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38706A - 一种自行车防摔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行车防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38706A
CN107738706A CN201710995370.7A CN201710995370A CN107738706A CN 107738706 A CN107738706 A CN 107738706A CN 201710995370 A CN201710995370 A CN 201710995370A CN 107738706 A CN107738706 A CN 1077387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column
bicycle
ratchet
lower support
gi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9537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38706B (zh
Inventor
李乐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Huangyan Yuze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99537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38706B/zh
Publication of CN1077387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387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387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3870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HCYCLE STANDS;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PARKING OR STORING CYCLES; APPLIANCES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ZED USE OR THEFT OF CYCLES; LOCKS INTEGRAL WITH CYCLES; DEVICES FOR LEARNING TO RIDE CYCLES
    • B62H1/00Supports or stands forming part of or attached to cycles
    • B62H1/02Articulated stands, e.g. in the shape of hinged arm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摔装置,尤其是一种自行车防摔装置。包括防滑扣、定位夹、上支撑柱、下支撑柱、水平拉杆、落地杆、螺栓、螺母、定位珠、棘爪、棘轮,所述防滑扣通过螺钉固定在自行车梁上,所述定位夹套在自行车梁上并通过螺栓、螺母夹紧在自行车梁上,所述定位夹与上支撑柱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所述上支撑柱和下支撑柱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且只能顺时针单向转动,所述下支撑柱与落地杆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所述水平拉杆的一端插入落地杆内。有益效果:可有效防止自行车摔倒,防止自行车受损、防止自行车主受伤,避免修理自行车的麻烦,上支撑柱、下支撑柱、水平拉杆、落地杆可方便收起,不妨碍骑自行车。

Description

一种自行车防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摔装置,尤其是一种自行车防摔装置。
背景技术
自行车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多的人将自行车作为运动、健身、休闲和娱乐性产品,自行车因由前后两个轮圈构成而很难保持平衡,容易向左侧或右侧倾倒。传统自行车采用一侧脚撑,或支架撑方式防止自行车倾倒在地,但当自行车停放在室外特别是在空旷及沿海地区时,由于风比较大,传统支撑方式抗风能力并不理想,自行车极易被风刮倒;此外,当停放自行车时遇到周围自行车停放比较密集的情况下,自己的自行车一旦被风刮倒很容易误碰、误撞到旁边停放好的自行车,导致大面积的自行车倾倒,增加停车麻烦。自行车摔倒后不仅会使自行车受损,有时还可能会使自行车主受伤,自行车摔倒之后的维修也是十分麻烦,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自行车防摔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自行车防摔装置,它可有效防止自行车摔倒,防止自行车受损、防止自行车主受伤,避免修理自行车的麻烦,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行车防摔装置,包括防滑扣、定位夹、上支撑柱、下支撑柱、水平拉杆、落地杆、螺栓、螺母、定位珠、棘爪、棘轮,所述防滑扣通过螺钉固定在自行车梁上,所述定位夹套在自行车梁上并通过螺栓、螺母夹紧在自行车梁上,所述定位夹可在螺母松开后沿着自行车梁上下滑动,所述定位夹与上支撑柱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所述上支撑柱和下支撑柱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且只能顺时针单向转动,所述下支撑柱与落地杆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所述落地杆的下底面开有小矩形凹槽,所述水平拉杆设有两个,所述水平拉杆的一端插入落地杆内,所述下支撑柱的圆弧顶端开有圆柱凹槽,所述定位珠卡在下支撑柱上的圆柱凹槽内,所述定位珠的底平面与下支撑柱上的圆柱凹槽槽底重合,所述下支撑柱与定位珠过盈配合,所述棘爪与上支撑柱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所述棘轮固连在下支撑柱上,所述棘爪与棘轮配合,所述棘爪的宽度与棘轮的宽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防滑扣包括弯曲部、第一连接部、第一夹持部、螺纹孔,所述弯曲部上开有两个螺纹孔,所述弯曲部下端连接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下端连接第一夹持部,所述自行车梁由两个第一夹持部之间的空间进入弯曲部的内腔,所述弯曲部通过螺钉固定在自行车梁上,所述弯曲部、第一连接部、第一夹持部为一体式结构且由弯曲的板状弹性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定位夹包括第一通孔、第二夹持部、弹性体、加长部、第二连接部、磁铁,所述第二夹持部为对称结构且由弯曲的板状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第二夹持部上端开有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通孔,所述弹性体设有两个,相对固连在第二夹持部的内壁上,所述弹性体的圆弧面与自行车梁贴合,所述弹性体具有弹性,可适应不同尺寸的自行车梁,所述加长部是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板状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厚度与加长部的厚度相等,所述加长部的斜面与第二夹持部的下端面焊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加长部焊接,所述磁铁的上端与第二夹持部的下端固连,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侧面与磁铁的侧面固连,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开有圆形通孔,所述磁铁朝向自行车的后方。
优选的,所述上支撑柱包括第二通孔、上转动部、上支撑柱本体、棘爪轴、第一锥形环,所述上转动部上开有两个第二通孔,所述上支撑柱本体的上端面与上转动部的下端面固连,所述上支撑柱本体上设有第一锥形环,所述棘爪轴固定在上支撑柱本体的下端面上,所述上转动部的下端面为正方形,所述上支撑柱本体的直径与上转动部下端面的边长相等,所述棘爪轴包括三段圆柱,两端的两段圆柱的直径相等且大于中间段的圆柱直径,所述棘爪与棘爪轴中间段的圆柱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所述棘爪的厚度等于棘爪轴中间段的圆柱长度,所述第二连接部插入上转动部上的凹槽并与上转动部通过销连接,所述上转动部上端的半圆弧直径与第二连接部下端的半圆弧直径相等,所述上转动部的侧面转动到与磁铁贴合时,所述上转动部与磁铁吸在一起,两者之间不可相互转动。
优选的,所述下支撑柱包括套筒、卡环、下支撑柱本体、下转动部、第三通孔、棘轮轴、矩形通孔、圆柱凹槽,所述下支撑柱本体的直径等于上支撑柱本体的直径,所述下转动部下端的半圆弧直径与上转动部上端的半圆弧直径相等,所述下转动部下端的圆弧面顶端开有圆柱凹槽,所述定位珠卡紧在圆柱凹槽内,所述套筒的内壁设有卡环,所述套筒的侧壁上开有上下双排矩形通孔,所述下支撑柱本体的上端与套筒固连,下端与下转动部焊接,所述套筒和下支撑柱本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下支撑柱本体上端面的中心处设有棘轮轴,所述下转动部上开有两个第三通孔,所述棘轮与棘轮轴固连,所述套筒的上端面与卡环之间设有锥形槽,所述第一锥形环卡入套筒的锥形槽内,所述套筒的锥形槽在下支撑柱本体轴线方向的高度略大于第一锥形环的高度,所述棘轮轴的上端面与卡环的下端面平齐,所述棘轮轴的高度大于棘轮的宽度,所述棘轮的上端面与棘轮轴的上端面平齐,所述棘爪轴的下端面与下支撑柱本体的上端面之间设有间隙,保证在下支撑柱转动时棘爪轴的下端面与下支撑柱本体的上端面不会发生干涉。
优选的,所述水平拉杆包括水平拉杆主体、第二锥形环、防滑帽,所述防滑帽与水平拉杆主体焊接,所述水平拉杆主体的一端设有第二锥形环,所述防滑帽的下端为矩形,上端为圆弧状,所述防滑帽圆弧状部分在水平拉杆主体轴线方向的宽度大于下端矩形部分在水平拉杆主体轴线方向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落地杆包括第三连接部、实心部、空心部、防脱环、圆弧槽,所述第三连接部上设有圆形通孔,所述实心部的上端与第三连接部焊接,两端与空心部固连,所述空心部的外侧设有防脱环,所述实心部、空心部、防脱环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实心部的上方对称设有两个圆弧槽,所述空心部为圆柱空心结构,其内径大于水平拉杆主体的直径,等于第二锥形环的最大直径,所述水平拉杆主体、第二锥形环可在空心部的内腔内滑动,所述第二锥形环防止水平拉杆从落地杆内完全滑出,所述空心部上方圆弧的直径略大于防滑帽圆弧部分的内径,所述水平拉杆主体远离第二锥形环的端面与防脱环的外端平齐时,所述防滑帽的圆弧状部分紧扣在空心部上,所述防滑帽下端矩形部分的下底面与落地杆的下底面平齐。
优选的,所述螺栓包括螺栓主体、螺栓扣,所述螺栓扣焊接在螺栓主体上,方便握住螺栓,所述螺母包括螺母主体、螺母扣,所述螺母扣焊接在螺母主体上,可用手指插入螺母扣进行螺母的转动。
优选的,所述定位珠包括壳体、弹簧、球珠,所述壳体为空心圆柱结构,所述弹簧上端与球珠固连,下端与壳体内底部固连,所述球珠的最大直径大于壳体内孔最顶端的直径,所述球珠的一半以上位于壳体内。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可有效防止自行车摔倒,防止自行车受损、防止自行车主受伤,避免修理自行车的麻烦;
(2)上支撑柱、下支撑柱、水平拉杆、落地杆可方便收起,防滑扣下端的开口小于落地杆两端的大小,即使自行车行驶在颠簸的路面上,落地杆也不会由防滑扣上脱落,不妨碍骑自行车;
(3)水平拉杆上的防滑帽圆弧状部分紧扣在落地杆空心部上,可防止水平拉杆主体在落地杆空心部的内腔内滑动;
(4)下支撑柱的转动带动棘轮同时转动,棘轮的转动拨动棘爪运动,棘爪与棘轮配合使得上支撑柱与下支撑柱之间只可单向转动,再加上落地杆的下底面开有小矩形凹槽,可有效增加落地杆着地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本发明一种自行车防摔装置的支撑状态侧视图;
图2:本发明一种自行车防摔装置的支撑状态立体图;
图3:本发明一种自行车防摔装置的支撑状态示意图;
图4:本发明一种自行车防摔装置的收起状态立体图;
图5:本发明一种自行车防摔装置的收起状态示意图;
图6:本发明一种自行车防摔装置的防滑扣结构示意图;
图7:本发明一种自行车防摔装置的定位夹结构示意图;
图8:本发明一种自行车防摔装置的上支撑柱结构示意图;
图9:本发明一种自行车防摔装置的上支撑柱剖视图;
图10:本发明一种自行车防摔装置的下支撑柱结构示意图;
图11:本发明一种自行车防摔装置的下支撑柱立体结构图;
图12:本发明一种自行车防摔装置的下支撑柱剖视图;
图13:本发明一种自行车防摔装置的上支撑柱和下支撑柱结构示意图;
图14:本发明一种自行车防摔装置的上支撑柱和下支撑柱剖视图;
图15:本发明一种自行车防摔装置的水平拉杆结构示意图;
图16:本发明一种自行车防摔装置的落地杆结构示意图;
图17:本发明一种自行车防摔装置的落地杆剖视图;
图18:本发明一种自行车防摔装置的水平拉杆和落地杆配合图;
图19:本发明一种自行车防摔装置的螺栓结构示意图;
图20:本发明一种自行车防摔装置的螺母结构示意图;
图21:本发明一种自行车防摔装置的定位珠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3、图11、图13所示,本发明一种自行车防摔装置,包括防滑扣1、定位夹3、上支撑柱4、下支撑柱5、水平拉杆6、落地杆7、螺栓8、螺母9、定位珠10、棘爪11、棘轮12,所述防滑扣1通过螺钉固定在自行车梁2上,所述定位夹3套在自行车梁2上并通过螺栓8、螺母9夹紧在自行车梁2上,所述定位夹3可在螺母9松开后沿着自行车梁2上下滑动,所述定位夹3与上支撑柱4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所述上支撑柱4和下支撑柱5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且只能顺时针单向转动,所述下支撑柱5与落地杆7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所述落地杆7的下底面开有小矩形凹槽,可增加与地面的摩擦力,所述水平拉杆6设有两个,所述水平拉杆6的一端插入落地杆7内,所述下支撑柱5的圆弧顶端开有圆柱凹槽,所述定位珠10卡在下支撑柱5上的圆柱凹槽内,所述定位珠10的底平面与下支撑柱5上的圆柱凹槽槽底重合,所述下支撑柱5与定位珠10过盈配合,所述棘爪11与上支撑柱4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所述棘轮12固连在下支撑柱5上,所述棘爪11与棘轮12配合,所述棘爪11的宽度与棘轮12的宽度相等。
如图2、图6所示,所述防滑扣1包括弯曲部101、第一连接部102、第一夹持部103、螺纹孔104,所述弯曲部101上开有两个螺纹孔104,所述弯曲部101下端连接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部102,所述第一连接部102的下端连接第一夹持部103,所述自行车梁2由两个第一夹持部103之间的空间进入弯曲部101的内腔,所述弯曲部101通过螺钉固定在自行车梁2上,所述弯曲部101、第一连接部102、第一夹持部103为一体式结构且由弯曲的板状弹性材料制成。
如图2、图7所示,所述定位夹3包括第一通孔301、第二夹持部302、弹性体303、加长部304、第二连接部305、磁铁306,所述第二夹持部302为对称结构且由弯曲的板状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第二夹持部302上端开有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通孔301,所述弹性体303设有两个,相对固连在第二夹持部302的内壁上,所述弹性体303的圆弧面与自行车梁2贴合,所述弹性体303具有弹性,可适应不同尺寸的自行车梁2,所述加长部304是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板状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305的厚度与加长部304的厚度相等,所述加长部304的斜面与第二夹持部302的下端面焊接,所述第二连接部305与加长部304焊接,所述磁铁306的上端与第二夹持部302的下端固连,所述第二连接部305的侧面与磁铁306的侧面固连,所述第二连接部305上开有圆形通孔,所述磁铁306朝向自行车的后方。
如图3、图7~9、图13所示,所述上支撑柱4包括第二通孔401、上转动部402、上支撑柱本体403、棘爪轴404、第一锥形环405,所述上转动部402上开有两个第二通孔401,所述上支撑柱本体403的上端面与上转动部402的下端面固连,所述上支撑柱本体403上设有第一锥形环405,所述棘爪轴404固定在上支撑柱本体403的下端面上,所述上转动部402的下端面为正方形,所述上支撑柱本体403的直径与上转动部402下端面的边长相等,所述棘爪轴404包括三段圆柱,两端的两段圆柱的直径相等且大于中间段的圆柱直径,所述棘爪11与棘爪轴404中间段的圆柱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所述棘爪11的厚度等于棘爪轴404中间段的圆柱长度,所述第二连接部305插入上转动部402上的凹槽并与上转动部402通过销连接,所述上转动部402上端的半圆弧直径与第二连接部305下端的半圆弧直径相等,所述上转动部402的侧面转动到与磁铁306贴合时,所述上转动部402与磁铁306吸在一起,两者之间不可相互转动。
如图8~14所示,所述下支撑柱5包括套筒501、卡环502、下支撑柱本体503、下转动部504、第三通孔505、棘轮轴506、矩形通孔507、圆柱凹槽508,所述下支撑柱本体503的直径等于上支撑柱本体403的直径,所述下转动部504下端的半圆弧直径与上转动部402上端的半圆弧直径相等,所述下转动部504下端的圆弧面顶端开有圆柱凹槽508,所述定位珠10卡紧在圆柱凹槽508内,所述套筒501的内壁设有卡环502,所述套筒501的侧壁上开有上下双排矩形通孔507,可透过矩形通孔507观察棘爪11、棘轮12的安装和运动情况,所述下支撑柱本体503的上端与套筒501固连,下端与下转动部504焊接,所述套筒501和下支撑柱本体503为一体式结构,所述下支撑柱本体503上端面的中心处设有棘轮轴506,所述下转动部504上开有两个第三通孔505,所述棘轮12与棘轮轴506固连,所述套筒501的上端面与卡环502之间设有锥形槽,所述第一锥形环405卡入套筒501的锥形槽内,所述套筒501的锥形槽在下支撑柱本体503轴线方向的高度略大于第一锥形环405的高度,所述棘轮轴506的上端面与卡环502的下端面平齐,所述棘轮轴506的高度大于棘轮12的宽度,所述棘轮12的上端面与棘轮轴506的上端面平齐,所述棘爪轴404的下端面与下支撑柱本体503的上端面之间设有间隙,保证在下支撑柱5转动时棘爪轴404的下端面与下支撑柱本体503的上端面不会发生干涉。
如图15、图18所示,所述水平拉杆6包括水平拉杆主体601、第二锥形环602、防滑帽603,所述防滑帽603与水平拉杆主体601焊接,所述水平拉杆主体601的一端设有第二锥形环602,所述防滑帽603的下端为矩形,上端为圆弧状,所述防滑帽603圆弧状部分在水平拉杆主体601轴线方向的宽度大于下端矩形部分在水平拉杆主体601轴线方向的宽度。
如图16~18所示,所述落地杆7包括第三连接部701、实心部702、空心部703、防脱环704、圆弧槽705,所述第三连接部701上设有圆形通孔,所述实心部702的上端与第三连接部701焊接,两端与空心部703固连,所述空心部703的外侧设有防脱环704,所述实心部702、空心部703、防脱环704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实心部702的上方对称设有两个圆弧槽705,所述空心部703为圆柱空心结构,其内径大于水平拉杆主体601的直径,等于第二锥形环602的最大直径,所述水平拉杆主体601、第二锥形环602可在空心部703的内腔内滑动,所述第二锥形环602防止水平拉杆6从落地杆7内完全滑出,所述空心部703上方圆弧的直径略大于防滑帽603圆弧部分的内径,所述水平拉杆主体601远离第二锥形环602的端面与防脱环704的外端平齐时,所述防滑帽603的圆弧状部分紧扣在空心部703上,所述防滑帽603下端矩形部分的下底面与落地杆7的下底面平齐。
如图19~20所示,所述螺栓8包括螺栓主体801、螺栓扣802,所述螺栓扣802焊接在螺栓主体801上,方便握住螺栓8,所述螺母9包括螺母主体901、螺母扣902,所述螺母扣902焊接在螺母主体901上,可用手指插入螺母扣902进行螺母9的转动。
如图21所示,所述定位珠10包括壳体1001、弹簧1002、球珠1003,所述壳体1001为空心圆柱结构,所述弹簧1002上端与球珠1003固连,下端与壳体1001内底部固连,所述球珠1003的最大直径大于壳体1001内孔最顶端的直径,所述球珠1003的一半以上位于壳体1001内。
如图1~3所示,当自行车需要支撑时,向自行车的后方转动上支撑柱4,当上转动部402的侧面转动到与磁铁306贴合时,所述上转动部402与磁铁306吸在一起,两者之间不可相互转动,此时上支撑柱4处于竖直状态,顺时针转动下支撑柱5,使得下转动部504上凹槽两侧的开口分别朝向自行车的左右两侧,下支撑柱5的转动带动棘轮12同时转动,棘轮12的转动拨动棘爪11运动,棘爪11与棘轮12配合使得上支撑柱4与下支撑柱5之间只可单向转动,转动落地杆7使得卡在下支撑柱5上的定位珠10的球珠卡在落地杆7上的圆弧槽705内实现下支撑柱5与落地杆7的定位,此时下支撑柱5与落地杆7垂直,使定位夹3沿着自行车梁2滑动,当落地杆7的下端面着地时拧紧螺栓8、螺母9将定位夹3固定在自行车梁2上,向外拉动水平拉杆6,直至第二锥形环602的内侧面与防脱环704的内侧面贴合,此时防滑帽603下端矩形部分的下底面与落地杆7的下底面平齐并着地,完成自行车的稳定支撑。
如图4~5所示,当需要骑自行车时,向靠近落地杆7的方向推动水平拉杆6,直至防滑帽603的圆弧状部分紧扣在空心部703上,防止水平拉杆主体601在空心部703的内腔内滑动,顺时针转动下支撑柱5,使得下转动部504上凹槽两侧的开口分别朝向自行车的前后两侧,将落地杆7朝向自行车前方的一端向上转动,使得卡在下支撑柱5上的定位珠10的球珠脱离落地杆7上的圆弧槽705,同时使上支撑柱4的上端绕着定位夹3转动,最终将落地杆7的一端卡进防滑扣1的第一夹持部103内,两段第一夹持部103下端的开口小于落地杆7两端的尺寸,即使自行车行驶在颠簸的路面上,落地杆7也不会由防滑扣1上脱落,不妨碍骑自行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自行车防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滑扣、定位夹、上支撑柱、下支撑柱、水平拉杆、落地杆、螺栓、螺母、定位珠、棘爪、棘轮,所述防滑扣通过螺钉固定在自行车梁上,所述定位夹套在自行车梁上并通过螺栓、螺母夹紧在自行车梁上,所述定位夹可在螺母松开后沿着自行车梁上下滑动,所述定位夹与上支撑柱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所述上支撑柱和下支撑柱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且只能顺时针单向转动,所述下支撑柱与落地杆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所述落地杆的下底面开有小矩形凹槽,所述水平拉杆设有两个,所述水平拉杆的一端插入落地杆内,所述下支撑柱的圆弧顶端开有圆柱凹槽,所述定位珠卡在下支撑柱上的圆柱凹槽内,所述定位珠的底平面与下支撑柱上的圆柱凹槽槽底重合,所述下支撑柱与定位珠过盈配合,所述棘爪与上支撑柱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所述棘轮固连在下支撑柱上,所述棘爪与棘轮配合,所述棘爪的宽度与棘轮的宽度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防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扣包括弯曲部、第一连接部、第一夹持部、螺纹孔,所述弯曲部上开有两个螺纹孔,所述弯曲部下端连接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下端连接第一夹持部,所述自行车梁由两个第一夹持部之间的空间进入弯曲部的内腔,所述弯曲部通过螺钉固定在自行车梁上,所述弯曲部、第一连接部、第一夹持部为一体式结构且由弯曲的板状弹性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防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夹包括第一通孔、第二夹持部、弹性体、加长部、第二连接部、磁铁,所述第二夹持部为对称结构且由弯曲的板状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第二夹持部上端开有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通孔,所述弹性体设有两个,相对固连在第二夹持部的内壁上,所述弹性体的圆弧面与自行车梁贴合,所述弹性体具有弹性,可适应不同尺寸的自行车梁,所述加长部是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板状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厚度与加长部的厚度相等,所述加长部的斜面与第二夹持部的下端面焊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加长部焊接,所述磁铁的上端与第二夹持部的下端固连,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侧面与磁铁的侧面固连,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开有圆形通孔,所述磁铁朝向自行车的后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防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柱包括第二通孔、上转动部、上支撑柱本体、棘爪轴、第一锥形环,所述上转动部上开有两个第二通孔,所述上支撑柱本体的上端面与上转动部的下端面固连,所述上支撑柱本体上设有第一锥形环,所述棘爪轴固定在上支撑柱本体的下端面上,所述上转动部的下端面为正方形,所述上支撑柱本体的直径与上转动部下端面的边长相等,所述棘爪轴包括三段圆柱,两端的两段圆柱的直径相等且大于中间段的圆柱直径,所述棘爪与棘爪轴中间段的圆柱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所述棘爪的厚度等于棘爪轴中间段的圆柱长度,所述第二连接部插入上转动部上的凹槽并与上转动部通过销连接,所述上转动部上端的半圆弧直径与第二连接部下端的半圆弧直径相等,所述上转动部的侧面转动到与磁铁贴合时,所述上转动部与磁铁吸在一起,两者之间不可相互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防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柱包括套筒、卡环、下支撑柱本体、下转动部、第三通孔、棘轮轴、矩形通孔、圆柱凹槽,所述下支撑柱本体的直径等于上支撑柱本体的直径,所述下转动部下端的半圆弧直径与上转动部上端的半圆弧直径相等,所述下转动部下端的圆弧面顶端开有圆柱凹槽,所述定位珠卡紧在圆柱凹槽内,所述套筒的内壁设有卡环,所述套筒的侧壁上开有上下双排矩形通孔,所述下支撑柱本体的上端与套筒固连,下端与下转动部焊接,所述套筒和下支撑柱本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下支撑柱本体上端面的中心处设有棘轮轴,所述下转动部上开有两个第三通孔,所述棘轮与棘轮轴固连,所述套筒的上端面与卡环之间设有锥形槽,所述第一锥形环卡入套筒的锥形槽内,所述套筒的锥形槽在下支撑柱本体轴线方向的高度略大于第一锥形环的高度,所述棘轮轴的上端面与卡环的下端面平齐,所述棘轮轴的高度大于棘轮的宽度,所述棘轮的上端面与棘轮轴的上端面平齐,所述棘爪轴的下端面与下支撑柱本体的上端面之间设有间隙,保证在下支撑柱转动时棘爪轴的下端面与下支撑柱本体的上端面不会发生干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防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拉杆包括水平拉杆主体、第二锥形环、防滑帽,所述防滑帽与水平拉杆主体焊接,所述水平拉杆主体的一端设有第二锥形环,所述防滑帽的下端为矩形,上端为圆弧状,所述防滑帽圆弧状部分在水平拉杆主体轴线方向的宽度大于下端矩形部分在水平拉杆主体轴线方向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防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落地杆包括第三连接部、实心部、空心部、防脱环、圆弧槽,所述第三连接部上设有圆形通孔,所述实心部的上端与第三连接部焊接,两端与空心部固连,所述空心部的外侧设有防脱环,所述实心部、空心部、防脱环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实心部的上方对称设有两个圆弧槽,所述空心部为圆柱空心结构,其内径大于水平拉杆主体的直径,等于第二锥形环的最大直径,所述水平拉杆主体、第二锥形环可在空心部的内腔内滑动,所述第二锥形环防止水平拉杆从落地杆内完全滑出,所述空心部上方圆弧的直径略大于防滑帽圆弧部分的内径,所述水平拉杆主体远离第二锥形环的端面与防脱环的外端平齐时,所述防滑帽的圆弧状部分紧扣在空心部上,所述防滑帽下端矩形部分的下底面与落地杆的下底面平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防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包括螺栓主体、螺栓扣,所述螺栓扣焊接在螺栓主体上,方便握住螺栓。所述螺母包括螺母主体、螺母扣,所述螺母扣焊接在螺母主体上,可用手指插入螺母扣进行螺母的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防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珠包括壳体、弹簧、球珠,所述壳体为空心圆柱结构,所述弹簧上端与球珠固连,下端与壳体内底部固连,所述球珠的最大直径大于壳体内孔最顶端的直径,所述球柱的一半以上位于壳体内。
CN201710995370.7A 2017-10-23 2017-10-23 一种自行车防摔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7387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95370.7A CN107738706B (zh) 2017-10-23 2017-10-23 一种自行车防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95370.7A CN107738706B (zh) 2017-10-23 2017-10-23 一种自行车防摔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38706A true CN107738706A (zh) 2018-02-27
CN107738706B CN107738706B (zh) 2019-10-22

Family

ID=61236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95370.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738706B (zh) 2017-10-23 2017-10-23 一种自行车防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38706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29465A (ja) * 2000-07-18 2002-01-29 Mk Nettsu Kk 自転車の転倒防止装置
CN201457527U (zh) * 2009-06-18 2010-05-12 嘉兴市博盛五金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自行车防倒装置
CN103786808A (zh) * 2013-04-15 2014-05-14 李秀东 自行车的防倒装置
CN205872249U (zh) * 2016-03-27 2017-01-11 黄勇利 防摔装置及具有该防摔装置的两轮车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29465A (ja) * 2000-07-18 2002-01-29 Mk Nettsu Kk 自転車の転倒防止装置
CN201457527U (zh) * 2009-06-18 2010-05-12 嘉兴市博盛五金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自行车防倒装置
CN103786808A (zh) * 2013-04-15 2014-05-14 李秀东 自行车的防倒装置
CN205872249U (zh) * 2016-03-27 2017-01-11 黄勇利 防摔装置及具有该防摔装置的两轮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38706B (zh) 2019-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70434A (zh) 自行车支架以及使用方法
CN107738706A (zh) 一种自行车防摔装置
JP2010126152A (ja) 自転車用スタンド
CN102530162B (zh) 便携式折叠自行车
CN107776708B (zh) 一种新型自行车防倒装置
CN206870970U (zh) 一种自行车架
CN107757757A (zh) 一种新型自行车支撑装置
CN206762191U (zh) 一种便携可折叠伸缩篮球架
CN201694281U (zh) 停车架
CN104477301B (zh) 一种载物折叠自行车
CN207208913U (zh) 一种纯净水水桶支架
CN201580492U (zh) 折叠自行车
CN108883676A (zh) 悬架组件、底盘及车辆
CN106379118A (zh) 一种汽车轮胎拆装工具
CN207825823U (zh) 自行车轮及电动自行车
CN209426967U (zh) 一种自行车用的铝合金前叉铸件
CN204998668U (zh) 一种脚踏车自站器
CN205499218U (zh) 避震车架
CN206201836U (zh) 新型万向轮隐藏式组装结构
CN216429209U (zh) 一种车顶支架及车顶帐篷
CN208097380U (zh) 一种儿童玩具四轮车
CN208867779U (zh) 一种稳固型自行车辐条
CN209700314U (zh) 乘用车爆胎应急安全装置拆装辅助压胎工具
CN205523466U (zh) 一种汽车轮胎拆装工具
CN201371900Y (zh) 多功能折叠车横梁与后车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625

Address after: 230000 B-2704, wo Yuan Garden, 81 Ganquan Road, Shushan District, Hefei, Anhui.

Applicant after: HEFEI LONGZHI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580 No. 66 Changjiang West Road, Huangdao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Applicant before: Li Lele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926

Address after: 318020 Tengda Road, Jiangkou Street, Huangyan District,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Taizhou Huangyan Yuze Automobile Parts Co.,Ltd.

Address before: 230000 Woye Garden Commercial Building B-2704, 81 Ganquan Road, Shushan District,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HEFEI LONGZHI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0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