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33485A -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733485A CN107733485A CN201610666682.9A CN201610666682A CN107733485A CN 107733485 A CN107733485 A CN 107733485A CN 201610666682 A CN201610666682 A CN 201610666682A CN 107733485 A CN107733485 A CN 10773348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ceiving end
- sequence number
- antenna weight
- frequency
- channel respon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4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1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37361 pathway Effects 0.000 abstract 2
- 230000004069 differenti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8000012549 tra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34 dela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63 phase shif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6—Channel coefficients, e.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接收端根据接收端天线权重接收发送端发送的至少一个导频;接收端在至少一个导频下,利用接收端天线权重进行信道测量,得到信道状态信息;接收端将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给发送端。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导频发送端基于目前信道状态信息仅可以从空域对于不同物理路径进行分辨,花销大成功率低的问题,进而达到了提高导频发送端对于不同物理路径的区分成功概率;利于导频发送端联合接收端配置最优的发送端预编码权重和收端天线权重,实现对于整体无线通信频谱效率的有效提升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当下日益拥塞的频谱资源和物理网大量接入,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目光都转向了具有超宽带宽的高频段(即毫米波通信),成为未来移动通信发展的重要方向。标准组织,例如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简称为IEEE)、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简称为3GPP)都开始展开相应的标准化工作。高频段通信凭借着其大带宽的显著优势将会成为5G新的无线接入技术(5G 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简称为5G New RAT)的重要创新点。
然而,高频段通信也面临着链路衰减的挑战,具体而言,包括传播路径损失大、空气吸收(尤其是氧气)吸收更大、雨衰影响较重等。面对这些挑战,高频段通信系统可以利用高频段波长较短和易于天线集成等特点,通过多天线阵列和波束赋形方案来获取高天线增益和对抗信号传输损耗,进而以确保链路余量和提升通信鲁棒性。
在天线权重(也称为,预编码、波束)训练过程中,高频段发送端发送训练导频,接收端接收信道并执行信道估计。然后,高频段训练接收端需要向训练发送端反馈信道状态信息,便于实现收发送端从可选的收发送端天线权重对中,找到可以用于多路数据传输所需要的多组收发送端天线权重对,提升整体的频谱效率。
现有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案,是通过对接收导频的处理,获取并反馈预编码矩阵序号和信道状态信息。但是,由于存在多条不同指向物理路径的原因,导频发送端基于目前信道状态信息仅可以从空域对于不同物理路径进行分辨,花销大成功率低。进而,收发送端难以确保寻找到理想的发送端预编码权重和接收端天线权重。
针对上述问题,相关技术中并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导频发送端(对应于上述发送端)基于目前信道状态信息仅可以从空域对于不同物理路径进行分辨,花销大成功率低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包括:接收端根据接收端天线权重接收发送端发送的至少一个导频;所述接收端在至少一个所述导频下,利用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进行信道测量,得到信道状态信息;所述接收端将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给所述发送端。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导频在所述发送端侧通过以下方式之一生成:均通过一个相同的发送端预编码组生成;通过多个发送端预编码组生成。
可选地,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以下之一: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其中,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包括至少一个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包括至少一个时域信道响应的相对时延信息或者频域信道响应中的频率分量;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其中,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包括至少一个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包括至少一个时域信道响应的相对时延信息或者频域信道响应中的频率分量和至少一个信道质量信息;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其中,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包括至少一个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包括至少一个时域信道响应的相对时延信息或者频域信道响应中的频率分量、至少一个信道质量信息以及至少一个发送端预编码矩阵序号。
可选地,所述时域信道响应的相对时延信息在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下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选择:选择大于或等于第一阀值的基带时域信道响应抽头下的相对时延;或者,在第二阀值的抽头个数下,选择基带时域信道响应抽头中具有最强能量的相对时延。
可选地,所述频域信道响应中的频率分量在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下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选择:选择大于或等于第一阀值的基带频域信道响应中的频率分量;或者,在第二阀值的频率分量个数下,选择基带频域信道响应中具有最强能量的频率分量。
可选地,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通过分组序号表示。
可选地,所述分组序号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传输:承载反馈信号的时频码资源;或者,显式输出序号值。
可选地,所述发送端预编码矩阵序号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导频发送阶段的发送端预编码矩阵序号;数据传输阶段的发送端预编码矩阵序号。
可选地,所述发送端预编码矩阵序号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传输:承载反馈信号的时频码资源;或者,显式输出序号值。
可选地,所述发送端预编码矩阵序号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包括以下之一:射频模拟预编码矩阵;数字基带预编码矩阵;射频模拟和数字基带混合预编码矩阵。
可选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至少一个时域信道响应的相对时延信息或者频域信道响应中的频率分量和所述至少一个信道质量信息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所述至少一个时域信道响应的相对时延信息或者频域信道响应中的频率分量、所述至少一个信道质量信息以及所述至少一个发送端预编码矩阵序号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通过数字基带产生的加载在所述接收端天线单元的权重矢量;通过模拟射频产生的加载在所述接收端天线单元的权重矢量;通过数字基带和模拟射频联合产生的加载在所述接收端天线单元的权重矢量。
可选地,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恒幅且有限相位可选的接收端天线权重;有限幅度可选且恒相的接收端天线权重;幅度和相位无约束下的接收端天线权重。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包括: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至少一个导频;所述发送端接收所述接收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其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为所述接收端在所述至少一个所述导频下,利用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进行信道测量后得到信道状态信息。
可选地,所述发送端在向所述接收端发送所述至少一个导频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发送端通过一个相同的发送端预编码组生成所述至少一个导频;或者,所述发送端通过多个发送端预编码组生成所述至少一个导频。
可选地,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以下之一: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其中,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包括至少一个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包括至少一个时域信道响应的相对时延信息或者频域信道响应中的频率分量;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其中,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包括至少一个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包括至少一个时域信道响应的相对时延信息或者频域信道响应中的频率分量和至少一个信道质量信息;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其中,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包括至少一个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包括至少一个时域信道响应的相对时延信息或者频域信道响应中的频率分量、至少一个信道质量信息以及至少一个发送端预编码矩阵序号。
可选地,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通过分组序号表示。所述发送端预编码矩阵序号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导频发送阶段的发送端预编码矩阵序号;数据传输阶段的发送端预编码矩阵序号。
可选地,所述发送端预编码矩阵序号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包括以下之一:射频模拟预编码矩阵;数字基带预编码矩阵;射频模拟和数字基带混合预编码矩阵。
可选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至少一个时域信道响应的相对时延信息或者频域信道响应中的频率分量和所述至少一个信道质量信息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所述至少一个时域信道响应的相对时延信息或者频域信道响应中的频率分量、所述至少一个信道质量信息以及所述至少一个发送端预编码矩阵序号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通过数字基带产生的加载在所述接收端天线单元的权重矢量;通过模拟射频产生的加载在所述接收端天线单元的权重矢量;通过数字基带和模拟射频联合产生的加载在所述接收端天线单元的权重矢量。
可选地,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恒幅且有限相位可选的接收端天线权重;有限幅度可选且恒相的接收端天线权重;幅度和相位无约束下的接收端天线权重。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装置,应用于接收端,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根据接收端天线权重接收发送端发送的至少一个导频;测量模块,用于在至少一个所述导频下,利用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进行信道测量,得到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模块,用于将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给所述发送端。
可选地,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以下之一: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其中,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包括至少一个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包括至少一个时域信道响应的相对时延信息或者频域信道响应中的频率分量;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其中,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包括至少一个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包括至少一个时域信道响应的相对时延信息或者频域信道响应中的频率分量和至少一个信道质量信息;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其中,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包括至少一个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包括至少一个时域信道响应的相对时延信息或者频域信道响应中的频率分量、至少一个信道质量信息以及至少一个发送端预编码矩阵序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装置,应用于发送端,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向接收端发送至少一个导频;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接收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其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为所述接收端在所述至少一个所述导频下,利用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进行信道测量后得到信道状态信息。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以下之一:第一生成模块,用于在向所述接收端发送所述至少一个导频之前,在所述发送端通过一个相同的发送端预编码组生成所述至少一个导频;第二生成模块,用于在向所述接收端发送所述至少一个导频之前,所述发送端通过多个发送端预编码组生成所述至少一个导频。
可选地,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以下之一: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其中,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包括至少一个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包括至少一个时域信道响应的相对时延信息或者频域信道响应中的频率分量;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其中,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包括至少一个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包括至少一个时域信道响应的相对时延信息或者频域信道响应中的频率分量和至少一个信道质量信息;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其中,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包括至少一个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包括至少一个时域信道响应的相对时延信息或者频域信道响应中的频率分量、至少一个信道质量信息以及至少一个发送端预编码矩阵序号。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上各步骤的程序代码。
通过本发明,由于接收端在至少一个所述导频下,利用接收端天线权重进行信道测量,得到信道状态信息;接收端将信道状态信息中的相对时延信息反馈给所述发送端。因此,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导频发送端基于目前信道状态信息仅可以从空域对于不同物理路径进行分辨,花销大成功率低的问题,达到指示导频发送端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来联合区分关键路径,一方面可以提高导频发送端对于不同物理路径的区分成功概率;另一方面,利于导频发送端联合接收端配置最优的发送端预编码权重和接收端天线权重,实现对于整体无线通信频谱效率的有效提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一);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二);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混合预编码(波束赋形)收发机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可选实施例的混合预编码(波束)训练场景示意图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混合预编码(波束)导频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信道状态信息获取的示意图(一);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信道状态信息获取的示意图(二);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道状态信息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反馈信息的时频资源映射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预编码(波束)训练和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的流程图;
图12a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频域发送参考信号的流程图;
图12b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频域发送参考信号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装置的结构框图(一);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装置的结构框图(二);
图1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装置的优选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可以在移动终端、计算机终端或者类似的运算装置中执行。以运行在移动终端上为例,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移动终端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1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102(处理器1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等的处理装置)、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104、以及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装置106。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电子装置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移动终端10还可包括比图1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所示不同的配置。
存储器104可用于存储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的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1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4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方法。存储器1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移动终端10。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装置106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移动终端10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简称为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简称为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运行于上述移动终端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一),如图2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2,接收端根据接收端天线权重接收发送端在时域或者频域发送的至少一个导频;
步骤S204,上述接收端在至少一个上述导频下,利用上述接收端天线权重进行信道测量,得到信道状态信息;
步骤S206,上述接收端将上述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给上述发送端。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导频发送端基于目前信道状态信息仅可以从空域对于不同物理路径进行分辨,花销大成功率低的问题,达到指示导频发送端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来联合区分关键路径,一方面可以提高导频发送端对于不同物理路径的区分成功概率;另一方面,利于导频发送端联合接收端配置最优的发送端预编码权重和接收端天线权重,实现对于整体无线通信频谱效率的有效提升。
可选地,上述接收端可以为终端,但不限于此。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至少一个导频在上述发送端侧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之一生成:均通过一个相同的发送端预编码组生成;通过多个发送端预编码组生成。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信道状态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之一: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其中,上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包括至少一个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上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包括至少一个时域信道响应的相对时延信息或者频域信道响应中的频率分量;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其中,上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包括至少一个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上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包括至少一个时域信道响应的相对时延信息或者频域信道响应中的频率分量和至少一个信道质量信息;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其中,上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包括至少一个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上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包括至少一个时域信道响应的相对时延信息或者频域信道响应中的频率分量、至少一个信道质量信息以及至少一个发送端预编码矩阵序号。通过上述步骤,接收端在反馈信道信息中包括了时域信道响应的相对时延信息或者频域信道响应中的频率分量,有利于指示发送端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来联合区分关键路径,一方面可以提高导频发送端对于不同物理路径的区分成功概率;另一方面,利于导频发送端联合接收端配置最优的发送端预编码权重和接收端天线权重,实现对于整体无线通信频谱效率的有效提升。在本实施例中,相对时延表示当前接收路径和某个标准时间点之间的差值。而这个时间点,可以是通过同步导频后的收端同步时间,也可以是以某个特定导频的接收为基准的时间;上述时域信道响应的相对时延信息或者频域信道响应中的频率分量,可以便于收发端分辨物理路径;传统收发机,是通过空间维度进行路径分辨的,而增加了时间维度利于提升分辨效率。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时域信道响应的相对时延信息在上述接收端天线权重下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选择:选择大于或等于第一阀值的基带时域信道响应抽头下的相对时延;或者,在第二阀值的抽头个数下,选择基带时域信道响应抽头中具有最强能量的相对时延。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选择大于或等于第一阀值的基带频域信道响应中的频率分量;或者,在第二阀值的频率分量个数下,选择基带频域信道响应中具有最强能量的频率分量。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可以通过分组序号表示。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分组序号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传输:承载反馈信号的时频码资源;或者,显式输出序号值。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发送端预编码矩阵序号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上述导频发送阶段的发送端预编码矩阵序号;数据传输阶段的发送端预编码矩阵序号。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发送端预编码矩阵序号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传输:承载反馈信号的时频码资源;或者,显式输出序号值。在本实施例中,反馈信号是指针对特定分组下的信道状态信息,即反馈信号可以是信道状态的一个子集。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发送端预编码矩阵序号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可以包括以下之一:射频模拟预编码矩阵;数字基带预编码矩阵;射频模拟和数字基带混合预编码矩阵。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上述至少一个时域信道响应的相对时延信息或者频域信道响应中的频率分量和上述至少一个信道质量信息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上述至少一个时域信道响应的相对时延信息或者频域信道响应中的频率分量、上述至少一个信道质量信息以及上述至少一个发送端预编码矩阵序号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在本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时域信道响应的相对时延信息或者频域信道响应中的频率分量和上述至少一个信道质量信息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表1
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x | 相对时延信息x1 | 信道质量信息x1 |
相对时延信息x2 | 信道质量信息x2 | |
相对时延信息x3 | 信道质量信息x3 | |
相对时延信息x4 | 信道质量信息x4 |
上述至少一个相对时延信息、上述至少一个信道质量信息以及上述至少一个发送端预编码矩阵序号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如表2所示:
表2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通过数字基带产生的加载在上述接收端天线单元的权重矢量;通过模拟射频产生的加载在上述接收端天线单元的权重矢量;通过数字基带和模拟射频联合产生的加载在上述接收端天线单元的权重矢量。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恒幅且有限相位可选的接收端天线权重;有限幅度可选且恒相的接收端天线权重;幅度和相位无约束下的接收端天线权重。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二),如图3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2,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至少一个导频;
步骤S304,上述发送端接收上述接收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其中,上述信道状态信息为上述接收端在上述至少一个上述导频下,利用上述接收端天线权重进行信道测量后得到信道状态信息。
通过上述步骤,由于接收端在至少一个导频下,利用接收端天线权重进行信道测量,得到信道状态信息;接收端将信道状态信息中的相对时延信息反馈给发送端。因此,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导频发送端基于目前信道状态信息仅可以从空域对于不同物理路径进行分辨,花销大成功率低的问题,达到指示导频发送端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来联合区分关键路径,一方面可以提高导频发送端对于不同物理路径的区分成功概率;另一方面,利于导频发送端联合接收端配置最优的发送端预编码权重和接收端天线权重,实现对于整体无线通信频谱效率的有效提升。
可选地,上述发送端可以是基站,但不限于此。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发送端在向上述接收端发送上述至少一个导频之前,上述方法可以还包括:上述发送端通过一个相同的发送端预编码组生成上述至少一个导频;或者,上述发送端通过多个发送端预编码组生成上述至少一个导频。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信道状态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之一: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其中,上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包括至少一个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上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包括至少一个时域信道响应的相对时延信息或者频域信道响应中的频率分量;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其中,上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包括至少一个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上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包括至少一个时域信道响应的相对时延信息或者频域信道响应中的频率分量和至少一个信道质量信息;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其中,上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包括至少一个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上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包括至少一个时域信道响应的相对时延信息或者频域信道响应中的频率分量、至少一个信道质量信息以及至少一个发送端预编码矩阵序号。通过上述步骤,接收端在反馈信道信息中包括了时域信道响应的相对时延信息或者频域信道响应中的频率分量,发送端可以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来联合区分关键路径,一方面可以提高导频发送端对于不同物理路径的区分成功概率;另一方面,利于导频发送端联合接收端配置最优的发送端预编码权重和接收端天线权重,实现对于整体无线通信频谱效率的有效提升。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通过分组序号表示。上述发送端预编码矩阵序号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上述导频发送阶段的发送端预编码矩阵序号(如发送端训练波束序号);数据传输阶段的发送端预编码矩阵序号(如发送端传输波束序号)。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发送端预编码矩阵序号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可以包括以下之一:射频模拟预编码矩阵;数字基带预编码矩阵;射频模拟和数字基带混合预编码矩阵。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上述至少一个时域信道响应的相对时延信息或者频域信道响应中的频率分量和上述至少一个信道质量信息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上述至少一个时域信道响应的相对时延信息或者频域信道响应中的频率分量、上述至少一个信道质量信息以及上述至少一个发送端预编码矩阵序号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包可以括以下至少之一:通过数字基带产生的加载在上述接收端天线单元的权重矢量;通过模拟射频产生的加载在上述接收端天线单元的权重矢量;通过数字基带和模拟射频联合产生的加载在上述接收端天线单元的权重矢量。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恒幅且有限相位可选的接收端天线权重;有限幅度可选且恒相的接收端天线权重;幅度和相位无约束下的接收端天线权重。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图4为本实施例面向的混合预编码(波束赋形)收发机结构示意图。系统发送端和接收端配置多天线单元和多个射频链路。其中,每个射频链路与天线阵列单元的相互连接(不排斥部分连接场景),每个天线单元拥有一个数字键控移相器。通过各个天线单元上的信号加载不同相移量的办法,高频段系统实现模拟端的波束赋形(Beamforming)。具体而言,在混合波束赋形收发机中,存在多条射频信号流。每条信号流通过数字键控移相器加载天线权重矢量(Antenna Weight Vector,简称为AWV),从多天线单元发送到高频段物理传播信道;在接收端,由多天线单元所接收到的射频信号流被加权合并成单一信号流,经过接收端射频解调,接收机最终获得多条接收信号流,并被数字基带采样和接收。
图5为混合预编码(波束)训练场景示意图。导频发送端与导频接收端之间发起混合预编码(波束)训练,Path0、Path1表示有效的物理路径方向。导频接收端需要反馈的信息需要标示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在特定的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中从可选的预编码矩阵中选择有效指向上述路径的发送端预编码矩阵序号,并测量相应的相对时延和信道质量信息。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混合预编码(波束)导频结构示意图。首先,预编码(波束)训练特征标示被首先发送通知导频接收端;然后,由导频发送端,依次将导频1到导频N发送给导频接收端。其中,导频以在均由一个相同的发送端预编码组来生成,或者均由不同的发送端预编码组来生成,或者由几组发送端预编码来分别生成;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信道状态信息获取的示意图(一)。如图7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702,执行信道时域估计,若导频发送在频域,需要将频域信道估计的结果逆傅里叶变换切换到时域;
S704,选择大于等于给定预设阈值的基带时域信道响应抽头下的一个或者多个相对时延;
S706,依次根据所选一个或者多个时域关键路径,估计相应的信道质量信息和发送端预编码矩阵序号。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信道状态信息获取的示意图(二)。如图8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802,执行信道时域估计,若导频发送在频域,需要将频域信道估计的结果逆傅里叶变换切换到时域;
S804,根据所需搜索的波束组合的数目S,选择能量最强的S个时域关键路径,完成时域关键路径集选择;
S806,依次根据所选的最强S个时域关键路径,估计相应的信道质量信息和发送端预编码矩阵序号。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信道状态信息对应关系的示意图。首先,根据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进行分组,共分成x个组;然后,在每个分组内,有n个小组,每个小组内包含时域信道响应的相对时延信息或者频域信道响应中的频率分量、信道质量信息和发送端预编码矩阵序号。需要说明,发送端预编码矩阵序号,包含以下一个或者多个信息:导频发送阶段的发送端预编码矩阵序号(如发送端训练波束序号);数据传输阶段的发送端预编码矩阵序号(如发送端传输波束序号);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反馈信息的时频资源映射的示意图,其中假定每个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下有2个小组。其中,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通过不同的时间资源进行区分,不需要显式体现,进而节省了时频资源。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预编码(波束)训练和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的流程图。导频发送端由一个相同的发送端预编码组来生成,或者均由不同的发送端预编码组来生成,或者由几组发送端预编码来分别生成多个导频并发送给导频接收端。导频接收端,在一个或者多个导频下,用不同的接收端天线权重下做信道测量,反馈对应的信道状态信息。
图12a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频域发送参考信号的流程图,图12b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频域发送参考信号的示意图,如图12a、图12b所示,发送端有8个可控的发送端预编码权重(对应于发送可选波束),接收端有5个可控的接收权重(对应于接收可选波束),并且收发端支持2*2MIMO。有两条物理路径,相对时延信息分别为τ1和τ2,对应于频域信道响应的分别为和其中f_c表示频率。
发送端发送训练导频,接收端接收训练导频,导频被映射到了特定的时频资源上。每个导频对应着特定的发送端预编码权重和接收端权重。接收端通过信道估计,可以分辨在不同权重下的频域信道响应的结果,通过频域信道响应的分辨,可以估计到对应不同路径下的不同的频率分量。如果对频域信道估计的结果通过IFFT,也可以获得时域信道响应的结果,进而得到对应的相对时延信息。接收端,将包含频域信道响应中的频率分量信息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给发送端,以便于分辨不同的物理路径,以支持MIMO等应用。
例如,如图12b所示,(TX-4,RX-2)共同指向独立的物理路径1、信道质量为a1,(TX-6,RX-4)共同指向独立物理路径2,信道质量为a2,而因为TX5和RX3可以获得两个路径下的增益而有更高的信道增益a3。即a3>a1,并且a3>a2。如果仅回馈信道质量信息,TX和RX仅可以发现一条有效波束组合(TX-6,RX-4),而认为波束组合(TX-4,RX-2)、(TX-6,RX-4)仅仅为次优的相邻波束,而系统仅支持单流通信。
而通过不同的频域信道响应中的频率分量信息τ1和τ2,进而可以分辨出两条独立的物理路径,而收发机可以通过将两对波束分别指向(TX-4,RX-2)和(TX-6,RX-4)来支持MIMO的双流复用增益。
综上所述,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导频接收端在反馈信道状态信息中囊括了相对时延信息,利于导频发送端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来联合区分关键路径。该方案,一方面可以提高导频发送端对于不同物理路径的区分成功概率;另一方面,利于导频发送端联合接端配置最优的发送端预编码权重和接收端天线权重,实现对于整体无线通信频谱效率的有效提升。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地,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形式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装置的结构框图(一),可以应用于接收端,如图13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一接收模块132、测量模块134以及反馈模块136,下面对该装置进行说明:
第一接收模块132,用于根据接收端天线权重接收发送端发送的至少一个导频;测量模块134,连接至上述第一接收模块132,用于在至少一个上述导频下,利用上述接收端天线权重进行信道测量,得到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模块136,连接至上述测量模块134,用于将上述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给上述发送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至少一个导频在上述发送端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之一生成:均通过一个相同的发送端预编码组生成;通过多个发送端预编码组生成。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信道状态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之一: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其中,上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包括至少一个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上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包括至少一个时域信道响应的相对时延信息或者频域信道响应中的频率分量;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其中,上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包括至少一个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上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包括至少一个时域信道响应的相对时延信息或者频域信道响应中的频率分量和至少一个信道质量信息;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其中,上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包括至少一个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上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包括至少一个时域信道响应的相对时延信息或者频域信道响应中的频率分量、至少一个信道质量信息以及至少一个发送端预编码矩阵序号。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时域信道响应的相对时延信息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选择:在上述接收端天线权重下,选择大于或等于第一阀值的基带时域信道响应抽头下的相对时延;或者,在上述接收端天线权重下,在第二阀值的抽头个数下,选择基带时域信道响应抽头中具有最强能量的相对时延。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频域信道响应中的频率分量在上述接收端天线权重下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选择:选择大于或等于第一阀值的基带频域信道响应中的频率分量;或者,在第二阀值的频率分量个数下,选择基带频域信道响应中具有最强能量的频率分量。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可以通过分组序号表示。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分组序号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传输:承载反馈信号的时频码资源;或者,显式输出序号值。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发送端预编码矩阵序号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上述导频发送阶段的发送端预编码矩阵序号;数据传输阶段的发送端预编码矩阵序号。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发送端预编码矩阵序号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传输:承载反馈信号的时频码资源;或者,显式输出序号值。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发送端预编码矩阵序号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可以包括以下之一:射频模拟预编码矩阵;数字基带预编码矩阵;射频模拟和数字基带混合预编码矩阵。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至少一个时域信道响应的相对时延信息或者频域信道响应中的频率分量和上述至少一个信道质量信息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和/或,上述至少一个时域信道响应的相对时延信息或者频域信道响应中的频率分量、上述至少一个信道质量信息以及上述至少一个发送端预编码矩阵序号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通过数字基带产生的加载在上述接收端天线单元的权重矢量;通过模拟射频产生的加载在上述接收端天线单元的权重矢量;通过数字基带和模拟射频联合产生的加载在上述接收端天线单元的权重矢量。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恒幅且有限相位可选的接收端天线权重;有限幅度可选且恒相的接收端天线权重;幅度和相位无约束下的接收端天线权重。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装置的结构框图(二),该装置可以应用于发送端,如图14所示,该装置包括:发送模块142和第二接收模块144,下面对该装置进行说明:
发送模块142,用于向接收端发送至少一个导频;第二接收模块144,连接至上述发送模块142,用于接收上述接收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其中,上述信道状态信息为上述接收端在上述至少一个上述导频下,利用上述接收端天线权重进行信道测量后得到信道状态信息。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图1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装置的优选结构框图,如图15所示,该装置除包括图14所示的所有模块外,还可以包括以下之一:
第一生成模块152,用于上述发送端在向上述接收端发送上述至少一个导频之前,在上述发送端通过一个相同的发送端预编码组生成上述至少一个导频;第二生成模块154,用于上述发送端在向上述接收端发送上述至少一个导频之前,上述发送端通过多个发送端预编码组生成上述至少一个导频。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信道状态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之一: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其中,上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包括至少一个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上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包括至少一个时域信道响应的相对时延信息或者频域信道响应中的频率分量;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其中,上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包括至少一个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上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包括至少一个时域信道响应的相对时延信息或者频域信道响应中的频率分量和至少一个信道质量信息;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其中,上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包括至少一个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上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包括至少一个时域信道响应的相对时延信息或者频域信道响应中的频率分量、至少一个信道质量信息以及至少一个发送端预编码矩阵序号。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可以通过分组序号表示。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发送端预编码矩阵序号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上述导频发送阶段的发送端预编码矩阵序号;数据传输阶段的发送端预编码矩阵序号。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发送端预编码矩阵序号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可以包括以下之一:射频模拟预编码矩阵;数字基带预编码矩阵;射频模拟和数字基带混合预编码矩阵。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至少一个时域信道响应的相对时延信息或者频域信道响应中的频率分量和上述至少一个信道质量信息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和/或,上述至少一个时域信道响应的相对时延信息或者频域信道响应中的频率分量、上述至少一个信道质量信息以及上述至少一个发送端预编码矩阵序号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通过数字基带产生的加载在上述接收端天线单元的权重矢量;通过模拟射频产生的加载在上述接收端天线单元的权重矢量;通过数字基带和模拟射频联合产生的加载在上述接收端天线单元的权重矢量。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恒幅且有限相位可选的接收端天线权重;有限幅度可选且恒相的接收端天线权重;幅度和相位无约束下的接收端天线权重。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模块是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来实现的,对于后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但不限于此:上述模块均位于同一处理器中;或者,上述各个模块以任意组合的形式分别位于不同的处理器中。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上各步骤的程序代码。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为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为RAM)、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以上各步骤。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可选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7)
1.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端根据接收端天线权重接收发送端发送的至少一个导频;
所述接收端在至少一个所述导频下,利用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进行信道测量,得到信道状态信息;
所述接收端将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给所述发送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导频在所述发送端侧通过以下方式之一生成:
均通过一个相同的发送端预编码组生成;
通过多个发送端预编码组生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以下之一:
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其中,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包括至少一个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包括至少一个时域信道响应的相对时延信息或者频域信道响应中的频率分量;
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其中,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包括至少一个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包括至少一个相对时延信息和至少一个信道质量信息;
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其中,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包括至少一个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包括至少一个时域信道响应的相对时延信息或者频域信道响应中的频率分量、至少一个信道质量信息以及至少一个发送端预编码矩阵序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域信道响应的相对时延信息在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下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选择:
选择大于或等于第一阀值的基带时域信道响应抽头下的相对时延;或者,
在第二阀值的抽头个数下,选择基带时域信道响应抽头中具有最强能量的相对时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频域信道响应中的频率分量在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下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选择:
选择大于或等于第一阀值的基带频域信道响应中的频率分量;或者,
在第二阀值的频率分量个数下,选择基带频域信道响应中具有最强能量的频率分量。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通过分组序号表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序号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传输:
承载反馈信号的时频码资源;或者,
显式输出序号值。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预编码矩阵序号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导频发送阶段的发送端预编码矩阵序号;
数据传输阶段的发送端预编码矩阵序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预编码矩阵序号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传输:
承载反馈信号的时频码资源;或者,
显式输出序号值。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预编码矩阵序号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包括以下之一:
射频模拟预编码矩阵;
数字基带预编码矩阵;
射频模拟和数字基带混合预编码矩阵。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至少一个时域信道响应的相对时延信息或者频域信道响应中的频率分量和所述至少一个信道质量信息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所述至少一个时域信道响应的相对时延信息或者频域信道响应中的频率分量、所述至少一个信道质量信息以及所述至少一个发送端预编码矩阵序号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通过数字基带产生的加载在所述接收端天线单元的权重矢量;
通过模拟射频产生的加载在所述接收端天线单元的权重矢量;
通过数字基带和模拟射频联合产生的加载在所述接收端天线单元的权重矢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恒幅且有限相位可选的接收端天线权重;
有限幅度可选且恒相的接收端天线权重;
幅度和相位无约束下的接收端天线权重。
14.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至少一个导频;
所述发送端接收所述接收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其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为所述接收端在所述至少一个所述导频下,利用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进行信道测量后得到信道状态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在向所述接收端发送所述至少一个导频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发送端通过一个相同的发送端预编码组生成所述至少一个导频;或者,
所述发送端通过多个发送端预编码组生成所述至少一个导频。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以下之一:
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其中,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包括至少一个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包括至少一个时域信道响应的相对时延信息或者频域信道响应中的频率分量;
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其中,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包括至少一个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包括至少一个时域信道响应的相对时延信息或者频域信道响应中的频率分量和至少一个信道质量信息;
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其中,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包括至少一个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包括至少一个时域信道响应的相对时延信息或者频域信道响应中的频率分量、至少一个信道质量信息以及至少一个发送端预编码矩阵序号。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通过分组序号表示。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预编码矩阵序号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导频发送阶段的发送端预编码矩阵序号;
数据传输阶段的发送端预编码矩阵序号。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预编码矩阵序号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包括以下之一:
射频模拟预编码矩阵;
数字基带预编码矩阵;
射频模拟和数字基带混合预编码矩阵。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至少一个时域信道响应的相对时延信息或者频域信道响应中的频率分量和所述至少一个信道质量信息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所述至少一个时域信道响应的相对时延信息或者频域信道响应中的频率分量、所述至少一个信道质量信息以及所述至少一个发送端预编码矩阵序号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21.根据权利要求14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通过数字基带产生的加载在所述接收端天线单元的权重矢量;
通过模拟射频产生的加载在所述接收端天线单元的权重矢量;
通过数字基带和模拟射频联合产生的加载在所述接收端天线单元的权重矢量。
22.根据权利要求14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恒幅且有限相位可选的接收端天线权重;
有限幅度可选且恒相的接收端天线权重;
幅度和相位无约束下的接收端天线权重。
23.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接收端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根据接收端天线权重接收发送端发送的至少一个导频;
测量模块,用于在至少一个所述导频下,利用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进行信道测量,得到信道状态信息;
反馈模块,用于将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给所述发送端。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以下之一:
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其中,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包括至少一个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包括至少一个时域信道响应的相对时延信息或者频域信道响应中的频率分量;
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其中,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包括至少一个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包括至少一个时域信道响应的相对时延信息或者频域信道响应中的频率分量和至少一个信道质量信息;
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其中,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包括至少一个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包括至少一个时域信道响应的相对时延信息或者频域信道响应中的频率分量、至少一个信道质量信息以及至少一个发送端预编码矩阵序号。
25.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发送端,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接收端发送至少一个导频;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接收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其中,所述信道状态信息为所述接收端在所述至少一个所述导频下,利用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进行信道测量后得到信道状态信息。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以下之一: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在向所述接收端发送所述至少一个导频之前,在所述发送端通过一个相同的发送端预编码组生成所述至少一个导频;
第二生成模块,用于在向所述接收端发送所述至少一个导频之前,所述发送端通过多个发送端预编码组生成所述至少一个导频。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包括以下之一:
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其中,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包括至少一个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包括至少一个时域信道响应的相对时延信息或者频域信道响应中的频率分量;
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其中,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包括至少一个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包括至少一个时域信道响应的相对时延信息或者频域信道响应中的频率分量和至少一个信道质量信息;
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其中,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组包括至少一个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所述接收端天线权重序号包括至少一个时域信道响应的相对时延信息或者频域信道响应中的频率分量、至少一个信道质量信息以及至少一个发送端预编码矩阵序号。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666682.9A CN107733485B (zh) | 2016-08-12 | 2016-08-12 |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
PCT/CN2017/095392 WO2018028464A1 (zh) | 2016-08-12 | 2017-08-01 |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666682.9A CN107733485B (zh) | 2016-08-12 | 2016-08-12 |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733485A true CN107733485A (zh) | 2018-02-23 |
CN107733485B CN107733485B (zh) | 2021-09-03 |
Family
ID=611616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666682.9A Active CN107733485B (zh) | 2016-08-12 | 2016-08-12 |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733485B (zh) |
WO (1) | WO2018028464A1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9214520A1 (zh) * | 2018-05-11 | 2019-11-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道估计方法和装置 |
WO2019237285A1 (en) * | 2018-06-13 | 2019-12-1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Explicit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with spatial and time domain compression |
WO2020125511A1 (zh) * | 2018-12-18 | 2020-06-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和通信装置 |
CN111342873A (zh) * | 2018-12-18 | 2020-06-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和通信装置 |
CN111342912A (zh) * | 2018-12-18 | 2020-06-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和通信装置 |
CN112311431A (zh) * | 2019-07-31 | 2021-02-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空频合并系数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
CN113067787A (zh) * | 2021-03-26 | 2021-07-02 | 苏州昇鑫铭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有限反馈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预编码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085782B (zh) * | 2022-06-15 | 2023-06-16 | 南通大学 | 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反射面联合反馈和混合预编码方法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30201908A1 (en) * | 2012-02-06 | 2013-08-08 | Alcatel-Lucent Usa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Optimization In Wireless Systems With Large Antenna Arrays |
CN104734754A (zh) * | 2013-12-20 | 2015-06-2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波束赋形权值训练方法及基站、终端 |
CN104811231A (zh) * | 2014-01-26 | 2015-07-29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支持fd-mimo的信道状态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05144600A (zh) * | 2013-05-31 | 2015-12-09 | 英特尔Ip公司 | 用于大型天线阵列的混合数字和模拟波束成形 |
CN105322995A (zh) * | 2014-07-30 | 2016-02-10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Mimo系统中的导频发送方法、信道测量方法及装置 |
CN105530036A (zh) * | 2014-09-28 | 2016-04-27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设备及系统 |
CN105634680A (zh) * | 2014-10-31 | 2016-06-01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获取方法及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77968B (zh) * | 2008-05-05 | 2011-08-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获取下行信道信息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
-
2016
- 2016-08-12 CN CN201610666682.9A patent/CN107733485B/zh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08-01 WO PCT/CN2017/095392 patent/WO2018028464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30201908A1 (en) * | 2012-02-06 | 2013-08-08 | Alcatel-Lucent Usa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Optimization In Wireless Systems With Large Antenna Arrays |
CN105144600A (zh) * | 2013-05-31 | 2015-12-09 | 英特尔Ip公司 | 用于大型天线阵列的混合数字和模拟波束成形 |
CN104734754A (zh) * | 2013-12-20 | 2015-06-2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波束赋形权值训练方法及基站、终端 |
CN104811231A (zh) * | 2014-01-26 | 2015-07-29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支持fd-mimo的信道状态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05322995A (zh) * | 2014-07-30 | 2016-02-10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Mimo系统中的导频发送方法、信道测量方法及装置 |
CN105530036A (zh) * | 2014-09-28 | 2016-04-27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设备及系统 |
CN105634680A (zh) * | 2014-10-31 | 2016-06-01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获取方法及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HUAWEI等: "CSI feedback for beam space MIMO",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5 R1-164090 NANJING,CHINA》 * |
Cited By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271130A (zh) * | 2018-05-11 | 2021-08-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道估计方法和装置 |
CN110474665A (zh) * | 2018-05-11 | 2019-11-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道估计方法和装置 |
CN113271130B (zh) * | 2018-05-11 | 2024-04-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道估计方法和装置 |
US11652518B2 (en) | 2018-05-11 | 2023-05-1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Channel estim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WO2019214520A1 (zh) * | 2018-05-11 | 2019-11-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道估计方法和装置 |
US11133847B2 (en) | 2018-05-11 | 2021-09-28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Channel estim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CN110474665B (zh) * | 2018-05-11 | 2021-02-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道估计方法和装置 |
WO2019237285A1 (en) * | 2018-06-13 | 2019-12-1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Explicit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with spatial and time domain compression |
US11245454B2 (en) | 2018-06-13 | 2022-02-0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Explicit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with spatial and time domain compression |
CN111342912A (zh) * | 2018-12-18 | 2020-06-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和通信装置 |
CN111342913A (zh) * | 2018-12-18 | 2020-06-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和通信装置 |
WO2020125511A1 (zh) * | 2018-12-18 | 2020-06-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和通信装置 |
CN111342913B (zh) * | 2018-12-18 | 2021-06-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和通信装置 |
CN111342912B (zh) * | 2018-12-18 | 2021-06-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和通信装置 |
US11811471B2 (en) | 2018-12-18 | 2023-11-07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Channel measurement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
CN111342873B (zh) * | 2018-12-18 | 2021-11-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和通信装置 |
CN111342873A (zh) * | 2018-12-18 | 2020-06-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和通信装置 |
US11411623B2 (en) | 2018-12-18 | 2022-08-09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Channel measurement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
US11588524B2 (en) | 2018-12-18 | 2023-02-2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Channel measurement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
US11689256B2 (en) | 2018-12-18 | 2023-06-27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Channel measurement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
CN112311431A (zh) * | 2019-07-31 | 2021-02-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空频合并系数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
CN112311431B (zh) * | 2019-07-31 | 2021-10-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空频合并系数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
CN113067787B (zh) * | 2021-03-26 | 2023-02-28 | 广东奎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有限反馈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预编码方法 |
CN113067787A (zh) * | 2021-03-26 | 2021-07-02 | 苏州昇鑫铭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有限反馈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预编码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733485B (zh) | 2021-09-03 |
WO2018028464A1 (zh) | 2018-02-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733485B (zh) |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 |
CN109526246B (zh) | 数据发送方法、信令发送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 |
CN108631831B (zh) | 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 |
CA2968202C (en) | Efficient beam scanning for high-frequency wireless networks | |
US20200014455A1 (en) | Beam information feedback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feedback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09951220B (zh) | 一种预编码矩阵指示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 |
CN104620527B (zh) | 确定预编码矩阵指示的方法、接收设备和发送设备 | |
US11165480B2 (en)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US10742298B2 (en) | Beam management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
CN107733513B (zh) | 一种下行接收波束训练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
CN111082911B (zh) | 一种参考信号的接收、发送方法及装置 | |
US9806778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pping virtual antenna to physical antenna | |
CN109391305A (zh) | 一种通信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11182631B (zh) | 一种上行传输方法和设备 | |
CN110557348B (zh) | 用于解调数据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 |
CN109391303B (zh) | 处理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 |
KR20220002569A (ko) | 단말 디바이스로부터의 기준 신호들의 송신 | |
WO2018171786A1 (zh) | 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 |
KR20160080847A (ko) | 다중 사용자 동시 전송을 위한 다중 편파 전송 시스템 및 방법 | |
US11575419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signa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or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07733603B (zh) | 导频发送方法及装置 | |
CN107888258B (zh) | 一种波束扫描与跟踪方法及装置 | |
Luo et al. | A new reciprocity calibration method for massive MIMO systems | |
CN117461369A (zh) | 用于基于上行链路码本的传输的系统和方法 | |
CN118784040A (zh) | 信号发射方法、信号接收方法及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