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20518A - 大型混凝土块转运用吊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大型混凝土块转运用吊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20518A
CN107720518A CN201710911647.3A CN201710911647A CN107720518A CN 107720518 A CN107720518 A CN 107720518A CN 201710911647 A CN201710911647 A CN 201710911647A CN 107720518 A CN107720518 A CN 1077205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work
connecting rod
sleeve
concrete block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1164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20518B (zh
Inventor
杨忠富
白松
高长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CC5 Group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CC5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CC5 Group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CC5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1164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20518B/zh
Publication of CN1077205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205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205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205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00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attached to lifting or lowering gear of cranes or adapted for connection therewith for transmitting lifting forces to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 B66C1/10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attached to lifting or lowering gear of cranes or adapted for connection therewith for transmitting lifting forces to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by mechanical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大型混凝土块转运用吊装结构,包括框体以及连杆,连杆上端固定有挂耳,在框体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开有进料口,在连杆外圆周壁上套设有套筒,在套筒的两侧壁上分别固定有支撑板,支撑板通过第一弹簧与限位板连接,在套筒下段的两侧壁上分别固定有底板,在框体下段的两个内侧壁上分别开有滑槽,底板的外侧端端部置于滑槽内,在框体底部设有多个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与底板的下表面连接。本发明能够确保内支撑梁小段在吊转过程中始终处于稳定的状态,彻底杜绝现有技术中内支撑梁小段与其捆绑的钢筋脱离的现象发生,提供拆除工序中的施工安全可靠度,以保障现场的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Description

大型混凝土块转运用吊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大型混凝土块转运用吊装结构。
背景技术
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而基坑内支撑为基坑支护中的一种。在基坑内地下结构施工完成,并将基坑与地下结构外墙间空隙回填后需要对对内支撑进行拆除。而内支撑梁为内支撑结构中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内支撑梁拆除时,需要遵循先拆小梁,后拆大梁;先拆次梁,再拆主梁;先拆梁跨中,后拆梁两端的原则,利用链锯切割或是排孔切割将其切割成小段,再由塔机、汽车吊、叉车、破碎机以及铲车等配合吊运。内支撑梁在分段切割后,由于其体积相对规整,因此在吊运时施工人员通常采用钢筋捆绑,然后在起吊移出基坑,但是在吊转过程中吊绳容易出现摆动,使得钢筋与内支撑梁小段之间的连接出现一定程度上的松动,增大了内支撑梁小段掉落的风险,极大地威胁了在场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即传统的吊装方式安全可靠性低,操作风险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大型混凝土块转运用吊装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大型混凝土块转运用吊装结构,包括上端开放的矩形框体以及连杆,连杆上端固定有挂耳,连杆的下端置于框体内且与框体的底部连接,在所述框体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开有进料口,在所述连杆外圆周壁上套设有套筒,沿套筒的轴线在其上端侧壁开有两个相互对称的纵向槽,限位板穿过所述纵向槽后与连杆的外壁连接,在套筒的两侧壁上分别固定有支撑板,且所述支撑板通过第一弹簧与所述限位板连接,在所述套筒下段的两侧壁上分别固定有底板,在框体下段的两个内侧壁上分别开有滑槽,所述底板的外侧端端部置于滑槽内,在所述框体底部设有多个第二弹簧,且所述第二弹簧与底板的下表面连接。针对现有技术中,在基坑支护拆除工序,特别是内支撑梁的切割成段后的转运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的问题,申请人设计出一种专门用于相对规整的大型混凝土块的吊装工序,确保内支撑梁小段在吊转过程中始终处于稳定的状态,彻底杜绝现有技术中内支撑梁小段与其捆绑的钢筋脱离的现象发生,提供拆除工序中的施工安全可靠度,以保障现场的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具体使用时,将切割成段的内支撑梁小段分别沿两个进料口送入至框体内部,且沿套筒的轴线均匀分布,然后利用钢筋绳的软连接件将内支撑梁小段与套筒固定,由于进料口的开口大小要小于框体的侧壁,因此,放入在框体内部的内支撑梁小段会被框体的侧壁所限位,并且,在内支撑梁放置完毕后,底板板受到内支撑梁重力开始带动套筒下压,使得第二弹簧受力被压缩,与此同时,支撑板也随之下移,进而带动第一弹簧产生拉伸形变,由于限位板是固定在连杆上的,而连杆保持固定不动,进而在框体内部形成一个在竖直方向可进行小幅度运动的夹持区域,当框体在吊装过程中出现一定摆幅时,通过第一弹簧的拉伸形变以及第二弹簧的压缩形变,两者产生的弹力会将框体晃动而产生的作用应力所抵消,进而保证内支撑梁小段在框体保持其稳定状态,即通过与框体侧壁的限位以及底板与第二弹簧的配合、支撑板与第一弹簧的配合,从而杜绝内支撑梁小段在转运的过程中出现掉落的情况发生,提供施工现场的安全可靠度,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进一步地,当内支撑梁小段从框体内取出时,第一弹簧与第二弹簧均形变回复,使得底板与支撑板回复至初始状态下,以方便下一次转运;其中,在底板受力下移时,底板的外侧端会沿滑槽移动,且底板的外侧端与滑槽的槽底接触,进而保证底板在吊装过程中不会发生沿套筒径向上的运动,即避免底板沿水平方向的偏移影响作为主承力部件的连杆的稳定性;且在支撑板回复时,在套筒上段两侧壁上开有纵向槽,使得套筒在上移时,限位板与纵向槽之间产生沿竖直方向上的相对运动,避免限位板对套筒的移动产生干涉。
在所述框体相对的两个侧壁上设有与进料口连通的通道,侧挡板滑动设置在所述通道内。在向框体内放入内支撑梁小段后,还有继续放入其他的建筑废料时,即在内支撑梁的上端填充部分尺寸相对较小的残块,以充分利用框体的内部空间,最后由通道内的侧挡板下移以将进料口所封闭,防止内支撑梁小段或是残块从框体内部洒落。
在所述侧挡板的内侧壁上设有齿带,在所述框体上段内侧壁上设有与通道连通的开口,在两个支撑板上均设有电机,且在支撑板的外侧端端部上通过转动设有中心轴,齿轮固定在中心轴上,且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皮带与所述中心轴连接,所述齿轮的局部穿过开口后与齿带相啮合。侧挡板的主要功能是防止框体内的混凝土块在吊装过程中洒落,而在本技术方案中,电机设置在支撑板上,且支撑板的外侧端端部上铰接设置有中心轴,电机输出端通过皮带与中心轴连接,而与齿带配合的齿轮固定在中心轴上,即电机驱动后,齿轮即与齿带发生配合,带动侧挡板沿通道进行竖直方向上的往复运动,以实现对进料口的开启或是关闭,且在初始状态下,侧挡板通过齿轮与齿带的啮合被限定在通道内,即保证进料口完全开放,以方便内支撑梁小段以及其他混凝土块的放入。
在所述进料口的底部设有与侧挡板相匹配的卡槽。进一步地,在框体内的混凝土块在吊装过程中如发生摆幅,会对侧挡板的内壁形成一定冲击,而申请人在进料口的底部开设卡槽,即在侧挡板下移至将进料口完全封闭时,侧挡板的底端进入至卡槽内,使得侧挡板与框体暂时形成一个整体,即侧挡板的下端被限定在卡槽内,即使遇到框体内混凝土块的冲击,也能保证不会轻易发生形变而使得进料口的密闭失效,以提高框体在吊装过程中的稳定性。
所述连杆的轴线与所述框体底部的中线重合,且多个所述第二弹簧均匀分布在所述连杆轴线的四周。作为优选,连杆置于框体底部的中心位置,放置内支撑料小段时,需绕连杆的四周进行合理放置,并且多个第二弹簧均匀设置在底板与框体底部上表面之间,使得内支撑梁小段的承重载体受力均匀,避免第二弹簧对两个底板的支撑力度不一致而导致底板与套筒之间的连接部分出现折断,以提高吊装结构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大型混凝土块转运用吊装结构,确保内支撑梁小段在吊转过程中始终处于稳定的状态,彻底杜绝现有技术中内支撑梁小段与其捆绑的钢筋脱离的现象发生,提供拆除工序中的施工安全可靠度,以保障现场的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本发明大型混凝土块转运用吊装结构,在支撑板回复时,在套筒上段两侧壁上开有纵向槽,使得套筒在上移时,限位板与纵向槽之间产生沿竖直方向上的相对运动,避免限位板对套筒的移动产生干涉;
3、本发明大型混凝土块转运用吊装结构,在进料口的底部开设卡槽,即在侧挡板下移至将进料口完全封闭时,侧挡板的底端进入至卡槽内,使得侧挡板与框体暂时形成一个整体,即侧挡板的下端被限定在卡槽内,即使遇到框体内混凝土块的冲击,也能保证不会轻易发生形变而使得进料口的密闭失效,以提高框体在吊装过程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挂耳、2-连杆、3-纵向槽、4-限位板、5-第一弹簧、6-电机、7-齿轮、8-开口、9-侧挡板、10-框体、11-进料口、12-卡槽、13-底板、14-滑槽、15-第二弹簧、16-套筒、17-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上端开放的矩形框体10以及连杆2,连杆2上端固定有挂耳1,连杆2的下端置于框体10内且与框体10的底部连接,在所述框体10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开有进料口11,在所述连杆2外圆周壁上套设有套筒16,沿套筒16的轴线在其上端侧壁开有两个相互对称的纵向槽3,限位板4穿过所述纵向槽3后与连杆2的外壁连接,在套筒16的两侧壁上分别固定有支撑板17,且所述支撑板17通过第一弹簧5与所述限位板4连接,在所述套筒16下段的两侧壁上分别固定有底板13,在框体10下段的两个内侧壁上分别开有滑槽14,所述底板13的外侧端端部置于滑槽14内,在所述框体10底部设有多个第二弹簧15,且所述第二弹簧15与底板13的下表面连接。针对现有技术中,在基坑支护拆除工序,特别是内支撑梁的切割成段后的转运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的问题,申请人设计出一种专门用于相对规整的大型混凝土块的吊装工序,确保内支撑梁小段在吊转过程中始终处于稳定的状态,彻底杜绝现有技术中内支撑梁小段与其捆绑的钢筋脱离的现象发生,提供拆除工序中的施工安全可靠度,以保障现场的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具体使用时,将切割成段的内支撑梁小段分别沿两个进料口11送入至框体10内部,且沿套筒16的轴线均匀分布,然后利用钢筋绳的软连接件将内支撑梁小段与套筒16固定,由于进料口11的开口8大小要小于框体10的侧壁,因此,放入在框体10内部的内支撑梁小段会被框体10的侧壁所限位,并且,在内支撑梁放置完毕后,底板13板受到内支撑梁重力开始带动套筒16下压,使得第二弹簧15受力被压缩,与此同时,支撑板17也随之下移,进而带动第一弹簧5产生拉伸形变,由于限位板4是固定在连杆2上的,而连杆2保持固定不动,进而在框体10内部形成一个在竖直方向可进行小幅度运动的夹持区域,当框体10在吊装过程中出现一定摆幅时,通过第一弹簧5的拉伸形变以及第二弹簧15的压缩形变,两者产生的弹力会将框体10晃动而产生的作用应力所抵消,进而保证内支撑梁小段在框体10保持其稳定状态,即通过与框体10侧壁的限位以及底板13与第二弹簧15的配合、支撑板17与第一弹簧5的配合,从而杜绝内支撑梁小段在转运的过程中出现掉落的情况发生,提供施工现场的安全可靠度,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进一步地,当内支撑梁小段从框体10内取出时,第一弹簧5与第二弹簧15均形变回复,使得底板13与支撑板17回复至初始状态下,以方便下一次转运;其中,在底板13受力下移时,底板13的外侧端会沿滑槽14移动,且底板13的外侧端与滑槽14的槽底接触,进而保证底板13在吊装过程中不会发生沿套筒16径向上的运动,即避免底板13沿水平方向的偏移影响作为主承力部件的连杆2的稳定性;且在支撑板17回复时,在套筒16上段两侧壁上开有纵向槽3,使得套筒16在上移时,限位板4与纵向槽3之间产生沿竖直方向上的相对运动,避免限位板4对套筒16的移动产生干涉。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框体10相对的两个侧壁上设有与进料口11连通的通道,侧挡板9滑动设置在所述通道内。在向框体10内放入内支撑梁小段后,还有继续放入其他的建筑废料时,即在内支撑梁的上端填充部分尺寸相对较小的残块,以充分利用框体10的内部空间,最后由通道内的侧挡板9下移以将进料口11所封闭,防止内支撑梁小段或是残块从框体10内部洒落。
在所述侧挡板9的内侧壁上设有齿带,在所述框体10上段内侧壁上设有与通道连通的开口8,在两个支撑板17上均设有电机6,且在支撑板17的外侧端端部上通过转动设有中心轴,齿轮7固定在中心轴上,且电机6的输出端通过皮带与所述中心轴连接,所述齿轮7的局部穿过开口8后与齿带相啮合。侧挡板9的主要功能是防止框体10内的混凝土块在吊装过程中洒落,而在本技术方案中,电机6设置在支撑板17上,且支撑板17的外侧端端部上铰接设置有中心轴,电机6输出端通过皮带与中心轴连接,而与齿带配合的齿轮7固定在中心轴上,即电机6驱动后,齿轮7即与齿带发生配合,带动侧挡板9沿通道进行竖直方向上的往复运动,以实现对进料口11的开启或是关闭,且在初始状态下,侧挡板9通过齿轮7与齿带的啮合被限定在通道内,即保证进料口11完全开放,以方便内支撑梁小段以及其他混凝土块的放入。
进一步地,在框体10内的混凝土块在吊装过程中如发生摆幅,会对侧挡板9的内壁形成一定冲击,而申请人在进料口11的底部开设卡槽12,即在侧挡板9下移至将进料口11完全封闭时,侧挡板9的底端进入至卡槽12内,使得侧挡板9与框体10暂时形成一个整体,即侧挡板9的下端被限定在卡槽12内,即使遇到框体10内混凝土块的冲击,也能保证不会轻易发生形变而使得进料口11的密闭失效,以提高框体10在吊装过程中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连杆2置于框体10底部的中心位置,放置内支撑料小段时,需绕连杆2的四周进行合理放置,并且多个第二弹簧15均匀设置在底板13与框体10底部上表面之间,使得内支撑梁小段的承重载体受力均匀,避免第二弹簧15对两个底板13的支撑力度不一致而导致底板13与套筒16之间的连接部分出现折断,以提高吊装结构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大型混凝土块转运用吊装结构,包括上端开放的矩形框体(10)以及连杆(2),连杆(2)上端固定有挂耳(1),连杆(2)的下端置于框体(10)内且与框体(10)的底部连接,在所述框体(10)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开有进料口(1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杆(2)外圆周壁上套设有套筒(16),沿套筒(16)的轴线在其上端侧壁开有两个相互对称的纵向槽(3),限位板(4)穿过所述纵向槽(3)后与连杆(2)的外壁连接,在套筒(16)的两侧壁上分别固定有支撑板(17),且所述支撑板(17)通过第一弹簧(5)与所述限位板(4)连接,在所述套筒(16)下段的两侧壁上分别固定有底板(13),在框体(10)下段的两个内侧壁上分别开有滑槽(14),所述底板(13)的外侧端端部置于滑槽(14)内,在所述框体(10)底部设有多个第二弹簧(15),且所述第二弹簧(15)与底板(13)的下表面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混凝土块转运用吊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框体(10)相对的两个侧壁上设有与进料口(11)连通的通道,侧挡板(9)滑动设置在所述通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混凝土块转运用吊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挡板(9)的内侧壁上设有齿带,在所述框体(10)上段内侧壁上设有与通道连通的开口(8),在两个支撑板(17)上均设有电机(6),且在支撑板(17)的外侧端端部上通过转动设有中心轴,齿轮固定在中心轴上,且电机(6)的输出端通过皮带与所述中心轴连接,所述齿轮的局部穿过开口(8)后与齿带相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大型混凝土块转运用吊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料口(11)的底部设有与侧挡板(9)相匹配的卡槽(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混凝土块转运用吊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2)的轴线与所述框体(10)底部的中线重合,且多个所述第二弹簧(15)均匀分布在所述连杆(2)轴线的四周。
CN201710911647.3A 2017-09-29 2017-09-29 大型混凝土块转运用吊装结构 Active CN1077205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11647.3A CN107720518B (zh) 2017-09-29 2017-09-29 大型混凝土块转运用吊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11647.3A CN107720518B (zh) 2017-09-29 2017-09-29 大型混凝土块转运用吊装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20518A true CN107720518A (zh) 2018-02-23
CN107720518B CN107720518B (zh) 2019-03-22

Family

ID=61209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11647.3A Active CN107720518B (zh) 2017-09-29 2017-09-29 大型混凝土块转运用吊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20518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6004174A1 (en) * 1994-08-01 1996-02-15 Barrow David A Lifting apparatus for use with bulk bags
CN204416895U (zh) * 2015-01-29 2015-06-24 新疆城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的笼式吊具
CN204434052U (zh) * 2015-01-28 2015-07-01 资阳晨工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氮化框
CN204554777U (zh) * 2015-04-19 2015-08-12 于福玉 一种新型便起吊省煤器
CN105347175A (zh) * 2015-11-19 2016-02-24 重庆芦万木材有限公司 用于吊运木方的吊具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6004174A1 (en) * 1994-08-01 1996-02-15 Barrow David A Lifting apparatus for use with bulk bags
CN204434052U (zh) * 2015-01-28 2015-07-01 资阳晨工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氮化框
CN204416895U (zh) * 2015-01-29 2015-06-24 新疆城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的笼式吊具
CN204554777U (zh) * 2015-04-19 2015-08-12 于福玉 一种新型便起吊省煤器
CN105347175A (zh) * 2015-11-19 2016-02-24 重庆芦万木材有限公司 用于吊运木方的吊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20518B (zh) 2019-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10631A (zh) 一种桩基施工平台及桩基施工方法
CN105781590A (zh) Tbm用接收洞负环拆除工艺
CN107642251A (zh) 一种高层现浇混凝土建筑拆除施工方法
CN214061312U (zh) 一种安全环保的桥梁拆除系统
CN107720518A (zh) 大型混凝土块转运用吊装结构
CN107473084B (zh) 一种大型建筑垃圾吊装装置
CN110158609A (zh) 一种基坑内钢筋混凝土支撑梁的机械化破碎拆除方法
JP2012127103A (ja) 筒状構造物の解体方法
CN102417065B (zh) 一种便于装卸的接屑箱
CN209816928U (zh) 一种拔管法施工地下连续墙接头孔的保护装置
CN107720517A (zh) 用于拆除内支撑梁起吊装置
JP4578453B2 (ja) 煙突の解体方法
CN106049503A (zh) 一种基坑内钢筋混凝土支撑梁爆破拆除的预处理方法
CN104963344B (zh) 砼支撑拆除和结构施工同步进行的深基坑地下施工方法
CN105436816B (zh) 机械设备的回转轨道的更换方法
CN105648931A (zh) 一种分离式上跨桥的爆破方法
CN102485637A (zh) 移动转臂式主梁翻转机
CN102527930A (zh) 振动落砂破碎再生除尘发送组合装置
CN207093638U (zh) 一种用于锻造的减震装置
CN205276237U (zh) 一种用于填筑土体内测斜管安装保护装置
CN206070590U (zh) 一种隧道竖井用透气型防翻转井盖
CN208583387U (zh) 一种废弃建筑石料的回收再利用装置
CN205495713U (zh) 移动式反击破碎机
CN215996793U (zh) 一种多缸圆锥破碎机安全块
CN210122439U (zh) 一种立井提升过卷过放缓冲保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