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34247A - 摄像装置、摄像方法和存储有摄像程序的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摄像装置、摄像方法和存储有摄像程序的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34247A
CN107734247A CN201710670034.5A CN201710670034A CN107734247A CN 107734247 A CN107734247 A CN 107734247A CN 201710670034 A CN201710670034 A CN 201710670034A CN 107734247 A CN107734247 A CN 1077342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shooting
pattern
live view
image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7003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野村研
小野村研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7342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342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80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17Upgrading or updating of programs or applications for camera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4Computer-aided capture of images, e.g. transfer from script file into camera, check of taken image quality, advice or proposal for image composition or decision on when to take im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7Camera operation mode switching, e.g. between still and video, sport and normal or high- and low-resolution m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45Detection of flicker frequency or suppression of flicker wherein the flicker is caused by illumination, e.g. due to fluorescent tube illumination or pulsed LED illumin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3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fluencing the exposure tim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提供摄像装置、摄像方法和存储有摄像程序的存储介质。摄像装置具有:摄像部,其以适于实时取景显示的第1摄像驱动模式和适于静态图像拍摄的第2摄像驱动模式中的所设定的摄像驱动模式对被摄场进行摄像,生成图像;图像处理部,其对摄像部生成的图像进行基本图像处理,根据需要进行包含强调图像中产生的闪烁条纹的图像处理在内的特殊图像处理;操作部,其具有用于将实时取景显示的模式设定为通常实时取景模式或调整实时取景模式的操作部件;控制部,其在设定了通常实时取景模式的情况下将摄像驱动模式设定为第1摄像驱动模式,并指示图像处理部进行基本图像处理,在设定了调整实时取景模式的情况下将摄像驱动模式设定为第2摄像驱动模式,并指示图像处理部进行基本图像处理和特殊图像处理。

Description

摄像装置、摄像方法和存储有摄像程序的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装置、摄像方法和存储有摄像程序的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公知在荧光灯等反复闪烁的光源下进行拍摄时,有时在所拍摄的图像中产生闪烁条纹。为了抑制这种闪烁条纹的产生,US2004/0012692的摄像装置对通过快门时间(曝光时间)不同的多次摄像得到的图像进行比较,由此检测闪烁条纹的产生。而且,US2004/0012692的摄像装置在检测到闪烁条纹的产生的情况下,将快门定时(曝光开始的定时)设定为闪烁周期的整数倍,由此抑制拍摄时的闪烁条纹的产生。US2004/0012692的摄像装置将多次摄像各自的快门时间设定为不产生闪烁条纹的最短的快门时间和比该快门时间更短的快门时间。
发明内容
在反复闪烁的光源下的拍摄中可能产生闪烁条纹。这里,近年来,可知在LED光源下也产生闪烁条纹。LED光源的闪烁频率多种多样。因此,很难通过专利文献1那样的以商用电源的频率为前提的闪烁条纹检测方法来检测LED光源下的闪烁条纹的产生。例如,在为了检测基于20kHz左右的高频闪烁的光源引起的闪烁条纹而应用专利文献1的技术的情况下,不产生闪烁条纹的最短的快门时间成为1/20000秒。在这种快门时间下,可能根本无法进行曝光,并且,即使能够曝光,图像也变暗。因此,很难进行高精度的闪烁条纹的检测。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与闪烁频率无关地进行闪烁条纹检测的摄像装置、摄像方法和摄像程序。
本发明的第1方式的摄像装置具有:摄像部,其以适合于实时取景显示的第1摄像驱动模式和适合于静态图像拍摄的第2摄像驱动模式这至少2个模式中的所设定的摄像驱动模式对被摄场进行摄像,生成图像;图像处理部,其对由所述摄像部生成的图像进行显示所需要的图像处理即基本图像处理,并且,根据需要进行包含强调所述图像中产生的闪烁条纹的图像处理在内的特殊图像处理;操作部,其具有用于将所述实时取景显示的模式设定为通常实时取景模式或调整实时取景模式的操作部件;以及控制部,其在设定了所述通常实时取景模式的情况下,将所述摄像驱动模式设定为所述第1摄像驱动模式,并且指示所述图像处理部进行所述基本图像处理,另一方面,在设定了所述调整实时取景模式的情况下,将所述摄像驱动模式设定为所述第2摄像驱动模式,并且指示所述图像处理部进行所述基本图像处理和所述特殊图像处理。
在本发明的第2方式的摄像方法中,包含以下步骤:以适合于实时取景显示的第1摄像驱动模式和适合于静态图像拍摄的第2摄像驱动模式这至少2个模式中的所设定的摄像驱动模式对被摄场进行摄像,生成图像;将实时取景显示的模式设定为通常实时取景模式或调整实时取景模式;以及在设定了所述通常实时取景模式的情况下,将所述摄像驱动模式设定为所述第1摄像驱动模式并反复进行摄像,对所生成的图像进行显示所需要的图像处理即基本图像处理,另一方面,在设定了所述调整实时取景模式的情况下,将所述摄像驱动模式设定为所述第2摄像驱动模式并反复进行摄像,对所生成的图像进行所述基本图像处理和包含强调所述图像中产生的闪烁条纹的图像处理在内的特殊图像处理。
本发明的第3方式的记录介质是记录有使摄像装置的计算机执行的摄像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中,摄像程序包含以下步骤:以适合于实时取景显示的第1摄像驱动模式和适合于静态图像拍摄的第2摄像驱动模式这至少2个模式中的所设定的摄像驱动模式对被摄场进行摄像,生成图像;将实时取景显示的模式设定为通常实时取景模式或调整实时取景模式;以及在设定了所述通常实时取景模式的情况下,将所述摄像驱动模式设定为所述第1摄像驱动模式并反复进行摄像,对所生成的图像进行显示所需要的图像处理即基本图像处理,另一方面,在设定了所述调整实时取景模式的情况下,将所述摄像驱动模式设定为所述第2摄像驱动模式并反复进行摄像,对所生成的图像进行所述基本图像处理和包含强调所述图像中产生的闪烁条纹的图像处理在内的特殊图像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一例的照相机系统的一例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示出照相机系统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3是用于说明调整实时取景模式时的快门速度值的调整的概要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快门速度值与闪烁条纹的关系的图。
图5是示出进行了对比度强调处理的状态下的实时取景显示的例子的图。
图6是示出进行了局部对比度强调处理的状态下的实时取景显示的例子的图。
图7是示出在驱动透镜以使得失焦(out focus)于被摄体后、进行了局部对比度强调处理的状态下的实时取景显示的例子的图。
图8A是示出显示了较多闪烁条纹的实时取景显示的例子的图。
图8B是示出闪烁条纹的放大实时取景显示的例子的图。
图8C是示出在整体图像上重叠了放大图像的实时取景显示的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一例的照相机系统的一例的结构的框图。图1所示的照相机系统1具有更换式镜头100和照相机主体200。更换式镜头100构成为相对于照相机主体200进行拆装。在更换式镜头100安装在照相机主体200上时,更换式镜头100和照相机主体200以通信自如的方式连接。另外,照相机系统1不是必须是镜头更换式的照相机系统。例如,照相机系统1也可以是镜头一体型的照相机系统。
更换式镜头100具有摄影镜头102、光圈104、驱动器106、镜头微计算机108、闪存110。
摄影镜头102是用于使来自被摄体的光束成像在照相机主体200的摄像元件206上的光学系统。摄影镜头102具有包含对焦透镜的一个或多个透镜。这里,摄影镜头102也可以构成为变焦透镜。光圈104配置在摄影镜头102的光轴上,构成为其口径可变。光圈104限制穿过摄影镜头102并入射到摄像元件206的来自被摄体的光束。具有作为驱动部的功能的驱动器106根据来自镜头微计算机108的控制信号,对摄影镜头102的对焦透镜进行驱动,并且对光圈104进行驱动。
镜头微计算机108构成为经由作为镜头通信部的接口(I/F)112而与照相机主体200的微计算机232通信自如。该镜头微计算机108在微计算机232的控制下,根据闪存110中存储的程序进行驱动器106的控制。并且,镜头微计算机108还经由接口112向微计算机232发送闪存110中存储的镜头信息等各种信息。镜头微计算机108不是必须构成为微计算机,也可以由ASIC、FPGA等构成。
闪存110存储更换式镜头100的动作所需要的程序。并且,闪存110存储与更换式镜头100有关的镜头信息。镜头信息例如包含摄影镜头102的焦距信息和像差信息。
照相机主体200具有快门202、快门驱动器204、摄像元件206、摄像元件驱动器208、模拟处理部210、模拟数字(A/D)转换部212、总线214、SDRAM216、AE处理部218、AF处理部220、图像处理部222、显示驱动器224、显示部226、存储器接口(I/F)228、记录介质230、微计算机232、闪存234、操作部236。这里,照相机主体200的各块例如由硬件构成。但是,不是必须由硬件构成,也可以由软件构成。并且,照相机主体200的各块也可以不由单一硬件或软件构成,也可以由多个硬件或软件构成。
快门202构成为开闭自如,对来自被摄体的光束入射到摄像元件206的入射时间(摄像元件206的曝光时间)进行调节。作为快门202,例如采用焦面快门。快门驱动器204根据来自微计算机232的控制信号对快门202进行驱动。
作为摄像部发挥功能的摄像元件206配置在摄影镜头102的光轴上,并且,配置在快门202的后方、且通过摄影镜头102使来自被摄体的光束成像的位置。摄像元件206具有二维或三维配置的像素。各像素生成与受光量对应的电荷。并且,在各像素中形成有滤色器。这种摄像元件206对被摄场进行摄像,生成图像信号。这里,摄像元件206可以具有焦点检测像素。摄像元件驱动器208对摄像元件206进行驱动。并且,摄像元件驱动器208对由摄像元件206生成的图像信号的读出进行控制。
模拟处理部210对从摄像元件206读出的图像信号进行放大处理等模拟处理。A/D转换部212将从模拟处理部210输出的图像信号转换为数字形式的图像数据。
总线214与A/D转换部212、SDRAM216、AE处理部218、AF处理部220、图像处理部222、显示驱动器224、存储器I/F228连接,作为用于转送这些块中产生的各种数据的转送路发挥功能。
SDRAM216是可电改写的存储器,暂时存储从A/D转换部212或图像处理部222输出的图像数据、AE处理部218、AF处理部220或微计算机232中的处理数据这样的各种数据。另外,作为暂时存储用,也可以使用DRAM。
AE处理部218进行自动曝光(AE)处理。具体而言,AE处理部218根据从图像数据等取得的被摄体亮度,设定拍摄条件(光圈值和快门速度值)。
AF处理部220进行自动焦点调节(AF)处理。具体而言,AF处理部220根据从图像数据等取得的焦点信息,对摄影镜头102中包含的对焦透镜的驱动进行控制。焦点信息例如可以是根据图像数据计算出的AF评价值(对比度值),也可以是根据焦点检测像素等的输出而计算出的散焦量。
图像处理部222对图像数据实施各种图像处理。图像处理部222具有基本图像处理部2221和特殊图像处理部2222。基本图像处理部2221和特殊图像处理部2222可以由硬件构成,也可以由软件构成,还可以由硬件和软件的组合构成。基本图像处理部2221对图像数据实施图像的显示和记录所需要的基本图像处理。该基本图像处理例如包含白平衡(WB)校正处理、颜色再现处理、灰度校正处理、边缘强调处理、噪声降低处理。特殊图像处理部2222对图像数据实施用于赋予特殊的视觉效果的特殊图像处理。特殊图像处理例如包含裁剪处理、对比度强调处理。这些特殊图像处理例如用于后面说明的调整实时取景模式时的闪烁条纹的强调显示。
显示驱动器224对显示部226进行驱动,以使显示部226显示基于由图像处理部222处理后的图像数据的图像。显示部226例如是液晶显示器或有机EL显示器这样的显示部,例如配置在照相机主体200的背面。显示部226由显示驱动器224来驱动,显示各种图像。这里,显示部226不是必须设置在照相机主体200上。显示部226例如也可以是以通信自如的方式与照相机主体200连接的TV监视器等。
存储器接口228对从记录介质230朝向总线214的数据转送以及从总线214朝向记录介质230的数据转送进行中介。记录介质230例如是闪存,构成为内置或装填在照相机主体200中。记录介质230将由图像处理部222处理后的图像数据作为规定形式的图像文件进行记录。
微计算机232是根据闪存234中存储的程序进行照相机主体200的各块的控制的控制部。微计算机232不是必须构成为微计算机,也可以由ASIC、FPGA等构成。
闪存234存储照相机主体200的动作所需要的程序。并且,闪存234存储照相机主体200的各种处理所需要的信息。该信息例如包含图像处理的参数的信息。
操作部236包含用于接通、断开照相机主体200的电源的电源按钮;进行静态图像的拍摄指示的释放按钮;用于开始、结束动态图像记录的动态图像按钮;对拍摄和记录的静态图像、动态图像进行再现指示的再现按钮;进行照相机主体200的各种设定值、模式的变更、设定的指示的菜单按钮这样的各种操作按钮;以及发挥与各种操作按钮的操作相同的功能的触摸面板等各种操作部件。并且,操作部236包含用于将照相机主体200的实时取景显示模式设定为通常实时取景模式和调整实时取景模式中的某个模式的操作部件即调整实时取景按钮。通常实时取景模式是进行用于供用户进行构图的实时取景显示的实时取景显示模式。调整实时取景模式是进行如下的实时取景显示的实时取景显示模式:该实时取景显示用于供用户进行用于抑制闪烁光源下可能产生的闪烁条纹的产生的调整。这种操作部236检测各种操作部件的操作状态,将表示检测结果的信号输出到微计算机232。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中的照相机系统1的动作进行说明。图2是示出照相机系统1的动作的流程图。图2的动作主要由微计算机232来控制。另外,图2的动作是照相机系统1的拍摄模式时的动作。照相机系统1也可以具有对记录介质230中记录的图像文件进行再现的再现模式。
例如在照相机主体200的电源接通后,图2的动作开始。在步骤S1中,微计算机232判定用户是否操作了调整实时取景按钮。在步骤S1中判定为用户未操作调整实时取景按钮时,处理转移到步骤S2。在步骤S1中判定为用户操作了调整实时取景按钮时,处理转移到步骤S11,以进行调整实时取景模式的处理。
在步骤S2中,微计算机232指示基于AF处理部220的对焦控制。AF处理部220接受该指示,进行AF处理。例如,在以登山方式进行AF处理时,AF处理部220请求镜头微计算机108每次以规定量对对焦透镜进行驱动。然后,AF处理部220根据伴随对焦透镜的驱动而经由摄像元件206逐次得到的图像数据,计算AF评价值。然后,AF处理部220在AF评价值成为极大的位置处使对焦透镜停止。在这种对焦控制后,处理转移到步骤S3。通过这种对焦控制,对焦透镜合焦于被摄体。这里,对焦透镜的对焦对象的被摄体是由用户指定的对象物、画面中央的对象物、至近的对象物等。
在步骤S3中,微计算机232指示摄像元件驱动器208将摄像元件206的摄像驱动模式设为第1摄像驱动模式而开始进行摄像动作。摄像元件驱动器208接受该指示,以第1摄像驱动模式执行基于摄像元件206的反复摄像动作。然后,处理转移到步骤S4。这里,第1摄像驱动模式是通常的实时取景显示用的摄像驱动模式。基于摄像驱动模式的设定包含输出图像信号的摄像元件206的像素数的设定。进而,在第1摄像驱动模式中,进行图像信号的间疏。
另一方面,第2拍摄驱动模式存在设定为后述步骤S7中设定的驱动模式即静态图像拍摄用的摄像驱动模式的情况、以及在步骤S12中设定为调整实时取景模式的情况。例如,在拍摄模式中设定为进行静态图像拍摄时,摄像驱动模式设定为静态图像拍摄用的第2摄像驱动模式。在静态图像拍摄用的摄像驱动模式、调整实时取景模式中,与通常实时取景显示用的摄像驱动模式不同,不进行图像信号的间疏。
除此之外,摄像驱动模式的设定也可以包含帧率的设定。在通常的实时取景显示用的摄像驱动模式中,例如,进行用于提高摄像相对于显示的追随性并降低处理负荷的、输出图像信号的像素数的削减处理,例如图像信号的间疏处理。并且,在通常的实时取景显示用的摄像驱动模式中,例如,设定与显示部226的显示帧率对应的摄像帧率。
在步骤S4中,微计算机232指示图像处理部222对通过摄像动作得到的图像数据进行基本图像处理。图像处理部222接受该指示,通过基本图像处理部2221对作为摄像动作的结果而存储在SDRAM216中的图像数据进行基本图像处理。然后,处理转移到步骤S5。这里的基本图像处理包含显示部226的显示所需要的图像处理、例如白平衡(WB)校正处理、颜色再现处理、灰度校正处理、边缘强调处理、噪声降低处理。
在步骤S5中,微计算机232对显示驱动器224指示实时取景显示。显示驱动器224接受该指示,将经由摄像元件206逐次得到并通过图像处理部222逐次进行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输入到显示部226。显示部226根据所输入的图像数据显示实时取景。然后,处理转移到步骤S6。通过这种实时取景显示,用户能够进取景。
在步骤S6中,微计算机232判定用户是否操作了释放按钮。在步骤S6中判定为操作了释放按钮时,处理转移到步骤S7。在步骤S6中判定为未操作释放按钮时,处理转移到步骤S10。
在步骤S7中,微计算机232指示摄像元件驱动器208将摄像元件206的摄像驱动模式设为第2摄像驱动模式。然后,处理转移到步骤S8。
在步骤S8中,微计算机232设定快门速度值。然后,处理转移到步骤S9。在后面说明的步骤S15中未进行快门速度的调整时,例如使用由用户设定的值或者使用由AE处理部218设定的值来作为快门速度值。另一方面,在步骤S15中进行了快门速度的调整时,使用调整后的值作为快门速度值。另外,伴随步骤S8中的快门速度值的设定,也可以进行光圈值的设定。
在步骤S9中,微计算机232进行拍摄动作。例如,在拍摄模式中设定为进行静态图像拍摄时,微计算机232指示摄像元件驱动器208开始进行摄像动作,并且,对快门驱动器204进行控制,以使得根据所设定的快门速度值进行快门202的驱动。另外,这里示出通过快门202的驱动对摄像元件206的曝光时间进行控制的例子,但是,也可以通过电子快门对摄像元件206的曝光时间进行控制。在摄像动作完成后,微计算机232指示图像处理部222对通过摄像动作得到的图像数据进行基本图像处理。图像处理部222接受该指示,通过基本图像处理部2221对作为摄像动作的结果而存储在SDRAM216中的图像数据进行基本图像处理。这里的基本图像处理是记录介质230的记录所需要的图像处理,例如包含白平衡(WB)校正处理、颜色再现处理、灰度校正处理、边缘强调处理、噪声降低处理、压缩处理。在基本图像处理完成后,微计算机232使用进行了基本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生成图像文件,经由存储器接口228将所生成的图像文件记录在记录介质230中。然后,处理转移到步骤S10。另一方面,在拍摄模式中设定为进行动态图像记录时,微计算机232指示摄像元件驱动器208根据所设定的帧率进行摄像动作。在摄像动作完成后,微计算机232指示图像处理部222对通过摄像动作而得到的图像数据进行基本图像处理。图像处理部222接受该指示,通过基本图像处理部2221对作为摄像动作的结果而存储在SDRAM216中的图像数据进行基本图像处理。在基本图像处理完成后,微计算机232使用进行了基本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生成图像文件,经由存储器接口228将所生成的图像文件记录在记录介质230中。在已经生成图像文件时,微计算机232在之前生成的图像文件中依次记录进行了基本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直到指示动态图像记录的结束为止。
在步骤S10中,微计算机232判定用户是否操作了电源按钮。在步骤S10中判定为操作了电源按钮时,微计算机232断开照相机主体200的电源。然后,图2的处理结束。在步骤S10中判定为未操作电源按钮时,处理返回步骤S1。
在调整实时取景模式的开始即步骤S11中,微计算机232指示AF处理部220使对焦透镜失焦。AF处理部220接受该指示,请求镜头微计算机108将对焦透镜驱动到被摄体位于对焦透镜的焦点深度外为止。然后,处理转移到步骤S12。
在步骤S12中,微计算机232指示摄像元件驱动器208将摄像元件206的摄像驱动模式设为第2摄像驱动模式而开始进行摄像动作。摄像元件驱动器208接受该指示,以第2摄像驱动模式执行基于摄像元件206的反复摄像动作。然后,处理转移到步骤S13。如上所述,第2摄像驱动模式是静态图像拍摄用的摄像驱动模式。因此,有时第2摄像驱动模式是比第1摄像驱动模式低的帧率。但是,通过将以第2摄像驱动模式驱动的摄像元件206得到的图像数据用于调整时的实时取景显示,由此,如后面说明的那样,能够在拍摄时直接反映快门速度值的调整结果。
在步骤S13中,指示图像处理部222进行基本图像处理和特殊图像处理。图像处理部222接受该指示,通过基本图像处理部2221,对作为摄像动作的结果而存储在SDRAM216中的图像数据进行基本图像处理。然后,图像处理部222通过特殊图像处理部2222,对进行了基本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进行使闪烁条纹明显的特殊图像处理。然后,处理转移到步骤S14。
在步骤S14中,微计算机232对显示驱动器224指示实时取景显示。显示驱动器224接受该指示,将经由摄像元件206逐次得到的图像数据输入到显示部226。显示部226根据所输入的图像数据显示实时取景。然后,处理转移到步骤S15。
在步骤S15中,微计算机232根据用户的操作对快门速度值进行调整。下面,对快门速度值的调整的处理进行详细说明。图3是用于说明调整实时取景模式时的快门速度值的调整的概要的图。
如上所述,在调整实时取景模式中,摄像元件206的摄像驱动模式被设定为第2摄像驱动模式。而且,在调整实时取景模式中,根据实施了使闪烁条纹明显的特殊图像处理的图像数据进行实时取景显示。用户一边观察这种实时取景,一边对操作部236进行操作。根据操作部236的操作,微计算机232对快门速度值进行调整。进行快门速度值的调整后,摄像元件206的曝光时间变化,显示部226的画面上的闪烁条纹的外观变化。例如,在快门速度值不是闪烁频率的自然数倍时,如图3的(a)所示,在画面上表现出清晰的闪烁条纹。另一方面,随着快门速度值接近闪烁频率的自然数倍,如图3的(b)所示,画面上的闪烁条纹消失,在快门速度值成为闪烁频率的自然数倍时,如图3的(c)所示,画面上的闪烁条纹完全消失。此时,用户对操作部236进行操作,完成快门速度值的调整。
进一步对快门速度值与闪烁条纹的关系进行说明。图4是用于说明快门速度值与闪烁条纹的关系的图。在图4的说明时,光源例如设为以周期T闪烁的LED光源。
在摄像元件206的驱动方式为滚动快门方式时,如图4所示,从摄像元件206的上端的行到下端的行,曝光定时按照每行而偏移。
这里,在各行的曝光时间为5T/4时,在曝光时间中光源变亮的时间所占的比例根据曝光定时而变化。该比例最大为3/5,最小为2/5。在曝光时间中光源变亮的时间所占的比例根据曝光定时而变化意味着,光源的明暗的状态按照摄像元件206的每行而变化。该每行的光源的明暗的变化表现为通过摄像而得到的图像中的闪烁条纹。
另一方面,在各行的曝光时间为T时,在曝光时间中光源变亮的时间所占的比例不根据曝光定时而变化。即,该比例始终为1/2。这样,在各行的曝光时间为T时,光源的明暗的状态不按照摄像元件206的每行而变化。因此,在通过摄像而得到的图像中不出现闪烁条纹。在图4中,示出各行的曝光时间为T时的闪烁条纹的状态,但是,如果各行曝光时间为T的自然数倍,则在通过摄像而得到的图像中不出现闪烁条纹。
这样,通过快门速度值(摄像元件206的曝光时间)的调整来抑制闪烁条纹的产生。如上所述,在调整实时取景模式中,摄像驱动模式被设定为第2摄像驱动模式、即拍摄时的摄像驱动模式。因此,如果以调整后的快门速度值进行拍摄,则在拍摄时,在图像上不产生闪烁条纹。
但是,不进行任何辅助,用户很难判断画面上的闪烁条纹是否消失。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调整实时取景模式中,为了容易判断闪烁条纹是否消失,在进行强调闪烁条纹的特殊图像处理后,进行实时取景显示。
图5是示出进行了作为特殊图像处理的一例的对比度强调处理的状态下的实时取景显示的例子的图。与通常的灰度校正处理相比,统一对图像数据实施强调对比度的灰度校正处理,由此进行对比度强调处理。通过对比度强调处理对明亮度之差进行强调。因此,只要在画面上产生闪烁条纹,则该闪烁条纹被强调。由此,容易判断闪烁条纹是否消失。
图6是示出进行了作为特殊图像处理的一例的局部对比度强调处理的状态下的实时取景显示的例子的图。按照每个局部区域实施不同特性的灰度校正处理,由此进行局部对比度强调处理。通过局部对比度强调处理,也能够对闪烁条纹进行强调。
图7是示出在驱动透镜以使得失焦于被摄体后、进行了作为特殊图像处理的一例的局部对比度强调处理的状态下的实时取景显示的例子的图。
如图5的说明那样进行对比度强调处理后,以统一的特性对图像数据进行灰度校正处理。于是,不仅强调了闪烁条纹,被摄体的对比度也进行了强调,根据被摄场的环境条件的不同,有时损害闪烁条纹的视觉辨认性。
并且,同样,如图6中说明的那样,在局部对比度强调处理中,被摄体的对比度也被强调,因此,根据强调了对比度的被摄体的不同,有时损害闪烁条纹的视觉辨认性。因此,通过驱动透镜以使得失焦于被摄体,能够进一步提高闪烁条纹的视觉辨认性。
并且,在摄像元件206的行数较多的情况下或闪烁频率较高的情况下,如图8A所示,闪烁条纹的条数也较多。该情况下,仅单纯地进行对比度强调,可能无法看到闪烁条纹。
作为闪烁条纹较多时的对策,也可以裁剪进行了用于强调闪烁条纹的特殊图像处理的图像数据中的规定范围(例如中央部附近、被摄体的周边部),如图8B所示放大显示裁剪出的规定范围。通过对裁剪后的图像数据实施特殊图像处理,也能够进行这种放大显示。通过图8B所示的放大显示,即使闪烁条纹的条数较多,也容易判断闪烁条纹是否消失。
并且,如图8C所示,也可以在整体图像上重叠显示放大图像。通过图8C所示的显示,用户能够使用整体图像进行取景,并且使用放大图像进行快门速度值的调整。另外,在图8C所示的显示时,也可以构成为对整体图像实施基本图像处理,对放大图像实施特殊图像处理。由此,能够确保闪烁条纹的视觉辨认性,并且良好地进行取景。
这里,在图2的调整实时取景模式中,在步骤S11中必须进行针对被摄体的失焦。但是,在调整实时取景模式中,可以不是必须进行针对被摄体的失焦。即,在调整实时取景模式中,进行图5、图6、图7、图8B、图8C中的至少任意一个显示即可。并且,图5、图6、图7、图8B、图8C的显示也可以适当组合。并且,也可以构成为用户能够选择进行图5、图6、图7、图8B、图8C中的哪个显示。进而,在本实施方式的特殊图像处理中,对闪烁条纹进行强调显示即可,所以,在调整实时取景模式中,也可以进行图5、图6、图7、图8B、图8C以外的显示。
这里,返回图2的说明。在快门速度调整的开始后的步骤S16中,微计算机232判定快门速度调整是否完成、即用户是否进行了快门速度调整的完成操作。在步骤S16中判定为快门速度调整未完成时,处理返回步骤S12。在步骤S16中判定为快门速度调整完成时,处理返回步骤S1。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调整实时取景模式中,在实施了强调闪烁条纹的特殊图像处理的状态下进行实时取景显示。由此,即使闪烁频率较高,用户也能够目视画面上的闪烁条纹。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用户能够与闪烁频率无关地在画面上检测闪烁条纹。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调整实时取景模式中,摄像元件206的摄像驱动模式被设定为静态图像拍摄用的摄像驱动模式即第2摄像驱动模式。由此,在静态图像拍摄时,也能够直接反映调整实时取景模式中调整后的快门速度值。
以上根据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数字照相机等伴有图像数据记录的摄像装置。但是,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不是必须是伴有图像数据记录的摄像装置。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也可以是伴有进行闪烁的光源下的摄像的数字显微镜领域、工业用内窥镜领域、其他各种摄像装置。
并且,在所述各动作流程图的说明中,为了简便而使用“首先”、“接着”等对动作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意味着必须按照该顺序实施动作。
并且,所述实施方式的各处理也可以作为能够由微计算机232执行的程序进行存储。除此之外,可以存储在存储卡(ROM卡、RAM卡等)、磁盘(硬盘等)、光盘(CD-ROM、DVD等)、半导体存储器等外部存储装置的存储介质中进行发布。而且,微计算机232读入该外部存储装置的存储介质中存储的程序,通过该读入的程序对动作进行控制,由此能够执行上述处理。
本发明不限于所述实施方式,能够在实施阶段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并且,各实施方式也可以适当组合来实施,该情况下,得到组合的效果。进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包含各种发明,通过从所公开的多个结构要件中选择出的组合,能够提取各种发明。例如,在即使从实施方式所示的全部结构要件中删除若干个结构要件、也能够解决课题并得到效果的情况下,删除了该结构要件的结构也可以作为发明来提取。

Claims (12)

1.一种摄像装置,其具有:
摄像部,其以适合于实时取景显示的第1摄像驱动模式和适合于静态图像拍摄的第2摄像驱动模式这至少2个模式中的所设定的摄像驱动模式对被摄场进行摄像,生成图像;
图像处理部,其对由所述摄像部生成的图像进行显示所需要的图像处理即基本图像处理,并且,根据需要进行包含强调所述图像中产生的闪烁条纹的图像处理在内的特殊图像处理;
操作部,其具有用于将所述实时取景显示的模式设定为通常实时取景模式或调整实时取景模式的操作部件;以及
控制部,其在设定了所述通常实时取景模式的情况下,将所述摄像驱动模式设定为所述第1摄像驱动模式,并且指示所述图像处理部进行所述基本图像处理,另一方面,在设定了所述调整实时取景模式的情况下,将所述摄像驱动模式设定为所述第2摄像驱动模式,并且指示所述图像处理部进行所述基本图像处理和所述特殊图像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
所述摄像驱动模式包含在所述摄像部中生成图像的像素的数量的设定,
所述第1摄像驱动模式中的所述像素的数量比所述第2摄像驱动模式中的所述像素的数量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
作为所述特殊图像处理,所述图像处理部进行切出由所述摄像部生成的图像的规定范围的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
作为所述特殊图像处理,所述图像处理部进行强调由所述摄像部生成的图像的对比度的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
作为所述特殊图像处理,所述图像处理部进行按照由所述摄像部生成的图像的每个局部区域强调对比度的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
所述摄像装置还具有:
对焦透镜;以及
驱动所述对焦透镜的驱动部,
所述控制部在设定了所述通常实时取景模式的情况下,对所述驱动部进行控制,使得所述对焦透镜对焦于被摄体,在设定了所述调整实时取景模式的情况下,对所述驱动部进行控制,使得所述对焦透镜失焦于被摄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
所述操作部具有用于在所述调整实时取景模式中设定所述摄像部的快门速度值的操作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
所述摄像装置还具有显示图像的显示部,
所述控制部对如下的实时取景显示进行控制:根据通过所述摄像部的反复动作而生成的图像,依次使所述显示部进行显示。
9.一种摄像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骤:
以适合于实时取景显示的第1摄像驱动模式和适合于静态图像拍摄的第2摄像驱动模式这至少2个模式中的所设定的摄像驱动模式对被摄场进行摄像,生成图像;
将实时取景显示的模式设定为通常实时取景模式或调整实时取景模式;以及
在设定了所述通常实时取景模式的情况下,将所述摄像驱动模式设定为所述第1摄像驱动模式并反复进行摄像,对所生成的图像进行显示所需要的图像处理即基本图像处理,另一方面,在设定了所述调整实时取景模式的情况下,将所述摄像驱动模式设定为所述第2摄像驱动模式并反复进行摄像,对所生成的图像进行所述基本图像处理和包含强调所述图像中产生的闪烁条纹的图像处理在内的特殊图像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方法,其中,
在所述特殊图像处理中进行如下处理:按照反复进行所述摄像而生成的图像的每个局部区域强调对比度。
11.一种记录有使摄像装置的计算机执行的摄像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中,摄像程序包含以下步骤:
以适合于实时取景显示的第1摄像驱动模式和适合于静态图像拍摄的第2摄像驱动模式这至少2个模式中的所设定的摄像驱动模式对被摄场进行摄像,生成图像;
将实时取景显示的模式设定为通常实时取景模式或调整实时取景模式;以及
在设定了所述通常实时取景模式的情况下,将所述摄像驱动模式设定为所述第1摄像驱动模式并反复进行摄像,对所生成的图像进行显示所需要的图像处理即基本图像处理,另一方面,在设定了所述调整实时取景模式的情况下,将所述摄像驱动模式设定为所述第2摄像驱动模式并反复进行摄像,对所生成的图像进行所述基本图像处理和包含强调所述图像中产生的闪烁条纹的图像处理在内的特殊图像处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记录介质,其中,
在所述特殊图像处理中进行如下处理:按照反复进行所述摄像而生成的图像的每个局部区域强调对比度。
CN201710670034.5A 2016-08-10 2017-08-08 摄像装置、摄像方法和存储有摄像程序的存储介质 Pending CN10773424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57700A JP2018026716A (ja) 2016-08-10 2016-08-10 撮像装置、撮像方法及び撮像プログラム
JP2016-157700 2016-08-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34247A true CN107734247A (zh) 2018-02-23

Family

ID=61159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70034.5A Pending CN107734247A (zh) 2016-08-10 2017-08-08 摄像装置、摄像方法和存储有摄像程序的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334167B2 (zh)
JP (1) JP2018026716A (zh)
CN (1) CN10773424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46051A (zh) * 2018-11-09 2020-06-05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检测条纹并抑制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24839B2 (ja) * 2018-10-09 2023-02-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12135056A (zh) * 2020-09-27 2020-12-25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拍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19838A1 (en) * 2002-04-30 2004-06-24 Andrew Griffis Compact economical lidar system
WO2007040158A1 (ja) * 2005-09-30 2007-04-1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テレビジョン受信機
US20090316020A1 (en) * 2008-06-19 2009-12-24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ignal processing apparatus,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control program,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solid-state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device
CN101662591A (zh) * 2008-08-26 2010-03-03 索尼株式会社 图像摄取设备、校正电路和校正方法
CN104378532A (zh) * 2014-11-28 2015-02-25 广东中星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抑制图像闪烁条纹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37353B2 (ja) 2002-03-25 2009-09-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フリッカ検出装置、フリッカ補正装置、撮像装置、フリッカ検出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フリッカ補正プログラム
KR101085802B1 (ko) * 2007-03-05 2011-11-22 르네사스 일렉트로닉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촬상 장치 및 플리커 검출 방법
JP5276308B2 (ja) * 2007-11-21 2013-08-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US8462229B2 (en) * 2010-09-30 2013-06-1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Detection of flicker within captured imaged frames
JP6669404B2 (ja) * 2016-06-29 2020-03-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19838A1 (en) * 2002-04-30 2004-06-24 Andrew Griffis Compact economical lidar system
WO2007040158A1 (ja) * 2005-09-30 2007-04-1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テレビジョン受信機
US20090316020A1 (en) * 2008-06-19 2009-12-24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ignal processing apparatus,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control program,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solid-state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device
CN101662591A (zh) * 2008-08-26 2010-03-03 索尼株式会社 图像摄取设备、校正电路和校正方法
CN104378532A (zh) * 2014-11-28 2015-02-25 广东中星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抑制图像闪烁条纹的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46051A (zh) * 2018-11-09 2020-06-05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检测条纹并抑制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46051B (zh) * 2018-11-09 2021-06-29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检测条纹并抑制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026716A (ja) 2018-02-15
US20180048818A1 (en) 2018-02-15
US10334167B2 (en) 2019-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236433B2 (ja) 写真撮影においてフィル・フラッシュをシミュレート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TWI662842B (zh) 圖像傳感器及輸出方法、相位對焦方法、成像裝置和行動裝置
US7271838B2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with brightness distribution chart display capability
CN101753814B (zh) 摄像装置、照明处理装置以及照明处理方法
CN103888644B (zh)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7668451B2 (en) System for and method of taking image
JP2006067464A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US20100086217A1 (e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method for capturing image, and program
CN101742336B (zh)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JP2013214878A (ja) 撮像装置、露出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1640764B (zh) 摄像装置和摄像方法
KR20080030477A (ko) 화상보정장치 및 화상보정방법과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매체
CN107734247A (zh) 摄像装置、摄像方法和存储有摄像程序的存储介质
CN103890654B (zh) 变倍率取景装置及显示信息的亮度变更方法
JP2004289383A (ja) 撮像装置、画像データ生成方法、画像データ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データ処理プログラム
US11367229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CN102090054B (zh) 成像设备,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方法
JP2015211233A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JP4475118B2 (ja) カメラ装置、ホワイトバランスブラケティング撮影方法
CN102377929B (zh) 图像处理装置、摄像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JP2007281532A (ja) 画像データ生成装置、画像データ生成方法
JP4422353B2 (ja) 電子カメラ
JP5282533B2 (ja) 画像処理装置、撮像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590681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938989B2 (ja) 電子カメ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22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