软件装置。参见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下管线隐患监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下管线隐患监管装置,包括任务分派模块、隐患专题图模块、登录模块、查询模块、接口服务模块和地下地下管线综合数据库模块。
具体的,任务分派模块包括管线隐患巡查单元、管线隐患处理单元和管线隐患核查单元。
管线隐患巡查单元用于发送管线隐患巡查任务到第三移动智能终端,管线隐患巡查任务包括管线标识,用于接收第三移动智能终端发送的管线隐患巡查数据,管线隐患巡查据包括管线标识和巡查图片,根据巡查图片,将管线标识的隐患状态设置为待处理。
管线隐患处理单元,用于发送管线隐患处理任务到第一移动智能终端,管线隐患处理任务包括管线标识,用于接收第一移动智能终端发送的管线隐患处理数据,管线隐患处理数据包括管线标识和处理图片,根据处理图片,将管线标识的隐患状态设置为已处理;
管线隐患核查单元,用于根据隐患状态为已处理,发送管线隐患核查任务到第二移动智能终端,管线隐患核查任务包括管线标识,用于接收第二移动智能终端发送的管线隐患核查数据,管线隐患处理数据包括管线标识和核查图片,根据核查图片,将管线标识的隐患状态设置为已核查;
地下管线综合数据库模块,基于Oracle数据库,分别与管线隐患巡查单元、管线隐患处理单元和隐患管理核查单元连接,用于存储管线标识、隐患类型、隐患级别、隐患状态、管线地图数据、用户权限、系统运维等数据,其中,管线地图用于显示管线标识对应的地下管线在地图上的位置。
隐患专题图模块,包括隐患类型专题图单元、隐患级别专题图单元和隐患状态专题图单元。隐患类型专题图单元与地下管线综合数据库模块连接,用于获取管线地图数据和隐患类型,并将隐患类型在管线地图上进行直观地显示。隐患级别专题图单元与地下管线综合数据库模块连接,用于获取管线地图数据和隐患级别,并将隐患级别在管线地图上进行直观地显示。隐患状态专题图单元与地下管线综合数据库模块连接,用于获取管线地图数据和隐患状态,并将隐患状态在管线地图上进行直观地显示。
利用隐患专题图模块,管理人员可实现分类查看,便于管理人员直观地对地下管线的多项隐患数据如隐患类型、隐患级别和隐患状态等进行统计分析等工作。
登录模块,与地下管线综合数据库模块连接,用于管理人员进行登录验证,以获取地下管线综合数据库模块中存储的用户权限,从而对地下管线隐患监管装置的其他各功能模块进行操作。
查询模块,与地下管线综合数据库模块连接,用于提供隐患状态、隐患级别、隐患类型、上报人、处理人、处理结果、核查人、核查结果等多种统计方式的查询,并生成Chart统计图,以便进行专项分析。
为对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地下管线隐患监管方法和地下管线隐患监管装置的功能实现做进一步说明,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地下管线隐患监管系统。参见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下管线隐患监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下管线隐患监管系统,包括第一移动智能终端、第二移动智能终端、第三移动终端和地下管线隐患监管装置。第一移动终端、第二移动智能终端、第三移动终端均与地下管线隐患监管装置通信连接。
其中,第一移动智能终端、第二移动智能终端、第三移动终端均安装有移动办公APP,并具有GPS功能、拍照功能和网络通信功能。移动办公APP可基于Android、IOS或Windows phone等移动智能开发平台实现,本实施例中基于Android平台实现。移动办公APP提供用户登录、管线任务接收、隐患上报、隐患查询、隐患处理、隐患核查等功能。
第一移动智能终端的用户为管线巡查人员,通过移动办公APP的管线任务接收来接收管线隐患巡查任务,并利用隐患上报功能上报管线隐患巡查数据。上报的管线隐患巡查数据包括现场拍照得到的巡查图片,巡查图片内可包括有定位信息,或者可单独上报定位信息,其中,定位信息基于Android Framework中的LocationManager类,通过GPS或NetWork来获取实时位置的经纬度实现。
第二移动智能终端的用户为管线处理人员,通过移动办公APP的管线任务接收来接收管线隐患处理任务,并利用隐患上报功能上报管线隐患处理数据。
第三移动智能终端的用户为管线核查人员,通过移动办公APP的管线任务接收来接收管线隐患核查任务,并利用隐患上报功能上报管线隐患核查数据。
地下管线隐患监管系统中的地下管线隐患监管装置还设置有接口服务模块,用于与移动办公APP进行数据对接。接口服务模块具体包括登录验证、隐患上报、隐患编辑、隐患查询、隐患统计等接口。
具体的,登录验证接口与地下管线隐患监管装置的登录模块连接,登录模块与地下管线综合数据库连接,地下管线综合数据库还存储有各管线巡查人员、管线处理人员和管线核查人员的用户权限,登录验证接口根据相应用户权限对登录的用户进行验证。隐患上报接口将管线巡查人员上报的管线隐患巡查数据发送到管线隐患巡查单元,将管线处理人员上报的管线隐患处理数据发送到管线隐患处理单元,将管线核查人员上报的管线隐患巡查数据发送到管线隐患核查单元。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本申请提供的地下管线隐患监管方法,通过向第一移动终端发送包括管线标识的隐患处理任务,再接收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的管线隐患处理数据,根据其中的处理图片将管线标识的隐患状态设置为已处理。通过处理图片可确认隐患处理人员到达了隐患处理现场并对隐患进行了处理,实现了对隐患处理的有效追踪,提高了隐患处理的可控性和可靠性;进一步的,根据隐患状态为已处理,发送管线隐患核查任务到第二移动智能终端,再接收第二移动智能终端发送的管线隐患核查数据,根据其中的核查图片,将管线标识的隐患状态设置为已核查。通过核查图片可确认核查处理人员到达了隐患处理现场并对隐患进行了核查,实现了对隐患核查的有效追踪,进一步提高了隐患处理的可靠性,有效保障了隐患处理效果。本申请提供的地下管线隐患监管装置,实现了隐患处理到隐患核查的隐患状态流转,使管理人员能够及时掌握隐患管线的隐患状态是已处理或已核查,实现了对隐患处理的有效监管。本申请提供的地下管线隐患监管系统,包括第一移动智能终端、第二移动智能终端和地下管线隐患监管装置,利用该系统进行地下管线隐患监管,能够对隐患处理进行追踪和核查,自动化水平高,应用方便。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尤其,对于地下管线隐患监管装置、地下管线隐患监管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地下管线隐患监管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中的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Claims (8)

1.一种地下管线隐患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管线隐患处理任务到第一移动智能终端,所述管线隐患处理任务包括管线标识;
接收所述第一移动智能终端发送的管线隐患处理数据,所述管线隐患处理数据包括所述管线标识和处理图片,根据所述处理图片,将所述管线标识的隐患状态设置为已处理;
根据所述隐患状态为已处理,发送管线隐患核查任务到第二移动智能终端,所述管线隐患核查任务包括所述管线标识;
接收所述第二移动智能终端发送的管线隐患核查数据,所述管线隐患处理数据包括所述管线标识和核查图片,根据所述核查图片,将所述管线标识的隐患状态设置为已核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管线隐患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送管线隐患处理任务到第一移动智能终端之前,还包括:
发送管线隐患巡查任务到第三移动智能终端,所述管线隐患巡查任务包括管线标识;
接收所述第三移动智能终端发送的管线隐患巡查数据,所述管线隐患巡查数据包括所述管线标识和巡查图片,根据所述巡查图片,将所述管线标识的隐患状态设置为待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下管线隐患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图片、核查图片或巡查图片包含定位信息。
4.一种地下管线隐患监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任务分派模块和地下管线综合数据库模块,其中,
所述任务分派模块包括管线隐患处理单元和管线隐患核查单元;
所述管线隐患处理单元,用于发送管线隐患处理任务到第一移动智能终端,所述管线隐患处理任务包括管线标识,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移动智能终端发送的管线隐患处理数据,所述管线隐患处理数据包括所述管线标识和处理图片,根据所述处理图片,将所述管线标识的隐患状态设置为已处理;
所述管线隐患核查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隐患状态为已处理,发送管线隐患核查任务到第二移动智能终端,所述管线隐患核查任务包括所述管线标识,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移动智能终端发送的管线隐患核查数据,所述管线隐患处理数据包括所述管线标识和核查图片,根据所述核查图片,将所述管线标识的隐患状态设置为已核查;
所述地下管线综合数据库模块,分别与所述管线隐患处理单元和隐患管理核查单元连接,用于存储所述管线标识和隐患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管线隐患监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下管线综合数据库模块,用于存储管线地图,所述管线地图用于显示所述管线标识对应的地下管线在地图上的位置;
所述地下管线隐患监管装置还包括隐患专题图模块,所述隐患专题图模块与所述地下管线综合数据库模块连接,用于获取所述管线地图数据和隐患状态,并将所述隐患状态在所述管线地图上进行显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管线隐患监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任务分派模块包括管线隐患巡查单元,所述管线隐患巡查单元用于发送管线隐患巡查任务到第三移动智能终端,所述管线隐患巡查任务包括所述管线标识,用于接收所述第三移动智能终端发送的管线隐患巡查数据,所述管线隐患巡查据包括所述管线标识和巡查图片,根据所述巡查图片,将所述管线标识的隐患状态设置为待处理。
7.一种地下管线隐患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移动智能终端、第二移动智能终端和权利要求4-6任一所述的地下管线隐患监管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与所述地下管线隐患监管装置通信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地下管线隐患监管装置发送的管线隐患处理任务,所述管线隐患处理任务包括管线标识,用于拍摄处理图片,所述处理图片为所述管线标识对应地下管线的图片,根据所述处理图片和管线标识得到隐患处理数据,将所述隐患处理数据发送到所述地下管线隐患监管装置;
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与所述地下管线隐患监管装置通信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地下管线隐患监管装置发送的管线隐患核查任务,所述管线隐患核查任务包括管线标识,用于拍摄核查图片,所述核查图片为所述管线标识对应地下管线的图片,根据所述处理图片和管线标识得到隐患核查数据,将所述隐患核查数据发送到所述地下管线隐患监管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地下管线隐患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管线隐患监管系统还包括:
第三移动智能终端,与所述地下管线隐患监管装置通信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地下管线隐患监管装置发送的管线隐患巡查任务,所述管线隐患巡查任务包括管线标识,用于拍摄巡查图片,所述巡查图片为所述管线标识对应地下管线的图片,根据所述巡查图片和管线标识得到隐患巡查数据,将所述隐患巡查数据发送到所述地下管线隐患监管装置。
CN201711079168.6A 2017-11-06 2017-11-06 一种地下管线隐患监管方法、装置及系统 Pending CN1077489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79168.6A CN107748964A (zh) 2017-11-06 2017-11-06 一种地下管线隐患监管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79168.6A CN107748964A (zh) 2017-11-06 2017-11-06 一种地下管线隐患监管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48964A true CN107748964A (zh) 2018-03-02

Family

ID=61250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79168.6A Pending CN107748964A (zh) 2017-11-06 2017-11-06 一种地下管线隐患监管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48964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99612A (zh) * 2012-06-14 2012-11-28 天津大学 基于gis的地下管线综合管理系统
CN104835212A (zh) * 2015-05-19 2015-08-12 湖南大麓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管线巡查养护核查方法
CN105022769A (zh) * 2015-01-07 2015-11-04 泰华智慧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地下管线数据交互系统及其方法
CN105550758A (zh) * 2016-01-18 2016-05-04 无锡扬晟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gis的地下管线运维系统
CN106446033A (zh) * 2016-08-31 2017-02-22 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 地下管线安全隐患信息管理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99612A (zh) * 2012-06-14 2012-11-28 天津大学 基于gis的地下管线综合管理系统
CN105022769A (zh) * 2015-01-07 2015-11-04 泰华智慧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地下管线数据交互系统及其方法
CN104835212A (zh) * 2015-05-19 2015-08-12 湖南大麓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管线巡查养护核查方法
CN105550758A (zh) * 2016-01-18 2016-05-04 无锡扬晟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gis的地下管线运维系统
CN106446033A (zh) * 2016-08-31 2017-02-22 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 地下管线安全隐患信息管理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44739B (zh) 基于b/s架构的可视化地铁设备巡检管理系统的巡检方法
CA2933877C (en) Augmented reality based component replacement and maintenance
CN108830837B (zh) 一种用于检测钢包溶蚀缺陷的方法和装置
CN101710976B (zh) 安防管理系统及监控方法
CN102929391B (zh) 增强现实的分布式控制系统人机交互设备及方法
US8614631B2 (en) Flood data collection and warning mechanism
CN109165329A (zh) 一种融合增强现实和物联网的地下管网智能管控技术及系统
CN102710770A (zh) 一种上网设备识别方法及其实现系统
CN107301688A (zh) 一种基于无线定位的综合管廊智能巡检系统
CN104484909A (zh) 巡检点确定方法、确定装置、交互方法和装置
CN102968690A (zh) 实时社会消防安全工作质量追溯系统及追溯方法
CN107564123A (zh) 一种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变电站设备巡维方法
KR101685079B1 (ko) Rfid 기반의 소화전 관리시스템
CN104506388A (zh) 一种与ar技术结合的idc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11062504A (zh) 一种基于ar技术的智能配电站运维系统及方法
CN104835212A (zh) 一种管线巡查养护核查方法
CN104486413A (zh) 一种信息处理系统
CN109767513A (zh) 一种管网设备巡检装置及管网设备巡检方法
CN108333598A (zh) 一种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07704387A (zh) 用于系统预警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3873822A (zh) 一种监控系统选择摄像机实时浏览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4363263B (zh) 基于云服务的物联通用平台
CN104200304A (zh) 治安巡检任务实现方法和系统
CN107205219A (zh) 用于定位的方法和设备
CN206021354U (zh) 一种基于bim和vr智慧城市管网综合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0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